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公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理公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物理公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玲[1](2021)在《初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邵武市第六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是中学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毋庸置疑就是要关注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实现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使得他们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是初中物理教师渴望解决的难题。物理学习困难的研究,可以促进物理学习困难的解决,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大量研读了关于“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文献的基础上对“初中物理学习困难”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首先,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的“学习困难”界定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本文所研究的“物理学习困难”进行了说明。其次,通过笔者对所在实习中学的学生(初中生)存在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推断,从学生、学校(教师)和家庭三个方面考虑,编制出相应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调查,再根据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该校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再者,结合该校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笔者主要从教师教学活动方面对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了转化对策。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进行总结和反思。

牛海飞[2](2021)在《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调查与实践》文中指出

张紫沁[3](2020)在《初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学实践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前提。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也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因为概念的特点和学生思维发展的局限,所以物理概念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物理概念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学习时的效果。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就如何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对当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要做好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设计,不仅应当注重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具体内容、意义与适用条件等,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建立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规律过程中所需要的物理思想等等,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物理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仅关注学生的物理知识的掌握,同时还注重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物理概念的教学,严格落实物理概念教学任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先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先前理论对教学难点的研究,以及对物理概念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参考书制定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教师缺少物理概念重视程度、教师缺少物理概念教学方式、学生缺少物理概念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能力较差等问题。对此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形成如下教学实践策略:改变教师重视程度、优化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关注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并改变过去物理教师对于物理概念教学认识不到位的观念,善于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物理概念教学建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当前学生已经具备的物理概念,在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学生们对于物理概念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们的想法往往比较原始与粗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改变自己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亲身体验,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而言,也是一种必要的方式教师在正确分析学生已经存在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引领学生们通过经历、观察、实验、归纳与操作的过程,从而巩固概念的形成,并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通过让学生经历、体会、参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丰富学生的物理概念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物理概念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物理概念知识,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徐厚[4](2020)在《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必要的分析,是一个题意归纳与提升的研究过程。会审题,审准题,是能正确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部分高中生在做物理问题时,对物理题意的掌握不够而经常求解错误,这往往都是因为审题能力的欠缺。如果学生在做题之前就对题目有了较准确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物理情景、环境条件、解题方法等有了思路,那么就能为高效准确地解决问题提供保障。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以应对审题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和综合能力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审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论述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三个部分来论述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第一部分前言中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物理教师的调查问卷,从基础知识储备、建立模型、审题习惯等方面分析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培养的实际障碍;最后一部分笔者以静电场知识为主要背景找到合理的培养策略和审题步骤,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研究和五年教学经验进行实践和成果展示,以及对本课题研究的总结与还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形成审题能力培养方法的教学资源。

牛金慧[5](2020)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4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本运用教育学原理讲述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的书,在21世纪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社会各层对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快乐教育这一理念也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升华。而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情感因素,所以情感教育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如何呢?如何更好地利用情感因素,使物理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呢?这就是本论文致力于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从中学教育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环节——课堂教学入手,对情感教育内涵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本论文以情感这一概念为起点,探究了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进行整理总结,并对研究方法、思路和可能创新点作了简单说明。其次,通过文献法,对情感教育实施的意义作了总结;并通过问卷、访谈、课堂实录等方法进行调查,较为客观地找出了目前本校物理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缺失,并分析了制约情感教育发展的因素,其主要表现为: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对成绩的过分关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学校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制约;学生原生家庭的影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消极信息对学生和老师的冲击。最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情感因素、关于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关于对教师成长的研究等内容对情感教学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黄丽萍[6](2020)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学生参与”一词也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热点讨论话题。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例如:许多学生在上课时沉默寡言,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低,学生只是在行为上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思想上并非真正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贵州处于中国西部地区且少数民族较多,人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其他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论文以贵州省铜仁市四所高级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情况进行研究。首先,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基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根据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概念、特点及其理论依据,结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用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建议。其次,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然后,笔者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的观点,将“学生参与”分为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一级维度的方式设计问卷,随机选取了铜仁市第二中学总计16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试测对象,利用Excel软件和SPSS20.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数据表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使用标准。随后又随机选取了铜仁市内两所中学和市外两所县城中学的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分析了当前贵州省高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的特点和学生参与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内部因素(性别、学习兴趣、物理成绩)和外部因素(父母文化程度背景、家庭住址、班主任学科背景)对学生参与的影响。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参与现状特点:(1)学生参与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学生的认知参与水平普遍偏低。(2)学生的钻研力度不足、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物理的焦虑感较大。(3)学生的成功感较高、学生对物理的厌倦程度不深。2.学生参与一级维度之间均存在显着性相关,其中行为参与维度与认知参与维度呈显着正相关,部分二级维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3.内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的主要因素,外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的次要因素。内部因素:(1)性别在成功感和厌倦感维度差异性不显着,其余维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的学生参与整体情况较好。(2)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成功感维度差异性不显着,其余维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3)学生的物理成绩在学生参与各个维度均存在显着差异。外部因素:(1)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的行为投入以及认知深度影响较为显着。(2)家住城市的学生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是在行为参与和积极情感投入两个方面。(3)班主任学科背景为物理,学生的行为投入以及消极情感方面的得分情况较好,其余维度的差异性不显着。根据以上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为高中物理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认知参与意识;二是改善学习策略,降低学习的依赖性;三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学生出现“形参而神不参”的现象;四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感;五是控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宁曦莹[7](2020)在《“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在人们的心中普遍以“物理难学”“物理很枯燥”“物理就是纯理科”等类似的刻板印象出现。物理中的人文素养很少被人们发现,更少被人们加以重视。其实,在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之美学素养,存在多种多样的“物理美”。为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以舒缓人们对于物理的“社会焦虑症”,让高中物理教学美味盎然,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第一章介绍“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现状等。在第二章中深入挖掘物理学与美学的内涵,探索其相互关系,发现物理学中的美学特点,探讨蕴含在物理学之中的规律之美、思维之美、情境之美、实验之美。第三章着重通过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探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美”的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同一性原则、渗透性原则。通过对一线物理教师的访谈研究其实施途径。通过物理语言的表达、教学载体的设计、物理实验的演示、物理学史的讲述、物理习题的设计,在高中物理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美育。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等在物理课堂外对学生进行美育。第四章例举出“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案例,并对学生进行相关访谈对实施现状进行反馈。第五章为研究成果、反思与展望。通过“物理美”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表明,“物理美”可以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让发掘“物理美”、了解“物理美”、运用“物理美”作为陶冶学生欣赏美、向往美、追求美之情操的切入点,从而令学生主动走进物理学科、爱上物理世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环节较少,这一现状还需物理工作者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对“物理美”有着向往和追求,需要物理教师适当的引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审美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物理中的美,提倡审美式的教学。当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当学生处于发现和创造的审美氛围之中的时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会从内心接受物理之美、欣赏物理之美、追求物理之美。本研究仅是从一些方面对“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限的探讨,但物理美学素养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朱怡佳[8](2020)在《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习题及其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物理习题课程是高中物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较深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的物理习题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高考制度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稍显不足。近年来,STE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跨学科综合型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理科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将STEM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家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并推动物理教育的变革。因此,本研究将寻求STEM教育理念与物理习题教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尝试为深化和拓展物理课程与教学理论做出贡献、为物理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供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STEM教育的内涵、STEM教育理念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我国基于STEM教育物理教学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物理习题、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概念,论述了本研究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并阐述了物理习题教学与STEM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充分了解STE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基于STEM理念的习题进行了分类,描述了基于STEM理念的习题的特征,并尝试构建基于STEM理念的习题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第四部分在基于STEM理念的习题教学设计步骤的基础上,详细编写了能完整体现STEM教育的两例教学设计,体现STEM教育与习题教学融合的可行性。第五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基于STEM理念的习题教学具有可行性与普遍性,这也是我未来教学实践不断努力的方向。

徐娴静[9](2020)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是课堂教学方面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高中物理作为普通高中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习题课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课型,它具有巩固物理知识、深化物理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然而,当下物理习题课却屡屡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笔者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几年中,对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多数文献零散、缺乏系统性、多以教师经验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查。因此,关于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性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着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题背景和研究现状,对物理习题课、习题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几个重要概念进行理论分析;为了解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现状,笔者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借鉴其他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宝贵经验,从所在区两所高中校抽取26位教师、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教师与学生对习题课的认识存在出入,教学环节不符合学生的需求,习题课存在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不高的现象。一节有效的习题课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还要兼顾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因此,本文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一线教学经验,从教师课堂教学和课下指导两个方面对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针对习题课内容提出习题的选用策略、习题的几种分析策略,其中包含审题指导策略、过程分析策略、演算指导策略、问题引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以及实验题的有效教学策略;针对教学环节提出几点实施策略,其中包含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语言的严谨性、示范的规范性,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通过对教师课下指导方面进行研究,本文提出课后习题的布置策略、提供讲义引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定期复习,以及对学生做心理引导的几个实施策略。最后,以这些策略为理论指导,笔者设计习题课教学环节并深入课堂实践,在实践中检测这些策略的效果,并针对效果提出了相关总结和建议。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归纳出一节有效的习题课需要教师做到几点:(1)善于学情分析,寻找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的习题;(2)善于采用多种习题分析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3)善于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做好课后自主学习。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完善理论体系,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参考。

李容[10](2019)在《初、高中运动学教学的衔接研究》文中指出初中物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科学方法建立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要求学生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高中物理相较于初中物理,知识更加深入、更加系统。高中物理难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它与初中物理相比,有一个比较大的“台阶”,部分原因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的衔接过程中出现了脱节现象。要解决初高中的衔接问题,需要整个初中和高中阶段每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其中最关键的是高一阶段,高中物理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的认知。因此,本文以高一运动学的内容为切入点,研究初、高中物理运动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本论文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近几年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现状,对高一学生掌握运动学内容的情况及初高中教师在教学方面做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运动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两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包括学生已有认知与新知识的迁移困难,教师对跨学段内容了解不足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了初高中运动学知识点的异同。以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建立跨学科的教研机制等。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帮助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与高中物理的衔接,为高中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教学建议。衔接教学不但在初高中存在,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存在,在高中与大学之间同样存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这些衔接教学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物理公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公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邵武市第六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学习困难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课题的理论综述
    2.1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2.2 初中物理的知识特点
    2.3 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2.4 初中学习困难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2 成败归因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
        2.4.3 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3 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界定和类型
    3.1 关于学习困难的概念界定
        3.1.1 国内外关于学习困难的界定
        3.1.2 本文中学习困难的概念界定
    3.2 物理学习困难的界定与类型
        3.2.1 物理学习困难的界定
        3.2.2 物理学习困难的类型
4 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
    4.2 问卷调查及结果
    4.3 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4.3.1 学生自身的因素
        4.3.2 学校因素
        4.3.3 家庭因素
5 初中物理学习困难转化的对策分析
    5.1 需要教师提前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5.1.1 树立“物理学习困难可转变”的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5.1.2 重点抓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两大方面
        5.1.3 针对物理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基本原则
    5.2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5.3 重视学生物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5.4 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
    5.5 营造轻松融洽、和谐友爱的教学环境
    5.6 针对物理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初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学实践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学的基本要求
        1.1.2 学生掌握物理概念重要性
    1.2 物理概念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物理概念
        2.1.2 物理前概念
        2.1.3 物理概念教学
        2.1.4 物理概念形成
    2.2 物理概念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目的
    3.3 调查问卷设计
    3.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3.4.1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情感态度分析
        3.4.2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概念引入过程分析
        3.4.3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概念形成过程分析
        3.4.4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概念掌握过程分析
        3.4.5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概念巩固过程分析
        3.4.6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知识评价
    3.5 问卷调查结论
4.初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学策略
    4.1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活动基本环节
    4.2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
        4.2.1 新课引入的方法
        4.2.2 物理概念正确形成的方法
        4.2.3 物理概念掌握与巩固的方法
5.初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学案例与实践
    5.1 教学实践对象基本情况
    5.2 概念形成教学应用案例分析
        5.2.1 “滑动摩擦力”案例分析
    5.3 概念形成教学效果研究分析
        5.3.1 调查的形式与目的
        5.3.2 试题设计选题内容与范围
        5.3.3 成都市新都第四中学初2019学生概念测试情况分析
6.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教材层面
        6.1.2 学生层面
        6.1.3 教师层面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现状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审题能力的调查研究与审题障碍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设计
    3.4 调查过程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6 审题障碍分析
第4章 培养学生物理审题能力的策略
    4.1 牢抓常规学习,立足基础审题
    4.2 强调情景建立,借助草图审题
    4.3 建立物理模型,通过模型审题
    4.4 应用数形结合进行物理审题分析
    4.5 利用微型实验,辅助学生审题
    4.6 深挖关键词句,细致全面审题
    4.7 规范的审题步骤与环节
第5章 物理审题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5.1 个案形式审题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5.2 课堂形式审题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5.3 课堂教学成果
第6章 总结
    6.1 小结
    6.2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1.研究缘起
        2.问题提出
    (二)物理情感教学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我国关于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2.国内外与情感教育有关的几种教育模式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情感与物理情感
        2.情感教育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点
        ⒈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与可能创新点
一、物理情感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物理情感教学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情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物理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物理情感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助力作用,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五)物理情感教学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1.中学生生理发展明显
        2.心理成长的滞后
二、情感教学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教师方面:传统教学理念中缺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关注
        1.“铁一般的课堂纪律是效率的保证”
        2.“讲授法依然是保证课堂效率的惯用手段”
        3.“课程知识是神圣的、不容置疑的”
    (二)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制约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背景
        2.班级授课制下的我校班级情况
    (三)传统评价机制中的不合理之处
        1.传统教育评价机制的目标导向作用压倒一切
        2.考试是传统评价机制的主要依据
        3.传统评价机制下,老师们为追求分数的“不择手段”
    (四)学生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不容易被克服
    (五)网络上极端的师生冲突案例对师生的消极影响
三、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在教学中要有情感的共鸣
    (三)发现物理学科本身的美,将物理学史融入情感教学的课堂
    (四)教会学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了解并清楚学生的需要,以期满足学生的需要
        2.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待学生的需求
        3.情感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五)发挥物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实验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六)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进,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七)将情感因素纳入学生评价机制,与知识技能教育相辅相成
    (八)其它方式并用,在积极情感因素的调动中反哺物理课堂
        1.充分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以期形成良性循环的师生关系
        2.利用情景陶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致谢

(6)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缘由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步骤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学生参与研究现状
        2.1.2 国内学生参与研究现状
    2.2 相关的概念界定
        2.2.1 参与
        2.2.2 学生参与
    2.3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
        2.3.1 内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2.3.2 外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孔子教育理论中的学生参与思想
        2.4.2 杜威的“新三中心”理论
        2.4.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3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参与问卷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课堂观察结果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问卷的科学性检验
第4章 学生参与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4.1.1 问卷样本分布情况
    4.2 学生参与现状的统计分析
        4.2.1 学生参与的整体分析
        4.2.2 学生行为参与二级维度的统计分析
        4.2.3 学生认知参与二级维度的统计分析
        4.2.4 学生情感参与二级维度的统计分析
    4.3 学生参与各维度间的相关性问题分析
        4.3.1 行为参与与认知参与相关性分析
        4.3.2 行为参与与情感参与相关性分析
        4.3.3 认知参与与情感参与相关性分析
    4.4 研究小结
第5章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内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分析
        5.1.1 性别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1.2 学习兴趣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1.3 物理成绩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2 外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分析
        5.2.1 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2.2 家庭住址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2.3 班主任学科背景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3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分析总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情况观察表
致谢

(7)“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1.2 研究目标及方法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物理学与美学
    2.1 物理学的内涵
    2.2 美学的内涵
    2.3 物理学与美学的契合性
    2.4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美”及其特点
        2.4.1 物理规律之美
        2.4.2 物理思维之美
        2.4.3 物理情境之美
        2.4.4 物理实验之美
第三章 “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
        3.1.1 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3.1.2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1.3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3.1.4 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
    3.2 高中物理美育的原则
        3.2.1 交流性原则
        3.2.2 体验性原则
        3.2.3 统一性原则
        3.2.4 渗透性原则
    3.3 教师访谈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内容
        3.3.3 访谈结果
    3.4 高中物理美育的途径
        3.4.1 在高中物理课堂内进行美育
        3.4.2 在高中物理课堂外进行美育
第四章 教学案例
    4.1 案例——《自由落体运动》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目的
        4.2.2 访谈内容
        4.2.3 访谈结果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
    5.1 成果
    5.2 反思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二 教学案例——《全反射》
附录三 学生访谈记录
致谢

(8)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习题及其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物理习题和习题教学设计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STEM教育与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融合
3 基于STEM理念的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
    3.1 基于STEM教育的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创设原则
    3.2 基于STEM理念的习题特征
    3.3 基于STEM的高中物理教学习题设计步骤
4 基于STEM的习题教学设计题教学设计案例
    4.1 《力与运动》习题教学设计
    4.2 《圆周运动》习题教学设计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教育学理论基础
    2.3 心理学理论基础
3 高中物理习题课现状
    3.1 教师对物理习题课有效性认识
    3.2 学生对物理习题课有效性认识
4 提高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性的策略
    4.1 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2 学生课后学习的有效性
5 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性策略实践案例
    5.1 习题教学片段——波的形成与传播
    5.2 典型教学案例剖析
6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初、高中运动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方法
第2章 初高中运动学教学衔接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学习迁移理论
    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3 建构主义理论
    2.4 学习进阶理论
第3章 初、高中教材中关于运动部分的分析
    3.1 运动学部分的教学内容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规律
    3.2 运动学部分的教学要求
        3.2.1 课程标准要求
        3.2.2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高中的教学要求
第4章 高中学生“运动学”学业水平的诊断性测量
    4.1 测量的目的及要求
    4.2 测试卷的内容和设计思路
    4.3 “运动的描述”测试卷的统计分析
    4.4 测量结果的诊断性评价
第5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5.2 调查问卷的编制
    5.3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5.4 调查结论
第6章 初高中运动学教学的衔接策略
    6.1 教学内容安排
        6.1.1 重视基本概念,课时容量不宜过大
        6.1.2 重视基本规律、推论等教学,加强实际应用
    6.2 建立跨学段的教研机制
        6.2.1 搭建初高中集体教研的平台
        6.2.2 建立初高中轮岗制
    6.3 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突出初中高中的衔接教学
        6.3.1 相同的知识点,注重物理情境的分析
        6.3.2 对初中概念深化的内容,重视学生原有认知
        6.3.3 理解新的物理量,注重思维的进阶
    6.4 强化科学思维及方法训练,突破衔接的难点
        6.4.1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物理思想的培养,模型的建立
        6.4.2 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初中物理教师问卷调查》
附录B《高中物理教师问卷调查》
附录C《初中物理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
附录D《高中物理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附录E《高一年级第一章物理测试卷》
致谢

四、物理公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邵武市第六中学”为例[D]. 陈慧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调查与实践[D]. 牛海飞. 西南大学, 2021
  • [3]初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学实践策略[D]. 张紫沁. 西南大学, 2020(05)
  • [4]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D]. 徐厚. 西南大学, 2020(05)
  • [5]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D]. 牛金慧. 西南大学, 2020(05)
  • [6]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D]. 黄丽萍. 河南大学, 2020(02)
  • [7]“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宁曦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习题及其教学设计研究[D]. 朱怡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 徐娴静.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初、高中运动学教学的衔接研究[D]. 李容.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物理公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