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分析

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分析

一、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1](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脑动脉硬化(CAS)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导致脑血管意外发生首要病因。中医药在防治CAS上显示出较为独特的优势,蛭芎胶囊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脑动脉硬化症及中风病恢复期瘀血阻络所致的眩晕、头痛、语言蹇涩等症,临床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拟从主要药效学、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三个层面对蛭芎胶囊作用于脑动脉硬化的机理进行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大鼠双侧肾主动脉狭窄3/4,术后给予高脂乳剂(10 ml·kg-1)每日2次共8周,建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动脉硬(CAS)模型大鼠。于造模第4周对模型大鼠进行无创血压测量及血脂检测,筛选造模成功的大鼠将其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桂利嗪组、蛭芎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第4周同时开始给药,连续4周,每日1次,每周称取体质量调整给药剂量。给药末次,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大鼠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等;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检测HDL、LDL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XB2、6-keto-PGF1、t-PA、CGRP及ET-1含量;摘取右半侧脑组织沿冠状面切分,进行脑动脉硬化程度及脑组织缺血、损伤等病理形态学观察。(2)采用兔血栓溶解实验,将全血凝块及纤维蛋白凝块分别分为5组,即对照组、阳性中药组、蛭芎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于24、48 h内分别测定剩余血栓段的质量,重复三次,测定蛭芎胶囊的血栓溶解情况;(3)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观察5 min内小鼠死亡数和15 min内偏瘫未恢复数。(4)采用FeCl3诱导大鼠体内动脉血栓模型进行抗血栓实验: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用FeCL3诱导动脉血栓生成,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XB2、6-keto-PGF1、t-PA及PAI-1的含量;并剪下血栓发生部位的血管进行血栓病理学观察。(5)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解析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活性成分显着影响的生物通路,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采用PCR对主要通路蛋白进行实验验证,(6)采用核磁氢谱代谢组学对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的代血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1)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动脉硬(CAS)模型大鼠实验结果显示(1)蛭芎胶囊高剂量组脑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与阳性西药组比无显着差异(P>0.05);(2)与模型组比,蛭芎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明显降低(P<0.05),高、中、低剂量组、全血低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刚性指数、全血高相、聚集指数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3)与模型组比,蛭芎胶囊高、中剂量组LD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4)与模型组比,蛭芎胶囊高、中、低剂量组CGRP均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ET-1降低(P<0.05);各剂量组与阳性西药组相比CGRP无显着差异(P>0.05),ET-1显着低于桂利嗪组(P<0.05);(5)与模型组比,蛭芎胶囊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TXB2(P<0.05),明显升高6-keto-PGF1a(P<0.05);与阳性西药组比较,高剂量组无显着差异(P>0.05);(6)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蛭芎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血管出血及扩张减轻。(2)体外溶栓实验结果显示全血凝块溶解重量最终在48 h时阳性药组、蛭芎胶囊对全血凝块的溶解率较好,均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蛭芎胶囊高、中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栓模型小鼠死亡率和偏瘫率(P<0.05或P<0.01)。(4)FeCl3诱导的大鼠血栓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蛭芎胶囊高、中剂量组均可以明显延长APTT(P<0.05),各剂量组FIB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蛭芎胶囊各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TXB2均明显降低,6-keto-PGF1α显着升高(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t-PA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高剂量最为明显(P<0.01);(4)大鼠血栓病理可见模型组血管内有聚集成块状物质,推测是纤维素崩解的趋化产物,颜色变灰白,血栓增大阻塞官腔,血栓形成。(5)网络药理学研究对P 53、Bcl-2、MDM 2、Akt进行PCR实验验证,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的P 53显着升高(P<0.01),Bcl-2升高,MDM 2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西药组及蛭芎胶囊的高中低剂量组的P 53及Bcl-2值不同程度的降低,阳性西药组及高剂量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6)代谢组学研究表明乙酰糖蛋白、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代谢差异明显。结论:蛭芎胶囊高、中剂量组均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动性,可以明显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或者降低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对脑动脉硬化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蛭芎胶囊能减轻血栓质量,减少血小板聚集、粘附及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栓小鼠模型的死亡率和偏瘫率。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检测机体在疾病或中药干预治疗后机体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变化情况,从整体角度出发探讨疾病发病机制和中药药效作用机制。

栾海燕[2](2019)在《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标志物、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为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26只雄性新西兰兔(2-3月龄,2-2.5kg/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其中空白组7只,造模组19只。空白组以标准兔饲料喂养,造模组高脂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高脂喂养。4周后,随机从空白组和造模组中各取一只家兔,采用HE染色观察家兔颈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组余下的18只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AS模型+电针)、阳性对照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钙片),每组6只。空白组不施加干预因素,以标准兔饲料喂养;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继续高脂喂养;电针组给予电针内关、足三里、关元穴处理,药物组给予含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材后,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液中血脂含量;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流变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TNF-α、IL-6、ox-LDL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观察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模型评价:显微镜下观察颈动脉,可见空白组颈动脉结构正常,内皮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泡沫细胞形成;造模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提示AS造模成功。治疗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结构受损,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泡沫细胞聚集,粥样斑块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小。2.血脂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G、CHO、LDL-C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HO、TG、LDL-C含量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3.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0.01)。4.炎症因子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CRP、TNF-α、IL-6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RP、TNF-α、IL-6含量降低(P<0.05或P<0.01)。5.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ox-LDL、MD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照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SOD含量升高(P<0.01),ox-LDL、MDA含量降低(P<0.01)。6.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7.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结论:1.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2.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3.针刺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减少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从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王新琳[3](2019)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VBI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天津市南开医院的140例VBI性眩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伴随症状、中医辨证分型、眩晕程度、病程、既往疾病史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对象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及X线片、TCD、MRA影像学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0例,眩晕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其中眩晕组患者年龄范围2780岁,平均年龄59.91±8.69岁,男性57例,女性83例,男女比例为1:1.46;对照组人群140例,年龄范围3074岁,平均年龄为59.55±8.78岁,男性61例,女性79例,男女比例为1:1.30;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I性眩晕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为恶心(57.14%),其次为视物旋转或模糊(41.43%)、头痛(37.86%)、呕吐(26.43%)。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型比例最大(42.1%),其次是肝阳上亢型(31.4%)、气血亏虚型(12.1%),肾精不足型(10.7%),瘀血阻窍型(3.6%)比例较小;肝阳上亢型以4559岁患者较多,其余中医证型均以≥60岁患者较多(P<0.05);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病程较短,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肾精不足型病程较长(P<0.05)。患者病程时间平均为1.23±0.34年,病程时间多为13年(47.1%),年龄较大者病程相对较长(P<0.05)。患者眩晕程度与年龄段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时间与眩晕发作时晕眩程度未显示相关性(P>0.05)。既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47.9%)、颈椎病(27.8%),其次是脑梗死(25.0%)和冠心病(22.1%)。患者临床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法,总有效率为95.7%,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3%和26.5%,不同年龄段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显着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蛋白A1(Apo A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眩晕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女性患者TC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4559岁患者LDL-C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眩晕组患者血浆粘度(PV)、血沉(ES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X线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X线显示以颈椎退行性变较多(73.6%),其次是骨质增生(48.5%)、椎间隙狭窄(15.0%)。眩晕组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者、病程较长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比例较高(P<0.05);不同证型眩晕患者,痰湿中阻型X线片异常率较高(P<0.05)。TCD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VB)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均低于对照组人群(P<0.001),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眩晕组患者TCD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两组对象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改变均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P<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病程较短患者以血流加快比例较高(P<0.05);肝阳上亢型以血流速度增快比例较高,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以血流速度减慢比例较高(P<0.05)。MRA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MRA改变以双侧椎动脉迂曲、移位、受压为主(38.3%),眩晕组患者颈椎MR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MRA异常比例较高(P<0.01)。结论:VBI性眩晕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VBI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血脂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血管病变等。建议早期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进展,合理干预危险因素,预防颈椎疾病,减少VBI性眩晕的发生和发展。

段林[4](2016)在《参芎通脉颗粒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背景2009年AHA/ASA对TIA进行TIA新的定义:由于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有调查示,未经治疗的TIA病人约1/3进展为脑梗死,7d内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诊断概率约为10%[51。现阶段,虽然西药对TIA疗效肯定,但仍不能缓解部分患者病情。为此,医务人员有责任对祖国医学进行查阅和研究,探索新的方法。目的观察参芎通脉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对TIA病人的缓解和实验室指标变化,记录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收集2013.11-2014.9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中TIA病人,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均口服阿司匹林,实验组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加用参芎通脉颗粒。观察指标根据全国脑病协作组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计分法和疗效测定法进行疗效判定(详见附录3)。疗效指数(curative index)=治疗前总分数-治疗后总分数/治疗前总分数×100%(1)临床治愈:CI>95%;显效:CI 60-94%;有效:CI 20~59%;无效:CI<20%,乃至CI为负数,甚至发生中风。(2)记录两组病人前一个月TIA及治疗一个月、三个月后TIA的发作次数。(3)记录病人三个月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数值。(4)记录1年内发生的脑梗死及不良反应事件。结果1.入组情况:入组病例110例(两组各55例),其中因药物不良反应和失访共脱落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治疗前1个月发作次数、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ABCD2评分、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指数: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84.0%。经ridit分析,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两组间比较,除胆固醇外,实验组改善较明显,且实验组有阻止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趋势。4.均未发生脑出血,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参芎通脉颗粒与阿司匹林联合可缓解TIA症状,改善血脂和血流变学指标,有减少脑梗死发生的趋势,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健[5](2013)在《白睛脉络分布与不同证型脑梗塞患者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分析不同证型脑梗塞患者白睛脉络分布规律。2.以血液流变学为指标,观察针刺异常白睛脉络区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1年9月~2012年09月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中,随机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病例。根据辨证分型随机选出气虚血瘀型、阴虚阳亢型、风痰阻络型各20例,共60例患者。观察不同证型脑梗塞患者异常白睛脉络的分布、形态、颜色,并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血液流变学检测系统(上海产带有BME-1型生物数据处理机)检测病人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等指标,由生化室测定血脂。治疗组采用眼针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根据“观眼识病”,选取脉络显现穴区。实施眶外刺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1.白睛脉络分区与证型有极显着的相关性。风痰阻络型患者主要在肝、脾、上焦、下焦区有异常脉络分布;而气虚血瘀型患者主要在心、脾、上焦、下焦区有异常脉络分布;阴虚阳亢型脉络分区主要集中在肝、肾、上焦、下焦区。2.白睛脉络形态与证型有极显着的相关性。其中表现为曲张或怒张的2型患者数量最多,占33.33%,数量多少依次为2型>5型>3型>4型。3.白睛脉络颜色与证型有显着的相关性。从图表看出颜色浅淡型患者的最多,占36.67%。4.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脂的变化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更能明显改善血脂指标(P<0.01)。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4项指标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Fugl-Meyer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而治疗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明治疗组对肢体运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7.Barthel指数表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而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明治疗组对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8.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明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不同证型脑梗塞患者异常的白睛脉络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2.针刺异常脉络分区能够有效的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有效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严进菊[6](2011)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30例》文中指出脑动脉硬化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的玻璃样等。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脑细胞变性、坏死等,最后产生一系列的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脑中风、脑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

陈友风[7](2011)在《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瘀血体质是人类基本体质类型的一种,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生长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内血行不畅或停滞的一种个体特质。瘀血体质可以通过形态结构、脏腑功能和心理素质表现出来,往往决定着对某些发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对发病后证候类型的倾向性。有生理性瘀血质和病理性瘀血质,生理性瘀血质多是指相对健康的正常人,但体内已具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因素,现在多称为亚健康状态;病理性瘀血质是指已发生瘀血证的体质状态,是生理性瘀血质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引发瘀血证的原因不同,瘀血停留的病位不同,瘀血证可以表现为多种临床疾病,包括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精神、神经、肿瘤等各科。中医对瘀血体质的论述早有记述,《内经》称为“太阴之人”,张仲景称为“蓄血”、“宿血”之人,后世对瘀血体质的描述更加明确,日本一贯堂医学也对瘀血体质进行了肯定,认为“先天遗传”是瘀血体质形成的基础,沿瘀血命运路线发展,最终发展为瘀血证。为了预防瘀血病证的发生,必须预先调整瘀血体质,调整的方法可从饮食起居、身体锻炼、心态平衡、针灸推拿、服用药物着手。田代华教授曾用和血与活血药为主,组成“活血健体汤”调整瘀血体质,并根据其兼挟体质进行加减应用,是调整瘀血体质的较好方法。当代中国对瘀血证的报道越来越多,引起了中西医家的广泛关注。1988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血瘀证国际会议”,对血瘀证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从临床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等方面作了全面评定,并拟定了评分标准。在其所列指标中,规定理化检查对瘀血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后一些专业委员会也相继召开会议,制定了本专业瘀血证的评定标准。同时,人们又对瘀血证所致的疾病进行了探讨。本人曾查阅60余种中医古今医籍,据不完全统计,共查出70余种中医传统病证。陈可冀先生曾对瘀血证所致西医疾病进行过统计,共计有18类57种以上疾病。可见,瘀血证对人类的危害之大。在了解瘀血证所致疾病之后,本文又对瘀血证的方药证治进行了探讨,从60余种中医古今书籍中,筛选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方剂95首,分为活血化瘀、理气活血、活血通络、补气活血、养血活血、清热活血、温经活血、补肾活血、活血化痰、活血祛风等10类,对其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等进行了介绍;陈可冀先生也从15部中药着作中拣出150种活血化瘀药物,并筛选常用的药物37种,分为和血、活血、破血3类,本文则对其中30种药物的出处、药性、功效主治、药理、临床报道(单味药物为主)进行了介绍;在证治方面,主要介绍了古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现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以及田代华教授对瘀血病证的治疗。田代华教授先将瘀血证分为轻、重两类,然后以活血药为主组成“活血祛瘀汤”,治疗瘀血轻证;以破血药为主组成“破血逐瘀汤”,治疗瘀血重证,并对病因不同、病位不同所致各种兼症进行加减,曾临床应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疗效。总之,本文试图在古今医家对瘀血体质和瘀血病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理清瘀血病证发生的源流,找出预防、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民众解除疾病的痛苦,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李楚源,贝伟剑,刘昌孝,王德勤[8](2010)在《脑心清片防治脑动脉硬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脑心清片对脑动脉硬化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十多年国内外对脑心清片防治脑动脉硬化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的广泛研究表明,脑心清片含有黄酮、有机酸和香豆素类等化学活性成分,脑心清片及其活性成分能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管内皮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淋巴细胞与神经细胞的粘附,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上调抗氧化基因表达,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缺血脑组织自由基损伤;此外,还能调节钙离子稳态,抗兴奋性谷氨酸毒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脑水肿,保护缺血脑组织抗脑缺血损伤;保护神经组织并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等多方面、多层次、多靶点作用来阻断脑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从而发挥良好的防治脑动脉硬化症作用。

陈剑飞[9](2010)在《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脑动脉硬化(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对象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观察研究,分析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临床上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诊断及预防发挥一定的作用。方法:随机纳入调查对象345例,年龄55~89岁。依据TCD诊断脑动脉硬化标准将调查对象分成观察组(脑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脑动脉正常组),其中观察组135例、对照组210例,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详细询问病史并标准测量血压,应用临床生化分析仪AU5400进行血脂检测、自动血液流变仪SA-9000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DWL2000-x1型TCD测量颅内外动脉的相关参数。利用EXCEL及SPSS13.0整理并统计上述测量数据,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脂及血流变相关指标进行t检验;运用卡方检验进行两组间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比例的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的TC(5.90±0.76 mmol/L)、TG(1.47 (0.93)mmol/L)、LDL-C(3.49±0.77 mmol/L)及HDL-C(1.48±0.40 mmol/L)均比对照组的TC(4.71±0.70 mmol/L)、TG(1.4 (0.9) mmol/L)、LDL-C(2.44±0.63 mmol/L)及HDL-C(1.30±0.34 mmol/L)高,其中TC、HDL-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血脂各指标异常比例的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其中TC(88.89 % VS 11.43%)、HDL-C(1.48% VS 7.14%)、LDL-C(37.78% VS 2.38%)统计学差异明显(P<0.001),而TG(37.04% VS 31.90%)无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均值比较:除了Hc(t0.42±0.04 VS 0.43±0.04)明显降低(P<0.05)外,观察组其余所有指标均比对照者高,分别为ηbh(mPa?S)(3.92±0.45 VS 3.88±0.41)、ηbm(mPa?S)(4.68±0.57 VS 4.61±0.50)、ηb(lmPa?S)(19.10±2.94 VS 18.64±2.75)、ηrl(41.87±4.92 VS 40.18±4.58)、ηrh(5.96±0.64 VS 5.76±0.58)、ηp(mPa?S)(1.39±0.15 VS 1.39±0.08)、AI(4.87±1.44 VS 4.82±0.45)、RI(4.35±0.46 VS 4.17±0.47)。其中IR、ηrl、ηrh三个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五个血流变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异常比例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仅ηb(l37.04% VS 26.1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TC和ηrl对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有显着影响,其OR值分别为:43.217、8.02。结论:1、观察组血脂指标中TC及LDL-C水平及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这两者在脑动脉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ηbl、ηrl、ηrh、IR等指标水平及异常例数高于对照组,提示其在脑动脉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高TC和高ηrl是脑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杨嬿洁[10](2010)在《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1目的针刺疗法一直是中风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其疗效肯定,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康复如肢体运动、吞咽功能、语言发音等有促进作用,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文献报道提示针刺治疗中风等脑血管疾病已取得一定疗效,但在临床应用方面,针刺治疗中风仍缺乏系统地研究。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更好地为中风患者服务。近年来,众多的个案报道认为头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为临床提供依据,拟进行头体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研究。2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以随机分层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头电针结合体电针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纯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按神经内科常规处理,脱水降颅压保持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处理并发症。针刺的取穴方案为:取穴方案如下:(1)头针取穴:根据《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取穴,下肢和躯干瘫痪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上肢瘫痪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中2/5,面瘫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下2/5;下肢和躯干麻木、感觉异常取对侧顶颞后斜线上1/5,上肢麻木、感觉异常取对侧顶颞后斜线中2/5,面部感觉异常取对侧顶颞后斜线下2/5。(2)体针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和少阳经穴:主穴:上肢:肩骼、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配穴:言语不利、饮水呛咳配哑门、廉泉、通里;口角歪斜配地仓透颊车;肌肤不仁者,用皮肤针叩刺患部;尿便障碍(失禁、尿储留等)配中极、曲骨、关元;肘部拘挛配曲泽;膝部拘挛配曲泉;足内翻配悬钟、丘墟透照海;足外翻配中封、太溪;足下垂配解溪。电针:电针采用G-6805电针仪,电压6V,频率200-250次/分,在头针针刺的主要穴区通电,选用疏密波。体针取曲池、手三里为一组,足三里、阳陵泉,为一组,上侧为正极,下侧为负极,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肌肉轻微抽动并可以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针刺三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结果。3结果(1)头体电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的影响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经治疗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较明显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积分经统计学处理提示差异明显(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经Radit分析,两组间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的治疗方案要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提示头体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要好于单纯体电针治疗组。(2)头体电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临床疗效经头电针结合体电针治疗3疗程后,依据中医评分标准,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其中临床痊愈率为23.33%,显效率为50%,有效率为23.33%;经单纯体电针治疗3疗程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13.33%,显效率为43.33%,有效率为36.67%;说明依据国家统一中医评分标准,治疗组在临床痊愈率方面显着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头体电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治疗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较治疗前都有所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变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际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值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4结论(1)头体电针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着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在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要显着优于单纯体电针治疗组。根据中医症候评分标准,临床痊愈率要优于单纯体电针治疗组,但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别;(2)头体电针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血液的高粘滞状态;、(3)头体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正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医对脑动脉硬化的认识及其辨治
        二、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
        三、基于代谢组学核磁氢谱研究的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
    第二章 主要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蛭芎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建立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CAS)的实验研究
        3 蛭芎胶囊体内外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4 数据处理
        5 结果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作用机制
        1 蛭芎胶囊成分、靶点及相关疾病的查询与筛选
        2 结果
        3 利用Real time(RT-PCR)进行检测
    第四章 基于核磁氢谱代谢组学研究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
    一、本文结论
        1 药效学实验
        2 网络药理学
        3 代谢组学
    二、讨论
    三、创新点
    四、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2)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颈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治疗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综述三 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现状
        1.1 眩晕研究现状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研究现状
        1.2.1 病因机制研究现状
        1.2.2 临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1.2.3 诊断研究现状
        1.2.4 临床治疗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 对照组对象纳入标准
        1.1.3 VBI性眩晕诊断标准
        1.1.4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观察指标
        1.2.3 观察指标分级与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1 研究对象年龄分布
        2.1.2 研究对象性别分布
    2.2 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分布情况
        2.2.1 患者伴随临床症状/体征
        2.2.2 眩晕组患者病程及眩晕程度
        2.2.3 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
        2.2.4 既往相关病史
        2.2.5 患者临床治疗及疗效
    2.3 眩晕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2.3.1 实验室检查结果
        2.3.2 影像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3.1 VBI性患者临床特征及特点
        3.1.1 患者临床特征分布
        3.1.2 既往疾病
        3.1.3 临床治疗及疗效
    3.2 VBI性患者相关因素
        3.2.1 血脂水平异常
        3.2.2 血流动力学改变
        3.2.3 血流速度改变
        3.2.4 颈椎及血管病变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参芎通脉颗粒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对象
2. 病例入选标准
    2.1 诊断标准
        2.1.1 西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
        2.1.2 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2.1.3 中医对中风先兆的诊断标准(详见附录3)
        2.1.4 中医中风先兆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2.2 试验病例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脱落病例标准
        2.2.4 剔除/脱落病例的管理办法
        2.2.5 中止试验标准
        2.2.6 终点事件
3. 临床试验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方案
        3.2.1 试验用药
        3.2.2 药品来源
        3.2.3 给药方案
        3.2.4 两组用药疗程
        3.2.5 基础治疗
4. 资料收集
5. 试验观测指标
    5.1 疗效性观测指标
    5.2 安全性指标
6. 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6.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6.2 安全性评价标准
7. 技术路线图
8. 统计方法
9. 研究结论
    9.1 入组情况
    9.2 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和可比性分析
    9.3 两组治疗前后TIA发作次数
    9.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9.5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9.6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9.7 两组患者血脂变化
    9.8 1年后患者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率
    9.9 两组患者消化道不良事件
10. 讨论
    10.1 TIA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10.1.1 血流动力学改变
        10.1.2 血液成分改变
        10.1.3 微栓塞学说
        10.1.4 血管痉挛
        10.1.5 炎症反应学说
    10.2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0.2.1 高血压
        10.2.2 高脂血症
        10.2.3 糖尿病
        10.2.4 其他
    10.3 TIA的相关理化检查
        10.3.1 血脂
        10.3.1.1 胆固醇(TC)
        10.3.1.2 甘油三酯(TG)
        10.3.1.3 低密度脂蛋白(LDL)
    10.4 血液流变学
        10.4.1 全血粘度
        10.4.2 血浆粘度
        10.4.3 红细胞压积
    10.5 TIA的治疗及存在的问题
        10.5.1 控制危险因素
        10.5.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0.5.2.1 阿司匹林(aspirin)
        10.5.2.2 氯吡格雷(clopidogrel)
        10.5.3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存在问题
        10.5.3.1 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
        10.5.3.2 氯吡格雷抵抗及其不良反应
    10.6 中医对TIA的认识
        10.6.1 TIA对应的中医病证
        10.6.2 中风先兆的病机
        10.6.3 中风先兆证的治疗
    10.7 参芎通脉颗粒组方特点
    10.8 本试验中参芎通脉颗粒组方特点如下
        10.8.1 黄芪
        10.8.1.1 黄芪皂苷
        10.8.1.2 黄芪多糖
        10.8.1.3 黄芪黄酮
        10.8.2 丹参
        10.8.2.1 丹参酮
        10.8.2.2 丹参素
        10.8.2.3 丹酚酸
        10.8.3 川芎
        10.8.3.1 川芎内脂
        10.8.3.2 阿魏酸
    10.9 参芎通脉颗粒的总结
    10.10 本试验结论讨论
        10.10.1 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
        10.10.2 试验分组情况分析
        10.10.3 治疗3月试验观察
        10.10.4 随访1年观察结果
11. 结论
12. 问题和展望
    12.1 问题
    1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6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附录2 中风先兆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附录3 中医中风先兆的诊断标准
    附录4 ABCD2评分量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白睛脉络分布与不同证型脑梗塞患者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研究对象
2 白睛脉络的观察
3 病例分组方法
4 统计分析
5 治疗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6)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
3 讨 论

(7)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瘀血体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瘀血体质的文献源流
    (一) 中医历代文献综述
    (二) 日本瘀血体质的研究
三、瘀血体质的形成因素
    (一) 先天因素
    (二) 后天因素
        1.内伤七情
        2.外感寒热
        3.跌扑损伤
        4.饮食起居不慎
        5.失血离经
        6.久病入络
        7.年老致瘀
        8.产后致瘀
        9.地域因素
四、瘀血体质与兼挟体质
    (一) 虚瘀体质
    (二) 痰瘀体质
    (三) 气滞血瘀
五、调整瘀血体质的意义和方法
    (一) 调整瘀血体质的意义
    (二) 调整瘀血体质的方法
        1.注意饮食起居
        2.加强身体锻炼
        3.保持心态平衡
        4.适当服用药物
        5.针灸推拿保健
六、瘀血体质与瘀血证的关系
七、瘀血证的诊断标准
    (一) 学会诊断标准
    (二) 日本小川新的标准
    (三) 专科诊断标准
八、瘀血证与相关疾病
    (一) 易引起的中医病证
        1.水肿
        2.胸痹心痛
        3.中风
        4.吐血等失血证
        5.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二) 易引起的西医疾病
        1.心血管系统疾病
        2.消化系统疾病
        3.呼吸系统疾病
        4.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代谢系统疾病
        6.妇产科疾病
        7.眼科疾病
        8.肿瘤科疾病
九、瘀血证的方药证治
    (一) 治疗瘀血证的常用方剂
        1.活血化瘀方
        2.理气活血方
        3.活血通络方
        4.补气活血方
        5.养血活血方
        6.清热活血方
        7.温经活血方
        9.活血化痰方
        10.活血祛风方
    (二) 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
    (三) 瘀血病证的临床治疗
        1.古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2.现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3.田代华教授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讨论
    一、瘀血体质是导致瘀血证发生的重要基础,要避免瘀血证的发生,必须调理瘀血体质
    二、瘀血证是瘀血质发展的必然结果,可造成诸多临床疾病,必须首先明确其诊断标准
    三、收集了较多活血化瘀的方药文献,总结了古今治疗瘀血病证的资料
    四、介绍了导师田代华教授治疗瘀血病证的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摘要

(8)脑心清片防治脑动脉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脑心清片活性成分分析
2 脑心清片防治脑动脉硬化的药理作用研究
    2.1 降血脂作用
    2.2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3 抗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
    2.4 抗氧化应激的神经保护作用
    2.5 抗炎、免疫双向调节作用
    2.6 镇痛作用
3 脑心清片防治脑动脉硬化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3.1 抑制血管内皮增生
    3.2 改善血流动力学
    3.3 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3.4 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3.5 抗氧化应激神经保护
    3.6 抑制淋巴细胞对神经细胞的粘附作用
    3.7 脑心清调节神经元L型钙通道,改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稳态
4 脑心清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为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9)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10)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1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病理
        3 病理生理
        4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1 中风病名沿革
        2 病因病机
        3 中风治则治法
    第三节 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现状
        1 临床应用
        2 机理研究
第二章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2. 观察指标
        2.1 安全牲指标
        2.2 疗效性指标
    3. 疗效判定标准
        3.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5. 治疗方法
        5.1 常规治疗
        5.2 针灸治疗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病例资料研究结果
        6.2 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
        6.3 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的影响
        6.4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
        6.5 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7. 讨论
        7.1 关于头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选择
        7.2 关于头穴取穴
        7.3 缺血性中风与气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
        7.4 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机理探讨
第三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蛭芎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作用及机制[D]. 李佳.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 [2]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D]. 栾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D]. 王新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参芎通脉颗粒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D]. 段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5]白睛脉络分布与不同证型脑梗塞患者相关性探讨[D]. 王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6]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30例[J]. 严进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0)
  • [7]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D]. 陈友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8]脑心清片防治脑动脉硬化研究进展[J]. 李楚源,贝伟剑,刘昌孝,王德勤. 药物评价研究, 2010(04)
  • [9]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D]. 陈剑飞.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5)
  • [10]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 杨嬿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