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音频放大器

电脑音频放大器

一、PC机的音频扩音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0)在《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音量调节及啸叫抑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讲系统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的不断普及,模拟对讲机逐渐被淘汰,对讲机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对讲机具有通话清晰度高、稳定性强、频谱利用率高等显着优点,在制造、运输、民航、服务、建筑等行业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对讲设备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对讲机面临提供更高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可靠的通话质量等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并实现了提高频谱利用率的解调模块,提高用户工作效率的音量自动调节模块,以及提高使用体验的啸叫检测和抑制模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模块。本文结合数字对讲机信号的特点对传统的解调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复杂度较低且性能良好的解调算法。对数字下变频中的抽取部分,改进传统的高倍数单级抽取,设计多级抽取降低对硬件性能的要求。对符号同步部分,充分利用对讲机信号的相关性,使用差分互相关算法降低载波频偏对相关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测试和分析表明,本文设计的解调算法误码率明显降低,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2.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语音活动检测的音量自动调节算法。提出一种融合多个音频特性的新特征参数作为语音活动检测的标准,提高了检测正确率。引入增益系数概念,有效控制不必要的调整次数,降低系统资源消耗。3.设计并实现了啸叫的检测和抑制算法。从数字对讲机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过计算啸叫特性进行反馈检测,然后利用陷波器实现反馈抑制的方法。从检测正确率以及虚警率两个方面对常用的啸叫特性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一种各方面表现良好的组合IMSD+PHPR作为本模块使用的检测判定方法。最后对检测到的啸叫频点设置相应的陷波器进行实时滤除,有效抑制了啸叫现象的发生。4.对每个功能模块使用C代码实现,并将对应算法成功移植到数字对讲系统,在对讲机实际应用环境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误码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

姜彦吉[2](2020)在《非线性组合结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主动噪声控制是针对低频噪声常用且有效的降噪手段,工程中噪声源辐射的强声学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信号畸变,并激发高次谐波,不同的声场特性和降噪系统结构也会给声传输通道引入未知非线性因素干扰,严重影响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降噪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理论推导,信号模拟,室内降噪实验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噪声的畸变传播及系统非线性传播通道特性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线性平均控制及非线性函数扩展组合的主动噪声控制模型结构,并完善了降噪系统中对次级传播通路的建模分析,最后提出跟踪误差的自适应变步长迭代算法,完成系统的控制系数更新,提升系统降噪性能。本文将噪声源参考信号经正交三角函数扩展到高维空间作为降噪系统新的前馈输入,以增强降噪控制器对噪声源信号畸变特性的非线性表达,同时建立噪声源信号与声传播通道激发的高次谐波和不同频率声波相互作用引起的和频及差频声波的映射关系,以控制降噪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影响。并将FIR线性平均控制器与之结合构建非线性组合型结构前馈主动噪声控制模型。经对比分析,正交三角函数扩展结构的表达模式较其他正交函数和多项式的扩展结构具有更优的降噪性能。对于经典的白噪声信号发生器激励次级通路建模的同时带来降噪系统误差增项问题,采用误差跟踪的约束方式调整白噪声输出功率,并建立误差传递通道的修正控制以削弱发生器及系统固有结构对降噪性能的影响,满足了对信号传递通道高精度建模的需求。为平衡整个降噪系统收敛速度与稳态性能间的矛盾,选择双曲正切函数作为残余误差噪声信号与系统迭代步长之间预期理想的映射函数,并分析函数系数因子影响比重关系,建立降噪系统的自适应步长控制系数更新算法。将构建的组合型结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对有界空间中局部静区进行降噪实验,采集空压机、球磨机等多种工程噪声为目标对象,模拟现场强声学量噪声环境,系统取得了有效的低频能量控制,对激发的高阶谐波也有明显衰减,对于500Hz以下噪声信号降噪性能较为稳定,对有界空间中信号传播通道有良好辨识能力,验证了基于组合型结构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的降噪结论。该论文有图79幅,表12个,参考文献168篇。

陈乾[3](2019)在《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带式输送机是一种现代化生产中连续运输设备,具有运距远、运费低、运量大、装卸方便、能耗小、适合于散料运输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港口、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与汽车、火车一起成为三大主力工业运输工具。由于带式输送机安装调整不当、落料点落料不正、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等原因,产生带式输送机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安全事故,运输物料的损耗,设备的损坏,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为保证带式输送机安全、可靠的运行,需要一种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目前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系统只能对堆煤、温度、带速、跑偏、烟雾、急停、撕裂等进行检测和保护,不具有视频监控功能,存在监测和控制功能不全、可靠性差等问题;采用CAN或RS485总线结构,存在布线复杂,不易扩展,通信距离近,传输可靠性差等问题,不能满足《智慧矿山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规范》(2018)中对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要求。本文针对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在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下位机(网络电话、急停开关和监控终端)的设计方案,具有软件修改和升级方便、成本低、易于扩展、维修方便等优点。采用STM32F405VGT6 ARM处理器芯片设计了网络电话和急停开关的硬件电路,采用C语言设计了网络电话和急停开关的软件;采用S5P4418和STM32F405VGT6ARM处理器芯片设计了监控终端的硬件电路,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采用C++和C语言设计了监控终端的软件;制定了下位机与上位机通信协议,并编写了其通信软件;搭建了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下位机,增加了监控终端的电话通信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软件修改和升级方便、成本低、通用性好、易于扩展等优点。本文所研制的下位机可用于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带式输送机带速、跑偏、纵撕、温度、堆煤、急停等运行状态信息的监测,以及设备控制、电话通信和视频监控等功能,具有传输可靠性高、布线方便、软件修改和升级方便、成本低、易于扩展、通信距离远、维修方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港口、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

杨瑶,苗长云[4](2019)在《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满足带式输送机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运行需要,针对现有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系统存在检测和控制功能不全、不方便扩展、传输可靠性差等问题,其上位机软件存在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时性、代码效率不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及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对带式输送机状态检测和控制、历史数据存储归档、查看历史数据和视频监控等功能。采用C#Winform设计了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软件,制定了上位机与监控终端和网络电话的通信协议,并编写了网络通信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实现了利用工业以太环网上位机与监控终端和网络电话的通信,对带式输送机堆煤、温度、速度、跑偏、烟雾、急停等运行状态的检测和喷淋喷雾、纠偏、制动等远程控制以及视频监控,具有功能强、组网和扩展方便、控制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监控。

韩慧阳[5](2019)在《光纤麦克风光电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众多传感技术当中,光纤传感因其独特的优良特性,在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光纤麦克风作为光纤传感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交叉学科的典型应用,相比于传统的电麦克风,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高信噪比、长距离低失真、体积小等优点,在核磁医疗、安防侦听、流量监测等领域都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以下简称F-P)干涉型结构的光纤麦克风,以强度解调的原理,设计了一套仪器化的解调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光电控制技术和解调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了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指出光纤麦克风与电容式麦克风、动态麦克风相比,具有的独特优势,阐述了当前光纤麦克风的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对本论文的光纤麦克风传感与解调系统所涉及的主要理论进行介绍。首先,概述了强度调制型和相位调制型光纤麦克风的结构,并着重介绍了光纤麦克风闭环控制系统的强度解调原理,对本论文中的所使用的工作点控制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其次,介绍了本系统的光源取样光栅-分布布拉格反射式(Sampled Grating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以下简称SG-DBR)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块构成及其恒温控制原理。最后,介绍了PIN型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依据。第三章对本文的光纤麦克风闭环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制作,详细介绍了对干涉光信号的探测与处理。首先,针对激光器的光频内调制方案,以一款12位数控电流源芯片ADN8810为核心,制作了激光器的电流源驱动电路。为达到调节激光器内部工作温度恒定的效果,以MAX1968芯片为核心,设计了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电路。其次,设计并制作了以电流反馈型芯片AD810为核心的线性前置放大电路,并使输出增益可调。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对其功能进行详细的标定、仿真。光电转换后的信号,经A/D模数转换与采集,发送至以LabVIEW语言编写的上位机程序,完成声音信号的解调和音频信号的输出。为验证和优化所设计光电探测系统的功能,加入商业化的Thorlabs探测模块和USB-NI-6211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对比。第四章对光纤麦克风解调系统的声信号指标进行测试。将整个光纤麦克风闭环控制系统仪器化,得到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频响范围,工作点稳定在±π/4附近,基本满足了对声信号的测量要求。最后,对光纤麦克风光电控制系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针对系统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本文的光纤麦克风光电控制系统将在核磁医疗方面得到应用。

蔡蓬勃[6](2019)在《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煤矿事故发生后,井下环境错综复杂,气温升高,爆炸性混合物浓度增大,环境极其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冒顶和二次爆炸事故,救援队员贸然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会对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研发可以替代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探测环境的矿用救援机器人对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课题来源于重庆多朋科技有限公司的ZRK矿用救援机器人横向课题。本文针对ZRK救援机器人定制设计一套音视频采集系统,以满足井下黑暗环境机器人的视觉和听觉需求,采集井下音视频数据并回传至救援指挥中心,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对比不同的方案,最终选用了以S5PV210为平台的音视频采集方案。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以模块化思想设计,由处理器单元、视频单元、音频单元、通信单元和供电单元等组成。针对井下实际情况,视频单元采用高灵敏度、大尺寸1/2MCCD摄像头搭配波长为850nm的第三代点阵式红外LED的主动视频采集技术实现低照度视频采集,选用低功耗的TVP5150视频编码芯片对摄像头输出的PAL制式电视信号进行模数转化和亮色分离,输出标准的ITU-R BT601数字视频信号供S5PV210处理器压缩和远传;音频单元选用WM8960音频编解码器对电容式驻极采集的模拟电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通过IIS接口将数字音频数据传送给S5PV210处理器处理。供电单元设计了反接、瞬态抑制、过流和过压保护电路,采用“Buck+LDO”的方式实现电压的转换,降低功耗,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提供USB接口、串口和以太网/WIFI接口,方便数据的上传、下载和远传。系统电路安全按照本质安全技术原理设计,满足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要求。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音视频采集系统功耗小于7.5W,能够实现一般环境及全黑环境下的音视频的采集、处理、存储和远传,黑暗环境下可视距20m,满足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赵惟仪,陆娟,李文霞,刘嘉兴,王亚楠[7](2019)在《一种多功能麦克风电教环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项目以无线麦克风为研究对象,将其创新改造为颈挂环式电教工具。即在麦克风扩音设备原有基础上,综合应用工业设计学、机械设计学以及电工电子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创新设计,进而将PPT翻页及激光引导功能整合其中。本设计旨在让教师教学更加便利,解决教学过程中双手无法同时完成的某些操作,从而达到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方便教师教学的目的。

刘晓雪[8](2018)在《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式输送机是一种现代化生产中的连续运输设备,具有运量大、运距远、能耗小、运费低、装卸方便、适合于散料运输等特点,是工业运输的主力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港口、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由于带式输送机安装调整不当、落料点落料不正、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等原因,造成带式输送机故障。为保障带式输送机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需要一种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但是,目前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只能对堆煤、温度、速度、跑偏、烟雾、急停、撕裂等进行检测和保护,存在检测和控制功能不全、可靠性差等问题;采用CAN或485总线结构,布线复杂,不方便扩展,通信距离近,数据传输可靠性差,传输速率低,不适合于视频监控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带式输送机状态监测和控制、电话通信和视频监控等功能,采用以太网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布线和扩展方便、传输速率和可靠性高、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中的监控终端设计方案,研制了该监控终端,采用S5P4418处理器设计了其硬件电路,包括主处理器模块、采集控制模块、接口模块、交换模块和显示模块等;移植了 Linux操作系统,采用C语言和C++语言编写监控终端软件,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终端能够实现速度、温度、跑偏、烟雾等带式输送机状态信息的检测:给出电机、自动纠偏装置、喷雾喷淋等设备的控制信号和故障报警;以及对状态信息、控制指令、电话通信和视频信号的以太网传输及网络数据交换等功能。本文研制的监控终端可应用于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功能强,结构简单,布线和扩展方便,传输速率和可靠性高,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在煤炭、矿山、港口、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价值。

王石岩[9](2018)在《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网络电话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式输送机是一种现代化生产中的连续运输设备,具有运量大、运距远、能耗小、运费低、装卸方便、适合于散料运输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港口、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由于带式输送机安装调整不当、落料点落料不正、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等原因,会造成带式输送机故障。因此需要一种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实现对带式输送机工作环境、工作状态的检测与控制,但目前市面上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大多都存在检测功能和自动控制功能不全,语音通信功能缺失或不完善,数据通信速率慢,系统布线复杂,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网络电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网络电话的设计方案,并研制了网络电话,采用STM32F407设计了网络电话的硬件电路,包括主处理器模块,检测和控制接口模块,语音编解码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等;在MDK5开发平台上设计了网络电话的软件,实现了网络传输协议、呼叫控制协议和G.726语音压缩编解码算法,并使用C#语言编写了上位机管理软件。搭建了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网络电话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电话可以接入系统监控终端、带式输送机沿线的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实现带式输送机沿线一对一、一对多的扩音呼叫,全双工扩音通话、扩音广播和扩音报警功能,实现对带式输送机沿线的甲烷、跑偏、烟雾和环境温度检测以及给出喷雾喷淋装置和自动纠偏装置的控制信号。本文研制的网络电话可以应用于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解决了现有带式输送机沿线电话使用模拟信号传输距离短,易受干扰,需要独立布线的问题,满足了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通信需求,布线简单,提高了通话质量、可靠性和便捷性。

路小敏[10](2015)在《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广播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矿安全形势虽已日趋好转,但由于矿井的特殊工作条件及性质致使井下事故仍屡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建立完善的通信联络系统加强井上与井下的交流对提高煤矿的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生产起着关键作用。煤矿广播系统作为重要的通信系统之一,其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公共广播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现有煤矿广播系统的地址容量、时效性和传输距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多技术对比论证结果,提出了在IP广播的基础上建立以工业以太网为主干,CAN总线作为延伸的煤矿广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上位机监控中心、中间层网关数据分站和井下广播终端组成。采用工控PC机作为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开发的平台;以网关转换器来解决以太网和CAN的转换问题;选用S3C2440作为井下终端核心控制器,并详述了广播终端的硬件设计,包括其外围电路、CAN总线模块、音频接口电路等。在软件方面,完成了上位机监控站和网关节点的设计,并针对终端硬件平台,移植LINUX操作系统在ARM中,进行了CAN模块和音频模块的设计。同时针对煤矿广播系统中传输数据种类多、特性不一的特点,在分析其在CAN总线控制网络传输中存在死锁、关键性消息不能得到保证等弊端后,提出了一种混合调度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经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广播系统的研究,可以完成大范围扩音,较好的实现了各项设计目标,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的信息交流与安全生产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PC机的音频扩音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机的音频扩音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音量调节及啸叫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及现状
        1.2.1 解调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音量调节的研究现状
        1.2.3 啸叫抑制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章节结构
第2章 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模块设计与实现
    2.1 引言
    2.2 数字对讲机的解调原理
        2.2.1 通信协议简介
        2.2.2 解调关键技术介绍
    2.3 解调模块的改进与实现
        2.3.1 解调模块总体设计
        2.3.2 抽取滤波部分的改进与实现
        2.3.3 符号同步算法的改进与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于数字对讲机的音量调节模块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音量自动控制算法设计
    3.3 语音活动检测
        3.3.1 常用的音频特征
        3.3.2 多特征语音活动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3.4 音量调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于数字对讲机的啸叫检测与抑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声反馈抑制的关键技术
        4.2.1 反馈基本原理
        4.2.2 啸叫特性的计算
    4.3 啸叫检测与抑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3.1 频域分析
        4.3.2 候选啸叫点的选择
        4.3.3 反馈检测
        4.3.4 检测算法的改进
        4.3.5 陷波器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环境介绍
    5.2 解调模块测试
    5.3 音量调节模块测试
    5.4 啸叫抑制模块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非线性组合结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理论与方法
    2.1 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声场理论
    2.2 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理论
    2.3 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模型理论
    2.4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通路
    2.5 本章小结
3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组合结构控制器模型
    3.1 噪声信号特性分析
    3.2 噪声信号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3.3 非线性扩展结构降噪控制模型
    3.4 组合型结构主动噪声控制模型
    3.5 组合型结构模型主动噪声控制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通路建模
    4.1 白噪声法在线建模
    4.2 基于误差分析的附加白噪声建模方法
    4.3 非线性通路在线辨识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自适应变步长控制参数更新算法
    5.1 控制步长的作用
    5.2 常见的变步长控制参数更新算法
    5.3 基于误差比对的系统变步长控制参数更新算法
    5.4 本章小结
6 有界空间中局部静区的主动噪声控制
    6.1 主动噪声控制实验环境
    6.2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硬件实验平台
    6.3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软件实验环境
    6.4 局部静区主动噪声控制实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查新结论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及下位机设计方案
    2.1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2.2 下位机设计方案
        2.2.1 网络电话和急停开关设计方案
        2.2.2 监控终端设计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电话和急停开关的设计
    3.1 网络电话的硬件设计
        3.1.1 语音采集和编解码硬件设计
        3.1.2 处理器硬件设计
        3.1.3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3.1.4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3.1.5 检测和控制电路设计
    3.2 网络电话的软件设计
        3.2.1 开发语言及工具选择
        3.2.2 软件功能设计
        3.2.3 语音编码算法
    3.3 急停开关的硬件设计
    3.4 急停开关的软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控终端的设计
    4.1 监控终端的硬件设计
        4.1.1 主处理器电路设计
        4.1.2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4.1.3 显示电路硬件设计
    4.2 监控终端的软件设计
        4.2.1 监控终端软件平台搭建
        4.2.2 基于linux系统的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位机与上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5.1 TCP/IP协议
        5.1.1 TCP/IP协议介绍
        5.1.2 TCP/IP结构模型
    5.2 下位机与上位机通信协议
    5.3 下位机与上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6.1 实验环境介绍
    6.2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下位机的测试实验
        6.2.1 网络电话实验及结果分析
        6.2.2 监控终端实验及结果分析
        6.2.3 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1.1 监控终端设计方案
    1.2 网络电话设计方案
2 上位机软件设计
    2.1 主界面设计
    2.2 分界面设计
3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设计
    3.1 通信的实现
    3.2 自定义应用层协议
4 实验及结果
5 结束语

(5)光纤麦克风光电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统麦克风技术与光纤麦克风
        1.2.1 电容式麦克风
        1.2.2 动态麦克风
        1.2.3 光纤麦克风
    1.3 光纤麦克风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论文主要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论文主要内容
2 光纤麦克风传感与解调系统的理论研究
    2.1 强度调制型光纤麦克风
    2.2 相位调制型光纤麦克风
        2.2.1 F-P干涉结构型
        2.2.2 Michelson干涉结构型
        2.2.3 Mach-Zehnder干涉结构型
        2.2.4 Sagnac干涉结构型
    2.3 F-P相位调制型信号解调方案的研究
        2.3.1 强度解调法
        2.3.2 相位解调法概述
    2.4 SG-DBR激光器的原理与特性
        2.4.1 SG-DBR激光器原理
        2.4.2 SG-DBR激光器模块的构成
        2.4.3 SG-DBR激光器温度控制原理
    2.5 PIN型光电探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2.5.1 PIN型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2.5.2 光电探测器的选型及其参数
    2.6 本章小结
3 光纤麦克风光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光纤麦克风传感解调系统的方案概述
    3.2 光纤麦克风传感探头的结构与封装
    3.3 SG-DBR激光器的电流驱动电路设计与波长扫描
    3.4 激光器恒温控制设计方案
    3.5 光电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3.6 光电探测模块的标定
        3.6.1 AD810 光电转换电路的标定
        3.6.2 Thorlabs商用光电探测模块的标定
    3.7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3.8 系统PCB设计及仿真
    3.9 本章小结
4 系统的仪器化实现与解调测试
    4.1 上位机Lab VIEW程序设计
    4.2 光纤麦克风光电控制系统的仪器化实现
    4.3 系统声学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4.3.1 光纤麦克风系统的本底噪声测试
        4.3.2 光纤麦克风的灵敏度测试
        4.3.3 光纤麦克风的频率响应测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矿用救援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视频采集系统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章节安排
2 关键技术研究
    2.1 ARM嵌入式技术
        2.1.1 ARM嵌入式简介
        2.1.2 Cortex-A8 内核和S5PV210 处理器
    2.2 视频采集技术
        2.2.1 低照度视频采集
        2.2.2 图像传感器
        2.2.3 辅助光源
        2.2.4 模拟视频信号采集原理
        2.2.5 ITU-R BT601/656 标准
    2.3 音频采集技术
        2.3.1 音频采集原理
        2.3.2 数字音频接口
    2.4 本质安全技术
        2.4.1 本质安全技术概述
        2.4.2 最小点燃能量和临界点燃曲线
        2.4.3 简单电路的本质安全设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音视频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3.1 救援机器人平台介绍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音视频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4.1 核心板及外围接口输出
    4.2 低照度视频采集硬件设计与实现
        4.2.1 摄像头选型
        4.2.2 基于TVP5150 视频编解码电路
        4.2.3 辅助光源与照度采集电路
    4.3 音频采集硬件设计与实现
        4.3.1 驻极体话筒接口与选型
        4.3.2 基于WM8960 音频电路
    4.4 其他功能单元硬件设计与实现
        4.4.1 显示器件选型与接口电路
        4.4.2 存储单元接口电路
        4.4.3 通信单元设计与实现
        4.4.4 复位电路
        4.4.5 串口与USB接口电路
    4.5 供电电路的本质安全设计与实现
        4.5.1 保护电路设计
        4.5.2 本质安全型Buck供电电路设计
        4.5.3 本质安全型LDO电路设计
    4.6 印制电路板的本质安全设计
        4.6.1 印制电路板布局
        4.6.2 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线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电气性能测试
    5.2 系统功能测试
    5.3 系统性能参数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一种多功能麦克风电教环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总体设计
    2.1 总体功能设计
    2.2 总体结构设计
3 内部电路结构设计
    3.1 整体电路设计
    3.2 电路各模块设计
        3.2.1 语音采集模块设计
        3.2.2 翻页笔模块设计
        3.2.3 充电模块设计
4 结束语

(8)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及其监控终端设计方案
    2.1 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2.2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2.3 监控终端的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监控终端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主处理器模块电路设计
        3.1.1 ARM芯片的选型
        3.1.2 S5P4418 ARM处理器介绍
        3.1.3 主处理器模块电路设计
    3.2 采集控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3.3 接口模块电路设计
        3.3.1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3.3.2 485接口电路设计
        3.3.3 232接口电路设计
        3.3.4 USB接口电路设计
    3.4 交换模块电路设计
    3.5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控终端的软件设计
    4.1 监控终端软件的总体设计
        4.1.1 监控终端的嵌入式软件平台搭建
        4.1.2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4.1.3 监控终端软件的总体设计
    4.2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监控终端的软件设计
        4.2.1 基于嵌入式Linux内核的驱动软件的架构
        4.2.2 监控终端的设备驱动软件设计
        4.2.3 用户交互界面软件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监控终端的实验及结果
        5.1.1 监控终端的模块和电路实验及结果
        5.1.2 监控终端的实验及结果
    5.2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实验及结果
        5.2.1 实验系统的搭建
        5.2.2 监控主机的软件设计
        5.2.3 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实验及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网络电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及其网络电话的设计方案
    2.1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2.2 网络电话的需求分析
    2.3 网络电话的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电话的硬件设计
    3.1 语音编解码模块的硬件设计
        3.1.1 数据传输接口的电路设计
        3.1.2 语音编解码芯片硬件设计
    3.2 处理器电路设计
        3.2.1 ARM芯片的选型
        3.2.2 STM32F407IGT6处理器介绍
        3.2.3 STM32F407IGT6处理器电路设计
    3.3 检测与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3.3.1 检测接口电路设计
        3.3.2 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3.4 以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
    3.5 交换模块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电话的语音编解码算法
    4.1 语音编码简述
        4.1.1 语音编码技术的分类
        4.1.2 语音编码技术的原理
    4.2 语音编码方案的选择
    4.3 G.726压缩编解码算法
        4.3.1 G.726压缩编码算法简介
        4.3.2 G.726编码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电话及上位机服务器的软件设计
    5.1 网络电话软件设计
        5.1.1 网络电话软件的整体设计
        5.1.2 STM32开发平台简介
        5.1.3 网络电话的基本控制
        5.1.4 网络通信部分软件设计
        5.1.5 语音编解码的软件设计
        5.1.6 检测与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
    5.2 上位机服务器软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6.1 实验平台的搭建
    6.2 网络电话的硬件实验及结果
        6.2.1 主处理器模块和检测与控制接口电路实验及结果
        6.2.2 以太网接口电路实验及结果
        6.2.3 语音编解码电路实验及结果
    6.3 网络电话的功能实验及结果
        6.3.1 网络电话的功能实验方案
        6.3.2 网络电话的功能实验及结果
        6.3.3 上位机显示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广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广播系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 我国煤矿广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煤矿广播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井下常用通信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2.1.1 工业以太网
        2.1.2 CAN与RS485总线
        2.1.3 无线通信
        2.1.4 通信方案的选择
    2.2 数据传输技术
        2.2.1 TCP/IP协议
        2.2.2 CAN总线协议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广播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煤矿广播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3.1.1 系统需求分析
        3.1.2 系统的功能设计
    3.2 煤矿广播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3.3 煤矿广播系统的硬件设计
        3.3.1 上位PC机
        3.3.2 网关转换器
        3.3.3 广播终端硬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广播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设计
    4.2 网关节点的程序流程
    4.3 广播终端软件设计
        4.3.1 广播终端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4.3.2 CAN模块程序设计
        4.3.3 音频模块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中CAN总线控制网络的实时性分析与优化
    5.1 煤矿广播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分类
    5.2 CAN总线控制网络的时延分析
        5.2.1 帧传输时延分析
        5.2.2 排队时延分析
        5.2.3 CAN总线实时性存在的问题
    5.3 常用的控制网络调度算法
        5.3.1 静态调度算法
        5.3.2 动态调度算法
        5.3.3 常用调度算法的比较
    5.4 CAN总线控制网络混合调度算法的设计
        5.4.1 混合调度算法的分析
        5.4.2 混合调度算法的最早截止期分区选取策略
        5.4.3 改进型DM算法
    5.5 CAN总线控制网络的建模与仿真
        5.5.1 Stateflow工具箱简介
        5.5.2 CAN总线模型的建立
        5.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煤矿广播系统的调试
    6.1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调试
        6.1.1 登录界面
        6.1.2 监控界面
    6.2 网关节点调试
    6.3 广播终端的软件调试
    6.4 系统的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PC机的音频扩音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数字对讲机的解调、音量调节及啸叫抑制技术研究[D]. 李娜.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2]非线性组合结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研究[D]. 姜彦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3]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D]. 陈乾.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J]. 杨瑶,苗长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9(07)
  • [5]光纤麦克风光电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D]. 韩慧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6]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蔡蓬勃.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一种多功能麦克风电教环的设计[J]. 赵惟仪,陆娟,李文霞,刘嘉兴,王亚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06)
  • [8]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的研究[D]. 刘晓雪.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2)
  • [9]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的网络电话的研究[D]. 王石岩.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10]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广播系统的研究[D]. 路小敏.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电脑音频放大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