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等四个国家的沙漠治理

以色列等四个国家的沙漠治理

一、以色列等四国的荒漠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文中提出土地沙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正蓝旗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土地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又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对正蓝旗地区沙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与治理。本文以正蓝旗内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首要指标,对研究区沙化土地进行分级,结合正蓝旗土地沙化类型分级标准对现状进行评价,明确土地沙化等级及分布位置,并结合区域沙化程度,进行详细分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阅读、实地考察,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本研究拟为区域沙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依据与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蓝旗的沙化土地总面积为7390.76 km2,占全旗总面积的72.59%,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较小,为357.62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83%,重度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63.64 km2,占比为22.51%,中度沙化土地面积最大,为2492.04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3.72%,轻度和微度沙化土地的面积分别为1695.79 km2和1181.91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2.94%和16.00%。(2)正蓝旗沙化土地规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和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三个分区。在每个分区内,结合区域沙化程度,按照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所需实施的措施进一步划分为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公益林保护区等四个措施分区。(3)正蓝旗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采用重点治理技术措施,在全年禁牧的基础上,主要对流动沙丘采取“沙障+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模式,对风蚀坑不同部位建立“沙障+人工播种”恢复植被;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采用轻度利用技术措施,针对滩地过牧性草场采取“围栏封禁+4-5月禁牧”,沙地过牧性草场依据草场退化程度分别采取“全封+半封”等措施,风蚀化草场采取“全年禁牧+沙障+人工播种”以恢复植被;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采用平衡利用技术措施,针对区域零星分布的沙化程度较重的土地采用生态毯治理,并强化放牧管理,合理利用;公益林区采用以严格保护为主,科学抚育为辅的综合措施,并以林间打草方式进行适度利用。

周灵[2](2020)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引起了土地退化、植被减少、沙尘天气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我国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遏制该区域土地荒漠化、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程度最严重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沙尘暴物质基础的四大发源地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民勤县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首先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民勤县15年来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其次利用气候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显着。在时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从2001年的15532.88km2减少到2015年的15212.44km2,非荒漠化面积从2001年的301.13km2增加到2015年的610.56km2,表明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在空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县域内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以及荒漠-绿洲过渡带,非荒漠化分布在民勤绿洲内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程度总体在降低,尤其在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化逆转现象明显。第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人为因素(主要是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牲畜存栏数等)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2001—2015年,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气候因素。第三,在土地荒漠化防治方面,为了进一步强化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效果,在未来的治理过程中优化民勤县产业结构,加大林沙产业的发展;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土地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支撑。

金辉[3](2020)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宏观税负的高低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强国富民和稳定发展,是政府、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宏观税负高企,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税负畸高的主要原因:“分税制”以来,税权分配向中央集中并趋于规范,但事权划分改革止步不前,存在政府事权范围过大、政府间事权重叠严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事权划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导致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断下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纵向失衡,使得地方财政产生巨大缺口,于是地方政府伸出攫取之手,通过土地财政、乱收费等方式增加收入,极大地推高了宏观税负。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将宏观税负约束至合理区间,并科学合理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是破解中国财政困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切实降低宏观税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首先,国际比较。在国家结构、经济水平差异的视角下,比较了美、英、俄、蒙四国的政府间事权划分模式,并将4国拓展到81个国家,归纳不同类型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共性和特性,提炼出若干经验启示;其次,历史、现状与比较。梳理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讨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其国际比较,为事权划分改革指明方向;再次,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是在理论分析中,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Barro模型分析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二是在实证研究中,利用熵值法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检验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使用Lind-Mehlum方法估算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最优值,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为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域下,结合国际经验、现实情况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从四本预算分别展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部分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制定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可能的创新之处:1、借鉴国际经验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角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1)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以及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已有文献中关于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研究,往往就划分而谈划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支出责任定量划分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事权定性划分的层面,无法深入到支出责任定量划分的层面,使得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划分处于割裂状态。二是无法切实有效地解决宏观税负畸高的问题。这是因为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上划或下调,都无法改变总财政支出,进而无法降低宏观税负。因此,本文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先参考前人测度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宏观税负合理区间,再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部分政府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划分各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最终降低财政支出和宏观税负至合理区间。(2)较大拓展了国际比较的视野。其一,已有文献中的国际比较研究,往往利用国际数据库的二手数据或者样本国家的政策文件,进行定性分析或者政策解读。本文则从美、英、俄、蒙四国的财政部、统计局等网站,收集详细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二,已有文献注重案例研究,缺乏分类比较。本文依国家结构、经济水平的差异,将目标国家分为四类,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样本数量扩大至81国并进行分类比较。2、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的关系财政分权的已有文献,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中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利用Barro模型,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代际效用总和最大化,并纳入央、地两级财政支出,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θl*=γ/(β+γ)。财政支出分权水平过高不利于发挥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效益,过低则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都将造成效率的损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中可能的创新之处。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其次,通过Lind-Mehlum方法进一步检验倒“U”型关系,并据此估算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最后,发现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过高,远高于其最优值,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时,注重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如在普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和事权划分的积弊,本文试图以此为背景开展相关研究。首先,界定事权范围。梳理已有文献、财政账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界定公共卫生事权的范围,明确相应支出内容。其次,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的行政体系结构、详细数据,以及事权改革文件,探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改革。再次,开展理论分析,并找出改革方向。归纳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路径,并基于此找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要素和事权划分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结合疫情防控和事权划分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从责任分配、行政体系、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杨超[4](2020)在《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业态及地区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的良好发展,推动着地区的社会经济稳定,本文主要采用SWOT分析法、熵权法、因子分析法、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法,对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业态和地区承载力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遇到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研究、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磴口县的生态足迹和地区的承载力分析,为磴口县今后发展荒漠化治理产业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将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分为保护式治理模式、保护式开发治理模式、开发式治理模式。根据产业现状分析得到,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适度选择调整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优势,规模风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培育荒漠化治理产业业态,推动沙区可持续发展。(2)建立了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综合效益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一级指标,经济效益分为人均GDP、林业产值等四个二级指标,社会效益分为恩格尔系数、公共地方财政收入等四个二级指标,生态效益分为沙生药材面积、生态治理系数等10个二级指标,并确定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和得分。通过对磴口县2012年-2018年荒漠化治理产业效益评价可知,磴口县在2012年荒漠化治理产业效益水平最低,仅有0.2分,土地荒漠化严重,区域经济落后;2013-2016年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效益属于中等水平,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治理,区域经济稳步提升;2017-2018年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综合效益值已经达到0.75,治理效益属于优良等级,土地荒漠化大部分得到治理,区域经济达到较高水平。(3)通过对磴口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分析,可知,在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4.454 hm2/cap,人均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为2.813 hm2/cap,人均生态赤字为 1.641 hm2/cap;在 2018 年,以上数据分别为 7.74、3.128、4.611 hm2/cap。在2009-2018年期间,虽然人均生态承载力提高了 0.316 hm2/cap,但人均生态足迹却提高了 3.286 hm2/cap,所以最终使得人均生态赤字增加了 2.97 hm2/cap,主要原因就是磴口县土地利用方式不当,经营不合理,盲目开垦资源。说明虽然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综合效益值不断升高,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显着升高现象,但存在着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经跟不上地区承载能力的现象,造成地区的不可持续发展。

胡慧中[5](2020)在《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农业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位更为显着。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出现气温日益升高、地面蒸发加剧、降水波动较大、土壤干旱化严重等现象,对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越发不利的影响,使得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西北干旱地区应基于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积极探索一条既经济又生态的农业发展新模式,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观光园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引进高效的科学技术和多元发展模式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发展的产业链,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业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载体,旅游成为农业增收的新途径,是一种具有较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符合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该研究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征,基于农业产业发展理论、旅游产业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同时融入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形成关于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从而指导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并以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的规划为例,为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推动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西北干旱地区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理论和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在气候环境、产业发展、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方面均存在特异性,使得该地区农业产业和农业观光园也呈现一定独特的特征。(2)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其景观规划涉及低碳农业、产业发展、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生态旅游学、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应遵循因地制宜、低碳环保、科学发展等原则。(3)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可分为主题定位、景观环境形象、功能分区、景观系统规划和游憩项目规划等方面,合理安排观光园功能区和细节,使得农业观光园更加人性化,满足游客农业观光、知识学习、游憩体验等要求,达到“用、赏、游”各体系整体最优。(4)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是以当地富硒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和场地现状等为基础,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相协调等原则,可分为苹果种植区、仓储加工区、生态防护区、游憩观光区、综合管理区、科技示范区等。通过系统地整合各个景观要素,合理安排观光园功能区和细节,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营造美的景观视觉形式,给游客以最佳的视觉感受。

汪泰[6](2020)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利空因素增多,经济复苏势头再度减缓。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拉动区域经济复苏的“马车”,贸易便利化作为影响跨国贸易的重要因素是跨国公司对外贸易首先要掌握的关键因素。区域贸易便利化综合研判和主要贸易障碍的分析,一方面能够帮助国家和企业了解贸易环境,提高企业的贸易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区域的贸易便利化改善提供对应的措施建议,带动跨国贸易发展,拉动域内国家经济增长与转型。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六大经济走廊中宗教问题最繁多、能源资源最丰富、涉及国家最多、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研判此地区贸易便利化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研判沿廊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旧权威网站的数据和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分层加权建立评价模型、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沿廊国家2014-2016年期间贸易便利化及主要贸易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依据贸易便利化的综合评价结果和主要贸易障碍,提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建设对策,并做出分层总结,通过对沿廊国家贸易便利化的综合研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际和地区经济形势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发展为地区跨国贸易的发展注入了动力。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利空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疲软。受此影响,全球跨国贸易流量增速下降;而低位徘徊的油价,使得依赖油气资源出口发展经济的能源资源型国家将经济多元化,扩大国际贸易作为其降低对能源资源依赖的重要途径。此外,西亚地区局势动荡,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中国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使沿廊各国近年积极改善自身的贸易便利化,不断加强与域内国家的贸易协定的协商。以上措施都为沿廊国家跨国贸易的展开和发展提供了利好的环境和机遇。第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且地区差异显着。本文通过构建沿廊国家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在沿廊各国中贸易便利化最优越的国家是阿联酋和卡塔尔,由于两国在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和边境管理方面的巨大优势贸易便利化水平均位于沿廊国家前列。其次是阿曼、以色列、巴林,这三国的得分均在2016年突破0.7,表明这些国家在物流与基础设施、国内规制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中国等国得分低于0.7,且得分均在0.6以上。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科威特、黎巴嫩得分均低于0.6,是沿廊国家中表现较差的国家,即这些国家在市场准入、国内规制环境等方面与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家差距较大。伊朗、也门是沿廊国家贸易便利化表现最差的国家,两国得分均低于0.5,即伊朗和也门在贸易便利化的各个因子中较沿廊其他国家均不占优势,贸易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均高于沿廊其他国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沿廊23国整体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且地区差异显着。第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贸易便利化的便利程度由市场准入、物流基础设施、规制环境、营商环境及边境管理效率及透明度综合作用决定。在五项主要因子中,物流基础和实施、规制环境、营商环境对于贸易便利化的综合评价起着决定作用。由评价结果可知,综合得分位于前列的阿联酋、卡塔尔在物流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方面的分均位于沿廊国家前三甲。巴林和以色列在营商环境、物流与基础设施方面也位于沿廊国家前列。而综合得分靠后的伊朗、也门两国在影响贸易便利化的五大因子中均不占优势。由此说明一国的贸易便利化便利程度是由多种因子共同决定的。第四,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结合国内外学者接机构对于贸易便利化的分类,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贸易便利化分为四类,即畅通区、便利区、谨慎区、风险区。贸易畅通区,即阿联酋,从定量分析来看,阿联酋连续两年的贸易便利化得分位于沿廊国家前列,且2016年突破0.8,为沿廊表现最好的国家。贸易便利区,即卡塔尔、以色列、巴林、阿曼,这四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仅次于畅通区。贸易便利化得分介于0.7-0.8之间。贸易谨慎区,即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约旦、沙特、科威特、土耳其、亚美尼亚、中国,贸易便利化得分介于0.6-0.7之间。贸易风险区,包括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门、伊朗、黎巴嫩,此四国贸易便利化得分低于0.6。第五,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的主要贸易障碍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经济走廊不同廊段的主要贸易障碍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廊段主要的贸易障碍为;主要出口障碍为国外技术要求和确定潜在市场和买家等,主要进口障碍为关税和进口程序繁琐等。中亚廊段;中亚国家的主要出口障碍是国内外运输和难以满足买方的质量要求,主要的进口障碍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进口程序的繁琐。这主要是由于中亚五国均为内陆国家,进出口货物均需由其他国家中转。西亚廊段;西亚国家主要出口障碍为难以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获得原材料,难以确定潜在买家,进口主要障碍为关税及关税壁垒、国际运输延误、繁琐的进口程序等,这主要由于西亚国家整体靠能源出口发展经济,工业制造能力较弱,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第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策,第一沿廊国家要加强基础设施合作,推进设施联通;第二要提升海关管理合作,促进贸易畅通;第三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政策沟通;第四创新融资方式,促进资金融通;第五要建立民间交流桥梁,促进民心相通。以此推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第七,基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本文提出我国与沿廊国家贸易合作如下建议:首先要建立分级分区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企业贸易效率;其次要发挥沿廊国家经济和政府组织的作用,促进走廊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最后政府引导我国与沿廊国家加强陆地能源经济和海洋能源经济的合作。

李金国[7](2020)在《叙利亚内战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质,各国为了生存与发展不断进行着冲突与合作,自助体系下权力分配的极端不平等使得地缘政治理论应运而生,地缘政治理论通过分析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价值从而合理制定对外政策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叙利亚处于中东的交通要冲,属于新月地带的核心,并且对中东水塔戈兰高地拥有主权,波斯湾通往地中海的陆上能源线路几乎都处于叙利亚的战略影响之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缘价值使得叙利亚成为各国争夺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必争之地。叙利亚内战正是在国内外势力的双重压迫之下爆发,国内由于政治变革和经济改革持续走向困局,哈菲兹·阿萨德的政治遗产进入新世纪虽然逐渐失去活力,但是基础稳固,巴沙尔·阿萨德对于经济和政治的掌控力明显不足,进而导致改革陷入停滞,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国外资金难以进入叙利亚,经济发展成果更是由于分配不公导致本已严重的教派矛盾和民族矛盾雪上加霜;国外由于中东剧变的影响,叙利亚国内反对派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借助国内民众对叙利亚政府的不满情绪诉诸内战以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叙利亚内战之前,第一层级是美国主导中东的地缘政治安排,俄罗斯处于边缘状态,相应的本地区的国家主要分为亲美国家和反美国家,反美国家处于明显弱势,美国经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让中东地区的国家认识到美国既有意愿也有实力来主导本地区的事务。叙利亚内战使得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变化。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俄罗斯由于本世纪初石油红利实力大增,同时为了削弱乌克兰事件影响,俄罗斯选择介入叙利亚内战,并且迫使美国接受了巴沙尔政府,俄罗斯不仅保住了中东最后的战略抓手,而且影响力空前增强;同时由于叙利亚内战,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大军事集团相继进行了代理人战争,库尔德人也异军突起,在多国获得自治权利;此外,由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推出世纪协议,以色列获得建国以来最好的战略环境。叙利亚内战后的地缘政治安排直接影响着中东主导权的归属,因此在美、俄未对叙利亚战后安排达成一致以前,叙利亚内战很难结束。

宋洋[8](2019)在《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变化与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使海岸带生态、景观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海岸线位于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剧烈的位置,其时空变化研究对制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保障沿海居民生活环境、有效开发海岸带资源、协调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轻海洋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岸带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瞩目,对海上丝绸之路岸线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可以为评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岸带发展状况提供科学支撑。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与研究组对中国大陆岸线的实地考察及研究成果,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分类体系,利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2000和2015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大陆岸线数据,且两期大陆岸线数据的位置与分类精度均较优。在此基础上,从岸线长度与结构、岸线分形、岸线位置和陆海进退格局等方面分析和揭示2000-2015年间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变化的基本特征,从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两个角度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特征分析。具体包括:(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各类型岸线类型长度与结构;(2)参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概念,构建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对岸线开发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3)利用网格法计算岸线分形维数,通过其变化探究岸线形态是否变得更加复杂;(4)利用DSAS系统计算剖面端点速率,对岸线位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5)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计算陆海进退面积,识别陆海进退热点区域,揭示陆海格局变化特征;(6)选取多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指标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显着。岸线总长度由2000年的81490.18 km增至2015年的83005.18 km,但自然岸线长度降低1897.52 km,比例由2000年的85.27%降至2015年的73.25%,而人工岸线长度增加显着,长度增加达3415.52 km。西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最高,东南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次之,两个地区人工岸线长度分别剧增1368.98 km和897.89 km。南亚人工岸线开发强度弱于西亚和东南亚地区,长度增加487.02 km,但仍高于东北非和南欧的岸线人工化强度,东北非和南欧的人工岸线分别只增加374.92 km和283.70 km。`2)在洲际和国家尺度,岸线开发方式和强度差异显着。西亚地区丁坝突堤、港口码头和城镇建设最为迅速,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以及伊朗等国家增加尤为明显;东南亚岸线人工化主要集中在越南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以港口码头、城镇和养殖建设为主;南亚地区养殖用地增加明显,主要集中在印度,港口码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整个南亚地区城镇化进程最为缓慢,城镇用地增加最少;东北非和南欧地区以城镇和港口码头建设为主,城镇用地在埃及增加比较显着,港口用地在西班牙增加比较显着。3)岸线形态总体变得复杂。近15年间,离岸式港口、城镇和围堤等建设不断推动岸线向海扩张,使原本平直的岸线变得异常曲折和破碎,海上丝绸之路岸线分形维数由1.085增至1.087,各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趋势相同,皆呈增大趋势,岸线形态也均变复杂。随着研究尺度的减小,岸线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愈加敏感,许多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岸线分形维数增加明显,岸线形态明显变得复杂,但在少数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许多曲折岸段因设港造桥和建设围堤的缘故,裁弯取直效应使其岸线分形维数降低,岸线形态反而变得简单。4)岸线摆动强度在洲际尺度差异明显。东南亚和南亚岸线自然摆动比较强烈,并且高强度的人工开发也促使岸线不断向海摆动,因此两个大洲岸线总体摆动长度和比例明显高于西亚、东北非和南欧地区,岸线摆动长度分别高达5528.50km和3162.31 km,摆动长度的比例分别高达26.61%和30.12%。西亚虽然岸线人工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岸线自然摆动强度较低,因此岸线总体摆动强度仍不及东南亚和南亚,岸线摆动长度和比例分别为1793.89 km和8.37%。东北非和南欧岸线自然摆动与人工摆动强度都较弱,岸线摆动长度分别仅为800.78 km和556.68 km,岸线摆动比例分别仅为4.67%和3.28%。5)陆海进退在部分国家空间集聚明显,且有许多陆海进退热点区域存在。缅甸、印度、孟加拉国、越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国陆地扩张显着,分别向海扩张625.71 km2、285.34 km2、281.57 km2、278.70 km2、189.48 km2、83.11 km2和72.52 km2,在莫塔马湾、恒河口、北若开邦、红河三角洲、肯帕德湾、阿联酋东中岸段和卡其沼泽地区陆地扩张尤为明显,扩张面积分别高达356.93 km2、260.71 km2、201.31 km2、158.48 km2、121.90 km2、120.32 km2和99.81km2。除陆地迅猛扩张外,缅甸、印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陆地后退同样比较显着,此外,巴基斯坦陆地后退也比较剧烈,四个国家陆地后退面积分别为380.97km2、246.46 km2、116.44 km2和161.38 km2,在莫塔马湾、卡其沼泽地区和恒河口陆地后退尤为明显,后退面积分别高达289.93 km2、263.28 km2和101.88 km2。6)部分重要节点港口城市岸线开发强度较高。传统大型港口城市中,迪拜、多哈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和城镇建设都比较剧烈,陆地分别扩张67.92km2和32.47 km2,孟买、吉达和巴塞罗那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扩张强度,而其他多数大型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建设发展缓慢,陆地增长几乎停滞;中等发达城市中,港口码头和养殖围堤建设使海防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港口和城镇建设使阿巴斯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两个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陆地分别扩张64.90 km2和15.42 km2;新兴港口城市中,只有关丹、瓜达尔、吉布提和苏丹港及周边地区的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新建和扩张,但陆地扩张量仍普遍不足。7)自然因素仍是长时间、宏观尺度下岸线变化的基本因素。泥沙沉积是自然状态下岸线向海扩张的基本动力,虽然近年来许多河流泥沙沉积量呈减少趋势,但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以及两河流域三角洲的陆地增长仍比较明显,而许多其他河流三角洲在泥沙携带量减少、人类活动和地面下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陆地增长缓慢或已停止增长,甚至某些河流三角洲已经出现陆地萎缩现象。除泥沙沉积外,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发以及地形因素都使许多地势平坦低洼的地区岸线发生后移,在印度洋海域的印度半岛、恒河口、缅甸以及安达曼海等沿岸地区陆地后退尤为明显。8)人文因素是短期内、局部尺度下岸线剧烈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增长与城镇化使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显着,特别是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局部地区,人口增长和城镇化都对城镇建设具有显着驱动作用,同时,城镇化在越南和伊朗的局部地区对城镇用地建设也具有显着驱动作用。相比之下,虽然南亚和东北非人口增长较快,但南亚和东北非城镇化发展仍然缓慢,城镇用地没有明显增加,此外,南欧人口增长与城镇化进程都已大大放缓,城镇用地增长更是微乎其微。除人口增长与城镇化外,港口经济、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也是陆地向海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港口经济发展使部分大型传统港口城市和中等港口城市港口用地向海扩张迅猛,此外,由于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中国企业的投资,许多新型和小型港口城市的港口用地也得以一定程度的新建和扩张。围海种田和养殖等人类活动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缅甸的伊洛瓦底三角洲、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区开发比较剧烈,使岸线向海明显扩张。

高艺娜[9](2019)在《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成为吸引FDI强有力的区域。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复杂严峻,IFDI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日渐突出。全面准确地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双赢”局面的重要前提。为今后更好地从全局出发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提供依据,也为不同工业类型国家的决策者在引资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现状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从引资规模看,2017年引资额达到10898.37亿美元,引资能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特征看,流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FDI更多流入到制造业、钢铁、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开采等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领域。这些都导致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CO2排放总量逐渐增加,雾霾现象逐渐显现并加重,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等环境状况。为了进一步地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进外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途径,在Copeland和Taylor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IFDI影响东道国环境污染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分解出FDI对环境影响的“三效应”。此外,选取2008-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2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如下:FDI流入导致丝绸之路经济带污染排放增加,支持了“污染天堂”假说,但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这种环境负效应逐渐减弱;“三效应”分析发现,规模效应表现为环境负效应,且对增加污染排放的影响更为显着,这可能是因为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还未将环境正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异质性分析发现,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工业发展期国家的影响作用更大,而技术效应对工业转型期国家的影响作用更大;倒“U”型的EKC曲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全样本国家以及工业发展程度不同的三类国家中均存在,且由于未达到“收入拐点”仍处于单调递增阶段。此外,本文从自然条件、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环境效应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崔徐甲[10](2018)在《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同时,不断提高太阳光能利用效率的过程,而人地矛盾为实现这一过程中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契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严峻的挑战,且已做出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抉择。实现生态文明依赖于清洁的资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环境,而荒漠地区由于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球上荒漠,钱学森基于对未来社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于1984年提出沙产业这一宏伟构想,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发展农业型产业来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丰富的太阳光能。沙产业构想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然而沙漠戈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次对于我国北方沙漠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沙产业发展状况距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沙产业的整体认识还有待提高以及沙产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荒漠广泛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展开沙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应对当前人类面对的地球环境危机,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生态文明。基于以上有关沙产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总结34年以来沙产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多次深入我国北方沙漠的野外考察,从沙产业的理论研究进展、沙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沙产业的理论基础、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沙产业系统、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等7个方面对沙产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沙产业是人类利用荒漠地区(也包括半荒漠地区)的资源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发展历程包括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以及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四个阶段,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大发展实际上代表着生态文明时期的沙产业。(2)沙产业以荒漠地区的太阳光能利用为核心内容,理论基础涉及太阳辐射基本理论和太阳辐射能生物与非生物转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合作用,非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电转化、光热转化和光化学转化。(3)荒漠地区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最高值出现在阿塔卡玛荒漠,介于2482-2792.8 KWh/m2a,我国除青藏高原荒漠区外,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阿拉善荒漠区,介于1700-1900 KWh/m2a,由此奠定了沙产业发展的辐射基础。(4)沙产业系统包括核心产业系统和辅助产业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前者可分为农业产业系统、微生物产业系统、太阳能产业系统和旅游业产业系统四个次级子系统,后者可分为矿产资源产业系统和服务业产业系统两个次级子系统,在系统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产业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包括科学支撑和工程技术支撑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业科学、药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后者主要包括防沙治沙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水利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它相关工程技术。(6)目前,我国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系统的发展也只是集中在绿洲、荒漠草原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区域;未来我国沙产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到沙漠和戈壁地区,在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制品和光伏发电为主要方向,同时,①开展荒漠地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建立荒漠地区资源环境数据库,②进行沙产业区划,确定各区具体发展方向,③不断加大沙产业的科技投入,重点展开提升光合生物光合效率和光伏材料光电效率方面的研究。

二、以色列等四国的荒漠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色列等四国的荒漠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修复相关理念
        1.2.2 土地沙化的成因
        1.2.3 土地沙化的影响
        1.2.4 沙化土地治理修复技术和措施
        1.2.5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1.3 现阶段研究不足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植被
        2.2.4 土壤
        2.2.5 水文
    2.3 社会经济
    2.4 土地沙化原因分析
        2.4.1 土地沙化的自然因素
        2.4.2 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
    2.5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正蓝旗土地沙化现状评价及分区
    4.1 沙地类型划分标准
    4.2 沙地植被覆盖度计算
    4.3 沙化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4.4 沙化土地分区
        4.4.1 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
        4.4.2 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
        4.4.3 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
5 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措施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依据
    5.3 规划限制性要求
    5.4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5.4.1 重点治理技术措施
        5.4.2 轻度利用技术措施
        5.4.3 平衡利用技术措施
        5.4.4 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措施
    5.5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效益
        5.5.1 生态效益
        5.5.2 经济效益
        5.5.3 社会效益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核心概念
        (一)土地荒漠化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二、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状况
        (二)社会经济状况
    二、数据来源
        (一)基础数据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三)气象数据
第三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一、土地荒漠化现状
        (一)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二)荒漠化面积变化特征
        (三)总体动态变化趋势
    二、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
        (一)土地荒漠化时间序列分析
        (二)土地荒漠化空间格局分析
第四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候因素
        (一)年降水量
        (二)年均气温
        (三)年均风速
        (四)年日照时数
    二、人为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分析结果
第五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
        (一)保障耕地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林地生态化建设
        (三)提高草地生态经济效益
    二、优化产业结构
    三、提升人口素质
        (一)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二)提升人口素质
    四、强化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目标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难点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口径宏观税负
        2.1.1 全口径宏观税负的概念界定与测度
        2.1.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2.1.3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研究
    2.2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2.2.1 经济增长视角下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历程
        2.2.2 财政分权理论的新发展与现实困境——部分财政分权
        2.2.3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3 财政分权、政府间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2.3.1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要素流动与政府间竞争
        2.3.2 政府间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
        2.3.3 政府间竞争与政府规模
    2.4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2.4.1 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2.4.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案例
        2.4.3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中国案例
    2.5 简要评述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国际比较
    3.1 联邦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3.1.1 联邦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美国为例
        3.1.2 联邦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俄罗斯为例
    3.2 单一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3.2.1 单一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英国为例
        3.2.2 单一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蒙古为例
    3.3 各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3.3.1 美、俄、英、蒙四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3.3.2 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比较的拓展——基于81个国家的数据
    3.4 启示与借鉴
        3.4.1 划清政府、市场边界的启示与借鉴
        3.4.2 优化中央、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启示与借鉴
        3.4.3 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3.4.4 健全央、地两级财政法制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现状和比较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变迁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集权与分权的动荡变化时期(1950-1980年)
        4.1.2 改革开放背景下财政分权体系探索和建设时期(1980-2013 年)
        4.1.3 财政体制现代化改革时期(2014年至今)
    4.2 分税制改革后央、地间财政关系的总体现状——财政困境和思考
        4.2.1 财政现状之央、地间财政失衡的困境及其思考
        4.2.2 财政现状之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与地方财政缺口的困境及其思考
        4.2.3 财政现状之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困境及其思考
        4.2.4 财政现状之宏观税负畸高的困境及其思考
    4.3 各领域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比较
        4.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5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比较的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5.1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5.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5.1.2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Barro模型的理论分析
        5.1.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与测度
        5.2.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
        5.2.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指标权重计算——基于改进后的熵值法
        5.2.3 世界8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测度及排序
        5.2.4 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序比较
    5.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5.3.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5.3.2 基准回归结果
        5.3.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5.3.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分权与人类发展指数
        5.3.5 进一步讨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维讨论
        5.3.6 基于Lind-Mehlum方法的最优央、地财政支出比例估计
    5.4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5.4.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5.4.2 基准回归结果
        5.4.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5.4.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结构与人类发展指数
        5.4.5 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6.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原则和思路
        6.1.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6.1.2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6.1.3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
    6.2 借鉴国际经验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6.2.1 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5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6.3 重构之后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6.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6.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6.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6.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6.3.5 重构之后的央、地两级财政支出总规模测算及重构方案的优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国际比较的研究结论
        7.1.2 历史、现状和比较的研究结论
        7.1.3 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政策启示
        7.2.2 具体的对策建议和方案
第八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1 本文的不足之处
    8.2 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Lind-Mehlum方法的Stata编程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业态及地区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势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和植被
        2.1.5 水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生态环境状况
    2.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2.4.3 技术路线图
    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发展现状
    3.1 保护式治理模式
        3.1.1 沙区绿色能源产业
        3.1.2 沙区防风固沙林产业
    3.2 保护式开发治理模式
        3.2.1 沙区中草药产业
        3.2.2 沙区畜牧养殖产业
        3.2.3 沙区经济林产业
    3.3 开发式治理模式
4 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SWOT分析
    4.1 优势
    4.2 劣势
    4.3 机遇
    4.4 挑战
    4.5 构建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SWOT矩阵
5 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5.1 荒漠化治理产业效益内涵
        5.1.1 生态效益
        5.1.2 经济效益
        5.1.3 社会效益
        5.1.4 综合效益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1 代表性原则
        5.2.2 科学性原则
        5.2.3 区域性原则
        5.2.4 可比性原则
    5.3 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经济效益指标
        5.3.2 社会效益指标
        5.3.3 生态效益指标
        5.3.4 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5.4 二级指标的权重
    5.5 一级指标的权重
6 磴口县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变化
    6.1 2009年磴口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6.2 2018年磴口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6.3 不同时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动态分析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西北干旱地区
        1.3.2 农业观光园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观光园案例分析
    2.1 国内案例分析
        2.1.1 新疆尉犁县生态园
        2.1.2 宁夏孙家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1.3 榆林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科技园
        2.1.4 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
    2.2 国外案例分析
        2.2.1 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和精准农业示范园区
        2.2.2 美国黑莓牧场
        2.2.3 日本大王山葵农场
    2.3 案例总结
第三章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3.1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及特点
        3.1.1 观光农园
        3.1.2 农业公园
        3.1.3 教育农园
    3.2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特质性分析
        3.2.1 西北干旱地区气候环境特征
        3.2.2 西北干旱地区产业发展特征
        3.2.3 西北干旱地区地形特征
        3.2.4 西北干旱地区历史人文特征
    3.3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产业特征
        3.3.1 农业生态的脆弱性
        3.3.2 产业发展的落后性
        3.3.3 农业产业的局限性
    3.4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特征
        3.4.1 产品的独特性与安全性
        3.4.2 科技的高渗透性
        3.4.3 强烈的参与性
        3.4.4 产业发展的延伸性
        3.4.5 生态效益的突出性
    3.5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3.5.1 低碳农业理论
        3.5.2 产业发展理论
        3.5.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5.4 园林美学理论
        3.5.5 生态旅游学理论
        3.5.6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3.6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6.1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西北干旱生态农业园
        3.6.2 低碳环保,保护和改善旱区农业生态
        3.6.3 科学发展,打造西北旱区农业创新高地
        3.6.4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融合、高效的旱区农业发展模式
        3.6.5 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形成旅游开发的整体效应
    3.7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7.1 主题定位
        3.7.2 景观环境形象
        3.7.3 功能分区
        3.7.4 景观系统规划
        3.7.5 游憩项目规划
第四章 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设计实践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区位分析
        4.1.3 项目建设条件
    4.2 优劣势分析
        4.2.1 项目优势
        4.2.2 项目劣势
    4.3 规划理念与目标定位
        4.3.1 规划理念
        4.3.2 目标定位
    4.4 总体结构与布局
        4.4.1 总体结构
        4.4.2 景观布局
    4.5 专项设计
        4.5.1 道路系统规划
        4.5.2 种植系统
        4.5.3 标识系统
        4.5.4 景观节点设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贸易便利化相关概念界定
        1.1.1 贸易便利化概念
        1.1.2 贸易便利化分类
    1.2 选题背景
        1.2.1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便利化研究方兴未艾
        1.2.2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研究意义重大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贸易便利化研究综述
        1.4.2 国内贸易便利化研究综述
        1.4.3 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研究综述
        1.4.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6.1 研究创新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沿廊国家贸易便利化环境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形势
    2.3 中亚-西亚地区经济与贸易形势
    2.4 沿廊国家贸易便利化环境
        2.4.1 市场准入
        2.4.2 物流和基础设施
        2.4.3 国内规制环境
        2.4.4 营商环境
        2.4.5 边境管理效率与透明度
第3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3 数据来源
    3.2 综合评价方法
        3.2.1 主成分分析法求权重
        3.2.2 层次分析法求权重
        3.2.3 分层加权法计算评价值
    3.3 沿廊各国贸易便利化结果分析
    3.4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空间分异分析
        3.4.1 中国廊段
        3.4.2 中亚廊段
        3.4.3 西亚廊段
第4章 沿廊国家主要贸易障碍分析
    4.1 中国廊段主要进出口贸易障碍
    4.2 中亚廊段主要进出口贸易障碍
    4.3 西亚廊段主要进出口贸易障碍
    4.4 三大廊段进出口障碍对比
第5章 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提升建议及贸易合作对策
    5.1 经济走廊国家贸易便利化提升建议
        5.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进沿廊国家设施联通
        5.1.2 创新基建企业融资方式,推进沿廊国家资金融通
        5.1.3 以边境管理合作为中心,促进沿廊国家贸易畅通
        5.1.5 协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沿廊国家政策沟通
    5.2 中国与沿廊国家贸易合作对策
        5.2.1 建立分级分区风险防范应对机制,提高企业贸易效率
        5.2.2 发挥域内经济组织的作用,促进贸易便利化合作
        5.2.3 引导推动中国与沿廊国家陆地与海洋能源经济合作
        5.2.4 搭建民间沟通桥梁,促进沿廊国家民心相通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叙利亚内战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学者对地缘政治理论与叙利亚内战的研究现状
        2.国内学者对地缘政治理论与叙利亚内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1.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本文的主要难点
一、叙利亚的地缘战略地位
    (一)叙利亚优越的地理位置
        1.叙利亚简介
        2.叙利亚形成过程
        3.中东的交通枢纽和能源出口要道
    (二)叙利亚独特的地缘价值
        1.战略要地戈兰高地
        2.新月地带的核心
二、叙利亚内战爆发和持续原因
    (一)政治变革和经济改革导致社会危机加重
        1.哈菲兹·阿萨德的威权体制基础稳固
        2.巴沙尔·阿萨德的锐意改革举步维艰
    (二)教派矛盾和民族矛盾基础上国家认同建构失败
        1.教派矛盾使得国家认同建设停滞
        2.民族矛盾进一步撕裂国家认同
    (三)金融危机激化叙利亚国内矛盾
        1.叙利亚经济韧性不足
        2.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
    (四)域外大国与地区强国的强力干预
        1.美、俄对叙利亚内战干预原因分析
        2.土耳其、沙特、伊朗等对叙利亚内战干预原因分析
三、叙利亚内战爆发前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一)美国主导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1.美国主导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过程
        2.美国主导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背景
    (二)亲美阵营和反美阵营二元对立
        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激化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
        2.伊拉克战争使得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分裂
四、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一)美国、俄罗斯主导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1.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2.俄罗斯实行战略进攻政策
    (二)以沙特、伊朗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
        1.沙特、伊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表现
        2.沙特、伊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原因
    (三)库尔德人异军突起
        1.库尔德问题的产生
        2.早期各国的库尔德运动
        3.叙利亚内战时期各国的库尔德运动
    (四)以色列全面压制巴勒斯坦
        1.阿拉伯世界碎片化加剧
        2.美国公布巴以和平计划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海岸线定义与指示岸线
        1.2.2 海岸线分类研究现状
        1.2.3 海岸线提取研究现状
        1.2.3.1 基于传统地理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1.2.3.2 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提取
        1.2.3.3 基于新兴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1.2.4 海岸线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上丝绸之路
        2.1.2 东南亚
        2.1.3 南亚
        2.1.4 西亚
        2.1.5 东北非
        2.1.6 南欧
    2.2 岸线提取数据源与处理
    2.3 辅助数据集
        2.3.1 行政区划数据
        2.3.2 Google Earth影像
        2.3.3 红树林数据
        2.3.4 地形地貌数据
        2.3.5 人口数据
        2.3.6 夜间灯光数据
    2.4 大陆岸线信息提取方法
        2.4.1 岸线定义与分类
        2.4.2 岸线目视解译方法
        2.4.2.1 自然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2.4.2.2 人工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2.4.3 岸线提取技术过程
    2.5 大陆岸线信息精度评估
        2.5.1 岸线位置精度评估方法
        2.5.2 岸线分类精度评估方法
        2.5.3 岸线位置与分类精度分析结果
    2.6 大陆岸线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2.6.1 空间单元划分
        2.6.1.1 岸线时空变化分析单元
        2.6.1.2 岸线变化人工驱动特征分析单元
        2.6.2 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2.6.3 岸线分形维数
        2.6.4 基于剖面的岸线变化速率
        2.6.5 陆海格局变化
        2.6.6 人口驱动指数
        2.6.7 岸线变化热点分析
第3章 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1 洲际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 国家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1 东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2 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3 西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4 东北非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5 南欧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3 热点区域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陆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1 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特征
    4.2 国家尺度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1 东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2 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3 西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4 东北非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5 南欧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3 热点区域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陆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1 洲际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 国家和热点区域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1 东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2 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3 西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4 东北非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5 南欧岸线位置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3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陆海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6.1 洲际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 国家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1 东南亚陆退格局变化特征
        6.2.2 南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3 西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4 东北非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5 南欧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3 热点区域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4 重点港口城市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陆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7.1 自然影响因素
        7.1.1 泥沙沉积
        7.1.2 气候变化
        7.1.3 地形地貌
    7.2 人工驱动因素
        7.2.1 人口增长
        7.2.2 港口经济
        7.2.3 农业生产
        7.2.4 城镇化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图

(9)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I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2.1.1 有害论
        2.1.2 有益论
        2.1.3 不确定论
    2.2 IFDI环境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2.2.1 规模效应
        2.2.2 结构效应
        2.2.3 技术效应
    2.3 IFDI环境效应的研究方法
        2.3.1 一般均衡分析法
        2.3.2 动态分析法
        2.3.3 联立方程法
    2.4 研究述评
3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现状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表现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现状
        3.1.1 IFDI总量特征
        3.1.2 IFDI流入产业的结构特征
        3.1.3 IFDI来源国家/地区特征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对环境影响表现
        3.2.1 大气环境污染加重
        3.2.2 水环境污染加重
        3.2.3 生态用地得到改善
    3.3 本章小结
4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理
    4.1 IFDI影响东道国污染排放的理论模型
    4.2 基于“三效应”的作用机制分析
        4.2.1 规模效应
        4.2.2 结构效应
        4.2.3 技术效应
    4.3 本章小结
5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模型的构建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基准回归的结果与分析
        5.3.2 IFDI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污染“三效应”分析
        5.3.3 IFDI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5.4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环境效应的原因分析
        5.4.1 自然条件
        5.4.2 经济环境
        5.4.3 社会文化
        5.4.4 政策制度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优化IFDI流入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6.2.2 倡导技术创新为技术提升提供更多平台
        6.2.3 引导国家内部对环境保护形成统一思想
        6.2.4 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6.3 创新之处
    6.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沙产业构想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人地关系与太阳光能
        1.2.2 当前人类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意义
        1.3.1 沙产业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1.3.2 沙产业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1.4 沙产业理论研究进展
        1.4.1 沙产业的提出背景
        1.4.2 20世纪末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1.4.3 21世纪初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沙产业的概念辨析与发展历程
    2.1 沙产业概念回顾
    2.2 沙产业概念界定
        2.2.1 沙产业的发展区域
        2.2.2 沙产业的资源基础
        2.2.3 沙产业的产业类型
        2.2.4 沙产业的科技基础
    2.3 沙产业的概念内涵
    2.4 沙产业的发展历程
        2.4.1 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
        2.4.2 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2.4.3 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2.4.4 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
第三章 沙产业的理论基础
    3.1 太阳辐射基本理论
    3.2 光合作用基本理论
        3.2.1 植物型光合作用
        3.2.2 细菌型光合作用
        3.2.3 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化率
        3.2.4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3.3 光电转化
        3.3.1 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
        3.3.2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3.4 光热转化
    3.5 光化学转化
第四章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1 世界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4.2 世界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3 中国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4.4 中国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5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潜力
第五章 沙产业系统
    5.1 沙产业系统总体结构
    5.2 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
        5.2.1 农业产业系统
        5.2.2 微生物产业系统
        5.2.3 太阳能产业系统
        5.2.4 旅游业产业系统
    5.3 沙产业辅助产业系统
第六章 沙产业的科技支撑
    6.1 沙产业的科学支撑
        6.1.1 沙产业与自然科学
        6.1.2 沙产业与农业科学
        6.1.3 沙产业与经济学
        6.1.4 沙产业与药学
        6.1.5 沙产业与其他科学
    6.2 沙产业的技术支撑
        6.2.1 沙产业与防沙治沙工程技术
        6.2.2 沙产业与生物工程技术
        6.2.3 沙产业与农业工程技术
        6.2.4 沙产业与信息工程技术
        6.2.5 沙产业与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
        6.2.6 沙产业与水利工程技术
        6.2.7 沙产业与清洁生产技术
        6.2.8 沙产业与其他工程技术
第七章 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
    7.1 国内的沙产业实践
        7.1.1 绿洲农业模式
        7.1.2 荒漠草原农业模式
        7.1.3 沙生植物综合利用模式
        7.1.4 微藻产业模式
        7.1.5 旅游业模式
        7.1.6 新能源产业模式
        7.1.7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模式
        7.1.8 综合模式
    7.2 国内沙产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7.3 国外的沙产业实践
        7.3.1 以色列高科技农业
        7.3.2 其他国家的沙产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四、以色列等四国的荒漠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D]. 刘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灵.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D]. 金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7)
  • [4]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产业业态及地区承载力研究[D]. 杨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中卫市富硒苹果农业观光园为例[D]. 胡慧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便利化研究[D]. 汪泰. 西南大学, 2020(01)
  • [7]叙利亚内战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D]. 李金国. 郑州大学, 2020(02)
  • [8]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宋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01)
  • [9]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环境效应研究[D]. 高艺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10]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D]. 崔徐甲.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以色列等四个国家的沙漠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