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预应力加固箱式连续梁桥方案探讨

外预应力加固箱式连续梁桥方案探讨

一、体外预应力加固箱型连续梁桥方案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陆焱[1](2021)在《运营状态下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拆除与新建钢箱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桥梁、城市桥梁、国省道桥梁,施工时存在质量问题、初始设计缺陷、后期运营阶段桥梁不断恶化等,加固和修复处理后运营一段时间病害程度加深,无法再通过其他手段来提升或提高结构性能满足现有承载能力要求需要拆除新建;路线从新规划、跨线江河通航等级提升提高通航净空等桥梁需要拆除新建,桥梁拆除技术研究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本文以大跨径变高度箱型截面预应力连续梁桥为背景,对老桥拆除施工方法、运营保通行健康监测、新建钢箱梁施工技术等进行研究。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静力拆除,边跨位于河岸使用转孔灌注桩基础接钢管支架支撑边跨的方式拆除,中跨采用贝雷片拼装挂篮拆除,拼装挂篮平行下放各切割分段梁,主梁拆除顺序为逆序逐段拆除。拆除过程中对拆除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拆除工作做了前期的准备。在拆除过程中主梁体系不断转换,对主梁进行数值分析,对拆除过程进行实时控制,迈达斯CIVIL对拆除阶段主梁关键截面应力、变形和边跨支架沉降进行理论计算及边跨支架、提升挂篮安全性分析计算。为适应经济发展,改扩建过程中桥梁为保通行运营状态,方案设计单幅拆除新建,单幅改道双向四车道通车,新建完成后满足通车条件,再转换交通,交换施工。待拆除保通行桥梁结构损伤严重,保障行车安全,制定保通行健康监测方案,运营过程中箱梁关键截面应变、位移监测、振动频率监测。设置预警值,超出极限范围自动报警,终止通行,确保安全。拆除原有上部结构,保留下部结构加固改造继续使用,上部结构新建钢箱梁,边跨拆除支架改造为新建钢箱梁边跨拼接支架进行边跨分段拼接,中跨大节段平行提升合拢。保留下部结构继续使用和拆除支架改造使用是拆除和新建的关键联系点。新建钢箱梁桥相关技术研究,对于通航河道,安全作业半径受限情况下,采用边跨分段吊装、纵向牵引块段就位、精准定位,中跨采用桥面吊机悬臂拼装,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边跨钢箱梁拼装技术研究、中跨大节段吊装合拢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大节段切割长度影响因数及长度计算、吊装合理调节保证焊接质量及如何有效保证桥梁线型平顺受力合理。

张新稳[2](2020)在《赛岐大桥加固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者的不断努力,国内交通基础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建造了大量的公路桥梁。然而,部分桥梁由于使用建造时间比较早,当时的设计荷载等级低,从而出现承载力不足,桥宽不够,混凝土老化等问题。若全部推倒进行重新设计和建造,显得既不科学,也不经济。而对旧桥的加固改造便能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也能够节约建设资金和控制造价成本。本文以赛岐大桥为工程背景,对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箱梁底板开裂的原因以及对加固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阐述了增大截面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碳纤维布法和预应力碳纤维板法的基本理论,总结了这四种加固方法的各自的适用性。(2)根据赛岐大桥运营现状的检测结果,运用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赛岐大桥的整体模型。通过整体结构计算,得到了赛岐大桥成桥状态下的内力和应力分布规律,为局部加固的分析奠定了基础。(3)结合Midas Civil整体分析的结果,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桥梁主跨中跨进行实体建模计算,对箱梁底板三向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一主应力是混凝土底板开裂的控制应力;通过控制箱梁底板横向受力影响因素的方法,对箱梁底板横向受力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得出了各个参数对底板受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底板厚度、梁底曲线效应、预应力损失以及预应力产生的径向力等因素对底板混凝土横桥向的受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温度效应、混凝土的收缩在成桥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横向拉应力的减小无显着变化。(4)对比分析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三种加固方法对底板加固的效果。然后,探究了预应力大小、布置间距、粘结因素等参数对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底板的效果,得出预应力碳纤维加固设计和施工所需要的一些参考数据,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李赛歌[3](2019)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连续梁桥同步顶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关于桥梁建筑,桥梁支座因环境影响或年久失修而引起的支座老化、行车过程中对净空高度的增加、交通线路要和环境协调等方面的问题现如今出现的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我国许多桥梁都需要进行维护甚至拆除重建,拆除就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以及人力物力等其他方面的损失,所以桥梁修复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一些类型的桥梁修复时一般采用同步顶升技术。利用这项技术,能保证交通顺畅或者在尽量减少交通中断时间的前提下,更换或者维护支座来满足我们预定的净空要求,而且还具有节省资金、缩短工期的优点。同步顶升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但对不同的桥梁结构采用不同的顶升方案,都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所以模拟梁桥特别是箱型或连续梁桥顶升修复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意义。本文首先叙述了桥梁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的一些桥梁出现坍塌的原因,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进行了概括描述。而连续梁桥也是其中一种容易发生损坏的梁桥。本文是以某四跨的连续梁桥的支座实施同步顶升为例进行研究,文中详细介绍了连续梁桥的特点和主要病害以及常用的加固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施工简便、快速、不影响运营,确保桥梁结构安全、无损施工,性价比优良,质量可靠,能够保证整个顶升过程中处于比较理想运行状态的整体同步顶升技术。接着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施加强制性位移展开仿真模拟分析,对某一排的支座先进性试顶升,然后进行正式顶升,得出对桥梁在不同荷载作用进行顶升所产生的各种结果,以及分析出对不同跨所产生的影响,从所列举的几种工况中确定有利的顶升方案,避免不利方案。指导施工过程在受力安全状态下同步顶升操作与安全监控,提升施工安全度与效率。通过对某四跨连续梁桥在所列举的几种不同工况下试顶升和正式顶升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试顶升5mm高度。发现工况四中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以及挠度最大,所以顶升位置不能选择第四排支座。工况二和工况四由于荷载位置不对称,支座附近弯矩不能相互抵消,所以这两种工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不利于顶升;正式顶升30mm高度。工况一中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以及最大挠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但该工况仍是不利工况。工况二中荷载布置在第一、第二和第四跨也是不利的顶升方案。工况三中荷载布置在第二、第三跨时,为顶升最不利位置。在顶升过程当中,产生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均在顶升处的支座。以上所述工况三为所列举工况中最不利工况,工况二、工况四和工况一的不利因素依次减弱。施工时应尽量避免以上工况对应顶升方案。其他情况均是可供选择的方案。总之,桥梁施工要重点对桥梁的支座进行改造与维护。对桥梁如此大型建筑物进行顶升、平移,建议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分析出最不利的顶升方案,找出有利方案,采用PLC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液压顶升,解决桥梁上部结构在顶升、降落过程中安全问题,保证桥梁的安全施工及正常运行。本文研究对除了桥梁外的其他建筑物类似顶升技术都可作为参考。

张奇[4](2019)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数量的增加,桥梁建设经验的积累,以及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我国在建桥梁的跨度越来越大。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截面高度也不断增大,桥梁自重成为限制跨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减轻箱梁自重,将箱型截面的混凝土腹板采用波形钢腹板代替;为保证桥梁成桥线形及内力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必须对新建桥梁进行监控。为解决平赞高速(86.5+152+86.5)m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问题,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其常见问题与波箱钢腹板连续梁桥的特点;(2)采用Midas Civil对平赞高速(86.5+152+86.5)m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桥进行施工工况模拟,对各施工阶段的挠度以及应力情况进行分析;(3)引入灰色系统理论解决实际施工中立模标高调整量的修正问题;(4)根据实际施工控制方案对桥梁进行监控系统的布置,详细记录各阶段梁体状态;通过与模型的对比分析,修正相关参数,指导施工,保证安全并顺利合龙。监控结果显示桥梁梁体线形、应力状态均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表明本桥的施工监控方案合理,实践结果理想。

鲁开元[5](2018)在《混凝土简支斜梁桥动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为了服从路线走向,越来越多的斜梁桥得以设计和修建。随着装配式简支混凝土斜梁桥的广泛应用,很多问题也相应出现。由于斜交角的存在,斜梁桥自身振动特性与直梁桥有很大的不同,即所谓的弯扭耦合效应,对此当前规范中关于桥梁基频的计算公式显然是没有考虑的;此外,斜梁桥自身动力特性发生改变,必然导致其车载动力性能也随之改变,而在我国现行桥梁设计规范中,尚未有关于移动车载作用下斜梁桥冲击系数的相关规定。因此,开展斜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研究,明晰该类桥型的自身动力特性和车载动力冲击性能的特征和影响参数,对现行规范基频和冲击系数计算公式提出适于斜梁桥的修正公式或建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斜梁桥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类桥梁的车桥耦合动力行为开展系统和全面的分析研究,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静力和动力两个角度,对斜梁桥的受力特点作理论分析;通过对多种有限元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工程实例,指出斜梁桥动力特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斜交角、跨径、桥面宽度和横向扭转刚度对斜梁桥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整理,提出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斜梁桥的基频修正公式,为后继斜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奠定基础。(2)以现有斜梁桥车载动力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制了适用于斜梁桥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结合实际桥例,对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和程序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因素影响下的斜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整理分析结果,提出斜梁桥冲击系数的简化修正公式(3)利用前述车桥耦合分析方法和所编制的程序,依托工程实例,分析体外预应力加固对斜梁桥车桥动力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车载动力性能的角度,对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比较,为加固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建议和依据。

李宇鸿[6](2018)在《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其施工方法与传统现浇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所不同,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及后期运营维护的总造价少,质量好和对原有交通干扰少等优点。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的剪切行为较弯曲行为复杂,同时剪切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是桥梁设计中特别关注的方面之一。早期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式混凝土梁和预制节段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方面,对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较少,这成为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应用推广的阻碍。本项目依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 A030313699)“基于剪摩擦理论的预制节段混凝土梁干接缝直剪强度研究”,针对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桥的抗剪性能研究的不足,开展了系列模型试验研究。以“AASHT0-PCI-ASBI逐跨施工和平衡悬臂施工的节段箱梁标准”中推荐的箱型截面为原型,以剪跨比(1.6、2.2和2.7)、接缝类型(整体式、胶接缝和干接缝)、体内与体外配束比(0:4和1:2)、接缝数量(2和4)、接缝位置和腹板厚度(70 mm和110 mm)为试验参数,进行了24根模型梁的抗剪性能试验,其中15根为体外束预制节段梁和3根混合配束预制节段梁,作为对比,也对3根体外束整体式混凝土梁和3根混合配束整体式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从模型梁的裂缝发展过程、破坏模式、箍筋应变、跨中顶部混凝土应变、接缝张开行为、挠度、预应力束的应力以及抗剪强度等方面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归纳中国规范和AASHTO规范中关于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条文,将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与中国规范和美国AASHTO规范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中国规范和美国AASHTO规范低估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基于拉压杆模型,提出利用体外预应力筋应力预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

袁家幸,蒋昌平[7](2018)在《空间网格精细化分析在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变截面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为实例,采用空间网格模型精细化分析连续箱梁局部及全桥受力情况,并与现场实际病害进行对比,明确箱梁病害成因,有针对性的对箱梁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同时对加固效果采用空间网格模型进行精细化分析,最终通过荷载试验验证了加固效果,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王创锋[8](2017)在《基于移动荷载作用的连续梁桥加速度响应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量的增加,公路桥梁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公路桥梁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桥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保证桥梁的运营安全,桥梁检测势在必行。因此,在现有桥梁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准确、高效、不影响桥梁正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现阶段桥梁检测的重要研究目标。本文旨在分析一种不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可高效检测连续梁桥损伤的方法,为桥梁检测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三跨连续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曲线。依据三跨连续梁在无损和有损情况下的加速度响应曲线,计算加速度差响应曲线。之后,通过小波变化对三跨连续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加速度差响应曲线进行转换,初步实现连续梁的损伤定位。在小波转化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态曲率计算的损伤定位方法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损伤程度计算方法。最后,为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迁移运用性能,采用上述方法分析某四跨连续梁的损伤情况。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多跨连续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对损伤不敏感,无法直接作为损伤识别的指标。连续梁存在单点或者多点的损伤,通过测定连续梁单点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计算加速度差值并进行小波转换可以实现损伤的定位。小波转换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小波转换的加速度差响应曲线损伤分析受移动荷载移动速度影响较大。模态曲率计算结果表明对小波转换后加速度差响应曲线进行模态曲率计算可以准确判断出桥梁是否存在损伤,这种方法不受荷载移动速度和噪音影响。人工神经网络输出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模态曲率曲线计算跨连续混凝土梁桥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精度。

李文华[9](2017)在《桥面铺装加固法提升空心板桥承载能力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公路桥梁病害和损伤与日俱增。为保证我国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桥梁加固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桥面铺装对空心板桥的荷载分布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叠合效应的空心板桥加固方法,为桥梁加固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采用桥梁静载试验和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桥面铺装加固法对空心板桥荷载分布的影响。首先,本文介绍了桥面铺装加固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并采用简支梁简化模型初步分析了桥面铺装法加固后空心板二次受力的特征。之后,以三跨简支空心板桥为例进行了桥面铺装加固,通过荷载试验分析了桥面铺装结构层对空心板桥挠度和应变的影响,之后,依据工程实例数据进行有限元模拟,进一步分析了桥面铺装叠合加固对空心板桥荷载分布的影响。此外,通过有限元模型中桥面铺装层厚度的变化分析了铺装结构层厚度和不同标号混凝凝土铺装层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后,依据研究成果给出了桥面铺装加固法的基本施工流程和施工注意事项。简支梁简化模型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加固法通过改变结构内部的内力分布情况,降低荷载的组合设计值,实现设计使用年限内?0S?R。三跨简支混凝土空心板桥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加固层可以显着减少预应力空心板桥在静载作用下的挠曲变形,减少效果在31.2%-50.0%。加固后空心板桥的相对残余变形小于7%,可以认为加固后空心板桥在静载试验中基本不存在残余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桥面铺装结构层影响的有限元模型比不考虑桥面铺装结构层影响的有限元模型挠度值减少29.73%-41.88%,纵向应变减少4.73%-28.13%,跨中弯矩值减少27.90%-34.46%。随着桥面铺装加固层厚度和强度的增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各主梁跨中截面板底弯矩逐步减少。然而,当铺装层强度大于空心板混凝土强度时加固效果提升不显着。

高明天(Cao Minh Thien)[10](2017)在《多工作面悬浇施工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力学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主要的桥梁结构形式还是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目前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还处于初步阶段,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尚未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从国外一些国家桥梁工程发展历史来看,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成钢—混组合结构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波形钢腹板组合桥型在越南的广泛应用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结合波形钢腹板桥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技术经验发现,大部分桥梁的波形钢腹板是先行于挂篮推进安装,此时通过在腹板上下增加翼缘板可以形成大“工字梁”,就可以承担较大的临时施工荷载,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波形钢腹板具有较高剪切屈曲强度的优势,于是工程界考虑利用该特点把波形钢腹板作为施工承重结构,以承担挂篮吊挂设备,提出了异步悬臂浇筑施工技术—Rap.con/RW(RapidConstructionofRipple Web)工法。该工法具有施工工期短,工作平面平顺、开阔,挂篮前移简便、行走安全,底模板可一次性到位,用人工少等优点。鉴于这些特点,RW工法是大跨度桥梁施工的一种较先进、高效及可实施性强的施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在世界上应用该施工方法的实际工程较少,相关研究也不多。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工法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为后续使用该工法的桥梁提供一定的参考,且对于促进我国桥梁工程未来的发展更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以中国某座采用RW工法施工的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背景工程的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在模型中定义相应的施工阶段来模拟多工作面悬浇施工—RW工法的施工流程,在确保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桥梁的设计验算。(2)根据传统悬臂浇筑的施工流程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其与用于模拟RW工法施工的桥梁模型进行对比,从受力和变形的角度对两个桥梁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到RW工法与传统悬臂浇筑法实施效果的异同之处。(3)通过有限元软件,对采用RW工法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处于不同施工阶段时的桥梁结构进行精确建模,计算了不同施工阶段时,桥梁结构对应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RW工法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二、体外预应力加固箱型连续梁桥方案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外预应力加固箱型连续梁桥方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运营状态下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拆除与新建钢箱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桥梁事故回顾及成功拆除案例
        1.2.1 国内桥梁拆除事故回顾
        1.2.2 国内桥梁新建事故回顾
        1.2.3 成功拆除案例
    1.3 国内外桥梁拆除方法研究现状
        1.3.1 爆破拆除
        1.3.2 机械拆除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大跨径连续梁桥拆除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2.1 拆除基本条件及方案拟定
        2.1.1 概况
        2.1.2 新展大桥主桥基本损伤情况
        2.1.3 拆除桥梁环境
        2.1.4 桥梁的拆除难点
        2.1.5 拆除方案拟定
        2.1.6 逆序倒拆方案技术优势
    2.2 拆除关键技术研究
        2.2.1 交通改道设计
        2.2.2 边跨支架设计
        2.2.3 中跨贝雷拼装挂篮设计
        2.2.4 拆除流程设计
        2.2.5 绳锯分段切割工艺
        2.2.6 吊装工艺
    2.3 主梁数值分析
        2.3.1 主桥模型建立
        2.3.2 主桥模型修正
        2.3.3 主桥拆除各阶段特征分析
        2.3.4 主桥拆除控制
    2.4 挂篮理论计算
        2.4.1 贝雷拼装挂篮模型分析计算
        2.4.2 挂篮行走抗倾覆计算
        2.4.3 挂篮加载试验
    2.5 支架理论分析
    2.6 小结
3 保通行健康监测关键技术
    3.1 理论模型建立与分析
    3.2 监测系统布设
        3.2.1 应力测点布置
        3.2.2 挠度测点布置
        3.2.3 裂缝测点布置
    3.3 监测数据分析
    3.4 小结
4 老桥拆除后新建钢箱梁技术研究
    4.1 新建钢箱梁概述
    4.2 探究钢箱梁拼装方案
        4.2.1 新建钢箱梁安装技术难点
        4.2.2 钢箱梁安装初步拟定
        4.2.3 钢箱梁安装基本步骤
    4.3 边跨钢箱梁拼装技术研究
        4.3.1 支架系统改造及吊拧布置
        4.3.2 支架理论分析
        4.3.3 轨道滑移工艺
        4.3.4 牵引系统工艺
        4.3.5 边跨拼接工艺
        4.3.6 线型控制
        4.3.7 悬挑钢箱梁节段的精确调位控制
    4.4 中跨及中跨大节段合拢关键技术
        4.4.1 桥面吊机理论分析
        4.4.2 大节段提升下吊点分析
        4.4.3 中跨大节段提升准备
        4.4.4 合拢段的吊装及精确就位
    4.5 大节段配切长度影响因素及长度计算
        4.5.1 温度变化影响
        4.5.2 吊装引起的中跨大节段梁长变化
        4.5.3 吊装时悬臂端及中跨大节段两端口转角的影响
        4.5.4 合拢大节段配切长度计算经验公式
    4.6 边跨拼接及大节段平行提升合拢技术优势
    4.7 钢箱梁荷载试验设计
    4.8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赛岐大桥加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桥梁加固基本理论基础
    2.1 增大截面加固法
        2.1.1 构造及施工工艺
        2.1.2 计算要点
    2.2 粘贴钢板加固法
        2.2.1 构造及施工工艺
        2.2.2 计算要点
    2.3 粘贴碳纤维加固法
        2.3.1 构造及施工工艺
        2.3.2 计算要点
    2.4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法
        2.4.1 构造及施工工艺
        2.4.2 计算要点
    2.5 加固方法适用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整体结构计算
    3.1 赛岐大桥工程背景
        3.1.1 工程概况
        3.1.2 现状调查及分析
    3.2 赛岐大桥主桥模型建立
        3.2.1 单元与边界条件
        3.2.2 分析参数的确定
    3.3 加固前结构的计算
        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4 本章小结
4 实体计算及底板横向受力参数影响分析
    4.1 箱梁有限元局部实体建模
        4.1.1 钢筋混凝土单元的选取
        4.1.2 预应力筋的模拟
        4.1.3 材料属性
        4.1.4 边界条件
    4.2 有限元局部模型计算
        4.2.1 计算结果
        4.2.2 应力状态分析
    4.3 箱梁底板横向受力参数影响分析
        4.3.1 温度效应的影响
        4.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4.3.3 底板厚度变化的影响
        4.3.4 梁底曲线效应的影响
        4.3.5 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4.3.6 预应力束径向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赛岐大桥加固分析
    5.1 底板加固
        5.1.1 ANSYS加固模型的建立
        5.1.2 粘贴钢板
        5.1.3 粘贴碳纤维布
        5.1.4 预应力碳纤维板
        5.1.5 应力分析
    5.2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
        5.2.1 最不利荷载的选取
        5.2.2 加固机理分析
    5.3 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5.3.1 横向预应力大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5.3.2 横向预应力间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5.3.3 粘结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NSYS有限元建模命令流
致谢

(3)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连续梁桥同步顶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桥梁同步顶升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1.2.2 桥梁同步顶升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3 本文研究的工作
    1.4 本章小结
2 连续梁桥同步顶升技术原理
    2.1 连续梁桥的特点
    2.2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常用的加固方法
        2.2.1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
        2.2.2 连续梁桥加固的常用方法概述
    2.3 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
    2.4 连续梁桥的梁体顶升及支座更换
    2.5 液压千斤顶介绍
        2.5.1 千斤顶产品分类及主要特性
        2.5.2 利用千斤顶实施同步顶升
        2.5.3 千斤顶的布置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2.6 同步顶升过程研究
        2.6.1 连续梁桥面在同步抬升时需要掌握的的技术要点
        2.6.2 循环顶升过程和顶升系统
        2.6.3 PLC控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6.4 同步顶升工艺流程
        2.6.5 同步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6.6 同步顶升技术的应用
        2.6.7 顶升施工控制的原则及方法
    2.7 桥梁同步顶升使用范围及顶升的力学原理
        2.7.1 桥梁同步顶升使用范围
        2.7.2 桥梁顶升的力学原理
    2.8 桥梁顶升前的准备及顶升过程控制要点
        2.8.1 桥梁顶升前的准备
        2.8.2 顶升过程控制要点
    2.9 本章小结
3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择及其发展应用
    3.1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及使用步骤
    3.2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及求解流程
        3.2.1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3.2.2 有限元法的求解流程
    3.3 ANSYS发展及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同步顶升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背景
        4.1.2 计算工况分类
    4.2 模型建立
        4.2.1 有限元单元选择
        4.2.2 创建有限元模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试顶升各工况计算结果
        4.3.2 正式顶升各工况计算结果
        4.3.3 试顶升以及正式顶升各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4)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钢腹板预应力桥梁发展史
    1.2 施工监控技术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问题提出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常见PC梁桥病害及波形钢腹板梁桥特点
    2.1 混凝土PC梁桥常见病害
    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特点
    2.3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常用连接键型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监控内容及方法
    3.1 监控内容
        3.1.1 几何线形监控
        3.1.2 结构应力监控
    3.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法
    3.3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结构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赞高速(86.5+152+86.5)m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桥结构仿真
    4.1 引言
    4.2 平赞高速(86.5+152+86.5)m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4.2.1 连续梁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4.2.2 结构尺寸
        4.2.3 连续梁施工方案
    4.3 结构分析
        4.3.1 主要材料参数
        4.3.2 荷载参数
        4.3.3 边界条件
        4.3.4 模型结构划分
        4.3.5 施工阶段划分
        4.3.6 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及应用
    5.1 引言
    5.2 灰色系统理论
        5.2.1 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5.2.2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5.3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5.3.1 GM(1,1)模型
        5.3.2 GM(1,1)模型的建立
    5.4 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平赞高速(86.5+152+86.5)m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及实施
    6.1 引言
    6.2 梁体线形监控
        6.2.1 高程监测
        6.2.2 立模计算标高
        6.2.3 线形控制结果
    6.3 梁体应力监控
        6.3.1 应力监测系统
        6.3.2 应力控制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混凝土简支斜梁桥动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斜梁桥的力学性能
        1.2.2 斜梁桥车桥耦合振动
        1.2.3 加固桥梁动力特性分析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斜梁桥动力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斜梁桥力学特点简述
        2.2.1 斜梁桥的静力特性
        2.2.2 斜梁桥的动力特性
    2.3 斜梁桥动力分析模型建立
        2.3.1 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比选
        2.3.2 梁格法分析斜梁桥动力特性的基本原理
        2.3.3 支座的模拟方法
        2.3.4 梁格的划分方法
        2.3.5 湿接缝的处理方式
        2.3.6 支座的排布方式
    2.4 斜梁桥动力特性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测试
        2.4.1 桥例概况
        2.4.2 动力特性计算
        2.4.3 现场试验测试过程
    2.5 多种关键因素对斜梁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2.5.1 有限元模型库的建立
        2.5.2 斜交角影响分析
        2.5.3 跨径影响分析
        2.5.4 桥面宽度影响分析
        2.5.5 截面抗扭刚度影响分析
        2.5.6 斜梁桥基频计算的简化修正公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荷载作用下斜梁桥动力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车桥振动分析原理和方法
        3.2.1 动力冲击效应的概念
        3.2.2 车辆计算模型
        3.2.3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原理
        3.2.4 后处理方法
    3.3 方法和程序的试验验证
        3.3.1 现场试验过程
        3.3.2 验证结果分析
    3.4 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斜梁桥车桥振动分析
        3.4.1 参数选取
        3.4.2 控制截面选取
        3.4.3 桥面不平度的影响分析
        3.4.4 车速影响分析
        3.4.5 斜交角影响分析
        3.4.6 跨径影响分析
        3.4.7 截面抗扭刚度影响分析
    3.5 斜梁桥冲击系数的简化修正公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梁加固对斜梁桥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常用加固方法介绍
    4.3 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实例分析
        4.3.1 桥例概况
        4.3.2 加固设计方案
        4.3.3 加固设计内容
        4.3.4 静载试验
        4.3.5 动载试验
    4.4 有限元建模分析
        4.4.1 加固前后桥例有限元模型建立
        4.4.2 有限元模型修正
        4.4.3 体外预应力加固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4.4.4 增大截面加固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桥发展概况
    1.2 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试验研究状况
        1.2.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1.2.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
        1.2.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接缝直剪性能研究
    1.3 设计和施工规范
    1.4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4.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2.1 拉压杆模型概述
        2.1.1 压杆
        2.1.2 拉杆
        2.1.3 节点
        2.1.4 拉压杆模型中的角度
    2.2 各规范对于拉压杆模型中的强度的规定
        2.2.1 ACI318-
        2.2.2 AASHTOLRFD桥梁设计规范
        2.2.3 加拿大混凝土规范
    2.3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2.3.1 中国公路桥梁规范
        2.3.2 AASHTOLRFD桥梁设计规范
        2.3.3 AASHTO节段混凝土梁桥设计规范
        2.3.4 预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强度的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及要求
    3.2 试验的设计
        3.2.1 试验梁的原型选择
        3.2.2 试验梁与原型梁的相似关系
        3.2.3 试验参数拟定
        3.2.4 试件设计
    3.3 试件材料以及试件的制作
        3.3.1 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
        3.3.2 钢材力学性能
        3.3.3 试件制作
    3.4 试验设备和加载方案
        3.4.1 张拉体外束
        3.4.2 加载装置
        3.4.3 测点布置
        3.4.4 加载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4.1 试验结果汇总
        4.1.1 试验结果汇总表
        4.1.2 破坏模式
        4.1.3 箍筋应变
        4.1.4 跨中顶部中部混凝土应变
        4.1.5 接缝张开行为
    4.2 试验现象描述
        4.2.1 整体式试验梁
        4.2.2 干接缝试验梁
        4.2.3 胶接缝试验梁
        4.2.4 试验梁破坏不对称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剪跨比的影响
        4.3.2 接缝类型的影响
        4.3.3 体内束与体外束配比的影响
        4.3.4 接缝数量的影响
        4.3.5 接缝位置的影响
        4.3.6 腹板厚度的影响
    4.4 主要研究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
    5.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
        5.1.1 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
        5.1.2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
    5.2 结果分析及结论
        5.2.1 结果分析
        5.2.2 结论
    5.3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移动荷载作用的连续梁桥加速度响应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连续梁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2.1 静载检测法
        1.2.2 动力检测法
    1.3 连续梁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1.3.1 灵敏度分析法
        1.3.2 人工神经网络
        1.3.3 小波转换和波形分析
        1.3.4 Hilbert-Huang变换分析
        1.3.5 模态曲率分析
    1.4 论文研究内容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箱型连续梁动力有限元模型
    2.1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响应特征
        2.1.1 无损连续梁位移响应
        2.1.2 有损连续梁位移响应
    2.2 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
        2.2.1 几何模型
        2.2.2 移动荷载参数
        2.2.3 损失模拟
    2.3 动力响应分析
        2.3.1 无损伤动力响应分析
        2.3.2 单点损伤动力响应分析
        2.3.3 多点损伤动力响应分析
        2.3.4 移动荷载速度影响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加速度响应的连续梁损伤识别
    3.1 损伤定位算法
    3.2 损伤程度算法
        3.2.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3.2.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3.2.3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
        3.2.4 人工神经网络验证
    3.3 算法稳定性分析
        3.3.1 移动荷载速度稳定性分析
        3.3.2 噪声稳定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工程运用及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移动荷载检测方法
        4.2.1 移动荷载检测设备
        4.2.2 移动荷载试验
    4.3 检测结果分析
    4.4 连续梁加固措施
        4.4.1 损伤1加固建议
        4.4.2 损伤2加固建议
        4.4.3 损伤3加固建议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桥面铺装加固法提升空心板桥承载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桥梁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1.2.2 桥面铺装叠合效应研究现状
        1.2.3 桥面铺装粘结层材料研究现状
        1.2.4 荷载分布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桥面铺装叠合加固原理
    2.1 桥面铺装加固法概述
    2.2 桥面铺装加固法流程
        2.2.1 拆除既有铺装阶段
        2.2.2 浇筑阶段
        2.2.3 成型阶段
    2.3 桥面铺装二次受力特征
        2.3.1 基本假定
        2.3.2 空心板受力分析
        2.3.3 二次受力系数
    2.4 小结
第三章 桥面铺装叠合加固荷载试验
    3.1 工程概况
    3.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荷载试验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3.2.3 试验荷载及加载方法
    3.3 桥面铺装叠合加固影响分析
        3.3.1 挠曲变形分析
        3.3.2 应变分析
        3.3.3 横向分布系数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桥面铺装叠合加固有限元模拟
    4.1 叠合层加固法有限元模型
        4.1.1 几何模型
        4.1.2 材料本构模型
        4.1.3 荷载施加方式
        4.1.4 边界条件
        4.1.5 网格划分
    4.2 结果分析
    4.3 桥面铺装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4.3.1 桥面铺装厚度分析
        4.3.2 混凝土铺装层强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多工作面悬浇施工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波形钢腹板PC组合连续刚构桥概况
        1.1.1 连续刚构桥发展概况
        1.1.2 波形钢腹板在桥梁上的应用
        1.1.3 波形钢腹板PC组合连续刚构桥发展概况
        1.1.4 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
    1.2 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工艺概括
        1.2.1 传统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发展概况
        1.2.2 波形钢腹板PC桥与常规PC桥悬臂施工技术的比较
        1.2.3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施工新技术—RW工法概况
    1.3 立题背景及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
    2.1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结构体系
        2.1.1 整体构造
        2.1.2 波形钢腹板和混凝土顶底板的连接方式
        2.1.3 波形钢腹板之间的纵向连接方式
        2.1.4 波形钢腹板与内衬混凝土的连接
        2.1.5 预应力
        2.1.6 主要材料
    2.2 多工作面悬浇施工—RW工法挂篮构造及施工流程
        2.2.1 RW工法的吊挂式挂篮
        2.2.2 某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RW施工工艺
    2.3 有限元建模
        2.3.1 计算荷载参数
        2.3.2 本构关系
        2.3.3 单元的选取
        2.3.4 边界条件
        2.3.5 节段划分
        2.3.6 模型建立
    2.4 模型计算结果
        2.4.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4.2 波形钢腹板抗剪性能验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W施工方法与常规悬臂施工方法对比分析
    3.1 RW悬臂施工工法与传统悬臂施工工艺整体性能上的对比
        3.1.1 RW工法施工作业区大
        3.1.2 RW工法挂篮重量减轻,节省主桁
        3.1.3 RW工法节段施工效率高
    3.2 RW悬臂施工工法与传统悬臂施工工艺力学性能上的对比
        3.2.1 施工阶段对比分析
        3.2.2 成桥状态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工阶段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局部结构分析
    4.1 概述
    4.2 计算方法及单元类型选择
    4.3 0#块(无横撑)局部力学性能分析
        4.3.1 0#号块(无横撑)局部有限元模型
        4.3.2 0#号块(无横撑)局部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4 0#号块(带横撑)局部力学性能分析
        4.4.1 0#号块(带横撑)局部有限元模型
        4.4.2 0#号块(带横撑)局部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5 跨中(无横撑)节段局部力学性能分析
        4.5.1 跨中(无横撑)节段局部有限元模型
        4.5.2 跨中(无横撑)局部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6 跨中(带横撑)局部力学性能分析
        4.6.1 跨中(带横撑)局部有限元模型
        4.6.2 跨中(带横撑)局部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7 0#号块及跨中局部分析结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体外预应力加固箱型连续梁桥方案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运营状态下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拆除与新建钢箱梁技术研究[D]. 陆焱. 山东交通学院, 2021(02)
  • [2]赛岐大桥加固方案研究[D]. 张新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3]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连续梁桥同步顶升技术研究[D]. 李赛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4]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 张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5]混凝土简支斜梁桥动力性能研究[D]. 鲁开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 李宇鸿.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7]空间网格精细化分析在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中的应用[A]. 袁家幸,蒋昌平. 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8]基于移动荷载作用的连续梁桥加速度响应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王创锋. 长安大学, 2017(07)
  • [9]桥面铺装加固法提升空心板桥承载能力分析[D]. 李文华. 长安大学, 2017(07)
  • [10]多工作面悬浇施工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力学性能分析[D]. 高明天(Cao Minh Thien). 东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外预应力加固箱式连续梁桥方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