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

浅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

一、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论文文献综述)

蒲彬[1](2022)在《探析农村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文中认为初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其学科的实验性相对较强,对提升学生的动手实操、科学研究及创新创造等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化学知识较为抽象,而农村初中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学习效果也有所差异。化学学科在中考中的占比较大,只有加强中考复习工作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数。除理论知识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但农村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基于此,对化学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复习策略。

邵梦媛[2](2021)在《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物理学习进阶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国际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种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教育改革实验应运而生,学习进阶就是其中的一大研究热点,其目标是改变学生知识零散这一状况。无论是课程开发还是单元教学研究,学习进阶都由于有扎实的实际观测数据的支持而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但已有研究多以单维测量模型为主,而单维测量模型是以“学生的能力是连续的”为基本假设,认为学习进阶水平是依据能力的线性增长的,这与学生的概念发展多路径、多节点的现实不匹配,其结果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与描述个性化的概念发展。此外,基于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只能通过个体的能力值主观划分进阶水平,而始终无法为学生提供精细且客观的诊断信息。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提出应用规则空间模型开发学习进阶。规则空间模型是多维测量模型中较为完善的一种认知诊断模型,它把学生在处理问题时需要的知识或技能定义为属性,通过属性间不同的排列组合生成不同属性模式,并用以诊断学生的认知结构,根据学生的作答概率验证学习进阶假设。规则空间模型能够清晰表征学生在发展概念时出现的多路径问题,但其适用于时间跨度较小的单元教学,因此,本研究选择八年级中抽象程度高、学生认知难度大、认知过程复杂的浮力单元作为研究的内容载体,基于规则空间模型开发浮力单元的学习进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文献,了解学习进阶、规则空间模型以及浮力教学的研究现状。了解基于规则空间模型开发学习进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了解过往研究中的优缺点,掌握当前研究的趋势与热点。了解课程标准对浮力单元的要求,以及已有研究中对学生学习浮力时出现的问题的描述。第二,基于专家学者、课程标准、教材及过往研究成果,界定浮力单元中的关键属性及属性间的层级关系。第三,根据属性及其层级关系,初步构建学习进阶假设,包括学习进阶的水平及学生在各水平中的表现。第四,根据属性及层级关系计算Q矩阵,Q矩阵理论中的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表征了属性间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典型属性矩阵表征了测验题目与属性间的关系,根据Q矩阵编制浮力测验项目,组合形成浮力单元的认知诊断工具。第五,评估浮力单元测验题目的测量学指标并施测于样本,通过诊断结果验证或修正浮力单元学习进阶假设。第六,分析学生对每个属性的掌握情况,了解可能存在的全部认知路径,根据诊断结果与验证后的学习进阶,提出个性化的互动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本研究最终给出了学生学习浮力时学习进阶的四级水平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学生在浮力学习中呈现不同掌握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处于最低水平的学生仅仅能够识别浮力的现象,无法从力与运动关系的角度分析浮沉现象;处于最高水平的学生能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根据相对密度解物体的释浮沉;中低水平学生的进阶过程呈现多路径化。根据学生浮力单元的学习进阶结果,设计了浮力单元的个性化互动教学视频。通过互动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知识背景和兴趣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高效、便捷且有针对性的完成学习目标。

高烁[3](2020)在《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突破与发展,教师们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拥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尤为关键。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近些年,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突破创新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它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首选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首先界定了虚拟仿真技术的相关概念并对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涵盖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杜威“从做中学”、人本主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际教学中的思考分析。接着探讨了虚拟仿真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势,包括“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可以作为课后巩固环节的一个重要补充”四个方面。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总结出虚拟仿真技术更适用于新课教学、习题课复习以及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阶段。最后进行了相关教学实践,对九年级人教版《测量小灯泡电功率》这一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软件辅助学生模拟实验。同时,为了了解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课题对学生使用过后的反馈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分析后结果表明,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和赞成,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节约了教学时间,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压力。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证了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对于虚拟仿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本次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宋家嘉[4](2020)在《初中物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个体知识比较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和教师对社会进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教师知识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教师主要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工作的职业,所以在研究教师知识时以个体的角度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到教师知识的情况。教师个体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的关键要素,也是对教师专业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一共分为六章,将对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进行研究,主要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和调查研究,分别解决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是什么、初中物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个体知识的现状如何、该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这三个问题。通过分析比较了解到在理论性知识方面,专家教师的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灵活性更强,新手教师的一般教学知识更加完备;在实践性知识方面,专家教师更加看重教育教学的发展性,新手教师对教学风格的掌握不如专家教师成熟,专家教师与家长关系更融洽、新手教师与学生关系更亲近,专家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处理更加高效、巧妙,但趣味性不高,专家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效率更高、创新性较弱,新手教师批判反思更加频繁。最后,基于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现状的个案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新手教师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加强实践培训、提升教学本领,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沟通的策略;二是,专家教师应继续不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科学解决教学问题,了解先进教育技术、增添课堂趣味性的发展策略;三是,师范生培养应保证实习质量、提高实践能力,巩固物理学科知识、扎实掌握教学内容;四是,在职教师培训应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知,利用网络资源、扎实理论基础等。

刘冬明[5](2020)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文中认为农村生源逐渐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农村学校教育落后,都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农村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要发展,需要清楚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具体的薄弱环节,具体农村科学教学现状仍需要做调查研究。本论文主要就农村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做研究。本论文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改理念等为理论为支撑。论文详细分析小学课程标准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所对应部分衔接特点,具体分析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课程性质衔接。论文集中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教材与初中物理教材中衔接知识部分。论文调查分析研究小学科学教学基本情况与教师基本知识水平。在分析调查基础上提出对教师、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教学衔接建议。本论文研究依据课标与教材对比分析,发现在课程内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有多方面衔接,苏教版小学课程教材与人教版初中课程教材存在着递进重复衔接关系特点,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衔接紧密,做好小学教学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学。小学科学素养对初中物理素养提升意义非同一般,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师对初中物理知识上面做了调查,调查结论是小学科学教师对初中物理教学认知欠缺,研究小学科学教育与初中物理教育衔接确有必要。教学衔接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者与管理者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有效程度,教育衔接研究有助于使小学课程对初中物理教学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教学衔接把小学与初中构建完整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衔接,需要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做出努力,论文从三个层面对教学衔接提出建议。

唐钒凇[6](2020)在《我国六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STS内容的比较研究 ——科学本质观的视角》文中认为近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日益加剧,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各国对STS教育的研究逐渐加深,STS教育已经成为理科教育的重要主题。而教科书作为组成课程资源的重要因素,对教科书的研究已经成为课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范畴。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借鉴韩国学者Lee,Young Hee等建构的“基于科学素养四主题的科学本质框架”对我国六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STS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呈现的科学本质观。旨在从科学本质观的视角认识不同版本教科书STS教育内容编写的差异,从而为我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以及一线中学教师教学提供些许建议。本研究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已有的分析框架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并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结论:通过对六版本物理教科书中STS内容的频次统计发现:苏科版初中物理教科书最为重视STS内容与STS教育,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科书较为重视STS内容与STS教育,人教版与沪粤版初中物理教科书重视STS内容与教育相差无几,而浙教版与沪科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对于STS内容与教育相比之下,重视程度较为不足。而在不同年级的教科书所含STS内容的频次也不同,低年级对于STS内容和STS教育更为重视。而对六版教科书中STS内容扫描研究科学本质发现:苏科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对科学本质的呈现较多,而较少的是沪科版与江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这两者间差异较大;六个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都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交互作用的本质”呈现较多、所占比例大;六版本教科书均呈现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本质观,但在科学本质的四个维度存在一定差异;均注重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积极价值。体现了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呈现了价值中立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未正确阐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均对社会、文化对科学的作用注重不足,具有片面性。最后根据结论,尝试对我国初中教科书编写和中学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如下建议:教科书应重视科学本质在教科书中的显性呈现;注重阐释科学与技术的复杂关系;加入于科学划界与定义相关的内容;呈现价值负荷的科学技术观;全面的呈现社会、文化对科学的作用。中学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中学生科学本质观意识;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呈现完整的科学本质观。

江敏[7](2020)在《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设计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多种政策中,例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等,明确提出将STEAM教育理念运用在中小学教育中,并提出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改革。ST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性与浙江省初中科学的综合性具备一定契合度,并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少一线教师将该理念应用于科学新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科学实验复习课上,却是较大的空白。科学实验复习课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能否学以致用的检测,而目前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主要采取讲解、练习的方式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浙江省的初中科学课程为例,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实验复习课中,以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STEAM教育现状以及目前国内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现状;(2)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STEAM教育理念的科学实验复习课态度调查;(3)基于ADDIE模型以及对STEAM教育理念的理解,结合学生和教师对STEAM教育理念的态度,设计新型科学实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模式;(4)基于新型教学模式设计“自制浮力秤”教学案例并进行实施。通过问卷和习题测试的形式对该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检验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的结果分析,本文提出的基于STEAM教育理念设计科学实验复习课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知识的巩固应用。

马颖[8](2020)在《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精加工策略是指对新知识的深层次加工,使其与学生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将新信息长久保持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虽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精加工策略,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梳理研究,笔者根据学者刘电芝的研究内容,将精加工策略在大致分为“先行组织者”、“类比”、“比较”、“质疑”、“扩展和引申”等五个方面。本研究旨在对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精加工策略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现状提出教学方法并制定相应教学设计[4]。第一部分,对不同中学共32名初中物理教师发放问卷,意在了解一线教师对精加工策略的了解程度以及使用精加工教学策略的具体方法;然后大量收集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初二初三学生在校学习资料,调查精加工策略在教学中应用程度;最后对在大同初级中学实习期间旁听的3节优秀课程节选分析,进一步了解精加工策略在实际课堂中的使用情况。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查可初步得出:初中物理教师大多数对精加工策略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停留在实践层面,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使用到精加工策略帮助学生细化知识,但在理论上对精加工策略的认识不足,并不能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种现象说明教师对理论层面的了解还有待提高。第二部分,遵循“自上而下”的研究理念,将精加工策略与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章共71节新课共114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将适用不同精加工策略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教材中共有18节新课共62个知识点可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精加工教学;13节新课共16个知识点可用类比法进行精加工;20节新课共24个知识点可用比较法进行精加工;14个知识点可用质疑法进行精加工;17个知识点可用拓展与引申进行精加工。第三部分,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精加工策略的不同应用方法与初二初三具体知识点进行结合,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案例。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表格与案例形式去体现精加工策略的相关研究,希望通过教学案例呈现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为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帮助教师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马万振[9](2020)在《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思维是学生智力潜能和多样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物理教育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通过物理实验发现规律并以创新思维为导向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基于现阶段物理实验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现状,结果表明学生对物理实验不够感兴趣,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较差,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创新提问缺乏主动性,并且学生表示实验上的创新思维在生活与学习中很难运用到。针对这种情况,作者根据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方案的原则与目标,制定了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方案:学生自主提问、进行大胆假设、师生共同制定实验计划、加强实验协作、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师生进行评估交流等,并进行了实践研究,重点设计了物体的质量、摩擦力、水的沸腾、弹力和平面镜成像五个案例,并且通过金川总校五中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的对照实验进行了教学实施,对于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验班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究教学后,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激发,相应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对照组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加强物理实验与探究教学的结合,保障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学习兴趣,逐步在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许成凤[10](2020)在《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教学研究 ——以“水和水的溶液”单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单元复习是帮助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为在复习教学中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本文进行了基于学习进阶的单元复习教学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法围绕初中科学单元复习展开现状调查。结合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教学的现状,本研究选取浙教版初中科学“水和水的溶液”作为单元复习教学的研究内容。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学业考试说明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相关练习题及错题错因构建出“水和水的溶液”学习进阶水平划分假设。根据学生现有的进阶起点,进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与实施。在教学实施前后,本研究分别进行了教学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呈进步趋势,且在进行单元复习教学后,课后询问科学学科问题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基于学习进阶的单元复习教学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复习模式。该模式希望学生能在进行新知识点学习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结构化整理,从而在单元复习时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二、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1)探析农村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现状
二、农村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复习目标,制订复习计划
    (二)明确重点、难点,优化复习方式
    (三)进行分块梳理,讲究记忆方法
    (四)增加实验训练,关注热点话题
三、结语

(2)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物理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况
        1.2.1 学习进阶理论研究现状
        1.2.2 规则空间模型的研究概况
        1.2.3 中学浮力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的可行性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和方法概述
    2.1 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
        2.1.1 经典测量理论
        2.1.2 项目反应理论
        2.1.3.认知诊断理论
    2.2 学习进阶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
        2.2.2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3 认知诊断理论与规则空间模型的概念界定
        2.3.1 认知诊断理论的核心概念界定
        2.3.2 规则空间模型的核心概念界定
    2.4 规则空间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过程
    2.5 基于规则空间模型构建学习进阶的一般过程
第三章 实证研究——浮力学习进阶假设与Q矩阵的构建
    3.1 浮力单元的属性与属性层级的确定依据
        3.1.1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3.1.2 浮力与重力、密度等概念的关系分析
        3.1.3 学生常见的浮力认识与前概念分析
        3.1.4 肯尼迪和威尔森的《浮力》学习框架分析
    3.2 属性、属性层级的确定和学习进阶假设
        3.2.1 属性和属性层级的确定
        3.2.2 学习进阶假设
    3.3 构建Q矩阵
        3.3.1 邻接矩阵的构建
        3.3.2 可达矩阵的构建
        3.3.3 构建完全事件矩阵
        3.3.4 构建减缩事件矩阵
        3.3.5 构建典型属性矩阵
        3.3.6 构建理想反应模式
第四章 认知诊断工具的形成与评估
    4.1 认知诊断工具的形成
    4.2 认知诊断工具的评估
第五章 构造规则空间 验证学习进阶
    5.1 构造规则空间
    5.2 验证并构造学习进阶
第六章 个性化互动视频的制作
    6.1 互动视频平台介绍
        6.1.1 视频平台介绍
        6.1.2 互动视频的意义和作用
    6.2 利用哔哩哔哩平台发表互动视频
        6.2.1 视频脚本的制作说明
        6.2.2 手绘动画的制作
        6.2.3 字幕及配音制作
        6.2.4 视频的上传
        6.2.5 视频的地址与链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浮力单元测试题
附录2
已发表的文章与参加的会议
致谢

(3)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5.1 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
        1.5.2 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2.2 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第三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3.3 杜威“从做中学”的学习理论
    3.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第四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与原则
    4.1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特点
        4.1.1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
        4.1.2 初中学生特点
    4.2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
        4.2.1 虚拟仿真技术可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
        4.2.2 虚拟仿真技术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2.3 虚拟仿真技术可保证学生的安全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
        4.2.4 虚拟仿真技术可作为课后巩固环节的一个重要补充
    4.3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设计
    5.1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新课教学
        5.1.1 应用于新课导入环节,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5.1.2 应用于知识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5.1.3 应用于演示实验,弥补教学硬件上的不足
    5.2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习题课
    5.3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课后巩固和自主学习
        5.3.1 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后自主复习阶段应用的教学案例
第六章 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应用的教育实践
    6.1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教学案例
        6.1.1 教材分析
        6.1.2 学情分析
        6.1.3 教学设计
        6.1.4 本章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6.2 实证研究
        6.2.1 调查问卷设计
        6.2.2 调查对象选取
        6.2.3 调查实施过程
        6.2.4 数据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2 建议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虚拟实验应用情况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初中物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个体知识比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一)教师知识研究
        (二)教师个体知识研究
        (三)中学物理教师知识研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教师个体知识
        (二)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
        (三)新手教师、专家教师
    二、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及启示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启示
        (三)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及启示
第三章 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理论探讨
    一、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的内涵阐释
        (一)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的含义
        (二)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的类型
    二、初中物理教师理论性知识的构成
        (一)初中物理学科知识
        (二)一般教学知识
    三、初中物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
        (一)教育信念
        (二)自我知识
        (三)人际知识
        (四)教学情境知识
        (五)教学策略知识
        (六)教师的自我批判知识
第四章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选择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三、研究方法及工具开发
        (一)访谈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文本分析法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比较
    一、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文本资料的比较
        (一)《温度》的教学设计及比较分析
        (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及比较
    二、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
        (一)《温度》的课堂教学片段及比较分析
        (二)《家庭电路》的课堂教学片段及比较分析
        (三)习题教学的比较分析
        (四)其他典型教学行为的比较分析
    三、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访谈记录的分析
        (一)问卷式访谈记录
        (二)正式访谈记录
    四、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个体知识整体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基本结论
        (一)初中物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理论性知识存在差异
        (二)初中物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实践性知识存在差异
        (三)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知识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启示
        (一)提升专家教师个体知识水平的途径
        (二)提升新手教师个体知识水平的途径
        (三)对师范生培养、在职教师培训的建议
    三、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问卷
附录2:正式访谈提纲
附录3:非正式访谈提纲
读研期间个人简介
后记

(5)苏教版小学科学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研究方法
2.研究理论依据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 建构主义理论
    2.3 新课改理念
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物理课程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3.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前言简介与初中物理前言简介研究
    3.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初中物理课程目标对比研究
    3.3 小学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对比研究分析
    3.4 实施建议对比
4.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衔接研究
    4.1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对应初中知识内容的分册对比研究
    4.2 教材文本整体对比研究
    4.3 以磁现象为例分析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教材衔接
    4.4 教学案例分析
5.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衔接基础状况调查
    5.1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5.2 小学科学教师衔接知识调查分析
    5.3 小学科学教师衔接态度调查分析
    5.4 小学生对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衔接认识调查分析
6.教学衔接建议
    6.1 教师层面教学衔接建议
    6.2 学校层面的教学衔接教学建议
    6.3 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教学衔接建议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6)我国六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STS内容的比较研究 ——科学本质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理论基础
    2.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
4 六套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课程内容科学本质的比较
    4.1 六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STS课程内容的扫描
    4.2 六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STS课程内容的数量统计
    4.3 六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STS课程内容的统计数据分析
5 六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课程内容科学本质观分析
    5.1 六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课程内容的科学本质分析框架的确定
    5.2 对六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课程内容中科学本质话语扫描及归类
    5.3 对六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课程内容的科学本质内容的宏观比较分析
    5.4 对六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课程内容的科学本质内容的微观比较分析
    5.5 对六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课程内容的科学本质观呈现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我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6.3 给中学物理教师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附录1-5
致谢

(7)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设计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STEAM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第一节 STEAM教育理念内涵与核心观点
    第二节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的重建与实施
    第一节 STEAM教育理念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模式
    第二节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案例设计
    第三节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案例实践
    第四节 课例教学反思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课例实施的实效性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习题检测设计
    第二节 问卷实施与习题检测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1: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问卷调查
附录2: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的现状调查访谈
附录3:学生课堂评价量表
附录4:教师课堂评价量表
附录5: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调查问卷
附录6:浮力检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精加工策略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精加工策略的定义
        2.1.2 精加工策略的意义
        2.1.3 教师引导学生精加工的教学指导
    2.2 理论基础
        2.2.1 当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2.2.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第三章 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3.1 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类
    3.2 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3.2.1 调查问卷分析
        3.2.2 教学资料分析
        3.2.3 课例分析
    3.3 三方面调查与文献分析总结
第四章 精加工策略分类及与初中物理教学结合之研究
    4.1 精加工策略之“先行组织者”
        4.1.1 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1.2 先行组织者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2 精加工策略之“类比法”
        4.2.1 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2.2 类比法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3 精加工策略之“比较法”
        4.3.1 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3.2 比较法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4 精加工策略之“质疑法”
        4.4.1 质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4.2 质疑法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5 精加工策略之“拓展与引申”
        4.5.1 拓展与引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5.2 拓展与引申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第五章 精加工策略研究及相关案例
    5.1 “先行组织者”策略教学设计及案例
        5.1.1 “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分析
        5.1.2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5.1.3 案例:牛顿第一定律
    5.2 类比法教学设计及案例
        5.2.1 类比法在教学中运用分析
        5.2.2 类比法教学主要环节
    5.3 比较法教学设计及案例
        5.3.1 比较法在教学中运用分析
        5.3.2 比较法教学主要环节
        5.3.3 案例: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5.4 质疑教学策略研究及案例
        5.4.1 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5.4.2 设计探究性教学,培养质疑能力
        5.4.3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提供质疑途径
        5.4.4 案例:液体内部压强
    5.5 拓展与引申教学策略研究及案例
        5.5.1 学科间拓展与引申,提高学习素养
        5.5.2 典型例题拓展与引申,举一反三
        5.5.3 案例:浮力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9)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与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
    2.1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
        2.1.1 物理实验教学的概念
        2.1.2 探究教学的概念
        2.1.3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教育理念
        2.1.4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教学作用
    2.2 创新思维
        2.2.1 概念界定
        2.2.2 创新思维的表现
        2.2.3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途径
第三章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分析
    3.1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说明
        3.1.2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3.1.3 问卷的可信度
    3.2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问卷结果分析
    3.3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方案
    4.1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方案的原则与目标
        4.1.1 原则
        4.1.2 目标
    4.2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案
        4.2.1 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4.2.2 大胆提出假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2.3 师生共同制定实验计划,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4.2.4 协作完成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4.2.5 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扩展学生创新思维视角
        4.2.6 师生进行评估交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第五章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及其评价
    5.1 教学准备
        5.1.1 确定分组
        5.1.2 制定目标
    5.2 实施过程
        5.2.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自主性
        5.2.2 引导学生初步设想,培养发散思维
        5.2.3 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设计,唤醒创新意识
        5.2.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创造力
        5.2.5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扩展创新思维视角
        5.2.6 引导学生进行评估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5.3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案例
        5.3.1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3.2 《摩擦力》(课时1)教学设计
        5.3.3 《水的沸腾》教学设计
        5.3.4 《弹力》教学设计
        5.3.5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5.4 教学评价
    5.5 实践结果分析
        5.5.1 教学设计的实施及结果检测
        5.5.2 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测试对比
        5.5.3 实验结果
        5.5.4 实验的不足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教学研究 ——以“水和水的溶液”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学习进阶”的研究概述
        二、“单元复习”的研究概述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实地观察法
        四、访谈法
        五、行动研究法
    第六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界定
        一、学习进阶
        二、复习
        三、单元复习
    第二节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三、杜威的经验的连续性原则
        四、拉尔夫·泰勒的“学习经验”
        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三章 对初中科学单元复习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的选择和确立
    第三节 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二、实地观察的设计
        三、访谈的设计
    第四节 调查的准备与实施
    第五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二、实地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三、访谈法的结果与分析
    第六节 调查小结
第四章 构建“水和水的溶液”的学习进阶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构建“单元复习”学习进阶的假设
        一、基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确定进阶终点
        二、进阶水平的划分
    第四节 “水和溶液”的学习进阶假设的修订与完善
        一、修订与完善的思路
        二、练习题的分析
        三、学生错题分析
        四、“水和水的溶液”学习进阶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水和水的溶液”学习进阶的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目的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设计过程
    第二节 教学实施
        一、课堂实录
        二、教学效果测试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四、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探析农村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J]. 蒲彬. 新课程, 2022(09)
  • [2]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物理学习进阶研究[D]. 邵梦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 高烁.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4]初中物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个体知识比较的个案研究[D]. 宋家嘉.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苏教版小学科学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D]. 刘冬明. 西南大学, 2020(01)
  • [6]我国六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中STS内容的比较研究 ——科学本质观的视角[D]. 唐钒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设计 ——以浙江省为例[D]. 江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D]. 马万振.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教学研究 ——以“水和水的溶液”单元为例[D]. 许成凤.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