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低谷”现象

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低谷”现象

一、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纪维宠[3](2021)在《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城市托育服务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底,为进一步刺激人口增长,我国开始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但政策实施初衷并未实现,全国人口无论是在出生总量还是出生率,都呈现下滑趋势,我们所想象的那种人口井喷式爆发增长并未出现,政策效果不够明显。之所以这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不敢生”“生不起”两个方面。这暴露出了我们国家在托育方面存在短板,部分家长对于婴幼儿照料成本、照料时间等存在顾虑,所以生育意愿不够强烈,人口增长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制定了系列相关政策,提高托育服务水平。党的十九大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文件,都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提出了相关要求。可以说,0-3岁婴幼儿托育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层面统筹考虑的问题。为此,该研究对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城市托育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选择济南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目前制约托育服务正常推进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解除托育服务困境。研究首先对全面二孩背景下城市托育服务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研究,对国外以及国内在城市托育服务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内容概括分析,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总结。同时,分析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在概念界定方面,主要对托育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生育友好环境建设总结;理论基础上面,从公共物品理论、儿童福利、社会公平等角度论述;在本部分还梳理了我国托育服务的历史,为下文打下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从济南托育服务兴起、服务机构、规模、数量、主要措施等方面对济南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并深入一线托育机构展开调查,对全市在托育服务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更好的总结、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在0-3岁托育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国外方面,主要以美国、日本为例,国内则以武汉、上海两个城市为例,对相关经验及做法进行了总结提炼和对比评价。针对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当前我国城市托育服务工作整体水平,提出了系统性的对策建议。

贾佳[4](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海燕[5](2020)在《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一直处在一种“拿来主义”“泛娱乐化”的状态中,同时原创乏力、同质化困境已经成为电视行业面临的一个长期难以摆脱的困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以及国家相关文化政策的推进,各大电视台加强了电视文化节目制作的力度,电视荧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视文化节目,这其中以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为代表,一经推出便受到一致好评。2016年底推出的朗读类节目《见字如面》,被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2017年,央视又推出了收视口碑双丰收的《朗读者》等节目,真正意义上带动了该类型节目的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进入2.0时代。尤其是以《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为代表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成为文化综艺市场上一个崭新的亮点。它们将“朗读”作为一种单独的形式搬上电视荧屏,并搭配访谈、轻表演等形式,改变了观众对于传统读书节目的刻板印象,它们所传递的朗读文化、民族精神被观众认可,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崛起也预示着“内容时代”的到来。本文将以朗读类节目代表《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为例,将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与传统的读书类文化节目进行归纳整理,从多个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特色和创新点,并分析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目前面临的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李慧[6](2020)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研究 ——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兼具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实践素养形成的核心途径;实践教学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达成实践教学目标、生成师生实践能力的活动体系或过程。护理专业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并学会运用其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因此,实践教学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及恰切地运用护理批判性思维,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改进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梳理有关文献,界定“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相关概念,了解关于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有文献进行评述。第二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并对诸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予以阐述。第三部分,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T卫生职业学校的管理者、护理专业教师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总结现存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第四部分,针对T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和管理问题,从强化教师个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学校实践教学标准建设、完善社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层面提出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做“双师型”教师;完善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组织、构建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制度和评价标准、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政府加大推动力度、加深与医院配合力度、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良性互动等改进对策。

于晨[7](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认为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李天航[8](2019)在《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研究 ——基于教师企业实践的个案剖析》文中研究表明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服务企业技术革新需要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用”结合为载体,以提升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为目的。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可感知整个工作流程、体验技能应用情境、积累职业岗位实践经验。这既是高职院校教师掌握工作世界动态发展的绝佳机遇,又是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要途径。学术界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国际经验、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实施现状、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政策、考察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演变情况。由此可见,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制度层面对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进行探讨,然而,对企业实践的主体——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应有关注。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他们深嵌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时空结构中,持续地在企业场域中建构着多重身份。来自成人教育领域的转化学习理论以触发性事件为起点,以批判性反思为核心,以获得改变为目的,实质是学习者在新的环境或任务中形成新的意义观点并以此指引未来行动。转化学习蕴含着深刻性、实践性、经验性等特征与教师主体性学习身份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这一理论为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打开新的思路,转化学习就暗含在教师企业实践之中。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就是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受触发性事件影响,质疑、检视原有意义观点,通过批判性反思形成新的认知的、社会语言的和个体心理的意义观点,摆脱旧观念的束缚积极投身于企业实践的过程。本研究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研究的绪论,由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创新点等内容组成,旨在提出本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试图从中推导出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与转化学习的理论阐述,通过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转化学习的理论源泉、核心概念等方面进行介绍,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个案呈现,结合初始访谈情况本研究最终选取四位高职院校教师,分别对他们的企业实践经历进行详细论述,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点。第四部分是在个案呈现的基础之上,对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过程、特点、方式和阻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具有情境性、质变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往往采用自我导向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个人对触发性事件敏感度低、已有经验的消极影响、批判性反思能力不强、理性对话能力不高是阻碍其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一大因素;企业方面制度失衡、未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谐氛围缺失、“重要他人”的指导不到位,是阻碍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另一因素。第五部分是针对前一部分提出的阻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策略。对于策略的探讨,本研究又细分为三方面,分别是教师个人方面应增强触发性事件敏感度、激活与梳理经验、提高批判性反思能力、提升理性对话能力;企业方面应推动制度建立、丰富学习资源供给、营造和谐氛围、加强专业指导;学校方面应做好遴选企业工作、灵活组织企业实践形式等工作。

陈茜[9](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张宇[10](2015)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文中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启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篇章,是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举措,意在重新调整和配置资源与利益格局,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理念,注重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利益受损群体,失地农民深陷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困境和精神囹圄,是社会转型的“深层次被动型边际人”,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阻碍。本研究旨在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丰富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树立教育补偿的现代化功能,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系统,破解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使失地农民获得现代城市生存、发展和共同生活所需的资本和能力,具备现代性的人格特质,由社会发展阻力转化为社会进步的人口红利。循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坚持描述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辅以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借鉴了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性及其过程中人的现代性的地位与表征,从历史和现实国情全面考察了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提出将职业教育补偿作为失地农民补偿的创新性和补充式方案,论证职业教育补偿之于失地农民生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合理性和适切性,阐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体现和表征,明确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实施方式,及其教育内容,并尝试构建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思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包容性、理性化和专业化等人格特质。第二,与传统农民和农民工群体不同,失地农民群体具有深层次被动型的边际性,表现出行为失范、角色认知混沌冲突、心理冲突及价值困境等“边际性”危机。第三,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具有损害矫正和资源分配正义两个维度,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切性,主要通过资本构建和资本转换两个方式实现其价值,是破解失地农民边际性困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第四,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及非政府组织三大体系组成,为失地农民群体提供专业知识及技术、职业伦理与道德及市民行为规范等内容。第五,提升职业教育公信力,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补偿框架,提升职业教育现代性是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得以实施的思路。

二、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城市托育服务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托育服务
        2.1.2 基本公共服务
        2.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1.4 生育友好环境建设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儿童福利理论
        2.2.3 社会公平理论
        2.2.4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3章 济南市托育服务现状和问题探索
    3.1 我国托育服务历史和现状分析
    3.2 济南市托育服务的现状
        3.2.1 济南市托育服务发展背景
        3.2.2 济南市托育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3.2.3 济南市托育服务保障措施
    3.3 济南市托育服务制约因素调研
        3.3.1 市场层面
        3.3.2 师资方面
        3.3.3 地方政府层面
第4章 国内外0-3 岁托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比较
    4.1 国外托育服务历史和政策内容体系
        4.1.1 美国托育服务历史和政策内容体系
        4.1.2 日本托育服务历史和政策体系
    4.2 国外托育服务比较
        4.2.1 国外托育服务共性
        4.2.2 国外托育服务差异
    4.3 国内托育服务的模式及经验
        4.3.1 武汉市托育服务措施
        4.3.2 上海市托育服务措施
    4.4 国内托育服务比较
        4.4.1 国内托育服务共性
        4.4.2 国内托育服务差异
    4.5 国内外托育服务优秀经验总结
        4.5.1 树立先“兜底”再“普惠”理念
        4.5.2 鼓励多元参与
        4.5.3 完善服务规范
        4.5.4 理顺管理机制
        4.5.5 改变“重教轻保理念”
第5章 完善城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政策法规提供制度性保障
        5.1.1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5.1.2 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5.1.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5.1.4 规范托育服务监管机制
        5.1.5 丰富创新运作机制
    5.2 协同发展托育服务
        5.2.1 推动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
        5.2.2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托育建设
        5.2.3 探索政府购买托育服务建设
    5.3 明确托育服务的标准指标体系
        5.3.1 明确人才培育标准
        5.3.2 明确托育机构安全建设标准
        5.3.3 明确托育服务的课程标准
结论和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解释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
        二、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文化类综艺节目
        二、关于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
        三、关于《见字如面》和《朗读者》
第一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特征
    第一节 朗读类文化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996 年-2004 年)
        二、低迷期(2004 年-2011 年)
        三、转折期(2011 年-2016 年)
        四、爆发期(2017 至今)
    第二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兴起动因
        一、政策支持
        二、行业需求
        三、观众诉求
    第三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特征
        一、知识性
        二、思想性
        三、参与性
第二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形态创新研究
    第一节 节目定位
    第二节 节目环节设置
        一、节目构成
        二、节目板块
    第三节 节目舞美设计
    第四节 节目内容创新
        一、主题选择
        二、文本内容
    第五节 节目主体角色
        一、主持人的选择
        二、嘉宾的选择
第三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与策略
    第一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
        一、经典文本“满足”受众“需求”
        二、以优秀节目树立社会价值导向
    第二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传播方式的创新
        一、新媒体推广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
        三、故事化、情感化营销
第四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问题及策略
    第一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困境
        一、创作突破有困难
        二、模式化困局
        三、泛娱乐化倾向
        四、口碑与效益不成比例
    第二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一、融合多种节目形态
        二、提升节目文化内涵
        三、整合传播渠道
        四、树立品牌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研究 ——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实践能力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自实践教学
        (三)重视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护理专业教师
        (二)实践教学
        (三)实践教学能力
        (四)实践教学能力管理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一)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三、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行为科学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四、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现状调查
    一、T卫生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方法
        (四)调研问卷编制
        (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调查情况分析
        (一)基本资料分析
        (二)专业素养情况
        (三)教学能力情况
        (四)拓展能力情况
    四、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第四章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现存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现存问题
        (一)教师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社会层面
    二、成因分析
        (一)教师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社会层面
第五章 改进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教师个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三)争做“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学校实践教学标准建设
        (一)完善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组织
        (二)构建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制度
        (三)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标准
        (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五)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三、社会层面
        (一)政府加大推动力度
        (二)加深医院与学校合作力度
        (三)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良性互动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 2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 3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访谈提纲(管理者版)
附录 4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访谈提纲(教师版)
致谢
个人简历

(7)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二、政策变迁
        三、政策场域
        四、政策学习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层面
        二、分析技术层面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一、政策场域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二、理论预设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研究 ——基于教师企业实践的个案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永恒的主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二)时代的诉求:企业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现实的拷问: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面临新旧角色冲突
        (四)理论的启迪:转化学习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转化学习的相关研究
        (二)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相关研究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方案制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转化学习理论阐释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高职院校教师
        三、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
        四、转化学习
    第二节 转化学习理论阐释
        一、转化学习的理论源泉
        二、转化学习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个案呈现
    第一节 吴老师的个案呈现
        一、走马观花过一遍
        二、去企业学习BIM
        三、成为项目负责人
        四、做庞杂的项目
        五、企业实践后续希冀
    第二节 袁老师的个案呈现
        一、“逃离”电厂
        二、检测要一丝不苟
        三、习惯上夜班
        四、对质检专业信心十足
    第三节 薛老师的个案呈现
        一、被莫名其妙针对
        二、在培训中学习
        三、负责琐碎的表格
        四、感受压抑的公司氛围
        五、“不适合在企业”
    第四节 步老师的个案呈现
        一、体验快节奏的酒店生活
        二、迎接复杂的“对内英语”
        三、适应不同经理的处事风格
        四、对酒店业新解读
第三章 剖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基于个案的呈现
    第一节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过程
        一、吴老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过程
        二、袁老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过程
        三、薛老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过程
        四、步老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过程
    第二节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特点
        一、情境性
        二、质变性
        三、个体差异性
    第三节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方式
        一、自我导向学习
        二、合作学习
第四章 阻碍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的因素——基于个案的呈现
    第一节 教师个人方面
        一、对触发性事件敏感度低
        二、已有经验的消极影响
        三、批判性反思能力不强
        四、理性对话能力不高
    第二节 企业方面
        一、制度失衡
        二、和谐氛围缺失
        三、学习资源针对性差
        四、“重要他人”的指导不到位
第五章 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个人方面
        一、成为“返乡的陌生人”:增强触发性事件敏感度
        二、成为“经验学习者”:激活与梳理经验
        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提高批判性反思能力
        四、成为“实践共同体成员”:提升理性对话能力
    第二节 企业方面
        一、建立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治理制度
        二、营造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和谐氛围
        三、丰富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学习资源供给
        四、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专业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第一节 选点理由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一、子腊村的生态
        二、子腊村的生产
        三、子腊村的生计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一、子腊村的民族
        二、子腊村的文化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立意
        1.1.1 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1.1.2 丰富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
        1.1.3 树立教育补偿的现代化功能
        1.1.4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系统
    1.2 研究背景
        1.2.1 城镇化路径选择之惑
        1.2.2 失地农民生存发展之忧
        1.2.3 社会公正与教育公平之呐喊
    1.3 文献综述及研究趋势
        1.3.1 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
        1.3.2 失地农民及其城市适应性
        1.3.3 补偿及教育补偿的研究
        1.3.4 新型城镇化与教育发展的互动
        1.3.5 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
        1.3.6 已有研究简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新型城镇化
        1.4.2 失地农民
        1.4.3 教育补偿
    1.5 研究视角、思路与内容
        1.5.1 基本视角
        1.5.2 总体思路
        1.5.3 内容框架
    1.6 研究的基本原则
        1.6.1 研究遵循的方法原则
        1.6.2 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1.7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人的现代性: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2.1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2.1.1 人口集聚高速化
        2.1.2 生产方式工业化
        2.1.3 注重发挥教育价值
    2.2 人的现代性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2.2.1“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导向
        2.2.2“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2.3 人的现代性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2.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2.3.1 主体性
        2.3.2 包容性
        2.3.3 理性化
        2.3.4 专业化
第三章 边际性: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困境
    3.1“边际性”的内涵
        3.1.1 双重性
        3.1.2 过渡性
        3.1.3 动态性
    3.2 深层次被动型边际性:失地农民的人格特质
        3.2.1 深层次边际性
        3.2.2 被动型边际性
    3.3 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
        3.3.1 行为失范
        3.3.2 角色认知混沌冲突
        3.3.3 心理冲突明显
        3.3.4 价值困境
第四章 职业教育:补偿失地农民的方式
    4.1 职业教育补偿的意涵
        4.1.1 补偿的内涵
        4.1.2 职业教育补偿的意涵
    4.2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维度分析
        4.2.1 损害矫正
        4.2.2 资源分配正义
    4.3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合理性
        4.3.1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是得其应得
        4.3.2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是平等价值取向的重要反映
        4.3.3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是补差公正的重要体现
    4.4 职业教育补偿的适切性
        4.4.1 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包容性
        4.4.2 现代职业教育的人人性
        4.4.3 现代职业教育的延伸性
        4.4.4 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
        4.4.5 现代职业教育的渗透性
    4.5 资本构建与转换: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体现
        4.5.1 资本及资本转换
        4.5.2 职业教育在失地农民资本转换和构建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第五章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及范围
    5.1 政府: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主导者
        5.1.1 国家征地造成失地农民困境
        5.1.2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异引致失地农民困境
        5.1.3 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职责
        5.1.4 职业教育的正向溢出效应
        5.1.5 政府进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范围
    5.2 企业与学校: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重要实施者
        5.2.1 学校参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必然性
        5.2.2 企业参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应然性
        5.2.3 企业与学校补偿的范围
    5.3 非政府组织:失地农民教育补偿的重要参与者
        5.3.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性质
        5.3.2 非政府组织对失地农民实施职业教育补偿的适切性
        5.3.3 非政府组织的补偿范围
第六章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内容及其实施方式
    6.1 专业知识和技术
        6.1.1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表征
        6.1.2 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内容
        6.1.3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实施方式
    6.2 职业伦理与道德
        6.2.1 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表征
        6.2.2 职业伦理与道德的内容
        6.2.3 失地农民职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
    6.3 市民行为规范
        6.3.1 市民行为规范的内涵及表征
        6.3.2 市民行为规范的内容
        6.3.3 市民行为规范的实施方式
第七章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思路
    7.1 提升职业教育的公信力,增强失地农民参与的主动性
        7.1.1 塑造品牌意识,重新树立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
        7.1.2 强化政府功能,弥补制度政策的缺位
        7.1.3 加强二元互动,保障信息外向传导途径畅通
    7.2 构建完善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框架
        7.2.1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类别结构
        7.2.2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层次结构
    7.3 提升职业教育现代性,确保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效果
        7.3.1 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现代思想和观念
        7.3.2 改革职业教育内容
        7.3.3 丰富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1 调研社区(或村)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观察指南
致谢

四、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城市托育服务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纪维宠.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研究[D]. 朱海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研究 ——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D]. 李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8]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转化学习研究 ——基于教师企业实践的个案剖析[D]. 李天航.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D]. 张宇. 天津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低谷”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