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葡萄贮藏注意事项

今年葡萄贮藏注意事项

一、今年葡萄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首杰[1](2008)在《山东省葡萄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葡萄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果树。它不仅在山东省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适宜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使其成为山东省果树主栽树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尤其是国家大力提倡饮用果酒促使葡萄酒业的兴起,都极大促进了山东省葡萄的发展。目前,山东省葡萄、葡萄酒生产的发展正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尽管目前葡萄生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对山东省葡萄栽培的健康发展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一是鲜食品种结构不合理。二是总体来说加工酿造品种档次还比较低。新优品种面积规模小,这制约了葡萄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工品种比较单一,用于果汁加工的葡萄品种面积更少。三是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酒在管理体制上不统一,从而导致葡萄酒生产与原料脱节等。针对葡萄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葡萄市场发展潜力及葡萄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模式,提出了今后几年山东省葡萄业发展的可行性对策。一是加快优质果品的生产,改变品种单一状况。加强与我省高校以及国际先进的机构进行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引进优良的品种,从栽培到销售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提高葡萄的生产和储藏技术,最终生产出优良品种;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加快更新品种的节奏,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各农行、政府财政部门提供资金给葡萄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自筹资金的方式,培育并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国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甚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四是完善投入机制,并多途径形成合理的农企利益关系。要解决农企关系“两张皮”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完善投入机制,即通过一种外在力量的注入,使系统内外的利益关系的由失衡转变为均衡;还应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采取一些鼓励性政策以及健全法律法规途径,引导龙头企业同果农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五是积极稳妥地发展葡萄设施裁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现有果园面积,调整改造中低产果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设施栽培的技术条件及种植面积。六是加大保鲜贮藏业的发展。葡萄的保鲜贮藏,不但可以延长供应时间,而且能够增加经济效益。在注重葡萄生产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葡萄的保鲜贮藏工作。以减轻集中成熟、竞相降价给生产者带来的损失,在简易贮藏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大冷库尤其是气调库的建设,提高山东省葡萄的保鲜技术,增大贮藏能力实现葡萄生产的多次增值。七是加强葡萄酒的优势宣传,开拓大众市场饮用葡萄酒不仅可节约粮食,而且具有比白酒更丰富和明显的营养保健价值。但是如何使葡萄酒消费大众化,扩大市场领域,稳定发展企业效益,是当前葡萄酒加工业应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八是加强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实现果业生态化。主要是加强抗病虫品种;研究与开发建立病虫害检测系统;积极推行生物农药防治;积极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九是依靠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葡萄产业的素质,实现产业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产前加大科技投入;产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技兴果;产后加强加工、储运与保鲜环节的科研开发和果品包装标准化建设;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工作,全面提高果农的素质;引导果农组建各种自助组织,增强竞争能力。其它措施是重视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与开拓;建立果品销售网络体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为葡萄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等。

张旭龙[2](2002)在《新疆瓜果保鲜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瓜果的贮运保鲜作为农业生产的延续,是降低农产品损失,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先进保鲜技术的探讨,结合新疆瓜果实地情况,研究开发出能适用新疆瓜果贮运的高效低毒复合型的化学防腐剂及保鲜技术。并研制出一种长效葡萄保鲜剂及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本论文共分7部分。1. 介绍了瓜果采后生理及保鲜原理,评述瓜果保鲜产业的近期发展,对一些典型的瓜果保鲜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阐明了新疆瓜果保鲜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2. 从瓜果中分离出新疆瓜果贮运中存在的6种典型致病病原菌,通过抑菌实验选择出有效的杀菌剂组合,并通过对有效抑菌浓度实验的考察,研究不同杀菌剂的有效浓度及组合中的不同配比对杀菌效果的影响。3. 通过对新疆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的甜瓜进行多种保鲜剂及保鲜方法的试验, 最终确定合适的保鲜剂及适合新疆甜瓜保鲜贮藏的可行温度、湿度、包装等外界条件。4. 为对保鲜剂在甜瓜中残留量及保鲜过程中保鲜剂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本文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甜瓜中甲基托布津含量测定的研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同时测定甲基托布津、扑海因含量的的研究。5. 针对目前存在的多数葡萄保鲜剂存在的释放二氧化硫气体释放量不稳定,释放时间短,易对葡萄产生伤害等缺点,本文研制出一种长效葡萄保鲜剂, 它具有二氧化硫释放量比较稳定、适量、释放时间比较长等特点,经实验证明采用该长效葡萄保鲜剂保鲜葡萄效果良好。6. 针对二氧化氯气体易挥发、易分解、易爆炸,只能就近生产,尽快使用等缺点,本文采用将氯酸盐和固体酸性物质混合,同时加入一定的稳定剂,制成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从而具有制备方便、释放周期长,浓度适中等特点,是一种新的二氧化氯气体制备方法。7.本文对SO2检气管进行了研究。该检测管具有变色长度与SO2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检测的重现性较好等优点,与经典的化学法相比较,测定结果两者无显着性差异。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市场部[3](2002)在《今年葡萄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文中指出11月中下旬,先后在北京、天津召开了“国际农业科技大会”和“农产品加工与保鲜国际研讨会”。会议期间,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就我国园艺生产及产后贮运保鲜等问题举行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葡萄栽培及葡萄贮藏方面的专家有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田勇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马岩松教授、山西农产品保鲜研究所王春生研究员及国家保鲜中心修德仁研究员、李喜宏研究员、张华云研究员等。随后在上海召开的“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有关专家罗国光、晁无疾、李世成等又对我国葡萄生产及贮藏加工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今年葡萄贮藏中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现综合如下,希望葡萄专业户、葡萄贮户引为借鉴。

何思琪[4](2021)在《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与担忧。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展“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选修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素养外,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社会责任感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与检疫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安全饮食的行为习惯、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检疫流程,同时,能够向身边的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感。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食品安全与检疫科学知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SWTO分析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展开了对“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研究首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师生中展开调查,进行学校环境分析及学生需求分析,以此结果为依据确定了“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讲义及教案。接下来以选修该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潘晓翠[5](2020)在《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中药材加工》校本课程开发 ——以定西市C校为例》文中指出

王雷[6](2020)在《苹果果实不同O2/CO2简易气调贮藏CO2伤害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苹果是我国最大的水果产业。不同品种苹果对CO2的敏感性有显着的区别,贮藏方法不当,果实极易出现CO2伤害,这已经成为苹果气调贮藏过程中最易发生的生理病害之一。本试验以‘嘎拉’、‘金冠’、‘富士’为材料,在1±0.5°C下,通过长期贮藏,研究不同比例O2/CO2简易气调贮藏条件下,苹果CO2伤害发生的规律性以及探明高浓度CO2对苹果各项品质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从膜脂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角度来探讨不同比例O2/CO2简易气调过程中苹果发生CO2伤害的原因,确定‘嘎拉’、‘金冠’、‘富士’简易气调贮藏过程中的最适O2/CO2比例,为采后‘嘎拉’、‘金冠’、‘富士’贮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 不同品种苹果对CO2敏感性不同。本试验所用三个品种中,‘金冠’对CO2敏感性最低,其次是‘嘎拉’,‘富士’最易发生CO2伤害。‘嘎拉’CO2伤害症状为果皮褐变,‘富士’CO2伤害症状为果肉褐变。2. 不同O2/CO2简易气调均可以有效维持果实品质。贮藏过程中,相较于CK,其他三组处理都可以有效降低果实失重率,维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3. 不论是否发生CO2伤害,不同O2/CO2简易气调均可以抑制果实能量代谢。贮藏过程中,相较于CK,其他三组处理都可以有效抑制线粒体H+-ATPase、线粒体Ca2+-ATPase、SDH、CCO活性,并减少果实ATP含量。4. 未发生CO2伤害时,果实膜脂代谢被抑制;发生CO2伤害时,果实膜脂代谢增强。当果实发生未CO2伤害时,其活性氧(O2-、H2O2)含量、PLD活性更低,SOD活性下降更慢,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更低;当果实发生CO2伤害时,活性氧(O2-、H2O2)含量、PLD活性更高,SOD活性下降更快,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更高。5. 苹果CO2伤害机制:‘嘎拉’、‘金冠’、‘富士’长期贮藏过程中,不同O2/CO2简易气调会导致果实中与能量产生相关的酶(线粒体H+-ATPase、线粒体Ca2+-ATPase、SDH、CCO)活性减弱,ATP含量减小,细胞维持较低能量水平。当细胞供给的能力不足以维持果实正常生命活动需求时,会激活PLD活性,同时SOD活性减弱,活性氧(O2-、H2O2)含量增多,膜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CO2伤害发生。

毕金琪[7](2018)在《天津市茶淀镇葡萄种植情况调查及市场中葡萄多菌灵残留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产业作为天津市农业种植业的优势产业,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本研究前期,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镇,茶西村和大辛村作为调查对象,对于当地葡萄品种、规模、农药使用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总结整理后发现: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镇所种植葡萄品种中,“玫瑰香”具有优势地位,其它优良品种,如“金手指”、“阳光玫瑰”等也有种植。化学药剂使用中,以多菌灵的使用量最多。种植户的农药使用习惯良好,但依然有进步的空间,还需要不断开展科学用药的宣传。根据调查得出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9.188-2003蔬菜、水果中多菌灵的测定》对天津市场中两个本地供应品种:“玫瑰香”和“金手指”的多菌灵残留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在两个月份中,“玫瑰香”多菌灵残留量均高于“金手指”。“玫瑰香”品种中,9月份多菌灵平均残留量1.682±0.170mg/kg,10月份为1.059±0.200 mg/kg,9月份高于10月份,且具有极显着差异(t=13.44**)。“金手指”品种中,9月份多菌灵平均残留量1.607±0.199mg/kg,10月份为0.879±0.232 mg/kg,9月份高于10月份,且具有极显着差异(t=13.48**)。不同月份间,在两个品种中,9月份多菌灵残留量均高于10月份。其中,在9月份,“玫瑰香”品种中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1.682±0.170 mg/kg,“金手指”品种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1.607±0.199 mg/kg,但两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t=1.62)。10月份,“玫瑰香”品种中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1.059±0.200mg/kg,“金手指”品种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0.879±0.232 mg/kg,但两者之间具有极显着差异(t=3.31**)。不同取样点间,不同品种中,红旗农贸批发市场中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均高于超市中。其中红旗农贸批发市场中的“玫瑰香”品种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1.415±0.383 mg/kg,“金手指”品种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1.278±0.461 mg/kg,但两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t=0.98)。华润万家超市中的“玫瑰香”品种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1.326±0.345 mg/kg,“金手指”品种的多菌灵平均残留量为1.208±0.390 mg/kg,但两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t=0.65)。

郭旭[8](2015)在《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中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先民已经准确了解了酿酒的相关知识及饮酒礼仪。中国古代的酒以谷物酿制为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酒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举凡祭祀、丧葬、嫁娶、交际、礼仪、节日,均少不了酒这种道具,饮酒贯穿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另一方面,酿酒业的发展又必须消耗部分粮食,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灾荒和战乱频繁,政府又不得不考虑限制酿酒业的发展以部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饮酒被当作一个普遍接受的行为,而较少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问题。酗酒顶多被看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被认为是个人因素造成的。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酿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饮酒及相关问题开始变得严重。加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方兴未艾。但在现有研究中,无论是酿酒历史还是酒文化,都未将中国酒业和酒文化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多是静态的、共时性的描述。近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文化的急遽变迁,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酒业和酒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洋酒大规模输入,啤酒、葡萄酒等新式酒类的普遍消费,国家酒类管理制度的变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力图真实展现近代酒业发展及其生产、运输、销售、消费情形,总结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及人们对健康饮酒的科学认识,深入研究近代酒税制度及其变迁,剖析贵州茅台酒在近代的发展,为了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个案。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主体由七章组成,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业,是指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黄酒、白酒酿造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统酿酒业在近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北方以高粱酒、烧酒为主,南方以黄酒、米制烧酒为主,西南、西北等地则以杂粮酒为主。从酿制技术上言,也渐趋成熟,无论是黄酒还是白酒的酿造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与今日无异。二,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上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权利,洋酒也开始随着其他商品大肆涌入中国。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是直接改变了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结构,丰富了酒类品种;其次是刺激了诸如葡萄酒、啤酒等新式酿酒业在中国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近代酿酒产业的结构。三,近代中国酒类生产、运输和消费情形。在近代中国,酒类生产多是作坊式生产组织,但也开始出现公司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它们虽然在数量上未占多数,但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酒业资本规模、效益、成本、利润、工人及工资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近代酒类运输、推销、广告、品牌推广和商标保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酒类消费方面,近代酒类消费场所、消费文化出现了中西合璧、新旧杂糅的特征。四,对酒的科学认识。这主要体现在酿酒科技和健康饮酒两个方面。酿酒科技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专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上,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发酵和酿造研究的群体,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酿酒知识开始向大众传播和普及。在这一时期,国人也开始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关注和审视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到饮酒会对饮酒者的身体、行为、道德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力倡导健康饮酒。五,近代酒税制度的变迁。清末财政困窘,支出浩繁,政府在维持旧有税收的同时,力图开辟新的税源,并因应时势而不断变化,酒税从厘捐到烟酒税这样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历程。1915年,北京国民政府将酒类管理纳入国家政策层面。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对酒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意欲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收支预算决算系统的正轨。并对原有酒税税率及征收制度加以改革,实行类似于专卖的公卖制度,征收公卖费,新征营业税性质的烟酒牌照税,对酒类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强管理。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酒税制度又进行了一些改革,相继开征了土酒定额税和国产烟酒类税,并实现关税自主权,加强了对进口酒类税收稽征和管理。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各地也因灾荒实行过不同程度的禁酒,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六,近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近代是贵州茅台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鼎足生产的态势,时人对茅台酒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这一时期,茅台酒酿造原料使用、粮曲比、操作设备,乃至制曲、发酵、酿造、蒸馏、储存等工艺流程,已与今日相差无几,酿造工艺趋于成熟和定型。茅台酒的影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品饮者无不对茅台酒表示赞赏之情。同时,茅台酒的发展也受酒税制度、交通、经营方针与策略、原料、包装、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茅台酒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透视近代中国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刊编辑部[9](2011)在《2011年《果农之友》1~12期总目次》文中指出

徐恺营[10](2010)在《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葡萄是世界“四大果树”之一。葡萄产业在闽北地区,在80年代前被划定为种植推广的禁区,大规模种植是零的面积。90年代初期开始成片种植。近几年闽北葡萄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福建省葡萄主产区之一。葡萄无公害生产是指对产地环境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定和保护,生产过程中按照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栽培管理;无公害葡萄就是在法定标准下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食用葡萄产品;葡萄无公害生产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葡萄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闽北葡萄种植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对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有利因子如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素和发展现状、人力资源优势、品牌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充分说明闽北具备发展葡萄无公害生产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无公害葡萄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葡萄种植者因素、葡萄品种因素、葡萄病虫害因素和市场因素等,还分析了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城郊型、协会推动型、品牌建设型和自主发展型四种模式情况,并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根据目前葡萄种植业生产实际,提出如下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1、加强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为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葡萄病虫害,使葡萄果品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对葡萄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种条消毒和种植无病毒苗木为起点,以农业防治和植物检疫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要禁止使用滴滴涕、水胺硫磷、二苯醚类除草剂等高残留、剧毒农药。对葡萄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等病害,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使用福星、百可得、速克灵、大生M—45、甲基托布津、疫霜灵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对葡萄透翅蛾、红蜘蛛、斑叶蝉等虫害,可使用敌敌畏乳油、哒螨灵乳油、杀螟松等农药。对受到低温冻害,视葡萄园受害轻重,受害轻的葡萄园,可在葡萄全株喷一次0.15-0.2%尿素,对于花序已伸展的植株加喷0.05-0.1%的硼;受害重的葡萄园,可整树喷50%矮壮素500倍,以保证当年产量和葡萄树势恢复。2、积极调整葡萄品种搭配和葡萄生产布局。增加京亚、维多利亚、金星无核等早熟品种种植面积,调节巨峰、高妻、黑玫瑰等中熟品种种植面积,适当种植晚熟品种红地球、信农乐等,以提早葡萄上市时间,延长葡萄供应时间;在稳定和提高闽北葡萄主产区建阳、建瓯、顺昌和武夷山等县(市)葡萄种植面积基础上,积极推动邵武、浦城、松溪、政和、光泽等县(市)种植葡萄,使闽北葡萄布局科学、面积和产量增加、品质优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闽北作为福建葡萄主产区位置。3、着眼于生产安全、优质葡萄果品,要在抓好无公害葡萄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闽北无公害葡萄城郊型、品牌建设型和协会推动型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葡萄设施栽培、立体栽培、生草栽培、健生栽培、山地栽培、标准化栽培和果袋套用技术,增加无公害葡萄果品总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和市场供应,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保护生态可持续利用,促进闽北无公害葡萄可持续发展。4、延伸闽北葡萄产业链,发展葡萄加工和葡萄园旅游休闲光观。通过生产加工葡萄酒、葡萄汁、葡萄酱,把葡萄小果、散果加以利用,增加葡萄种植效益;依托建阳考亭朱子文化、武夷旅游名胜资源,使建阳考亭葡萄园、武夷山下梅葡萄园和溪州葡萄园、邵武前田葡萄园的旅游休闲光观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做大做强闽北葡萄产业。5、健全和完善发展闽北无公害葡萄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农业行政主管职能部门,调整闽北传统上以柑桔为主的果业结构,搞好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大力种植价格好、效益高的葡萄种植业;加强葡萄生产技术指导和技术员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扶持葡萄生产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发挥葡萄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材料、新农机具的“五新”推广和统一购买农药化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活动;积极探索葡萄种植良种补贴、葡萄种植灾害保险和户户联保小额贷款,增强葡萄种植户抗御灾害和自主发展能力,实现果农稳产增收。6、积极开展闽北无公害葡萄品牌建设和葡萄无公害产品认证,以由福建省检疫检验局确认的、于2008年创建的全省第一家葡萄输港基地—仁山葡萄生产基地为龙头,以“仁山牌”葡萄、“楠木林牌”葡萄、“露绿牌”葡萄、“银增牌”葡萄等葡萄品牌为基础,建设闽北无公害葡萄品牌群。7、充分运用农科教机制,通过农业院校、科研推广和葡萄协会的不同渠道,积极开展葡萄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葡萄果农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加葡萄果农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8、建立市场信息网络,积极推行“订单”生产;立足闽北、面向闽三角、拓展沪粤港,扩人销售半径;实行产品分级包装,提高商品价值,实现果农增收增效。

二、今年葡萄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葡萄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葡萄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调查过程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葡萄产业化的定义、特点及趋势
        2.1.1 葡萄产业化的定义
        2.1.2 葡萄产业化的特点
        2.1.3 葡萄产业化的趋势
    2.2 可持续发展
        2.2.1 可持续发展定义
        2.2.2 葡萄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3 山东葡萄产业化发展现状
    3.1 山东省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3.2 果农的文化程度情况
    3.3 葡萄栽培的相关情况
    3.4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
    3.5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3.6 葡萄的市场营销情况
4 山东省葡萄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鲜食品种种植结构不合理
    4.2 酿造品种问题仍较突出
    4.3 砧木问题重视不够
    4.4 保鲜贮藏仍需加强
    4.5 葡萄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
    4.6 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4.7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着葡萄产业的发展
    4.8 果园管理技术水平较低,平均单产低、质量较差
    4.9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
5 山东省葡萄产业化条件分析
    5.1 生态条件
    5.2 经济条件
    5.3 储藏、加工与销售环节情况分析
    5.4 县级农技人员学历构成
    5.5 葡萄新技术应用情况
    5.6 葡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6 国外葡萄产业发展经验与需求分析
    6.1 法国酒葡萄区域化栽培模式
    6.2 西欧的IFP 制度
    6.3 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产业化经销方式
7 保持葡萄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调整品种结构,发展优良品种,改变品种单一状况
    7.2 通过多种途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7.3 完善投入机制,多途径形成合理的农企利益关系
    7.4 适地良种,做好区域规划
    7.5 科学管理,生产安全食品
    7.6 建立加工用果品原料基地
    7.7 加强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实现果业无公害化生产
    7.8 依靠科技和资金投入,实现葡萄产业现代化
    7.9 重视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与开拓
    7.10 建立果品销售市场的网络体系
    7.1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为葡萄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2)新疆瓜果保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 新疆瓜果的优势及瓜果产业所面临问题
    2 瓜果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
        2.1 瓜果成分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2.2 瓜果呼吸作用与贮藏保鲜的关系
        2.3 乙烯对瓜果贮藏的影响
    3 影响甜瓜耐贮运性的因素
        3.1 品种
        3.2 采收成熟度
        3.3 采前处理
        3.4 温度对瓜果贮藏影响
        3.5 贮藏期间的病害
    4 贮藏保鲜技术
        4.1 我国果品贮藏业的发展
        4.2 瓜果贮藏保鲜技术
    5 新疆瓜果保鲜贮藏现状及本论文进行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疆甜瓜贮藏期几种致病典型病原菌的分离及杀菌剂选择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抑制病原菌杀菌剂的选择
        2.1 抑菌圈法测抑菌作用
        2.2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甜瓜保鲜剂在甜瓜保鲜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2.1 保鲜剂的配置
        2.2 甜瓜处理
        2.3 实验情况
    3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测定甲基托布津的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
        1.2 试剂
        1.3 甲基托布津提取与精制
        1.4 样品及纯度的检验
        1.5 实验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2.1 甲基托布津组分的沉淀反应条件
        2.2 干扰条件
        2.3 样品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原子吸收光度法间接测定甲基托布津的含量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
        1.2 试剂
        1.3 甲基托布津提取与精制
        1.4 样品及纯度的检验
        1.5 实验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2.1 甲基托布津组分的沉淀反应条件
        2.2 干扰条件
        2.3 样品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基托布津和扑海因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标准品纯度验证
        2.3 色谱条件
        2.4 分析方法
        2.5 工作曲线的制备
        2.6 含保鲜剂样品的预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3.2 干扰实验
        3.3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3.4 精密度和稳定性实验
        3.5 样品分析
        3.6 回收率实验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器制备的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氯酸盐的选择
        3.2 酸性物质的选择
        3.3 稳定剂的选择
        3.4 不同酸含量对反应的影响
        3.5 密封实验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长效葡萄保鲜剂的研究
    1 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复配酸性试剂的选择
        2.2 复配试剂成分比例的选择
        2.3 保鲜剂包装的选择
        2.4 释放时间
        2.5 释放量及释放后残留量的比较
        2.6 保鲜实验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二氧化硫检气管的研制
    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变色长度与浓度的相关曲线的测定
    5 检气管标尺的确定
    6 检气管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4)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课改背景推动校本课程完善
        1.1.2 社会背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1.1.3 学校教育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食品安全与检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2.1.2 食品安全
        2.1.3 食品检疫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
        2.2.3 目标模式——泰勒
        2.2.4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2.2.5 实践模式——施瓦布
        2.2.6 情境模式——斯基尔贝克
第三章 研究方案
    3.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3.1.1 针对性原则
        3.1.2 以学生为本
        3.1.3 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3.1.4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
        3.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实验研究法
        3.2.4 SWOT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
        3.3.2 试卷
        3.3.3 访谈提纲
        3.3.4 量表
    3.4 技术路线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
    4.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分析调查
        4.1.1 学校环境分析
        4.1.2 学生需求分析
    4.2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4.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4.2.1.1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4.1.2.2 课程目标的确定
        4.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4.2.2.1 内容选择原则
        4.2.2.2 内容来源与组织
        4.2.2.3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5.1 实施方案(阶段计划)
    5.2 教学方法
        5.2.1 演示法
        5.2.2 讲授法
        5.2.3 合作学习法
        5.2.4 情境教学法
        5.2.5 案例教学法
        5.2.6 小组讨论法
    5.3 课例分析
        5.3.1 课例一:食品安全概述
        5.3.2 课例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之野生菌中毒
        5.3.3 课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6.1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6.2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6.3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6.3.1 学生前测、后测成绩结果统计分析
        6.3.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结果分析
        6.3.3 访谈结果分析
        6.3.4 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第七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促进学生发展
        7.1.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7.1.3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建设
    7.2 思考与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附录 C 校本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
    附录 D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本身开发评价量表
    附录 E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附录 F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
    附录 G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前测试卷
    附录 H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后测试卷
    附录 I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附录 J 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及收获剪影
    附录 K 访谈提纲及记录
    附录 L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选修课“舌尖上的安全”课堂剪影
    附录 M 学生“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手抄报实践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苹果果实不同O2/CO2简易气调贮藏CO2伤害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苹果产业主栽品种特性
    1.2 气调贮藏
        1.2.1 气调贮藏原理
        1.2.2 气调贮藏分类
        1.2.3 气调贮藏进展
    1.3 CO_2伤害
        1.3.1 CO_2伤害症状
        1.3.2 褐变原理
        1.3.3 CO_2伤害原理
        1.3.4 CO_2伤害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褐变率及褐变指数
        2.3.2 品质指标测定
        2.3.3 膜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2.3.4 能量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褐变率及褐变指数的影响
    3.2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O_2-产生速率和H2O_2 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SOD、PLD活性的影响
    3.6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ATP含量的影响
    3.7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线粒体H~+-ATPase、线粒体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3.8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SDH、CCO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褐变的影响
    4.2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4.3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膜脂代谢的影响
    4.4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能量水平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天津市茶淀镇葡萄种植情况调查及市场中葡萄多菌灵残留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葡萄简介
        1.1.1 葡萄病虫害防治
        1.1.1.1 植物检疫
        1.1.1.2 物理防治
        1.1.1.3 化学防治
        1.1.1.4 农业防治
        1.1.2 葡萄主要真菌病害
        1.1.3 天津市葡萄种植现状
        1.1.3.1 滨海新区葡萄产业带
        1.1.3.2 “玫瑰香”葡萄
    1.2 农药残留
        1.2.1 农药残留现状
        1.2.2 农药残留的危害
        1.2.3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2.3.1 分光光度计法
        1.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1.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2.3.4 农药免疫分析技术
        1.2.3.5 酶抑制法
    1.3 多菌灵
    1.4 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本研究的目的
        1.4.2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天津市茶淀镇葡萄种植和农药使用情况调查
    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2.2 调查方法和内容
        2.2.1 调研地概况
        2.2.2 调查方法
        2.2.3 问卷设计内容
    2.3 调查结果统计
        2.3.1 葡萄种植状况调查
        2.3.2 葡萄病害状况调查
    2.4 结果讨论
        2.4.1 茶淀镇葡萄种植品种情况
        2.4.2 茶淀镇葡萄病害发生及控制情况
        2.4.3 茶淀镇葡萄产业发展现状总结
第三章 多菌灵残留试验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的选取
        3.1.2 仪器和试剂
        3.1.3 测定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3.2.2 数据处理
    3.3 讨论
        3.3.1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多菌灵残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
        3.3.2 本次试验取得的成果和现实意义
第四章 研究结论
    4.1 多菌灵残留量随时间的变化及原因
    4.2 多菌灵残留量在两种不同品种中的区别及原因分析
    4.3 多菌灵残留量由于取样地点的不同发生的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论题说明
        1.1.1 选题意义
        1.1.2 论题说明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嬗变
    2.1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2.1.1 近代酒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1.2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2.2 各地区酿酒业发展情形
        2.2.1 东北地区
        2.2.2 北方地区
        2.2.3 南方地区
        2.2.4 西南、西北地区
    2.3 传统酒类酿制工艺的发展与成熟
        2.3.1 绍兴酒酿造工艺与鉴别
        2.3.2 高粱酒酿造工艺
        2.3.3 米制烧酒酿造工艺
        2.3.4 市酒酿造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
    3.1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洋酒输入
        3.1.1 近代早期洋酒在中国的传播
        3.1.2 20 世纪上半叶洋酒输入状况
        3.1.3 上海的洋酒品牌
        3.1.4 洋酒在华市场与价格
    3.2 葡萄栽培与葡萄制酒的历程
        3.2.1 近代中国的葡萄种植
        3.2.2 葡萄酒业发展的思路设计
        3.2.3 葡萄制酒的认识与发展
        3.2.4 近代张裕酿酒公司发展情形
    3.3 啤酒业的产生与发展
        3.3.1 中国啤酒业的早期发展
        3.3.2 国产啤酒之一:双合盛啤酒汽水公司
        3.3.3 国产啤酒之二:烟台醴泉啤酒公司
        3.3.4 近代啤酒酿制工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酒类的生产、运输与推广
    4.1 近代酒业生产基本情形
        4.1.1 酒业生产组织形式
        4.1.2 酒业生产资本及其构成
        4.1.3 酒业营业成本与利润
        4.1.4 酒业工人与工资
    4.2 酒类运输与推销
        4.2.1 酒类运输及其地域范围
        4.2.2 近代酒类的推销
    4.3 酒类品牌推广与保护措施
        4.3.1 广告:酒类品牌推广新方式
        4.3.2 展览会、招幌与酒类品牌展示
        4.3.3 酒票与商标:酒类防伪与法律保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酒类消费及其变迁
    5.1 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场所
        5.1.1 北京的酒店与“大酒缸”
        5.1.2 上海的酒店与酒馆
        5.1.3 绍兴酒店
        5.1.4 下层民众的街头饮酒场景
    5.2 近代酒类消费文化的变迁
        5.2.1 饮酒场所与环境的变化
        5.2.2 酒的侍应方式发生变化
        5.2.3 饮酒诉求出现新的变化
        5.2.4 饮用酒类品种出现变化
        5.2.5 名酒成为消费时尚
        5.2.6 鸡尾酒开始流行
        5.2.7 啤酒文化的发展
        5.2.8 酒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淡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酿酒科技的发展和饮酒危害性的科学认识
    6.1 近代中国酿酒科技的发展
        6.1.1 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
        6.1.2 中国酿酒研究科学化的先驱:魏喦寿、金培松
        6.1.3 传统酿酒技术的总结与提高:以孙学悟、方心芳为中心
    6.2 饮酒与健康的探索之路:近代对酒的医学认识
        6.2.1 对酒之危害的科学认识
        6.2.2 多举措促进健康饮酒
        6.2.3 关于酒与健康的一些争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国酒税制度的变迁
    7.1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7.1.1 清末酒类厘金制度
        7.1.2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7.2 北京国民政府的酒税制度设计
        7.2.1 民国初年酒税征收情形
        7.2.2 将酒税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改进征收管理
        7.2.3 开征烟酒营业特许牌照税
        7.2.4 建立公卖机构,推行公卖制度
        7.2.5 北京国民政府烟酒税收入状况
        7.2.6 烟酒公卖制度剖析
    7.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酒税制度的变迁
        7.3.1 南京国民政府对酒税管理的整顿
        7.3.2 土酒定额税的开征
        7.3.3 国产烟酒类税沿革
        7.3.4 国产烟酒类税稽征管理
        7.3.5 南京国民政府的烟酒类税收入
    7.4“维民食”与“重国课”:民国禁酒政策演变
        7.4.1“以维民食”:禁酒的初衷
        7.4.2 禁酿与限饮:民国禁酒的主要内容
        7.4.3“以重国课”:财税部门对禁酒的干预
        7.4.4 民国禁酒的贵州案例
        7.4.5“停酿莫如禁饮”:对民国禁酒的考察
    7.5 近代酒税制度构建与酒业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酒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以贵州茅台酒为个案
    8.1 近代茅台酒生产概况
    8.2 茅台酒酿制技术的成熟
    8.3“仿茅酒”新品类的形成
    8.4 茅台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8.5 限制茅台酒发展的因素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图(表)
附录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世界葡萄与我国葡萄发展情况
        1.2.1 世界葡萄发展情况
        1.2.2 我国葡萄发展情况
    1.3 福建葡萄与闽北葡萄发展状况
        1.3.1 福建葡萄发展状况
        1.3.2 闽北葡萄发展概况
    1.4 国内外无公害葡萄发展研究概况
        1.4.1 国外无公害葡萄发展研究概况
        1.4.2 国内无公害葡萄发展研究概况
    1.5 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的意义
        1.5.1 无公害背景
        1.5.2 葡萄无公害生产的概念
        1.5.3 闽北葡萄无公害生产的意义
    1.6 研究方案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方法
        1.6.4 技术线路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与无公害葡萄认证办法
    2.1 无公害农产品
        2.1.1 无公害农产品概念
        2.1.2 无公害农产品特征
        2.1.3 无公害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区别
    2.2 无公害葡萄的认证办法
第三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的有利因子分析
    3.1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生态优势
        3.1.1 温度
        3.1.2 水分
        3.1.3 光照
        3.1.4 土壤
    3.2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基础优势
        3.2.1 种植面积与品种分布
        3.2.2 葡萄产量与品质
        3.2.3 种植效益与市场
    3.3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人力资源优势
        3.3.1 闽北无公害葡萄生产用工情况
        3.3.2 闽北无公害葡萄生产人力资源优势
        3.3.3 葡萄发展的潜力与比较优势
    3.4 闽北发展无公害葡萄的品牌建设优势
        3.4.1 专家指导品牌创建
        3.4.2 协会推动品牌创建
第四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种植者因素
    4.2 市场因素
    4.3 葡萄品种因素
    4.4 葡萄病虫害因素
第五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的四种发展模式
    5.1 考亭无公害葡萄城郊型发展模式
        5.1.1 考亭村基本情况
        5.1.2 考亭村葡萄发展情况
        5.1.3 考亭村葡萄发展思考
    5.2 水南村无公害葡萄品牌建设型发展模式
        5.2.1 水南村基本情况
        5.2.2 水南村葡萄发展情况
        5.2.3 水南村葡萄发展思考
    5.3 仁山无公害葡萄协会推动型发展模式
        5.3.1 仁山村基本情况
        5.3.2 仁山村葡萄发展情况
        5.3.3 仁山村葡萄发展思考
    5.4 马坑无公害葡萄自主型发展模式
        5.4.1 马坑村基本情况
        5.4.2 马坑村葡萄发展情况
        5.4.3 马坑村葡萄发展思考
第六章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
    6.1 实施葡萄避雨栽培,发展闽北无公害葡萄产业
        6.1.1 闽北推广避雨栽培现状
        6.1.2 闽北避雨栽培葡萄主要措施
    6.2 实施无公害葡萄立体栽培,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
        6.2.1 闽北葡萄立体栽培现状
        6.2.2 闽北葡萄立体栽培主要模式以及经济效益
        6.2.3 葡萄园立体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6.2.4 葡萄园立体栽培注意事项
    6.3 推广葡萄园生草栽培,保持生态可持续利用
        6.3.1 葡萄园生草栽培意义
        6.3.2 葡萄园生草栽培方法
        6.3.3 葡萄园生草栽培问题探讨
    6.4 运用果袋套用技术,促进葡萄无公害生产
        6.4.1 葡萄果实套袋栽培意义
        6.4.2 葡萄套袋时间及方法
        6.4.3 葡萄套袋注意事项
    6.5 发挥葡萄协会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6.5.1 闽北葡萄协会发展状况
        6.5.2 闽北建设葡萄协会意义
        6.5.3 闽北建设葡萄协会思考
第七章 结论
    7.1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趋势
    7.2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制约因素
    7.3 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今年葡萄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葡萄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首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2]新疆瓜果保鲜技术的研究[D]. 张旭龙. 新疆大学, 2002(02)
  • [3]今年葡萄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J].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市场部. 保鲜与加工, 2002(01)
  • [4]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何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中药材加工》校本课程开发 ——以定西市C校为例[D]. 潘晓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6]苹果果实不同O2/CO2简易气调贮藏CO2伤害特性研究[D]. 王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天津市茶淀镇葡萄种植情况调查及市场中葡萄多菌灵残留情况分析[D]. 毕金琪. 天津农学院, 2018(07)
  • [8]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郭旭. 江南大学, 2015(11)
  • [9]2011年《果农之友》1~12期总目次[J]. 本刊编辑部. 果农之友, 2011(12)
  • [10]闽北无公害葡萄发展对策研究[D]. 徐恺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标签:;  ;  ;  ;  ;  

今年葡萄贮藏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