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保护——经济文化遗产的“护身符”

原产地保护——经济文化遗产的“护身符”

一、原产地保护——经济文化遗产的“护身符”(论文文献综述)

张朔[1](2015)在《中国当下民间艺术品的产业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民间艺术品作为一种文化物种带有鲜明的东方伦理特征,其蕴含的民族气质、民族审美,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弦歌不断的精神动力。本文针对当下民间艺术品在产业发展中总体上存在的“散、滥、差”特征,以及产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综合实力弱,融资能力差,创新能力低,市场经营主体单一,管理乏力等问题,从机制建构以及路径搭建的角度进行切入,旨在优化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释放民间艺术市场的自身活力,实现民间艺术品经营主体的时代跨越,发挥中国民间艺术品的战略资源作用,力图以本源性智慧生发当代文化创新的灵感,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形成中华文化特色鲜明的独创语汇,引领中国经济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中国民间艺术品的产业发展机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将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定义为特定时代与社会语境中民间艺术的文化系统中、市场系统中的各要素在文化与市场结合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关联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基本规律,以及由这些关联对象、关联关系、基本规律所形成的整体秩序在现实中所发挥出的整体的协同效应。本研究不仅是基于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的关联方式与转化关系的理论建构,更力求通过机制的实际搭建,从根本上优化当下民间艺术品产业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匹配耦合程度,提高它们的整体协调程度,以及对周围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现实的形成、生长、选择、运行、优化过程中,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和能动作用,使民间艺术品的整体产业体系功能优化、有序运行、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产业发展的牵引力、内驱力、整合力,实际提升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层级。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县、河北省蔚县、福建省德化县、北京中国工美大厦、恭王府、潘家园、南锣鼓巷、宋庄、上海民族民俗民间博物馆、田子坊等地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庆阳香包、蔚县剪纸、德化白瓷、宜兴紫砂、滦州皮影的个案分析,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布的(20122014)《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布的(20102015)《中国民间文艺年度报告》,立足民间艺术品本体,融汇“精神生产”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本文认为,当下民间艺术品产业是否可持续发展,在于个体技艺的高低,更在于企业经营的优劣;在于经营者是否勤奋,更在于其市场意识是否敏感;在于艺术产业整体规模的大小,更在于规模中结构的科学;在于某个商业环节的出新,更在于整体产业链条的完善;在于每一个手艺人的努力经营,更在于整体行业机制的优化搭建;在于管理部门政策的倾斜,更在于倾斜中具体的落点;在于某一门手艺的实际传承,更在于整体传承体系的设计;在于学者、媒体的呼吁,更在于整体传播支撑机制的形成;在于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更在于面向社会的整个融资体系的完成;在于对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表现,更在于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整体挖掘。本文认为民间艺术品产业的管理存在一个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统治向多元主体共治的现代发展机制的转型问题。在这种新的组织方式中,政府机构不再是独一无二的治理主体,更多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将会承担相应的建设与治理职责,与政府结成彼此合作、上下互动、互惠互利的多元关系,以一种现代化的、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承担整个行业发展的目标。除了官方机构为整个行业提供管理与服务之外,各级民间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艺术家自治组织也需要发展壮大,并为整体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力量(包括资金、技术、智慧等),同时,广大民间艺术市场从业者也需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以一种现代化管理的方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但是,这种良性互动的产业组织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在市场中自动生成,必须依靠政策的引导和人为的建构来规划,只能通过机制的打造来实现,在具体的产业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根据这一目标,本文也形成了创新点,即将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分为七个子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为:中国民间艺术品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机制、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的要素市场与平台机制、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中国民间艺术品的鉴定价值评估机制、中国民间艺术品的拓展机制、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支撑机制、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机制实现的路径,主要分为:政府主导的实施路径、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链的培育与提升、民间艺术品产业主体的自身优化、加强人才培育,形成面向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全产业链的人才体系等几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文献法、访谈法、案例调研等方法。深入研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民间艺术与时代发展中人们的审美态度、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注意吸收发挥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中收集、分析和驾驭材料的优势;采用了历时化与共时化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是将民间艺术从各种民俗活动的主体和发生情境中独立出来,将其简化为一种可以历时化的研究事件及文本,二是将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和其生长情境有机结合,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多视角、动态地研究民间艺术品,强调民间艺术品研究的整体性与过程性,由生活化、事件下的记述整理研究不断向文化研究转向,尝试走出传统的传承式研究的模式,从整个审美、文化、管理、社会、经济的角度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本文认为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重点,在于形成一个多元共治的现代产业共同体,通过多种子机制的搭建,将原本依赖行政力量形成的市场支撑力量拓展到政府以外的社会机构、私人机构,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为“上下互动、彼此合作、相互协商”的“共治”。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依然是权威的、核心的公共管理机构,但不再是唯一一个负责承担全部职责的组织,而更倾向于回归到发挥提供政策引导,提供优化环境的职能上来。最终使民间艺术品市场能够形成一个传承有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良性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提升整个民间艺术产业的层级。

李令群,谢向英[2](2014)在《福建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武夷山大红袍为例》文中认为阐述了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归纳了福建茶叶地理标志背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对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保护与开发过程进行梳理,介绍了"印象大红袍"系列文化产品开发的成功案例,最后基于武夷山大红袍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积极申请并有效利用茶叶地理标志,挖掘整理相关茶叶文化遗产并进行申报,结合创意开发文化产品,整合资源以打造茶文化园区等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周慧[3](2011)在《土壤与农作物产地特征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章是综述,简述了国内外原产地保护发展状况、有关产地特征的文献综述以及进行农作物产地特征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内容。第二章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若干对同一区域不同时间土壤中钾、钠、镁、铁、钙、铜、锌、锰等若干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做出若干元素含量比例曲线分布图,发现土壤中部分金属元素含量波动与农作物生长周期基本相符,从而为农作物营养水平与土壤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三章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同一时间不同区域小麦及其生长土壤中钾、钠、镁、铁、钙、铜、锌、锰等若干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对各个元素含量作图进行比较,并对小麦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小麦与土壤中各元素含量存在极显着相关性。这一结果可以为鉴别小麦产地来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第四章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产地玉米及其生长土壤中钾、钠、镁、铁、钙、铜、锌、锰等若干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对各元素含量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元素比例存在显着性差异。为进一步确定农作物产地提供参考依据。

周娟娟[4](2009)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十四 漆彩扬州》文中提出金箔包裹的狮虎兽首嵌在高翘的船头、镂刻的船窗透着唐风古韵、贴金的牡丹在船尾华丽绽放——扬州漆器厂为国家主席出访日本打造的《友谊之舟》形神兼备,仿佛迎着风在大海中扬帆起航。漆器并非扬州独有,但领导人选择国礼,偏偏独爱扬州漆。为什么?

赵荣[5](2007)在《中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理标志保护是近年来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不仅是我国WTO成员国应尽的义务,而且有利于维护我国特色产品和民族精品在国际上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受保护的地理标志是一个起着区别产品来源作用的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该产品的质量和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因素。我国是茶叶大国,各种名茶的独特品质均与其地理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茶叶是最适合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农产品之一。然而我国名茶虽然种类繁多,但真正能有效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却屈指可数,而且在实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法律法规不协调、多方利益冲突、多头管理等不和谐现象极其普遍。本文以理论——利益——协调——策略的行文路径,阐释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其知识产权属性,结合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茶叶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利益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和发展策略。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研究背景,明确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茶叶地理标志研究概况,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理论解释从国际、国内两个视野分析茶叶地理标志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进过程,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茶叶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阐释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属性。第三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分析了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主体及相互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根源主要包括不同利益方的非合作竞争、销售商的“搭便车”行为以及短期利益的资源掠夺利茶叶地理标志长期利益间的矛盾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收益和成本分析等经济学理论,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协调形式。第四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个案研究以龙井茶、信阳毛尖以及印度大吉岭茶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种名茶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管理模式,同时比较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对名茶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第五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及制度重构在综合分析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和发展策略,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制度的重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从效益和利益角度总结出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明确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相关研究的方向。

侯献国[6](2007)在《文化遗产与丹巴碉楼 ——人类学角度个案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中期以来,产生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新的遗产概念和遗产观念逐渐走向世界,并在全球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遗产保护和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目的运动;与此同时,遗产运动与旅游业结合,文化遗产旅游也风靡全球,成为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遗产保护和旅游经济的双重动力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申遗运动也蓬勃展开,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州以碉楼、藏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正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丹巴碉楼做个案研究,立足人类学基本理论和田野考察,结合民族学、历史学、旅游学等相关知识,探讨文化遗产研究的人类学取向。首先“深描”当下世界和中国范围内的申遗现状和丹巴碉楼的申遗过程;继而回到历史,通过古代文献记载、学者相关研究和本人在田野中搜集的资料爬疏碉楼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最后以全球化和地方性两个视角关照丹巴碉楼的遗产化和国际化进程,探讨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发展趋势和文化遗产的变迁对族群文化、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性知识的重构和再书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下时代背景下地方化对全球化的文化策略。

王晖[7](2006)在《广西旅游商品开发的“根”——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三》文中提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广西旅游商品开发的根系所在。在旅游商品开发的过程中,广西要围绕民族性、地方性,重视旅游商品的原真性,突出其独特性,加强原产地产品保护,并在包装设计上尽量本土化。同时,利用集市为旅游消费者营造极富民族特色的购物环境,从而使广西旅游商品的开发“根”基稳固,提高广西旅游业的总体收入。

子向[8](2005)在《原产地保护——企业名优产品的“护身符”》文中提出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使得产品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日益凸现。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域命名的产品。由于与气候、地理因素密切相关,原产地域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就是将商品的原产地

陈平[9](2004)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亟待完善》文中研究表明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地域性、共有性的特点,这使得其产品有很强的寄生性和株连性。笔者以为,地理标志权的法律属性应当明确定位为公权,并采用专门法模式进行保护,政府有职责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

李向晓,温嘉铭[10](2004)在《原产地保护:“名、特、优”的“护身符”》文中提出

二、原产地保护——经济文化遗产的“护身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产地保护——经济文化遗产的“护身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下民间艺术品的产业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缘起和背景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二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内涵
    2.1 中国民间艺术品及其产业概念
        2.1.1 民间艺术品及产业内涵
        2.1.2 “配第-克拉克定理”与中国民间艺术品的当代转型
        2.1.3 作为“文化资产”的民间艺术品
    2.2 中国民间艺术品发展现状
        2.2.1 主要组织形式
        2.2.2 主要盈利渠道
    2.3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机制的理论阐释
        3.1.1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3.1.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类型与特征
    3.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架构原则
        3.2.1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3.2.2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并行
        3.2.3 传统性与创新性兼顾
第四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机制的具体构建——以蔚县剪纸、庆阳香包、德化白瓷为例
    4.1 中国民间艺术品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机制
        4.1.1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中国民间艺术品资源的产业要素分析
        4.1.2 庆阳香包的价值挖掘
    4.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的要素市场与平台机制
        4.2.1 评奖平台
        4.2.2 拍卖平台
        4.2.3 系统化、资产化平台
        4.2.4 互联网平台
        4.2.5 无墙的博物馆
        4.2.6 装裱,印刷等配套产业
    4.3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
    4.4 中国民间艺术品的鉴定、价值评估机制
        4.4.1 民间艺术品定价因素
        4.4.2 确立民间艺术品资源评估原则
    4.5 中国民间艺术品的拓展机制
        4.5.1 传统的根脉
        4.5.2 民间艺术品中的“市场元素”
        4.5.3 开放的维度
        4.5.4 现代的整合:现代化的管理思路
        4.5.5 艺术品授权
        4.5.6 其他类
    4.6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支撑机制
        4.6.1 传媒
        4.6.2 技术
    4.7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
第五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实现路径
    5.1 政府主导的实施路径
        5.1.1 顶层设计
        5.1.2 行政导向
        5.1.3 优化环境
        5.1.4 经济规范
        5.1.5 重视区域性试验
        5.1.6 法律保护
        5.1.7 建立民间艺术资源数据库
    5.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链的培育与提升
        5.2.1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价值链的建构与完善
        5.2.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的创意研发
        5.2.3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的品牌培育
        5.2.4 民间艺术品产业的新型市场体系的构建——互联网
    5.3 民间艺术品产业主体的自身优化
        5.3.1 构建新型投资运营主体
        5.3.2 加强整合意识与行业合作
    5.4 加强人才培育,形成面向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全产业链的人才体系
        5.4.1 家族传承
        5.4.2 师徒传艺
        5.4.3 学校教育
        5.4.4 智库建设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2)福建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武夷山大红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
    (一)地理标志
    (二)文化遗产保护
二、福建茶叶地理标志背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
三、“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一)“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内涵及其文化系统
    (二)“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1. 保证茶叶质量,规范地理标志使用。
        2. 打造品牌,传播武夷山大红袍文化。
        3. 借力武夷山水,开发武夷文化资源。
        4. 制定奖励制度,激励企业参与文化推广。
    (三)“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文化遗产开发范例:“印象大红袍”系列文化产品开发
四、基于“武夷山大红袍”经验的福建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建议

(3)土壤与农作物产地特征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引言
    1.2 关于原产地产品保护
        1.2.1 各国原产地保护发展状况
        1.2.2 我国原产地保护状况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1.4 关于产地特征的文献综述
第2章 同区域不同时间土壤中若干元素含量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测定结果
        2.3.1 样品测定结果
        2.3.2 方法检验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区域土壤及小麦中若干元素含量的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讨论
        3.3.1 样品测定结果
        3.3.2 不同区域同一时间土壤与小麦中各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3.3.3 准确度试验
    3.4 结论
第4章 土壤与农作物中若干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讨论
        4.3.1 样品测定结果
        4.3.2 准确度试验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中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及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7 技术路线
2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理论解释
    2.1 茶叶地理标志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际视野内的探究
        2.1.2 国内视野中的探究
        2.1.3 地理标志与普通商标
        2.1.4 原产地名称与原产地规则之“原产地”
    2.2 地理标志保护的模式
        2.2.1 地理标志保护的主要模式及国际比较
        2.2.2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2.2.3 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概况
    2.3 基于资产专用性的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理论解释
        2.3.1 资产专用性与资产专用性的类型
        2.3.2 资产专用性与茶叶地理标志的关系
    2.4 基于产权的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理论解释
        2.4.1 产权、产权类型及产权理论对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借鉴作用
        2.4.2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权形式
        2.4.3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5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理论解释
        2.5.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
        2.5.2 信息不对称的应对之策—信誉理论
        2.5.3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性
3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
    3.1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主体
        3.1.1 茶叶地理标志的主要特征
        3.1.2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主体
    3.2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及根源
        3.2.1 为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同主体采取非合作竞争手段
        3.2.2 由于茶叶地理标志的公共性,销售商有“搭便车”行为
        3.2.3 生产经销商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利用资源与地理标志保护长期利益分享的冲 突
    3.3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
        3.3.1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3.3.2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协调形式
4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个案研究
    4.1 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
        4.1.1 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4.1.2 西湖龙井的尴尬
        4.1.3 小结
    4.2 信阳毛尖茶
        4.2.1 信阳毛尖的品质特征及其原产地保护历史
        4.2.2 信阳毛尖茶地理标志的保护措施
    4.3 大吉岭茶
        4.3.1 大吉岭茶及其地理标志概况
        4.3.2 大吉岭茶地理标志保护的措施
5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及发展策略
    5.1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
        5.1.1 保护茶叶地理标志的长期利益性
        5.1.2 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5.1.3 保护地区内生产者的利益
        5.1.4 保护消费者利益
    5.2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重构
        5.2.1 完善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体系
        5.2.2 制定严格的茶叶地理标志的质量监督制度
        5.2.3 推进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组织体系建立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6)文化遗产与丹巴碉楼 ——人类学角度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三 本文研究对象、田野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丹巴碉楼的“遗产化”进程
    第一节 全球语境下的“遗产运动”
        一 遗产:追溯历史
        二 遗产运动:从当下到未来
    第二节 发现碉楼:从“他者”形象到“世界”遗产
        一 “他者”形象:碉楼的初次发现
        二 “世界”遗产:人类文化再发现
        三 丹巴碉楼的“遗产化”和“国际化”进程
第二章 关于碉楼的历史书写
    第一节 中国西南碉楼及其分布
        一 碉楼历史名称梳理
        二 碉楼正名
        三 碉楼分类及其在中国西南的分布
    第二节 西南夷:碉楼创造者之辩
    第三节 碉楼源起:战争和信仰
        一 战争:多民族国家的纷争与统一
        二 信仰:从碉楼文化到族群文化
    小结
第三章 丹巴碉楼“遗产化”进程探析
    第一节 申遗:多方“共谋”
        一 丹巴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 文化中介者与丹巴旅游
        三 个体诉求与公众诉求的合流
    第二节 遗产旅游与地方性知识重构
        一 背景:碉楼、藏寨申遗和文化旅游
        二 整合:碉楼与地方性知识
        三 机制:传统的发明
        四 象征:碉楼与丹巴的全球形象
    第三节 走向世界: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策略
结语 人类学: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取向
参考资料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9)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亟待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品牌寄生与株连现象
二、私权与公权的问题
三、商标法保护与专门法保护的问题

四、原产地保护——经济文化遗产的“护身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下民间艺术品的产业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D]. 张朔. 上海大学, 2015(02)
  • [2]福建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武夷山大红袍为例[J]. 李令群,谢向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3]土壤与农作物产地特征相关性的研究[D]. 周慧. 河北大学, 2011(11)
  • [4]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十四 漆彩扬州[J]. 周娟娟. 中华手工, 2009(06)
  • [5]中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研究[D]. 赵荣. 安徽农业大学, 2007(10)
  • [6]文化遗产与丹巴碉楼 ——人类学角度个案研究[D]. 侯献国. 四川大学, 2007(05)
  • [7]广西旅游商品开发的“根”——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三[J]. 王晖. 百色学院学报, 2006(02)
  • [8]原产地保护——企业名优产品的“护身符”[J]. 子向. 世界标准信息, 2005(07)
  • [9]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亟待完善[J]. 陈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 [10]原产地保护:“名、特、优”的“护身符”[J]. 李向晓,温嘉铭. 科技和产业, 2004(07)

标签:;  ;  ;  ;  ;  

原产地保护——经济文化遗产的“护身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