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卵巢低分化粘液腺癌术后11年无复发

右卵巢低分化粘液腺癌术后11年无复发

一、右侧卵巢低分化粘液性腺癌术后11年未复发(论文文献综述)

秦萌[1](2021)在《异位淋巴组织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的疾病。据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15年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为6.34万,死亡2.18万[1]。根据病因子宫内膜癌可分为两型。其中Ⅰ型为雌激素依赖型的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多由子宫内膜的良性病变和不典型增生恶变而来,约占子宫内膜癌的80%,预后良好。Ⅱ型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又称不良组织学类型的子宫内膜癌。主要包括组织学上非子宫内膜样的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未分化癌等,低分化的子宫内膜样癌也包括在其中。这类肿瘤的前驱病变不明,通常为低分化,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0-20%,预后不良[2]。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诊断时处于临床早期,约有68%的病变局限于原发部位,20%有局部或淋巴结的播散,8%发生远处转移[3]。据统计,FIGO分期Ⅰ期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为80-90%,Ⅱ期为70-80%,ⅢC-Ⅳ期的晚期患者仅为20%左右。子宫内膜癌标准的治疗方法为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在内的全面分期术,针对有预后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如何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是目前子宫内膜癌治疗的难点[3]。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迅速,2013年癌症免疫疗法被科学杂志评为全球十大突破之首,Nature和Science相继推出肿瘤免疫治疗专刊。子宫内膜癌对免疫靶向治疗显现出良好的治疗反应,对相关靶向生物标记物的探索成为热点研究领域[4]。宿主的免疫系统是机体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主要场所,肿瘤免疫细胞聚集以抵御肿瘤是肿瘤基因发生学的重要一环[5]。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构成了肿瘤微环境(TME),控制着肿瘤的发生、局部侵袭和转移。一方面,机体通过正常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手段来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形成免疫抑制。同时,免疫系统还为肿瘤提供了炎症发生和进展转移的微环境[6-8]。基于上述机制,很多免疫治疗的策略着眼于抗肿瘤免疫反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则是抗肿瘤的主要免疫应答方式。抗PD-1和抗PD-L1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止肿瘤上的PD-L1与效应T细胞的PD-1结合,从而解除了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上调T细胞的杀伤功能[9-11]。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帕博利珠单抗(抗PD-1)单药用于治疗MSI-H和dMMR的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其响应率高达57%,昭示了晚期子宫内膜癌生存率改善的曙光[12]。异位淋巴组织(Ectopic lymphoid tissue),又称为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是在非淋巴组织中伴随着慢性炎症反应形成的异位淋巴器官,主要由B淋巴细胞组成[13]。其典型的结构特征为在炎性组织中存在大量聚集的CD20表达阳性的B淋巴细胞团[14]。研究发现,这一结构也存在于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组织中,并且与预后获益相关,从而在肿瘤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15-17]。在肿瘤微环境中,TLS能够独立于二级淋巴器官(SLO)而触发免疫应答[18]。TLS的上调可能引起显着的抗肿瘤反应,研究发现这可能与B细胞及相关通路有关。B细胞作为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产生和释放特定抗原的抗体,参与了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TLS作为肿瘤组织中大量B细胞的富集区域,通过B细胞或其它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引发炎症反应,触发下游通路的有效位点,进而发挥有效的抗肿瘤生物效应[19,20]。目前在妇科肿瘤领域关于TLS的研究仅卵巢癌有文献提及[21],在子宫内膜癌中尚未见到相关报道。TLS作为B细胞通路的有效作用位点,其相关分子通路具有一定的生物标记功能,有可能在肿瘤免疫靶向治疗领域引发新的突破。本研究分别利用北京协和医院和日本京都大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数据库,观察了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方法对TLS结构进行探讨与验证。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RNA-seq等技术对相关分子通路进行了探索,同时研究了与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方法1、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构成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回顾性收集2006年至2011年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数据,对入组患者进行标本取材及制备切片,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确定TLS结构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镜下结构,并对TLS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关系进行初步探索。2、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验证及相关蛋白通路的探讨(1)回顾性收集2010年至201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单一手术团队所有经活检病理确诊且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病理特点。患者排除标准包括:1)接受新辅助化疗;2)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无肿瘤组织;3)留存石蜡固定组织不充分,切片不清晰,无法完成镜下评估;4)缺少必要的临床信息。观察HE染色切片及制备相应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一步对CD20阳性细胞表达情况以及TLS结构的表达进行验证。(2)通过免疫荧光方法,对TLS相关的B细胞通路分子CXCL13/CXCR5表达进行探索,观察其分布及定位情况。(3)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对TLS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进行探索。3、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分子通路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收集10例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单一手术团队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病理标本,通过DNA panel测序及RNA-seq测序,对TLS组与无TLS组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进一步进行GO及KEGG分析,探索其下游富集通路,通过GSVA分析技术对肿瘤免疫环境进行探讨。同时进一步探索了 TLS与TCGA分子分型的关系。(2)利用TCGA子宫内膜癌数据库,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LS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分析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结果1、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构成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1)本章研究入组了 104例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实验组,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10例AEH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镜下观察HE染色及CD20免疫组化切片,证实成团聚集的CD20淋巴细胞阳性表达于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中,而在对照组中基本不表达。这表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TLS,在对照组中不存在。(2)TLS由大量CD20+B细胞聚集团块及少量CD8+T细胞、CD4+T细胞、浆细胞构成,有或无CD23+生发中心(GC)。TLS根据镜下形态结构可分为聚集型TLS和分散型TLS。TLS根据位置可分为浸润于肿瘤细胞内部间质和肿瘤细胞边缘间质。TLS根据CD23+GC表达分为成熟阶段TLS(含有阳性CD23+GC)和幼稚阶段TLS(无CD23+GC)。(3)在104例入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含有TLS者为81例(77.9%),无TLS患者为23例(22.1%)。含有TLS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FS优于无TLS患者(P<0.001),不论病理分化程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LS的缺失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HR=0.154,95%CI 0.044-0.536,P=0.003)。2、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验证及相关蛋白通路的探讨(1)本章入组了 93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单一手术团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对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发现成团聚集的CD20阳性表达B淋巴细胞广泛存在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这同样表明TLS存在于子宫内膜癌中,形态及成熟度与前期研究相似。(2)进一步验证TLS中CD20+B细胞与其他淋巴浸润细胞(TIL)的关系,及不同TIL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癌中TLS的表达显着增加了肿瘤组织中CD20+B细胞数量(P<0.001)。CD20+B细胞数量与CD8+T淋巴细胞(P<0.001,r=0.357)、CD4+辅助T淋巴细胞(P<0.001,r=0.48)数量呈正相关。高表达的CD20+B细胞和CD8+T细胞与子宫内膜癌较好的PFS相关(P=0.028)。(3)CXCR5作为CXCL13的表达受体,二者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344,P<0.001)。CXCL13/CXCR5轴作为B细胞通路相关分子,在TLS中特异性表达(P<0.001)。(4)在93例入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35例(37.6%)有TLS,58例(62.4%)无TLS。含有TLS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FS(P=0.032)及OS(P=0.046)均明显优于无TLS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LS的缺失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HR=0.125,95%CI 0.024-0.667,P=0.015)。(5)进一步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和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子宫内膜癌患者中TLS表达率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通过进行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比较,发现TLS表达率的差异性与国内外患者的不均质性相关。此外所用CD20抗体试剂及免疫组化实验环境的不同,对抗体表达强弱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肿瘤组织的人种和基因差异,也可能造成了 CD20表达率的不同。3、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分子通路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本章研究入组了 1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新鲜肿瘤病理标本。入组10例患者中,6例(60%)TLS阳性表达,4例(40%)TLS阴性表达(2)TLS表达在不同分子分型的子宫内膜癌中具有差异性(P=0.019)。2例POLE超突变型、1例MSI-H型和3例高拷贝型内膜癌患者均有TLS,而4例低拷贝型患者均无TLS。其中一例POLE超突变患者TLS表达量高度阳性。(3)对TLS组及无TLS组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TLS组相比无TLS组表达上调的基因包含:CCDC106、KRT128P等。TLS组相比无TLS组表达下调的基因包含:LAMP5-AS1、ANKRD34C、OAT等。该部分差异基因表达可能与组蛋白HE-K9甲基化代谢通路相关。(4)进一步通过GSVA分析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LS肿瘤组织较无TLS肿瘤组织富含更多活化B淋巴细胞、活化CD4+T细胞、活化CD8+T细胞、Tfh细胞及其他不同类型的B细胞和T细胞。这与上一章免疫组化的实验结果是相一致,同时表明包含TLS结构的肿瘤组织中肿瘤免疫微环境更成熟活跃。(5)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子宫内膜癌基因数据进行挖掘,T淋巴细胞(CD8、CTLA4、FOXP3、TCF7)、B淋巴细胞(CD23)、浆细胞、趋化因子家族基因等相关通路分子可能均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表达差异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1、本课题分别利用北京协和医院和京都大学附属医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数据库,首次证实了 CD20+B淋巴细胞成团聚集于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中,并形成了 TLS结构。TLS存在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率约40-70%。TLS表达率的差异性与患者的不均质性及CD20抗体试剂等因素有关。2、TLS由大量CD20+B细胞聚集团块及少量CD8+T细胞、CD4+T细胞、浆细胞构成,有或无CD23+生发中心。TLS根据镜下形态结构可分为聚集型TLS和分散型TLS。TLS根据位置可分为浸润于肿瘤细胞内部间质和肿瘤细胞边缘间质。TLS根据CD23+GC表达分为成熟阶段TLS(有阳性CD23+GC)和幼稚阶段TLS(无阳性CD23+GC)。这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实体瘤存在的TLS一致。子宫内膜癌中TLS的表达显着增加了肿瘤组织中CD20+B细胞数量。CD20+B细胞数量与其他肿瘤浸润细胞数量呈正相关。CXCL13/CXCR5轴作为B细胞通路相关分子,在TLS中特异性表达。3、含有TLS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FS优于无TLS患者,不论病理分化程度。两种多因素分析结果均表明,TLS的缺失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4、TLS组相比非TLS表达上调的基因包含:CCDC106、KRT128P等。TLS组相比非TLS表达下调的基因包含:LAMP5-AS1、ANKRD34C、OAT等。该部分差异基因表达可能与组蛋白HE-K9甲基化代谢通路相关。包含TLS结构的肿瘤组织中肿瘤免疫微环境更成熟活跃。TLS表达在不同TCGA分子分型的子宫内膜癌中具有差异性。POLE超突变患者TLS表达量高。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子宫内膜癌基因数据进行挖掘,对前期免疫组化实验进行了进一步验证。TLS及相关B细胞通路分子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如何诱导TLS形成以抑制肿瘤发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这对肿瘤靶向治疗具有一定探索意义。

林泽茵[2](2021)在《IOTA LR2与ADNEX模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IOTA LR2模型及ADNEX模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6月因卵巢肿瘤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住院并手术的患者,共347例。所有纳入的病例术前都进行超声检查及血清学检测,超声检查重点评估卵巢肿块的性质并收集LR2模型、ADNEX模型所需要的指标。然后分别使用LR2、ADNEX模型的软件计算后获得该肿块的恶性风险值,并追踪病人术后的病理结果,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各自计算LR2模型、ADNEX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47例病例,其中包括良性肿瘤196例,恶性肿瘤151例。1.LR2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 0.772-0.864),该模型的灵敏度为92.7%(95%CI:87.0%-96.1%),特异度为70.9%(95%CI:63.9%-77.1%),阳性预测值为71.0%(95%CI:64.1%-77.2%),阴性预测值为92.7%(86.9%-96.1%),准确度为80.4%。2.ADNEX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67-0.852),该模型的灵敏度为78.8%(95%CI:79.2%-90.9%),特异性为83.7%(95%CI:72.6%-84.4%),阳性预测值为78.8%(95%CI:71.2%-84.8%),阴性预测值为83.7%(95%CI,77.5%-84.9%),准确度为82.1%。3.ADNEX模型在预测恶性卵巢肿瘤的不同分期(交界性、I期、II-IV期,继发转移性肿瘤)中,对II-IV期的恶性肿瘤及继发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效能较好。在区分卵巢所有的病理类型(良性、交界性、I期,II-IV期及继发转移性肿瘤)时,对鉴别良性肿瘤与II-IV期肿瘤诊断效能最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95.对区分交界性肿瘤与I期肿瘤的诊断效能最差,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未纳入CA125值时,ADNEX模型的AUC值为0.797(95%CI:0.751-0.83),灵敏度为80.7%(95%CI:73.4%-86.6%),特异度为阳为78.5%(95%CI:72.0%-83.9%),阳性预测值为74.3%(95%CI:66.9%-80.7%),阴性预测值为84.2(95%CI:77.8%-88.9%)。与之比较,ADNEX模型结果显示纳入CA125值后诊断效能较好,但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5.当设定不同阈值时,ADNEX模型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诊断效能,本研究中最佳阈值为>40.9%,此时的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79.1%。6.LR2模型与ADNEX模型相比较,LR2的诊断效能相对较好,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LR2的敏感度较高,ADNEX模型的特异度较高。结论:1.IOTA LR2模型与ADNEX模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是有一定的价值的,LR2模型的诊断效能略高于ADNEX模型。2.ADNEX模型在区分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上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良性与II-IV期恶性肿瘤,但在区分交界性和I期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差,总体上需要进一步研究改善。3.血清CA125的水平会使ADNEX模型的诊断效能略降低,但CA125不是最佳诊断卵巢癌的肿瘤标记物。4.ADNEX模型在本研究数据的最佳截断值是>40.9%,ADNEX模型的最佳截断值需进一步研究。

孙睿[3](2019)在《宫颈胃型粘液性癌5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宫颈胃型粘液性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A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宫颈胃型粘液性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和预后情况。结果:宫颈胃型粘液性腺癌临床表现以阴道排液和盆腔痛多见。盆腔核磁共振表现为短T1、长T2的多发囊样信号,囊壁不规则强化。超声检查常显示宫颈增大,伴实性成分的多囊样或蜂窝样肿块,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大体特征为宫颈壁增厚,颈管内囊实性病灶,囊内清亮粘稠液体。4例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1例阳性,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20%;5例患者HPV均为阴性。3例患者为术前确诊(包括1例宫颈活检,1例宫颈锥形切除和1例分段诊刮),2例患者为术中或者术后手术标本意外发现。5例患者均行不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腹、腹腔镜、达芬奇辅助腹腔镜。术后病理提示2例伴卵巢转移;3例伴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伴神经和脉管浸润。宫颈胃型粘液性腺癌镜下表现为大量粘液腺体,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分化包括高中低三种。免疫组化PAX8、CK7、MUC6、CEA、Ki-67、CK20等阳性表达,ER、PR、P16、CA125等阴性表达。4例患者术后补充放疗及化疗,1例患者术后未补充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5±9.0(3-29)月,1例患者未控,术后5月出现肝转移;1例术后12个月复发,其余3例尚未复发。结论:宫颈胃型粘液性腺癌的临床表现以阴道排液、盆腔痛多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宫颈胃型粘液性腺癌的细胞学筛查阳性率低,易漏诊及误诊,最终确诊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多次宫颈活检或宫颈锥形切除术可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超声检查提示宫颈增大,伴实性成分的多囊样或蜂窝样肿块,可见少许血流信号。MRI多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后不规则的囊壁被强化。CA125、CA199可应用于GAS复发、转移的检测。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依据疾病临床分期,指导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早诊断、早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薛春燕[4](2019)在《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ARP抑制剂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卵巢癌发病机制复杂,病理种类繁多,预期生存期短,2018年全球卵巢癌新发病295,414例,死亡184,799例。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手术及一线化疗能够使部分卵巢癌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但复发率高达70%。而对卵巢癌进展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总生存率仍不超过20%。浆液性癌占卵巢癌75%,高级别腺癌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卵巢癌70%,预后极差。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短的主要原因在于复发和耐药。改进晚期卵巢癌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也被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或B7同源蛋白1(B7-H1),是一种由CD274基因编码的蛋白质。PD-L1作为PD-1的配体,是最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之一,可组成性低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和多种非造血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胰腺细胞等。炎症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interferon,INF)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可诱导PD-L1表达。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显着升高,除黑色素瘤外,PD-L1还表达于肺癌、结直肠癌以及膀胱癌等各种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PD-L1与其受体PD-1结合,传递抑制信号,可诱导T细胞凋亡、失能,并促进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产生,进而抑制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激活、增殖和杀伤效应,实现肿瘤免疫逃逸。抗PD-L1信号通路成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通路的基因突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尤其是BRCA1/2突变。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2014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已接受三种及以上化疗方案且存在胚系或者体细胞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me,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但局限于BRCA基因突变患者。超过80%的遗传性卵巢癌与BRCA1/2胚系突变有关。两者的发病风险不同,BRCA1突变者患卵巢癌的终生发病风险为59%,而BRCA2突变者为16.5%[15]。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关于BRCA基因突变卵巢癌中生殖细胞BRCA突变率为28.5%,其中BRCA1突变率占20.82%,而BRCA2突变率仅为7.63%,且85.5%已属于III/IV期。而73.0%的BRCA突变卵巢癌患者组织学类型为高级别浆液性癌,这些限制了PARP抑制剂对于卵巢癌的疗效。本研究以卵巢癌为研究对象,检测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探讨PARP抑制剂联合PD-L1单抗治疗卵巢癌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论文第一部分探讨了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77例卵巢癌石蜡包埋组织中PD-L1的表达,取1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χ2检验分析卵巢癌组织PD-L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PD-L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激光共聚焦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中CD4+T、CD8+T细胞与PD-L1的定位与共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TILs中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主要在卵巢癌细胞膜和细胞浆)高表达PD-L1,PD-L1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P=0.026)有关联,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D-L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OS显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HR=2.68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PD-L1高表达(HR=2.275,P=0.023)和FIGO分期(HR=11.229,P=0.024)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组织分型行分层分析显示,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PD-L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OS显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示卵巢癌TILs中,PD-L1+分子分别与CD4+T细胞、CD8+T细胞共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CD4+PD-L1+平均表达量为36.95%,CD8+PD-L1+平均表达量为23.53%,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趋势,但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4,r=-0.624)。论文第二部分探讨了PARP抑制剂联合PD-L1单抗治疗卵巢癌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PARP抑制剂干预卵巢癌细胞株ID8(BRCA野生型、鼠源),uwb1.289(BRCA突变型、人源)、SKOV3(BRCA野生型、人源),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检测PD-L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si RNA转染敲低PARP/BRCA1/BRCA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株PD-L1蛋白表达。分别建立uwb1.289、SKOV3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体系,Transwell Matrigel侵袭法、划痕实验等观察PARP抑制剂联合(或)PD-L1单抗方案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建立uwb1.289细胞与CD8+T细胞共培养体系,Brd 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卵巢癌细胞株ID8、uwb1.289以及SKOV3经不同浓度PARP抑制剂干预后PD-L1表达水平均上调。PARP抑制剂或Anti-PD-L1单抗可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而联合用药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si PARP细胞组中的PD-L1表达明显高于亲代细胞;而si BRCA1或si BRCA2组,相应PARP诱导的PD-L1表达也下调。在Olaparib干预下,Chk1通路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给予Chk1阻滞剂后,Olaparib上调PD-L1效应受到限制。在Olaparib干预下,Chk2、p53和CDC25a磷酸化水平改变不显着,同时给予PD-L1 si RNA转染以及Olaparib干预处理,Chk2通路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P53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CDC25a信号蛋白显着下调。较单独Olaparib干预组,Olaparib联合PD-L1单抗干预显着提高CD8+T细胞增殖能力,及G2-M期CD8+T细胞比例。论文第三部分在体内验证PARP抑制剂联合PD-L1单抗对卵巢癌的协同抗肿瘤作用。采用皮下接种uwb1.289细胞在BALB/c NOD裸鼠构建卵巢癌移植瘤模型,皮下接种ID8细胞在C57BL/6小鼠构建卵巢癌移植瘤模型,按空白组,Olaparib组,anti-PD-L1组,Olaparib+anti-PD-L1分组处理,绘制肿瘤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PD-L1表达;IHC检测肿瘤组织Ki67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laparib单药组、PD-L1单抗用药组、联合用药组肿瘤生长体积均显着缩小,随着生长周期的延长,差异更加显着。而Olaparib联合PD-L1单抗用药组肿瘤生长体积显着小于单药PD-L1单抗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质量测量结果显示,Olaparib组,PD-L1单抗组,Olaparib+PD-L1单抗组较对照组瘤体质量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laparib+PD-L1单抗用药组较单药PD-L1单抗组疗效更显着。Olaparib药物干预后移植瘤组织PD-L1水平明显上调。免疫组化染色Ki67标记结果显示,对照组肿瘤细胞增生活跃,分别在Olaparib及PD-L1单抗单药治疗下,肿瘤细胞增生减少,给予Olaparib及PD-L1单抗联合治疗时,肿瘤细胞增生明显被抑制。综上,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在卵巢癌细胞中,PARP抑制剂可能通过促进Chk1磷酸化诱导PD-L1表达上调。拮抗PD-L可以逆转PARP对CD8+T细胞抑制作用,与PARP抑制剂有协同抑瘤效应。PARP抑制剂联合PD-L1单抗在卵巢癌动物模型中可显着抑制肿瘤的体积及质量,较单药治疗效果显着。

史庆[5](2018)在《RbAp48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又称为子宫体癌,常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老年女性,在临床诊治中主要以来自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为常见,故又广泛的被统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近年来对国内外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数据统计研究显示:在欧美等国家及大陆地区,子宫内膜癌每年新发病病例已经超过宫颈病变,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且随着年青女性病例的不断检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逐年呈现年青化的趋势。根据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及其临床诊疗特征,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种亚型:Ⅰ子宫内膜样腺癌(EEC),病变主要起源于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与女性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内高水平雌激素长期刺激而无孕激素的拮抗有关,与Ⅱ型相比,EEC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及年青女性,其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高-中分化的子宫内膜腺癌以及少量粘液性腺癌及部分低分化腺癌,其分子机制涉及PTEN、K-ras、CTNNB1等基因的突变以及与DNA错配修复基因导致的微卫星灶不稳定(MSI)相关,]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好,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较弱,患者的病情进展比较缓慢,Ⅰ型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长。Ⅱ型EC又称为非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约占子宫内膜癌总发病例数的五分之一,病变常见于绝经后萎缩的子宫内膜,以细胞分化程度较差的浆乳癌,透明细胞癌以及腺鳞癌为主,与女性雌孕激素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多发于绝经后老年女性,Ⅱ型患者临床诊断时多处于临床晚期,病人多处器官已存在癌灶的转移,在现阶段的诊疗水平下,约二分之一的病人术后五年内出现肿瘤的复发,并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Ⅱ型子宫内膜癌分子生物表型的改变以TP53和P16以及Her2/neu、Nrf2基因的突变。为主。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筛查治疗、病情监测评估以及患者预后判断等临床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运用价值,CA125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腺肌症等多种子宫内膜上皮的良性疾病同样会引起血液循环系统内CA125的异常升高,导致其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缺乏特异性。免疫组化指导下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可以更好的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能促进子宫内膜癌患者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如PTEN、TP53分型。现阶段临床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免疫组化指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治需要,因此寻找新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及分子分型指标显得尤为紧迫。RbAp48(retinoblastoma binding protein 4)是一种与多种疾病相关的核表达蛋白。RbAp48作为多种染色质装配、重塑和核小体修饰复合物的组分,可通过改变染色体及组蛋白的构象,直接调控多种有关细胞增殖分化基因的转录或直接与某种转录因子相结合(E2F、CREB、NF-κB、ER等)通过改变其活性影响基因的转录表达。大量文献数据报道:RbAp48蛋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如乳腺癌、肝癌等,但迄今为止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增殖转移侵袭中的作用还尚未见报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人类胚胎早期器官分化、细胞迁移,组织修复再生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献数据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经典的W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样腺癌患者PTEN基因突变,可导致β-catenin降解复合体(GSK-3β/APC等)合成减弱,β-catenin蛋白出现了胞质的累积及核移位。除PTEN基因突变失活因素外,子宫内膜癌样腺癌患者还往往存在编码β-catenin蛋白的CTNNB1基因突变,上述两种途径中胞质中异常累积的β-catenin蛋白可与胞膜E-cadherin发生解离移位,与胞核内TCF/LEF蛋白家族结合,致使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信号下游的靶基因c-myc、cyclinD1以及EMT上游的转录调节因子等出现过表达,诱导了正常细胞的无限增殖及去分化及细胞形态的改变,进而导致肿瘤的细胞产生及游走。最新研究数据显示:雌激素可能作为基因突变的诱导剂也可以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研究目的探究RbAp48蛋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及RbAp48是否该通路调控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研究方法1.免疫组化(IHC)检测RbAp48及β-catenin在子宫内膜癌灶及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2.建立RbAp48的慢病毒干扰序列感染KLE、Ishikawa细胞,建立其低表达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KLE、ISK)3.检测慢病毒介导形成的RbAp48低表达细胞系(KLE、ISK)增殖能力的变化4.检测慢病毒介导形成的RbAp48低表达细胞系(KLE、ISK)迁移及侵袭的能力的变化5.探索下调RbAp48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之间(EMT)的关系6.构建RbAp48低表达的裸鼠荷瘤模型,模拟体内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探究RbAp48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增殖的作用7.探索RbAp48蛋白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1.与配对癌旁组织相比,RbAp48及β-caten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灶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升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子宫内膜癌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表达逐渐增强。2.与对照组相比,慢病毒介导形成的RbAp48低表达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其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明显受到抑制(P<0.05)3.慢病毒介导的RbAp48低表达后,子宫内膜腺癌上皮表型蛋白E-cadherin表达增强,EMT上游转录调控因子:Snai1、Twist以及间质表型蛋白及N-cadherin、Vimentin表达明显下调,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EMT)受到抑制。4.裸鼠荷瘤实验:慢病毒介导的RbAp48低表达后,子宫内膜腺癌肿瘤生长速度减慢,成瘤组织体积小,重量轻。5.慢病毒介导的RbAp48蛋白低表达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下游靶基因β-catenin、c-myc、cyclinD1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研究结论1.下调RbAp48抑制了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2.下调RbAp48逆转了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了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转移侵袭,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的Snai1、twist下调有关。

孙雨[6](2018)在《磁共振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价值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磁共振检查在肌层浸润、宫颈受累、卵巢转移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评价磁共振对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范围选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磁共振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共31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月经史及生育史、合并症、肿瘤家族史、MRI检查结果、术前病理组织学诊断、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分级等。比较术前磁共振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符合率,评价术前磁共振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宫颈累及、卵巢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并依据内膜癌临床指南,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级,评价术前磁共振对于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卵巢以及不进行淋巴结切除患者的诊断价值。将统计数据录入Excel表格,应用SPSS 2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应用Kappa 一致性检验磁共振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磁共振检查肌层浸润深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结果]:1.磁共振与FIGO分期符合率74.68%,低估分期率11.7%,随病理分期、病理分化级别升高准确率下降,其中Ⅰa期符合率85.25%,Ⅰb期57.89%,Ⅱ期46.67%,Ⅲ期36.67%,Ⅳ期为0。2.MRI诊断肿瘤局限于内膜敏感性为48.00%,特异性89.85%。3.MRI诊断肌层浸润深度<1/2敏感性83.6%,特异性75.0%,阳性预测值93.4%,ROC曲线下面积AUC=0.793;诊断深肌层浸润敏感性75.0%,特异性83.6%。4.MRI诊断宫颈受累灵敏度为56.1%、特异度为96.7%,与手术病理呈中度一致。5.本研究中,卵巢转移率2.11%,未发现合并卵巢原发恶性肿瘤患者。仅1例隐匿性转移,发生率0.35%。Ⅰ型EC患者卵巢转移率0.8%,Ⅱ型EC患者卵巢转移率18.2%,卵巢转移率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浅肌层浸润、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卵巢转移率0.47%。6.磁共振提示卵巢恶性肿瘤敏感度66.7%,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98.9%,总体符合率99.3%,与术后病理一致性较好。7.输卵管受累率5.99%,卵巢转移与输卵管受累有相关性,术前磁共振对于输卵管受累无异常提示。8.年龄≤45岁、术前MRI评估病变局限于子宫(临床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14例,均无卵巢及输卵管累及。9.本研究中,E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3.77%,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率2.36%,合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1.42%,无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中Ⅰ型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3.05%,Ⅱ型13.33%。淋巴结转移率仅与LVSI受累(P=0.034)有相关性,而与宫颈受累(P=0.346)、深肌层浸润(P=0.685)、分化程度(P=0.349)之间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浅肌层患者淋巴结转移率3.61%,合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1.20%;深肌层患者分别为4.35%、2.17%。10.术前MRI诊断淋巴结转移敏感性25.0%,κ=0.262,一致性较差,且漏诊率75.0%,误诊率1.96%。11.术前淋巴结转移低危患者(Ⅰ型,G1,MRI浅肌层浸润)58例,术前磁共振提示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病理证实转移,低危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1.72%。[结论]:1.术前MRI检查能够较准确的评估EC患者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情况。2.本研究中,EC患者卵巢转移率2.11%,其中浅肌层浸润、内膜样腺癌患者卵巢转移率0.47%。MRI诊断卵巢转移特异性较高,但可能漏诊隐匿性转移,且本研究中MRI对于输卵管受累没有诊断价值。3.本研究中,E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3.77%,MRI诊断淋巴结转移总体准确性较差,但MRI可以联合术前病理对于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行分层,可作为是否行淋巴结切除术的重要术前参考。

崔雨萌,石红[7](2017)在《宫颈微偏腺癌伴双卵巢粘液性肿瘤2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49岁,以"间断下腹痛5个月,发现盆腔包块4天伴腹痛加重1天"为主诉于2014年12月15日急诊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针扎样疼痛,无放散痛,进行性加重,以右下腹为重,夜间明显,加重时自服止痛药对症处置,未就医;4天前于本院门诊就诊,行超声检查示盆腔右侧液性占位(203mm×187mm×120mm),囊壁薄,见分隔,周边见血流;1天前患者腹痛加重,伴腹胀,少量阴道流血,色鲜红,

魏薇[8](2017)在《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化疗对其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化疗对其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PD-L1)是目前发现的和肿瘤免疫逃逸密切相关的蛋白。PD-L1主要在各种抗原呈递细胞和肿瘤细胞上表达,当它和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时,可以发挥对免疫系统的负性调节作用。目前发现PD-L1在肿瘤细胞上不同程度的表达,反应了肿瘤细胞免疫逃避的普遍性。在卵巢癌患者中,已有报道在腹水及肿瘤组织中发现了 PD-L1蛋白表达;但目前报道的卵巢癌PD-L1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和预后关系也不明确,影响其表达的因素也不明确。本研究在卵巢癌细胞系及卵巢患者肿瘤组织中初步检测了 PD-L1蛋白的表达。同时在体外实验中,检测了卵巢癌细胞系在顺铂干预下PD-L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化疗药物对卵巢癌PD-L1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癌细胞系SKOV3以及其顺铂耐药株,OVCR-3以及其顺铂耐药株中检测了PD-L1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PCR检测了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SKOV3细胞系PD-L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本研究在23例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和1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用组织免疫化学法检测了 PD-L1蛋白的表达,并初步探讨了 PD-L1蛋白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SKOV3,SKOV3顺铂耐药株,OVCR-3,OVCR-3顺铂耐药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PD-L1蛋白表达,细胞阳性表达率在21%-65%之间,PD-L1细胞阳性表达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人卵巢癌肿瘤组织中PD-L1阳性率为56.5%,正常卵巢对照组全为阴性。在人卵巢癌肿瘤组织中,PD-L1阳性细胞分布模式可为成团聚集或者散在弥漫分布,PD-L1阳性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及肿瘤侵润淋巴细胞;卵巢癌患者中PD-L1的表达未发现和分期等主要临床病理因素相关。[结论]PD-L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系和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主要表达部位为细胞膜及部分细胞浆。初步证实顺铂可以在转录水平让卵巢癌PD-L1表达上调。第二部分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背景与目的]临床80%的卵巢癌病例为晚期,由于相对少见,早期卵巢癌的研究相对不足。早期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结局差异较大,据报道早期卵巢癌的10年生存率在50%-70%之间,而晚期卵巢10年生存率在15%-25%之间。虽然早期卵巢癌的总体临床结局良好,但文献报道复发率在10%-50%之间,早期卵巢癌中复发高危患者的筛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既往早期卵巢癌的临床预后因素研究多采用2014年之前的临床分期标准和“三分类”病理诊断系统,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最新的FIGO分期和病理诊断标准,探索了早期卵巢癌的临床预后和可能的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 1999至2010年间在我院治疗的所有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9月(2月-146月),回顾性搜集了其临床病理资料,对早期卵巢癌的复发及死亡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生存分析,生存曲线采用K-M法绘画,生存资料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结果]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总体预后良好。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足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最主要的临床独立预后影响因素,ⅠA/ⅠB期、IC期、ⅡA和ⅡB期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4%、81%、63%和56%,相应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92%、82%和79%,临床Ⅱ期比临床Ⅰ期的死亡的风险增加2.1倍(95%2.1-3.5,P=0.08)。回归分析同时显示组织学类型和腹膜活检是让降低复发风险的独立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四种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中,黏液性卵巢癌具有最好的临床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临床最常见的浆液性卵巢癌相比,透明细胞卵巢癌的死亡风险增加6倍(HR = 6.0,95%CI1.7-22,P = 0.006),子宫内膜样卵巢癌的死亡风险增加5.4倍(HR=5.4,95%CI 1.7-16,P=0.002)。腹膜活检组和未腹膜活检组比,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的危险比(hazard ratio,HR)降低为0.29(95%CI 0.15-0.58,P<0.01)[结论]早期上皮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的临床预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是复发和总体生存率的主要的独立预后因素,腹膜活检可以是其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孙菲[9](2017)在《酰基甘油激酶(AGK)在上皮性卵巢癌及卵巢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上皮性卵巢癌(EOC)是高发且死亡率占第一位的妇科肿瘤。耐药复发是导致EO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肿瘤干细胞(CSC)被认为与耐药复发密切相关。探明CSC的标志物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酰基甘油激酶(AGK)是一类新发现的脂类激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如宫颈鳞癌、子宫内膜腺癌及乳腺癌等。我们发现AGK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明显相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GK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和上皮性卵巢癌干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目的:1.观察AGK在EOC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EOC中AGK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3.研究AGK对EOC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4.研究内源性AGK对EOC干细胞亚群的影响作用;5.探讨内源性AGK调节EOC细胞增殖及对干细胞亚群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6对EO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初步观察AGK在EOC中的表达的情况;2.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在1株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6株人卵巢癌细胞系中、4个患者配对的EOC组织及瘤旁非癌组织中初步观察AGK表达的情况;3.通过IHC实验,分析有临床资料的140例EOC患者的石蜡包埋切片,了解AGK蛋白的表达水平;4.利用SPSS17.0分析AG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系;5.建立高表达及沉默内源性AGK的稳定EOC细胞株;6.体外实验通过免疫荧光、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实验、EDU实验检测AGK对EOC细胞增殖的影响;7.通过裸鼠成瘤实验检测AGK对EOC细胞体内形成肿瘤能力的影响;8.通过 qRT-PCR 实验和 Western blotting 实验,分别检测 p21、p27、cyclinD1、Rb等多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9.利用qRT-PCR检测多能性相关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利用球囊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利用细胞流式分析侧群细胞(SP)的比例检测AGK对EOC细胞干细胞亚群增殖和干细胞样表型的影响;10.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过表达及沉默内源性AGK的8株EOC细胞,检测在AGK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后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11.利用AGK-BioID技术筛选EOC细胞中与AGK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筛选并验证可能所在的信号通路。研究结果:1.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AGK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2.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1株正常EOC细胞,AGK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6株EOC细胞系中均显着升高;4名患者的配对的EOC癌组织中AG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非癌组织;3.AGK蛋白高表达与EOC患者FIGO分期(P=0.002)、腹水量(P=0.001)和腹水细胞学阳性(P=0.004)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显示,AGK蛋白表达水平与EOC患者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P<0.05);4.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IGO分期、AGK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影响EO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实验显示,高表达AGK的EOC细胞OVCAR3和CAOV3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细胞,而沉默内源性AGK的EOC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细胞;6.EDU掺入实验表明,高表达AGK的EOC细胞中EDU的掺入量增多,而沉默内源性AGK的EOC细胞中EDU的掺入量减少;7.体内裸鼠实验表明OVCAR3-AGK细胞的成瘤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而OVCAR3-AGK-RNAi细胞的成瘤能力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8.高表达AGK促进细胞周期素cyclinD1及pRb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Cip1和p27Kip1的表达,而沉默内源性AGK则抑制细胞周期素cyclinD1及pRb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Cip1和p27Kip1的表达;9.高表达AGK增强EOC细胞的球囊形成能力,增加EOC细胞中SP+细胞的比例,并提高多能性相关标记物的表达水平;10.AGK与RPL39蛋白相互作用。结论:1.AGK在EOC中高表达。AGK的表达与EO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并且影响EOC患者的生存预后;2.AGK促进EOC细胞增殖;3.AGK促进EOC干细胞亚群的增殖并增强干细胞样表型;4.AGK与RPL39蛋白相互作用;5.AGK具成为EOC的新诊断标志物和新治疗靶标的潜力;6.AGK具成为EOC干细胞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殷兵[10](2016)在《DWI结合常规MRI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目的:探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图片对照,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5年3月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3例病人的35个纤维卵泡膜瘤。分析其临床资料、MRI表现以及病理特征,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囊变在肿瘤最大径小于和大于6cm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平均58.5±12.7岁。组成:实性,30例;囊实性,5例。大小:平均70.3±41.8mm。T1WI:等信号,35例。T2WI:低信号,17例;等信号,9例;高信号,2例;混杂信号,6例。DWI:1级信号,19例;2级信号,10例;3级信号,6例。强化程度:轻度强化,20例;中度强化,13例;明显强化,2例。盆腔积液:未出现,4例;微量,16例;少量,9例;大量,4例。囊变:出现,22例;未出现,13例。子宫内膜增生:伴随,3例;未伴随,30例。最小ADC值:平均1.16±0.27×10-3mm2/s。平均ADC值:平均1.25±0.28×10-3mm2/s。囊变在肿瘤最大径小于和大于6cm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上,含有卵泡膜细胞成分多的肿瘤T2WI和DWI信号偏高,含有纤维成分多发肿瘤T2WI和DWI信号偏低。结论:纤维卵泡膜瘤的好发年龄为绝经期和绝经后,在MRI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实性肿块,直径大于6cm者发生囊变坏死的机率较高。在T1WI上肿瘤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上以低或等信号为主,也可表现为高或混杂信号,增强后多表现为轻中度的强化。在DWI上,肿瘤多表现为低或稍高信号,但也可表现为高甚至非常高的信号。含有卵泡膜细胞成分多的肿瘤T2WI和DWI信号偏高,含有纤维成分多发肿瘤T2WI和DWI信号偏低。第二部分 DWI结合常规MRI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DWI结合常规MRI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5年3月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3例病人的35个纤维卵泡膜瘤和40例恶性盆腔实性肿瘤。分析其临床资料和MRI特征,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利用单因素分析来比较两组肿瘤的临床和影像特征之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来比较判断最小ADC值和平均ADC值在这两组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通过计算最大约登指数来确定诊断这两组病变的最佳临界值。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断鉴别诊断这两组肿瘤的有意义的指标。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的纤维卵泡膜瘤在T1WI上均为等信号,在T2WI上74.3%的肿瘤为低或等信号;增强后,94.3%的病例为轻中度强化;在DWI上,纤维卵泡膜瘤的信号从低到高变化各异。所有的恶性盆腔实性肿瘤在T2WI上均为高信号,87.5%的肿瘤在DWI上为非常高的信号。纤维卵泡膜瘤组的最小ADC值和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盆腔实性肿瘤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利用最小ADC值和平均ADC值来鉴别诊断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前者可以获得更大的曲线下面积(AUC)和特异性。当最小ADC值的临界值取1.02×10-3 mm2/s时,ADC值鉴别这两组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1.4%,87.5%和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形状、T2WI信号、包膜和最小ADC值可以作为鉴别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的重要指标。结论:DWI结合常规MRI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右侧卵巢低分化粘液性腺癌术后11年未复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右侧卵巢低分化粘液性腺癌术后11年未复发(论文提纲范文)

(1)异位淋巴组织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构成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验证及相关蛋白通路的探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分子通路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一章 TL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分子通路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章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子宫内膜癌中TLS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 异位淋巴组织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 非答辩部分论文
致谢

(2)IOTA LR2与ADNEX模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a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查仪器及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本次收集病例的资料与病理结果
    3.2 LR2、ADNEX的诊断效能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卵巢肿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宫颈胃型粘液性癌5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表
讨论及文献复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致谢

(4)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ARP抑制剂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外研究PARP抑制剂联合PD-L1单抗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体内研究PARP抑制剂联合PD-L1单抗对卵巢癌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综述一 PD-1/PD-L1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卵巢癌临床资料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缩略词表
致谢

(5)RbAp48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6)磁共振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宫颈微偏腺癌伴双卵巢粘液性肿瘤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可能的发病机制
    2.2 与卵巢粘液性肿瘤关系
    2.3 临床特点
    2.4 诊断
    2.5 治疗与预后

(8)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化疗对其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化疗对其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 PD-L1通路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二) PD-L1通路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二、材料和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 卵巢癌细胞系PD-L1的免疫组化结果
        (二) PD-L1在卵巢癌肿瘤组织的免疫组织结果
    四、讨论与结论
第二部分 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一) 卵巢癌的流行病学及早期卵巢癌临床预后
        (二) 早期上皮性卵巢的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进展
    二、材料和方法
        (一) 病例纳入标准
        (二) 生存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搜集
        (三) 随访结局标准和分组标准
        (四) 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 失访分析
        (二) 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基本资料
        (三) 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及预后因素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会议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酰基甘油激酶(AGK)在上皮性卵巢癌及卵巢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上皮性卵巢癌的研究现状
    二、上皮性卵巢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三、AGK的研究进展
    四、RPL39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一、AGK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
    二、AGK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相关
    三、AGK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四、AGK在上皮性卵巢癌干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一、AGK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
    二、AGK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
    三、高表达AGK促进上皮行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四、AGK是上皮性卵巢癌的原癌基因
    五、AGK具有成为上皮性卵巢癌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六、AGK促进上皮性卵巢癌干细胞亚群的增殖
    七、AGK:一个新的上皮性卵巢癌干细胞相关基因
    八、AGK可能成为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新靶标
    九、AGK与RPL39相互作用
    十、问题与展望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DWI结合常规MRI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检查方法
        3.图像处理与分析
        4.病理检查方法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基本资料
        2.MRI表现
        3.病理学结果
        4.统计学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DWI结合常规MRI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检查方法
        3.图像处理与分析
        4.病理检查方法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基本资料
        2.MRI表现
        3.统计学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文章目录

四、右侧卵巢低分化粘液性腺癌术后11年未复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异位淋巴组织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 秦萌.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IOTA LR2与ADNEX模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D]. 林泽茵. 汕头大学, 2021(02)
  • [3]宫颈胃型粘液性癌5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D]. 孙睿.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8)
  • [4]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ARP抑制剂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D]. 薛春燕. 苏州大学, 2019
  • [5]RbAp48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D]. 史庆. 山东大学, 2018(01)
  • [6]磁共振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价值评价[D]. 孙雨. 山东大学, 2018(01)
  • [7]宫颈微偏腺癌伴双卵巢粘液性肿瘤2例报告[J]. 崔雨萌,石红.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3)
  • [8]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化疗对其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魏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2)
  • [9]酰基甘油激酶(AGK)在上皮性卵巢癌及卵巢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 孙菲. 南方医科大学, 2017
  • [10]DWI结合常规MRI在卵巢纤维卵泡膜瘤和恶性盆腔实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 殷兵.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右卵巢低分化粘液腺癌术后11年无复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