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加固砂软土地基的数值模拟

强夯加固砂软土地基的数值模拟

一、强夯加固砂土软土地基的数值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舰,李鹏,殷坤宇,罗玉磊,郭幔[1](2022)在《基于接力排水的强夯法在滨海回填区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山东半岛海岸带滨海杂填土、饱和粉细砂、淤泥质土等特殊复杂地层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经济高效的强夯法为基础,提出复杂地层整体排水概念,设计了浅层、深层竖向排水和水平排水的接力排水系统,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监测数据表明,强夯荷载作用下,接力排水系统整体协同排水,可快速排出各个地层中地下水、消散超孔隙水压力。7 h左右可基本消除强夯引起的地下水上升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持续降水,地表沉降为上部土体厚度的0.7%~2.0%。强夯动力荷载作用下,表层土体压缩为上部土体厚度的8.7%~10.9%。埋深3~7 m土体沉降约为土体厚度的5‰、3‰,埋深7~10 m土体沉降为土体厚度的2‰。检测数据表明,在强夯有效影响深度内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土体工程性状改善明显。表层承载力及变形模量满足设计要求,4 m以下淤泥承载力平均值略低于设计要求,下部淤泥质土计算平均固结度为77%。夯后1个月监测数据表明,地表沉降量在25 mm以内,已逐步趋于稳定,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数值整体稳定略有下降。

唐朝生,泮晓华,吕超,董志浩,刘博,王殿龙,李昊,程瑶佳,施斌[2](2021)在《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是将微生物参与的生化过程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一类新型岩土体水—力学特性改性技术。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低能耗和过程可控的优点,是工程地质界近些年的一个热门研究内容,也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当前该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能被加以控制和高效利用的三种代表性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微生物成矿作用、微生物膜作用及微生物产气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着重对研究最多、应用前景最广的微生物成矿作用改性岩土体力学特性、渗透特性、抗侵蚀性等工程性质及机理进行了阐述,并深入探讨了影响微生物成矿作用改性效果的关键因素(细菌种类、菌液浓度、环境温度、pH值、胶结液、土体性质及灌浆工艺)。此外,文章还详细论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在地基处理、岛礁建设、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抗裂防渗、文物保护、地灾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该技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唐晓武,林维康,梁家馨,邹渊,李柯毅[3](2021)在《真空排水管桩工程特性与适用范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土地基处理是许多建筑(包括隧道,高速公路等)中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带有侧孔和包裹土工布的预制管桩,旨在同时实现地基处理与桩基础的作用。管桩上的小孔为真空提供了排水通道,以加速固结并降低挤土效应。包裹的土工布减少了打桩过程中的摩擦,并具有防滤作用,以确保排水通道的长期稳定性。固结后,对排水管桩进行灌浆,形成高承载力的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时间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首先介绍其结构,以及不同地区的施工过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分析其排水固结能力、抗液化能力以及承载力特性,最后分析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排水管桩在真空与带有反滤膜的情况下,承载力是普通管桩的3倍以上,桩顶位移减小一半,如不带有反滤膜则会发生小孔淤堵现象,影响承载力的提升;排水管桩可以在30d之内初步固结,并且土壤的抗剪强度增加到先前值的3.5倍左右。与无孔桩相比,有孔桩的刚度降低不明显;排水管桩在地震作用下具有很强的抗液化能力;排水管桩适用范围广,能在大坝填筑、海岛复垦以及土遗址保护中应用。

王兰民[4](2021)在《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文中认为引言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是地震灾害预防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其中,岩土地震工程学是研究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震工程问题的学科,也是岩土工程与地震工程、土动力学交叉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地震作用下土体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场地、地基和土工结构物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而土动力学是研究动力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场地动力响应和场地液化、震陷、滑坡等问题的学科。

张晨[5](2021)在《塑料排水板在尾矿坝中的应用及其渗流场数值模拟》文中指出尾矿库是矿山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选矿工艺的不断提升和迅速发展,我国矿山选矿后排入尾矿库的尾矿颗粒越来越细,细粒尾矿筑坝成为国内外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塑料排水板在处理软基中应用比较广泛,近些年来这一技术在处理细粒尾矿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方法可以降低坝体浸润线促进坝体固结。对于该方法在尾矿库中应用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尾矿坝的安全运行问题并且推动细粒尾矿筑坝技术的发展。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两个方法出发,重点分析了不同塑料排水板等下方法下的固结度计算,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在打设塑料排水板下的尾矿坝渗流场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所示。(1)对于单一塑料排水板的理论计算,总结了影响塑料排水板的固结因素与塑料排水板的等效方法,对于不同圆形等效法和椭圆形等效法进行了计算,并计算了不同等效方法下的固结情况以及不同因素对于塑料排水板的固结影响。椭圆法可以考了到塑料排水板的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更能真实的反应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固结情况。椭圆等效和考虑了周长影响因子的圆形等效法比较接近,说明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受形状周长影响的因素比较大。涂抹区范围及其渗透性大小和上部真空预压大小都会对固结速度产生影响。(2)基于栗西尾矿的工程资料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于在干滩长度和上游坡比不同情况下的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干滩长度和上游坡比都会影响堆积坝的浸润线和总水头位置,在矿山工程中应当进行注意和控制。(3)对于塑料排水板进行了简化建立了打设塑料排水板的尾矿坝模型,并对不同工况结合不同真空预压范围下的尾矿坝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可以降低尾矿坝的浸润线,并且在靠近塑料排水板的上游部位浸润线降低的幅度比较大。同时对于真空预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打设范围,打设深度,真空负压大小,塑料排水板淤堵情况都会对真空预压的效果产生影响。

段良伟[6](2021)在《京广高铁某路基变形成因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已成为人们出行常用的交通方式,而高速铁路路基是上部轨道结构的基础,且路基的稳定性影响着列车的平稳运行,如何确保高铁路基稳定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通过现场调研对京广高速铁路k1609+720—k1609+820段路基的变形特征机理进行了探讨。以该工程为依托建立三维路基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了高铁路基的变形机理分析,然后对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路基的变形规律,并对路基加固类型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主要工作如下:(1)整理京广高铁k1609段路基病害资料,结合监测结果和现场调研,分析高铁路基变形数据,总结了该高铁路基变形特征。(2)基于现场调研、监测数据和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关模型分析了水位变化与荷载作用下路基变形特征,探讨了路基变形的成因与机理。(3)对建立的路基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得到列车通过路基段一次过程中的竖向和横向最大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利用相关沉降预测模型对路基的沉降值进行计算。(4)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4种工况(不同的列车速度、不同基床表层厚度、不同基床底层厚度、不同行车方式)对高铁路基变形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类似工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相关高铁规范,提出路基变形控制标准。(5)针对路基加固类型的选型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系统化地对路基加固类型的选择进行分析,建立加固方法综合评判指标体系,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出了两种方案的对应权重,确定了最优的加固方法。

刘春华[7](2021)在《高水位下粉质黏土路基处理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鹏[8](2021)在《CFG桩处理软土路基沉降监测及FLAC3D模拟分析》文中指出

梁宇[9](2021)在《基于贝叶斯网络及知识图谱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多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决策》文中研究指明

商治[10](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广州白云区某工程项目为典型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该场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差。在遵循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场地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工程,通过地质勘查资料、现场检测、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引入理论计算、室内配合比试验、微观结构分析、土工试验以及稳定行分析等手段,建立了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应用框架。主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场实地踏勘的基础上,考虑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复杂性,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39#地块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39#地块场地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小,但当挖填方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整体施工结束后的运营阶段,土洞和溶洞易使地面产生塌陷,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在土工试验结果以及高压旋喷桩设计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两种养护条件下高压旋喷固结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原状土样和高压旋喷固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及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加固时水泥浆液可采用每延米35%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外部胶凝材料的加入使原状土结构的表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颗粒,这些细微的颗粒起着连结和胶结原状土体的作用,且这种连结和胶结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多而越发明显。(3)对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多种手段对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塔楼范围内土洞和溶洞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均得以填充,土洞和溶洞填充物的密实度较高,无钻孔泥浆漏失问题的存在。高压旋喷桩处理过的地基关键区域取芯率明显提高,土洞及溶洞发育区域的取芯率均高于90%,证明经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后,地基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均得以显着提高。

二、强夯加固砂土软土地基的数值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夯加固砂土软土地基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接力排水的强夯法在滨海回填区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试验方案
    2.1 排水系统
    2.2 试验参数
3 监测数据分析
    3.1 地下水位监测
    3.2 孔隙水压力监测
    3.3 分层沉降监测
    3.4 地表沉降监测
4 效果检测
    4.1 夯前夯后土体参数对比
    4.2 固结度计算
    4.3 承载力检测
5 夯后持续监测
    5.1 地表沉降监测
    5.2 分层沉降监测
    5.3 孔隙水监测
6 结论与建议

(2)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
    1.1 微生物成矿作用
        1.1.1 尿素水解作用
        1.1.2 反硝化反应
        1.1.3 铁还原反应
        1.1.4 硫酸盐还原反应
    1.2 微生物膜作用
    1.3 微生物产气作用
2 微生物成矿加固土体工程性质
    2.1 力学特性
    2.2 渗透特性
    2.3 抗侵蚀性
    2.4 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
        2.4.1 细菌种类
        2.4.2 菌液浓度
        2.4.3 环境温度
        2.4.4 p H值
        2.4.5 胶结液
        2.4.6 土体性质
        2.4.7 灌浆工艺
3 微生物成矿土体加固技术应用领域
    3.1 地基处理
    3.2 液化防治
    3.3 岛礁建设
    3.4 防风固沙
    3.5 水土保持
    3.6 抗裂防渗
        3.6.1 岩土裂隙修复
        3.6.2 混凝土修复加固
        3.6.3 堤坝阻流防渗
        3.6.4 地下流体封存
        3.6.5 钻井防渗加固
    3.7 文物保护
    3.8 地灾防治
4 挑战与展望
5 总结

(4)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砂土液化特性、评价与加固方法
    (一)震害调查总结与满足国家建设急需阶段
    (二)引进借鉴,研究制定标准阶段
    (三)研发创新,创建理论与改进标准阶段
地震滑坡致灾机理、演化机制和风险评估
    (一)发震断层地震滑坡效应及成灾模式
        1.地震滑坡与发震断层的关系
        2.地震滑坡与地震学参数的关系
        3.地震滑坡运动学特征
    (二)地震滑坡动态演化机制及长期效应
        1.非动力作用滑坡触发机制
        2.地震诱发土质滑坡演化机制
        3.地震和水耦合及交互作用
        4.滑坡演化机制数值模拟
    (三)滑坡风险评估研究
        1.滑坡危险性分析
        2.滑坡致灾范围研究
        3.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
震陷机理、预测和风险评估
    (一)液化震陷
    (二)软土震陷
    (三)黄土震陷
土动力学理论与岩土地震工程实践成就
    (一)土动力学理论
    (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标准
    (三)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城市地震小区划
结语

(5)塑料排水板在尾矿坝中的应用及其渗流场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细粒尾矿研究现状
    1.3 真空预压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尾矿库及塑料排水板工作原理
    2.1 尾矿库与细粒尾矿
        2.1.1 尾矿库的分类
        2.1.2 尾矿库的筑坝形式
        2.1.3 细粒尾矿的定义
        2.1.4 细粒尾矿筑坝的特征
    2.2 塑料排水工作原理及其性能
        2.2.1 塑料排水板工作原理
        2.2.2 塑料排水板技术性能
        2.2.3 塑料排水板的分类与应用范围
3 单井固结理论及排水板不同简化方法对比
    3.1 单井固结理论的发展
        3.1.1 单井物理模型
        3.1.2 单井数学模型
        3.1.3 单井固结经典解答
    3.2 单井固结的相关参数
        3.2.1 单井固结的几何参数
        3.2.2 单井固结的扰动区
    3.3 塑料排水板基于椭圆排水体的等效假定及求解
        3.3.1 塑料排水板的椭圆柱等效假定
        3.3.2 固结方程的求解
        3.3.3 不同圆柱形等效法统一公式
    3.4 不同形状简化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3.4.1 算例概述
        3.4.2 不同形状等效方法下的截面尺寸
        3.4.3 不同形状等效方法下的计算结果
        3.4.4 涂抹区渗透系数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3.4.5 真空度对地下孔压的影响
4 未采用真空预压下尾矿坝渗流场数值模拟
    4.1 有限元渗流分析的理论基础
        4.1.1 达西定律
        4.1.2 渗流场基本理论
    4.2 栗西尾矿坝工程概况
        4.2.1 工程背景
        4.2.2 地形地貌
        4.2.3 堆积尾矿的沉积规律
    4.3 栗西尾矿坝渗流数值模拟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2 边界条件及计算工况
        4.3.3 渗流场计算结果
5 真空预压工艺及塑料排水板在尾矿坝中的渗流场模拟
    5.1 塑料排水板处理细粒尾矿施工工艺
        5.1.1 施工机械
        5.1.2 施工流程
    5.2 塑料排水板的简化方法及计算验证
        5.2.1 塑料排水板数值模拟简化方法
        5.2.2 简化方法验证
    5.3 塑料排水板在尾矿坝中的数值模拟
        5.3.1 打设塑料排水板的有限元模型
        5.3.2 有无排水板下渗流场计算结果
        5.3.3 不同影响因素下渗流场计算结果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京广高铁某路基变形成因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降雨入渗作用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高铁路基变形分析研究现状
        1.2.4 路基变形治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变形监测分析
    2.1 概述
    2.2 变形区段的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特性
        2.2.3 地层岩性
        2.2.4 不良地质条件及特殊地质情况
    2.3 监测数据分析
        2.3.1 上行线沉降数据分析
        2.3.2 上行线偏移数据分析
        2.3.3 下行线沉降数据分析
        2.3.4 下行线偏移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铁路基变形数值分析
    3.1 概述
    3.2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3.2.1 动荷载作用下相关路基变形计算方法
        3.2.2 计算模型建立
        3.2.3 边界条件设定
        3.2.4 荷载的选取与施加
        3.2.5 特征值分析
        3.2.6 时程分析
        3.2.7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长期变形分析
    3.3 水位变化与荷载作用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3.3.1 相关数值计算理论
        3.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3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3.3.4 竖向弹性压应变分布
        3.3.5 有效塑性应变分布
        3.3.6 路基变形分析
    3.4 变形机理分析
        3.4.1 变形成因分析
        3.4.2 变形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工况下路基变形有限元分析
    4.1 Midas/GTS NX简介
    4.2 不同列车速度对路基变形影响分析
        4.2.1 模型参数选取
        4.2.2 计算结果分析
    4.3 不同基床表层厚度对路基变形影响分析
        4.3.1 模型参数选取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4 不同基床底层厚度对路基变形影响分析
        4.4.1 模型参数选取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5 不同行车方式对路基变形影响分析
        4.5.1 模型参数选取
        4.5.2 计算结果分析
    4.6 正交试验分析
        4.6.1 选取因素水平
        4.6.2 正交试验表及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路基加固类型选型分析
    5.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建立成对比较矩阵
        5.2.1 建立目标层与准则层的比较矩阵
        5.2.2 建立准则层与方案层的比较矩阵
    5.3 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5.3.1 确定权向量
        5.3.2 一致性检验
    5.4 综合评定
    5.5 组合权向量并求最优解
    5.6 实例分析
        5.6.1 概述
        5.6.2 一般轨道纠偏方法工序简介
        5.6.3 加固方法的选择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概况
        1.2.1 岩溶地区空洞的发育机理
        1.2.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的特点
        1.2.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1.3 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治理方法
    1.4 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
        1.4.2 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2.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2.1.1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1.2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2.2 广州某典型岩溶发育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2.2.2 场地分析与评价
        2.2.3 场地地基基础选型
    2.3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2.3.1 场地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2.3.2 场地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2.4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2.4.2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3.1 原状土样土工试验
        3.1.1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3.1.2 液限和塑限测试
        3.1.3 土的固结试验
        3.1.4 土的直剪试验
    3.2 原状土样微观结构分析
        3.2.1 XRD射线物相分析
        3.2.2 光学显微分析
        3.2.3 电镜扫描分析
    3.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3.3.1 高压旋喷固结体配合比设计及制作养护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象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3.4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电镜扫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压旋喷桩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4.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方案设计
        4.1.1 39#地块软弱地基状况
        4.1.2 39#地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4.1.3 施工技术参数设计
    4.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关键技术
        4.2.1 准备工作
        4.2.2 高压旋喷桩施工
        4.2.3 引孔和旋喷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4.2.4 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急预案
    4.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4.3.1 水泥浆液固结体检验
        4.3.2 钻孔取芯检验
        4.3.3 土常规试验检验
        4.3.4 物探勘查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设计
    5.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流程
        5.1.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5.1.2 旋喷浆液配比设计
        5.1.3 施工关键技术
        5.1.4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5.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设计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本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四、强夯加固砂土软土地基的数值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接力排水的强夯法在滨海回填区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J]. 张军舰,李鹏,殷坤宇,罗玉磊,郭幔.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2(01)
  • [2]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J]. 唐朝生,泮晓华,吕超,董志浩,刘博,王殿龙,李昊,程瑶佳,施斌.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 [3]真空排水管桩工程特性与适用范围研究[A]. 唐晓武,林维康,梁家馨,邹渊,李柯毅. 第十一届深基础工程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1
  • [4]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J]. 王兰民. 城市与减灾, 2021(04)
  • [5]塑料排水板在尾矿坝中的应用及其渗流场数值模拟[D]. 张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京广高铁某路基变形成因与治理研究[D]. 段良伟.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7]高水位下粉质黏土路基处理方案优化研究[D]. 刘春华.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8]CFG桩处理软土路基沉降监测及FLAC3D模拟分析[D]. 周鹏.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9]基于贝叶斯网络及知识图谱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多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决策[D]. 梁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10]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商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强夯加固砂软土地基的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