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成为三峡农民的“金饭碗”

旅游成为三峡农民的“金饭碗”

一、旅游成为三峡农民“金饭碗”(论文文献综述)

邓家豪[1](2021)在《框架理论视域下《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重庆日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策划多项脱贫攻坚专栏专版报道行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面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本文以新闻框架为理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和案例分析法,梳理《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概况,分析其框架特征,总结《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不足之处和优化策略。首先,梳理统计《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概况,对样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其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报道视角以官方为主的多重视角,新闻来源主要是独家新闻,消息来源主要为权威信息。其次,分析宏观层面的报道主框架,得出《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主题主要包括政策解读、脱贫路径、先进典型、脱贫成果四种。再次,对《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中观层面的结构框架进行新闻图式分析。发现《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结构框架成熟稳定、平衡合理、系统全面。最后,依据新闻文本的风格和图片使用情况,从叙事表达和叙事类型分析《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微观层面的叙事框架。发现叙事表达为报道倾向以正面为主,语言真实客观,图片聚焦脱贫变化;叙事类型为“竞赛”、“征服”、“加冕”。最终得出研究结论为:《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框架存在报道体裁失衡,深度报道偏少;问题意识不足,主题框架不平衡;批评监督报道作用不够;叙事表达方式比较固化单一;内容同质化,传播效果有待加强等少许不足,并从报道体裁要重视深度报道,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报道主题应平衡建构系统主题与重点主题;报道倾向要正面宣传与批评监督互为支撑;报道形式应创新语言表达,加强大数据可视化图表;报道效果要增强融合传播进行优化改进,希望能为党报关于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有效衔接报道提供实践指导。

魏超[2](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邓旭明[3](2018)在《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旅融合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化资源丰富,但文旅融合不足,文化助推旅游发展作用发挥不明显。本课题从梳理本地区文化资源概况出发,重点分析了文旅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编制旅游文化图谱、做好文旅融合规划、加强旅游文化营销、保护旅游文化品牌的五点建议。

薛秀[4](2017)在《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6月,习总书记到贵州省调研时初次提出"精准扶贫",着重指出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实现全面小康。旅游扶贫是扶贫开发的一种新的模式,它将解决贫困与发展旅游业这两个受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展生态旅游扶贫既是建设生态型国家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生态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这种造血式的扶贫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它使得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因此具有其他扶贫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泰顺县地处浙江省的南端,由于区位等先天条件制约,社会经济长期处于省内的落后水平,是浙江省着名的山区贫困县。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也造就了它独具禀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长期以来,其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县。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与扶贫开发协调发展,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进行旅游扶贫开发、推动泰顺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泰顺县资源环境、扶贫工作状况进行了有效分析、梳理。研究发现,泰顺县开展生态旅游扶贫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目前还存在政府顶层设计不科学、社会组织或企业在落实扶贫优惠政策方面力度不够、贫困人口定位不清、生态旅游扶贫缺乏可持续性,等等。在借鉴国内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做好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工作,一是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构建生态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二是理顺社会组织或企业与贫困人口的受益关系;三是倡导贫困人口主要在旅游服务中获益;四是形成共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泰顺县扶贫攻坚的金饭碗。

柳颖[5](2015)在《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固然保障了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胁,但难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会陷入贫困循环、贫困“依赖”的怪圈。21世纪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现代积极型反贫困理论和政策范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反贫困议题进入了一个理念转变与模式转型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实施与推进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视为反贫困的主战场,使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毋庸讳言,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设计处于“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已经无法推动下一步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参照国外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土实践,研究、设计并推行具有适用性的新型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积极福利是当前社会福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这一理论兴起于对以物质救助和生活维持为核心的消极福利理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所提出的“投资性福利”、“工作福利”着眼于对福利政策客体个人能力的开发与重塑,从而构建了一种具有积极性和现代性的政策视角。积极福利的理论内涵对于急于摆脱传统制度的负面效应,走出制度建设困境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来说具有较好的切入性与适用性。在反贫困议题中,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展开:分别是多元、协作、整合的福利政策实施主体维度;瞄准、精确、补缺的福利政策实施客体维度;赋权、增能、就业的福利政策实施方式维度。建立三者平衡循环且良性互动的渠道,最终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当然,任何一项复杂制度的更新或重构都需要对其所处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领域进行全面客观的研判,前者提供依据,而后者提供经验。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历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政策理念嬗变和建设轨迹。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内在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进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客体瞄准和方式选择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政府做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位,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以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吸收并借鉴与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具有相似情境和问题的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建立具有适用性的反贫困制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印度在瞄准客体上体现了针对性和选择性,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反贫困资源投放方式却使土着居民形成福利依赖。上述国家在解决各自少数族群的贫困问题时,所采用的理念与政策思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反贫困模式,所以福利效应截然相反,这就给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重构以思考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定位了反贫困的战略模式,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了反贫困的方案与步骤。即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均衡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重构目标瞄准机制,实现反贫困客体对象精准;激发反贫困对象增能与就业,促使反贫困方式由普惠向补缺转变。在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施路径。包括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来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通过资金瞄准、项目瞄准及过程瞄准来实现反贫困目标客体精准;通过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完善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来促进反贫困方式转变。

杨唯玮[6](2015)在《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自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湖北省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将恩施州8个县(市)和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共计10个县(市)纳入武陵山试验区。从目前情况看,这10个县(市)普遍存

裔兆宏[7](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马尚云[8](2012)在《发展繁荣民族文化 打造“中国文化强县”》文中认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着名的"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发祥地,具有悠久灿烂的巴土民族文化。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将抢抓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文明湖北"的重大战略机遇,始终坚持"文化先导"战略,致力打造"中国文化强县"。通过深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筑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

马芳[9](2009)在《立足优势 发挥特色 科学发展——永靖县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文中提出 经济发展布局:根据全县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一线一点两区两片"的经济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线"即黄河沿线大力发展黄河三峡旅游业;"一点"即以县城为中心,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两区"即三塬、岘塬高效农业区和盐锅峡、西河工业企业开发区;"两片"即东山片和西山片,着重发展草畜、洋芋、百合等特色优势产业。

张荣超[10](2009)在《张荣超日记1992-2009》文中研究说明1992年5月23日,晴天今天乡里布置工作,要求全乡要完成300吨油菜籽订购任务,全乡7000户种油菜,凡是春订合同上有油菜任务的,按每亩200斤交售,完不成订购任务的,每斤油菜籽罚5毛钱。县、乡考虑到农户食用

二、旅游成为三峡农民“金饭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成为三峡农民“金饭碗”(论文提纲范文)

(1)框架理论视域下《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脱贫攻坚报道的文献综述
        1.3.2 新闻框架的文献综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概况
    2.1 样本与分析单位
    2.2 类目建构
    2.3 统计数据与分析
        2.3.1 报道数量:总体多且特殊节点成高峰
        2.3.2 报道体裁:消息占主体
        2.3.3 报道版面:要闻版面为重点
        2.3.4 报道对象:丰富多样
        2.3.5 报道视角:官方为主的多重视角
        2.3.6 新闻来源:独家新闻为主
        2.3.7 消息来源:权威信源占主体
    小结
第3章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主题框架
    3.1 政策解读
        3.1.1 脱贫攻坚行动文件
        3.1.2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措施
        3.1.3 精准扶贫政策
    3.2 脱贫路径
        3.2.1 产业扶贫
        3.2.2 金融扶贫
        3.2.3 教育扶贫
        3.2.4 文化扶贫
    3.3 先进典型
        3.3.1 脱贫攻坚楷模
        3.3.2 脱贫攻坚奋进者
        3.3.3 脱贫攻坚贡献者
    3.4 脱贫成果
        3.4.1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
        3.4.2 贫困地区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3.4.3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小结
第4章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结构框架
    4.1 结构框架分类与统计
    4.2 结构框架特征分析
        4.2.1 成熟稳定
        4.2.2 平衡合理
        4.2.3 系统全面
    小结
第5章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叙事框架
    5.1 叙事表达
        5.1.1 报道倾向以正面为主
        5.1.2 语言真实客观
        5.1.3 图片聚焦脱贫变化
        5.1.4 图文结合丰富符号表达
    5.2 叙事类型
        5.2.1 “竞赛”叙事
        5.2.2 “征服”叙事
        5.2.3 “加冕”叙事
    小结
第6章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不足与优化策略
    6.1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存在的不足
        6.1.1 报道体裁失衡,缺乏深度报道
        6.1.2 问题意识不足,主题框架不平衡
        6.1.3 批评监督报道作用不够
        6.1.4 叙事表达方式比较固化单一
        6.1.5 内容同质化,传播效果有待加强
    6.2 《重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框架优化策略
        6.2.1 报道体裁:重视深度报道,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6.2.2 报道主题:平衡建构系统主题与重点主题
        6.2.3 报道倾向:正面宣传与批评监督互为支撑
        6.2.4 报道形式:创新语言表达,加强大数据可视化图表
        6.2.5 报道效果:增强融合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旅融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化特质
    (一) 远古文化源远流长。
    (二) 巫巴文化神秘悠远。
    (三) 诗词文化灿烂夺目。
    (四) 三国文化深厚悲壮。
    (五) 红色文化壮怀激烈。
    (六) 民间文化绚丽多姿。
二、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旅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 对文化资源缺乏系统的发掘和梳理。
    (二) 旅游发展规划对文旅融合的关注度不够。
    (三) 协作机制不健全, 抱团发展态势尚未形成。
三、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旅融合的对策思考
    (一) 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二) 编制旅游文化图谱。
    (三) 做好文旅融合规划。
    (四) 加强旅游文化营销。
    (五) 保护旅游文化品牌。

(4)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旅游
        2.1.2 精准扶贫
        2.1.3 旅游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反贫困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开展生态旅游扶贫是泰顺县的必然选择
    3.1 泰顺县地理区位及经济社会条件
        3.1.1 地理区位
        3.1.2 经济社会条件
    3.2 泰顺县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3.2.1 丰富的旅游资源
        3.2.2 生态旅游有一定基础
    3.3 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3.3.1 生态旅游资源是泰顺县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3.3.2 浙江省其他县市丰富的经济资源为此提供支撑
        3.3.3 生态旅游扶贫在泰顺精准有效
4 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现状及问题
    4.1 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工作现状
        4.1.1 生态旅游景区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4.1.2 当地居民收入有了一定提升
        4.1.3 带动了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4.1.4 贫困人口有一定程度减少
    4.2 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顶层设计不够科学
        4.2.2 社会组织或企业参与扶贫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4.2.3 贫困人口在生态扶贫中的角色定位不够精准
        4.2.4 生态旅游扶贫缺乏可持续性
5 国内生态旅游扶贫的借鉴
    5.1 国内生态旅游扶贫总体概况
    5.2 四川省沐川县的生态旅游扶贫
        5.2.1 沐川县旅游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5.2.2 沐川县旅游扶贫的困惑
        5.2.3 沐川县旅游扶贫的启示
    5.3 江西省鄱阳县生态旅游扶贫
        5.3.1 鄱阳县旅游扶贫的主要做法
        5.3.2 鄱阳县旅游扶贫的启示
6 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6.1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构建生态旅游长效机制
        6.1.1 以科学的规划为引领
        6.1.2 以项目集成推进为动力
        6.1.3 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
    6.2 理顺社会组织或企业与贫困人口的受益关系
        6.2.1 科学构建贫困人口参与平台
        6.2.2 合理分配经济效益
        6.2.3 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贫困人口的关系
    6.3 倡导贫困人口主要在旅游服务中获益
        6.3.1 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
        6.3.2 加大对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投入
        6.3.3 加深对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特色的挖掘
    6.4 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扶贫攻坚的金饭碗
        6.4.1 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6.4.2 已有或潜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项目必须叫停并限期修复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贫困、贫困线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
        四、反贫困、积极型反贫困
    第二节 积极福利理论概述
        一、积极福利思想提出背景
        二、积极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积极福利理论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及分析框架
        一、积极福利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议题的意义
        二、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维度
第三章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变迁
        一、救济式反贫困的起步阶段
        二、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
        三、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反贫困阶段
        四、反贫困攻坚阶段
        五、综合扶贫阶段
        六、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深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现行政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获取
        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反贫困政策现状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与存在问题
        一、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
        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型反贫困的制度缺陷分析
    第一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主体缺陷分析
        一、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局限
        二、企业、社会组织反贫困参与的缺位
    第二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客体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范围
        二、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缺陷分析
    第三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方式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表现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分析
第五章 两种扶贫范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巴西印第安人反贫困主体责任关系的均衡
        一、巴西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巴西反贫困责任主体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成效
        三、巴西印第安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印度农村反贫困计划的选择性与精准性
        一、印度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印度农村贫困的制度分析
        三、印度农村反贫困项目的精准实施
        四、印度农村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依赖性
        一、澳大利亚反贫困教训反思的背景与依据
        二、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现状
        三、澳大利亚土着民贫困的原因分析
        四、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设计
    第一节 参与与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架构
        一、政府主导: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责任主体
        二、多元架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
    第二节 补缺与瞄准:反贫困客体目标选择
        一、普惠式福利向补缺式福利的转变
        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重构
    第三节 增能与就业:反贫困政策方式转变
        一、回应西方语境中的“福利依赖”:破除“中国式福利依赖”
        二、事前干预社会风险
        三、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
第七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
    第一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
        一、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主导角色
        二、建立企业扶贫的新格局
        三、社会扶贫的适应与兴起
    第二节 反贫困目标瞄准路径
        一、资金瞄准:扶贫贴息制度的完善
        二、项目瞄准:简政放权为贫困户“量身定制”
        三、过程瞄准: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牧民增能与就业
        一、农牧民健康素质与劳动力素质提高
        二、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完善与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三、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保障农牧民高效就业
        四、农牧民自主创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外文文献
    四、学位论文
    五、中文报纸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6)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阳县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长阳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的路径选择
    (一) 兴建百亿元健康绿色食品加工园区,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 推进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三) 充分挖掘矿业生产潜力,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四) 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大力发展新材料等新型工业企业, 增强经济实力。
    (五) 建立百亿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是创新清洁能源资源开发。

(8)发展繁荣民族文化 打造“中国文化强县”(论文提纲范文)

提升“四力”:彰显“中国文化强县”
推进“四化”:支撑“中国文化强县”
坚持“四强”:驱动“中国文化强县”

四、旅游成为三峡农民“金饭碗”(论文参考文献)

  • [1]框架理论视域下《重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研究[D]. 邓家豪.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3]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文旅融合对策研究[J]. 邓旭明. 知识经济, 2018(22)
  • [4]泰顺县生态旅游扶贫研究[D]. 薛秀.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5]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柳颖. 南京大学, 2015(07)
  • [6]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路径选择[J]. 杨唯玮. 当代农村财经, 2015(02)
  • [7]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8]发展繁荣民族文化 打造“中国文化强县”[J]. 马尚云. 政策, 2012(10)
  • [9]立足优势 发挥特色 科学发展——永靖县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J]. 马芳. 党的建设, 2009(12)
  • [10]张荣超日记1992-2009[J]. 张荣超. 安徽文学, 2009(Z1)

标签:;  ;  ;  ;  ;  

旅游成为三峡农民的“金饭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