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能源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

几种能源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

一、几种能源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凡[1](2021)在《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为了有效治理社会发展带来的日益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限制柴草、减少煤炭燃料的使用,以改变现有能源使用方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而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使用柴草、煤炭燃料作为冬季采暖的主要能源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环保政策相继推出,能源结构转变促使能源使用方式发生改变,乡村居民开始更多的使用小型辅助采暖家用电器来满足冬季采暖需求,然而采暖效果并不理想。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现代化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现代化不仅要求建设美丽的乡村空间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而基础设施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乡村经济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乡村居民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冬季采暖需求随之增加,乡村供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乡村建设问题。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满足乡村采暖需求,合理有效的进行乡村供暖规划。本研究通过对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现状的分析,了解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的基本情况,结合采暖需求的预测,明确西咸新区全域村庄采暖的现实困境。经过与相关实践先进经验的对比,从规划角度分析得出造成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规划以及相关规范标准的滞后。因此,为了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必须从城乡融合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区域城乡建设现状,推动城市供暖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并结合各种供暖技术的技术经济测算及适用性分析,以及各种供暖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尊重乡村现实情况,选定适宜于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的供暖方式。进而依据村庄分类筛选与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综合确定全域村庄的适宜性供暖方式,最终形成区域-集中-分散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供暖方式。并根据已选定的供暖方式对区域供暖和集中供暖的管网进行规划布置,对相关设施技术指标进行测算制定供暖标准,同时根据全域村庄城镇化时序制定相应的村庄供暖设施建设改造时序,最终形成既能够促进城乡融合,满足乡村现代化需求,又符合全域村庄现实情况的适宜性供暖规划方案。经过本次研究,可以明确大城市周边地区有条件的村庄可以通过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解决采暖需求。通过使用合理的村庄分类,将同一类型村庄统一考虑,从区域层面出发逐类规划村庄供暖方式,有助于更好的解决乡村采暖需求。解决区域村庄采暖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问题,面对村庄分布数量较多的地区,合理的统筹规划可以找出有效的解决路径。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采暖方式综合使用的方式,制定满足村庄建设发展的供暖设施配置与建设时序,同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村民主体选择,能够符合村庄实际情况,更合理的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同时减少重复建设与过量投资。

冯新新[2](2021)在《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秸秆成型燃料是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对于实现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节约化石能源、减缓温室效应等意义重大。本研究综合采取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的发展现状,定量对比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与燃煤等几种集中供暖方式的燃料成本,构建了以秸秆自然腐解为背景的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定量估算方法体系,并以甘肃临洮县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全面定量评价了该工程减排能力。最后结合研究对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的推广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考虑燃料热值、单价及供暖锅炉热效率三方面影响集中供暖燃料成本的主要因素,定量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内几种不同集中供暖方式的燃料成本。结果表明:受热值较低和成型加工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生物质成型燃料成本整体略高于燃煤,但两者均远低于天然气和柴油。与此同时,生物质成型燃料相对燃煤的集中供暖燃料成本高低受资源获取难易程度、技术设备是否先进等方面的影响,两者高低存在地域差异。(2)按照“资源替代量→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步骤,提出了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温室气体减排量估算方法和参数体系。该方法体系包括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量、项目排放量和泄露量四部分内容,其中基准线排放为秸秆露天堆放自然腐解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替代的化石燃料煤炭供暖的排放量和秸秆利用产生的灰渣还田替代的化肥生产的能耗排放量之和,项目排放量为工程运输活动等产生的化石燃料消耗、秸秆加工成型等产生的电力能耗以及秸秆成型燃料燃烧供暖产生的利用排放之和,项目泄露量为零。计算总公式为:“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净减排量=基准线排放量-秸秆利用过程能耗排放-项目泄露量。”(3)利用上述方法体系,对临洮县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0年一个供暖季,临洮县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基准线排放量为2604.47 t CO2,项目排放量为150.80 t CO2,净减排量2453.68 t CO2,约相当于减少了862.95 t标准煤的CO2排放量。实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项目的净减排量相当于项目排放量的16.3倍。临洮县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每消耗1 t玉米秸秆原料,将会减少1.56 t的CO2排放。(4)为进一步加快生物质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推广,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秸秆收储运销体系、加强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和清洁供暖意识。

符越[3](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江勇[4](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指出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范雪敏[5](2020)在《面向农村地区的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不合理的传统能源开采方式及能源消耗结构性矛盾凸显,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雾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正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电能作为二次清洁能源,凭借着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成为了传统化石燃料的最佳替代品。为响应国家“节能减耗”的号召,国家电网首次提出“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发展新思路,电代煤技术被大力推广,通过电能替代散烧煤的方式,极大提升能源利用率,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然而能源技术的革新会牵动各方利益,如何有效协调,达到利益均衡,成为电代煤技术推广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我国农村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问题,基于对国内外电代煤技术发展现状调研整理的基础上,对电代煤技术推广在能源与技术应用层面进行了剖析,指出电代煤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及电代煤技术推广面临的经济、环境及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评价问题。论文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PH法)和熵权法的组合权重分析方法,介绍了组合权重评价流程及评价指标构建方法。基于上述组合权重分析方法,论文构建了农村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及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山西省文水县农村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实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文水县农村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各项评价指标。按照成功度法,对文水县电代煤技术推广综合效益指标完成度打分,结果表明:该地区电代煤技术的社会效益指标基本成功,经济效益指标部分成功,环境效益指标基本成功。基于对农村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阻碍因素的系统分析,论文构建了农村电代煤技术推广的策略性指标,并从生产要素、支撑企业、企业战略及政府工作四个方面对文水县农村地区及相似农村地区的电代煤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详尽分析。

秦超[6](2020)在《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的进步,包括电力、天然气、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综合能源系统的提出和发展,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了多种能源梯级利用、互补互济,解决了能源供求不均衡等问题。电转气技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以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进步,为从园区、城市到区域等各层级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风险驱动因素的识别与度量等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电/气/热多种异质能源转换优化,与传统供能模式的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分析,以及综合能源系统的风险分析及度量开展研究。优化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消纳问题,实现了能源跨区域的协调优化,也为Copula方法解决能源市场风险和各异质能源的耦合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角度开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最后给出了论文的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关键问题以及论文创新点。论文第二章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中所包括的电力、天然气与热力的能源消费、价格走势与市场状况,开展相关性分析、平稳性分析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为下文的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奠定研究基础。(2)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能源转换优化。综合能源系统将电力、天然气、热力供能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与平滑负荷需求曲线。由于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需求负荷的波动等造成系统因素的不确定性,需充分考虑供给侧风电消纳与需求侧电负荷波动,将优化的多目标设计为系统燃料成本最小,系统弃风电量最小以及电能需求侧峰谷负荷方差最小,结合电力、天然气、热力网络系统约束,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3)研究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在天然气供应能力紧缺情况下,重点考虑气-电转换与气-热转换情形下综合能源系统消费结构的整体优化。在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和燃气机组调峰能力约束情况下,综合考虑天然气成本、供给侧风电消纳与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三个目标函数,并结合效用理论对天然气消费的社会效用与用户效用计算,构建考虑供应不确定性和调峰能力约束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4)对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展开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进寒冷地区清洁取暖,在综合能源系统框架下,以热能作为主要着力点,优化了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按照燃气调峰比例以及地热供暖所占基本热负荷比例进行情景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综合供热系统与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的环境经济效益。并分别根据能源价格因素、燃气调峰锅炉调峰比例、地源热泵供热的基本热负荷比例对热源展开敏感性分析,以及据此探讨燃气锅炉调峰比例对综合供热系统的经济成本影响。(5)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首先识别资金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源,以物理实体构成、商业主体运营、虚拟价值分析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资金-能量-信息风险框架。其次,在风险框架内,开展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再次,分别研究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以及热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评估综合能源系统故障风险,并以故障树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原因。(6)对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进行度量。影响能源市场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生产、传输、转换的风险驱动因素复杂,例如,能源的价格波动与供需不确定往往会给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转换和能量耦合带来风险,本文以能源市场收益率和各类型机组出力作为度量综合能源系统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的切入点。首先收集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变动的时间序列与各能源机组出力曲线,其次,采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与机组出力的边缘分布,再次,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与最小欧氏距离选择最优Copula函数描述各风险因子之间,以及机组出力之间的非线性的相依结构。最后,通过Copula-CVaR模型测度综合能源系统的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

詹岭[7](2020)在《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热往往出现用户端室内温度偏高、热效率偏低、整个供热系统能耗偏高的现象,有的用户室内温度偏高需要开窗降温,导致了能源的浪费,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理念及政策的不断深化,优化并采用合理的供热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不同供热系统进行能耗分析进而进行节能改造研究,可为优选城市实现集中供热提供理论依据,为供热改革提供科学决策。本文以沈阳某小区市政供热作为对象,分别从燃料消耗、经济性、环境影响角度分析了水源热泵系统和燃气锅炉系统两种改造方案,为进一步优选改造方案,应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从社会评价与技术经济评价等理论进行切入,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运行能耗评价体系与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供热系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源热泵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大于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因此可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对该小区进行节能改造。由运行能耗所涉及的评价权值可知,运行能耗受循环水泵效率与热源效率两大因素的影响尤为显着。本文为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采用De ST软件建立能耗分析模型,以沈阳某小区为例,模拟了小区建筑能耗,根据建筑动态能耗模拟结果能够看出,采用稳态传热计算的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较动态模拟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更高,这意味着建筑有节能潜力存在,而且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动态能耗计算方法计算建筑热负荷。进而通过TRNSYS模拟软件分析了改造之后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集中供热系统中,热源是供热系统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能耗模拟分析所得结论也证明了运行能耗评估与集中供热系统评价是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沈阳某小区节能改造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节能潜力,同时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中,应注重建筑的综合节能,由于热源是供热系统中节能潜力最大的环节,而循环水泵效率和热源效率是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对热源配置进行优化,以促进热源效率与循环水泵运行效率的切实提升,进而充分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

张丛光[8](2020)在《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频发,人们对于绿色环保且储量丰富的能源资源需求迫切,基于生物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正逐步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气候和能源资源特征,设计了一种由太阳能子系统和生物质子系统构成的耦合供热系统,用于为系统自身和附近的建筑物提供热能,每天生产的过量能源用于向社区提供生活热水、炊事燃料或销往市场。除了基于热力学分析的技术性能评估以外,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出发研究了系统的环境表现。由于技术经济状况一直以来都是直接决定项目可行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对所构建的供热系统展开了详细的能量与质量平衡分析、经济假设与计算以及敏感性分析,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对系统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同时反映系统的综合表现,本研究还开展了能值评估,以进一步验证本系统的可持续性状况。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TRNSY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全年动态模拟,构建了系统的完整瞬态热力学模型。在典型日,外界环境的平均温度为-5.1oC,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313.7 W/m2,而每日照射时间为9.8 h,在整个供热过程中,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为34.6%。从能量的供应特点来看,生物质子系统整天都在运行,而太阳能子系统主要起辅助作用。当太阳辐射强度从零开始增加时,集热器的集热效率相对较低,沼气锅炉的效率也降低,同时,系统输出的炊事用能将随着太阳能热水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因此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在8:00之后上升。14:00之后,由于太阳能占比下降,COP开始下降。COP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热量输出将用于维持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当太阳能子系统不能满足厌氧反应器的热量需求时,所产生的沼气将被消耗掉,这将导致可用于外部使用的沼气量以及COP的降低。冬季的热需求和能耗大于其他季节,系统耗热量先降后升,因此PES值先升后降,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第202天与第12天。整体上系统表现出了较好的技术性能,通过对比还可发现其具有良好的一次能源节约率与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资源丰富且适合实施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偏远地区尤为适用。(2)采用LCA对系统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发现建设阶段及拆卸回收阶段对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贡献很小,系统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最显着。集热器的玻璃反射器和支架所产生的影响值不到各环境指标的20%,比如仅占全球变暖潜势(GWP)的8.14%。因此,发现太阳能子系统的主要排放来源不是集热器上的反射器,而是地面和反射器之间的固定桩。外部能源消耗对系统初级能源消耗(PED)的贡献为13.26MJ,其中60.55%是由于使用了外部电力,而32.95%是由于运输消耗的柴油。最终产品的回收利用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酸化和富营养化的影响潜力。LCA同样表明在中国西北地区,太阳能子系统在施工阶段贡献了最多的环境排放,其在耦合系统中的占比不是越高越好,因此过分追求高太阳能比重会相应地导致更严重的环境问题。(3)系统的最终净现值为$56473,回收期为6.16年,投资回报率为63.45%,内部收益率为21.18%。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为可观,本系统的回收期相比其他同类型生物能源系统略长,这可能是由于太阳能的成本相对较高,且营利性相比生物质子系统并不明显。人力成本是年运行成本的最主要来源,约占总成本的48%,其次是与设施相关的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42%。此外,根据运行成本与净能源生产总量,计算出本系统生产能源的单位成本为$0.049/k Wh。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劳动力、厌氧反应器等的价格是对系统经济表现最为敏感的影响因素,合理调控人力资源成本、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及回收力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将有效降低系统成本。(4)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系统的综合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可以挖掘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平衡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的ELR小于3,说明其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比较小。同时ESI>5,直接说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综合可持续性。对于EYR,当前系统比独立沼气系统低,说明太阳能的加入并没有带来显着的能值输出,与其他系统相比生产力尚可,但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比如采用更适宜的集热材料以减少太阳辐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普通的太阳能集中发电系统相比,本系统的能值转换率更高,说明系统需要输入更多资源才能生产等量能源。此外,本研究对比了其他能源系统,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综合可持续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并对其开展了综合评估,发现该系统具备稳定高效运行的技术性能及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但在外部能源消耗、所涉原材料、劳动力与设备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系统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系统的内在联系,对完善可再生能源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学和推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周文静[9](2020)在《北方地区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主要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为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清洁供暖”政策并印发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文件指出,在辽宁、黑龙江、北京、河北等“三北”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应充分利用低谷时期富余风电,并鼓励建设具备蓄热功能的电供暖设施,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电能替代产业潜力巨大。通过调研得知,当前“煤改电”措施多为热泵、电热膜、碳晶板等直热式供暖设备,且多应用于农村地区,而对于政府机关、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中电供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办公建筑能耗大,人员工作时间比较固定,如果非工作时间供热系统设置值班温度运行,节能潜力巨大。而电蓄热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参数可设可调,是应用于办公建筑的可选方案。基于以上背景,受辽宁省住建厅委托,以及在课题《推广使用煤改电清洁供暖体系研究》(17-08-149)的资助下,课题组对北方典型供暖城市哈尔滨、沈阳以及北京地区办公建筑冬季供暖应用电蓄热供暖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典型城市供热能源结构形式进行调查。发现燃煤区域锅炉和火力热电联产为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较小,北京清洁能源的利用好于哈尔滨和沈阳。哈尔滨和沈阳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为主要能源,但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北京主要能源为煤炭、油品、天然气及电力调入,并且在煤炭消费量呈快速下降趋势,同时,天然气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经调查发现典型城市所在地区清洁能源发电形式主要为风电、核电和水电。(2)对国家及各省市政府“煤改电”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了解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前景、政府推广“煤改电”力度、各地区电价优惠政策等,为电蓄热技术的应用提供政策支持。对比分析发现,北京电价优惠力度最大,煤采暖收费最高。(3)利用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固体电蓄热系统进行能耗分析。为了对比分析,在每个地区对所选办公建筑采用固体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和市政热力三种供热形式,设定室内温度可调(方案二―三种系统均设置值班温度)和不可调(方案一―市政热力全天按照设计温度供热)两种方案运行。由方案二模拟结果可知,建筑室内热负荷波动较大,峰值也较大。固体电蓄热系统比市政热力节能近20%,但比燃气锅炉能耗高出近10%。实际运行时市政热力常常全天按照设计温度供热,会导致系统能耗较高,此时固体电蓄热系统节能效果更加显着。(4)采用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对固体电蓄热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初投资仅考虑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和换热机组的设备费和安装费,不考虑热源锅炉房和热站的建设费。分析结果为,初投资:固体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换热机组,运行费用:市政热力(按采暖收费计算)>固体电蓄热机组>燃气锅炉。固体电蓄热费用年值比燃气锅炉平均高出39%,比市政热力平均低于52%。可见固体电蓄热机组供热经济性优于市政热力,但不及燃气锅炉。若想提高电蓄热机组经济性,最根本原因是需要降低电蓄热机组的设备费用和加大对电力优惠的力度。(5)采用污染物排放因子方法对固体电蓄热系统进行环境效益分析。清洁能源发电的固体电蓄热系统可以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相比于市政热力、燃气锅炉供热环境效益最佳。经研究发现,固体电蓄热技术的应用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气候、当地清洁能源电力供应能力、“煤改电”政策及电价优惠力度、固体电蓄热机组价格、机组的热效率、设备的换热效率等,均会影响固体电蓄热的能耗水平和经济性,因此节能率和经济性视实际工程而定。固体电蓄热更适于应用在没有市政热力地区体量较小的办公建筑。

刘晓畅[10](2020)在《风力致热-地源热泵双热源供暖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寒冷及严寒地区城镇供热面积快速的增加,热源形式变得多样化。风能与地热能作为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当前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来看,都是潜力巨大的理想热源。本文针对我国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风能丰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了风力致热—地源热泵耦合运行的新型供暖系统形式。新型耦合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高效地利用风能,也能有效的缓解长期从土壤取热使土壤温度降低、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由于风力致热—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的复杂性,本文通过模块化的研究方法,将系统系统分为独立的两个大模块,即风力致热模块、地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模块,再对两个大模块进行细化建模,通过各个小模块间的耦合完成对双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分析。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得到:风力致热最大致热效率为55.8%;张家口地区本工程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换热器最优单位管长换热量为50W/m;风力致热—地源热泵耦合系统运行模式中,串联模式Ⅰ具有更高的系统运行效率,运行效果更好。在风力致热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建立风力机模型,确定风力机旋转角速度与主导风速之间的最佳比例系数实现风力机对风能的最大捕获。根据风力致热系统中风力机、致热器、换热器三部分的数学模型所建立的风力致热系统仿真模型,直观的反映了液压式风力致热系统各部件的参数关系及产生的致热效果。得到的最大致热效率可为风力致热系统在供热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仿真模型生成风力致热系统模型代码,为系统优化提供方便。建立地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模型时,将模型分为热泵机组与地埋管换热器两个小模块。对于热泵机组,将其简化为能量传输装置进行建模;地埋管传热模型的建立,结合了国内外对地埋管传热的研究与本工程实际,采用基于圆柱型热源理论建立了变热流传热计算模型;对用户末端采用地板辐射的传热机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完成地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模型的建立。通过对风力致热—地源热泵双热源供暖系统仿真模型进行模拟运行,分析得出结论:耦合系统在并联模式下运行时,增大通过地埋管换热器的流量,会使系统运行时的节能效果更好;双热源系统串联运行时,从热泵机组蒸发器侧流出的循环介质先经地埋管换热器进行一次加热后再经风力致热系统进行二次加热的串联模式运行效果更好;对串联模式和并联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串联模式Ⅰ具有更高的系统运行效率,运行效果更好。从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与能源效益两方面,对本文的工程对象进行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燃煤锅炉供热风力致热—地源热泵耦合系统具有显着的环境与能源效益;相比于使用单一地源热泵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风力致热—地源热泵双热源供暖系统在各个方面也都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二、几种能源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能源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背景一:环保政策措促使能源结构转型
        1.1.2 背景二:乡村振兴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
        1.1.3 项目背景:西咸新区乡村建设规划
        1.1.4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能源结构转变
        1.3.2 适宜性规划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乡村基础设施
        1.5.2 乡村采暖方式
        1.5.3 相关政策解读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咸新区现状研究
    2.1 西咸新区总体认知
        2.1.1 西咸新区概况
        2.1.2 总体规划解读
    2.2 西咸新区市政供热工程现状与规划
        2.2.1 热源建设现状
        2.2.2 管网建设现状
        2.2.3 供热工程规划
    2.3 西咸新区乡村现状研究
        2.3.1 乡村概况及村庄分布
        2.3.2 乡村人口密度及分布
        2.3.3 经济发展及村民收入
        2.3.4 房屋建设及宅基地分布
    2.4 乡村采暖现状及需求分析
        2.4.1 村庄采暖现状分析
        2.4.2 村庄采暖需求分析
    2.5 西咸新区乡村采暖现实困境
        2.5.1 现状采暖效果差需求迫切
        2.5.2 新型采暖技术适用性较差
        2.5.3 主要问题总结
    2.6 相关案例分析及思路借鉴
        2.6.1 各地区案例分析
        2.6.2 案例经验总结及思路借鉴
    2.7 本章小结
3 适宜性供暖规划策略及可行性研究
    3.1 造成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3.1.1 基础设施缺少城乡统筹规划
        3.1.2 规划建设标准的落后与缺失
    3.2 适宜性供暖规划的基本要求及保障依据
        3.2.1 使用环保的供暖方式是规划的基本要求
        3.2.2 城乡融合发的展理念是规划的政策保障
        3.2.3 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是规划的决策依据
    3.3 适宜性规划目标和思路
        3.3.1 规划目标
        3.3.2 规划思路
    3.4 适宜性供暖规划策略
        3.4.1 统筹规划——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乡村
        3.4.2 分类规划——按照村庄分类依类规划
        3.4.3 因地制宜——多种采暖方式综合使用
    3.5 区域供暖的可行性研究
        3.5.1 区域供暖的必要性
        3.5.2 区域供暖的可行性
    3.6 分散独立供暖方式选择
        3.6.1 易用性选择
        3.6.2 经济性比较
    3.7 本章小结
4 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实践
    4.1 村庄分类及特征分析
        4.1.1 有效的村庄分类
        4.1.2 基于村庄特征分析的村庄分类筛选
    4.2 村庄适宜性供暖方式选择
        4.2.1 供暖方式的初步判定
        4.2.2 区域供暖的影响因素
        4.2.3 区域供暖适宜性评价
    4.3 供暖方式适宜性规划
        4.3.1 供暖方式
        4.3.2 热源及管网
        4.3.3 村庄管网建设
        4.3.4 建设及配置时序
        4.3.5 供暖及运行标准
    4.4 建设引导措施
        4.4.1 投资与政策支持
        4.4.2 运行与管理维护
        4.4.3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创新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温室气体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秸秆固化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1.3.1.1 国外秸秆固化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1.3.1.2 国内秸秆固化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生物质锅炉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1.3.2.1 国外生物质锅炉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1.3.2.2 国内生物质锅炉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1.3.3 生物质成型燃料集中供暖锅炉设备
        1.3.4 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节能减排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的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及燃料成本分析
    2.1 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的主要特点
        2.1.1 生物质资源丰富,成型燃料生产利用潜力大
        2.1.2 秸秆原料成型后性能显着提高
        2.1.3 清洁燃烧,节能减排
        2.1.4 促进生物质能分布式供暖发展,丰富了北方地区取暖用能方式
        2.1.5 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大政方针的要求
    2.2 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集中供暖产业发展现状
        2.2.1 国外生物质成型燃料集中供暖产业发展现状
        2.2.2 国内生物质成型燃料集中供暖产业发展现状
    2.3 生物质成型燃料与其他集中供暖方式燃料成本对比分析
        2.3.1 生物质成型燃料与煤、天然气、柴油集中供暖燃料成本对比分析
        2.3.2 生物质成型燃料与燃煤集中供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
第三章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温室气体减排量估算方法
    3.1 构建估算方法
    3.2 项目边界的确定
    3.3 基准线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3.3.1 基准线情景下秸秆自然腐解的排放量计算方法
        3.3.2 基准线情景下秸秆成型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排放量计算方法
        3.3.3 工程产物灰渣替代化肥的生产耗能的排放量计算方法
    3.4 项目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3.4.1 项目运行的收储运过程消耗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
        3.4.2 项目运行消耗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
        3.4.3 产品利用排放量计算方法
    3.5 项目泄漏量的计算方法
    3.6 工程温室气体净减排量的计算方法
    3.7 项目监测
第四章 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估算——以甘肃临洮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4.1 研究对象简介
    4.2 基准线排放量计算
        4.2.1 基准线情景下秸秆自然腐解的排放量
        4.2.2 基准线情景下秸秆成型燃料的替代排放量
        4.2.3 工程产物灰渣替代化肥的生产耗能的排放量
        4.2.4 基准线排放量计算结果汇总
    4.3 项目排放量计算
        4.3.1 项目运行的收储运过程消耗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3.2 项目运行消耗电力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3.3 产品利用排放量
        4.3.4 项目总排放量
    4.4 项目泄漏量
    4.5 项目净减排量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发展建议
        5.2.1 构建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5.2.2 加强相关技术设备研发
        5.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5.2.4 加强宣传力度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1.1.2 农村住宅能耗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1.3.4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2.1 综合评价法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2.3.1 评价目标一致
        2.3.2 核心内容相通
        2.3.3 科学的互补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2.5 小结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3.1 调研基本情况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3.2 地域气候特征
        3.2.1 地域特征
        3.2.2 气候特征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3.4.2 能耗构成水平
        3.4.3 调研测试方案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3.6 小结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2.2 建筑遮阳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3.4 遮阳措施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6.4.2 分项权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7.2.2 清单分析
        7.2.3 环境性评价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4 分项权重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8.2.1 研究方法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8.3 数学模型
        8.3.1 无量纲化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8.4.1 节能性
        8.4.2 经济性
        8.4.3 环境性
        8.4.4 设计与创新
        8.4.5 评价结果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8.6 试评价
        8.6.1 建筑基本信息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8.7 小结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9.1 论文工作总结
    9.2 创新点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研究
        2.1.1 产业政策内涵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2.1 主要研究视角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4 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内涵
        3.1.2 系统基本特征
        3.1.3 系统基本规律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外部性理论
        3.3.2 公共产品理论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3.4.3 理论框架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总体结构
        5.1.1 模型结构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5.2 子系统的构建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5.3.2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6.1.2 政策工具分析
        6.1.3 政策强度分析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6.3.1 美国地热政策
        6.3.2 冰岛地热政策
        6.3.3 日本地热政策
        6.3.4 经验与启示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6.4.1 政策工具设计
        6.4.2 政策强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5)面向农村地区的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村地区煤炭使用现状
        1.2.2 电代煤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2.3 电代煤技术的效益分析研究现状
        1.2.4 电代煤技术应用激励对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电代煤技术概述
    2.2 电代煤的综合效益评价
        2.2.1 综合效益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概述
        2.2.2 评价指标结构性权重赋权-熵权法
        2.2.3 评价指标内涵性权重赋权-层次分析法
        2.2.4 评价指标组合权重分析
        2.2.5 综合效益指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3.1 农村电代煤技术推广分析
    3.2 农村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评价内容及评价原则
        3.2.1 电代煤技术综合评价内容
        3.2.2 电代煤技术综合评价原则
    3.3 农村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指标构建
        3.3.1 经济效益指标构建
        3.3.2 环境效益指标构建
        3.3.3 社会效益指标构建
    3.4 农村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赋权
        3.4.1 一级指标权重赋值
        3.4.2 二级指标权重赋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文水地区电代煤技术现状及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4.1 文水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与成效
        4.1.1 文水县电代煤技术推广思路及原则
        4.1.2 电代煤技术推广类型及补贴政策
        4.1.3 文水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成效
    4.2 文水地区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分析
        4.2.1 电代煤推广地区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4.2.2 电代煤推广地区环境与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4.2.3 电代煤推广地区综合效益分析
        4.2.4 电代煤推广地区综合效益指标达成度评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电代煤技术推广策略研究
    5.1 农村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5.1.1 农村地区电代煤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5.1.2 电代煤技术推广的政策法规
    5.2 农村电代煤技术推广策略性指标构建
        5.2.1 生产要素指标
        5.2.2 需求条件指标
        5.2.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指标
        5.2.4 企业战略及竞争力指标
        5.2.5 政府要素指标
        5.2.6 机会要素指标
    5.3 基于策略性指标的农村电代煤技术推广建议
        5.3.1 生产要素指标层推广策略
        5.3.2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指标层推广策略
        5.3.3 企业战略指标层推广策略
        5.3.4 政府要素指标层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1.2.2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耦合研究
        1.2.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研究
        1.2.4 Copula方法应用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难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消费与市场分析
    2.1 引言
    2.2 电-气-热能源消费与能源价格现状
        2.2.1 电-气-热能源消费现状
        2.2.2 电-气-热能源价格现状
        2.2.3 电-气-热能源市场现状
    2.3 分析模型构建
        2.3.1 相关性检验模型
        2.3.2 平稳性检验模型
        2.3.3 分位数回归模型
        2.3.4 连续收益率模型
    2.4 数据处理
        2.4.1 原始数据及数据来源
        2.4.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2.4.3 数据基本统计描述
    2.5 算例分析
        2.5.1 相关性分析
        2.5.2 平稳性分析
        2.5.3 分位数回归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转换优化分析
    3.1 引言
    3.2 理论方法
        3.2.1 优化算法
        3.2.2 鲁棒优化
    3.3 综合能源系统分析
        3.3.1 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3.3.2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分析
    3.4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
        3.4.1 目标函数
        3.4.2 约束条件
    3.5 算例分析
        3.5.1 算例介绍
        3.5.2 算例求解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分析
    4.1 引言
    4.2 理论方法
        4.2.1 优化算法
        4.2.2 效用理论
    4.3 天然气供需与应用分析
        4.3.1 天然气供需情况分析
        4.3.2 燃气机组调峰能力分析
    4.4 天然气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
        4.4.1 目标函数
        4.4.2 约束条件
    4.5 算例分析
        4.5.1 算例介绍
        4.5.2 算例求解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供热系统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与多能源优化
    5.1 引言
    5.2 系统构建
        5.2.1 综合能源系统
        5.2.2 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
    5.3 经济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5.3.1 供暖期热负荷
        5.3.2 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5.3.3 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5.4 算例分析
        5.4.1 需热量和供热负荷计算
        5.4.2 经济效益分析
        5.4.3 环境效益分析
    5.5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多能源优化
        5.5.1 价格因素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5.5.2 负荷比例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分析
    6.1 引言
    6.2 理论基础
        6.2.1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框架
        6.2.2 故障树分析法
    6.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分析
        6.3.1 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
        6.3.2 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6.3.3 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
    6.4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风险分析
        6.4.1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分析
        6.4.2 天然气系统供气可靠性分析
        6.4.3 热力系统供热可靠性分析
        6.4.4 电-气-热供能系统可靠性分析
    6.5 算例分析
        6.5.1 供电风险故障树分析
        6.5.2 电力系统可靠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度量
    7.1 引言
    7.2 基础理论
        7.2.1 Copula方法
        7.2.2 VaR与CVaR
        7.2.3 非参数估计
        7.2.4 方法步骤
    7.3 综合能源系统Copula-CVaR模型
        7.3.1 各类机组出力特征
        7.3.2 机组出力概率分布
        7.3.3 Copula-CVaR风险测度模型
    7.4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市场风险测度
        7.4.1 市场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7.4.2 Copula估计
        7.4.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7.5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耦合风险测度
        7.5.1 耦合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7.5.2 Copula估计
        7.5.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防范建议
    8.1 问题分析
    8.2 建议方案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7)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热系统综合评价
        1.2.2 供热系统能耗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理论
    2.1 建筑能耗分析
    2.2 热源能耗分析
    2.3 热网能耗分析
    2.4 输配系统能耗分析
    2.5 运行调节分析
        2.5.1 用户运行调节分析
        2.5.2 热网运行调节分析
3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及综合评价
    3.1 集中供热系统评价理论
        3.1.1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3.1.2 社会评价理论
        3.1.3 层次分析法
    3.2 热源节能改造及综合评价
        3.2.1 热源节能分析
        3.2.2 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3.2.3 集中供热系统环境效益分析
        3.2.4 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评价
    3.3 运行能耗综合评价
        3.3.1 运行能耗评价指标
        3.3.2 运行能耗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建筑能耗模拟
        4.2.1 DeST软件介绍
        4.2.2 DeST建筑模型
        4.2.3 能耗模拟结果
    4.3 供热系统能耗预测
        4.3.1 TRNSYS软件介绍
        4.3.2 水源热泵模型建立
        4.3.3 能耗模拟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1.2.2 太阳能-生物质耦合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1.2.3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1.2.4 技术经济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
    2.1 引言
    2.2 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设计
    2.3 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数学模型构建
        2.3.1 蓄热水箱(ST)
        2.3.2 厌氧反应器(AR)
        2.3.3 太阳能子系统(SC)
        2.3.4 沼气锅炉(BB)
        2.3.5 系统的热力学性能
    2.4 小结
第三章 生光耦合供热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3.3 全年模拟结果分析
    3.4 系统表现对比与分析
    3.5 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LCA的生光耦合供热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4.1 引言
    4.2 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4.2.1 LCA目标与范围定义
        4.2.2 数据来源和评估指标
        4.2.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比较
        4.3.2 系统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生光耦合供热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
    5.1 引言
    5.2 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5.2.1 系统边界与假设
        5.2.2 经济分析模型
        5.2.3 灵敏度分析与优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能量与物质平衡分析
        5.3.3 敏感性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生光耦合供热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6.1 引言
    6.2 综合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能值核算结果分析
        6.3.2 能值指标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北方地区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电采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电采暖研究发展现状
        1.2.3 电采暖技术研究不足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2 城市供热及能源结构形式调查
    2.1 典型城市供热现状调研
        2.1.1 沈阳市供热现状
        2.1.2 哈尔滨市供热现状
        2.1.3 北京市供热现状
    2.2 不同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2.2.1 辽宁省能源消费情况
        2.2.2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情况
        2.2.3 北京市能源消费情况
    2.3 不同地区新能源发电现状
        2.3.1 辽宁省新能源发电现状
        2.3.2 黑龙江省新能源发电现状
        2.3.3 北京市新能源发电现状
    2.4 电采暖应用实例调研
    2.5 国家及地方政策解读
        2.5.1 国家现行“煤改电”政策分析
        2.5.2 各地区能源价格优惠政策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常见电采暖技术理论分析
    3.1 发热电缆、电热膜采暖
        3.1.1 发热电缆采暖
        3.1.2 电热膜采暖
        3.1.3 发热电缆、电热膜采暖应用分析
    3.2 电暖器采暖
    3.3 热泵供暖
        3.3.1 水源热泵
        3.3.2 土壤源热泵
        3.3.3 空气源热泵
        3.3.4 热泵应用分析
    3.4 电锅炉供暖技术及适宜性分析
        3.4.1 直热式电锅炉
        3.4.2 蓄热式电锅炉
        3.4.3 电锅炉应用分析
    3.5 固体电蓄热供暖技术分析
        3.5.1 固体电蓄热机组供暖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3.5.2 固体电蓄热供暖系统特点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Energy Plus的建筑物理模型建立
    4.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4.2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4.2.1 哈尔滨市气候特征
        4.2.2 沈阳市气候特征
        4.2.3 北京市气候特征
    4.3 建筑物理模型建立
        4.3.1 建筑基本概况及模型建立
        4.3.2 模拟热工区域划分
        4.3.3 建筑物围护结构设定
    4.4 模拟计算基本参数设定
        4.4.1 室外气象参数设定
        4.4.2 室内设计温度设定
        4.4.3 室内热扰参数设定
    4.5 本章小结
5 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供暖系统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5.1 系统运行方案设定
    5.2 建筑动态热负荷模拟
        5.2.1 哈尔滨地区模拟结果
        5.2.2 沈阳地区模拟结果
        5.2.3 北京地区模拟结果
    5.3 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5.3.1 供暖系统的设定
        5.3.2 系统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固体电蓄热供暖系统经济及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6.1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6.1.1 动态经济分析法
        6.1.2 初投资费用
        6.1.3 系统运行费用比较
        6.1.4 费用年值比较分析
    6.2 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风力致热-地源热泵双热源供暖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风能资源及利用现状
        1.1.2 供暖行业发展现状
        1.1.3 MATLAB/Simulink软件及系统模块化介绍
        1.1.4 张家口地区基本情况
        1.1.5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力致热在国内外的研究
        1.2.2 地源热泵在国内外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风力致热系统仿真模拟研究
    2.1 液压式风力致热系统原理与组成
    2.2 风力机模型仿真模拟研究
        2.2.1 风速模型建模与仿真
        2.2.2 风力机模型建模
    2.3 致热系统模型建模
        2.3.1 致热器仿真模型建立
        2.3.2 基于PID控制的换热器模型
    2.4 风力致热系统耦合模型
    2.5 风力致热系统代码的生成
    2.6 本章小结
3 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拟研究
    3.1 地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
        3.1.1 地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构成及原理
        3.1.2 地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适用性
    3.2 地埋管换热器模型建立
        3.2.1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
        3.2.2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计算
    3.3 水源热泵机组模型建立
    3.4 用户末端传热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风力致热—地源热泵双热源供暖系统的仿真模拟与分析
    4.1 工程概况与设备选型
    4.2 地源热泵系统模型建模
    4.3 地源热泵系统单独运行特性分析
    4.4 耦合系统串联运行流程设计与模拟结果
        4.4.1 串联运行流程设计
        4.4.2 串联运行模拟结果与分析
    4.5 耦合系统并联运行流程设计与模拟结果
        4.5.1 并联运行流程设计
        4.5.2 并联运行模拟结果与分析
    4.6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耦合系统效益分析
    5.1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5.1.1 初始投资费用
        5.1.2 运行成本费用
    5.2 环境与能源效益分析
        5.2.1 节能效益
        5.2.2 减排效益
    5.3 综合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几种能源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D]. 王立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温室气体减排研究[D]. 冯新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面向农村地区的电代煤技术综合效益评价分析[D]. 范雪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D]. 秦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D]. 詹岭.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D]. 张丛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北方地区办公建筑固体电蓄热采暖应用研究[D]. 周文静.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风力致热-地源热泵双热源供暖系统仿真研究[D]. 刘晓畅.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几种能源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