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as基因突变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

N-ras基因突变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

一、突变N-ra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克[1](2014)在《犬瘟热病毒强毒株TM-CC反向遗传系统及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重组犬瘟热弱毒株的构建》文中指出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引起的犬科和其它肉食动物一种重要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常常给养犬业和毛皮动物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近年来,CDV的宿主动物范围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几乎囊括大多数肉食动物,严重影响着野生肉食动物的种群数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反向遗传操作(Reverse genet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型病毒学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对病毒基因组cDNA操作而获得具有活性的病毒粒子的过程。反向遗传操作的发展和成熟,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Non-segments negative strand RNA virus, NSNSY)的病毒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采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可对病毒基因组cDNA进行定点突变、缺失或外源基因插入修饰,从而拯救获得相应的突变、重组病毒。目前,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几株CDV弱毒疫苗株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但仍未能建立野生型强毒株的反向遗传技术平台,制约着犬瘟热病毒在宿主动物体内扩散与分布及其分子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因此,CDV强毒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2008年从自然感染死亡的藏獒病料中分离获得的CDV强毒株TM-CC为亲本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含有TM-CC株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I-CDV-TM-CC和分别表达TM-CC株病毒N、P、L蛋白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I-CDV/NP、pCI-CDV/P和pCI-CDL/L。同时,构建了表达犬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s, SLAM)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AGG-dogSLAM。然后,采用磷酸钙转染的方法将上述5种质粒共转染BSR细胞,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命名为rCDV-TM-CC。该重组病毒与亲本株相比,二者的生长特性基本一致,在表达犬SLAM受体的VerodogSLAM细胞上的生长曲线相似,病毒滴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相同,最高病毒滴度相近,分别为10694TCID50/mL和10678TCID50/mL。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DV强毒株TM-CC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开展犬瘟热病毒的病毒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工具平台。为今后开展CDV强毒株病毒在动物机体组织中的扩散与分布和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在重组质粒pCI-CDV-TM-CC的基础上,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基因插入到犬瘟热病毒H和L基因之间,构成含有EGFP基因的TM-CC株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质粒pCI-CDV-TM-CC-EGFP,从而拯救并获得了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犬瘟热病毒rCDV-TM-CC-EGFP。重组病毒rCDV-TM-CC-EGFP基本保持了亲本株rCDV-TM-CC的生长特性,在VerodogSLAM细胞上的生长动力学曲线与亲本株rCDV-TM-CC基本相似,最高病毒滴度可达106.56TCID50/mL。该重组病毒在VerodogSLAM细胞上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遗传稳定性,在VerodogSLAM细胞上连续传代20代次后,仍能稳定、高效的表达EGFP。以重组犬瘟热病毒rCDV-TM-CC-EGFP表达的EGFP作为目的蛋白的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相比,更为敏感、特异、方便,为CDV强毒株在动物体内、外扩散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DV强毒株TM-CC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犬瘟热病毒rCDV-TM-CC-EGFP,为开展犬瘟热病毒的病毒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工具平台和技术手段。另外,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引起的犬科、鼬科等肉食性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养犬业和皮毛动物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使用的犬细小病毒病疫苗以灭活疫苗为主。然而,灭活疫苗接种动物诱导的CPV中和抗体反应持续时间较短,且生产成本较高。因此,研发更加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的犬细小病毒病疫苗仍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我国生产实践中使用的犬瘟热弱毒疫苗株CDV/R-20/8为活病毒疫苗载体,在其P和M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插入CPV VP2蛋白基因,从而成功救获表达CPV VP2蛋白基因的重组CDV弱毒疫苗株rCDV/R-20/8-CPVVP2。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CPV VP2蛋白在重组病毒rCDV/R-20/8-CPVVP2感染的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同时,重组病毒rCDV/R-20/8-CPVVP和亲本毒株CDV/R-20/8相比,二者的生长特性基本一致,在Vero细胞的生长曲线相似,病毒滴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相同,最高病毒滴度分别可达10581TCIDso/mL和106.89TCID50/mL。该重组病毒的构建为防制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二联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张钰[2](2008)在《含SFV RNA复制子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构建了两种含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 RNA复制子的核酸疫苗pIRSFV-HN和pIRSFV-Apoptin,限制性酶切鉴定正确。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IFA检测了外源基因在HepG-2肿瘤细胞内的表达,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可以在HepG-2肿瘤细胞中有效表达。采用AO/EB染色、DAPI染色和MTT染色方法研究其体外抑瘤作用,结果表明pIRSFV-HN和pIRSFV-Apoptin能够有效杀伤HepG-2肿瘤细胞,最大杀伤率分别为55.43%和53.55%。本研究复制了C57BL/6小鼠荷H22肿瘤模型,瘤内注射pIRSFV-HN和pIRSFV-Apoptin,通过检测特异性CTL活性和T细胞亚类研究其体内抑瘤作用,结果表明pIRSFV-HN和pIRSFV-Apoptin可以诱导较强的CTL反应,并促使细胞免疫趋向Th1优势。

管国芳[3](2006)在《联合应用NDV HN基因、CAV VP3基因及IL-18基因对喉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体内抑瘤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将三个抑瘤机制不同的抗肿瘤基因鸡贫血病毒VP3、新城疫病毒HN及IL-18基因三者联合,分别以真核表达质粒pVAX1及鸡痘病毒FPV为载体,构建了含有上述三种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pVVP3IL-18HN及重组鸡痘病毒vFVVP3IL-18HN,并对两者进行了体内外抑瘤实验的研究,观察了三种基因的协同抑瘤作用,为在一个载体内实现联合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首先将真核重组质粒pVVP3IL-18HN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法及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外源基因VP3基因及IL-18HN嵌合基因在Hep-2细胞中获得了正确的表达;采用MTT法、吖锭橙/溴化乙锭染色、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基因组DNA电泳、流式细胞仪结合DCFA染色、罗丹明123染色、MHC-I分子表达检测等方法观察了pVVP3IL-18HN对Hep-2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质粒对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作用最终将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推测其所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发生的;另外,pVVP3IL-18HN还上调了肿瘤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表达,提高了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其次本研究还建立了C57BL/6小鼠荷H22肿瘤模型,观察了pVVP3IL-18HN的体内抑瘤效应;通过对抑瘤率、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及特异性细胞毒CTL活性的检测,比较了单基因疫苗与联合基因疫苗的体内抑瘤效果及其对机体的免疫刺激作用,结果表明:联合基因疫苗pVVP3IL-18HN的抑瘤率及对机体抗肿瘤主动免疫的诱导作用明显高于上述基因的单基因疫苗pVVP3、pVIL-18及pVHN,说明克隆在同一载体上的鸡贫血病毒VP3基因、IL-18基因和HN基因在动物体内应用可产生协同的抗肿瘤效应。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成功的筛选出了一株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的重组鸡痘病毒vFVVP3IL-18HN。运用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外源基因重组情况及重组鸡痘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实验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已重组入鸡痘病毒基因组中,且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有效表达。采用MTT法、吖锭橙/溴化乙锭染色、基因组DNA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及MHC-I分子的表达等方法观察并比较了含三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vFVVP3IL-18HN与含单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vFVVP3、vFVHN对Hep-2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三联重组鸡痘病毒vFVVP3IL-18HN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要明显强于单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vFVVP3及vFVHN,说明三联重组鸡痘病毒载体中携带的的三个抑癌基因发挥了协同抑瘤作用;另外,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重组鸡痘病毒的感染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推测重组鸡痘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路径可能是线粒体途径。此外,我们还借鉴了prime-boost的加强免疫策略,建立了C57BL/6小鼠荷H22肿瘤模型,利用本研究所构建的携有相同基因的两种不同载体抗肿瘤三基因疫苗rDNA和rFPV,分别以不同免疫策略,进行了荷瘤小鼠基因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基因免疫治疗小鼠脾CD4+、CD8+ T细胞亚群的数量、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及抑瘤率的检测,探讨应用不同载体的两种疫苗以不同方式进行联合免疫,对以上两种疫苗免疫应答及抑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prime-boost联合免疫组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及抑瘤效果均明显高于2个单独免疫组,证实了rDNA+rFPV,即以治疗性rDNA疫苗进行基础免疫,以rFPV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的Prime-Boost加强免疫治疗策略能诱导荷瘤小鼠机体产生更强大的特异性抗肿瘤主动免疫,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大。而与此对应的,rFPV+rDNA联合免疫策略总体效果则与单一疫苗的水平相当。从而提示我们,合适的联合免疫方案对免疫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蒋奎荣[4](2005)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K-ras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离及克隆胰腺癌BxPC-3和PC-3细胞基因组中反义K-ras基因片段(外显子1及其侧翼序列,外显子4B及其侧翼序列),构建含反义K-ras癌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制备含反义K-ras癌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在体外和体内水平探讨其治疗胰腺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设计2对PCR引物,分别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BamHI和EcoRI位点,分别以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PC-3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反义K-ras基因外显子1,4及侧翼序列,BamHI和EcoRI双酶切PCR产物及空载体pLXSN,用T4连接酶作用后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G418筛选后获得抗性克隆。予菌液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LXSN-AS-exonl和pLXSN-AS-exon4B,利用脂质体将其转导入PT-67细胞(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再经G418筛选得到抗性克隆。将抗性PT-67细胞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上清。将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胰腺癌BxPC-3和PC-3细胞,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利用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K-ras mRNA;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p21表达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Bax、Bcl-2的表达研究。感染重组病毒前后的胰腺癌BxPC-3和PC-3细胞予碘化丙锭(PI)染色,70%酒精固定后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pLXSN-AS-exonl和pLXSN-AS—exon4B 200μL连续3天注入裸鼠胰腺癌接种局部,每周观察移植瘤的大小和体积,待8周后处死称重。结果:经菌液PCR、BamHI和EcoRI双酶切及序列分析后证实K-ras基因外显子1,4及侧翼序列已成功地克隆入pLXSN中。重组逆转录

潘雪[5](2002)在《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某些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和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和死亡失调的结果。针对恶性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引入外源性目的基因到肿瘤细胞或其它体细胞内以纠正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即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将某些细菌及病毒中特有的药物敏感基因转导入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产生某些酶类,将原来无毒的抗病毒药物或化疗前体药物代谢转化成细胞毒性产物而杀伤宿主细胞,这种使肿瘤细胞自杀的基因称为“自杀基因”(suicide gene)。自杀基因治疗因独有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s),不需要所有的肿瘤细胞均被转导即可取得显着疗效,可克服基因转导效率低的缺陷,又可与放射治疗、免疫基因治疗联合应用,是目前较为有效并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基因疗法。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广泛应用的自杀基因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和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胰腺癌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90%的病人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时机,5-氟尿嘧啶(5-FU)常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但由于其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大而限制了其疗效。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是来源于真菌及大肠杆菌的一种自杀基因,它表达的CD酶可以使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5-FC)脱氨基转化成具有细胞毒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将外源性CD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给予前药5-FC,CD基因可将对真核细胞相对无毒的5-氟胞嘧啶(5-FC)脱氨基转化成肿瘤化疗药5-FU,从而在肿瘤局部产生高浓度毒性作用以杀伤肿瘤细胞而全身反应较轻。目前转基因方法有病毒和非病毒两类,非病毒载体包括裸DNA直接注射、脂质体法、基因枪等,但因其转导效率低、价格昂贵而受到限制。腺病毒由于其感染宿主范围广,对分裂期和非分裂期细胞均可感染而被广泛应用,这对治疗肿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多数肿瘤处于非分裂状态。所以,我们拟将CD基因以腺病毒为载体转导入胰腺癌细胞,并予前药5-FC,探讨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胰腺癌的杀伤作用及其机理。1. 重组CD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制备目的:构建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用 BamH I 酶切pG1NaCEA-CD,凝胶回收1.5kb的CD基因, 穿梭载<WP=7>体pTrack-CMV经Bgl II酶切线性化与1.5kb的CD基因连接,转化,克隆鉴定,命名为pAdTrack-CMV-CD。pAdTrack-CMV-CD经Pme I酶切线性化,与骨架载体pAdEasy-1混合,在电穿孔仪上转化制备的感受态细菌BJ5183,挑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获重组腺病毒载体,命名为pAd-CD。于转染前将pAd-CD经PacI酶切线形化,按Superfectin转染方法转染人胚肾293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转基因细胞GFP表达,待贴壁细胞变圆、脱落后,收集培养上清及细胞,反复冻融,收集病毒粗提液。以适当稀释的病毒粗提液,在293细胞中反复扩增至需要量,之后以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重组腺病毒Ad-CD。结果:pAd-CD酶切鉴定均与预期结果相符。病毒纯化后应用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为2×1011pfu/ml。结论:我们采用的AdEasy TM系统,是一种方便简单的重组腺病毒制备方法,先构建含CD基因的穿梭载体,再与骨架载体一起细菌内同源重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293细胞,由于带有GFP,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荧光,便于噬斑筛选,包装制备较纯含CD的腺病毒。重组CD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成功,为下一步转染胰腺癌细胞并进行体外、体内胰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研究打下了基础。2.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两株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SW1990的体外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1)基因转染与细胞体外生长试验:用CD腺病毒以不同MOI(0、0.1、1、10、100、1000)感染体外培养的PaTu8988、SW1990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确定转染效率。以MOI为100的感染强度分别将CD腺病毒感染胰腺癌细胞,24小时后加入含各种梯度的前药5-FC,5天后以XTT法检测活细胞比率并计算杀伤率。(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抽提转CD基因及亲本PaTu8988、SW1990胰腺癌细胞基因组总mRNA。以下游引物合成cDNA,再以其为摸板,加入10×PCR缓冲液5μl,dNTPs 1μl,上、下游引物各2ul,Taq酶1μl,进行PCR反应。(3)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分析:抽提转CD基因及亲本PaTu8988、SW1990胰腺癌细胞基因组总蛋白。行SDS-PAGE电泳,将凝胶取出后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脱脂奶粉封闭后加入抗CD的多克隆抗体及二抗,再经ECL显色,阳性表达可显示出52KD的CD蛋白条带。(4)旁观者效应:将转CD基因的PaTu8988、SW1990细胞与未转基因之胰腺癌细胞分别以100,80,60,20,10,0之比率(%)混合接种至24孔板中,混育24小时后,加入5-FC(终浓度为1.5mmol/L)培养6天后,以XTT法检测活细胞比率并计算杀伤率。<WP=8>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SW1990的感染情况,转染率均超过90%。应用RT-PCR技术,成功地从转导CD基因的两株胰腺癌细胞株中扩增出了239bp的片段。应用Western-blot技术,也从CD基因转导的两株胰腺癌?

张建,赵跃然,游力,高春义,田志刚[6](2000)在《突变N-ra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构建N ras基因第 6 1位密码子突变基因 (N ras/ 6 1)的重组痘苗病毒 ,通过痘苗病毒载体所产生的蛋白的强烈免疫原性来提高变异N ras蛋白的肿瘤抗原性。方法 :利用双PCR方法得到第 6 1位突变的N ras/ 6 1基因片段 (5 0 0bp) ,将该基因片段插入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110 8,通过CellFECTIN转染CV 1细胞 ,以PCR ,Westernblot方法鉴定重组痘苗病毒。结果 :通过tk-筛选、PCR鉴定 ,得了第 6 1位突变N ras/ 6 1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 N ras/ 6 1,Westernblot检测其在CV 1细胞中有表达。结论 :目前对突变ras基因的研究多着重于机理方面 ,本研究对研制有效的突变ras基因疫苗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其免疫治疗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突变N-ra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变N-ra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犬瘟热病毒强毒株TM-CC反向遗传系统及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重组犬瘟热弱毒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犬瘟热概况
        1.1.1 CDV病原学特性
        1.1.2 麻疹病毒属病毒受体分子
        1.1.3 CDV致病机理和CD临床症状
        1.1.4 我国CDV流行现状及其病原生态学概况
    1.2 CD的免疫与防治
    1.3 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
        1.3.1 不分节段负链RNA病毒的复制和转录
        1.3.2 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研究进展
        1.3.3 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建立
        1.3.4 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1.3.5 CDV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2 犬瘟热病毒TM-CC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病毒毒株与载体
        2.1.2 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2.2 结果
        2.2.1 全基因组cDNA序列拼接
        2.2.2 全基因组cDNA序列分析及其同源性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犬瘟热病毒TM-CC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毒株、细胞与载体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3 引物设计
        3.1.4 RT-PCR扩增各基因片段及各片段阳性质粒的克隆
        3.1.5 辅助质粒构建
        3.1.6 CDV-TM-CC全长基因组的构建
        3.1.7 病毒拯救
        3.1.8 间接免疫荧光对救获病毒的检测
        3.1.9 Western blotting
        3.1.10 rCDV-TM-CC种毒的制备及滴定
        3.1.11 病毒生长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3.2 结果
        3.2.1 CDV-TM-CC野毒株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和辅助质粒的构建
        3.2.2 病毒拯救
        3.2.3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拯救的病毒
        3.2.4 Western blotting
        3.2.5 救获病毒体外生长特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重组犬瘟热病毒TM-CC株病毒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病毒株、细胞与载体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4.1.4 表达EGFP外源基因片段的重组CD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4.1.5 病毒的拯救
        4.1.6 救获病毒的序列鉴定
        4.1.7 重组病毒rCDV-TM-CC-EGFP在VerodogSLAM细胞上生长特性
        4.1.8 救获病毒免疫荧光检测
        4.1.9 Western blotting
        4.1.10 种毒的制备及滴定
        4.1.11 病毒生长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4.1.12 重组病毒遗传稳定性的检测
    4.2 结果
        4.2.1 含有EGFP基因重组CD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4.2.2 病毒的拯救
        4.2.3 重组病毒rCDV-TM-CC-EGFP在VerodogSLAM上感染特性
        4.2.4 激光共聚焦检测拯救的病毒
        4.2.5 Western blotting
        4.2.6 重组病毒体外生长特性
        4.2.7 重组病毒遗传稳定性的检测
        4.2.8 重组病毒H基因抗原表位差异性及表面静态可及性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表达CPV VP2蛋白的重组CDV/R-20/8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病毒株与载体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5.1.4 CPV基因组DNA的提取
        5.1.5 表达CPV VP2蛋白重组CDV/R-20/8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5.1.6 表达CPV VP2蛋白的重组病毒CDV/R-20/8-VP2的拯救
        5.1.7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拯救的病毒
        5.1.8 Western blotting
        5.1.9 种毒的制备及滴定
        5.1.10 病毒生长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5.2 结果
        5.2.1 表达CPV VP2蛋白重组CDV/R-20/8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5.2.2 表达CPV VP2蛋白重组CDV/R-20/8病毒的拯救
        5.2.3 间接免疫荧光对重组病毒rCDV/R-20/8-VP2进行检测
        5.2.4 Western blotting
        5.2.5 重组病毒rCDV/R-20/8-VP2体外生长特性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含SFV RNA复制子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含 SFV RNA 复制子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含 SFV RNA 复制子核酸疫苗的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含 SFV RNA 复制子核酸疫苗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联合应用NDV HN基因、CAV VP3基因及IL-18基因对喉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体内抑瘤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鸡贫血病毒 VP3 基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城疫病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pVVP3IL-18HN 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在 Hep-2 细胞中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VVP3IL-18HN 对 Hep-2 细胞杀伤作用及其体内抑瘤效应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vFVVP3IL-18HN 重组鸡豆病毒的构建及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vFVVP3IL-18HN 对 Hep-2 细胞体外抑瘤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vFVVP3IL-18HN 体内抑瘤实验及其加强免疫策略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4)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K-ras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含反义K-ras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病毒包装
第二部分 转染含反义K-ras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影响
第三部分 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建立和重组逆转录病毒的治疗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重组CD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制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杀伤作用的实验研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人胰腺癌组织微血管形成及CD/5-FC系统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初探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综述一胰腺癌的基因治疗进展
综述二基因导向的药物前体治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突变N-ra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 DNA操作技术
    1.3 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及筛选
        1.3.1 转染
        1.3.2 tk-筛选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
        1.3.3 扩增及DNA提取
        1.3.4 PCR鉴定
    1.4 Western blot检测rV-N-ras/61在CV-1细胞中的表达产物
2 结果
    2.1 N-ras/61表达载体的构建
    2.2 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
    2.3 N-ras/61基因在CV-1细胞中的表达
3 讨论

四、突变N-ra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犬瘟热病毒强毒株TM-CC反向遗传系统及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重组犬瘟热弱毒株的构建[D]. 李维克.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1)
  • [2]含SFV RNA复制子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 张钰.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2)
  • [3]联合应用NDV HN基因、CAV VP3基因及IL-18基因对喉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体内抑瘤效应研究[D]. 管国芳. 吉林大学, 2006(09)
  • [4]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K-ras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D]. 蒋奎荣. 南京医科大学, 2005(05)
  • [5]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D]. 潘雪. 第二军医大学, 2002(01)
  • [6]突变N-ras基因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J]. 张建,赵跃然,游力,高春义,田志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0(04)

标签:;  ;  ;  ;  ;  

N-ras基因突变重组痘苗病毒rV-N-ras/61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