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采收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采伐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贾丹[2](2021)在《低质林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但是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使得大兴安岭林区产生了较多的低质林。为了提升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质量、改善森林生态功能,在2009年通过带状改造模式对大兴安岭翠峰林场内的低质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改造宽度分别为6m(ZM6)、10m(ZM10)、14m(ZM14)和18m(ZM18),并以未改造的样地作为对照样地(ZM0)。本项研究监测并统计了 2014至2017年5块样地内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呼吸速率等土壤环境因子的指标。提取2014年土壤样本中的总DNA,进行了土壤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 1)的高通量测序,进行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OTU构成、种群分类、Alpha分析、Beta分析等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并将多样性分析结果与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同时利用传统的微生物稀释培养法培养并记录了 2014至2017年所有样地内每克干土中可培养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并将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环境因子做了相关性分析。本项研究可以清楚地揭示大兴安岭地区土壤微生物(真菌和细菌)的结构组成,微生物对带状改造的响应,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同时也可以探究带状改造对森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本项目的结果可以为带状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优化最佳改造条件,对改善大兴安岭地区现有低质林的状况,提高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1)5块样地内的15个土壤样品中共测得质控后的真菌序列697 688条,细菌序列857 425条。在相似度97%的情况下,ITS序列中共得到8085个OTU,分属于6个已知真菌门和368个已知真菌属。16s rDNA序列中共得到28001个OTU,可分类的土壤细菌分属于36个菌门186个菌属。5块样地内的优势真菌菌门为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优势菌属为红菇菌属和丝盖伞属。经改造的区域内主要植物致病真菌较少,适合造林,且尤为适合松科和桦木科幼苗的栽植更新。优势的细菌菌门为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Gemmatimonadetes,优势菌属为 DA101、Rhodoplanes和Bradutihizobium。该区域内益生菌相对丰度大,适合植被生长和造林。(2)5块样地内检出的细菌物种数只有ZM14低于对照样地,其余均高于对照样地。ZM18样地内物种检出数与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均为所有样地中最高。5个处理中细菌的ACE指数与Chao1指数的规律相同,均为ZM18>ZM10>ZM6>ZM14>ZM0。采伐宽度与细菌多样性指数Chao1、ACE呈显着正相关。真菌检出物种数方面与多样性指数的结果只有ZM10高于对照样地。(3)PCA分析中,4种处理共解释土壤细菌23%的变异量,带宽为10米的改造带是土壤细菌变异的主要因素。5块样地内细菌共聚成两类,ZM14独立为一类,其余4块样地聚成一类。ZM0与ZM18样地内在细菌门水平上的亲缘关系最近。真菌方面,4种处理共解释土壤真菌29.35%的变异量,ZM6为土壤真菌变异的主要因素。5块样地内真菌共聚成两类,ZM14与ZM6聚成一类,ZM0、ZM10、ZM18聚成一类。ZM18与ZM0样地内在真菌门水平上的亲缘关系最近。(4)带状改造后第5年,土壤有机质、全磷、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等5项指标与对照样地(ZM0)的差异不显着。酸碱度、全磷、总孔隙度方面,随着宽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ZM10样地达到最小值。有机质、全氮、全钾三项指标随采伐宽度增加均呈现下降趋势。含水率随宽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ZM6样地为最小值。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为ZM0、ZM6与ZM14的数值随带宽的增加而增加,且均小于未采伐样地,而带宽为18米时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其它样地。采伐后的样地的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增大,而土壤湿度是先增大再减小。(5)8个土壤因子引起了土壤微生物58.74%的变异率,ZM6样地内优势菌为硝化螺旋菌门,总氮和SP。两者正相关。ZM10样地内真菌有子囊菌门、球囊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细菌为厚壁菌门、疣微菌门。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总氮和SP呈负相关。ZM18样地内优势真菌为担子菌门、sp38,细菌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杆菌、AD3,与pH和总磷呈正相关,与总有机质、总钾和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6)改造带宽度为10m的样地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最丰富,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仅次于ZM18样地,结合改造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等综合情况来看,在地形地势、气候、坡向等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带宽为10m的带状改造的效果最好

侯贵荣[3](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丁颖蕾[4](2020)在《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文中提出马尾松由于其抗旱性和耐贫瘠生长特性,成为土壤侵蚀区的先锋树种。人工营造的马尾松纯林存在林下植被单一、林下空间结构简单的问题仍较严重。为解决马尾松林下土壤流失严重的问题,对各马尾松林分采取近自然经营措施,通过近自然经营实施林分与相应对照林分进行比较,以及定量化评价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如何构建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了解近自然经营措施、无经营措施对照组间各项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3、定量评价近自然经营措施与对照经营措施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初步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以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为研究区域,构建DPSIR(概念框架模型)从实施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初衷和所希望达成的目的出发,对实施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的驱动力、压力、当前林分状态、产生影响及响应进行分析,整理出的指标可分为四类:改良土壤功能、抗蚀性、导水性和林下植被生长情况。共选取了用于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的41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和确定了29个评价指标,构成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不同近自然经营评价指标的变化特征:(1)土壤功能:土壤功能综合评分排序为:近熟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对照;土壤功能变化特征从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2)土壤抗蚀性:土壤抗侵蚀能力综合评价排序为:幼龄林抚育>幼龄林抚育对照>近熟林间伐对照>近熟林间伐>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土壤抗蚀性能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机械组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团聚体土壤结构和稳定性净增长排序为:幼龄林抚育>中龄林间伐>近熟林间伐与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特征一致。(3)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综合评分排序为幼龄林抚育对照>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近熟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实施近自然经营的马尾松林除幼龄林抚育及其对照组外,其余马尾松林在实施近自然经营措施后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均大于相应对照组。(4)林下植被生长情况: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生长情况的排序为:近熟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中龄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幼龄林抚育对照。在林下植被的生长变化中,提升效益最大的是近熟林间伐马尾松林,幼龄林抚育次之,中龄林间伐马尾松林分提升效益最小。3、本文对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下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定量评价采用的是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所占权重为25%和75%。将两个方法所求结果以及相应所占的权重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三种近自然经营措施及其相应对照组的评价总分值为:幼龄林抚育对照>中龄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对照>近熟林间伐>近熟林间伐对照>幼龄林抚育。三种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净增长率排序为:近熟林间伐>中龄林间伐>幼龄林抚育。

胡方伟[5](2020)在《退化马尾松森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然而,马尾松林在近些年遭受了大面积松材线虫病的侵扰,导致马尾松林内植株死亡,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林分,急需开展松材线虫病干扰后退化马尾松林的退化林恢复。因此,开展退化马尾松林的恢复研究已成为森林培育与生态学科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选择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内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形成马尾松退化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退化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结构调查,依据《安徽省退化林修复技术导则》对退化林分进行退化程度的划分,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马尾松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并对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为退化马尾松林的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1)共有三种类型的马尾松林,本次调查记录到DBH≥3cm的存活的木本个体1074株,总共分为15科17属19种;灌木层物种数量为32种,分24科29属;草本层物种种类较少,分属6科4属,共计7种。三种不同类型马尾松林在垂直方向上都可以分为乔、灌、草三个层次;冬青和檵木在重度退化和中度退化马尾松林乔木层中优势度明显。(2)重度退化和中度退化马尾松林中Shannon-Winer和Simpson指数大小表现都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在轻度退化林中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重度退化和中度退化Simpson指数明显高于轻度退化马尾松林。其乔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大小为:重度退化林中檵木(33.97)>马尾松(29.66)>冬青(17.15),中度退化林:马尾松(45.07)>檵木(26.17)>冬青(11.91),轻度退化林:马尾松(87.51)>冬青(5.67),说明冬青和檵木能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作为林下恢复的主要阔叶树种。(3)土壤中的氨态氮、TP、TC和TN都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TN和含水率在重度、中度退化和轻度退化马尾松林中差异性较大,土壤养分含量基本是重度退化和中度退化马尾松林高于轻度退化马尾松林,其中0-20cm土层中重度退化马尾松林TN的含量为20.91g/kg,中度退化为23.75g/kg,轻度退化仅为12.91g/kg;两个土层总体来说,轻度退化马尾松林中植被多样性与硝态氮、TP、TC和DOC相关性显着,重度和中度退化的马尾松林中土壤中TP、TC和DOC的含量对群落中植被多样性影响最为明显。(4)重度退化和轻度退化马尾松林的AWCD值要高于中度退化马尾松林的值;土壤微生物中Shannon-Winer多样性指数较高,其中重度退化为2.88,中度退化为3.02,轻度退化为3.13;重度和中度退化马尾松林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被的多样性相关性更为密切;重度和中度退化马尾松林中六大类碳源的利用率以及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值AWCD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三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不显着负相关性,轻度退化马尾松林中仅有多聚物类和多酚类出现过不显着的负相关性;重度和中度退化马尾松林中,土壤养分TP和TN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植被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轻度退化马尾松林中,TP和DOC也均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植被多样性指数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

罗碧珍[6](2020)在《林火干扰对广东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地球大气(CO2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森林对碳循环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森林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碳元素最多的碳库,在调节CO2浓度及减缓温室效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非连续的干扰因子,导致植被碳库、凋落物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进而对大气碳平衡及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林火干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其碳汇效应引起科研工作者们的普遍关注,但目前有关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及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因而,本研究选择林火干扰易发频发的广东亚热带林区为研究区域,研究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的量化影响及影响机制,进而有利于减少全球碳平衡估算中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立足森林生态系统尺度,以广东亚热带4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法,以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定固定标准样地,进行植被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和土壤样品的采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试验分析与数据统计分析,测定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不同林火干扰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对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碳)及生态系统碳库产生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量化林火干扰对不同林型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解析林火干扰强度、林型及土层深度对生态系统碳库变异的影响因素,探讨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对阐明林火干扰对亚热带森林固碳效应的影响机制,构建林火干扰对森林碳库影响的评价体系、深化亚热带森林对林火干扰响应机制以及气候变化、林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耦合效应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森林防灭火部门、林业管理部门以及应急管理部门科学有效地选择林火管理策略、准确估算林业碳汇和恢复修复森林火烧迹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对森林防火学以及干扰生态学、林火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产生显着影响林火干扰降低了生态系统碳密度,且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碳密度减少幅度增大。4种林型的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化均表现为对照>轻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重度林火干扰。相比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后马尾松林碳密度依次下降了 6.73%、35.25%和44.95%,杉木林碳密度分别降低了8.29%、26.3 8%和42.37%,桉树林碳密度依次减少了 13.53%、39.41%和56.74%,木荷林碳密度分别下降了 7.99%、23.80%和41.74%。与对照相比,各林型轻度林火干扰强度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强度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林火干扰对广东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程度为重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和林型均对生态系统碳密度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异的71.67%,林型解释了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异的17.58%,说明林火干扰强度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林火干扰减少了植被碳密度植被碳密度随着林火干扰强度增强而减少,但不同组分的植被碳密度表现不同,乔木碳密度在不同林火干扰强度下的变化与植被碳密度的变化一致,而草本碳密度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同林火干扰强度下,植被各组分碳密度均以乔木层减少幅度最大。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着降低了植被碳密度(P<0.05)。乔木碳密度在不同林火干扰强度下的变化与植被碳密度的变化一致,而草本碳密度则呈现与乔木碳密度相反的变化趋势为重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对照。林火干扰强度显着影响乔木和草本碳密度,亦对灌木碳密度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轻度林火干扰虽显着提高了草本碳密度,亦对灌木碳密度产生了影响,但对占植被主体地位的乔木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因而未导致植被碳密度的显着变化。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虽显着提高了草本碳密度,也对灌木碳密度产生了影响,但显着降低了乔木碳密度,进而显着减少了植被碳密度。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和林型均对植被碳密度有显着影响,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亦对植被碳密度表现出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植被碳密度变异的73.17%,林型解释了植被碳密度变异的12.06%,两者的交互作用解释了植被碳密度变异的9.53%,说明林火干扰强度是导致植被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3)林火干扰降低了凋落物碳密度林火干扰均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P<0.05),并随林火干扰强度的增加其减少幅度增大,但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凋落物碳密度的影响有所差异。轻度林火干扰虽减少了乔木碳密度,但影响差异不显着,同时显着增加了草本碳密度,并影响了灌木碳密度,从而减少了凋落物的来源,进而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虽显着增加了草本碳密度,并影响灌木碳密度,但显着降低了乔木碳密度,从而减少了凋落物的来源,进而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和林型均对凋落物碳密度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的38.73%,林型解释了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的50.97%。(4)林火干扰减少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活性有机碳含量林火干扰减少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并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而呈减少趋势,且减少幅度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轻度林火干扰仅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尚未引起土层(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显着变化,因而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20-40cm)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而导致土层(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显着变化,因而对土壤有机碳密度产生显着影响(P<0.05)。活性有机碳含量各组分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沿土壤剖面递减的幅度呈现一定的差异性,重度林火干扰后的递减趋势最强,土壤表层活性有机碳的下降趋势较明显,土壤浅层活性有机碳次之,土壤深层(40-100cm)活性有机碳下降趋势较为平缓。林火干扰对各林型土壤细根生物量均产生影响,但轻度林火干扰仅对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细根生物量(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火干扰强度、林型、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林型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显着影响。林火干扰强度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8.78%,林型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5.41%,土层深度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70.29%,林火干扰强度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8.16%,林型和土层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2.68%。(5)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林火干扰有效改变了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生态系统地上(植被)碳库和地表(凋落物)碳库减少幅度大于地下(土壤有机碳)碳库,即林火干扰后地上和地表部分碳库占比减少,而地下土壤有机碳库占比增加的趋势。对照样地马尾松林、杉木林、桉树林和木荷林土壤有机碳库占比分别为56.51%、61.1 5%、58.58%和61.59%,而重度林火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库占比呈上升趋势,占比依次为82.97%、78.49%、81.1%和70.96%,占生态系统碳库的优势地位,而植被和凋落物碳库占比呈下降趋势,处于生态系统碳库的次要地位。(6)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机制林火干扰消耗大量植被碳库,改变植被及其群落的结构与组成,影响植被的发育和生长,对植被间作用机制起着调节作用,从而调控凋落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并对土壤有机碳库产生影响,且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进而造成生态系统碳库减少。研究发现轻度林火干扰仅显着减少了凋落物碳密度和土壤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细根生物量,而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但由于植被碳密度占比较大,因而轻度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既显着降低了土壤表层和土壤浅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细根生物量,又显着减少了植被碳密度与凋落物碳密度,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差异显着。综上所述,中度和重度强度的林火干扰对广东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显着,而轻度强度的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不显着,鉴于中度和重度强度的林火干扰易造成生态系统碳库损失大和环境污染,因此,为有效提高森林碳汇效应,维护生态系统碳平衡,尽量减少中度和重度强度的林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碳库产生的显着影响,建议在森林经营管理和林火管理措施上应用推广轻度林火干扰强度的计划烧除作为碳减排增汇效应的森林碳汇管理手段。同时研究表明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木荷林生态系统碳损失最少,因而应提倡种植木荷作为南方防火树种,从而达到防火效应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建设。

谢越[7](2019)在《亚热带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畜牧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林下养殖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别于传统养殖业的,将林地资源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综合型产业经济结构,具有平衡林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然而林业养殖的过度养殖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加快水土流失、导致林地植物多样性下降。因此如何选择一种适合当地林业和养殖业发展的林下养殖模式,使在发展林下养殖的同时,又能维护林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林下经济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过63.1%。江西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养殖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将江西省的资源优势整合,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养殖对江西的农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鸡种,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特点。因此本文以泰和乌鸡为对象,研究林下乌鸡养殖对马尾松林土壤养分以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如何平衡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及林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撑,为我国林下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生态实验站马尾松林进行。在1983年种植的马尾松林设置了16个20m×30m养殖样方对乌鸡进行放养。乌鸡养殖密度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D0(对照,样地内不养殖乌鸡)、D1(每个样地养殖20只乌鸡)、D2(每个样地养殖50只乌鸡)和D3(每个样地养殖70只乌鸡)。每个处理重复4次。试验期间,采样取土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土壤C、土壤N、土壤有效氮、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微生物量C、N和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调查统计样地内乔木、灌木和草本生数量及其多样性。采样调查时间分别为2017年7月、2017年10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2018年7月、2018年10月、2019年1月、2019年4月和2019年7月。研究结果表明:(1)林下乌鸡养殖中等密度(D2)能提高土壤C和土壤N含量,而高密度(D3)则使土壤养分含量下降。不同乌鸡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存在差异。土壤C和土壤N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中密度(D2)达到最大值,当养殖密度达到D3时土壤C和土壤N含量相较于D2有所降低,但D0、D1、D2和D3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2)土壤有效氮随乌鸡养殖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各处理的土壤有效氮均以硝态氮为主。与对照相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下土壤有效氮的含量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并在D2处理达到最大值。(3)土壤微生物活性随乌鸡养殖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脲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量C和土壤微生物量N(MBC和MBN)均随乌鸡养殖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D2密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下降。(4)乔本物种多样性无明显变化,灌木和草本物种多样性随乌鸡养殖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灌木和草本各样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中密度(D2)达到最大值。乔本各物种多样性指标无明显变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地林下乌鸡养殖密度对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植物多样性具有一定地促进作用,然而密度过大时反而会降低土壤肥力和植物多样性。因此,合理控制林下乌鸡养殖密度有助于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共赢,实现当地养殖业与林业发展的共同发展。

孙启越[8](2019)在《河北平泉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力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围绕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地力能否维持的问题,采用时序研究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一致的不同林龄人工林(32年中龄林、40年近熟林、53年成熟林)、皆伐后不同时间(伐后5年、10年、24年)的天然更新林以及撂荒地开展调查研究,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林木生长量、林分蓄积量、凋落物储量、凋落物持水能力、林下植物多样性等指标综合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地力变化情况。旨在明确现有经营模式下油松林的地力状况,针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油松合理育林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对实现油松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从人工林中龄林到成熟林阶段,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有明显改善;皆伐后初期林地土壤质量继续提升,皆伐后5年到24年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伐后24年天然更新林土壤质量总体仍好于中龄林和近熟林;天然更新林相比撂荒地土壤质量明显提高,说明油松人工林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森林对土壤质量整体上是有利的。(2)不同发育阶段林地凋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差异不大,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凋落物逐渐累积,林地凋落物层的持水能力相应逐渐增加,成熟林凋落物层凋落物储量达5.02 t·hm-2,最大持水量达10.80 t·hm-2;皆伐收获后林地凋落物储量大幅减少,凋落物持水量明显下降;至皆伐后24年,地表凋落物重新累积起来,储量达4.14t·hm-2,接近32年人工林,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也增长至9.18 t·hm-2。(3)油松人工林及皆伐后天然更新林下植物以菊科和蔷薇科为主,7组样地共出现灌木植物21种,草本植物66种。从中龄林到成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林下物种数在皆伐后初期相比成熟林显着降低,随着时间推移又逐渐增多,在伐后10年多样性指数达到峰值,随后出现的下降与个体竞争有关。皆伐后自然植被恢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提高,且林下植物发展与土壤质量改善可以相互促进。(4)油松人工林与皆伐后天然更新林在0~20年林木生长过程差异不显着,天然更新林在树龄20年时的林木生长量相比人工林稍有提高。32年、40年、53年生人工林蓄积量分别为114.30 m3·hm-2、113.06 m3·hm-2和 130.27 m3·hm-2。伐后24年天然更新林林分蓄积仅为46.28 m3·hm-2,从维持林分长期生产力的角度建议在林分自然稀疏后进行人工补植,或在自然稀疏前及时进行人工抚育。(5)人工林皆伐收获后依靠天然更新实现植被恢复的过程实现了地力的自我维持。在皆伐10年以后,天然更新密度过大,林地开始出现自然稀疏,建议及时进行人工抚育,移出部分天然更新,以及在过疏林分中补植油松及阔叶树种,以维持林地土壤质量、提高森林结构稳定性,延续林分长期生产力。

温远光,周晓果,朱宏光,刘世荣,王磊,蔡道雄,贾宏炎,明安刚,卢立华[9](2019)在《桉树生态营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桉树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开展生态营林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营林措施与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关系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桉树生态营林实践,建立起现代桉树生态营林理论体系。文中提出生态营林的定义、生态营林原则和生态营林的理论体系。6年的生态营林实践表明,采取"低干扰、低投入、低污染"的生态营林方式,获得"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率"的营林效果,实现长短结合、一般用材与珍贵用材结合、木材生产与生态服务协同提升的生态营林目标。该理论是解决当今桉树人工林木材生产和生态服务失衡以及生物安全、土壤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推动我国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谭靖星[10](2018)在《连栽对青神县巨桉人工林有机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巨桉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大面积长时间的栽种巨桉,栽种地区面临着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多代连栽巨桉林表现得更为突出。土壤有机碳是林地生产力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重要指标,研究巨桉连栽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对于巨桉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三个代次(一代林、二代林和三代林)6 a生巨桉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连栽对巨桉人工林植被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碳(易氧化碳、颗粒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稳定态碳含量的影响,为揭示巨桉连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进而为巨桉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代、二代和三代巨桉人工林乔木层各器官碳含量分别介于0.4570.504g·g-1、0.4470.490g·g-1和0.4530.481g·g-1之间,不同代次间各器官碳含量差异不明显;不同代次巨桉林灌木层和草本层同一器官碳含量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一代林>二代林>三代林。这表明连栽对巨桉林乔木层碳含量影响小,对林下植被碳含量影响较大。(2)一代、二代和三代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介于7.36215.466g·kg-1、7.01812.352g·kg-1和6.91811.041g·kg-1之间,各代次巨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连栽代次的增加,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呈显着下降的趋势;20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这表明土壤有机碳随连栽代次增加而降低,但主要表现在表层土(020cm)。(3)不同连栽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活性碳(易氧化碳、颗粒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稳定态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明显降低。010cm和1020cm土层各活性碳含量随连栽代次增加明显下降,20cm以下土层各活性碳含量也呈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连栽后土壤稳定态碳含量无明显变化。这表明,连栽只影响了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中的活性部分,且主要体现在表土层(020cm)。(4)不同连栽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胡敏素、胡敏酸和富里酸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各代巨桉林土壤胡敏素、胡敏酸和富里酸碳含量随连栽代次的增加而降低,主要表现在表层土(020cm)。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表现为一代林(0.242)>二代林(0.215)>三代林(0.202)。表明连栽后巨桉人工林土壤腐殖质品质变差。(5)相关性分析表明,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与各活性碳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0.622<r<0.699,p<0.01);各活性有机碳俩俩之间也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0.888<r<0.952,p<0.01)。综上所述,连栽导致了青神县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碳和腐殖质碳含量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巨按的快速生长,消耗了大量土壤养分和水分,在生长过程中又未及时施肥;长期单一种植巨桉导致土壤酸化,以及在采伐时采用全树利用等原因造成林下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减少。因此,在巨桉连栽过程中,应保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保留采伐剩余物,同时在其生长旺盛期加强抚育培肥措施,以维持林地土壤养分平衡,实现巨桉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二、采伐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伐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低质林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采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4 采伐对植被的影响
    1.5 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1.6.1 稀释平板培养法
        1.6.2 Biolog微平板法
        1.6.3 PCR—DGGE法
        1.6.4 高通量测序法
    1.7 研究内容
    1.8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 技术路线
2 实验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样地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植物调查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3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2.3.4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2.3.5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
        2.3.6 土壤微生物的培养
        2.3.7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2.3.8 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2.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4.1 数据的记录
        2.4.2 方差分析
        2.4.3 相关性分析
        2.4.4 OTU分析
        2.4.5 Alpha多样性分析
        2.4.6 Beta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带状改造对土壤因子及植被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带状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2 带状改造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3 带状改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3.2.4 带状改造对保留木的影响
        3.2.5 带状改造对红松幼苗的影响
        3.2.6 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2.7 土壤因子与植被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带状改造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总DNA的提取
        4.2.2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及OTU分析
        4.2.3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4.2.4 土壤细菌Beta分析
        4.2.5 土壤细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带状改造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及OTU分析
        5.2.2 土壤真菌Alpha分析
        5.2.3 土壤真菌Beta分析
        5.2.4 土壤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5.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被的相关性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带状改造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量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2 培养条件的优化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带状改造对土壤细菌生物量的影响
        6.3.2 带状改造对土壤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6.3.3 带状改造对土壤放线菌生物量的影响
        6.3.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及改造带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6.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植被的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3.3 研究方法
        3.3.1 标准样地设置
        3.3.2 林分结构调查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3.3.7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5.1 低效林界定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5.1.2 低效林判定
    5.2 低效林分级
    5.3 低效林成因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5.4.1 林分结构特征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6.1.1 轻度低效
        6.1.2 中度低效
        6.1.3 重度低效
        6.1.4 优化目标验证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6.2.1 封山育林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6.3 讨论
    6.4 小结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序言
    1.2 研究进展
        1.2.1 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研究
        1.2.2 近自然森林经营研究
        1.2.3 国内外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及经营技术研究
        1.2.4 研究展望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2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分与对照林分间水土保持效益的对比分析
        1.4.3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定量评价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林地概况
    2.2 近自然经营措施实施对象概况
    2.3 实验设计及取样单元基本情况
    2.4 样品测定及数据分析
        2.4.1 土壤样品测定方法
        2.4.2 指标测定方法
        2.4.3 指标分析方法
        2.4.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改良土壤功能研究
    3.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3.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3.3 讨论
        3.3.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物理性状的差异性
        3.3.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化学性状的差异性
第四章 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
    4.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持水性能分析
    4.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渗透率的变化
    4.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土壤渗透速度变化过程模拟
    4.4 入渗模型模拟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5.1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
    5.2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5.3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5.4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土壤机械组成
    5.5 以微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土壤抗蚀性指标
    5.6 讨论
第六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对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
    6.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优势种描述
    6.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物种重要值
    6.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植被覆盖变化
    6.4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枯落物数量
    6.5 不同近自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
    6.6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中优势种的胸径、树高、冠幅结构
    6.7 讨论
第七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
    7.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7.3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7.4 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初始指标集
    7.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7.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甄选
        7.6.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7.6.2 数学模型
    7.7 指标筛选结果、内涵及计算方法
    7.8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7.8.1 改良土壤功能状况
        7.8.2 土壤水分入渗性能
        7.8.3 土壤抗蚀性能(各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机械组成)的数量变化特征
        7.8.4 林下植被生长情况
第八章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
    8.1 评价模型
    8.2 确定权重
        8.2.1 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
        8.2.2 熵权法计算结果
        8.2.3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效益比较
        8.2.4 三种评价方法结果比较
        8.2.5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结论
    8.3 评价结果分析
        8.3.1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改良土壤功能研究
        8.3.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分土壤抗蚀性能评价结果
        8.3.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土壤水分入渗性能评价结果
        8.3.4 不同近自然经营林林下植被生长情况
        8.3.5 不同近自然经营措施下准则层变化特征
        8.3.6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总评分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1.1 构建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9.1.2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各项指标变化趋势
        9.1.3 不同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定量评价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项目资助

(5)退化马尾松森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马尾松人工林退化类型划分的依据
        2.2.3 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
        2.2.4 物种多样性指数
        2.2.5 土壤采集与养分分析
        2.2.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退化马尾松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3.1.1 退化马尾松林群落组成与外貌特征
        3.1.2 退化马尾松林植被结构与分布
        3.1.3 退化马尾松林植被多样性
    3.2 退化马尾松林土壤理化性质
    3.3 退化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3.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分析
        3.3.2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多样性分析
    3.4 退化马尾松林中植被多样性的关系
    3.5 退化马尾松林中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的关系
    3.6 退化马尾松林中土壤微生物与植被的关系
    3.7 退化马尾松林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8 退化马尾松林中碳源利用多样性与植被多样性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林火干扰对广东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方法进展
        1.2.1 国外研究方法概况
        1.2.2 国内研究方法概况
    1.3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1.3.1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1.3.2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库的影响
        1.3.3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库的影响
        1.3.4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1.4 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立题依据
    1.6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1.6.1 研究假设
        1.6.2 研究思路
    1.7 主要研究任务与科学问题
        1.7.1 主要研究任务
        1.7.2 科学问题
    1.8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9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9.1 研究方法
        1.9.2 技术路线
    1.10 本章小结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特征与地质地貌
        2.1.2 土壤条件与河流水系
        2.1.3 植被状况
        2.1.4 森林火灾状况
    2.2 广东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2.2.1 森林火灾时间变化规律
        2.2.2 森林火灾空间变化规律
    2.3 样地设置
    2.4 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调查
    2.5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 细根生物量的采集与处理
    2.7 实验方法
        2.7.1 生物量的测定
        2.7.2 碳含量的测定
        2.7.3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2.7.4 单位面积碳密度的计算方法
        2.7.5 林火干扰强度划分
    2.8 数据统计分析
    2.9 本章小结
3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库的影响
    3.1 林火干扰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3.2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含量的影响
    3.3 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
    3.4 植被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库的影响
    4.1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生物量的影响
    4.2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含量的影响
    4.3 林火干扰对凋落物碳密度的影响
    4.4 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5.1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5.1.1 林火干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1.2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1.3 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5.1.4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5.2 林火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2.1 林火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5.2.2 林火干扰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2.3 林火干扰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
        5.2.4 林火干扰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2.5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异的影响因素
    5.3 林火干扰对土壤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5.4 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6.1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
    6.2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
    6.3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6.4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机制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林火管理策略
    7.4 不足之处
    7.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亚热带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林下养殖研究进展
    1.3 林下养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林下养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林下养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6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材料
    2.1 试验地概况与样地设置
    2.2 研究方法与材料
        2.2.1 养殖密度设置方法
        2.2.2 取样与处理方法
第三章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分析方法
        3.2.2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3.3.2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3.3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4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5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微生物量N,C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分析方法
        4.2.2 数据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4.3.2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C、N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分析方法
        5.2.2 数据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乔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3.2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3.3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6.1.2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1.3 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6.1.4 综合结论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河北平泉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人工林地力研究进展
        1.2.1 人工林地力研究的有关概念
        1.2.2 长期立地生产力保持研究
        1.2.3 我国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化
        1.2.4 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1.2.5 尚不明确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研究地林分状况与经营模式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土样采集与测定
        2.2.3 林分生长量与蓄积量测定
        2.2.4 地表凋落物调查
        2.2.5 林下植被调查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的土壤质量
        3.1.1 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3.1.2 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3.1.3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3.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3.1.5 小结
    3.2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表凋落物状况
        3.2.1 凋落物储量变化
        3.2.2 凋落物水分特征变化
        3.2.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凋落物层综合评价
        3.2.4 小结
    3.3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3.3.1 林下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变化
        3.3.2 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
        3.3.3 林下植物群落相似性
        3.3.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林下植物多样性综合评价
        3.3.5 小结
    3.4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林木生长过程与林分蓄积量
        3.4.1 胸径生长过程对比
        3.4.2 树高生长过程对比
        3.4.3 单株材积生长过程对比
        3.4.4 不同发育阶段的林分蓄积量
        3.4.5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桉树生态营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生态营林概念及与其他营林概念的区别
    1.1 生态营林的概念
    1.2 生态营林与其他营林概念的区别
2 生态营林的原则
    2.1“三低三高”原则
    2.2 混交和结构优化原则
    2.3 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维持原则
    2.4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原则
    2.5 最佳经营周期原则
3 生态营林理论
    3.1 桉树人工林发育阶段理论
        3.1.1 幼树阶段
        3.1.2 幼龄林阶段
        3.1.3 中龄林阶段
        3.1.4 成熟林阶段
        3.1.5 过熟林阶段
    3.2 桉树人工林的密度控制理论
        3.2.1 密度对桉树人工林个体生长的作用规律
        3.2.2 密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生长的作用规律
        3.2.3 桉树生态营林的合理密度理论
        3.2.4 桉树生态营林的营养面积调控理论
    3.3 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理论
    3.4 桉树林下植被生态化管理理论
        3.4.1 林下植被的重要性
        3.4.2 植物功能群丧失的生态后果
        3.4.3 桉树林下植被的生态化管理
    3.5 土壤肥力维持理论
        3.5.1 土壤肥力学说
        3.5.2 桉树林地土壤肥力演变
        3.5.3 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维持和修复理论
    3.6 地上与地下生物的协同理论
        3.6.1 地上与地下生物群落的耦合关系
        3.6.2 地上与地下生物群落的协同理论
    3.7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理论
        3.7.1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互联互作理论
        3.7.2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理论
    3.8最佳经营周期理论
        3.8.1经营周期的定义
        3.8.2桉树最佳轮伐期理论
4生态营林实践
    4.1桉树生态营林试验设计
        4.1.1试验林构建
        4.1.2试验设计理念
        4.1.3试验设计及处理
    4.2生态营林实践效果评价
        4.2.1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
        4.2.2群落生物多样性
        4.2.3林分土壤肥力
        4.2.4林分经济效益
5 结语

(10)连栽对青神县巨桉人工林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巨桉人工林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1.2 土壤有机碳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1.3 连栽对植被碳含量的影响
    1.4 人工林连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5 人工林连栽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5.1 人工林连栽对土壤活性碳库各组分的影响
        1.5.2 人工林连栽对土壤稳定有机碳库的影响
        1.5.3 人工林连栽对土壤惰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2 研究方案
    2.1 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标准地设置
        2.4.2 土壤样品、植物样品和凋落物的采集处理
        2.4.3 样品测定指标与方法
    2.5 技术路线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代次的巨桉人工林植被碳含量
        3.1.1 不同代次的巨桉人工林乔木层各器官碳含量
        3.1.2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林下灌草层碳含量
        3.1.3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林下草本和凋落物碳含量
    3.2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3.3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
        3.3.1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易氧化碳含量
        3.3.2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颗粒性有机碳含量
        3.3.3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
        3.3.4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
        3.3.5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
    3.4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与各活性有机碳的相关性
    3.5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稳定态有机碳含量
    3.6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腐殖质含量
        3.6.1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胡敏酸含量
        3.6.2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富里酸含量
        3.6.3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胡敏素含量
        3.6.4 不同代次巨桉人工林土壤胡敏酸(HA)/富里酸(FA)
4 讨论
    4.1 巨桉连栽对植被碳含量的影响
    4.2 巨桉连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3 巨桉连栽对土壤各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4.3.1 巨桉连栽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4.3.2 巨桉连栽对土壤颗粒性有机碳的影响
        4.3.3 巨桉连栽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4.3.4 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4.3.5 巨桉连栽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4.4 巨桉连栽对土壤稳定态有机碳的影响
    4.5 巨桉连栽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5 结论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采伐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低质林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D]. 贾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贵阳市近自然经营马尾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D]. 丁颖蕾. 贵州大学, 2020
  • [5]退化马尾松森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胡方伟. 安徽农业大学, 2020
  • [6]林火干扰对广东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D]. 罗碧珍.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7]亚热带马尾松林下乌鸡不同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 谢越.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7)
  • [8]河北平泉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力变化研究[D]. 孙启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桉树生态营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 温远光,周晓果,朱宏光,刘世荣,王磊,蔡道雄,贾宏炎,明安刚,卢立华. 广西科学, 2019(02)
  • [10]连栽对青神县巨桉人工林有机碳的影响[D]. 谭靖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采收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