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

区域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

一、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任以胜,陆林,韩玉刚[1](2022)在《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框架》文中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旅游资源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关系日益密切,树立新旅游资源观是对区域发展实践的再认识和再实践,能够为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梳理与总结传统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1)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向日益多元,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完善理论"的良性互动局面。(2)新旅游资源观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价值观念变革、旅游需求提升、人均收入提高等背景下,人们对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配置、重组和优化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人们的思维认知对旅游资源性状改变的一种能动响应。新旅游资源观是对传统旅游资源观的根本突破,呈现出新旅游资源价值观、新旅游资源利用观、新旅游资源发展观、新旅游资源效益观和新旅游资源空间观等特征。(3)从旅游资源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旅游资源区域效益、旅游资源空间重构等方面构建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的"五维一体"的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体系,强化旅游资源的跨区域聚合、竞合与融合,揭示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4)面对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方法引进是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研究的必然趋势。

魏宇[2](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梁妍[3](2021)在《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量村庄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来,尤其是大城市周边未经开发且具有特色资源的村庄。北京延庆地区由于地理区位、政策、生态环境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村庄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及文化特色,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延庆地区大量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涉足发展旅游产业繁荣的表象下,实际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因其缺乏对自身特色资源旅游价值的清醒认知,缺少旅游准入机制及产业发展后续的管理机制,导致产业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不均衡,且产业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村庄文化特色逐渐消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针对当前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种对自身旅游发展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从多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现有乡村旅游适宜性相关理论及经典案例,基于ZMET隐喻抽取技术深度提取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的特色资源并确定其旅游发展特征,对进行评价旅游适宜性的村庄进行初步筛选。将“旅游资源评价要素”与“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基于IPA分析法构建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两种,即旅游适宜型与非旅游适宜型,旅游适宜型又分为优先发展型、选择发展型与有条件发展型三类,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旅游产业的适宜程度的依据。针对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整体空间、公共空间、建筑空间、景观空间、设施空间及管控措施层面产生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在保护乡村空间文脉肌理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与管理发展建议。从村庄整体空间角度看,关注村庄整体风貌的延续,构建多层级空间序列,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从村庄公共空间角度看,将延续公共空间风貌、线性优化街巷空间与创新文化体验功能植入三方面内容为主营造公共空间特色;针对建筑空间,从空间升级以及功能植入与置换的角度优化传统建筑、民宿建筑与一般民居建筑;从景观空间角度看,将景观空间分为自然景观、田园景观与村庄内部景观,优化景观空间需基于自然规律与乡土特征,构建递进式的景观序列;从村庄服务设施空间角度看,将服务设施分为旅游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类,针对村庄基本生活需求与旅游发展容量进行完善及优化,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以延庆慈母川村为例,通过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的评价结果,验证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与空间优化策略的合理性、实用性与普适性。本文研究的内容可为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产业发展决策及旅游空间优化建设方向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邹成成[5](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白凯,王馨[6](2020)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更新审视与研究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独特的存在,是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关键要素,也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总结国内旅游资源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主题,将其划分为萌芽起步期、发展成熟期和停滞衰退期三个研究阶段,研究主题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概念界定、调查实践、评价与开发等;对2017年更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进行系统解读,重点分析其内容的全新变化并且深入剖析尚且存在的问题;对接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重点从旅游资源概念、分类、调查和评价四个方面说明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延伸讨论,明晰旅游资源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以有益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郭鹏飞[7](2020)在《福建沿海“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潜力研究》文中提出

刘雪[8](2020)在《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对非遗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陇南市拥有数量可观、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资源。非遗与旅游的结合对于促进陇南市非遗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择陇南市非遗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RMP分析模式,从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和旅游行为学等理论,依据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其变化,结合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条件分析,对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进行了产品适宜性转化评价,进而梳理出其产品开发存在的“三大问题”。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本文提出了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并尝试构建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体系。最后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市非遗在资源赋存在传统表演类、工艺美术类、民俗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看,表演类、节庆类和技艺类非遗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基于陇南非遗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这“三大价值”,本文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此外应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原则,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产品的培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以实现非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开发。

褚华凯[9](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旅游业已经从“景点旅游”时代迈向“全域旅游”时代,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观光旅游成为当下的热点。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资源的界定不再局限于景区,资源的价值内涵和外在条件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探讨旅游资源的重新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学术界的研究还相对缺乏,目前还没有一个适用于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不能为实际的规划开发提供有效指导。为此,本文选取了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旅游资源评价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全域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进展,提出了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其次,在参考现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把握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资源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最后,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临安区的旅游资源展开评价分析,进而提出了杭州市临安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研究发现:全域旅游是以资源遍在化、服务休闲化、产业融合化、管理综合化和全民共享化为特征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资源的休闲游憩价值、整体性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将得到凸显;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共设4个评价层级19个评价指标,既有旅游资源自身价值的评价,又包含区域旅游环境的分析,体现了全域旅游时代的主要特征,拓展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临安区旅游资源整体品质优良,储量丰富,全域旅游潜力分区和特色资源鲜明,未来可构建“一轴三核三区”的空间开发格局,通过全域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做强、多级资源联动和全民资源共享,建设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山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李芳[10](2020)在《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文中提出基于文献阅读、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等相关理论,首先对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相关基础概念与文献进行梳理;其次根据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和特征以及通过对代表性分类方法的把握,进而构建出分类体系;接着根据评价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层次权重值;最后,收集到浦东新区481个休闲旅游资源单体的基本情况,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借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定义为:城市空间体系中凡可以为休闲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能吸引人们产生休闲旅游活动的各种事物和要素。(2)通过对主要代表性分类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并结合提出分类依据,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对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定义,综合考虑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和特征,构建新的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包含两个大类、七个中类、25个小类、85个基本类型。(3)构建城市休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首先,根据城市休闲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3个评价准则、9个评价项目和28个评价因子共4个层次组成;进而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后,利用得到的权重值,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等级进行判定。(4)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样本数据空间分布分析,显示浦东新区内休闲旅游资源形成五点集中状和三带状的空间分布特征。(5)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分类结果表明:浦东新区物质型城市休闲旅游资源数量最多,中类以城市文化休闲类单体数量最多,小类以建筑园林景观单体数量最多。(6)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评价方面,定性评价显示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丰富,更加注重文化因素;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上海科技馆、浦东滨江大道、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旅游节属于B级休闲旅游资源,黄浦江、上海野生动物园、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石库门里弄住宅、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属于C级休闲旅游资源,陆家嘴环形天桥属于D级休闲旅游资源,且上海科技馆、浦东滨江大道、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旅游节、黄浦江、上海野生动物园、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石库门里弄住宅、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属于优良级休闲旅游资源,陆家嘴环形天桥属于普通级级休闲旅游资源。

二、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1.1 旅游资源概念
    1.2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1.2.1 旅游资源分类
        1.2.2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1.2.3 旅游资源评价
    1.3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1.3.1 旅游资源开发竞争
        1.3.2 旅游资源开发合作
        1.3.3 旅游资源开发竞合
    1.4 旅游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
2 传统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研究有待更加完善
    2.2 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研究有待更加深入
    2.3 旅游资源综合价值及价值转化研究有待更加系统
3 新旅游资源观的内涵及其特征
    3.1 新旅游资源观的内涵
    3.2 新旅游资源观的特征
4 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框架
    4.1 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研究
    4.2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4.3 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研究
    4.4 旅游资源区域效益研究
    4.5 旅游资源空间重构研究
    4.6 研究方法创新研究
5 结论

(2)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3.4.1 概述
        3.4.2 评价标准
        3.4.3 评价方法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4.1 概念与功能
        4.1.1 概念界定
        4.1.2 功能作用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4.2.1 构建目的
        4.2.2 构建思路
        4.2.3 评价概念模型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4.3.1 评价机构
        4.3.2 评价程序
    4.4 评价指标
        4.4.1 指标设计思路
        4.4.2 评价指标构建
    4.5 评价方法
        4.5.1 评价方法考量
        4.5.2 评价方法应用
    4.6 评价分等定级
        4.6.1 分等定级依据
        4.6.2 评价等级划分
    4.7 本章小结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5.1.1 评价维度分析
        5.1.2 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流程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5.4 评价指标构建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6.3.3 权重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7.1 研究区概况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7.2.1 构建目标
        7.2.2 构建原则
        7.2.3 评价指标构建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7.3.3 权重计算
        7.3.4 评价总分计算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7.4.1 评价分等定级
        7.4.2 评价结果分析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旅游区位论
        2.1.3 AVC三元论
        2.1.4 旅游环境容量理论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感受自然野趣意境:日本美星町
        2.2.2 感受历史文化沉淀:玉皇庙村
        2.2.3 体验田园新生活:明月村
        2.2.4 体验民俗文化魅力:霹破石村
        2.2.5 归纳与借鉴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3.1 村庄基本概况
        3.1.1 地域分布情况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2 村庄特色资源要素梳理
        3.2.1 历史文化资源
        3.2.2 生态文化资源
    3.3 旅游发展背景下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解读
        3.3.1 乡村旅游内涵解读
        3.3.2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征
    3.4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特色资源识别
        3.4.1 研究样本选取
        3.4.2 引导式访谈设计
        3.4.3 引导式访谈资料分析
        3.4.4 构念提取及分类整理
        3.4.5 绘制特色资源共识地图
    3.5 村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旅游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4.1.1 旅游产业驱动力分析
        4.1.2 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4.1.3 旅游发展现状概况
        4.1.4 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4.2 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4.2.1 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
        4.2.2 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4.2.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4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3 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3.1 评价要素选择
        4.3.2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
        4.3.3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
        4.3.4 评价指标赋分规则
    4.4 指标权重设置
        4.4.1 指标权重确认方法
        4.4.2 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分结果分析
        4.4.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5 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4.5.1 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4.5.2 基于IPA分析构建R-E模型
        4.5.3 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导向下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优化策略
    5.1 旅游发展需求下的村庄空间问题分析
        5.1.1 村庄新旧风貌融合界限突兀
        5.1.2 村庄公共空间设计现代化
        5.1.3 村庄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5.1.4 传统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5.1.5 村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空间不足
    5.2 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5.2.1 保护和发展并存原则
        5.2.2 空间规划整体性原则
        5.2.3 空间尺度适宜性原则
        5.2.4 空间建设经济性原则
    5.3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地域特色维育
        5.3.1 延续空间文脉肌理
        5.3.2 维护生态空间乡土意境
    5.4 优化村庄整体空间
        5.4.1 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
        5.4.2 增强村庄空间结构序列性
    5.5 营造特色公共空间
        5.5.1 公共空间风貌延续与功能更新
        5.5.2 街巷空间线性优化与多功能植入
        5.5.3 创新文化体验空间构建
    5.6 融合新旧建筑空间
        5.6.1 传统建筑分级优化改造
        5.6.2 民宿建筑空间功能满足多元主体需求
        5.6.3 一般民居空间优化设计融合乡土要素
    5.7 构建多层级景观空间
        5.7.1 自然景观空间营造尊重山水格局
        5.7.2 田园景观空间设计体现地域特色
        5.7.3 村庄内部景观营造延续乡土文化特色
    5.8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空间
        5.8.1 增加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5.8.2 完善交通设施布局
        5.8.3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布局
    5.9 建立长效管控机制
        5.9.1 搭建长效管控平台
        5.9.2 强化旅游服务保障机制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策略
    6.1 慈母川村基本概况
        6.1.1 区位交通
        6.1.2 自然环境
        6.1.3 土地利用现状
        6.1.4 现状人口规模
        6.1.5 现状产业结构
        6.1.6 村庄现状风貌特征
    6.2 慈母川村旅游发展优势
        6.2.1 村庄特色资源优势
        6.2.2 村庄周边旅游资源优势
        6.2.3 旅游市场潜力优势
    6.3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
        6.3.1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6.3.2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6.3.3 旅游适宜性评价赋分结果
        6.3.4 R-E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6.4 慈母川村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6.4.1 村庄旅游空间布局混乱
        6.4.2 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6.4.3 公共空间设计文化特色不足
        6.4.4 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6.5 慈母川村空间优化策略
        6.5.1 村庄主体空间功能布局优化
        6.5.2 街巷空间格局与道路等级优化
        6.5.3 节点空间与景观空间乡土化设计
        6.5.4 建筑形式与院落空间功能性改造
    6.6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延庆村落特色文化资源调查问卷及访谈邀请
    附录2-旅游适宜性指标重要性专家问卷调查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5)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更新审视与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趋势和主题
    1.1 研究趋势
    1.2 研究主题
        1.2.1 概念界定
        1.2.2 调查实践
        1.2.3 评价与开发
2《国标》的革新与问题
    2.1 全新变化
        2.1.1 概念界定更为精确
        2.1.2 资源分类包容性增强
    2.2 存在问题
        2.2.1 传统资源观的束缚
        2.2.2 旅游资源分类欠科学
        2.2.3 旅游资源评价较主观
3 相关研究与《国标》的对话
    3.1 旅游资源的概念
    3.2 旅游资源的分类
    3.3 旅游资源的调查
    3.4 旅游资源的评价
4 结论

(8)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世界普遍重视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
        1.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一直为学界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1.3.2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现状
        1.3.3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2.1.2 非遗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品开发昂普模式(RMP)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理论
        2.2.3 旅游产品开发理论
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R性分析
    3.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1 陇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2 陇南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3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2.1 陇南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2.2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分布状况
        3.3.1 陇南市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3.3.2 陇南市各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3.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
        3.4.1 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3.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对应关系
        3.4.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3.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5.1 定性分析评价
        3.5.2 定量分析评价
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M性分析
    4.1 陇南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4.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
        4.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P性分析
    5.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分析
        5.1.1 政治政策条件优越
        5.1.2 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5.1.3 地域分布和组合特征良好
        5.1.4 区位交通条件便利
    5.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评价
        5.2.1 R-P共生模式
        5.2.2 R-P提升模式
        5.2.3 R-P伴生模式
    5.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5.3.1 非遗旅游资源的产品转化度低
        5.3.2 非遗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效应不明显
        5.3.3 非遗产品开发控制性框架未构建完善
6 RMP模式下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6.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6.1.1 “保护性”与“原真性”并重原则
        6.1.2 “资源依托+市场导向性”原则
    6.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6.2.1 发挥政府主导,开展普查
        6.2.2 合理借鉴他人,创新开发
        6.2.3 加强区域协作,联合发展
    6.3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6.3.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主枝”(分类)构建
        6.3.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细枝”(产品)设计
        6.3.3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
7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7.1 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
        7.1.1 生活化恢复民俗节庆活动类非遗文化活动
        7.1.2 舞台化再造民间表演艺术类非遗文化旅游产品
        7.1.3 商品化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旅游商品
        7.1.4 情境化口头传统表现类非遗文化旅游氛围
    7.2 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
    7.3 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
        7.3.1 原生地静态开发基础型旅游产品
        7.3.2 原生地活态开发提高型旅游产品
    7.4 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
    7.5 完善旅游产品培育和保障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专家赋分表
附录二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问卷调查(李克特量表法)
附录三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美感质量评价
        2.1.2 文化遗产价值评价
        2.1.3 货币价值评价
        2.1.4 国外研究的趋势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方法
        2.2.2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
        2.2.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应用
        2.2.4 国内研究的趋势
    2.3 研究总结
3 全域旅游和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
    3.1 全域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3.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3.1.2 全域旅游的特征
    3.2 全域旅游的应用进展
        3.2.1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3.2.2 全域旅游的实证研究
    3.3 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
4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依据和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权重值的确定
        4.3.1 构建判断矩阵
        4.3.2 确定指标权重
        4.3.3 指标权重分析
    4.4 评价指标赋分
5 杭州市临安区旅游资源评价
    5.1 研究区域概述
        5.1.1 区域基本情况
        5.1.2 旅游业发展现状
        5.1.3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临安区旅游资源概况
        5.2.1 旅游资源调查情况
        5.2.2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丰度
        5.2.3 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
    5.3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临安区旅游资源评价
        5.3.1 旅游资源品质分析
        5.3.2 旅游资源储量分析
        5.3.3 旅游资源潜力区分析
        5.3.4 全域旅游特色资源评价
6 杭州市临安区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6.1 总体开发方向
    6.2 空间开发格局
    6.3 资源开发模式
        6.3.1 全域资源整合
        6.3.2 优势资源提升
        6.3.3 多级资源联动
        6.3.4 全民资源共享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总结
    7.2 文章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杭州市临安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列表
附录2 杭州市临安区全域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附录3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资源评价专家咨询问卷
作者简历

(10)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城市旅游资源分类综述
        1.2.2 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休闲、旅游和休闲旅游
        2.1.2 旅游资源和休闲旅游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休闲理论
        2.2.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闲暇游憩理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5 区位理论
    2.3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征
        2.3.1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
        2.3.2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特征
第3章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分类研究
    3.1 代表性分类方法分析
    3.2 分类的依据
    3.3 分类的构建
        3.3.1 大类
        3.3.2 中类
        3.3.3 小类
        3.3.4 基本类型
    3.4 小结
第4章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4.1 评价原则
        4.1.1 系统性和注重个性的原则
        4.1.2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1.3 简明性与可比性的原则
        4.1.4 市场需求与资源属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案
        4.2.1 评价流程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计算方法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结果分析
    4.4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4.4.1 赋分评价标准
        4.4.2 资源等级划分
    4.5 小结
第5章 上海浦东新区的实证研究
    5.1 浦东新区休闲旅游发展优势概况
        5.1.1 地理位置优越
        5.1.2 社会经济基础坚实
        5.1.3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丰富
        5.1.4 政府大力支持
    5.2 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调查
        5.2.1 调查对象
        5.2.2 调查方法
        5.2.3 调查内容
    5.3 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5.3.1 五点集中状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三带状空间分布特征
    5.4 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分类
        5.4.1 分类体系
        5.4.2 结果分析
    5.5 浦东新区休闲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5.5.1 定性评价
        5.5.2 定量评价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打分表
附录B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评价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框架[J]. 任以胜,陆林,韩玉刚.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 [2]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D]. 梁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更新审视与研究展望[J]. 白凯,王馨. 自然资源学报, 2020(07)
  • [7]福建沿海“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潜力研究[D]. 郭鹏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刘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D]. 褚华凯. 浙江大学, 2020(02)
  • [10]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D]. 李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区域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