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在出口生鱼片加工中的应用

HACCP在出口生鱼片加工中的应用

一、HACCP在出口生鱼片加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孟爽爽,罗晶晶,陈加平,熊善柏,皮杜鹃[1](2015)在《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及菌相组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过程中细菌总数的变化,菌相组成,以及各加工环节病原菌的检出情况。结果表明,各加工环节中菌落总数呈下降趋势。试验共采样分离出712株菌,分析其菌相组成,整个加工过程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各加工环节鱼体的优势菌群略有差异,但主要是肠杆菌科、芽抱杆菌科的细菌。对病原菌的研究结果显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均未检出。在部分环节中检出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为加工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微生物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马艳,陈迪[2](2015)在《养殖水产品生加工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生加工水产品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因素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养殖水产品生加工过程中的原料、加工接触面、人员健康和虫害等方面进行沙门氏菌污染的原因分析,提出风险管理措施,起到预防产品受沙门氏菌污染作用,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安全性。

夏南[3](2014)在《冻罗非鱼片工艺分析及鱼片分割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非鱼属热带养殖鱼类,产于非洲地区,我国俗称非洲鲫鱼,罗非鱼养殖区在国内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之一。海南大学从事的罗非鱼加工研究为海南地区罗非鱼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技术平台。随着许多国家大量开发捕捞海洋资源,导致海洋鱼类资源总量衰减,促使罗非鱼养殖加工业受到重视。罗非鱼因其肉体肥厚,质感细软,肉质洁白,深受欧美国家、日本、韩国、中东等国家地区消费者青睐,在全球的需求量与消费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这为海南省罗非鱼出口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据资料显示,我国罗非鱼养殖总量和产量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但国内渔业精、深加工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这不仅使得整个产业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滞延了渔业养殖和生产加工业的发展,成为了渔业养殖发展的瓶颈,也大大影响了我国罗非鱼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此,作者对海南罗非鱼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冻罗非鱼片工艺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了解目前海南冻罗非鱼片工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企业发展的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加工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探究提出优化改进的方案,提高海南罗非鱼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对海南罗非鱼加工企业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对鱼料选择、暂养、放血与发色、鱼片浸洗与泡药、鱼片冷冻保鲜技术、包装技术等关键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参照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加工技术,提出冻罗非鱼片工艺优化流程与检测标准。经过实验分析,得出不同的致死方式会对鱼品品质产生影响,放血时间会对鱼品品质造成影响等结论。根据企业中的C0发色技术在出口中遇到的限制,建议采用新型安全无害的的发色剂。同时建议选择新型保水剂,以避免磷超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验室中微冻技术与真空包装结合的保鲜技术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先真空包装后微冻的技术改进,能大大延长罗非鱼片的保质期。最后,通过对新鲜罗非鱼片剖面层的结构分析,发现各部分肌肉组织的质构特性不同,并根据肌肉组织的不同的质构特性对罗非鱼片进行区域划分;提出采用压缩质构法快速区分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的方法,为冻罗非鱼片的分割深加工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割加工罗非鱼片的技术设想,以提高罗非鱼产品的品质和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对罗非鱼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以及脂肪含量的测量等理化性质的测量,发现其存在显着差异,这对罗非鱼分割加工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发现分割加工后的冻罗非鱼片品质得到了改善,并对保质期明显延长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探究。结合相关企业应用分割加工技术制做冻鱼糜、冻鱼丸等产品,并对其质构性质做进一步研究。本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技术含量为手段,使罗非鱼的分割加工技术能够提高我国冻罗非鱼产品在国际消费市场中的竞争力。

赵永强,杨贤庆,李来好,钟志勇,郝淑贤,武昕,魏涯,岑剑伟[4](2014)在《臭氧减菌化处理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文中指出为评价经臭氧处理后罗非鱼片产品的安全性,本研究分别采用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与KM小鼠遗传毒性实验来研究经臭氧处理后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结果显示:臭氧处理后的罗非鱼片对SD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15 g/kg;无论有无S9代谢活化系统,罗非鱼片5个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菌株的回变菌落数最大值为(156±10)个/皿,均未超过阳性对照组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回变菌落数最小值[(1 773±83)个/皿]的2倍,重复实验结果一致;罗非鱼片高、中、低剂量小鼠的骨髓微核率分别为(0.40‰±0.88‰)(♀)/(0.40‰±0.83‰)(♂)、(0.60‰±0.89‰)(♀)/(0.80‰±1.29‰)(♂)与(0.80‰±1.09‰)(♀)/(0.60‰±0.89‰)(♂),与溶剂对照组微核率(1.20‰±1.29‰)(♀)/(0.40‰±0.89‰)(♂)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罗非鱼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睾丸染色体总畸变率分别为0.2%、0.2%和0.1%,与溶剂对照组总畸变率0.2%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Ames实验、KM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及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经4.5 g/mL臭氧水处理30 min后的罗非鱼片毒性分级为无毒且无遗传毒性。

赵永强[5](2013)在《罗非鱼片臭氧减菌化处理中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产品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非鱼片是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出口产品主要以冻罗非鱼片为主。罗非鱼片生产过程中常采用次氯酸钠进行减菌化处理,但易造成次氯酸钠残留,影响产品品质。臭氧作为一种新型的抑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清洗、消毒及灭菌,采用臭氧对水产品进行减菌化处理日益被水产品加工企业广泛采用。但臭氧处理时会产生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的自由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会加速鱼肉蛋白在冻藏过程中的冷冻变性,并可造成鱼肉中脂质的氧化水解,生成各种羰基化合物、三甲胺与丙二醛等,造成鱼肉风味及口感劣化,影响产品品质,且水产品臭氧减菌化处理后产品的安全性尚未有系统科学地评价。鉴于此,本研究以罗非鱼片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测定减菌化处理中臭氧水中O3浓度,采用自旋捕获-电子顺磁共振(spintrapping-EPR)技术检测罗非鱼片臭氧水减菌化处理过程中臭氧水中产生及处理后罗非鱼片残留自由基的种类。结果表明:试验用臭氧水中臭氧浓度为4.5mg/mL;设置EPR中心磁场强度3510G、微波功率10mW、调制频率100kHz、振幅1G、扫描时间2min,以DMPO作为捕获剂,室温条件下测定臭氧水中自由基的种类,证实臭氧水中存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与羟自由基(· OH);在低温条件下(-196℃)检测罗非鱼肉表面残留自由基的种类,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表面残留有O2-·。2.以2-氨基吡啶、水杨醛与吡啶-2-甲醛为原料,基于亲核取代反应合成2种荧光探针:2-(2’-亚水杨氨基)吡啶与2-(2’-吡啶亚胺甲基)吡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以确定目标物的生成。结果表明:2种荧光探针均可与O2-·发生荧光淬灭反应,导致探针因-C=N-基团的破坏而出现荧光强度显着降低,基于此现象,建立了以2-(2’-吡啶亚胺甲基)吡啶(2-APC)为荧光探针检测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产生O2-·相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反应体系最佳条件为:试剂加入顺序为缓冲溶液、2-APC、邻苯三酚;反应pH值为8.2;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0min。测定条件为:λex=295nm、λem=365nm,狭缝宽度5nm。邻苯三酚浓度在0.4×10-68.0×10-6mol/L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7.567x+55.581,R2=0.9834。3.通过测定罗非鱼肌肉组织中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及ATPase活性,研究了经臭氧处理及未经处理罗非鱼片在-20℃冻藏过程中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两组鱼肉蛋白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从而导致蛋白质各种生化特性的变化;两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与巯基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对照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与总巯基含量高于臭氧处理组(P<0.05),而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呈上升趋势,同一贮藏时间由于臭氧处理中产生的O2-·破坏了罗非鱼肌肉暴露在蛋白质结构表面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导致其疏水性高于对照组;两组鱼肉组织中Ca2+-ATPase活性、Mg2+-ATPase活性及Ca2+Mg2+-ATPase活性在贮藏过程中均显着降低,且臭氧处理组组比对照组低(P<0.05)。总之,臭氧处理中产生的O2-·加速了鱼肉蛋白在冻藏过程中的变性作用;4.分别进行鱼肉pH测定、MDA含量测定、K值测定、色差分析及质构分析系统研究了经臭氧处理及未经臭氧处理罗非鱼片在-20℃冻藏过程中产品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处理组与对照组罗非鱼片pH值变化范围为6.3±0.17.1±0.0,在贮藏过程中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两组罗非鱼片MDA含量在冻藏过程中均逐渐增加,且由于臭氧处理过程中自由基对鱼肉脂质氧化的促进作用,臭氧处理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罗非鱼片在冻藏过程中,K值均呈上升趋势,由于臭氧的抑菌作用,相同贮藏时间下臭氧处理组K值较对照组低(P<0.05);由于臭氧具有漂白作用,臭氧处理组罗非鱼片L值、HW值较对照组大,而值比对照组小(P<0.05);两组罗非鱼片在-20℃冻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鱼肉的硬度、胶着性与咀嚼性有极显着降低(P<0.01),而粘合性、粘聚性、弹性(臭氧处理组)与粘附力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较显着(P<0.05),对照组弹性变化不显着(P>0.05);菌落总数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鱼肉在冻藏过程前10d菌落总数降低,10d后菌落总数逐渐增加(P>0.05),且对照组高于臭氧处理组(P<0.05)。5.采用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KM小鼠遗传毒性试验及SD大鼠30天喂养试验评价臭氧处理后罗非鱼片产品安全性。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罗非鱼片对SD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15g/kg,毒性分级为无毒;Ames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无S9活化系统下,罗非鱼片5个剂量组4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小于溶剂对照组的2倍,重复试验结果一致,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骨髓微核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片高、中、低剂量小鼠的骨髓微核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0.2%、0.2%,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KM小鼠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中一般临床观察、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摄水量、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各检查指标罗非鱼片各剂量组均未见明显改变,初步认为臭氧处理罗非鱼片对SD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7.5g·kg-1·d-1。

张曦瑾[6](2012)在《青岛市水产品贸易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产品是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2011年,中国的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58.1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国。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市已经成为中国水产品贸易第一大市,最重要的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青岛市的水产品贸易目前具有以加工贸易为主体;总体加工水平高、规模大、品质要求严格;在传统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等特点。但是经验及现实情况表明,以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为贸易动力的粗放的增长方式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造成的消费低迷,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人民币升值,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技术壁垒、贸易壁垒的不断出现,使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产业集群理论,对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给出实现青岛市水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水产品贸易企业层面,必须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程度,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注重培育企业内部的高级生产要素;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重视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从政府作用层面,必须注重培育和发挥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作用;加强产业集群内的交互作用,建立产业集群内部的良性机制;建立水产品贸易发展基金;着力创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合法、自由地竞争;同时致力于国内市场需求精致化程度的提高。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列举大量相关数据资料和丰富详实的企业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归纳和演绎,夯实了研究的基础,实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较好结合。

刁石强,李来好,岑剑伟,吴燕燕[7](2011)在《冰温臭氧水对鳀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通过测定鲜鳀(Engraulis japonius)在臭氧水冰温条件下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来评价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采用ρ(臭氧)为23 mg.L-1的臭氧水,在-1.10℃冰温条件下保鲜鳀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减缓脂肪氧化,延缓腐败变质,从而有效延长了保鲜期,在保鲜第3天仍能取得高品质的保鲜效果,达到海水鱼国家一级鲜度标准,保鲜第4天达到海水鱼国家二级鲜度标准,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和感官评定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保鲜期比用普通冰藏的对照组能延长12 d。

魏涯,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刁石强,黄卉,周婉君,宫晓静[8](2011)在《船上加工日本鳀的质量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us)是一种离水极易腐败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文章利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原理分析了海上加工船加工日本鳀鱼干的原料、加工工艺条件和贮藏运输等方面对产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指出了船上加工日本鳀鱼干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HACCP工作计划表,提出了日本鳀鱼干加工中原料及各加工工序的危害因素、卫生操作程序、监控测定方法和纠偏措施,构建了船上加工日本鳀鱼干生产的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罗晶晶[9](2010)在《斑点叉尾鮰生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斑点叉尾鮰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重要淡水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鮰生鱼片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在出口创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安全性也受到高度关注。然而斑点叉尾鮰在捕获后处理、加工、贮运和销售过程极易受微生物的污染,而影响食品品质和食用安全性。本实验以斑点叉尾鮰养殖水体、相应水体捕获的斑点叉尾鮰及鱼片加工过程各环节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对养殖水体pH、溶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养殖水体和鱼体微生物的数量、菌相、病原菌以及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各环节的菌落总数、菌相和病原菌检出情况,以分析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了斑点叉尾鮰养殖水体的水质。两次采样鮰鱼养殖水体的水温范围分别为:19~25℃和7~14℃。pH7.2~8.4,溶氧量分别为6.5~8.4 mg/L和6.2~12.7 mg/L,均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总氮的含量分别为0.4~1 mg/L和0.2~1.1 mg/L,基本达到养殖水质的标准。总磷分别为0~0.04 mg/L和0~0.03mg/L。氨氮的含量分别为0~0.4mg/L和0.1~0.4 mg/L。两个养殖基地水体的理化指标达到Ⅱ类水体的要求,符合淡水鱼养殖标准。2、研究了不同养殖基地的水体和鱼体的菌相。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基地不同其水体和鱼体上的菌相存在差异。从养殖基地A水体和鱼体上分离出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链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lococcus)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等10个属(科)的细菌,而从养殖基地B水体和鱼体上分离出的细菌除上述10个属(科)的细菌外,还分离出黄杆菌属(Xanthomona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的细菌。养殖水体的优势菌群为肠杆菌科、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和弧菌科(Vibrionaceae)的细菌。养殖水体和鱼体的菌落总数接近,而鱼肠中的菌落总数较高,鱼体表的大肠菌群远小于养殖水体,刚捕获鮰鱼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的数量较少。3、研究了斑点叉尾鮰鱼体不同部位的优势菌和病原菌。研究结果表明鱼体部位不同其优势菌群也略有不同。鱼体表主要是肠杆菌科、芽孢杆菌科和链球菌属的细菌,鱼鳃中主要是肠杆科、芽孢杆菌科和根瘤菌属的细菌,而鱼肠道中主要是肠杆科和芽孢杆菌科的细菌。鱼体表的菌相受水体中菌相的影响,在养殖基地A所捕获的鮰鱼不同部位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 aureus),而在养殖基地B所捕获的鮰鱼体表和鱼腮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在水体和鱼体各样品中均检出少量,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只在鱼体表检出。在两个养殖基地(A和B)捕获的斑点叉尾鮰鱼体中均未检测出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沙门氏菌(Salmonell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us)、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等致病微生物。4、研究了斑点叉尾鮰生鱼片各加工环节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主要菌群的比例及数量,各加工环节病原菌的检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在加工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变化呈下降趋势。两次采样分别从各样品总共分离出1063和843株菌,分析菌相组成,整个加工过程中,革兰氏阴(G-)性菌的比例均大于革兰氏阳性(G+)菌。各加工环节鱼体优势菌群略有差异,但主要是肠杆菌科、弧菌科和芽孢杆菌科的细菌。臭氧水浸泡对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链球菌属的细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人工接触会引起细菌污染,需严格执行卫生操作标准。在鮰鱼片加工过程中均未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在部分环节未检出,但一些人工接触的加工环节可以检出。

夏杏洲,洪鹏志,钟灿桦,高加龙,章超桦[10](2009)在《HACCP体系在冷冻军曹鱼片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HACCP体系原理分析了冷冻军曹鱼片加工的原料、加工工艺条件及贮运销售等各方面对产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指出了冷冻军曹鱼片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HACCP工作计划表,提出了冷冻军曹鱼片加工中原料及各加工工序的危害因素、卫生操作程序、监控测定方法和纠偏措施,构建了冷冻军曹鱼片生产的HACCP管理体系模式。

二、HACCP在出口生鱼片加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ACCP在出口生鱼片加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及菌相组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原料
        1.1.2 材料处理
    1.2 试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1.2.1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2.2 细菌菌种多样性分析体系的确定
        1.2.3 致病菌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加工过程中样品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
    2.2 加工过程中菌相组成分析
    2.3 各加工环节病原菌的检出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2)养殖水产品生加工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水产品沙门氏菌污染的主要原因
    1. 1 原料污染
    1. 2 加工过程中产品受污染
    1. 3 其他环节受污染
2 水产品生加工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管理
    2. 1 原料受污染的风险管理
        2. 1. 1 养殖场的选择
        2. 1. 2 原料进厂验收
    2. 2 加工过程受污染的风险管理
        2. 2. 1 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接触面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2. 2. 3 建立良好的员工健康体检和每日检查制度
        2. 2. 4 加强虫害的管理控制
        2. 2. 5 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半成品
        2. 2. 6 成品检验
3 沙门氏菌污染风险情况的内、外部交流
    3. 1 内部信息交流
    3. 2 外部信息交流

(3)冻罗非鱼片工艺分析及鱼片分割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罗非鱼营养学价值
    1.2 罗非鱼产业现状及市场情况
    1.3 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现状
        1.3.1 鱼料选择与暂养
        1.3.2 放血与发色
        1.3.3 鱼片浸洗与泡药
        1.3.4 冷冻保鲜技术
        1.3.5 包装技术
        1.3.6 HACCP在冻罗非鱼企业中的应用
    1.4 罗非鱼的理化检测
        1.4.1 pH
        1.4.2 感官评定
        1.4.3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
        1.4.4 电导率
        1.4.5 质构特性
        1.4.6 TVB-N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试验方法
        2.4.1 新鲜罗非鱼的预处理
        2.4.2 冻结及解冻
        2.4.3 理化特性
    2.5 罗非鱼主要的加工产品加工方法
        2.5.1 冻鱼糜
        2.5.2 冻鱼丸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南省加工企业调研
    3.2 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流程优化
    3.3 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优化
        3.3.1 鱼料选取
        3.3.2 活体鱼暂养
        3.3.3 鱼片活体发色处理
        3.3.4 鱼片活体放血
        3.3.5 鱼片的臭氧水清洗消毒
        3.3.6 鱼片剖片工艺
        3.3.7 鱼片去皮操作
        3.3.8 鱼片磨皮步骤
        3.3.9 鱼片修整形态处理
        3.3.10 挑刺修补美化鱼片
        3.3.11 鱼片灯照检测
        3.3.12 鱼片区分规格标准
        3.3.13 使用臭氧水消毒鱼片
        3.3.14 泡药浸洗鱼片
        3.3.15 镀冰衣
        3.3.16 鱼片真空包装技术
        3.3.17 鱼片快速冷冻
        3.3.18 鱼片称定重量
        3.3.19 产品装箱储存
        3.3.20 产品抽样金属探测
        3.3.21 鱼片成品的冷藏保鲜
    3.4 冻罗非鱼片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
        3.4.1 冻罗非鱼片外观感官的质量标准
        3.4.2 冻罗非鱼片解冻后的感官质量标准
        3.4.3 冻罗非鱼片的理化指标标准
        3.4.4 冻罗非鱼片安全卫生性质量标准
    3.5 罗非鱼的理化特性检测
        3.5.1 pH
        3.5.2 电导率
        3.5.3 水分参数
        3.5.4 TVB-N
        3.5.5 感官评定的评价结果
        3.5.6 质构测量
    3.6 新鲜罗非鱼片的肌肉结构
        3.6.1 罗非鱼片背部肌肉的特征
        3.6.2 新鲜罗非鱼尾部肌肉的特征
        3.6.3 新鲜罗非鱼腹部肌肉的特征
    3.7 样品中各部分蛋白质含量
    3.8 样品中各部分粗脂肪含量
    3.9 样品中各部分冰点
    3.10 罗非鱼片TVB-N值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3.10.1 分割冷冻罗非鱼片TVB-N值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3.10.2 整体冷冻罗非鱼片TVB-N值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3.11 分割加工后不同部位鱼肉制成的加工产品
        3.11.1 分割加工后不同部位鱼肉制成的鱼糜产品与金枪鱼质构特性的比较
        3.11.2 分割加工后不同部位鱼肉制成的鱼丸产品质构特性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臭氧减菌化处理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
    2.2 KM小鼠遗传毒性实验结果
    2.3 骨髓微核实验
    2.4 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
3 讨论

(5)罗非鱼片臭氧减菌化处理中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产品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我国罗非鱼加工产业现状
    0.2 臭氧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0.2.1 臭氧基本概念
        0.2.2 臭氧发展史
        0.2.3 臭氧的产生与性质
        0.2.4 臭氧减菌化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0.3 自由基与活性氧
        0.3.1 自由基
        0.3.2 活性氧
        0.3.3 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0.4 鱼肉蛋白质在冻藏过程中变化
        0.4.1 概述
        0.4.2 蛋白质的热变性
        0.4.3 蛋白质的冷冻变性
        0.4.4 鱼肉蛋白质冻藏过程中蛋白质变性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0.5 水产品品质变化评价研究
        0.5.1 概述
        0.5.2 水产品品质评价方法
    0.6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0.6.1 食品毒理学与食品毒理学实验
        0.6.2 急性毒性试验
        0.6.3 遗传毒性试验
        0.6.4 30 天喂养试验
    0.7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与研究内容
        0.7.1 立题依据与意义
        0.7.2 主要研究内容
1 罗非鱼片臭氧减菌化处理后自由基定性与定量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3.1 臭氧浓度的测定结果
        1.3.2 EPR 法测定结果
        1.3.3 荧光探针法测定结果
    1.4 本章小结
2 罗非鱼片臭氧减菌化处理后蛋白质性质变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鱼肉组织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2.3.2 鱼肉组织中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
        2.3.3 鱼肉组织中总巯基含量
        2.3.4 鱼肉组织中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
        2.3.5 鱼肉组织中 ATPase 活性
        2.3.6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蛋白质变化的自由基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罗非鱼片臭氧减菌化处理后产品品质变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罗非鱼肉 pH 值测定结果
        3.3.2 罗非鱼肉丙二醛(MDA)的测定结果
        3.3.3 罗非鱼肉 K 值分析结果
        3.3.4 罗非鱼肉色差分析结果
        3.3.5 罗非鱼肉质构分析结果
        3.3.6 罗非鱼肉菌落总数分析结果
        3.3.7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品质变化的自由基作用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急性毒性试验与遗传毒性试验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D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4.3.2 KM 小鼠遗传毒性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 30 天喂养试验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一般临床观察
        5.3.2 体重和体重增长量
        5.3.3 摄食量及食物利用率
        5.3.4 摄水量的变化
        5.3.5 血液学指标
        5.3.6 血液生化指标
        5.3.7 病理学检查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臭氧水及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中自由基种类的检测
    6.2 用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检测的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6.3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产品品质变化研究
    6.4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肌肉蛋白质变性研究
    6.5 罗非鱼片蛋白质变化与品质变化的自由基作用机理分析
    6.6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试验
    6.7 臭氧减菌化处理后罗非鱼片 30 天喂养试验
    6.8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6)青岛市水产品贸易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国际贸易
        1.3.2 渔业
        1.3.3 水产品与水产品贸易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水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
        1.4.2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SWOT分析法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生产要素
        2.2.2 需求条件
        2.2.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产业集群)
        2.2.4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2.2.5 机遇
        2.2.6 政府作用
    2.3 产业集群理论
3 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现状
    3.1 发展概况
    3.2 发展现状及特点
        3.2.1 贸易数量
        3.2.2 贸易方式
        3.2.3 目标市场
        3.2.4 水产品贸易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3.3 青岛市水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以劳动密集型水产品加工贸易为主体
        3.3.2 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对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视和开发不足
4 青岛市水产品贸易的SWOT分析
    4.1 内部能力分析
        4.1.1 优势因素分析
        4.1.2 劣势因素分析
    4.2 外部环境分析
        4.2.1 机会因素分析
        4.2.2 威胁因素分析
    4.3 青岛市水产品贸易SWOT分析结论
5 青岛市水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5.1 水产品贸易企业层面
        5.1.1 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程度,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5.1.2 注重培育企业内部的高级生产要素
        5.1.3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5.1.4 重视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5.1.5 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5.2 政府作用层面
        5.2.1 注重培育和发挥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
        5.2.2 充分发挥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作用
        5.2.3 加强产业集群内的交互作用,建立产业集群内部的良性机制
        5.2.4 建立水产品贸易发展基金
        5.2.5 加强政府对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环境的建设
        5.2.6 提升国内需求的精致化程度
6 结束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冰温臭氧水对鳀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原料
        1.1.2 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保鲜试验方案
        1.2.2 臭氧水制取
        1.2.3 鳀冰点测定
        1.2.4 感官评分
        1.2.5 臭氧水质量浓度测定
        1.2.6 菌落总数的测定
        1.2.7 TBA的测定
        1.2.8 TVB-N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鳀冰点测定
    2.2 臭氧水对保鲜过程品质的影响
        2.2.1 臭氧水质量浓度对鳀保鲜过程菌落总数的影响
        2.2.2 臭氧水质量浓度对鳀保鲜过程TBA的影响
        2.2.3 臭氧水质量浓度对鳀保鲜过程TVB-N的影响
        2.2.4 臭氧水质量浓度对鳀保鲜过程感官指标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8)船上加工日本鳀的质量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船上加工的生产工艺
    1.1 船上加工日本鳀鱼干生产工艺流程加盐
    1.2 产品描述
    1.3 工艺流程操作说明
        1.3.1 原料接收
        1.3.2 海水喷淋保鲜
        1.3.3 清洗
        1.3.4 蒸煮
        1.3.5 烘干
        1.3.6 冷却
        1.3.7 分级
        1.3.8 金属检测
        1.3.9 称量、包装将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
        1.3.1 0 贮藏、运输
2 船上加工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
    2.1 原辅料的危害分析
        2.1.1 原料鱼
        2.1.2 加工用水
        2.1.3 食盐
        2.1.4 包装材料
    2.2 加工工艺中的危害分析
        2.2.1 微生物
        2.2.2 温度
        2.2.3 加工环境的危害分析
        2.2.4 加工人员的素质危害分析
    2.3 加工过程的危害分析表
3 建立船上加工的HACCP计划表
4 结论

(9)斑点叉尾鮰生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产品中的致病微生物
        1.1.1 水产品自身主要病原微生物
        1.1.1.1 河流弧菌
        1.1.1.2 霍乱弧菌
        1.1.1.3 创伤弧菌
        1.1.1.4 嗜水气单胞菌
        1.1.1.5 迟钝爱德华氏菌
        1.1.2 加工过程中主要病原微生物
        1.1.2.1 沙门氏菌
        1.1.2.2 大肠杆菌
        1.1.2.3 副溶血性弧菌
        1.1.2.4 肉毒梭菌
        1.1.2.5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2.6 其他
        1.1.3 贮藏过程水产品的腐败微生物
    1.2 水产品微生物安全控制
    1.3 斑点叉尾鮰及其病原菌简介
        1.3.1 爱德华氏菌
        1.3.2 气单胞菌
        1.3.3 柱状屈挠杆菌
        1.3.4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1.3.5 链球菌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料
        2.1.2 材料处理
        2.1.2.1 养殖水体样品处理
        2.1.2.2 原料鱼样品处理
        2.1.2.3 加工环节样品处理
    2.2 试验试剂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测定
        2.3.2 原料鱼的处理
        2.3.2.1 原料鱼体表
        2.3.2.2 鱼腮
        2.3.2.3 鱼肠道
        2.3.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3.3.1 菌落总数的测定
        2.3.3.2 大肠菌群的测定
        2.3.3.3 粪链球菌计数
        2.3.4 细菌菌相分析体系的确定
        2.3.5 致病菌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养殖水体水质的测定
    3.2 养殖水体及原料鱼鱼体菌相的研究
        3.2.1 养殖水体和原料鱼鱼体微生物的数量
        3.2.1.1 养殖水体和鱼体菌落总数
        3.2.1.2 养殖水体和鱼体病原菌数量
        3.2.2 养殖水体和原料鱼鱼体的菌相组成
        3.2.3 养殖水体菌相对鱼体菌相的影响
        3.2.4 原料鱼鱼体病原菌检出情况
        3.2.5 小结
    3.3 鮰鱼片加工环节微生物的研究
        3.3.1 各加工环节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3.3.1.1 各加工环节菌落总数的变化
        3.3.1.2 各加工环节病原菌数量的变化
        3.2.2 各加工环节样品主要菌属比例及数量变化
        3.2.2.1 各加工环节样品的菌群组成
        3.2.2.2 各加工环节主要菌属的数量变化
        3.3.3 各加工环节病原菌的检出情况
        3.3.4 小结
4 讨论
    4.1 斑点叉尾鮰养殖水体对鱼体微生物的影响
    4.2 各加工环节菌相的变化
    4.3 菌相的分析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HACCP体系在冷冻军曹鱼片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冷冻军曹鱼片加工基地概述
2 冷冻军曹鱼片加工工艺流程介绍
    2.1 军曹鱼原料的处理
    2.2 军曹鱼冷冻鱼片的生产工艺
3 各工序的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4 保障冷冻军曹鱼片生产的HACCP计划的制定
5 结语

四、HACCP在出口生鱼片加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及菌相组成的研究[J]. 孟爽爽,罗晶晶,陈加平,熊善柏,皮杜鹃. 食品工业, 2015(12)
  • [2]养殖水产品生加工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管理[J]. 马艳,陈迪. 福建水产, 2015(02)
  • [3]冻罗非鱼片工艺分析及鱼片分割加工技术研究[D]. 夏南. 海南大学, 2014(09)
  • [4]臭氧减菌化处理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J]. 赵永强,杨贤庆,李来好,钟志勇,郝淑贤,武昕,魏涯,岑剑伟. 水产学报, 2014(08)
  • [5]罗非鱼片臭氧减菌化处理中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产品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D]. 赵永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2)
  • [6]青岛市水产品贸易发展策略研究[D]. 张曦瑾.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8)
  • [7]冰温臭氧水对鳀保鲜效果的研究[J]. 刁石强,李来好,岑剑伟,吴燕燕. 南方水产科学, 2011(03)
  • [8]船上加工日本鳀的质量安全管理研究[J]. 魏涯,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刁石强,黄卉,周婉君,宫晓静. 南方水产科学, 2011(02)
  • [9]斑点叉尾鮰生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D]. 罗晶晶.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HACCP体系在冷冻军曹鱼片生产中的应用[J]. 夏杏洲,洪鹏志,钟灿桦,高加龙,章超桦. 现代食品科技, 2009(08)

标签:;  ;  ;  ;  ;  

HACCP在出口生鱼片加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