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

用于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

一、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雪[1](2021)在《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在作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叶绿素、蛋白质、代谢酶的重要组成元素。不同形态的氮素对作物具有不同的生理调控效应,作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同化吸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了作物自身的生长代谢。本试验在等量氮素的前提下,以实际生产中常用的酰胺态氮(尿素)为基础,配施不同比例的铵态氮和硝态氮,以研究三种氮素形态配比对基质栽培韭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根系活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基质栽培韭菜提供合理的施肥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氮素形态配比的肥料配施能够提高基质栽培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相较于生产上普遍施用的酰胺态氮(尿素),三种形态氮素配施显着提高了韭菜的产量,其中,春季共收获三茬,以50%酰胺态氮配施10%铵态氮、40%硝态氮处理产量最高,较CK1(不施肥)增产了23.33%,较CK2单一尿素处理增产5.67%,秋季共收获两茬,以50%酰胺态氮配施20%铵态氮、30%硝态氮处理下产量最高,较CK1增产了65.44%,较CK2单一尿素处理增产14.84%。只施用铵态氮,韭菜产量下降。三种形态的氮素配施显着提高了韭菜的品质,在50%酰胺态氮配施30%硝态氮、20%铵态氮的处理下,韭菜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大蒜素含量最高,50%酰胺态氮配施20%硝态氮、30%铵态氮V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铵态氮比例增加,硝酸盐含量会降低,单一铵态氮施肥下,硝酸盐含量最低。2.适宜氮素形态配比的肥料配施能够提高基质栽培韭菜的光合性能,促进基质栽培韭菜的根系发育。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2:3时,韭菜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且净光合速率最高。单一硝态氮施肥,韭菜根系活力最高,随着铵态氮比例升高,根系活力逐渐下降。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1:4时根系长度增加,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2:3时,根系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肥料配施能够影响基质栽培韭菜植株体内的矿质元素含量。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为5:2:3时,韭菜植株体内N、K元素含量最高。单一铵态氮施肥,P含量最高。综上所述,基质栽培韭菜,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比例为5:2:3时,产量增加,品质提高,食用安全,综合评价最优。

郭甜莉[2](2018)在《缓释肥与速效磷肥不同配比在番茄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科学的营养供应对培育壮苗至关重要,目前多采用随水灌溉施肥的方法,存在养分供应不均衡、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特别是在低温季节使用易形成僵化苗。在基质中添加缓释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育苗时一次性施入即可满足整个育苗期养分的需求,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粒径大,二是缓释效果差,容易造成烧苗。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粉状和不容易产生盐分障碍的缓释肥,淋溶挥发损失减少,肥料利用率提高,利于形成壮苗。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的研究方法,以番茄为试材,选用脲甲醛肥、过磷酸钙和腐植酸钾以不同配比与基质混合进行育苗试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壮苗指数、肥料利用率、花芽分化以及基质EC值和pH值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缓释肥在番茄育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筛选出较优的肥料组合,能够为蔬菜工厂化育苗提供充足养分,并为缓释肥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番茄幼苗的出苗率均在85%以上,但各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肥料养分随着幼苗生长发育的进行释放速率逐渐加快,株高、茎粗明显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多,根系吸收能力增强。其中T6处理(即N 1400g·m-3、P2O5 1260g·m-3、K2O 280g·m-3)根干重比T4、T7处理分别高出48.28%、50.88%,壮苗指数分别比T4、T7处理高出52.56%、48.75%,差异显着,促进幼苗生长。2.缓释肥前期养分释放缓慢,后期能持续不断的为番茄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幼苗的叶绿素各相关指标、根系活力增强。T1、T2、T3处理番茄植株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较低,可能是基质中氮肥(脲甲醛肥)加入量较少造成的。叶绿素含量T5、T6均较高,分别是6.81、6.77,与T1、T2、T3处理相比差异显着;根系活力T8、T9处理均较高,分别为193.66、189.56,T6处理次之,说明T6处理能满足番茄植株正常生长,培育壮苗。经极差的方差分析,在干物重和壮苗指数方面,三种肥料对幼苗的影响是磷肥>钾肥>氮肥,最佳的肥料组合是中氮、高磷、低钾,与T6处理试验结果相符。3.育苗基质中加入缓释肥能适当调节基质EC值和pH值,其中T6处理EC值在番茄幼苗生长期内均处在合适的范围,播种后30 d时下降到0.68 mS/cm;播种后30 d,pH值由碱性逐渐变为中性,利于幼苗根系生长,吸收养分。4.缓释肥能延缓或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育苗时一次性施入即可满足整个苗期植株养分需求。地上部氮素浓度和氮肥吸收量T6处理均最高,地下部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也显着提高磷钾肥料利用率。说明这三种肥料配合施用较好的发挥了营养元素间的互动作用。5.前期育苗基质中养分充足,定植后,番茄幼苗进入生殖生长,幼苗现蕾率和前期开花总数显着提高,T6处理分别比T4处理高出38.46%、100%,促进花芽分化,利于后期增产。

张洁[3](2018)在《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农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食物问题,所以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由于化学农药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故开发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使用植物杀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和使用植物杀虫最早的国家。利用植物资源防治害虫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古老、最原始的途径。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就有用莽草、嘉草等植物防治害虫的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在前人的撰写的书籍中存在着诸多有关杀虫植物的记载,现在只是发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植物源杀虫剂产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急需突破。为了发现具有较高的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本论文通过对先秦至清末现存的且所能查阅到的本草类、中医药、杂记类、农业类等书籍中记载的具有驱杀害虫功效的植物,在领域内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经考证后得出118科385种植物的驱杀害虫的活性,并记录了这些植物在当时的活性部位及应用方法,而后重点研究考察了这些植物在现代被应用于针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情况,其中包含了其活性部位、加工工艺、应用办法、复配方式。最后总结出一些现代民间仍在使用却未被或者很少被研究的的杀虫植物,筛选出的具有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可供领域内研究分析。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按其特点,将植物源杀虫剂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先秦时代)。人类在此段时期经历了由石器为代表的原始农业向铁器牛耕的传统农业转变,开始运用天然植物驱逐和消灭害虫,但都是作用于人体及卫生害虫的,并没有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记载。(2)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萌芽期(秦汉至魏晋)。此段时期出现了本草类、药学类以及农业类书籍,并且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驱逐和消灭害虫的植物和应用方法。(3)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隋唐宋元)。自唐开始,因为南方地区的开发,植物源杀虫药物也出现了新的种类和用途。此时期关于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的记载迅速增多,这些植物不仅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更多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卫生害虫防治中,其中不少杀虫植物及使用方法一直沿用至今。(4)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与转型期(明清)。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不论在种类及应用方法上都达到了巅峰时期。随着清朝末年化学类杀虫剂的传入,“新农药”、“新农具”、“新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使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产生了变革。化学类杀虫剂的使用逐渐超越植物源杀虫药物,开启了它的繁盛时代。(5)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期(民国至近代)。此时期我国走向了新农业的道路,化学类杀虫剂开始代替传统的植物源杀虫剂,并且被广泛使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书籍中记录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并按其发展规律进行断代分期,并总结出我国植物源杀虫剂每个时期的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旨在对日后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赵姣姣[4](2014)在《桔梗设施无土栽培氮营养与光照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药材需求增加,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日益稀缺,药用植物栽培量不断增加。然而,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导致药材产量和品质衰退,随着农业种植制度的变革,耕地面积减少,限制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设施无土栽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具有环境可控、清洁、周年连续生产等优势,可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开展设施内药用植物无土栽培的研究,有利于药用植物周年、规范化生产及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桔梗是一味以根入药的常用中药,主治胸闷腹胀等病症,目前其无土栽培技术尚属空白。本研究以桔梗为试材,通过设施内无土栽培桔梗氮素营养、光环境参数、栽培基质及栽培装置的研究,为桔梗无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主要试验结果及结论如下:1.设施无土栽培桔梗的氮营养条件是氮形态为硝态氮,氮水平5mmol·L-1。水培条件下,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为5mmol·L-1时,与1、2.5和7.5mmol·L-1浓度相比桔梗根的干、鲜重和氮磷吸收量最大,其中根干重是1mmol·L-1硝态氮浓度处理的5倍,且每盆根鲜重高出5.56g;营养液中氮浓度为5mmol·L-1,氮形态全部为硝态氮而无铵态氮时,桔梗根的干、鲜重最大,差异显着,但营养液中氮形态为1mmol·L-1硝态氮加4mmol·L-1铵态氮时桔梗生长受到抑制,受氨毒害而烂根。以蛭石为栽培基质,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为5mmol·L-1时桔梗地上部和根的干、鲜重最大,差异显着;氮形态组成中营养液中1mmol·L-1硝态氮加4mmol·L-1铵态氮时,桔梗根鲜重和根冠比最大。2.设施无土栽培桔梗光环境条件是LED光质为红蓝3:1,光周期16小时。LED红光下桔梗地上部干重最大,根干重最小,蓝光和红蓝光则相反,蓝光下桔梗的根冠比最大,红光最小,且红光下地上部氮吸收量最小,根部氮吸收量最大,差异显着;桔梗在LED红蓝光光强比为3:1且光周期16小时下地上部和根的生物量最大,地上部每株干鲜重分别达到1.4g和0.4g,而白光8小时光周期下只有0.14g和0.05g,根每株干鲜重有2.5g和1.09g,白光8小时光周期下只有0.15g和0.03g。3、设施无土栽培桔梗的基质组成为草炭、蛭石和珍珠岩的比例为1:2:1。采用6种不同体积比的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混合进行基质筛选,体积比为1:2:1时,桔梗根体积和开花数量最多,差异显着,但生物量在6种栽培基质间没有显着差异。4.半水培无土栽培装置可用于桔梗的栽培,单位平米产量高于露地。基于盆栽试验中桔梗根生长空间不足、溶解氧含量较少的弱点,研制一种半水培无土栽培装置,实现栽培基质与营养液分离根系生长空间增大,为桔梗根生长提供优良环境。玻璃温室内自然光下每平米可产桔梗1500g,高于露地土壤栽培300-800g。

霍平慧[5](2014)在《耐抑菌剂根瘤菌筛选及耐药菌株制备菌剂抑杂菌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商用根瘤菌剂在贮藏期间常面临有效活菌数低、污染率高等问题,致使菌剂不耐贮藏,且施用到田间后难以在与土着根瘤菌的竞争过程中形成高效结瘤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向根瘤菌剂添加植物源或稀土盐类抑菌剂,筛选抗抑菌剂菌株,探讨抑菌剂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评价两类抑菌剂不同剂型的抗污染效果。在此过程中,采用三亲本杂交法对目标菌株进行荧光蛋白基因标记,以获得的标记菌株作为示踪工具探讨目标菌和杂菌在菌剂中的数量动态。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供试材料中所有初筛选根瘤菌对植物源类抑菌剂的耐受效果较稀土盐类抑菌剂好。低浓度(0.4mg mL-1)的稀土盐类抑菌剂在尚未对空气和土壤中杂菌起到较强抑制作用时即可抑制多数根瘤菌的生长,而在含有0.6mg mL-1苦参碱的平板中,绝大多数空气源和土壤源杂菌的生长被抑制,却仍有根瘤菌可以耐受。2.通过测定荧光蛋白标记根瘤菌的抑菌剂耐受性发现,荧光蛋白标记并未对筛选根瘤菌的抑菌剂耐受性产生明显影响,表明该方法可用作根瘤菌的示踪方法。3.0.6mg mL-1的苦参碱抑菌剂的添加对苜蓿植株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植株的各项生理及形态指标均显着低于不接菌的对照处理。而通过回接添加了相同浓度抑菌剂的根瘤菌液,发现宿主植株的所有生理及形态指标均不再低于不接菌的对照。而在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根长及体积、株高、单株叶片数及结瘤数、根瘤等级等指标中,处理植株均达到了与接种对照及参比根瘤菌株相同的程度。表明向耐苦参碱根瘤菌剂中添加苦参碱抑菌剂,虽对部分植株指标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对回接植株仍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这也更进一步证实了将苦参碱抑菌剂用作根瘤菌剂添加剂的可行性。4.各稀土盐抑菌剂对空气和土壤中杂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对根瘤菌的抑制效果与杂菌相似,因此不利于耐药根瘤菌的筛选。同时因为稀土盐类物质化学性质活泼,与多数培养基成分及pH调节剂均可发生反应,对后续菌株的培养工作造成困难,因此不适合作为根瘤菌剂的添加剂。5.除虫菊素在短期内的抑杂菌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迟,其抑菌效果急剧下降,且达到较好抑菌效果所需的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并要求低温避光的贮藏条件,本身市场价格也高,与较低浓度即可达到较好抑菌效果且价格便宜、有效作用期长的的苦参碱抑菌剂比,除虫菊素不适于用作菌剂长期贮藏时的添加剂,而苦参碱更适用于用作根瘤菌剂的添加剂。6.通过对添加苦参碱抑菌剂的液体和固体根瘤菌剂抗污染效果及杂菌率的检测发现,苦参碱抑菌剂的添加可有效降低被污染处理的液体菌剂杂菌数和固体菌剂杂菌率,同时对固体菌剂pH值的维持也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可将苦参碱用做液体和固体根瘤菌剂的添加剂。

梁强,徐凤,姚蔚泉,吴峰,王京,安小丽[6](2012)在《石河子污水处理厂污泥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测定研究》文中认为以石河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对污泥基本性能参数进行测定。通过与《有机肥料》(NY525-2002)的技术指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2007)指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指标对照,得出该污泥是一种养分含量高的有机肥,具有一定土地改良、农业利用、土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的资源利用价值。最后,通过栽培试验,验证污泥具有可资利用性。

黄宇[7](2012)在《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有毒天然药物资源,是一种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的树种。福建省泰宁县是我国雷公藤最大的生产基地。虽然雷公藤生产技术已日益成熟,但是生产中还存在着病害重、栽培方式和施肥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行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非常迫切。为达到雷公藤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为促进中药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本文对福建道地中药材雷公藤GAP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对雷公藤GAP基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接着收集国内雷公藤种质资源,对其进行良种选育和优良品种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同时进行了雷公藤施肥效应分析、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光合特性及抗低温冷害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位于泰宁县16个雷公藤主要分布区的土壤养分综合得分排名较前的为:梅口乡大洋村(江坑)、上青乡崇际村下蓝坑、杉城镇长兴村,综合得分依次为1.7174、1.0247、0.7638。而利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法,排名较前的为:梅口乡大洋村、杉城镇胜一村(支农坑)、龙湖乡官田村、杉城镇长兴村;两种方法得出杉城镇邱洪村玉溪工区的均为最低。土壤养分年动态变化中,2009-2011年,雷公藤的主要种植区长兴村、玉溪工区、支农坑、江坑的土壤pH值、全钾、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大致呈现逐年上升的情况,其余的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江坑的土壤pH值、全钾含量在这3年中均处于最高,分别为5.75,4.22g·kg-1;支农坑的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在这3年中均处于最高,最高值依次为0.55g·kg-1,103.62g·kg-1;长兴村的土壤水解氮含量在3年中均处于最低,在2011年的最低,仅32.11mg·kg-1。2、2011年1月-9月,雷公藤的主要种植区长兴村的pH值偏高,变化范围在5.24-5.69。长兴村、玉溪工区、支农坑、江坑全钾含量在2月-6月间变化范围不大,较为平缓;均在1月最低;其中江坑的土壤全钾含量在4月份达到最高,达60.35g·kg-1,支农坑的最低,仅0.94g·kg-1。长兴村、玉溪工区、江坑的土壤全磷含量较支农坑而言变化平缓;其中支农坑的土壤全磷含量处于最高,在6月份高达0.28g·kg-1。主要种植区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大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月最低,以玉溪工区的最低,为5.37mg·kg-1。长兴村和玉溪工区的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江坑的土壤全氮含量在2月处于最高,达4.29g·kg-1。3、位于泰宁县长兴村、江坑、支农坑的这3个雷公藤主要种植基地环境现状良好,基地及周边无工矿企业,无任何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下,江坑、支农坑、长兴村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33、0.28、0.40,均小于0.5,土壤耕层内无有毒离子和倾倒物富集,无重金属污染。基地灌溉水水质环境各项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大气环境各项监测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评适宜雷公藤种植。对长兴村的水源进行动态监测发现,由于2011年泰宁县发生特大洪灾后,水中悬浮物、挥发酚、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出现短暂性异常外,分别达232.47mg·L-1、49.7mg·L-1、276.33mg·L-1,在灾后恢复6-12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符合国家标准。但长兴村水中铜(Cu)的含量总是偏高,有的甚至高达38.997mg·L-1。4、对雷公藤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艾氏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在雷公藤根和叶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相应标准的浓度限值。除雷公藤叶的铜含量偏高外,达25.00mg·kg-1,其根中的Pb、Cd、Cu、As、Hg残留量均低于国家相应标准的浓度限值。该检测结果能够保证雷公藤药材的用药安全性。5、利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内酯醇提取工艺可得,甲醇浓度78.64%,料液比1:35.96,超声时间39.1min,层析氧化铝用量9g,预测可获得雷公藤内酯醇最大提取率达0.0192%。根据雷公藤32个种源的叶生物量、叶和根内酯醇含量这3个聚类分析,进行雷公藤优良种源的选择,32个种源的平均叶生物量为132.0g,其中福建三明泰宁的叶生物量和根内酯醇含量均最高,分别达200.6g,26.37mg·kg-1,福建三明大田的叶内酯醇含量最高,达17.25mg·kg-1。选出三者兼备的优良种源如下:福建三明泰宁、福建三明大田、福建三明清流、福建南平武夷山、浙江丽水景宁,其得分依次为2.7733、2.6880、2.2472、2.0626、2.0041。6、对5a、6a、7a、8a、9a的雷公藤不同组织内酯醇含量分析发现,即将脱落的叶片的内酯醇含量(简称“落叶”)较其他组织高,其中7a的含量最高,达74.92mg·kg-1;各年生落叶的平均内酯醇含量是叶的2.72倍。花的内酯醇含量最低,其中7a的最低,仅9.19mg·kg-1。同一年生的雷公藤枝内酯醇含量为主枝>侧枝,在7a达到最高,主枝高达22.78mg·kg-1,侧枝高达17.05mg·kg-1。各年生根系的内酯醇含量为主根>须根>根芯,其中7a的主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45.09mg·kg-1。5a、6a、7a的根皮内酯醇含量高于主根,而8a、9a的反之,其中7a的根皮内酯醇含量高达46.87mg·kg-1。7、在11月至1月间,用粗度为0.5-0.7cm的插条,以黄壤土或珍珠岩+黄壤土(1:2)为扦插基质,经100mg·L-1速效生根粉浸泡1h的扦插方法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扦插成活率高达88.0%。扦插成活率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8,说明温度越高,雷公藤的扦插成活率越低。8、采用L9(4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的影响,可得光照条件下,处理2的组培苗内酯醇含量最高,达59.44mg·kg-1,其综合得分最高,达0.8536;遮光条件下,处理4的内酯醇含量高达50.49mg·kg-1,其综合得分最高,达0.8542。遮光时,经0.5mg·L-1赖氨酸和1.0g·L-1酵母提取物处理的雷公藤组培组合效果最好。但无论光照还是不光照,添加1.0g·L-1酵母提取物均有利于雷公藤组织培养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生。经前体物质处理的组培苗在光照和遮光条件下平均内酯醇含量分别为33.22mg·kg-1、31.40mg·kg-1,平均全株生物量分别为2.4506g、2.2504g,分别比CK高出了1.36倍、1.24倍。9、雷公藤根N、K、Ca、Mg含量在1-3月均较低,根的P含量在各个月份普遍较低;其中根N、K、Ca含量均低于10g·kg-1,根的P和Mg含量均低于1g·kg-1。雷公藤叶N、K、Mg含量会明显高于根的,叶中P含量略高于雷公藤根。9a的根和叶中N含量均在4月最高,分别达22.31g·kg-1、31.69g·kg-1;1a的根和叶中Ca含量均在9月达到最高,分别为15.01g·kg-1、26.70g·kg-1;5a根P含量在2月最高,达1.37g·kg-1;2a根K含量在6月最高,达24.03g·kg-1;5a根Mg含量在4月最高,达7.63g·kg-1。2a叶P含量在9月最高,达1.31g·kg-1;5a叶K含量在4月最高,达61.27g·kg-1;9a叶Mg含量在4月最高,达6.90g·kg-1。10、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定植6a后的雷公藤叶生物量以及叶、根内酯醇含量与氮磷钾施肥量的三因子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雷公藤叶生物量的最优施肥方案为:尿素51.4-68.6kg·hm-2,过磷酸钙70.8-97.9kg·hm-2,硫酸钾111.0-154.1kg·hm-2,执行这套方案,雷公藤叶生物量Y=437.3-456.1g,是对照生物量的1.7-1.8倍。影响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顺序为N>P>K,N肥对于提高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作用较大。应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由此推求最优施肥方案,尿素66.3-86.4kg·hm-2,过磷酸钙93.9-119.1kg·hm-2,硫酸钾124.0-164.1kg·hm-2,可得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Y=90.462-110.541mg·kg-1,是对照内酯醇含量的4.2-5.1倍。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的最优施肥方案为:尿素55.2-77.6kg·hm-2,过磷酸钙60.6-78.5kg·hm-2,硫酸钾69.9-87.8kg·hm-2,执行这套方案,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Y=47.474-53.661mg·kg-1,是对照根内酯醇含量的1.73-1.96倍。11、喷施药剂的1年生雷公藤幼苗平均株高和最长藤长分别为40.62cm、28.09cm,均高于对照;其中喷施复合微生物菌剂浸出液(P7)的根生物量最高,600倍液国光氨基酸叶面肥(P11)的次之,分别为43.70g、39.83g,是对照(P16)的4.22倍、3.84倍。经过喷施药剂处理的根、枝、叶内酯醇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2.167mg·kg-1、16.677mg·kg-1、51.281mg·kg-1,均比对照高。喷施药剂影响内酯醇含量的顺序为雷公藤叶>根>枝;处理11的全株内酯醇含量最高,达164.84mg·kg-1。喷施0.2%磷酸二氢钾(P2)在根系粗度0.1-0.2cm、0.2-0.4cm、0.4-0.6cm和4.0-6.0cm这4个粗度的分布最多,分别累积达461.583cm、134.345cm、53.907cm、9.479cm,分别是对照的3.96、3.82、3.22、4.55倍。喷施600倍液国光氨基酸叶面肥(P11)处理在根系粗度在0-0.1cm、0.6-0.8cm、0.8-1.0cm、1.0-2.0cm、2.0-4.0cm之间和大于6.0cm的分布最多,分别累积达4.407cm、48.884cm、37.078cm、90.644cm、65.002cm和2.014cm,分别是对照的3.79、2.80、2.66、2.77、3.55和21.84倍;可见,喷施600倍液国光氨基酸叶面肥和0.2%磷酸二氢钾(P2)最有利于根系生长,且根系最为发达。12、以种植株行距1.5m×2m的造林密度最佳,其叶内酯醇含量最高,达21.43mg·kg-1,有利于促进雷公藤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在雷公藤造林模式上,建议以雷公藤×厚朴混交模式和纯林模式为主;雷公藤×厚朴的混交模式中雷公藤根和叶平均内酯醇含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8.86mg·kg-1、35.61mg·kg-1。混交厚朴和杉木平均胸径分别为5.36cm、16.01cm,比对照高出18.92%、35.79%;厚朴平均树高高出纯林22.35%。13、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研究1年生的雷公藤灌溉情况。结果表明,土温大小为:6月>5月>11月>12月;5-8月间各灌溉处理的植株含水率大小大致为5月>6月>7月>8月,平均含水率分别为77.39%、72.07%、67.08%、65.22%。各灌溉处理的植株水势大小大致为10月>9月>8月>6月,平均水势分别为-1.874MPa、-1.875MPa、-2.147MPa、-2.906MPa。经过灌溉处理可以提高雷公藤根和叶内酯醇含量,处理16的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高达28.20mg·kg-1,处理13的叶内酯醇含量高达14.51mg·kg-1,各灌溉处理的平均根重为9.53g,平均根数大约在7.5根,平均根长为15.5cm。综合得分排名较前的为:处理3(即3-4月灌溉量20mm,5-6月灌溉量20mm,7-10月灌溉量60mm,11-12月灌溉量30mm),得分1.8722。14、用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有利于促进雷公藤生长,其根和叶内酯醇含量最高,分别达14.62mg·kg-1、12.77mg·kg-1。经过喷施药剂处理的雷公藤叶片病情指数均比对照低,其中喷施400倍液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病情指数最低,仅为14.56%;经过喷施药剂处理的雷公藤根和叶的平均内酯醇含量均比对照高。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平均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17.18mg·kg-1。15、雷公藤根和叶的内酯醇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8年生的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35.48mg·kg-1;6年生的叶高达21.60mg·kg-1;故确定雷公藤根可在种植7年后采挖;叶在6年后采摘最好。7年生的雷公藤植株,在10月底,根内酯醇含量开始大幅度上升,12月时达到最高,达36.87mg·kg-1,建议采挖根的最佳时期在秋季末至冬季初,确定叶的采摘在每年7-8月。16、随着烘干温度的上升,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烘干的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30.26mg·kg-1;三种烘干方式对雷公藤药材质量的影响不大,仅对水分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对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着水平。不同干燥方式对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着水平,建议采用烘干箱干燥或混合交叉干燥方式进行烘干。17、雷公藤光饱和点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6月,1-3a雷公藤的光饱和点很大,大小顺序为:1a<3a<2a;其中以2a的最高,达4650.757μmol·m-2·s-1。大体上,雷公藤光补偿点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月,1-3a雷公藤的光补偿点很大,大小顺序为:1a>2a>3a;其中以1a的最高,达61.001μmol·m-2·s-1。1a、3a雷公藤的光补偿点在10月均达到最低,其中以3a的最低,仅13.608μmol·m-2·s-1。1a、2a雷公藤各个月之间的胞间CO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大致上大小排序为:10月>8月>6月>4月。1a雷公藤各个月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8月>6月>4月>10月。1a雷公藤各个月之间的蒸腾速率和2a的水分利用效率大致上大小排序为:8月>6月>10月>4月。18、以1a的雷公藤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外施脱落酸(ABA)溶液5、10、15、20、25mg·L-1,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并进行连续7d的低温胁迫处理。研究表明,喷施15-20mg·L-1的ABA能提高雷公藤幼苗的抗冷性,有效地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的积累,使雷公藤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减弱了低温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的影响;当ABA浓度为15mg·L-1时,其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最低,分别为45.74%和153.28nmol·g-1,脯氨酸含量比对照高出72.99μg·g-1;当ABA浓度为20mg·L-1时,幼苗冷害程度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经ABA处理的SOD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明显的“双峰”趋势,POD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单峰”趋势,当ABA浓度为15、20mg·L-1时,CAT酶活性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19、喷施20mg·L-1的ABA能减缓低温下雷公藤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的下降幅度,提高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低温处理6d后,随ABA浓度的上升,雷公藤叶片的初始荧光(Fo)下降,最大荧光(Fm)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先下降后上升,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Pn、Gs、qP、Fm和Fv/Fm均在20mg·L-1ABA处理时达到峰值。不同浓度ABA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随着光化光强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光化光强度(PAR)达到395μmol·m-2s-1时,各处理的rETR达到最高值,其中25mg·L-1和20mg·L-1ABA处理分别比对照高17.1%和5.2%。雷公藤叶片ΦPSⅡ的光响应曲线均随光化光强度升高而下降,qN的光响应曲线呈相反趋势。

温放[8](2008)在《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在全世界约有150属3 700种,我国分布有58属470余种,绝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已育成大量园艺品种,然而目前我国的苦苣苔资源基本仍处于野生状态,园艺化研究较少,部分资源受各种因素影响遭到严重破坏,且国内尚未开展对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中国从西南到华南的山地是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现代分布和分化的重点区域,广西正处于这个区域中心,所拥有的属数居全国之首,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都很高,对该地区进行苦苣苔科植物观赏资源的系统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于此,本研究于2004年开始,先后8次对广西野生苦苣苔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其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首次将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观赏资源的研究从野外调查和生物学研究范畴拓展到引种栽培、生理特性和繁殖技术、观赏性状评价、亲缘关系鉴定和杂交育种等园艺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进一步的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分布重点区域的详细调查,共调查到33个属的132种该科植物,其中74个为广西特有种;发现了唇柱苣苔属Chirita 2新种,细筒苣苔属Lagarosolen 1新种,石蝴蝶属Petrocosmea 1新种,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 1新变种以及短筒苣苔属Boeica、石蝴蝶属、小花苣苔属和唇柱苣苔属广西新记录各1个。在充分调查和引种的基础上,通过对2个近缘属——唇柱苣苔属和小花苣苔属的综合评价以及11个属74个种的层次分析评价,首次建立了该科植物观赏资源的评价体系,认为以唇柱苣苔属、小花苣苔属、朱红苣苔属Calcareoboea、细筒苣苔属、旋蒴苣苔属Boea、长檐苣苔属Dolicholoma、石蝴蝶属、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以及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等9个属的36个种及2变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其中唇柱苣苔属大部分种适应能力强,花大色艳,在评价体系中名列前茅,共有27种1个变种值得优先开发。按照生境类型将野外苦苣苔科植物划分为9类,即:阴湿半附生岩生型、洞穴型、耐旱喜光型、阴生干燥型、高海拔型、低海拔高温干燥型、阴湿喜阴附生型、耐旱附生型和林下地生型,这对成功引种该科植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的苦苣苔科植物分布狭窄,居群数量少,自然更新能力弱,急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引种驯化技术体系,其中引种成功的有唇柱苣苔属、小花苣苔属、朱红苣苔属、细筒苣苔属、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和半蒴苣苔属Hemiboea等11个属,67个种。对引种成功的35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表明,唇柱苣苔属植物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按照其原始生长环境不同而区别明显,大部分唇柱苣苔属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都较一般耐阴植物低,显示出对阴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其中光补偿点最低的为洞穴植物软叶唇柱苣苔C. mollifolia,仅为0.57μmol·m-2·s-1,光饱和点最高的的线叶唇柱苣苔C. linearifolia也仅为16.73μmol·m-2·s-1,低于一般常见的耐阴园林植物;叶绿素a、b含量和比值试验结果显示,除少数几个种外,大部分的唇柱苣苔属和其他苦苣苔科植物的叶绿素a/b比值都在2.3左右,表现出了阴生植物的特点,因此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遮阴。同时这些特点都使得该类植物具有了作为室内观赏盆花的极大潜力。3.以牛耳朵C. eburnea、黄花牛耳朵C. lutea、紫纹唇柱苣苔C. pseudoeburnea和桂林唇柱苣苔C. gueilienensis等为代表的唇柱苣苔属植物以及滇桂喜鹊苣苔Ornithoboea wildeana、吊石苣苔L. pauciflorus的种子在2530℃时有较高的萌发率;浸种时间以16 h最佳;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光照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赤霉素处理能部分替代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以唇柱苣苔属为主要材料,叶插繁殖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肥厚肉质叶的莲座型种叶插繁殖成活率均可达100%,但繁殖系数低,更适于家庭繁殖使用;在组织培养中,不同种的不同外植体取材和最佳灭菌时间均不同,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和选择。均以采用2次0.1%Hgcl2灭菌为宜,幼叶和幼嫩花梗的灭菌时间均为3 min和57min;封闭性组织如苞片内和花蕾内组织,灭菌时间为3 min和5 min左右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在外植体启动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上,使用MS培养基,唇柱苣苔属植物多适合于NAA0.1mg·L-1+6-BA 0.1mg·L-1的激素配比,而小花苣苔属更适合于NAA0.1 mg·L-1+6-BA0.2 mg·L-1的激素配比。对7种唇柱苣苔和1种小花苣苔进行了试管苗出瓶移栽方法的研究,以蛭石40%,珍珠岩40%与草炭20%的混合基质配比,多菌灵800倍液处理基质,出瓶时间为春秋两季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通过对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与3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认为对不同产地环境条件下的种其适应的基质配比不一,其中牛耳朵和尖萼唇柱苣苔C. pungentisepala适合于草炭60%,珍珠岩20%和蛭石20%的混合基质,桂林唇柱苣苔适合于草炭80%和珍珠岩20%的混合基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唇柱苣苔属种为主体的引种驯化和温室盆栽技术体系,包括幼苗、成苗和开花期的栽培管理技术、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同时建成了国内搜集唇柱苣苔属植物比较齐全的种质资源圃。4.对56个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材料进行了AFLP标记和聚类分析,试验表明,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在遗传距离为0.56处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0.585处,可将余下的30份材料分为2大类。对唇柱苣苔属牛耳朵、蚂蝗七C. fimbrisepala、永福唇柱苣苔C. yungfuensis和尖萼唇柱苣苔的新鲜花粉和不同液氮冻存时间花粉的萌发试验表明液氮冻存是该属植物有效的花粉保存方式,冻存前后花粉萌发率均可达70%以上;在对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搜集的唇柱苣苔属植物进行了初步的杂交育种,并获得了杂种F1后代,并对亲本重要观赏性状在子代上的表现和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即使亲缘关系较远的唇柱苣苔属内种,其种间杂交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的现象,这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保证。总之,通过引种栽培,对野生苦苣苔科植物,尤其是唇柱苣苔属内观赏资源的引种驯化、盆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为将来开发商品盆花以及产业化栽培打下基础,AFLP分析结果为种间亲缘关系的确定和杂交亲本的选择和育种提供了参考,杂交亲和性试验显示了唇柱苣苔属植物育种的巨大潜能。

徐呈祥[9](2006)在《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对盐胁迫的响应和硅对其盐害的缓解效应》文中研究说明芦荟(Aloe L.)是典型的旱生植物(xerophyte),在医药、食品、日用化学品工业以及观赏园艺中具重要价值。根据生物学特性,芦荟属于淡土植物(glycophyte)而非盐生植物(halophyte)。迄今,对芦荟在盐胁迫下的响应研究很少。本文研究了库拉索芦荟(A.vera L.)对盐胁迫的响应和硅(Si)对其盐害的缓解效应,以为芦荟在盐渍化土地上的栽培和利用微咸水或再生水灌溉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取得了如下结果: 以7叶龄库拉索芦荟幼苗砂培120 d的结果表明,芦荟的生长与所浇灌溶液的含盐量有密切关系。200 mmol/L NaCl显着抑制芦荟根系和叶片生长及抽葶开花,100mmol/L NaCl对其生长开花的抑制作用显着减轻,50 mmol/L NaCl处理与对照(Control)则无显着差异。盐胁迫对库拉索芦荟全叶原汁出汁率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其对生长开花的影响相似,其中50、100 mmol/L NaCl处理间多数指标值无显着性差异,与Control相比多数指标值处于有益水平。库拉索芦荟具有微咸水灌溉栽培的潜势,其耐盐性在淡土植物中属于耐盐类型,不影响芦荟生长的外界盐浓度在50-100mmol/L NaCl之间。 用0、50、100、200和400 mmol/L的NaCl处理库拉索芦荟幼苗30 d,分析了盐胁迫对其K+、Na+和Cl-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ontrol相比,NaCl浓度≥100 mmol/L,芦荟根、茎、叶的K+含量显着下降,Na+和Cl-尤其是Na+含量显着增大,K+/Na+大幅减小,ASk,Na极显着增大,根、茎、叶中的离子平衡均受到显着干扰,但50 mmol/L的NaCl胁迫对芦荟离子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较小,根、茎、叶中均可保持较好的离子平衡,相当于此一盐浓度的微咸水可直接灌溉芦荟。 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库拉索芦荟多胺(PA)含量和状态及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NaCl胁迫24 d,芦荟根中PA含量的变化显着大于叶中,且出现时间显着早于叶中,但根和叶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响应差别较大。50mmol/LNaCl胁迫下,芦荟根中多胺总含量(Total PA)显着升高,NaCl浓度≥100

李琦[10](2001)在《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文中提出 在栽培芦荟时,选择什么土壤,如何整地,如何使用肥料以及相应的栽培基质,是芦荟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土壤条件 芦荟要求土质为沙壤土,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对物理结构较差的土壤,应加入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增加炉渣,草碳,松叶,稻麦壳、油菜壳、花生皮、秸秆等改良剂。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则多施动植物有机肥。 二、确定种植畦 芦荟种植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畦,另一种为高畦。高畦能避免湿涝、积水,

二、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论文提纲范文)

(1)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氮肥在我国的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氮素形态及植物对其利用的原理
        1.2.1 氮素形态
        1.2.2 植物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原理
    1.3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氮素形态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1.3.2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3.3 氮素对其它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1.3.4 氮素形态对植物盐抗性的影响
    1.4 氮素形态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1.5 蔬菜基质栽培研究现状
        1.5.1 蔬菜基质栽培
        1.5.2 发展蔬菜基质栽培的优势
        1.5.3 基质配方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生物量测定
        2.3.2 根系指标测定
        2.3.3 光合特性测定
        2.3.4 品质指标的测定
        2.3.5 植株全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生物产量的影响
        3.1.2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3.1.3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品质的影响
        3.1.4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根系参数的影响
        3.1.5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N、P、K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韭菜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光合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4.4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韭菜N、P、K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缓释肥与速效磷肥不同配比在番茄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蔬菜工厂化育苗现状
    1.2 工厂化育苗养分供应现存问题
    1.3 育苗肥料的研究
        1.3.1 传统肥料的研究现状
        1.3.2 缓/控释肥料的基本概念和养分释放机理
        1.3.3 氮、磷、钾肥利用情况研究
        1.3.4 缓释肥对作物的肥效评价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育苗基质
        2.1.3 供试肥料
        2.1.4 育苗穴盘
    2.2 试验方法
    2.3 育苗及后期管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基质基本性质测定
        2.4.2 苗期及定植后生长指标的测定
        2.4.3 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
        2.4.4 幼苗养分含量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出苗率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素质及壮苗指数的影响
        3.1.4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绿素相关指标的影响
        3.1.5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3.2 施肥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育苗基质的影响
        3.3.1 EC值的变化
        3.3.2 pH值的变化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幼苗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3.5 定植后不同时期番茄幼苗生长状况
        3.5.1 株高和茎粗的动态变化
        3.5.2 叶绿素的动态变化
        3.5.3 不同处理番茄幼苗定植后花芽分化特征
4 讨论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处理对基质EC值和pH值的影响
    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幼苗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含量的影响
    4.5 不同施肥处理番茄幼苗定植后生长及花芽分化情况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3)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国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2.1 医药业的发展与利用杀虫植物的开始
        2.1.1 巫医祭祀文化的盛行
        2.1.2 医药业与利用药用植物的开始
    2.2 先秦时代植物源杀虫药物应用的孕育期
        2.2.1 天命主宰思想下的农业文化
        2.2.2 先秦时期的农业害虫
        2.2.3 利用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2.3 小结与讨论..刀耕火种文明中农业害虫的防治
第三章 本草学的出现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3.1 中医药学的奠定与缓慢发展
        3.1.1 《神农本草经》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3.1.2 其他药物书籍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3.2 农书的出现与害虫的防治方法
        3.2.1 虫灾与利用杀虫植物的新起点
        3.2.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虫灾
        3.2.3 农业害虫防治的突破——祭祀到捕杀
    3.3 小结与讨论-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下的农业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利用
第四章 农业经济高度繁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
    4.1 经济文化空前繁盛与医药学的大发展
        4.1.1 官修本草书籍的盛行
        4.1.2 本草类书籍中的杀虫植物
    4.2 农书的鼎盛期与其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4.2.1 隋唐宋元时期的虫灾及防治
        4.2.2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书及其农业思想
        4.2.3 隋唐宋元时期农书中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应用
        4.2.4 隋唐宋元时期园艺及杂记类书籍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4.3 小结与讨论-农业文化的繁盛与杀虫植物应用
        4.3.1 农书的兴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4.3.2 经济中心南移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类型的转变
第五章 古代医学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及转型期
    5.1 封建社会医药学与本草学的鼎盛期
        5.1.1 本草类书籍的兴盛与杀虫植物多元化
        5.1.2 西方医学传入对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影响
    5.2 农书与农业虫害的防治
        5.2.1 明清时期的虫灾
        5.2.2 各类农书的兴盛
        5.2.3 治蝗专着的兴盛与蝗虫防治方法的多样化
    5.3 小结与讨论-西方新农业技术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影响
        5.3.1 害虫防治方法多样性
        5.3.2 中西方农业技术的融合
第六章 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
    6.1 化学类杀虫剂的兴盛
    6.2 《中国土农药志》的意义及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2.1 对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的总结归纳及应用分析
        7.2.2 对杀虫植物的筛选结果
    7.3 创新点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桔梗设施无土栽培氮营养与光照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药用植物露地栽培现状
        1.1.2 药用植物露地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无土栽培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1.2.2 氮营养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
        1.2.3 光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设施无土栽桔梗氮营养条件研究
    2.1 水培桔梗氮营养条件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与结论
    2.2 基质栽培桔梗氮营养条件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无土栽培桔梗光照条件研究
    3.1 无土栽培桔梗 LED 光质条件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结论与讨论
    3.2 无土栽培桔梗光质和光周期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桔梗无土栽培基质组成及栽培装置的研究
    4.1 桔梗无土栽培基质组成的研究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与讨论
        4.1.3 结论与讨论
    4.2 桔梗半水培无土栽培装置的研究
        4.2.1 研究背景
        4.2.2 研究内容
        4.2.3 具体实施
        4.2.4 装置性能研究
        4.2.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耐抑菌剂根瘤菌筛选及耐药菌株制备菌剂抑杂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根瘤菌研究现状
        1.1.1 根瘤菌分类及共生结瘤特性
        1.1.2 根瘤菌侵染结瘤能力及固氮效率
        1.1.3 根瘤菌标记技术研究现状
    1.2 抑菌剂研究现状
        1.2.1 抑菌剂种类及研究进展
        1.2.2 生物源类活性抑菌物质的抑菌机理
        1.2.3 稀土盐类抑菌物质的抑菌机理
    1.3 根瘤菌剂研究现状
        1.3.1 微生物肥料应用现状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3.2 根瘤菌剂的种类、剂型及应用现状
        1.3.3 耐抑菌剂根瘤菌筛选及抑杂菌型根瘤菌剂研制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抑菌剂对空气和土壤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及抑菌剂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抑菌剂材料
        2.1.2 供试植物种子
    2.2 试验方法
        2.2.1 抑菌剂溶液制备及灭菌
        2.2.2 含抑菌剂平板的制备
        2.2.3 抑菌剂及浓度对土壤和空气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测试
        2.2.4 不同浓度苦参碱胁迫下的苜蓿种子发芽试验
        2.2.5 数据统计
    2.3 结果
        2.3.1 抑菌剂对土壤及空气中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苦参碱抑菌剂浸种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耐抑菌剂根瘤菌筛选及荧光标记根瘤菌构建
    3.1 根瘤菌筛选鉴定及抑菌剂抗性测试
        3.1.1 供试植物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3.1.2 苜蓿根瘤的分离与处理
        3.1.3 根瘤菌的筛选鉴定
        3.1.4 含抑菌剂平板的制备及初筛根瘤菌的抑菌剂抗性测试
    3.2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构建
        3.2.1 供试原始菌株的活化及受体菌感受态制备
        3.2.2 cfp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构建
        3.2.3 标记根瘤菌株的荧光活性、遗传稳定性及抑菌剂耐受性检测
    3.3 结果
        3.3.1 根瘤菌的分离过程
        3.3.2 初筛根瘤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及抑菌剂耐受性
        3.3.3 荧光标记根瘤菌株的抑菌剂耐受性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耐苦参碱荧光标记根瘤菌回接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及回接植物材料
        4.1.2 培养基及 Hoagland 营养液
    4.2 试验方法
        4.2.1 菌液制备
        4.2.2 种子表面处理
        4.2.3 盆栽处理
        4.2.4 各处理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筛选根瘤菌及抑菌剂对回接苜蓿植株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3.2 根瘤菌回接对接苜蓿植株根系、根瘤生长及植株含氮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耐苦参碱荧光标记根瘤菌剂制备及抑杂菌效果
    5.1 试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5.1.2 供试载体基质
        5.1.3 载体基质的加工处理
    5.2 试验方法
        5.2.1 根瘤菌发酵液的制备和抗污染效果检测
        5.2.2 含抑菌剂高竞争型固体菌剂的制备及抗污染效果检测
        5.2.3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各处理液体菌剂的抗污染效果
        5.3.2 贮藏后不同基质载体固体菌剂的有效菌数、杂菌数及杂菌率
        5.3.3 贮藏 150d 后各固体菌剂的 pH 值变化
        5.3.4 菌剂粒径、外观、含水量及气味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项目来源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石河子污水处理厂污泥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示例验证
4 结论

(7)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本草考证
    2 资源及分布
    3 品种鉴别
        3.1 原植物鉴别
        3.2 生物学特性
        3.3 药材鉴别
        3.4 药材规格
        3.5 易混淆种的鉴别
    4 栽培技术研究
        4.1 育苗技术
        4.2 良种选育
        4.3 田间管理技术
        4.4 施肥
        4.5 病虫害防治
        4.6 采收加工
    5 生物技术研究
    6 中药材 GAP 研究
    7 中药材 GAP 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7.1 中药材 GAP 生产基地的大气质量标准监控
        7.2 中药材 GAP 生产基地的水质标准监控
        7.3 中药材 GAP 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控
    8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研究
        8.1 雷公藤内酯醇
        8.2 雷公藤红素
        8.3 药理作用
    9 光合特性研究
    10 低温胁迫研究
    11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技术路线
        11.1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1.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雷公藤 GAP 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产地基本情况
        1.1.1 雷公藤种植基地的地理位置
        1.1.2 基地的气候气象
        1.1.3 基地的植物及生物资源
        1.1.4 基地的自然灾害
        1.1.5 社会经济概况
        1.1.6 农业污染概况
        1.1.7 产地水资源概况
        1.2 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2.1 土壤采样点设置及点数
        1.2.2 土壤采样时间及层次
        1.2.3 土壤养分分析
        1.2.4 土壤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1.2.5 土壤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1.2.6 土壤质量现状评价模式
        1.3 灌溉水质量评价
        1.4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5 雷公藤质量评价
        1.5.1 植株采样点的设置
        1.5.2 农药及重金属残留量的测定
        1.5.3 雷公藤药材安全性评价
        1.6 数据分析
        1.6.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6.2 相关性分析
        1.6.3 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地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2.1.1 土壤养分分析
        2.1.2 产地土壤质量评价
        2.1.3 产地灌溉水质量评价
        2.1.4 产地空气质量评价
        2.2 泰宁雷公藤药材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土壤养分评价
        3.2 产地生态环境评价
        3.3 雷公藤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雷公藤药材质量控制及优良种源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雷公藤内酯醇提取工艺优化
        1.1.1 样品的处理
        1.1.2 仪器与试剂
        1.1.3 提取方案的优化
        1.1.4 内酯醇的 HPLC 测定
        1.1.5 内酯醇含量的计算
        1.1.6 数据处理
        1.2 优良种源选择
        1.2.1 雷公藤种源采集
        1.2.2 雷公藤生物量的测定
        1.2.3 雷公藤根内酯醇的测定
        1.2.4 雷公藤优良种源的选择
        1.3 内酯醇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1.3.1 雷公藤不同组织部位取样
        1.3.2 群体内不同个体取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公藤内酯醇提取工艺优化
        2.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1.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2.1.3 提取率的影响面分析
        2.1.4 稳定性试验
        2.1.5 精密度试验
        2.1.6 重复性试验
        2.1.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 雷公藤优良种源选择
        2.2.1 雷公藤优良种源所在地气象因子分析
        2.2.2 雷公藤种源叶生物量和内酯醇含量比较
        2.2.3 雷公藤种源聚类分析
        2.2.4 优良种源选择
        2.2.5 雷公藤种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2.3 内酯醇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2.3.1 雷公藤不同组织内酯醇含量分析
        2.3.2 群体中不同个体内酯醇含量分析
    3 讨论
        3.1 雷公藤内酯醇提取工艺优化
        3.2 雷公藤优良种源选择
        3.3 内酯醇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雷公藤优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扦插繁殖
        1.1.1 试验地概况
        1.1.2 扦插材料的选取与制备
        1.1.3 插床设置与管理
        1.1.4 试验设计
        1.1.5 指标测定
        1.2 组织培养
        1.2.1 外植体的选择
        1.2.2 主要试验仪器和试剂
        1.2.3 培养基
        1.2.4 培养条件
        1.2.5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的影响
        1.2.6 雷公藤组培苗内酯醇的提取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公藤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2.1.1 基质对插条苗木质量的影响
        2.1.2 扦插时间对苗木的影响
        2.1.3 插条粗度对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2.1.4 不同激素处理对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2.2 雷公藤优良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2.2.1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内酯醇的影响
        2.2.2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生物量的影响
        2.2.3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的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扦插繁殖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2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织培养的影响
第五章 雷公藤施肥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雷公藤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动态研究
        1.1.1 大田山地试验地概况
        1.1.2 不同生育时期养分积累规律研究
        1.2 专用肥试验
        1.2.1 供试材料
        1.2.2 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1.3 叶面肥试验
        1.3.1 盆栽试验地概况
        1.3.2 试验设计
        1.4 指标测定
        1.4.1 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1.4.2 叶绿素含量指数测定
        1.4.3 植株内酯醇含量的测定
        1.4.4 植株根系形态的测定
        1.4.5 植株全 N、P、K、Ca、Mg 含量的测定
        1.4.6 光合指标测定
        1.5 数据分析
        1.5.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5.2 分析方法
        1.5.3 DRIS 诊断法的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时期雷公藤 N、P、K、Ca、Mg 的动态变化
        2.1.1 不同生育时期雷公藤根的动态变化
        2.1.2 不同生育时期雷公藤叶的动态变化
        2.2 施肥对雷公藤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
        2.2.1 施肥对雷公藤营养生长的影响
        2.2.2 施肥对雷公藤生物量的影响
        2.2.3 施肥对雷公藤叶内酯醇的影响
        2.2.4 施肥对雷公藤根内酯醇的影响
        2.2.5 施肥对雷公藤 N、P、K、Ca、Mg 的影响
        2.2.6 雷公藤 DIRS 营养诊断
        2.3 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生理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3.1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2.3.2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3.3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内酯醇的影响
        2.3.4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根系的影响
        2.3.5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 N、P、K、Ca、Mg 的影响
        2.3.6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叶绿素的影响
        2.3.7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2.3.8 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影响的综合分析
        2.3.9 雷公藤叶面肥 DIRS 营养诊断
    3 讨论
        3.1 雷公藤 N、P、K、Ca、Mg 的动态变化
        3.2 专用肥试验效果分析
        3.3 叶面肥试验效果分析
        3.4 DRIS 营养诊断评价
第六章 高产优质雷公藤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造林密度试验
        1.2 不同造林模式试验
        1.3 合理灌溉水试验
        1.3.1 试验方法
        1.3.2 土壤水分特性和含水率测定
        1.3.3 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1.3.4 植株水势和含水率的测定
        1.3.5 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测定
        1.3.6 雷公藤根系分析
        1.4 雷公藤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1.4.1 土壤消毒试验
        1.4.2 药剂处理预防雷公藤苗期病害的试验
        1.5 雷公藤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1.6 雷公藤干燥方法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的影响
        2.1.1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生长的影响
        2.1.2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2.1.3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的综合评价
        2.2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的影响
        2.2.1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2.2.3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生物量的影响
        2.2.4 不同造林模式混交树种生长状况的比较
        2.2.5 不同造林模式混交树种蓄积的比较
        2.2.6 不同造林模式下雷公藤综合评价
        2.3 合理灌溉对雷公藤的影响
        2.3.1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土壤的影响
        2.3.2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雷公藤生长的影响
        2.3.3 不同灌溉水处理下雷公藤植株含水率的变化
        2.3.4 不同灌溉水处理下雷公藤植株水势的变化
        2.3.5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雷公藤内酯醇的影响
        2.3.6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雷公藤根系生长的影响
        2.3.7 不同灌溉水处理的综合评价
        2.4 雷公藤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4.1 不同年龄雷公藤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4.2 苗床土壤消毒对雷公藤的影响
        2.4.3 苗期药剂处理对雷公藤的影响
        2.5 雷公藤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2.5.1 不同树龄内酯醇含量分析
        2.5.2 不同季节雷公藤组织内酯醇含量的变化
        2.6 雷公藤干燥方法研究
        2.6.1 不同干燥温度对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2.6.2 不同干燥方式对雷公藤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的影响
        3.2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的影响
        3.3 合理灌溉对雷公藤的影响
        3.4 雷公藤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3.5 雷公藤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3.6 雷公藤干燥方法研究
第七章 光合特性和低温胁迫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光合特性研究
        1.1.1 供试材料
        1.1.2 光合指标的测定
        1.1.3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1.1.4 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的计算方法
        1.1.5 表观量子效率
        1.1.6 数据处理
        1.2 低温胁迫
        1.2.1 低温处理
        1.2.2 测定方法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响应曲线、表观量子效率
        2.1.1 雷公藤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月变化
        2.1.5 表观量子效率
        2.1.6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季节变化
        2.2 雷公藤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2.2.1 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2.2.2 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2.2.3 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2.2.4 胞间 CO2浓度的日变化
        2.2.5 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
        2.2.6 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2.3 外源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的生理响应
        2.3.1 幼苗耐冷性鉴定
        2.3.2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3.3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叶片 MDA 含量的影响
        2.3.4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3.5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4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2.4.1 ABA 对低温胁迫下雷公藤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2.4.2 ABA 处理对低温下雷公藤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3 不同 ABA 浓度对快速光曲线的影响
        2.4.4 ABA 处理雷公藤叶片对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的影响
    3 讨论
        3.1 雷公藤的光响应曲线
        3.2 雷公藤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3.3 外源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的生理响应
        3.4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简介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致谢

(8)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苦苣苔科植物研究进展
        1.1.1 苦苣苔科植物分类学研究
        1.1.2 苦苣苔亚科植物的区系特征
        1.1.3 苦苣苔亚科濒危机理及生态生物学的研究
        1.1.4 苦苣苔亚科植物系统学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1.1.6 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研究与开发进展
        1.1.7 苦苣苔科植物与天然传粉动物之间的关系研究
        1.1.8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观赏价值的研究与开发
        1.1.9 苦苣苔科植物新资料
        1.1.10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药学研究进展
    1.2 观赏植物生理学、温室生产与开发方面的相关研究
        1.2.1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2.2 光合特性与耐阴性研究
        1.2.3 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1.2.4 不同基质配方在无土栽培中的影响
        1.2.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与观赏园艺品种的观赏性状评价
        1.2.6 AFLP 技术在植物种间和园艺品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
    1.3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现状与展望
        1.3.1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资源现状
        1.3.2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研究利用展望
    1.4 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2.1 广西自然环境条件
    2.2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概况
    2.3 方法
    2.4 结果
        2.4.1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资源分布特征
        2.4.2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地带分布特征
        2.4.3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分布地生态环境特点
        2.4.4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的生境类型
        2.4.5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现状
        2.4.6 广西苦苣苔科主要观赏植物的观赏特征
        2.4.7 极具特色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观赏和育种资源
        2.4.8 广西产苦苣苔种质资源观赏特性的育种前景
        2.4.9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新资料
    2.5 本章小结
3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种评价与盆栽技术
    3.1 苦苣苔科植物的基质分类
    3.2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栽培分类概述
    3.3 引种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情况与搜集区营建
        3.3.1 引种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情况
        3.3.2 引种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栽培方法
        3.3.3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引种结果分析
    3.4 温室栽培技术
        3.4.1 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温室繁殖
        3.4.2 苗期管理
        3.4.3 移苗上盆
        3.4.4 成苗的管理
        3.4.5 开花期的管理
        3.4.6 结实期管理
        3.4.7 病虫害防治
    3.5 本章小结
4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部分属、种的观赏性状评价与筛选
    4.1 材料与种质资源圃概况
    4.2 调查与引种方法
        4.2.1 调查和活植物采集的地点
        4.2.2 活植物采集的原则和保存方法
        4.2.3 参与观赏性状评价的种、种源调查和活植物采集的地点
        4.2.4 种植和管理方法
        4.2.5 评价标准与方法
        4.2.6 结果与分析
        4.2.7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6 种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2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3 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4 不同光照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2 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的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2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3 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4 不同光照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浸种时间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子萌发的影响
        5.4.2 温度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子萌发的影响
        5.4.3 赤霉素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子萌发的影响
        5.4.4 光照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部分种的营养繁殖方法研究
    6.1 6 种唇柱苣苔属植物与1 种小花苣苔属植物的叶插繁殖研究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1.3 讨论
    6.2 12 种唇柱苣苔属植物与1 种小花苣苔属植物组培快繁的研究
        6.2.1 试验材料及来源
        6.2.2 方法
        6.2.3 结果与分析
        6.2.4 讨论与总结
    6.3 本章小结
7 广西产8 种苦苣苔科植物组培苗移栽方法与3 种唇柱苣苔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
    7.1 7 种产唇柱苣苔属植物和1 种小花苣苔属植物的组培苗移栽方法研究
        7.1.1 材料与方法
        7.1.2 出瓶移栽方法
        7.1.3 结果与分析
    7.2 三种唇柱苣苔属植物植物无土栽培基质配比的筛选
        7.2.1 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2.3 结果与分析
        7.2.4 因子分析方法在栽培基质配比筛选中的应用
    7.3 本章小结
8 数种广西产苦苣苔科植物光合特性与耐荫性研究
    8.1 35 种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8.1.1 实验材料
        8.1.2 试验方法
        8.1.3 数据分析方法
        8.1.4 结果与分析
    8.2 用叶绿体色素含量和组成比较42 种苦苣苔科植物的耐阴性
        8.2.1 材料
        8.2.2 试验方法
        8.2.3 结果与分析
    8.3 讨论
        8.3.1 光照强度对部分苦苣苔科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8.3.2 叶绿素a、b 含量和比值对部分苦苣苔科植物耐阴性的判断
    8.4 本章小结
9 广西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部分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材料与来源
        9.1.2 主要试剂
        9.1.3 DNA 的提取与纯化
        9.1.4 AFLP 的操作流程
        9.1.5 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DNA 的浓度与纯度
        9.2.2 引物筛选
        9.2.3 部分唇柱苣苔属植物的聚类分析
    9.3 讨论
    9.4 本章小结
10 广西产唇柱苣苔属植物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育种目标的确定
        10.1.2 杂交亲本材料选择依据
        10.1.3 杂交亲本材料
        10.1.4 新鲜花粉与经过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的活力比较测定
        10.1.5 常规杂交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新鲜花粉与经过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的活力比较
        10.2.2 唇柱苣苔属内种间杂交的人工授粉试验
        10.2.3 杂种后代的播种
        10.2.4 杂种后代与亲本的主要观赏性状比较
    10.3 讨论
        10.3.1 花粉活力与液氮冻存时间之间的关系
        10.3.2 唇柱苣苔属植物的种间杂交试验
        10.3.3 唇柱苣苔属内种间部分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10.4 本章小结
11 总结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创新
    11.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Ⅰ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属与种
附图Ⅱ 广西唇柱苣苔属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种
附图Ⅲ 广西小花苣苔属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种
附图Ⅳ 唇柱苣苔属牛耳朵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的萌发情况
附图Ⅴ 唇柱苣苔属杂种、亲本对照与不同属种间花的差异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9)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对盐胁迫的响应和硅对其盐害的缓解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缩略词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植物对Si的吸收、运输和沉积
    第二节 Si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 芦荟叶的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
第二章 库拉索芦荟的耐盐性
    第一节 长期盐胁迫对库拉索芦荟生长和汁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盐浓度对库拉索芦荟K~+、Na~+和Cl~-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盐浓度对库拉索芦荟多胺含量、状态及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硅对库拉索芦荟盐害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
    第一节 硅改善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与分布
    第二节 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叶同化组织细胞中ATPase活性超微结构定位及外源Si的作用
    第三节 硅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硅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多胺含量、状态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五节 硅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活性氧清除系统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第四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参加过的学术会议
致谢

四、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 王丽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缓释肥与速效磷肥不同配比在番茄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郭甜莉.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3]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D]. 张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4]桔梗设施无土栽培氮营养与光照条件研究[D]. 赵姣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5]耐抑菌剂根瘤菌筛选及耐药菌株制备菌剂抑杂菌效果研究[D]. 霍平慧.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6]石河子污水处理厂污泥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测定研究[J]. 梁强,徐凤,姚蔚泉,吴峰,王京,安小丽. 城镇供水, 2012(05)
  • [7]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D]. 黄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8]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D]. 温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9]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对盐胁迫的响应和硅对其盐害的缓解效应[D]. 徐呈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10]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J]. 李琦.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01)

标签:;  ;  ;  ;  ;  

用于芦荟栽培的土壤肥料和基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