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地区全新世降温波动事件

中国热带地区全新世降温波动事件

一、The cooling fluctuation events during Holocene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杨欢[1](2021)在《黔西南11.4~3.5kaBP植被和气候演化的泥炭记录》文中提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对气候和环境变化较敏感,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理想区域。本文选取厚350 cm的安龙泥炭AL18钻孔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的AMS14C定年,基于孢粉和炭屑分析,对TOC、TN、含水量和干容重进行测定,并通过岩芯扫描方法获得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和色度特征,重建安龙地区11.4~3.5 cal.ka BP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过程。结合环境代用指标的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对11.4~3.5 cal.ka BP气候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明确植被对气候的响应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阶段Ⅰ,11410~10580 cal.a BP,以水龙骨科、紫萁属、松属为主的疏林草丛;阶段Ⅱ,10580~10030 cal.a BP,松属、青冈属、落叶栎、栲属等针叶为主的混交林伴大量草丛;阶段Ⅲ,10030~8680 cal.a BP,松属、青冈属、落叶栎、栲属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阶段Ⅳ,8680~4830 cal.a BP,青冈属、栲属等常绿阔叶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阶段Ⅴ,4830~3500 cal.a BP,松属、青冈属、落叶栎、栲属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2)11410~10580 cal.a BP安龙地区处于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event,YD)至早全新世转变阶段,气候冷干;10580~10030 cal.a BP进入早全新世,但仍较冷干;10030~8680 cal.a BP处于早全新世晚期,气候转暖转湿,处于研究时段最湿润时期;8680~4830 cal.a BP为中全新世大暖期,温度处于研究时段最高阶段,气候暖湿;4830~3500 cal.a BP期间,安龙地区处于晚全新世,气候由暖湿转凉干。此外,安龙泥炭各项代用指标记录了发生在11 ka BP、10.3 ka BP、9.5 ka BP、8.1~8 ka BP、7.2 ka BP、6.5 ka BP、5.6 ka BP和4.1 ka BP的冷事件。以上结果与来自印度季风主控区的天才湖、泸沽湖、星云湖、滇池、草海南屯泥炭等众多记录均较为相似。(3)通过安龙泥炭孢粉PCA1、PCA2的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发现安龙地区的气候受到地球内部海气系统和地球外部太阳活动的共同影响。同时也发现云贵高原的古气候记录中存在与安龙泥炭相似的周期,可能是由于云贵高原受印度季风的显着影响,气候演化具有相似性。(4)安龙地区的植被演化过程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对云贵高原区域多地的植被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大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在对热量条件的响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安龙地区植被主要表现为针叶松林和常绿阔叶林分布面积的交替变化,以及喜冷和喜暖植物的交替变化。

肖杭芳[2](2021)在《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重建晚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对了解我国和其他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文明演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气候环境的演变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是长期的协同演化过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过程。因此探索生物对过去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在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中也十分重要。造礁珊瑚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是海洋气候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协调演化过程的绝佳记录者。本论文以造礁珊瑚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对采集自南海北部海南岛东部沿岸的一系列化石滨珊瑚进行年分辨率的Sr/Ca比值和δ18O分析,系统重建了该区域在~167-309CE(公元初期)和~3500-4000 yr BP(中青铜时代冷期,Middle Bronze Age Cold Epoch:MBACE)这两个时段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水δ18O(δ18Osw)变化特征;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探索能够表征珊瑚内部生物活动的替代指标,对采集自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南海北部三亚鹿回头礁不同种类的珊瑚骨骼样品的δ66Zn、δ65Cu展开了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在公元初期167–309 CE期间,南海北部的SST长期均值约为25.1℃,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06‰,相比于当前暖期(1853–2011 CE,SST长期均值约为26.6℃,δ18Osw长期均值约为0.40‰),表现为相对寒冷和潮湿的气候特征,与该地区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时期气候条件相当。公元初期的寒冷气候可能与较弱的夏季太阳辐照度有关,潮湿的环境则可能是与东亚夏季风减弱导致的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季风降雨带南移有关。此外,公元初期SST和δ18Osw记录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可能与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有关。(2)在~3850–3750 yr BP中青铜时代期间,南海经历了一次快速剧烈的气候变化事件。从~3850 yr BP开始的100年间,年平均SST和δ18Osw值分别下降了~3℃和~0.65‰,之后缓慢回升。珊瑚记录的这次快速气候变冷、变湿事件与我国内陆的石笋记录和西太平洋的有孔虫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具体而言,石笋δ18O记录表明我国内陆在这段时期快速变冷变干,有孔虫Mg/Ca和δ18O记录表明西太平洋在这段时期海表温度迅速下降、降雨迅速增多。另外,珊瑚记录也证实了史前夏朝大洪水发生在~3870 yr BP。研究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其治水能力外,气候自身变化导致的内陆变干也助推了水患的自然消失,而夏朝的灭亡很可能与这次快速变冷变干的气候变化事件有关,为了解夏朝文明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结果还表明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中青铜时代冷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事件,并可能与太阳辐射和/或北大西洋气候变化引起的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有关。(3)对于珊瑚骨骼δ66Zn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中的月分辨率δ66Zn组成存在显着的变化(-0.01‰~0.61‰),但其变化与其他珊瑚气候和环境替代指标以及器测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另外,不同种类珊瑚骨骼Zn含量和δ66Zn表现出显着的种间差异。根据这些发现可以推测珊瑚骨骼月分辨率δ66Zn变化并非是直接由周围海水环境和化学组成的变化引起的,而是主要受珊瑚生物活动控制。珊瑚骨骼的Zn同位素分馏可能是内部生物过程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而环境因素(如SST)主要通过介导生物过程而间接影响骨骼中δ66Zn的变化。因此,珊瑚骨骼δ66Zn在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起的作用有限,但它能为珊瑚生物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有价值的见解。(4)对珊瑚骨骼δ65Cu的研究表明,滨珊瑚骨骼的月分辨率δ65Cu组成变化范围较小(-0.09‰~0.34‰),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与气候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不适合作为示踪气候/环境变化的替代指标。此外,不同种类珊瑚体内的δ65Cu值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0.02‰~0.57‰),并与受生物过程影响的δ98Mo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因而骨骼的δ65Cu值受珊瑚生命效应的影响。

程柳菱[3](2021)在《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气候变暖的趋势,关于这样的趋势会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普通大众对此都非常关注。通过研究过去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未来的途径。第四纪是我们人类出现的时期,对早更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今的气候变化以及对未来气候演变趋势的预测。已有大量的研究通过寻找黄土–古土壤等沉积载体中的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古季风演变历史的重建,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由于中国南方地区沉积载体强烈风化作用,使其气候信息的保存相对困难,从而限制了我们对东亚季风的深入理解。本论文拟选取广西西部地区布兵盆地更新世三个洞穴遗址和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贝丘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布兵盆地早更新世么会洞、中更新世感仙洞和晚更新世陆那洞的进行了粘土矿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合标志物的分析;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确定全新世贝丘遗址的年龄框架、利用沉积物中粘土矿物、铁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物化合标志物等作为指示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开展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进而探讨早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规律。取得的主要结果及新认识主要如下:(1)早更新世奥杜威时期么会洞经历了炎热—相对寒冷—湿热的三个阶段的气候变化;中更新世贾拉米洛时期感仙洞沉积剖面气候变化经历了两个风化强度由强变弱的循环;晚更新世陆那洞则是经历了由炎热潮湿向相对干冷的气候变化转变的过程。(2)南宁盆地全新世贝丘遗址沉积物中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都显示,植被分布随气候变化呈现三个阶段:第Ⅰ阶段(~10482±82 cal yr BP—7902±57 cal yr BP),土壤沉积物代表风化强度的指标CIA、CPA、CIW、PIA,以及易融溶流失元素K、微量元素Rb、Ba和不易融溶流失元素Na、稳定元素Sr含量对比的比值呈增长趋势,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和成壤作用变强,草本植被占最大比例,水生植被也较为发育;第Ⅱ阶段(7902±57 cal yr BP—3295±80 cal yr BP),水生植被迅速减少而转变为木本植物为主导的植被分布特征,气温下降转为干冷,伊利石和针铁矿相对含量增加,化学风化作用和微生物风化作用减弱;第Ⅲ阶段(3295±80 cal yr BP—952±27 cal yr BP),高岭石和赤铁矿在这样干湿交替的气候中生成,分别在粘土矿物和铁矿物的相对含量中增多。在这样气候多变的环境下,木本植被所占比例较为稳定,水生植物发育茂盛,草本植被与水生植被的生长呈反比。这与东亚季风区其他地质载体(如贵州董哥洞石笋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全新世石船头沉积剖面很好地记录了2次弱季风事件,说明在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呈现同步的变化趋势。(3)对比出土化石在剖面中的详细位置,发现禄丰古猿化石(Lufengpithecus)在气候降温时缺失的同时出现了硕豪猪(Hystrix magra)化石。猕猴属(Macaca)和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化石基本贯穿于整个沉积剖面,却缺失在以木本植被为主导的地层。可以推断受到植被分布和气候影响变化较大的物种如禄丰古猿在随后的动物演化过程中逐渐灭绝,而现今存在的物种都是适应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4)从早更新世么会洞发现了直立人化石到晚更新世陆那洞挖掘的智人化石,可以判断布兵盆地的洞穴是最早期古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随后在南宁盆地邕江一带发现了大量全新世贝丘遗址,可以推测广西区域有最初更新世古人类居住场所由洞穴逐渐转变为沿岸而生的过程。通过重建南宁盆地石船头贝丘遗址的气候和植被变化,结合所挖掘出土的石器和动物骨骼,粗略的探讨全新世气候变化对早期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推断早期人类更多的依靠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三种获取生活资源的方式(狩猎、渔猎和捕捞)的使用比例也随之改变,说明气候环境是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5)更新世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广西区域动物和早期人类活动方式从更新世的洞穴遗址到全新世贝丘遗址的转变,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洞穴环境所能提供的食物来源有限,相对比河岸周边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更为丰富;二是全新世气候整体较更新世气候更为适宜早期人类居住,特别是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迎来了全新世大暖期,对植被分布、动物繁殖也更为有利,从而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三是随着早期人类生活技能的提升,由简单捕杀猎物的石器到相对精细的获取水资源和水产动物的器具,以及掌握了使用火的方法。

刘孝艳[4](2021)在《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文中提出相比气候的渐变来说,气候突变事件对人类的影响更为显着,这促使学术界深度研究突变气候变化,以期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中国东北地区隶属东亚季风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是古植被及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区域。然而,目前对该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和古植被演化特征研究尚存在如下显着不足:1)该区域长时间尺度的高分辨率、高定年精度的植被及气候变化记录极其稀少,限制了该区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的研究;2)不同研究获得的该区域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YD)期间降水格局差异较大,气候湿润或是干旱尚无定论;3)该区域全新世以来降水定量重建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口湖沉积物钻孔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包括磁化率、TOC、TN以及C/N)、花粉分析以及基于花粉的定量重建等,并基于42个AMS14C年代学数据建立了可靠的年代框架,重建了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48-0 ka BP)以来的植被及气候演化序列。针对中国东北地区现存的研究争议,本文重点从末次冰期、YD以及全新世以来三个不同阶段展开了植被及气候变化研究,并通过与区域记录对比探讨了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及认识如下:(1)五大连池沉积物沉积环境指标(磁化率、TOC、TN以及C/N)、花粉组合以及基于花粉百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48-11.7 ka BP)的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轨道及千年尺度变化特征。在轨道尺度上,MIS3期,湖区周边以沼泽化程度较弱的草甸景观为主。MIS3晚期,沼泽成分达到整个末次冰期最低值,表明此时湖泊水位可能达到末次冰期最大。MIS2期沼泽类草本显着扩张,尤其莎草科和禾本科,表明湖泊水位显着下降。在千年尺度上,桤木属花粉以及花粉百分含量的主成分PC2均识别出5次显着的冷事件(44.3 ka BP、41.3 ka BP、36.1 ka BP、28-27 ka BP 和 15 ka BP),分别对应于Greenland冰心的H1、H3、H4、D//O12冰阶和H5事件。同时,PC2还识别出D/O1-2、D/O5-8和D/O11-12等事件。PC1则表明,H4、D/O12冰阶以及H5期间,湖泊水位显着上升,降水增加,气候湿润;H1和H3事件期间,水位无明显变化。通过对比,本文认为,在轨道尺度上,该区植被及气候变化与其他区域一致,均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千年尺度上,H4、D/O12冰阶和H5事件期间湖泊水位上升可能受到区域性东北季风的影响,H1和H3事件期间水位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此时北半球冰量较大,Okhotsk海水汽传输距离变远,无法到达这一地区。此外,通过对比发现,H事件在高纬地区的花粉记录中更显着,低纬花粉记录中则没有明显响应,初步推测H事件在东亚季风区的传输可能是自高纬向低纬进行的。(2)TC2钻孔花粉谱及定量重建结果表明,YD可能发生于12.7-11.7 ka BP。YD期间花粉组合以阔叶桦木和桤木为主要优势,草本植物花粉显着减少,气候呈冷湿特征。定量重建的年平均气温(Tann)在YD期间降低约3-5℃,年均降水(Pann)增加约300 mm,是典型的冷湿气候。在发生时间上,五大连池花粉记录基本与中国东北地区其他花粉记录一致,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植被同步响应于YD事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东北地区西部季风边缘区YD期间为冷干气候,而北部主要表现为冷湿气候,进而推测YD期间的降水增加与末次冰期MIS3期的H事件期间降水增加相似,同受区域性东北季风的影响。(3)基于花粉的定量重建表明,中国东北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温度最大期发生于9.0-7.0 ka BP,而降水最大期发生于5.5-3.1 ka BP,此时木本植被显着扩张,旱生型草本显着增加。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五大连池地区温度记录与东北及全球温度记录基本一致,表明温度变化具有全球一致性。相比之下,降水最大期发生时间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五大连池记录明显晚于其他气候记录。这种降水模式的时空复杂性至今没有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表明全新世轨道尺度季风降水变化可能受冰盖和海表温度等多因素驱动。

陈婕[5](2021)在《中全新世和现代东亚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及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东亚夏季风北界随着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出现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波动范围被称为季风边缘区。季风边缘区地处东亚夏季风和中纬度西风环流系统的过渡带,受到东亚夏季风和西风系统的双重影响,气候表现形势复杂,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气候敏感带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区。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将目光投向了东亚夏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然而,大部分的研究主要从东亚夏季风的角度理解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西风对季风边缘区的影响却缺乏关注,并且仅有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由于东亚夏季风和西风两大系统在季风边缘区博弈,并相互作用,这导致在研究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时,并不能只考虑西风或者季风的影响,而是需要理解两者的共同作用。因此,本文从现代气候角度出发,探讨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相应的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理解季风边缘区与周边地区气候的异同。此外,基于对现代气候的理解,进一步利用古气候代用资料和地球系统模式EC-Earth3的气候模拟结果,将研究拓展到中全新世时期,探讨轨道参数变化和植被反馈作用对东亚夏季风北界的影响。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1.定义了一个适用于长时间尺度的具有明确气候-生态-地理界线意义的东亚夏季风北界指标(气候北界新指标)。该指标的定义为夏季(5-9月)2mm day-1的等降水线(即300mm降水量)。气候北界指标指示的季风边缘区与我国现代土地覆被类型、气候转换带以及潜在自然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也与风场突变位置一致,具有明确的气候-生态-地理界线意义。其范围覆盖了甘肃中部、宁夏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以及东北地区,北可深入到中蒙边界,南可退缩到山东-河南中部一线。东亚夏季风北界位置偏北时,东亚夏季风和西风同时增强,使得东北地区的气旋北移;而北界位置偏南时,东亚夏季风减弱。2.揭示了夏季东亚地区年际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机制,并定义了一个年际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指数。西风和东亚夏季风的协同作用能够使得西风携带的来自中高纬的冷空气和季风携带的来自低纬的暖湿空气在季风边缘区交汇,增强水汽输送和大气不稳定度,促进上升运动的形成,共同导致季风边缘区降水增多,东亚夏季风北界往西北方向移动。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导致西风和季风的相互作用,使得西风和东亚夏季风在季风边缘区交汇形成异常气旋,并相互增强,导致季风边缘区降水进一步增多。影响该协同作用的西风强度主要受控于丝绸之路遥相关(SRP)和西风急流的南北移动(JMD),东亚夏季风主要受ENSO和印度洋海温的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本文参考影响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的西风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与季风边缘区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定义了一个年际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指数,该指数能够刻画出西风和东亚夏季风对季风边缘区降水的共同影响。3.阐明了受西风环流主控的蒙古高原与中纬度季风显着影响区的降水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降水呈现出一致性的变化特征。北大西洋和中亚地区与欧洲和蒙古高原高度场异常反相位配置的欧亚大陆中纬度遥相关波列是导致降水一致性变化的关键因素:当北大西洋和中亚地区为高度场正异常,而蒙古高原出现高度场负异常这种环流配置时,能够将更多的西风和中纬度季风水汽输送到蒙古高原、东北和华北地区,并且通过加强东北亚低压来增强东亚夏季风,还可以激发异常上升运动,从而导致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的蒙古高原和受季风环流控制的东北和华北地区降水出现一致性增加。反之则出现一致性降水减少。4.揭示了中全新世轨道参数变化和植被反馈作用对东亚夏季风北界的影响。在中全新世轨道参数变化的影响下东亚夏季风北界往西北方向移动,最多移动了约213km;在植被反馈作用的影响下,东亚夏季风北界进一步往西北方向移动,最多移动了约90km。中全新世轨道参数变化和植被反馈作用导致的东亚夏季风增强和西风急流的北移是东亚夏季风北界往西北方向移动的主要原因。中全新世轨道参数的变化能够减弱中纬度的南北温差,使得西风急流减弱北移;而东北亚地区草地的扩张和森林的减少导致东北亚地区的经向温差加大,西风急流进一步北移。轨道参数变化导致的西风急流北移,可以使得季风雨带提前北跳,仲夏雨在华北的停留时间变长。与此同时,西风急流减弱导致华北和西北地区高空出现异常辐散,为季风边缘区降水的增多提供动力条件;植被反馈作用导致的西风急流北移,使得梅雨期提前终止,仲夏雨期变长。它们配合东亚夏季风水汽输送的增强,共同导致了季风边缘区降水增多,东亚夏季风北界往西北方向移动。

卢佳仪[6](2020)在《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亚洲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密它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人们全面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无论对区域性还是全球性气候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上的演化研究众多,而对构造尺度上季风的演化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南海等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因地表覆盖而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沉积露头剖面,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虽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但有关季风演化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与季风相关的干湿古气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它是否与现代干湿气候一样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如,中国东部降雨两极或三极模态)?如是,那么驱动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同时,伴随着新近纪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新生代晚期C4草原的出现使C3植物被C4植物大规模取代,草原生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关C4植物在中新世的第一次扩展事件已经有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次事件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的扩张过程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有关东亚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C4植物是否存在第二次扩张事件还不清楚。如有,具体机制又是如何?它与第一次扩展事件有哪些不同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近年来,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东部第四纪强烈覆盖区也获得了晚中新世(ca.8 Ma)以来连续沉积的钻孔岩芯,这为研究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的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的演化规律,并为深入探究其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素材。同时,分子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不断突破也为建立干湿古气候的时间演化序列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GDGTs),因其在各个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对环境变化响应灵敏,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研究中。所以利用微生物脂类GDGTs的指标重建东亚季风演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东部长时间尺度钻孔沉积多为河湖相沉积,基于GDGTs化合物的众多指标中,能用于长尺度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的指标须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进行验证其可靠性。本研究从现代河流-湖泊沉积环境入手,选择青海湖等对干湿古气候比较敏感的地区为现代过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GDGTs构建的各指标在现代河流和湖相中的变化及控制因子,选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指标,再用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河湖相钻孔中以重建干湿古气候演化。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检测方法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的植被演化。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概况如下(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1.依据微生物GDGTs现代过程调查,提出了河湖相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新指标。通过对干湿气候极其敏感的青海湖地区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周围土壤中GDGTs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了古菌isoGDGTs化合物和细菌br 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基于GDGTs构建的各古气候重建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古菌isoGDGTs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变化较细菌br GDGTs的变化更有规律,且基于isoGDGTs建立的指标GDGT-0/Cren与湖泊水深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重建指标。而细菌br GDGTs化合物构建的指标在河湖相环境中变化复杂,且受控因子众多。例如,能反映p H的CBT指标在河流沉积物中被发现与盐度有关;能用于重建温度的MBT’指标在湖泊环境中显示出与水深有关等。这使得基于br GDGTs构建的古环境指标在长尺度河湖相沉积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GDGT-0/Cren指标原理更清晰,受控因子单一,在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全球已经报道的湖泊沉积物(包括部分中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地的GDGT数据,进一步支持了GDGT-0/Cren指标可以作为陆地水体环境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2.发现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呈现出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天津G3钻孔(8 Ma至今)和苏北平原盐城ZKA4钻孔(~7.6 Ma)河湖相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的测试分析,利用新发现的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和以前建立的Ri/b指标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北方的干湿古气候变化。华北平原以及苏北平原的分子记录显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自上新世早期(约4.2~4.5 Ma)起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季风降水突然增加,气候变湿润,直至现在。这种以早上新世为界的干湿古气候变化规律与黄土高原及中国南海的记录一致,而与中部长江中下游的记录相反,即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华北及南海中南部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北部气候湿润(+);早上新世4.2 Ma之后这种模式发生反转。因此本研究认为自晚中新世起,中国东部的降雨模式呈现出南北一致而中部相反的“类三极模态”,且这种降雨模式在早上新世4.2 Ma左右发生反转,即从“-,+,-”变成“+,-,+”模式。根据中国东部现代年际和年代际降雨分布模式以及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本研究认为早上新世4.2 Ma左右中国东部降雨的“三极模态”发生的原因主要由赤道太平洋纬向和经向海温梯度自早上新世开始显着增加,导致西太平洋菲律宾上空对流活动增强所导致。此外,增强的Hadley环流以及Walker环流从赤道热带通过极地向的运输使得向北传播的水汽增多对早上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增强也有所贡献。微生物脂类指标所揭示的中国东部构造时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这种三极模态空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得到了古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由国外合作者完成)的支持,但这一驱动机制与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中国东部千年时间尺度三极模态干湿古气候的驱动机制(Zhang et al.,2018,Science)有较大差异。3.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记录,发现了C4植物在早上新世出现晚新生代以来的第二次扩张事件,提出了大气CO2浓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G3钻孔以及苏北平原ZAK4钻孔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3/C4植物演化历史,并与东亚其它地区以及全球各大陆同时期植被记录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C4草本扩张的机制。天津G3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出在4.1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且波动剧烈,盐城ZKA4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在4.5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两根钻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的指示了早上新世中国东部有一次明显C4草本扩张事件。这次C4草本扩张事件同样在黄土高原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中也有记录,说明具有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综合全球数据发现,早上新世的这次C4草本扩展事件在非洲、西亚、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同时期碳同位素记录均有显示。由此提出了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是一次全球性事件,且与晚中新世的第一次全球C4扩张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虽然晚中新世的C4扩张被认为可能与干旱化增强和火灾变多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本研究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推测这次全球C4扩张事件主要由大气CO2分压的长期降低所引起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光量子产率模型的支持,该模型显示,在早上新世,随着大气CO2分压以及温度的降低,很多地区的气候条件越过了有利于C4草本生长的阈值,特别是在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因此C4草本出现了再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党少华[7](2020)在《南海北部珊瑚记录的4.2ka气候事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影响人类早期文明演化的重要气候事件,4.2ka气候事件的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重建4.2ka气候事件期间热带海洋的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对于理解4.2ka气候事件的过程和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生长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西沙群岛和海南岛文昌海域的7块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样品作为材料,它们覆盖年代分别为4420-4312 a BP(YX10-60),4189-4112 a BP(YX10-38),4181-4177 a BP(WC45),4052-4005 a BP(YX10-12),3996-3978 a BP(WC92),3800-3793 a BP(WC94),和3775-3757 a BP(WC42)。基于所测量的骨骼生长率重建了年分辨率的海水表层温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基于测试的Sr/Ca值和δ18O值,重建了月分辨率的SST和海水表层盐度(SSS,Sea Surface Salinity)。对获得的SST和SSS数据进行插值处理、滤波分析、频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重建了南海北部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气候特征,获得以下结论:(1)生长率和Sr/Ca记录所重建的SST均显示在整个4.2ka气候事件期间其温度低于现代2℃,南海北部处于冷期。在该气候事件的早中期阶段(4500-4100 a BP),SST呈现下降趋势,但年代际波动较小;在该气候事件的晚期(4100-3800 a BP),年内、年际、年代际SST均呈现大幅度波动,波动幅度远高于现代。(2)基于海南岛文昌海域滨珊瑚中的Sr/Ca和δ18O记录,我们重建了当地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雨季变化。结果显示,南海北部在4.2ka气候事件的雨季主要发生在夏末-初冬时节(8-12月)和秋末-初春时节(11-3月),明显不同于现代(5-9月)。雨季的变化使得南海北部在当时呈现出“夏干冬湿”的气候特征。(3)基于珊瑚重建的SST变化,我们重建了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多尺度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活动。结果表明,4.2ka气候事件期间气候背景以持续性的La Nina态为主。但在4000a BP前后,气候在La Nina态和El Nino态之间频繁转换,SST呈现大幅度冷、暖波动,这可能与东太平洋型(极端型)El Nino事件骤然增多造成短时间内ENSO活动迅速增强有关。(4)ENSO活动是导致4.2ka气候事件的重要原因,表现在持续性的La Nina态气候背景叠加上两次短时间尺度的El Nino态气候突变。持续性的La Nina态气候不仅导致了当时的低温气候背景,也通过影响雨季变化造成毗邻区域出现夏季暖干、冬季冷湿的气候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叠加上突变的El Nino态气候导致当时旱、涝灾害频发,社会生产力下降,造成了当时诸多人类文明的衰落。

李楠楠[8](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王然军[9](2020)在《东帝汶海MIS10以来上层水温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的意义》文中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于全球影响加剧,气候变暖问题愈发受全球各界的关注,找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控制因素,揭示气候演化的规律,预测气候变化趋势已经成为当前气候研究学者们的共同理想与终极目标。帝汶海位于印度-太平洋暖池区南部,地处西太平洋暖池区西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越流贯穿其中,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调节着两大洋之间的水体和热量输送,同时,暖池区气候变化也会间接或直接地对高纬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帝汶海区MD98-2172岩芯的研究,利用古海洋学、气象学、海洋化学等方法,对于岩芯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和Uvigerina.peregrina的稳定氧同位素进行测定,通过与LR04对比调谐以建立年代地层框架;对于浮游有孔虫混合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Mg/Ca值的测定,重建了过去MIS10以来东帝汶海区表层水温度变化;对于温跃层水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Mg/Ca值的测定,重建了过去MIS10以来东帝汶海区温跃层水温度变化;通过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岩芯记录的表层水温数据做差值,探讨了MIS10以来暖池区范围与强度的变化;通过与日照量变化曲线、其他海区岩芯和南北极冰芯所测定的温度变化、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进行对比,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特点以及高纬与低纬地区气候变化的超前滞后关系,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MIS10以来东帝汶海区表层水温记录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与暖池核心区KX97322-4岩芯表层水温度记录对比显示,在MIS2、3、4、6、10期,两者间的温度差值较大,而这些都是相对较冷的阶段,说明在温度较冷的时期暖池区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与本地日照量变化曲线、极地冰芯气候记录和其他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变化以及海水氧同位素对比结果表明,MD98-2172岩芯表层海水温度记录与南极冰芯所记录的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其他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同样具有冰期旋回特征,频谱分析表明部分热带海区受低纬过程影响,具有明显的岁差周期,说明热带气候变化信号可能受低纬与高纬过程影响;热带海区表层水温明显超前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证明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并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而驱动高低纬地区气候变化可能是大洋环流与水团的作用。

刘景昱[10](2020)在《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晚上新世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北半球大陆冰盖消长为特征。北大西洋因靠近冰盖生成区且容易受到海洋-大气-冰冻圈相互作用的影响,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点靶区。本文以“Ruddiman’s冰筏碎屑(IRD)带”南缘的IODPU1312站位的沉积记录为研究对象,在利用高分辨率亮度数据辅助,将G.ruberδ18O调谐到LR04和U1308站位底栖δ18O记录以构建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应用浮游δ18O、δ13C、海洋表层温度(SST)、IRD、有孔虫化石组合、粒度等代用指标,追溯4.1 Ma以来U1312站位记录的重大古海洋学事件,并对区域环境演化做了讨论。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U1312站位记录对晚上新世以来的区域环境变化可以起到脉络清晰的监视器作用:研究站位在2.52 Ma首次出现IRD沉积,标志着北极冰盖的影响力可在气候敏感期扩展至中纬地区。在1.3–0.62 Ma期间,U1312站位记录响应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过程。研究站位0.9 Ma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IRD输入剧烈增加,体现了北半球冰盖的显着扩张。0.65 Ma以后U1312站位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的波动幅度变大,持续时间变长,IRD的数量和频率增加,并出现类海因里希事件,表明与特大冰盖和长期冰期相关的新的冰盖动力学模式已经建立并开始大规模主导区域环境。2、中更新世(1.3 Ma)以来U1312站位的SST演化主要受控于斜率和偏心率周期主导的轨道强迫,在此背景下的表层洋流重组和海洋锋面位置摆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总体而言,中更新世以来U1312站位主要受北大西洋流水团的持续影响,但在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24–22、MIS 12、MIS 8,SST明显降温,极地/亚极地水团入侵,IRD含量增加,说明此时北极锋可能移动至U1312站位附近甚至更南部的位置,表层环流发生重大重组。而在MIS 17、MIS 13、MIS 11和MIS 5的间冰期峰值期间,SST较为温暖,表明亚速尔锋面向北移动,亚热带水团对U1312站位的影响增加。3、站位记录所反映的重要异常事件及其控制因素值得重点关注。如MIS 16期间首次出现标志着类海因里希事件的哈德逊海峡来源的碎屑碳酸盐物质,且SST和IRD输入之间存在解耦,说明劳伦泰冰盖迅速扩张导致的冰山排放增加是触发类海因里希事件的首要因素。MIS 12期间经历了1.3 Ma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在冰消期的IRD中存在碎屑碳酸盐,且MIS 11期间异常温暖,可能响应了中布容事件,此时的驱动因素除了轨道强迫和洋流作用,还需要额外的气候机制。

二、The cooling fluctuation events during Holocene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cooling fluctuation events during Holocene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黔西南11.4~3.5kaBP植被和气候演化的泥炭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全新世以来贵州地区的气候演变过程及其突变性
        1.2.2 西南地区全新世植被过程
        1.2.3 全新世以来中国泥炭古环境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AMS~(14)C年代与沉积速率
        2.3.2 高分辨率岩芯扫描
        2.3.3 TOC、TN、含水率、干容重测定
        2.3.4 孢粉、炭屑分析
第三章 安龙泥炭AL18 钻孔年代框架及代用指标结果
    3.1 AL18 钻孔年代框架构建
    3.2 AL18 钻孔岩芯扫描结果
    3.3 AL18 钻孔TOC、TN、含水量、干容重结果及分析
    3.4 AL18 钻孔孢粉及炭屑结果
        3.4.1 主要孢粉类型及孢粉炭屑结果
        3.4.2 孢粉组合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3.4.3 物种多样性结果
第四章 安龙泥炭记录的黔西南11.4~3.5 cal.ka BP植被演化过程
    4.1 安龙地区常见植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4.2 11.4~3.5 cal.ka BP植被重建
    4.3 11.4~3.5 cal.ka BP植被多样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黔西南11.4~3.5 cal.ka BP气候演化及对比分析
    5.1 安龙泥炭多指标揭示的气候演化历史及区域对比
        5.1.1 安龙泥炭沉积特征及气候演化
        5.1.2 云贵高原区古气候演化对比
    5.2 安龙泥炭对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黔西南气候和植被演化驱动机制
    6.1 气候演化驱动机制
    6.2 植被对气候的响应和反馈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安龙泥炭主要孢粉类型图版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气候变化记录重建和珊瑚生物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索
        1.1.1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期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的意义及进展.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探索
    1.2 造礁珊瑚古气候重建中常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1.2.1 海表温度——δ~(18)O、Sr/Ca、Mg/Ca、Li/Mg
        1.2.2 海水盐度——Δδ~(18)O
        1.2.3 海水pH——δ~(11)B
        1.2.4 陆源输入和洪水事件——Ba/Ca、Mn/Ca、Y/Ca、REEs
        1.2.5 生物活动——δ~(13)C
    1.3 造礁珊瑚生物活动演变及古环境示踪的新型替代指标拓展
        1.3.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1.3.2 团簇同位素——Δ_(47)
        1.3.3 B/Ca与 δ~(11)B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特征时段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记录重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珊瑚样品
        2.2.2 珊瑚样品前处理
        2.2.3 U-Th定年与年龄框架建立方法
        2.2.4 地球化学分析
        2.2.5 数据计算及对比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公元初期时段重建结果
        2.3.2 青铜时代中期重建结果
    2.4 讨论
        2.4.1 公元初期南海北部的海表温度和水文特征
        2.4.1.1 珊瑚记录的适用性
        2.4.1.2 珊瑚Sr/Ca比值重建的SST记录
        2.4.1.3 基于珊瑚的 Sr/Ca和 δ~(18)O计算的 δ~(18)O_(sw)记录
        2.4.2 青铜时代中期西太平洋地区的快速降温事件
        2.4.2.1 珊瑚记录的可靠性
        2.4.2.2 与其他记录对比
        2.4.2.2.1 SST
        2.4.2.2.2 δ~(18)O_(sw)
        2.4.2.3 对中国朝代更替可能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浅水珊瑚骨骼锌和铜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指示意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珊瑚样品
        3.2.2 地球化学分析
        3.2.2.1 Zn和Cu元素含量分析
        3.2.2.2 Zn和Cu的化学分离
        3.2.2.3 δ~(66)Zn和 δ~(65)Cu测试
        3.2.2.4 Sr/Ca元素比值及δ~(18)O分析
        3.2.3 年龄框架建立
        3.2.4 气候和环境记录
        3.2.5 数据统计
    3.3 结果
        3.3.1 珊瑚骨骼Zn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3.3.2 珊瑚骨骼Cu元素及同位素测试结果
    3.4 讨论
        3.4.1 浅水珊瑚骨骼Zn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3.4.1.1 温度
        3.4.1.2 海水δ~(66)Zn变化
        3.4.1.2.1 河流输入
        3.4.1.2.2 生物吸收
        3.4.1.3 内部生物活动
        3.4.2 浅水珊瑚骨骼Cu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探索
        3.4.2.1 环境因子对月分辨率珊瑚骨骼Cu浓度和δ~(65)Cu组成的影响
        3.4.2.2 珊瑚生命效应对骨骼δ~(65)Cu组成的影响
        3.4.2.3 珊瑚骨骼δ~(65)Cu作为海水δ~(65)Cu示踪剂的可能性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早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环境研究综述
        1.1.1 全球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
        1.1.2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
    1.2 中国南方土壤沉积物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1.2.1 粘土矿物
        1.2.2 铁矿物
        1.2.3 地球化学
        1.2.4 生物标志化合物
    1.3 广西中西部地区考古遗址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及选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南宁盆地构造概况
        2.2.2 布兵盆地区域概况
第三章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X射线粉晶衍射(XRD)
        3.2.1 非定向片
        3.2.2 粘土矿物的提纯
        3.2.3 定向片的制备
        3.2.4 测试方法
        3.2.5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计算方法
    3.3 漫反射光谱测试(DRS)
        3.3.1 样品制备与测试条件
        3.3.2 铁矿物含量计算方法
    3.4 生物标志化合物
        3.4.1 有机质的萃取
        3.4.2 GC-MS测试
        3.4.3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测试
        3.4.4 LC-MS测试
    3.5 地球化学元素
        3.5.1 主量元素分析
        3.5.2 微量元素分析
第四章 广西西部地区布兵盆地更新世洞穴遗址土壤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4.1 早更新世布兵盆地么会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4.1.1 布兵盆地么会洞遗址概况
        4.1.2 么会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4.2 中更新世布兵盆地感仙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4.2.1 布兵盆地感仙洞遗址概况
        4.2.2 感仙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4.3 晚更新世布兵盆地陆那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4.3.1 布兵盆地陆那洞遗址概况
        4.3.2 感仙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4.4 小结
第五章 广西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石船头剖面气候指标特征
    5.1 南宁盆地石船头贝丘遗址概况
    5.2 非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5.3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5.3.1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5.3.2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特征
    5.4 铁矿物组合特征
        5.4.1 赤铁矿与针铁矿的一阶导数特征
        5.4.2 针铁矿与赤铁矿的二阶导数曲线特征
    5.5 地球化学特征
        5.5.1 主量元素组成特征
        5.5.2 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5.5.3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6 正构烷烃组成分布特征
    5.7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5.8 GDGTs组成分布特征
    5.9 小结
第六章 广西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石船头贝丘遗址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6.1 全新世南宁盆地古植被变化分析
    6.2 全新世南宁盆地元素记录的环境意义
    6.3 多指标记录的气候事件及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6.4 小结
第七章 广西中西部地区动物群和早期人类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7.1 环境变化对动物群活动的影响
    7.2 环境对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环境演化研究概况
        1.1.1 末次冰期研究概况
        1.1.2 Younger Dryas(YD)事件(12.8-11.7 ka)研究概况
        1.1.3 全新世(11.7 ka至今)适宜期研究概况
    1.2 火山口湖沉积气候学发展及现状
    1.3 国内孢粉气候学的发展及现状
    1.4 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6 工作量和技术路线
        1.6.1 工作量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现代植被类型
    2.2 样品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放射性碳测年
        2.3.2 花粉分析方法
        2.3.3 基于化石花粉数据的气候定量重建
        2.3.4 磁化率分析
        2.3.5 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C/N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深度-年代模型的建立
    3.2 五大连池GQ2钻孔指标分析结果
        3.2.1 GQ2钻孔花粉类型及组合特征
        3.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3.2.3 TOC、TN、磁化率和C/N分析结果
    3.3 五大连池TC2钻孔指标分析结果
        3.3.1 TC2钻孔的花粉类型及组合特征
        3.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3.3.3 基于化石花粉的定量重建结果
第四章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植被与气候变化
    4.1 五大连池火山口湖末次冰期(48-10 ka BP)沉积环境演化
    4.2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植被及气候特征
        4.2.1 五大连池地区典型花粉的气候指示意义
        4.2.2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植被特征
        4.2.3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气候特征
    4.3 不同区域记录对比及驱动机制探讨
        4.3.1 不同区域记录对比
        4.3.2 五大连池地区植被及气候变化机制探讨
第五章 五大连池地区YD期间植被与气候变化
    5.1 五大连池地区YD期间植被及气候特征
    5.2 区域记录对比
    5.3 驱动机制探讨
第六章 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变化
    6.1 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特征
    6.2 区域记录对比
    6.3 东北地区全新世降水变化机制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I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IV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中全新世和现代东亚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及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东亚季风边缘区研究进展
        1.2.1 东亚夏季风北界定义
        1.2.2 现代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3 全新世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章节安排和主要创新点
        1.4.1 章节安排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数据
        2.1.1 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
        2.1.2 降水资料
        2.1.3 海表温度数据
        2.1.4 土地覆盖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2.2.2 相关分析
        2.2.3 线性回归分析
        2.2.4 整层水汽通量
        2.2.5 有效自由度
        2.2.6 非绝热加热
        2.2.7 蒙特卡洛方法
        2.2.8 其他方法
    2.3 气候模式
        2.3.1 EC-Earth地球系统模式介绍
        2.3.2 模拟试验设计
        2.3.3 模拟结果评估
    2.4 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 现代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界新指标及其年际变化
    3.1 现有东亚夏季风北界指标的比较
    3.2 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界新指标的确定及其时空变化
    3.3 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气候-生态-地理分区的比较
    3.4 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界新指标与其他北界指标的对比
    3.5 东亚夏季风北界变化机制探讨
    3.6 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东亚季风边缘区年际西风-季风协同作用
    4.1 西风和东亚夏季风作用对季风边缘区降水的影响
    4.2 西风和东亚夏季风对季风边缘区降水的协同作用
        4.2.1 西风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的选取
        4.2.2 西风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分别与季风边缘区降水的关系
        4.2.3 西风-季风协同作用
        4.2.4 西风-季风相互作用
    4.3 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机制
        4.3.1 影响西风关键区西风变化的物理机制
        4.3.2 影响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物理机制
    4.4 构建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指数
    4.5 小结
第五章 蒙古高原与我国季风显着影响区夏季降水变化的联系及其原因分析
    5.1 蒙古高原降水特征
    5.2 蒙古高原夏季降水变化一致性空间范围探讨
    5.3 蒙古高原与季风边缘区降水一致性变化的物理机制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全新世轨道强迫与植被反馈作用对东亚夏季风北界的影响
    6.1 中全新世东亚夏季气候与植被特征
        6.1.1 中全新世东亚夏季气候特征
        6.1.2 中全新世东亚植被特征
    6.2 东亚夏季风北界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6.2.1 东亚夏季风北界变化特征
        6.2.2 东亚夏季风北界变化原因
    6.3 轨道强迫与植被反馈作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急流的物理机制
        6.3.1 轨道强迫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急流变化的物理机制
        6.3.2 植被反馈作用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急流变化的物理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演化
        1.2.2 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GDGTs的研究现状
        1.2.3 新生代晚期全球植被演化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青海湖区域概况
        2.1.2 天津G3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1.3 盐城ZKA4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GDGTs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2.3.2 GDGTs化合物的检测
        2.3.3 有机碳同位素前处理及测试
        2.3.4 其它测试
第三章 现代河湖沉积物GDGTs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指示意义
    3.1 序言
    3.2 古菌iso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2.1 古菌isoGDGTs在湖泊及河流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3.2.2 古菌isoGDGTs化合物及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
    3.3 干湿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适用性
        3.3.1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GDGT-0/Cren与水深的关系
        3.3.2 GDGT-0/Cren在现代湖泊中与季节性降雨的关系
        3.3.3 GDGT-0/Cren在现代湖沼环境中的变化
    3.4 细菌br 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4.1 细菌br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3.4.2 brGDGTs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3 不同环境下影响brGDGTs指标的因素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4.1 序言
    4.2 GDGTs指标重建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2.1 GDGTs化合物在G3和ZKA4钻孔中的分布
        4.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3 8Ma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空间变化模式
    4.4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4.4.1 现代中国东部降雨“三极模式”及机制简介
        4.4.2 早上新世中国东部干湿古气候变化的机制初探
    4.5 晚中新世以来西风区与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被演化反映的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5.1 序言
    5.2 8Ma以来C_3/C_4植物在中国东部的演化
        5.2.1 有机碳同位素在天津G3钻孔以及ZKA4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5.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_3/C_4植物演化
    5.3 上新世全球C_4植物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5.3.1 上新世全球C_4扩张记录
        5.3.2 pCO_2的降低引起上新世C_4植物的全球扩张
    5.4 上新世之后东亚季风区草本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南海北部珊瑚记录的4.2ka气候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4.2ka气候事件及其研究意义
    1.2 4.2ka气候事件的研究进展
        1.2.1 4.2ka气候事件的分布
        1.2.2 4.2ka气候事件的起止时间
        1.2.3 4.2ka气候事件的温度变化特征
        1.2.4 4.2ka气候事件的水文变化特征
        1.2.5 4.2ka气候事件驱动机制的争议
    1.3 热带气候在4.2ka气候事件中的研究意义
    1.4 珊瑚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与意义
    1.5 本研究目的、创新点及数据量统计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数据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情况
    2.1 研究区气候概况及选点依据
        2.1.1 西沙群岛永兴岛海域
        2.1.2 海南岛文昌海域
    2.2 研究样品介绍
第三章 4.2ka气候事件期间西沙海域珊瑚生长率记录的SST变化及其所反映的ENSO活动
    3.1 南海珊瑚生长率研究现状
    3.2 珊瑚生长率的测量
    3.3 西沙海域珊瑚生长率的影响因素
    3.4 西沙海域4.2ka气候事件期间珊瑚生长率-SST的阶段性特征
    3.5 西沙海域4.2ka气候事件期间SST的频谱特征和驱动分析
    3.6 西沙海域对4.2ka气候事件期间ENSO活动的响应与记录
        3.6.1 西沙海域对ENSO活动的响应方式
        3.6.2 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ENSO活动状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4.2ka气候事件期间西沙海域珊瑚Sr/Ca-SST分析及其所记录的ENSO变化
    4.1 珊瑚Sr/Ca记录SST变化的原理
    4.2 珊瑚Sr/Ca的实验分析与数据的校准和插值
        4.2.1 实验分析过程
        4.2.2 实验数据的校准
        4.2.3 数据的插值
    4.3 珊瑚Sr/Ca温度计
    4.4 SST重建结果及变化特征
        4.4.1 SST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4.4.2 SST变化的频谱特征
    4.5 ENSO活动的重建及其对亚洲季风的影响
        4.5.1 ENSO活动的重建
        4.5.2 4000aBP时期亚洲季风系统的减弱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4.2ka气候事件期间文昌海域珊瑚记录的雨季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5.1 重建文昌地区4.2ka气候事件时期雨季变化的意义
    5.2 珊瑚重建雨季变化的原理介绍
    5.3 珊瑚样品的处理与实验方法
        5.3.1 样品的预处理与取样
        5.3.2 珊瑚样品Sr/Ca实验分析
        5.3.3 珊瑚样品δ~(18)O的分析
    5.4 雨季变化的重建与论证
        5.4.1 SST和 SSS的重建
        5.4.2 SST和 SSS数据的插值处理
        5.4.3 SSS和降雨的关系
        5.4.4 SST和 SSS相位关系的计算
        5.4.5 温度与降水的解耦关系
    5.5 雨季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与ENSO事件间的联系
        5.5.1 ENSO信号的提取
        5.5.2 ENSO的变化模态分析
        5.5.3 ENSO模态强迫雨季变化的驱动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4.2ka气候事件的驱动机制
    6.1 珊瑚记录的多尺度SST变化
    6.2 ENSO活动对4.2ka气候事件的驱动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地貌
    2.4 气候与水文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东帝汶海MIS10以来上层水温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存在问题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背景
    2.1 帝汶海地质特征
    2.2 温盐特征
        2.2.1 温度特征
        2.2.2 盐度特征
    2.3 洋流与水团特征
        2.3.1 洋流特征
        2.3.2 水团特征
    2.4 现代ENSO、季风与海水温盐的响应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有孔虫样品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AMS~(14)C测年
        3.3.2 稳定氧同位素分析
        3.3.3 Mg/Ca值测试
        3.3.4 频谱分析
第四章 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
    4.1 AMS~(14)C测年
    4.2 氧同位素期次的划分
第五章 研究结果
    5.1 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
    5.2 上层海水温度重建
        5.2.1 浮游有孔虫Mg/Ca
        5.2.2 Mg/Ca古水温转换
        5.2.3 表层水古温度
        5.2.4 温跃层水体古温度
第六章 东帝汶海区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意义
    6.1 MIS10 以来全球气候演化特征
    6.2 MIS10 以来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的暖池强度变化
    6.3 东帝汶海区表层海水与高纬海区的温度相关性探究
        6.3.1 MD98-2172 岩芯记录的SST与南极温度对比
        6.3.2 高低纬地区驱动因素与相关关系探究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重要专有名词的中英文名称及缩写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1.3.1 晚上新世的北大西洋古气候研究现状
        1.3.2 第四纪的北大西洋古气候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1.7 论文章节概要
    1.8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IODP306 航次介绍
        2.1.1 U1312 站位介绍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区域古气候背景
    2.3 区域现代海洋学背景
        2.3.1 区域水平环流
        2.3.2 区域垂向环流
3 材料
    3.1 材料来源
    3.2 岩性概况
    3.3 岩性单元划分
    3.4 小结
4 方法
    4.1 稳定同位素
    4.2 冰筏碎屑记数
    4.3 重建海洋表层古温度
        4.3.1 重建海洋表层古温度的方法回顾
        4.3.2 Mg/Ca比值重建古温度
        4.3.3 MAT技术重建古温度
    4.4 重建古海水δ~(18)Osw
    4.5 重建海洋表层古盐度
    4.6 有孔虫鉴定与计数
    4.7 粒度实验
    4.8 热释光实验
        4.8.1 空气环境下测定全岩样品热释光
        4.8.2 空气和CO_2环境下测定浮游有孔虫壳体热释光
5 U1312B孔的年代学
    5.1 年龄控制点的选择
    5.2 年代框架的建立
    5.3 沉积速率估算
6 U1312 站位的古海洋学指标特征
    6.1 稳定同位素
    6.2 冰筏碎屑
        6.2.1 冰筏碎屑的成分
        6.2.2 冰筏碎屑的含量
    6.3 海洋表层古温度
    6.4 古海水δ~(18)Osw与表层盐度
    6.5 有孔虫组合
    6.6 粒度变化特征
    6.7 热释光指标特征
7 U1312 站位指标反应的若干古海洋学变化
    7.1 IRD的首次出现及北极冰盖的影响力
    7.2 U1312 站位记录的海因里希事件与类海因里希事件
        7.2.1 末次冰期的海因里希事件
        7.2.2 更早的冰期记录中的类海因里希事件
    7.3 中更新世以来SST变化与表层洋流变迁
    7.4 SST的长期演化趋势与可能的驱动机制
    7.5 热释光作为潜在的古海洋学指标的讨论
        7.5.1 深海沉积物的热释光发光源
        7.5.2 深海沉积物的热释光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8 晚上新世以来北大西洋区域古海洋环境演化
    8.1 4.1-3.1Ma晚上新世的温暖期的气候波动
    8.2 3.1-2.5Ma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显着降温与北半球大冰期的开始
    8.3 2.5-1.3Ma早更新世的气候波动和1.5Ma左右的气候转型
    8.4 1.3 Ma至今中晚更新世的气候变化
        8.4.1 1.3-0.62 Ma期间区域环境变化及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8.4.2 0.62Ma以来区域环境变化与中布容事件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The cooling fluctuation events during Holocene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黔西南11.4~3.5kaBP植被和气候演化的泥炭记录[D]. 杨欢.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造礁珊瑚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晚全新世气候记录重建及生物活动替代指标探索[D]. 肖杭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D]. 程柳菱.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D]. 刘孝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中全新世和现代东亚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及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机制研究[D]. 陈婕. 兰州大学, 2021(09)
  • [6]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D]. 卢佳仪.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南海北部珊瑚记录的4.2ka气候事件[D]. 党少华. 广西大学, 2020(03)
  • [8]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9]东帝汶海MIS10以来上层水温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的意义[D]. 王然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D]. 刘景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  ;  

中国热带地区全新世降温波动事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