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RichTextBox 输入分子式和任意分子量计算

使用 RichTextBox 输入分子式和任意分子量计算

一、用RichTextBox实现分子式输入及任意分子量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姜鸿兴[1](2021)在《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有机物(organic matters,OM)是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等均有重要影响。OM中一类被称作棕色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性有机碳,因其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具有显着吸光能力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Br C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对全球辐射平衡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Br C的光学性质、来源与分子组成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了解大气碳来源和环境条件对Br C分子组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Br C的排放实施精准防控,而且有助于了解Br C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降低以往的气候模型在全球辐射强迫评估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关于Br C来源、分子组成、光学性质以及三者之间关联的认识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珠三角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为研究对象,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化学示踪物、放射性同位素(碳、铅、铍)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等化学分析手段,结合多种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步探讨。(1)选择鹤山站(珠三角区域站点)作为研究地点,采集了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大气PM2.5样品,选取其中的28个样品开展气溶胶DOM吸光能力的极性依赖性及影响其吸光能力的分子组成和来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非水溶性有机碳(WISOC)分别占总DOM的50%和43%,但WSOC的吸光能力相对较强,在365 nm处吸光(Abs365)占DOM的60%,WISOC只占约40%。类腐殖质(HULIS)是W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而中极性(MP)组分则是WI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HULIS、MP和低极性组分(LP)在365 nm处的吸光(Abs365)强度分别占总DOM的46±17%,30±7%和7±3%。相应地,365 nm处的单位碳质量吸光指数(MAE365)随组分的极性降低而降低,HULIS、MP和LP的MAE365值分别为:1.6±0.4 m2·g-1C,1.2±0.3m2·g-1C和0.8±0.4 m2·g-1C。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结果显示,随着组分极性的降低,非化石碳占比也逐渐降低(分别为:66±2%,52±2%和36±3%),其相应的分子组成特征上,显现为分子的单位碳不饱和度以及氧化程度随着极性的降低而降低。基于分子组成的碳氧化态图和化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Br C的影响主要体现为:HULIS和MP中Br C主要以生物质燃烧气溶胶(BBOA)的氧化产物为主,而LP中Br C主要以一次BBOA为主。季节变化显示,冬季各组分的碳含量和单位吸光能力都呈现增加趋势,与非化石碳占比和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碳组分的Br C吸光均具有显着的影响。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认为冬季生物质燃烧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吸光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的增加是导致各组分吸光能力增加的内因。(2)为了定量解析PM2.5中DOM及Br C的准确来源,以广州市一年55个样品(2017年7至2018年6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化学组成、吸光强度、双碳同位素值、以及有机分子标志物组成。通过14C结果作为限制条件的正定因子矩阵模型(PMF)分析,结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开展PM2.5中DOM及Br C的来源的定量解析。结果显示,一次源和二次源各占DOM约50%,一次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FF,32%)和生物质燃烧(BB,18%),二次源主要包括二次硝酸盐生成过程(NT,20%),人为源和生物源VOCs光化学过程和垃圾焚烧混合源(PW-SOA,7%)以及硫酸根条件下异戊二烯二次和脂肪酸等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过程(ISO+OS,22%)。相比对DOM含量的贡献,不同来源对DOM吸光的贡献略有差异,FF和BB对DOM的Abs365贡献分别为34%和27%,二次源平均贡献为39%。季节变化特征显示,来源于FF的Abs365季节变化小,且在夏季占主导地位;而来源于BB和NT的Abs365在冬季显着增加,且是冬季Br C的主要来源。利用210Pb和7Be的来源示踪作用,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显示冬季DOM的Abs365增加可能与BBOA的区域传输有关。根据7Be/(7Be+n210Pb)比值所显示的高空传输与近地面传输过程中Abs365值的变化,进一步确认高吸光能力的污染物主要是通过近地面传输影响广州市气溶胶Br C的吸光。基于冬季季风期210Pb与Abs365和非化石源DOM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估算在Br C升高期间,侵入性Br C对总吸光的贡献约为50%。(3)为了了解可溶性有机质中分子组成与吸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查明碳源、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DOM分子组成和吸光能力,在获得广州市PM2.5样品来源和吸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的FT-ICR-MS分析了55个样品DOM的分子组成,结合在线气象数据和化学示踪物信息,开展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元素组成上来说,广州市PM2.5中DOM的主要成分是CHON和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数量)分别占总量的28%(41%)和44%(33%),CHO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数量)占总量的28%(26%);从分子结构上来说,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丰度最高,占总含量的62%;其次是不饱和/酚类结构化合物,占28%;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结构的化合物占比较低,分别为6%和3%。CHON化合物和芳环类化合物(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夏季到冬季分别增长了12%和1倍,并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冬季随着芳环类化合物排放的增加,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也增加。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DOM的吸光主要与不饱和度、芳香度以及氮含量等正相关,与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分子水平上相对丰度与Abs365呈正相关的化合物主要属于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其中CHON化合物占比超过68%。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出17种含氮化合物,可用于指示广州PM2.5中溶解性Br C的吸光变化。根据非度量多维标度(NMSD)和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Br C的分子分布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的驱动,其中生物质燃烧水平和大气氧化性对Br C吸光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生物质燃烧和二次氮化学水平的提高导致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部分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的富集,使得吸光增强;而大气氧化性(OH自由基浓度)增高、太阳辐射和湿度的增加等会导致Br C的化合物发生光解或光漂白,向更稳定的脂肪类化合物转变。(4)鉴于DOM的吸光与含氮有机物有重要关联,因此为了了解其在大气中的分布、以及随环境条件变化的趋势,进一步结合正、负离子ESI(ESI+和ESI–)FT-ICR-MS对PM2.5中含氮有机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中O/N≥2(或O/N≥3)分子的数量和相对含量占比均在80%以上,并主要分布在O/N=6附近,说明CHON–可能主要以高含氧的有机硝酸酯类化合物为主。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与CHON–有大量重叠,它们可能属于类氨基酸或含氧聚合物类。CHON+化合物中质子化的CHON+(CHON-H)化合物占比为90±9%,钠离子化的CHON+(CHON-Na)化合物占比仅为10±9%。CHON-H的相对含量在冬季升高,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而CHON-Na的相对含量在夏季较高,可能与生物源二次反应有关。此外,在ESI+模式中还检测到相对含量较低的CHN化合物,其中76%的CHN化合物其芳香当量指数(Xc)超过2.5的化合物,可能是具有苯基的还原氮化合物,如胺、氮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等。CHN化合物中1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2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少。少数2N的CHN分子在BBOA样品中也检测到,相对含量与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NMDS分析显示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受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气象条件、生物源VOCs以及液态水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子模式表明,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水平升高会导致缩合芳香、多酚、不饱和/酚类以及部分饱和脂肪类CHON化合物的相对丰度增加。OH,气温,RH和MSR的升高会导致含氮化合物向脂类和蛋白/氨基糖类结构转变,使其变得相对稳定。

李思敏[2](2021)在《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组分中,木质素具有天然的芳环结构,在转化为芳烃或环烷烃类化合物以用于液体燃料的作用具有巨大潜力,也对提高生物质全组分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开展了生物质热解和水解发酵路径中产生的热解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两类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值化转化技术探索。针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热解油中重质酚类低聚物(热解木质素)组分在结构特性和生成机理方面尚不明晰的问题,采用了更适合分析大分子聚合物的HPLC/Qtof-MS、GPC以及1H-13C HSQC NMR新型检测技术,对实际生物质热解油中的热解木质素的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其木质素单酚模化物模拟实验所产生的酚类低聚物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实际热解木质素中组分大多为具有复杂侧链且以C-C键相连的木质素酚类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潜力。单酚模化物热解会产生更多的焦炭,表明焦炭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热解中芳香族自由基的二次反应。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了热解木质素的可能生成机理,对从热解源头抑制酚类低聚物生成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酶解木质素的结构特性进行了1H-13C HSQC NMR表征,并与热解木质素进行对比,发现酶解木质素更好地保留了天然木质素的C-O醚键结构,含氧量相对也更高。因此,在制备液体燃料的目标下,两类木质素均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巨大潜力。进而,针对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两种路径,设计了不同的催化体系以实现从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效生产烃类化合物。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催化热解转化路径,引入Lewis酸为主的介孔氧化铌作为催化剂进行工况探索。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氧以及抑制多环芳烃(PAHs)或催化剂积碳(Coke)的生成的能力。酶解木质素在650℃和C/L(催化剂/原料)为9:1时,具有最高的总芳香烃产率,其中单环芳烃(MAHs)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热解木质素催化热解的总芳香烃产率与酶解木质素接近,但焦炭产率(Char)相对稍高。采用模化物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式,对催化热解产物生成的可能路径以及催化剂脱氧和抑制PAHs/Coke生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氧化铌表面酸性位点吸附热解产物分子时,对CAr-O键具有不同程度的拉长和削弱作用,在热解高温环境下该化学键更易于断裂,从而实现了较好的脱氧效果;此外,随热解产物分子含氧量的降低,产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随之降低,因而在芳烃类脱氧产物形成后易于离开催化剂表面,避免了过度反应而生成多环芳烃和催化剂积碳。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路径,引入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实现了在乙醇溶液体系中将木质素转化为类型单一的烷基酚类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研究发现,Nb、Mo掺杂比为5:5时具有较好的木质素解聚效果,并能够避免Mo元素在液相反应中的流失。优化工况下,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的芳香族单体化合物总质量收率分别为444.4 mg/g Lignin和386.5 mg/g Lignin。其中,酶解木质素解聚产物以C8的烷基酚为主,而热解木质素解聚产物则以侧链烷基化程度更高的C14~C16的烷基酚为主。针对木质素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加氢脱氧,以乙酚为模化物,在水为溶剂和甲醇供氢的常压氮气下,采用活性炭负载金属型催化剂进行加氢脱氧反应工况的初步探索,实现了酚类化合物加氢为环烷醇类化合物为主的产物。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对产物进行优化调控,采用复杂的酚单体平台化合物(二氢丁香酚,DHE),通过在体系中引入低压氢气和Nb2O5固体酸催化剂实现了100%的C9烃类化合物的收率。研究还结合氘代试剂反应和理论计算,明确了本物理混合催化体系水相温和加氢脱氧的过程中不同供氢源和不同催化剂的作用规律。针对本文所涉及的潜在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径,采用Aspen Plus模拟搭建了从木质素原料出发的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转化系统流程,对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在不同路径下的能量转化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由此对不同结构特性的木质素的转化利用途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王乔[3](2021)在《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燃料燃烧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先进动力装置的开发对于能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发动机燃料设计的研究中,含氧燃料被认为是一类理想的替代燃料,在实际应用中,含氧燃料往往与汽油、柴油燃料以不同方式混合应用于发动机中。系统的对燃料基础燃烧特性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是进行燃烧技术开发的必要前提。以往的研究大都针对单质燃料,而针对混合燃料的研究十分有限,关于混合燃料各组分之间在燃烧反应中的耦合作用以及竞争/促进机制的研究仍无定论。层流燃烧是研究燃烧机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发展与验证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面向内燃机燃料设计和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开发的需求,针对含氧混合燃料燃烧应用中的基础性问题开展研究。以目前极具应用前景的三种含氧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碳酸二甲酯(DMC)、正丁醇(NB),以及商用92#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官能团含氧燃料、烃类燃料及两者的混合燃料的预混层流火焰特性以及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探索了含氧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燃烧特征(火焰传播、层流火焰速度、Markstein长度、火焰不稳定性、火焰化学结构等)的影响,提出了用于表征实际燃料层流燃烧特征的模型燃料配方方案,研究确定了含氧燃料掺混对烃类燃料层流燃烧速度和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揭示了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燃烧特征影响的内在热力学机制和动力学机制。研究中基于球形膨胀火焰与高速纹影测试方法,设计搭建了燃料预混层流燃烧试验平台,并开发了火焰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宽范围初始条件下燃料/空气混合气预混层流燃烧特征的试验测量。基于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Pro搭建了可燃混合气的火焰化学分析平台,实现了含氧混合燃料化学反应简化机理的构建,以及层流火焰化学结构的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含氧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燃烧特性有显着影响。相同条件下,三种含氧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ODE3>NB>DMC,这一结果的动力学机制来源于燃料特异性的初始裂解反应路径和由此产生的不同反应活性的中间产物。不同含氧燃料的层流火焰不稳定性亦有较大差异,PODE3的火焰稳定性优于DMC和NB,这是由于其更快的火焰速度和更强的火焰拉伸。2、以正庚烷、异辛烷和甲苯为代表性组分构建的三组分模型燃料(TRF)能够在整个当量比范围内准确表征实际燃料的层流燃烧特性,且性能优于正庚烷和异辛烷组成的二组分模型燃料(PRF)。确定模型燃料配方方案时应以实际燃料的热值、H/C比和分子量为目标参数,同时兼顾实际燃料中各个族系组分比例。3、掺混不同含氧燃料对烃类燃料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不同。掺混PODE3和NB能够提高烃类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而掺混DMC使得烃类燃烧的层流燃烧速度降低。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基本随着含氧燃料的体积掺混比线性变化。本研究中涉及的三种含氧燃料的层流火焰稳定性优于烃类燃料(TRF),当掺混比例较小,含氧燃料对烃类燃料火焰稳定性的影响不大,当掺混比例达到50%时,含氧燃料有助于提高烃类燃料的层流火焰稳定性。4、混合燃料之间的交叉反应是通过各燃料组分燃烧物种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含氧燃料特殊的燃烧反应路径能够增加层流火焰中活性物种的浓度,特别是含氧物种HO2、HCO和CH2O等。这些物种能够对烃类燃料的消耗反应路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层流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等。5、基于可迁移性的燃烧核心机理和燃料特异性燃烧反应机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构建混合燃料的燃烧反应机理。研究中所采用的组合机理简化方法可以准确的提取燃料燃烧反应主要特征,所发展的混合燃料简化机理可以准确模拟PODE3/DMC/NB/TRF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特性、自燃着火特性以及污染物生成特性。

陈鹏[4](2021)在《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光声信号增强与特征提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声效应检测技术因其强大的安全性和穿透性在无创血糖检测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本课题主要从光声效应的原理分析出发,通过搭建实验系统采集葡萄糖溶液的光声信号,分析信号与浓度之间的特征关系,并构建信号特征与浓度的算法模型,使用算法模型预测光声信号的对应的葡萄糖含量浓度值的准确度作为模型优劣的评价标准。预测结果统一采用克拉克误差网格(Clark Error Grid,CEG)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研究了光声效应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光声效应原理与信号与样本浓度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实验系统搭建以及光声信号采集与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光声效应原理搭建出了实验系统。2.本文在特征提取算法方面与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同,主要研究未经任何预处理的原始信号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是以研究时域光声波形谱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光声信号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时域光声波形谱方法主要是构建出光声信号集合与浓度变换和信号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与浓度变换最相关的组成成分矩阵L以及对应的得分矩阵S,并且通过将信号得分矩阵S与对应的浓度值c通过回归拟合得到浓度回归系数,待测信号可通过浓度回归系数预测出其浓度值。其预测结果分布在A区的有91.07%,B区8.93%,无结果分布在C,D,E区间。BP神经网络是通过其自身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自主地学习信号与浓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信号组成,设计神经网络结构,将训练数据放入模型中训练,最终得到信号与浓度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待测信号可通过网络模型预测出其浓度值,其预测结果分布在A区96.7%,B区3.3%,无结果分布在C,D,E区间。3.本文使用介孔二氧化硅金纳米粒子作为光声信号增强剂,通过将纳米粒子溶液分别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光声信号。使用时域光声波形谱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添加了介孔二氧化硅金纳米粒子的葡萄糖溶液的光声信号的结果显着优于未添加的结果。其中效果最好为所有预测结果100%分布在A区,无结果分布在其他区。

顾翔[5](2021)在《基于扰动观测器设计的化工聚合过程抗干扰分布控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化工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高分子材料作为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如何实现其高效聚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分子量分布作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参量决定了产品的性质,是过程控制的关键因素。同时,高分子聚合也是相当复杂的化工业生产过程,具有非高斯、非线性、多耦合的特点,也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导致分子量分布的改变,进而影响聚合物特性。因此,研究非高斯聚合过程的抗干扰控制技术,获得理想性质的化合物一直是化工生产行业的难题,也是控制工程领域的热点。论文以苯乙烯本体的聚合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外部干扰和非线性饱和的影响,同时基于扰动观测器(DO)设计、凸包表示法以及凸优化算法,设计复合抗干扰跟踪控制输入,保证苯乙烯本体聚合过程的稳定性能,进一步得到期望的苯乙烯分子量分布。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结合苯乙烯聚合过程,阐述了分子量分布控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经济价值;进一步介绍了随机分布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抗干扰控制方法。(2)基于苯乙烯聚合反应原理的参数化模型,获得其分子量分布;引入B样条函数对系统输出的分子量分布函数进行逼近,计算相应的动态权向量;进一步基于输入输出数据对,结合递推最小二乘法获得系统的参数矩阵,构建出权向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状态空间模型。(3)基于苯乙烯聚合反应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干扰影响下的抗干扰控制算法设计。结合聚合系统模型以及外延干扰模型,构建干扰观测器对未知干扰动态估计。进一步,将PI型反馈控制和干扰估计信息相结合,设计复合控制器,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稳定,且跟踪上理想权向量,进而得到期望的分子量分布。(4)基于苯乙烯聚合反应状态空间模型,在系统状态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研究未知干扰以及执行器饱和影响下的聚合系统抗干扰控制问题。在状态已知的条件下,构建干扰观测器实时估计干扰并结合凸包表示法处理饱和约束。在状态未知的条件下,构建复合分层观测器,分别针对未知状态和未知干扰进行动态估计,同时采用扇区边界条件解决执行器饱和的现象。进一步,基于凸优化理论,验证控制系统具有的良好稳定性能以及动态跟踪性能,并获得理想的分子量分布。(5)以上算法均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得以实现。考虑在谐波干扰和执行器饱和的影响下,实现对苯乙烯本体聚合过程的抗干扰控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宋晓康[6](2021)在《组织体中内源性荧光团定量检测算法以及在组织光学仿体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荧光光谱法是一种获得待测样本的荧光分子浓度,荧光产率和荧光寿命的常用途径,是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组织光学诊断技术之一,生物组织体中含有的多种内源性荧光团的绝对浓度、组分之间比例以及动态变化的数据携带有组织病变和代谢异常等信息,对于疾病前期筛查,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皮肤组织作为一种复杂多相体系,在实际无创检测中由于组织背景具有强吸收和强散射的特性,荧光光谱的波形和强度均会受到强烈干扰,内源性荧光团的本征荧光光谱与实测荧光光谱存在较大差异;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从实测光谱中复原本征的多组分荧光光谱,然后再将复原后的重叠光谱进行‘数学分离’并得到纯组分荧光光谱,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荧光强度本身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函数,因此在不联用其他光谱数据的前提下,其本身就是二维矩阵数据,维数是高于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技术等一维谱,因此荧光光谱在未知的,多组分的,谱峰重叠的样本分析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且将每个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矩阵进行依次叠加得到三维立方阵,便可获得更强的多组分的分辨能力。因为根据净分析信号理论,随着数据维度的增加,待测物种的定量选择性也随之增加。针对三维立方阵数据的建模,大量学者研究和使用的二阶校正(三维数据分析)算法是基于三线性成分模型,本质上要求分析的样本是属于朗伯-比尔定律的线性体系,然而组织作为一种高散射、混浊的非均匀介质,使得该类算法收到应用限制。因此结合组织光学传输模型来改进现有的典型的二阶校正算法成为待测的多组分荧光定量分析的另一个关键点。本论文的第二章是概述了与本项目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多种待测荧光团作为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在细胞氧化应激、免疫反应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功能分析;人体皮肤组织结构,细胞类型介绍;组织光学参数概念以及光子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模型总结;荧光光谱分析法中荧光团分析结构,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总结;然后介绍了化学计量学中多元校正理论以及典型二阶校正-平行因子算法(PARAFAC)的分析步骤。本论文的第三章是研究在简单分析体系(澄清溶液)中多种荧光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正交实验并且将整个平行因子的建模流程分为了5大步骤,包含原始数据和承诺,数据集的预处理,模型初探,模型验证和结果解释,其中模型初探和模型验证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迭代优化,并剔除样本中的高杠杆点和离群点,并采用了核一致函数诊断,折半分析等方法确定最佳的组分数并建立最终的分解模型,得出浓度相关的得分矩阵以及与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相关的载荷矩阵,并通过相关系数,回收率以及预测均方根误差等品质因子对模型的预测浓度进行了评估。本论文的第四章的核心是研究复杂多相体系(强吸收和强散射介质)中获取该体系或者是该样本中光学参数参数(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各项异性系数等)的获取方法;并给与之相关的辐射传输方程已经数值求解方法以及所对应的边界调节和光源模型,实验中采集了5个组别共22个仿体样本的漫发射和漫透射的数据,并结合逆向倍增法获取上述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等光学参数,并且与基于米散射和血红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方法得到的上述光学参数进行比对,发现两种方法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这也为第五章的本征荧光光谱的复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论文第五章是研究在复杂多相体系(强吸收和强散射介质)中荧光组分的本征荧光光谱的复原问题,之所以说第四章为研究此问题就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那是因为大多数的基于理论的本征荧光光谱复原方法都需要使用到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这些光学参数;并且采用循序进行的实验和研究思路,第一步先在含有单个荧光组分吸收和散射仿体样本中,仅仅考虑复原效果,分别采用基于扩散方程和光子迁移理论的算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后者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第二步采用6因子5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制备了含有多个浓度梯度的散射剂和吸收剂以及在多个荧光剂的仿体样本,既要完成本征荧光光谱的复原又要将组多个混叠的荧光峰进行分离,通过最折半分析法校验模型,结果显示基于光子迁移理论的平行因子法能够有效预测复杂多相体系中纯荧光组分的浓度。

叶雨晴[7](2021)在《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高分辨率检测和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有机酸硫酸酯(organosulfate,OS)近些年在大气气溶胶中被识别出来,是一类重要的二次有机气溶胶,在全球大气细颗粒物中普遍存在。因为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和吸光性,通过改变气溶胶的吸湿性和光学特性,对气候变化有着潜在影响。结合实验室研究和外场观测,有机硫酸酯气溶胶可以作为分子标志物,示踪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前体物和多相反应途径。极地环境对辐射收支的波动十分敏感,且易受到外来污染的干扰。在北极大气中已发现了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存在,且对总有机气溶胶的贡献为7%~20%。然而,关于极地地区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检测、形成和影响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我们依托于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采用傅立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耦合负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技术分析大气颗粒物样品。本次研究为极地大气提供了宝贵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数据,推动了对其分子特性、来源和形成的进一步认知。主要结论如下:1.在南北极采样点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检测到了几百种至几千种不同的有机分子种类,含硫有机分子分子数量占总分子数量的32%~55%,远高于前人文献报道数值。2.有机硫酸酯分子数量占含硫有机分子的71%~88%,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估算浓度在北极和南极分别为46~670 ng/m3和47~260 ng/m3,占总有机气溶胶的1%~16%。极地样品中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呈现了一个很高的氧化状态,可能是由于极地夏季光化学氧活性增强或者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持续氧化造成。3.对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可能前体物进行来源解析发现,长距离传输对极地大气中生物来源前体物生成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人为来源前体物对极地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有着相当打的贡献,暗示了在极地地区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为极地大气提供了宝贵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数据,推动了对其分子特性、来源和形成的进一步认知。然而,关于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定量分析、形成机制以及其对气候影响的研究需要更为深入地开展。

蒋瑾[8](2020)在《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特性及其生物强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或长期滥用会对环境生态系统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而抗生素的环境残留和生态毒理效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因此抗生素的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作为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和电源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铁还原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为电活性微生物研究了MFC对两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和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降解转化作用,考察不同电极材料、环境因素、电子供体对MFC产电及抗生素降解的影响,对其降解条件进一步地优化与建模,研究结果为实现抗生素类污染降解及提高MFCs产电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构建三电极体系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MFC对两种典型磺胺类抗生素(SMM、SDZ)的降解动力学及电化学特性,初步探讨了MFC降解两种典型磺胺抗生素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抗生素浓度下,SMM作为底物的MFCs溶液中阳极表面蛋白质、核黄素浓度高于SDZ,证明添加SMM条件下的MFCs体系产电能力比SDZ强。利用LC-MS测定MFCs体系中降解SMM、SDZ过程的中间产物,并推测出两种SAs抗生素降解途径。SMM在MFC体系中进行的降解可能有两种途径:SMM被MFC体系中存在的·OH氧化生成中间产物(P296)和(P326);在MFCs体系中及阳极微生物的电子传递及H+的还原作用下SMM可降解形成中间产物(P282),然后进一步生成(P284)。SDZ在MFC体系中进行的主要是水解,也存在两条途径,其中一条途径连接嘧啶部分的N-H键被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磺酸,之后磺胺部分硫的还原生成对氨基苯亚磺酸。另一条途径是N-S键被·OH攻击,SDZ两部分磺胺部分和嘧啶部分分离,生成2-氨基嘧啶和对氨基苯磺酸。2)以SMM为研究对象,探究微生物燃料电池方法降解SMM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不同p H、不同底物对SMM降解和产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阳极材料对MFCs产电能力均有提高。MFCs对SMM的降解及产电性能的高低均为:碳毡>碳纸>石墨棒;MFCs体系在p H为6.0~7.0范围产电能力最好,p H为7.0~8.0范围内降解效率最高;通过使用不同底物(乳酸钠、乙酸钠、丙酸钠、葡萄糖),对SMM监测生物传感器的双室MFC进行降解与产电研究。在30℃的条件下,以乳酸钠为底物的MFC体系中SMM浓度为10 mg/L,MFC的电化学活性最佳,最大输出电压为899.17 m 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52.57m W/m2,内阻约为948.27Ω,以丙酸钠为底物的MFC体系中SMM浓度为30 mg/L,最小输出电压为81 m V,功率密度约为:1.17 m W/m2。约1466.73Ω。zeta电位和蛋白质浓度检测证明。试验分析乳酸钠利用率最高,丙酸钠溶液稳定性最弱,细菌蛋白质含量最小。不同底物作用下MFCs体系对SMM降解率比较结果得出:当抗生素浓度在10 mg/L,乳酸钠、乙酸钠、葡萄糖、丙酸钠对应的降解率为:60.08%,58.21%,49.77%和31.42%。以上结论得出四种底物产电能力和降解性能最强的是乳酸钠。3)比较不同的电子供体对MFCs降解SMM的影响及MFCs产电能力影响。通过投加腐殖酸(HA)不同浓度模拟自然水体中腐殖质;比较电子抑制剂(鱼藤酮、N-乙酰-L-蛋氨酸),考察在MFC体系降解SMM和产电的效果;构建两种电子穿梭体MFC(蒽醌-2,6-二磺酸钠AQDS和核黄素),考察了MFC对模拟抗生素废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能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优电子穿梭体策略和机理,为生物强化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效能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当HA=5.0 mg/L时,SMM去除率达到最大值72.79%,当H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 mg/L)对MFCs降解SMM有促进作用。当超过一定的范围(10 mg/L),HA对MFCs降解SMM会产生抑制作用。两种电子传递抑制剂的添加均对MFCs降解SMM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鱼藤酮的降解和产电抑制均高于N-乙酰-L-蛋氨酸。两种电子穿梭体降解比较为核黄素强化降解SMM作用强于AQDS,两种电子穿梭体均能和Fe(III)形成生物、非生物协同作用体系且核黄素的Fe(II)生成量多于AQDS。试验同步分析两种电子穿梭体的电子传递能力、电化学阻抗谱,产电性能的研究结果与降解性能一致。研究结果对自然界铁异化还原过程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4)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BP-GA-ANN)模型对MFCs体系中SMM降解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 H等)进行优化。试验拟合出响应面预测模型,得到最优降解条件:反应时间为79.72 h,MFC体系的p H为7.22,温度在29.65℃。在此最优条件下,得到SMM最优降解率为60.12%。试验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以决定系数R2和均方误差MSE为衡量指标,再运用遗传算法优化BP-GA-ANN模型分析SMM降解与温度、p H和时间3个自变量的关系,通过全局搜索功能来建立模型。模型结果表明,神经元个数为8时,预测效果最佳。训练和测试过程的均方误差MSE 0.0228和0.0495。两种模型相关系数R2值0.98613>0.98554,成为更理想的预测模型。即在非线性污染物的降解行为和复杂的环境影响因素之间建立结构模型和回归问题等的处理,同步建立经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对SMM的降解率进行间接预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仇培涛[9](2020)在《硫酸腐蚀下大孔隙混凝土孔隙结构和渗透性演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孔隙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承载路面、轻交通路面和景观路面等领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混凝土路面相比较,大孔隙混凝土路面具有雨水的收集、储存和缓释等重要功能。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雨水吸收并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p H小于5.6的酸性降雨。酸性物质在混凝土路面中扩散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性能。因此,硫酸腐蚀下大孔隙混凝土的渗透性是城市降水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研究课题。本文借助于自行研制的渗透试验系统完成了不同硫酸液浓度(p H值)、不同骨料级配Talbot指数和不同水泥含量下大孔隙混凝土试样的渗透性测试,并综合运用连续介质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大孔隙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渗透率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研制了一种“油驱水渗”式渗透试验系统,该系统利用液压泵向双作用液压缸的有杆腔注入稳定的油压,通过油压驱动无杆腔内水向试样渗透,解决了大孔隙混凝土渗透测试中流量大、渗透压差小,难以保证试验中渗透压的稳定性问题。试验得到了硫酸液浓度、骨料级配Talbot指数和水泥含量对大孔隙混凝土渗透率的影响规律。(2)针对大孔隙混凝土水化和腐蚀反应的链式特征,提出了一种由体积元物质导数表示的合缩系数定义,建立了能够有效表征合缩系数与质量浓度变化率关系的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方程。分析得到了大孔隙混凝土水化和腐蚀反应过程中固态物质体积分数和孔隙微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了硫酸腐蚀下大孔隙混凝土渗透率变化机理。(3)应用连续介质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首次建立了一种能够综合考虑大孔隙混凝土水泥水化、硫酸扩散、腐蚀作用及反应级数时变的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出了一种能够体现反应级数跳跃的动力学响应计算方法,分析得到了硫酸液浓度、骨料级配Talbot指数和水泥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印证性。(4)确定硫酸作用下大孔隙混凝土反应动力学模型的12个参量,需要通过实验方法获取15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其难度及工作量大。本文利用4种容易测得的物质的质量浓度,借助Monte-Carle法反演得到该模型的全部参量。为求解链式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该论文有图104幅,表39个,参考文献176篇。

李文文[10](2020)在《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建立》文中提出化工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人们在多年的生产经验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模型和经验参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是众多经验参数中重要的一项基础物性数据。由于混合物的相互作用与纯组分的不同,在混合物系中引入交互作用参数来较正不同分子间的交互作用是必要的,建立组分对之间的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能够为混合物模拟计算提供理论基础,更有效的实现对混合物系的物性估算。本研究工作是在对国内外化工数据库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模拟过程常用的热力学模型中的交互作用参数进行分析与研究,参阅多篇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整理了7种状态方程和4种活度系数模型的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利用SQLite数据库技术建立了23900对组分间、635对基团间的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针对亨利组分在相平衡计算中的处理方式进行研究,收集了50种以水为溶剂的亨利组分温度关联式参数,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二元交互数据纳入至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中。开发出支持CAPE-OPEN(CO)标准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模块,该数据库可作为模拟软件的组件嵌入至不同模拟软件中,实现信息共享。利用C++编程语言结合MFC语言开发出用户界面,实现用户对数据的查找、添加、修改操作。开发出数据回归功能模块,实现相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和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的回归。采用混合编程技术和SQLite数据库技术实现用户界面、数据库系统、参数回归模块动态链接库之间的信息传递。将该数据库嵌入至自主开发的流程模拟软件中进行实际工业装置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分别与实际数据和Aspen Plus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参数可靠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开发完成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可以满足化工过程模拟的需求。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流程模拟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

二、用RichTextBox实现分子式输入及任意分子量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RichTextBox实现分子式输入及任意分子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主要工作量
        1.3.1 样品采集
        1.3.2 实验室分析
第2章 有机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2.1 大气有机气溶胶
        2.1.1 大气碳质气溶胶概述
        2.1.2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化学组成
        2.1.3 有机气溶胶的气候和健康效应
        2.1.4 有机气溶胶的源解析技术
        2.1.5 有机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表征手段
    2.2 大气棕色碳
        2.2.1 大气棕色碳及其光吸收特性
        2.2.2 大气棕色碳的来源
        2.2.3 大气棕色碳的化学组成
        2.2.4 环境因素对棕色碳吸光性的影响
        2.2.5 大气棕色碳的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
第3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不同极性组分的来源、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化学成分和吸光分析
        3.2.4 碳同位素测定
        3.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极性组分的碳含量及其吸光贡献
        3.3.2 主要棕色碳组分的来源
        3.3.3 类腐殖质、中和低极性组分的分子组成特征
        3.3.4 分子组成与吸光性的关联
        3.3.5 生物质燃烧对棕色碳分子组成和吸光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M_(2.5)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其对棕色碳的贡献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4.2.2 碳含量测定与吸光测定
        4.2.3 水溶性离子和有机分子标志物测定
        4.2.4 同位素测定
        4.2.5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运行
        4.2.6 后向轨迹和火点图获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解性有机物及其吸光性的季节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
        4.3.3 棕色碳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4.3.4 使用~(210)Pb和 ~7Be表征棕色碳传输
        4.3.5 基于~(210)Pb评估大气传输对棕色碳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吸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实验与数据分析
        5.2.1 在线数据分析
        5.2.2 化学成分分析
        5.2.3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广州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
        5.3.2 表观分子特征与吸光性的关联
        5.3.3 棕色碳吸光的分子关联
        5.3.4 棕色碳分子组成与气象参数和化学示踪物的关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M_(2.5)中含氮有机物的组成、分布和来源
    6.1 前言
    6.2 实验与数据分析
        6.2.1 化学成分分析在线数据的获取
        6.2.2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与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含氮有机组分的分子组成
        6.3.2 与源和气溶胶样品的比较
        6.3.3 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模式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论文不足之处以及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预测
        1.1.2 生物质能概况和“碳中和”目标下的机遇
    1.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转化途径
        1.2.1 生物质水解发酵路径
        1.2.2 生物质水热液化路径
        1.2.3 生物质快速热解路径
    1.3 木质素的种类和结构
        1.3.1 天然木质素
        1.3.2 天然结构改变较大的木质素
        1.3.3 天然结构轻微改变的木质素
        1.3.4 直接获取木质素衍生酚单体平台化合物
    1.4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的高值化利用途径
        1.4.1 木质素的热解和催化热解
        1.4.2 木质素的液相转化
    1.5 密度泛函理论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5.1 密度泛函理论介绍
        1.5.2 常用理论计算软件介绍
        1.5.3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机理研究
        1.5.4 木质素生成和转化机理研究
    1.6 论文选题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系统和理论计算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2.1 单酚模型化合物的热解(M-PL)
        2.2.2 催化热解反应
        2.2.3 反应釜中木质素解聚和加氢脱氧实验
        2.2.4 催化剂性循环稳定性测试
    2.3 反应物和产物分析
        2.3.1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
        2.3.2 凝胶渗透色谱(GPC)
        2.3.3 二维异核单量子关系核磁谱(2D~1H-~(13)C HSQC NMR)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2.3.5 气相色谱(GC)
        2.3.6 热重分析(TG)
    2.4 理论计算方法与设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3.2.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3.2.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的制备
        3.2.3 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表征方法
    3.4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3.4.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表征结果
        3.4.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表征结果
        3.4.3 共晶介孔催化剂表征结果
    3.5 共晶介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和筛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解木质素的表征和生成机理
    4.1 引言
    4.2 HPLC/Qtof-MS结果分析
    4.3 GPC测试结果分析
    4.4 2D~1H-~(13)C HSQC NMR结果分析
    4.5 热解木质素的生成机理
    4.6 DFT理论计算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木质素催化热解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特性对比
    5.3 催化剂和原料比的影响
    5.4 氧化铌催化作用下焦炭/积碳分析
    5.5 催化热解工况的优化
    5.6 催化热解产物分析和生成路径
    5.7 模化物反应和理论计算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木质素乙醇液相解聚与酚平台产物的加氢脱氧
    6.1 引言
    6.2 木质素的乙醇液相解聚
    6.3 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水相加氢脱氧反应
        6.3.1 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6.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6.3.3 反应温度影响
        6.3.4 甲醇/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6.3.5 不同催化剂原位加氢反应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酚平台化合物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燃料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温和加氢脱氧反应的优化
    7.3 物理混合催化体系加氢脱氧机理研究
    7.4 催化可回收性和稳定性测试
    7.5 木质素衍生酚平台混合物的加氢脱氧
    7.6 不同供氢源和催化剂作用机制总结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木质素定向转化为液体燃料路线对比与分析
    8.1 引言
    8.2 木质素催化热解工艺路线
    8.3 木质素液相“两步法”工艺路线
    8.4 工艺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8.4.1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8.4.2 生物质全组分利用途径下木质素转化路线的分析与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内燃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思路
        1.2.1 内燃机与燃料联合优化的研究进展
        1.2.2 基于燃料设计与燃料组分重构的燃烧技术
    1.3 含氧燃料的研究现状分析
        1.3.1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
        1.3.2 碳酸二甲酯
        1.3.3 丁醇
    1.4 预混层流火焰速度的试验测量方法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研究平台介绍及测试方法分析
    2.1 基于球形火焰传播法的层流燃烧速度基本理论
        2.1.1 层流火焰速度定义
        2.1.2 火焰拉伸的影响及外推模型的选择
        2.1.3 试验提取层流火焰速度的不确定性来源
        2.1.4 火焰不稳定性
    2.2 层流燃烧试验平台与试验流程
        2.2.1 定容燃烧弹
        2.2.2 试验流程
    2.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4 计算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官能团含氧燃料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
    3.1 不同燃料火焰传播特性和层流火焰速度对比
        3.1.1 火焰传播特性
        3.1.2 层流火焰速度
    3.2 绝热火焰温度
    3.3 敏感性分析
    3.4 反应路径分析
    3.5 Markstein长度与火焰不稳定性分析
        3.5.1 Markstein长度
        3.5.2 火焰胞状不稳定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油及其模型燃料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研究
    4.1 汽油模型燃料组分及配比
        4.1.1 实际燃料组分及理化特性分析
        4.1.2 模型燃料组分选取
        4.1.3 模型燃料组分配方
    4.2 模型燃料组分的层流燃烧速度测量
        4.2.1 正庚烷
        4.2.2 异辛烷
        4.2.3 甲苯
    4.3 PRF/TRF/汽油层流燃烧速度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
    5.1 含氧燃料掺混对碳氢燃料层流火焰传播的影响
        5.1.1 火焰传播速度
        5.1.2 层流火焰速度
    5.2 绝热火焰温度
    5.3 含氧燃料掺混对层流火焰化学结构的影响
        5.3.1 详细机理验证
        5.3.2 敏感性分析
        5.3.3 交叉反应的影响
    5.4 含氧燃料掺混对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含氧混合燃料化学反应简化机理构建
    6.1 含氧混合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
        6.1.1 核心机理
        6.1.2 含氧燃料详细机理简化
        6.1.3 TRF机理
        6.1.4 机理合并
    6.2 机理验证
        6.2.1 层流火焰速度
        6.2.3 着火延迟期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成果介绍
致谢

(4)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光声信号增强与特征提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光声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金纳米粒子光声效应的研究进展
        1.2.3 血糖浓度预测算法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光声效应理论与特征提取算法原理
    2.1 光声效应原理
    2.2 多元线性回归
    2.3 时域光声波形谱方法
    2.4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2.5 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算法
        2.5.1 BP神经网络模型
        2.5.2 BP神经网络结构
        2.5.3 BP神经网络原理
        2.5.4 信号的前向传播过程
        2.5.5 误差的反向传播过程
        2.5.6 L-M算法
    2.6 评判标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葡萄糖溶液的光声信号实验与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3.1 葡萄糖溶液测量实验
        3.1.1 葡萄糖溶液配制
        3.1.2 实验设备使用设备
        3.1.3 前置放大器放大增益稳定性验证
        3.1.4 激光器输出激光能量的稳定性验证
        3.1.5 实验环境搭建
    3.2 光声信号特征分析算法
        3.2.1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预测葡萄糖溶液浓度
        3.2.2 基于时域光光声波形谱方法预测葡萄糖溶液浓度
        3.2.3 基于BP神经网络法葡萄糖浓度预测
        3.2.3.1 网络模型结构
        3.2.3.2 初始化网络权值阈值
        3.2.3.3 学习速率的选取
        3.2.3.4 数据归一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纳米粒子的光声信号增强实验研究
    4.1 Au-SiO_2 纳米粒子的制备
        4.1.1 Au纳米探针的制备
        4.1.2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具体制备方法
        4.1.2.1 材料
        4.1.2.2 合成
        4.1.2.3 修饰
        4.1.2.4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4.1.3 靶向介孔二氧化硅金纳米分子成像探针的制备
    4.2 金纳米粒子的光声信号测量
        4.2.1 葡萄糖溶液配制
        4.2.2 含有金纳米粒子葡萄糖溶液配制
        4.2.3 实验步骤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预测分析
        4.3.2 基于时域光声波型谱方法预测分析
        4.3.3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基于扰动观测器设计的化工聚合过程抗干扰分布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符号参数注解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随机分布控制研究现状
    1.3 抗干扰控制研究现状
    1.4 本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苯乙烯本体聚合模型构建
    2.1 引言
    2.2 聚合方法
    2.3 样条函数逼近
    2.4 苯乙烯机理反应及分子量分布模型
    2.5 苯乙烯状态空间模型辨识
    2.6 递推最小二乘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苯乙烯本体聚合抗干扰分布控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抗干扰控制器设计及性能分析
    3.4 仿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苯乙烯本体聚合过程抗干扰抗饱和分布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饱和输入处理
    4.4 干扰观测器和抗饱和抗干扰控制器设计
    4.5 性能分析及理论证明
    4.6 仿真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状态未知条件下苯乙烯本体聚合过程抗干扰抗饱和分布控制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全状态观测器及分层控制器设计
    5.4 性能分析和理论证明
    5.5 仿真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组织体中内源性荧光团定量检测算法以及在组织光学仿体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组织内源性荧光团检测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慢病早诊早治必要性和迫切性
        1.1.2 基于组织内源性基团检测慢性病的可行性
    1.2 组织内源性荧光基团的检测方法
        1.2.1 色谱、质谱、核磁共振谱检测技术
        1.2.2 光学成像和光谱检测技术
    1.3 三维荧光光谱的数据分析与建模
        1.3.1 化学计量学的多变量解析思路与黑白灰多组分分析体系
        1.3.2 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分析与张量建模
    1.4 本论文的立项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皮肤组织与荧光基团
        2.1.1 皮肤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2.1.2 皮肤组织代谢与免疫功能
        2.1.3 组织体中荧光基团的分类和指纹信息
    2.2 组织光学检测的基础原理与模型
        2.2.1 光子在生物组织介质中传输
        2.2.2 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方法
    2.3 三线性成分模型的研究背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相溶液体系中多种荧光组分的定量分析
    3.1 引言
    3.2 方法原理
        3.2.1 三线性成分模型
        3.2.2 平行因子法及其迭代计算步骤
        3.2.3 平行因子法组分分解时成分数的判定
    3.3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参数设置
        3.2.3 实验方法
    3.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4.1 仪器原始数据提取与合成
        3.4.2 数据集预处理
        3.4.3 模型初探
        3.4.4 模型验证
        3.4.5 结果解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多相体系(组织光学仿体)的光学参数的获取
    4.1 引言
    4.2 方法原理
        4.2.1 玻尔兹曼辐射传输方程
        4.2.2 辐射传输方程简化与扩散方程
        4.2.3 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
        4.2.4 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提取
    4.3 实验部分
        4.3.1 仪器与试剂
        4.3.2 实验参数设置
        4.3.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仿体样本漫反射率和漫透射率光谱分析
        4.4.2 基于逆向倍增法计算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各项异性系数分析
        4.4.3 基于血红蛋白摩尔消光系数以及样本浓度计算吸收系数
        4.4.4 基于米散射理论计算的约化散射系数和各项异性系数
        4.4.5 逆向倍增法与米散射理论加摩尔光系数计算的光学参数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多相体系(组织光学仿体)中多类荧光团的定量分析
    5.1 引言
    5.2 方法原理
        5.2.1 多相分析体系中本征荧光光谱复原方法概述
        5.2.2 基于扩散方程的本征荧光光谱复原理论
        5.2.3 基于光子迁移理论的本征荧光光谱复原理论
    5.3 实验部分
        5.3.1 仪器与试剂
        5.3.2 实验参数设置
        5.3.3 基于光子迁移理论的本征荧光(单荧光组分)复原方法(2D-EM)
        5.3.4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实测荧光光谱(单荧光组分)失真的原因分析
        5.4.2 基于扩散方程的本征荧光(单荧光组分)复原方法(2D-EM)
        5.4.3 基于改进后的平行因子分析法复原多组分的荧光光谱(3D-EEM)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高分辨率检测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概述
    1.2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概述
    1.3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实验室研究
        1.3.1 异戊二烯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2 单萜烯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3 倍半萜烯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4 其他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5 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4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外场观测
        1.4.1 实际大气中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检测与浓度水平
        1.4.2 极地大气中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1.5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分析方法
        1.5.1 离线分析方法
        1.5.2 在线分析方法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2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述
        2.1.1 北极科学考察航次
        2.1.2 南极科学考察航次
    2.2 研究方法
        2.2.1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采集
        2.2.2 气溶胶样品的处理与化学分析
        2.2.3 质谱数据处理
        2.2.4 模型模拟辅助数据
第3章 南北极大气中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分子特征
    3.1 南北极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组分的整体特征
    3.2 极地大气中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浓度水平、氧化态和芳香性
    3.3 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潜在前体物解析
        3.3.1 生物来源前体物生成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3.3.2 生物来源前体物生成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3.3.3 未被识别前体物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3.4 极地区域的共同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特性及其生物强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述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传递机制
        1.2.3 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效率因素
        1.2.4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应用
    1.3 磺胺类抗生素在环境中降解转化研究进展
        1.3.1 抗生素概述
        1.3.2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
        1.3.3 磺胺类抗生素污染处理方法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微生物燃料电池试验装置的构建
        2.2.4 试验与分析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特性
        2.3.2 磺胺类抗生素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降解特性
        2.3.3 初始浓度对磺胺类抗生素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降解影响
        2.3.4 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产物与机理
    2.4 小结
第三章 电极材料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SMM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试验与分析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极材料对MFCs产电及降解SMM性能的影响
        3.3.2 pH对 MFCs产电及降解SMM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底物对MFCs产电及降解SMM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电子供体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SMM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试验与分析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腐殖酸对MFCs产电及降解SMM性能的影响
        4.3.2 电子抑制剂对MFCs产电及降解SMM性能的影响
        4.3.3 电子穿梭体对MFCs产电性能及降解SMM性能的影响
        4.3.4 Fe(III)协同电子穿梭体对MFCs产电及降解SMM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SMM条件优化与模型预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不同环境因子对MFC体系S.putrefaciens降解SMM的影响
        5.2.4 响应面试验自变量因素及水平设计
        5.2.5 基于BP-ANN神经网络预测SMM降解模型
        5.2.6 基于GA-BP-ANN神经网络预测SMM模型
        5.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SMM效果的影响
        5.3.2 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SMM条件的优化及响应面分析
        5.3.3 BP-AN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SMM降解率的影响
        5.3.4 GA-BP-AN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SMM降解率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特性
        6.1.2 电极材料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影响研究
        6.1.3 电子穿梭体AQDS和核黄素的强化降解机理研究
        6.1.4 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SMM条件优化与模型预测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硫酸腐蚀下大孔隙混凝土孔隙结构和渗透性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硫酸腐蚀下大孔隙混凝土孔隙结构演化表征
    2.1 大孔隙混凝土透水效应
    2.2 微观孔隙结构分析
    2.3 大孔隙混凝土孔隙率的物质导数
    2.4 本章小结
3 硫酸腐蚀后大孔隙混凝土渗透试验
    3.1 试验原理和系统
    3.2 试样制备
    3.3 试验方案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硫酸作用下大孔隙混凝土渗透率演化模型
    4.1 水化与腐蚀反应
    4.2 反应级数与反应速率
    4.3 硫酸液在孔隙中的扩散
    4.4 质量守恒方程
    4.5 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方程
    4.6 反应动力学模型
    4.7 反应动力学响应计算方法
    4.8 反应动力学响应计算示例
    4.9 本章小结
5 大孔隙混凝土渗透率模型参量反演
    5.1 浓度的测定原理与方案
    5.2 石膏浓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模型参量的反演方法
    5.4 模型参量的反演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硫酸腐蚀下大孔隙混凝土渗透率演化机理
    6.1 渗透率演化模型验证
    6.2 渗透率演化机理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化工数据库的发展
        1.1.1 国外化工数据库的发展
        1.1.2 国内化工数据库的发展
        1.1.3 化工物性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1.1.4 化工数据库与模拟软件的结合
    1.2 数据库系统
        1.2.1 层次数据库系统
        1.2.2 网状数据库系统
        1.2.3 关系数据库系统
        1.2.4 面向对象型数据库系统
    1.3 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1.3.1 优化算法概述
        1.3.2 优化算法在化工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 热力学模型及模型参数回归
    2.1 热力学模型
        2.1.1 状态方程模型
        2.1.2 状态方程交互作用参数
        2.1.3 活度系数模型
        2.1.4 活度系数模型交互作用参数
        2.1.5 亨利组分关联式
    2.2 交互作用参数回归
        2.2.1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2.2.2 单纯形法回归二元交互作用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接口分析
    3.1 CAPE-OPEN标准简述
    3.2 UML统一建模语言介绍
    3.3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参与者
    3.4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用例
        3.4.1 用例
        3.4.2 用例图
    3.5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接口分析与设计
        3.5.1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接口
        3.5.2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接口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开发
    4.1 数据库系统分析
        4.1.1 功能概述
        4.1.2 数据库系统特性分析
        4.1.3 数据库系统选择
        4.1.4 数据库开发系统环境选择
        4.1.5 编程语言选择
    4.2 数据库功能设计
        4.2.1 数据库管理
        4.2.2 相平衡数据回归
        4.2.3 热力学计算
    4.3 数据库结构化设计
        4.3.1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3.2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结构化设计
    4.4 数据库实现
        4.4.1 数据源
        4.4.2 数据库文件的创建
        4.4.3 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4.4.4 数据回归模块的实现
    4.5 数据库与模拟软件的连接
    4.6 本章小结
5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性能测试
    5.1 用户界面测试
    5.2 数据库模块测试
        5.2.1 天津催化裂化装置模拟
        5.2.2 天津催化裂化装置结果分析对比
        5.2.3 天津催化裂化装置验证结论
        5.2.4 乙二醇三效蒸发装置模拟
        5.2.5 乙二醇三效蒸发装置结果分析对比
        5.2.6 乙二醇三效蒸发装置测试结论
    5.3 参数回归模块测试
    5.4 数据库总体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用RichTextBox实现分子式输入及任意分子量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D]. 姜鸿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D]. 李思敏. 浙江大学, 2021
  • [3]含氧混合燃料预混层流火焰特性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D]. 王乔.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光声信号增强与特征提取算法研究[D]. 陈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基于扰动观测器设计的化工聚合过程抗干扰分布控制[D]. 顾翔. 扬州大学, 2021(08)
  • [6]组织体中内源性荧光团定量检测算法以及在组织光学仿体中的实验研究[D]. 宋晓康.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7]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高分辨率检测和特征分析[D]. 叶雨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8]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特性及其生物强化机制[D]. 蒋瑾. 安徽农业大学, 2020
  • [9]硫酸腐蚀下大孔隙混凝土孔隙结构和渗透性演化规律研究[D]. 仇培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数据库的建立[D]. 李文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使用 RichTextBox 输入分子式和任意分子量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