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浸润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树突状细胞浸润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一、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饶亚华[1](202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sTim-3和Flt3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是继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负性免疫检查点分子之一,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Tim-3作为负性共刺激分子广泛表达于先天性、获得性免疫反应细胞中,通过调控多个免疫调节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Flt3L是树突状细胞(DCs)稳态和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在体内通过促进DCs增殖并驱动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im-3(s Tim-3)及其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以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住院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90例,收集相关患者治疗前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保存。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确诊。同时选取6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收集相关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子分型等。(3)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s Tim-3、Galectin-9、CEACAM1和Flt3L表达水平,并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5-3等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清s Tim-3、Galectin-9、CEACAM1和Flt3L表达水平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资料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s Tim-3、Galectin-9和Flt3L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同时与实验室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清LDL-C、CEA和CA15-3表达水平显着升高,LYN、ALB、HDL-C、SOD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LEU、TC、TG无显着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s Tim-3和Galectin-9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EACAM1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622),Flt3L表达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乳腺癌患者血清s Tim-3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p53表达、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孕激素受体(PR)表达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和分子分型无显着相关性(P>0.05)。Galectin-9、Flt3L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资料无显着相关性(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表达水平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增高(P=0.025),与其他临床病理学资料无显着相关性(P>0.05)。(3)Tim-3、Galectin-9和Flt3L诊断乳腺癌曲线下面积及95%CI分别为0.741(0.666-0.816),0.692(0.599-0.785),0.8391(0.7791-0.8991)。(4)乳腺癌患者血清s Tim-3与年龄、TC、CA15-3和Galectin-9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HDL-C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WBC、NEU、LYN、ALB、TG、LDL-C、CEA、SOD、CEACAM1无显着相关性(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Galectin-9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实验室指标无显着相关性(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表达水平与CEA、CA15-3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指标无显着相关性(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Flt3L水平与ALB、CEA、s Tim-3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s Tim-3、Galectin-9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着上调,两者呈正相关。血清s Tim-3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并与多项临床病理学资料相关,可能成为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CEACAM1表达水平与正常体检组无显着差异但随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升高趋势,与传统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显着相关,后续有待进一步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Flt3L表达水平较体检对照组显着下调,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鹿瑶[2](2021)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认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长期以来一直是女性肿瘤患病率的第一位,是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关键原因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新的抗癌药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使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39%。但是,与乳腺癌的斗争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合理的治疗方法。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长期以来已成为继传统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之后的另一种重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在肿瘤微环境中,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由于多种免疫检查点的存在,导致T细胞无法有效激活,免疫检查点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通路的确定导致免疫疗法的重大改进。目前多数治疗主要针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等相关免疫检查点分子为靶点。但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别尚不确定,因此明确不同类型乳腺癌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对如何更合理的临床选择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这一问题,本课题作为实验性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为了了解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别统计了使用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组与其对照组(常规化疗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客观缓解率20%。PD-1/PD-L1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5%,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TLA-4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G-3研究组客观缓解率4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升高,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可提高对乳腺癌的治疗疗效,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无明显差别。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为了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也对患者的一般状态有影响,如体重、心率、血压,我们观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后患者的一般状态,结果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体重、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没有明显影响。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为了观察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否能够改善B细胞功能,我们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治疗后Ig 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余几种类型抗体包括Ig A、Ig M和Ig E则无明显差别。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促进乳腺癌患者B细胞分泌产生Ig G抗体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参与免疫应答或提高自身抗感染能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时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显示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患者相比与非TNBC患者的肿瘤大小明显变小(以肿瘤的较大直径与较大的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为判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CTLA-4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都无明显差异,肿瘤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为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后,是否具有显着的抑制癌症复发的作用,我们随访了治疗后出院患者的乳腺癌复发情况,结果显示PD-1/PD-L1和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TNBC患者可提高病理学缓解率(PCR率),但对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乳腺癌基本无获益,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的PCR率无明显提高。6.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了明确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了患者治疗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分级、死亡、停药、剂量调整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和输液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在各型乳腺癌中与单纯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但其远期影响还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较传统化疗效果显着。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提高乳腺癌患者血清Ig G水平。3.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治疗效果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临床治疗新策略,值得研究推广。

余小四[3](2021)在《乳腺癌中免疫预后模型的构建与miR-143-3p生物学功能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女性人群中,乳腺癌的罹患率一直高居榜首,也是全球癌症致死的重大的因素。当前,急需新兴的免疫标志物来推动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在乳腺癌中,miR-143-3p的表达水平降低,并表现出肿瘤抑制的作用,在乳腺癌的治疗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在价值。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1.寻找乳腺癌中具有预后价值的免疫基因,并构建免疫微环境相关的预后评估模型,以期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更准确的度量。此外,为乳腺癌中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潜在靶点以及分子诊断标志物。2.探索miR-143-3p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miR-143-3p过表达引起的乳腺癌MCF7细胞转录组改变情况。寻找miR-143-3p调控的靶基因及潜在的ce RNA调控网络,为miR-143-3p作为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标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1.使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将TCGA数据库中的乳腺癌数据作为训练集,通过WGCNA筛选出与生存相关临床性状有关的免疫基因集,并使用基因富集分析探索该基因集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通过KM生存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出具有生存价值的免疫基因;再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乳腺癌的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根据公式:Risk score(RS)=∑coef(i)*exp(i),计算每个样本的风险评分,并根据风险评分中值分组,利用KM生存曲线、C-指数和ROC曲线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构建诺莫图供临床使用。然后,将GEO数据库中的2个乳腺癌数据集GSE20685和GSE31448作为验证集,对预后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最后,构建乳腺癌免疫相关预后基因的转录因子(TF)调节网络,以识别调控乳腺癌免疫微环境的关键转录因子;使用GSEA富集分析探索高低风险组之间的KEGG信号通路差异;使用ESTIMATE和TIMER算法评估风险评分与肿瘤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2.首先,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miR-143-3p过表达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并使用RT-q PCR进行过表达验证;使用CCK8、Transwell、划痕等细胞功能实验进行生物功能验证;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以探索miR-143-3p过表达引起的基因表达差异,并结合差异分析和靶基因预测结果,筛选miR-143-3p的潜在靶基因,构建miR-143-3p相关的ce RNA调控网络。瞬时转染miR-143-3p inhibitor,构建miR-143-3p敲降的MCF7细胞株,进行CCK8细胞功能验证试验,并使用RT-q PCR验证靶基因的表达调控关系。结果:1.筛选出10个与乳腺癌预后显着相关的免疫基因(CCL5、CCR7、CSF2RA、ESRRA、HLA-DOB、HSPA2、NFKBIA、NR1H3、S100B和SEMA3B),并成功构建了乳腺癌的免疫相关预后模型,该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价值和独立的预测性能。此外,还确定了7个与乳腺癌免疫预后相关的转录因子;多条抑制肿瘤进展的信号通路在低风险组显着富集;风险评分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负相关。2.成功构建了miR-143-3p过表达的MCF7细胞株,细胞增殖和侵袭实验也进一步证实,miR-143-3p能抑制乳腺癌细胞株的生长。过表达细胞株的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miR-143-3p可能主要通过增强肿瘤细胞间的黏附力,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BIRC5、NACC1、FN1、RABIF、TSPAN13、BGN、GPRC5A和LINC00511是miR-143-3p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潜在靶基因,其中BIRC5、GPRC5A、NACC1和LINC00511在miR-143-3p敲降细胞株中得到了成功验证。结论:1.该模型不仅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而且预测准确性比传统的肿瘤病理分级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该模型与免疫浸润程度密切相关,这10个免疫相关预后基因可能是乳腺癌潜在的免疫治疗标志物。2.BIRC5、GPRC5A、NACC1和LINC00511是miR-143-3p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靶基因,miR-143-3p通过对靶基因表达的调控,增强细胞间的黏附力,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玛依努尔·玛木提[4](202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指出目的:讨论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之前穿刺活检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浸润程度对NAC疗效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行NAC治疗及手术的女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计算穿刺标本中TILs浸润程,并分为高等、中等、无浸润组,采用Miller-Payne(MP)病理学方法评价疗效以并分析其与NAC疗效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NAC总有效率为46.58%(68/146),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 CR)率为8.22%(12/146)。中、高等浸润TILs组的NAC有效率及p CR率均高于无浸润TILs组(P=0.019、P=0.009,均P<0.05)。与较低TILs浸润相比,中、高TILs浸润为NAC疗效较好的预测因子,OR分别是0.188(95%CI:0.068-0.517)和0.236(95%CI:0.070-0.794)。不同浸润程度TILs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9,P=0.003)。结论:乳腺癌穿刺标本中TILs较高浸润预示着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更佳、有更高的p CR及更好的预后。

尹良伟[5](2021)在《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乳腺癌(Breast Cancer)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往往侵袭性更高,病理分级及预后更差。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传统的四大治疗手段,生物治疗为进入本世纪以来乳腺癌的第五大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从属于生物治疗的范畴。然而,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因此,如何合理选择人群和合理的治疗模式,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抗原提呈功能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紧密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独特的免疫学效应。根据不同阶段DC生物学特性的不同,有些学者设想利用改善DC功能的手段来增强其抗肿瘤效应。黏蛋白1(Mucins1,MUC1)是I型跨膜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可表达于多种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近管腔或腺腔面,亦可见于腺癌上皮细胞的表面,而且呈高表达态势。相关研究显示,MUC1表达程度越高,往往预示着肿瘤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而且更容易出现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结合近年来MUC1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新发现以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我们以MUC1作为出发点,以基因修饰DC作为主要技术路线,分以下3部分系统探讨MUC1基因转染后的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旨在探索乳腺癌新的肿瘤免疫治疗途径与方法。一、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目的:验证MUC1在人乳腺癌中高表达,并构建和包装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制备过表达MUC1的DC疫苗。材料和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与两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MUC1蛋白的表达,q PCR检测2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MUC1 m RNA水平,验证MUC1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2)应用GV657载体,经目的基因扩增、PCR产物与载体交换、测序、质粒提取及纯化、病毒包装,获取重组MUC1慢病毒;(3)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经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 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产生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4)MUC1慢病毒感染DC,分为MUC1基因感染DC组(MUC1-DC组)、空载体感染DC组(GFP-DC组)以及对照组(DC组);(5)RT-PCR检测感染后DC的MUC1 m RNA水平;(6)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DC的MUC1蛋白表达。结果:(1)90例乳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92.2%(83/90)乳腺癌组织中显示MUC1高表达,30例癌旁组织中5例为高表达(16.7%),其余25例者(83.3%)为阴性或细胞质内弱表达。在2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92.3%(24/26)的MUC1 m RNA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对照组织(P<0.01),仅2例乳腺癌中MUC1 m RNA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相当;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比较,两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MUC1 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高(均为P<0.01);(2)MUC1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经包装获得病毒滴度为1×109TU/m L的重组MUC1慢病毒;(3)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来源DC形态变化过程,培养至5~7d大部分细胞脱壁悬浮,体积明显增大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表面可见很多粗细不一、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毛刺状突起,呈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培养7d的DC流式检测结果显示,CD1a、CD80、CD83及CD86分子表达率分别为(21.6±2.4)%、(22.7±1.6)%、(24.9±2.1)%及(95.4±4.3)%,表明获得成熟DC;(4)采用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后,于24 h时可见特异性GFP表达,24h、48 h、72 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11.7±1.0)%、(12.9±0.9)%和(36.8±1.6)%;(5)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MUC1-DC组RT-PCR检测到346 bp扩增带;(6)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MUC1-DC组可见明显的MUC1蛋白条带。结论:(1)验证了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以及两种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呈高表达;(2)成功构建MUC1重组质粒,并包装获得携带MUC1基因重组慢病毒;(3)以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成功获得过表达MUC1的DC,即MUC1-DC疫苗。二、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目的:探究前一部分实验获得的MUC1-DC疫苗在体外诱导CTL的免疫作用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杀伤活性。材料和方法:(1)诱导培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转染时间后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α情况;(2)ELISA法检测比较MUC1-DC-CTL、GFP-DC-CTL和DC-CTL IL-12、TNF-α含量;(3)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靶细胞,以MUC1-DC-CTL、GFP-DC-CTL、DC-CTL为效应细胞,采用LDH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CTL特异性杀伤率(%)=(试验孔值-效应细胞对照值)/(最大杀伤对照值-最小杀伤对照值)×100%。结果:(1)经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的MCU1-DC培养2d后诱导CTL开始表达IL-12和TNF-α,但荧光强度较弱;与MCU1-DC培养3d相比,培养4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量均明显升高,荧光强度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MCU1-DC培养5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荧光强度最强;MCU1-DC培养6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荧光强度逐渐下降;(2)ELISA结果显示:GFP-DC诱导CTL分泌细胞因子IL-12、TNF-α能力较低,分别为(101.83±5.79)ng/m L、(119.26±11.52)ng/m L,与D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UC1-DC诱导CTL分泌这两种因子的能力明显增强,分别为(202.52±17.10)ng/m L和(349.07±79.42)ng/m L,与DC组和GFP-DC组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三组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的升高而增强;相同效靶比时,与DC-CTL组或GFP-DC-CTL组比较,MUC1-DC-CTL组对靶细胞MCF7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1)MUC1基因转染的DC诱导CTL即MUC1-DC-CTL在5 d时分泌IL-12和TNF-α的能力最强,用于本研究后续实验;(2)MUC1-DC疫苗比单纯DC诱导CTL具有更强的产生IL-12、TNF-ɑ细胞因子的免疫活性;(3)MUC1-DC-CT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比单纯DC-CTL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而且随着效靶比的升高,CTL的杀伤活性逐渐增强。三、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目的:通过活体监测MCF7荷瘤裸鼠的成瘤生长情况,评价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对乳腺癌免疫作用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GFP-MCF7);(2)BALB/c裸鼠皮下种植GFP-MCF7 1×107个/只,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的CIK细胞1×108个/只,治疗组于皮下注射MUC1-DC(MUC1-DC组)或DC细胞(DC组)1×107个/只,体积0.2 ml/只,对照组(Ct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治疗1次,连续5d;(3)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在开始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第35d进行成像观察移植瘤荧光成像,分析荧光强度和荧光面积;(4)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5)TUNELl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结果:(1)裸鼠于GFP-MCF7荷瘤后7d,成瘤率100%。开始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35d活体光学分子成像结果显示,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F=0.4341,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MUC1-DC组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低于Ct组(F=7.864,P<0.05);DC与Ct、MUC1-DC与DC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均为P>0.05),但MUC1-DC比DC组荧光信号更低。从荧光信号面积上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分布面积无显着差异(F=1.084,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Ct组荧光信号呈多处散在分布,MUC1-DC组和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均明显低于Ct组(均为P<0.01),但MUC1-DC组与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2)Ct组Caspase3表达最少,DC组次之,MUC1-DC组呈高表达Caspase3,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TUNEL结果显示,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Ct组(4.11±2.61%)、DC组(9.63±2.27)%、MUC1-DC组(25.30±8.24)%,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FP荧光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在裸鼠内可以持续表达荧光信号,可以通过光学分子成像系统检测光密度值观察肿瘤的部位及生长情况,是一种活体内实时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评价抑瘤作用的有效方法;(2)MUC1-DC疫苗比单纯DC免疫治疗人乳腺癌荷瘤小鼠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3)MUC1-DC发挥了更好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董兆荣[6](2021)在《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乳腺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威胁。现如今,随着医学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乳腺癌的年发病例数进行性增多。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乳腺癌新确诊病例数约226万人,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癌症。免疫系统是人体保护性系统,能够捕捉杀伤外来抗原,清除衰老,死亡及变异细胞,维护机体功能稳定。而肿瘤的发生是变异细胞逃脱免疫系统杀伤作用发展而来的。既往多个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免疫指标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随着免疫肿瘤学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逐渐兴起,这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现如今,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正逐渐发展,深入。本研究目的在于对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信息的关系进行讨论,反应乳腺癌患者的免疫情况,为乳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临床应用免疫疗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收集101例2018-2021年在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以及102例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测定的外周血中的体液及细胞免疫相关指标(IgG,Ig M,IgA,C3,C4,CD3+,CD3+CD4+,CD3+CD8+,CD19+,CD16+CD56+,CD4/CD8)等,以及患者病理良恶性情况。将所收集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恶性2组,记录患者外周血细胞,体液免疫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而对良恶性患者术前细胞,体液免疫相关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2收集80例2018年至2021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病理资料。根据乳腺癌患者基本情况,分别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绝经组和未绝经组。根据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将患者分为浸润性乳腺癌组和非浸润性乳腺癌组,肿瘤大小T1,T2,T3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转移阴性组,远处转移组和未有远处转移组,临床肿瘤分期0,I,II,III,IV组,有脉管内癌栓组和未有脉管内癌栓组,有神经侵犯组和未有侵犯组。并根据患者免疫组化情况,将患者分为ER阳性组和阴性组,PR阳性组和阴性组,HER2阳性组和阴性组,KI67高值组和低值组以及三阴性患者组和非三阴性患者组。根据分组分别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指标与不同分组之间关系。结果:1乳腺良恶性病变组进行比较,相较于良性组,乳腺癌组患者CD3+CD4+,CD19+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D3+CD8+,CD4/CD8水平,C4值明显升高(P<0.05)。2根据临床基本情况分组中,在关于患者年龄分组,老年患者组较非老年患者组CD4/CD8值降低(P<0.05)。而在绝经分组,绝经后组较绝经前组CD3+降低,CD16+CD56+升高(P<0.05)。在根据临床病理分组中,肿瘤大小为T3患者CD3+CD4+较肿瘤大小为T1,T2患者高(P<0.05);淋巴结阳性组患者较淋巴结阴性组患者CD4/CD8升高(P<0.05);并且在组织学分级越高组,患者CD19+水平越低(P<0.05)。在根据免疫组化分组中,分型为三阴性组患者较非三阴性组患者CD4/CD8水平升高(P<0.05)。3根据临床基本情况分组中,在关于患者年龄分组,老年患者组较非老年患者组IgG明显降低(P<0.05);在关于患者绝经情况分组,绝经后患者组较绝经前患者组IgG降低(P<0.05)。在根据临床病理分组中,可见肿瘤大小为T3患者较大小为T1,T2患者Ig M值降低(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较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IgG,IgA值升高(P<0.05);乳腺癌浸润癌组患者较原位癌组患者IgA值升高(P<0.05);有脉管癌栓侵犯组患者较无脉管癌栓组患者IgA,IgG值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较乳腺良性疾病者免疫力低下,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免疫抑制有关。且术前外周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数值和百分比的的变化可用于早期推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同时,其免疫情况变化也为乳腺癌免疫治疗增加了一定理论基础。

陈红梅[7](2020)在《通过瘤内递送CCL25募集CCR9+T细胞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胸腺表达的趋化因子(TECK,CCL25),是一种由小肠上皮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及髓质树突状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因子,通过与其唯一的受体CCR9结合,对胸腺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发挥趋化作用。最初,CCR9在调节胸腺细胞定位并促进其发育、成熟以及促进细胞向肠道归巢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全面的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正常小肠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CCR9+T细胞高表达CD69,而且血液循环中的CCR9+T细胞活化程度高于CCR9-细胞。另外,从外周血和小肠中分离出的CCR9+T细胞主要表达产生IFNγ的Th1细胞因子谱。Hepatic等先前发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肝脏中有激活的功能性CCR9+T细胞浸润,这与病变部位(肠外和胸腺外)CCL25的异常高表达有关。CCL25/CCR9还具有授权效应性/记忆性T细胞到达组织的强大功能。CCR9与CCL25的结合还可以抑制CD4+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在自身免疫中,CCR9+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IL-21促进CD8+T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进而诱导糖尿病。重要的是,患者外周循环血中的CD8+CCR9+的初始T细胞与黑色素瘤患者的良好预后和肺转移灶减少有关。在小鼠CCL25转基因肉瘤模型中,给予小鼠CCL25抗体清除体内CCL25可加速肿瘤的生长。因此,我们假设将CCL25递送到肿瘤并释放到细胞间隙,是一种可以增强免疫调节剂抗肿瘤作用的有效策略。多种不同实体瘤(包括三阴性乳腺癌)通过过度表达CD47分子向吞噬细胞传递“不要吃我”的信号,帮助它们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用抗体阻断CD47分子可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树突状细胞启动T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由于CD47分子也在红细胞、血小板等造血系统来源的细胞和其他正常细胞表面表达,CD47抗体全身给药后会影响正常细胞功能,并导致贫血、中性粒细胞减低等副作用的发生。利用纳米载体递送靶向CD47的小干扰RNA(siCD47)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原位生长和肺转移并降低副作用。然而,向肿瘤靶向递送基于RNA的癌症治疗药物仍然是一个挑战。两种不同机制的治疗方法相结合已被证明能够协同作用阻止癌症的发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策略。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递送系统可以利用物理作用包载不同种类的抗肿瘤药物,通过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改善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特征,从而潜在地提高抗癌效果。然而,应注意的是,趋化因子CCL25和CD47 si RNA的物理性质是非常不同的,到达肿瘤组织后它们应分别被释放在细胞外和细胞内。为了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一个理想的基于纳米技术的全身给药系统应具有许多特性,主要包括:(1)促进药物在肿瘤中的富集;(2)趋化因子快速而充分地释放在细胞外;(3)si RNA的释放和细胞内化。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该系统应满足上述所有特性,以增强TNBC的免疫治疗效果。研究方法:1.建立小鼠的原位三阴性乳腺癌(4T1)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的方法检测人和小鼠三阴性乳腺癌中是否表达CCL25和CCR9。2.合成包载siCD47和CCL25的肿瘤酸敏感的纳米颗粒NP-siCD47/CCL25。3.通过流式细胞术(FC)、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SCM)呈像和实时定量PCR(q PCR)、蛋白质印迹(WB)等方法检测在体外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细胞对siCD47和CCL25的摄取,以及siCD47的沉默效率。4.利用小动物呈像、LSCM呈像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iCD47和CCL25的体内及瘤内分布。5.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进一步检测在体内CCL25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和肿瘤细胞CD47的表达。6.观察静脉注射NP-siCD47/CCL25对4T1肿瘤原位生长和远处转移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机制。观察NP-siCD47/CCL25对PD-1/PD-L1抗体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1.TNBC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CR9+T细胞的比例较低且无明显差异。人TNBC组织和小鼠4T1肿瘤组织不表达CCL25。人TNBC组织不表达CCR9,小鼠4T1的TILs中CCR9+细胞比例较低。CCR9+T细胞中活化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CCR9-T细胞。2.在体外中性条件下,标记siCD47和CCL25的荧光信号共定位。酸性条件下,两者分离。4T1细胞对siCD47的吞噬在弱酸性条件下强于中性条件。酸性条件下siCD47的沉默效率高于中性条件。3.在体内,颗粒将CCL25释放在肿瘤间质细胞外,并募集CCR9+CD8+T细胞进入肿瘤组织。而siCD47进入肿瘤细胞,降低了肿瘤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4.NP-siCD47/CCL25能延缓原位4T1肿瘤形成并抑制已形成的肿瘤组织生长。全身给药后,颗粒能够抑制4T1肿瘤细胞的肺转移。而NP-siCD47或NPsi NC/CCL25单药没有作用。5.NP-siCD47/CCL25抗肿瘤作用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颗粒能够减少肿瘤组织中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增加CD8+T细胞浸润。6.NP-siCD47/CCL25能逆转PD-1/PD-L1抗体耐药,而PD-1/PD-L1抗体能增强NP-siCD47/CCL25的抗肿瘤作用。NP-si NC/CCL25单药即可以逆转PD-L1抗体耐药。研究结论:1.CCR9+CD8+T细胞表现为活化的细胞表型,但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浸润的数量有限。人和小鼠的4T1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不表达CCR9的配体CCL25。2.肿瘤酸敏感的纳米颗粒NP-siCD47/CCL25在体内可以募集CCR9+CD8+T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同时降低肿瘤细胞CD47表达。3.NP-siCD47/CCL25抑制4T1肿瘤形成、生长和远处转移的作用依赖于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4.NP-si NC/CCL25可以逆转PD-L1单抗耐药,NP-siCD47/CCL25和PD-1/PD-L1单抗协同作用,显着增强了4T1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

兰晶[8](2020)在《共刺激分子OX40、PD-1分子在乳腺癌T细胞与B细胞相互调控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及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目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还不明确,通过研究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明确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和TFH、TFR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局部组织以及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及其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分子及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OX40信号激发与TFH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TRAF6敲基因小鼠分析OX40信号阻断后,TFH细胞相关分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局部组织PD-1分子与CD4+T细胞密度显着高于原位癌及纤维腺瘤,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z=-5.548;P=0.001,z=-4.418);(2)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以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肿瘤周围浸润淋巴细胞中PD-1蛋白阳性表达也随之升高,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9,z=-2.792;P=0.017,z=-1.151);且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PD-1蛋白阳性表达与CD4+T细胞存在共表达(P=0.014,kappa=0.19);(3)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测结果显示随着TNM临床分期的升高,PD-1+CD4+T细胞、TFH细胞的百分率也随之上升(P=0.03,P=0.01);同时,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外周血中TFH、TFR细胞的百分率也明显升高,差距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3);(4)随着TNM临床分期的升高和肿瘤直径的增加,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其表面OX40分子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XCR5与TFH细胞(r=0.37,P<0.01)、OX40与 TFH 细胞(r=0.26,P=0.01)、PD-1 与 TFH 细胞(r=0.55,P<0.01)、CXCR5 与TFR细胞(r=0.42,P<0.01)、PD-1与TFR细胞(r=0.48,P<0.01)均存在显着正相关性。(6)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OX40信号的激发可上调小鼠CXCR5、IL-21、IL-9、Tnfrsf4等相关基因的表达;(7)OX40信号激发下,相对野生型,TRAF6基因敲除后,小鼠TFH细胞的百分率以及细胞因子IL-21的分泌显着下降(P=0.001;P=0.001)。结论: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以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分子的表达、TFH细胞的百分率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OX40信号的激发可影响TFH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IL-21的分泌。第二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TFH细胞和TFR细胞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目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FH、TFR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通过研究B细胞亚群及TFH、TFR细胞亚群和细胞表面OX40的分布,了解TFH、TFR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成熟B细胞、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浆母细胞及长寿命浆细胞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成熟B细胞、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浆母细胞、长寿命浆细胞显着高于健康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Ⅰ期和Ⅳ期、ER阴性、PR阴性以及三阴性乳腺癌中,患者外周血中成熟B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并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P<0.001;P<0.001);(3)随着TNM分期增加,记忆性B细胞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在HER2亚型和TNBC组中有较高记忆性B细胞(P=0.006),且记忆性B细胞与HER2阳性表达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07);(4)浆母细胞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5)长寿命浆细胞的百分率在TNM分期的Ⅱ期和Ⅳ期明显低于Ⅰ期和Ⅲ期,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记忆性B细胞与成熟B细胞(r=0.58,P<0.01)、浆细胞(r=0.41,P<0.01)、浆母细胞(r=0.40,P<0.01)、长寿命浆细胞(r=0.81,P<0.01)均成正相关;成熟B细胞与浆母细胞(r=0.43,P<0.01)、长寿命浆细胞(r=0.69,P<0.01)、浆细胞(r=0.46,P<0.01)均成正相关;长寿命浆细胞与浆母细胞(r=0.65,P<0.01)、浆细胞与浆母细胞(r=0.78,P<0.01)、浆细胞与长寿命浆细胞成(r=0.66,P<0.01,)均成正相关;(7)OX40+TFH细胞分别与浆母细胞(r=0.26,P=0.03)、长寿命浆细胞(r=0.32,P=0.01)、浆细胞(r=0.26,P=0.04)成正相关。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成熟B细胞、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浆母细胞以及长寿命浆细胞且彼此成正相关,且TFH细胞表面OX40分子与浆细胞的活化过程存在相关性。这提示体液免疫也是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免疫中一种形式,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密切相关。第三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目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通过检测CD4+T细胞与CD19+B细胞及各自亚群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性,观察其表面CD24、CD38和PD-L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这些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了解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与CD19+B细胞及各自亚群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性,观察其表面CD24、CD38和PD-L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这些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s细胞显着高于纤维腺瘤患者和健康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CD25+CD127low/-Tregs低表达PD-1分子,而CD4+CD25+CD127+效应性T细胞则高表达PD-1分子(P<0.05);(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CD38+Bregs的百分率显着高于良性患者和健康人(P<0.05),且分泌高水平的IL-10(P=0.046);(3)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相对于non-Bregs,无论是PD-L1lo还是PD-L1hi都高表达于 CD19+CD24+CD38+Bregs(P<0.001),且随着 TNM 分期升高,CD19+CD24+CD38+PD-L1+Bregs的百分率也随之升高(P=0.011);(4)通过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各细胞亚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CD4+T细胞和CD19+B细胞(r=0.397,P<0.001)、CD4+CD25+CD127low/-Tregs 和 CD19+CD24+CD38+Bregs(r=0.316,P=0.001)、PD-L1+Bregs 和 CD19+CD24+CD38+Bregs(r=0.267,P=0.007)、PD-L1+Bregs 和 CD4+CD25+CD127low/-Tregs(r=0.299,P=0.003)均存在正相关;而 PD-L1+Bregs 与 PD-1hi CD4+CD25+CD127+效应 T 细胞则存在着负相关(r=-0.22,P=0.031)。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水平CD4+CD25+CD127low/-Tregs和分泌 IL-10 的 CD19+CD24+CD38+Bregs,其中 CD19+CD24+CD38+Bregs 高表达 PD-L1分子并与CD4+CD25+CD127low/-Tregs呈正相关,与PD-1hi效应性T细胞呈负相关,提示PD-1/PD-L1信号可能介导效应性T细胞的凋亡。

杜慧敏[9](2020)在《LAG3与PD-1在乳腺癌患者T细胞中的共表达特点及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LAG3与PD-1在乳腺癌患者T细胞中共表达的特点。2.分析LAG3与PD-1共表达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3.探讨LAG3与PD-1不同阻断治疗策略对乳腺癌发展的影响。方法: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临床入组乳腺癌患者,收集其外周血及肿瘤组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患者外周血、肿瘤浸润性、癌旁组织中T细胞LAG3与PD-1共表达的特点,并根据临床分期和分子分型进行分层分析其二者的共表达特点;2.通过CFSE染色、BrdU掺入及ELISA法分别检测LAG3与PD-1不同表达对T细胞增值与分泌功能的影响;3.免疫组化法分析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AG3与PD-1的主要配体MHCⅡ类分子、FGL1和PD-L1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它们在不同临床分期与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差异性;4.通过EMT6和E0771小鼠乳腺癌建模,分别进行LAG3、PD-1的单一或联合单克隆抗体阻断治疗,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从而反向验证LAG3与PD-1共表达对乳腺癌发展的影响。结果:1.经过知情同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共入组乳腺癌患者112例,其中收集外周血标本82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47例,健康对照者18例,三组在年龄上没有显着差异性(P>0.05)。2.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和癌旁组织淋巴细胞(PIL)中LAG3与PD-1双阳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没有显着差异性(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PIL和TIL中,LAG3和PD-1双阳CD8+T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其双阳性的CD4+T细胞(P<0.05)。3.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PBL、PIL和TIL中LAG3与PD-1双阳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其在三阴性乳腺癌组(TN)中的比例最高,而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组(ER+/PR+)中的比例最低(P<0.01)。相同分子分型中,LAG3和PD-1双阳CD8+T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其双阳性的CD4+T细胞(P<0.05)。4.通过CFSE染色和BrdU掺入法检测均发现,LAG3与PD-1双阳性T细胞经刺激后发生增殖的比例最低,约80%的细胞仍处于原代未分裂状态,LAG3与PD-1双阴性T细胞增殖最活跃,仅10%左右处于未分裂状态,而LAG3与PD-1单一阳性T细胞均有约50%的细胞处于未分裂状态。以上结果提示不同表型T细胞增殖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5.ELISA法检测不同表型T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能力。LAG3与PD-1双阳性T细胞经过刺激后,其CD4+T细胞分泌的IL-2、IL-6水平和CD8+T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水平,均显着低于其LAG3或PD-1单一阳性T细胞(P<0.01),也更显着低于其LAG3与PD-1双阴性的T细胞(P<0.001)。6.免疫组化分析发现,LAG3的配体MHC II类分子和FGL1,以及PD-1的配体PD-L1,它们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差异性(P<0.05)。MHC II类分子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FGL1和PD-L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均低于癌组织(P<0.05)。7.在乳腺癌组织中,MHC II类分子、FGL1和PD-L1的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中存在差异性,它们各自在I期和II期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它们与III期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8.在乳腺癌组织中,MHC II类分子、FGL1和PD-L1的表达率在不同分子类型肿瘤中也存在差异性(P<0.05)。除MHC II类分子外,FGL1和PD-L1的表达率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最高(P<0.05)。9.在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中,使用anti-PD-1和anti-LAG3联合阻断治疗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小于anti-PD-1或anti-LAG3单独阻断治疗组(P<0.05),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1.乳腺癌中LAG3与PD-1双阳性T淋巴细胞比例呈现出由外周血到癌旁组织再到肿瘤组织中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在外周血中没有差异性,而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性,并与分子分型有关,三阴乳腺癌中比例最高,ER+/PR+乳腺癌中最低。2.LAG3与PD-1双阳性T细胞相较二者单阳性T细胞功能明显耗竭,二者呈现出协同抑制效应。3.LAG3与PD-1的配体FGL1和PD-L1在不同临床分期和分子分型癌组织的表达率存在差异性,总体呈现分期越晚,其表达率越高;而在不同分子分型中,其表达率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最高,而在ER+/PR+乳腺癌中最低。4.对于三阴性乳腺癌,联合使用anti-LAG3和anti-PD-1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者的治疗效果,提示LAG3与PD-1的联合阻断治疗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重要的治疗策略。

赵戈昱[10](2020)在《PD-1、PD-L1和CD47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PD-1、PD-L1和CD47这三种蛋白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异性,探讨分析三者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相应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为临床研究乳腺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指导。探究三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乳腺癌患者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选取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中无既往放疗、化疗、新辅助治疗病史,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心脑血管疾病,排除药物以及患者本身等干扰因素对乳腺癌中PD-1、PD-L1和CD47的干扰影响。收集6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包括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乳腺癌TNM分期。2、整理6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石蜡包埋块以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边缘≧2cm)石蜡包埋块,经切片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D-1、PD-L1和CD47这三种蛋白分别在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3、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乳腺癌组织中PD-1、PD-L1和CD47的表达特异性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乳腺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乳腺癌中PD-1、PD-L1、CD47的阳性表达分别是48.33%,55%,63.33%;在癌周正常乳腺组织中检测到PD-1、PD-L1、CD47的阳性表达分别是3.3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正常组织向乳腺癌进展的过程,PD-1、PDL1、CD47的表达呈升高趋势。PD-1、PD-L1和CD4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显示:P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显着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P>0.05)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显着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CD4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显着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对PD-L1和CD47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时,相关系数r=0.494,P<0.01,可以认为PD-L1和CD47的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1、PD-1、PD-L1和CD47在乳腺癌组织呈现出高表达,在癌周正常乳腺组织中基本不表达。三者能够为乳腺癌的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2、对PD-1、PD-L1和CD4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PD-1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显着相关;PDL1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显着相关;CD4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显着相关。说明三者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浸润密切相关,提示三者的表达很可能是乳腺癌不良预后的指标。3、在本研究中PD-L1和CD4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它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么联合检测PD-L1和CD4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更全面的治疗指导,并且为乳腺癌患者甚至其他肿瘤患者免疫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二、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患者血清sTim-3和Flt3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sTim-3 及其配体Galectin-9、CEACAM1 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1.5 实验结果
    1.6 讨论
    1.7 小结
第二章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2.5 实验结果
    2.6 讨论
    2.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Tim-3在乳腺癌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论文及学术交流获奖情况
致谢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乳腺癌的危害及现状
    1.2 乳腺癌的病因学探讨
        1.2.1 导致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2.2 发病机制
    1.3 乳腺癌的分类、病理和分级
        1.3.1 组织学分类
        1.3.2 分级
    1.4 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
        1.4.1 临床症状
        1.4.2 辅助检查
    1.5 乳腺癌的诊断
    1.6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6.1 手术治疗
        1.6.2 化学药物治疗
        1.6.3 内分泌治疗
        1.6.4 放射治疗
        1.6.5 生物靶向治疗
    1.7 免疫疗法,乳腺癌治疗新思路
        1.7.1 乳腺癌与人体免疫系统
        1.7.2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措施
    1.8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结果
        1.8.1 免疫检查点和肿瘤免疫逃逸
        1.8.2 靶向治疗CTLA-4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8.3 用于PD-1/PD-L1靶向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9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9.1 乳腺癌的分子结构分析
        1.9.2 TNBC主动免疫疗法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观察指标
        2.1.5 评价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案
        2.2.2 研究组行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方案
        2.2.3 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
        2.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3.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
    3.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3.4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
    3.5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
    3.6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乳腺癌中免疫预后模型的构建与miR-143-3p生物学功能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第一部分:生信分析构建乳腺癌免疫预后模型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下载
        2.2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2.3 预后相关免疫基因的筛选
        2.4 转录因子调控网络
        2.5 构建预后模型
        2.6 高低风险组基因集富集分析
        2.7 临床病理因素的亚组分析
        2.8 高低风险组的免疫浸润差异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寻找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模块
        3.2 筛选具有显着预后价值的免疫基因
        3.3 转录因子调控网络
        3.4 免疫相关预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3.5 基因富集分析
        3.6 预后指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3.7 预后模型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3.8 预后模型与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4 讨论
第二部分:miR-143-3p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靶基因的探索
    5 材料和方法
        5.1 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数据分析
        5.2 构建miR-143-3p过表达的乳腺癌MCF7 细胞系
        5.3 提RNA、逆转录和RT-q PCR
        5.4 细胞功能实验
        5.5 全转录组测序
        5.6 预测miR-143 靶基因并构建ce RNA调控网络
        5.7 MiR-143-3p敲降验证
    6 研究结果
        6.1 MiR-143-3p过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6.2 MiR-143-3p过表达导致的转录组改变
        6.3 MiR-143-3p潜在的靶基因及ce RNA调控网络
        6.4 Mir-143-3p敲降验证
    7 讨论
8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iRNA 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耐药的影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致谢

(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病例选择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评估方法
        3.1 TILs判读标准
        3.2 乳腺癌NAC疗效评价标准
    4.随访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
        2.材料及试剂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2.MUC1在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
        3.过表达MUC1慢病毒质粒的构建结果
        4.分离培养DC的形态学特征及表型分子表达
        5.转染效率测定
        6.MUC1-DC中MU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
    材料和方法
        1.试剂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MCU1-DC诱导CTL条件的优化
        2.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ɑ的含量
        3.MUC1-DC对CTL杀伤活性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
    材料和方法
        1.动物来源
        2.试剂与仪器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慢病毒转染条件优化
        2.光学分子成像活体检测MUC1-DC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3. MUC1-DC对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4.MUC1-DC对裸鼠移植瘤Caspase3表达的影响
        5.TUNEL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的细胞凋亡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之间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差异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术前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免疫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7)通过瘤内递送CCL25募集CCR9+T细胞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1.1.1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
        1.1.2 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特点及免疫系统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1.1.3 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1.2 趋化因子的生理功能及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1.2.1 趋化因子的生理作用
        1.2.2 趋化因子在肿瘤中的作用
        1.2.3 CCL25 及其受体CCR9 的功能
    1.3 CD47 分子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1.3.1 CD47 分子的自我标记作用
        1.3.2 靶向CD47 分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1.4 抗PD-L1 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4.1 PD-1/PD-L1 抗体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1.4.2 PD-1 抗体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1.4.3 影响PD-1/PD-L1 抗体治疗效果的因素及通过联合治疗刺激免疫反应增强PD-1/PD-L1 抗体疗效的方法
    1.5 纳米载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6 小干扰RNA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6.1 si RNA的基因沉默功能机制
        1.6.2 纳米系统递送si RNA的优势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4T1 肿瘤中CCR9+淋巴细胞的浸润与CCL25 无关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细胞
        2.2.2 实验动物
        2.2.3 研究对象
        2.2.4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2.2.5 实验试剂
        2.2.6 主要溶液的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
        2.3.2 免疫组化
        2.3.3 小鼠 4T1 原位乳腺癌模型建立
        2.3.4 小鼠脾细胞的获取
        2.3.5 小鼠肿瘤组织中单个核细胞的获取
        2.3.6 T细胞体外增殖活化
        2.3.7 流式检测
        2.3.8 数据分析及处理
    2.4 实验结果
        2.4.1 健康志愿者与患者外周血T细胞CCR9 的表达差异
        2.4.2 CCL25 在人和小鼠的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2.4.3 人结肠癌和三阴性乳腺癌中CCR9 的表达
        2.4.4 CCR9 在小鼠的脾脏和 4T1 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2.4.5 CCR9~+T细胞的活化表型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纳米颗粒的合成和体外及体内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
        3.2.2 实验动物
        3.2.3 实验设备及耗材
        3.2.4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试剂的配置
        3.3.2 鱼精蛋白/R10与siRNA的最适结合比例
        3.3.3 NP-siCD47/CCL25颗粒合成
        3.3.4 NP-siCD47/CCL25颗粒的表征
        3.3.5 细胞对NP-siCD47/CCL25颗粒的摄取
        3.3.6 NP-siCD47/CCL25体外沉默作用
        3.3.7 mRNA提取,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
        3.3.8 蛋白质印迹分析
        3.3.9 蛋白质印迹分析NP-siCD47/CCL25的组织分布和肿瘤富集
        3.3.10 纳米颗粒NP-siCD47/CCL25体内给药后,siCD47和CCL25的体内作用
        3.3.11 纳米颗粒NP-siCD47/CCL25体内给药后,siCD47和CCL25的体内作用
        3.3.12 免疫组化
        3.3.13 免疫荧光
        3.3.14 流式检测
        3.3.15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4T1 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 CCR9、CD47 和 PD-L1 的表达
        3.4.2 纳米颗粒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3.4.3 纳米颗粒的表征
        3.4.4 4T1 细胞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对颗粒的摄取
        3.4.5 NP-siCD47/CCL25颗粒的体外沉默效率
        3.4.6 纳米颗粒在体内重要器官及肿瘤组织、肿瘤细胞中的分布。
        3.4.7 体内给药后,siCD47的作用
        3.4.8 体内给药后,CCL25的作用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纳米颗粒NP-SICD47/CCL25的抗肿瘤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细胞
        4.2.2 实验动物
        4.2.3 实验试剂
        4.2.4 实验耗材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BALB/c或BALB/c-nu小鼠4T1肿瘤形成抑制实验
        4.3.2 已建立的4T1肿瘤治疗实验
        4.3.3 抑制4T1肿瘤肿瘤转移实验
        4.3.4 治疗后检测肿瘤免疫微环境实验
        4.3.5 PD-1/PD-L1 抗体联合治疗实验
        4.3.6 病理检测
        4.3.7 流式检测
        4.3.8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纳米颗粒NP-siCD47/CCL25抑制4T1肿瘤原位生长
        4.4.2 纳米颗粒NP-siCD47/CCL25抑制4T1肿瘤远处转移
        4.4.3 NP-siCD47/CCL25抑制4T1肿瘤生长的作用依赖CD8~+T细胞
        4.4.4 NP-siCD47/CCL25对靶向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4T1肿瘤作用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共刺激分子OX40、PD-1分子在乳腺癌T细胞与B细胞相互调控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浸润性乳腺癌
    二、免疫分子与肿瘤
    三、免疫细胞与肿瘤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及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TFH细胞和TFR细胞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TFH细胞分化、表型以及功能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课题获得的基金资助
致谢

(9)LAG3与PD-1在乳腺癌患者T细胞中的共表达特点及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LAG3与PD-1 在乳腺癌患者T细胞中共表达特点及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乳腺癌微环境中LAG3与PD-1主要配体的表达情况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探讨靶向LAG3与PD-1阻断的治疗策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图
文献综述:LAG3与PD-1及其协同作用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PD-1、PD-L1和CD47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PD-1、PD-L1 和 CD47 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腺癌患者血清sTim-3和Flt3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饶亚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D]. 鹿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乳腺癌中免疫预后模型的构建与miR-143-3p生物学功能的探索[D]. 余小四. 武汉大学, 2021(12)
  • [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D]. 玛依努尔·玛木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D]. 尹良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D]. 董兆荣.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通过瘤内递送CCL25募集CCR9+T细胞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D]. 陈红梅. 吉林大学, 2020(08)
  • [8]共刺激分子OX40、PD-1分子在乳腺癌T细胞与B细胞相互调控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D]. 兰晶. 苏州大学, 2020
  • [9]LAG3与PD-1在乳腺癌患者T细胞中的共表达特点及作用研究[D]. 杜慧敏.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10]PD-1、PD-L1和CD47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 赵戈昱.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树突状细胞浸润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