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年”系列画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伟和乔尔·布兰克艺术展在法国开幕

“中法文化年”系列画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伟和乔尔·布兰克艺术展在法国开幕

一、“中、法文化年”系列美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为与若埃尔·勃朗画展在法开幕(论文文献综述)

卫恒先[1](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周孝勇[2](2018)在《20世纪前期中国西洋美术收藏研究 ——以孙佩苍为观察中心》文中指出近代收藏观念的转变,是从“子子孙孙永宝之”的传统观念到近代公开展览的行为。尤其是中国近代的西洋美术收藏,摒弃了个人化而拥有更多的社会化特征,即不单纯以个人旨趣为中心,而是以民众美育为目标的现代观念。近代收藏与藏品性质,受制于社会政治、文化等外部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以孙佩苍为中心考察中国近代西洋美术收藏的脉络,分四个部分阐释观点:第一部分,梳理孙佩苍收藏的历史主要线索。从近代留学与西洋美术收藏的关系出发,梳理近代西洋美术收藏的历史背景和外在因素。近代美术馆构想的目的驱动,出现了个人收藏和机构收藏两个收藏主体,提出北平研究院委托孙佩苍收藏西洋美术品的开端。第二部分,分析孙佩苍的收藏实践。解读法国留学考察时期和里昂中法大学时期,孙佩苍的收藏活动以及收藏内容,并通过对孙佩苍和徐悲鸿、李石曾和郭有守的交游考查,从交游视角为近代西洋美术收藏研究提供一个生动的收藏案例。从收藏主体角度出发,勾勒出孙佩苍代北平研究院收藏的史实与时代特色。第三部分,在厘清孙佩苍收藏的相关史实后,从孙佩苍收藏的作品形态,考察近代中国西洋美术收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孙佩苍“以美术发扬精神”的收藏观,促使他展开“以美育济社会”的社会实践。第四部分,从孙佩苍藏品颠沛流离的流转命运出发,讲述孙佩苍的收藏从东北到成都展览会、上海慈幼院仓库藏品辗转归置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过程,讨论中国近代西洋美术收藏的保护缺失问题,反思当代关于近代西洋美术收藏的收藏、研究机制。最后结合当下对于城市艺术资源的思考,探索相关的艺术资源传承、转化与传播的途径。本文认为以孙佩苍为中心的近代西洋美术收藏活动,是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知识分子主动负担起民众美育历史使命的结果;是中国近代美术史的新视角——美术收藏,其重点为西洋美术国际与本土的结合与定位;是中国近代留法艺术历史新发现,有利于重新解读被遮蔽和碎片化的艺术资源。

张安华[3](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邵靖[4](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王伯勋[5](2012)在《油画·民族化 ——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文中提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董希文的艺术履历无疑是油画家中的一个特例。董希文从小生活在一个奉中国传统文化规范为圭臬的家庭,然而青年时代却选择了油画这一外来画种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身为一名油画专业的学子,却与正当其时流行艺术样式保持了极大距离,在时代的文艺洪流中立定独立思考的精神;身为油画家,却从未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开国大典》的盛誉之下,仍然探索着多重画风,践行着油画民族化的时代理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一己之力对被误读的“苏派”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修正;即使在浩劫中罹患绝症的情况下,仍然对油画中国风的形成充满信心。这是何等落拓的胸怀,又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董希文无疑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块丰碑!笔者正是怀着这种崇敬之情完成这篇论文的。文章主干共分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含五个章节。第一部分(导论)是本选题学术史梳理,充分关注以往研究成果对当前研究工作的借鉴意义;第二部分的五个章节是遵循董希文艺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逐渐展开的,每个章节又有各自需要回答的阶段性问题。在寻求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多出发生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误读。五个章节的论证任务合而为一,即是本文的写作动机:董希文艺术思想形成对当下中国美术发展的启示意义。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当前,在“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深入推广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董希文曾经力倡的民族性绘画思想正当其时。因此,将董希文作为一个艺术家个案再度进行进行深入研究显然是必要的。

王萌[6](2010)在《美术馆引导艺术潮流的成功案例及由此引发的新功能设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美术博物馆介入并引导新的“艺术潮流”的问题。写作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捕捉和选定,用散见于展览评论、学术访谈以及艺术史着述中的零散信息来构建案例的全景,实现对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现代艺术博物馆通过“大地魔术师展”开启全球艺术“文化多元主义”潮流、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运用“国际展览计划”将“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带向世界巅峰和上海美术馆创办“上海双年展”完成中国当代艺术在本土的“合法化”这三种成功案例的呈现。经过对三种案例从契机、手段和效用等方面的“模式化”分析与总结,再与本文所观察到的美术馆介入“艺术潮流”的两种不合宜现象——以“美术展览馆”状态被动参与或过度主观化的将美术馆改为“实验室”(可以视为两个极端)——的正反对比,来反观美术馆引导“艺术潮流”所涉及到的“意识”、“能力”和“态度”问题。在完成这些任务后,作为本文的结论,通过把握全球范围内美术馆界正在发生的这种现象所显示出的新问题,从美术馆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尝试性的提出一种新的功能设想,即美术馆作为引导“艺术潮流”的“文化发生场”的功能方向。希望本文对此类现象的粗浅研究,能对现实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从而引起业界有关专家对这个课题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研究与关注。

顾跃[7](2008)在《常玉艺术研究 ——兼及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题包含三个层次:常玉和以常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艺术家,中国美术现代性,以及二者的关联。文章从常玉在历史转型期间做出的反应与影响入手,并以他在二十世纪20至60年代巴黎的艺术活动为契机,反观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发展脉络,为写实主义——当时中国美术运动的唯一选择——提供另一种可能,即以东方“写意性”的现代诗意绘画语言,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之间未曾断裂过的现代性。此课题从常玉个案研究出发,注重对史实的描述,综合考量了常玉作为现代画家所接受的教育、艺术的现代精神、个人风格的演变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分为五章,除引言外,分别从Ⅰ.新之利器:常玉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精神,Ⅱ.先锋与颓废:常玉和中国美术现代性的两副面孔,Ⅲ.常玉风格: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另类构成,以及Ⅳ.建构与重构:重绘常玉艺术现代性的文化地图等四个角度展开论述。每章各有侧重,针对现代艺术家常玉、其作品和相关事件等,进行立体研究,分析常玉艺术的独特性及其影响。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上世纪30时代前后国内的艺术思潮,揭示现代性所涵盖的复杂背景和文化语境中的各种现象和误区,指出了以常玉为代表的一代艺术家创造中国美术“另类”现代性的意义,展示常玉艺术“写意性”的“非断裂”性特质在于其运用现代诗意语言进行反叛和创造,并在批判和继承中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文章最后用多维视角“观看”70年代末中国美术现代性“重现”的不同美学价值,并把常玉艺术的现代性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加以链接,还原并重构历史情境的客观性,公正地评价以常玉为代表的艺术家们被遮蔽的历史贡献。常玉那一代人所构建起区别于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格局,丰富和延展了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内容和边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或东方式的现代绘画之路,他们的成就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

孙海燕[8](2005)在《今日信息》文中研究说明

刘中[9](2004)在《“中、法文化年”系列美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为与若埃尔·勃朗画展在法开幕》文中研究指明 由江泽民同志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共同倡导的,李岚清同志与法国前外长维德里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法文化年”,于2003年10月6日在法国巴黎正式启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统希拉克互致贺信,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和国务委员陈至立代表中国政府亲临“中、法文化年”活动开幕式。

二、“中、法文化年”系列美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为与若埃尔·勃朗画展在法开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法文化年”系列美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为与若埃尔·勃朗画展在法开幕(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前期相关文献
    六、创新点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1.1 上海都市背景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2.1 商业活动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2.1.2 商业经营
    2.2 人际活动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2.3 展览活动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2.4 教学活动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3.6.1 张辰伯
        3.6.2 万籁鸣
        3.6.3 严德晖
        3.6.4 滑田友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4.2.1 骑马像
        4.2.2 立像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5.1 社会价值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5.2 历史价值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5.3 当代启示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2)20世纪前期中国西洋美术收藏研究 ——以孙佩苍为观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使用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近代西洋美术收藏的历史主线
    第一节 留学经历:近代西洋美术收藏的正向影响
    第二节 美育的召唤:近代美术馆构想与西洋美术收藏
    第三节 两个收藏主体:个人收藏和机构收藏
第二章 辛勤而精鉴:孙佩苍西洋美术的收藏实践
    第一节 两个收藏时期:法国勤工俭学和里昂中法大学
    第二节 理想的助力:孙佩苍的交游与收藏
    第三节 代机构收藏:代北平研究院收藏西洋美术
第三章 以美术发扬精神:孙佩苍的收藏观及美育实践
    第一节 复合而多元:孙佩苍藏西洋美术的形态及特点
    第二节 美术与人生:孙佩苍的价值观及收藏观
    第三节 以美育济社会:孙佩苍的社会使命及实践
第四章 近现代西洋美术收藏资源的思考
    第一节 颠沛流离:孙佩苍西洋美术藏品的流转命运
    第二节 收藏与研究:艺术资源的系统化与资本化
    第三节 传承与传播:艺术资本的社会连接与复合发展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孙佩苍收藏活动大事年表
    附录三 孙佩苍藏品交中央美术学院清单
    附录四 吕霞光藏西洋美术汇总表
    附录五 孙元先生访谈录
    附件六 文献选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2、对外传播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第一节 审美动因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第三节 政治动因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第四节 经济动因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第一节 艺术媒介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第四节 网络传播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第一节 展示路径
        一、艺术品外展
        二、开放性展示
    第二节 市场路径
        一、画廊的展销
        二、艺术品拍卖
        三、艺术博览会
    第三节 收藏路径
        一、博物馆收藏
        二、私人的收藏
    第四节 教育路径
        一、来华留学教育
        二、海外艺术教育
    第五节 旅游路径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第六节 艺术路径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油画·民族化 ——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董希文研究的研究成果、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董希文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归纳
        2 对已有研究资料的评述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沪、苏、杭地区文化传统中的外来因素——董希文艺术思想发生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董希文艺术思想萌芽的社会基础
        1 便利的交通使得二十世纪初沪、苏、杭作为一个区域共同体存在成为可能
        2 从董希文的几张西装照看二十世纪初沪、苏、杭地区的文艺风尚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沪、苏、杭地区的油画发展
        1 早期“油画”在中国的传播
        2 近代美术史中上海地区油画发展及其特征
第二章 辗转就学于苏州美专、杭州艺专、上海美专——董希文艺术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1928——1933年间沪、苏、杭地区的油画的发展
    第二节 1933——1939年间董希文就读的学校和师承
        1 颜文梁和苏州美专
        2 林风眠、常书鸿、李超士和杭州艺专
        3 刘海粟和上海美专
第三章 抗战期间的“南迁”与“西行”——董希文艺术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战争条件下现实主义绘画逐渐成为主流
    第二节 向水墨画转型是抗战条件下发生在油画家群体中的新现象
    第三节 “南迁”成为学院画家与社会深度沟通的契机
    第四节 “抗战”背景下重庆文艺界关于“民族化”的论争
    第五节 “西行”成为当时众多画家的主动选择
    第六节 “向西部去”成为“抗战”中后期很多画家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从《戈壁驼影》到《开国大典》——董希文艺术思想的成功实践
    第一节 初到北平积极参与文化艺术界的活动
    第二节 《开国大典》的成功实践
        1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艺思潮
        2 众多画家广泛参与的“新年画创作运动”
        3 《开国大典》的成功实践
第五章 “民族化”作为时代主旋律的高扬——董希文艺术思想的成熟与推广
    第一节 新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中“民族化”概念
        1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化”概念形成中的引导作用
        2 以江丰和蔡若虹为代表的文艺家群体围绕"民族化”展开的论争
        3 “民族化”过程中的“苏派”因素
    第二节 1954——1962年间董希文的主要艺术实践
        1 从《祁连山的早晨》看董希文的对“中国画”的理解
        2 董希文的三次藏区写生
    第三节 董希文的教学实践
        1 形成有特色的油画教学成为时代的必需
        2 董希文工作室的教学实践
        3 从袁运生的《水乡记忆》看董希文的教学实践
        4 董希文的壁画教学实践
        5 董希文和外国画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董希文年表
    2 董希文着作选辑
后记

(6)美术馆引导艺术潮流的成功案例及由此引发的新功能设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推出全球艺术"文化多元主义"潮流的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第一节,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推出的"大地魔术师"展概述
    第二节, "大地魔术师"展的文化效用:"文化多元主义"潮流的兴起
第二章, 将"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带向巅峰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第一节, 博物馆"国际展览计划"前"抽象表现主义"群体的民间活动
    第二节, 博物馆推出"国际展览计划"的过程与方式
第三章, 终结"中国当代艺术"1990年代"地下状态"的上海美术馆
    第一节, 1990年代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当代艺术
    第二节, 上海美术馆用"上海双年展"终结中国当代艺术的"地下状态"
第四章, 美术馆引导艺术潮流的三种成功模式
    第一节, "巴黎模式"
    第二节, "纽约模式"
    第三节, "上海模式"
    第四节, 总结三种成功模式
第五章, 从两种极端现象反观美术馆所应具备的"意识"、"能力"和"态度"
    第一节, 以"展览馆"状态"被动"或"无意中"参与的"非典型"现象
    第二节, 把"美术馆"改为"实验室"的极端现象
    第三节, 经正反对比看美术馆运作中所涉及到的"意识"、"能力"和"态度",
结论: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功能设想
附录
后记

(7)常玉艺术研究 ——兼及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及意义
    1.2 课题阐释
    1.3 文献综述
        1.3.1 对于常玉艺术研究现状的解读
        1.3.2 有关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研究回顾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和材料依据
第2章 新之利器:常玉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精神
    2.1 常玉对“新、旧”式文化特征的体验
        2.1.1 早期教育:传统私塾与接受“新学”的可能性
        2.1.2 现代艺术的启蒙:上海与东京的游学
        2.1.3 现代教育:柏林和巴黎“大茅屋画院”影响.
    2.2 常玉文化性格的双重性
        2.2.1 “显”与“隐”的人生哲学
        2.2.2 对传统与现代的叛逆和创造
    2.3 常玉艺术现代性的表征:“崇新”时尚与现代精神
        2.3.1 观看之道:作为“巴黎画派”一员的常玉
        2.3.2 时尚文化和现代性:常玉“时尚绘画”的表达
    2.4 小结
第3章 先锋与颓废:常玉和中国美术现代性的两副面孔
    3.1 渴望现代
        3.1.1 一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语境
        3.1.2 先锋与颓废:中国美术现代性的表述方式
    3.2 常玉与中国现代艺术启蒙运动.
        3.2.1 媚俗艺术的萌发
        3.2.2 先锋派的上演
        3.2.3 “颓废”还是“先锋”
        3.2.4 常玉与“留法体系”的现代价值
    3.3 常玉艺术的象征意识
        3.3.1 颓废与性别表达
        3.3.2 裸体,风景和性——以常玉的《裸女》题材为例
    3.4 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歧义:现代派与写实派辨析
        3.4.1 常玉与中国现代美术
        3.4.2 写意与写实
    3.5 小结
第4章 常玉风格: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另类构成
    4.1 “常玉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4.1.1 生存美学:生存即超越、艺术即道路
        4.1.2 画无定法:求法、立法和破法
        4.1.3 融合与转换——以常玉的人物、动物、静物和风景为例
    4.2 常玉艺术批评的个案研究
        4.2.1 西方视野中的“异国情调”
        4.2.2 一个中国艺术家对于毕加索的省思
        4.2.3 “本位主义”的发明者,常玉
    4.3 常玉艺术思想的历程与形状
    4.4 小结
第5章 建构与确立:重绘常玉艺术现代性的文化地图
    5.1 常玉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
        5.1.1 新东方美学观的启示:美学、趣味与时尚的投射
        5.1.2 “东方情调”的前期传播
        5.1.3 文化的积极演化——以常玉、潘玉良、赵无极、朱德群为例
    5.2 重思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时代精神
        5.2.1 常玉反叛和创造的现代创新精神
        5.2.2 多面孔的中国美术的现代性
结语 常玉艺术:非断裂的中国美术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常玉生平与同期世界艺术活动年表
附录B 常玉作品鉴定
附录C 常玉作品鉴定、收藏目录(动物与风景)
附录D 常玉作品鉴定、收藏目录(静物花卉)
附录E 常玉作品鉴定、收藏目录(人物与裸女)
附录F 常玉历次展览与拍卖情况一览.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中、法文化年”系列美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为与若埃尔·勃朗画展在法开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2]20世纪前期中国西洋美术收藏研究 ——以孙佩苍为观察中心[D]. 周孝勇. 上海大学, 2018(06)
  • [3]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5]油画·民族化 ——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D]. 王伯勋.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 [6]美术馆引导艺术潮流的成功案例及由此引发的新功能设想研究[D]. 王萌. 中央美术学院, 2010(11)
  • [7]常玉艺术研究 ——兼及中国美术的现代性[D]. 顾跃. 清华大学, 2008(08)
  • [8]今日信息[J]. 孙海燕. 东方艺术, 2005(03)
  • [9]“中、法文化年”系列美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为与若埃尔·勃朗画展在法开幕[J]. 刘中. 美术, 2004(01)

标签:;  ;  ;  ;  ;  

“中法文化年”系列画展正式启动——中法着名画家刘大伟和乔尔·布兰克艺术展在法国开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