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彦浩特盆地油气勘探的意见

关于巴彦浩特盆地油气勘探的意见

一、对巴彦浩特盆地油气勘探的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雒春雨[1](2021)在《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文中指出北部坳陷位于武威盆地北部,武威盆地处河西走廊盆地群东南部,位于华北地块、祁连褶皱系、贺兰台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目前甚少有前人使用平衡剖面技术和盆地模拟技术对该地区各时期的构造演化及其成藏过程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制约了该地区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本文结合测井、地震、地化数据源等资料,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层岩性、古水深、古热流值等参数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和成藏模拟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演化和成藏史模拟。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有:(1)海西期裂陷发育阶段,由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海西晚期阿拉善地块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南部祁连海盆向陆壳下俯冲消失开始造山活动,北部坳陷地区发生裂陷作用,各级断裂控制着北东向展布的“单断式”箕状地堑和“双断式”地堑发育;(2)印支期抬升剥蚀阶段,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北祁连及河西走廊地区整体抬升,造成研究区三叠系沉积整体缺失;(3)燕山期二次裂陷发育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北部龙首山断裂右旋走滑、内部伸展拉张,断陷开始发育,研究区北东部为断陷中心,西部地区处于隆起区。晚侏罗世,研究区北部龙首山南部祁连山造山活动剧烈,研究区挤压隆升遭受剥蚀。早白垩世,受冈底斯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影响,祁连山区域发生隆升,区域持续受到北东-南西向挤压兼右旋走滑的作用影响,北东向断裂再次伸展,一系列北东向裂陷范围扩大,沉积范围扩大,开始形成统一的湖盆;(4)喜山期坳陷形成阶段,第三纪,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研究区再次处于右旋走滑构造背景下,造成北东向断裂再次右旋走滑伸展。该时期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减弱,开始向坳陷阶段转变。第四纪,研究区南部遭受挤压,隆升剥蚀,该时期断裂活动极弱,整体处于坳陷阶段。油气成藏模拟结果表明:武威盆地北部坳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整体较高,石炭纪末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二叠纪末期石炭系烃源岩已经开始进入成熟阶段;自三叠纪末期后石炭系烃源岩开始进入高成熟阶段,现今坳陷中部石炭系烃源岩整体处于高成熟阶段。结合构造演化阶段以及成藏史模拟结果等综合分析,武威盆地北部坳陷可作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高春云[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限制在青铜峡-固原断裂以东、摆宴井断裂以西,灵武断裂以南、平凉一线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夹持在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地块、秦岭-祁连造山带等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大地构造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处于不同构造系统中,受到不同动力体系的影响,构造特征和演化十分复杂且具有代表性。虽长期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但是由于资料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其基本构造模式,关键构造时期构造格局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同时,盆地西缘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拓展区长期以来受到油气工作者的重视,也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工作,但是由于对其基本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还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勘探工作长久以来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于野外露头资料,钻井资料,重、磁、电资料和地震资料,以板块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航磁、重力和CEMP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野外露头资料的解析,钻井资料的标定,完成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在各种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了西缘南段构造层序及其结构关系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区内主要断裂特征及其影响,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特征分析和构造模式的建立,进而通过对各个关键构造时期古构造格局的刻画完成了西缘南段的演化研究。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露头、填图以及地震资料发现西缘南段主要发育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侏罗系与下伏地层、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三种类型的重要角度不整合面,这几个不整合面分别代表了西缘南段地质历史时期几次重要的构造事件。(2)采用以钻井为标定,以露头资料为约束,以重力和电法勘探资料为辅助的综合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资料品质较差、构造较复杂的西缘南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确了沙井子、交岔等构造复杂地区以往认识不清的地层组成,最新钻探显示新的解释结果更加符合地质事实。(3)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构造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区内几条重要的断裂为分界,将西缘南段进一步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韦州-彭阳构造区带等几个次级单元。新的划分方案突出主干断裂的控制作用,东西分带特征更为明显。(4)基于各种综合分析,提出了“狭义西缘南段”的概念。以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界将传统的西缘南段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两部分,作者认为马家滩构造区带与东侧的天环凹陷更为相似,剥离了马家滩构造区带的“狭义西缘南段”更有利于讨论其构造特征。(5)分别建立了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马家滩构造区带为典型的以石炭系为滑脱面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是燕山期自西向东的推覆作用发生时产生的边缘被动型变形。“狭义西缘南段”为深层次滑脱面控制的高角度冲断,深层次构造作用所诱发的自西向东的强大水平挤压力是“狭义西缘南段”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背景。(6)明确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加里东期“狭义西缘南段”为过渡型弱构造变形带。加里东运动在该区的变形响应既不像青铜峡-固原断裂以西的走廊和贺兰地区那么强烈,又不像鄂尔多斯盆地本部仅表现为整体的抬升,呈现过渡性特点。晚三叠世“狭义西缘南段”也发生了微弱的褶皱变形,大致以青龙山-彭阳断裂为东界,其西侧存在一个古隆起,这个古隆起向北延伸与银川地堑下的古隆起相连接,统称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晚三叠世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盆地,两盆地之间为晚三叠世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所分隔。沉积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地层缩短量以及低温热年代学等都反映出侏罗世末期的中燕山运动是形成西缘南段现今推覆构造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运动在西缘南段不同区域或表现为走滑作用,或表现为逆冲推覆作用,对燕山运动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带表现为进一步的改造。(7)对“狭义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可以系统的总结为西缘古陆梁的间歇性隆起。在志留纪-早石炭世,它是西缘加里东期构造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晚二叠世石千峰期、三叠纪延长期、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它作为构造隆升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东西两侧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郑周旭[3](2020)在《贺兰—川滇构造带北段中生代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贺兰构造带位于南北构造带北段,东西夹持于鄂尔多斯盆地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其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构造活动以及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广泛学者所关注。前期研究表明贺兰构造带具有大规模的东西向逆冲以及南北向构造分带特征。然而,东西向挤压变形时限以及贺兰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序列未有定论。为了更好的确定该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和变形时限,拟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和沉积地层记录,恢复该地区的中生代沉积充填过程和变形演化历史,深入解释南北构造代北段构造演化过程,为理解南北构造带以及周围构造单元的形成和演化都提供重要的地质证据。贺兰构造带由不同时代的地质体组成,中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演化,保留了复杂的构造变形格局,记录了中-新生代以来贺兰山及其周围地块构造演化的丰富信息,是研究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陆内构造的天然窗口。论文通过对贺兰构造带进行详细的几何学、动力学以及运动学的解析,并结合贺兰构造带两侧的阿拉善地块以及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以及变形特征的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贺兰山地区三叠纪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西侧的阿拉善古陆;侏罗纪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阿拉善地块,而靠近正谊关断裂的部分主要来自于北部正谊关断裂贺兰山群老变质岩,东部和南部也有部分物源;贺兰山两侧的白垩纪物源主要来自贺兰山中心地带。(3)贺兰山中生代发育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在晚侏罗世,贺兰山北段桌子山与贺兰山中段属于同一期构造变形,受NNW向挤压作用,形成NNE走向褶皱构造;第二期构造变形发生在晚侏罗纪末期,在第一期变形之后,主要以走滑断裂等塑性变形为主,同样受到NNW向挤压作用;第三期构造变形发生在白垩纪时期,受到WNW向伸展作用,同时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正断层也控制着贺兰山在晚侏罗世晚期隆起成山,并为两侧的早白垩地层提供物源。(3)三叠-侏罗纪,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界位于贺兰山以西,阿拉善古陆为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边界;侏罗纪汝箕沟盆地为相对独立的局部断陷盆地;白垩纪,贺兰山隆起带是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边界,并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提供物源。

王子腾[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分析与沉积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发现盆地西缘地区石炭系羊虎沟组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但对其物源及沉积特征方面认识不足。本学位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作为研究对象,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作为理论指导,充分运用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剖面、钻井岩心以及地化数据等资料,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羊虎沟组地层发育特征、物源及沉积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观察及测井资料分析,得出研究区羊虎沟组与奥陶系或更老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或与下伏靖远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太原组呈连续沉积。其地层厚度具有西厚东薄的沉积特征,中部吴忠地区沉降速度快,地层厚度大,为羊虎沟时期的沉积中心。综合运用古水流、碎屑组分、岩屑组分、重矿物组合、石英阴极发光、主微量判别图解及稀土配分模式,得出研究区羊虎沟组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受北、西南、南部三个物源方向控制,并于吴忠-马家滩一带汇合。物源主要来自大陆上地壳长英质岩石,其中北部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区,母岩以阿拉善古陆的浅变质岩和少量火山岩为主;南部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区和稳定陆块区,母岩主要为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中浅变质岩,其次为碳酸盐岩以及火山岩。源区构造背景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但南北物源区有所差异。运用野外地质剖面、钻井岩心等资料,通过对沉积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分析,得出羊虎沟组趋向温和湿润、微咸水、弱氧化-还原的沉积环境,并划分出陆棚相、障壁海岸相、潮控三角洲3种沉积体系类型,可细分为潮控三角洲前缘、障壁岛、潮坪、泻湖、潮汐三角洲、陆源碎屑陆棚、混积陆棚7种沉积亚相。同时在物源分析基础上研究羊虎沟组平面展布规律,建立其沉积模式。

李蒙,赵红格,李文厚,任战利,张晓磊,王星[5](2020)在《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盆地属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及周边沉积演化历史、深大断裂特征、晚三叠世主要构造事件、现今贺兰山周围地层分布情况,结合地震资料、重磁资料以及最新的物源研究成果,对贺兰山晚三叠世盆地属性做了系统总结。重点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形成及后期多期次活化过程,研究区不同演化阶段的沉积特点以及晚三叠世早期、末期构造事件的表现特征。研究认为贺兰山晚三叠世盆地形成于块体相互作用下的张性环境,主要为叠加在早古生代贺兰山裂谷(凹陷?)盆地和晚古生代稳定盆地之上的拉张断陷盆地,断层系统表现为"地堑式",盆地形态近似于"梭型",西部塔尔岭—白芨芨沟一带断陷最为强烈,断距最大,北东延伸至正谊关断裂北部、南部延伸至炭井沟以南一带,整个断裂呈弧形,且两端断距逐渐减少。其中汝箕沟—香棒子沟断层为该时期深大断裂带的浅部延伸,东部以大水沟—鬼头沟断裂和现今银川地堑底部某断裂共同组成该地堑的断层系统。

李蒙[6](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张少华[7](2019)在《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文中研究指明银额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过渡地带,且位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陆内大型走滑断裂带的侧接部位。该区石炭—二叠纪的构造环境与盆地构造属性颇有争议,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动产生的改造效应亦相当复杂,此问题不但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亚洲腹部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直接影响该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属于当今盆山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特征与后期改造,将野外地质调查与大量测试分析以及覆盖区的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沉积充填、构造属性、后期改造以及油气远景区。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首次在银额地区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发现淡色花岗岩并获得0.9 Ga锆石U-Pb年龄,且得到锆石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01.6 Ga,为该构造带前寒武纪古老陆块存在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推测其应为南蒙古微大陆在我国境内的延伸。据此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盆地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特征各异的单元:南部的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与中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在0.9 Ga就已发生拼贴,此拼贴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有关;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拼贴时限较晚,二者之间的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具有活动构造带的性质。总体而言,银额地区在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期具块-带-盆动力学系统的特征,即沉积盆地与稳定地块和活动构造带形成密切相关、有机相联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木山组沉积期),银额地区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深海沉积,恩格尔乌苏以南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中晚二叠世(埋汗哈达组、阿其德组和哈尔苏海组沉积期),银额地区主体发育滨浅海相沉积,缺失深海沉积。此外,恩格尔乌苏一带可见阿木山组的深海沉积与上覆埋汗哈达组的滨浅海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指示早二叠世晚期银额地区的构造环境发生了转变。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的碎屑沉积岩总体显示出较低的结构与成分成熟度,源区物质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分选以及成岩作用改造,指示区域构造环境较为活跃。碎屑锆石物源分析表明,恩格尔乌苏以南的阿木山组具有统一的源汇体系,显示出双向物源的特征,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拉善地块与宗乃山-沙拉扎山之间不存在具有分隔意义的大洋盆地;与之不同,恩格尔乌苏一带的阿木山组具有单向物源;这指示该区与其以南地区的阿木山组具有截然不同的源汇体系。中上二叠统埋汗哈达组和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物源具有双向性,既有南部阿拉善地块和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的贡献,又有北部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蒙古国南部地质体的贡献。将上述结果与火成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生物构造古地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本文提出银额地区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早二叠世晚期(约280270 Ma),即阿木山组沉积之后、埋汗哈达组沉积之前;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银额地区的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在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海沟或弧前盆地,恩格尔乌苏以南的地区受弧后伸展作用的影响发育裂陷盆地;中晚二叠世,银额地区处于后碰撞伸展阶段并发育近海的陆内裂陷盆地。构造变形变位、岩浆热力活动以及后期构造变动的热年代学记录指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经历了10期后期构造变动-改造事件,其中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对阿木山组的影响较大;二叠纪末—晚三叠世早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最强;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也具有较强的改造效应;其余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相对较弱。后期改造的形式主要包括构造变形、抬升剥蚀、叠合深埋、肢解残存与热力改造等,且这5种改造形式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强度表现出差异叠加、复合改造的特征。从改造效应看,伸展环境下沉降区的叠合深埋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较为有利;伸展环境下盆缘区与隆起带的构造抬升以及挤压环境下的强烈变形与隆升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不利。银额地区各期构造变动事件的动力学背景不尽相同,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主要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中生代的构造变动先后受南部特提斯洋、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东部古今太平洋系统演化的影响,新生代的构造变动主要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的幕式活动密切相关。根据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发育特征、烃源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在银额地区划分了3个不同级别的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其中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北中生代拐子湖-哈日凹陷下伏的二叠系为该区上古生界最为有利的油气远景区。此外,白垩纪裂陷盆地中凸起的石炭—二叠系岩层可能形成新生古储的潜山型油气藏,也是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梁宽[8](2019)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初期(50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其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楔入作用,致使青藏高原块体大幅度的缩短隆升,形成了现今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在这样的推挤和楔入作用下,青藏高原至今仍在持续不断的向外扩张,但在高原隆升造山的前陆位置,高原的扩张则受到多个相对稳定的刚性地块的阻挡,如高原北部的塔里木盆地、阿拉善块体、东北缘的鄂尔多斯块体,以及东缘的四川盆地。在高原与刚性块体的接触带上往往发育了崇山峻岭,以及密集的活动断裂带,如龙门山断裂带等。但高原的隆升和扩张的影响并不仅限于高原内部和高原边界,也可以通过其与这些刚性块体的相互作用,被传递到更远的区域而转化为多种多样的构造活动。我们将这种与高原非直接接触,却因高原扩张而产生的构造活动称之为青藏高原扩张的远程效应,例如新生代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的活化。本文研究区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处青藏高原、阿拉善和鄂尔多斯三大块体相互作用的区域,距离青藏高原块体往北东方向扩展的最前缘三关口-牛首山-罗山一带,约50-450km,是研究青藏高原块体往北东方向扩展的远程效应的极佳位置。那么,青藏高原往北东向的扩展对研究区产生怎样的远程的影响?这些影响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的呢?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河套、吉兰泰、乌海和银川四个主要的活动盆地,以及阿拉善隆起、贺兰山隆起和鄂尔多斯隆起。本论文在总结前人对于银川盆地和河套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乌海盆地内部主要断裂的几何展布、活动方式、滑动速率等方面进行精细的研究,得出乌海盆地的精细结构。同时,本文重新厘定了河套盆地北边界狼山-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的滑动速率及断层转折处构造演化模式。通过对比河套盆地、乌海盆地和银川盆地的几何结构、活动方式,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研究区现代应力场资料、GPS观测数据和断层的活动特征,获得了较为完善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活动构造图像,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晚更新世至今的构造变形特征,探讨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其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张的关系。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深/浅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乌海盆地内黄河隐伏断裂是由两条平行的、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组成。其中东支断裂为一条向西倾的正断层,大约在深度1.21.5km左右归并到向东倾的西支断裂上;西支断裂在剖面上表现为东倾的正断层,大约在深度810km左右终止于边界断裂桌子山西缘断裂上。东、西断裂在剖面上呈“Y”字形分布,组成盆地内地堑型的沉降中心。乌兰乡钻孔揭示东支断裂上断点埋深约为26米,通达大街钻孔揭示西支断裂上断点埋深约为50.5米,二者共同揭露了黄河隐伏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四次古地震事件(E1-E4),发生时间分别为25.6±0.11 ka BP,39.5±0.45–41.7±0.57 ka BP,58.25±7.13 ka BP和111±1.21 ka BP。黄河隐伏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其活动模式符合特征地震的发震模式,周期为16.32±3.51 ka,同震位错为2.0-2.8米。断层的平均垂向滑动速率为0.12-0.17mm/a。根据分析,断层的活动模式多样,既有东支断裂或西支断裂的单独破裂,也有它们联合活动。因黄河隐伏断裂的离逝时间已经大于特征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我们认为黄河隐伏断裂(YRF)现今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作为乌海盆地的东边界断裂,桌子山西缘断裂在剖面上主要表现为西倾的正断层。在乌海盆地北部的千里山一带,盆地的控盆边界断裂仍表现为正断层,在盆地中发育北西向的逆断层和霍洛图背斜。我们在断裂的中部和南部选择四个点,根据同一湖相地层在断层两侧的垂直落差,计算出桌子山西缘断裂晚更新世中期(70ka)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5±0.2至1.0±0.2 mm/a。在断裂中部的凤凰岭一带,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最大,这与乌海盆地的沉降中心一致。我们根据三道坎断层剖面上发育的擦痕,估算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右旋滑动速率为1.1-5.8mm/a。断层上盘软弱岩层往北北东方向的运动受盆地北部山体的阻挡,形成了NW向逆断层和霍洛图褶皱。由于断层的水平滑动速率对于理解区域构造运动特征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对该断层的水平滑动速率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同一湖相地层在断层两侧的垂直落差计算得知:北东走向的狼山山前断裂距今65 ka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1.8±0.2至3.2±0.2mm/a。断层中段的青山镇一带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达到最大,并向两侧减小。在临河凹陷的西北角,北东走向的狼山山前断裂与东西走向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转折处以呈阶梯状的多个断层段相连;而在临河凹陷东北角,东西走向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与北西走向的断层东段转折处以发育大型三角状的转换斜坡的方式过渡。根据计算,我们得出研究区鄂尔多斯西北缘以阿拉善块体北部为参照的块体相对运动的几何图像。鄂尔多斯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速率为1.31±0.15mm/a,方向为SE143.7°。贺兰山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速率为0.132±0.012mm/a,块体运动方向为SE123°。巴彦浩特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往NEE76°方向运动,速度为0.231±0.022mm/a。总体来看,在青藏高原对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往北东向的强烈的差异性挤压作用下,研究区的变形以银川-乌海-吉兰泰-河套盆地所形成的“S”型拉张区为主。同时,阿拉善块体内部次级块体间产生相对运动,但运动幅度较小。

王振涛,王训练[9](2018)在《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周缘地区奥陶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研究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其邻区奥陶纪构造亲缘性、洋陆格局、盆地原型、物源以及板块缝合带的存在与否和具体位置等基础地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近年来,随着岩石地球化学、古地磁、锆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新数据的大量积累,相继提出一些新证据和新假说,将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梳理近年来一系列最新进展,重点对一些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存在的学术争议进行了评述。

彭治超[10](2018)在《巴彦浩特盆地后期改造过程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彦浩特盆地位于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是经过不同时期、多次构造运动改造而形成的复合-叠加型盆地。前人对巴彦浩特盆地沉积地质条件展开了一定的研究,证实了该盆地可能保存有较厚的石炭系且具有良好的油气条件。但由于盆地地质情况复杂,后期改造强烈,油气勘探始终未能取得突破。因此,无论是从油气勘探还是科学研究方面,对研究区石炭纪之后的构造变动和后期改造进行综合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巴彦浩特盆地晚古生代沉积构造面貌不清、盆地后期改造强烈、断裂展布不清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盆地周缘野外露头、盆地内部地震资料和钻井取心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沉积-构造背景、盆地后期改造两方面入手,相互约束,明确盆地的改造形式、恢复盆地动态演化过程,进而确定后期改造对油气的地质意义。综合分析大量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地断裂特征、形成期次以及构造样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巴彦浩特盆地断层走向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其中以北北东向和北东向为主;断裂活动时期主要为石炭纪、晚侏罗世、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以及新生代,部分断层具有继承性,呈现出多期活动的特点。由于盆地经历多期挤压隆升和伸展断陷,导致广泛发育挤压、伸展、走滑以及反转等构造样式,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地堑-地垒组合、半地堑、阶梯状断层组合、裂陷伸展构造、纵弯背斜、断展背斜、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背冲构造以及对冲组合等9种构造样式。借助于盆地已有的钻井和地震资料,对研究区石炭系及其上覆地层的分布情况以及不整合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系遭受了晚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3期构造运动的改造,改造类型主要有挤压褶皱变形、抬升剥蚀、叠合深埋和热力作用等。晚海西-印支期构造改造是整个盆地最强烈的改造期,造成了石炭系的差异抬升剥蚀,而燕山期构造改造主要是使石炭系强烈逆冲变形、抬升剥蚀和岩浆活动造成的热力改造,喜山期的改造是使石炭系进一步叠合深埋。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后期改造整体上具有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征。且在后期改造的过程中,巴彦浩特盆地从早期到晚期堆积中心具有由南东向北西,再向北东方向顺时针迁移的规律,反映了不同时期构造改造方式的变化和盆地沉积动力学机制的变动。综合研究认为,巴彦浩特盆地自晚古生代沉积以来遭受了强烈的后期改造,尤其是晚海西-印支和燕山构造运动对于盆地的改造较为明显,使得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呈狭长带状分布在盆地的东部和南部坳陷。并且,燕山期广泛发育的岩浆活动促进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演化,不同期次的隆升和沉降对油气的后期成藏也有较大的影响。

二、对巴彦浩特盆地油气勘探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巴彦浩特盆地油气勘探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区研究现状
        1.2.2 平衡剖面技术现状
        1.2.3 成藏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3 当前存在问题和发展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与演化
    2.3 地层特征
第三章 构造特征
    3.1 构造单元划分
    3.2 北部坳陷剖面构造特征
        3.2.1 BY88-101 剖面构造特征
        3.2.2 BY88-140 剖面构造特征
        3.2.3 BY89-108 剖面构造特征
        3.2.4 BY89-139 剖面构造特征
        3.2.5 WW10-401 剖面构造特征
    3.3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造演化
    4.1 平衡剖面技术概念及原理
    4.2 平衡剖面制作流程
    4.3 平衡剖面地质意义
    4.4 构造演化分析
        4.4.1 海西期裂陷发育阶段
        4.4.2 印支期抬升剥蚀阶段
        4.4.3 燕山期断块发育阶段
        4.4.4 喜山期坳陷形成阶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藏史模拟
    5.1 模拟参数选择
        5.1.1 地质年代参数
        5.1.2 地层岩性参数
        5.1.3 剥蚀厚度参数
        5.1.4 古水深参数
        5.1.5 古大地热流值参数
        5.1.6 烃源岩评价标准
    5.2 热演化史模拟
        5.2.1 BY88-101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2 BY88-140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3 BY89-108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4 BY89-139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5 WW10-401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含油气系统及有利区预测
    6.1 烃源岩
    6.2 储层
    6.3 盖层
    6.4 圈闭
    6.5 油气运聚模式
    6.6 有利区预测
第七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2)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与勘探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研究与勘探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野外地质调查
        1.4.3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概况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基本组成与演化特点
        2.2.1 研究区及邻区古生界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2.2.2 研究区及邻区侏罗纪末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2.2.3 研究区及邻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组成
    2.3 研究区区域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2.4 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的研究区及邻区结晶基底的构造格局
        2.4.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航磁异常及其反映的基底岩相组成
        2.4.2 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基底断裂
        2.4.3 基底构造对盖层的影响
第三章 西缘南段地层系统与层序
    3.1 地层序列
        3.1.1 中上元古界
        3.1.2 下古生界
        3.1.3 上古生界
        3.1.4 中生界
        3.1.5 新生界
    3.2 区域不整合面
        3.2.1 白垩系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
        3.2.2 侏罗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3.2.3 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3.3 构造层序划分
    3.4 小结
第四章 西缘南段构造区带的划分及组成
    4.1 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4.1.1 重力资料和电法资料的地质解释
        4.1.2 复杂构造区露头、重力、电法、二维地震综合解释
    4.2 主干断裂
        4.2.1 青铜峡-固原断裂
        4.2.2 惠安堡-沙井子断裂
        4.2.3 青龙山-平凉断裂
        4.2.4 安国断裂
        4.2.5 摆宴井断裂(断裂带)
    4.3 西缘南段次级构造区带划分及其组成
        4.3.1 马家滩构造区带
        4.3.2 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
        4.3.3 韦州-彭阳构造区带
    4.4 小结
第五章 西缘南段构造特征与构造模式
    5.1 西缘南段前白垩系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5.1.1 前白垩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白垩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1.2 前侏罗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侏罗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1.3 前三叠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三叠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1.4 前石炭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石炭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5.2 主干地质剖面特征描述
        5.2.1 大罗山-青龙山-摆宴井地质剖面
        5.2.2 炭山-虎洞地质剖面
        5.2.3 西吉什字-彭阳-孟家塬地质剖面
    5.3 西缘南段基本构造特点
    5.4 西缘南段现今地质构造模式
        5.4.1 “狭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带”的定义
        5.4.2 马家滩构造区带的构造模式
        5.4.3 “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
    5.5 小结
第六章 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分析
    6.1 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及其组成特征
        6.1.1 加里东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1.2 印支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1.3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1.4 喜马拉雅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6.2 西缘南段不同构造期奥陶系顶面古构造特征及演化
        6.2.1 山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6.2.2 石盒子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6.2.3 石千峰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6.2.4 延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6.2.5 延安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6.3 关于西缘南段“古陆梁”的认识
        6.3.1 西缘“古陆梁”研究现状分析
        6.3.2 关于西缘“古陆梁”的一些认识
        6.3.3 对“古陆梁”间歇性隆起的演化过程的厘定
    6.4 小结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申请(授权)专利
    3.参与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贺兰—川滇构造带北段中生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存在问题
        1.2.1 汝箕沟侏罗纪盆地成因
        1.2.2 贺兰山中生代构造变形
        1.2.3 中生代贺兰山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关系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特色和创新点
    1.7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阿拉善地块
        2.1.1 岩石组成及构造特征
        2.1.2 岩浆岩
    2.2 贺兰山构造带
        2.2.1 岩石组成及构造特征
        2.2.2 研究区岩浆岩
    2.3 鄂尔多斯盆地
        2.3.1 岩石组成
        2.3.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贺兰山中生代沉积特征
    3.1 三叠系沉积特征
        3.1.1 沉积特征
        3.1.2 物源分析
    3.2 侏罗系沉积特征
        3.2.1 沉积特征
        3.2.2 物源分析
    3.3 白垩系沉积特征
        3.3.1 沉积特征
        3.3.2 物源分析
    3.4 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3.5 小结
第四章 贺兰构造带变形特征
    4.1 贺兰构造带断裂体系
        4.1.1 贺兰构造带北段主要断裂
        4.1.2 贺兰构造带中段主要断裂
    4.2 贺兰山构造剖面分析
        4.2.1 北段剖面分析
        4.2.2 中段东西向剖面分析
        4.2.3 贺兰山中段与北段的构造关系
    4.3 构造变形序列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中生代构造变形时限及其构造意义
    5.2 中生代贺兰山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关系
    5.3 贺兰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分析与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源研究现状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3 羊虎沟组地层特征
        2.3.1 地层接触关系
        2.3.2 地层对比特征
        2.3.3 地层厚度平面展布特征
第3章 物源分析
    3.1 盆地周缘古陆特征
    3.2 古水流特征
    3.3 碎屑颗粒组合特征
    3.4 重矿物组合特征
    3.5 阴极发光特征
    3.6 砂岩岩屑组分特征
    3.7 地球化学特征
        3.7.1 主量元素特征
        3.7.2 微量元素特征
        3.7.3 稀土元素特征
    3.8 物源综合分析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学标志
        4.1.1 颜色
        4.1.2 岩石组分及类型
        4.1.3 沉积构造特征
        4.1.4 结构特征
    4.2 古生物化石标志
    4.3 测井相标志
    4.4 地球化学标志
    4.5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5.1 潮控三角洲相
        4.5.2 障壁海岸相
        4.5.3 陆棚相
第5章 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
    5.1 剖面沉积相特征
    5.2 沉积相纵向展布特征
    5.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5.4 沉积相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1.4.1 主要认识
        1.4.2 创新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2.2.1 布格重力异常
        2.2.2 航磁异常
        2.2.3 小结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2.3.1 华北克拉通
        2.3.2 阿拉善地块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2.5.1 巴彦浩特盆地
        2.5.2 河套盆地
        2.5.3 银川地堑
        2.5.4 渭河盆地
        2.5.5 武藤(威)盆地
        2.5.6 六盘山盆地
        2.5.7 西吉盆地
        2.5.8 其他相关盆地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1 鄂尔多斯内部
        3.1.2 鄂尔多斯西缘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小结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5 小结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5.2.3 小结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中亚造山带与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及盆地构造属性
        1.2.2 中新生代陆内构造与后期改造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4 主要测试方法说明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磁力场特征
    2.3 构造单元划分
    2.4 岩石地层特征
        2.4.1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
        2.4.2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
        2.4.3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
        2.4.4 雅干构造带
第三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特性
    3.1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厘定
        3.1.1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发现
        3.1.2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地质意义
    3.2 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格架
        3.2.1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基底特征
        3.2.2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基底特征
        3.2.3 区域基底构造格架
第四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沉积充填与构造属性
    4.1 岩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4.1.1 阿木山组(C2P1a)
        4.1.2 埋汗哈达组(P2m)
        4.1.3 阿其德组(P2a)
        4.1.4 哈尔苏海组(P3h)
    4.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2.1 样品与实验结果
        4.2.2 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分选
        4.2.3 源区物质组成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4.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4.3.2 统计比较分析
        4.3.3 沉积物源解释
    4.4 石炭—二叠纪盆地构造属性讨论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5.1 构造变形变位特征与构造改造
        5.1.1 露头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5.1.2 覆盖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5.1.3 断裂构造年代学
        5.1.4 构造变形变位过程及其改造效应
    5.2 显生宙岩浆活动特征与岩浆热力改造
        5.2.1 珠斯楞-杭乌拉带
        5.2.2 宗乃山-沙拉扎山带
        5.2.3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带
    5.3 构造变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
        5.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5.3.2 热史模拟
        5.3.3 讨论与小结
    5.4 后期改造特征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第六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
    6.1 石炭—二叠系烃源条件
    6.2 保存成藏单元与油气远景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银川盆地
        1.2.2 河套盆地
        1.2.3 乌海盆地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乌海盆地内黄河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滑动速率研究
    2.1 区域构造简介
    2.2 研究方法
        2.2.1 深地震反射剖面
        2.2.2 浅层地震勘探(SSE)
        2.2.3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2.2.4 第四纪测年
    2.3 乌兰乡钻孔联合剖面
        2.3.1 剖面布设简介
        2.3.2 运用层序地层学划分和对比地层
        2.3.3 断层几何形态和活动参数
    2.4 通达大街钻孔联合剖面
        2.4.1 剖面布设
        2.4.2 层序地层学法对比钻孔地层
        2.4.3 断层WYF活动证据和最新活动参数
    2.5 讨论
        2.5.1 结果可信度分析
        2.5.2 黄河隐伏断裂的古地震序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桌子山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滑动速率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无人机摄影测量
        3.1.2 钻孔资料收集
        3.1.3 海拔高程的校正
        3.1.4 垂直滑动速率的计算
        3.1.5 第四纪测年
    3.2 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地质地貌特征
        3.2.1 千里山段地质地貌特征
        3.2.2 凤凰岭段地质地貌特征
        3.2.3 岗德尔山段地质地貌特征
        3.2.4 二道坎段地质地貌特征
    3.3 讨论
        3.3.1 桌子山西缘断裂不同区段垂直滑动速率对比
        3.3.2 桌子山西缘断裂运动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狼山-色尔腾山山前地貌特征与断层滑动速率研究
    4.1 区域构造背景
    4.2 狼山-色尔腾山山前地貌面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年龄
    4.3 狼山山前地貌特征及其垂直滑动速率计算
        4.3.1 三贵补隆点(Site1)地貌特征
        4.3.2 狼山山前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估算
        4.3.3 狼山山前断裂与色尔腾山山前西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4.4 色尔腾山山前地貌特征及西段与东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4.4.1 团结嘎查点(Site2)地貌特征
        4.4.2 乌不浪口地质地貌特征
        4.4.3 神华北地质地貌特征
        4.4.4 德岭山地质地貌特征
        4.4.5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与东段转折处构造演化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构造活动特征
    5.1 研究区内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5.1.1 河套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2 乌海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3 银川盆地及其周缘断层
        5.1.4 吉兰泰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5 其它断裂
    5.2 鄂尔多斯西北缘主要断层滑动速率对比
    5.3 鄂尔多斯西北缘构造变形特征
    5.4 研究区内块体的相对运动
        5.4.1 鄂尔多斯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的运动
        5.4.2 贺兰山块体与鄂尔多斯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5.4.3 巴彦浩特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运动
        5.4.4 巴彦乌拉山块体与贺兰山块体相对运动
        5.4.5 贺兰山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
        5.4.6 研究区各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
    5.5 鄂尔多斯西北缘GPS速度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6.1 研究的主要认识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参加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9)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周缘地区奥陶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奥陶纪华北克拉通的构造亲缘性
2 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的关系
    2.1 阿拉善地块是否曾为一个独立块体
    2.2 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拼合的时间
    2.3 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板块缝合带的位置
    2.4 数据解释存在的分歧
        2.4.1 碎屑锆石数据解释
        2.4.2 古地磁数据解释
3 奥陶纪贺兰山及周缘地区的盆地原型
    3.1 盆地原型的不同认识
    3.2 构造转换事件的地层显示
4 贺兰山-桌子山地区的沉积环境、浊积岩及物源
    4.1 沉积环境及事件沉积
    4.2 浊积岩与古造山带的关系
    4.3 浊积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揭示的物源证据
    4.4 浊积岩系中的滑塌堆积
5 结论

(10)巴彦浩特盆地后期改造过程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阿拉善地块
        2.2.2 走廊过渡带
        2.2.3 华北克拉通西缘
    2.3 区域地层概况
第三章 盆地构造特征
    3.1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3.1.1 西部坳陷
        3.1.2 中部隆起
        3.1.3 东部坳陷
        3.1.4 南部坳陷
        3.1.5 东部斜坡
        3.1.6 查哈尔隆起
    3.2 断裂特征及活动时期分析
        3.2.1 断裂平面展布特征
        3.2.2 主要断裂特征
        3.2.3 断裂活动期次
    3.3 主要构造样式分析
        3.3.1 伸展构造样式
        3.3.2 挤压构造样式
        3.3.3 走滑构造样式
第四章 盆地后期改造特征及其演化
    4.1 石炭系及上覆地层分布特征
        4.1.1 石炭系分布特征
        4.1.2 侏罗系分布特征
        4.1.3 白垩系分布特征
        4.1.4 第三系分布特征
    4.2 主要不整合面时空分布特征
        4.2.1 加里东期构造不整合面
        4.2.2 晚海西-印支期构造不整合面
        4.2.3 燕山期构造不整合面
    4.3 盆地构造-热事件及其特征
    4.4 盆地后期改造类型综合分析
    4.5 盆地构造演化史恢复
第五章 后期改造的油气意义
    5.1 后期改造对烃源岩的影响
    5.2 后期改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对巴彦浩特盆地油气勘探的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D]. 雒春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 高春云. 西北大学, 2020(01)
  • [3]贺兰—川滇构造带北段中生代构造演化[D]. 郑周旭. 西北大学, 2020(02)
  • [4]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分析与沉积特征研究[D]. 王子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盆地属性研究[J]. 李蒙,赵红格,李文厚,任战利,张晓磊,王星. 地质科学, 2020(01)
  • [6]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7]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D]. 张少华. 西北大学, 2019(01)
  • [8]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D]. 梁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9]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周缘地区奥陶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研究评述[J]. 王振涛,王训练. 科技导报, 2018(23)
  • [10]巴彦浩特盆地后期改造过程及油气地质意义[D]. 彭治超.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关于巴彦浩特盆地油气勘探的意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