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报》网络版体验介绍

《数学学报》网络版体验介绍

一、《数学学报》网络版经验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吴剑锋[1](2021)在《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组成的多相、多组分、多缺陷的复合材料,非线性是其受力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科学地反映混凝土受力过程的行为特征与本质,并应用这一关于本质的认识去有效地设计与控制混凝土受力行为,仍然是凸现在科研工作者与工程师面前的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分形、混沌、幂律等非线性理论对混凝土压缩破坏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揭示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规律,评价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幂律行为,可为控制和调配混凝土的组成、丰富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及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价和非线性理论在混凝土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分形理论,表征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计算模型,在试验数据支持下,评价混凝土试样静压损伤发展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构建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给出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取值范围,探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静压峰值应力、静压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等与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的制备和静压力学行为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混沌理论,依据损伤演化方程假定,推导混凝土广义损伤变量公式,构建广义损伤变量演化的混沌模型,建立混凝土损伤演化拟合方程和损伤本构拟合方程,分析广义损伤变量演化的混沌特征,计算临界分岔及临界混沌最大广义损伤变量,探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配合比、压缩峰值应力、压缩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最大损伤程度k等与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压缩损伤破坏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基于幂律定律,研究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行为;分析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变形、应变率及应变加速度的演化特征;评价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形态;建立混凝土非线性黏弹塑性六元件蠕变理论模型,根据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数据对混凝土非线性黏弹塑性六元件蠕变理论模型进行拟合;依据准脆性材料蠕变全过程幂律定律模型和蠕变加速阶段幂律定律模型,研究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全过程幂律行为和蠕变加速阶段幂律特征;确定幂指数α、β取值范围;探讨幂指数α、β与混凝土试样形状、配合比、粗骨料粒径、压缩峰值应力、脆性指标、蠕变破坏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丰富混凝土压缩蠕变性能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李延超[2](2020)在《时变大时滞对象的自适应智能导引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现场的许多控制过程中存在着时变大时滞现象,针对这类对象的控制通常需要进行在线辨识,但要求控制器具有较高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此外,在实验室环境下设计时变时滞实验平台来模拟实际的工业现场,有助于辅助控制算法的设计以及控制器的调试。为此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针对时变大时滞对象的大时滞问题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参数图解法和赫尔维兹判据求解有、无时滞对象的PID参数稳定域,从稳定域角度量化时滞对象的控制难度。进而分析大时滞对象的控制难点,为弥补经典控制方案——Smith预估的不足,提出一种三段式控制方案,并借鉴自抗扰控制的思想,设计了在模型失配和参数失调下可进行动态补偿的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经过与Smith预估算法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适用场合,模型失配程度更大,参数域更广,且允许时滞位于反馈回路。2.研究时变与大时滞并存的对象的控制问题。时变将导致模型失配,鉴于智能导引控制算法允许模型失配程度较大,提出一种基于该算法的多模态自适应控制方案。根据被控对象的慢时变特征所导致的对象参数幅值变化的不同,动态识别并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小幅值时变依靠算法的鲁棒性,中等幅值时变则自整定控制器参数,大幅值时变则在线建模并重新优化控制器参数。其中,控制器参数自整定设计采用了智能导引控制模糊自整定算法,在线建模采用了两点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控制器参数优化采用粒子群算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智能导引控制策略能根据被控对象参数幅值时变的大小,针对性的采用不同控制策略。既保证了控制的实时性,又降低了对控制器处理数据能力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和良好的控制性能。3.以一体化试验箱为基础设计改造实验平台。首先,采用机理法对一体化试验箱建模,根据参数的物理意义,构建具有时变时滞特征的纯物理控制系统。然后,鉴于纯物理结构的改造难以使所设计的被控对象足够复杂,对其进行数字式滞后、二阶和时变的改造,实现数字物理对象的设计。最后,为进一步改造对象多样化的控制系统,搭建以试验箱为控制器,以Simulink中丰富多变的数学模型为被控对象的时变时滞半实物仿真平台。上述实验平台的设计为实验室研究与算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郭田德,韩丛英[3](2020)在《人工智能机理解释与数学方法探讨》文中提出人工智能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脑认知科学、心理学、数学(包括统计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目前,以大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人工智能现在最大的缺陷是没有理论,基本上还处于实验科学阶段.探讨人工智能的机理,进行其理论研究,对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揭示人工智能的本质,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本文从认知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两个层面,探讨现有的三个主要的人工智能学派—联结主义、符号主义和行为主义—所蕴含的机理和具体实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试图解释人工智能的本质,给出未来可解释的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工智能的一些可能的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

王伟[4](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指出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赵荣恒[5](2020)在《自压滴灌管网系统优化方法与辅助设计软件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压滴灌管网系统利用地形落差形成水头,以满足管网中各需水节点的水头要求,具有经济节能的特点,其优化设计是一个多目标的、多约束的、复杂的优化问题。以往的自压滴灌管网系统的研究多是针对田间管网系统的管线布置和管径选择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所用方法往往在通用性方面存在不足,并且很少有人针对含有调压设施的主干管系统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结合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分析概括了自压滴灌管网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与难点,以稳健高效的遗传算法作为核心优化算法,通过科学编码与解码,保证了优化算法的通用化,并将优化算法程序打包成简单的网络版应用软件,利用搭建的简易网站对优化软件进行了测试和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分析了自压滴灌田间管网系统的设计要点,构建了田间管网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研发了以基于不可行度的遗传算法为核心的优化算法,并用一个工程实例验证和评价了所研发的优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优化设计方案比原设计方案在管网布置形式上更加合理,在同级管道的管径优化上采用变径设计比原方案的单一管径设计更加经济,管网总费用也大幅减小,比原设计方案节省了36.7%。(2)分析和概化了自压滴灌主干管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构建了主干管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研发了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为核心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对所研发的优化算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价。优化算法最终给出了多个Pareto最优方案(优化方案),实现了经济性目标和安全性目标的动态平衡。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优化方案与原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优化方案在多个管段的管径选择上都更为经济,总费用相较原方案最高节省了27.6%,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安全性目标方面,优化方案对应的各分干管入口处水头的标准差最大为4.61 m,明显小于原方案的8.00 m,并且优化方案最多只需要安装4个减压阀,少于原方案的9个减压阀,可见优化方案的水头更加均衡,更有利于主干管系统的安全运行。(3)将基于MATLAB编程的优化算法打包成简单的网络版管网辅助优化设计软件,并初步搭建了一个简易网站,基本实现了两个优化设计软件的集成上网。利用一个自压滴灌主干管系统优化设计问题对搭建的网站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站简单易用,功能完备,可帮助用户快捷高效地实现自压滴灌管网系统的在线优化设计。自压滴灌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优化问题,本文在该系统的研究中做了一些适当的简化和假设。因此,利用所研发的优化设计算法获得的管网最优方案是比较理想化的设计方案,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化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后方可投入使用。另外,研发的软件和搭建的网站还比较简单,今后也需要不断完善。

杨安文[6](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李轩[7](2019)在《《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英文简称CLC)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结合文献内容特点及其某些外表特征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的类目表,它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类分图书、组织图书、分类排架、编制分类检索系统的工具。《中图法》自从1975年第一版发行之后,就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在修订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因为《中图法》的修订一直坚守着两个原则:稳定性与发展性,即“不变”与“变”。“不变”指的是大类设置基本不变,标记制度基本不变;“变”指的是分类技术、类目内容与人类知识积累保持同步。这两条原则保证了《中图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使《中图法》在中国分类法家族中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目前使用单位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对于分类法而言,至关重要。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分类效果的好与坏,决定着一部分类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研究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体系分类和分面分类两个维度,用统计数据的形式来反映复分技术、仿分技术、冒号组配技术等在《中图法》中的应用情况,纵向对比《中图法》五个版本的分类理论与技术发展状况,归纳其发展呈现的特点。通过对比发现:分类理论的发展相对稳定,而分类技术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复分技术、仿分技术、冒号组配技术等在《中图法》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在逐步加深,分类标准向科学分类、知识分类的方向发展,交叉学科的增多导致交替技术使用的扩大等方面。但是由于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图法》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复分表数量偏少、类目细分不够、更新滞后、规则复杂、无法解决类目的集中与分散问题,冒号组配技术使用范围较小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增加复分表的种类,增加细分粒度,多重列类,增设新的类目,改变复分标记方法,提升操作灵活性,用分面组配重排序列,增加冒号组配使用的范围等。最后,对《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类主题一体化程度加深,分面组配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全面深入,网络信息分类技术将会得到借鉴和应用,自动分类技术会不断推进,网络版会不断完善。

张文元[8](2019)在《鲁棒模糊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模糊聚类分析作为信息科学、统计学、数学、机器学习等多个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种无监督的数据分析方法,是数据分析、知识发现和智能决策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模糊聚类相关研究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据实验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模糊聚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算法做出以下改进:引入了局部空间信息解决了数据受邻域数据影响的问题;引入了数据典型性解决了数据在计算中和中心距离远近影响问题;引用模糊直觉算法解决了对数据不确定性进行了定性研究问题。首先,针对现有模糊聚类法存在去噪性差,计算量大,鲁棒性不足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合聚类算法,新的算法兼容模糊C-均值聚类、聚类空间邻域和聚类数据典型性特性。新的算法综合考虑了运用模糊数学去处理数据的模糊性的优点、数据受邻域数据影响的空间邻域客观性优点和数据离中心距离远近的典型性优点。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地设置不同指标的权重能够解决现有聚类算法鲁棒性不足、去燥性差的缺点,较好的实现对给定数据集聚类划分。其次,针对现有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噪声敏感性问题,数据空间考虑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改进算法偏倚校正模糊加权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采用模糊的局部(空间和灰度)相似性度量,同时在隶属度中加入了数据属性典型性分析,以保证对噪声不敏感和图像细节的保存。再次,针对上述偏倚校正模糊加权C-均值聚类算法计算量大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细节处理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算法核偏差校正模糊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以核诱导距离测度为基础,结合模糊局部(空间和灰度)相似性度量和数据属性典型性,解决了空间约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噪声不敏感和计算量大等问题。核偏差校正模糊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核函数使在低维空间不好解决的问题映射到高维空间,以简化计算增强算法的鲁棒性。最后,针对现有聚类算法对不确定性因素多的图像数据处理中图像噪声敏感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的直觉模糊典型性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直觉模糊典型性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在隶属度、非隶属度的基础上加入了犹豫度的概念,将数据的不确定性进行定性研究。该算法改善了现有算法对图像噪声敏感性的性能,具有计算量更小和鲁棒性强的优点。

赵肖荣[9](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指出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余涛,程乐峰,张孝顺[10](2019)在《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融合和群体机器学习的弱中心化微元网:理论研究与关键科学问题分析》文中指出以研发分布式可再生电源高渗透率环境下的智能调度系统为最终目标,系统地开展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CPSS)和群体机器学习的微元网调度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针对"弱中心化"的微元网所具备的自组织演化特性、高度独立性、高效协同性和自主学习性等技术特征和工程需要,采用复杂网络理论、群体机器学习、演化博弈论及基于CPSS的平行系统等先进理论工具,重点攻关如下科学问题:如何依赖信息有限、可控性弱、容量微小、广泛分布的大量群体单元来实现一类复杂系统的整体最优调度与控制决策.基于此,分别研究了基于CPSS的微元网自组织耦合网络建模方法、微元网自组织演化稳定性分析及其稳定控制系统、独立网元的高度自治式群体智能决策方法及微元网间多元协同演化博弈和群体智能决策理论,力争在复杂网络博弈论与群体机器学习交叉点上寻求创新性突破,实现复杂系统环境下群体知识涌现和群体智能决策水平的大幅提升.基于此,最后探讨了微元网CPSS软件平台的研制及工程应用实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技术挑战分别进行了展望和分析,以期能在未来智能电网示范中进行工程应用.

二、《数学学报》网络版经验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学报》网络版经验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1.2.1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1.2.2 基于混沌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1.2.3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非线性特征试验设计
    2.1 引言
    2.2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试验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验方案
        2.2.3 试验数据处理
    2.3 混凝土压缩损伤试验
        2.3.1 试验目的
        2.3.2 试验方案
        2.3.3 试验数据处理
    2.4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
        2.4.1 试验目的
        2.4.2 试验方案
        2.4.3 试验数据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特征的理论基础
        3.2.1 统计分形
        3.2.2 测度
        3.2.3 维数
        3.2.4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理论模型
    3.3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试验结果
        3.3.1 试样损伤发展过程
        3.3.2 试样破坏形态
        3.3.3 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曲线
        3.3.4 碎块质量与碎块粒径关系
        3.3.5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
    3.4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影响因素分析
        3.4.1 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对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影响
        3.4.2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静压峰值应力关系
        3.4.3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静压峰值应变关系
        3.4.4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试样单位体积吸收能关系
        3.4.5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脆性指标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混沌理论的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特征的理论基础
        4.2.1 分岔
        4.2.2 混沌
        4.2.3 虫口方程
        4.2.4 损伤理论
        4.2.5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特征理论模型
    4.3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方程
    4.4 混凝土压缩损伤本构方程
    4.5 混凝土压缩广义损伤变量混沌特征分析
    4.6 混凝土压缩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4.6.1 粗骨料粒径及配合比对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影响
        4.6.2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压缩峰值应力关系
        4.6.3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压缩峰值应变关系
        4.6.4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单位体积吸收能关系
        4.6.5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最大损伤程度k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混凝土压缩蠕变行为幂律特征的理论基础
        5.2.1 幂律定律
        5.2.2 蠕变理论
        5.2.3 混凝土蠕变机理
    5.3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行为
        5.3.1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幂律行为理论模型
        5.3.2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结果
        5.3.3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幂律行为分析
        5.3.4 幂指数 α 影响因素分析
    5.4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行为
        5.4.1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幂律行为理论模型
        5.4.2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结果
        5.4.3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幂律行为分析
        5.4.4 幂指数 β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时变大时滞对象的自适应智能导引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时变大时滞对象的控制方法
        1.2.2 系统建模方法
        1.2.3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及结构内容
        1.3.1 论文创新点
        1.3.2 论文结构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大时滞对象的控制难点及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的设计
    2.1 大时滞对象的特点及难控本质
    2.2 基于控制器参数稳定域的时滞对象控制难度量化
        2.2.1 基于赫尔维兹判据的无时滞对象PID参数稳定域
        2.2.2 基于参数图解法的时滞对象PID参数稳定域
    2.3 针对时滞对象的Smith预估控制
        2.3.1 Smith预估控制的原理
        2.3.2 Smith预估控制的不足
    2.4 针对大时滞对象的智能导引控制算法设计
        2.4.1 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的设计思路
        2.4.2 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的结构
        2.4.3 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的原理
        2.4.4 智能导引控制算法原理的仿真验证
    2.5 与Smith预估的控制性能对比
    2.6 本章小结
3 时变大时滞对象的特点及自适应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的设计
    3.1 时变大时滞对象的多模态自适应控制
    3.2 自适应智能导引控制算法时变阈值和时变时刻的确定
    3.3 小幅值时变下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的鲁棒性
    3.4 中等幅值时变下的智能导引控制参数模糊自整定
        3.4.1 模糊逻辑控制原理
        3.4.2 控制器参数模糊自整定
    3.5 大幅值时变下的在线建模及控制器参数优化
        3.5.1 两点法建模
        3.5.2 递推最小二乘法建模
    3.6 本章小结
4 时变时滞实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
    4.1 一体化试验箱
    4.2 一体化试验箱的建模
        4.2.1 一体化试验箱的机理法建模
        4.2.2 一体化试验箱的最小二乘建模
    4.3 时变时滞实物控制系统的设计
        4.3.1 时变时滞实物系统被控对象的设计
        4.3.2 时变时滞实物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4.4 时变时滞数字物理控制系统的改造
    4.5 本章小结
5 时变时滞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5.1 基于一体化试验箱的控制系统平台
    5.2 时变时滞半实物仿平台的设计
        5.2.1 实际控制器设计与通信的实现
        5.2.2 时变时滞虚拟被控对象设计
    5.3 自适应智能导引控制算法的工业现场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人工智能机理解释与数学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于认知生物学的联结主义人工智能机理解释与数学方法
    2.1 人脑的构成与工作模式简介
    2.2 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
    2.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3.1 单层感知器模型
        2.3.2 多层感知器模型
    2.4 具体实现中的数学方法
        2.4.1 单隐藏层全连接自编码网络算法
        2.4.2 单隐藏层卷积自编码网络算法
        2.4.3 单隐藏层稀疏自编码网络算法
        2.4.4 单隐藏层降噪自编码网络算法
        2.4.5 单隐藏层可收缩自编码算法
        2.4.6 多隐藏层自编码网络方法
        2.4.7 深度栈式(多层)自编码方法
3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工智机理解释与数学方法
    3.1 信息加工论心理学与符号主义人工智能
    3.2 基于生态认知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人工智能
        3.2.1 强化学习的人工智能建模与数学实现方法
        3.2.2 行为主义人工智能中的多智能体建模与数学实现方法
    3.3 基于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的人工智能解释与数学实现方法
        3.3.1 流形学习的解释与数学实现方法
        3.3.2 迁移学习的解释与数学实现方法
4 人工智能中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4.1 人工智能中的代数
    4.2 人工智能中的最优化
    4.3 人工智能中的统计
    4.4 人工智能中的概率论
    4.5 人工智能中的函数论
    4.6 人工智能中的几何拓扑
    4.7 人工智能中的数理逻辑
5 总结与展望

(4)《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三、小结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三、小结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四、小结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五、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5)自压滴灌管网系统优化方法与辅助设计软件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遗传算法及其约束处理方法
    2.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2.1.1 基本原理
        2.1.2 算法流程
        2.1.3 算法主要特点
    2.2 约束处理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压滴灌田间管网系统同步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3.1 问题的提出与概化
    3.2 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
        3.2.1 BLPN子系统数学模型
        3.2.2 MSPN子系统数学模型
        3.2.3 WPN系统模型
    3.3 模型求解方法
        3.3.1 模型的整体求解思路
        3.3.2 BLPN子系统GA-IFD优化设计方法
        3.3.3 MSPN子系统GA-IFD优化设计方法
        3.3.4 WPN系统GA-IFD优化设计方法
        3.3.5 模型求解流程图
    3.4 工程实例分析与验证
        3.4.1 实例工程基本资料
        3.4.2 优化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压滴灌主干管系统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4.1 问题的提出与概化
    4.2 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3 模型求解方法
        4.3.1 NSGA-Ⅱ原理和流程
        4.3.2 主干管系统NSGA-Ⅱ的染色体设计
        4.3.3 染色体的解码
        4.3.4 水头计算与管材选型
    4.4 .工程实例分析与验证
        4.4.1 工程概况
        4.4.2 优化参数设置
        4.4.3 优化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压滴灌管网系统辅助优化设计软件研发与应用
    5.1 设计思路
        5.1.1 辅助优化设计软件的生成方法
        5.1.2 优化软件的应用方法
    5.2 实现方法
        5.2.1 优化软件的生成
        5.2.2 网站的搭建
    5.3 软件的在线测试与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内容和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2.1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6.2.2 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概述
    2.1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概念界定
    2.2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关系
    2.3 现行的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
        2.3.1 分类理论
        2.3.2 分类技术
    2.4 《中图法》简介
        2.4.1 编制背景
        2.4.2 修订情况
第三章 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1 体系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1.1 应用发展状况
        3.1.2 存在问题
        3.1.3 改进建议
    3.2 分面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2.1 应用发展状况
        3.2.2 存在问题
        3.2.3 改进建议
第四章 《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分类主题一体化将得到空前的重视
    4.2 分面组配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深入
    4.3 网络信息分类技术将会得到借鉴和应用
    4.4 自动分类技术将不断推进
    4.5 网络版将逐渐完善
        4.5.1 缩短版本更新周期
        4.5.2 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鲁棒模糊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分类
        1.1.2 聚类的应用
    1.2 模糊聚类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FCM算法研究现状
        1.2.2 序列均值模糊聚类算法研究现状
        1.2.3 模糊直觉算法研究现状
        1.2.4 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1.2.5 模糊聚类算法的国内外重视程度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模糊聚类分析理论及其目标函数
    2.1 模糊空间基础知识及其数值模式识别
        2.1.1 模糊空间基础知识
        2.1.2 模糊聚类空间划分及数学集合表示
        2.1.3 模糊空间分类器
        2.1.4 数值模式识别运行过程
        2.1.5 模糊聚类算法分析的步骤
    2.2 数据聚类算法及其目标函数研究
        2.2.1 聚类分析
        2.2.2 C-均值聚类及其迭代算法
        2.2.3 FCM算法
        2.2.4 C-均值模型算法
        2.2.5 各类算法目标函数研究
        2.2.6 HCM、FCM和 PCM算法研究
    2.3 HCM、FCM和 PCM算法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偏差校正模糊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研究
    3.1 引言
        3.1.1 空间信息的模糊均值聚类研究
        3.1.2 提出BFWCOM算法动机
        3.1.3 本章的组织结构
    3.2 相关工作
        3.2.1 模糊聚类算法中的局部空间信息
        3.2.2 模糊均值权重C-序列均值算法
    3.3 融入空间信息和模糊权重的新算法BFWCOM
        3.3.1 BFWCOM算法设计准则函数
        3.3.2 BFWCOM算法隶属度和中心
        3.3.3 聚类算法原型更新
        3.3.4 偏置场
    3.4 BFWCOM算法及其复杂度计算和收敛性
        3.4.1 BFWCOM算法和复杂度
        3.4.2 BFWCOM算法局部收敛性
    3.5 BFWCOM算法实验
        3.5.1 IRIS数据进行分类实验
        3.5.2 合成图像实验
        3.5.3 脑部MR图像和Lena图像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核偏差校正模糊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研究
    4.1 引言
        4.1.1 引入核方法模糊聚类
        4.1.2 本章的组织结构
    4.2 相关工作
        4.2.1 BFWCOM算法准则函数设计
        4.2.2 聚类原型及偏置场更新
        4.2.3 数据典型性计算
    4.3 有关核函数理论及引入动机
        4.3.1 核函数的定义
        4.3.2 核函数的基本原理
        4.3.3 高斯径向基函数聚类算法
        4.3.4 引入核函数的动机
    4.4 核诱导偏差校正模糊加权C-阶均值聚类算法
        4.4.1 基于核诱导距离的FCM算法
        4.4.2 基于核诱导距离的空间约束KBFWCM算法
    4.5 KBFWCM算法实验
        4.5.1 IRIS数据聚类实验
        4.5.2 合成图像实验
        4.5.3 脑部MR图像和Lena头像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研究
    5.1 引言
        5.1.1 引入直觉模糊集合简介
        5.1.2 IFTWCOM算法动机
        5.1.3 本章的组织结构
    5.2 模糊集合聚类算法相关工作
        5.2.1 BFWCOM算法准则函数设计
        5.2.2 数据典型性计算
    5.3 直觉模糊集相关工作
        5.3.1 IFS定义
        5.3.2 区间值直觉模糊集距离定义
        5.3.3 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5.4 直觉模糊典型性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
        5.4.1 IFTWCOM算法目标函数
        5.4.2 IFTWCOM算法及其复杂度
        5.4.3 IFTWCOM时空复杂性分析
    5.5 IFTWCOM算法实验
        5.5.1 IRIS数据聚类实验
        5.5.2 合成图像实验
        5.5.3 脑部MR图像和海星图像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分析法
        1.3.2.2 历史分析法
        1.3.2.3 个案分析法
        1.3.3 创新点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6.2.2 争论的性质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第八章 结语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8.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融合和群体机器学习的弱中心化微元网:理论研究与关键科学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2.1 互联网区块链“去中心化”思想
    2.2 复杂网络理论
    2.3 群体机器学习
    2.4 多主体演化博弈论
3 基于CPSS的微元网自组织耦合网络建模
    3.1 可表征微元网自组织行为动态的网络数学模型和解析法
    3.2 电力市场环境和微元网群体决策的CPSS建模与模拟
    3.3 面向微元网的信息-物理-社会自组织耦合网络综合建模理论
4 微元网自组织演化稳定性分析及其稳定控制系统
    4.1 基于MSCDG网络动力学模型的微元网信息-物理-社会网络的自组织演化稳定性
    4.2 基于MSCDG网络动力学模型的微元网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演化博弈稳定性
    4.3 基于GAN和平行系统的微元网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运行稳定性
    4.4 微元网调度与稳定控制系统的架构研究
5 独立网元的高度自治式群体智能决策理论
    5.1 面向频率自治的独立网元群体智能决策理论:从电压等级维度
    5.2 面向电压自治的独立网元群体智能决策理论:从全系统维度
    5.3 面向电压/频率/惯性协调的独立网元群体智能决策理论
6 微元网的全系统协同演化博弈及群体智能决策理论
    6.1 地位差异网元互联系统的主从博弈与群体智能决策
    6.2 地位平等网元互联系统的混合博弈与群体智能决策
7 系统研制与工程实践探索
    7.1 基于CPSev?S平行系统的微元网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
    7.2 工程示范验证研究探索
8 展望及面临的挑战
9 结论

四、《数学学报》网络版经验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D]. 吴剑锋. 燕山大学, 2021(01)
  • [2]时变大时滞对象的自适应智能导引控制[D]. 李延超.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人工智能机理解释与数学方法探讨[J]. 郭田德,韩丛英. 中国科学:数学, 2020(11)
  • [4]《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自压滴灌管网系统优化方法与辅助设计软件研发[D]. 赵荣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7]《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D]. 李轩. 河北大学, 2019(04)
  • [8]鲁棒模糊加权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研究[D]. 张文元. 燕山大学, 2019(06)
  • [9]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融合和群体机器学习的弱中心化微元网:理论研究与关键科学问题分析[J]. 余涛,程乐峰,张孝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12)

标签:;  ;  ;  ;  ;  

《数学学报》网络版体验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