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磷肥对胡萝卜的影响

硝酸磷肥对胡萝卜的影响

一、硝酸磷肥在胡萝卜上施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包梓依[1](2021)在《不同磷、钾配方水溶肥对桃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水溶肥因其水肥利用效率较高,在桃园养分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生产上常规水溶肥用磷酸氢二铵作为磷原料,硝酸钾来作为钾原料,这两种原料的水溶肥补充了磷钾元素的同时,还增加了氮素的施用量。而在果实膨大期氮素施用过多会造成桃树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果实品质的形成。研发可替代/部分替代这两类磷钾原料的水溶肥,对桃优质丰产至关重要。因此,本试验以当年生盆栽桃实生苗为试材,探究不同磷、钾原料水溶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桃实生苗生长量的影响;以2年生‘瑞光39号/毛桃’为试材,探究不同钾原料水溶肥对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利于培养健壮树势和果实品质形成的磷、钾原料配方水溶肥,为桃园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钾原料配方水溶肥对土壤酶活性及桃实生苗生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T2(75%亚磷酸钾+25%硝酸钾)、T4(25%亚磷酸钾+75%硝酸钾)、T6(0%亚磷酸钾+100%硝酸钾)处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显着提高了15.38%、14.76%、9.88%。T3(50%亚磷酸钾+50%硝酸钾)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提高了140%、52.20%、22.55%;T4可显着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T2、T3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87.64%、69.89%;T3、T6处理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根系活力分别提高218%和187%;16.72%和6.56%;86.67%和26.22%,差异显着。综合比较,T3处理效果最优。2.不同磷原料配方水溶肥对土壤酶活性及桃实生苗生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磷酸氢二铵(T5)和聚磷酸铵(T6)处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5.90%和9.88%;82.00%和86.79%;22.70%和36.44%;367%和332%,差异显着,T6提高土壤酶活的能力要优于T5。与对照相比,T5和T6处理叶片叶绿素、氮、磷含量分别提高77.75%和79.01%;18.18%和50.90%;33.90%和32.37%,差异显着。与对照相比,T5和T6处理,地上部干重分别显着提高187%和53.08%;T5处理地下部干重和根系活力分别降低14.75%和28.90%;而T6处理地下部干重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6.56%和26.22%,差异显着。聚磷酸铵处理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生物量和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要优于磷酸氢二铵处理。3.不同钾原料配方水溶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K2(25%亚磷酸钾+75%硝酸钾)、K3(50%亚磷酸钾+50%硝酸钾)、K4(75%亚磷酸钾+25%硝酸钾)显着提高植株叶片中叶绿素、钙、镁含量。与对照相比,追施不同含钾配方水溶肥,K1(0%亚磷酸钾+100%硝酸钾)、K2处理可显着提高单果重和硬度,分别提高17.70%和20.92%;20.06%和15.26%;除K4处理外,其它处理均能提高VC含量;K3处理可显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55%、33.61%、66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5.8%,K3处理添加50%亚磷酸钾后,改善了果实品质。

张薇[2](2021)在《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适于生姜优质高产的新型配方肥料,本试验以‘山农1号’生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腐植酸(A0、A1、A2、A3)与化肥(B0、B1、B2)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其中腐植酸设4个水平,分别为:0kg/667m2(A0)、50kg/667m2(A1)、100kg/667m2(A2)、200kg/667m2(A3),化肥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施化肥(B0)、普通复合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1)、控释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生姜植株的生长量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产量达6303.48kg/667m2,较A0增加了24.21%;控释肥处理的生姜产量较高,达5994.21 kg/667m2,较普通复合肥的处理增产5.23%。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干物质、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等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46.45%、7.48%、46.67%、28.57%、13.94%。腐植酸用量与肥料种类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2.不同处理生姜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对N、P、K的吸收积累量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50.50%、45.30%、33.79%,A3肥料农学效率较A0提高了24.10%;在相同腐植酸用量下控释肥处理的生姜植株的N、P、K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显着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如腐植酸A3水平下控释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45.85%、32.83%、54.95%和33.43kg/kg,较普通复合肥分别提高了6.48%、6.45%、4.69%和5.23%。3.在肥料相同的情况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3B1较A0B1提高了11.66%、4.42%,A3B2较A0B2提高了12.12%、3.78%。在同一腐植酸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0B2较A0B1提高了3.84%、2.21%,A3B2较A3B1提高了4.26%、1.59%。4.不同处理根际土壤养分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加根际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分别为1.377g/kg、0.954g/kg、139.68mg/kg、108.99mg/kg、138.57mg/kg,较A0分别提高了58.09%、43.67%、43.48%、63.35%、64.61%。不同肥料处理也显着影响根际土壤养分,控释肥处理均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

杨莉莉[3](2021)在《氯对猕猴桃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氯是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对大多数作物来说,土壤中自然存在的氯就能满足作物生长,一些对氯敏感的作物品质容易受到高氯的不良影响,在农业生产中氯常被认为是有害的,含氯肥料很少甚至不被在经济作物上施用。然而,猕猴桃是对氯有特殊需求的作物,已有不少研究报道猕猴桃对氯的需求量是普通作物的十倍以上,甚至有人提议把它作为研究氯的模型植物,但主要是通过溶液培养或者盆栽试验确定的,至今缺少氯对成龄猕猴桃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猕猴桃果园合理的施氯量是多少没有明确报道,氯对猕猴桃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果园的氯状况调查研究,确定了陕西省猕猴桃果园施氯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施氯量,分析了田间连续三年施氯的猕猴桃产量、品质、植株和土壤氯以及停用两年含氯肥料的后效影响,确定了猕猴桃园的最佳施氯量;盆栽试验分析了氯对植株生长、在植株中的分布情况,确定了猕猴桃耐氯临界值,并且通过对叶片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明晰了氯对猕猴桃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54个果园的调查分析,陕西省猕猴桃果园0-40 cm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为3.38-203.71 mg kg-1,平均19.11 mg kg-1,0-40 cm土壤中水溶性氯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为10.1%,中等水平以下的占48.4%;叶片氯含量为1.07-9.76 g kg-1,平均为3.66 g kg-1,91.6%的叶片氯含量偏低,仅8.4%的在适宜范围内,陕西省大量猕猴桃果园普遍缺氯,应适当增加含氯肥料的使用。(2)基肥、追肥施用两种不同钾肥(K2SO4、KCl)的两个处理(S+Cl)和(Cl+S)的猕猴桃产量显着高于仅施用K2SO4的(S+S)处理,(S+Cl)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着高于(Cl+S)和(Cl+Cl)处理,(S+Cl)处理还增加了叶片和果实微量元素含量,且对土壤养分和p H的影响较小。基肥施用K2SO4+追肥施用KCl是猕猴桃果园较好的钾肥施用方式。(3)低施氯量(Cl170-340 kg hm-2)与不施氯处理相比,增加了产量,经济效益,并且对猕猴桃的果实品质没有不良影响,连续施用高氯量(1480 kg hm-2)肥料对增加猕猴桃产量不利,且会降低果实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植株和土壤的氯离子含量增加,三年试验中,所有施氯处理均未对植物和土壤产生毒害,0-60 cm土壤Cl-残留率均不超过12%。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猕猴桃果园氯的适宜施用范围为170-340 kg hm-2。(4)田间停止施氯两年后,低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仍具有增产效果,因过量施用含氯肥料引起的产量下降和Vc含量降低现象消失。施用含氯肥料引起的植株和土壤氯离子含量增加的作用随着停用含氯肥料年限增加而逐渐减弱,对100 cm以下深层土壤氯离子的淋溶作用逐年减弱,土壤残留率迅速降低。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含氯肥料过量施用造成减产等现象,应及时停止。(5)盆栽不同施氯浓度试验结果显示,植株干物质质量随着施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氯离子含量随着施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品种同一器官的Cl-含量不同。氯在不同树龄不同品种树体中的分布均表现为,叶片>(果实)>根>枝条>树干,地上部>地下部,但各个器官氯分布量的多少受施氯量和品种及树龄的影响,且树龄和品种的影响更大。猕猴桃的施氯临界浓度为336-545 mg kg-1,非淋溶条件下,土壤氯安全浓度为<328.3 mg kg-1,叶片Cl-安全浓度为<23.1 g kg-1。(6)不同施氯量的盆栽试验中,低氯处理(T3)叶片SPAD和干物质质量略高于不施氯(T1)处理,高氯处理(T5)干物质质量和Vc含量显着低于不施氯处理(T1)。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分析,施氯量较低时(T3),氯会通过调控Novel03308和Novel03415基因的表达,从而通过相关基因的上下调,影响色氨酸代谢、甘油酯代谢、光合作用生物中的碳固定途径中代谢物的上调表达,利于生长激素合成及光合作用碳固定,最终利于猕猴桃生长及产量品质的提高。施氯量较高时(T5),氯会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半乳糖代谢、抗坏血酸代谢、淀粉和糖代谢中相关代谢物的下调表达,降低了抗坏血酸合成途径中的直接或间接中间产物,不利于Vc含量的提高。从基因和代谢物层面揭示了氯对猕猴桃生长的作用机制。(7)本研究从土壤-叶片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当前陕西省猕猴桃果园氯素状况;通过三年的田间不同施氯量处理及两年后效研究,确定了猕猴桃果园的适宜施氯量;通过盆栽试验确定了施氯临界浓度及土壤和叶片的安全浓度,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的作用机制,弥补了当前研究的空白,可以为猕猴桃果园合理施氯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杨贵婷[4](2021)在《磷酸脲基复合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滨海盐渍土中的磷素增效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钙质盐渍土壤由于p H较高和含有游离碳酸钙所引起的对磷素的较强固定作用,导致磷肥利用率低下一直是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磷酸脲是一种强酸性肥料,能显着改善钙质盐渍土中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以提高盐渍土磷肥利用率为出发点,从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优化、磷酸脲基复合肥产品研发和盐渍土磷素增效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针对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优化模型缺乏,利用响应曲面法(RSM)确定磷酸脲基肥料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磷酸脲基肥料进行表征,为磷酸脲基肥的合成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其次,针对磷酸脲基肥料成本高,易吸湿,营养不均衡,不利于机械化施肥的现状,以蒙脱石、磷酸脲、尿素和氯化钾为原料,采用团聚造粒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的高强度、球形颗粒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再者,通过一年两季的小麦、玉米盆栽试验以及两年的玉米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磷素利用率、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p H等的影响,为盐渍土中磷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尿素、磷酸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备磷酸脲基(UPK)肥料,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设计(RSM-BBD)对反应温度、氯化钾摩尔数、反应时间和磷酸浓度等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用TGA、XRD和SEM分别测定了磷酸脲基肥料的热稳定性、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K2O含量和磷酸脲基肥料收率最高的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60min,氯化钾摩尔数0.32mol,反应温度78℃,磷酸浓度70%。在此条件下,K2O含量的软件预测值为3.51%,磷酸脲基肥料收率预测值为69.8%。与试验值K2O含量为3.42±0.35%,磷酸脲基肥料收率为67.58±1.25%相近。氯化钾的加入改变了磷酸脲的晶形,减小了晶体的长宽比,增加了晶体的流化性,有利于磷酸脲基肥料的工业化生产。(2)以磷酸脲、尿素、氯化钾和蒙脱石为原料,采用团聚造粒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的高强度、球形颗粒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利用原位聚合的原理制备了多聚磷酸盐/蒙脱土纳米复合肥料,磷酸脲和尿素加热聚合而成的多聚磷酸盐提高了肥料的颗粒强度,氯化钾的加入防止了蒙脱石层间过度膨胀,保持了肥料颗粒的球形。采用SEM、TEM、FTIR、XRD、XMT等技术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肥进行了表征。FTIR分析表明,肥料中存在多聚磷酸盐,且聚磷酸盐与蒙脱石之间存在氢键;XRD分析表明蒙脱石的层间距增大,证实了多聚磷酸盐/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CCD)研究了原料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颗粒强度和流化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03℃,反应时间237min,物料的质量比1∶1∶0.93∶1(磷酸脲∶尿素∶氯化钾∶蒙脱土)。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肥料颗粒硬度为64.75±0.48N,休止角为30.84±0.95°。采用砂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评价了该肥料的养分释放和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肥料相比,该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可以显着降低养分的释放速率,促进玉米的生长,增产24.27%。高强度、球形颗粒的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的制备为磷酸脲基肥料在现代农业中的机械化施肥及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3)对团聚造粒法制备的磷酸脲基复合肥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显着增加9.39%~9.89%和18.14%~19.23%;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显着提高6.26%~35.41%和19.44%~28.39%,在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显着提高了45.95%~57.77%和29.79%~49.64%;小麦和玉米的磷素利用率分别显着提高4.73~6.22和7.95~9.11个百分点,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显着提高9.37%~9.88%和18.14%~25.90%。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较普通磷肥可以显着降低磷素在土壤中的固定,促进小麦、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利用。(4)将磷酸脲基复合肥在滨海盐渍土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玉米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p H、土壤容重、供磷强度、磷酸酶活性、磷肥利用率、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磷肥相较,全量磷酸脲基复合肥处理的平均玉米产量和磷素利用率分别显着增加13.55%~18.89%和7.09~7.21个百分点;磷酸脲基复合肥减磷50%处理与全量普通磷肥处理产量无显着差异。与全量普通磷肥处理相比,全量磷酸脲基复合肥处理的土壤p H下降0.15~0.28,土壤有效磷含量显着增加21.25%~58.90%,土壤磷酸酶活性显着提高8.21%~10.46%,玉米的总根长密度显着增加26.19%~28.97%;磷酸脲基复合肥减磷50%处理与全量普通磷肥处理的玉米根长密度无显着差异。通过PCA主成分和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得出,磷酸脲基复合肥的施用主要是对土壤p H、土壤ACP/ALP、玉米根长密度有显着影响。玉米产量与土壤p H呈显着负相关,与玉米根长密度、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滨海盐渍土区施用磷酸脲基复合肥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生产力、实现减肥增效、和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

李朝荣,苏殊,杨秀山,张志业,许德华[5](2020)在《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磷石膏大量排放、硫资源短缺及磷矿品位的下降,硫酸法湿法磷酸的缺点日益显着,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湿法磷酸技术正逐渐向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发展。主要介绍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针对硝酸法主要工艺冷冻法、碳化法和混酸法的工艺流程及优缺点进行阐述,表明在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分解液中钙离子的分离。最后指出,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具有环保、资源利用率高以及不受国际硫资源市场影响的优点,随着我国磷矿品位的下降以及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梁玲玲[6](2020)在《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养分累积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主粮,湖北省是我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区之一,马铃薯种植由恩施向襄阳、孝感等地发展,种植面积得到了提高。但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普遍施用高含量的氮磷钾均衡复合肥,没有完全考虑马铃薯的需肥特性及土壤养分状况,因而氮、磷施用量高,使得土壤氮磷累积,马铃薯地上部分生长过旺,导致通风不良,病害增多,产量受限,肥料资源浪费。此外,马铃薯种植施肥中普遍存在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导致营养不平衡,土壤酸化板结,直接制约马铃薯高效种植。为了实现马铃薯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本项研究在前期多年多点配方肥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马铃薯专用配方肥,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腐植酸水溶肥和有机肥等技术及集成,以华薯1号和中薯5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探讨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的施肥技术,旨在为马铃薯高效种植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 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在减少化肥养分20%-50%的条件下,均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实现化肥减施增效作用。与习惯施肥相比,专用配方肥减少N、P、K养分总量165 kg/hm2,养分总量减少20%的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平均增产量为6 923kg/hm2,增产率为16.3%。专用配方肥配施腐植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比单施专用配方肥减少N、P、K养分总量90 kg/hm2,养分总量减少15%的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平均增产量分别为953 kg/hm2、566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9%、1.1%。专用配方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比单施专用配方肥减少N、P、K养分总量180 kg/hm2,养分总量减少30%的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平均增产1 605 kg/hm2,平均增产率为3.2%。集成专用配方肥、腐植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和有机肥施用技术,比单施专用配方肥减少N、P、K养分总量180 kg/hm2,养分总量减少30%的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增产量达2 025 kg/hm2,增产率为4.3%。因此,采用马铃薯专用配方肥,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腐植酸水溶肥、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养分20%-50%,马铃薯产量保持稳定增加。2. 不同化肥减施技术的化肥养分与习惯施肥相比减少了20%-50%,但马铃薯的养分吸收量并没有减少,而且促进了养分由地上部向块茎转移,提高了块茎的养分分配比例。相比习惯施肥,施用专用配方肥的马铃薯氮、磷、钾的总累积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5.72 kg/hm2、2.43 kg/hm2、25.06 kg/hm2,块茎氮、磷、钾累积分配比分别提高了4.08%、2.79%、3.55%;专用配方肥配施腐植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有机肥的马铃薯块茎氮累积分配比分别提高了5.17%、5.26%、5.51%,磷累积分配比分别提高了4.28%、3.88%、3.97%,钾累积分配比分别提高了6.05%、5.77%、6.07%;集成专用配方肥、腐植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和有机肥施用技术,马铃薯氮、磷、钾的总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6.94 kg/hm2、4.67 kg/hm2、22.47 kg/hm2,块茎氮、磷、钾累积分配比分别提高了7.35%、5.67%、3.34%。3. 不同化肥减施技术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相比习惯施肥,施用专用配方肥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由24.16%提高到36.33%、8.37%提高到22.04%、44.82%提高到52.18%。相比单施专用配方肥,专用配方肥配施腐植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有机肥的氮肥利用率由36.33%分别提高到40.35%、39.54%、43.86%,磷肥利用率由22.04%分别提高到24.80%、25.95%、30.62%,钾肥利用率由52.18%分别提高到58.23%、60.02%、67.78%;集成专用配方肥、腐植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和有机肥施用技术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由36.33%提高到44.98%、22.04%提高到35.53%、52.18%提高到67.24%。因此,各项化肥减施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的目标。4. 不同化肥减施技术能有效调控马铃薯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块茎的生长。在马铃薯各生育期,与习惯施肥相比,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处理马铃薯各时期的株高、茎粗、各部位干重没有显着增加,而块茎产量显着增加。5. 明确了马铃薯的需肥特性。每生产1 000 kg马铃薯需要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26 kg、0.49 kg、4.78 kg,比例为1:0.22:2.11。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对三个时期马铃薯各部位的氮磷钾含量基本没有显着影响。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各部位的氮、磷含量表现为叶片>茎秆>根,钾含量表现为茎秆>叶片>根,成熟期不同级别块茎的氮磷钾含量基本表现为小薯>大中薯。6. 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对不同级别马铃薯块茎的品质没有显着影响。不同级别块茎的干物质、维生素C、淀粉含量表现为大中薯>小薯,硝酸盐、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小薯>中薯>大薯。相比习惯施肥,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均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表明这些化肥减施技术可以保障马铃薯的品质。

刘春花[7](2020)在《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苗生长、生理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核桃幼苗生长中磷肥的施用量过少或过多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新萃丰核桃一年生幼苗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梯度磷浓度处理,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核桃幼苗单株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光合特性及处理间和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的影响。探究磷肥施用量对核桃幼苗产生的影响,以期对核桃苗木繁育以及直播高效建园中核桃幼苗磷肥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磷对核桃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核桃幼苗叶片及根系的生长发育,其中在L4(30 g·株-1)磷浓度处理下株高、地径、叶片气孔数、总根尖数及分形维数均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0.70%、24.67%、58.36%、4.28%和865.38%。(2)核桃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对磷肥各处理的响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核桃幼苗叶片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游离氨基酸均在0 g·株-1磷处理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27nmol/(min/mg蛋白)和11.31μg·g-1。硝酸还原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在30 g·株-1磷处理达峰值,较对照高出117.59μgNO2-.g-1FW.h-1、70.89 mg·g-1、40.95 mg·g-1。根茎叶中微量元素磷、钾、钙、镁随磷浓度升高呈直线上升的变化趋向,而氮、硼、铁、锰、钼、硫和锌呈“升高-降低”趋向。(3)不同磷浓度处理对核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各指标存在不同的影响。叶绿素总量在L4(30 g·株-1)磷处理达最大值为26.89 mg·g-1,相比对照增长了40.27%。光合参数Pn、Gs、Ci和Tr均在30 g·株-1磷处理存在最高值,分别为8.08 umol·m-2·s-1、0.18 mmol·m-2·s-1、327.94 umol·mol-1和5.61 mmol·m-2·s-1。光合指标中除Ci在一天中的变化呈开口朝上的抛物线趋势,其他指标均存在双峰趋势,在时间段12:00-14:00和18:00-20:00。(4)磷梯度对核桃幼苗处理间及根际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影响。核桃幼苗处理间20 cm及根际土壤的全氮和全磷随磷梯度的上升在40 g·株-1磷处理达到最大值为0.78g·kg-1、1.47 g·kg-1和0.70 g·kg-1、1.41 g·kg-1,全钾含量随磷梯度上升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PH值则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电导率呈“下降-上升”趋势。综上所述,不同磷浓度处理对核桃幼苗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的调控机制。核桃幼苗分别在生长量、生理特性、光合特性及幼苗和土壤中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对磷素的响应综合显示,在30 g·株-1磷处理下核桃幼苗上述指标均显示最好,说明这一浓度最适合核桃幼苗的生长发育。磷梯度处理在主成分分析排名显示:L4(30 g·株-1)、L3(20 g·株-1)、L5(40 g·株-1)、L2(10 g·株-1)和L1(0 g·株-1)。

刘娜[8](2020)在《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于2018年至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和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镇试验基地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研究了在相同氮、磷用量情况下,不同的钾素水平对花生植株形态、根瘤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积累以及产量和籽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钾素对花生生理代谢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并明确不同地区花生的最佳钾肥施用量,为花生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对钾素的用量不敏感,钾素的多少与有无没有对其株高造成显着差异,因此推测钾素对花生的株高影响不大;钾素的适量增施能显着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的叶面积指数,但两地的效果略有差异,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效果最好,辽中试验地为T3处理的效果最显着;钾素的增施对花生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辽中试验地的钾素促进效果更好。2.少量增施钾素能促进花生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增加,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T1处理效果最好,整个生育期内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变化不大;辽中试验地T2处理效果最好,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根瘤数量和干重较苗期有大幅度增加。两地横向比较,辽中试验地的根瘤数和干重远高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观察各处理的根瘤超微结构可知,钾素的施入使花生结荚期的根瘤提前出现衰老现象,推测其原因可能是钾素的施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成熟,使其提前进入成熟状态,进而导致衰老的提前出现。3.在微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各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提高;在对花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钾素的施入提高了花生的光饱和点(Isat)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降低了光补偿点(Lcp)和表观暗呼吸速率(Rd);在宏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的群体光合势,延长了花生叶片的工作时间。因此,钾素的增施有利于花生叶片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长的增加。4.钾素的增施,促进了花生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增加了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提高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增加了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量。三种营养元素积累动态模型的Logistic方程显示,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均在T2处理的钾肥用量下取得最大值,氮素积累最大速率分别为31.56mg d-1和25.87 mg d-1,大约出现在出苗后60天和65天;钾素积累的最大速率分别为10.69 mg d-1和8.10 mg d-1,大约在出苗后57天和51天;磷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分别为1.31 mg d-1和0.88 mg d-1,出现时间较氮、钾晚,大约为出苗后80天和78天。5.钾素在两地均表现出了对群体产量的促进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更多的T3处理对花生产量的促进作用减弱,辽中试验地的花生产量则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3处理产量最高且与CK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着;在花生个体上的表现,如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对钾素用量的响应与产量的规律基本一致。6.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施钾后都有提高,辽中地区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量更为显着。油酸含量有下降的趋势,O/L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除此之外,钾素的施入也引起了花生籽仁中含量较少的其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波动,但规律尚不显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曹梦琳[9](2019)在《喷施外源锌对谷子光合生理特性与品质及锌富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以常规谷子晋谷21和杂交谷子张杂谷10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大田以及室内试验,研究不同时期(苗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对谷子生理生化指标、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植株不同部位锌含量、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谷子生长适宜的外源锌喷施时期、浓度以及最优富锌组合,揭示锌对谷子生长的效应、光合作用机制及在功能农业中的作用,为锌肥在谷子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生产富锌谷子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盆栽试验以及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了苗期喷施硫酸锌溶液对不同品种谷子的光合特性、碳酸酐酶活性及相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低浓度锌溶液(20,40和60 mg·L-1)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胞间CO2浓度(Ci),增加了抗氧化酶活性、色素含量以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Ci除外);喷施高Zn浓度(80,100 mg·L-1)表现出相反的效果。当浓度为40 mg·L-1时谷子生长最好,碳酸酐酶(CA)活性升高,且诱导β-CA家族的表达,而对其他CA家族的影响不大甚至无影响,与张杂谷10相比,晋谷21的变化更显着。(2)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锌浓度处理的不同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和光合特性,确定了谷子植株施用锌肥(Zn SO4·7H2O)的最佳喷施期和喷施浓度。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锌肥,其生理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同在苗期相似,均在喷施低锌溶液条件下,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和光合作用,而高锌浓度处理呈抑制作用。低锌浓度处理(20、40和60 mg·L-1)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增加了叶绿素荧光参数(q N除外);喷施高锌浓度(80和100 mg·L-1)效果相反。此外,晋谷21表现出比张杂10更显着的变化,且变化均在谷子孕穗期最为明显。因此,建议对于作物生长最佳喷锌时期和喷锌浓度为孕穗期+40 mg·L-1 Zn SO4·7H2O(以Zn计)。(3)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谷子不同部位锌含量、籽粒植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用植酸/锌摩尔比来评价锌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外源锌处理后,谷子籽粒、叶片、茎鞘和根锌含量随锌浓度的增加而呈逐渐上升趋势,即Zn5>Zn4>Zn3>Zn2>Zn1>CK。虽然在不同品种和不同时期中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其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苗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喷施锌后,各部位锌含量主要表现为:叶片>根>茎>籽粒(除张杂谷10的苗期以及晋谷21的灌浆期锌含量为叶片>根≈茎>籽粒)。谷子籽粒植酸含量随锌浓度的增加而呈先下降而后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植酸/锌摩尔比随外施锌浓度的增加显着降低,二者均在孕穗期变化程度最大。(4)通过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对谷子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锌肥后产量、营养品质、蒸煮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用适宜外源锌(20-60 mg·L-1)后,可以提升谷子产量(增幅为4.89%-21.16%),主要体现在千粒重、穗粒重的影响上,对穗长影响不大。在不同时期喷施适宜浓度的锌溶液(20-60 mg·L-1)可以提高晋谷21和张杂10的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矿质元素含量,其营养成分含量对于不同锌浓度的表现基本为:Zn2>Zn3≈Zn1>CK>Zn4>Zn5。喷施高浓度的锌溶液(80-100 mg·L-1)则会造成营养品质的降低。适量锌浓度也可以增加其蒸煮品质,使碱消值和胶稠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两年的试验均表现为孕穗期的变化程度最大。

梁中秀[10](2019)在《有机肥对黄秋葵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黄秋葵(Hibiscus esulentus L.),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黄秋葵嫩夹中除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外,还含有黄酮、果胶等特有成分,既可作为高档蔬菜,又可开发成新型的功能性保健食品。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0%以上来自蔬菜,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提高蔬菜食用的安全品质;另一方面,黄秋葵主要食用部分为未完全成熟的嫩荚,降低荚果的纤维素含量是提高黄秋葵食用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本试验以黄秋葵“卡里巴”为试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了腐熟鸡粪和腐熟猪粪两种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黄秋葵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腐熟鸡粪设置A1(785 kg/1000m2)、A2(1570 kg/1000m2)、A3(2355 kg/1000m2)三个施肥水平,腐熟猪粪设置B1(583 kg/1000m2)、B2(1166 kg/1000m2)、B3(1749 kg/1000m2)三个施肥水平,施用化肥作为对照。通过对黄秋葵的生理特性、品质、植株氮磷钾含量和产量的分析,明确不同有机肥在黄秋葵栽培中的效应,为黄秋葵绿色生产和科学配法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鸡粪、猪粪都能明显增加黄秋葵的株高和叶片数,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株高方面,鸡粪处理A1(785 kg/1000m2)、A2(1570 kg/1000m2)、A3(2355 kg/1000m2)分别较施用化肥提高了15.56%、17.67%、24.51%;猪粪处理B1(583 kg/1000m2)、B2(1166kg/1000m2)、B3(1749 kg/1000m2)分别较施用化肥提高了15.86%、22.86%、27.29%。在叶片数方面,鸡粪处理A1(785 kg/1000m2)、A2(1570 kg/1000m2)、A3(2355 kg/1000m2)分别较施用化肥增加14.29%、17.14%、28.57%;猪粪有机肥处理B1(583 kg/1000m2)、B2(1166kg/1000m2)、B3(1749 kg/1000m2)分别较施用化肥增加17.14%、17.14%、20.00%。与对照相比,两种有机肥对黄秋葵的茎粗影响不大。2、鸡粪处理A2(1570 kg/1000m2)和猪粪处理B2(1166 kg/1000m2)显着提高了黄秋葵各生长时期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也显着降低,大大提高了黄秋葵植株的生理状况和抗性。试验还表明,随着鸡粪施用量增加,黄秋葵植株的CAT活性在提高;随着猪粪施用量的增加,黄秋葵植株的SOD活性在降低、POD活性在提高。3、鸡粪处理A2(1570 kg/1000m2)和猪粪处理B2(1166 kg/1000m2),都能明显提高黄秋葵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果胶含量,同时降低了黄秋葵果实的硝酸盐和纤维素的含量。与施用化学肥料相比,鸡粪处理A2(1570kg/1000m2)的黄秋葵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干品果胶含量分别提高了91.74%、49.88%、37.99%、8.06%、33.54%,黄秋葵果实的硝酸盐和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41.16%、34.91%;猪粪处理B2(1166 kg/1000m2)的黄秋葵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果胶含量分别提高了84.74%、89.39%、28.91%、10.53%、7.17%,黄秋葵果实的硝酸盐和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4.35%、12.32%。另外表明,随着猪粪施用量增加,黄秋葵果实的果胶含量在提高,纤维素含量在下降,说明不同种类有机肥,以及同类的不同施用量,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4、鸡粪处理A2(1570 kg/1000m2)可以显着提高黄秋葵果实中全氮、全磷、全钾的积累,分别较对照提高11.07%、19.85%、18.21%;猪粪处理B2(1166 kg/1000m2)显着增加了黄秋葵果实中的全氮含量,较对照提高7.85%,果实中全磷、全钾含量增加作用不大。说明施用适量鸡粪可促进黄秋葵果实中的养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5、鸡粪处理A2(1570 kg/1000m2)显着提高了黄秋葵的单株结果数,猪粪处理B2(1166kg/1000m2)显着提高了黄秋葵果实的单果重。试验表明,施用适量鸡粪和适量猪粪都能显着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处理A2、B2的产量分别达到1360.004 kg/1000m2、1241.525kg/1000m2,为同种有机肥处理的最高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65.306 kg/1000m2、146.787kg/1000m2,差异显着。相比较,以鸡粪处理A2(1570 kg/1000m2)产量最高。综上所述,鸡粪处理A2(1570 kg/1000m2)和猪粪处理B2(1166 kg/1000m2)两种施肥处理,都能有效提高黄秋葵的品质和产量,可以作为黄秋葵种植生产的施肥依据。

二、硝酸磷肥在胡萝卜上施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硝酸磷肥在胡萝卜上施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磷、钾配方水溶肥对桃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桃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桃树施肥研究进展
        1.2.1 桃树需肥规律和时期
        1.2.2 果实膨大期追肥
    1.3 水溶肥
        1.3.1 我国水溶肥发展历史
        1.3.2 水溶肥功能及特点
        1.3.3 水溶肥种类
        1.3.4 两种新型水溶肥原料
        1.3.4.1 聚磷酸铵
        1.3.4.2 亚磷酸钾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不同磷、钾配方水溶肥对桃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3.1 叶绿素SPAD值和叶绿素的测定
        2.1.3.2 土壤酶活和土壤养分状况的测定
        2.1.3.3 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测定
        2.1.3.4 植株解析后项目的测定
    2.2 不同钾原料配方水溶肥对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和设计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2.1 果实品质的测定
        2.2.2.2 土壤指标的测定
        2.2.2.3 矿物质含量的测定
        2.2.2.4 植株叶绿素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磷、钾配方水溶肥对桃苗土壤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土壤p 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3.2 不同磷、钾配方水溶肥对桃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叶绿素和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桃实生苗叶片氮磷钾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桃实生苗生长量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对桃实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2.5 不同处理对桃实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钾原料配方水溶肥对桃树生长、养分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桃树养分积累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土壤氮磷钾元素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钾原料配方水溶肥对桃实生苗的影响
    4.2 不同磷原料配方水溶肥对桃实生苗的影响
    4.3 不同钾原料配方水溶肥对桃树生长及果实品质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特性
    1.2 腐植酸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3 腐植酸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1 控释肥对植物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3.2 控释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生长量及产量
        2.3.2 产品品质的测定
        2.3.3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2.3.4 土壤养分的测定
        2.3.5 根系活力的测定
        2.3.6 叶片色素的测定
        2.3.7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8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3.9 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3.10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生姜植株各器官生长量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大量元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磷钾含量
        3.2.1.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含量
        3.2.1.2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磷含量
        3.2.1.3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钾含量
        3.2.2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性
        3.2.2.1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的吸收积累
        3.2.2.2 不同处理生姜对磷的吸收积累
        3.2.2.3 不同处理生姜对钾的吸收积累
        3.2.3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利用效率
    3.3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合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5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生姜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4.1 不同生长期生姜碳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2 不同生长期生姜氮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3 不同处理对生姜硝酸还原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
    4.2 生姜施用腐植酸与控释肥增产的原因
        4.2.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4.2.2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4.2.3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氯对猕猴桃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氯素营养功能
        1.2.1 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电荷平衡
        1.2.2 调节气孔运动
        1.2.3 参与光合作用
        1.2.4 激活酶活性
        1.2.5 增强抗病性和抗逆性
    1.3 含氯肥料的施用与研究
    1.4 氯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1.4.1 氯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1.4.2 氯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3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5 植物体内氯的吸收、运输、分布及丰缺症状
        1.5.1 植物对氯的吸收运输
        1.5.2 氯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1.5.3 植物氯的丰缺症状
    1.6 猕猴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陕西省猕猴桃果园土壤和叶片氯状况分析与评价
        1.8.2 氯化钾和硫酸钾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1.8.3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后效影响
        1.8.4 不同氯浓度对猕猴桃植株氯离子分布的影响
        1.8.5 猕猴桃叶片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分析
        1.8.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果园氯状况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地点
        2.2.2 采样及测定方法
        2.2.3 数据处理与作图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基本状况
        2.3.2 猕猴桃园土壤氯含量的分级与评价
        2.3.3 猕猴桃园土壤有效硫的评价
        2.3.4 土壤氯离子与其他养分的相关关系
        2.3.5 猕猴桃园叶片养分基本状况
        2.3.6 猕猴桃园叶片氯和硫含量评价
        2.3.7 土壤与植株养分典范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氯化钾和硫酸钾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KCl和 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3.3.2 KCl和 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3.3.3 KCl和 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植株养分的影响
        3.3.4 KCl和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pH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树体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3.3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4.3.4 不同施氯量对土壤氯含量及残留率的影响
        4.3.5 不同施氯量对土壤pH和电导率的影响
        4.3.6 不同施氯量对植株氯的影响
        4.3.7 不同施氯量对植株内部形态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的后效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4 数据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氯量对叶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后效影响
        5.3.2 不同施氯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后效影响
        5.3.3 不同施氯量对植株氯的后效影响
        5.3.4 不同施氯量对土壤氯的后效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植株氯分布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设计
        6.2.3 取样及测定方法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植株生长的影响
        6.3.2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幼树植株和土壤氯的影响
        6.3.3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幼树各器官氯累积和分布的影响
        6.3.4 猕猴桃幼树的耐氯临界浓度
        6.3.5 不同施氯浓度对土壤p H和电导率的影响
        6.3.6 不同施氯浓度对不同品种猕猴桃幼树氯分布的影响
        6.3.7 成龄猕猴桃树氯分布
    6.4 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叶片基因表达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7.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幼树叶片生长的影响
        7.3.2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幼树叶片Vc和Cl含量影响
        7.3.3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幼树叶片形态影响
        7.3.4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叶片基因表达的影响
    7.4 讨论
    7.5 结论
第八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叶片代谢物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材料
        8.2.2 试验设计
        8.2.3 代谢组测定方法
        8.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叶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8.3.2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8.3.3 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关联分析
    8.4 讨论
    8.5 结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磷酸脲基复合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滨海盐渍土中的磷素增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磷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现状
    1.2 盐化和碱化土壤中磷素的高效利用
    1.3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工艺研究
    1.4 磷酸脲基肥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1.5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造粒工艺研究
        1.5.1 磷酸脲基肥料造粒的优点及其工艺
        1.5.2 纳米复合材料在肥料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工艺优化
        2.1.1 供试材料和仪器
        2.1.2 试验设计
        2.1.3 磷酸脲基肥料在盆栽玉米上的应用
        2.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2.2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制备与肥效评价
        2.2.1 供试材料和仪器
        2.2.2 试验设计
        2.2.3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评价
        2.2.4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农艺效益评价
        2.2.5 检测指标与方法
    2.3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的盆栽小麦-玉米肥效研究
        2.3.1 供试材料与地点
        2.3.2 试验设计
        2.3.3 检测指标与方法
    2.4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的玉米大田肥效研究
        2.4.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4.2 试验设计
        2.4.3 检测指标与方法
    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工艺优化
        3.1.1 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1.2 磷酸脲基肥料合成工艺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3.1.3 磷酸脲基肥料的表征
        3.1.4 磷酸脲基肥料的休止角测定
        3.1.5 磷酸脲基肥料对盆栽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3.1.6 磷酸脲基肥料对盆栽玉米土壤有效磷、p H和根际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3.2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造粒工艺与肥效评价
        3.2.1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强度测定
        3.2.2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的红外图谱分析
        3.2.3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的XRD图谱
        3.2.4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制备工艺的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3.2.5 磷酸脲基纳米复肥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3.2.6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养分释放评价
        3.2.7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颗粒XMT分析
        3.2.8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对盆栽玉米生长的影响
    3.3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在盆栽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应用效果
        3.3.1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和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3.3.3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玉米土壤p H、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3.4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盆栽小麦、玉米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3.4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在大田玉米中的应用效果
        3.4.1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季经济效益的影响
        3.4.3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株高、茎粗和SPAD的影响
        3.4.4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p H的影响
        3.4.5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有效磷、硝铵态氮的影响
        3.4.6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全磷和容重的影响
        3.4.7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玉米植株根长密度的影响
        3.4.8 磷酸脲基复合肥对土壤酸碱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4.9 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磷酸脲基肥料的合成及应用
    4.2 磷酸脲基纳米复合肥料的造粒工艺
    4.3 磷酸脲基复合肥料在滨海盐渍土中的增效机制
5 结论
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养分累积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1.2 马铃薯施肥现状
    1.3 新型肥料的发展及应用
        1.3.1 新型肥料的发展
        1.3.2 中微量元素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1.3.3 腐植酸水溶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1.3.4 有机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1.4 施肥对马铃薯的影响
        1.4.1 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4.2 施肥对马铃薯养分吸收的影响
        1.4.3 施肥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1.4.4 施肥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2 研究背景、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3 专用配方肥在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中的作用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案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3.1.4 样品测定方法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3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4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各部位干重的影响
    3.5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各部位养分含量的影响
        3.5.1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各部位氮含量的影响
        3.5.2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各部位磷含量的影响
        3.5.3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各部位钾含量的影响
    3.6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3.7 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3.8 专用配方肥对不同级别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3.9 小结与讨论
4 新型肥料在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中的作用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案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4 样品测定方法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3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4.4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各部位干重的影响
    4.5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各部位养分含量的影响
        4.5.1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各部位氮含量的影响
        4.5.2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各部位磷含量的影响
        4.5.3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各部位钾含量的影响
    4.6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4.7 配施新型肥料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4.8 配施新型肥料对不同级别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4.9 小结与讨论
5 技术集成在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中的作用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案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5.1.4 样品测定方法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3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5.4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各部位干重的影响
    5.5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各部位养分含量的影响
        5.5.1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各部位氮含量的影响
        5.5.2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各部位磷含量的影响
        5.5.3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各部位钾含量的影响
    5.6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5.7 技术集成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5.8 技术集成对不同级别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5.9 小结与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苗生长、生理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1章 文献综述
    前言
    1.1 植株对磷肥的响应研究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3.1.1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叶片生长量的影响
        3.1.2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单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1.3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
        3.1.4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株高的影响
        3.1.5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地径的影响
        3.1.6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3.1.7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根系生长量的影响
    3.2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3.2.2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
        3.2.3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2.4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2.5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6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POD、SOD和 CAT的影响
        3.2.7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影响
        3.2.8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3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处理间及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3.1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处理间土层20㎝养分含量的影响
        3.3.2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处理间土层40㎝养分含量的影响
        3.3.3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4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叶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4.2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4.3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物质积累性指标的影响
    4.4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5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4.6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养分含量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4.7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叶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5.2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5.3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5.4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微量元素的影响
    5.5 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钾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1.2.2 钾素与根瘤特性的关系
        1.2.3 钾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1.2.4 钾素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1.2.5 钾素与养分代谢的关系
        1.2.6 钾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1.3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花生形态测定
        2.3.2 花生根瘤特性测定
        2.3.3 花生光合特性的测定
        2.3.4 花生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5 花生养分吸收的测定
        2.3.6 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2.3.7 花生籽仁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3.1.1 钾素对花生主茎高的影响
        3.1.2 钾素对花生侧枝长的影响
        3.1.3 钾素对花生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1.4 钾素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3.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3.2.1 钾素对花生根瘤数量的影响
        3.2.2 钾素对花生根瘤干重的影响
        3.2.3 钾素对花生根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钾素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钾素对花生光合参数的影响
        3.3.3 钾素对花生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3.3.4 钾素对花生群体光合势(LAD)的影响
    3.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1 钾素对花生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2 钾素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3.5.1 钾素对花生氮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5.2 钾素对花生磷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5.3 钾素对花生钾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3.6.1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2 钾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3.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3.7.1 钾素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3.7.2 钾素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4.1.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4.1.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4.1.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4.1.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4.1.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喷施外源锌对谷子光合生理特性与品质及锌富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谷子概述
        1.1 谷子营养价值
        1.2 谷子生产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
    2 锌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3 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1 锌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2 人体锌日推荐摄入量
    4 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1 锌对作物形态及抗氧化系统影响
        4.2 锌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
        4.3 锌对作物籽粒锌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4.4 锌对作物生长素含量的影响
        4.5 锌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 人体锌素缺乏的解决方式
        5.1 饮食调节锌素缺乏
        5.2 药剂/物使用改变锌素缺乏
        5.3 锌生物强化改善锌素缺乏
    6 作物施锌种类的探索
    7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7.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7.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锌对谷子苗期光合特性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测定
        1.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1.4 光合特性的测定
        1.5 碳酸酐酶活性的测定
        1.6 基因定量表达方法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锌对谷子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 外源锌对谷子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2.3 外源锌对谷子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4 外源锌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2.5 外源锌对碳酸酐酶活性及其相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锌对谷子生长不同时期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测定
        1.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1.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5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1.6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1.7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1.8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1.9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锌对谷子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2.2 锌对谷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3 锌对谷子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4 锌对谷子硝酸还原酶含量的影响
        2.5 锌对谷子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6 锌对谷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2.7 锌对谷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 讨论
        3.1 锌对谷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3.2 锌对谷子光合色素的影响
        3.3 锌对谷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4 锌对谷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锌在不同生育期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及生物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植物锌含量的测定
        1.3 籽粒植酸含量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锌对谷子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2.2 外源锌对谷子叶片锌含量的影响
        2.3 外源锌对谷子茎鞘锌含量的影响
        2.4 外源锌对谷子根部锌含量的影响
        2.5 外源锌对谷子各部位锌分配比例的影响
        2.6 外源锌对谷子籽粒植酸含量的影响
        2.7 外源锌对谷子籽粒植酸/锌摩尔比的影响
    3 讨论
        3.1 锌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3.2 锌对谷子籽粒植酸含量及锌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同时期喷施锌肥对谷子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锌对谷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2.2 外源锌对谷子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2.3 外源锌对谷子籽粒蒸煮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锌对谷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3.2 锌对谷子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3.3 锌对谷子籽粒蒸煮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结论
    1 主要结论
    2 创新和特色
Abstract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有机肥对黄秋葵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黄秋葵研究现状
        1.2.1 黄秋葵功能价值研究
        1.2.2 黄秋葵施肥效果研究
    1.3 有机肥在蔬菜种植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1.3.1 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1.3.2 施用有机肥可以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
        1.3.3 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强蔬菜的适应性
        1.3.4 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蔬菜的品质
        1.3.5 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
    2.1 试验地概况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
        2.3.2 植株生理指标的测定
        2.3.3 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
        2.3.4 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2.3.5 产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有机肥对黄秋葵生长状况的影响
        3.1.1 有机肥对黄秋葵株高的影响
        3.1.2 有机肥对黄秋葵茎粗的影响
        3.1.3 有机肥对黄秋葵叶片数的影响
    3.2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生理生化状况的影响
        3.2.1 有机肥对黄秋葵叶绿素变化的影响
        3.2.2 有机肥对黄秋葵SOD活性变化的影响
        3.2.3 有机肥对黄秋葵POD活性变化的影响
        3.2.4 有机肥对黄秋葵CAT活性变化的影响
        3.2.5 有机肥对黄秋葵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3.3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品质的影响
        3.3.1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2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3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3.4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黄酮含量的影响
        3.3.5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3.3.6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3.3.7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果胶含量的影响
    3.4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3.4.1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分布的影响
        3.4.2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3.4.3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3.4.4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
    3.5 有机肥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
        3.5.1 有机肥对黄秋葵单果重的影响
        3.5.2 有机肥对黄秋葵单株果数的影响
        3.5.3 有机肥对黄秋葵小区产量的影响
        3.5.4 有机肥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有机肥对黄秋葵生长状况的影响
        4.1.2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生理生化状况的影响
        4.1.3 有机肥对黄秋葵果实品质的影响
        4.1.4 有机肥对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4.1.5 有机肥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
        4.1.6 鸡粪和猪粪肥效探讨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硝酸磷肥在胡萝卜上施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磷、钾配方水溶肥对桃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D]. 包梓依.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D]. 张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氯对猕猴桃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 杨莉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磷酸脲基复合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滨海盐渍土中的磷素增效机制[D]. 杨贵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的研究进展[A]. 李朝荣,苏殊,杨秀山,张志业,许德华. 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 2020
  • [6]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养分累积及品质的影响[D]. 梁玲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供磷水平对核桃实生苗生长、生理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 刘春花. 塔里木大学, 2020
  • [8]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刘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9]喷施外源锌对谷子光合生理特性与品质及锌富集的研究[D]. 曹梦琳.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10]有机肥对黄秋葵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效应分析[D]. 梁中秀.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硝酸磷肥对胡萝卜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