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种子企业的信用问题

论种子企业的信用问题

一、试论种子企业的信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肖伟志[1](2021)在《“社会信用”的四种界定方式》文中研究说明如何界定"社会信用",是社会信用立法面对的一个首要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梳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营造的话语体系,综合不同文本对"信用""征信""信用信息""社会信用"的使用,基于对"社会"和"信用"两个词语的狭义与广义理解,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组合,体现了界定"社会信用"的不同方式,即"狭义社会+狭义信用""广义社会+狭义信用""广义社会+广义信用""狭义社会+广义信用"。目前的讨论中,围绕"社会信用"的界定,学界对"信用"理解的狭义与广义之争并未消失;对"社会"一词的指代范围也有着不同的把握。文章认为围绕社会信用立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应聚焦两个问题:立法是否应该清除"信用"一词的胎记,又如何突破"信用"的专业理解,重构"信用""信用信息"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其二,立法如何可能打通公法与私法的界分,实现"征信技术"在公法主体与私法主体之间的"平等适用"或"同等对待"?

李黎明[2](2021)在《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文中提出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恐惧叠加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所产生的敌意,演变成为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对中国最为严厉的遏制与打压。中国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霸权问题,在理论上应当深入地探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霸权兴衰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今日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霸权的实质,也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提供经验。所谓霸权兴衰的规律,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霸权的定义、霸权国家的认定及其周期,以及霸权兴衰的动力。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效率是影响霸权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是,成功兴起的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相对于挑战霸权失败的西班牙、法国,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根源是什么?债务有两个基本维度:利率与期限。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高的具体表现是,可以筹集到低利率、期限长的资金,而西班牙、法国则需在更短的期限内为债务付出更高水平的利率成本。同等金额的利息支出在不同利率和期限条件下对应的债务总额也不同,低利率、长期限相较于高利率、短期限,意味着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国家可以以更小的成本支出在争霸战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的债务资金支持。深层次而言,影响债务利率与期限的一般因素是债务契约所规定的抵押物与债务人的信用,国家债务的特殊性在于要么债权人难以执行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要么缺少抵押物,决定利率与期限水平的只能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表现出的信用。故荷兰、英国、美国相较于西班牙、法国在霸权兴衰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本文将国家信用的主要概念界定为:由国家实力、制度安排以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为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所发行的信用票据,因国家信用担保而受市场信任,并且在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内持续、稳定地发行、流通以及被偿付、贴现。因此,国家信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受市场信任,进而获得巨大、稳定的信用融资能力。本文主要从国家信用的逻辑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荷兰、英国和美国霸权兴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当今美国霸权凭借国家信用,利用美元霸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进行债务融资、向全球分摊其霸权成本的行为实质,解释美国霸权现阶段是否真的衰落以及未来可能衰落的路径。在荷兰霸权兴起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两国公债融资体制的绩效差异对双方战争、两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荷兰的公债体制,可以有效地为争霸战争融资,刺激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西班牙则深陷于公债资金成本高昂—金银资本外漏—公债破产—战争失利的恶性循环。同时,西班牙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在公债偿还与破产导致的金银资本外漏和税负不断加重的大环境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大国。荷西公债绩效差异的根源,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荷兰国家信用的卓越,离不开荷兰的财富、联省自治政体、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体系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为荷兰公债的偿还与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班牙落后的经济发展、国王专制的政体、低效的税收体系以及被抑制的金融市场则对应着低劣的国家信用,使得其公债发行、偿还与流通格外困难。自17世纪晚期开始,荷兰因军事压力、税收改革受阻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停滞等问题,导致偿债开支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过大,国家信用开始低落。伴随着荷兰公债体制筹集资金的能力下降,荷兰霸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英国霸权崛起的最重要阶段,应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763年英国历经七年战争战胜法国这一历史时期。18世纪后半期开启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英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只是巩固了其已经建立的霸权地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相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法霸权竞争的关键时段,英国实力没有绝对优势。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法国并持续崛起,依靠的是特权垄断公司创造的财富、高效的国家化财政体系、制度化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海洋国家的战略安全性等因素所共同支撑形成的卓越国家信用。它确保英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持续、稳定地为英国与法国近百年的争霸战争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国债的大规模顺利发行和高水平的国家信用,还对英国经济与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推动了金融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与英国不同的是,由于法国专制王权势力强大、财政改革迟滞以及中央银行缺位,其国家信用处于较低水平,法国依靠债务融资获取的资金成本过高,进而使得法国无法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结果不仅导致争霸战争失败,而且因此出现的短时沉重的偿债负担以及为减债实施的人为通货膨胀性质的公开市场操作,严重滞后了法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至于英国霸权走向衰落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国家信用的视角找到根源。一战期间,为作战和支持俄国等盟国,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外债(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英镑超发贬值,国家信用透支严重,导致英国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开始受到制约。一战后,为勉强维持英国霸权秩序下的重要公共产品——金本位制,英国采取了财政赤字+货币投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引发大量经常账户赤字+黄金外流。因此,二战前,英国的国家信用在经济衰退与债务膨胀的打击下已经逐渐弱于美国,资本流出严重,并大量转移至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国家,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很早就认识到国债融资与国家信用对国家兴起的关键性作用。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于大陆会议在独立战争期间为筹集战争经费向国内和荷兰、法国等外国发行的债券。国家信用的初步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于国债及国家信用作用的认知与重视,他鼓励制造业发展、整理合并国债、设立美国第一银行等创举,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家信用的优良传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美国霸权崛起的关键阶段,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金融实力背后,均体现了国债与国家信用的重要提升效应: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奠定基础和提供刺激;为美国参与历次战争筹集军费。在现阶段,通过向世界发行美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融资的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的本质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国家信用是美元霸权有效运转的根本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及时向世界开放了国债市场,并通过包括提升美元资产价值及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积累资本项目黑字等加强金融市场优势的举措,有效弥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赤字、黄金外流对国家信用的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再度强化。目前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的国家信用依然强大,因而美元霸权与美国霸权难言衰落。但是,美国国内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分裂、政治极化等问题,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此次疫情冲击下美联储实施的无底线QE政策,反映以美联储独立性为重要象征的美国国家财政纪律显着弱化,其国家信用衰败的内部隐患正在日益积累。美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外部世界尚未出现一个国家信用强大到可以替代美国国家信用的国家,其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就是当今世界尚无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可以同美国金融市场比肩,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用担保与信用流转服务。因此,美国国家信用与霸权的衰落,在替代者缺位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对比、检验,本文得出了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以及为其提供担保的国家信用的优劣,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霸权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具体机制是,相较于霸权竞争失败的国家,成功崛起的霸权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由于率先确立了卓越的国家信用,拥有了直接为争霸战争筹集充裕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和间接为经济发展激活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能力。相应地,霸权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霸权成本(军事开支或维持霸权体系的公共产品开支)导致霸权国过度的债务膨胀、挤压正常的财政开支空间,造成军事开支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连锁反应,最终其国家信用逐渐弱于后来崛起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再具备源源不断地为霸权成本筹集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同时,丧失了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霸权国本来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债作为各国债券利率基准以及本币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等地位和特权的丧失。第二,基于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可以认为出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历史周期后,相继出现了三个信用—霸权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与尚未终结的美国周期。霸权国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达到顶峰与衰落,新崛起国家信用周期的强化与上升阶段,对应着传统霸权国家信用周期的衰败阶段,两个国家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发生交替。第三,现阶段世界仍处于美国所主导的信用—霸权周期内,尽管美国霸权出现了诸多衰落的迹象,但是其国家信用尚未出现系统性的衰落;更重要的是,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国家具备优于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替代美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美元体系为其霸权成本融资,但是美国金融体系风险的不断累积和全球化共识的破裂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市场对于美元资产(美国对世界的债务)的需求严重下降,成为美国信用周期与霸权体系出现严重危机的发端。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启示在于:在美国信用—霸权周期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分散霸权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依据国家信用逻辑下的历史经验,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经济实力外,从完善与统一国债制度、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维持与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强化国家信用,对于中国规避未来美国信用—霸权周期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崛起。

王惠[3](2019)在《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演化机理研究 ——基于信用行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联结作为新的农贷模式逐渐演变成许多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农村融资战略。该模式将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联结起来,可降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扩大农户的贷款规模,有效缓解农户的融资问题。而农村金融联结机制运行的成败取决于维系其系统稳定的信用关系。在农村金融联结过程中,农户作为农村金融联结的基础主体,由于组织松散、缺乏可抵押财产及违约机会成本低的特征,其信用风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农村金融联结主体间关联交易的增加,如果具有较大且复杂信用风险的参与者违约,信用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导至其他参与主体,演化为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进而直接影响农村金融联结系统的稳定性,甚至殃及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因此,研究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及其演化,预防和管控农户信用风险的发生,决定着农村金融联结的成败,对保证农村金融联结模式的稳定性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分析现有农村金融联结模式及信用风险的基础上,以最普遍的农村金融联结模式“正规金融机构+乡村中介+农户”(Leg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Rural Intermediaries+Farmers,简称LIF)为研究对象,从信用的本质出发,基于信用行为的视角,通过理论建模、动态模拟仿真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金融联结的信用风险演化及其机理,为推动农村金融联结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金融联结机制提供理论决策依据,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村金融联结运行特征、信用风险及相互影响机理分析。本章就农村金融联结运行特征和农村金融联结过程中所涉及的风险及其形成和传递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建立了LIF模式的农村金融联结前后贷款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参与主体的信用行为相互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的决策选择主要取决于抵押资产的金额和贷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以及信用社的监管力度。(2)银行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农户选择“还款”策略的比率;(3)合作社使得银行以及农户之间的决策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4)通过提高农户归还贷款的初始概率,增加银行的贷款收益来增加银行贷款的可得性,同时提高抵押资产数额,套现比率以及合作社的惩罚来提高农民的还款意愿。(2)基于改进型模糊聚类无权值原理对陕西省阎良区的955户农户信用风险进行微观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信用风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信用风险较低,有利于贷款的发放和农户的融资;但农户的家庭结构特征和经营情况评价结果较低,建议提高农户的教育水平,加强农户的技术培训,加快土地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户的信用等级。(3)前景理论视角下,农户的偏好对农村金融联结机制下农户的信用风险影响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提高农户的收益率和对相对收益的预期,短期内会使得农户的履约意愿降低。但分别超过12%和23%的临界值时,会提高农户的履约意愿。降低农户对相对收益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农户的履约意愿。(2)增加农户对相关农户履约比例的预期和对相关农户违约比例的重视程度,将会提高农户的履约意愿。相关农户的履约比例超过约43%时,将使得农户的履约意愿加速上升。降低相关农户的违约比例将会提高农户的履约意愿,当违约比例超过约52%时,农户的履约意愿将加速下降。(3)增加农户对监管和惩罚力度的预期,会使得农户的履约意愿上升,当监管达到一个最大值时,增加监管和惩罚力度的预期反而会使得农户的履约意愿下降;惩罚比例与农户的履约意愿呈近似正相关关系,当惩罚超过收益的8%时,农户的履约意愿将会加速上升。适当的监管将有助于提高农户的履约意愿,监管过度则会引起相反的效果。(4)建立农户的信贷决策经验权重魅力值学习模型,探讨农村金融联结机制中农户的学习和模仿行为对其信贷决策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EWA学习模型能够促使农户做出履约决策,提高整体的信用等级,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农户的还款策略选择概率呈总体上升趋势;(2)随着合作社规模的逐渐增大,农户决策选择概率出现分化,组内差异较小,组间差异较大,农户履约策略选择比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违约策略选择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研究中不存在风险控制的最佳合作社规模,应根据自身抗风险能力结合规模效应理论进行合作社规模的选择;(3)在农村金融联结模式下,来自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内部的惩罚,可以提高履约策略选择比例,且随着惩罚力度的增加而增加,合作社内部惩罚相较金融机构的惩罚,效果更快且更显着。(5)构建农村金融联结小世界复杂系统网络与传染病模型,对其关联信用风险及传染机制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资产关联有助于分担农村金融联结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信用风险,且资产关联越紧密关联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越低;(2)及时救助能够降低信用风险爆发后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概率;(3)资产关联比的存在能够有效降低LIF网络中关联信用风险爆发后“非健康”主体的密度;(4)“非健康”主体的密度随着传染延迟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5)“非健康”主体的密度值始终小于1,不会使得所有LIF网络中的主体同时感染关联信用风险。(6)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防控优化设计。综合前文研究,建立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防控优化模型,提出了末位淘汰机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1)末位淘汰机制对LIF农村金融联结模式下的农户整体信用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效果,但作用力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需要其他措施辅助;(2)随着合作社规模的增加,农户整体信用水平增长速度也有所减缓,但稳定性提高;(3)农户整体信用水平随关联成员数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农户的关联人数K=6时,存在一个局部最优关联成员数。(4)利用陕西阎良区某农村金融联结模式下的合作社中甜瓜种植农户的数据,求得最优信贷效益下农户的违约概率为pit≈0.34,最优信贷效益下甜瓜种植农户的规模为N≈59,最优信贷效益下政府的贴息率为r≈3%,最优信贷效益下违约农户的合作社内部惩罚为s≈4,最优信贷效益下银行对违约农户给与的惩罚为K≈8。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创新性的使用改进型模糊聚类无权值原理,建立农户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评价,无需依靠指标权重,且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地区和情况的不同进行调整,能够更灵活、全面的对农户信用风险进行评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第二,引入前景理论和学习模型对农村金融联结中农户的信念和偏好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增加农户对相关农户履约比例的预期和对相关农户违约比例的重视程度,将会提高农户的履约意愿,降低相关农户的违约比例将会提高农户的履约意愿。第三,采用小世界网络与传染病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村金融联结各主体的关联信用风险传染过程和作用机理。研究得出,资产关联有助于分担农村金融联结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信用风险,对受传染的主体给与及时的救助能够降低信用风险进一步传染的概率,且在关联信用风险爆发后始终存在健康主体。

李珊珊[4](2019)在《马克思信用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转变为“陌生人社会”。日益频繁而多样的交往和交换关系更多地是在陌生人之间展开的,因而对人们间的信任、社会信用、政府信用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信用制度、社会信用体系、政府信用体系等还处在建设过程中,还不能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而现实中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信用缺失行为屡见不鲜,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如果任其发展,将会给社会治理、甚至整个国家治理带来极大挑战和风险。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重大时代课题。而政府信用又是所有信用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现代经济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全都离不开完善的政府信用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推进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结合实际的层面思考解决之策。马克思信用理论,是在批判资产阶级信用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以及信用制度的二重性等理论,对后世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对当前我们正在探索完善的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但是,从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看,无论是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践应用领域,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就理论研究而言,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拓展空间;就实践应用来说,不仅非常有限,而且也很不系统。本文正是着眼于此,通过梳理文献,对马克思的信用理论进行提炼概括,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它对我们府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启示。本文除导论外,正文分为三部分。导言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首先,论文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信用思想是马克思信用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正是在反思和批判高利贷信用和资产阶级信用思想的基础上,经历了思想观点萌生、核心概念产生、理论基本形成三个阶段,马克思信用思想得以形成。在此基础上,论文着重从概念、形式、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内容。马克思将信用定义为“贷和借的运动”,主要论述了私信用、公共信用和国际信用三种信用形式,并认为信用具有二重性,既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种种消极影响。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论文在辨析信用概念基础上阐述了政府信用的三层内涵,指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政府实施管理的信用、政府进行服务的信用以及政府信用的监督测评等三个方面。其次,论文梳理了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从萌芽、起步到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其现状表现为虽然成就喜人,但也存在公共政策不完善、市场监管不当、信息不公开、执法混乱等问题。再次,论文着重从主体、体制、系统性、制度和监管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最后指出,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提升全民信用意识、完善政府信用评价体系、完善法治保障和健全政府信用制度体制等。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提出了“四位一体”推进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提升政府公信力为宗旨、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降低信用风险为手段和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的。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加强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加强社会管理以提升政府公信力;二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坚持党的领导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要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完善征信法律制度、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开展信用道德教育以降低信用风险;四是要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加强行业监管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杨兴寿[5](2016)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商品交换的重要方式,由于网络交易的非面对面性,信任和信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现在的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但是由于信用意识、信用制度和信用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个人、企业、政府都存在缺乏信用意识和精神,我国信用体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和信用交叉环境下,我们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改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让网络交易顺利进行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改进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这两个问题紧密相连,互相依存和互相影响,一个是利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改进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一个是利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改进整个社会信用环境。论文以这两个问题为出发点,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梳理。然后对相关理论、方法、规律等进行深入文献分析。论文从信任和信用发展的历史出发,对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概念如信用、信任、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等概念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理论,对电子商务信用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中心化模式和去中心化模式两个大的方面对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中心化模式下,论文从两个角度研究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问题:1)不必确定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用的情况。着重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不需要确定或者很难确定交易主体信用时,如何通过设计一种机制顺利完成在线商品交易。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保险、惩罚性机制等方式。2)必须确定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用的情况。着重研究需要且能够确定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用时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首先对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的信誉评价体系进行构建,解决在线商品交易的信用问题。然后提出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在线信用交易的信用。同时也研究了信用标识问题,信用标识作为一种信用评价的简化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在去中心化的模式下,论文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了分布式自主信用概念和理论。构建去中心化的自主信用体系,以促进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改进。在对区块链信用和电子商务市场模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块链自主信用的电子商务P2P商品交易模型和P2P信用交易模型。论文研究了互联网+信用+区块链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问题。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社会信用模型。同时,论文也讨论了互联网信息的信用问题。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部分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民主、透明的社会信用体系。论文主要的重点和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基本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首先从父母与子女之间血缘信任出发,针对信任、信用、诚信、信誉等概念的本质和发展进行了全新的分析。对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概念、理念和思路。2、提出从信用评价和非信用评价两个不同视角进行信用研究的新思路从信用评价和非信用评价两个角度去探讨了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解决。非信用评价主要有:第三方支付、信用保证保险、惩罚性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信用评价主要从电子商务信誉评价、信用评价和信用标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线商品交易是价值的即时交易,重点是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在线信用交易是价值的远期交易,必须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进行评价。提出电子商务信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实证检验。3、提出基于区块链的自主信用的概念和模式提出中心化的信用模式和非中心化的信用模式。传统的信用模式都是中心化的,非中心化的信用模式是基于区块链的自主信用,是一种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公平民主、透明的信用模式。分析比特币的货币信用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将区块链应用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领域。目前的在线电子商务系如:B2C、B2B、C2C、P2P网贷等都是是中心化系统,中心化网络应用系统会产生极度垄断,从而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创新的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P2P电子商务系统,可避免中心化的平台对网商的剥削。同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互联网金融中,设计了P2P借贷信用系统。未来的互联网应用系统将是基于C/S模式的中心化系统和基于P2P模式的去中心化系统相互竞争的局面。4、将互联网+信用+区块链的模式推广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互联网+信用的模式可以推广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可以解决信用信息分散的问题,但容易产生垄断问题。互联网+信用+区块链的模式可以建立分布式自主信用,可以防止信用信息的垄断。针对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政府信用,设计了各自的分布式区块链信用系统,可低成本解决社会信用问题。5、互联网将由缺乏信用和组织的信息空间向有信用和组织的信息空间发展。对互联网信息空间的信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互联网无组织的信息会向有信用的、有序的信息方向发展。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有信用的信息系统和基于区块链的学术信息信用评价系统。区块链存储问题可以通过规定各个县级以上的图书馆必须保存所有基于区块链的P2P应用系统的区块链数据的方式解决。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财政予以支持。这些节点基本可以保证分布式存储和不间断服务的问题。提出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自组织系统,可以实现一个平等的、非垄断的自组织系统,是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白晓[6](2016)在《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文中提出马克思的着作《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信用的本质,同时对信用作出了界定,并论述了信用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现阶段,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位在不断的提高。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也在逐年提高,同时为我国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危机频发、信用环境恶化等原因所导致的困境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借鉴马克思信用理论中对于信用的独到研究,结合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积极探索并深入挖掘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观念创新、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系统建设四项举措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信用理论。从信用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信用的形式以及信用的作用四方面对马克思信用理论做了详细说明。第二部分为信用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首先界定出中小企业的范围,其次通过调查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信用问题,最后结合理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为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坚持以马克思信用理论为指导,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所产生的信用问题加以分析,同时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目的在于更好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杨文礼[7](2013)在《信用哲学引论》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前我国的信用缺失问题比较普遍,在部分地区、行业和人员当中,信用缺失问题甚至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为扭转信用缺失的被动局面,对信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用问题进行一般的理论探讨。第一章是导论,包括四节内容。第一节阐述了对信用问题进行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二节综述了国内外的信用研究现状。第三节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第四节指出了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信用思想史进行了考察,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考察了我国的信用思想史,指出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肇始了对信用思想的系统思考;秦汉时期的信用思想呈现出明显的神学化和世俗化倾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信用思想因社会的长期动荡而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隋唐时期的信用思想多侧重于政治实践;宋元特别是两宋时期的信用思想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的信用思想因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而有所突破;民国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赋予信用思想以新的内涵。第二节考察了西方的信用思想史,指出古希腊罗马开启了西方信用思想探究的先河,并在罗马法中出现了信用契约和信用诉讼之规定;中世纪西方社会的信用思想,在承继了古希腊罗马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受到了基督教神学信用伦理的深刻影响;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的信用思想逐渐向世俗化方向回归;近代西方社会的信用思想因受到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而不断强化,并促使这一时期的信用关系更多地以社会契约的形式确立起来;现代西方社会,不仅信用的契约化思想进一步强化,而且信用的市场化运作也逐渐展开,同时,信用的法制化发展也有了很大推进。第三节考察了马克思的信用思想,梳理了马克思关于信用源流、信用形式、信用功用、信用本质等方面的思想。第三章从存在论的角度对信用的基本事实进行了分析,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阐释了信用的基本涵义,在对不同学科视域中的信用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信用的概念进行了一般的阐释;接着对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中介、信用规则、信用环境等信用的基本构成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并提出了过程性中介、形式性中介、技术性中介等三种基本的信用中介;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对信用的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第二节分析了信用的特征本质,首先阐述了信用的人际互动性、利益关联性、伦理约定性等基本特征;接着阐释了信用是承诺与践行的统一、是利益与伦理的统一等本质属性。第三节探讨了信用的若干规律,首先探讨了利益、认识、能力、品德等主体的内在要素对主体信用行为的内在作用;接着探讨了信用主体与信用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探讨了信用主客体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主要的信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章从价值论的角度对信用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审视,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审视了信用的价值属性,主要阐释了信用对信用主体、信用客体、社会的有用性。第二节审视了信用的价值分类,首先从主体存在形态的视角将信用的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然后从主体需要内容的视角将信用的价值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最后从信用在主体价值观中的地位的视角将信用的价值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第三节审视了信用的价值选择,首先论述了信用的价值选择的目标,即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接着论述了信用的价值选择的原则,即信用的价值选择的多维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最后论述了信用的价值选择的策略,即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第五章从实践论的角度对信用的实践建构进行了探讨,包括四节内容。第一节是对我国信用现状的认识,首先指出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信用缺失普遍存在的情况;接着指出了我国的信用制度、信用管理、信用服务等信用体系方面存在的不够完善的地方。第二节是对信用理念的建构,提出了要树立信用价值理念、信用义务理念、信用维权理念等科学的信用理念。第三节是对信用体系的建构,首先提出要建立健全信用的法律、规则、标准等信用制度体系;接着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行业、部门的信用管理体系;最后提出要建立健全征信、评价、担保等信用服务体系。第四节是对信用环境的建构,首先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利益谐衡环境;接着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塑造环境;然后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引导环境;最后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典型示范环境。结语部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对我国社会的信用建设进行了展望。这部分内容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壮大,随着我国社会利益的进一步谐衡发展,随着包括信用文化在内的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随着包括信用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随着一系列信用实践建构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的信用建设,并从而把我国建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和谐的信用社会。

王建红[8](2011)在《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危机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论述中,很多人都提到了“金融危机是信用危机”的观点,但是人们对于“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二者的关系仅仅是给予了简单的肯定,并未给出详细的理论探讨和说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金融危机就是信用危机?信用危机又是如何发生的?金融危机与其中的信用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紧密关系?在金融危机治理中,应该如何利用信用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危机?现有马克思范式的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危机理论都不能对此给出很好的解答。问题的根源在于已有理论对信用和信用机制认识的不足。西方经济学的信用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制度分析、交易成本和博弈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他们的信用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与信用行为相关的规则、制度、组织、法律、文化习俗、环境等外部因素。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理论当中,“信用”成了一个不可打开的“黑箱”。而马克思的理论中,信用理论虽然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研究的重点,没有形成系统的深入认识。论文首先从信用概念出发,梳理了以往信用概念认识中的问题,引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打开了经济学范畴中信用的“黑箱”,提出了信用概念的新界定。在这一新界定中,信用由二因素构成:信任和信任效用。简单来说,信用就是信任之效用。在信用概念新界定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信用的内在属性(即主体双向性、关系性、心欲性和信息性)和信用机制,并探讨了信用、信用机制与金融及金融危机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信用理论。以完善了的信用理论为基础,论文沿着信用的运行机制及其内在属性等线索,展开了对金融危机爆发、传染和消退等环节的信用机制的分析。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识论层次,论文坚持实践辩证法;二是基本方法层次,论文坚持“系统抽象法”,即从实际出发,通过详细占有材料、实证与抽象辩证统一的分析,以概念运动为核心和主体,最终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三是具体方法层次,论文坚持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图表、数据和模型研究法,以及个体与总体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具体研究方法。此外还适当地引入了社会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出了“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这一新课题,建立了一个将金融危机和信用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二是提出了新的信用解释,并以完善了的信用理论为基础,对金融危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全新的系统研究,进而对“金融危机是信用危机”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危机信用机制”理论框架;三是以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运行原理为基础,从预防和应对两方面提出了金融危机治理的策略建议,并结合中国的特殊性,专门对中国的金融危机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一是,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就是信用扩张、信用膨胀、信用收缩和信用紧缩四个环节依次演化的结果。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信用膨胀和信用紧缩,因此,简单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信用膨胀后的信用紧缩。二是,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本质上是信用紧缩的跨国传染。这种传染主要通过四种信用路径实现:主体双向性传染、关系性传染、心欲性传染和信息性传染。三是,金融危机的消退实质上就是,信用紧缩的无限趋0性与信用物质基础收缩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演化的结果。金融危机的消退主要通过三种信用路径实现:信用主体的退出、信用主体的自我修复和信用主体的外部救援。金融危机在消退中,还会产生四种信用效应:信用体系重构、财富转移、“财富蒸发”和收入再分配。四是,金融危机的治理应该以“烫平信用波动”为原则,在预防上尽可能阻止信用膨胀,在应对上坚持“该收缩的收缩,该救济的救济”原则。对中国的金融危机治理则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避免信用膨胀和信用紧缩传染的出现。

罗劲[9](2009)在《转型期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的初步研究:一种基于场域视角的观点》文中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比较突出的问题。一般都认为,在经济利益的获取中,由于缺乏必要的道德操守,对于逐利的动机没有有效的规范,实际上,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场域的现象,要将此问题放在一定的场域视角下,通过探讨不同场域主体的社会互动,更深刻的认识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的实质。

华文鑫[10](2008)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市场信用问题探讨》文中提出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受到了信用问题的困扰。建筑市场的信用问题尤为严重,已经影响到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拖欠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本文以建筑市场信用问题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能揭示信用问题动态特性的模型,并借助这一模型对信用问题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寻求信用问题的治理对策和建议。首先,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明确建筑市场信用的基本涵义,提出了信用的钻石型结构,即由制度约束力、利益驱动力、信息传导力和文化引导力等联结而成。同时以钻石结构为基础,分析了建筑市场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即钻石结构中任一构成力的不足或缺失都可能产生信用问题。比如,失信惩罚机制不完善使得失信成本过低,各主体都愿意为了预期失信收益而冒风险。其次,从系统基模的角度研究信用问题的行为模式,发现其类似于成长上限基模,即至少存在一个促进失信的正反馈和一个抑制失信的负反馈。信用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动态特征都是反馈交替作用的结果。在信用问题不断严重的时候,各种促进失信的因素会不断增强,同时抑制失信的因素也会慢慢积累起来。当抑制失信的因素积累到一定量,负反馈回路就成为主导回路,使得信用问题逐步得到治理。接下来,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SD模型,分析信用问题的动态行为模式,揭示了增强回路是信用问题严重化的动力,调节回路是治理信用问题的本质,模拟了各治理措施对信用问题的影响情况,提出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治理信用问题的根本解。最后,在钻石结构和SD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探讨治理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SD分析很好地揭示了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动态特性和发展规律。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信用问题将得到治理,建筑市场也将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试论种子企业的信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种子企业的信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信用”的四种界定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狭义社会+狭义信用:与国家信用、银行信用相对而言的社会信用
二、广义社会+狭义信用:“社会信用总规模”意义上的社会信用
三、广义社会+广义信用:“社会信用体系”意义上的社会信用
    1.“信用”内涵在理论上的扩展
    2.“社会信用体系”概念的提出
    3.《信用基本术语》中的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
    4. 社会信用体系的功能扩张
四、狭义社会+广义信用:立法修法活动中的“信用”与“社会信用”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性立法修法活动中的“信用”元素
    2. 地方社会信用立法中的“社会信用”
结语

(2)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经典霸权理论回顾
        1.2.2 债务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1.2.3 信用理论的演化发展
        1.2.4 民族国家与财政国家的概念构建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2.1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
        2.1.1 国家信用的传统定义及其局限
        2.1.2 国家信用系统的三角结构:实力、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2.1.3 优良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霸权兴起的促进作用
    2.2 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下的信用内涵
        2.2.1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内涵
        2.2.2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及其形式的划分
        2.2.3 社会学的信用内涵
    2.3 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诞生
        2.3.1 欧洲近代国家公共财政的矛盾与惯性
        2.3.2 国家举债推动下的欧洲金融市场发展
        2.3.3 财政与债务问题牵引下的国家转型
第3章 荷兰公债成败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3.1 荷兰霸权兴衰的轨迹、理论以及公债信用的意义
        3.1.1 荷兰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
        3.1.2 荷兰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3.1.3 国家信用担保的公债体制对荷兰霸权兴衰的意义
    3.2 荷西争霸期间两国公债体制的绩效比较及其影响
        3.2.1 荷西公债体制的绩效差异:利率、期限以及额度
        3.2.2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争霸战争结果的影响机制
        3.2.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
    3.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的根源: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
        3.3.1 荷兰优良国家信用的来源:财富、自治政体、税收改革、公债市场化与稳定的金融市场
        3.3.2 西班牙国家信用低劣的根源:经济落后、王室专权、税制混乱
        3.3.3 荷兰霸权衰落的公债及国家信用逻辑:军事压力与财政改革迟缓
第4章 英国国债、金融革命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4.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理论与国债信用的意义
        4.1.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逻辑
        4.1.2 英国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4.1.3 以国债及国家信用视角研究英国霸权兴衰的意义
    4.2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及其绩效差异对两国霸权竞争的影响
        4.2.1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起源与差异
        4.2.2 英法百年争霸战争过程中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绩效差异
        4.2.3 英法国家债务的市场化操作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4.3 英法国家信用优劣差异的根源
        4.3.1 英国卓越国家信用的来源:特权垄断公司、国家安全、财政集中度、国债市场制度化与独立中央银行的监督
        4.3.2 法国国家信用不良的根源:财政改革受限、中央银行缺位及王权绝对专制
        4.3.3 英国国家信用先于且导致霸权衰落的逻辑:经济衰退、一战、金本位制与资本流出
第5章 美国国债、国家信用的起源和完善及其对霸权崛起的影响
    5.1 美国霸权的快速崛起、国债的起源与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
        5.1.1 美国霸权崛起的历程
        5.1.2 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贷款处票据与外债
        5.1.3 美国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汉密尔顿的国债信用思想
    5.2 美国国家信用初步完善所依托的六大支柱
        5.2.1 实力因素:制造业驱动经济增长
        5.2.2 制度因素:集中度更高的联邦制、以间接税为主的联邦税收体系
        5.2.3 金融市场因素:统一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货币体系
    5.3 美国霸权崛起期国债与国家信用对实力的提升效应
        5.3.1 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
        5.3.2 为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5.3.3 为美国参与的重大战争筹集军费
第6章 透视美国霸权现状及其未来的国家信用逻辑
    6.1 美元危机的本质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1 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讨论
        6.1.2 美国货币权力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3 美元危机出现与美元霸权确立的国家信用逻辑
    6.2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隐患以及替代者缺失
        6.2.1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与优势
        6.2.2 美国国家信用衰落的内部隐患:国债主动违约风险、无底线量化宽松、财政纪律松弛
        6.2.3 欧元作为美元潜在替代者的国家信用缺陷
    6.3 美日英德法的国家信用测度
        6.3.1 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6.3.2 熵值法赋权
        6.3.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1500 年以来的信用—霸权周期演进
        7.1.1 荷兰的信用—霸权周期
        7.1.2 英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1.3 美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2 美国信用—霸权周期的未来
        7.2.1 美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累积
        7.2.2 全球化的分裂
    7.3 疫情后的中国选择
        7.3.1 中国的国债市场化道路、差距与对策
        7.3.2 央行独立性与财政纪律
        7.3.3 金融市场深化与开放
        7.3.4 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夯实国家信用之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演化机理研究 ——基于信用行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动态
        1.4.1 农村金融联结研究动态
        1.4.2 农户信用风险研究动态
        1.4.3 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研究动态
        1.4.4 文献评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演化机理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金融联结的相关概念
        2.1.2 信用风险的相关概念
    2.2 农村金融联结模式
        2.2.1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联结模式
        2.2.2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村金融联结模式
        2.2.3 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村金融联结模式
    2.3 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2.3.1 复杂自适应系统
        2.3.2 有限理性假设
        2.3.3 前景理论
        2.3.4 EWA学习模型
        2.3.5 模拟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金融联结运行特征、信用风险及相互影响机理分析
    3.1 农村金融联结模式的运行特征
        3.1.1 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联结模式的运行特征
        3.1.2 农业龙头企业主导的农村金融联结模式的运行特征
        3.1.3 农业专业合作社主导的农村金融联结模式的运行特征
    3.2 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分析
        3.2.1 农村金融联结的风险来源
        3.2.2 农村金融联结风险传递机理
    3.3 农村金融联结参与成员信用风险相互影响机理分析
        3.3.1 “正规金融机构+农户”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
        3.3.2 “银行+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
        3.3.3 BF模式和BCF模式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金融联结模式下农户信用风险评价
    4.1 风险聚合模型选取
    4.2 数据来源和指标的选取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的选取
        4.2.3 评价指标标准化
    4.3 农户信用评价指标的经济学分析
        4.3.1 样本的统计学分析
        4.3.2 农户信用评价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4.4 农户信用评价模型的建立
        4.4.1 农户信用风险聚合模型的建立
        4.4.2 农户信用风险模糊控制评价方法
    4.5 农户信用评价的实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偏好的农村金融联结农户信用风险演化研究
    5.1 偏好对农村金融联结农户信用风险演化的作用机理
    5.2 模型的建立
    5.3 动态模拟仿真
        5.3.1 农户的相对收益对农户履约意愿的影响
        5.3.2 相关农户履约比例对农户履约意愿的影响
        5.3.3 监管力度对农户履约意愿的影响
    5.4 农户信用行为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5.4.1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某BCF模式
        5.4.2 指标选取
        5.4.3 评价指标标准化
        5.4.4 实际验证
    5.5 理论与实证结果的分析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信念的农村金融联结农户信用风险演化研究
    6.1 农户信贷决策EWA学习模型的构建
        6.1.1 信念对农村金融联结农户信用风险演化的作用机理
        6.1.2 农户决策情形的假设
        6.1.3 合作社内农户不同策略选择的预期收益
        6.1.4 合作社中农户策略选择学习机理
    6.2 基于MATLAB的动态仿真试验
        6.2.1 学习机制对合作社内农户履约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
        6.2.2 合作社规模对其农户履约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
        6.2.3 惩罚机制对其农户履约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
    6.3 农户信贷决策的实证分析
        6.3.1 数据来源
        6.3.2 指标选取
        6.3.3 评价指标标准化
        6.3.4 实际验证
    6.4 理论与实证结果的分析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金融联结参与成员关联信用风险传染效应
    7.1 LIF模型构建
        7.1.1 小世界网络
        7.1.2 基于农村金融联结LIF关系的小世界网络模型构建
    7.2 LIF关联信用风险的动态模拟仿真
        7.2.1 平均关联度对LIF网络中关联信用风险的影响
        7.2.2 资产关联比对LIF网络中关联信用风险的影响
        7.2.3 风险延迟时间对LIF网络中关联信用风险的影响
        7.2.4 风险传染概率比对LIF网络中“非健康”主体的影响
        7.2.5 资产关联比对LIF网络中“非健康”主体的影响
        7.2.6 风险传染延迟时间对LIF网络中“非健康”主体的影响
    7.3 关联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7.3.1 数据来源
        7.3.2 指标选取
        7.3.3 评价指标标准化
        7.3.4 实际验证
    7.4 理论与实证结果的分析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防控优化设计
    8.1 农村金融联结中农户信用优选机制
        8.1.1 组织模式及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8.1.2 农户信用优选模型的构建
        8.1.3 农户信用优选动态仿真试验
        8.1.4 实际验证
        8.1.5 理论与实证结果的分析讨论
    8.2 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防控优化
        8.2.1 农村金融联结“输血”功能的模型
        8.2.2 农村金融联结“造血”功能的模型
        8.2.3 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的优化模型
        8.2.4 实证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马克思信用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现状综述
        0.2.1 关于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研究现状
        0.2.2 关于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0.3.2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0.3.3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0.4 创新之处
        0.4.1 研究视角有新意
        0.4.2 观点和思路有新意
1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
    1.1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思想来源
        1.1.1 商品经济和商品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1.1.2 传统社会基于高利贷借贷实践产生的信用思想
        1.1.3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信用思想
    1.2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形成过程
        1.2.1 思想观点萌生阶段
        1.2.2 核心概念产生阶段
        1.2.3 理论基本形成阶段
    1.3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主要内容
        1.3.1 信用概念的界定
        1.3.2 信用的基本形式
        1.3.3 信用的双重作用
2 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政府信用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概述
        2.1.1 政府信用的含义
        2.1.2 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2.2 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和现状
        2.2.1 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历史进程
        2.2.2 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概述
    2.3 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2.3.1 从信用主体看:政府信用制度不健全、群众信用意识缺乏
        2.3.2 从信用体制看:政府职能超载、信用范围过大
        2.3.3 从信用系统性看: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不充足
        2.3.4 从信用制度看: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环境待优化
        2.3.5 从信用监管看:权力约束乏力、失信追究难
    2.4 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2.4.1 提升全民信用意识
        2.4.2 建立健全政府信用制度、体制和机制
        2.4.3 完善政府信用体系的法治保障
        2.4.4 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评价体系
3 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3.1 以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宗旨推进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3.1.1 坚持依法行政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3.1.2 实行政务公开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3.1.3 加强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3.1.4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3.2 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础推进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3.2.1 全面深化改革以发展社会生产力
        3.2.2 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以发展社会生产力
        3.2.3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发展社会生产力
    3.3 以降低信用风险为手段推进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3.3.1 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以降低信用风险
        3.3.2 完善征信法律制度体系以降低信用风险
        3.3.3 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以降低信用风险
        3.3.4 开展信用道德教育以降低信用风险
    3.4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的推进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3.4.1 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平台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3.4.2 加强行业监管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文献研究
        2.1.1 基本概念的研究
        2.1.2 信任机制和信用评价的研究
        2.1.3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研究
        2.1.4 比特币和区块链的研究
    2.2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
        2.2.1 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
        2.2.2 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分析
        2.2.3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相关概念分析
    2.3 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经济理论分析
        2.3.1 古典经济学和信用问题分析
        2.3.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信用问题分析
        2.3.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信用问题分析
        2.3.4 基于博弈论的信用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任机制研究
    3.1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问题分析
    3.2 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3.2.1 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3.2.2 第三方支付信任机制的博弈分析
        3.2.3 第三方支付机制存在的问题
    3.3 基于保险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3.3.1 电子商务中的保险
        3.3.2 信用保证保险
        3.3.3 构建基于保险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3.4 基于惩罚机制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3.4.1 基于ODR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3.4.2 典型纠纷调解平台
        3.4.3 我国网络交易ODR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信誉评价和信用评价
        4.1.1 信用评价
        4.1.2 电子商务信誉评价和信用评价
    4.2 电子商务信誉评价模型
        4.2.1 现有的电子商务信誉评价系统
        4.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2.3 构建电子商务信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
    4.4 电子商务信用标识
        4.4.1 欧美各国的电子商务信用标识
        4.4.2 国内的电子商务信用标识
        4.4.3 电子商务网络信用标识的改进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自主信用模型
    5.1 区块链技术
        5.1.1 比特币
        5.1.2 比特币的相关技术
        5.1.3 区块链的价值分析
    5.2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自主信用模型
        5.2.1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自主信用
        5.2.2 区块链自主信用的成本分析
        5.2.3 基于区块链自主信用的电子商务信用应用
        5.2.4 构建基于区块链信用的P2P电子商务系统
    5.3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金融信用模型
        5.3.1 互联网金融
        5.3.2 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分析
        5.3.3 现有的P2P网贷系统分析
        5.3.4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P2P信用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社会信用模型
    6.1 社会信用体系
        6.1.1 社会信用
        6.1.2 国外的社会信用模式
    6.2 互联网+社会信用模式分析
        6.2.1 互联网+社会信用
        6.2.2 互联网+社会信用模式分析
    6.3 基于区块链的社会信用模型
        6.3.1 区块链社会信用
        6.3.2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社会信用系统
    6.4 互联网信息的信用体系
        6.4.1 互联网信息的信用
        6.4.2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学术信息评价系统
    6.5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系统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文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马克思信用理论概述
    1.1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
    1.2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2.1 高利贷信用的产生
        1.2.2 资本主义经济下信用的发展
        1.2.3 社会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应用
    1.3 信用的形式
        1.3.1 商业信用
        1.3.2 银行信用
    1.4 信用的功能
第2章 信用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1.1 中小企业概念方面研究
        2.1.2 关于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
    2.2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2.2.1 中小企业总体情况
        2.2.2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2.3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信用问题及影响
        2.3.1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
        2.3.2 信用缺失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问题形成的原因
        2.4.1 企业自身的原因
        2.4.2 市场环境的原因
        2.4.3 政策法规的原因
第3章 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3.1 马克思信用理论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3.2 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3.2.1 观念创新——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文化
        3.2.2 制度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的运行机制
        3.2.3 环境建设——营造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制环境
        3.2.4 系统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的系统性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信用哲学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信用思想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我国的信用思想考察
        一、先秦时期的信用思想
        二、秦汉时期的信用思想
        三、魏晋南北朝的信用思想
        四、隋唐时期的信用思想
        五、宋元时期的信用思想
        六、明清时期的信用思想
        七、民国时期的信用思想
    第二节 西方的信用思想考察
        一、古希腊罗马的信用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信用思想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信用思想
        四、近代西方的信用思想
        五、现代西方的信用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的信用思想考察
        一、马克思的信用源流思想
        二、马克思的信用形式思想
        三、马克思的信用功用思想
        四、马克思的信用本质思想
第三章 信用的事实分析
    第一节 信用的基本涵义
        一、信用的概念
        二、信用的构成
        三、信用的类型
    第二节 信用的特征本质
        一、信用的特征
        二、信用的本质
    第三节 信用的若干规律
        一、信用主体的内在作用规律
        二、信用主体与信用客体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信用主客体与信用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
第四章 信用的价值审视
    第一节 信用的价值属性
        一、对信用主体的有用性
        二、对信用客体的有用性
        三、对社会的有用性
    第二节 信用的价值分类
        一、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三、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
    第三节 信用的价值选择
        一、价值选择的目标
        二、价值选择的原则
        三、价值选择的策略
第五章 信用的实践建构
    第一节 认清我国信用现状
        一、信用缺失比较普遍
        二、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第二节 树立科学信用理念
        一、信用价值理念
        二、信用义务理念
        三、信用维权理念
    第三节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一、信用制度体系
        二、信用管理体系
        三、信用服务体系
    第四节 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一、利益谐衡
        二、文化塑造
        三、舆论引导
        四、典型示范
结语:满怀信心地迈向信用社会
参考文献
后记

(8)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金融危机及其信用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理论创新、意义及不足
    五、内容、结构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基础理论研究: 信用、信用机制与金融及金融危机
    第一节 信用概念的复杂性及其界定
        一、信用概念的复杂性及其问题
        (一) 信用概念的复杂性及其认识思路
        (二) 一般信用的传统解释
        (三) 经济信用的传统解释
        (四) 传统信用概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信用概念的新界定: 信任之效用
        (一) 信用的二因素: 信任与效用
        (二) 本文的信用界定及其优势
        (三) 本文的信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经济学语义的信用: 经济信任与经济效用
    第二节 信用机制的一般分析
        一、信用机制的概念
        二、信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信用的内部特性
        (一) 信用的主体双向性
        (二) 信用的关系性(传染性)
        (三) 信用的心欲性
        (四) 信用的信息性
        三、信用机制概述
        (一) 一些假定
        (二) 信用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信用、信用机制与金融及金融危机的关系
        一、信用、信用机制与金融的关系
        (一) 金融的范畴
        (二) 信用与金融的关系概述
        (三) 信用机制与金融的关系概述
        二、信用、信用机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一) 金融危机的概念
        (二) 金融危机的本质: 信用危机
        (三) 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是信用机制的演化过程
    第四节 金融危机及其信用机制的当代性
        一、当代金融危机范畴及其特征
        (一) 当代金融危机的范畴
        (二) 当代金融危机范畴的界定的历史依据
        (三) 当代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二、金融危机信用机制的当代特征
        (一) 信用主体复杂化
        (二) 信用关系复杂化
        (三) 信用主体的信用承载力增强(贪婪性增强)
        (四) 信用信息爆炸式增加及快速传播
        (五) 信用载体迅猛发展及创新
第二章 金融危机爆发的信用机制
    第一节 金融危机爆发的信用前提:信用扩张与信用膨胀
        一、信用扩张
        (一) 信用扩张的界定
        (二) 信用扩张的类型及其过程
        (三) 信用扩张的必然性
        二、信用膨胀
        (一) 信用膨胀的界定
        (二) 信用膨胀的生成
        (三) 信用膨胀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危机爆发的触发环节: 信用收缩与信用紧缩
        一、信用收缩
        (一) 信用收缩的界定
        (二) 信用收缩的必然性
        (三) 信用收缩的类型
        二、信用紧缩
        (一) 信用紧缩的界定
        (二) 信用紧缩的生成
        (三) 信用紧缩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爆发:信用膨胀后的信用紧缩
        一、信用紧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四个阶段:金融危机爆发模型
        三、信用膨胀与信用紧缩的重要性
        四、金融危机爆发中的信用矛盾
    第四节 金融危机爆发的信用机制的当代特点及案例考察
        一、当代金融危机爆发的信用机制的新特点
        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信用机制
        (一) 第一阶段: 从信用扩张到信用膨胀
        (二) 第二阶段: 从信用膨胀到信用收缩
        (三) 第三阶段: 从信用收缩到信用紧缩
        (四) 第四阶段: 金融危机爆发
        (五) 关于国际投机问题的说明
        三、美国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
        (一) 第一阶段: 从信用扩张到信用膨胀
        (二) 第二阶段: 从信用膨胀到信用收缩
        (三) 第三阶段: 从信用收缩到信用紧缩
        (四) 第四阶段: 金融危机爆发
第三章 当代金融危机传染的信用机制
    第一节 金融危机传染的信用属性和类型
        一、金融危机传染的界定
        二、金融危机传染的信用属性:信用紧缩传染
        三、信用紧缩传染的普遍性
        四、信用紧缩传染的类型
        (一) 以自然的信用收缩传染为主要基础的信用紧缩传染
        (二) 以人为的信用收缩传染为主要基础的信用紧缩传染
    第二节 金融危机传染的信用路径
        一、信用的主体双向性传染
        二、信用的关系性传染
        三、信用的心欲性传染
        四、信用的信息性传染
    第三节 金融危机信用紧缩传染的当代特征
        一、信用紧缩传染的关系渠道更加紧密和复杂
        二、信用紧缩传染主体多元化
        三、信用紧缩传染的速度加快
        四、信用紧缩传染的工具创新
    第四节 金融危机传染的案例考察
        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传染的信用考察
        (一) 亚洲金融危机传染过程概述
        (二) 亚洲金融危机传染中的信用机制
        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传染的信用考察
        (一) 世界金融危机传染过程概述
        (二) 世界金融危机传染中的信用机制
第四章 当代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机制及其效应
    第一节 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逻辑
        一、金融危机消退的界定
        二、金融危机消退的基本逻辑
        三、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过程
        (一) 信用关系的重建
        (二) 信用信任的恢复
        四、金融危机消退的内在逻辑:矛盾的视角
    第二节 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路径
        一、信用主体的退出
        (一) 作为个人的信用主体的退出
        (二) 作为企业的信用主体的退出
        (三) 作为金融机构的信用主体的退出
        (四) 作为政府的信用主体的退出
        二、信用主体的自我修复
        (一) 作为个人的信用主体的自我修复
        (二) 作为企业的信用主体的自我修复
        (三) 作为金融机构的信用主体的自我修复
        (四) 作为政府的信用主体的自我修复
        三、信用主体的外部救援
        (一) 对个人信用主体的外部救援
        (二) 对企业信用主体的外部救援
        (三) 对金融机构信用主体的外部救援
        (四) 对政府信用主体的外部救援
    第三节 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效应
        一、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体系重构效应
        (一) 信用体系重构效应的界定
        (二) 金融危机导致信用体系重构的机理
        二、金融危机消退的财富转移效应
        (一) 财富转移效应的界定
        (二) 金融危机消退导致财富转移的机理
        三、金融危机消退的"财富蒸发"效应
        (一) "财富蒸发"效应的界定
        (二) 金融危机消退导致"财富蒸发"的机理
        四、金融危机消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一) 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界定
        (二) 金融危机消退导致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机理
    第四节 金融危机消退的当代特点及案例考察
        一、当代金融危机消退的新特点
        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考察
        (一) 亚洲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路径
        (二) 亚洲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效应
        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考察
        (一)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路径
        (二)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消退的信用效应
第五章 金融危机治理:以信用机制为基础
    第一节 金融危机治理的方法论及信用机制原理
        一、金融危机治理的方法论思考
        (一) "治标"与"治本"
        (二) 金融危机"治本"的层次性
        二、金融危机治理的信用机制原理
        (一) 金融危机治理的基本思路:信用机制的启示
        (二) 金融危机治理的基本原则:熨平信用波动
        (三) 金融危机治理的信用基础:信用的本性
    第二节 金融危机治理的信用策略
        一、金融危机预防的信用策略
        (一) 信用扩张机制改造
        (二) 加强信用监管
        (三) 信用膨胀的抑制
        二、金融危机应对的信用策略
        (一) 个体的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二) 企业的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三) 金融机构的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四) 金融危机应对的国家策略
        三、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治理
    第三节 当代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策略
        一、金融危机问题的中国特殊性
        二、金融危机预防的中国策略
        三、世界金融危机应对的中国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市场信用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信用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论文逻辑框架
第二章 信用与建筑市场信用
    2.1 信用的基本概念
        2.1.1 信用的基本涵义
        2.1.2 信用的基本要素
        2.1.3 信用的基本类型
        2.1.4 信用的相关学说
    2.2 建筑市场信用
        2.2.1 建筑市场
        2.2.2 建筑市场信用
        2.2.3 建筑市场信用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系统分析
    3.1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3.1.1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表现形式
        3.1.2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危害
    3.2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特性分析
        3.2.2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SD分析
    4.1 系统动力学
        4.1.1 基本原理
        4.1.2 系统基模
        4.1.3 建模基本步骤
    4.2 建模目的及系统边界
        4.2.1 建模目的
        4.2.2 系统边界
        4.2.3 系统行为参考模式
    4.3 模型结构分析
        4.3.1 因果关系图
        4.3.2 反馈回路分析
    4.4 SD模型的建立
        4.4.1 系统流图
        4.4.2 符号说明
        4.4.3 建立方程
    4.5 运行结果与分析
        4.5.1 模型有效性检验
        4.5.2 模拟结果分析
        4.5.3 系统模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5.1 治理信用问题的总体思路
    5.2 制度约束力的构建——市场管理制度建设
        5.2.1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5.2.2 改革资质管理制度,科学设置评判标准
        5.2.3 完善工程担保制度,合理分担项目风险
        5.2.4 完善失信惩戒制度,提高失信成本
        5.2.5 提高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制度执行效果
    5.3 利益驱动力的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5.3.1 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提高守信预期收益
        5.3.2 完善企业破产制度,平衡市场供求关系
    5.4 信息传导力的形成——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5.4.1 完善信用相关立法,形成信用法制基础
        5.4.2 加强信用监督管理,提供建设支持体系
        5.4.3 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5.4.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5.5 文化引导力的培养——市场信用文化建设
        5.5.1 树立市场信用理念,强化主体信用意识
        5.5.2 加强信用管理教育,培养企业社会责任
        5.5.3 提高执业人员素质,增强行业自律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试论种子企业的信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信用”的四种界定方式[J]. 肖伟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D]. 李黎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农村金融联结信用风险演化机理研究 ——基于信用行为视角[D]. 王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马克思信用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D]. 李珊珊.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2019(02)
  • [5]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研究[D]. 杨兴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6]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D]. 白晓. 西南民族大学, 2016(03)
  • [7]信用哲学引论[D]. 杨文礼.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8]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 王建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转型期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的初步研究:一种基于场域视角的观点[A]. 罗劲. 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 2009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市场信用问题探讨[D]. 华文鑫. 中南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论种子企业的信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