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暗脊和密集种群的田间小气候变化

大豆暗脊和密集种群的田间小气候变化

一、大豆暗垄密群体内田间小气候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奇[1](2017)在《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品种间、混作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有限灌溉下不断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华北小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设想通过不同类型品种的间作、混作,优化调控群体结构并发挥生物多样性功能,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节水栽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在大田限水灌溉(不灌溉和浇拔节水)下,选用不同株高类型品种(高秆品种B13、较高秆品种潍麦8号、中秆品种济麦22和石麦15、矮秆品种农大399),设置了两品种间、混作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结合运用Meta分析,系统考察和分析了两品种间混作复合群体的结构特征、生长特性及物质生产与耗水性能,测试了不同灌溉条件下品种组合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3年研究结果如下:1间作试验两种灌溉条件下,14种不同株高、不同行带配比的两品种间作模式,形成了不同的凹凸冠层结构,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较大差异。株高不同的适宜品种组合,采用3行:3行带状间作,可以协同增加穗粒数和群体光合势,实现扩库增源,明显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1)不灌溉下,与单作品种均值相比,14种双品种间作模式中,有2种模式增产,2种模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有2种模式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协同增加。增产增效最显着的模式为潍麦8号与济麦22两品种3行:3行带状间作模式,该模式与单作品种均值相比,增加穗粒数17.7~22.6%、增加产量3.7~8.8%;提高了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延缓了花后叶面积下降,显着提高群体光合势,使花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6.0~17.6%;同时,总耗水量降低4.2~8.2%,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16.3%。(2)浇拔节水时,与单作品种均值相比,14种双品种间作模式中,有1种模式增产,2种模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潍麦8号与农大399两品种3行:3行间作模式,提高了花前的净同化率,使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生物量和产量分别增加17.5~27.8%、2.1~4.7%和3.6~6.9%。(3)两种灌溉模式下,高矮品种间作均降低锈病发病率,延长花后叶面积持续时间。2混作试验两种灌溉条件下,16种不同株高、不同混配比例的双品种混作模式,形成了非均一化冠层结构,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较大差异。株高不同的适宜品种,按照1:2的比例混合播种,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群体光合势达到扩库增源,可以协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1)不灌溉时,与单作品种均值相比,16种混作模式中,有12种模式增产,4种平产;有5种模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有3种模式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协同增加,其中,B13与农大399两品种1:2混作模式,开花期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分别增加10.4~18.0%、15.1~27.6%、6.3~12.5%;潍麦8号与济麦22两品种1:2混作模式,增加了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延缓了花后叶面积下降,显着增加花后光合势,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2)拔节浇水时,与单作品种均值相比,16种混作模式中,有4种模式增产,有2种模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有2种模式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协同增加,其中,潍麦8号与农大399两品种1:2混作模式,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提高6.3~16.3%,花后光合势增加6.2~7.8%,穗粒数、产量分别增加6.0~11.2%、9.2~15.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9~16.1%。(3)两种灌溉模式下,高矮品种混作均降低锈病发病率,延长花后叶面积持续时间。综上结果,通过高矮品种间作和混作,改变了常规单作相对均一化冠层分布结构,形成了株高不等、穗叶层参差不齐的非均一化冠层结构,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内部环境和对资源的截获利用特性。在有限供水条件下,适宜的品种组合和适宜的间混配比方式可以改善冠层光合性能,增加穗粒库容,使增源与扩库协同,从而显着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关品种间、混作的根-冠协调机制及生物互作特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肖佳雷[2](2013)在《北方寒地春大豆抗旱高产产量性能特征及关键技术调控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拟通过对黑龙江省78份大豆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抗旱鉴定与筛选,依据作物产量性能理论,重点对黑龙江省大豆抗旱品种和高产栽培模式下光合与产量性能指标定量化分析,研究产量性能定量方程主要参数变化特点、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产量形成的贡献;同时探讨化学调控和土壤深松对大豆光合指标、土壤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明确北方寒地大豆抗旱高产群体性能优化途径,进一步挖掘春大豆产量潜力。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20%PEG-6000溶液和干旱反复法分别对黑龙江省78份大豆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抗旱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芽期耐旱(较耐旱)性品种主要集中在黑农号、绥农号、垦丰号、合丰号和龙小粒豆品种类型;苗期耐旱(较耐旱)品种主要集中黑河号、抗线号、合丰号、绥农号、黑农号;芽期和苗期共同耐旱品种有绥农30和合丰48;较耐旱品种为抗线7、黑农62、黑农65、龙小粒1号、绥农15、垦丰11。2.以筛选的黑龙江省7个大豆抗旱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净同化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单株叶面积从苗期到鼓粒期逐渐增加,鼓粒期达高峰,此后呈下降趋势,品种间差异显着,其中合丰48叶面积最大为3264.1cm2,龙小粒1号最小为1426.3cm2;7个品种生长发育期净同化率呈“高低高”型变化规律,其中以黑农65在结荚期至鼓粒期时期最高为16.8g/(m2·d);供试品种干物质积累从苗期到灌浆期逐渐增加,且不同品种间干物质积累差异达极显着水平,不同生育期品种干物质高低没有规律性;抗旱品种间粒数/株、百粒重、单株重及产量均达差异极显着水平,其中2011年黑农65产量最高,达2440.5kg/hm2其次为绥农30、垦丰11、抗线7,绥农15和龙小粒1号产量最低(1053kg/hm2)。以产量作为抗旱性衡量指标,黑农65和绥农30为抗旱高产品种,垦丰11为抗旱中产品种,抗线7、合丰48、绥农15及龙小粒1号为抗旱低产品种。3.研究六种栽培模式(常规垄作、垄三栽培、原垄卡种、大垄密植、小垄密植和平播密植)下大豆群体冠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小垄密植和大垄密植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群体叶面积各个方向分布均匀、叶面积指数较高(6.43-6.82)、平均叶倾角适宜(49.59°)、散射穿透系数(0.2)和直接辐射穿透系数较低(0.2)、消光系数较大,产量分别为3834.8kg/hm2和3451.2kg/hm2比对照(常规垄作)提高1.36倍和1.12倍,确定大垄密植、小垄密植可为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主推模式。4.结合田间试验及“三合结构”理论,通过数据归一化处理,建立了适用于大豆的叶面积动态模拟的相对叶面积指数(LAI)动态模型,得到相对LAI动态模型曲线。本研究首次验证了大豆的叶面积动态模拟的相对叶面积指数(LAI)动态模型符合“三合结构”理论。模型的建立为大豆产量“三合结构”定量方程的参数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同时,大豆群体生育期内的LAI模拟数据可作为判断大豆群体发展合理与否以及大豆群体性能优劣的理论依据。5.在作物产量分析“三合结构”模式二级结构层各因素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大豆抗旱品种和不同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性能定量方程各参数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式及各参数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式。本研究中,抗旱品种光合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且有些指标间达显着或极显着相关。产量与MCGR极显着正相关,产量与TGN、和GN呈显着正相关,进一步表明产量主要决定于MCGR,其次为TGN和GN。即大豆抗旱高产品种主要通过提高MCGR促使单位面积TGN和GN增加的结果,以达到高产目标。不同栽培模式各光合参数与产量构成参数相关分析表明,Y与MLAI、MCGR、 EN、TGN、GW呈极显着正相关,Y与GN呈显着正相关表明,根据“三合结构”理论,在进行大豆高产品种栽培技术选择时,首先选择可提高MLAI、MCGR、EN、TGN、GW的栽培措施,然后在考虑提高GN的栽培措施。6.研究六种栽培模式(常规垄作、垄三栽培、原垄卡种、大垄密植、小垄密植和平播密植)、土壤深松和化控技术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垄三栽培、原垄卡种和大垄密植模式、深松处理比对照(常规垄作)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高0.76%-1.46%;土壤容重保持在0.90-1.33g/cm3,比对照降低0.1-0.2g/cm3;土壤水分利用率高低依次为小垄密植>大垄密植>原垄卡种、平播密植、垄三栽培>常规垄作,分别为1.3‰、1.2‰、1.1‰及1.0‰;产量/m2水平为小垄密植>大垄密植>原垄卡种>平播密植>垄三栽培>常规垄作(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1.36倍、1.12倍、79.4%、50.1%和14.7%;深松和化控分别比常规垄作(对照)增产25.5%和15.2%。7.以黑龙江省大豆高产区的大垄密植和垄三栽培模式为基础,综合分析两种高产模式下早熟和中熟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特征及北方寒地大豆高产地区大豆高产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大豆产量变化中的易变因素和实现产量突破的可能方向,提出了北方寒地春大豆进一步高产的关键是:品种具有抗逆、耐密矮杆抗倒性,以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为主,增加群体收获株数,土壤深松和化学调控农艺措施为辅,重点降低大豆落花落荚数,保证单株有效粒数,实现株数和单株粒数同步提高是进一步高产的重要途径。

马淑蓉[3](2013)在《密度对不同小豆品种生理特性及农田小气候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小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小豆籽粒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成为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和出口产品,但由于我国小豆研究起步较晚,种植区生态条件较差,栽培技术落后,使小豆的优势和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为此,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夏播区不同产量水平的小豆开花至成熟阶段主茎开花节位功能叶片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活性氧代谢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密度下小豆群体农田小气候特征及其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小豆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和高产品种的环境适应机制,为小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小豆植株开花后,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单位土地面积上小豆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单株叶面积、绿叶面积、茎秆的干物质积累均呈单峰曲线,单株叶面积和绿叶面积干物质的积累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单株茎秆干物质积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各器官在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不同时期将其转运给籽粒。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存在一定差异,高产品种植株干物质在各器官的积累和转运能力均较低产品种强。(2)小豆植株开花后,主茎各开花节位上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并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与低产品种相比,高产品种各开花节位叶片功能期较长,在花后具有相对较高的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较低的POD活性和MDA积累量。(3)小豆植株开花后,农田群体内株间气温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各高度气温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温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而降低,且各品种群体内的土温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各品种群体内株间光照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各高度上的光照度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不同种植密度下群体内的株间相对湿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各高度上的相对湿度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与低产品种相比,高产品种具有较低的冠层温度和株间气温,土壤温度和株间光照度也较低,株间相对湿度较大。

华劲松[4](2012)在《种植密度对间作芸豆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攀西地区玉米/芸豆间作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对芸豆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芸豆中后期群体田间小气候有明显的影响,种植密度从低到高,群体内相对湿度逐渐升高,温度逐渐下降,冠层上层CO2浓度减小,下层CO2浓度增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群体下层透光率(T)减小,叶面积指数(LAI)增大,但密度过大LAI峰值出现较早,高值期持续时间变短,下降速度快;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过大,产量反而下降。试验结果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15.6万株/hm2种植密度不仅能够保证个体生育状况和群体通风透光条件,而且能实现产量构成因素最佳配置,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获得高产,是攀西地区玉米/芸豆间作中适宜的芸豆种植密度。

曹庆军[5](2012)在《吉林省半旱区耕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吉林省西部为半干旱春玉米主产区,该地区降水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大,生态条件差,环境条件恶劣,土壤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另外,现行耕作模式费时费力,对土壤破坏严重,弊端较多,因此,玉米单产一直徘徊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本试验在该地区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下,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对不同耕作模式(平作灭茬、平作留茬以及传统垄作)下土壤理化性状、农田生态小气候、玉米生长发育、叶片光合生理以及产量等效应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改变传统耕作模式弊端,提高土壤质量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平作处理(平作灭茬和平作留茬)主要对0-30cm深度土壤水分产生影响,明显提高了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土壤温度方面,耕作处理对5-10cm土壤温度影响比较明显;另外,平作灭茬可以使拔节期和吐丝期空气湿度提高1.3%和0.27%,露点温度增加0.63°C和0.07°C,空气温度降低0.3°C和0.03°C,增加了空气湿润度,改善了玉米生长的田间小气候条件,有利作物生长。2.垄作和平作留茬增加了0-20cm土壤容重,0-10cm垄间土壤和10-20cm深度的土壤紧实度增加;由于平作灭茬和留茬处理下秸秆覆盖作用,使得平作土壤渗透性下降,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25%和5.45%,表层土壤蓄水能力增强。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强弱主要与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有关。平作留茬处理主要受0-10cm土层水分和10-20cm土层土壤温度影响,平作灭茬处理下主要受10-20cm土壤水分温度以及20-30cm土壤温度的双重影响,垄作处理下主要受0-10cm土壤温度影响;另外,与垄作相比,平作灭茬和留茬处理提高了耕作层(0-20cm)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3.通过对不同耕作处理下玉米出苗情况、形态指标以及倒伏情况的分析,表明在平作灭茬和平作留茬耕作模式下通过适时抢墒播种,可以保证玉米的出苗率;与传统垄作相比,平作灭茬增加玉米茎粗和生育期群体叶面积,而平作留茬处理下穗位高增加6.75cm,茎粗降低,倒伏率比对照增加3.92%。4.平作灭茬处理下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大,胞间CO2转移速率快,从而使得叶片在CO2饥渴的状态下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其它处理平均提高19.11%;平作灭茬处理下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以及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潜在活性Fv/F0等参数都显着高于平作留茬和垄作处理。因而,平作灭茬处理增强了光合效率。5.不同耕作处理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可以使用Logistic模型模拟,在播种后50d,不同处理对干物质积累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干物质积累量大小表现为平作灭茬>平作留茬,垄作生物量最小,同时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Vmax)以及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Tmax)也存在差异。平作灭茬、平作留茬和垄作处理干物质积累速率分别在播种后61d、59d和62d,其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分别为4.33g/d、4.51g/d、4.22g/d。从2009年和2010年两年产量结果来看,平作灭茬处理与平作留茬和垄作相比,短期效应下增产更明显。

姜妍,王绍东,王浩,王清泉[6](2010)在《依安县大豆小垄密栽培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分析依安县大豆产量低迷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前广泛应用的小垄密栽培技术,在依安县部分地区进行大豆小垄密栽培技术内容的集成和示范研究,取得显着增产效果,并总结出适合当地的小垄密栽培技术要点和关键点,以指导当地农民扩大生产,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赵清华,许万同,张伟,韩红兵,万霖[7](2009)在《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对大豆大垄密栽培机械化生产全过程的田间对比试验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和技术先进的大豆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并以此为例,建立各作业机组费用与作业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机组经济可行域和线性规划理论分析,对田间机械化作业项目所选的动力和机具进行数量配备,形成一套最优的机具配套方案。经实践证明该方案经济可行。

张伟[8](2009)在《大豆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菌核病是由大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害,可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国外大豆菌核病主要分布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匈牙利、日本和印度等国,国内则主要发生于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等大豆产区。在我国东北大豆产区的黑龙江省,进入80年代后菌核病日趋严重,发病率由5%左右上升到20%30%,严重地块高达50%以上,甚至绝产。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迎茬大豆面积逐年增加,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呈扩大蔓延、加重危害的趋势,对大豆生产构成较大的威胁。菌核病主要是由菌核作为初侵染来源引起危害,田间再侵染的作用不大,控制初始菌量是防治菌核病发生危害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对抗病品种的选择、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1.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菌核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通过比较四种不同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筛选出菌核撒施法作为大量品种抗性鉴定的方法。搜集当前生产上主推品种和即将推出的后备品种,通过人工接菌的方法,鉴定其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性,筛选出对大豆菌核病抗级以上的大豆品种(或品系)13个,为生产上品种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2.通过田间定点调查和普查的方式,研究大豆栽培方式对大豆菌核病发生规律的影响,兼顾生育期、土壤类型、茬口、品种、肥力以及地貌等生态环境条件状况,明确了不同栽培方式对菌核病发生的影响,在垄上单行稀植栽培方式下的菌核病的发病率最低,从而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提供指导。3.药剂防治大豆菌核病作用迅速,效果显着,使用方法比较简单。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的方法,筛选出对大豆菌核病抑制作用明显、环境相容好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及生物制剂5种,分别为菌核净、高扑、扑海因、多菌灵和速克灵,对大豆核盘菌地抑菌率分别是60.91%、60.07%、51.09%、49.56%和47.25%。将上述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的有机结合,初步建立一套控制病害危害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杨文平[9](2008)在《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配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超高产攻关研究课题(2006BAD02A07)的实施,连续两年(20052007)选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行距设10 cm(R1)、15 cm(R2)和20 cm(R3)3个水平,密度设150万hm-2(D1)、262.5万hm-2(D2)和375万hm-2(D3)3个水平,每个品种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了行距和密度配置对其冠层结构、微环境、碳氮代谢和产量的影响效应。其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有一定的调节效应。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生育期间的叶面积指数(LAI)在不同行距间表现为R2>R1>R3;多穗型品种豫麦49的LAI在灌浆中期之前表现为R3>R2>R1,之后各行距处理间差别较小。两品种的叶倾角(MLIA)随种植密度和行距的增加而变大。兰考矮早八的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随密度增大逐渐变小,随行距的变大逐渐增加;豫麦49的TCRP随行距和密度的变化规律不太明显。两品种的消光系数(K)随天顶角、密度增大而升高,随行距的增大逐渐减小;两品种的叶片分布(LD)随方位角增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兰考矮早八的LD以R2D3处理的极差较小,豫麦49则以R3D1处理的极差较小。综合以上结果,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以窄行密植(处理R2D3)、多穗型品种豫麦49以宽行稀植(处理R3D1)的冠层结构较优,叶片分布更趋均匀。2茎秆粗度、厚度、机械强度、抗倒指数、维管束数量及面积品种间表现为兰考矮早八>豫麦49。兰考矮早八的茎秆形态结构以行距15 cm(R2)较优;豫麦49茎秆的机械强度、抗倒指数、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维管束数量、维管束面积均以宽行距20 cm(R3)较优,而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以及机械组织的细胞层数、厚度在低密度下以宽行距20 cm(R3)较优,高密度下以行距15 cm(R2)较优。3在两种密度(150×104株·hm-2和375×104株·hm-2)种植条件下,研究了行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后期群体冠层微环境的影响效应。随着密度和行距的增加,光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剧;窄行距群体比宽行距群体具有较高的光截获(LI);两个供试品种冠层温度在垂直方向表现为上、下两层低,中层高的变化特点,随着行距的增加,冠层温度升高;两品种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升高的变化特点,随着行距的增加,群体冠层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同一行距垂直方向群体冠层内CO2浓度表现为下层>上层>中层,且随着行距增加群体冠层内的CO2浓度升高。4供试两品种旗叶中SS和SPS活性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兰考矮早八出现在花后14d,豫麦49在花后7d。兰考矮早八旗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随花后天数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峰值出现在花后28d,而豫麦49呈双峰曲线,两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7d和21d。两品种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随花后天数的推移而降低,灌浆期间籽粒中淀粉含量呈“S”型变化趋势。行距配置对两品种蔗糖代谢有一定的影响,两品种旗叶中的SS活性整体上以行距R2较高;旗叶中SPS活性在低密度下以行距R3较高,在中、高密度下以行距R2较高。兰考矮早八旗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高密度下,豫麦49在低密度下以行距R3较高;兰考矮早八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以行距R2较高,在低密度下籽粒淀粉积累量行距间表现为R3>R2>R1;在中、高密度下,行距间差别较小。豫麦49在中、低密度下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以行距R3较高,高密度下以行距R2表现较高;籽粒淀粉积累在低密度下花后14d之前行距间差异较小,之后表现为R3>R2>R1;在中、高密度下,行距间差别较小。5两种穗型品种旗叶NR和GS活性及含氮量随花后天数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品种花后旗叶的NR和GS活性在中低密度下以宽行距表现较高,在高密度下以窄行距较高。兰考矮早八旗叶含氮量在中低密度下以行距R1较高,高密度下以行距R2较高;豫麦49在各密度处理条件下以行距R1表现较高。豫麦49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兰考矮早八,豫麦49以处理R3D1较高,而兰考矮早八以R1D2较大。6两个供试品种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均呈现二次曲线分布,表现出近中优势。两品种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兰考矮早八不同小穗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豫麦49与之相反。在同一密度下,两品种不同小穗结实粒数以行距R2表现较高,小穗粒重随行距的增加而加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兰考矮早八籽粒产量以处理R2D3表现较高,而豫麦49以R3D1处理较高。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从改善植株冠层结构、微环境、碳氮代谢和提高单位面积籽粒产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高产栽培分别采用“窄行密植”和“宽行稀播”的种植方式较为适宜。

苗保河[10](2007)在《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模式高产优质生理生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为探明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增产增效的机理,及其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005-2006年,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试验材料,由4个密度群体组成波浪冠层群体,各密度小区5行,按照密度从大到小顺序,由北向南东西行向依次重复排列,即从北向南依次为,Ⅰ:30.0万株/hm2,Ⅱ:24.0万株/hm2,Ⅲ:18.0万株/ hm2,Ⅳ:12.0万株/hm2,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生理生化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波浪冠层栽培模式高产优质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等,研究该栽培模式对鲁豆9号群体结构、微生态环境、高光效特性、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群体结构的影响有效的栽培措施可以优化作物的群体结构。波浪冠层群体由4个密度群体组成,分别是Ⅰ:30.0万株/hm2、Ⅱ:24.0万株/hm2、Ⅲ:18.0万株/ hm2、Ⅳ:12.0万株/hm2,其群体平均密度为21.0万株/hm2,与对照CK(18.0万株/ hm2)相比,该栽培模式有使作物群体数量增加的耐密特性,即增加3.0万株/hm2;自分枝至成熟期,株高平均降低1.27cm;分枝平均增加1.12个;主茎节数平均减少0.28个。2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波浪冠层群体可改善和调控作物的微生态环境,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与CK相比,自分枝至成熟期,波浪冠层群体冠层的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湿度分别平均提高5.06%、2.45%和4.47%;低温生育期时(成熟期)温度增加1.86℃,高温生育期时(从分枝到鼓粒期)温度平均降低0.17℃。光照、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微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更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形成。3.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3.1对大豆根系吸收生理特性的影响衡量根系活力主要有有效根瘤数量和根冠比等指标。与CK相比,自分枝至成熟期,波浪冠层群体的单株有效根瘤数和根冠比与CK相比,分别平均增加21.74%和0.51%,且单株有效根瘤数从开花至鼓粒期分别比CK增加7.45%、47.03%和0.31%,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而根冠比其差异则不明显。3.2对大豆高光效特性的影响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实质就是以密度为调节杠杆,人为地创造边际优势,群体结构更趋于高光效,提高作物光合作用能力。自分枝至鼓粒期,波浪冠层群体与CK相比,其比叶重、单株叶面积、LAI、叶绿素含量、Chla/Chlb比值、植株中部透光率和光合速率等分别平均增加1.85%、8.88%、17.82%、1.99%、26.68%、1.57%和4.04%;自分枝至成熟期,波浪冠层群体平均WUE低于CK,平均降低1.32%,但在开花、结荚和鼓粒等关键时期,其WUE分别比CK增加4.78%、0.08%和2.42%,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生物产量均高于CK,平均增产186.14kg/666.7m2,增产22.58%,其中,鼓粒期增产最高为28.09%,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各生育时期产量增加的幅度依次为:鼓粒期>结荚期>开花期>成熟期>分枝期。4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波浪冠层群体与CK相比,平均增产253.65kg/hm2,增产11.76%,且差异达极显着水平。与CK相比,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波浪冠层群体群体密度平均增加3.0万株/hm2,百粒重有差异但不显着,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仅分别减少2.1粒和0.51g,分别减少3.3%和4.25%,差异均不显着,大豆增产主要来源于群体数量的增加。5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高油大豆籽粒品质及组分的影响在籽粒脂肪总量提高1.52%基础上,亚油酸含量提高1.60%,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降低0.14%和7.20%。波浪冠层群体提高了高油大豆脂肪含量、优化了脂肪酸组分、提高了营养价值。波浪冠层群体密度与脂肪和棕榈酸含量呈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r=-0.99**和-0.90*);脂肪与亚油酸呈正相关(r=0.79),而与硬脂酸呈负相关(r=-0.55);油酸与亚油酸和亚麻酸均呈负相关(r=-0.74和-0.50),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显着负相关(r=-0.95*)。6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6.1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碳代谢的影响波浪冠层群体与CK相比,从分枝至成熟期,其可溶性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分别平均提高7.18%、6.67%和21.82%;在C代谢作用的过程中,磷酸蔗糖合成酶与蔗糖合成酶相比,其作用更大,明显占主导地位。6.2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氮代谢的影响波浪冠层群体与CK相比,从分枝至成熟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平均增加0.034%、7.91%和10.05%;在N代谢作用的过程中,硝酸还原酶与谷氨酰胺合成酶相比,在鼓粒期前,谷氨酰胺合成酶其作用较大,占主导地位,但在鼓粒期后,硝酸还原酶作用较大,占主导地位。6.3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碳、氮代谢水平差异的影响大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是N、C代谢的产物,分别代表着N、C代谢的水平。本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的幅度(7.18%)高于平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0.034%),且随着大豆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前者呈升高趋势,后者呈降低趋势,二者变化趋向基本相反。因而,该栽培模式改善和提升了N、C代谢水平,特别是提高了C代谢水平,N、C代谢水平相比,C代谢水平高于N代谢水平。7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波浪冠层群体与CK相比,SOD、POD和CAT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DA含量降低,保护性酶POD活性平均增高20.13%,其中结荚期最高达46.53%,差异达极显着水平,是关键保护性酶,其保护作用强于SOD和CAT;SOD活性平均增高2.28%;CAT活性平均增高0.48%;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波浪冠层群体与CK保护性酶变化规律一致,即SOD活性高峰出现时期最早,CAT次之,POD最晚,即在大豆不同的生育时期,不同保护酶分别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8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密度群体Ⅲ的影响与CK相比,密度同为18.0万株/hm2的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其群体平均增产359.10kg/hm2,增产16.65%,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在脂肪总量提高1.92%的基础上,其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提高1.93%和2.17%,而硬脂酸含量降低25.00%,差异均达显着水平;其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碳、氮代谢和抗衰老等特性指标均优于CK。

二、大豆暗垄密群体内田间小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暗垄密群体内田间小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品种间、混作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品种混作的概念
        1.2.2 品种间、混作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
        1.2.2.1 光能利用
        1.2.2.2 株间竞争
        1.2.2.3 抗逆性和抗病、虫性
        1.2.2.4 产量
        1.2.3 品种间、混作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科学假设与研究思路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科学假设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内容
        1.3.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布置与管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计算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品种间作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3.1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产量和产量要素
        3.1.1 品种搭配对间作产量和产量要素的影响
        3.1.2 灌溉模式对间作产量和产量要素的影响
        3.1.3 间作比例对间作产量和产量要素的影响
    3.2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物质生产
        3.2.1 品种搭配对间作干物质积累和花后物质生产的影响
        3.2.2 灌溉模式对间作干物质积累和花后物质生产的影响
        3.2.3 间作比例对间作干物质积累和花后物质生产的影响
    3.3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叶面积指数
        3.3.1 品种搭配对间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2 灌溉模式对间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3 间作比例对间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光合势
        3.4.1 品种搭配对间作光合势的影响
        3.4.2 灌溉模式对间作光合势的影响
        3.4.3 间作比例对间作光合势的影响
    3.5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群体生长特性
        3.5.1 冬小麦品种间作对叶面积持续时间的影响
        3.5.2 冬小麦品种间作对叶面积比率的影响
        3.5.3 冬小麦品种间作对作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3.5.4 冬小麦品种间作对净同化率的影响
    3.6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群体结构特性和抗病性
        3.6.1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叶面积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3.6.2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群体透光率空间分布特征
        3.6.3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叶片SPAD值空间分布特征
        3.6.4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干物质空间分布特征
        3.6.5 冬小麦间作对群体抗病性的影响
    3.7 冬小麦品种间作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7.1 品种搭配对间作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7.2 灌溉模式对间作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7.3 间作比例对间作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8 品种间作增产节水机理分析
    3.9 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3.10 小结
第四章 品种混作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4.1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产量和产量要素
        4.1.1 品种搭配对混作产量和产量要素的影响
        4.1.2 灌溉模式对混作产量和产量要素的影响
        4.1.3 混作比例对混作产量和产量要素的影响
    4.2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物质生产
        4.2.1 品种搭配对混作干物质积累和花后物质生产的影响
        4.2.2 灌溉模式对混作干物质积累和花后物质生产的影响
        4.2.3 混作比例对混作干物质积累和花后物质生产的影响
    4.3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叶面积指数
        4.3.1 品种搭配对混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3.2 灌溉模式对混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3.3 混作比例对混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4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光合势
        4.4.1 品种搭配对混作光合势的影响
        4.4.2 灌溉模式对混作光合势的影响
        4.4.3 混作比例对混作光合势的影响
    4.5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群体生长特性
        4.5.1 冬小麦品种混作对叶面积持续时间的影响
        4.5.2 冬小麦品种混作对叶面积比率的影响
        4.5.3 冬小麦品种混作对作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4.5.4 冬小麦品种混作对净同化率的影响
    4.6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群体结构特性和抗病性
        4.6.1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叶面积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4.6.2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群体透光率空间分布特征
        4.6.3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叶片SPAD值空间分布特征
        4.6.4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干物质空间分布特征
        4.6.5 冬小麦品种混作对群体抗病性的影响
    4.7 冬小麦品种混作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7.1 品种搭配对混作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7.2 灌溉模式对混作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7.3 混作比例对混作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8 品种混作增产节水机理分析
    4.9 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4.10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品种间、混作的产量
        5.1.2 品种间、混作的水分利用效率
        5.1.3 品种搭配对品种间、混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4 灌溉模式对品种间、混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5 间、混作比例对品种间、混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6 品种间、混作在实际生产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5.2 结论
    5.3 创新点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北方寒地春大豆抗旱高产产量性能特征及关键技术调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豆抗旱鉴定及评价方法
        1.2.2 种子芽期与抗旱性关系
        1.2.3 株型与抗旱性的关系
        1.2.4 根系与抗旱性的关系
        1.2.5 产量构成因素与抗旱性的关系
        1.2.6 栽培技术与抗旱高产的关系
        1.2.7 深松技术与抗旱高产的关系
        1.2.8 化控技术与抗旱高产的关系
        1.2.9 平衡施肥技术与抗旱高产的关系
        1.2.10 作物产量分析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黑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黑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芽期抗旱鉴定与筛选
        2.2.2 黑龙江省大豆主推品种苗期期抗旱鉴定与筛选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春大豆抗旱品种光合性能与产量性能指标定量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旱品种光合性能指标的变化特征
        3.2.2 抗旱品种产量性能指标的变化特征
        3.2.3 大豆抗旱品种“三合结构”定量方程建立及其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栽培模式下大豆群体结构特征及定量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豆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冠层指标的变化特征
        4.2.2 大豆不同栽培模式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4.2.3 大豆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4.2.4 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
        4.2.5 不同栽培模式“三合结构”定量方程建立及其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调控和土壤深松对抗旱春大豆光合和产量性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化学调控对大豆光合性能指标的影响
        5.2.2 化学调控对大豆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
        5.2.3 土壤深松对大豆光合性能指标的影响
        5.2.4 土壤深松对土壤指标的影响
        5.2.5 土壤深松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豆抗旱高产综合技术调节途径
    6.1 抗旱高产地区大豆产量进一步提高途径分析
        6.1.1 提高产量的基本技术途径
        6.1.2 高产地区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途径
    6.2 高产地区不同模式群体产量构成分析
        6.2.1 高产地区大垄密植早、中熟组大豆产量构成分析
        6.2.2 高产地区垄三栽培早、中熟组大豆产量构成分析
    6.3 大豆高产调节的关键突破技术
        6.3.1 大豆高产调节的基本原则
        6.3.2 大豆抗旱高产关键调节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大豆芽期抗旱与苗期抗旱性的关系
        7.2.2 “三合结构”理论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
        7.2.3 土壤深松和化控技术运用最佳时期和方式的确定
        7.2.4 北方寒地春大豆抗旱高产关键技术的探究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3)密度对不同小豆品种生理特性及农田小气候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豆生理特性研究
        1.1.1 小豆的生长发育规律
        1.1.2 小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1.3 种植密度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1.2 不同小豆群体的器官建成
        1.2.1 不同小豆群体干物质积累规律
        1.2.2 不同小豆群体干物质分配规律
    1.3 植物衰老代谢生理研究
        1.3.1 叶片衰老与活性氧、自由基代谢
        1.3.2 植物代谢的生理生化指标
    1.4 农田小气候的研究
        1.4.1 农田小气候的理论
        1.4.2 气象指标研究及其应用
        1.4.3 种植密度与农田小气候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密度下小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密度下小豆植株个体干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
        2.2.2 不同密度下小豆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
        2.2.3 不同密度下小豆单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
        2.2.4 植株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
        2.2.5 不同密度下小豆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密度下小豆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功能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
        3.2.2 功能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
        3.2.3 功能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
        3.2.4 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密度下小豆农田小气候特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冠层温度的差异
        4.2.2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株间气温的变化
        4.2.3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农田土壤温度的变化
        4.2.4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株间相对湿度的变化
        4.2.5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株间光照度的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物质转运规律
        5.1.2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
        5.1.3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豆农田小气候特征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吉林省半旱区耕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2.1.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1.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2 不同耕作方式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1.2.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1.2.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1.2.5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形态指标测定
        2.3.2 光合作用参数测定
        2.3.3 土壤理化性状
        2.3.4 田间小气候
        2.3.5 产量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
        3.1.1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1.1 土壤容重
        3.1.1.2 田间持水量
        3.1.1.3 土壤硬度
        3.1.1.4 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及其模拟
        3.1.2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2.1 土壤呼吸作用
        3.1.2.2 土壤酶
    3.2 不同耕作处理农田生态效应
        3.2.1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2.2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2.3 对田间小气候影响
        3.2.4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关系
    3.3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群体质量的影响
        3.3.1 对出苗质量影响
        3.3.2 对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3.3.2.1 株高
        3.3.2.2 穗位高
        3.3.2.3 茎粗
        3.3.2.4 叶面积
        3.3.3 对倒伏率影响
    3.4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3.4.1 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4.2 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5 不同耕作处理产量效应
        3.5.1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2 对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4.1 讨论
        4.1.1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1.2 不同耕作处理农田生态效应
        4.1.3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1.4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4.1.5 产量效应
    4.2 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依安县大豆小垄密栽培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依安县大豆种植概况
2 小垄密栽培发展趋势
3 小垄密栽培技术示范
4 小垄密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择矮秆或半矮秆品种, 合理密植
    4.2 种子精选与处理
        4.2.1 精选种子
        4.2.2 种子包衣
    4.3 化肥机械化深施
    4.4 精细管理, 促控结合
        4.4.1 适时灌水
        4.4.2 促控结合
        4.4.3 加强病虫防治
5 小结

(7)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器系统
    1.1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高产机理分析
    1.2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
    1.3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主要环节配套机具
2 机组经济可行性分析
    2.1 机组作业费用的数学模型
    2.2 机组作业临界规模的数学模型
3 机器系统优化配备
4 经济效益分析
    4.1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生产效益分析
    4.2 机械化生产用种量效益分析
5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8)大豆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大豆菌核病的分布危害与研究进展
    1.2 大豆菌核病研究概况
        1.2.1 危害症状
        1.2.2 大豆菌核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1.2.3 传播途径和发生原因
        1.2.4 防治技术
    1.3 大豆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1.3.1 人工接菌抗性鉴定方法
        1.3.2 自然诱发鉴定
        1.3.3 抗病性评价标准
    1.4 大豆菌核病核盘菌拮抗菌的研究进展
        1.4.1 几种主要的重寄生菌
        1.4.2 大豆菌核病核盘菌拮抗菌株的分离筛选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人工接菌鉴定方法的比较筛选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以抗菌核病为主的多抗大豆品种(品系)鉴定筛选
        2.2.1 供试材料
        2.2.2 盆栽接种鉴定
        2.2.3 田间复鉴
    2.3 大豆菌核病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杀菌剂对大豆核盘菌室内抑菌试验及生防菌的筛选
        2.4.1 杀菌剂对大豆核盘菌室内抑菌试验
        2.4.2 对核盘菌有拮抗作用生防菌的筛选
    2.5 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动态的调查研究
        2.5.1 调查内容
        2.5.2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工接菌鉴定方法的比较筛选
    3.2 以抗菌核病为主的多抗大豆品种(品系)鉴定筛选
        3.3.1 人工接菌鉴定
        3.3.2 田间复鉴
    3.3 大豆菌核病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3.3.1 栽培方式对田间生态因子的影响
        3.3.2 栽培方式对大豆茎杆强度及菌核病发病率的影响
    3.4 杀菌剂对大豆核盘菌室内抑菌试验及生防菌的筛选
        3.4.1 杀菌剂对大豆核盘菌室内抑菌试验
        3.4.2 对核盘菌有拮抗作用生防菌的筛选
    3.5 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动态的调查研究
        3.5.1 2007 年调查结果
        3.5.2 2008 年调查结果
4 讨论
    4.1 人工接菌鉴定方法的比较筛选
    4.2 以抗菌核病为主的多抗大豆品种(品系)鉴定筛选
    4.3 大豆菌核病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4.4 杀菌剂对大豆核盘菌室内抑菌试验及生防菌的筛选
        4.4.1 杀菌剂对大豆核盘菌室内抑菌试验
        4.4.2 对核盘菌有拮抗作用生防菌的筛选
    4.5 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动态的调查研究
5 结论
    5.1 人工接菌鉴定方法的比较筛选
    5.2 以抗菌核病为主的多抗大豆品种(品系)鉴定筛选
    5.3 大豆菌核病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5.4 杀菌剂对大豆核盘菌室内抑菌试验及生防菌的筛选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breviations
综述 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1 小麦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1.1 小麦群体冠层结构
        1.2 小麦群体冠层微环境
    2 小麦植株碳代谢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2.1 光合特性及其光合关键酶
        2.2 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
        2.3 淀粉代谢
    3 小麦植株氮代谢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3.1 氮代谢主要途径及其关键酶
        3.2 小麦灌浆期间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动态
    4 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对行距和密度响应的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的影响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的影响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消光系数(K)的影响
        2.5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叶片分布(LD)的影响
        2.6 冠层结构指标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节间粗度和壁厚的影响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的影响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后期冠层微环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光截获(LI)的影响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内温度的影响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内相对湿度的影响
        2.5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冠层内CO_2 浓度变化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蔗糖代谢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
        2.2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和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中蔗糖含量的影响
        2.5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中淀粉积累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NR 活性的影响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含氮量的影响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5 各时期旗叶含N 量、NR 和GS 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结实粒数的小穗位空间分布对行距和密度的响应
        2.2 小穗粒重的小穗位空间分布对行距和密度的响应
        2.3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行距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2.1 冠层结构与微环境
        2.2 植株碳氮代谢的协调
        2.3 两种穗型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行距和密度
    3 本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10)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模式高产优质生理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大豆起源、分布和发展
        1.1.2 目前世界大豆的出口格局
        1.1.3 世界大豆生产的远期预测
        1.1.4 中国大豆生产基本概况
        1.1.5 黄淮海地区及山东夏大豆生产基本概况
        1.1.6 中国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
        1.1.7 本研究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1.2 国内外大豆模式化栽培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大豆模式化栽培的研究进展
        1.2.2 国外大豆模式化栽培的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大豆高产高效生理生态机制的研究进展
        1.3.1 大豆高产高效生态机制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大豆高产高效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栽培措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大豆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碳、氮代谢
        1.5.1 大豆碳代谢
        1.5.2 大豆氮代谢
    1.6 大豆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基本情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波浪冠层群体设计
        2.3.2 对照 CK 设计
        2.3.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试验数据处理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波浪冠层群体结构的形成
    3.2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3.2.1 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3.2.2 对CO2 浓度的影响
        3.2.3 对湿度的影响
        3.2.4 对温度的影响
    3.3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3.3.1 对大豆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3.3.2 对大豆冠层主要光合特性的影响
    3.4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5.1 波浪冠层群体对产量的影响
        3.5.2 波浪冠层群体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 波浪冠层群体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3.7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高油大豆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3.8 波浪冠层群体与脂肪酸的相互关系
    3.9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的脂肪对脂肪酸的通径分析
    3.10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籽粒尿素酶活性的影响
    3.11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11.1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11.2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12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3.12.1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12.2 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12.3 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12.4 对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波浪冠层群体与大豆产量
        4.1.1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4.1.2 波浪冠层群体大豆高产的生物学特性
        4.1.3 波浪冠层群体大豆高产的生理学特性
        4.1.4 波浪冠层群体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4.2 波浪冠层群体与微生态环境
    4.3 波浪冠层群体与大豆品质
        4.3.1 波浪冠层群体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
        4.3.2 波浪冠层群体对大豆抗营养品质的影响
    4.4 波浪冠层群体与大豆碳、氮代谢
        4.4.1 波浪冠层群体与大豆碳代谢
        4.4.2 波浪冠层群体与大豆氮代谢
    4.5 波浪冠层群体与大豆碳、氮代谢水平差异的比较
    4.6 波浪冠层群体与大豆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
    4.7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与CK 的比较
        4.7.1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物学特性
        4.7.2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学特性
        4.7.3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理学特性
        4.7.4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碳、氮代谢水平特性
        4.7.5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抗衰老特性
    4.8 本试验和前人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
    4.9 本试验尚需解决的问题
    4.10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关键技术
5 结论
    5.1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群体结构的影响
    5.2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5.3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5.3.1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根系吸收生理特性的影响
        5.3.2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高光效特性的影响
    5.4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5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高油大豆品质及组分的影响
    5.6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碳、氮代谢的影响
        5.6.1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5.6.2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5.6.3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碳、氮代谢水平差异的影响
    5.7 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大豆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影响
    5.8 波浪冠层密度群体Ⅲ与 CK 的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基本情况

四、大豆暗垄密群体内田间小气候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品种间、混作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研究[D]. 王云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2]北方寒地春大豆抗旱高产产量性能特征及关键技术调控效应的研究[D]. 肖佳雷.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0)
  • [3]密度对不同小豆品种生理特性及农田小气候特征的影响[D]. 马淑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4]种植密度对间作芸豆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 华劲松. 作物杂志, 2012(05)
  • [5]吉林省半旱区耕作模式研究[D]. 曹庆军. 吉林大学, 2012(10)
  • [6]依安县大豆小垄密栽培模式探讨[J]. 姜妍,王绍东,王浩,王清泉. 大豆科技, 2010(04)
  • [7]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J]. 赵清华,许万同,张伟,韩红兵,万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03)
  • [8]大豆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张伟.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9]行距和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微环境及碳氮代谢的影响[D]. 杨文平.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3)
  • [10]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模式高产优质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 苗保河.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大豆暗脊和密集种群的田间小气候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