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J.Miller PC 创新并未停止

MichaelJ.Miller PC 创新并未停止

一、MichaelJ.Miller PC的创新并没有停止(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敏[1](2021)在《《电子游戏教科书:历史·商业·技术》(第3-4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该报告中的原文节选自布莱恩·沃加迪博士所着的《电子游戏教科书:历史·商业·科技》。该作者在童年时期对电子游戏颇感兴趣,书中提到的大部分电子游戏他都有接触过。该书共有15个章节,每一章介绍不同时期的游戏,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17年的游戏汇总,介绍其发展及消亡的历程。到目前为止,该书还没有中文译本。译者基于该书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译文撰写而成,向读者介绍电子游戏演变历史。翻译实践报告首先分析原文文本类型和语言风格,从词汇和句型翻译方面汇总翻译难点,并利用相应的翻译方法解决翻译难点,具体如下:(1)针对原文出现的词性转换,一词多义,有关游戏词汇,为了准确还原原文内容,符合中文表达方式,采取增译,添加脚注,词意选择的翻译方法;(2)针对原文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翻译,为了更贴切原文,其中运用合译、拆分、重组的方法进行翻译,便于读者更好理解原文。最后,译者对翻译实践报告进行总结。该翻译实践不仅提高译者翻译水平,扩宽知识面,也为今后翻译此类相似文本提供借鉴经验。同时译者也认识到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对今后翻译提出意见。

辛增友[2](2021)在《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愈来愈丰富和快速迭代的时代,为有效加工环境中嘈杂的感觉信息,大脑进化出了认知加工最初阶段的信息准入机制,即感觉门控,经由此而编码输入的信息,才得以更高阶段的认知加工,包括注意选择和其他各种自上而下控制的加工,因此工作记忆中的各种认知操作才能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行为的有效输出和环境适应。遗憾的是生活中的压力与应激总会不期而至,它们到底对个体认知加工有什么影响,以往研究关注较少,然而从各种流行的精神障碍病理假设来看(如素质-应激模型),总能看到应激事件或其累积效应在多种心理行为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因此这是一个极其迫切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根据文献回顾,感觉门控异常被普遍用作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重要生物学标记,抑制功能异常则与各种物质滥用障碍、冲动性障碍和其他多种心理行为控制异常有关,工作记忆虽是一个短暂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资源有限系统,但与注意控制、情绪调节、理性认知等息息相关,是人类复杂行为的基础,因此各种心理行为障碍总能直接或间接从工作记忆功能异常角度分析其病理机制,然而这些认知加工机能如何受急性应激事件的影响,尚缺乏清晰结论。以往研究还表明男女两性在多种精神障碍领域存在典型的发病率、病程、预后等方面的显着差异,但迄今仅有少量研究考察了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而其中关注性别差异的研究更是少见,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效应的神经机制及其性别差异目前更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意图考察极端情况下行为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性别差异,首先进行了工作记忆的研究,然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疑问和问题,陆续考察了感觉门控功能和抑制功能,最终本论文包括四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研究。研究一,使用n-back任务考察了应激处理后工作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98名中学生(男47人),随机分为应激组和控制组,分别接受社会压力应激程序和对等控制处理,然后进行工作记忆任务。结果表明应激处理激发个体处于高度激活状态,提升了男性反应时,降低了反应正确率,但未达显着,而女性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显着受损。另外控制条件下女性n-back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男性被试,且反应时也更快,但应激处理后,女性反应时显着长于男性。女性工作记忆功能在应激处理后相对男性受损更严重。虽然有性别差异,与以往研究发现也较一致,但仍不足以说明两性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异同,有必要进行认知加工层面的分析。研究二,使用Vogel等的单侧化呈现改变探测任务,考察大学生被试应激处理后工作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该研究范式记录记忆阵列激发的单侧化ERP波,能提取N2pc成分,早期CDA(the contralateral delay activity)成分和晚期CDA成分,并能评估注意选择加工,对象识别分类加工,信息的表征保持和无关信息过滤功能。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5名被试(女24人),每个被试安排两个实验日,同一时间段分别完成急性冷压力应激处理和控制处理,然后进行工作记忆任务,整个实验控制更严格。结果表明应激处理使被试显着处于应激状态,严重损害了被试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且女性工作记忆受损更严重;从加工过程上来讲,急性应激的不利影响至少可以追溯到刺激呈现后约200ms(N2pc时间窗),并且性别差异在N2pc时间窗也出现了,并持续整个工作记忆加工过程。急性应激对女性的不利影响,无论是行为数据还是电生理学数据都比男性更加突出。因此本研究的发现拓展了急性应激对人类工作记忆加工影响的发现。研究三,因研究二报告应激效应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至少可以追溯到N2pc时间窗,为确定在更早信息加工阶段可能的应激效应和性别差异,本研究使用成对Click研究范式考察感觉门控功能,评估感觉登记加工环节的应激处理效应和性别差异。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1名大学生被试(女17人),每个被试安排两个实验日,同一时间段分别完成急性冷压力应激处理和控制处理,然后进行感觉门控功能测量。结果表明应激处理使被试显着处于应激状态,应激处理损害了重复性或冗余刺激的抑制功能,但对刺激感觉登记功能无影响,导致P50门控功能相对控制处理显着下降,而且这种不利影响没有性别差异。应激处理也导致P200振幅显着下降,损害了两性注意分配功能。根据研究二的分析,急性应激对工作记忆的不利影响很可能与抑制功能受损有关,因此设计了研究四。该研究使用色词Stroop任务,并在任务期间采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 NIRS)监控被试大脑额叶区域激活情况,考察应激处理后被试抑制功能表现及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应激处理前后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7名大学生被试(女23人),接受冷压力应激处理,并在处理前后分别进行抑制功能测量。该研究发现应激处理有效诱发被试应激反应,导致Stroop任务表现发生显着改变并有显着性别差异,而且在神经成像数据上,左右dl PFC区域也有显着应激和性别效应。基于两方面数据及研究一和研究二的发现,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女性抑制加工受应激处理的不利影响最大,而男性抑制功能受应激处理干扰较小,该研究发现支持了应激导致神经功能网络转换假设。关于抑制功能的测量问题,本系列研究最后也做了深入讨论。综合四个研究的发现,本论文从应激效应机制、抑制功能及测量、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以及关于现实应用分别展开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门控功能与抑制功能,工作记忆与抑制功能,应激和生理唤醒等概念的关联与区别,论及了PFC功能网络依赖的目标导向行为和纹状体网络依赖的“刺激—反应”的反射式行为间的转换,探讨了抑制功能测量的困境和可能的思路,在统揽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效应的发现中,支持并尝试进一步拓展应激效应的神经功能网络转换理论。最后还就本研究发现从现实应用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个体的感觉门控功能,无性别调节效应。第二,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工作记忆任务执行表现,且有性别差异;从加工过程上来讲,急性应激损害了无关信息的注意资源调配功能和工作记忆抑制功能,导致工作记忆表征存储了大量任务无关信息,并且显着的应激效应和性别调节效应最早出现在N2pc时间窗。第三,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个体正常的抑制功能,性别起显着调节作用;前额叶区域的dl PFC功能网络激活卷入了抑制控制加工,并显示了应激和性别调节效应。

孟翀[3](2021)在《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参与者,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围绕为什么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等课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一直贯穿教育教学变革的始终。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关注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教育当中,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已经由早期的配合者、支持者角色转变为教师教育的参与者,并逐步走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的内核,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技术视角下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特别是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为了预先掌握与呈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确定了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实践、认知、情感、元认知、批判以及道德等六个方面的维度,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法收集样本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反映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整体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在性别属性、年龄、学历背景、教龄、工作职称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第二,因为具体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离不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中具体的教学决策。因此,研究根据样本的水平将总样本分为低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高等水平组,在分组基础上选择了教师M、N以及O三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非参与式课堂教学观察法、生活史分析相融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阶段理论,凝练与归纳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与次级类属,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并深度描绘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相关因素的本质内涵,以及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定性结构关系。为后续量化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本研究在前期理论框架建构与个案研究相关结论基础上,建构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理论假设,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同样选择个案的样本总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CB-SEM)相结合的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结构关系。最后,本研究综合考量个案研究的质化结论与问卷调查法的量化研究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结构关系与量化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从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文化根基、实践范式、发展逻辑、平台建设、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建议。同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本研究从学科环境创设、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保障措施等提出优化策略。

阮涌[4](2021)在《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Rec Q-BLM解旋酶在DNA的修复、复制、重组和转录等细胞代谢过程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LM基因的缺陷将引起人类Bloom综合症(Bloom syndrome,BS),且易患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症。其中,2020年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七位,死亡率居第十位,PCa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男性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有研究表明BLM在PCa细胞系中高表达,在干扰或过表达BLM后,PC3细胞恶性程度相应的降低或增强;EZH2蛋白是多梳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的成员之一,也有研究表明EZH2蛋白与PCa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本论文深入研究了BLM、EZH2与PCa相互关联性,阐明了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途径,从分子、细胞、组织和动物水平探索了BLM与EZH2蛋白相互作用对PCa的影响及其机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LM与EZH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实验发现这两个蛋白其存在相互作用,预测它们在PCa组织的m RNA中表达水平呈极显着正相关应用Western Bloting实验检测发现BLM在PCa细胞系中高表达,以BLM为诱饵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联合质谱分析发现与BLM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有541个,利用TCGA和STRING数据库分析可视化了BLM的相互作用蛋白网络及它们在细胞内的调控关系,其中EZH2蛋白是其相互作用的蛋白之一,且BLM与EZH2在PCa中的表达呈极显着正相关(P-Value=7.9e-74)。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GST Pull down发现BLM与EZH2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发现BLM与EZH2主要定位于细胞核。2.BLM与EZH2蛋白在PCa组织中高表达,BLM与EZH2在PCa临床样本中的免疫组化得分呈极显着正相关分别应用BLM和EZH2抗体对50例PCa组织、20例增生组织和9例前列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发现BLM和EZH2蛋白在PCa组织中相比于正常前列腺高表达,且分别呈显着(P<0.05)和极显着(P<0.01)差异,BLM和EZH2的高表达均与患者的T分期(P=0.030,P=0.012)、临床分期(P=0.030,P=0.012)和Gleason分数(P=0.006,P=0.029)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但是与年龄、Gleason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没有显着相关性,BLM与EZH2在PCa临床样本中的免疫组化得分呈极显着正相关(P<0.001)。3.干扰BLM和EZH2蛋白能够显着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存在BLM/EZH2/P53的信号调控轴利用BLM特异性抑制剂处理PC3细胞5天后,进行活细胞计数检测,发现ML216的药物浓度与细胞活性呈负相关,且药物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01),检测细胞周期发现其能够引起PC3细胞在G0/G1期细胞数量的增加。应用si RNA分别单独或同时干扰BLM和EZH2时,发现si BLM和si EZH2的联合干扰能够更加显着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且能够上调PC3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PC3细胞中可能存在BLM/EZH2/P53的信号调控轴。4.体内外实验进一步阐明了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以EZH2为诱饵蛋白进行了ChIP-seq试验,发现EZH2蛋白并未能够直接结合P53启动子区,而是通过调控MDM2启动子区间接调控P53蛋白的表达。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过表达EZH2,能促进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但在同时干扰BLM时,能够部分削弱其增强效应,反之,在干扰EZH2时,则能减弱了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在同时过表达BLM时,能够部分抵消EZH2干扰时的减弱效应,体内裸鼠成瘤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结果一致。表明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综上,本研究发现BLM与EZH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通过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和Pull down实验发现BLM与EZH2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LM与EZH2在PCa的发生中均高表达且呈显着相关性,并在PCa组织中进一步印证了BLM与EZH2的相关性。通过干扰BLM和EZH2蛋白能够显着抑制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体内外实验揭示了在PC3细胞中存在BLM/EZH2/MDM2/P53的信号调控轴途径。弄清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以Rec Q-BLM解旋酶为小分子抗癌药物的靶标,另辟和建立治疗前列腺癌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赵琦[5](2021)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晕动症是由于机体暴露在运动环境中,受到加速、旋转等真实或虚拟的环境刺激而引起的以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晕动症的易感性具有显着的个体差异,并且存在多症状性、个体间高度变异性、涉及大脑区域广泛性等特点,因此缺乏单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晕动症防治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其易引起嗜睡、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不宜长期广泛使用。因此,临床上亟需探索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少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穴位针灸等中医疗法与电刺激等西医设备方法的联合应用,在晕动症防治领域展现出极大的潜力,为其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显效更快、依从性更好的方案。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兴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stimulation,TEA)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晕动症防治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前瞻性、双盲、自身对照、随机交叉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健康志愿者50名,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受试者均需完成TEA及假性经皮穴位电刺激(sham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stimulation,sham-TEA)两个阶段的试验研究。A组:在试验第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TEA治疗,在第I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sham-TEA治疗,两个试验阶段间隔大于2周的洗脱期;B组:与A组顺序相反,在第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sham-TEA治疗,在第I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TEA治疗,两阶段也间隔大于2周的洗脱期。本研究选用旋转椅晕动刺激的方式,每阶段的晕动刺激过程均包括5轮的旋转刺激周期(每次持续1分钟),相邻旋转刺激间歇期为1分钟。每名受试者需完成5轮旋转椅晕动刺激,因难以耐受晕动症状而要求终止旋转刺激者,按照实际完成的旋转过程进行记录。试验中完整记录每名受试者可耐受的晕动刺激时间、晕动症状评分。通过胃电图、心电图来评估胃肌电节律和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并测量血清精氨酸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变化。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对2×2交叉设计试验中的处理方式、阶段顺序、个体差异因素进行分析。配对t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基线期和晕动刺激后的指标差异。研究结果:1.TEA治疗晕动症的疗效1)与sham-TEA治疗相比,TEA治疗阶段受试者的晕动刺激耐受时间显着延长(220.4±11.59 s vs.173.6±12.3 s,P<0.001),并且在TEA治疗阶段能够完成全部5轮旋转刺激的受试者人数较sham-TEA治疗阶段显着增多(22 vs.11,P=0.019)。2)与sham-TEA治疗相比,TEA治疗显着降低了受试者的晕动症状总评分(12.56±2.03 vs.22.06±3.0,P<0.001),同时,TEA治疗阶段第2-4轮旋转刺激后的单项晕动症状(恶心综合征、皮肤颜色、冷汗、流涎和昏沉欲睡)评分比sham-TEA治疗阶段均显着降低(vs.sham-TEA,P<0.05)。2.TEA治疗晕动症的作用机制1)晕动症的发生显着损害了正常胃肌电节律,TEA能够改善正常胃慢波比例的受损。在sham-TEA治疗组,基线期正常胃慢波比例为63.3%±1.9%,晕动刺激后降至51.6%±2.0%(P<0.001)。而在TEA治疗组中,晕动刺激前后的正常胃慢波比例几乎没有显着改变(56.4±1.9%vs.56.0±2.1%,P=0.806)。2)在sham-TEA治疗阶段中,晕动刺激后的迷走神经活动性显着降低(0.31±0.02 vs.0.36±0.02,P=0.001)。而在TEA治疗阶段,晕动刺激后迷走神经活动性显着增加(0.41±0.02 vs.0.35±0.02,P<0.001),并且与sham-TEA治疗组相比,迷走神经活动性也显着增加(0.41±0.02 vs.0.31±0.02,P<0.001)。此外,TEA显着降低了交感–迷走神经活动度比值(1.87±0.20 vs.2.76±0.25,P<0.001),恢复自主神经功能的平衡。3)与基线期相比,晕动刺激明显增加了血清精氨酸加压素(79.312±10.036ng/m L vs.55.527±4.326,P=0.022)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0.499±0.055 vs.0.426±0.054 ng/m L,P=0.024)。与sham-TEA相比,TEA显着降低了晕动刺激后的精氨酸加压素(56.791±4.057 vs.79.312±10.036 ng/m L,P=0.033)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0.388±0.037 vs.0.501±0.055 ng/m L,P=0.021)。研究结论:无创TEA疗法显着增加健康受试者的晕动刺激耐受时间,并且降低晕动症状评分,极大地提高了受试者对晕动刺激的耐受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胃肌电节律紊乱、恢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神经内分泌平衡相关。

郭晴艳[6](2021)在《发展和应用质谱检测方法开展模型小鼠代谢变化研究》文中认为质谱分析技术是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将带电离子按质荷比大小进行分离并检测的方法,它能对化合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样本检测中。串联质谱分析和质谱成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质谱分析技术。串联质谱分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分析器在时间或空间上串联形成组合式分析方法,其可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毒理学检测、内分泌学检测、儿科学检测等领域。质谱成像技术是以质谱技术为基础的成像方法,可直接对生物样本进行扫描,通过特殊软件处理后得到包含各种不同分子空间分布信息的热图,从而实现生物标志物捕获和特定化合物监控,该方法可以在单张组织切片或组织芯片上实现成百上千个不同分子的高通成像及分析。质谱成像技术可应用于临床生物标志物捕获、实时手术实施、3D-MSI、单细胞成像等领域,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分析技术。基于质谱分析技术的强大优势,我们首先应用质谱成像技术对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中代谢变化进行探究,并对潜在的代谢相关分子及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通过12 h/12 h循环光照成功构建昼夜节律模型小鼠,之后通过仪器校正、DESI信号优化以及DESI-MSI条件筛选确认小鼠脑组织成像条件,最后对6个不同给光时间点下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切片进行局部及全脑成像。通过DESI-MSI结果人工筛选,我们分别得到了仅在SCN核团特征性分布以及仅在SCN核团无信号的两类离子,基于SCN在昼夜节律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它们是与昼夜节律紧密相关的分子。之后通过量化分析,我们得到了 15个仅在SCN核团特征性分布且具有明显昼夜震荡的分子,包括肉碱、腺苷、磷脂等。其中肉碱以及乙酰肉碱其响应存在与文献报道一致的昼夜震荡现象,且与文献报道的昼夜节律基因Bmal1和Clock的昼夜震荡规律一致。乙酰肉碱是线粒体中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中间体,它通过将脂肪酸从细胞质运输到线粒体来参与脂肪酸氧化,而它们在SCN核团的昼夜震荡再一次证实其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而磷脂信号的昼夜震荡表明这些磷脂分子与中央昼夜节律的调控和维持密不可分。另外腺苷是与昼夜节律紧密相关的物质且参与多个重要信号通路,因此我们得到的特异性分布于SCN核团的5-甲基胞苷和腺苷其昼夜震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与脑中昼夜节律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后续针对核苷与昼夜节律的研究提供依据。而针对串联质谱分析,我们应用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对模型小鼠内源性神经肽进行定量检测。我们首先通过标准品构建针对特定神经肽的定量检测方法,之后通过蛋白沉淀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杂质,最后利用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对模型小鼠血浆样品中内源性神经肽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处于黑暗条件下的小鼠血浆中0T水平个体差异较大,而给予一定时间光照会使小鼠血浆中0T水平整体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即缩小其个体差异,最终使小鼠血浆中0T水平趋于一个均一且相对较高水平。另一方面,钠、脱水以及药物IMP21都能调控AVP水平,高浓度钠以及脱水会提高AVP的合成及分泌,而药物IMP21可以补偿由脱水引起的AVP水平升高,且在禁水处理后给予IMP21同时给水会进一步降低由脱水引起的AVP水平升高,该现象与IMP21药物目前的临床应用相吻合。在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之外,我们利用单通道电生理技术对手性药物对镜像M2质子通道的作用进行了探究。我们首先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分别得到了L-M2和D-M2,之后通过人工构建的磷脂双分子层对化学合成的线性蛋白进行构象恢复,然后利用单通道电生理技术对L-M2和D-M2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合成得到的D-M2蛋白其生物学活性与L-M2无明显区别,且非手性药物金刚烷胺可以同时抑制D-/L-M2蛋白,但对D-M2起效稍慢,而带有手性中心的金刚乙胺可抑制L-M2蛋白电流,但对D-M2起效非常缓慢,且其抑制作用受到电压影响,猜测其对D-M2的抑制作用与电压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是不完全抑制。与其它化学分析手段相比,质谱分析技术以其特有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通量等特点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将通过不断优化其自身性能进一步助力生物样本的检测与分析,为多肽及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提供更准确、更直观的结果。

季一新[7](2021)在《轻度认知障碍的大脑功能网络特征学习与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脑功能网络(BFN)是认知神经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已经成为人类认识和研究大脑的工具,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脑疾病的病理研究和辅助诊断。本文将正常被试和轻度认知障碍(MCI)被试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两类被试的静息态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数据构建动态大脑功能网络(DBFN),并结合机器学习中的特征学习与分类方法对DBFN进行了多个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图正则化非负矩阵分解(GNMF)的早期轻度认知障碍(e MCI)大脑功能子网络提取方法研究。该方法旨在体现大脑功能整合和分离的运行原则,并且克服了对聚合矩阵进行矩阵分解的相关缺点。首先使用滑动窗口法构建DBFN,然后将正常被试和e MCI被试的DBFN分别向量化并聚合为聚合矩阵,使用GNMF算法对两类被试的聚合矩阵进行非负矩阵分解并还原为两类被试的功能子网络。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基于矩阵分解的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两类被试公共子网络之间连接模式的相似性以及特异性子网络之间连接模式的差异性,并且两类被试功能子网络的拓扑属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的e MCI大脑功能状态分析研究。该方法旨在体现正常被试和e MCI被试大脑活动的特点以及功能状态之间的转换规律,并且克服了使用深度自编码器(DAE)对聚合矩阵降维的缺点。首先使用滑动窗口法构建DBFN,然后分别将两类被试的DBFN通过功能连接强度(FCS)向量化并聚合为聚合矩阵。使用VAE对两类被试的聚合矩阵进行降维,然后使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聚类算法对两类被试降维之后的隐变量矩阵聚类,得到代表两类被试功能状态的公共功能网络(CFN)。分别对两类被试出现次数最多和最少的CFN进行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并分析两类被试功能状态的转换情况和时间属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类被试出现次数最多的CFN的连接模式之间具有相似性,出现次数最少的CFN的连接模式之间具有差异性。与之前研究中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更能体现这一特性,并且两类被试的状态变化过程以及时间属性的差异能更好地体现两类被试大脑的动态特性。(3)基于超图流形正则化(HMR)的DBFN构建和MCI分类研究。目前基于正则化的BFN构建方法已经拥有成熟的框架,并且已广泛应用于脑疾病的分类诊断中。其中基于流形正则化(MR)的BFN构建方法也开始得到应用,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描述两两脑区之间的成对关系,不能体现多个脑区之间的交互,即高阶关系。本文将基于Pearson相关(PC)的DBFN构建方法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然后根据DBFN构建超图和超图流形正则项,并将超图流形正则项和L1范数正则项引入到基于PC的优化问题中,得到最终的DBFN,对正常被试和MCI被试进行分类以验证本章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将超图的结构信息及其他先验信息构成正则项引入到基于PC的优化问题中,从而对DBFN构建加以约束,并且有效地提升MCI的分类性能。本文研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MCI的致病机理以及两类被试BFN之间的差异,并且研究中涉及的方法也为MCI的辅助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刘振辉[8](2021)在《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制备具有导电功能的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利用支架进行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研究电刺激对RSC96细胞生长的影响。(2)制备具有取向性纳米纤维的PLLA纤维膜,并对其进行表征,验证其生物相容性,研究纤维取向性对RSC96细胞信号蛋白的影响。(3)制备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将支架植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探讨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修复效果和机制。方法:(1)利用梯度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通过微结构、溶胀和脱溶涨、导电率、形状记忆功能、载药及药物释放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对制备的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进行表征,对三维立体培养的RSC96细胞进行组织学评价,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行为。(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取向纳米纤维的PLLA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制备的PLLA纤维膜进行表征。利用免疫荧光技术研究纤维取向性对RSC96细胞ERK、P38MAPK、MEK和LRP4蛋白的影响。(3)利用定制的模具制备多微通道导电支架,将第二部分制备的高取向PLLA纤维膜和定制的多微通道导电支架组合成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并将神经支架植入到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将实验动物分为支架组(S)、支架联合电刺激组(S&E)和自体神经移植组(AT),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检测、肌肉组织学检测、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检测来分析仿生导电神经支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1)加入的多壁碳纳米管没有影响琼脂糖支架的孔隙组成比和形状记忆功能,但0.025%wt多壁碳纳米管提高了支架在溶胀平衡状态下的溶胀率和保水能力。多壁碳纳米管改变了琼脂糖支架的电导率、载药及药物释放能力和力学性能。高浓度多壁碳纳米管对RSC96细胞和PC12细胞的增殖有一定影响。电镜下PC12细胞在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上生长状态良好。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未改变RSCs细胞的S100β表达量。当电刺激存在时,RSC96细胞层沿支架纵轴排列较好,0.025%MWCNT-琼脂糖支架和0.05%MWCNT-琼脂糖支架表现出更好的细胞黏附性。(2)制备的PLLA纤维膜为多孔结构,纤维大部分为取向排列,高取向纤维膜的纤维取向性更高,其表面光滑,粗细均匀,纤维间形成立体的三维孔隙并分布于整个纤维膜。取向PLLA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59.06±2.49)MPa,取向PLLA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56.82±2.80)MPa,两种纤维膜拉伸强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取向PLLA纤维膜的杨氏模量为(1037.07±133.30)MPa,高取向PLLA纤维膜的杨氏模量为(971.45±112.39)MPa,两种纤维膜杨氏模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取向PLLA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为364.48±53.79,高取向PLLA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为356.89±40.21,两种纤维膜断裂伸长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增加PLLA纤维膜的取向,并未明显改变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延伸率。改变纤维膜的纤维取向程度,对PLLA纤维膜的降解速率没有影响。取向PLLA纤维膜和高取向PLLA纤维膜对RSC96细胞的增殖均没有影响。和取向性纤维膜相比,高取向的PLLA纤维膜上的RSC96细胞呈现出现明显的丝状伪足,沿着排列整齐的纳米纤维延伸。和取向性PLLA纤维膜相比,高取向PLLA纤维增加了RSC96细胞ERK、P38 MAPK、MEK和LRP4蛋白表达量(P<0.01)。(3)制备的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跟大鼠坐骨神经匹配良好,植入神经缺损出未见异物反应。S&E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结果、肌肉组织学结果、轴突和髓鞘再生效果接近AT组,好于S组。术后12周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H蛋白和S00-β蛋白表达,S&E组和AT组的高于S组(P<0.01),而S&E组接近AT组。LRP4蛋白和P38MAPK蛋白表达,AT组高于S组(P<0.01),但AT和S&E组,S&E组和S组相比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K蛋白和MEK蛋白表达情况,AT组高于S组和S&E组(P<0.01),S&E组和S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具有高的孔隙率、一定的形状记忆功能、载药及药物释放能力、导电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电刺激存在时,具有导电性能的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对RSC96细胞生长具有引导作用。(2)和取向性的PLLA纤维膜相比,高取向性的PLLA纤维膜未改变其力学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增加了ERK、P38 MAPK、MEK和LRP4蛋白的表达量,能引导RSC96细胞生长和迁移,这有利于其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3)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联合电刺激能够增强周围神经再生。电刺激可能通过ES通过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周围神经再生,ERK、P38MAPK、MEK和LRP4可能参与周围神经再生。

徐小欢[9](2020)在《公司透明度、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研发效率》文中指出研发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它对提高生产率与稳定社会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率地利用研发资源更是重中之重。代理理论指出,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经营状态下,管理者的行为无法时刻被出资人关注,因此他们会有动机与机会在制定决策时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损害了企业与出资人的利益。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外界的出资人为保住自己的权益,会降低出资意愿、提高出资成本,最终使企业陷入资源匮乏的困境;另一方面,管理者道德风险可能使外界提供的资源无法被合理使用。尤其对于研发这类投资项目,它保密性强,跨越周期较长,产出不确定性高,致使出资人对资金的使用过程不明晰,管理者也很可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而最终毫无成果,这种情况下,逐利的出资人会提高出资要求,理性的自利经理人会选择逃避研发,也就是说研发项目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代理问题。为了促使企业将研发资源利用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本文在概念上区分了研发与创新,并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变更内容,按照研发时间进程的先后,将研发效率进一步拆分为研发投入效率与研发产出效率。然后,已有研究指出,企业的投资无效率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问题。一方面,财报数据的干净、透明是决定企业内外部人信息是否对等的关键,另一方面,相比于复杂的组织架构,简单的组织更加容易操控和管理,避免信息传递的迟缓和失真。因此,本文将组织透明度与财务透明度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共同称之为公司透明度,探究透明度的改变能否提高公司的研发效率。中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规制来影响制度环境的形成,也可以利用各种政策来分配资源从而有利于某些公司。由于政府对企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依据资源依赖理论,为了缓解资源紧缺的压力、改善政策信息不灵通的现状,企业有动力主动聘请曾经或者目前在政府等相关部门任职的人员来企业担任管理层,方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然而,政治关系的维系是需要付出精力与资源的,它能否起到预期的作用已有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因此本文引入管理者政治关联作为第一个调节变量,探究其对公司透明度与研发效率关系的影响。此外,具有海外经历的管理者是稀缺资源的占有者,掌握着先进的管理方法、前沿的技术以及丰富的人脉资源,而且烙印理论指出这类管理者由于早年在外求学或者工作,具备了更长远的视野,认可研发的价值,同时在道德与法律的双重高压下,会在心里形成忌惮代理问题的长久印记。因此,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与配套条例来吸引人才归国。在上述大背景下,本文将管理者海外经历作为第二个调节变量,检验其是否可以影响公司透明度与研发效率二者间的关系。最终,由于管理者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内部的机制很难对其背景作用的发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引入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融券做空,试图分析其是否能对管理者背景特征、公司透明度与研发效率三者间的关系起到纠偏或者强化作用。本文在现实背景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主假设,并在每个主假设下包含四个分假设,通过对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四方面结论:第一,公司透明度对研发效率具有显着作用,不同于财务透明度对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对称作用,组织透明度对投入与产出效率的作用是非对称的。当公司组织透明度降低时,内部集团效应为企业研发资本化的实现带来资金、技术与消费市场的支持,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会随之升高(组织透明度数值越大代表透明度越低);同时,公司财务透明度正向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效率,随着财务透明度的提高,企业的代理成本降低,而且会缓解外部资金的获取难度,从而促使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会随之提高(财务透明度数值越大代表透明度越低);此外,组织透明度可以影响企业的研发产出效率,当组织透明度较高、企业结构较简单时,信息在内部传递速度加快,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提高,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有效专利更多,会促使企业研发产出效率得到提升;最后,财务透明度影响企业当期的研发产出效率,随着财务透明度的提高,不仅会解决融资问题,更重要的是相当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隐形激励契约,从而促使企业研发产出效率随之提高。第二,高管背景特征对公司透明度与研发投入效率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首先,管理者们的政治关联越强,多个子公司带来的集团效应越明显,组织透明度对研发投入效率的负向影响越强;其次,相比于内部企业集团的知识分享,具有海外经历的管理者自身具备的知识发挥的作用更直接,从而管理者们的海外背景越强,组织透明度对研发投入效率的负向影响越弱;然后,政治关联尽管带来了融资优势,但它同样可以加重企业的代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企业习惯于躲在舒适圈中、缺乏探索惰性,二是重要岗位专业人员的缺失致使决策制定缺乏战略性。因此政治关联无法对公司财务透明度与研发投入效率间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最后,有海外经历的管理者其附带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对代理问题的忌惮,会一定程度上削弱财务透明度的融资与监督作用,导致海外背景对财务透明度与研发投入效率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总体来看,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公司透明度与研发投入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比较稳定。第三,高管背景特征对公司透明度与研发产出效率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首先,当管理者具有政治关联时,这种关系的维系会使企业受到掣肘,分散了企业精力与可用资源,同时这类来自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在决策制定的可行性上无法与科班出身的管理者相媲美,从而会削弱组织透明度对研发产出效率的正向影响;其次,海外背景的管理者一方面可以高效利用手中已有资金,同时依靠宽广的人脉获取更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尽管组织在透明度低时会项目繁多,但这类管理者的能力与技术可以同时推进多个项目,从而会削弱织透明度对研发产出效率的正向影响;然后,政治关联的领导人由于资源便利,容易产生过度自信心理,即使研发失败没有成果产出也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论,也就不需要高财务质量为外界出资人提供额外的细节信息为自己担保,因此政治关联对公司财务透明度与研发产出效率间的关系无法发挥调节作用;最后,在中国这种“大同文化”的氛围下,被国家与企业高额引进的海归们迫切需要用成果证明自己的能力与薪酬匹配,因此财务信息质量这种隐形激励合同对这类管理者产生的研发激励作用更强。第四,考虑到融券卖空的监督治理作用,将市场融券卖空机制引入作为情境变量,由于融资与融券业务对应的是同一群股票,因此按照是否被列为融券卖空标的,将样本分成做空组与非做空组,发现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政治关联带来的优势仅在非做空标的组公司可以实现,在做空标的组会消失;而海外经历带来的激进研发态度、能力与文化烙印会因市场做空的激励得以全面施展,因此做空组中管理者海外经历的调节作用更明显。也就是说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具有或有价值,价值的实现会受到宏观市场环境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将研发效率进一步划分成研发投入效率与研发产出效率,丰富了现有对投资理论的研究,同时将公司透明度进一步划分成组织透明度与财务透明度,一方面拓宽了现有关于公司透明度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指出财务透明度不仅是外界出资者的吹哨人,它同时具有隐性激励契约的作用,从而激励管理者可以更有动力将研发坚持到底。通过研究四者间的因果关系,对公司日后制定经营与发展策略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也就是说公司为了获得研发优势,需要继续保持对透明度的追求,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同时须因时制宜地适当增加企业的组织数量,不可一味追逐规模庞大的表象。此外,本文的实证结果指出,公司在高薪雇用有背景的管理者时,不仅要看其附加的资源、能力等优势,还要考虑随之而来的成本与激励问题,应在考虑其横向特色与纵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当前的战略目标,实现管理者与企业的动态匹配。最后,为融券卖空机制的存在价值提供了微观数据支持。目前监管机构对“裸卖空”采取限制措施,同时证券机构也并不情愿将证券借出,导致卖空这种外部治理机制还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国家金融机构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卖空机制,尤其将那些公司治理不好或者结构背景复杂的公司列为融券卖空标的,从而提升企业的研发效率与价值。

官泽源[10](2020)在《人源线粒体转运酶TOM复合物结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线粒体内约有1000-1500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的能量转化、代谢、脂质生物发生、信号传导和程序性死亡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99%的线粒体蛋白由核基因组编码并在细胞质中翻译,随后被正确转运到线粒体四个不同亚区室中。线粒体中有七个主要的蛋白转位酶复合物负责蛋白前体的运输和装配。TOM复合物是将蛋白前体从细胞质中转移到其他线粒体转位酶复合物的主要入口。TOM复合物由形成通道的β-桶蛋白Tom40和六个其他亚基组成,其中包括受体蛋白Tom20、Tom22、Tom70和三个调节性的小Tom蛋白(Tom5、Tom6、Tom7),这六个亚基均为单个α跨膜螺旋蛋白。除去两个受体蛋白Tom20、Tom70,剩下的五个亚基构成了稳定的TOM核心复合物。TOM核心复合物是由α跨膜螺旋蛋白和β-桶膜蛋白组装成一个功能正确的复合物,其组装的机理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在酵母中,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交联实验分析发现TOM复合物可以形成两个或三个孔,分别对应于二聚体TOM复合物和三聚体TOM复合物。研究表明,二聚体和三聚体之间存在动态转换,这说明TOM复合物在蛋白前体跨外膜转运的各个阶段可能经历结构的重排。每个孔可以相互调节以独立或协同完成蛋白前体的转运,从而适应共翻译导入和高效的导入。在人类中,TOM复合物与某些线粒体疾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综合征。在受损的线粒体中,PINK1会在TOM复合物上积累,然后招募并激活Parkin蛋白激活线粒体自噬。如若未能及时清除异常的线粒体可能会导致早发性帕金森病。研究人员推测PINK1是被TOM复合物横向释放进入外膜。因此,揭示人源二聚体和三聚体TOM复合物的装配机理不仅可以揭示TOM复合物转运蛋白机理,而且还可以为人类线粒体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我们利用冷冻电镜的方法解析了 3.0 A人源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的结构,获得了 4.3 A三聚体TOM复合物的构象。人源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整体结构形成两个对称的孔,包含两份的Tom40、Tom22和小Tom蛋白。因为Tom70、Tom20与TOM核心复合物亲和力较低,我们未能得到包含两个受体蛋白的TOM全复合物结构。结构显示Tom40的β1和β19被埋藏于二聚体界面,并被Tom22稳定,使得Tom40很难侧向打开。在结构中观察到11个脂质样密度,我们推测这些磷脂参与了 TOM复合物中α螺旋和β折叠的组装。基于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源TOM复合物的结构基础和转运分子机理。同时,我们分析了低分辨率的三聚体TOM复合物结构,提出了一种可能的二聚体-三聚体的转换模型,该模型与原子力显微镜和光交联质谱研究一致,表明TOM复合物能够以不同的聚合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这将有助于不同类型蛋白前体的运输。为了验证三聚体TOM复合物存在于人线粒体上,我们利用交联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证实我们所观测的三聚体TCM复合物是正确的。相对于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在三聚体TOM复合物中发生了 Tom40的结构重排,从而使得其中一个Tom40的β链的打开成为可能。我们推测三聚体TOM复合物可能适用于Tom40的横向释放。总的来说,我们的数据揭示了人源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和人源三聚体TOM复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结构。通过结构分析和生化验证,为理解人TOM复合物的分子转运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我们阐明了脂质是如何连接α螺旋和β折叠。此外,我们在线粒体水平上进行交联实验,提供了人线粒体中存在三聚体TOM复合物的生化证据,这表明人TOM复合物以不同的低聚物状态存在于细胞中,以促进底物转运。例如在去极化的线粒体中,三聚体TOM可能将类似于PINK1的底物横向释放到线粒体外膜并聚集在外膜。然而,获得更高分辨率的人源三聚体TOM复合物从而解释其他TOM组分在三聚体组装中的作用仍然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另外,获得结合有蛋白前体的TOM复合物的精细结构对于充分理解线粒体外膜蛋白易位机理非常有帮助。

二、MichaelJ.Miller PC的创新并没有停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chaelJ.Miller PC的创新并没有停止(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游戏教科书:历史·商业·技术》(第3-4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1.2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2.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2.2.1 Main Content and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2.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3.1.1 Transformation of Part of Speech
        3.1.2 Polysemous Words
        3.1.3 Games-Related Words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al Level
        3.2.1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3.2.2 Translation of Adverbial Clauses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4.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4.1.1 Amplification
        4.1.2 Adding Footnotes
        4.1.3 Choice of Word Meanings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Syntactical Level
        4.2.1 Combination
        4.2.2 Division
        4.2.3.Restructuring
Chapter Five SUMMARY
    5.1 Gains in the Translation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2)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第一章 概念及文献综述
    1.1 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1.1.1 激发急性应激的实验程序
        1.1.2 急性应激的效应
    1.2 性别
        1.2.1 性别的概念
        1.2.2 性别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1.3 感觉门控
        1.3.1 P_(50)门控功能的重要性及神经源
        1.3.2 感觉门控加工的性别差异及急性应激影响研究
        1.3.3 以往研究总结
    1.4 工作记忆
        1.4.1 人类工作记忆的性别差异研究
        1.4.2 急性应激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1.4.3 急性应激、性别对工作记忆加工的影响及总结
    1.5 抑制功能
        1.5.1 急性应激对抑制控制的影响研究
        1.5.2 抑制控制的性别差异研究
        1.5.3 急性应激、性别对抑制控制加工的影响及总结
2 第二章 问题提出、研究思路、意义及创新之处
    2.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2.2.1 研究一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影响的行为研究
        2.2.2 研究二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功能效应的ERP研究
        2.2.3 研究三急性应激对两性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
        2.2.4 研究四急性应激对两性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2.3 研究的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第三章 研究一: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影响的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和程序
        3.2.1 被试
        3.2.2 程序
    3.3 统计结果
        3.3.1 情绪状态和心血管系统反应
        3.3.2 工作记忆任务表现
    3.4 讨论
    3.5 结论
4 第四章 研究二: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功能效应的ERP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和程序
        4.2.1 被试
        4.2.2 程序和刺激
        4.2.3 应激诱发及唾液皮质醇测量
        4.2.4 脑电数据记录和处理
        4.2.5 变量提取和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情绪状态和应激激发
        4.3.2 行为数据
        4.3.3 ERP数据
    4.4 讨论
    4.5 结论
5 第五章 研究三:急性应激对两性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与程序
        5.2.1 被试
        5.2.2 程序
        5.2.3 听觉刺激
    5.3 EEG记录和分析
        5.3.1 EEG记录
        5.3.2 EEG数据分析
    5.4 统计结果
        5.4.1 情绪状态,特质焦虑和应激状态
        5.4.2 脑电数据
    5.5 讨论
    5.6 本研究结论
6 第五章 研究四:急性应激对两性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与程序
        6.2.1 被试
        6.2.2 程序
        6.2.3 Stroop任务及刺激材料
    6.3 近红外脑成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6.4 统计分析
    6.5 统计结果
        6.5.1 量表及生理唤醒数据的统计结果
        6.5.2 行为数据结果
        6.5.3 近红外脑成像数据结果
    6.6 讨论
    6.7 本研究结论
7 第七章 总讨论和结论
    7.1 关于抑制功能和Stroop任务作为一种测量范式
    7.2 关于应激和应激效应机制
    7.3 关于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7.4 关于现实应用
        7.4.1 测评方面
        7.4.2 教育方面
    7.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光源探测器位置及f NRIS有效通道MNI坐标及皮层定位分区标签
附录2 使用的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契机:回应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现实需要
        (二)教育旨归: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教学反思: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四)实践基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的教育实践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方法
        (二)量化研究方法
    五、研究工具
    六、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七、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一)研究的创新性
        (二)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差异的研究
        (二)教师教学反思培养策略的研究
        (三)教师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适切性与匹配性的研究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工具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三、技术接受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过程的研究
        (二)教师采纳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教师教学反思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
    二、教师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二)教师的个人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三、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一)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拓展模型
        (二)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
        (三)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
        (四)社会认知理论(SCT)模型
        (五)整合TAM与 TPB(C-TAM-TPB)模型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理论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关系的理论构建
        (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核心目标
        (二)教学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动的中介力量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是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前提的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绩效预期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困难预期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群体影响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便利条件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意向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行为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及差异分析
    一、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
        (二)问卷编制与问卷题项修订
        (三)研究场所与研究对象选择
        (四)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总体发展水平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的差异比较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的差异比较
    三、调查研究结论
        (一)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个案实证研究
    一、个案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与确定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三)三级编码结果及信息饱和度检验
        (四)研究信度、效度与伦理
    二、小学语文教师M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三、小学语文教师N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四、小学语文教师O的个案研究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五、个案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验证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与测量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测量
    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一)影响因素PLS-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二)影响因素PLS-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三、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一)影响因素CB-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二)影响因素CB-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四、实证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
        (一)创设适宜教师采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情境
        (二)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弱化教学困惑
        (三)提供更为健全且系统的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建议
        (一)个人哲学: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文化根基
        (二)实践批判: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实践范式
        (三)技术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
        (四)虚拟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平台建设
        (五)技术参与监控: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监控体系建设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二、研究展望
        (一)开发更为完善的研究工具
        (二)拓展研究对象的选择范畴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访谈提纲
        (一)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访谈提纲
        (二)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访谈提纲
        (三)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1 前列腺癌
        1.1 PCa发病现状
        1.2 PCa形成因素
        1.3 PCa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1.4 PSA与PCa的关系
    2 肿瘤分子标志物与PCa
        2.1 肿瘤分子标志物与癌症
        2.2 PCa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2.3 肿瘤标志物在PCa药物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3 BLM解旋酶
        3.1 BLM解旋酶的结构与功能
        3.2 BLM解旋酶的细胞生物学功能
        3.3 BLM解旋酶与肿瘤
    4 EZH2 蛋白
        4.1 EZH2蛋白的结构与分子功能
        4.2 EZH2蛋白与肿瘤
    5 BLM、EZH2与PCa
        5.1 BLM、EZH2在PCa的靶向研究
        5.2 BLM和EZH2与PCa的相关性分析
    6.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7.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7.1 研究内容
        7.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BLM相互作用蛋白筛选和MS鉴定及BLM/EZH2 的定位
    1 材料
        1.1 主要实验仪器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细胞系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蛋白提取
        2.3 蛋白含量测定(BCA微孔酶标仪法)
        2.4 免疫共沉淀(免疫磁珠法)
        2.5 SDS-PAGE电泳
        2.6 Western Blotting检测
        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2.8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蛋白诱导表达
        2.9 原核蛋白提取
        2.10 GST-pull down
        2.11 间接免疫荧光
        2.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2.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BLM蛋白在RWPE-1、PC3、22RV-1、LNcap细胞中的表达
        3.2 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筛选与BLM具有互作的蛋白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互作蛋白
        3.4 Co-IP正反向验证BLM与EZH2存在相互作用
        3.5 BLM蛋白与EZH2蛋白体外相互作用验证
        3.6 前列腺癌细胞中BLM与EZH2的亚细胞定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BLM及EZH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关联
    1 材料
        1.1 实验标本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主要实验试剂
    2 方法
        2.1 免疫组化实验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BLM和EZH2在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差异性比较
        3.2 BLM和EZH2在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分布
        3.3 BLM和EZH2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分析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BLM和EZH2干扰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细胞系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2.3 蛋白的WB检测
        2.4 siRNA干扰序列的合成
        2.5 细胞转染
        2.6 细胞存活率检测
        2.7 细胞周期检测
        2.8 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
        2.9 细胞划痕实验
        2.10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2.11 细胞增殖实验(MTS法)
        2.1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检测
        3.2 BLM特异性抑制剂对PC3细胞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3.3 BLM、EZH2和P53蛋白干扰前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3.4 干扰BLM和EZH2后对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划痕愈合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BLM和EZH2干扰或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1 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动物
        1.3 细胞系及载体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2.3 蛋白的WB检测
        2.4 重组质粒的构建
        2.5 ChIP-seq实验
        2.6 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
        2.7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2.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ChIP-seq实验检测EZH2可能作用的启动子区
        3.2 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EZH2蛋白与MDM2启动子区的结合
        3.3 干扰或过表达BLM和EZH2对PC3细胞P53和MDM2蛋白的影响
        3.4 干扰或过表达BLM和EZH2对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划痕愈合、克隆形成的影响
        3.5 BLM和EZH2相互作用对PC3细胞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3.6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BLM和EZH2对PC3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Ⅱ:论文涉及的试剂配方

(5)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晕动症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6)发展和应用质谱检测方法开展模型小鼠代谢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质谱分析技术
    1.1 质谱仪
        1.1.1质谱仪基本原理
        1.1.2 质谱仪基本结构
        1.1.3 质谱仪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1.2 质谱图
        1.2.1 质谱图基本内容
        1.2.2 质谱图中相关定义解析
        1.2.3 分辨率对质谱结果影响
    1.3 离子化方法
        1.3.1 离子化方法简介
        1.3.2 离子化方法选择
        1.3.3 电喷雾电离(ESI)
        1.3.4 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
    1.4 质量分析器
        1.4.1 质量分析器简介
        1.4.2 质量分析器选择
        1.4.3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
        1.4.4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1.5 串联质谱分析
        1.5.1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1.5.2 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
        1.5.3 基质效应
        1.5.4 生物学应用
    1.6 质谱成像技术
        1.6.1 质谱成像技术简介
        1.6.2 样品制备基本原则
        1.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6.4 生物学应用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应用质谱成像技术探究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代谢变化
    2.1 昼夜节律
        2.1.1 昼夜节律概述
        2.1.2 脑组织中的时钟
        2.1.3 昼夜节律紊乱与疾病相关性
    2.2 本课题研究意义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 仪器调谐校正
        2.3.2 DESI信号优化
        2.3.3 标准品信号检测
        2.3.4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构建
        2.3.5 小鼠脑组织冷冻切片
        2.3.6 DESI成像条件优化
        2.3.7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DESI-MSI
        2.3.8 DESI-MSI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标准品信号检测
        2.4.2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切片
        2.4.3 DESI-MSI条件筛选
        2.4.4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DESI-MSI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用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实现模型小鼠内源性神经肽的定量检测
    3.1 内源性神经肽
        3.1.1 概述
        3.1.2 催产素(OT)
        3.1.3 精氨酸-加压素(AVP)
        3.1.4 内源性神经肽定量检测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
        3.2.2 调谐与校正
        3.2.3 质谱方法建立及优化
        3.2.4 样品前处理方法筛选
        3.2.5 内源性神经肽定量检测
        3.2.6 基质效应考察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催产素及精氨酸-加压素质谱方法优化
        3.3.2 前处理方法筛选
        3.3.3 血浆基质效应考察
        3.3.4 小鼠血浆中催产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定量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单通道电生理技术探究手性药物对镜像M2质子通道的作用
    4.1 镜像生命和镜像蛋白
        4.1.1 镜像生命
        4.1.2 镜像蛋白
        4.1.3 镜像蛋白研究对药物开发的意义
    4.2 M2质子通道
        4.2.1 M2质子通道简介
        4.2.2 M2质子通道抗药性突变
    4.3 单通道电生理技术
        4.3.1 人工磷脂双分子层技术
        4.3.2 单通道分析
    4.4 实验材料与方法
        4.4.1 D-M2蛋白的化学合成
        4.4.2 L-M2蛋白的化学合成
        4.4.3 化学合成L/D-M2蛋白鉴定
        4.4.4 构建人工磷脂双分子层
        4.4.5 单通道样品制备
        4.4.6 单通道电生理记录
        4.4.7 数据处理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L-/D-M2蛋白的化学合成
        4.5.2 L-/D-M2蛋白生物学活性验证
        4.5.3 L-/D-M2蛋白药理学活性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质谱检测方法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展望
    5.1 引言
    5.2 质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生物组织研究
    5.3 质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多肽/蛋白定量检测
参考文献
附录1 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组织全脑扫描结果
附录2 小鼠脑组织DESI-MSI化合物匹配结果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轻度认知障碍的大脑功能网络特征学习与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BFN构建方法研究现状
        1.2.2 BFN特征学习研究现状
        1.2.3 BFN分类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结构编排
2 基于GNMF的 e MCI大脑功能子网络提取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数据与方法
        2.2.1 研究框架
        2.2.2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2.2.3 DBFN与聚合矩阵构建
        2.2.4 NMF与 GNMF原理
        2.2.5 功能子网络提取
    2.3 结果
        2.3.1 功能子网络的最优个数
        2.3.2 两类被试功能子网络的可视化结果
        2.3.3 不同矩阵分解方法对比
        2.3.4 拓扑属性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VAE的 e MCI大脑功能状态分析研究
    3.1 引言
    3.2 数据与方法
        3.2.1 研究框架
        3.2.2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3.2.3 DBFN与向量化
        3.2.4 VAE降维与GMM聚类
        3.2.5 CFN与功能状态转换
    3.3 结果
        3.3.1 VAE训练和最优聚类个数
        3.3.2 CFN可视化与分析
        3.3.3 不同方法对比
        3.3.4 状态转换与时间属性分析
        3.3.5 隐变量矩阵不同的处理方式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HMR的 DBFN构建和MCI分类研究
    4.1 引言
    4.2 数据与方法
        4.2.1 研究框架
        4.2.2 实验数据与预处理
        4.2.3 DBFN构建方法
        4.2.4 基于MR的BFN构建方法
        4.2.5 基于HMR的 DBFN构建方法
        4.2.6 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和分类
    4.3 结果
        4.3.1 参数的敏感性
        4.3.2 BFN可视化
        4.3.3 不同方法的分类性能
        4.3.4 关键脑区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8)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多微通道导电神经支架的设计和制备及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检测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对象及主要试剂
        1.3 实验分组及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聚左旋乳酸取向性纤维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对象及主要试剂
        1.3 实验分组及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对象和主要试剂
        1.3 实验分组和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9)公司透明度、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研发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研发效率
    2.2 公司透明度
    2.3 管理者背景特征
    2.4 融券卖空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2 理论模型
    3.3 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衡量与模型构建
第5章 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5.2 假设检验
    5.3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
    5.4 进一步检验
    5.5 假设汇总与分析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管理建议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人源线粒体转运酶TOM复合物结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线粒体蛋白运输
        1.2.1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1.2.2 线粒体蛋白运输的信号和载体
        1.2.2.1 线粒体蛋白中的靶向信号
        1.2.2.2 线粒体蛋白运输的几种蛋白机器
        1.2.3 线粒体蛋白运输的途径(与TOM复合物相关)
        1.2.3.1 TOM复合物识别蛋白前体靶向信号
        1.2.3.2 线粒体外膜蛋白的生物发生
        1.2.3.3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生物发生
        1.2.3.4 线粒体内膜蛋白的生物发生
        1.2.3.5 线粒体基质蛋白的生物发生
    1.3 线粒体外膜蛋白转运酶TOM复合物
        1.3.1 TOM复合物在低等真核生物中的鉴定与功能
        1.3.2 TOM复合物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的鉴定与功能
        1.3.3 TOM复合物的组成
        1.3.3.1 Tom70
        1.3.3.2 Tom20
        1.3.3.3 Tom40
        1.3.3.4 Tom22
        1.3.3.5 小Tom蛋白(Tom5,Tom6,Tom7)
        1.3.4 TOM复合物的生物发生
    1.4 线粒体磷脂与TOM复合物
        1.4.1 线粒体主要的脂质
        1.4.2 心磷脂对于线粒体外膜蛋白生物发生的影响
        1.4.3 磷脂酰乙醇胺对于线粒体外膜蛋白生物发生的影响
        1.4.4 磷脂酰胆碱对于线粒体外膜蛋白生物发生的影响
    1.5 TOM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1.5.1 TOM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1.5.2 TOM复合物蛋白转运机理的研究
        1.5.3 TOM复合物的横向释放
    1.6 TOM复合物与疾病相关的研究
        1.6.1 帕金森综合症
        1.6.2 病原性效应蛋白导致的疾病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
        2.2.1 质粒载体、菌株和细胞系
        2.2.1.1 实验中使用的质粒载体
        2.2.1.2 实验中使用的菌株和细胞系
        2.2.2 实验常用溶液及试剂配方
        2.2.2.1 分子克隆的试剂配方
        2.2.2.2 线粒体纯化的试剂配方
        2.2.2.3 蛋白纯化的试剂配方
        2.2.2.4 蛋白质检测试剂配方
    2.3 实验方法
        2.3.1 目的蛋白的分子克隆及pMLink的组装
        2.3.1.1 目的蛋白的分子克隆
        2.3.1.2 目的蛋白的pMLink组装
        2.3.2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及转染
        2.3.3 线粒体分离提取
        2.3.3.1 小量线粒体的粗提
        2.3.3.2 大量线粒体的提取
        2.3.4 目的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2.3.4.1 膜蛋白萃取
        2.3.4.2 亲和层析纯化
        2.3.4.3 分子筛纯化
        2.3.5 蛋白样品检测实验和相互作用验证实验
        2.3.5.1 蛋白凝胶检测实验
        2.3.5.2 Western blot实验
        2.3.6 电镜样品制备
        2.3.6.1 负染样品制样
        2.3.6.2 冷冻电镜样品制样
        2.3.7 冷冻电镜样品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
        2.3.7.1 电镜观察和初筛
        2.3.7.2 Titan电镜数据收集
        2.3.7.3 冷冻电镜数据处理
        2.3.8 质谱检测实验
        2.3.8.1 蛋白质谱检测实验
        2.3.8.2 蛋白中磷脂的鉴定
        2.3.9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10 本文的实验路线
第三章 人源TOM复合物结构和功能研究
    3.1 人源TOM复合物的表达与纯化
        3.1.1 人源TOM复合物表达探索
        3.1.2 人源TOM复合物纯化探索
        3.1.2.1 膜蛋白去垢剂筛选及蛋白质性优化
    3.2 人源TOM复合物的冷冻电镜样品优化与分析
        3.2.1 人源TOM复合物的冷冻电镜观察
        3.2.2 人源TOM复合物冷冻电镜数据处理与结构解析
    3.3 人源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冷冻结构分析
        3.3.1 人源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中存在大量的磷脂
        3.3.2 Tom40在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是一个相对稳定的β桶结构
        3.3.3 Tom22对稳定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有决定性作用
        3.3.4 Tom22的N端胞质结构具有底物结合的结构基础
        3.3.5 小蛋白参与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的正确组装
        3.3.6 磷脂参与TOM复合物的组装
        3.3.7 人源和酵母二聚体TOM核心复合物结构比较
        3.3.8 具有N端前导序列的前体蛋白通过TOM复合物可能的途径
    3.4 人源TOM全酶复合物表达纯化探索
    3.5 人源三聚体TOM复合物低分辨率结构解析
    3.6 人源三聚体TOM复合物低分辨率结构功能
        3.6.1 二聚体三聚体转换模型
        3.6.2 化学交联实验验证三聚体TOM复合物模型
        3.6.3 Tom40横向打开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4.1 本课题的创新点
        4.1.1 在TOM复合物组装中,磷脂发挥桥梁作用
        4.1.2 Tom40的结构重排形成三聚体TOM复合物
        4.1.3 TOM复合物横向释放机理探究
    4.2 未来计划
        4.2.1 TOM复合物体外转运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4.2.2 解析TOM复合物全酶结构
        4.2.3 解析高分辨率三聚体人源TOM复合物结构
        4.2.4 解析TOM复合物与底物的结构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MichaelJ.Miller PC的创新并没有停止(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游戏教科书:历史·商业·技术》(第3-4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慧敏.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D]. 辛增友. 辽宁师范大学, 2021(12)
  • [3]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翀.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BLM-EZH2相互作用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 阮涌. 贵州大学, 2021(01)
  • [5]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赵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6]发展和应用质谱检测方法开展模型小鼠代谢变化研究[D]. 郭晴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轻度认知障碍的大脑功能网络特征学习与分类研究[D]. 季一新. 常州大学, 2021(01)
  • [8]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的研究[D]. 刘振辉.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9]公司透明度、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研发效率[D]. 徐小欢. 吉林大学, 2020(03)
  • [10]人源线粒体转运酶TOM复合物结构功能研究[D]. 官泽源.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标签:;  ;  

MichaelJ.Miller PC 创新并未停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