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综合国力——为经济效益、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工程

努力提高综合国力——为经济效益、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工程

一、为提高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为经济效益纵深行、服务质量大写真、社会效益工程而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兰娟[1](2017)在《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瑜伽起源于古代印度。20世纪60年代,现代瑜伽诞生,并逐渐演化为备受人们推崇的大众健身方式,被视为时尚与健身的代名词而风靡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瑜伽以气功的形式在中国传播,习练瑜伽的热潮悄然兴起。进入21世纪,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瑜伽进一步以健身的形式流行于我国,世界上大多数瑜伽流派相继在国内出现,瑜伽健身场所分布各大、中、小城市,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增设了瑜伽课程,一些体育院校开始培养专业瑜伽教师,瑜伽练习人口遍布全国各地,瑜伽热持续升温。本课题在全民健身视域下,以校园瑜伽和瑜伽健身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跨文化传播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利地图分析、数理统计等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与逻辑推理法,严格遵循“描述现象—发现问题—阐明机理—理论与实证分析—形成结论与建议”的科学研究范式,将瑜伽服务于我国全民健身的契合性、国内瑜伽传播的文化特征、校园瑜伽的组织管理与开发应用、瑜伽健身市场的供需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瑜伽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因素、科学化发展实施策略等关键要素凝集为一个整体,在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语境下,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探寻瑜伽在中国发展的支持要素,论证瑜伽与我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实动因的契合度,深度分析瑜伽在我国校园与市场化发展状况,剖析国内瑜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瑜伽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瑜伽虽然起源于印度,然而中印两国自古毗邻而居的地缘优势,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彼此悠久灿烂文明发展史同属大河文明的本质,造成两国在生活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人文理念及文化气质方面具有同质性、相通性乃至相似性等多种“类同”因素,致使中印人民极易形成互为钦佩敬仰的文化认同心理。再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瑜伽在国内特有的社会性别文化建构过程,推动了瑜伽以一项运动的形式在我国大众健身人群(特别是女性群体)普及推广。2.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实质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与新形势下鲜明时代特征有机融合的再次重点诠释与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政府在思想和制度层面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历史推进过程,都是在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继承、发展、补充和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期“体育观”中所提出的“体育强国梦”,让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事业迎来空前发展机遇。积极推广瑜伽运动在中国的普及,无论与转变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式理念、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还是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及扩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缓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主要矛盾,以及体育作为公共外交主要载体形式等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动因,均具有非常高的契合度。3. 1985年至今,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诸多变量对瑜伽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出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传播主体的多元性;瑜伽的传播内容逐渐由最初单纯模仿西方国家的体位法练习,初步呈现出与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趋势;传播媒介形成了多媒体、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化传播结构;通过细化瑜伽受众,瑜伽传播受众的普遍性更加广泛;传播效果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等主要特征。4.进入21世纪,瑜伽主要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健身的传播形式在国内流行,衍生出了校园瑜伽和健身瑜伽两种类型,以及以太极瑜伽为典型代表的一些包含了很多中国传统体育元素的多种练习方式。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已被人们广为认同的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或称大众体育、群众体育)这个三分之说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校园瑜伽隶属于学校体育范畴,健身瑜伽则隶属于大众体育范畴,两者目前均处于发展上升期阶段。瑜伽已经具备成为我国正式开展体育项目的发展潜质与群众基础。5.从组织化程度、普及规模和开发深广度审视,高校是我国校园瑜伽推广的主阵地,瑜伽的教育价值受到广大参与师生较为一致的认可。中青年人群是国内健身瑜伽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并逐步渗透到社会其他各阶层不同年龄段人群。随着我国“瑜伽热”辐射范围的持续延伸,瑜伽修身养性、减压静心、强身健体等积极功效得到进一步挖掘,部分男性人群已有兴趣加入瑜伽健身行列,国内多年以来瑜伽运动参与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特征,正呈现出初步改观的迹象。6.尽管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瑜伽健身领域技术创新实力最强国家,但中国已处于正在追赶的第二集团领头地位。其他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瑜伽行业技术创新实力,并没有比我国展现出明显的科技竞争综合优势。近年来,国内瑜伽专利申请活动日益活跃,中国瑜伽专利申请数量已排名全球首位。瑜伽专利申请人在技术领域的方向选择上能基本符合该行业的世界发展趋势,瑜伽健身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品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7.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瑜伽在我国普及推广的主要动力因素可以分为基础动力、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三个方面。但国内校园瑜伽和健身瑜伽市场在多年以来的实践发展进程中,依然面临着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市场运营秩序较混乱、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有待提高、课程内容体系建设较薄弱等一些主要的阻力因素牵制。因此,基于全民健身视域,瑜伽在我国科学化发展的实施策略应该包括:(1)透彻理解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价值取向,加强对瑜伽的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建设;(2)客观认识大众瑜伽健身需求的迫切性,科学规范瑜伽健身市场;(3)扩大健身瑜伽师资队伍数量,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4)构建适合不同人群的多元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有机结合;(5)拓宽瑜伽学术研究和专利研发视域,加强多边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6)论证各种瑜伽技术流派融入中国元素的可行性,夯实我国瑜伽本土化发展实践基础。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3](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周维现[4](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李影[5](2012)在《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中国人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了中国人实现享有充分人权而不懈探索和奋斗。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了为中国人争国权的奋斗历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人权的新纪元,再到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人权得到了最高层次的保护,这一历程中,中国政府从避谈人权到称其为“伟大名词”,再到“人权入宪”,每一节点都是中国人权史上的转折,标志着人权可以成为一个话语点,由它衍生更多的研究并开创更广阔的人权局面。这一过程历经起伏,走了一条中国式的人权道路。追溯一种行为的发生、发展,要溯源到思想,中国式人权受中国式人权思想的支配,中国人用符合自己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表达自己的人权思想——以人为本。虽然“人权”一词在中国出现得比较晚,但保障人权的实践我们早已有之。一直以来我们用“以人为本”来考量党的执政能力,考量社会的民主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尽管“人权”这个词中国曾经少许触及,但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都在以中国的表达方式渐行渐近地推进中国的人权建设,使中国社会更加公正和谐,使人民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本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阐释以人为本是中国人权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成为中国人权思想,指导中国人权建设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一方面涵盖了西方近代人权的基本理念,使自由、平等、人道主义这些人权的基本理念在以人为本中都得以体现,形成中国式人权思想。另一方面以人为本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实现了现代转化。可以说,它既有西方人权理念的基本要素,同时也闪现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灵光。第二章探讨以人为本理念下中国人权观与西方人权观的差异性。中西方在追求人权的道路上同样追求人的自由与平等,也都遇到了挫折,但两者由于历史传统、政治文化、社会背景等等原因,使两者在人权观上存在巨大差异,即使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框架下,也存在不同的理解与侧重。如以“什么人”为本体现人权主体上的差异性,西方强调个人的人权,中国关注集体的人权;以人的“什么”为本体现人权内容上的差异性,西方重视公民政治权利,中国突出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等等。第三章梳理总结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中国人权建设60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主要体现在:经济权利日益得到保障;政治权利逐步得以实现;文化权利不断丰富和发展;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前所未有地得到尊重。当然我们在一方面向世人展示中国60多年来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一些问题,如物质生活发展水平还存在过大差距性;公民自由民主权利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现有的文化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公民所要求的文化生活水平;尊重和保护好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利益还有待继续提高。第四章思考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来加强中国人权建设。从分析人权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入手,我们进一步探讨加强人权建设的现实路径: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中国人权意识的增强;立足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推动政治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序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不断满足公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使一切人合法的、合规律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结语部分从历史发展与现实路径分析中总结中国人权道路的经验。这包括:人权事业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同步发展;在开放交流中,对人权的理解保持求同存异;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互动中推进人权事业。综观中国60多年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权辉煌磅礴的发展画卷,站在以人为本的视角审视中国人权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权逐渐进步的历史,尽管其中有不足,但在梳理中国人权建设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主动把握人权话语权,凸显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朱德友[6](2010)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一个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相互影响越来越大,这是一个竞争日趋剧烈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快节奏、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发展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都离不开对人的潜能挖掘,即对人的有效激励。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愈加突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目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后工业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广泛渗透到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由该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科技创新实力、国防与军事实力、文化教育实力、资源储备实力以及民族凝聚力等多重因素所决定的,而这些因素的背后都与高等教育发展息息相关,与人才资源密切相连。正如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所言:“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知识就是权力,强有力地领导着世界信息革命的国家比任何国家都有力量。”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已经就教育地位进行了全面审视和战略思考,他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而这种核心竞争能力又取决于各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那么,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获取的先决条件又是什么?我们讲,一流的大学必然具备一流的战略规划,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资源及配置,一流的管理效能。在这四个一流中,师资力量是关键,是统领,是核心。正如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大学师资质量决定着大学的层次和水平。同时,教育创新是个持续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作为教育创新主体的教师,在其教育生涯的整个过程中,为了不断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应有一个可持续的自我激励、自我更新的机制。但是,大学的生存环境,教师的管理对象、教育对象、工作内涵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来促使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最佳发挥,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升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不仅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高等教育组织完成社会使命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其中,高校教师角色突出,地位重要,影响关键。因而,高等教育必须要尊重教师的基本需要,也就是教师有作为一般人一样的自然属性要求,但是,更应当注意提升教师的高层次需要,这是体现教师作为高层次知识群体的社会属性要求。本论文寻求超学科支撑,采用了学科汇聚研究方法。通过学科汇聚技术,各个不同学科必定产生共振和强大的爆破效应,学科汇聚已是必然趋势,在跨学科的层次,研究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的问题,研究方法在结构上和象征上都是整合的。本论文在具体研究中运用教育学、政治学、制度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众多层面,进行多学科、多视野、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力求达到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本研究以中西方理论界对激励及激励机制的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全面探索激励机制的内在动力、外在影响,着力研究探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动力系统、诱导系统、绩效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结构构成,并结合现有激励理论的思想内涵、思想方法、理论特点和意义,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现状和思想认识实际,力求系统构建符合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本文正文约16万字,共有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探讨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提出的时代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点。第二章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概况。主要理清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运行现状,明确其中的优势和不足,找出问题的关键,并探讨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变化及走向,明确教师激励机制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章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架构。主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探索激励机制构建的理论支撑、要素构成、结构联接等几个维度。力求激励机制符合教师自身成长特点、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第四章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系统。主要研究激励机制系统建立的原则,对动力系统、诱导系统、绩效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四大系统构成进行探索,从路径选择上把握激励机制系统构成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式。第五章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功能。主要探索激励机制功能之生成,激励机制的模式、原则及标准的创新,激励机制的系统运行等。第六章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调控。主要分析激励机制运转过程之中的各种失控表征现象,以及可能的原因分析,力求调控对策促成激励机制系统的运行畅达。结语部分全面提炼和揭示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关键和本质,并展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理论建设的走向。

谭英俊[7](2010)在《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成为地方政府能力研究的新兴主题。培育和提升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是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对公共事务的良善治理是人们千百年来执着追求的目标。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是实现公共事务良善治理的一种有益探索。加强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研究对推进地方公共事务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界定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概念为逻辑起点,充分吸收多学科理论资源,设计了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形塑了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研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在借鉴、参考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绪论:该部分从宏观背景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为理论阐释部分,主要对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以及生成逻辑进行了阐释,并从多学科视角拓展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研究的理论视野,以期夯实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研究的逻辑基础。第二章为评估测量部分,主要从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本质出发,在坚持正确的指标设计原则下,设计了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测度指标,并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进行测评,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测评体系。构建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测评体系有助于更科学、更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发展状况,为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章为现实观照部分,主要对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现状进行描述与解析。本章在梳理不同治理模式下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取得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究影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发展的因素。第四章为他山之石部分,主要从梳理与概括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同理论典范对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并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总结了这些国家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建设的经验。本章通过对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考察,以期为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找寻参考资源。第五章为对策探寻部分,主要在前文的理论框架下,参考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立足我国地方治理现实,坚持正确的原则,从更新治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治理结构、创新管理制度、重塑运行机制、发展政府工具、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对策。

朱容皋[8](2009)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与贫困进行不懈的斗争,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贫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并对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使农村贫困家庭可以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意义深远。本研究从责任问题开始分析,融合经济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及其对策展开论述,责任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全文共分为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导论,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等内容作了重点论述:第二章是基础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贫困与反贫困、责任与权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是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同时分析了相关责任;第三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有六条经验教训对我国有启示;第四章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需要进行身份确认、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内容体系存在关系、内在标准是公平与发展、其价值目标是先富与后富:第五章对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追问,农村贫困形成原因,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现状、责任意识、责任原则、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内容;第六章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进行了审思,重点是主体与个体的责任,各级政府和社会都负有不同的责任,九条责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成效;第七章建立了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第八章是案例分析;第九章提出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第十章是研究结论及展望。借鉴和总结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农村贫困个体要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新的课程体系,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做好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农村职业学校要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沟通渠道,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要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县级政府及其责任人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张春爱[9](2008)在《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作为生产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其职能的发挥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如何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服务站”,以承担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已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此,本论文研究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历程,并从不同的层面,深入挖掘支配其发展的力量,进而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问题提出的缘由、研究意义,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考察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演进,分别对国外地方高校和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动因,包括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概括了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形式,包括地方高校与高校联合、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地方高校为广大农村服务等;总结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特征,包括地域性、多样性、弱势性。第四部分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政府对地方高校制约过多、政府与地方高校脱节。第二,企业方面的问题,表现为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观念存在偏差、企业对地方高校的认可程度低。第三,地方高校自身的问题,表现为社会服务观念滞后、专业设置失衡、科学研究总体实力较差、定位不准确、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第五部分,基于前述内容,针对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建议。提出了提升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对策:政府应该减少行政干预,健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双向性,完善政府和地方高校的互动;企业要转变观念,与地方高校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地方高校也要更新观念,加强专业建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合理定位,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同时指出了我国地方高校优化社会服务职能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恪守学术性,坚持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第二,量力而行,把握好社会服务的限度。第三,考虑差异性,发挥优势,突出服务的特色。第四,审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建构协调的职能体系。

刘开运[10](2007)在《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21世纪前二十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加速发展农村体育提供了机遇,为加快农村进步,促进城乡和谐提供了机遇。本课题研究对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与总结,认为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标志,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与必然要求。因此对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是在典型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城乡群众体育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差距,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理论研究提供素材。研究指出要从规划布局、政策驱动、政府组织、城乡引领、扶持农村、各界支持等方面宏观提出了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研究表明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不是同步发展,更不是同等发展;是消除不平等,而不是消除差距;统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小城镇的桥梁作用;重视发挥农民工的衔接作用等。

二、为提高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为经济效益纵深行、服务质量大写真、社会效益工程而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提高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为经济效益纵深行、服务质量大写真、社会效益工程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依据
        1.2.1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现实需要
        1.2.2 丰富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运动项目结构体系的必然选择
        1.2.3 创新有中国体育特色瑜伽教育及健身方式的客观要求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2.1 文献研究综述
        2.1.1 国外瑜伽的研究动态
        2.1.2 国内瑜伽的研究动态
    2.2 国内外瑜伽研究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学术观点比较
        2.2.1 国内外瑜伽研究的基本特征比较
        2.2.2 国内外瑜伽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对照
    2.3 目前我国瑜伽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
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2 研究思路设计
    3.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方法
    3.4 可能的创新点
    3.5 拟突破的难点
    3.6 本研究的论文结构说明
4 本研究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的诠释解读
    4.1 跨文化传播理论
        4.1.1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生成与发展
        4.1.2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核心要义
        4.1.3 瑜伽在我国发展的跨文化传播学术渊源诠释
    4.2 社会性别理论
        4.2.1 社会性别理论的生成与发展
        4.2.2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要义
        4.2.3 瑜伽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解读
    4.3 社会发展理论
        4.3.1 社会发展理论的生成与演进
        4.3.2 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
        4.3.3 社会发展理论沿革演化特征的启示
5 瑜伽服务于我国全民健身的契合性
    5.1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动因
        5.1.1 我国全民健身理念的历史演进过程
        5.1.2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动因分析
    5.2 瑜伽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实动因的契合度分析
        5.2.1 瑜伽与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理念的契合度
        5.2.2 瑜伽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契合度
        5.2.3 瑜伽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及扩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契合度
        5.2.4 瑜伽与缓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的契合度
        5.2.5 瑜伽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期“体育观”的契合度
6 “5W”传播模式下瑜伽在我国的传播要素解析
    6.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6.2 “5W”传播模式下瑜伽在我国的主要传播要素内涵
        6.2.1 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6.2.2 传播内容的拓展性
        6.2.3 传播媒介的多维融合性
        6.2.4 传播受众的普遍性
        6.2.5 传播效果的层次性
7 国内校园瑜伽组织管理与开发应用的实态调查
    7.1 国内高校瑜伽的组织管理
        7.1.1 国内高校瑜伽的宏观组织管理形式
        7.1.2 国内高校瑜伽的微观组织管理形式
    7.2 国内高校瑜伽的开发应用
        7.2.1 国内高校瑜伽的教育价值开发
        7.2.2 国内高校瑜伽的课程资源开发
        7.2.3 国内高校瑜伽的教学模式开发
        7.2.4 国内高校瑜伽的其他支持条件开发
8 我国瑜伽健身市场的供需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8.1 我国健身瑜伽的市场化发展历史变迁
        8.1.1 基于健身气功为载体的初步引入期(1981-2000年)
        8.1.2 基于经济驱动、健康需求的逐步发展期(2001-2010年)
        8.1.3 基于休闲时代的快速发展期(2011年至今)
    8.2 我国健身瑜伽的市场化供需特征
        8.2.1 我国健身瑜伽市场专业人才培训结构的主要特征
        8.2.2 我国健身瑜伽市场消费人群的主要特征
        8.2.3 我国健身瑜伽市场化经营的主要特征
    8.3 我国瑜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8.3.1 运用专利信息评估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概况
        8.3.2 基于专利信息的我国瑜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9 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动力机制及实施策略探析
    9.1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9.1.1 基础动力
        9.1.2 内源动力
        9.1.3 外源动力
    9.2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发展的阻力因素
        9.2.1 高校瑜伽普及推广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9.2.2 健身瑜伽市场化发展存在问题的质性分析
        9.2.3 瑜伽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力因素分析
    9.3 瑜伽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
    9.4 全民健身视域下瑜伽科学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9.4.1 透彻理解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价值取向,加强对瑜伽的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9.4.2 客观认识大众瑜伽健身需求的迫切性,科学规范瑜伽健身市场
        9.4.3 扩大健身瑜伽师资队伍数量,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9.4.4 构建适合不同人群的多元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有机结合
        9.4.5 拓宽瑜伽学术研究和专利研发视域,加强多边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9.4.6 论证各种瑜伽流派融入中国元素可行性,夯实我国瑜伽本土化发展实践基础
10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4)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四、产业发展理论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科学发展观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经济体制因素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四、市场因素
    第二节 政治因素
        一、执政能力
        二、管理适度
        三、政治清明
        四、加强监督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节 社会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三、社会保障因素
        四、社会稳定因素
    第五节 科技因素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一、基础条件较差
        二、公共设施落后
        三、主导产业缺乏
        四、农业经济明显
        五、劳动力素质低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
        二、经济基础薄弱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三、历史文化因素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一、津市基本情况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一、发展生态经济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中国人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人为本是中国人权思想的集中体现
    一、 以人为本的源流
        (一) 中国民本思想
        (二) 西方的人本主义
        (三)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二、 以人为本涵盖了西方近代人权的基本理念
        (一) 以“什么人”为本体现人权的平等原则
        (二) 以人的“什么”为本体现人权的自由原则
        (三) 以人为本整个命题体现人权的人道主义原则
    三、 以人为本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
        (一) 以人为本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
        (二) 以人为本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
        (三) 以人为本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现代表达,中国人权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中国人权观与西方人权观的差异性
    一、 以“什么人”为本体现人权主体上的差异性
        (一) 西方强调个人人权
        (二) 中国关注集体人权
    二、 以人的“什么”为本体现人权内容上的差异性
        (一) 西方重视公民政治权利
        (二) 中国突出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
    三、 以“什么”人的“什么”为本体现人权标准上的差异性
        (一) 西方宣扬人权标准的普遍性
        (二) 中国同时维护人权标准的特殊性
    四、 以人为本理念下中国人权的发展趋向
        (一) 中国人权主体不断扩大
        (二) 中国人权内容不断丰富
        (三) 中国人权标准不断与世界兼容
第三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中国人权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当前问题
    一、 经济权利日益得到保障
        (一)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首要人权
        (二) 扶贫政策不断开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利
        (四) 物质生活发展水平还存在过大差距性
    二、 政治权利逐步得以实现
        (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给中国人民提供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二) 在深化改革中,公民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三) 依法治国正在中国逐步实现
        (四) 公民自由民主权利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文化权利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 文化建设是我国人权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
        (二)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 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普及,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与享受科技成果的权利
        (四) 现有的文化建设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
    四、 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前所未有地得到尊重
        (一) 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人权的最高境界
        (二) 尊重个人权利、个体生命在中国人权建设中得到高度关注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 尊重和保护好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利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 当前中国人权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 中国民众人权意识还不够强烈
        (二) 中国的国情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 中国改革转型时期还面临诸多特殊困难
第四章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中国人权建设的思考
    一、 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中国人权意识的增强
        (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
        (二) 各种公共权力部门不断提高服务百姓的功能
        (三) 公民个人有效参与,逐步形成人权共识
    二、 立足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
        (一) 采取有效措施,使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
        (二) 进一步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各项公民经济权益保障的力度
    三、 推动政治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序发展
        (一) 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二) 健全各项民主制度,发挥中国民主政治的优势
        (三) 加强监督和制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 促进文化繁荣,不断满足公民的精神生活要求
        (一)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 提高公民参与文化创造和享用文化成果的积极性
        (三) 保障公民文化生活水平与实际要求不断相适应
    五、 使一切人合法的、合规律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
        (一) 努力保障人权平等,让普通民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 促进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协调发展
        (三) 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结语
    一、 人权事业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同步发展
    二、 在开放交流中,对人权的理解保持求同存异
    三、 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互动中推进人权事业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要求
        1.1.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
        1.1.3 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西方有关激励理论研究综述
        1.3.2 中国激励论述的演变与发展
        1.3.3 对国内外激励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内容
        1.4.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概况
    2.1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运行现状
        2.1.1 历史沿革
        2.1.2 运行现状
        2.1.3 存在的问题
    2.2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变化
        2.2.1 发展变化特点
        2.2.2 发展变化趋势
        2.2.3 高校教师的共性特点
        2.2.4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架构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对激励的认识
        3.1.2 对机制的认识
        3.1.3 对激励机制的认识
    3.2 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几个维度
        3.2.1 理论支撑维度
        3.2.2 要素构成维度
        3.2.3 结构联接维度
第四章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系统
    4.1 激励机制系统建立的原则
    4.2 激励机制系统的构成
        4.2.1 动力系统
        4.2.2 诱导系统
        4.2.3 绩效系统
        4.2.4 控制系统
    4.3 系统构成的相互作用方式
第五章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功能
    5.1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功能之生成
        5.1.1 激励机制要素品质的提升
        5.1.2 激励机制系统结构的优化
        5.1.3 激励机制类型结构的合理性
    5.2 激励机制模式、原则及标准的创新
        5.2.1 激励机制一般模式概述
        5.2.2 创新激励机制模式应把握的原则
        5.2.3 激励机制模式选择的标准
    5.3 激励机制的运行
        5.3.1 激励目标运行系统
        5.3.2 绩效评价运行系统
第六章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之调控
    6.1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失控现象
        6.1.1 目标追求失控
        6.1.2 利益分配失控
        6.1.3 运行活动失控
    6.2 激励机制失控原因分析
        6.2.1 观念认识上的局限
        6.2.2 利益分配体制存在摩擦
        6.2.3 运行监控不力
        6.2.4 健康有序竞争氛围缺失
    6.3 激励机制调控的主要对策
        6.3.1 调控激励行为的目标影响
        6.3.2 调控激励行为的过程影响
        6.3.3 调控激励行为的后果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7)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阐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研究的逻辑基础
    第一节 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内涵透视
        一、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特征
        三、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意蕴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生成的逻辑
        一、非政府组织的崛起要求地方政府具备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
        二、地方治理模式转型要求地方政府具备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
        三、克服合作治理困境要求地方政府具备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结构组成
        一、培育合作伙伴的能力
        二、运营合作关系的能力
        三、供给合作资源的能力
    第四节 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研究的多学科视野
        一、公共管理学:网络治理的视野
        二、政治学:合作主义的视野
        三、社会学:社会网络的视野
        四、经济学:博弈论的视野
        五、物理学:协同学的视野
第二章 评估测量: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测评的意义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测评的指标
        一、指标选择的原则
        二、具体指标的设计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测评的方法
        一、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评价指标的量化
        二、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综合测评方法
第三章 现实观照: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考察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发展脉络
        一、政治权威型政府与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
        二、经济建设型政府与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
        三、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现实状况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发展取得的成就——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为分析样本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的内生因素
        一、行政文化的因素
        二、政府职能的因素
        三、政府自利的因素
        四、人员素质的因素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理论资源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贡献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
        三、治理与善治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美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
        二、英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
        三、加拿大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
        四、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
    第三节 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启示与反思
        一、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有益启示
        二、国外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借鉴反思
第五章 对策探寻: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原则要求
        一、公共性原则
        二、法治性原则
        三、适应性原则
        四、创新性原则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革新行政文化,强化合作意识
        二、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合作环境
        三、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合作伙伴
        四、完善治理结构,创新合作制度
        五、整合社会力量,优化合作机制
        六、发展政府工具,丰富合作方式
        七、提升人员能力,夯实合作基础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2.1 责任问题的理论研究
        2.2 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2.3 职业教育反贫困与农村职业教育责任观点
    3 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步骤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1 相关概念辨析
        1.1 农村教育
        1.2 职业教育
        1.3 农村职业教育
        1.4 贫困与反贫困
        1.5 责任与权利
    2 支撑理论
        2.1 激励理论
        2.2 公平理论
        2.3 二元经济理论
        2.4 人力资本理论
        2.5 科学发展观
        2.6 和谐社会理论
    3 相关责任问题
        3.1 对反贫困的责任进行分析
        3.1.1 各级政府的责任
        3.1.2 职业学校的责任
        3.1.3 贫困家庭的责任
        3.2 每个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3.2.1 国家行政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3.2.2 学校教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3.2.3 家庭骨干成员应承担的责任
    4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职能
第三章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启示
    1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
        1.2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
        1.3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模式
    2 发展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2.1 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模式
        2.2 以墨西哥为代表的南美模式
    3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3.1 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前提
        3.2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环节
        3.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多元化是调节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
        3.4 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措施
        3.5 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途径
        3.6 增加职教投入和教育立法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保障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
    1 贫困与返贫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问题现状
        1.1 贫困与返贫的博弈
        1.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含义与特征
        1.3 农业职业教育学生消费者身份确认
        1.4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个体责任
    2 责任与权利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责任分析
        2.1 责任与权利的观念
        2.2 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潜在关系
        2.3 责任个体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
        2.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3 公平与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标准
        3.1 公平与发展的理念
        3.2 教育公平与农村职教制度改革的意蕴和体现
        3.3 和谐社会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3.4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内在的动力和途径
    4 先富与共富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价值目标
        4.1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4.2 先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条件
        4.3 共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功能效应
        4.4 农村职教缓解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措施
第五章 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
    1 农村贫困形成的原因及责任问题
        1.1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
        1.2 农村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
        1.3 农村贫困个体的责任现状评断
        1.4 农村贫困个体反贫困责任意识
    2 贫困个体的责任原则
        2.1 自觉的责任意识
        2.2 正确的贫困观念
        2.3 统一的价值倾向
        2.4 良好的道德原则
    3 贫困个体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
        3.1 知情权
        3.2 选择权
        3.3 消费权
第六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研究
    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与个体的责任
        1.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政府的责任分析
        1.2 农村职业教育与贫困个体的权利意识
        1.3 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的历史回顾
        1.4 贫困个体脱盆致富奔小康的社会觉醒
    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评述
        2.1 中央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2.1.1 增加职教投入扩大中职办学自主权
        2.1.2 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职教资源互补
        2.1.3 开展东西部和城乡之间的职教协作
        2.2 省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2.2.1 大力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
        2.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
        2.2.3 全面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
        2.2.4 完善绿色证书与农技资格证书制度
        2.3 县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2.3.1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职教管理体制
        2.3.2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
        2.3.3 积极推行学校与企业的产教合作制
    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社会责任
        3.1 社会各界自愿捐资农村职教反贫困
        3.2 企业扶持职教双家型管理队伍建设
        3.3 社会平等对待贫困个体的就业准入
    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中的责任实践
        4.1 树立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的办学观念
        4.2 推广零学费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4.3 更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4.4 全面提高师资整体素质确保办学质量
        4.5 抓好敬业爱岗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4.6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和积极推行学分制
        4.7 紧密结合生产服务实践对人才的要求
        4.8 初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半工半读的制度
        4.9 健全校企合作基地的学生实习实训制
第七章 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
    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模型分析
        1.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
        1.2 模型分析
        1.3 农村贫困家庭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影响
    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及其收益预算
        2.1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人的收益预算
        2.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的成本分析
第八章 案例分析
    1 中部发展地区湖南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1.1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1.2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3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 沿海发达地区广东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2.1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2.2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3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 西部贫困地区贵州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3.1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3.2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3.3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 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对农村贫困个体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1.1 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教教学改革学习新的综合课程体系
        1.2 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拓宽农村职业学校贫困生的就业渠道
        1.3 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2 对农村职业学校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2.1 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渠道沟通
        2.2 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
        2.3 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
    3 对各级政府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3.1 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对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
        3.2 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
        3.3 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
        3.4 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
        3.5 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展望
    3 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农村贫困个体(家庭)形成的基本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 B 中职生的权利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 C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调查问卷
附录 D 家庭骨干成员情系“三农”问题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和奖励

(9)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一) 地方高校
        (二)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三) 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历程考察
    一、国外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历程
        (一)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阶段
        (二)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阶段
        (三)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演变
        (一)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蒙昧阶段
        (二) 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阶段
        (三) 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单一化阶段
        (四) 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多样化阶段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动因、实现形式及特征
    一、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动因
        (一) 社会的发展
        (二)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 政府的支持
        (四) 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形式
    三、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特征
        (一) 地域性
        (二) 多样性
        (三) 弱势性
第三章 我国地方高校践履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方面的问题
        (一) 政府对地方高校制约过多
        (二) 政府与地方高校脱节
    二、企业方面的问题
        (一) 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观念存在偏差
        (二) 企业对地方高校的认可程度低
    三、地方高校自身的问题
        (一) 社会服务观念滞后
        (二) 专业设置失衡
        (三) 科学研究总体实力较差
        (四) 定位不准确
        (五) 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
第四章 优化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建议
    一、提升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对策
        (一) 加强政府的支持
        (二) 加强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
        (三) 完善地方高校自身的建设
    二、我国地方高校优化社会服务职能应注意的问题
        (一) 恪守学术性,坚持社会服务的基础
        (二) 量力而行,把握好社会服务的限度
        (三) 考虑差异性,发挥优势,突出服务的特色
        (四) 审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建构协调的职能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目的
    0.2 文献综述
    0.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0.3.1 文献资料法
        0.3.2 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等
        0.3.3 系统分析法
        0.3.4 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
    0.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 全面小康与城乡统筹
    1.1 全面小康
        1.1.1 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的小康
        1.1.2 全面小康——较高标准、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
        1.1.3 全面小康社会
        1.1.4 小康体育
    1.2 城乡统筹
        1.2.1 城乡的概念及界定
        1.2.2 城乡统筹发展
2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
    2.1 群众体育发展的历程
        2.1.1 领导人的言论与群众体育政策的演变
        2.1.2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演进过程
    2.2 城乡群众体育的失衡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2.2.1 城乡群众体育失衡发展现状
        2.2.2 城乡群众体育失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3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研究
    3.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原则
        3.1.1 一体融合原则
        3.1.2 整体性原则
        3.1.3 全面协调原则
        3.1.4 可持续性原则
        3.1.5 以人为本原则
        3.1.6 层次发展原则
        3.1.7 政府主导原则
        3.1.8 多方参与原则
    3.2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基础
        3.2.1 基础之一: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
        3.2.2 基础之二:组织服务体系网络初步形成
        3.2.3 基础之三:建立了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制度
4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目标内容和对策
    4.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目标
        4.1.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目标确定的依据
        4.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目标的确定
    4.2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内容
        4.2.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内容
    4.3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对策
        4.3.1 统筹规划城乡群众体育的层次发展定位
        4.3.2 研究和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法规
        4.3.3 建立健全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
        4.3.4 发动相关各界支持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5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为提高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为经济效益纵深行、服务质量大写真、社会效益工程而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D]. 刘兰娟. 上海体育学院, 2017(02)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5]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中国人权建设研究[D]. 李影.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 朱德友. 武汉大学, 2010(08)
  • [7]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D]. 谭英俊. 武汉大学, 2010(05)
  • [8]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D]. 朱容皋.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
  • [9]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 张春爱.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9)
  • [10]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研究[D]. 刘开运.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努力提高综合国力——为经济效益、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