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领导者的新标准

中小企业领导者的新标准

一、中小企业领导人的新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正(Kuo-Cheng Lee)[1](2021)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是中国大陆吸引台湾青年赴陆“创业、就业、实习”以实践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旨趣为探讨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示范点)的政策执行上是否能体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精神,扩大吸引台青西进;促进台青融入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生活;并进一步对台湾青年的政治偏好产生影响。本文实地访查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共20处国台办授牌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示范点),透过访谈前述青创基地之营运管理团队和进驻基地之台籍青年,分析中国大陆各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状况,以及分析个别青创基地或不同区域的两岸青创实践工作成果。本文另以电子问卷形式调查于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实习、就业、创业之台籍青年对中国大陆市场环境、社会生活的观感以及其政治态度。研究发现:(1)北京、上海、江苏地区两岸青创基地吸引台湾青年进驻创业、就业、实习的人数极少。多数基地营运出现困境,除零星具持续发展潜力的案例外,前述地区之两岸青创基地已出现退场、低度运作甚至与进驻台青发生纠纷等现象。(2)两岸青创基地政策及惠台措施并非台青西进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影响台青西进与否的主要因素为中国大陆经济与市场潜力。(3)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的社会融合影响、政治偏好影响尚不显着。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架构、第二章建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架构与实践分析指标,据此设定两岸青创基地之理想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第三章分类评述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现况以及落实政策目标的程度。第四章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第五章总结两岸青创基地的发展与挑战、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展望。

胡枚玲[2](2020)在《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战之后,GATT主要致力于削减和约束关税壁垒,到WTO协定建立了对国家贸易政策的协调体系。WTO协定对一国的对外贸易规制措施建立了统一的纪律约束,比如关税、海关估价、原产地、反倾销等;对一国的国内规制措施也进行了约束,比如TBT协定、SPS协定、GATS协定等对国内规制措施明确了非歧视性、透明度以及不必要的贸易限制等要求。然而,WTO协定主要约束的是成员的贸易保护性国内规制措施,对规制约束的范围也有限,无力解决普遍存在的低效、重复的或非歧视性规制壁垒。而这些不受WTO约束的国内规制壁垒仍会对国际贸易带来负担。国际经贸协定对国内规制监管的难点在于如何区分必要的规制,在成员的规制自主以及自由贸易之间实现平衡。WTO似乎陷入了两难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国家制定和实施规制措施时局限于国内思维,不仅可能会造成贸易壁垒也会导致成员之间的规制不一致从而增加贸易成本。解决这一困境的方式是在规制制定过程中引入国际思维,考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规制一致性,进行国际规制合作。如今世界各国还面临一系列全球化问题,比如环境、金融、健康或安全等,一国无法有效应对,也需要进行规制合作。由于WTO多哈回合谈判长期陷入了困境,对国内规制监管的改革难以推进成功。2012年,美国通过了13609号行政命令,明确提出推进国际规制合作,并寻求在区域贸易协定中推进国际规制合作,引入以“良好规制实践”为核心的规制合作,致力于国家内部规制的一致性,国内规制的透明与高效。美国相继在TPP、TTIP谈判中引入“规制一致性”或“规制合作”议题。随后,CETA、JEEPA以及USMCA等新近国际经贸协定都纳入了这一新型规制合作。新近国际经贸协定规制合作的目标、模式、规则以及保障等形成的规制合作机制,正成为一种新的全球规范。而中国所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还没有引入此种规制合作,国内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良好规制机制。因此,需深入系统研究规制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国际经贸协定如何更好的实现规制合作、中国国内规制改革的策略以及参与国际经贸协定的规制合作方案。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国际经贸协定规制合作机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或控制形成了规制,而各国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政治或制度等原因在各自领域范围内形成了不同的规制,这种规制差异特别是不必要的规制差异会阻碍经济的全球发展。各国的规制差异不会自动达成和谐状态,会形成规制的冲突。有冲突就会有合作,国际规制合作机制可以有效化解规制冲突,促进经济的全球发展。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实践经历了从约束规制效果到约束规制过程、从约束歧视性规制到追求国内规制透明、一致、高效的转变,GATT时期注重国家的外贸政策的协调,WTO为代表的传统国际经贸协定关注国内规制效果的协调,新近国际经贸协定更追求规制过程的透明、一致与高效。当前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规制合作目标的困惑、规制合作模式的选择与确定、规制合作规则的安排、规制合作如何保障等。第二部分,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目标与原则。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的目标不应该是单一,而应是多元的分层次的体系,要促进国际自由贸易和投资,提高国内规制质量和水平,保证国内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存在困境,要保障国内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规制自主,而规制自主可能导致贸易壁垒,还会造成规制的冲突。因此,需要首先在规制制定过程中统筹考虑这些目标的平衡;其次应明确特定条件下一些重要的目标予以优先考虑。要实现这些目标,应坚持规制主权原则、多元治理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以及规制一致性原则。第三部分,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模式。规制合作模式主要有委托代理模式、复合网络模式以及实验主义治理模式。传统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主要采取的是委托代理模式,由于委托事项不具体,委托后果具有不可预见性,这一模式会引发成员国规制主权的担忧,也很难适应新产生的问题,虽然在具体领域探索了实验主义治理模式,但没有形成法律约束力;新近国际经贸协定的规制合作以实验主义治理模式为主:确立框架目标,参与者在框架目标下自行实践,参与者定期汇报、公开评议,对框架目标进行定期修订。实验主义治理模式充分尊重了成员国的规制自主,通过不断实践进行评议不断提高,代表了未来国际经贸协定规制合作的趋势和发展方向。第四部分,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规则。传统国际经贸协定中对国内规制的约束主要包括非歧视性要求、必要性要求以及国际透明度,鼓励采用规制等效与相互承认、国际标准等实现规制协调。其致力于消除贸易保护性措施,无力解决非歧视性的规制冲突,重视规制的效果而忽视了规制过程的约束,约束的范围也比较局限,在保障国内民主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忽视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等。新近国际经贸协定的规制合作规则更重视规制过程的透明度要求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创设了“良好规制实践”规则:包括内部规制协调审查、规制影响评估、透明度与利益相关者参与等,同时注重规制合作交流以及规制协调等,形成了新的规制合作范式。在规制合作的具体规则上,新近国际经贸协定各具特点,具体制度的设计上也存在不完善之处:TPP/CPTPP的引导式规制合作规则通过示范引导成员实现“良好规制实践”,但不宜将一国的国内法律制度作为示范性要求,可采取问题导向式,使成员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实践;TTIP的协调式规制合作规则注重协调融合成员不同的规则,但不宜将成本效益分析作为规制影响评估的必然选择,可以作为其中一项选择;USMCA的相对强制式规制合作规则更注重强制性的透明度义务,但不应是一国国内法律制度的直接输出,而应体现不同国家之间制度的融合。第五部分,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保障机制。传统国际经贸协定对国内规制规则采取硬性保障的争端解决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必要性”与科学性方面引起了质疑,还存在解决纠纷成本大、裁决过程不透明等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对传统规制合作领域新近国际经贸协定都采取了硬性保障的争端解决机制,其争端解决机制是半开放的,引入了金钱补偿机制,只有USMCA的有限的硬性保障机制具有普遍适用性。传统国际经贸协定还采取了软性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发挥了积极效用,存在的问题在于审议范围太广而深度不够,对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约束力不强,可以在全面审议的基础上增加分议题审议,有效衔接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加强贸易政策审议之后的后续监督。新近国际经贸协定的规制合作普遍采取了软性保障机制,TPP/CPTPP建立了通知实施以及审议机制,TTIP采取部长级会议审议交流机制,USMCA鼓励成员之间寻求解决方式。国际经贸协定中规制合作的保障应采取硬性保障与软性保障的结合,鉴于规制涉及一国的政治法律体制,应严格限定硬性保障机制的适用范围,完善软性保障机制,并建立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机制。第六部分,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新近国际经贸协定规制合作的政治战略对中国参与国际规制合作形成了一定的挑战,规制合作新范式对国内规制的高标准高要求也给中国的国内规制带来了挑战。中国需要从国际国内层面积极应对:国内层面,中国需要对国内规制进行“良好规制实践”的改革和优化升级,提升透明度,保障公众参与,建立系统的规制影响评估制度,建立规制协调机构,完善规制协调程序等;国际层面,中国可以考虑在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以及升级中引入合适的规制合作机制:不宜采取强制的规制合作规则,应选择协调式的规制合作规则,可以接受引导式的规制合作规则;设计合适的规制合作方案:应明确在保障国内公共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多元目标的协调;肯定各国的规制原则和程序;倡导进行规制影响评估,不宜将成本效益分析作为必须步骤;在促进规制一致性上,注重透明度以及公众参与;鼓励推动采用国际标准、相互承认等;排除争端解决机制,强调规制合作的实验主义治理。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制合作规则的制定,又需要主动进行国内经济和政府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中国制度优势和“良好规制实践”,实现国际和国内法治格局的良性互动,提高中国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

盛斌,靳晨鑫[3](2020)在《APEC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理念、评估与行动》文中认为对APEC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的绩效与政策评估表明,实现包容性依然是APEC值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减少不平等方面;尽管APEC各成员采取了诸多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有益政策,但在教育与技能培训、就业和财政转移支付方面依然比较薄弱。为此,近年来APEC在教育与就业、基础设施、中小企业、财政与金融支持领域分别采取了诸多战略合作规划、项目与行动。未来,APEC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通过拥抱数字化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发展的包容性、金融的包容性与社会的包容性。

陈志铅[4](2020)在《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社会,作为一种技艺传承的方式和从业准入资格,学徒制一般是在行会等团体的组织监督下,由师傅与学徒家长签订《学徒协议》,由师傅向学徒传授技能,经考核合格的学徒获得具体行业的从业资格。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徒制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一种从业资格的获得,但仍旧是技能培训的重要方式。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曾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工业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是英国在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不二法门,学徒制为劳动力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的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经行会学徒制的辉煌,遭受工业革命打击后的没落,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进入20世纪,英国学徒制凭借顽强的生命力,重回世人眼前。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已经形成了结构完整,层次明晰的体系。囊括了准学徒制、青年学徒制、高级学徒制、高等学徒制、学位学徒制和成人学徒制等各种类型的学徒制。论文主要探讨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学徒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步干预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本阶段英国政府通过颁布《1964年产业培训法》设立产业培训委员会,开始对学徒制的发展进行初步干预;放任自流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撒切尔夫人的上台,英国政府开始将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目的,学徒制受到冷落,进入“自生自灭”状态;政府主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10年代初),政府意识到以就业为目的的技能培训不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决心通过主导学徒制的发展来提升劳工素质;雇主主导阶段(21世纪10年代初至今),政府主导学徒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带来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学徒制的发展,政府认为有必要将主导权交给雇主。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的更新换代,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加强,英国现代学徒制为广大青年拓宽了工作本位学习的路径,成为他们学习知识与提升技能的纽带,有效地将国家发展战略、劳动力技能训练与雇主需求结合在一起,较好地满足国家、雇主和学徒的发展需要。尽管中英两国制度不同,文化各异,但英国在学徒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国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借鉴与关注。

颜建芬[5](2019)在《消防产品出口制造型企业JS公司的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题的背景是中国制造业转型期遭遇欧美制造业强国“再工业化”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型企业面临多重经营压力。论文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经营战略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案例分析,为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型企业找到一条高质量经营的发展道路。论文研究对象JS公司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型企业,主要生产消防供水设备中的金属制品,过去16年的企业经营稳中有升,但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论文采用理论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敏感性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总结JS公司大量经营数据进行案例分析,并运用经营战略理论和分析工具分析公司现阶段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理论联系实际,明确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具体策略,提出以“转变企业领导人观念”作为经营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制定保障措施,达到促进JS公司向高质量经营发展的目的。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本文比较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结论如下:1.处在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型企业仍然有生存与发展空间。面对宏观环境变化,企业要拥抱变化,合规化经营是企业立足之本;运用经营战略理论和分析工具分析企业环境以及影响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两类人——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本论文研究认为企业应该集中资源优势,做“专”做“精”,才能走出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2.通过本量利模型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不确定分析,有三个重要发现。首先,有自营出口业务的制造型企业,汇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随着出口业务量增加而增加。其次,提高产品利润率和控制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成本构成因素,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最后,产品价格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敏感性由企业基准利润率决定,是基准利润率的倒数;并且基准利润率越低,汇率敏感性系数就越高。即越是低利润率项目或企业,越要重视对汇率和产品价格的管理。

豆娜娜[6](2018)在《TPP协定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自2009年以来,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15年10月,历经20余轮次谈判之后,亚太12国达成基本协议,正式的TPP协定法律文本随后公布于众。通过梳理TPP协定的出台背景、谈判过程、文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探析其演变过程中相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得出TPP是为了应对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模式而产生的。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以来,国际贸易呈现区域割据发展的态势,产生了大量的区域经济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形成错综复杂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在此背景下,TPP成员国旨在利用TPP协定在亚太地区建立一整套新的统一的高标准的贸易规则,通过不断吸引新成员国的加入,抢占未来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国际贸易协定是贸易规则最主要的载体,也是全球贸易秩序和国际贸易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TPP协定是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变革的新一轮尝试,它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全方位地体现了未来国际贸易规则改革的新动向。所以无论其最终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今后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贾晋[7](2018)在《初创型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结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已经连续26年保持了7%以上的高增长率。2014年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反复提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号召,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扶持,全国各行各业深受鼓舞,创业情绪高涨。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双创”号召,我国一大批初创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初创企业的平均寿命却仅为32个月,高增长低存活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大众信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初创企业存活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激励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我国的初创型中小企业,往往将经营效益摆在第一位,忽视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没有对企业员工进行持续、高强度的激励,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情绪低落,不能创造应有的价值。因此,对我国初创型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A公司作为成都市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配套企业之一,主要从事为川内各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外包的工作,公司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凭借扎实落地的工作精神、优秀的国企风险管控、专业的企业外包服务,已在川内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外包领域积攒了一定的口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A公司的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健全,将推动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和成都市西部金融中心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A公司目前员工激励方式主要分为营销激励、薪酬及职位晋升激励、目标激励、外派培训激励等四种。每种激励方式的选择,均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在一定时期内,也对企业的员工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提高了员工的企业认同感与企业归属感,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数量不断增多,单一的、简单的激励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员工需求,甚至部分激励措施在执行时,更加导致员工矛盾激化与爆发,产生了适得其反的负面作用。因此,A公司的激励机制调整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A公司开展实地调查与员工访问,首先,对企业现有各项激励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判断,对发挥的部分作用予以了肯定,同时也对企业目前的激励机制自身的局限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现有激励措施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弥补了存在的缺陷;最后,结合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激励手段,对A公司激励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提供了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措施,并进行了激励效果评估。

王宪举[8](2017)在《普京第三任期执政情况评析》文中提出普京在其第三个总统任期内,保持了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但是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原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没有实现。这既有国际经济危机和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也有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政策不妥当的原因。在对外关系方面,俄有得有失。欧亚经济联盟逆势创建,艰难发展。欧亚外交纵横捭阖,亮点不少。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北约其他国家、欧盟国家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而更趋复杂,军事对抗程度加强。在即将举行的第七届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将再次连任,并对内外政策做出一定调整。

范氏周红(PHAM THI CHAU HONG)[9](2017)在《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越南都开启了改革之路。在理论上,两国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实践上,两国都坚持以市场化为手段,坚持走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经过艰辛的探索,中、越两国分别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越也面临着许多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如政府转型、反腐败、减少失业、调整经济结构、防止经济泡沫、控制贫富差距。中越两国领导人深切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决心在社会主义的方向上进行深化改革,使广大人民真正分享改革发展的成就。本文拟在探索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对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进行比较,揭示其异同,进而在相互借鉴中得到启示。本文一共有七章:第一章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并对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等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和厘清。第二章论述和追溯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为两国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寻求理论和现实出发点。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梳理了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包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内容及其成效,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历程、内容及其成效。第五章和第六章重点对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进行比较,找寻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之异同,进而从中得出启示,互为借鉴与吸收。第七章分析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存在的问题、未来走向及启示。越南实行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发,正是在学习、消化、吸收中国发展经济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了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对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不仅能为促进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而且也可以促进中越两国的友谊发展。

马进[10](2016)在《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数量大、活力强,在解决就业岗位、促进企业创新的同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商业银行通过实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报,在以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也会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点。但是小微企业本身存在很大不足,产业链短小,市场竞争大,因此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比较高,而且存在较高管理成本,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能够得到的银行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如何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课题。YZ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批准设立的服务于县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本文根据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内容及风险特点,以YZ村镇银行为例,分析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并描述小微企业客户行业、客户选择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主要面临的难题,并分析影响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树立依法治行理念,优化客户评级系统;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推广小微企业集群业务模式;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完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完善小微企业贷后管理机制;加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等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二、中小企业领导人的新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领导人的新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回顾
        1.2.1 两岸关系研究的路径:以经促统
        1.2.2 对台工作的政策受众与场域:台青与两岸青创基地
        1.2.3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治略与社会融合理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设计
        1.4.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4.3 研究方法
        1.4.4 章节安排
        1.4.5 研究流程
第二章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目标与理论建构
    2.1 分享经济机遇
        2.1.1 以经促统
        2.1.2 对台工作配合发展中国大陆经济
    2.2 深化经济社会融合与促进政治认同
        2.2.1 化敌为友与社会整合
        2.2.2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观与实践
        2.2.3 从融合到认同
        2.2.4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架构与两岸青创基地三阶段政策目标
    2.3 两岸青创基地政策执行与政策影响评估指标建构
        2.3.1 两岸青创基地分类
        2.3.2 政策执行力1:营运理念
        2.3.3 政策执行力2:台湾青年进驻状况
        2.3.4 台青意向先期调查结果
        2.3.5 台青问卷调查指标
        2.3.6 “分享机遇”评估指标:台青发展状况
        2.3.7 “社会融合”评估指标
        2.3.8 “政治偏好转变”评估指标
第三章 两岸青创基地运作现况
    3.1 两岸青创基地分布
    3.2 台青进驻状况
    3.3 两岸青创基地类型与发展现况
        3.3.1 天使型两岸青创基地
        3.3.2 企业型两岸青创基地
        3.3.3 园区型两岸青创基地
        3.3.4 空间型两岸青创基地
        3.3.5 实验型两岸青创基地
    3.4 小结: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挑战与转型
        3.4.1 分享机遇效果衰退:两岸青创基地招募台青成果进入高原期
        3.4.2 营运模式具经济吸引、社会融合发展潜力案例
        3.4.3 其他两岸青创基地的转型
        3.4.4 青创基地营运困难,但26条对台措施政策补助门坎过高
第四章 两岸青创基地的融合发展作用:台青意向调查
    4.1 受访者基本数据
        4.1.1 两岸青创基地是否真的接触到台湾青年世代?
    4.2 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融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影响
        4.2.1 台青赴陆发展理由
        4.2.2 发展阶段
        4.2.3 创业挑战
        4.2.4 是否准备撤离大陆市场?
    4.3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对中国大陆社会的态度
        4.3.1 归属认知
        4.3.2 他我之隔
        4.3.3 对31 条与26 条对台措施的观感
        4.3.4 最不适应中国大陆的主要因素
    4.4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的政治态度
        4.4.1 统独观点
        4.4.2 国族认同
        4.4.3 投票行为与政党偏好
        4.4.4 厘清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4.5 小结
        4.5.1 两岸青创基地接触到更多长期在陆的“资深台青”
        4.5.2 市场前景是台青赴陆发展的主要考虑
        4.5.3 创业台青发展阶段与主要挑战
        4.5.4 两岸青创基地吸纳人文、艺术设计领域的基层就业台青
        4.5.5 台青发展挑战与回流与否与中国大陆景气较为相关
        4.5.6 两岸青创基地不是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结论:两岸青创基地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化与实践的启示
    5.1 经济劝诱
    5.2 社会融合
    5.3 政治偏好转化
    5.4 后新冠肺炎时期台青的迁徙与两岸青创基地政策的可持续性
        5.4.1 大陆仍具吸引力,但吸引、融合台青相关政策配套需更细致
        5.4.2 强化“青创基地经理人”、“台湾媒介团体”的角色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清单汇总表
    附录2:两岸青创基地经营团队问卷
    附录3:两岸青创基地台湾青年问卷
致谢

(2)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与主要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可能的不足
第一章 国际经贸协定规制合作机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规制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规制的起源
        二、各国规制的冲突
        三、国际规制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的实践发展
        一、GATT 时期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协调
        二、WTO为代表的国际经贸协定对国内规制的协调
        三、新近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
    第三节 当前国际经贸协定中规制合作机制面临的挑战
        一、规制合作目标的困惑
        二、规制合作的模式问题
        三、规制合作的规则问题
        四、规制合作的保障与实施问题
第二章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目标
        一、确立规制合作的多元目标
        二、规制合作多元目标平衡之困境
        三、规制合作多元目标平衡之策
    第二节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的原则
        一、规制主权原则
        二、多元治理原则
        三、成本效益原则
        四、规制一致性原则
第三章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模式
    第一节 规制合作的不同模式
        一、委托代理模式
        二、复合网络治理模式
        三、实验主义治理模式
    第二节 传统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模式
        一、以委托代理模式为主
        二、对实验主义治理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新近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模式
        一、对传统国际经贸协定委托代理模式的改进
        二、以实验主义治理模式为主
第四章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规则
    第一节 传统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规则
        一、规制合作规则的现行要求
        二、规制合作规则存在的问题与局限
        三、规制合作规则的完善
    第二节 新近国际经贸协定规制合作规则的新范式
        一、国内规制程序:良好规制实践
        二、规制合作交流:浅层次规制合作
        三、规制协调与认可:深层次规制合作
    第三节 新近国际经贸协定规制合作的不同规则
        一、TPP/CPTPP引导式规制合作规则
        二、TTIP协调式规制合作规则
        三、USMCA相对强制式规制合作规则
第五章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保障机制
    第一节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硬性保障机制
        一、硬性保障机制的基本理论
        二、传统国际经贸协定中规制合作的硬性保障机制
        三、新近国际经贸协定中规制合作的硬性保障机制
    第二节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软性保障机制
        一、软性保障机制的基本理论
        二、传统国际经贸协定中规制合作的软性保障机制
        三、新近国际经贸协定中规制合作的软性保障机制
    第三节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保障机制的选择与完善
        一、严格限定硬性保障机制的适用
        二、完善软性保障机制
        三、建立对发展中国家规制合作的技术援助机制
第六章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
    第一节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对中国的挑战
        一、规制合作的政治战略因素对中国的挑战
        二、规制合作的新范式对中国国内规制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规制合作的现状
        一、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规制合作的现状
        二、中国参与APEC规制合作的现状
        三、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规制合作的应对策略
        一、国内规制的改革与升级
        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平台推动规制合作
        三、中国参与的国际经贸协定中引入合适的规制合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3)APEC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理念、评估与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二、APEC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的绩效评估
三、APEC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的政策评估
    (一)包容性增长的政策框架与指标
    (二)APEC经济体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政策评估
四、APEC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政策行动
    (一)教育与就业
    (二)基础设施
    (三)中小企业发展
    (四)金融与财政支持
五、促进APEC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发展的包容性
    (二)促进金融的包容性
    (三)促进社会的包容性

(4)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一)学徒制
        (二)工作本位学习
        (三)职业教育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学徒制的历史研究
        (二)关于学徒制的理论研究
        (三)关于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研究
        (四)关于学徒制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五)关于学徒制具体项目的研究
        (六)史料情况说明
    四、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国学徒制的历史溯源(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第一节 行会学徒制的发展
        一、行会的发展
        二、行会的组织架构及其功能
        三、行会学徒制的发展及其作用
    第二节 教区学徒制的运作
        一、《济贫法》与教区学徒制
        二、教区学徒制的开展
        三、教区学徒制的成本与收益
    第三节 传统学徒制的衰落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国家干预:相关法律的颁布与废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步干预: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萌芽(20 世纪60~70 年代)
    第一节 政府对学徒制初步干预的动因
        一、人力资本:学徒制改革的催化剂
        二、工党执政:学徒制改革的推动者
        三、与工会斗争:学徒制改革的导火索
    第二节 政府对学徒制初步干预的措施
        一、成立各类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二、《1964 年产业培训法》的实施
        三、培训附加费的征收与发放
    第三节 初步干预阶段英国学徒制的开展
        一、学徒的选拔
        二、学徒制的类型
        三、学徒制的课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由放任: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受挫(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
    第一节 学徒制蛰伏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一、政治环境的改变
        二、经济政策的波动
        三、培训成本的高涨
        四、高等教育的冲击
        五、参与各方的疑虑
    第二节 自由放任阶段学徒制蛰伏的表现
        一、学徒制发展规模的萎缩
        二、学徒制发展空间被挤占
        三、学徒制进一步发展受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主导: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勃兴(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10年代初)
    第一节 政府主导学徒制发展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因素: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因素:改变技能培训现状的需要
    第二节 政府主导时期现代学徒制体系的构建
        一、“现代学徒制计划”的颁布
        二、青年学徒制的开展
        三、学徒制的组织保障
        四、学徒制的法制保障
        五、学徒制的经费保障
        六、学徒制的质量保障
    第三节 政府主导学徒制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雇主主导: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转向(21世纪10年代初至今)
    第一节 《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出台与学徒制的转向
        一、《理查德学徒制报告》出台的背景
        二、《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三、政府对《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回应
    第二节 雇主主导时期学徒制的发展
        一、新型学徒制的推出
        二、学徒制的组织保障
        三、学徒制的经费保障
        四、学徒制的质量保障
    第三节 雇主主导期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的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析、展望与启示
    第一节 英国学徒制的特色分析
        一、历久弥新:绵延将近千年
        二、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
        三、重视法治:依法开展工作
        四、注重分权:调动各方力量
    第二节 英国学徒制的发展趋势
        一、雇主成为开展学徒制项目的主导方
        二、高校成为学徒提升学历的重要平台
        三、加速社会流动促公平成为学徒制的使命
    第三节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保障参与者的权益
        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三、稳定经费保障机制
        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结语
附录
    附录1:1396 年苏格兰诺思汉普顿学徒契约
    附录2:1965 年英国学徒制种类一览表
    附录3:学徒毕业证书
    附录4:企业与培训机构关于开展学徒训练的协议(模板)
    附录5:青年学徒制案例
    附录6:学位学徒制案例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着作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
        (四)报告、报纸等
        (五)政策法规及其他
        (六)网络资源
    二、英文文献
        (一)着作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
        (四)报告
        (五)政策法规及其他
        (六)网络资源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一、期刊论文
    二、课题研究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一、教育经历
    二、工作经历

(5)消防产品出口制造型企业JS公司的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研究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
        1.2.1 论文研究思路
        1.2.2 论文结构
        1.2.3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于经营战略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关于经营战略的研究综述
        2.1.2 国内关于经营战略的研究综述
        2.1.3 经营战略理论对制造型企业发展的意义
    2.2 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
        2.2.1 外部环境分析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
        2.2.2 内部环境分析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
        2.2.3 市场开发战略分析工具:安索夫矩阵
第三章 JS公司概况
    3.1 消防产品行业概况
        3.1.1 消防产品范围
        3.1.2 国内外消防产品行业发展趋势
        3.1.3 消防产品行业生命周期和行业特点
    3.2 JS公司介绍
        3.2.1 JS公司的组织结构
        3.2.2 JS公司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流程
        3.2.3 JS公司现有经营思路及分析
第四章 JS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4.1 JS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因素
        4.1.2 宏观经济因素
        4.1.3 社会因素
        4.1.4 技术因素
        4.1.5 环境因素
        4.1.6 法律因素
    4.2 JS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4.2.1 驱动企业利润下降的产业力量:波特五力模型
        4.2.2 驱动企业利润上升的产业力量:价值网
        4.2.3 影响行业环境的非市场因素:产品认证
第五章 JS公司现阶段内部环境分析
    5.1 内部职能要素分析
        5.1.1 生产经营职能要素分析
        5.1.2 财务会计职能要素分析
        5.1.3 人员职能要素分析
        5.1.4 营销职能要素分析
        5.1.5 管理职能要素分析
    5.2 企业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5.2.1 确定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不确定因素
        5.2.2 综合评价各不确定性因素对公司总体盈利能力影响
第六章 构建JS公司经营战略框架
    6.1 企业经营战略目标
    6.2 具体实施策略
        6.2.1 重塑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6.2.2 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6.2.3 多渠道开拓市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体系
        6.2.4 在企业能力范围之内积极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
    6.3 经营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企业领导人观念转换
    6.4 经营战略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6.4.1 经营合规化是企业生存之本
        6.4.2 产品认证化保障企业竞争优势
        6.4.3 人员专业化是企业发展之源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TPP协定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的缘起与坚持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四、论文研究路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五、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概述
    第一节TPP协定的演进
        一、TPP协定的缘起
        二、TPP协定的演进
    第二节TPP协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一、TPP协定的主要内容
        二、TPP协定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TPP协定的理论来源
        一、“跨区域性”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伙伴关系”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TPP协定的实践基础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第三章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国际经贸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TPP协定对国际经贸领域的新探索
        一、TPP协定对国际经贸合作形式探索
        二、TPP协定对国际经贸合作关系探索
        三、TPP协定对国际经贸合作领域探索
    第二节 TPP协定对今后国际经贸发展的影响
        一、TPP协定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二、TPP协定对国际经贸合作组织的影响
        三、TPP协定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影响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初创型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深度
        1.2.3 研究方法及手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与企业的激励对策相关的研究
        1.3.4 与初创企业激励相关的研究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激励的定义
    2.2 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的定义
    2.3 激励机制在初创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3.1 员工价值导向
        2.3.2 员工绩效控制
        2.3.3 员工行为归化
    2.4 主要激励理论
        2.4.1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4.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4.3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4.4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3 A公司基本情况
    3.1 A公司情况简介
        3.1.1 A公司简介
        3.1.2 A公司发展历程
    3.2 A公司员工构成
    3.3 A公司企业管理的现状
        3.3.1 业务版块
        3.3.2 具体业务分析
4 A公司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4.1 A公司利润情况
    4.2 A公司员工激励的现状及评价
        4.2.1 营销激励
        4.2.2 薪酬激励
        4.2.3 职位晋升激励
        4.2.4 目标激励
        4.2.5 外派培训激励
    4.3 A公司员工激励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不容乐观
        4.3.1 问卷调查目的
        4.3.2 问卷设计思路
        4.3.3 问卷调查的信度及效度
        4.3.4 问卷调查对象
        4.3.5 问卷调查方式
        4.3.6 问卷调查内容
        4.3.7 部分调查结果
    4.4 A公司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4.4.1 主观性较强
        4.4.2 随意性较强
        4.4.3 公平性不足
        4.4.4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4.4.5 激励方式单一
        4.4.6 缺少长效激励机制
    4.5 A公司员工激励问题的原因分析
        4.5.1 公司规模及发展阶段
        4.5.2 企业文化
        4.5.3 团队人数及素质
5 A公司员工激励策略建议
    5.1 A公司员工激励的目标与原则
        5.1.1 A公司员工激励的目标
        5.1.2 A公司员工激励的原则
    5.2 A公司员工激励的基本思路
    5.3 A公司员工激励的具体策略
        5.3.1 营销激励适度调整并全员宣贯
        5.3.2 增加激励频率及激励标准
        5.3.3 细化目标考核指标
        5.3.4 外派培训激励落实保障部门
        5.3.5 增加利润率考核
        5.3.6 丰富激励考核方式
        5.3.7 提升激励公平性
        5.3.8 满足不同员工的激励需求
    5.4 A公司员工激励策略的保障措施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A公司员工激励机制调查问卷
致谢

(8)普京第三任期执政情况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俄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
    (一) 政治形势基本稳定
    (二) 经济形势差强人意
    (三) 对外关系有得有失
        1. 创建欧亚经济联盟
        2. 与美欧关系明显倒退
        3. 亚太外交有亮点
二、内政外交形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 国内政策主要防范“颜色革命”和调整经济政策
        1. 防止“颜色革命”的举措
        2. 普京威权主义在政治稳定中的决定性作用
        3. 经济政策收效不大
    (二) 外交领域意识形态分歧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
        1. 在意识形态领域与西方分歧扩大
        2. 地缘政治斗争激烈
        3. 在实现外交目标的手段上更加重视军事作用
三、对普京总统第四个任期的展望
    (一) 蝉联毫无悬念
    (二) 内外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

(9)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现实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基本概念界定
    (一)经济制度,经济机制,经济体制
    (二)市场经济体制
    (三)计划经济体制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四)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商品经济”的论述
    (二)列宁有关“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论述
    (三)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论述
二、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
    (二)越南构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
    (三)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比较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一、中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限探索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构建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
    (一)1978—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阶段
    (二)1992—2002 年: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三)2002 年至今: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二)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五)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小结 第四章 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一、越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胡志明时期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思想
    (二)阮文灵时期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思想
    (三)阮富仲时期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思想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
    (一)1986—1995 年:提倡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政策
    (二)1996—2005 年: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三)2006 年至今:迈向现代化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
三、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一)建立混合经济
    (二)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关键
    (三)建立一个国际经济融合
    (四)根据劳动、经济效率和资本的贡献分配
    (五)鼓励所有组织和人民参与经济发展
小结 第五章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比较
一、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之同
    (一)中越两国理论创新之同
    (二)中越两国渐进实践之同
    (三)中越两国对外开放格局之同
    (四)中越两国国有企业改革之同
二、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之异
    (一)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不尽相同
    (二)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不同
    (三)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划分不同
    (四)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不同
    (五)中越两国政治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同
    (六)中越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差异
小结 第六章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借鉴与启示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二)中国敢于实施突破政策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三)中国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四)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越南先实践探索再理论提升的做法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二)越南“换地聚田”与房地产业权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三)越南进行制度化规划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四)越南进行政治革新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小结 第七章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走向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不足与未来走向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问题与不足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未来发展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不足与未来走向
    (一)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问题与不足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未来发展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方面的研究
        1.2.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成因方面的研究
        1.2.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范对策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2.1 小微企业的定义
    2.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2.2.1 信用风险
        2.2.2 市场风险
        2.2.3 操作风险
    2.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特征
        2.3.1 选择性
        2.3.2 随意性
        2.3.3 可变性
        2.3.4 脆弱性
3 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3.1 YZ村镇银行整体概况
        3.1.1 基本概况
        3.1.2 YZ村镇银行客户
        3.1.3 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行业分布
        3.1.4 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担保方式
    3.2 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3.2.1 业务流程
        3.2.2 管理流程
4 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4.1.1 信用评级不够精细
        4.1.2 信息不对称
        4.1.3 人员素质总体偏弱
        4.1.4 风险识别依靠主观经验,风险评估缺乏系统支持
        4.1.5 其他因素
    4.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2.1 经济金融环境影响
        4.2.2 银行方面的原因
5 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5.1 树立依法治行理念,优化客户风险评估模型
    5.2 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推广小微企业集群业务模式
    5.3 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完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机制
        5.3.1 建立全面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5.3.2 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控的创新机制
        5.3.3 规范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减少信用不对称
        5.3.4 完善客户信贷评级体系
        5.3.5 注重人才培养,实施激励约束机制
    5.4 加强贷后管理完善小微企业贷后管理机制
        5.4.1 明确责任,并认真执行追责制度
        5.4.2 加强贷后检查业务,建立并完善贷后管理分层机制
        5.4.3 建立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控制风险
        5.4.4 提高信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5.4.5 加大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培训力度
        5.4.6 建立贷后风险管理分类
        5.4.7 培养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
        5.4.8 有效发挥资源渠道优势
    5.5 加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整合金融资源
        5.5.1 构建全国银行间小微企业业务数据大融合
        5.5.2 推动社会信用征信系统建设
        5.5.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中小企业领导人的新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D]. 李国正(Kuo-Cheng Lee). 北京大学, 2021(09)
  • [2]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规制合作机制研究[D]. 胡枚玲.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APEC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理念、评估与行动[J]. 盛斌,靳晨鑫. 亚太经济, 2020(05)
  • [4]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D]. 陈志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消防产品出口制造型企业JS公司的经营战略研究[D]. 颜建芬.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6]TPP协定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研究[D]. 豆娜娜. 暨南大学, 2018(06)
  • [7]初创型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D]. 贾晋.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
  • [8]普京第三任期执政情况评析[J]. 王宪举. 俄罗斯学刊, 2017(05)
  • [9]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比较研究[D]. 范氏周红(PHAM THI CHAU HONG).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10]YZ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马进.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中小企业领导者的新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