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思考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思考

一、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硕豪,王秀芳[1](2019)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与建设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与建设思想是基于对21世纪世界社会形态、中国国情的深刻思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分析方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置于系统工程视角加以考察的产物。该思想着力探讨21世纪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效能建设和顶层规划等问题;理论框架蕴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地理建设等四大领域,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和整体性特征;提出的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综合集成法等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方法论借鉴;对于中国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西部大开发、南海问题、"一带一路"、中国特色道路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

何娜[2](2016)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内涵,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使其走向常态化。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但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够重视,致使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巨大困境。本文试图研究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主要分为五部分。文章第一章为绪论,从文章研究背景出发,指明研究目的与意义,回顾国内、国外有关生态文明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确定文章研究的起点。正文部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二章阐释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首先明确了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其次,系统梳理有关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西方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客观评价这三类生态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些思想,这使得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指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本章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概括,指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能有效改善西部生态环境质量;能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条件。在党的领导下,近年来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的很大的困境,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本文第四章。第四章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首先从人居环境、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治理方面肯定了生态文建设取得的局部成效;其次,从生态脆弱、相关主体缺乏生态意识、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制度不完善等方面来概括所面临的困境,突出了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文第五章重点讨论了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实现路径。其一,加强学习宣传,强化相关主体生态保护意识;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其三,促进各方协调,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其四,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黄毅[3](2014)在《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文中认为人类是空间性的存在者。空间可以约减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意图的产物。对一座城市社会形态和关系属性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生活内在的空间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维度,来探究社会事实及其逻辑和意义。因为人类的空间聚居形态与该社会的属性、运行机制及演变逻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经典城市社会理论研究也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成过程表明了城市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角色表征、行为规范以及其在此秩序下的关系状况等众多社会信息。在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推力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社会必然也会出现一些非预期的因素,从而导致族际之间会产生一种紧张、矛盾甚至是冲突的关系性张力。这种关系性张力在城市空间上表现为居民群体不断地趋于同类聚集的居住过程与现象,从而导致群体间社会距离的增大以及群体间空间分异的固化等问题。对乌鲁木齐市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始终存在于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并在城市空间上有着鲜明的呈现。所以本研究认为族际居住空间格局变化可以构成研究当前乌鲁木齐市族群关系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场景和变量。因为它不仅反映着族际交往的形式、内涵与质量,而且还是影响城市族际关系重要的人文生态环境。由于受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族群化”已成为乌鲁木齐城市空间分异最显着的特征和公共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而且在族群关系状况及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乌鲁木齐市社会问题属性特质表现为城市社会空间场域中的族际差异明显、族群意识有所强化、特定区域/社区亚文化群体的异质性增强以及族际间交往互动阻滞等特点。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而言,这种社会问题属性特质非常不利于城市社会的整合。本研究认为可以尝试着通过复合治理、住区再造以及认同塑造等政府顶层设计和基层社会自发探索的实践过程,来解决/缓解由“族群关系与居住空间分异”所导致的诸种社会问题,最终使城市族际间的差异性因素维持在一种无害的均衡状态,从而达成城市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友好。

马妍[4](2013)在《云南省民办院校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发展构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汉语热开始席卷全球,我国对外汉语专业也随之朝着一个更加明朗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着。而云南省作为中国东盟10国联系和交往的重要阵地,作为西部大开发和“泛珠合作”面向东盟的“前沿窗口”和“桥头堡”以及连接东亚、南亚、东南亚的“三亚枢纽”。因此,其在推动和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随着民间力量逐步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云南省也十分注重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在这样的区域优势以及发展趋势之下,笔者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对本次课题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研究。本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在该部分,笔者对本次课题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价值、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云南省对外汉语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在该部分,笔者通过走访调查法对昆明市、云南省其它地州、毗邻云南省的东南亚国家对于对外汉语人才的实际需求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总体而言,无论是云南省内还是毗邻云南省的东南亚国家对于对外汉语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并且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第三部分,笔者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国有公办学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其对外汉语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对于云南省国有公办学校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其最大的问题便是对对外汉语专业性质认识的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导致其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另外,针对云南省民办院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云南省民办院校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其最大的问题便是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不够完善。第四部分是笔者在前面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构想。在该部分,笔者通过对云南省区位优势、政策性依据以及人才需求前景的分析,提出了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在第五部分,是对策性思考部分。在该部分,笔者认为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应该从培养目标、师资来源、培养对策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确立发展。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部分,在该部分笔者对本次课题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并分析了本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张军辉[5](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李莎莎,刘海华[6](2012)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逐年扩大。本文以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和转移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障碍性因素,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健全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

余锦龙[7](2011)在《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西藏问题”是中国与印度相互交往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产生、发展、解决办法以及未来走向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运用历史与国际政治的视角,将“西藏问题”放置于中印关系中加以考察的还是比较少的,且不成体系。本人一直以来研究西藏的文化与发展,并热衷国际政治的学习,经过慎重的思考,决定对此课题加以深入的研究,以期有所收获。“西藏问题”研究与中印关系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在“西藏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英殖民时期的印度以及独立后的印度都发挥着不一般的影响。“西藏问题”实际上是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现在已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这断然离不开印度在“西藏问题”上所发挥的影响力。印度的这种影响力必然会影响到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中印关系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到“西藏问题”的解决。本文将以“西藏问题”为主线,结合对中印关系的考察,以历史与辩证的方法来考证中印关系下的“西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并试图对其未来走向进行理性的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法。从全文上来看,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言”,它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相关研究动态、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至第三章。该部分通过历史和辩证的方法考察了中印关系的历史变迁、“西藏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印度西藏政策的历史演变。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为后文运用国际政治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因为只有将中印关系与“西藏问题”搞清楚,才能够进一步加以分析研究。第一章概括了中印关系自建交以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第二章则对“西藏问题”加以探析,论证了“西藏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渊源;第三章主要是对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察并总结出印度西藏政策的特点。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至第六章。该部分主要从国际政治的视角分析印度西藏政策背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西藏问题”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分析了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国内因素与国际关系因素的构成。第六章主要是分析了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中国因素,介绍了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在前面六章论述的基础上,本人运用国际政治学中的博弈理论对中印关系下的“西藏问题”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印两国在西藏问题上可能的取向,其次在简单介绍博弈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零和”和“非零和”博弈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印关系将会在“双赢”下保持一定的不和谐这一结论,并针对“西藏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刘琳琳[8](2010)在《中国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研究 ——以治理理论为视角》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这是巩固和深化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实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截止2009年底,教育部与中西部省级政府已经签署了省部共建协议的高校22所。其中,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共10所。这10所高等学校如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取得跨越性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高校如何处理好与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关系,因此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文章在分析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行政关系、法律关系、经济关系三个方面阐述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关系及其特殊性;针对目前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中存在的投入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缺乏办学自主权和共建高校示范作用不明显、执行政策和规章制度缺失等问题;深入剖析了中央政府疏于监督、地方政府对省部共建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没有赋予共建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缺乏对共建高校政策倾斜,共建高校自身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等靠要思想严重、社会服务能力弱,人才培养不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制约因素。文章以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提出了政府应转变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由“善政”转变为“善治”;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协调机制,从组织和制度上保障省部共建工作正常运行;共建高校应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促进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协调发展的措施。

梁涌[9](2009)在《论江泽民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文中认为现代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江泽民在把握社会主义的现代性上具有独特的贡献,他以广阔的全球视野,准确地把脉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国际格局的变化,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他准确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和正确处理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思考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艳霞[10](2009)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生活恶劣于全国水平。对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思想封闭、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本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信息不对称、民族文化习惯制约等因素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体现出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慢、收入低等限制。如何根据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高度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求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受到三大难点问题的困扰:一是“劳动力转移悖论”,即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断流出,形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愈加扩大这一恶性循环。二是“城乡就业怪圈”,即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城镇就业概率越高,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从而形成“城镇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的怪圈。三是“异地转移难题”,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不仅带来“民工潮”等诸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劳动力自身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问题,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等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围绕上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就近就地向旅游产业转移,实现“离业不离家”式的生产结构而非生活地域的转移,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甚至解决上述“三大难题”:一是可以有效吸收民族地区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可以通过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消费吸引资金回流农村,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收入预期差异,从而改善农村劳动力长期异地转移给城市社会、就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目的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旅游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重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扩大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论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局限”→“模型修正”→“模式选择”→“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论文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当前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着若干重要理论局限和现实难题,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创新性转移模式。其次,论文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对经典“推-拉”模型、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重述,证明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是有效解决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难题的重要有效途径。随后,论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转移效应、现实障碍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与建设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和建设思想提出的深刻背景
    (一)世界社会形态的发展转变是激发这一思想出现的时代契机
    (二)三次社会革命的国情判断为这一思想发展确立问题导向
    (三)古今中外融通的学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是这一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与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发展特色
    (一)“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国宝”
    (三)“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政策,应该有长远观点,要看几十年、上百年,要看到二十一世纪,决不是只顾眼前,一两个五年计划”
    (四)“我们的理论是整体论,首先要看全局”
    (五)“在设计全面解决的方案时,我们要用先进的方法——科学的方法、现代科学的方法”
三、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与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
    (一)方法论创新
        1.社会系统工程为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规划提供了整体性认识视角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导
    (二)内容创新
        1.物质文明建设:把人民体质建设创造性地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一,建立人机结合的人民体质信息网络和新型医卫实体。
        第二,发展人体科学。
        第三,老年学研究。
        2.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文化建设的成败决定中国的“球籍”
        3.政治文明建设:突出“科学”和“系统”要素
        4.地理建设:前瞻性地提出国土管理薄弱环节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
        第一,对南海、西部大开发的前瞻性研究及建议。
        第二,钱学森所主张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克服工业“黑色”文明的弊端,重点在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
四、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和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构建我国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参照
        第一,主张设立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
        第二,主张构建中国科技整体系统工程和科研综合论证。
        第三,对我国21世纪尖端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思考。
        第四,对科技“帅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理论探讨。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西半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
        第一,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中国西半部”的发展问题。
        第二,从国土工程的角度提出西半部交通建设问题。
        第三,从科技角度提出“考虑解决全国大范围、整体性的水资源和水利问题”[5]403。
        第四,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发展农产业和沙产业。
    (三)有助于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
五、结语

(2)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价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2.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2.2.2 西方生态文明思想
        2.2.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3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3.1 能有效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3.1.1 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3.1.2 能有效应对西部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2 能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3.2.1 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3.2.2 能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3.3 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条件
4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4.1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4.1.1 人居环境有所改善
        4.1.2 农业发展模式呈现生态化趋势
        4.1.3 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4.2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4.2.1 生态环境脆弱,缺乏生态安全屏障
        4.2.2 相关主体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4.2.3 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物质基础
        4.2.4 制度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5 推进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5.1 加强学习宣传,强化相关主体生态保护意识
    5.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5.2.1 推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5.2.2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3 促进各方协调,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5.3.1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增进参与者内部协调
        5.3.2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生态协调发展
    5.4 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5.4.1 构建独立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
        5.4.2 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问责制度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研究的现实语境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创新之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案设计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与问题选择
        1.3.2 田野工作与方案设计
        1.3.3 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治理、公共治理与社区治理
        2.1.1 治理的内涵
        2.1.2 公共治理的理论主旨
        2.1.3 社区治理的理论关照
        2.1.4 小结
    2.2 空间与公民身份
        2.2.1 空间的意涵
        2.2.2 公民身份的理论要义
        2.2.3 小结
    2.3 族群与日常生活
        2.3.1 族群的内涵
        2.3.2 日常生活的理论意旨
        2.3.3 小结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的诸种特性与问题剖析
    3.1 城市公共治理的话语表征与文本建构
        3.1.1 城市公共治理理论话语的设定
        3.1.2 城市公共治理制度文本的建构
    3.2 城市社会问题的特性与治理演进逻辑
        3.2.1 城市社会问题的社会感知
        3.2.2 城市社会问题的区域特性
        3.2.3 城市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
    3.3 城市公共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剖析
        3.3.1 空间分异:族群分类与居住区隔
        3.3.2 整合困境:族际差异与身份认同
        3.3.3 治理难题:族群高度政治化与治理问题
第四章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中的制约性因素与治理困境
    4.1 空间族群化与公共治理困境:案例研究Ⅰ
        4.1.1 问题提出
        4.1.2 案例研究Ⅰ
        4.1.3 小结
    4.2 社区治理结构与族际社会资本匮乏:案例研究Ⅱ
        4.2.1 问题提出
        4.2.2 案例研究Ⅱ
        4.2.3 小结
第五章 建构和完善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实践模式的思考
    5.1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复合治理实践模式
        5.1.1 充分发挥党组织整合功能,加强少数族群聚居区的党建工作
        5.1.2 探索有效的治理方式,提升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效能
        5.1.3 加强宗教活动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1.4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增强城市政府公共治理的基础性权力
    5.2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住区再造实践模式
        5.2.1 城市族群高度聚居区:弱族群政治化与空间社会规划
        5.2.2 城市新住区空间规划:邻里交往和族际融合
    5.3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认同政治实践模式
        5.3.1 族际良性互动交往与日常生活共同体的建构
        5.3.2 族际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公民身份意识的型塑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简短的总结
    6.2 对本研究议题的检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云南省民办院校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发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课题的缘由
    二、 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云南省对外汉语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及调查分析
    第一节 昆明市对外汉语人才实际需求量的调查研究
        一、 调查研究对象
        二、 调查研究范围
        三、 调查研究方法
        四、 调查研究结果
    第二节 云南省其他地州对外汉语人才实际需求量的调查研究
        一、 调查研究对象
        二、 调查研究范围
        三、 调查研究方法
        四、 调查研究结果
    第三节 毗邻云南省的东南亚国家对外汉语人才实际需求量的调查研究
        一、 调查研究对象
        二、 调查研究方法
        三、 调查研究范围
        四、 调查研究结果
第二章 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云南省民办院校开办对外汉语教学的情况
        一、 云南省民办院校对外汉语教学建设的情况
        二、 云南省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 云南省民办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四、 云南省民办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二节 民办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对民办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办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还不够
        二、 民办院校也存在着对对外汉语性质认识含糊不清的现象
        三、 民办院校对外汉语在与国际合作项目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第三节 国有公办学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 云南省国有公办学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
        二、 云南省国有公办学校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现状
        三、 云南省国有公办学校培养对外汉语人才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云南省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发展构想
    第一节 区位优势分析
    第二节 政策性依据分析
    第三节 人才需求前景分析
    第四节 云南省民办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发展构想
        一、 以汉语国际推广为契机,培养国际型人才
        二、 以就业为动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 以汉语教学为核心,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四章 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培养目标定位
    第二节 师资来源及培养对策
        一、 云南省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师资来源
        二、 民办院校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对策
    第三节 课程设置
        一、 民办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课程设置的特点
        二、 民办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课程设置的综合因素
        三、 民办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具体课程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
    (一) 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增加
    (二) 农村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偏离
    (三)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三、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点
    (一) 农村城镇化水平低, 抑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 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低
    (三) 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 劳动技能低下
    (四) 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五) 受户籍制度约束, 生产要素无法实现合理流动和配置
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 推进农村工业化, 扩大乡镇企业规模
    (三)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
    (四) 健全劳动力市场, 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五) 改革户籍制度, 逐步取消农村剩余劳动
    (六) 加强农村社保体系建设

(7)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中印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症结
    第一节 中印关系睦邻友好时期
        一、中印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二、中印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印关系对立和僵局时期
        一、中印关系走向对立的原因
        二、中印关系的对立和僵局
    第三节 中印关系改善和发展时期
        一、中印关系的改善
        二、中印关系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中印关系挫折、回暖和伙伴关系的构建时期
        一、中印关系的短暂倒退
        二、中印关系的修复和回暖
        三、中印伙伴关系的构建
    小结 中印关系的主要症结
        一、"西藏问题"
        二、边界问题
第二章 英印殖民侵略与"西藏问题"的由来
    第一节 英印殖民侵略与"西藏问题"的产生
        一、问题产生
        二、西姆拉会议剖析
    第二节 西藏上层分离倾向
        一、西藏上层对中央政府不满滋生
        二、西藏上层走向依英反汉之路
    第三节 和平解放西藏,达赖叛逃从事分裂活动
        一、西藏上层对抗解放军未果
        二、达赖集团叛逃从事分裂活动
    小结"西藏问题"与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渊源
        一、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认知
        二、殖民主义侵略是"西藏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
第三章 印度对西藏政策的简史
    第一节 印度独立之初即觊觎西藏
    第二节 印度对"西藏问题"的政策演变
        一、积极干涉政策
        二、消极干涉政策
        三、公开对抗政策
        四、两面双轨政策
        五、新时期的政策
    小结 印度西藏政策的特点
第四章 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国内因素
    第一节 印度地缘安全战略因素
    第二节 印度政党政治和国会因素
    第三节 印度复杂的民族宗教因素
    第四节 印度国内传媒因素
第五章 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国际因素
    第一节 美印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一、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
        二、美印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中巴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俄(苏)印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第六章 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中国因素
    第一节 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一、西藏的战略重要性
        二、中国的西藏政策
    第二节 对达赖的政策
第七章 中印涉藏问题的前景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中印两国在"西藏问题"的战略取向
        一、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取向
        二、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取向
    第二节 中印两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博弈分析
        一、"西藏问题"的"零和"博弈分析
        二、"西藏问题"的"非零和"博弈分析
    第三节 "双赢"大于"零和"走势下的不和谐
        一、中印关系"双赢"大于"零和"的走势
        二、中印关系"双赢"下的不和谐
    第四节 "西藏问题"对策分析
        一、从内部角度来看
        二、从外部角度来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已(定)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中国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研究 ——以治理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理论基础
        3. 研究方法
    (四)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2. 存在的不足
一、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的概况及作用
    (一) 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政策的背景
        1.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情况
        2. 省部共建高校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二) 西部地区10所省部共建高校概况
    (三) 西部地区省部共建大学的战略地位
二、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及其特殊性
    (一) 我国高校与政府关系的演变及主要内容
        1. 我国高校与政府关系的演变
        2. 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内容
    (二) 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
        1. 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中央政府关系
        2. 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地方政府关系
    (三) 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的特殊性
三、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和谐关系的制约因素
    (一) 政府的角度
        1. 缺乏对共建高校的引导和监督
        2. 对共建高校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制度不完善
        3. 缺乏对共建高校的整体规划和倾斜政策
    (二) 共建高校的角度
        1. 定位不明确,规划不具体,特色不鲜明
        2. 缺乏办学自主权
        3. 自筹能力弱,投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政府
        4. 发展过快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四、治理理论视角下推动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政府服务性职能,变无限管理为有限管理
        1. 政府需转变管理理念,由"善政"转变为"善治"
        2. 政府需转变管理方式,建立服务型政府
    (二)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 加大公共财政对省部共建高校的支持力度
        2. 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建立多元投资体制
        3. 完善对共建高校的拨款途径及方式
    (三) 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1. 建立和完善省部共建规章制度及政策法规
        2. 完善并健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3. 将项目管理引入省部共建工作
        4. 建立促进省部共建高校长效发展的机制
        5. 加强教育部对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领导和组织保障
    (四) 共建高校应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江泽民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10)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西部民族地区相关概念
        1.2.2 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
        1.2.3 旅游经济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定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假定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1.1 西方早期劳动力转移理论
        2.1.2 马克思的人口迁徙思想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2.1.3 “推—拉理论”及后人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
        2.1.4 二元结构论——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阐释
        2.1.5 以舒尔茨、斯塔克等为代表的其他劳动力转移理论
    2.2 国内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研究
        2.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
        2.2.4 文化和宗教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2.3 旅游经济与劳动就业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1 旅游经济效应
        2.3.2 旅游乘数理论
        2.3.3 TSA与OECD旅游就业模型
        2.3.4 旅游经济与劳动力就业理论
    2.4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
        2.4.1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
        2.4.2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
        2.4.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
    2.5 文献综述分析与评价
        2.5.1 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导向问题,经济利益是决定劳动力转移的根源,也是解决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根本出路
        2.5.2 劳动力转移没有普适性的固定模式,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应充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特色化的最佳模式
        2.5.3 劳动力是社会、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劳动力转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全面考虑宗教、文化、社会等对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影响
        2.5.4 必须认真研究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设计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模式和转移路径
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与理论修正
    3.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1.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3.1.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现状
        3.1.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
        3.1.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就业现状
    3.2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3.2.1 区域环境的特殊性
        3.2.2 城乡差异的特殊性
        3.2.3 宗教文化的特殊性
        3.2.4 制度背景的特殊性
    3.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局限
        3.3.1 民族地区“推—拉”力量格局特殊
        3.3.2 民族地区异地转移的负面因素突出
        3.3.3 民族地区“成本—收益”决策复杂
        3.3.4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合成悖论”
    3.4 均衡城乡就业流动推拉力量格局——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推—拉”模型的修正
        3.4.1 经典的“推—拉”机制劳动力流动理论
        3.4.2 推—拉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4.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反推拉”模型
    3.5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转移经典二元结构模型的修正
        3.5.1 刘易斯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模型
        3.5.2 刘易斯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5.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型
    3.6 改变城乡就业“收入—成本”预期——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托达罗模型的修正
        3.6.1 托达罗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3.6.2 托达罗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6.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入—成本”模型
4.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旅游经济发展
    4.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发展与历史进程
        4.1.1 第一阶段(1979—1983年)向农业深度发展转移阶段
        4.1.2 第二阶段(1984—1988年)高速转移阶段
        4.1.3 第三阶段(1989—1991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回流
        4.1.4 第四阶段(1992—1996年)超常转移阶段
        4.1.5 第五阶段(1996—1997年)调整重组阶段
        4.1.6 第六阶段(1998—今)劳动力转移新阶段
    4.2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现实挑战
        4.2.1 如何将西方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理论与我国转型期社会经济相结合
        4.2.2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多重不平衡问题
        4.2.3 如何解决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出的悖论
        4.2.4 如何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的两难问题
        4.2.5 如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异地转移为主向异地、就地转移相结合
        4.2.6 如何结合“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求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最佳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4.3 发展旅游经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4.3.1 从转移地域看,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异地转移”向“就地转移”转变,减少城乡社会矛盾和城镇就业压力
        4.3.2 从转移产业看,将引导劳动力转移主渠道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充分发挥旅游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4.3.3 从转移模式看,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其自身“造血机能”培育和“后发优势”建立
        4.3.4 从转移主体看,可吸纳民族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和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避免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出和“农村空洞化”等社会矛盾
        4.3.5 从转移效果看,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建设,保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5.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
    5.1 阶段特征
        5.1.1 人力资源素质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
        5.1.2 产业结构由单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5.1.3 地域结构由中心集中逐步向周边扩散发展
    5.2 人口特征
        5.2.1 性别比例比传统转移方式更加均衡
        5.2.2 年龄构成突破高度集中的传统分布
        5.2.3 就业人员受教育培训程度相对较高
    5.3 地域特征
        5.3.1 以本区域就地转移和周边民族地区异地转移为主
        5.3.2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和旅游小城镇成为异地转移重点
        5.3.3 与周边或其他地区间跨区域流动呈双向或多向关系
    5.4 地位特征
        5.4.1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规模仍然偏低
        5.4.2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收入有所增加
        5.4.3 劳动力转移旅游经济中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
        5.4.4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后续矛盾较为缓和
6.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效应
    6.1 经济效应
        6.1.1 增加经济收入
        6.1.2 调整产业结构
    6.2 社会效应
        6.2.1 改变就业结构
        6.2.2 影响人口结构
        6.2.3 影响教育结构
        6.2.4 影响婚姻家庭结构
    6.3 文化效应
        6.3.1 促进文化交流
        6.3.2 实现文化保护
        6.3.3 推动文化发展
    6.4 生态效应
        6.4.1 保护自然环境
        6.4.2 节约自然资源
7.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障碍
    7.1 旅游开发浅层性明显,劳动力有效吸纳不足
        7.1.1 旅游产品的相似性和低层次竞争
        7.1.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低容量限制
        7.1.3 地缘政治的敏感性和风险隐忧
    7.2 旅游产业关联度较低,旅游就业乘数比较小
        7.2.1 产业水平较低,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发展不足
        7.2.2 产业联动不足,产业结构和质量有待升级
        7.2.3 旅游设施滞后,影响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
    7.3 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小,劳动力吸纳总量不大
        7.3.1 旅游经济规模小,拉动就业作用有限
        7.3.2 旅游开发难度大,吸引投资力度较小
    7.4 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7.4.1 不同地区间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7.4.2 同一地区内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8.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8.1 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有效推动劳动力转移
        8.1.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
        8.1.2 延伸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经济乘数效应
        8.1.3 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扩大旅游就业规模
    8.2 重视旅游城镇建设,打造劳动力转移平台
        8.2.1 科学规划,完善旅游城镇支撑服务功能
        8.2.2 打破城乡分割,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8.2.3 依托城镇发展特色经营,充分吸纳就业转移
    8.3 实施旅游扶贫联合化,优化劳动力转移分布及结构
        8.3.1 合理定位,找准最佳旅游开发类型
        8.3.2 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旅游扶贫模式
        8.3.3 适度引资,最大化就地转移的拉动效应
        8.3.4 多方培育,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主体作用
    8.4 加强人力培训及政策支持,提升劳动力转移续动力
        8.4.1 加快知识化进程,提高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8.4.2 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就业转移与信息分享
        8.4.3 加强旅游就业引导,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8.5 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保证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发展
        8.5.1 重视社区参与的意义与作用,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8.5.2 充分重视社区利益主体,鼓励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
        8.5.3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分配机制,保证对社区的就业拉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与建设思想探析[J]. 李硕豪,王秀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何娜. 西华大学, 2016(05)
  • [3]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 黄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4]云南省民办院校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发展构想[D]. 马妍.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5]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李莎莎,刘海华. 新疆农垦经济, 2012(02)
  • [7]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D]. 余锦龙.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8]中国西部地区省部共建高校与政府关系研究 ——以治理理论为视角[D]. 刘琳琳.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9]论江泽民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性[J]. 梁涌.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0]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D]. 马艳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