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药开发趋势

当代新药开发趋势

一、当代新药研制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莹[1](2020)在《DA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DA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和实施多元化战略前后期的波士顿矩阵分析,我们发现:DA公司的制药行业一直是公司的“金牛业务”,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在今后应继续采用“发展”战略;而目前公司房地产和能源(煤炭)行业增长乏力,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采用“防御”或者“放弃”战略。公司目前除了应该维持“金牛业务”——制药业务,最紧迫的任务是寻找新的“明星业务”和“问题业务”,并采取适当措施,使其进化为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金牛业务”。本文探讨了企业选择归核化战略的四个前提条件:一是“时”,企业存在时间至少在15——25年之间,存在年限少于15年的企业基本没机会发展到实施归核化战略的阶段;二是“形”,即公司经过发展已经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而且多元化的状态是“过度”;三是“势”,即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客观上要求企业作出战略调整;四是“人”,即高层领导意识到企业发展存在问题,高层领导是归核化战略决策的指令发出者。作者经过认真调研和仔细分析,认为DA公司具备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四个前提条件,而且已经将发展战略由实施多元化战略转向实施归核化战略。在2018年,DA公司提出了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这是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的重要信号。DA公司的科研优势、营销优势、品牌和价格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是确保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进军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保障。笔者经仔细分析,认为DA公司要成功实施归核化战略,必须有“破”有“立”。“破”就是要将发展重心从房地产行业和能源(煤炭)行业重新转移到制药行业,加大在制药业务的投入,在制药业务中寻求企业新的发展点;“立”就是在立足制药行业的基础上,以保健品和化妆品为突破口,积极在大健康产业中开拓新市场。DA公司的归核化战略,不仅是要使公司回归主业,更要在回归主业的基础上对主业进行重构。DA公司归核化战略实施的大致方向,我个人判断将走先收缩再扩张的路径。DA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是一个重塑企业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由非相关多元化走向相关多元化的过程。

田少磊[2](2020)在《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在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指导下,利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点式互信息、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知识图谱可视化等技术深入挖掘并展示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为现代中医痹证的辨证论治提供借鉴;探索复杂、多维、多态的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与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整理总结思路与方法,为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紧扣“真实世界研究”与“经验总结”两大主题,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研究理念指导下让吴教授深入课题研究全过程,并在其指导建议下,研究符合中医理论特点、吴教授诊疗特色的痹证诊断标准和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并将其运用到临床诊疗数据的采集中。按照符合临床实际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方案采集吴教授痹证诊疗数据并将其录入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诊疗经验进行分析挖掘与展示,结合名老中医深度访谈结果深入系统阐释吴教授痹证诊疗经验,并撰写本次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真实世界痹证诊断标准研究对现有痹证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进行文献调研,并对现有痹证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的结构和要素进行抽取和分析。之后将痹证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调研及结构、要素分析报告提请吴教授审核且与之深度访谈。结合文献调研、分析情况和吴教授具体建议制订痹证诊断标准调研表并利用该表对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教授门诊处患者进行临床调研,将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请吴教授对统计结果进行审定,最终形成本研究痹证诊断标准。2.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研究对既往发表的真实世界痹证诊疗经验研究论文中信息采集的结构与内容进行调研、抽取和分析,结合文献调研、抽取与分析结果、吴教授个人诊疗特色及名老中医经验总结方面专家的指导意见形成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初稿并进行试用,发现其不足并完善。之后将完善后的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提请吴教授审核,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数据挖掘情况及吴教授审核建议形成终稿。3.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数据挖掘与规律发现利用上述痹证诊断标准、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研究结果和符合临床实际的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方案完成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数据采集。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吴教授痹证诊疗经验进行挖掘,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吴教授痹证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知识图谱构建与可视化基于痹证诊断标准、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调研、制订结果和临床诊疗数据采集、分析结果,参考吴教授及其弟子建议,构建吴教授痹证诊疗知识框架。利用Gephi软件构建吴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知识图谱并对吴教授痹证诊疗经验进行可视化。5.“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模式指导下的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整理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模式指导下,根据吴教授痹证诊疗经验数据挖掘、可视化展示和吴教授深度访谈结果,参考吴教授既往撰写的痹证相关书籍、论文,结合吴教授平日口传心授的痹证诊疗经验,对吴教授痹证诊疗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结果:1.通过痹证诊断标准研究,制订出适合于本研究的痹证诊断标准,其具体内容为:①主要临床表现:肢体筋肉、关节、皮肤等部位疼痛,或酸楚,或重着,或麻木不仁,或屈伸不利,或晨僵,甚则关节变形,强直不伸。②诱发因素:天气潮湿阴冷,或遇风着凉,或饮食不当,或劳累。③病程:多在1个月以上,甚则可达10年以上。④发病时间特点:发病急骤,或发病缓慢,或间断发作、时轻时重。⑤伴发症状:全身或局部发热,或无力,或畏寒,或怕风,畏寒怕风多呈常态化。⑥既往史:病前有涉水淋雨史,或久居湿地史,或外感史,或关节病史,或肿瘤病史,或外伤史。⑦生活习惯:嗜烟饮酒,或情绪焦虑易怒,或长期贪凉饮冷。⑧西医辅助检查;抗链“O”>500单位,或血沉增快,或类风湿性因子阳性,或C反应蛋白阳性,或抗链激酶>80单位,或抗透明质酸酶>128单位,甚则X线或CT可见骨质侵害。具备上述①、②、③、④四项,参考⑤、⑥、⑦、⑧项,可确诊。以上①-⑧项中,每项中的“或然”内容,但见其一便可支持该项作为诊断参考项。2.通过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研究,制订出适合于本研究的的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具体表格内容、结构、形式见正文第二部分研究结果)。3.数据统计发现,痹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痹证患者发病年龄普遍较高,但已出现年轻化趋势;痹证病症复杂、病性顽固、病程迁延,平均每人约患两个症状或体征,2个部位患病,疼痛、屈伸不利为痹证患者主要症状或体征,腰、颈项、膝、肩为主要患病部位;痹证患者多存在神情异常情况,焦虑和急躁是患者主要神情状态;偏胖是痹证患者主要形体异常状态;黯红、红、淡红是痹证患者常见舌质颜色,齿痕和裂纹是常见舌质状态,白、黄、黄白相间是常见舌苔颜色;腻、厚、干是常见苔质,瘀滞、青紫、怒张是常见舌下脉异常状态,沉、细、弦为常见脉象;绝大多数痹证患者有疾病诱发因素,劳累、遇寒、遇风为主要诱因;约一半痹证患者已见理化检查异常;前来吴教授处寻医的患者病机主要以标实为主,病势属急性发作期和缓慢治疗期者多,病位深达至骨者最多,其次至筋,再次至肉。针刺方面,分析得到了吴教授针刺治疗痹证的核心穴位处方和常用穴位组合;针刺经脉分析显示诸阳经的使用率远高于诸阴经的使用率,在诸阳经中,足太阳膀胱经使用率最高;针刺方向、深度与刺激量分析显示吴教授治疗痹证时多采用补泻同施之法,且泻法大于补法,常将直、斜、平刺三种角度同时施用,使针刺呈现出立体三维之态,多深刺以取深邪远痹,多在患病局部施行重刺激以通其经脉、动其经筋、调其经气。遣方用药方面,分析得到吴教授治疗痹证核心中药处方和常用中药组合,中药药性属温平、药味属辛甘苦、归经属肝肺脾心肾的中药是吴教授治痹常用中药类型。疗效评价结果总体显示就诊次数多的患者总有效率较就诊次数少的患者高,就诊次数大于6次的患者总有效率可达100%,95%置信区间为100%。4.构建了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知识框架,利用Gephi软件构建出吴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知识图谱并围绕吴教授痹证诊断经验、治疗经验和吴教授诊疗痹证疗效评价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5.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模式指导下,总结出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要术、心悟、思想。吴教授痹证诊疗要术包括痹证辨治方法、针刺治疗和遣方用药等;吴教授痹证诊疗心悟包括痹证实质探析、痹证与经脉学、经筋学、痹证病因病位、发展转归、预防与护理、中医调治特色等;吴教授痹证诊疗思想包括腔窍理论、功能带理论、护阳散邪思想、本神化郁思想、调筋解结思想。结论:1.本研究在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指导下,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模式,系统深入揭示了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诊断方面,吴教授重视患者运动状态与组织形质、情志的考察,重视患者症状体征等表面因素与五体、五脏等核心因素的关联,重视多态合参、多层辨证、精准辨识,衷于中医四诊信息,参考西医检查信息。针刺治疗方面,吴教授针刺治疗痹证的核心处方为:肾俞、风池、大椎、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委中、期门、大肠俞、肝俞、气海,次核心处方为百会、神庭、膈俞、次髎、中脘、印堂、膻中、环跳、天枢、外关。穴位配伍与组方规律方面,吴教授多将背俞穴、同名经穴、表里经穴、上肢穴与下肢穴相配,注重精血、气血、阴阳、肝脾肾同调、“疏、养、通、舒”相结合以及补泻同施、标本兼顾。遣方用药方面,吴教授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处方为:醋柴胡12g、当归15g、牡丹皮15g、白芍15g、茯苓15g、炒白术15g、焦栀子12g、陈皮12g、泽泻12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30g、络石藤20g、川牛膝15g、川芎15g、葛根15g、远志12g、桂枝6g、威灵仙20g、忍冬藤20g、法半夏9g。吴教授常将经方、时方并用治疗痹证,常用经方有桂枝加葛根汤、参苓白术散、半夏厚朴汤,时方有加味逍遥散、二陈汤、桃红四物汤、木香顺气丸、四妙散、人参归脾汤、五藤一仙汤、血府逐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独活寄生汤。腔窍、功能带理论和护阳散邪、本神化郁、调经解结思想是吴教授诊疗痹证的重要学术思想。吴教授治疗痹证,疗效显着。2.名老中医经验真实世界研究应当根据中医思维与理论特点、中西医融合特点、中医临证特点以及所总结疾病特点研究适合于本类研究需求的疾病诊断标准。3.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设计对名老中医经验真实世界研究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类研究者建议、充分尊重临床实际、聚焦研究目标与内容并且有名老中医本人及其弟子全程参与指导。4.名老中医经验真实世界研究应当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主动能动性,让其全程、全面、深入、细致的参与到研究的各个部分。5.数据挖掘与经验展示方法的选择应用应注重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数据系统、深入挖掘与清晰化展示,参数设置应符合挖掘方法功能特点与数据实际情况。6.基于知识图谱的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可视化方法能较清晰展示名老中医诊疗经验。

成瑞雪[3](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研究表明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琴[5](2020)在《宏济堂中医药老字号的文化价值》文中认为宏济堂中医药老字号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医药老字号之一,自1907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113年的历史。百年来,它见证了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政权变化与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目睹了济南百余年来的发展,也感受了中医药百余年来的的波折命运。可以说,宏济堂中医药老字号是近现代历史、文化、经济、中医药等多因素发展历程的亲历者与活化石。本文运用了多学科交叉法、文献与调研结合、比较法以及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并将研究落脚点的范围扩大,不仅关注老字号尤其是中医药老字号的文化价值及其背后的因素,而且将研究范围延伸到中医药老字号整体与中医药行业。全文将宏济堂的文化价值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作为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构成了宏济堂的中医药文化的脉络与内涵。作为中医药店铺,宏济堂具有中医药蕴含的阴阳五行、气等传统文化,也具备中医药脉诊、针灸、制药等传统技艺,其百年发展史是中医药近现代百年命运与历史的缩影。其次,作为中医药老字号店铺,宏济堂百年沉浮命运背后体现出的经验与不足,构成其经营管理文化的内容。作为出身于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的“后代创业者”,宏济堂的发展离不开同仁堂及北京乐氏家族的影响:乐氏家族数代行医的经验、药方,乐家老铺的招牌信誉,同仁堂的员工、店铺经营理念与经验对宏济堂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宏济堂在经营管理上也有其可取之经验,表现为超前的经营眼光、高超的管理技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巧妙的宣传方式等,这些都为宏济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宏济堂将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经验,也为新时代中医药老字号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但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的厂店分离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宏济堂未在新时期改善厂店分而并立的现状,而是走上各自的整合道路,甚至为各自利益对簿公堂,从而对宏济堂后续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再次,作为历经百年的老字号,宏济堂见证了近代百年的中国与济南的变迁,是这段历史重要的活化石,其历史文化价值值得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作为中医药行业的店铺,宏济堂经历了中医药晚近发展的跌宕命运。一方面,国力上西强中弱局面的形成,使得处于近代化转型期的国民政府在政治与文化上全面学习西方。在医疗卫生体制上,国民政府全盘照抄西方制度,实行扬西医抑中医的政策。政府对于西医的支持与认可、对于中医的否认与抑制,使得中医药的发展举步维艰,中医日渐式微。在中西医势力的对比上,从中强西弱、中医在朝西医在野的局势转变为西强中弱、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另一方面,宏济堂对于济南城市历史的见证,对于民族的时代记忆尤其是济南记忆的承载,与其建筑、民俗等内容,能成为城市史、生活史、民俗史、建筑史的研究对象。这些是宏济堂作为历史活化石的史料与史学价值之一。最后,宏济堂作为位居济南的儒商代表,其经营管理与百年发展离不开对于儒家文化的坚守,对于儒商精神的践行。自建立至现在,如同许多老字号企业一般,宏济堂坚持对儒家仁、信、义、智等核心思想的践行。对于宏济堂中医药老字号文化价值的研究,在当下复兴传统文化与振兴中医药的大环境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为仍相对式微的中医药、中医药行业及中医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与经验,而且能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扬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此外,作为经营百余年的老字号企业,其经营管理方面的独到与不足,也能为现代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经验与教训。

苏冬冬[6](2020)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在医药技术、医药经济和公共健康备受关注的当下,如何有效对医药发明进行专利保护,既可以激励医药技术创新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又可以满足药品可及性和保障公众健康权益的实现,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和产业界讨论的重点话题。目前,我国药品注册审批环节不审查拟上市药品的专利状况,导致上市后的药品面临着专利侵权和退市的双重风险。药品注册审批环节缺乏有效的专利争议解决机制,难以有效保护药品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制度上需要引入一种机制将药品的注册审批与专利权的保护相联系。美国1984年的《Hatch-Maxman法案》首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并在2003年的《医疗保险处方药改进和现代化法案》(MMA)中得到优化和完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包括程序链接和职能机构链接,涵盖简化新药申请程序、专利信息公示、专利声明、暂缓审批期、专利挑战机制、首仿药市场独占期等内容。我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仅是对药品的审评审批与专利的权属状态之间的联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尚未建立实质意义上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我国既有规定过于简单宽泛,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实际运行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此,国家从宏观政策和立法层面提出要探索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这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为了保障医药创新政策的有效部署落实和立法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建构方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进行全方位和体系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产生的缘由、创立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发挥的功效,挖掘该制度所蕴含的宗旨和价值理念,剖析制度的内在运行机理及其缺陷,探寻该制度建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和重要影响因素,发现和解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剖析制度运行中产生的竞争法问题,在对比分析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实践、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实施效果、所进行的革新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不同立法模式的优缺点,吸收、合理借鉴这些国家在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有益尝试、探索和经验,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创新政策和制度环境,确立我国的药品专利链接立法模式和构建出科学、合理、健全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完善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体系。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本章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涵出发,厘清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明晰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判断标准,梳理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产生缘由与演变过程,剖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缺陷,确定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分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本章的内容为全文探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奠定了基础。就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本身而言,其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促进新药研发和及时确定专利法律状态的正效应时,也具有阻碍仿制药竞争和危及药品可及性的负效应。第二章,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章通过深入剖析药品专利链接的制度逻辑及其合理内核,挖掘出该制度建立的正当性基础和基本价值取向,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探寻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为药品专利权人提供了在药品上市前解决专利纠纷的途径,是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得以实现的手段之一。该制度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和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立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目标。该制度有助于强化药品专利权的保护,激励药品创新;有利于促进仿制药与创新药的充分竞争,实现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解决公民健康需求与药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该制度是解决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不力、医药产业创新不足和高质量药品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创新政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第三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本章主要考察了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结合近年来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定,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其后得到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响应和仿效实施。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基于本国实际和政策目标采取了不同的链接模式,且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美国将国内立法中的药品专利链接机制通过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推行。现阶段,由于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不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尚无法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未来将会成为国际药品专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准则。第四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本章详细介绍了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配套的药品试验例外、药品专利期限延长、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内容,分析了这三个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制度本身的利与弊,以及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几个制度实质上是围绕着药品专利保护与创新药研发之间的矛盾和药品专利权人的私人利益与和社会福利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展开。药品试验例外制度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并行实施,起到了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作用。药品试验数据保护是药品专利链接的基础,药品专利链接是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延伸。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关的各个制度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能够起到共同激励创新药物的开发和加快仿制药及时上市的作用。第五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探讨了美国和加拿大在应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问题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也考察了欧盟在应对相关问题上的经验做法。从微观的角度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施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法院对同类案件作不同处理的法理依据,总结归纳相关行为的违法性判定要件。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提出了我国应对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滥用主要表现为药品专利常青(药品专利不当登记)和反向支付协议两类典型行为。药品领域的专利常青、反向支付协议问题本质上反映了药品创新激励保护和市场自由竞争之间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运用反垄断法规制药品专利常青行为和反向支付协议行为具有正当性基础,对这些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应遵循合理分析原则,综合衡量其垄断行为对竞争的正负效应,以判定是否落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第六章,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本章在梳理及评析现有药品专利链接模式,分析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与实践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和法制环境,提出该制度在我国建构的基本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案。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主要存在规定缺乏上位法依据、规定不具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突出问题。在药品注册审批实践中因药品注册申报引发的专利纠纷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而,在我国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需要补充制度创设的依据和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利链接方案。同时,在具体制度设计时,需要立足我国实际、注重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与衔接,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法律机制。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合理内核在于利益平衡,其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平衡设计,激励原研药企业继续研发新药并推向市场,鼓励仿制药企业挑战原研药企业的专利,使原研药行业与仿制药行业保持良性协调发展。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有效实施及其所追求的利益平衡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制约、配合和支撑,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原研药与仿制药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在中国语境下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应当警惕该制度滥用可能带来的反竞争风险。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应科学评估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利弊,克服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消解该制度对药品可及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张海龙[7](2019)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我国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都明确的提出了要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并在“十三五”期间,确立了实现建立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目标。目前关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多数学者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诱导;市场集中度;产业集聚;产、学、研相结合发展模式等方面,忽略了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以及构建创新体系等关键问题,尚未在理论上找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及对策。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以监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主要内容,阐明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第二,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医、产、学、研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在重视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良好机制的基础上,强调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行业监督,医疗机构作为生物医药的临床试验基地以及生物医药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在阅读中外文献基础上,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明确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案例与实证分析,深入挖掘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及保障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医、产、学、研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主要内容由以下七部分组成:第一,在理论上明确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目标。本文以供给侧改革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创新理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内涵及意义,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西方供给理论的发展,包括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和供给管理理论;在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中,重点阐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问题;在创新理论中,对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中,主要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其次,分析供给侧改革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创新理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第二,通过中外对比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首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介绍,重点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殊性,研究了我国各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与国外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从政府政策、医疗机构、企业和科研四个方面,总结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三,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政府、医疗机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方面分析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政府的角度,从监管制度、药品定价、伦理审查和知识产权四个方面,分析政府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基于医疗机构的角度,从临床试验资源有限性、数据造假、机构定位不明确三个方面,分析医药机构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基于企业的角度,从生物医药企业集中度和原始创新、产学研联盟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基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角度,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第四,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政府、医疗机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四个影响因素出发,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政府政策的角度,主要选取利税、科研活动经费筹措额中政府投入资金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主要指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税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从医疗机构的角度出发,选取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主要分析变量,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显着。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不同生产要素投入对生物医药产出的影响,主要从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四个方面的投入,得出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对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出的影响较大,企业数量和技术创新投入对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角度,选取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主要指标,在生物医药成果转化阶段,有效专利数量对新产品销售收入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影响程度呈现递增的趋势。第五,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模式及案例分析。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出发,对美国、日本和印度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美国、日本和印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台不同的产业政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选取美国辉瑞制药、日本武田制药和印度百康三家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剖析,探寻三家典型生物医药企业在产业政策引导下企业的发展路径。美国辉瑞制药、日本武田制药前期重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大量资金,纷纷推出了“重磅炸弹”级别的新药,帮助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在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主要通过海内外并购等手段获取新产品的专利权,同时也拓宽了自身的销售渠道,形成了研发、生产和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印度百康前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研发能力的增强开始转向对创新药品的研发。分析美国、日本和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首先,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例如知识产权体系和监管制度的建设。其次,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与印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要提高对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的重视,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第六,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保障体系。强调构建产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搭建了保障体系的整体构架,以监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从监管体系方面,研究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监管现状和主要缺陷,提出了构建生物医药监管体系的重要意义。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方面,对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议。第七,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创新体系。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总构想,并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和市场创新体系具体内容。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创新体系,需要以政府为核心,从医、产、学、研四个着眼点出发,以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和市场创新为三条路径,以融资、研发、临床试验和投入市场为四个切入点,深入分析问题所在,系统提出解决方案。

刘杨[8](2019)在《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继2001年高中课程改革后又一次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为使核心素养在生物学课程中得以落实,彰显生物学学科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宏观性、系统性与复杂性,初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尚存在些许误读,在教学改革热情中还掺杂着几许疑惑。另外,能否有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直接关系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成效。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现象图析学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分析,采用“理论构建——实证测评——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构建。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初中一线优秀生物学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初步确定组成要素和结构维度;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咨询生物学教育专家对维度和要素的审阅意见;最后,以双重互证的形式构建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及其隶属的36个组成要素,五个维度分别是生物学知识内化、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命科学态度。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但彼此之间也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第二,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构建的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明晰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并通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根λmax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五个维度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命科学态度>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物学知识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清晰地区别开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基于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初中生物学大概念,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研发程序,开发了包括试卷、量表、问卷在内的测评工具,并依次采用Rasch模型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验证得知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然后,使用正式版的测评工具对1308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使用SPSS 24.0、Winsteps 3.72.3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采用Bookmark法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等级水平划分。结果显示:(1)根据学生试卷测评结果,可将学生分为4个水平,从水平Ⅰ到水平Ⅳ素养水平逐渐提升,在Ⅱ水平的学生占比最高;(2)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生命科学态度”分数呈现偏正态分布,较高分数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3)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与试卷测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水平等级的提升,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也越好。第四,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因素的揭示与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四方面的背景信息,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揭示各因素对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情况,为生物学教育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结果显示:(1)学生因素中,女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男生;无留级现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留级生;非住校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住校生;参加课外辅导课程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未参加者。(2)教师因素中,女性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低教龄教师、高学历教师、专业对口的教师教授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教授班级数量越少的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越高;教研活动频次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学生素养水平的提高。(3)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留守(或随迁)儿童的素养水平显着较低;家中学习资源丰富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家人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4)学校因素中,城市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学校学习资源丰富度的增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最佳班级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随着学校安全性的增强,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本研究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测评指标体系、评价工具、素养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从国家宏观调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四个视角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以探寻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对策。

王彦[9](2019)在《苏叔阳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叔阳是当代话剧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的话剧创作在新时期话剧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苏叔阳秉承现实主义话剧的创作理念,将现实主义进行了具体的阐发,其话剧总的主题是对现实的反映。苏叔阳作品反映的具体时代主要为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其作品重点叙写了文革的贻害以及文革对人们的荼毒,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通过对改革开放图景的描绘以及对改革问题的正面展现,表达出作家对时代的理性思考。知识分子、普通百姓和女性群体是其作品的主人公。他们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在对他们命运的书写中体现出作家深刻的道德评判意识和浓厚的现实指引色彩。作为一位传统文化的大家,苏叔阳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基于对中国书法和古典绘画技艺的熟知和掌握,并借鉴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的特点,苏叔阳将之进行了巧妙的化用,体现为上下阙的分场模式和散点透视的构建性,形成了话剧结构创作的新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苏叔阳还借鉴西方文化,将电影的现代元素融入话剧创作。现代灯光的运用增强了戏剧的表达效果,蒙太奇的场景切换提高了戏剧的表现力。两种现代元素的使用延伸了话剧舞台的时间和空间,共同促进了戏剧内容的表达与诠释。以老舍先生为学习的典范,苏叔阳继承了老舍“小说体戏剧”的创作方法,辐射式结构成为其话剧突出的艺术形式。以老舍《茶馆》为范本,“时代横切面”话剧结构方式的采用拓宽了话剧横向与纵向的历史维度。幽默、智慧化语言的使用使得苏叔阳成为京味话剧的传承者与代表者。苏叔阳话剧实际传播和影响是巨大的,强大的演员阵容和精彩的演出状况体现出其话剧具有的时代意义和永恒魅力。总之,苏叔阳是一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西方戏剧与现代电影为介质,学习老舍京味话剧为手段,形成自我风格与特征的话剧创作大家,具有极强的研究意义!

张佳玉[10](2019)在《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以T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制药行业正侧重于新研发、偏仿制、重肿瘤等方向的发展,而我国制药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高、风险大、研制时间长等特点导致行业集中度、研发投入、专利数量、人才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近几年我国制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的地位还比较低。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研发投入占据比例较小,对于产品专利方面的保护程度不够,在—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市场竞争力。研发支出、专利保护及新产品的上市对于制药行业来说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不仅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也关系到我国制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能力。目前,我国制药企业将定位目标投向仿制药市场,该目标风险平稳且收益较低,对企业发展帮助不大。反之,创新药品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更长远的收益,但付出的人力财力也相对较高,需要降低战略风险。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创新活动的重要数据指标,探讨制药企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与盈利能力间的关系,可以为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是继续保守仿制还是冒险创新提供选择依据。为了更全面的分析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论文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及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随后选取30家制药上市公司,对其研发支出情况及所选取的盈利能力指标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列出中位数、众数等来体现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及盈利情况,再将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求出相关系数,判断相关程度。并在相关分析基础上,选取T制药公司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描述公司基本情况及财务报表数据的解读,将公司研发投入情况与盈利能力四个指标之间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了公司在研发活动方面的优势,同时对政府宏观角度及企业微观角度提出提高研发支出方面的建议。

二、当代新药研制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新药研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DA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难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归核化的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2.2.1 归核化理论探索阶段
        2.2.2 归核化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
        2.2.3 归核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2.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DA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DA公司发展历程
    3.2 DA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
        3.2.1 DA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3.2.2 DA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2.3 DA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结论
    3.3 DA公司的业务组合优化分析
        3.3.1 分析方法——波士顿矩阵
        3.3.2 DA公司多元化前期的波士顿矩阵
        3.3.3 DA公司多元化后期的波士顿矩阵
    3.4 DA公司三大业务的竞争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A公司归核化战略的选择
    4.1 企业选择归核化战略的前提条件
        4.1.1 前提条件之一:时——15至25年的企业存在时间
        4.1.2 前提条件之二:形——企业过度多元化
        4.1.3 前提条件之三:势——企业产业环境发生变化
        4.1.4 前提条件之四:人——领导者意识到企业发展存在问题
    4.2 DA公司选择归核化战略的可行性
        4.2.1 DA公司选择多元化战略的目的、过程、结果和评价
        4.2.2 时移势异,DA公司必须选择归核化战略
        4.2.3 归核化战略的领导者因素分析:来自问卷结果的反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A公司归核化战略设计
    5.1 DA公司归核化战略的方向
    5.2 DA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进军大健康产业的优势
        5.2.1 科研优势
        5.2.2 营销优势
        5.2.3 品牌和价格优势
        5.2.4 人力资源优势
    5.3 DA公司选择归核化战略的路径
        5.3.1 路径一:回归制药
        5.3.2 路径二:突破制药
        5.3.3 路径三:妥善处理房地产和能源(煤炭)行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对策与不足
    6.1 结论
    6.2 对策
    6.3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DA企业成长问题调查问卷

(2)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真实世界研究状况
        1.1 数字化平台构建
        1.2 研究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
        1.3 数据来源、采集、处理、存储与挖掘
        1.4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
        1.5 经验传承内容
        1.5.1 学术思想
        1.5.2 辨治方法
        1.5.3 遣方用药及针灸
        1.6 存在问题与不足
        1.6.1 数据质量
        1.6.2 挖掘方法
        1.6.3 结果分析
    2. 现代痹证研究状况
    3. 小结
前言
第一部分: 真实世界痹证诊断标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思路
        1.2 研究方法
        1.2.1 描述性统计
        1.2.2 共现分析
        1.2.3 资料抽取方法
    2. 结果
        2.1 痹证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文献总体分布及调研情况
        2.2 现有痹证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结构、要素分布及共现分析
        2.2.1 现有痹证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结构分布及共现分析
        2.2.2 现有痹证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要素分布及共现分析
        2.3 痹证诊断标准临床调研结果
        2.3.1 患者一般情况分布
        2.3.2 临床患者诊断要素分布
        2.4 痹证诊断标准研究结果
    3. 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思路
        1.2 研究方法
        1.2.1 描述性统计
        1.2.2 共现分析
        1.2.3 文献检索与纳入
        1.2.4 资料抽取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总体描述
        2.2 真实世界痹证诊疗经验研究信息采集结构分布及共现分析
        2.3 真实世界痹证诊疗经验研究信息采集内容分布及共现分析
        2.4 痹证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制订结果
    3. 分析
    4. 小结
第三部分: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数据挖掘与规律发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数据采集
        1.1.1 前瞻性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数据采集
        1.1.2 回顾性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数据采集
        1.2 临床诊疗数据规范
        1.3 临床诊疗数据分析挖掘软件与方法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与方法
        1.4.1 临床疗效判定及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1.4.2 临床疗效评价方案
        1.5 数据分析方案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2.2 诊断信息
        2.2.1 四诊信息
        2.2.2 中医辨证
        2.3 治疗信息
        2.3.1 针刺治疗
        2.3.2 遣方用药
        2.4 疗效评价
    3. 分析
        3.1 基本信息
        3.2 诊断信息
        3.3 治疗信息
        3.3.1 针刺治疗
        3.3.2 遣方用药
        3.4 疗效评价
    4. 小结
第四部分: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知识图谱构建与可视化
    1.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知识框架构建
    2.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知识图谱构建
        2.1 知识图谱构建工具
        2.2 节点与边的设置
        2.3 节点与边的存储
        2.4 图谱布局与参数设置
    3.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可视化
        3.1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断经验知识图谱
        3.2 吴中朝教授痹证治疗经验知识图谱
        3.3 吴中朝教授诊疗痹证疗效评价知识图谱
    4. 小结
第五部分: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模式指导下的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思路
        1.2 研究方法
        1.2.1 深度访谈设计
        1.2.2 资料收集
    2. 结果
        2.1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要术
        2.1.1 痹证辨治方法
        2.1.2 痹证针刺治疗
        2.1.3 痹证遣方用药
        2.2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心悟
        2.2.1 痹证实质探析
        2.2.2 痹证与经脉学
        2.2.3 痹证与经筋学
        2.2.4 痹证病因病位
        2.2.5 痹证的发展转归、预防与护理
        2.2.6 痹证中医调治特色
        2.3 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思想
        2.3.1 腔窍理论
        2.3.2 功能带理论
        2.3.3 护阳散邪思想
        2.3.4 本神化郁思想
        2.3.5 调筋解结思想
    3. 小结
讨论
    1. 真实世界痹证诊断标准应凸显四大特点
    2. 真实世界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表设计
    3. 数据挖掘与经验展示方法的选择应用
    4.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深度访谈”模式探讨
    5. 真实世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总结整理与撰写
结论
创新之处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一、调出方(卖方)
        二、调入方(买方)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宏济堂中医药老字号的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宏济堂老字号的中医药文化脉络
    第一节 中医药的千年历史
    第二节 宏济堂的百年起伏
    第三节 宏济堂对中医药理念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节 申遗政策下中医药与中医药老字号的发展
第二章 宏济堂老字号的经营管理文化
    第一节 宏济堂与同仁堂的同脉连枝关系
    第二节 宏济堂的经营管理与其百年浮沉
    第三节 新时代中医药及中医药老字号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 宏济堂老字号的历史文化色彩
    第一节 宏济堂是晚清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缩影
    第二节 宏济堂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见证者
    第三节 宏济堂是济南城市社会变迁的剪影
    第四节 宏济堂是济南建筑民俗文化的载体
第四章 宏济堂老字号的传统文化底蕴
    第一节 儒之仁:宏业济民之理念
    第二节 儒之信:不敢减省之传统
    第三节 儒之义:家国民族之情怀
    第四节 儒之智:与时俱进之慧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适用范围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溯源与发展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正式确立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缘由及标准
        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运行机制及缺陷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缺陷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及作用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作用解析
    第五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可及性
        一、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二、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提升我国医药行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二、我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三、我国医药政策的演变
        四、我国医药产业的总体评价
        五、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保障公民健康权与生命权的重要途径
        一、药品取得是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利于解决药品短缺这一现实问题
    第三节 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需要
        一、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对药品专利国际规则变革的需求
    第四节 制度移植可行性的多维分析
        一、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
        二、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
        三、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
        四、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
        五、因应公共政策价值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 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加拿大与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异同
        四、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情况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
        二、国际药品专利规则的未来走向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前景展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
        一、药品试验例外的创立
        二、药品试验例外的正当性及制度功用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相互制衡
        四、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的冲突与解决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
        一、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专利期限延长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专利期限延长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数据保护
        一、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试验数据保护与药品专利链接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法律规制的理论溯源
        一、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差异性
        二、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协调性
        三、专利法与反垄断法适用的竞合及取舍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表现形式
        一、药品专利常青
        二、反向支付协议
    第三节 药品专利常青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规制路径之考察
        二、我国的规制路径之选择
    第四节 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反垄断执法实践之考察
        二、我国对典型国家执法经验的现实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
    第一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的规定及实践之评价
        一、我国现行药品专利链接规定之梳理
        二、我国现有实践之考察
        三、我国现行规定及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本质定位与立法选择
        一、药品专利链接模式梳理与评介
        二、推行以利益平衡为核心的强保护模式
        三、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范设计
        一、补充制度设计的法律依据
        二、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衔接
        三、药品专利链接的具体操作流程
        四、药品专利信息的公示
        五、暂缓审批期的设定
        六、专利挑战制度的设计
        七、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设计
    第四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
        一、与药品试验例外制度的衔接
        二、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衔接
        三、与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衔接
        四、与诉前禁令制度的衔接
        五、与药品专利诉讼制度的衔接
        六、与专利行政处理制度的衔接
    第五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机制之完善
        一、简化药品上市审批程序
        二、适当提高医药发明可专利性标准
        三、修改和完善专利无效程序
        四、建立首仿药替代制度
        五、完善药品价格管控机制
        六、健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中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供给侧改革理论
        2.1.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2.1.2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1 产业结构合理化
        2.2.2 产业结构高度化
        2.2.3 产业结构优化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3 创新理论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制度创新理论
        2.3.3 创新理论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
        2.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2.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
        2.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2.4.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第3章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生物医药产业及特征分析
        3.1.1 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
        3.1.2 生物医药产业及其特征
        3.1.3 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殊性
    3.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现状
        3.2.2 生物医药产业各地区发展情况
        3.2.3 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对比分析
        3.2.4 生物医药产业与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3.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3.3.1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
        3.3.2 生物医药产业临床试验资源紧缺
        3.3.3 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竞争力不强
        3.3.4 生物医药产业科学研究基础薄弱
第4章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政府制度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因素
        4.1.1 政府监管制度
        4.1.2 药品定价监管机制
        4.1.3 伦理审查监管
        4.1.4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4.2 医疗机构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因素
        4.2.1 临床试验机构资源
        4.2.2 临床试验数据
        4.2.3 临床试验机构
    4.3 企业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因素
        4.3.1 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
        4.3.2 企业原始创新动力
    4.4 高校和科研机构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因素
        4.4.1 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4.4.2 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
        4.4.3 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
第5章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政府因素对生物医药产出的影响
        5.1.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5.1.2 实证研究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医疗因素对生物医药产出的影响
        5.2.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5.2.2 实证研究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企业各生产要素投入对生物医药产出的影响
        5.3.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5.3.2 实证研究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科研因素对生物医药产出的影响
        5.4.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5.4.2 实证研究
        5.4.3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6.1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6.1.1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6.1.2 美国生物医药企业的成功案例——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6.2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6.2.1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6.2.2 日本生物医药企业的成功案例——武田制药有限公司
    6.3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6.3.1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6.3.2 印度生物医药企业的成功案例——百康公司
    6.4 美、日、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6.4.1 政策引导生物医药企业发展
        6.4.2 完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制度
        6.4.3 生物仿制技术产业化带动技术创新
        6.4.4 建设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信息化网络平台
第7章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保障体系
    7.1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监管体系
        7.1.1 我国药品监督制度
        7.1.2 我国药品监督体系的缺陷
        7.1.3 生物医药监管体系构建
    7.2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体系
        7.2.1 国内外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7.2.2 我国目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现状及问题
        7.2.3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第8章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8.1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创新体系框架
    8.2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8.2.1 创立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
        8.2.2 打造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研发平台
        8.2.3 提高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薪资待遇
        8.2.4 提高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水平
    8.3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政策创新体系
        8.3.1 完善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行政审批制度
        8.3.2 构建完善的投融资平台
        8.3.3 构建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8.3.4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8.3.5 打破传统的产业集群壁垒
    8.4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市场创新体系
        8.4.1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8.4.2 促进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化
        8.4.3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激励机制
        8.4.4 重点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8)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素养的评价
        1.1.2 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改的成效
        1.1.3 教育评价已逐渐由知识的评价转向素养的测评
        1.1.4 监测性评价可以科学地测评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1.5 现行测评工具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缺乏针对性
        1.1.6 初中阶段即将毕业的学生是测评的主要对象
    1.2 研究主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素养
        2.1.1 概念梳理
        2.1.2 研究缘起
        2.1.3 框架体系
    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2.1 概念梳理
        2.2.2 生命观念
        2.2.3 科学思维
        2.2.4 科学探究
        2.2.5 社会责任
    2.3 素养的测评
        2.3.1 概念梳理
        2.3.2 测评的目标取向
        2.3.3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
        2.3.4 相关因素问卷设计
        2.3.5 测评试题的研制
        2.3.6 评分理念
        2.3.7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定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整体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现象图析学理论
        3.1.2 项目反应理论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思路
    3.5 研究对象
    3.6 创新之处
第4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编码信度分析
        4.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出现频次分析
        4.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聚类结果分析
        4.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及要素的科学性分析
        4.3.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说明
        4.3.6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5.1 问题提出
    5.2 研究设计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评价指标
        5.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结构
        5.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判断矩阵
        5.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
    6.1 问题提出
    6.2 研究设计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试卷
        6.3.2 测评量表
        6.3.3 调查问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及相关因素
    7.1 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7.2 测评工具质量特征
        7.2.1 试卷的质量特征
        7.2.2 量表的质量特征
        7.2.3 问卷的质量特征
    7.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分析
        7.3.1 学生试卷测评成绩分析
        7.3.2 学生量表测评成绩分析
        7.3.3 学生试卷成绩与量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7.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7.4.1 学生因素的分析
        7.4.2 教师因素的分析
        7.4.3 家庭因素的分析
        7.4.4 学校因素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8.1.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8.1.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
        8.1.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
        8.1.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
    8.2 研究建议
        8.2.1 国家宏观调控
        8.2.2 家庭教育
        8.2.3 学校教育
        8.2.4 教师专业发展
    8.3 启示
        8.3.1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再理解的启示
        8.3.2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
        8.3.3 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8.4 局限
        8.4.1 研究自身的局限
        8.4.2 研究样本的局限
    8.5 展望
        8.5.1 扩大研究范围
        8.5.2 推广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苏叔阳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苏叔阳的生平与创作
    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3.研究综述
1 苏叔阳话剧创作和时代语境
    1.1 苏叔阳话剧的创作背景
        1.1.1 个人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2 苏叔阳话剧的创作理念
        1.2.1 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
        1.2.2 创作理念的继承发展
    1.3 现实主义语境下的苏叔阳话剧
        1.3.1 探索过渡期:《丹心谱》的创作
        1.3.2 经典成熟期:《左邻右舍》《家庭大事》的创作
        1.3.3 稳定深化期:《月光》的创作
2 现实主义话剧观的具体呈现
    2.1 社会性的话剧主题
        2.1.1 文革的叙写与反思
        2.1.2 改革开放的描绘与展示
    2.2 特定时代的典型人物
        2.2.1 时代风浪中的知识分子
        2.2.2 胡同大院中的各色百姓
        2.2.3 自我找寻中的女性群体
    2.3 社会伦理的道德评判
        2.3.1 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2.3.2 社会问题的袒露与揭示
        2.3.3 自我灵魂的呈现与审视
3 话剧的建构方式:古典与现代
    3.1 古典诗歌与绘画的吸收
        3.1.1 上下阙的分场方式
        3.1.2 绘画散点透视的运用
    3.2 电影手法的综合运用
        3.2.1 灯光运用的艺术性
        3.2.2 蒙太奇的场景切换
    3.3 形式多样的话剧结构
        3.3.1 冲突律结构
        3.3.2 辐射式结构
        3.3.3 时代横切面结构
4 话剧的多样表现手法
    4.1 富于深意的戏剧意象
    4.2 幽默诙谐的京味语言
        4.2.1 对比、讽刺
        4.2.2 谐音
        4.2.3 比喻
    4.3 舞台设置与布局
5 作品的传播和影响
    5.1 话剧的排演状况及演员阵容
    5.2 话剧的演出影响
        5.2.1 演出反响
        5.2.2 剧作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以T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文献
        2.1.2 国内研究文献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2.2 相关概述
        2.2.1 研发支出的概念
        2.2.2 研发支出的特征
        2.2.3 研发支出的构成
    2.3 理论基础
        2.3.1 内生增长理论
        2.3.2 投入产出理论
        2.3.3 技术创新理论
3 制药行业研发支出与盈利能力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3.1 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及盈利能力的现状
        3.1.1 制药行业概况
        3.1.2 制药行业研发支出现状
        3.1.3 制药行业盈利能力现状
    3.2 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分析
        3.2.1 指标选取
        3.2.2 制药行业研发支出的统计分析
        3.2.3 研发支出与盈利能力的相关分析
    3.3 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存在的问题
        3.3.1 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
        3.3.2 研发时间长风险高
        3.3.3 多数企业缺少自主研发机制
4 T公司研发支出对盈利能力影响的案例分析
    4.1 T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4.1.1 公司简介
        4.1.2 公司业务概要
        4.1.3 公司经营情况
    4.2 公司研发支出现状
        4.2.1 研发产品及进度
        4.2.2 研发支出投入强度及技术人员数量
        4.2.3 专利产品数量
    4.3 公司盈利能力现状
        4.3.1 资产盈利能力
        4.3.2 资本盈利能力
        4.3.3 收入盈利能力
    4.4 T公司研发支出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4.4.1 研发支出强度对资产盈利能力的影响
        4.4.2 研发支出强度对资本盈利能力的影响
        4.4.3 研发支出强度对收入盈利能力的影响
    4.5 T公司研发活动提升盈利能力的经验借鉴
        4.5.1 T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
        4.5.2 T公司研发支出投入方向明确
        4.5.3 T公司研发成果显着
5 制药行业研发支出提升盈利能力的建议
    5.1 对企业的建议
        5.1.1 加大新产品研发支出投入强度
        5.1.2 建立自主研发机制并提高研发效率
        5.1.3 调整高素质技术人才占研发总人数的比重
        5.1.4 进行专利认证以帮助企业获得高盈利
    5.2 对政府的建议
        5.2.1 扶持创新型制药企业助其规模化发展
        5.2.2 加大对制药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5.2.3 激励制药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当代新药研制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DA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D]. 王慧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吴中朝教授痹证诊疗经验真实世界研究[D]. 田少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宏济堂中医药老字号的文化价值[D]. 李琴. 山东大学, 2020(11)
  • [6]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D]. 苏冬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D]. 张海龙. 吉林大学, 2019(02)
  • [8]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D]. 刘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苏叔阳话剧研究[D]. 王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以T公司为例[D]. 张佳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当代新药开发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