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第二次跨越的战略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实现农业第二次跨越的战略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一、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战略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凯[1](2014)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研究 ——以泾渭科技产业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引进外资,兴办工业项目,加工出口产品,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统筹城乡观点的提出,我国迈入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期。论文从探索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入手,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意在寻找一种能比较客观、准确评价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的方法,建立一套能真实反映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效益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泾渭科技产业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的评价,进一步从实例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在理论研究部分,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着手,明确了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的内涵,分析了开发区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的评价寻找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的评价体系,并对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做出定性评价。在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对泾渭产业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为了研究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将高陵县县域作为泾渭科技产业园区的影响腹地进行研究,对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协调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开发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和对泾渭科技产业园区实证分析,发现影响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重要因素是空间因素。

牛荣[2](2013)在《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户需要外源融资来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陕西作为西部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人均纯收入偏低,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从农户借贷需求角度出发,掌握农户借贷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提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对解决陕西省农户贷款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以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为切入点,在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农户借贷行为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宏观因素,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省农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说明良好的宏观金融环境对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发生的重要性。在深入农户调研基础上,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对陕西省农户的借贷行为进行分析,对农户的资金借入行为、农户资金借出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的借贷特征予以描述,接着运用Probit模式对影响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意愿、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具体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农信社借贷行为的典型调查,分析影响农户从信用社借贷的不利因素,发现陕西省农户借贷存在供求失衡状况,提出实现农户借贷供求均衡的途径是选择政府适度介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借贷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发挥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农户的内生金融需求。最后建议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构建符合农户借贷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政府有效干预,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目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研究动态进行评述和总结。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户借贷行为基础理论。本章是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农村金融理论和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农户经济行为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农户借贷行为分析的影响。第三章,陕西农户借贷行为的宏观因素分析。首先介绍了陕西省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情况,运用农村金融深度和广度指标对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进行测算,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利用宏观金融数据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省农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关联度紧密,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起效慢,但长期内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可以从正面促进农户借贷,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第四章,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特征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目前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具有的特征,运用一般统计分析发现陕西省农户的借贷需求较为普遍,近一半农户有借款意愿。农户借款用途呈多样化特征,生活性借贷占比最大,农户借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借款期限较短。农村信用社是农户借贷的首选渠道,影响农户提出贷款申请的主要因素是成本问题,而农户获得贷款的决定因素是家庭还款能力,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不被大多数农户了解,大部分农户在借钱时首先考虑的是从亲戚朋友处借,农户超过一半的贷款是从亲朋好友处获得的,且大多数借款是无息的。陕西省农村地区存在民间借贷,但不普遍,正规金融机构是农户存款的首选。第五章,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性质将农户借贷因素划分为几个类别,然后运用农户数据和Probit模式对影响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具体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显着影响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正向显着因素有家庭常住人口数、是否知道小额信用贷款和是否被信用社评级并授信和农户耕地面积。负向显着因素是农户家庭储蓄余额。农户向非正规金融部门借贷受更多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非正式金融部门往往与农户处于同一区域,对于借款人的各种信息较为了解,从而对于农户的各种相关信息有着敏感反映。是否被授信和耕地面积对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借贷行为和非正规金融渠道借贷行为两个方面产生正向显着影响。第六章,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借贷行为案例分析。非正规金融部门比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相关信息反映更为灵敏,说明正规金融部门应提高与农户之间的彼此了解,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和创新。为了进一步揭示农户借贷需求从正规金融机构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本研究对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典型调查,发现该县农村信用社满足了60%以上农户的资金需求。通过对农户的收支状况,借贷资金来源方向,资金使用方向的调查,分析影响农户从农信社借贷与亲友借贷的因素,减少影响农户从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不利因素,使农村信用社能更好的服务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七章,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失衡分析。本章分析发现多数农户有信贷需求却没有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而正规金融机构因为自身原因无法满足农户生产生活中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表明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不平衡。农户信贷供需失衡有金融机构和农户两方面的原因。实现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均衡的途径是选择政府适度介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借贷市场混合成长模式,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考虑并尊重农户的内生借贷需求特征。第八章,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与对策。为了解决农户借贷难问题和促进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认为当前陕西省农村金融领域应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逐步完善政策性金融业务,同时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组织,解除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创建和谐、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九章,结束语。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结论及以后的研究展望进行了说明。

司武林[3](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立足于1978-2010年陕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实际进程,对这一地域农村的现代化进行描述、分析。研究从陕西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四个主要方面展开,重点则是此一阶段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改革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重点分析其中的重大问题,寻求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之所以研究农村现代化,是因为它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研究陕西农村,是希望考察对象具体明确,言之有物,更期望研究结论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避免过于抽象和宏观的泛泛而谈。全文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1章,引言,即对本项研究的介绍。包括同类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以及本项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等方面。第2章,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包括世界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过程、发展理论对农村的思考以及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三个部分。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准备,也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借鉴。第3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背景研究意在了解中国社会对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条件分析意在了解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自然禀赋、人口状况和社会资源。第4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通过描述分析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过程,完整认识当代陕西农村发展的逻辑和问题。第5章,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这是陕西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农村传统经济形式适应市场体制的努力;农村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农村繁荣,其后的市场萎缩则导致农村曲折发展。陕西农村经济复苏有待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第6章,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这是陕西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980年代形成的“乡政村治”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却发生“畸变”,日益导致乡政困难和村治异化,表现为农村社会矛盾尖锐。从表面来看,原因在于乡村治理中难以实现多主体间的合作;从根源上讲,则在于当时国家、基层政府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格局。进入21世纪,这一格局开始发生改变,体制运行环境优化,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行,将直接实现分类治理。笔者就此提出“多层竞争一合作体制”,并认为这是当前阶段乡村治理的基本走向。从分化到分治的体制创新,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之一,也反映了陕西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第7章,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举措。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要求为政府与农民形成发展的合力,其实质则是新主体和新功能的重构。首先,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大投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其次,农民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更积极和更有影响力的参与主体。农村反贫困就是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现状的具体表现。第8章,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应坚持城乡融合的基本思路,积极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2004年后,陕西农村城镇化逐渐形成“重点镇建设与城镇体系构建”的特色,重点镇建设成为核心内容,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产业聚集、市场融资机制、保护乡村传统、科学把握“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等。本文的结论是:上述四个方面是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而现有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这些路径优化,进而形成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方法上,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着眼于较小地域的农村社会,重视政策文本与社会现实的互动,考察陕西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内容上,提出以下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大力构建农村市场;当前乡村治理创新的走向是形成“多层竞争—合作”体制;在陕西农村城镇化中,“重点镇”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需要重视解决“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的关键问题。

王振军[4](2009)在《甘肃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所存在问题的背景着手,在探索农村社会保障理论源泉和汇总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框架,并以生态环境脆弱且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甘肃省为例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区域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依据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选择各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突破口和保障水平;二是根据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确定高低不同层次的保障水平;三是针对区域内不同的保障主体确定不同层级的社会保障水平。目的是通过研究,为不同区域和区域内不同人群探索出适宜的社会保障模式,能够切实的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全文以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层次为主线,从区域的视角入手,根据自然区划和行政区划完整的原则,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主要依据,把甘肃划分为三大类区域:Ⅰ类区域(河西中西部区);Ⅱ类区域(河西东部和甘肃中部沿黄灌区);Ⅲ类区域(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地区)。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模型对三类区域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障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求层次。基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各个方面的限制,通过综合分析和多目标评估,构建了不同类型农村区域和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优化模式。一、本文的主要结论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用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物价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物价水平的不同,各地农村的贫困线也不一样。2008年甘肃Ⅲ类区域的农村贫困线为1174元,可Ⅰ类区域的农村贫困线却为1430元,Ⅰ类区域的农村贫困线比Ⅲ类区域的高256元。如果按照全省统一的贫困线,将会导致一些不该享受低保的人群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而一些本该享受的人群失去了享受的机会。由于本文只局限于大区域的的研究,在同一个大区域内贫困线肯定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经济条件导致不同收入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需求层次的不同。高收入农村居民需求层次高,低收入农村居民需求层次低,这就要求应依据当地农村居民的需求层次因人而异的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不同收入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层次的需要。3.根据甘肃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划分。Ⅰ类区域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以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为主,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和医疗救助模式为辅。养老保障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为主,完善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和救济养老保障模式为辅;Ⅱ类区域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为主,以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和医疗救助保障模式为辅。养老保障以完善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为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和救济养老保障模式为辅;Ⅲ类区域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以医疗救助模式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为主,以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为辅。养老保障以完善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和救济养老保障模式为主,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为辅。4.根据甘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高低划分。对于农村医疗保障,甘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于4000元的农村居民应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保障模式;年人均纯收入介于4000元和区域农村贫困线之间的农村居民应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保障模式;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区域农村贫困线的农村居民应以医疗救助为保障模式。对于农村养老保障,年人均纯收入高于4500元的农村居民应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保障模式;年人均纯收入介于4500元和区域农村贫困线之间的农村居民应以完善的家庭养老为保障模式;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区域农村贫困线的农村居民应以救济养老为保障模式。二、本文的创新之处1.本文打破单一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注重自然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与集成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口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特别是从地理学的视角认识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对区域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定量的研究分析。2.选取典型区域,因地制宜,对不同农村区域和农村区域内不同的保障主体,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的保障研究,使研究成果与具体操作方法设计紧密结合,便于扩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3.区域农村贫困线的确定是目前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难点,本文基于人体每天必需的食物消费量和区域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农民的最低食品费用,采用校正的恩格尔系数确定区域农村贫困线,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收入阶层农民对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不同需求,对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保障层次进行了相关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构建了区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模式,为甘肃省及我国实施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现实依据。

杨武,赵育生[5](2000)在《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战略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提出

二、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战略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战略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研究 ——以泾渭科技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研究
        1.3.2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空间绩效评估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内涵界定与理论梳理
    2.1 相关内涵界定
        2.1.1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2.1.2 绩效的解释
        2.1.3 空间的概念
        2.1.4 空间绩效的内涵
        2.1.5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梳理
        2.2.1 空间经济学理论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3.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
    3.1 开发区城乡一体化效应的作用机制
        3.1.1 开发区与城乡关系分析
        3.1.2 开发区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3.2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轨迹
        3.2.1 第一阶段:起步创业阶段(1993—1999)
        3.2.2 第二阶段:发展壮大阶段(2000—2006)
        3.2.3 第三阶段:跨越提升阶段(2007—2012)
    3.3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的评估模型构建
        3.3.1 经济子系统评估体系构建
        3.3.2 空间子系统评估体系构建
        3.3.3 社会子系统评估体系构建
        3.3.4 环境子系统评估体系构建
        3.3.5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估模型
    3.4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
4.泾渭科技产业园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实证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内容
        4.1.1 评价指标选取
        4.1.2 指标体系内容描述
    4.2 评估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4.2.1. 评价的具体方法
        4.2.2 评价的具体步骤
    4.3 泾渭科技产业园发展综合现状
        4.3.1 泾渭科技产业园发展历程
        4.3.2 泾渭科技产业园综合发展评价
    4.4 评价数据库的构建与相关值计算
        4.4.1 指标数据库的建立
        4.4.2 评价相关指标的计算
    4.5 泾渭科技产业园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估
        4.5.1 泾渭科技产业园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子系统评估
        4.5.2 泾渭科技产业园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总系统评估
    4.6 存在问题与优化策略
        4.6.1 存在问题
        4.6.2 优化策略
5.泾渭科技产业园与高陵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协调性分析
    5.1 泾渭工业园推动高陵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效应
        5.1.1 经济效应
        5.1.2 空间效应
        5.1.3 社会效应
        5.1.4 环境效应
    5.2 空间协调性评价方法与指标数据库建立
        5.2.1 城乡一体化空间协调性评价方法
        5.2.2 指标数据库的建立
    5.3 空间协调性分析
        5.3.1 空间协调性子系统评估
        5.3.2 空间协调性总系统评估
    5.4 存在问题与优化策略
        5.4.1 存在问题
        5.4.2 优化策略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纸目录
表格目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2)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了以下课题的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假设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户借贷行为基础理论
    2.1 农户经济行为及借贷行为理论
        2.1.1 行为经济学理论
        2.1.2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2.1.3 农户借贷行为基础理论
    2.2 农村信贷市场与农户借贷
        2.2.1 农村信贷市场理论
        2.2.2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理论
    2.3 我国农户经济行为及借贷行为分析
        2.3.1 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2.3.2 我国农户借贷需求特征
第三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宏观因素分析
    3.1 陕西省农民收入和金融支农基本面分析
    3.2 陕西省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分析
        3.2.1 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指标说明
        3.2.2 陕西省农村金融区域发展指标的合成与实证分析
    3.3 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联度分析
        3.3.1 研究方法和指标设计
        3.3.2 灰色关联分析
    3.4 陕西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分析
        3.4.1 指标设计、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3.4.2 实证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特征实证分析
    4.1 调查基本情况
        4.1.1 调查问卷说明
        4.1.2 调查农户总体情况分析
    4.2 农户借入资金行为特征
        4.2.1 农户借贷需求和借贷来源的选择意愿
        4.2.2 农户贷款覆盖率和借贷申请成功率
        4.2.3 农户借贷的用途、季节性、期限
        4.2.4 农户民间借贷的广泛性
    4.3 农户资金借出行为特征
        4.3.1 农户储蓄行为
        4.3.2 农户资金民间借出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农户借贷需求因素说明
        5.1.1 影响因素
        5.1.2 农户个体行为因素
        5.1.3 金融环境影响因素
    5.2 农户借贷需求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5.2.1 变量定义
        5.2.2 计量模型与计量方法说明
    5.3 模型估计结果
        5.3.1 农户借贷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2 正规金融渠道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3 非正规金融渠道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借贷行为案例分析
    6.1 千阳县农户借贷基本状况
        6.1.1 信用社开展农户贷款的总体情况
        6.1.2 农户借贷的基本特征
    6.2 农信社借贷与亲友借贷对比分析
    6.3 影响农户从信用社贷款的因素分析
        6.3.1 农户从信用社贷款情况的统计分析
        6.3.2 影响农户从信用社贷款的不利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失衡分析
    7.1 陕西省农户借贷供需现状
        7.1.1 农户多元化的信贷需求
        7.1.2 相对单一的金融供给
    7.2 农户信贷供需失衡的原因
        7.2.1 金融机构原因
        7.2.2 农户方面原因
    7.3 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均衡的途径选择
        7.3.1 选择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借贷市场混合成长模式
        7.3.2 加强合作制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7.3.3 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改善农村金融供给
    7.4 小结
第八章 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8.1 加速机构多元化进程,构建符合农户借贷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
        8.1.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户融资主力军的作用
        8.1.2 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领域
        8.1.3 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的优势作用
        8.1.4 促使邮政储蓄银行农村资金回流
        8.1.5 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8.2 建立农户信贷风险分散机制
        8.2.1 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
        8.2.2 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8.2.3 扩大农户借贷抵押品范围
        8.2.4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8.2.5 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8.2.6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8.3 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
        8.3.1 创新金融产品
        8.3.2 创新农村信贷管理机制
    8.4 以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为目标,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干预
        8.4.1 对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实施优惠政策
        8.4.2 政府应设法让农户提高收入和积累财富
        8.4.3 培养农户金融意识,增加农户信货可得能力
        8.4.4 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再投资制度
        8.4.5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第九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综述
        1.1.1 研究现状
        1.1.2 研究述评
        1.1.3 研究趋势
    1.2 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背景
        1.2.3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1.4.1 基本概念
        1.4.2 基本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
        1.5.1 可能的思路创新
        1.5.2 可能的观点创新
第2章 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
    2.1 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
        2.1.1 原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2.1.2 后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2.2 发展理论的农村现代化研究
        2.2.1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与农民力量
        2.2.2 发展经济学:农业现代化与劳动力转移
        2.2.3 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变迁
    2.3 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
        2.3.1 “乡村建设学派”的农村研究
        2.3.2 其他学者的中国农村研究
        2.3.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现代化理论
第3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
    3.1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3.1.1 农业和农村政策调整
        3.1.2 社会形态变化
        3.1.3 国家发展战略宏观部署
    3.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条件
        3.2.1 自然禀赋
        3.2.2 人口状况
        3.2.3 社会资源
第4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4.1 农村现代化的划分标准
        4.1.1 现有研究
        4.1.2 本文的划分标准
    4.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
        4.2.1 启动阶段(1978~1985年)
        4.2.2 平缓发展阶段(1986~1993年)
        4.2.3 曲折发展阶段(1994~2001年)
        4.2.4 良性发展阶段(2002~)
第5章 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
    5.1 产业结构调整
        5.1.1 农业
        5.1.2 非农产业
    5.2 市场
        5.2.1 生产要素市场
        5.2.2 商品市场
    5.3 措施建议
        5.3.1 产业结构优化
        5.3.2 市场体系建设
第6章 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
    6.1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分化
        6.1.1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6.1.2 陕西的乡村治理
        6.1.3 农村社区建设
        6.1.4 乡村治理的逻辑
    6.2 根本问题
        6.2.1 研究视角
        6.2.2 乡村治理的内部关系
        6.2.3 乡村治理的外部关系
    6.3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下的分治
        6.3.1 乡村治理体制综述
        6.3.2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
第7章 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
    7.1 新农村建设
        7.1.1 内涵和外延
        7.1.2 根本要求
    7.2 陕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7.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2.2 农村社会保障
    7.3 陕西农村扶贫
        7.3.1 扶贫历程
        7.3.2 扶贫模式
    7.4 陕西农民组织化
        7.4.1 组织化现状
        7.4.2 特点和问题
        7.4.3 措施建议
第8章 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
    8.1 城镇化
        8.1.1 城镇化释义
        8.1.2 城镇化道路
    8.2 陕西农村城镇化
        8.2.1 发展阶段
        8.2.2 发展现状
    8.3 主要问题
        8.3.1 聚集困难
        8.3.2 建设资金
        8.3.3 乡村传统
    8.4 措施建议
        8.4.1 产业聚集
        8.4.2 市场融资
        8.4.3 定位“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甘肃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总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2 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框架
    2.1 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2 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体系
    2.3 农村社会保障的原则
    2.4 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框架
3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实证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研究
    4.1 甘肃农村贫困状况分析
    4.2 区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分析
5 农村医疗保障的研究
    5.1 农村医疗保障的概念
    5.2 农村医疗保障的模式及特点
    5.3 甘肃农村医疗保障和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分析
    5.4 区域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构建
    5.5 健全甘肃农村公共卫生制度与体系
6 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
    6.1 农村养老保障的概念
    6.2 农村养老保障的模式
    6.3 甘肃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6.4 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构建
    6.5 现阶段甘肃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的思路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附录Ⅱ:甘肃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Ⅲ:调查问卷资料汇总
致谢

四、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战略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研究 ——以泾渭科技产业园为例[D]. 黄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2]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 牛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3]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D]. 司武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4]甘肃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D]. 王振军. 兰州大学, 2009(12)
  • [5]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战略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J]. 杨武,赵育生. 理论导刊, 2000(01)

标签:;  ;  ;  ;  ;  

实现农业第二次跨越的战略选择——兴平、岐山、杨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