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及其应用

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及其应用

一、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左建军[1](2017)在《数控刀架的动态特性研究及齿轮传动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数控刀架既是用来装夹刀具的一种部件,也是用于转位换刀的一种装置。因此数控刀架不仅影响刀具的安装效果,也会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为改善国产数控刀架的品质,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本课题开展了基于数控刀架的动态特性研究及齿轮传动系分析。归纳起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某伺服刀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明,对刀架动态特性试验平台做了多样化且精细化的设计,通过发明制造相关的实验辅助装置及部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动态测试仪器,完成了刀架动态特性试验平台的主体搭建。这一系列的设计和发明,既确保了试验台的合理性,也方便了实验的操作且减少了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对不同安装方式和不同状态下的伺服刀架进行了多组动态测试,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刀架动态特性参数,并对比分析了国产某刀架与国外某型号刀架的频率特性。这些动态特性参数既评估了在特定状况下的刀架动态特性,也为刀架的后续优化工作指引了方向。(3)对国产某新型伺服刀架虚拟样机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包括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通过分析该刀架的前六阶模态参数,既熟悉了刀架的振动特性,也发现了刀架结构的薄弱环节。(4)针对国产某型号伺服刀架在连续运转时齿轮传动系统辐射出异常噪声的问题,对刀架整机进行了连续运转时的振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个主要振动噪声源为一对啮合齿轮。并对该对问题齿轮进进行了校核和修形,有效改善了该对齿轮的啮合传动特性。

况婧[2](2015)在《基于PLC的3DOF机械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替代人类从事多类工作的高度灵活的自动化机械系统,近几十年来,机器人的开发不仅越来越优化,而且涵盖领域、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不论是太空开发,月球车,深海探测器,海洋石油开采,航天飞机机械臂等,还是微型手术机械,生命监测仪等均可见到机器人的身影。军事上的用途更是日新月异,从拆弹器、清除地雷器到无人驾驶飞机、战车,有人甚至预测未来战争可能如星球大战一样,是机器人的战争。至于工业、农业、遗传生物产业、医学、文化产业、电讯业、能源开发,都因机器人的大量登场而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革新。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多种新兴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交叉、融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高新技术。机械臂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在机器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随着控制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机器人的一种类型,各式各样的机械臂的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形成许多不同的控制策略。在机械臂的控制中PLC经常被使用到,研究PLC对机械臂的控制程序对于机器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机械臂要实现确定运动,完成预定任务,必须对其运动学逆解问题进行研究,以得到各输入关节变量值。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通过建立运动学方程,以及对逆运动学的求解,找出相对简便的求解关节角度的解析方法,运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功能以及绘图功能,对3DOF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进行仿真。通过仿真验证了正运动学模型及运动学逆解的正确性,运动学逆解可以用于机械臂末端的精确定位和运动规划。仿真结果很直观的表现了关节在不同时刻的位姿,每个插值点的坐标,关节角度,实现了机器人轨迹规划。基于这些数据,选用欧姆龙系列CP1H-X40DR-A型号PLC,并使用欧姆龙系列PLC中的CJ1W-NC113型号位置控制模块,根据模块要求设置每两个关节之间由之前计算得出的脉冲数,加速/减速时间,速度等参数,分配I/O地址,而后编程实现由步进电机控制的三杆机械臂末端轨迹。

杨柳青[3](2015)在《光致伸缩层合变体机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电陶瓷材料在高能量光束的照射下能够产生应变,因此可制作成驱动器或传感器层合于空间梁、板、壳结构或者嵌入结构内部实现对结构的形状控制。相比于由电、磁等信号激发的智能材料制作而成的驱动器(如压电驱动器、电致伸缩作动器、记忆合金等),光致伸缩驱动器由于具有不需要硬线连接、远程控制而且不会引起电磁干扰等优点,所以非常适合在太空环境下对结构施加非接触激励以及控制,且符合航空航天领域轻质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不同极化方向的光致伸缩驱动器,针对驱动器在多场耦合下的本构模型、光致伸缩层合梁结构力学建模以及光电层合机翼结构的机翼挠度优化问题开展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铁电陶瓷材料和光致伸缩驱动器在光-电-力-热等物理场下的耦合效应,分别针对不同极化方向的驱动器本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0-1极化和0-3极化驱动器层合梁结构力学模型。采用光-电-力-热耦合单元建立层合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引入加强假定应变以及假定自然应变模式来改善单元性能。解析方法与有限元方法和采用软件Abaqus计算三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建立的力学模型正确、有效,提出的光电单元效率更高,能更好的模拟驱动效果。针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编写PLZT材料子程序,搭建软件Abaqus和Matlab联合仿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以柔性机翼结构的位移为目标函数,以粘贴于机翼结构表面的光致伸缩驱动器的位置和数目为设计变量,应用有限元软件和遗传算法设计针对柔性结构的位移优化系统。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能很好的实现光电层合机翼结构的位移优化。

刘机福[4](2014)在《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门禁系统作为人们安全防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人们关注。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门禁系统已经由传统的密码门禁系统,卡片门禁系统演变为安全性能更高生物特征识别门禁系统。相对于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采集设备简单,对用户友好,抗攻击能力强,符合人们的生活使用习惯等优点,因此,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防护,信息保护与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安全防护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首先,本文在研读大量门禁系统和人脸识别技术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门禁系统和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设计的目标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其次,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以TMS320DM6446为核心设计了一套门禁识别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电源电路的设计,核心板的设计(SDRAM电路,FLASH电路和核心板与其他分系统的接口等),前端系统设计(图像采集,显示以及用户交互系统)和后端系统的设计(视频编解码,网络接口,USB接口,UART接口等)。然后,本文进行了门禁识别系统的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核心识别算法研究,驱动程序开发和相关的应用软件设计。本文详细阐述核心识别算法,并对识别算法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核心算法是可行的,其在对噪声有较强的鲁棒性。在驱动程序开发方面,本文主要集中于图像采集模块驱动的设计,包括摄像头驱动,VPFE驱动和TVP5158驱动。而本文的应用软件设计包含门禁控制程序开发,ID读卡程序开发以及以太网程序设计等等。最后,针对本课题设计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包括系统的硬件测试,软件测试和可靠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硬件系统,软件模块均能工作正常,符合门禁系统产品的要求,达了到本课题设定的预期目标。

王显超[5](2013)在《高精度叶片辊轧机轧辊调整机构传动误差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是航空发动机高精度叶片辊轧机轧辊调整机构,主要是用来调整轧辊轴向上的位移。分析调整机构的传动误差,选择合适的技术对误差控制和补偿,把轧辊调整到准确位置,轧制出高精度的叶片,以便提高叶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研究误差的分析方法是把系统离散化,分解为各个子机构,分别建立每个子机构的传动误差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子机构之间的互相连接作用建立整体传动误差的数学模型,最后运用MATLAB对误差的数学模型求解。根据调整机构的工作原理,采用上述分析方法分别在只考虑间隙误差情况下、只考虑刚度情况下和实际综合情况下对整个系统的传动误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输入端的电机首先会把间隙误差消除了传动系统才会进入工作状态;②刚度则造成传动系统的动态误差,其值在最大值最小值内具有随机性;③当斜铁与轧辊端面之间的预紧量为0.05mm时,系统传动误差是最小的,这理论分析的结论和实际测试的结果一样。最后选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对系统的传动误差进行控制和补偿,结果表明该控制能够对轧辊理想输出位移进行跟踪,并且跟踪效果良好;再把调整机构的传动误差定义成外界干扰,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里添加一个干扰观测器。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对调整机构的传动误差具备很好的控制和补偿效果,也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对传动误差的控制补偿可以满足叶片加工的精度要求,同时也为PLC控制编程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这对在工业中的实际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雪梅,章海亮[6](2011)在《红外对射式机床安全保护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红外对射式保护系统防止在机床工作时造成员工伤害。4068芯片的输出端可以控制记忆自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控制机床的运行以及控制扬声器是否报警,对射式红外传感器的红外光幕将机床包围,通过红外光幕是否被遮挡来控制机床的工作状态。如果红外光幕被遮挡,则机床会自动停止同时产生报警。采用红外对射式机床安全保护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刘洋[7](2012)在《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桥式起重机作为常见的物料搬运设备,在整个冶金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桥式起重机的运行效率,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采用转子回路串接电阻进行有级调速,致使系统存在可靠性差、操作复杂、故障率高、电能浪费大、效率低等缺点。但在小型简单设备中,依然有着价格优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定子调压调速和交流变频调速等技术作为高新技术,运用到起重机上可以使得起重机的整体特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再加上PLC,HMI起重机管理系统的介入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完美可靠。本文以本钢炼钢厂260吨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方案为基础,详细介绍PLC控制系统、定子调压调速系统和交流变频系统在起重机上的应用。本钢炼钢厂260吨起重机原有的电气控制系统为电动机转子回路串接电阻进行有级调速,通过对该台起重机现场实际测量、计算,确定以原有电动机和减速机为基础元件把起升机构控制系统升级为定子调压调速系统,把平移机构控制系统升级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以PLC为基础控制加以HMI起重机管理系统来实现起重机全面监控运行,确保起重机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运行。本文结合定子调压调速和变频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控制策略实现方法。首先对基于PLC控制的定子调压调速和变频调速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对两种调速系统的参数计算进行详细介绍。接着论述了PLC控制系统的原理及PLC与HMI起重机管理系统的结合与功能实现,最后通过HMI的各个功能画面详细介绍HMI起重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王松德[8](2008)在《多通道红外线遥控开关》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红外发射编码集成电路、译码控制器、红外发光二极管及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等器件,设计了多通道红外线遥控开关。该装置具有反应速度快、电路简洁,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及无有害辐射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医疗、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控制。

姜波[9](2006)在《气动技术应用于稳定平台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稳定平台是实现隔离载体运动和姿态变化影响而始终保持水平(相对大地稳定)功能的稳定装置,在舰载飞机灯光引导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所研究的舰载机灯光引导系统二自由度气动—电机稳定平台整体考虑,对各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通过这些研究讨论气动技术应用于稳定平台系统的可行性、可控性等相关问题。下面是本论文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对稳定平台进行了机械本体的工程设计,并对其进行了位置和力学分析。另外对二自由度稳定平台进行了轨迹规划和生成,推算出平台的运动参数。 其次,根据平台的运动指标,选取了气源设备、气缸、气动伺服阀、步进电机和位移传感器等元件型号,绘制了平台气动系统的原理图。并建立了气缸和高速开关阀的数学模型,得出气动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三,设计了利用研华工控机和其功能板卡的集中控制硬件系统。采用C++软件平台编制了控制程序和控制界面,实现了纵摇和横摇的定点运动和跟踪外部信号的周期运动。 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和可控性实验,整理分析了各类实验数据,并对本文提出的稳定平台系统,特别是气动技术应用于稳定平台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张晓东[10](2001)在《多用途红外线反射开关TX05D及其应用(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文介绍的国产TX05D型红外线反射开关,实质上是一种“一体化”红外线发射、接收器件,它内部包含了红外线发射、接收及信号放大与处理电路,能够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前方一定范围内的人体或物体,并转换成高电平信号输出。由于TX05D内部采用了低功耗器件和抗干扰电路,所以工作稳定可靠、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和自动控制等装置中。

二、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数控刀架的动态特性研究及齿轮传动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数控刀架技术研究及产品发展现状
        1.2.1 数控刀架技术研究现状
        1.2.2 数控刀架产品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伺服刀架动态特性试验平台搭建
    2.1 引言
    2.2 实验对象及试验台要求
        2.2.1 试验对象
        2.2.2 试验平台要求
    2.3 试验平台组成
        2.3.1 刀架安装载体
        2.3.2 数控中心及液压系统
        2.3.3 实验辅助装置及部件
        2.3.4 实验仪器设备
    2.4 小结
第三章 伺服刀架动态测试分析
    3.1 引言
    3.2 结构动力学理论
    3.3 刀架动态测试实验
        3.3.1 安装刀架的动态测试
        3.3.2 刀架在多状态下的测试
        3.3.3 不同刀架的频率特性
    3.4 小结
第四章 伺服刀架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概论及技术
        4.2.1 有限元概论
        4.2.2 有限元技术
    4.3 刀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4.3.1 刀架模型处理
        4.3.2 计算模态分析
        4.3.3 谐响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伺服刀架齿轮传动系分析
    5.1 引言
    5.2 刀架整机振动测试
        5.2.1 刀架齿轮传动齿轮系
        5.2.2 刀架振动测试
        5.2.3 振动测试数据分析
    5.3 问题齿轮的校核及修形
        5.3.1 渐开线圆柱齿轮特征
        5.3.2 渐开线圆柱齿轮校核
        5.3.3 渐开线圆柱齿轮修形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成果清单
    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
    申请专利

(2)基于PLC的3DOF机械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应用
        1.1.1 机器人概述
        1.1.2 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机械臂仿真环境
    1.4 PLC的基本情况
        1.4.1 PLC的简介
        1.4.2 PLC与其他工业控制系统的比较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简介
    2.1 机器人的位姿分析
        2.1.1 杆件坐标系的建立
        2.1.2 连杆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
    2.2 机器人正向运动学
        2.2.1 2DOF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
        2.2.2 3DOF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
    2.3 机器人逆向运动学
        2.3.1 2DOF机械臂逆向运动学的解
        2.3.2 3DOF逆向运动学的解
第三章 机械臂轨迹规划与系统硬件设计
    3.1 机器人路径与轨迹
    3.2 插补方式分类与轨迹控制
        3.2.1 插补方式分类
        3.2.2 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
    3.3 机器人轨迹插值计算
        3.3.1 直线插补
        3.3.2 平面圆弧插补
        3.3.3 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
    3.4 机械臂末端的轨迹仿真
        3.4.1 机械臂仿真控制模型的建立
        3.4.2 2DOF和 3DOF机械臂末端轨迹仿真结果
    3.5 电机及其驱动器选择
        3.5.1 步进电机的概述
        3.5.2 电动机参数
        3.5.3 电动机接线图
    3.6 PLC型号的选择
第四章 机械臂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需求说明
    4.2 相关参数设定
        4.2.1 数据存储器设置
        4.2.2 数据设置
    4.3 软件编程
    4.4 软件测试与结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光致伸缩层合变体机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 PLZT铁电陶瓷材料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遗传算法及其MATLAB工具箱
    2.1 遗传算法概述
        2.1.1 遗传算法流程设计
        2.1.2 编码及适应度函数
        2.1.2.1 编码
        2.1.2.2 适应度函数
        2.1.3 遗传操作
    2.2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0-1极化方向的光电层合梁结构研究
    3.1 PLZT铁电陶瓷材料特性研究
    3.2 光致伸缩驱动器特性研究
        3.2.1 光致伸缩驱动器基本特性
        3.2.2 驱动器构型
    3.3 基于0-1极化的光电层合梁力学模型
        3.3.1 0-1极化驱动器本构方程
        3.3.2 0-1极化的光电层合梁力学模型
    3.4 光-电-力-热耦合有限元建模
    3.5 光电单元性能分析
        3.5.1 Abaqus计算方法
        3.5.2 解析计算分析
        3.5.3 光电单元性能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0-3极化方向的光电层合梁结构研究
    4.1 0-3极化驱动器本构方程
    4.2 0-3极化的光电层合梁力学模型
    4.3 解析公式验证
        4.3.1 仿真算例
        4.3.2 解析公式修正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层合变体结构非接触形状控制与优化
    5.1 智能控制基础概述
    5.2 基于遗传算法与ABAQUS的优化系统设计
        5.2.1 优化程序设计
        5.2.2 Abaqus光电模拟
    5.3 层合变体机翼优化算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6.1 全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门禁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总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1.2 系统的性能要求
        2.1.3 系统的设计目标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主处理器选择
        2.2.2 TMS320DM6446 硬件结构
        2.2.3 系统硬件设计框图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源电路设计
        3.1.1 电源需求分析
        3.1.2 DSP 核心系统电源
        3.1.3 门禁系统控制电源
    3.2 核心板设计
        3.2.1 DDR2 SDRAM 电路
        3.2.2 NAND FLASH 电路
        3.2.3 核心板与控制板接口电路
    3.3 前端识别系统设计
        3.3.1 图像采集模块电路
        3.3.2 LCD 显示模块电路
        3.3.3 按键模块电路
    3.4 后端控制系统设计
        3.4.1 视频解码电路
        3.4.2 以太网接口电路
        3.4.3 USB 模块电路
        3.4.4 SD 卡接口电路
        3.4.5 UART 接口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算法研究与软件设计
    4.1 基于单演表述的人脸识别方法
        4.1.1 单演信号理论
        4.1.2 单演同相幅值模式
        4.1.3 基于分块的线性判别分析(BFLD)
        4.1.4 结合 PMMSP 和 BFLD 的人脸识别
        4.1.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系统驱动开发
    4.3 图像采集模块驱动
        4.3.1 摄像头驱动
        4.3.2 VPFE 驱动
        4.3.3 TVP5158 驱动
        4.3.4 图像采集过程
    4.4 应用程序设计
        4.4.1 门禁控制程序设计
        4.4.2 ID 读卡程序设计
        4.4.3 以太网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测试
    5.1 硬件测试
        5.1.1 裸板测试
        5.1.2 硬件上电测试
    5.2 软件测试
        5.2.1 RS232 测试
        5.2.2 RS485 测试
        5.2.3 USB 测试
        5.2.4 SD 卡测试
        5.2.5 Web 服务测试
        5.2.6 告警测试
        5.2.7 组合开门测试
    5.3 可靠性测试
        5.3.1 高低温测试
        5.3.2 电磁兼容性测试
    5.4 系统联合调试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工作总结
    2、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可靠性测试报告)
附录C(门禁控制主程序代码)

(5)高精度叶片辊轧机轧辊调整机构传动误差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误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误差的研究方法
    1.4 误差控制
        1.4.1 误差模型的建立
        1.4.2 误差补偿
    1.5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辊轧机的工作过程和调整原理
    2.1 辊轧机的工作原理
    2.2 调整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调整机构的传动误差对叶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刚性体构件对轧辊调整精度的影响
    3.1 电机联轴器传动误差分析
    3.2 蜗轮蜗杆传动误差
        3.2.1 静态传动误差分析与计算
        3.2.2 静态空程误差计算
        3.2.3 蜗轮蜗杆的静态传动误差的计算
    3.3 滚珠丝杠副传动误差
    3.4 斜铁传动误差
    3.5 间隙误差下轧辊调整精度分析与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弹性体构件对轧辊调整精度的影响
    4.1 电机联轴器传动误差
    4.2 蜗轮蜗杆动态误差
        4.2.1 蜗轮蜗杆传动误差建模
        4.2.2 动态误差稳定性分析
    4.3 丝杠副传动误差
        4.3.1 建立滚珠丝杠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4.3.2 丝杠传动系统刚度模型
    4.4 双斜楔板滑动误差
    4.5 在考虑刚度下轧辊调整精度分析与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影响因素对轧辊调整精度的影响
    5.1 电机联轴器传动误差
    5.2 蜗轮蜗杆传动误差
    5.3 丝杠副传动误差
        5.3.1 建立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5.3.2 轴向刚度和扭转刚度的计算
    5.4 斜铁滑动误差
    5.5 综合影响因素下轧辊调整精度分析与研究
        5.5.1 初始预紧量为0.05mm误差分析
        5.5.2 初始预紧量为0.04mm误差分析
        5.5.3 初始预紧量为0.06mm误差分析
    5.6 传动误差实验
    5.7 本章小结
6 轧辊精度控制策略
    6.1 位移控制系统
        6.1.1 控制系统硬件
        6.1.2 控制系统软件
    6.2 常规的PID控制器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
        6.3.1 神经网络
        6.3.2 神经网络PID控制
    6.4 建立神经网络PID控制程序
        6.4.1 验证BP神经网络PID控制
        6.4.2 BP神经网络PID控制轧辊误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红外对射式机床安全保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系统结构设计
3 发射模块内部电路
4 接收模块内部电路
    4.1 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
    4.2 语音录放模块
    4.3 红外对射式机床安全保护系统工作原理
5 结论

(7)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起重机简介
    1.2 桥式起重机传统控制方式
    1.3 桥式起重机现代控制方式
        1.3.1 普通控制系统
        1.3.2 调压调速控制系统
        1.3.3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1.4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本钢炼钢厂工艺设备及控制需求分析
    2.1 本钢炼钢厂工艺设备介绍
        2.1.1 炼钢域起重机简述
        2.1.2 连铸区域起重机简介
        2.1.3 板坯库起重机简介
    2.2 连铸接受跨260吨起重机的缺点及控制需求
        2.2.1 连铸接受跨260吨起重机原有控制系统简介
        2.2.2 原有控制系统的缺陷及控制需求
    2.3 连铸接受跨260吨起重机控制系统改造
        2.3.1 起升机构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2.3.2 运行机构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2.3.3 PLC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起重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3.1 起重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3.1.1 简易起重机PLC设计方案
        3.1.2 多机构起重机系统设计方案
        3.1.3 具有HMI系统的设计方案
    3.2 控制设备的选型
        3.2.1 PLC选型
        3.2.2 调压调速装置选型
        3.2.3 变频调速装置选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动系统参数计算
    4.1 调压调速系统参数计算
        4.1.1 调压调速装置选型
        4.1.2 主起升电机转子电阻器校核
        4.1.3 主起升机构主要低压电器元件的选型
        4.1.4 副起升及副起升机构参数计算及元件选型
    4.2 变频调速系统参数计算
        4.2.1 v/f控制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2.2 v/f控制变频器的选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PLC控制功能及HMI功能设计
    5.1 PLC的控制功能
        5.1.1 PLC程序结构
        5.1.2 主起升机构控制流程图
        5.1.3 大车机构控制流程图
    5.2 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5.2.1 起重机监控系统概述
        5.2.2 起重机监控系统设计
        5.2.3 起重机HMI功能介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气动技术应用于稳定平台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气动技术在二自由度稳定平台中应用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舰载飞机灯光引导系统的重要地位
        1.1.2 研究灯光引导系统二自由度稳定平台的意义
        1.1.3 气动技术应用于二自由度稳定平台系统中的意义
    1.2 气动技术和稳定平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稳定平台的特点及应用
        1.2.2 国内外稳定平台的研究现状
        1.2.3 稳定平台的各种驱动方式与气动方式的比较
        1.2.4 气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二自由度稳定平台的结构模型
        1.3.2 轨迹规划及气动驱动系统
        1.3.3 控制系统的设计
        1.3.4 实验数据分析和对相关问题研究
第2章 二自由度稳定平台的结构及位置分析
    2.1 二自由度稳定平台的结构
        2.1.1 几种稳定平台的结构形式比较
        2.1.2 气动与步进电机结合驱动的稳定平台结构
        2.1.3 自由度的计算
    2.2 平台的位置分析
        2.2.1 位置反解
        2.2.2 附加约束运动的分析
        2.2.3 位置正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自由度稳定平台机械本体的设计
    3.1 引言
    3.2 机械零件设计遵循的基本准则
    3.3 平台的机械结构及力学分析
        3.3.1 纵向支撑板结构及受力分析
        3.3.2 横板结构及受力分析
    3.4 运动副设计及步进电机的选择
        3.4.1 转动铰链的设计
        3.4.2 步进电机的选择
    3.5 稳定平台的轨迹规划与生成
        3.5.1 轨迹规划
        3.5.2 轨迹生成
        3.5.3 平台运动参数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稳定平台气压传动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稳定平台气压传动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2.1 几种气压传动系统位置控制方案的比较
        4.2.2 气动PWM位置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2.3 气动系统参数的确定
    4.3 气压传动系统主要元件的选择
        4.3.1 气源动力部分
        4.3.2 气动执行元件
        4.3.3 气动控制阀
    4.4 气动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4.4.1 气动基础方程
        4.4.2 气缸、高速开关阀特性分析
        4.4.3 气压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线性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姿态信号及反馈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5.2.1 转台姿态或指令信号的分析
        5.2.2 反馈环节信号的采集分析
    5.3 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实现
        5.3.1 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5.3.2 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的构建与实现
        5.3.3 控制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与综合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和数据分析
        6.2.1 系统结构可行性实验
        6.2.2 系统可控性实验
    6.3 相关问题的综合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控刀架的动态特性研究及齿轮传动系分析[D]. 左建军. 东南大学, 2017(04)
  • [2]基于PLC的3DOF机械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D]. 况婧.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3]光致伸缩层合变体机翼研究[D]. 杨柳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4]嵌入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机福. 湖南大学, 2014(03)
  • [5]高精度叶片辊轧机轧辊调整机构传动误差分析与控制研究[D]. 王显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4)
  • [6]红外对射式机床安全保护系统研究[J]. 刘雪梅,章海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12)
  • [7]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刘洋. 东北大学, 2012(07)
  • [8]多通道红外线遥控开关[J]. 王松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9]气动技术应用于稳定平台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D]. 姜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多用途红外线反射开关TX05D及其应用(上)[J]. 张晓东. 电子世界, 2001(01)

标签:;  ;  ;  ;  ;  

记忆自锁继电器ZS-01F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