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栖山毛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羊栖山毛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一、杨歧山毛竹枯梢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姝江[1](2013)在《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暗孢节菱孢菌是引起四川栽培区杂交竹梢枯病的新病原,其致病机理研究不深入,特别在该菌蛋白毒素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本论文以该病原为对象,在研究其蛋白毒素诱导因子基础上,对蛋白毒素进行分离纯化、组分和分子结构、基本性质的分析,探索蛋白毒素对杂交竹生理代谢影响规律,弄清其作用浓度临界值,比较病菌与蛋白毒素对杂交竹伤害的生理学差异;并通过毒素免疫化学方法标记分析蛋白毒素结合位点和探索蛋白毒素对杂交竹嫩枝离体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采用单因素筛选最佳培养基及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确定诱导暗孢节菱孢产蛋白毒素的温度、时间、pH、光照、瓶装量、接种量六个因素,从而得出最优诱导方案为:在改良Fries培养基+杂交竹煎汁为基础培养基中,乳糖等量代替葡萄糖;温度25℃,pH7,黑暗条件下,1块菌丝块(5mm)接种于80mL培养液(300mL三角瓶)振荡培养15d。在此诱导方案下,梢枯病菌产毒能力显着提高,杂交竹嫩枝感病指数在96h时高达85.69%。2.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暗孢节菱孢的发酵上清液进行盐析,生测结果显示上清液没有活性,沉淀有活性,其盐析的最适饱和度为50%。此粗提物经SephadexG-50分子筛层析、High 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分子筛层析后获得1个活性峰,SDS-PAGE电泳检测该峰为单一条带,以相对迁移率(mR)算得该蛋白的分子量为34.5kDa。将该峰进一步用RP-HPLC的方法进行纯度检验,经洗脱后得到2个峰,活性检测表明出峰时间为21min的峰2具有致萎活性,并命名为AP-toxin。采用Edman降解法成功测定了AP-toxin的N端13个氨基酸序列,即H2N-Pro-Pro-Ser-Gln-Val-Gln-Arg-Ala-Pro-Glu-Leu-Thr-Ser。经NCBI蛋白质数据库比对分析,推断该蛋白毒素与Phytophthora sojae的hypothetical protein PHYSODRAFT563177氨基酸残基序列100%同源。对AP-toxin’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毒素耐温度范围为0-80℃、耐酸碱的范围为pH4-10、耐白炽光却不耐紫外线照射,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有一定专化性、介于专化性与非专化性毒素之间。3.采用针刺法对AP-toxin进行田间致病力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P-toxin处理的杂交竹针刺处均出现不同大小的褐色菱形病斑,与用A.phaeospermum菌悬液处理的一致,但反应快于病原菌;40、80μg/mL AP-toxin处理从15d开始与A.phaeospermum菌悬液处理的差异不显着。在不同杂交竹品种中,AP-toxin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不同:对抗病品种(3号和6号杂交竹)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为10-20μg/mL;对感病品种(8号和30号杂交竹)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为5-10μg/mL。4.采用浸渍法测定AP-toxin对4个杂交竹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毒素处理后,酚代谢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大小顺序均为6#>3#>30#>8#;核酸代谢中的总核酸、DNA、RNA含量均下降且DNase和RNase活性增加,但抗病品种中二者的降幅和增幅小于感病品种;蛋白质代谢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抗病品种增幅明显大于感病品种,4个品种蛋白酶活性均升高;糖代谢中4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但6#>3#>30#>8#,但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均不同程度升高,且大小顺序为8#>30#>3#>6#。同时,测定了毒素对杂交竹防御酶系(POX、 SOD、PAL、PPO、几丁质酶、p-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抗病品种的POX活性先升高到峰值然后下降后又上升,后期趋于稳定;感病品种均显着下降。SOD、PAL活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均为初期升高而后期下降的趋势,大小顺序为6#>3#>30#>8#。抗病品种PPO活性0-72h大幅增加,之后下降保持一定水平;感病品种在36h时达到峰值,随即下降,在96h已低于无菌水对照组。4个品种几丁质酶活性均在0-36h内显着升高,但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间差异显着。抗病品种p-1,3葡聚糖酶活性在0-240h内该酶活性迅速升高,至240h均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初始阶段;感病品种在整个测试期内其酶活均缓慢下降,但8号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结合AP-toxin处理后杂交竹的症状表现及感病指数,以及AP-toxin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与抗性显着相关,而与感病指数显着负相关,但类黄酮含量与时间不相关;核酸代谢的五项指标与时间和抗性均显着相关,总核酸含量和RNA含量与感病指数呈显着负相关;蛋白质代谢中的蛋白酶活性与感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外,其余均达到显着水平;可溶性糖含量与时间、抗性、感病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而还原糖除与抗性极显着负相关外,与时间和感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在6种防御酶活性中,与抗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而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但仅POX和β-1,3葡聚糖酶与时间显着正相关。另外,感病指数与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品种抗性之间为极显着负相关。6.以AP-toxin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毒素特异性抗血清,并将该蛋白用不同浓度的抗体吸附后处理杂交竹幼嫩枝条。结果表明,毒素所引起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说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的同时,可部分封闭毒素分子上与毒素受体结合的位点;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杂交竹嫩枝的质膜制剂与毒素蛋白的结合活性显示,质膜制剂与毒素结合后能部分阻断毒素与其抗体的免疫学反应,即质膜制剂中含有毒素的结合位点,且不同品种的结合活性有差异;胰蛋白酶和加热处理质膜制剂后,质膜制剂对毒素与其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失,证实质膜制剂中与毒素结合的是蛋白类物质。7.采用不同检测技术(如荧光偏振法、中性红法、氧电极法等)测定AP-toxin对杂交竹嫩枝线粒体膜的流动性、表面电位、肿胀度、聚集度及脂质过氧化物MDA、 H2O2、辅酶Q10(COQ1O)含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毒素胁迫使线粒体膜流动性减弱、表面电位减低、肿胀度增大、聚集度降低;CoQ10含量下降,H2O2、MDA含量的增加,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ATPase活性亦下降,呼吸控制率(RCR)和磷氧比(P/O)明显降低,说明蛋白毒素对杂交竹嫩枝线粒体膜造成损伤,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膜完整性被破坏,呼吸作用受抑制。

余林[2](2011)在《皖南毛竹林密度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亚热带主要的生态经济竹种,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密度管理一直是毛竹林培育的关键技术,合理的密度管理不仅是提高竹林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充分发挥竹林生态功能的必要手段。以往关于毛竹林密度的研究常侧重于生产力方面,而随着人们对生态需求的不断增强,毛竹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将成了竹林培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探讨毛竹林的密度效应对毛竹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在皖南地区设置具有代表性且环境条件基本一致,林分密度分别为1 200株?hm-2(D1)、1 800株?hm-2(D2)、2 400株?hm-2(D3)和3 000株?hm-2(D4)的毛竹纯林,比较研究了不同密度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土壤质量、生物量格局、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旨在揭示林分密度对毛竹林生产力及主要生态功能的作用机理,探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毛竹林经营密度,为皖南地区毛竹林丰产培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毛竹林的胸径、竹高、枝下高、冠幅、基径、胸径处壁厚、总节数和枝盘数等指标差异不显着,而毛竹林的出笋成竹、受害程度及叶面积指数差异显着。毛竹林的出笋率和成竹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退笋率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影响着毛竹林病虫害率和雨雪冰冻受害率,竹林总受害率大小排序为D(316.67 %)>D(413.33%)>D1(10.19 %)>D2(9.26 %),在竹林经营中可以通过密度管理来降低毛竹林的受害率。构建了皖南地区毛竹林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模型LAI=0.000588 N 0.9519 D 0.7136,不同密度毛竹林叶面积指数表现为D4(6.83)>D3(5.38)>D2(4.21)>D1(2.96)。毛竹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毛竹的胸径和竹高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更密切。(2)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质和酶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排序为D(10.5086)>D(20.5084)>D(30.4943)>D(40.4781)。试验区土壤较适合毛竹的生长,但是土壤氮磷钾比值与毛竹生长所需氮磷钾比值存在差异,其中土壤磷元素含量是毛竹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毛竹林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规律性变化。土壤酶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可以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毛竹林土壤质量的指标。(3)林分密度显着影响着毛竹林生物量格局。不同密度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表现为D4(118.02 t·hm-2)>D3(98.42 t·hm-2)>D2(67.84 t·hm-2)>D1(58.27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大小排序为D(4111.45 t·hm-2)>D(391.44 t·hm-2)>D(260.54 t·hm-2)>D1(50.14 t·hm-2)。林下植被生物量占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比例较小,其中灌木层所占比例为0.23 %~4.60 %,草本层所占比例为0.25 %~2.53 %,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与竹林密度呈显着负相关。毛竹林枯落物储量的大小排序为D(46.00 t·hm-2)>D3(5.56 t·hm-2)>D2(5.02 t·hm-2)>D1(3.98 t·hm-2),占生态系统生物量的5.08 %~7.40 %。通过线性逐步回归拟合发现,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力排序依次为林分密度>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平均胸径>土壤容重。(4)林分密度对毛竹不同器官和毛竹林生态系统各层次氮、磷、钾元素积累与分配有着深刻的影响。毛竹林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表现为D(354 019.59 kg·hm-2)>D(446676.53 kg·hm-2)>D2(44 548.81 kg·hm-2)>D1(25 650.10 kg·hm-2),各元素占总积累量比例大小依次为钾>氮>磷。毛竹林对林地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累积程度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主要累积氮元素和磷元素,而对钾元素的生物吸收较少。毛竹林林下植被的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乔木层,富集系数呈现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5)林分密度显着影响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发挥,试验区1 200株·hm-2的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最强。毛竹林的水源涵养量表现为D1(722.20 t·hm-2)>D3(720.71 t·hm-2)>D4(655.96 t·hm-2)>D2(616.04 t·hm-2)。毛竹林植冠层截留量的大小排序为D4(7.93 t·hm-2)>D2(6.34 t·hm-2)>D3(6.33 t·hm-2)>D1(5.30 t·hm-2),乔木层枝叶持水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林下植被持水量则与密度负相关。毛竹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其储量密切相关,大小排序为D4(20.70 t·hm-2)>D3(17.71 t·hm-2)>D2(17.04 t·hm-2)>D1(13.56 t·hm-2)。枯落物层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均随着竹林密度增大而增加,枯落物层持水量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的拟合模型为S=aInt+b和V=ctd。土壤是毛竹林水源涵养的主体,占毛竹林水源涵养量的95.64 %~97.39 %。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毛竹林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毛竹林土壤渗透性能高低排序为D1>D3>D2>D4,模型f=at-n可以模拟毛竹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6)在研究区,2 400株·hm-2为毛竹林最优的经营密度。不同密度毛竹林的生产力、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循环平衡、水源涵养功能等主要生态功能优劣次序不尽相同。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土壤质量、生物量格局、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密度毛竹林生产力及生态功能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D3(0.4995)>D2(0.4803)>D1(0.4662)>D4(0.2602)。皖南地区2 400株·hm-2毛竹林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很好地发挥竹林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循环平衡、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

余雯雯[3](2010)在《安徽竹类病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安徽省竹类病害的种类(包含活立竹和竹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主要病害——毛竹基腐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竹黑痣病的抗病性机理进行了测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以前标本的诊断,发现安徽活竹病害有17种,其中叶部病害7种、枝干病害8种、根部病害2种;竹材病害5种。对病害的分布、病原名称以及竹类病害的危害特点进行了介绍。2、在对毛竹基腐病发病规律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坡向对基腐病发病率的影响差异显着。东南坡向的基腐病发病率最低,为7.7%;东北向和缓坡的发病率分别高达28.8%和29.0%。3、生长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的毛竹基腐病发病率是不同的。坡度与毛竹基腐病发病率呈负相关,一元回归的相关系数达到0.9185。坡度最低为0°,发病率最高达29.0%;坡度最高为9°,发病率为7.7%。4、土壤容重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对毛竹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壤容重与毛竹基腐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即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通过毛竹基腐病发病率的方差分析表(P=0.0001<0.01)可以看出,几个样地上毛竹基腐病的发病率极显着。5、通过土壤孔隙度和毛竹基腐病发病率的一元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孔隙度和发病率的关系与容重和发病率的关系相关,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2 = 0.9303。6、土壤含水量与毛竹基腐病发病率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当土壤含水量为26.2%时,毛竹基腐病的发病率最低;当含水量小于26.2%时,发病率略升高;当土壤含水量大于26.2%,达到29.4%时,病害的发病率最高。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可以抵御基腐病对毛竹笋的侵染。7、土壤持水量为5.960 g时,毛竹基腐病的发病率最低;土壤持水量最高的Ⅴ号样地,基腐病的发病率最高;土壤持水量最低的Ⅲ号样地,基腐病的发病率也高于Ⅰ号样地。适宜的土壤持水量可以使毛竹保持最佳生长状态。8、林高、眉径和毛竹基腐病发病率呈负相关。林高最高达13.1m时,毛竹基腐病的发病率最低,为7.7%;林高最低为7.6m时,毛竹基腐病的发病率最高达29.0%。发病率由低到高的毛竹平均眉径分别为9.4cm,8.8cm,8.3cm,7.2cm,6.1cm。抗病率最强的毛竹林眉径接近于抗病率最弱的毛竹眉径的1.5倍。9、林分郁闭度和毛竹基腐病总体上呈V型趋势,当林分密度为7.7时,毛竹基腐病的发病率最低;大于或者小于这个数值时,基腐病的发病率都升高。10、研究分析毛竹叶片四种酶与发病率的关系可以看出,PAL活性的提高对植物抗病性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关系,抗黑痣病的毛竹体内PAL活性明显高于元竹;PPO能够对植物体上产生的病原物造成很大的毒害性,因此抗病的毛竹体内PPO活性大于元竹;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毛竹和元竹体内POD活性差异不显着;由于方差分析表(P=0.035541<0.05),毛竹和元竹体内CAT活性差异显着,毛竹的CAT活性稍高于元竹。11、通过高分辨HPLC-DAD-MS分析发现,在阴离子质谱图上,元竹比毛竹多出一个明显的峰值,分析推断该峰值对应的化合物可能为醌类或黄酮类衍生物。元竹易感黑痣病可能就与此物质有关,当元竹感染黑痣病后,植株体内产生的类似于自我保护的抵御物质,防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

曾来涛[4](2009)在《竹喙球菌拮抗细菌2-7菌株的分离及抗菌蛋白纯化》文中研究指明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是一个地域分布广、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但20世纪中叶开始毛竹枯梢病相继在各地暴发成灾,造成严重损失,成为我国重要检疫性植物病害。其病原菌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是接近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我国竹林资源与竹业发展具有潜在的严重威胁,应加强风险性管理力度。目前生物防治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有效防治方法。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毛竹枯梢病致病菌竹喙球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2-7。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的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经盐析及有机溶剂萃取初步确定该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为蛋白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2-7摇瓶发酵条件及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3%、蛋白胨3%、MgSO4·7H2O 0.05%、KCl0.05%、发酵液初始pH值为7.0、装瓶量为250 mL三角瓶装50 mL、发酵时间36 h、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菌株2-7发酵液,经过滤除菌后以含竹喙球菌的平板检测其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可达27.05 mm。其最佳产芽孢条件为:1%玉米粉、1%大豆蛋白胨、0.1% CaCl2、0.05% MnSO4·H2O、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种龄20 h、装瓶量250 mL三角瓶装50 mL、接种量8%、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200 r·min-1。在此优化条件下,2-7菌株发酵液中的芽孢数量为2×109个/mL,芽孢形成率达到了96.4%。用硫酸铵沉淀2-7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质,透析、真空冷冻干燥后检测活性,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该抗菌蛋白在pH 8.0~11.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适作用温度为28℃;最适作用pH值为7.0;Mg2+、K+对此蛋白有明显的激活作用。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制备电泳等步骤,从该菌株的粗蛋白中获得了一种组分在SDS-PAGE中是单肽链蛋白,分子量为15 kDa。

刘广路[5](2009)在《毛竹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毛竹林立地生产力发生衰退的现象,如何保持毛竹林的长期生产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毛竹产地福建省永安市、福建省顺昌县、江西安福县、浙江安吉县、四川长宁县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大量不同类型、不同经营时间的毛竹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毛竹林的退化情况、退化机理和保持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竹林生产力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呈退化趋势,胸径可以作为反映毛竹林生产力退化的指标。(1)毛竹林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平均胸径和树高呈下降的趋势。为探讨长期经营毛竹林生产力的变化情况,对福建永安、福建顺昌、江西安福、浙江安吉、四川长宁四省五地的164块毛竹林样地进行了调查,总的来看,这些常规经营措施在短期内可以提高毛竹林地平均胸径和树高,胸径在经营10年后达到最大值为10.95㎝,树高在13年达到最大值为15.01 m,均极显着高于未经营林分的8.44㎝和12.72 m;但是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毛竹林的平均胸径和树高呈下降的趋势,经过30年的经营,毛竹林平均胸径(10.12㎝)的下降幅度达到极显着水平,而树高(14.18 m)未达到显着水平。劈草、垦复、施肥等不同类型的常规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劈草。竹林的平均胸径在0-10年间极显着增加,胸径从8.67㎝增加到10.94㎝,并达到最大值,随着经营时间的进一步增加,竹林的平均胸径逐步降低,30年经营后,平均胸径为9.78㎝,极显着低于10年毛竹林胸径。树高在劈草20年时达到最高值,为14.58 m,极显着高于未劈草毛竹林的树高(12.51 m);其后树高逐步降低,30年时树高降低为13.82,极显着低于劈草20年毛竹林。不同地点毛竹林平均胸径和树高对劈草时间的响应程度不同,劈草10年的毛竹林胸径较未经营毛竹林的胸径提高了25.43%(福建顺昌)、13.30%(福建永安)和41.89%(四川长宁);树高提高了21.95%(福建顺昌)、8.30%(福建永安)和17.31%(四川长宁)。劈草30年较劈草10年的毛竹林胸径降低了5.73%(福建顺昌)、11.74%(福建永安)和13.65%(四川长宁);树高降低了1.87%(福建顺昌)、7.66%(福建永安)和3.31%(四川长宁)。垦复。毛竹林平均胸径和树高随着垦复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垦复10年后达到最大值,胸径从8.21㎝增加到11.32㎝,树高从11.66 m增加到13.88 m,均极显着高于未经营毛竹林;其后胸径和树高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垦复30年平均胸径(10.63㎝)的下降幅度达到显着水平,而树高(13.51 m)的下降幅度未达到显着水平。垦复时间对不同地点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垦复10年毛竹林平均胸径较未垦复毛竹林平均胸径提高了40.25%(福建顺昌)和35.64%(江西安福);树高提高了32.57%(福建顺昌)和6.56%(江西安福),达到极显着水平;垦复30年后,胸径较最高值降低了9.95%(福建顺昌)和2.25%(江西安福),降幅达到极显着水平;树高降低了4.68%(福建顺昌),达到极显着水平,而江西安福毛竹仅降低0.38%,未达到显着水平。施肥。毛竹林在施肥5年后,平均胸径和树高达到最大值,随后胸径和树高呈下降的趋势。施肥5年后,平均胸径达到最大值11.70㎝,树高达到最大值15.90 m,极显着高于未施肥毛竹林的9.69㎝和13.40 m;施肥10年较施肥5年的毛竹林平均胸径低6.24%,平均树高低3.84%,未达到显着水平。(2)毛竹林平均胸径可以作为反映毛竹林生产力退化的指标。通径分析表明毛竹林的平均胸径与经营措施、经营时间和混交比例显着相关,而树高与混交比例、坡向和经营措施相关性更为显着,表明了毛竹林胸径可以作为反应毛竹林生产力的退化的指标。2、毛竹林生物循环特性是毛竹林长期经营生产力下降的内在原因之一。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森林生态系统自肥的重要机制之一。毛竹林分年凋落量很小,仅为1.73 t·hm-2·a-1,明显低于丛生竹小叶龙竹和麻竹的年凋落量,与年凋落物量较小的杉木林比,毛竹林凋落物仅为杉木林的49.43%。通过对永安经营措施相同的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混交比8:2)和竹针混交林(混交比8:2)的养分循环特征研究表明,三种林分年吸收量分别为421.37±42.09 kg·hm-2、690.88±65.09 kg·hm-2和376.22±15.95 kg·hm-2;年归还量分别为26.70±2.79 kg·hm-2、58.47±12.04 kg·hm-2和64.84±3.73 kg·hm-2 ;年存留量分别为406.64±40.55 kg·hm-2、670.81±60.95 kg·hm-2和357.21±14.85 kg·hm-2,毛竹林具有较大的年吸收量和较小的年归还量。3、毛竹林生产作业特点和不合理的经营措施加速了养分的流失和土壤性质退化(1)毛竹林经营特性是毛竹林生长退化的重要原因。对永安不同管护类型毛竹林的研究表明,垦复+施肥+灌溉毛竹林每年采伐和挖笋的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27.87%,垦复+施肥的林分占24.54%,劈草的林分占24.51%;带出林分的五种养分(N、P、K、Ca、Mg)总量分别为307.65 kg·hm-2、215.49 kg·hm-2和222.90 kg·hm-2,可见,每年毛竹林通过采竹和挖笋,大量的营养被带出竹林系统。(2)劈草、垦复、施肥、灌水等常规经营措施在短期内能够提高毛竹林地生产力,但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毛竹林生产力开始下降,土壤质量退化。劈草。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地土壤性质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0.6390(劈草0年)、0.3558(<10年)和0.4320(>30年),反映了劈草降低了土壤质量。土壤具体指标分析也表明,劈草毛竹林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持水能力、土壤渗透性、有机质、pH值、主要营养及酶活性的降低。垦复。不同垦复时间毛竹林土壤性质综合得分分别为0.3548(0年)、0.4117(3年)、0.4635(10年)和0.5815(30年),可见垦复会提高土壤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垦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较复杂,未随经营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与未垦复毛竹林相比,垦复作业可以短期内迅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垦复3年后有机质含量最高,随后有机质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的变化规律与有机质变化规律相似,这些指标的降低可能是长期垦复毛竹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施肥。施肥作业通常伴随着垦复作业,与垦复作业林地土壤综合性质得分随经营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不同,施肥毛竹土壤性质综合得分呈下降趋势,分别为0.5693(0年)、04286(5年)和0.3744(10年),可见施用化学肥料对土壤性质的破性十分严重。具体的指标分析表明,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如土壤容重降低、非毛管孔隙度增加、渗透性增强等,这可能是因为施肥的同时进行垦复作业造成的。施用化学肥料的毛竹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的退化较为严重,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钙、镁含量明显降低。灌水。灌水10年毛竹林土壤性质综合得分为0.4610,而未灌水毛竹林得分为0.5123,灌水降低了土壤的综合性质。研究发现,灌水增加了土壤的容重,降低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土壤渗透性能;灌水毛竹林地有较低的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水解氮、有效钾、速效磷和Ca、Mg的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降低。反映了灌水损害了毛竹林地持续地力的维持能力。4、以营养管理为核心的经营措施是毛竹林生产力保持的关键(1)合理的经营措施可以加速养分循环速度,提高毛竹林生产力劈草、施肥、垦复、灌水在短期内均能明显的提高林分生产力,合理运用这些经营手段是毛竹林长期生产力得以保持必不可少的条件。劈草经营提高了毛竹林分养分的贮存量、年吸收量和年存留量,降低了毛竹林的养分归还能力;施肥可以对土壤养分库进行有效补充,降低林分养分利用系数,提高养分的循环速率,降低养分周转时间;灌水提高了毛竹林的养分归还量,降低了养分循环系数,缩短了养分的周转时间。可见,经营措施不同对毛竹林系统的影响不同,根据立地条件、经营目标,对毛竹林常规经营手段进行组合、轮替以及同一经营措施的间隔应用,既可以显着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又不会造成林地土壤的退化,可能是提高毛竹林生产力行之有效的方法。(2)结构调整是毛竹林生产力保持的重要手段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和林分密度等林分结构因子对林分生产力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毛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可以提高毛竹林生产力。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养分的储存量和年吸收量,且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分解速度更快。同时,混交经营的生物多样性高于毛竹纯林,对维持毛竹林系统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年龄结构是指林木株数按年龄分配的状况,它是林木更新过程长短和更新速度快慢的反映。对毛竹林年龄结构进行调整可以维持毛竹林活力,并能保持较为稳定的产出。合理密度是竹林持续生产力保持的重要因子,根据毛竹林经营目的、经营措施、立地条件对毛竹林的密度进行调整,是毛竹长期生产力维持的的主要手段之一。(3)采伐剩余物在养分归还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毛竹林采伐过程中,把枝、叶、根留在林分中可以增加毛竹林养分归还量。研究表明,枝、叶、篼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23.87%,移出的养分元素占总量的32.40%。如果枝、叶、篼全部进行利用,林分将损失大量养分。

黄宗超[6](2007)在《(撑×绿)杂交竹梢枯病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竹(撑×绿)梢枯病(hybrid bamboo blight)是严重影响杂交竹生长的重要病害。有关竹类枯梢病的研究较多,但由于杂交竹梢枯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害因此相关研究还不多。本论文以杂交竹梢枯病(hybrid bamboo blight)为对象,研究杂交竹梢枯病的病原、发病规律、致病机理、寄主抗性、防治方法等。研究结果如下:在杂交竹梢枯病的发病规律方面。该病害在自然条件下多发生在新生杂交竹上,在寄主上的特征性病状为在竹梢的某一节或某一枝条的节杈处出现褐色舌形或菱形病斑。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表明病株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且其聚集强度因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冻伤口、自然孔口从侧枝与主秆的节叉处侵入。病原一般从4月份开始初侵染,7~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10月份病害停止扩展,病原菌进入越冬阶段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及流行的影响较大。该病害的病原为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另外,除了分离到暗孢节菱孢菌外还分离有另外一株次优势菌株,经鉴定其有性阶段为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该菌在杂交竹上也能少量接种成功,推测在杂交竹梢枯病害上可能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对病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表明,病原菌可能通过分泌某种降解酶或者蛋白毒素对寄主产生致病作用,但病原菌只有在有寄主的诱导作用时才会大量产生这种致病物质。对杂交竹冻害与杂交竹梢枯病害关系的研究表明,杂交竹的半致死低温为2.77℃,高于雅安气温最低旬平均温2.3℃,也高于近年日平均低温-2.4℃,说明杂交竹在雅安地区易遭受冻害,而竹节处的冻裂伤口是病原菌侵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杂交竹生理抗性的研究表明,杂交竹感病后,其相对电导率、PAL、PPO、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杂交竹感病程度的加深而显着升高。对比分析表明健康杂交竹与慈竹PAL、PPO、POD酶活性差异不显着,表明这三种酶在杂交竹和慈竹中可能是诱导酶;而健康杂交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细胞质电导率两项生理指标显着高于慈竹,则表明杂交竹的生理抗性低于慈竹。对12中杀菌剂的筛选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锰锌、炭疽福美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从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百分率两方面评定,认为甲基托布津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在化学杀菌剂筛选的基础上通过对病原菌及病害发病规律的研究制定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在防治区域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较好,防治区域杂交竹发病率降低了60%,病情指数降低了42.6%相对防治效果达70.6%。

宋玉双[7](2002)在《科技期刊(森林病虫害部分)题录选》文中研究表明

姚筱羿,刘素芬,董月发,何轮,郑伟[8](2001)在《杨歧山毛竹枯梢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认为毛竹枯梢病的发生与气候和竹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实施清除病原,隔断侵染源、钩梢、垦复、施肥、烟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使病害发生面积下降了90%,消灭了重度和中度危害区。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分别下降了94%和85%。

二、杨歧山毛竹枯梢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歧山毛竹枯梢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竹梢枯病及病原真菌致病毒素研究进展
    1 文献综述
        1.1 竹梢枯病研究进展
        1.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毒素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诱导因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培养滤液的制备
        1.3 培养基的筛选
        1.4 产毒诱导条件优化
        1.5 生物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毒培养基的确定
        2.2 产毒诱导条件的正交试验
        2.3 最优诱导条件下的梢枯病菌产毒能力
    3 结论与讨论
        3.1 优化方法的选择是诱导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的基础
        3.2 培养条件是诱导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的关键
第三章 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纯化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毒素致病组分的确定
        1.3 毒素粗提的透析与浓缩
        1.4 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序列测定
        1.5 纯毒素基本性质的研究
        1.6 毒素致病力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粗毒素致病成分和硫酸铵最适饱和度
        2.2 蛋白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N端氨基酸序列
        2.3 蛋白毒素AP-toxin基本性质的测定
        2.4 蛋白毒素AP-toxin致病力的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合理纯化和鉴定方法对获得高纯度蛋白质及探索其结构至关重要
        3.2 蛋白毒素AP-toxin是暗孢节菱孢菌的主要致病因子
        3.3 蛋白毒素AP-toxin的基本性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致病机制的基础
第四章 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测定
        1.3 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代谢的影响
        1.4 蛋白毒素对杂交竹防御酶系的影响
        1.5 蛋白毒素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相关性分析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
        2.2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代谢的影响
        2.3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防御酶系的影响
        2.4 蛋白毒素AP-toxin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相关性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杂交竹品种对蛋白毒素有效起始浓度的响应具有差异
        3.2 不同杂交竹品种对蛋白毒素生理响应不同
        3.3 蛋白毒素可作为杂交竹抗病品种的选择压力
第五章 蛋白毒素精确结合位点及对杂交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蛋白毒素的质膜结合位点研究
        1.3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1.4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毒素的质膜结合位点
        2.2蛋白毒素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2.3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杂交竹细胞质膜是蛋白毒素AP-toxin的作用结合位点
        3.2 蛋白毒素AP-toxin对杂交竹线粒体特性及功能影响显着
第六章 小结、创新点及展望
    1 小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致谢

(2)皖南毛竹林密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进展
        1.2.2 毛竹林研究进展
        1.2.3 林分密度对竹林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择及设置
        2.2.2 样地基本情况调查
        2.2.3 乔木层调查与取样
        2.2.4 林下植被调查与取样
        2.2.5 枯落物层调查与取样
        2.2.6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2.7 标准样地保护与管理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毛竹林生长特征的密度效应
        3.1.1 密度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情况的影响
        3.1.2 密度对毛竹林受害情况的影响
        3.1.3 密度对毛竹林胸径的影响
        3.1.4 密度对毛竹林竹高的影响
        3.1.5 密度对毛竹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6 密度对毛竹林其他生长因子的影响
        3.1.7 毛竹林生长因子相关性分析
        3.1.8 小结
    3.2 毛竹林土壤质量的密度效应
        3.2.1 密度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2 密度对毛竹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3 密度对毛竹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4 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分析
        3.2.5 小结
    3.3 毛竹林生物量格局的密度效应
        3.3.1 密度对毛竹林乔木层生物量格局的影响
        3.3.2 密度对毛竹林林下植被生物量格局的影响
        3.3.3 密度对毛竹林枯落物储量的影响
        3.3.4 密度对毛竹林生物量格局的影响
        3.3.5 小结
    3.4 毛竹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密度效应
        3.4.1 密度对毛竹林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2 密度对毛竹林林下植被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3 密度对毛竹林枯落物层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4 密度对毛竹林土壤层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5 密度对毛竹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6 小结
    3.5 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密度效应
        3.5.1 密度对毛竹林植冠层截留性能的影响
        3.5.2 密度对毛竹林枯落物层蓄水保水功能的影响
        3.5.3 密度对毛竹林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3.5.4 密度对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3.5.5 小结
    3.6 毛竹林密度效应综合评价
        3.6.1 综合评价的原理、步骤及原则
        3.6.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6.3 不同密度毛竹林生产力及生态功能综合指数
        3.6.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安徽竹类病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毛竹概述
    1.2 竹类病害的种类概述
        1.2.1 竹丛枝病
        1.2.2 竹枯梢病
        1.2.3 竹煤污病
        1.2.4 竹秆锈病
        1.2.5 竹黑粉病
        1.2.6 赤团子病
    1.3 毛竹基腐病研究进展
    1.4 竹黑痣病研究进展
    1.5 抗病机理
        1.5.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1.5.2 多酚氧化酶(PPO)
        1.5.3 过氧化物酶(POD)
        1.5.4 过氧化氢酶(CAT)
        1.5.5 酚类化合物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供试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病害种类调查
        3.2.2 毛竹基腐病发病规律的调查
        3.2.3 两类竹种对竹黑痣病抗病机理的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安徽竹类病害种类
        4.1.1 安徽竹类主要病害种类
        4.1.2 安徽竹类病害发生特点
    4.2 毛竹基腐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4.2.1 地形因素对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4.2.2 土壤因素对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4.2.3 林分因素对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4.3 两类竹种对黑痣病的抗性机理研究
        4.3.1 苯丙氨酸解氨酶与病害的关系
        4.3.2 多酚氧化酶与病害的关系
        4.3.3 过氧化物酶与病害的关系
        4.3.4 过氧化氢酶与病害的关系
        4.3.5 主要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等与病害的关系
5 小结
6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竹喙球菌拮抗细菌2-7菌株的分离及抗菌蛋白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的竹材资源
    1.2 毛竹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3 毛竹枯梢病
        1.3.1 症状
        1.3.2 发病机制
        1.3.3 病原菌
    1.4 定性分析
    1.5 治理技术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7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
第2章 竹喙球菌拮抗细菌2-7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2.1 材料
        2.1.1 土样
        2.1.2 病原真菌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土壤细菌的分离
        2.2.2 病原菌平板的制作
        2.2.3 拮抗细菌的筛选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3章 竹喙球菌拮抗细菌2-7菌株的鉴定
    3.1 材料
        3.1.1 菌种
        3.1.2 生理生化鉴定培养基
        3.1.3 16S rDNA序列分析所用培养基
        3.1.4 试验试剂
        3.1.5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与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3.2.2 拮抗细菌2-7菌株总DNA的提取
        3.2.3 拮抗细菌2-7菌株16S rDNA的PCR扩增
        3.2.4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体形态特征
        3.3.2 生理生化特性
        3.3.3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及16S rDNA序列的扩增测序
    3.4 讨论
第4章 B.megaterium 2-7菌株发酵产抗菌蛋白条件的优化
    4.1 材料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B.megaterium 2-7菌株拮抗物质的性质鉴定
        4.2.2 种子培养
        4.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4.2.4 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megaterium 2-7菌株拮抗物质的性质鉴定
        4.3.2 B.megaterium 2-7菌株生长曲线
        4.3.3 B.megaterium 2-7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4 讨论
第5章 B.megaterium 2-7菌株的产芽孢条件优化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菌株
        5.1.2 培养基与试剂
        5.1.3 B.megaterium 2-7菌株的培养
        5.1.4 测定方法
        5.1.5 正交试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碳源对B.megaterium 2-7产芽孢的影响
        5.2.2 氮源对B.megaterium 2-7产芽孢的影响
        5.2.3 无机盐对B.megaterium 2-7发酵产芽孢的影响
        5.2.4 培养基浓度正交试验
        5.2.5 培养条件正交试验
    5.3 讨论
第6章 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6.1 材料
        6.1.1 菌种
        6.1.2 培养基
        6.1.3 主要试剂和缓冲液
        6.1.4 主要仪器
    6.2 试验方法
        6.2.1 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的提取
        6.2.2 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最适作用温度
        6.2.3 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最适作用pH值及稳定性
        6.2.4 金属离子对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的影响
        6.2.5 B.megaterium 2-7菌株的抑菌谱
        6.2.6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
        6.2.7 抗菌蛋白组分的纯度和分子质量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最适作用温度
        6.3.2 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最适作用pH值及稳定性
        6.3.3 金属离子对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的影响
        6.3.4 Bacillus megaterium 2-7抑菌谱
        6.3.5 B.megaterium 2-7菌株抗菌蛋白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及活性检测
        6.3.6 SDS-PAGE检测蛋白质的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
    6.4 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毛竹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研究历史
        1.2.2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调控研究进展
        1.2.3 毛竹林长期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4 毛竹林长期生产力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福建省顺昌县
        2.1.2 福建省永安市
        2.1.3 浙江省安吉县
        2.1.4 江西省安福县
        2.1.5 四川省长宁县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选择
        2.2.2 样地调查
        2.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2.2.4 土壤性质综合评价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毛竹林生产力的退化及退化指标的筛选
        3.1.1 毛竹林生长的影响因子分析
        3.1.2 不同经营时间毛竹林林分特征比较
        3.1.3 林分胸径、树高与经营模式及立地条件的关系
        3.1.4 小结
    3.2 毛竹林生产力退化机理研究
        3.2.1 毛竹自身生长特性
        3.2.2 毛竹林作业特点
        3.2.3 主要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
        3.2.4 小结
    3.3 退化毛竹林生产力调控
        3.3.1 林下植被与竹林地力的关系
        3.3.2 林分结构调整
        3.3.3 营养管理
        3.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撑×绿)杂交竹梢枯病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2 有关竹类梢枯病的研究进展
        1.2.1 竹类梢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病原
        1.2.3 发生规律及流行条件
        1.2.4 致病机理
        1.2.5 寄主抗性
        1.2.6 病害综合防治
    1.3 有关植物病害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进展
    1.4 有关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4.1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onnia Lyase,以下简称PAL)
        1.4.2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以下简称POD)
        1.4.3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以下简称PPO)
        1.4.4 活性氧清除酶类
        1.4.5 病程相关蛋白的形成
    1.5 有关植物冻害机理及抗寒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5.1 植物的冻害机理
        1.5.2 植物抗寒性的测定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害发生状况及空间分布型调查
    2.2 病原菌及生物学特胜
        2.2.1 病原菌的分离
        2.2.2 病原菌的接种
        2.2.3 病原菌的再分离
        2.2.4 病原菌的鉴定
        2.2.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3 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原因的初步研究
        2.3.1 病菌越冬场所和方式
        2.3.2 病菌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2.3.3 孢子传播方式的调查
        2.3.4 病菌的再侵染
        2.3.5 发病环境因素调查
        2.3.6 冻害诱因的调查研究
    2.4 杂交竹抗性生理的初步研究
        2.4.1 感病杂交竹抗性酶活性变化
        2.4.2 杂交竹与本地慈竹抗性生理指标的比较
        2.4.3 杂交竹致死低温研究
    2.5 病害防治研究
        2.5.1 化学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2.5.2 病害的综合防治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害发生状况及空间分布型
        3.1.1 病害发生状况
        3.1.2 感病植株的空间分布型
    3.2 病原菌及其引勿学待性
        3.2.1 病原真菌的分离
        3.2.2 病原菌的接种与再分离
        3.2.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鉴定
        3.2.4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3.3 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原因初步分析
        3.3.1 病菌越冬场所和方式
        3.3.2 病菌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3.3.3 孢子传播方式的调查
        3.3.4 病菌的再侵染
        3.3.5 发病环境因素调查
        3.3.6 冻害诱因的调查研究
    3.4 杂交竹抗性生理的初步研究
        3.4.1 感病杂交竹抗性酶活性和蛋白质及电导率变化
        3.4.2 杂交竹与本地慈竹抗性生理指标的比较
        3.4.3 杂交竹的致死低温及与当地气温的关系
    3.5 病害防治研究
        3.5.1 化学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3.5.2 病害的综合防治
4 结论及讨论
    4.1 病害分布及发生状况
    4.2 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原因的初步分析
    4.3 病原菌分离及鉴定
    4.4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4.5 杂交竹抗性生理的初步研究
    4.6 化学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4.7 病害综合防治的效果
    4.8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杨歧山毛竹枯梢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D]. 李姝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2]皖南毛竹林密度效应研究[D]. 余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3]安徽竹类病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D]. 余雯雯.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4)
  • [4]竹喙球菌拮抗细菌2-7菌株的分离及抗菌蛋白纯化[D]. 曾来涛. 河北大学, 2009(03)
  • [5]毛竹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D]. 刘广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6](撑×绿)杂交竹梢枯病害研究[D]. 黄宗超.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4)
  • [7]科技期刊(森林病虫害部分)题录选[J].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02(04)
  • [8]杨歧山毛竹枯梢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 姚筱羿,刘素芬,董月发,何轮,郑伟. 江西林业科技, 2001(06)

标签:;  ;  ;  ;  

羊栖山毛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