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学的内在结构与变化规律

审美心理学的内在结构与变化规律

一、论审美心理的内在结构及变化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丁云兰[2](2021)在《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文中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与符号。绵竹年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触动着学生的感官系统,给到学生视觉刺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认知发展,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发展。深入探究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深化我们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功能的认识,优化绵竹年画在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促进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探讨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影响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总结梳理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获得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首先,笔者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对绵竹年画和审美经验进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综述,了解绵竹年画的艺术特征和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了解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理解审美经验的内涵,对审美经验进行操作性的概念界定。其次,将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提供分析框架,基于对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分析,归纳概括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维度包括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三个方面,同时根据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从理论层面探析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再次,通过绵竹年画在新语境环境下的阐释、说明、创作,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重新总结梳理和呈现,加深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将绵竹年画自身所蕴含着的内在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和实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美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来分析描述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明白绵竹年画自身的价值是可以被课程所传递表达出来的,对学生审美经验的发展和建构是有影响的。通过采取课堂观察,做课堂记录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以及教学的环境,了解绵竹年画在教学中的一个呈现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行为的表现情况;通过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以及精神内容的理解和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原因;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感受和认知;通过对学生创新年画的分析,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制作工艺和精神内涵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创新技能和意识。然后,通过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学生通过环境的创设,对绵竹年画产生审美冲动,在节奏的变化中合理的组织学生的能量,让学生在秩序的控制下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将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审美经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身获得的审美经验,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美化我们的实际生活。同时优化对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展示,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强化了学生的成就感,不仅实现了审美经验的工具性价值,也让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经验。最后,通过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路径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从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出发,从审美的角度,用审美的方法探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仅使民间艺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得到彰显,同时使学校的美术课程更具丰富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的生长发展,通过筛选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艺术化表达,以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强化对学生审美经验物化过程和作品的反馈,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助力,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审美体验,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丰富完善着学生的审美经验,充实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展。

王春鹏[3](2021)在《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东路哈哈腔,又称“东调哈哈腔”,是哈哈腔三大支系中的原初母系。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跨区域流传于衔接冀鲁两省的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是融合清初“东柳”与“西梆”两大声腔特点的北方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流传区域内民众的欢迎与喜爱。东路哈哈腔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与艺术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发生巨变,东路哈哈腔正显现出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政策引导、经济补助、行政干预等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但却很难做到能长久地维持其生命。在诸多措施不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对东路哈哈腔开展一种基于学术层面的“抢救”,即进行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应是当前很必要的一个现实选择。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跨区域生长的东路哈哈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往往围绕某一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哈哈腔进行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哈哈腔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停留于纯艺术的概要论述,致使我们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剧种保护与研究起到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在“文化区域”视域下对东路哈哈腔进行独立而系统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即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梳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本体、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整体呈现这门艺术的发展全景。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此部分着重阐述了东路哈哈腔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其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以及审美文化学统摄下的多学科交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运用历史演绎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互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统一的方法,在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艺术特质、审美内涵解析、审美规律探寻等方面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第一章是东路哈哈腔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文从地理文化生态、源流与生成、支系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与梳理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在地理文化生态方面,当地地势平坦、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悠久的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多样与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诸多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表演艺术,从而使这一区域形成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在剧种起源与生成方面,论文提出哈哈腔最早以俗曲形态从十七世纪中叶生发,艺人所说其存在“三百年历史”的提法并不是它成为剧种的起始时间;指出哈哈腔有多重艺术源头,而不是从某一单独源头生发;认为将剧种发源地表述为沧州运东地区更贴近;第一次完整地回溯了哈哈腔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在流派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是三路支系中的原初母系;东路哈哈腔在鲁西北的流传呈现阶梯式和多样化的传播特点。第二章是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论文从语言、唱腔、音乐、剧目和表演五个方面对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语言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语言通俗而诙谐,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声调与音韵、规整且直白的唱词以及大量运用的俏皮俚语。在唱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唱腔质朴自然,其旋律具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行进时稳中求变;板式结构组织有序。相对于西路,东路哈哈腔保留了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民歌的粗犷舒展、平稳流畅,带有更多来自生活的直爽性格。在音乐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音乐给人以灵动自由之感,其过门音乐以灵活多变的曲调为唱腔起到引导与桥梁的作用;伴奏曲牌和锣鼓经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文武场各有侧重,在吹拉敲打间烘托着唱腔,渲染着舞台氛围,它们在突出人物冲突与情感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剧目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剧目具有典型的平民品格,它的对子戏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浓厚;草台戏主要演民间历史故事、传奇小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彰显出强烈的民间气质;台本戏具有超出以往的故事长度、人物数量、行当角色和排场规模,虽然达到至臻成熟的水平,但始终不失平民本色;建国后的新编戏在艺术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现代戏则较为新颖地反映了新时代的生活特点。在表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表演笃实率真,它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偏好风逗乐的表演手段;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和特殊技巧;擅长夸张性的舞台表演风格。第三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在全面论述东路哈哈腔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论文从艺术题旨、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人文价值理念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艺术题旨上,东路哈哈腔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充满了日常生活化的特点。在叙事模式上,东路哈哈腔的叙事平中见奇,呈现为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以及“悲”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在人物形象上,东路哈哈腔贴近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将角色放置于“二元相对”模式下进行刻画;通过“以事见人”的讲述方式展现人物,从而使其戏中人物充满个性魅力。在人文价值理念上,东路哈哈腔以“广乐成教”为宗旨,秉承“俗而不庸”的审美取向;以“明志”观照人生;崇尚“中和”的价值理念;讲求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第四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论文以剖析研究的方式深入剧种内部,分析了东路哈哈腔的声腔、剧种本体和其创生机制。在声腔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声腔本质上是一种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其成因在于:柳子腔曲牌板腔化为这种衍变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诗赞体上下句为它借鉴吸收梆子剧目搭建了可以跨越的桥梁;京杭运河是剧种产生并发生变化的外在客观条件。在剧种本体结构上,认为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呈现为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每一层级都是在上一层级基础上的发展或衍变,而不是推翻或取代;在圈层结构层级数增加过程中,它们逐渐体现出统一的外在定势、题材取向、声腔风格等剧种本体特征,使剧种本体得以构建;这一结构清晰地揭示了东路哈哈腔等地方小剧种的成长模式和嫡存方式。在剧种创生机制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具有顽强的自我创生机制,具体体现在:艺人的二次创造、“戏仿”策略和观演互动等。第五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论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两个方向探讨东路哈哈腔的文化份量。在审美价值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不仅包括具体文化现象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审美规律,也包括当地社会赋予它的民间情感。它是当地社会共同“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其艺术价值的持久性所在;东路哈哈腔还是当地民众源自内心、纯粹天性的自然表达,它使百姓朴素的生活呈现出人文的美丽和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东路哈哈腔在当代则是人们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在文化属性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古典格调应是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主要品格。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与提升。在正文对东路哈哈腔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地方小剧种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审美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总结。

林艳萍[4](2021)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也是温润心灵的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对涵养学生美好心灵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现行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选文则是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实施审美教育,首先应挖掘析出语文学科中本身的美。对语文教材里的审美内容资源进行静态考察与分析,充分挖掘析出教材中本身的审美素材是实施语文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审美动态教学实践过程的前提准备和重要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笔者从文献梳理入手,分别从国内外两方面对前辈们关于审美教育、语文审美教育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概念、特点、功能等基本问题。其次,以统编小学语文1-6年级共12册教材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梳理、统计了教材选文中蕴藏着的丰富审美教育内容。笔者从文体的视角深入挖掘、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文本分析法将不同文体的选文分类从审美内容的存在形态、呈现形式等方面详细梳理,主要析出描述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等不同类型的审美教育内容。并总结分析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特点:一是审美内容承载于文体类别多样的选文中各显审美特质——诗歌文体主要呈现出富有韵律节奏美的语言美、各种意象组成的意境美等,散文文体则凸显出优美生动的语言美、强烈的抒情美,小说文体以刻画各种人物形象美为主,童话、神话文体则以梦幻唯美、神奇幻化的想象手法刻画主人公的形象,记叙文则是通过描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凸显出社会生活的美感内容,说明文内蕴着求真求实的科学真知美、精确简明的语言美等;二是教材中的审美内容编排顺序符合小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三是教材审美教育的内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显,凸显出立德树人的特点等。再次,通过对析出内容的系统分析找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审美教育内容本身存在的欠缺、不足之处,厘清析出与利用审美教育内容的问题所在。如教材选文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较为隐晦,不易被感知;重点突出强调语文要素的达成,对审美教育的目标相对模糊;教材中蕴藏的审美教育因素分布零散又交融并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的局限、语文本体性教学潮流的回归导致审美等非本体性教学的淡化、审美教育内容类别本身的复杂、多元等。最后,通过对统编小学1-6年级12册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描述,结合其特点、存在的缺欠与原因等,从四个方面对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组织与运用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一是要关注审美主体,提升师生自身的审美素养,包括提升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二是语文审美教育应立足语文的学科特性,深深根植于语文的土壤之上实施审美教育,明确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素养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审美教育的要求,加强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管理。三是要遵循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特点,根据不同文体的审美特质提取教材审美教育因素,同时把握小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促进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在此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以美化人。四是依托校本教学研究,构建系统化的语文审美教育实施保障机制。具体从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如何组织、计划、评价等方面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保障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资源得到充分析出与利用,实现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吕明阳[5](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李明惋[6](2020)在《李泽厚美育思想视域中的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起,审美教育便被写进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成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外国文学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意志、道德、情感等主体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语文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未能突出学生意志、情感等主体性的塑造。外国文学教学应体现学生知、意、情的协调发展。李泽厚美育思想以艺术的“文化心理结构”为主要内容,以积淀为基本方式,坚持“度”原则,最终理性地内化、凝聚、积淀为人的主体性。本研究以李泽厚美育思想作为切入点,建构起“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充分发掘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实践情境”的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策略,以此实现外国文学对学生认知、意志、情感等主体性的塑造。希望为当前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审美教育现状进行梳理,整理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和李泽厚美育思想的研究现状。此外,阐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凸显论文的创新所在。第二部分,论述高中外国文学选文情况、教学现状及其具体成因。首先,从语文教材编写原则、选材内容和编排结构来分析当前高中外国文学选文存在的问题;其次,对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展开调查;最后,对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第三部分,分析李泽厚美育思想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在联系。其一,尝试对李泽厚美育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其二,阐明李泽厚美育思想在高中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其三,以李泽厚的“艺术层次说”分析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第四部分,探讨李泽厚美育思想对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启示。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使学生智力结构的理性内化;注重发掘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以此理性凝聚为学生的意志结构;创设审美实践情境,将情感体验转化为学生的审美结构,最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形成。第五部分是结语。阐述从李泽厚美育思想审视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等。

许芷宁[7](2020)在《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应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同时还应具备人地协调观素养。其中,“欣赏”是带有美学特征的一种高级能力,需要调动学生的审美心理因素才能完成,而且人地协调观的树立也需要美育的引导,由此可见,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需要美育的参与。此外,2019年新出版的人教版《地理1》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为美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人教版《地理1》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理美育教学的研究。本文以左右脑分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美育心理学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美育内容的主要领域、美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基础知识的审美视点三个方面对人教版《地理1》中的美育内容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一地理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美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对美育的了解不深入、不全面,教师的美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原则与策略。在实施原则方面,应遵循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审美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策略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美化地理教学过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自身审美素养的方式促进美育的实施。首先,美化地理教学过程可以设计四个环节,分别为呈现审美对象,引起审美感知;增强审美记忆、深化审美理解;丰富审美情感,进行审美评价;巩固审美过程,激发审美创造。该部分的设计理念为将教学过程与审美心理过程紧密融合,使地理教学的认知任务在审美活动所激发的美感愉悦中更好地完成。其次,在实践活动上,应多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直观感受美。此外,教师应通过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审美体验、提高美育教学能力等途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更好的完成以美育人的教学任务。最后,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一课时为例进行了案例设计与分析,以期通过上述策略为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审美素养。

范丽琛[8](2020)在《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到学科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隐性价值。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强调了审美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途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创造美的方法。高中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文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现今的教学,一线教师或迫于高中升学考试的压力,或因教学方法不当,往往忽视了文学的审美特质,将文学阅读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模式化教学,这样的教学现状亟待改善。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以文学阅读教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重点阐述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依据;第二部分结合高中生文学阅读审美心理过程,对高中文学阅读教学案例从达成审美准备、引导审美体验、强化审美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借鉴优秀案例的教学经验;第三部分提出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分析,旨在为一线的教师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崔佳[9](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周夕佳[10](2020)在《大班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即幼儿作为评价主体对同伴绘画作品的价值判断过程,其对幼儿审美发展彰显重要价值。况且,幼儿审美评价能力的发展能够综合反映儿童审美能力发展水平,是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大班幼儿为评价主体、以美术活动中同伴的绘画作品为评价对象,力图进一步了解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表现,探究幼儿评价的特点,追寻影响幼儿评价的因素,并提出促进幼儿审美评价能力发展的教育建议。本研究聚焦于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内容、标准以及类型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幼儿评价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内容多元,包括绘画内容、绘画表现形式及绘画技巧;评价标准多维,包括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评价类型多样,按评价的发起方式可分为自发性评价与非自发性评价,按评价的表达方式可分为言语性评价与非言语性评价,按评价的性质可分为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按评价的深度可分为阐述性评价、具体性评价与笼统性评价。进一步探究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表现发现,幼儿的评价具有以下特点: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个直觉反应的过程,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种非艺术性的审美评价,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个体差异性,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不稳定性。在追寻影响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因素时,研究者发现幼儿的评价既受自身发展的影响,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影响幼儿评价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加以分析,其中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审美心理发展水平、自发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意义他人”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等。基于上述的分析结论,研究者立足于幼儿教师的角度提出:给予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机会,帮助幼儿积累审美评价经验;尊重幼儿对绘画作品的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审美体验;做好幼儿与作品对话的中介,提升幼儿审美评价能力,以期为幼儿教师促进幼儿审美评价能力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论审美心理的内在结构及变化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审美心理的内在结构及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2)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和本能
        1.1.2 民间艺术自身的艺术形制有助于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1.1.3 小学艺术教育重视学生审美经验的培养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绵竹年画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审美经验的相关研究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年画
        1.4.2 绵竹年画
        1.4.3 经验
        1.4.4 审美经验
        1.4.5 建构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理论基础
    2.1 审美心理相关理论
        2.1.1 审美心理过程产生的阶段
        2.1.2 审美心理活动的特点
    2.2 审美经验的构成
        2.2.1 从经验到审美经验
        2.2.2 审美经验的三个维度
    2.3 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经验建构
        2.3.1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课程价值观
        2.3.2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生长的课程目标观
        2.3.3 知识和经验相统一的课程内容观
        2.3.4 “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3 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3.1 绵竹年画课程的现状
        3.1.1 调查资料的来源
        3.1.2 调查资料的记录
        3.1.3 绵竹年画课程的开展情况
    3.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课例分析
        3.2.1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过程性维度
        3.2.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
        3.2.3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工具性维度
4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4.1 关注学生审美经验的获得
        4.1.1 创设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冲动
        4.1.2 科学合理的筛选教育内容,实现学生的秩序发展
        4.1.3 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生的节奏
        4.1.4 唤醒学生的想象力,维持学生的能量
    4.2 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实践经验
        4.2.1 利用身体获得感性认知
        4.2.2 在活动中实践认知
    4.3 实现学生作品的工具性价值,完善学生的审美经验
        4.3.1 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审美发展
        4.3.2 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5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
    5.1 实现学生生长发展的教育目的
        5.1.1 真实地再现民间艺术
        5.1.2 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和改造
        5.1.3 实现学生的自由生长
    5.2 知识、经验和环境相统一的教育内容
        5.2.1 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5.2.2 符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5.2.3 符合教师的专业素养
        5.2.4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5.3 艺术化表达的教育方法
        5.3.1 艺术化的表达方式
        5.3.2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5.4 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5.4.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4.2 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
        5.4.3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5.5 优化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不容乐观的东路哈哈腔生存现状
        (二) 一种学术层面的“抢救”——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一) 研究现状综述
        (二) 既有研究分析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东路哈哈腔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孕育东路哈哈腔的地理文化生态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文化艺术生态
        三、当地演剧状况
    第二节 哈哈腔的源流与生成考述
        一、哈哈腔的源流考述
        二、哈哈腔的生成过程回溯
    第三节 流派辨析和东路哈哈腔的传播
        一、哈哈腔的流派辨析
        二、东路哈哈腔的流播路径
        三、东路哈哈腔的流播特点与分析
第二章 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
    第一节 语言特质: 通俗诙谐
        一、方言声韵独特
        二、唱词规整而直白
        三、大量运用俏皮俚语
    第二节 唱腔特质: 质朴自然
        一、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旋律属性
        二、稳中求变的旋法
        三、组织有序的板式结构
        四、东路哈哈腔与西路哈哈腔的旋律比较
    第三节 音乐特质:灵动自由
        一、锦上添花的过门音乐
        二、色彩丰富的曲牌与锣鼓经
        三、吹拉敲打的文武场
    第四节 剧目特质:平民品格
        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对子戏
        二、彰显民间气质的草台戏
        三、走向至臻成熟的台本戏
        四、焕然一新的改编戏与现代戏
    第五节 表演特质:笃实率真
        一、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
        二、偏好风趣逗乐的表演手段
        三、娴熟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及特殊技巧
        四、擅长夸张性的舞台动作表演
第三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题旨
        一、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
        二、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
        三、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
    第二节 平中见奇的叙事模式
        一、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
        二、“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
        三、“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
        四、“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第三节 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
        二、“二元相对”模式下的角色特性
        三、“以事见人”的人物讲述方式
    第四节 “广乐成教”的人文价值理念
        一、“俗而不庸”的审美理念
        二、“戏以明志”的人生观照
        三、“中和”为美的价值导向
        四、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
第四章 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
    第一节 声腔: 从“东柳”到“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一、从“东柳”到哈哈腔
        二、过渡基础: 唱腔中的板腔因子
        三、从哈哈腔到“西梆”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剧种本体: 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
        一、什么是剧种本体
        二、东路哈哈腔作为剧种本体的建构基础
        三、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结构
    第三节 创生机制: 二次创造、“戏仿”策略、观演互动
        一、东路哈哈腔艺人的二次创造
        二、“戏仿”策略
        三、观演互动
第五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
    第一节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
        一、当地社会民间情感的集中体现
        二、地方民众自然表达的生命艺术
        三、当代人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
    第二节 东路哈哈腔的文化属性
        一、东路哈哈腔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
        二、东路哈哈腔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
        三、东路哈哈腔的古朴格调与当代审美文化
结语
附件: 田野调查工作部分图片及资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4)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国家出台系列美育政策重视其重要作用
        2.当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
        3.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的融合是应然走向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创新点
一、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2.审美教育
        3.语文审美教育
        4.审美教育内容
    (二)语文审美教育的特征
        1.形象性
        2.情感性
        3.愉悦性
    (三)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
        1.内在审美功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外在工具功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分析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整体文体概况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具体析出与描述
        1.文学美的析出与描述
        2.文章美的析出与描述
    (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特点分析
        1.文体丰富多样,不同文体凸显出不同的审美特质
        2.顺序编排合理,契合小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
        3.内容凸显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析出利用存在的问题与辨析
    (一)审美教育内容析出利用存在的问题
        1.审美教育内容较为隐晦,缺乏直接感知性
        2.突出强调语文要素,审美教育目标相对模糊
        3.审美教育内容分布杂糅零散,缺乏系统性
    (二)审美教育内容析出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辨析
        1.教材呈现方式的局限导致审美教育内容缺乏直接感知性
        2.本体性教学思潮声起造成审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淡化
        3.审美内容类别的复杂多元致使分布零散且交融并存
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组织与运用建议
    (一)关注审美主体,增强师生自身的审美素养
        1.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加强审美感受能力
        2.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动性
    (二)立足语文学科特性,强化语文美育教学的目标管理
        1.基于核心素养,把握语文美育教学方向
        2.研习课程标准,明确语文美育课程目标
    (三)遵循教材审美内容特点,灵活运用教材美育资源
        1.根据不同文体审美特质,提取教材美育因子
        2.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促进教学过程审美化
        3.瞄准立德树人主风向标,培育学生审美能力
    (四)依托校本教学研究,构建系统化实施保障机制
        1.拟定研究主题,开展理论学习
        2.观摩名师课例,走向专业评课
        3.深钻语文教材,实施协同备课
        4.借助集体智慧,完善评价体系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标准类
    (五)其他类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释义
        1.4.1 美的本质
        1.4.2 审美教育
        1.4.3 审美力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李泽厚美育思想视域中的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绪论
第一章 现阶段的高中外国文学教学
    第一节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入情况
        一、外国文学的编写原则
        二、外国文学的选文内容
        三、外国文学的编排结构
    第二节 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外国文学基础知识薄弱
        二、教师未能深入发掘文本内涵
        三、外国文学“育人”功能弱化
    第三节 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归因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二、阅读本位的影响
        三、应试动机的干扰
第二章 李泽厚美育思想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 李泽厚的美育思想概说
        一、美与美育
        二、美育的目的
        三、美育的实施途径
    第二节 李泽厚美育思想在高中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呼唤审美教育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审美教育的要求
        三、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审美教育
    第三节 “艺术层次说”视野下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高中外国文学的形式层
        二、高中外国文学的形象层
        三、高中外国文学的意味层
第三章 李泽厚美育思想对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重视学生文学基础知识积累
        二、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
    第二节 充分发掘外国文学的审美因素
        一、多元化的教材编写理念
        二、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三、多视角解读外国文学
    第三节 创设审美实践情境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突显美育理念
        二、师生之间审美情感的双向互动
        三、学生审美情感的解构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高中外国文学篇目
附录三 :教学设计
致谢

(7)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需要美育的参与
        2.地理教育的现状需要美育的融入
        3.人教版《地理1》为美育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研究意义
        1.为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3.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美育
        2.地理美育
    (二)理论基础
        1.左右脑分工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美育心理学理论
三、人教版《地理1》中的美育内容分析
    (一)人教版《地理1》中美育内容的主要领域
        1.地理自然美
        2.地理科学美
        3.地理社会美
        4.地理形式美
    (二)人教版《地理1》中美育内容的主要载体
        1.文字系统中的美
        2.图表系统中的美
        3.活动系统中的美
    (三)人教版《地理1》中基础知识的审美视点
四、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调查说明
        1.问卷调查过程
        2.问卷问题设置
        3.问卷结果分析
    (二)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美育的了解不深入、不全面
        2.教师的美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3.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一)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1.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审美相结合的原则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美化地理教学过程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3.提高地理教师审美素养
六、美育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一)案例设计
    (二)案例分析
七、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8)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高中文学阅读教学的发展要求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文学阅读教学研究
        (二)中学文学阅读审美教学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
        (二)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依据
    第一节 理论依据——文学阅读实质是审美活动
        一、文学阅读实质
        二、接受美学理论
        三、文学阅读中的审美能力体现
    第二节 课标依据——“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教学导向
        一、不同文体美学特质各异
        二、文学阅读教学可层级化
        三、审美能力培养贯穿教学
第二章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选取
    第二节 审美初始阶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一、导入失效造成审美准备缺位
        二、缺少对学生审美感知的刺激
    第三节 审美高潮阶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一、缺少对学生审美想象的牵引
        二、教学方式不当导致审美理解缺效
    第四节 审美效应阶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一、写作情境创设不足
        二、写作训练不足
第三章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第一节 打牢基础,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
        一、切断“日常意识”,唤起审美注意
        二、品味语言文字,促成审美感知的产生
    第二节 重视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
        一、抓住意象与空白,诱导审美想象的发生
        二、创设情境,促使情感体验的达成
        三、多重对话,深化学生的审美理解
    第三节 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
        一、捕捉灵感,书写审美体验
        二、对比赏析,反思审美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文学阅读教学课例搜集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大班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对幼儿审美发展彰显重要价值
        (二) 幼儿审美评价能力在幼儿审美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 幼儿的评价在幼儿审美活动中缺失严重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同伴绘画作品
        (二) 评价
        (三) 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
    四、文献综述
        (一) 幼儿评价的相关研究
        (二) 幼儿审美评价的相关研究
        (三) 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相关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步骤
第一部分 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表现
    一、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内容
        (一) 绘画内容
        (二) 绘画表现形式
        (三) 绘画技巧
    二、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标准
        (一) 内在标准
        (二) 外在标准
    三、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类型
        (一) 幼儿评价的发起方式:自发性评价与非自发性评价
        (二) 幼儿评价的表达方式:言语性评价与非言语性评价
        (三) 幼儿评价的性质: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
        (四) 幼儿评价的深度:阐述性评价、具体性评价与笼统性评价
第二部分 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基本特征
    一、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个直觉反应的过程
    二、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种非艺术性的审美评价
    三、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个体差异性
        (一) 审美体验的差异性
        (二) 评价能力的差异性
    四、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不稳定性
第三部分 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影响因素
    一、内在因素
        (一) 审美心理发展水平
        (二) 自发的兴趣
        (三) 语言表达能力
    二、外在因素
        (一) “意义他人”
        (二) 幼儿园美术教育
第四部分 教育建议与研究反思
    一、教育建议
        (一) 给予幼儿评价的机会,帮助幼儿积累审美评价经验
        (二) 尊重幼儿的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审美体验
        (三) 做好幼儿与作品对话的中介,提高幼儿的审美评价能力
    二、研究反思
        (一) 研究工具不够完善
        (二) 研究取样不够全面
        (三) 研究者个人视野和思维能力有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论审美心理的内在结构及变化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D]. 丁云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D]. 王春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4]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利用研究[D]. 林艳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李泽厚美育思想视域中的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研究[D]. 李明惋.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美育在人教版《地理1》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D]. 许芷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研究[D]. 范丽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大班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研究[D]. 周夕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审美心理学的内在结构与变化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