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贤对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

杨启贤对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杨启先预测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戴佳伶[1](2021)在《航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演变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水运作为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因其运能大、运距长、运费低、耗能少,污染小等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中国水运潜力巨大,运输网络发达,水运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相较于航运系统较为完善的欧美国家,中国航道开发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长江作为中国水运量第一的河流,其干线航运系统承担着中国40%以上的内河货物运输。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干线货运需求与航道尺度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合理提升长江干线航道尺度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与难点。明确航运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演变规律,进而对航运需求做出合理的预测是支撑航道规划、开发和提升的基础。(1)基于45个代表性国家、中国31省市的历史货运量数据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总货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正负相关性变化,货运强度(货运量/GDP)与产业结构系数(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之和)之间的负相关。并采用量化方法验证货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系数面板数据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形成了货运强度-产业结构系数量化方程,由此建立了航运需求预测的间接方法:先利用货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系数的回归公式估算总货运量,再根据公铁水运输比例预测水运需求。(2)基于42个代表性国家、中国25省市的历史水运量数据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水运量与GDP之间在不同发展阶段与不同地区的正负相关性,探明水运强度随产业结构升级而减小的变化趋势,使用量化方法检验水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再结合长江、西江、莱茵河与密西西比河的航运发展现状,从具体河流水运需求层面分析水运强度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是影响航运需求的关键指标。从而建立了航运需求预测的直接方法:将产业结构与其他影响因素组合,建立水运量预测模型。(3)建立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不同预测工况与情景分析,对模型进行调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带入产业结构后,有效降低了模型的训练与测试误差。由预测可知,长江干线水运量在2040年将达到41.42亿吨(保守情景下预计为39.57亿吨,乐观情景下预计为44.41亿吨);三峡船闸水运量在2040年将达到2.49亿吨(保守情景下预计为2.06亿吨,乐观预计为2.94亿吨),故可为长江干线航道规划、提升以及三峡新通道尺度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于芳琳[2](2021)在《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能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巨大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现阶段我国重大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前山东省地市级政府债务处于何种状况?财政收入与债务是否是可持续的?债务风险是否处于可控的范围内?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本文选用2000-2019年山东省各地市宏观经济和债务相关数据,运用KMV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二元Logistics模型,对2020-2022年山东省各地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态进行预警。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提供新思路,为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在梳理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知识,对山东省各地市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债务现实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运用KMV模型对2020-2022年各地市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率进行客观测度,以及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析出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是地方财政的收入质量,财政收支结构情况以及债务增长风险。再次,将KMV模型的输出结果作为预警模型的被解释变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析出3个主成分因子作为债务预警指标解释变量,共同输入二元KMV-Logistic混合模型,对2020-2022年山东省各地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态进行预警。最后,得出结论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篇论文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结论:第一,采用单一KMV模型是从“财政收入——债务”可持续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率预测和评价,不能够很好的发挥风险预警的效果,将KMV模型的输出结果作为预警模型的被解释变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析出3个主成分因子作为债务预警指标解释变量,将客观预警模型与主观评价模型的结果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客观的对2020-2022年的山东省各地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态进行预警。第二,提取的三个成分因子分别反映了地方政财政收入质量情况、当地财政支出结构水平高低和政府债务增长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政府财财政收入质量状况、财政收支结构状况呈反方向变动,与债务增长速度风险呈正方向变动。第三,综合来看,预测2020-2022年的山东省各地市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分为别:2020年处于高债务风险状态的市有德州、聊城和枣庄;2021年山东省处于高债务风险状态的市有临沂,菏泽、德州、威海;2022年到山东省处于高债务风险状态的市有德州、菏泽、日照、枣庄。其中,枣庄和德州连续3年处于高风险状态。青岛、济南、烟台、潍坊、济宁、淄博、东营及滨州8市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于安全状态。省内其他市的风险处于安全状态,泰安市虽然处于安全状态,但风险概率波动明显且呈上升趋势,应密切关注防止风险状态变化。因此,要想合理控制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多措并举,加强监管地方政府债务举债方式,动态监控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管理,遵循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规律。

李骏鹏[3](2021)在《基于生育转变理论的中国人口结构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从古自今就是一个人口丰富大国,并且人口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精确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是对以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决策数据。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生育率出现短暂高峰后,2018、2019年生育率却跌破历史最低。因此为了保证我国长远的人口均衡,对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人口学理论,对一个地区人口预测的关键在以下三个因素——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迁移率。鉴于此,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本文首先对我国人口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影响因素以及最终影响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生育转变理念以及概率人口预测方法预测总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预测结果显示出我国属于生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阶自相关模型预测我国未来的生育水平的变动趋向,预测最终结果有中、低、高三种方案。其次,使用Lee-Carter模型以及历史数据预测我国未来年龄别死亡率。由于我国国际人口迁移人数相比总量较少,故本文将不考虑国际人口迁移情况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结合生育率、死亡率预测以2019年为基期数据通过“PED”模型预测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结果发现:在中低方案下,我国人口总量分别在2025年、2030年左右达到人口峰值后持续走低,人口结构进一步“少子化”、“老龄化”。在高方案下,老龄人口占比较高的同时,新生儿数量也持续增加,人口结构呈优化改良状态,是一种年轻的人口结构。生育政策只是使我国的人口总量提高了,生育率和人口结构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本文预设的前提甚至是全面开放生育,可见生育理念的转变已经深入人心,短期内靠单纯的生育政策对我国的生育率刺激不会有太大影响。我国的生育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全面二孩政策上,短时期内,政府通过采取相应政策,来进一步落实生育政策;从长远角度来看,需要进一步使我保障社会养老制度,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特别是幼龄儿童保障,孕妇权益保障等才能根本性缓解我国面临的人口结构危机。

文帅帅[4](2021)在《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97年开始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制度的整体框架日趋完善,运行效果不断提升,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统账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职工退休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制度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制度的转轨成本、缴费率的下调、混账管理等因素,全国有将近半数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不容乐观,这给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带来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此来缓解当前基金支付压力。所以本文在全国统筹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保证制度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以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为研究主题,使用Logistic模型对2020-2049年参保人数、参保退休人数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等数据进行预测。通过构建养老金收支预测模型,测算2020-2049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结余状况。结果表明,在单位缴费率保持在16%的前提下,不考虑财政补贴、基金投资收益等情况,当养老保险替代率保持在40%时,2020-2049年基金的当期余额是不断上涨的,累计结余在2049年达到442142亿,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是比较乐观的。当养老保险替代率保持在50%时,2020-2049年基金的当期余额都呈现出了收不抵支的状况,基金的累计缺口结余在2049年达到402990亿。当养老保险替代率保持在60%时,基金的当期缺口和累计缺口持续扩大,在2049年达到惊人的124.8万亿。通过测算,当养老保险替代率保持在42%时,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全国统筹政策还未出台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的差异情况,若不提前采取措施,将影响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为了实现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现状分析和模型测算结果,从加快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适当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对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保障老年人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蕊珍[5](2021)在《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然成为时代之需,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在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继续下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发表了诸多论述。因此,梳理和研究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与形成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和对西方经济学相关论述的借鉴三个方面,总结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同时,归纳出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分为孕育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结合“有为”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府和市场关系改革的根本保证四个方面着手,并通过对每一方面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概括出四大基本特征,即独特性、实践性、原创性和科学性。第三部分,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该重要论述不仅能够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而且能够指引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发展中国家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经验。

李可[6](2021)在《黄淮海流域降水与土地覆被相互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黄淮海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近几十年来水循环各过程(降水、产水等)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即,先对NDVI、NPP、土地利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用空间相关性方法定量分析了NDVI、NPP变化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并用时空回归普通克里格预测了2025年NDVI、NPP数据;最后,基于In 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产水效应的影响,并基于时空普通克里格和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25年区域产水数据。该研究揭示了宏观尺度下黄淮海流域水土资源间的相互作用,为实现水土流失与保持的调整和治理、流域的综合变化管理、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水土资源的结构优化和改善水土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近几十年来黄淮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多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NDVI、NPP和降水变化则主要呈现增加趋势。(2)近十几年来黄淮海流域多数区域NDVI、NPP和降水显现出正相关。年内来看,春、夏、秋三季NDVI、NPP和同期降水多呈现正相关,而冬季则多呈现负相关。就滞后性来看,春季NDVI、NPP对同期降水响应最大,夏、秋NDVI、NPP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着一个月的滞后性,冬季NDVI、NPP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着两个月的滞后性。而预测结果显示黄淮海流域2025年NDVI和NPP值较2010年均增加了。(3)1980~2010年黄淮海流域多数地区产水深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总体呈增加变化。结合土地利用变化,黄淮海流域地类产水深度的变化与耕地和草地面积变化呈正比,与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呈反比,与未利用地面积变化无明显关系。通过对2025年流域产水深度进行预测,发现2025年流域平均产水深度比2010年减少了。(4)综合分析水土资源相互作用结果,发现气候降水的改变,会导致NDVINPP发生变化,这代表着地表自然植被和作物的生长受到了影响,进而引起物候期变化和需水量改变。这就会致使地表的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和相应的生态格局的结构和规模产生变化,从而使得地表水资源和水循环受到影响,最后又将影响回归到降水上。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之间是互动的耦合关系,彼此影响、相互依存。

王永生[7](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文中提出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适合大面积开发利用,但由于风能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风力发电输出功率具有不稳定性,电网中大比例接入风电会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这一技术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风电厂输出功率,为制定合理的调度、检修计划提供依据,对提高风电利用率及风能利用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风电输出功率的预测准确率,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究风电短期输出功率预测,融合多源数据,使用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数据清洗,设计算法构造预测模型输入数据集,构建TLW-LSTM和LW-CLSTM两种深度学习模型,开展风电输出功率预测实验,并与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提高了预测准确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风电非平稳态时间序列数据清洗。首先对风电历史功率数据、历史气象数据及风机状态数据进行多元数据融合,提出使用孤立森林算法进行异常值检测并标记为缺失值,使用GRUI网络结构构建WGAN对抗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缺失值填补,完成了风电数据的清洗,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数据的特征,在实验中得到了比传统的均值填充、前后值填充更好的数据清洗效果,之后通过对融合数据进行降维、离散化、归一化和独热编码等一系列处理,实现了符合深度学习需求的数据预处理;(2)提出了基于时间滑动窗口的深度学习输入数据集构造算法。风电输出功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本文提出用时间滑动窗口构建风电时序数据集,在扩展原始数据集、提高数据利用率充分挖掘数据特征的同时,有效提取了风电输出功率的时间周期特性,为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实现风电输出功率的多变量非线性拟合创造了条件;(3)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TLW-LSTM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使用时间滑动窗口算法构造数据集作为深度学习输入数据集,使用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构建TLW-LSTM深度学习模型,模型使用两层全联接层作为输入和输出层、三层多节点LSTM层作为隐藏层,采用Nadam优化器、Droupout及正则化技术改进模型性能,实现了比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更优良的预测效果,d_MAE预测准确率达92.7%;(4)构建了基于CNN网络结构的LW-CLSTM深度学习预测模型。针对TLW-LSTM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运算时间长、网络收敛慢的不足,使用CNN网络结构对TLW-LSTM模型进行优化,构建了LW-CLSTM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利用了CNN出色的特征提取能力和LSTM的时间序列处理能力,在不降低预测准确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模型运算效率,在相同数据集上明显减小了计算时间达66%,为模型投入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5)完成了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与TLW-LSTM和LW-CLSTM两种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及误差对比分析。为符合风电行业应用的预测评价,研究设计了最大相对误差统计分布法和MAE平均差值法两种准确率评价指标,应用到对比实验中。构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三种传统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与本文构建的TLW-LSTM和LW-C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预测误差及预测准确率,证实了本文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预测准确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李国楠[8](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研究 ——基于CVaR和GARCH族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发展至关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均为国内的研究热点。2010年6月19日,我国宣布实施“二次汇改”并实行“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结束了人民币盯住美元浮动。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健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报价体系。对于汇率政策逐渐放宽的国内金融环境,外汇风险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也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着眼于测量和防范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给商业银行实际操作提供可行的建议,通过对各行外汇收益率序列的数据特征分析和模型检验,最终选用了拟合程度较好的GARCH-CVaR模型来度量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的研究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理论分析。对当前外汇风险计量以及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明确外汇风险的概念,探讨外汇风险的形成机制;第二步,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在GARCH(1,1)模型的条件方差的基础上选择我国十七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2019年年报数据测算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益率的CVaR与Va R数值。然后选取中国银行为例,基于中国银行2019年年报数据使用多种外汇敞口计算方法进行数据测算,将测算结果进行对比,最终选取WAP方法进行风险测算,利用外汇风险敞口比例指标说明其外汇风险敞口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发现自2015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激增,但整体还是满足监管机构的限额条件,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制银行外汇风险敞口规模较大,但拥有较丰富的风险管控经验,能够积极通过对冲手段控制外汇风险敞口。非国有制银行由于其外汇风险敞口规模较小,面临的外汇风险压力也相对较小。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发现,目前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面临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变大以及外汇风险敞口增加的问题,鉴于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使用GARCH-CVaR模型度量外汇风险,给商业银行对冲外汇风险敞口、优化外汇敞口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艳晶[9](2021)在《中国铟资源动态物质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铟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将铟列入关键性矿产目录,在能源转型背景下,铟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未来可能成为资源竞争的焦点。中国是铟的资源、生产和贸易大国,深入分析中国铟资源流动规律和利用效率,把握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中国铟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对于实现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本文对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明确描述了铟的生命周期过程。在此基础上,首次构建了国家层面铟资源的动态物质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00-2019年铟在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和废物管理过程的动态演变特征,测算流量及存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存量-驱动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铟的流动情况和供需趋势,并对供需两侧的影响因素进行政策模拟,探讨不同政策方案的改善效果,甄选有利于铟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佳政策方案。本研究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泛,对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相对可靠,可以作为铟产业管理决策的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2000年以来中国精铟消费快速增长,但消费水平仍然较低,2019年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为11%;全球范围内铟资源十分丰富,除中国外,澳大利亚、智利、玻利维亚等国都蕴藏大量铟资源;全球原生铟的供应主要集中在中国和韩国,2019年分别占比39%和31%,而考虑再生铟的供应格局则有所不同,2019年呈现韩国(32%)、日本(30%)、中国(29%)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有多种提铟原料,但目前原生铟的供应主要来自锌精矿,锌的生产活动对原生铟供应有重要影响。(2)铟在生产过程的综合回收率约21%,采选环节损失大量铟;供需不平衡导致目前国内市场有3316吨的精铟库存;我国已经从铟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0-2019年,中国经济社会系统中铟的使用存量从22.7吨增加到537吨,人均存量从0.02克/人增长到0.38克/人,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铟的报废量逐年增加,但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报废产品中的铟均没有被回收。(3)在“低于2℃”和“2DS”两种情景下,铟的使用存量和实际需求量都将保持明显增长;受锌精矿原料供应和当前回收水平限制,铟供应的增长空间有限,未来铟的供需缺口很大,供不应求的局面长期存在。(4)供给侧政策方案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因为锌精矿的供应增长空间有限,二是铟在终端产品的含量很低,技术、经济因素导致大规模回收不能马上实现。需求侧政策方案能够显着降低铟需求,但只有组合方案能有效缓解“2DS”情景的供需不足。供需两侧综合政策模拟效果最佳,既减少了对原生矿石的依赖,又提高了铟的回收利用水平,统筹兼顾供给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铟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重视铟的综合回收利用,拓宽除锌精矿以外的原生铟供应来源;提高铟在生产过程的回收利用率;提高铟在ITO和CIGS加工制造过程的利用率,加强高端ITO靶材的研发;加强电子废弃物中铟的回收技术研发,提高二次资源利用水平。

阿鲁思[10](2021)在《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白山作为吉林省内集各种资源(包括:旅游、生态环境和矿产等一系列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吉林省的区域经济总量疾速攀升,社会财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介于此原因使得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各种资源的价值不断地升高。且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致使旅游开发区内的人口密度持续增高,因此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着增加。截至2018年为止,长白山保护区内的10条泥石流沟共计发生25次泥石流灾害,造成2635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2009年六月发生于长白山北坡瀑布景区南侧48m处的泥石流破坏了景区旅游与生态环境等资源,造成了约700万元的经济损失。且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降水与降雪等事件)趋多趋强,结合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情,使得由极端降雨事件所诱发的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再不断地增加。不仅如此,长白山火山正处于千年、百年复活期的节点上。火山的活动势必迫使天湖水位的抬升,湖水顺北坡溃坝或漫坝而下会导致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此外,区域尺度上进行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时,由于对风险中各个因素之间联系的考虑不足,致使无法得到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结果,因而导致最终的风险评价结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由多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风险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为研究区,从泥石流灾害及灾害链形成机理出发,对区域内由不同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分析,随后确定以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作为切入点,结合基于灾害事件关系的灾害链模型建立评价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优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使其能够运用在区域尺度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同时以该模型关联灾害链系统内各个灾害事件,并对长白山北坡区域内不同致灾因子在不同强度或频率下所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评价。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耦合多模型,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并以模型的耦合来建立风险评价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最终进行区域尺度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地质环境因子与研究区内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发现坡度、曲率、物源厚度、地形湿度指数与植被覆盖等9个地质环境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选取这9个指标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长白山北坡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不易发区面积占全研究区面积的51.22%,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2.05%。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11.94%。而高与极高易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82%与7.97%。易发性评价结果中的中、高与极高易发区普遍分布于研究区内的凹形斜坡。同时评价结果AUC值更是达到了0.9048,说明基于随机森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极为可信。(2)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与灾害链形成机理对两种灾害链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基于灾害事件之间关系的灾害链模型为框架,分别建立了极端降雨诱发与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选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作为反映灾害链内各个灾害要素之间关系的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其后,通过耿贝尔分布模型计算了极值降雨量并选定以10年、30年和50年一遇的极端降雨(分别为85.9415mm、132.5655mm与153.8496mm)为例结合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三个重现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值超过0.5的区域均只占33%左右。这是由于该模型通过随机森林的结果进行了筛选。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大于0.5的值域内变化情况则与基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不同。研究区内危险性大于0.5的区域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产生了变化,说明研究区随着重现期变久,泥石流的发生将更加频繁且泥石流的强度也将持续增强。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每个重现期的危险性评价结果精度明显高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的结果。证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拥有良好且稳定的表现。(3)针对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通过Flow3D模型对三种假设情况下发生的天池溃决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三个模拟情景下发生的天池溃决淹没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域的55.17%、69.97%和86.32%。淹没深度在0至2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11.84%、9.83%和12.66%。淹没深度在2-5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8.07%、8.9%和8.51%。其余区域水深超过了5m。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淹没水量均超过了该区域可承受阈值水量的10倍以上,表明三种情况的天池溃决均可以较容易的诱发泥石流灾害。随后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区内三种假设情况下的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危险区面积的增多幅度远远超过了高与中等危险区,表明不同模拟情景下,随着水位的升高、水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区域受到淹没影响。同时,这些区域在极为充足的水源条件支撑下更加容易发生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4)通过分析已有的灾损数据后,明确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移动的物源厚度作为表征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的指标。结合吉林省泥石流灾害历史灾损数据对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承灾体灾损率进行计算并建立了相应的脆弱性曲线。通过泥石流物源量动静储量关系公式将危险性评价结果与脆弱性评价进行关联,并对研究区内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两种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极值雨量和天池溃决水量的增加,泥石流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增加。其中由极端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中可能产生最大损失的是药王庙、聚龙泉等旅游景点。而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威胁最大的则是长白山瀑布、聚龙泉、小天池等旅游景点。本研究将弥补泥石流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长白山景区,对于提高景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杨启先预测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启先预测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航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1.2.2 货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2.3 货运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
        1.2.4 货运需求预测模型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总货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2.1 总货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分析
        2.1.1 国家尺度
        2.1.2 省市尺度
    2.2 货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2.2.1 产业结构与货运强度的定义
        2.2.2 国家尺度
        2.2.3 省市尺度
    2.3 典型国家货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对比
        2.3.1 货运量随GDP变化的对比
        2.3.2 货运强度随产业结构系数变化的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3.1 水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分析
        3.1.1 国家尺度
        3.1.2 省市尺度
    3.2 水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3.2.1 水运强度的定义
        3.2.2 国家尺度
        3.2.3 省市尺度
    3.3 典型国家水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对比
        3.3.1 水运量随GDP变化的对比
        3.3.2 水运强度随产业结构系数变化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典型航道航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4.1 航运发展现状
    4.2 水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4.2.1 水运量时间序列变化
        4.2.2 水运量与GDP的关联分析
    4.3 水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4.3.1 水运强度时间序列变化
        4.3.2 水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4.3.3 水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系数的相关关系检验
        4.3.4 水运强度与产业结构系数的量化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水运需求的预测
    5.1 GA-BP模型
        5.1.1 BP神经网络
        5.1.2 遗传算法
        5.1.3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5.2 长江干线水运需求预测
        5.2.1 预测工况的确定
        5.2.2 模型运行及结果
    5.3 三峡船闸过闸航运需求预测
        5.3.1 三峡船闸航运现状
        5.3.2 预测工况的确定
        5.3.3 模型运行及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2)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和内容
        2.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1.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研究
        2.政府债务的风险成因及特点研究
        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4.文献评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1.政府债务相关概念
        2.政府债务风险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率分析:基于KMV模型
    第一节 山东省各地市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1.山东省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率分析
        1.KMV模型介绍及构建
        2.样本数据及来源
        3.建立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4.KMV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选取: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1.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选取
        3.主成分分析实证分析和检验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分类研究:基于KMV-Logistics混合模型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过程
        1.KMV-Logistics混合模型介绍
        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KMV-Logistics模型回归分析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1.加强监管地方政府债务举债方式
        2.动态监控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管理
        4.遵循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规律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生育转变理论的中国人口结构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框架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生育政策下出生人口预测研究
        2.1.2 生育政策对人口年龄结构以及老龄化影响的研究
        2.1.3 生育率预测模型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生育政策实施情况
    3.1 现阶段我国人口状况
        3.1.1 生育率现状
        3.1.2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与现状
        3.1.3 我国死亡率现状
    3.2 预计生育政策实施情况
第4章 基于生育转变理论的生育率预测
    4.1 基于生育转变理论预测总和生育率
    4.2 年龄别生育率的预测
        4.2.1 全球模式的趋势
        4.2.2 观测国家的趋势
        4.2.3 结果预测
        4.2.4 估计达到全球模型模式的时间段
    4.3 中国生育率预测
        4.3.1 数据来源
        4.3.2 我国总和生育率预测
第5章 死亡率的预测
    5.1 理论模型
        5.1.1 经典Lee-Carter模型
        5.1.2 经典Lee-Carter模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
        5.1.3 κ_t的预测
    5.2 分年龄死亡率的预测
        5.2.1 数据处理
        5.2.2 实证分析
第6章 2020-2050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6.1 人口结构模型的构建
        6.1.1 PED(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的介绍
        6.1.2 模型建立
    6.2 人口结构预测
        6.2.1 各种方案下总人口变动趋势
        6.2.2 各种方案下人口结构分析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工作
        1.4.2 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1.2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1.3 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3.1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3.1.1 初步创立期
        3.1.2 制度破坏期
        3.1.3 改革转轨期
        3.1.4 制度完善期
    3.2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政策规定
        3.2.1 缴费率
        3.2.2 基金计发和管理办法
        3.2.3 基金投资管理办法
    3.3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
        3.3.1 参保人数
        3.3.2 全国基金收支情况
        3.3.3 2019 年各省基金收支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测算模型构建
    4.1 Logistic模型增长人数预测
        4.1.1 Logistic模型概述
        4.1.2 预测城镇劳动力人数和退休人数
        4.1.3 预测职工参保人数
        4.1.4 预测职工参保退休人数
        4.1.5 预测职工年平均工资
    4.2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模型
        4.2.1 假设条件
        4.2.2 参数设定
        4.2.3 收入模型
        4.2.4 支出模型
        4.2.5 养老金收支模型
    4.3 小结
第5章 促进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的建议
    5.1 加快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
    5.2 适当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5.3 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5.4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5.5 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5.6 其他完善措施
        5.6.1 持续推进全民参保
        5.6.2 加快法制建设
        5.6.3 严格审查退休金待遇领取机制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5)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归纳分析法
        3.理论结合实践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
    (一)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相关论述
        2.中国共产党人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探索
        3.对西方经济学中政府和市场关系论述的吸收借鉴
    (二)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1.孕育期——河北和福建任职期间
        2.发展期——履政浙江和上海期间
        3.成熟期——主政中央以来
二、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一)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有效”市场结合“有为”政府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府和市场关系改革的根本保证
    (二)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结合市场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实践性——彰显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实干精神
        3.原创性——体现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认识
        4.科学性——贯穿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
三、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重大创新
    (二)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1.指引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2.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3.为发展中国家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黄淮海流域降水与土地覆被相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研究进展
        1.2.2 土地资源研究进展
        1.2.3 水土资源交互作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介绍
        2.1.1 位置概述
        2.1.2 地质特征
        2.1.3 气候气象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植被
        2.1.6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2.1 土地利用数据
        2.2.2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2.2.3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
        2.2.4 土壤数据
        2.2.5 气象数据
        2.2.6 辐射数据
        2.2.7 其他类型数据
3 水土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方法
        3.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1.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F检验
        3.1.3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3 NDVI变化分析
    3.4 NPP变化分析
    3.5 降水变化分析
4 土地覆被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及时空预测
    4.1 研究方法
        4.1.1 空间相关性分析法
        4.1.2 时空克里格模型
    4.2 降水对NDVI变化的影响
        4.2.1 年NDVI同年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4.2.2 季均NDVI同季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4.2.3 NDVI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时滞性
    4.3 降水对NPP变化的影响
        4.3.1 年NPP同年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4.3.2 季均NPP同季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4.3.3 NPP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时滞性
    4.4 2025年NDVI、NPP数据模拟
        4.4.1 2025 年降水量预测
        4.4.2 STROK模型拟合和检验
        4.4.3 2025年NDVI和 NPP预测结果
5 产水效应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时空预测
    5.1 研究方法
        5.1.1 InVEST模型
        5.1.2 CA-Markov模型
    5.2 数据预处理
    5.3 模型模拟与结果分析
        5.3.1 模型模拟
        5.3.2 结果分析
    5.4 产水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5 2025 年黄淮海流域产水量模拟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风电发展现状
        1.1.2 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3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的意义
    1.2 国内外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现状
        1.2.1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分类
        1.2.2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
        1.2.3 风电功率预测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风电功率预测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风电基础理论概述
        2.1.1 风能原理
        2.1.2 风力发电原理
        2.1.3 风电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2.1.4 风速、风向和风功率的关系
    2.2 风电数据处理技术
        2.2.1 数据清洗技术
        2.2.2 数据预处理技术
    2.3 风电预测模型原理
        2.3.1 物理模型理论
        2.3.2 传统统计模型
        2.3.3 机器学习理论
        2.3.4 深度学习理论
        2.3.5 深度学习优化技术
    2.4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机器学习支持下的多源数据融合及分析清洗研究
    3.1 风电大数据特点
    3.2 风电场概况及数据来源
    3.3 风电数据质量控制
        3.3.1 测风塔数据的质量控制
        3.3.2 风电场监控数据的质量控制
    3.4 实验数据融合
    3.5 传统的数据清洗
        3.5.1 异常值检测方法
        3.5.2 缺失值填补方法
    3.6 基于孤立森林的异常值检测算法
    3.7 基于深度学习的缺失值填补
        3.7.1 GAN结构及原理
        3.7.2 WGAN网络填充缺失值
    3.8 数据清洗实验设计
        3.8.1 实验数据集
        3.8.2 实验环境配置
        3.8.3 实验方案
        3.8.4 孤立森林算法进行异常值检测
        3.8.5 WGAN网络进行缺失值填充
        3.8.6 比较方法与评价指标
        3.8.7 实验过程
        3.8.8 实验结论
    3.9 本章小结
4 基于LSTM构建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
    4.1 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总体框架
    4.2 数据融合与清洗
    4.3 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降维
        4.3.2 数据标准化
        4.3.3 数据离散化和one-hot编码
    4.4 深度学习输入样本集构建
        4.4.1 深度学习特征选择
        4.4.2 基于时间滑动窗口的深度学习数据集构建
    4.5 深度学习模型构造
        4.5.1 风速和风功率相关性分析
        4.5.2 TLW-LSTM深度学习模型构建
        4.5.3 TLW-LSTM模型的回归准确率评价指标
    4.6 实验验证及分析
        4.6.1 实验数据集
        4.6.2 时间滑动窗口构建输入数据集
        4.6.3 实验设计
        4.6.4 预测模型的实验结果
        4.6.5 实验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CNN改良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模型
    5.1 风电厂输出功率预测方法总体框架
    5.2 基于CNN和 LSTM结构构建时间序列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5.2.1 CNN卷积神经网络
        5.2.2 CNN卷积网络快速提取特征
        5.2.3 CNN和 LSTM构建LW-CLSTM组合神经网络模型
        5.2.4 LW-CLSTM模型回归准确率评价指标设计
    5.3 实验验证及分析
        5.3.1 实验设计
        5.3.2 LW-CLSTM与 TLW-LSTM模型实验分析
        5.3.3 实验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研究 ——基于CVaR和GARCH族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概念
    第二节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和外汇风险管理
        一、外汇风险成因
        二、外汇风险类型
        三、汇率制度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
        四、外汇风险管理过程
    第三节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计量方法
        一、敞口分析法
        二、风险价值方法(VaR)
        三、极端情形度量法
第三章 汇率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节 汇率制度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
        一、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三、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
        三、引入VaR模型度量外汇风险
第四章 基于GARCH-CVaR模型的外汇风险度量
    第一节 模型设计
    第二节 数据选择及处理
    第三节 数据基础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平稳性分析
        三、自相关识别
        四、ARCH效应检验
    第四节 GARCH(1,1)模型构建
    第五节 美元兑人民币汇价收益的VaR 值和CVaR 值计算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实测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美元敞口的风险价值测算
        一、汇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敞口关系概述
        二、样本数据选择与处理
        三、商业银行美元头寸的VaR 值和CVaR 值测算
    第二节 基于中国银行外汇总敞口的风险价值测算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汇率波动测算方面
        二、外汇风险敞口和风险价值测算结果方面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
    第二节 建议
        一、使用先进度量方法,建立有效外汇风险计量体系
        二、完善衍生工具市场,提升运用多种工具对冲能力
        三、提升外汇敞口管理,优化外汇存贷比例
        四、培养外汇专业人才,提高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铟资源动态物质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物质流研究现状
        2.1.1 物质流分析的概念和分类
        2.1.2 物质流分析的发展历程
        2.1.3 物质流分析的方法体系
        2.1.4 物质流分析研究现状
    2.2 铟物质流研究现状
    2.3 与铟相关的其他研究
        2.3.1 关键性研究
        2.3.2 供需趋势及资源可得性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中国铟产业发展现状
    3.1 铟的性质与用途
    3.2 铟消费概况
    3.3 铟资源类型及分布
        3.3.1 铟资源类型
        3.3.2 铟资源分布
    3.4 铟生产情况
        3.4.1 提铟原料
        3.4.2 生产工艺
        3.4.3 铟生产格局
第四章 2000-2019 年中国经济社会系统铟流量和存量演变
    4.1 铟物质流分析方法
        4.1.1 分析软件
        4.1.2 确定系统边界
        4.1.3 铟的生命周期解析
        4.1.4 流量核算
        4.1.5 存量核算
        4.1.6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4.1.7 不确定性分析
    4.2 累计总量分析
    4.3 纵向对比分析
    4.4 2000-2019 年铟流量及其结构变化
        4.4.1 生产阶段的历史变化
        4.4.2 消费量的历史变化
        4.4.3 含铟产品贸易流变化
        4.4.4 铟终端产品报废量的变化
    4.5 2000-2019 年中国铟存量变化
        4.5.1 精铟存量变化
        4.5.2 使用阶段存量变化
        4.5.3 损失存量变化
    4.6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4.7 小结
第五章 2020-2050 年中国铟使用存量与供求情景分析
    5.1 铟物质流情景分析模型
    5.2 2020-2050 铟使用存量及铟需求情景分析
        5.2.1 ITO领域铟使用存量、终端需求量
        5.2.2 CIGS技术及其铟使用存量、终端需求量
        5.2.3 其他领域铟终端需求量及使用存量
        5.2.4 中国铟需求量及使用存量
    5.3 2020-2050 年中国铟资源供应情景
        5.3.1 原生铟产量
        5.3.2 再生铟产量
        5.3.3 铟供应模式分析
    5.4 2020-2050 年中国铟供求情景分析
    5.5 2020-2050 年中国铟流动情景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促进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模拟
    6.1 供给侧政策模拟
        6.1.1 单一变量—原生铟的回收利用率
        6.1.2 单一变量—再生铟的回收利用率
        6.1.3 组合变量模拟
    6.2 需求侧政策模拟
        6.2.1 单一变量—ITO废靶的回收率
        6.2.2 单一变量—CIGS加工制造过程的回收率
        6.2.3 单一变量—CIGS技术市场占有率
        6.2.4 组合变量
    6.3 供需两侧综合政策模拟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3.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3.3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4 评价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4.2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
    4.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4.4 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优化
    4.5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阈值水量分析
    4.6 长白山北坡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7 长白山北坡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1 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确定
    5.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评价
    5.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管理研究
    6.1 泥石流风险管理体系
    6.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四、杨启先预测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航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演变规律研究[D]. 戴佳伶.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D]. 于芳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生育转变理论的中国人口结构预测[D]. 李骏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研究[D]. 文帅帅.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习近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研究[D]. 李蕊珍.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黄淮海流域降水与土地覆被相互影响研究[D]. 李可.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7]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风电输出功率预测研究[D]. 王永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8]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研究 ——基于CVaR和GARCH族模型[D]. 李国楠.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中国铟资源动态物质流研究[D]. 周艳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10]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D]. 阿鲁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杨启贤对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