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抗震分类

框架结构的抗震分类

一、框架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陈冠君[1](2021)在《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为设计理念,是下一代抗震设计的主要方向。目前,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抗震设计规范——都是采用设防烈度下的设计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进行性态化抗震设计。然而,唐山、Northridge、Sunatra-Andaman、汶川、Concepcion、玉树等地震都明显超出规范的设防烈度;由于基于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无法建立起设防烈度与震后破坏状态的直接关联,超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结构的破坏程度无法把握。因此,本文给出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改进基于设防烈度的性态化抗震设计,直接基于量化的性态水准进行抗震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各性态水准的设计地震动。结合我国抗震规范,确定基于性态水准的量化指标,以设计的三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算例,展开研究框架结构在各性态水准的顶点位移、地震动需求、地震影响系数。(2)根据我国抗震规范附录M给出的实现不同性能要求的承载力验算公式,建立附录M承载力验算公式与各性态水准的对应关系,进行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并得出各性态水准的配筋结果,研究结构构件在各性态水准设计承载力和配筋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最大性态水准配筋为最终配筋结果。(3)采用增量动力(IDA)分析方法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给每个框架结构算例选择28条地面运动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分析框架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的全过程性能,研究不同性态水准地震动强度下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及顺序,分析结构构件在不同性态水准地震动强度作用下的损伤机制。(4)根据IDA分析结果,进行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建立框架结构在各性态水准的易损性概率模型,绘制框架结构在各性态水准的易损性曲线,计算结构易损性矩阵,量化框架结构在各性态水准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失效概率。(5)将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针对三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际工程,确定基于性态水准设计地震动,进行构件承载力设计,得到结构的配筋;基于性态水准地震动强度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结构的抗震设计目标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侯红梅[2](2021)在《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动是抗震设计地震输入的关键,是基于性态抗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动输入相关规定是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由地震发生重现期确定,与结构设计性态水准无直接关联。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基于设防烈度弹性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以实现构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并未将抗震性态水准与地震作用有机关联。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天然地震动选取、合成地震动、地震动强度指标、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分周期段-双频段建构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方法。根据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建立地震动记录的初选原则,综合考虑地震动特性、地震环境和结构特征,改进双频段选取地震动记录的方法,给出分周期段-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建立地震动记录备选库,并用工程实例时程分析验证了备选库中地震动记录的有效性;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可缩小地震动记录选取范围,解决因结构周期变化需重新选择地震动记录的问题,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效率。(2)提出了一种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的方法。基于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提取天然地震动的主控段,将主控段加速度时程按周期顺序串连,通过强度包络函数调整和零线漂移校正,合成含有天然因素特性的地震动,并与普通人工地震动、天然地震动进行频谱分析比较和结构时程分析比较;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既能与规范设计反应谱保持一致,又能保留天然地震动的频谱特征,一条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可适用于多个结构工程应用,具有高效的鲁棒性。(3)研究了基于大体量样本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目前对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的研究,缺乏针对同类结构体系大体量的时程分析样本采集,本文基于五种层数和三种设防烈度的15个RC框架结构模型,选取120条地震动记录,完成1800次RC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28个IM与4个关键EDP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多层次选取适用于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研究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4)基于对已有试验样本的系统梳理总结,确定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规范的设防水准和性态水准,统计分析了从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献收集到的56榀混凝土框架和440个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实测数据,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确定了6个性态水准,并量化了6个性态水准指标限值,为提出和实现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奠定基础。(5)给出基于性态水准的结构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与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地震作用,并未与性态化设计中的性态水准一一对应,鉴于此本文以性态水准量化指标为基础,基于地震动输入的时程分析结果获取地震影响系数,给出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基于性态的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流程;本方法可作为现有基于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补充,以满足设计人员依据业主要求来选定适宜性态目标进行设计,亦可应对超出设防烈度地震的发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发展了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提出了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并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以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精准度和效率。(2)提出了天然地震动主控段的提取方法,并合成含有天然频谱因素特性的合成地震动模型,一条合成地震动可满足多个结构适用,具有广谱性和鲁棒性。(3)给出了基于抗震性态水准计算地震承载力的方法,丰富完善我国抗震规范基于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谢汪洋[3](2021)在《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地震多发、震害严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建筑结构的功能性和安全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既有建筑需要进行加固改造。相比于传统抗震加固方法,采用速度型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技术因其加固机理明确、加固效果显着、施工周期短、施工对主体结构影响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减震加固中引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预设性能目标并通过大幅度提高结构抗震性能,能有效处理常规加固方法难以解决的强度、变形、构造等问题,充分发挥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的优势,对既有结构抗震评估和加固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推荐的加固方法。本文主要完成的相关工作如下:(1)本文先是基于对现有成果的研究,归纳总结了采用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技术原理,指出减震加固技术与传统提高构件抗力的加固技术相比具有显着优势。引入性能设计概念并作简要介绍,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规程阐述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设计主要内容,即地震设防水准、结构性能水平和预期性能目标,并给出一套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方法。最后本文将理论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加固难点提出加固方案,设定预期性能目标,建立原结构和减震结构计算分析模型,分别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综合减震前后结构力指标、位移指标、动力响应指标、能量指标等,研究性能化设计在消能减震加固项目中的操作方法。(2)以合肥市某门诊住院楼改造项目为例,探究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现方式。根据工程背景和加固要求,指出原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得传统上直接加固结构构件的方法难以解决如锚固长度不足、箍筋直径偏小等抗震构造措施无法满足新要求的问题,同时,仅通过增大构件截面、外包型钢、粘贴钢板等方法进行加固设计工程量大、工期长、成本高、加固效果不明显,而且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现引入性能化设计思想,通过显着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使减震结构达到抗震规范中低延性构造要求,抗震构造等级降低一度。(3)以预设的减震性能目标为依据,设计并安装合适的黏滞阻尼器,采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原结构和减震结构计算分析模型,分别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减震前后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顶点加速度、速度和能量耗散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价减震效果。同时以铰的可接受准则为衡量标准,对大震下减震结构进行性能校核,判断梁、柱、剪力墙、消能子结构破坏状态和性能水平。(4)综合小震七条地震波作用下力、位移、能量指标结果,大震三条地震波作用下位移、动力响应、能量指标和结构构件性能校核结果来量化结构性能水平。减震加固之后,结构的抗震性能显着提高,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满足规范中性能2低延性构造要求,本工程加固后抗震构造措施可降低一度。将性能设计思想引入加固工程是加固技术发展的一次重要变革,本文意在通过对其应用方法的研究,为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翟浩东[4](2021)在《含软弱层的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大空间混凝土(LRC)框架结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广泛运用于大会堂、博物馆、剧场等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大型公共建筑当中。由于此类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建设时期久远、结构老旧、以及使用功能需求的提高,该类建筑是否还具备继续被人们使用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同时,LRC框架结构的开间、进深及层高尺寸较大,且往往存在层高突变、局部楼板不连续等建筑不规则情况,使得结构中含有明显的薄弱部位,抗震性能也异于常规RC框架结构。而目前在对既有L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其破坏状态划分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L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标准亟待研究。本文选取一含有软弱层的既有L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提出LRC框架结构的破坏等级,为L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及加固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设计并完成振动台试验得到LRC框架结构在各地震烈度下的真实反应情况,掌握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失效模式,并验证结构中软弱层的存在;(2)探究软弱层对LRC框架结构加速度、位移等动力响应指标的影响规律,以及软弱层对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3)从宏观破坏状态和可量化的变形极限指标的角度提出LRC框架结构的破坏等级,对LRC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预测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后的震损情况。论文研究成果如下:(1)LRC框架结构由于层高突变使得结构竖向存在不规则性,导致结构出现软弱层;软弱层的出现导致结构应力集中,损伤加剧,楼层柱顶加速度放大效应降低,位移响应显着,大幅度降低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2)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明确了地震强度参数PGA与需求参数θmax之间的变化规律,对LRC框架结构进行了概率抗震能力分析,得到了结构可继续使用极限状态(IO)、防止倒塌极限状态(CP)等性能状态点;(3)基于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以及IDA分析结果,将LRC框架结构的破坏等级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5个等级,其中包括了损伤状态的宏观描述、量化的层间位移角和修复程度;(4)根据易损性分析,列出了我国基本设防烈度下LRC框架结构超越各极限状态的概率;通过计算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验证了LRC框架结构比常规RC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较弱。

左媛[5](2021)在《考虑节点初始裂纹和累积损伤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文中指出钢结构梁柱节点焊缝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裂纹,在外荷载作用下,这些裂纹会进一步扩展,最终导致节点焊缝区域断裂。在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节点焊缝处裂纹会对整体结构承载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钢结构构件设计及抗震设计中对焊缝质量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在考虑节点含初始裂纹a0和累积损伤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准确性和高效性的空间钢框架杆件模型,研究节点含不同深度初始裂纹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含a0的足尺梁柱焊接构件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扩展有限元(XFEM)为分析手段,完成了节点从启裂到下翼缘断裂破坏全过程的精确仿真。采用四种加载制度,分析不同加载幅值对含裂纹节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载跨幅对节点性能影响较小,采用XFEM可以较好反映构件退化特征。(2)研究了a 0所处位置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将a 0设置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左、中、右三个位置,对节点破坏模式、退化特性、损伤曲线及断裂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0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的位置不会显着影响节点性能,可以将a0设置在中间代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存在初始裂纹。(3)提出了节点连接器杆件简化计算模型,对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含a0为0.0mm~8.0mm深度初始裂纹的节点进行有限元仿真,建立屈服点、极限点参数与a0的数值关系。以节点屈服点、极限点的弯矩、转角值设置连接器参数,建立适用于不同a0深度的节点简化模型。(4)在节点简化模型基础上,建立钢框架杆件模型,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根据节点失效状态定义不同性能限值并划分破坏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使用考虑损伤的双参数模型较单参数模型,不依赖加载制度,更合理描述试件损伤破坏过程。(5)为研究a0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动需求的影响,选取节点含a0的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结构地震需求模型。将节点含有初始裂纹这一因素,作为结构不确定因素,在整体框架中对a0在不同位置的相关性采用完全独立的简化方法,即框架中每个节点的初始裂纹深度不同。建立节点含初始裂纹的钢框架结构的结构反应和地震动强度参数之间的概率关系。(6)为研究节点中a0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以7层3跨钢结构为例,将节点含初始裂纹这一个不确定因素作为结构的不确定性加以考虑,获得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从节点初始裂纹出发,建立的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杆件模型,可以较好的进行节点含初始裂纹的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通过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理论分析,本文完成了节点含初始裂纹的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完善和推进了地震易损性研究理论体系,为含初始裂纹节点的复杂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分析方法。

张艺欣[6](2020)在《冻融损伤RC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结构因耐久性不足而损伤破坏,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由冻融损伤所导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问题,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然而,仅基于混凝土材料层面冻融损伤的研究成果尚难以客观预测RC构件乃至结构冻融损伤后力学性能与抗震性能的退化,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冻融耐久性和构件抗震性能交叉领域的研究亦鲜有报道。因此,开展冻融环境下RC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以冻融损伤RC柱的抗震性能研究为切入点,进而延伸至以RC柱为抗侧力构件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人工气候环境加速冻融试验技术,对13根RC柱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观察了该冻融试验制度下材料层面和构件层面的冻融损伤发展过程,进而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冻融损伤对RC柱的抗震性能影响显着,主要表现在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方面,且不同设计参数下的RC柱抗震性能随冻融损伤的退化规律不同。(2)基于本文及国内外冻融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建立不同冻融试验环境下等效冻融循环次数计算方法,提出考虑冻融损伤演化过程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模型,进而结合纤维截面分析方法,提出冻融损伤混凝土纤维梁柱模型,经验证模拟结果均可基本吻合试验滞回曲线的包络线。(3)基于完好RC构件锚固区域粘结滑移计算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考虑冻融损伤演化过程的粘结滑移模型,与冻融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进而将所建模型嵌套于零长度纤维截面单元,提出可综合考虑冻融不均匀损伤与粘结滑移效应的RC梁柱构件建模方法,经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4)收集国内外关于完好RC柱剪切骨架线特征点荷载、位移的计算公式,基于本文所建立的冻融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建立冻融RC柱剪切骨架曲线参数计算方法,并修正剪切极限曲线以考虑冻融RC柱受剪能力随水平加载位移的增加而产生的退化效应,通过剪切弹簧单元引入本文已建立的考虑滑移效应的纤维梁柱数值模型中,提出适用于弯剪型或剪切型破坏的冻融RC柱数值模拟方法,经验证模拟结果与弯剪型破坏冻融RC柱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5)提出RC柱破坏模式的划分方法以及不同破坏模式下RC柱抗震性能指标的选取方法,根据材料损伤程度划分RC柱的抗震性能水平,进而基于已建立的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RC柱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冻融损伤程度与设计参数的耦合效应,通过推覆分析建立冻融RC柱破坏模式判别方法以及不同破坏模式下抗震性能指标退化模型,最后考虑材料力学性能的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建立冻融RC柱构件的易损性曲线。(6)以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参数,设计了6个不同设防烈度与层数的典型RC框架结构,基于考虑冻融损伤演化效应的梁柱纤维模型建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各典型结构的数值模型,通过输入调幅后的地震动记录集实现对各典型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并根据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模型确定相应RC框架结构不同破坏状态阈值,最终得到冻融损伤RC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李安琪[7](2020)在《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为满足规范对弹性层间位移角的要求增大结构刚度,使得材料用量增加,地震反应增大,对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广东省高规》由此对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放松,但具体取值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仍有待继续深入。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规范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究。美国的建筑抗震体系发展较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体系,所建高层建筑在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情况下,均能保证安全性。本文根据中美两国规范层间位移角的对比结果,针对中国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给出继续放松的建议,并评估放松弹性层间位移角后结构的安全性。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对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本文所用弹塑性分析软件PERFORM-3D以及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介绍。(2)依据中国规范设计了不同场地类别、结构高度、设防烈度、转换层位置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共计24个;根据中美规范地震作用计算的相关参数的对比与统一的结果,调整得到中美规范对比模型;使用ETABS软件计算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富裕度比值β,分析场地类别、结构高度、设防烈度、转换层位置对β的影响;根据β的计算结果,得出中国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过于严格,《广东省高规》放松限值是合理的,并建议对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进一步放松。(3)以某实际超限结构工程实例为背景,分别在不同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计算中美规范设计模型的位移结果,得出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富裕度比值β,表明中国规范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比美国规范更为严格,与本文第三章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进一步完善了本文第三章的计算结果。(4)依据本文第三章的计算结果,设计了5个框支剪力墙结构,对其弹性层间位移角进行范围调整(1/1000至1/600),分析了各模型的弹性计算结果和统计了材料用量;使用PERFORM-3D软件对设计模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估了结构的安全性,从而论证了《广东省高规》放松框支剪力墙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可行性,并且还有继续放松该限值的空间。

续强[8](2020)在《基于双参数指标的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写为SRC)组合结构作为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结合的新型结构体系,因其优良的抗震性能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结构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理论关键因素在于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以及性能指标的选取。因位移可较好地量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故目前在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中,主要以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性能水平的量化指标来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变形情况。结构的破坏与结构的内部构件破坏息息相关,层间位移角未能反映出结构中构件的具体破坏情况。而基于构件的角度可以考虑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具体的破坏分布情况,同时根据结构层间位移角来反映整体结构的破坏,建立整体结构性能与构件性能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从不同角度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本文将从基于层间位移角和构件破坏比例双参数指标来全面地反映结构以及构件的破坏情况。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考国内外主要抗震规范,采用多级地震设防思想,并结合现有的SRC框架结构的研究成果,将结构划分为四级性能水平以及定义了三个性能目标。整理分析已有的多组SRC框架整体结构试验数据,在四级性能水平的宏观描述与试验现象的对比中,建立相应的SRC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数据;提出SRC框架结构各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440、1/130、1/45和1/30,并进行了保证概率的验算。(2)从构件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对整体结构性能水平与构件性能水平的对应关系进行阐述,着重对构件破坏比例范围进行分析,同时考虑了构件之间的重要性以及对结构薄弱层破坏的判定。选取IDA增量动力法来反映结构不同阶段的破坏特征,以此来建立结构不同性能水平下的构件破坏比例限值。选用有限元软件Perform-3D进行模型建立,并给出了实现此性能指标建立的基本步骤。(3)按规范设计11个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同高度的SRC框架结构模型,同时选取多条地震波记录,利用Perform-3D软件,采取IDA增量动力法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绘制多条IDA曲线,获取一系列的极限状态性能点;以此极限状态性能点为基础,对模型在单条地震波以及多条地震波的构件破坏比例进行分析验证;通过全部模型的数据计算,完成基于构件的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建立。(4)基于层间位移角和构件破坏比例双参数破坏指标,分别对算例SRC框架结构模型进行IDA地震易损性对比分析研究,根据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绘制出相应的易损性曲线。同时,在易损性曲线的基础上,通过易损性指数的研究,将两种不同性能指标的易损性指数结果对比,可认为两种性能指标对应的易损性结果均可较好满足结构抗震性能要求。

王飞[9](2020)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结构是电力输送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大、跨距长、柔性大、塔线耦合效应复杂的特点。以往多次地震中均有输电杆塔结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输电线路在设计中主要考虑风、冰等荷载的影响,而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的抗震性能尚不明确。本文以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有限元数值仿真、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全概率理论分析手段,研究了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的动力特性、塔线耦合效应、双向地震动、行波效应和场地效应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的抗震设防需求,以原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为基础,研究了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的损伤指标和损伤等级,采用云图法研究了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特高压输电塔、导地线、绝缘子和等代塔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地震模拟试验,研究了单塔模型、单塔挂集中质量模型、三塔两线模型和五塔四线模型的动力特性,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以及塔线耦合效应、双向地震动影响、行波效应。(2)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数值仿真研究开发了以Open Sees作为求解器的特高压杆塔结构数值仿真软件Power Tower,并使用Power Tower对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有限元模型和五塔四线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动力特性和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塔线体系的地震反应性态。(3)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抗震设防分类研究结合电力设施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抗震设防分类方法,对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进行了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和地震时程响应分析,采用梁杆混合模型,考虑了地震作用效应与风荷载等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得到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在不同场地类型、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地震反应,并将地震荷载效应应力比与常规工况荷载效应应力比进行了对比,引入地震设防需求系数,从而确定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抗震设防分类。(4)特高压输电塔原型试验仿真与损伤等级划分对特高压原型试验塔ZM2进行了试验仿真,有限元仿真与特高压原型试验塔的内力和位移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损伤指标的可行性。提出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破坏等级及对应的宏观破坏现象,引入了修正的节间位移角作为特高压输电塔作为损伤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划分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损伤等级。(5)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基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提出的新一代基于性能地震工程的全概率方法,提出了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框架,地震动参数IM采用Sa(T1,2%)和PGA,地震需求参数EDP采用修正的节间位移角,不考虑近场地震动,选取40条地震动,将特高压输电塔ZM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云图法进行地震时程分析,建立特高压输电塔地震需求模型,进行易损性分析,得到不同损伤指标时各损伤等级的易损性曲线。进行场地危险性分析,得到不同场地的危险性函数,并进行了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分析,得到不同场地以修正的节间位移角为EDP参数的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曲线。

孙魁[10](2020)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标准中明确了首先应按房屋设计建造的年代确定后续使用年限,针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包括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抗震构造的要求,为基于性能的抗震鉴定方法奠定了基础。虽对既有建筑划分为A、B、C三档,这是抗震鉴定时的最低要求,业主可根据经济条件、技术能力的可能提高标准。但A、B、C三档的划分过于明确,提高一档可能会造成投入费用的大大提高,业主或工程技术人员对提高一档后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升程度也缺乏一个定量的了解。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的基本原则是不突破《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底线,设防标准不低于原设计的标准。“大震不倒”是所有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但对“小震不坏、中震可修”鉴定标准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只是要求B、C类建筑要达到三水准设防目标,A类建筑则允许在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可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有必要给出一个可接受的破坏程度。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方法,对既有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以泊松分布过程为地震发生计数过程,考虑复合震源影响,建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以我国近年来实际地震统计校核所建立的地震动参数分布函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等超越概率原则,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的取值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后续使用年限和设防烈度下,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参数折减系数取值相同,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40年和50年的地震动参数折减系数可取0.8、0.9和1.0。(2)基于震害调研结果,对框架结构震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典型既有框架结构为原型,进行大比例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既有框架结构变形模式、损伤性态和倒塌机制,给出了以变形作为衡量指标的既有框架结构性能水准,建立了性能水准与损伤状态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了既有框架结构性能水准划分体系和描述方法。(3)基于构件实际力学性能,分析框架构件单元类型选择和参数修正方法,提出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模型建模方法,并通过与已有试验对比校核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以典型既有框架结构为基准模型,按照我国不同年代的抗震设计规范重新设计,共形成五个代表不同年代建造的既有框架结构。考虑震源机制、震级、震源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建立来源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分析用地震动样本集。将地震动样本集与既有框架结构分析模型集充分组合进行大规模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结构概率地震需求进行分析,为地震易损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4)考虑极端倒塌因素影响,对五个按不同年代设计的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易损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年代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易损性分析结果,采用基于概率的单体结构震害指数计算法,对既有框架结构在不同烈度下的震害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不同年代抗震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差异不大;规范修订提升了抗震承载力,主要在设防地震(中震)阶段发挥作用,在“中震可修”阶段损伤程度减轻效果明显;提高内力调整系数,保证框架结构形成“强柱弱梁”变形机制,结构损伤分布趋于均匀,确保了“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实现;提高承载力能促使抗震构造措施高效发挥,二者结合使结构抗震性能得到有力提升。(5)采用既有框架结构性能化鉴定方法,对某重点设防建筑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抗震加固的效果。

二、框架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框架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现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1.2.1 结构抗震理论发展历程
        1.2.2 现行规范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
    1.3 基于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的发展
        1.3.1 基于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的出现
        1.3.2 国外基于抗震性态设计研究现状
        1.3.3 国内基于抗震性态设计研究现状
        1.3.4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地震动的抗震设计方法
    2.1 RC框架结构性态水准的设定
        2.1.1 性态水准划分方法的对比
        2.1.2 性态水准的划分及性态点的确定
        2.1.3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建立
    2.2 性态水准地震动的计算方法
        2.2.1 设计算例
        2.2.2 性态水准顶点位移
        2.2.3 一阶振型位移提取
        2.2.4 性态水准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2.3 地面运动记录选取数量对性态水准地震动需求的影响
    2.4 性态水准承载力设计
        2.4.1 性态水准荷载组合公式
        2.4.2 性态水准构件内力设计值
        2.4.3 结构配筋设计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性态水准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3.1 增量动力分析
        3.1.1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
        3.1.2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
        3.1.3 结构损伤指标的选取
        3.1.4 地面运动记录的选取与调幅
        3.1.5 IDA分析的基本步骤
    3.2 基于性态水准的IDA结果分析
        3.2.1 IDA分析结果
        3.2.2 IDA分位曲线
        3.2.3 不同性态水准的结构响应分析
    3.3 基于性态水准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3.3.1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3.3.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3.3.3 各性态水准的易损性曲线
        3.3.4 各性态水准的结构易损性概率矩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实例应用与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计算软件及有限元模型
    4.3 结构整体性能控制指标与分析
        4.3.1 结构周期及振型
        4.3.2 结构轴压比
        4.3.3 结构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
        4.3.4 结构剪重比
        4.3.5 结构刚重比
    4.4 性态水准位移的确定
        4.4.1 Pushover分析确定结构顶点位移
        4.4.2 结构一阶振型位移提取
    4.5 性态水准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
        4.5.1 建立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模型
        4.5.2 求解等效单自由度地震需求
        4.5.3 确定地震影响系数
    4.6 抗震承载力与结构配筋设计
    4.7 结构设计目标验证
        4.7.1 地面运动记录的选取
        4.7.2 基于性态水准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A:IDA分析最大层间位移角
    B:各性态水准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

(2)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研究
        1.2.2 人工合成地震动的研究
        1.2.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
        1.2.4 基于性态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第2章 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建构方法
    2.1 引言
    2.2 地震动记录数据源
    2.3 反应谱谱形匹配方法
        2.3.1 目标匹配均值方法
        2.3.2 匹配分布方法
        2.3.3 均方差与均值相对差值的比较
    2.4 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
    2.5 地震动备选库的建构
        2.5.1 地震动备选库建构方法
        2.5.2 地震动备选集建构实例
    2.6 地震动备选库的应用实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3.1 引言
    3.2 地震动记录主控段的提取
        3.2.1 初选天然地震动记录
        3.2.2 基于反应谱提取主控段
        3.2.3 主控段与原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3.3 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3.4 合成地震动频谱特征对比分析
        3.4.1 三角级数法合成人工地震动
        3.4.2 合成地震动反应谱对比分析
        3.4.3 合成地震动与天然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3.5 结构时程分析结果比较
        3.5.1 反应谱全周期控制选取天然地震动
        3.5.2 结构算例结果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用于RC框架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综合研究
    4.1 引言
    4.2 地震动强度指标
        4.2.1 幅值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4.2.2 频谱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4.2.3 持时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4.3 结构模型和地震动记录选取
        4.3.1 RC框架结构模型
        4.3.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4.4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评价
        4.4.1 相关性评价方法
        4.4.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相关性分析与评价
        4.4.3 综合相关性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分析
    4.5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有效性评价
        4.5.1 有效性评价方法
        4.5.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4.6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充分性评价
        4.6.1 充分性评价方法
        4.6.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充分性分析与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指标量化
    5.1 引言
    5.2 各抗震规范中对设防水准的规定
    5.3 RC框架结构性态水准的设定
        5.3.1 性态水准划分方法的比较
        5.3.2 性态水准的划分及性态点的确定
    5.4 RC框架结构性态目标的设定
    5.5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量化
        5.5.1 RC框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5.5.2 RC柱构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5.5.3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方法的提出
    6.3 确定性态水准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6.3.1 基于Pushover确定结构顶点位移
        6.3.2 提取结构振型位移
        6.3.3 时程分析确定SDOFS的地震需求
        6.3.4 获取地震影响系数
    6.4 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
    6.5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算例
        6.5.1 算例概况
        6.5.2 设计过程
        6.5.3 设计目标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备选集中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附录2: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原天然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附录3: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用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附录4:相关 RC 框架和 RC 柱抗震性能试验收集数据
附录5:基于性态水准设计 RC 框架结构截面尺寸与配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3)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震加固技术介绍
        1.2.1 抗震加固的概念
        1.2.2 抗震加固的发展历程和时代背景
        1.2.3 抗震加固技术的分类
    1.3 采用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技术
        1.3.1 黏滞阻尼器工作原理
        1.3.2 黏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1.3.3 黏滞阻尼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黏滞阻尼器国内外应用现状
    1.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述
        1.4.1 抗震性能设计概念
        1.4.2 与现行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1.4.3 抗震性能设计起源与发展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主要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理论框架
    2.1 性能化减震加固主要内容
        2.1.1 地震设防水准
        2.1.2 结构性能水平
        2.1.3 结构性能目标
    2.2 性能化减震加固方法
        2.2.1 设计思路与流程
        2.2.2 分析计算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固性能目标与工程应用
    3.1 工程概况
        3.1.1 加固背景
        3.1.2 原结构信息
    3.2 原结构分析评价
        3.2.1 ETABS软件简介
        3.2.2 原结构模型建立
        3.2.3 模态分析及结果
    3.3 性能目标及加固方案
        3.3.1 加固性能目标
        3.3.2 消能减震加固方案
        3.3.3 消能减震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性能研究
    4.1 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概述
        4.1.1 反应谱法
        4.1.2 时程分析法
    4.2 地震波的选择与调整
        4.2.1 地震波的三要素
        4.2.2 地震波选择
    4.3 减震前后模型分析及指标查看
        4.3.1 减震前后楼层剪力对比
        4.3.2 减震前后层间位移角对比
    4.4 附加阻尼比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性能研究
    5.1 弹塑性分析模型建立
        5.1.1 材料的本构关系
        5.1.2 构件非线性行为的模拟
        5.1.3 铰的组成要素
        5.1.4 地震波和分析方法的选择
    5.2 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
        5.2.1 层间位移角
        5.2.2 顶点加速度、速度时程曲线
        5.2.3 阻尼器耗能及滞回曲线
    5.3 性能校核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含软弱层的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既有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特点
        1.2.2 LRC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抗震性能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LRC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
    2.1 模型设计原则
    2.2 原型结构概况
    2.3 模型结构设计
        2.3.1 模型结构相似关系的确定
        2.3.2 模型结构的材料选择
        2.3.3 模型结构配筋计算
        2.3.4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2.3.5 模型相似关系调整
    2.4 本章小结
3 LRC框架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3.1 振动台试验方案
        3.1.1 模拟地震波的选取
        3.1.2 振动台试验工况
        3.1.3 模型安装与传感器布置
    3.2 振动台试验现象
    3.3 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3.3.1 结构加速度响应
        3.3.2 结构位移响应
        3.3.3 镀锌铁丝应变反应
    3.4 本章小结
4 LRC框架结构增量动力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建模
        4.1.1 单元选择
        4.1.2 材料本构模型
    4.2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2.1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4.2.2 加速度响应
        4.2.3 位移响应
        4.2.4 损伤情况
    4.3 LRC框架结构增量动力分析
        4.3.1 增量动力分析法基本原理
        4.3.2 基本步骤与参数选取
        4.3.3 地震记录的选取与调幅
        4.3.4 结构极限状态定义
    4.4 IDA曲线绘制与分析
        4.4.1 单记录IDA分析
        4.4.2 多记录IDA曲线
        4.4.3 IDA曲线簇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L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5.1 地震易损性分析
        5.1.1 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5.1.2 易损性分析基本步骤
        5.1.3 LRC框架结构破坏等级划分
    5.2 基于IDA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5.2.1 线性回归
        5.2.2 易损性曲线
    5.3 抗倒塌性能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考虑节点初始裂纹和累积损伤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梁柱节点焊缝质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1.2 结构累积损伤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1.3 钢结构易损性是地震安全评定的重要内容
    1.2 钢结构节点初始裂纹研究进展
        1.2.1 初始裂纹概述
        1.2.2 初始裂纹的研究现状
        1.2.3 初始裂纹的模拟方法
        1.2.4 初始裂纹对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3 累积损伤的研究进展
        1.3.1 损伤指数D
        1.3.2 累积损伤研究现状
        1.3.3 钢结构节点累积损伤对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4 概率地震易损性的研究进展
        1.4.1 经验法地震易损性
        1.4.2 判断法地震易损性
        1.4.3 理论法地震易损性
        1.4.4 混合法地震易损性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
        1.5.2 研究思路和流程
        1.5.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含初始裂纹梁柱节点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2.1 裂纹分类及计算假定
        2.1.1 裂纹的分类
        2.1.2 裂纹计算假定
    2.2 扩展有限元(XFEM)基础
        2.2.1 ABAQUS中扩展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2.2.2 ABAQUS中扩展有限元裂纹研究方法
        2.2.3 裂纹扩展方向的定义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目的
        2.3.2 初始裂纹深度计算和设计
        2.3.3 试件设计
        2.3.4 初始裂纹的检测
        2.3.5 试验加载制度
        2.3.6 试件测量
    2.4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2.5 节点焊缝有限元计算
        2.5.1 构件尺寸
        2.5.2 有限元模型
        2.5.3 材料参数
        2.5.4 试验结果及有限元对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节点含不同深度初始裂纹数值模拟
    3.1 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初始裂纹扩展模拟
        3.1.1 梁下翼缘焊缝区域不含初始裂纹
        3.1.2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左侧
        3.1.3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中间
        3.1.4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右侧
    3.2 加载方式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3.2.1 变幅循环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3.2.2 等幅循环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位置初始裂纹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3.3.1 破坏模式对比分析
        3.3.2 退化特性对比分析
        3.3.3 损伤曲线对比分析
        3.3.4 断裂性能对比分析
    3.4 节点损伤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
        3.4.1 不同初始裂纹节点屈服点拟合
        3.4.2 不同初始裂纹节点极限点拟合
    3.5 基于节点失效的杆件模型
        3.5.1 焊接节点简化计算
        3.5.2 连接器杆件模型建模
        3.5.3 节点失效和性能判别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抗震能力分析
    4.1 抗震能力模型
    4.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4.2.1 设防水准
        4.2.2 性能水准
    4.3 结构整体破坏状态的划分和极限状态的定义
        4.3.1 破坏状态与极限状态
        4.3.2 破坏状态的划分
        4.3.3 极限状态的定义
    4.4 结构性能指标的确定方法——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4.4.1 基本原理
        4.4.2 水平加载模式
        4.4.3 Pushover分析的一般步骤
    4.5 钢框架模型设计
        4.5.1 结构设计
        4.5.2 含不同初始裂纹节点数值拟合
        4.5.3 钢框架动力特性验证
    4.6 节点不考虑损伤的钢框架模型Pushover分析
        4.6.1 性能指标的选取
        4.6.2 钢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
    4.7 节点考虑累积损伤的钢框架模型Pushover分析
        4.7.1 损伤指数的定义
        4.7.2 损伤研究的三个层次
        4.7.3 单参数损伤模型
        4.7.4 考虑累积损伤双参数损伤模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地震需求分析
    5.1 基于IDA方法的钢框架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5.1.1 增量动力分析法(IDA)基本原理
        5.1.2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5.1.3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步骤
    5.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和调整
        5.2.1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5.2.2 地震动记录的调整
    5.3 结构随机变量
        5.3.1 初始裂纹的不确定性
        5.3.2 不确定因素的选取
        5.3.3 考虑初始裂纹深度的结构-地震动样本对
        5.3.4 整体钢框架结构损伤模型
    5.4 整体钢框架地震模型需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初始裂纹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6.1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6.1.1 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方法
        6.1.2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6.1.3 地震易损性曲线数学模型
    6.2 钢框架模型地震易损性分析
    6.3 钢框架模型地震易损性曲线
    6.4 初始裂纹深度增大的钢框架模型地震易损性曲线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附录1
    F.1.1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左侧
    F.1.2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中间
    F.1.3 初始裂纹在梁下翼缘焊缝区域右侧
附录2
    F.2.1 初始裂纹_(0 max)a (28)0.0mm、_(0 max)a (28)0.089mm结构-地震动样本对
    F.2.2 初始裂纹_(0 max)a (28)0.0979mm、_(0 max)a (28)0.1068mm结构-地震动样本对
    F.2.3 初始裂纹_(0 max)a (28)0.0979mm、_(0 max)a (28)0.1068mm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

(6)冻融损伤RC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RC结构冻融损伤研究现状
        1.2.1 冻融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现状
        1.2.2 冻融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现状
        1.2.3 冻融混凝土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2 冻融RC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试验方案
        2.1.1 试件设计
        2.1.2 冻融循环试验方案
        2.1.3 拟静力试验方案
    2.2 冻融混凝土材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微观结构
        2.2.2 质量损伤
        2.2.3 抗压强度
        2.2.4 相对动弹性模量
    2.3 冻融RC柱试件形态
    2.4 拟静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加载破坏过程
        2.4.2 滞回曲线
        2.4.3 骨架曲线
        2.4.4 塑性铰区变形分析
        2.4.5 刚度退化
        2.4.6 耗能能力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RC纤维梁柱模型
    3.1 考虑冻融损伤的纤维模型建立方法
        3.1.1 纤维模型划分及单元类型选取
        3.1.2 混凝土本构关系
        3.1.3 钢筋本构关系
    3.2 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化模型
    3.3 等效冻融循环次数模型
        3.3.1 不同冻融试验制度等效
        3.3.2 与实际工程冻融循环次数等效
    3.4 模型验证
        3.4.1 对比模型的选取
        3.4.2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
        3.4.3 不同轴压比
        3.4.4 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
    3.5 本章小结
4 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粘结滑移模型
    4.1 粘结滑移计算方法
        4.1.1 细观方法
        4.1.2 宏观方法
        4.1.3 宏细观方法对比
    4.2 考虑冻融损伤演化的RC粘结滑移模型
        4.2.1 冻融损伤粘结强度模型
        4.2.2 理论推导
        4.2.3 冻融粘结滑移试验验证
    4.3 模型验证
        4.3.1 数值建模方法
        4.3.2 零长度纤维截面单元中的材料本构关系
        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设计锚固长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冻融损伤RC柱剪切效应数值模型研究
    5.1 考虑剪切效应的纤维模型
    5.2 冻融RC柱剪切模型
        5.2.1 骨架曲线
        5.2.2 剪切极限曲线
        5.2.3 剪切破坏准则
    5.3 模型验证
        5.3.1 数值建模方法
        5.3.2 剪切骨架曲线验证
        5.3.3 整体滞回曲线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冻融损伤RC柱抗震性能指标研究
    6.1 冻融RC柱抗震性能指标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6.1.1 RC柱抗震性能指标体系
        6.1.2 RC柱抗震性能指标评价与确定方法
        6.1.3 冻融损伤RC柱抗震性能指标研究方法
    6.2 冻融RC柱的破坏模式划分
        6.2.1 RC柱破坏模式划分准则
        6.2.2 冻融损伤对RC柱破坏模式的影响
        6.2.3 冻融损伤RC柱破坏模式判别方法
    6.3 冻融RC柱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6.3.1 冻融损伤弯曲型破坏RC柱
        6.3.2 冻融损伤弯剪型破坏RC柱
    6.4 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
        6.4.1 易损性函数原理与形式
        6.4.2 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分析
        6.4.3 冻融RC柱构件易损性曲线
    6.5 本章小结
7 冻融损伤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
    7.1 典型结构设计与有限元模型
        7.1.1 典型结构设计
        7.1.2 有限元模型
    7.2 概率抗震能力模型
        7.2.1 破坏状态划分
        7.2.2 破坏状态阈值与不确定性
    7.3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7.3.1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7.3.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7.3.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
        7.3.4 地震动调幅方法
        7.3.5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7.4 地震易损性分析
        7.4.1 解析地震易损性模型
        7.4.2 冻融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二 :发表专着情况
    附录三 :授权发明专利
    附录四 :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五 :获奖情况

(7)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转换层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
    1.3 相关规范关于层间位移角控制的规定
        1.3.1 现行国家标准
        1.3.2 广东省标准
        1.3.3 美国规范
    1.4 研究现状
        1.4.1 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
        1.4.2 中美抗震规范对比的研究
        1.4.3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1.5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弹塑性分析基本理论介绍
    2.1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2.1.1 方法简介
        2.1.2 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
    2.2 PERFORM-3D简介
        2.2.1 PERFORM-3D材料本构
        2.2.2 PERFORM-3D单元构件的模拟
        2.2.3 PERFORM-3D的参数设置
        2.2.4 PERFORM-3D的前后处理程序
    2.3 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
        2.3.1 结构整体性能评估
        2.3.2 构件层次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位移对比计算结果
    3.1 中美规范计算参数的对比与统一
        3.1.1 抗震设防水准和目标
        3.1.2 不规则性判定
        3.1.3 场地类别
        3.1.4 抗震设计反应谱
        3.1.5 地震动参数
        3.1.6 建筑物重要性类别
        3.1.7 重力荷载代表值
        3.1.8 材料指标
        3.1.9 其他调整系数
        3.1.10 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对比指标
    3.2 结构模型设计概况
        3.2.1 结构模型的设防烈度、结构高度与转换层位置
        3.2.2 结构模型的材料强度和构件尺寸
        3.2.3 结构模型的荷载及材料选择
        3.2.4 结构的弹性分析结果
    3.3 多遇地震及设防地震时程分析
        3.3.1 结构模型编号
        3.3.2 地震波的选用
        3.3.3 PERFORM-3D弹塑性分析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3.3.4 时程分析结果
    3.4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宽严程度计算分析
        3.4.1 中美规范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
        3.4.2 层间位移角限值富裕度比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3.4.3 放松中国规范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合理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框支剪力墙结构工程实例计算及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中美规范计算参数的选取
        4.2.1 不规则性判定
        4.2.2 场地类别
        4.2.3 地震动参数
        4.2.4 建筑物重要性类别
    4.3 结构模型设计概况
        4.3.1 结构模型的截面尺寸
        4.3.2 结构模型的荷载及材料选择
        4.3.3 结构的弹性分析结果
    4.4 多遇地震及设防地震时程分析
        4.4.1 地震波的选用
        4.4.2 PERFORM-3D弹塑性分析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4.4.3 时程分析结果
    4.5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宽严程度计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框支剪力墙结构放松位移角限值后的安全性评估
    5.1 模型设计概况
    5.2 弹性计算结果分析
        5.2.1 层间位移角
        5.2.2 楼层剪力及倾覆弯矩
        5.2.3 其它控制指标
        5.2.4 材料用量变化情况统计
    5.3 罕遇地震的安全性评估
        5.3.1 层间位移角
        5.3.2 弹塑性耗能分析
        5.3.3 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评估
        5.3.4 结构的安全性能评估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双参数指标的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2.1 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评估
        1.2.2 基于构件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
    1.3 SRC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1.4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SRC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指标研究
    2.1 概述
    2.2 S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和设防目标
        2.2.1 地震设防水准
        2.2.2 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
        2.2.3 结构性能目标
    2.3 基于位移的SRC框架结构性能指标的量化
        2.3.1 层间位移角试验结果统计
        2.3.2 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确定
        2.3.3 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概率保证
        2.3.4 层间位移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基于构件性能的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3.1 概述
    3.2 基于构件性能的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
        3.2.1 整体结构性能水平与构件性能水平的分布关系
        3.2.2 构件破坏数量的比例范围
        3.2.3 区分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重要性
        3.2.4 破坏集中楼层的判定
    3.3 基于构件性能的SRC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
        3.3.1 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
        3.3.2 增量动力分析(IDA)基本理论
        3.3.3 SRC框架结构的极限状态
        3.3.4 基于构件性能的IDA非线性分析步骤
    3.4 Perform-3D的弹塑性分析理论
        3.4.1 材料本构关系
        3.4.2 纤维截面模型
        3.4.3 梁、柱单元模型
        3.4.4 利用Perform-3D实现此方法的步骤
    3.5 本章小结
4.基于构件性能的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研究
    4.1 概述
    4.2 SRC框架结构模型的设计
        4.2.1 结构模型概况
        4.2.2 结构有限元模型
        4.2.3 Perform-3D模型验证
        4.2.4 地震波的选取
    4.3 基于IDA方法的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4.3.1 单条地震记录的IDA分析结果
        4.3.2 多条地震记录的IDA分析结果
        4.3.3 结构各性能点的层间位移角情况
        4.3.4 IDA曲线及各极限状态性能点汇总
    4.4 基于构件性能的结构抗震性能指标
        4.4.1 构件的性能水平分布
        4.4.2 单条地震作用下构件的破坏数量比例
        4.4.3 多条地震作用下构件的破坏数量比例
        4.4.4 基于构件的结构性能指标确定
    4.5 本章小结
5.基于双参数指标的S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5.1 概述
    5.2 基于双参数指标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原理
        5.2.1 地震易损性分析原理
        5.2.2 基于位移的易损性分析原理
        5.2.3 基于构件性能的易损性分析原理
    5.3 基于构件的结构性能指标正态分布验证
    5.4 地震易损性分析步骤
    5.5 地震易损性分析算例
        5.5.1 基于层间位移角的易损性分析
        5.5.2 基于构件性能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5.5.3 两种性能指标的结构易损性对比研究
    5.6 基于易损性指数的抗震性能评估
        5.6.1 易损性指数定义
        5.6.2 结构的破坏状态概率
        5.6.3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电杆塔结构震害调研
        1.2.2 塔线体系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1.2.3 输电塔与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
        1.2.4 杆塔结构抗震研究
        1.2.5 杆塔结构抗震性能与易损性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各章安排
        1.5.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5.2 各章安排
第二章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线体系模型设计
        2.2.1 输电塔模型设计及制作
        2.2.2 导、地线模型设计及制作
        2.2.3 绝缘子的设计及制作
        2.2.4 等代塔
        2.2.5 边界条件
    2.3 振动台试验方案
        2.3.1 地震动的选择
        2.3.2 传感器布置
    2.4 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2.5 输电塔塔线耦合效应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2.5.1 试验工况
        2.5.2 加速度响应比较分析
        2.5.3 位移响应对比分析
        2.5.4 应变响应对比分析
        2.5.5 小结
    2.6 输电塔线体系双向地震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2.6.1 试验工况
        2.6.2 加速度比较分析
        2.6.3 位移响应分析
        2.6.4 应变响应分析
        2.6.5 小结
    2.7 输电塔线体系行波效应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2.7.1 试验工况
        2.7.2 加速度比较分析
        2.7.3 位移比较分析
        2.7.4 应变比较分析
        2.7.5 小结
    2.8 输电塔线体系场地效应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2.8.1 试验工况
        2.8.2 加速度比较分析
        2.8.3 位移比较分析
        2.8.4 应变比较分析
        2.8.5 小结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数值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数值仿真软件POWER TOWER
        3.2.1 简介
        3.2.2 技术特点
        3.2.3 系统架构
        3.2.4 主要功能模块
    3.3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有限元模型
    3.4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动力特性试验仿真
    3.5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仿真
    3.6 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
        3.6.1 五塔四线模型
        3.6.2 基于悬链线方程求导线应力
        3.6.3 导线几何建模
        3.6.4 导线材料建模
        3.6.5 绝缘子建模与铰设置
        3.6.6 五塔四线有限元模型
        3.6.7 导线找形分析
    3.7 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仿真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抗震设防分类研究
    4.1 引言
    4.2 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抗震设防分类方法
        4.2.1 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抗震设防分类流程
        4.2.2 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有限元模型
        4.2.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4.2.4 地震时程分析法
        4.2.5 风荷载效应
        4.2.6 荷载效应组合
        4.2.7 代表性杆件
        4.2.8 抗震设防分类方法
    4.3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抗震设防分类研究
        4.3.1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模型
        4.3.2 动力特性分析
        4.3.3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的代表性杆件
        4.3.4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4.3.5 地震时程分析
        4.3.6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抗震设防指标
        4.3.7 特高压酒杯型输电塔抗震设防分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高压输电塔原型试验仿真与损伤等级划分
    5.1 引言
    5.2 特高压输电塔原型试验
        5.2.1 试验塔简介
        5.2.2 荷载工况
        5.2.3 模拟塔测点布置
    5.3 特高压输电塔原型试验有限元仿真
        5.3.1 特高压原型试验塔有限元模型
        5.3.2 特高压输电塔原型试验有限元仿真验证
    5.4 特高压原型试验塔损伤指标研究
        5.4.1 结构损伤指标与等级划分
        5.4.2 特高压原型试验塔损伤指标与等级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特高压输电杆塔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
    6.1 引言
    6.2 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框架
        6.2.1 建立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6.2.2 特高压输电塔地震易损性分析
        6.2.3 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分析
    6.3 特高压输电塔易损性分析算例
        6.3.1 特高压输电塔模型
        6.3.2 地震动选取
        6.3.3 建立特高压输电塔概率需求模型
        6.3.4 特高压输电塔易损性分析
    6.4 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分析算例
        6.4.1 场地的危险性分析
        6.4.2 特高压输电塔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成果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修订历史
    1.3 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1.4 既有建筑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
    1.5 基于变形的性能状态研究现状
    1.6 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
    1.7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取值
    2.1 前言
        2.1.1 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
        2.1.2 极值分布的类型
    2.2 不同类型震源对场地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影响
        2.2.1 点震源
        2.2.2 线震源
        2.2.3 面震源
        2.2.4 复合震源
        2.2.5 场地地震动参数分布
    2.3 基于地震观测分析的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
        2.3.1 近50年我国大震记录分析
        2.3.2 震级与震中烈度转换关系
        2.3.3 地震烈度极值分布参数拟合
        2.3.4 地震动参数极值分布参数拟合
    2.4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取值
        2.4.1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确定原则
        2.4.2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计算方法
    2.5 一些参数的扩展性探讨
        2.5.1 地震传播衰减规律对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影响
        2.5.2 形状参数K对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影响
        2.5.3 不同折减系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既有框架结构性能水准划分
    3.1 前言
    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特征
        3.2.1 结构体系不合理造成的震害
        3.2.2 结构不规则造成的震害
        3.2.3 主要结构构件的震害特征
        3.2.4 其他震害
    3.3 既有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
        3.3.1 试验概况
        3.3.2 振动台试验模型构件配筋设计原则
        3.3.3 振动台试验模型及试验工况设置
        3.3.4 振动台试验结果
        3.3.5 试验模型抗震性能
    3.4 基于变形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划分
        3.4.1 抗震性能水准划分
        3.4.2 衡量指标对应损伤界限值确定
        3.4.3 衡量指标界限值确定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模型与抗震性能分析
    4.1 前言
    4.2 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4.2.1 混凝土材料
        4.2.2 钢筋
        4.2.3 砌体
        4.2.4 梁柱构件单元选择
        4.2.5 约束混凝土材料参数修正
        4.2.5.1 箍筋约束作用
        4.2.5.2 约束混凝土参数修正方法
        4.2.6 填充墙模拟
    4.3 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验证
        4.3.1 框架柱
        4.3.2 框架梁
        4.3.3 整体框架结构
    4.4 既有框架结构设计
        4.4.1 不同年代框架结构设计
    4.5 结构分析中的随机变量
    4.6 地震波选择
    4.7 既有框架结构地震需求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既有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5.1 前言
    5.2 易损性函数建立
    5.3 基于性能水准的易损性曲线比较
    5.4 地震需求的变异性分析
    5.5 震害指数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既有框架结构性能化鉴定方法工程应用
    6.1 性能化抗震鉴定流程
    6.2 性能化鉴定方法工程应用实例
        6.2.1 工程概况
        6.2.2 地震需求分析
        6.2.3 地震易损性分析
        6.2.4 震害指数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框架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D]. 陈冠君.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D]. 侯红梅.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谢汪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含软弱层的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翟浩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5]考虑节点初始裂纹和累积损伤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D]. 左媛. 东南大学, 2021
  • [6]冻融损伤RC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张艺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7]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研究[D]. 李安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双参数指标的S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D]. 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王飞.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10]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D]. 孙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05)

标签:;  ;  ;  ;  ;  

框架结构的抗震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