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疾病

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疾病

一、微循环与血液流变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谢欣序[1](2021)在《降香及替代药材对HMWD导致的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和其主治相关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降香在中医药传统理论中其功能主治为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的概述,本课题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致大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来对比降香及其替代药材交趾黄檀在化瘀止血方面功效的异同,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来探讨降香功能主治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为交趾黄檀替代降香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以及为后续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第一部分:降香及其替代药材抗高分子右旋糖酐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比较研究方法:将80只KM小鼠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降香水提物高组(10g生/kg),降香水提物低组(5g生/kg),挥发油高组(10g生/kg),挥发油低组(5g生/kg),前列地尔组(0.75ug/kg),血塞通(45mg/kg),模型组,正常组,各组动物连续7天给予相应药物,每天一次;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在实验过程中,每隔一天记录小鼠体重。第7天,水合氯醛400mg/kg麻醉小鼠,用剪刀剪去耳廓的细毛,耳廓微循环测量仪测小鼠耳廓小动脉及小静脉直径作为初始值,待小鼠苏醒后给药;给药1h后每只动物尾静脉注射10%HMWD溶液,5ml/kg;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再次用水合氯醛400mg/kg麻醉小鼠,测造模后小鼠耳廓小动脉及小静脉直径。将120只SD大鼠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10组,每组12只,降香水提高组(6g生药材/kg)、降香水提中组(3g生药材/kg)、降香水提低组(1.5g生药材/kg)、交趾水提高组(6g生药材/kg)、交趾水提中组(3g生药材/kg)、交趾水提低组(1.5g生药材/kg)、血塞通组(30mg/kg)、前列地尔组(0.45ug/kg)、模型组、正常组,各组动物连续7天给予相应药物,给药1h后除正常组外每只动物尾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溶液配制的10%HMWD溶液,10ml/kg,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第7天,采用水合氯醛300mg/kg麻醉大鼠,测第7次注射HMWD前后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直径并记录微血管红细胞流速,采用powerlab记录各组动物心电及左颈动脉压。检测后对各组动物进行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数;对各组动物进行肺部拍照,并对肺部组织进行出血点及瘀血进行评分,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NO、ET-1、TXB2、6-keto-PGF1-α、PAI-1和t-PA含量,另外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AST、CK-MB、LDH、CK含量。结果:1、一般观察:小鼠实验中,前列地尔组体重较模型组体重有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其他给药组动物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大鼠实验中,各给药组动物与模型组比较体重无明显差异;提示降香水提物、降香油、交趾黄檀水提物对大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2、小鼠耳廓微循环小血管变化:小鼠尾静脉注射右旋糖酐后,小鼠耳廓中小静脉直径较给药前明显下降,小动脉直径下降不明显,模型组小鼠耳廓动脉比造模后明显升高,降香油高低组、降香水提物高组、交趾黄檀高低组小静脉直径与模型组比较下降不明显,动静比差值显着性下降。3、肺脏表观出血评分结果:对各组大鼠进行肺脏表观观察,发现模型组肺脏与正常组比较可见陈旧的点状及片状瘀血斑点,各给药组情况较模型组点状及片状瘀血斑点较模型组少,进行评分,降香水提高、中组、交趾黄檀水提高组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较,显示降香及交趾黄檀水提物能改善大鼠肺部瘀血情况4、肠系膜微血管直径及红细胞流速结果:从肠系膜微血管直径变化来看,第7次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前后肠系膜微血管直径有较小上涨的趋势。其中降香高剂量组、降香低剂量组、交趾高剂量组有与模型组比较其为血管直径升高,且有显着性差异。从微血管红细胞流速来看,第7次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其红细胞流速明显下降,降香高组、降香中组与模型组比较,其红细胞流速较明显升高,交趾高组、交趾中组与模型组比较,其红细胞流速较明显升高。5、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组比较,T波高耸,T-S值,T/R值明显升高,降香高、中组、交趾高组与模型组比较,其T-S值,T/R值明显下降。左颈动脉压,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给药组左颈动脉压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6、血液流变学指标:降香高、中组,交趾高、中组能够明显降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降香高组、交趾高、中组能够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7、血清中舒张血管及纤溶指标检测:降香高、中组,交趾高组能够明显提高血清中NO含量,降香高组、交趾高、中组明显降低血清中ET-1含量。交趾高组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XB2含量,降香高组、交趾高组能明显升高血清中6-keto-PGF1-α含量;降香高组、交趾高组能明显升高TXB2/6-keto-PGF1-α含量。降香及交趾黄檀对血清中PAI-1和t-PA含量无明显影响8、降香及交趾黄檀具降低血清中AST、CK-MB、LDH、CK含量的趋势。第二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降香功能主治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分析降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获取降香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 Card、OMIM、Dis Ge NET数据库和GEO基因芯片整合NASH、AMI、动脉粥样硬化(vascular disease)的作用靶标。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借助Matescape和DAVID在线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和东京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SYBYL2.0软件对HUB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HPA数据库分析关键靶标蛋白在人体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降香中37种有效活性成分的预测靶标有105个,GO分析表明,降香可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尤其是对血液循环以及细胞膜电位的调节,其中79个靶点与NASH、AMI和vascular disease相关,共同靶点22个。2、基于22个共同靶点构建降香靶点与NASH、AMI和vascular disease共同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PPI)和GO、KEGG富集分析,确定了CASP3、MAP K14、PTGS2、PPARG和HMOX1等关键靶点,表明降香有效成分主要作用在细胞的膜筏、胞质溶胶、质膜、细胞核和核质,参与缺氧反应,雌二醇反应,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影响调控血清素激活的突触,钙信号通路,Erb B信号通路,HIF-1信号等相关通路,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降香中β-谷甾醇、阔叶黄檀酚、消旋的异剑叶莎属异黄烷和牛角花酮等关键化合物与CASP3、MAPK14、PTGS2、PPARG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1、降香及交趾黄檀对大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降香及交趾黄檀具有扩张小鼠耳廓微血管作用,降香及其替代药材交趾黄檀能够明显增加肠系膜微血管的血液红细胞流速,降香及交趾黄檀能够明显改善肺脏表面出血情况,降香及交趾黄檀能够降低T-S值,T/R值,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降香及交趾黄檀能够提高血清中NO含量并降低ET-1含量;另外降香及交趾黄檀也能够提高血清中6-keto-PGF1-α含量并降低TXB2含量。2、本研究以中药降香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分析了其作用NASH、AMI和Vascular disease可能的共同靶标及途径机制,建立“化合物-靶标-通路-疾病-分子对接”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式,从多个角度揭示了降香通治疗NASH、AMI和Vascular disease的调控网络。从分析结果来看降香中的各活性成分组要涉及的靶点有CASP3、MAPK14、PTGS2、PPARG和HMOX1,主要作用在细胞的膜筏、胞质溶胶、质膜、细胞核和核质,参与缺氧反应,雌二醇反应,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影响调控血清素激活的突触,钙信号通路,Erb B信号通路,HIF-1信号等相关通路。

赵颖[2](2020)在《血瘀证的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血瘀证的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特征,为建立基于视网膜信息的动态化、量化及客观化的血瘀证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方向。方法:1.采用肘正中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溶剂建立猕猴血瘀证候模型,以猕猴生物表征,如舌象、唇色、眼球、皮毛及动物行为,血液流变学、凝血、血常规等指标进行血瘀证候模型评价。2.运用视网膜血氧仪采集血瘀证组与对照组猕猴眼底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等眼底图像信息,并对视网膜信息与血液流变学、凝血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基于视网膜信息的血瘀证评价指标体系。3.以健康受试者为对照,以气滞血瘀证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舌质、脉象等证候要素,血液流变学、凝血等指标体系研究气滞血瘀证患者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等视网膜信息的特征,为中医证候客观化提供方向。结果:1.猕猴血瘀证候模型的建立及评价:(1)基于四诊信息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量表显示,血瘀组猕猴舌象评分及耳血管状态评分、皮毛状态评分、嘴唇颜色评分、眼睛状态评分均有所增高。血瘀组猕猴造模后出现反应活动怠倦、嘴唇颜色稍暗、毛发干燥、耳缘血管增加、粪便性质改变。(2)就血瘀证候模型而言,与对照组相比,血瘀组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全血还原粘度(中切)、血流变增高(P<0.05),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显着增高(P<0.01)。血瘀组造模后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均增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发现造模后血瘀组的样本与其他样本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进一步验证了猕猴血瘀模型造模成功。血瘀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有核红细胞计数增加(P<0.05),血瘀组造模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压积增加(P<0.05),这更加辅证了血瘀模型的造模成功。2.血瘀证候猕猴眼底视网膜图像信息的特征研究:(1)血瘀证候猕猴视网膜血氧特征研究发现,血瘀证组猕猴动脉血氧含量为(84.23±18.46)%,静脉血氧含量为(72.30±11.84)%;对照组猕猴动脉血氧含量为(96.57±15.41)%,静脉血氧含量为(67.23±7.23)%,血瘀证组猕猴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造模后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72.30±11.84)%较造模前(59.46±7.52)%增高(P<0.01)。血瘀组猕猴下主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64.73±11.77)%、上主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79.27±6.78)%较对照组下主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66.35±7.42)%、上主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68.11±7.25)%增高(P<0.05)。血瘀组造模后上主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79.27±6.78)%较造模前(60.76±5.36)%显着增高(P<0.01),余象限差异不明显。血瘀证候猕猴视网膜血管特征研究发现,血瘀组猕猴整体视网膜动脉管径均值为(128.56±29.31)μm,静脉管径均值为(191.79±35.42)μm;对照组猕猴整体视网膜动脉管径均值为(117.04±20.64)μm,静脉管径均值为(189.79±25.09)μm,与对照组相比,血瘀组猕猴整体视网膜动脉管径及视网膜静脉管径均增高(P<0.05)。血瘀组造模后整体视网膜动脉管径值增高(P<0.05)。各个象限差异不显着(P>0.05)。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特征显示,血瘀组猕猴视网膜鼻上动脉管径/上主静脉管径均值为(0.84±0.33);对照组猕猴视网膜鼻上动脉管径/上主静脉管径均值为(0.6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组造模后颞上动脉管径/上主静脉管径(0.65±0.10),鼻上动脉管径/上主静脉管径值(0.61±0.08)较前升高(P<0.05)。(2)视网膜指标与基于血瘀证候血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提示,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全血粘度(中切)(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中切)(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平均红细胞体积具有相关性(P<0.01),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正相关性(P<0.05)。视网膜静脉血管管径与全血粘度(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红细胞电泳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3.气滞血瘀证患者眼底视网膜图像信息的特征研究:(1)气滞血瘀证RVO组、EH组根据病位、病因、病势及四诊信息对证候体征归类显示,RVO组病位主要在肝、脾,EH组病位主要在肝、经络,除外各自疾病不同主要临床表现,二者均以舌红有瘀点(79%,83%),心烦(91%,90%),胸胁或乳房胀痛(70%,86%),脉细涩、迟(61%,60%)所占比率居高,符合该证候特点。(2)就血瘀证生化指标而言,与正常组对比,气滞血瘀证RVO组,EH组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P<0.01)。气滞血瘀证RVO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较高(P<0.05),气滞血瘀证EH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显着增高(P<0.01),甘油三酯增高(P<0.05)。气滞血瘀证RVO组、EH组与正常组凝血指标对比显示,与正常组相比,RVO组凝血酶时间测定相对延长(P<0.05)。(3)气滞血瘀证视网膜信息特征显示,气滞血瘀证RVO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为(87.73±21.35)%,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为(62.91±18.92)%,动静脉差值为(24.81±25.41)%;正常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为(86.83±10.44)%,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为(68.81±11.13)%,动静脉差值为(18.02±25.41)%;气滞血瘀证EH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为(92.39±13.03)%,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为(72.15±10.61)%,动静脉差值为(20.24±16.05)%。与正常组对比,气滞血瘀证RVO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增高,静脉稍有降低,动静脉差值增高(P<0.01)。气滞血瘀证EH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增高(P<0.05)。RVO组与EH组相比,视网膜整体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气滞血瘀证RVO组、EH组不同象限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特征显示,与正常组相比,RVO组鼻下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颞上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上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增高(P<0.01),EH组颞上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增高(P<0.05),RVO组与EH组相比,视网膜鼻上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较低(P<0.05),视网膜颞上静脉血氧饱和度含量降低(P<0.01)。气滞血瘀证RVO组、EH组视网膜血管管径特征显示,气滞血瘀证RVO组整体视网膜动脉血管管径均值为(108.17±24.47)μm,静脉血管管径均值为(155.19±32.17)μm;正常组整体视网膜动脉血管管径均值为(130.95±110.35)μm,静脉血管管径均值为(159.40±24.30)μm;气滞血瘀证EH组整体视网膜动脉血管管径均值为(113.17±22.14)μm,静脉血管管径均值为(158.73±25.91)μm。与正常组对比,RVO组静脉管径值增高(P<0.05)。RVO组、EH组不同象限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管径特征显示,与正常组对比,RVO组视网膜鼻上动脉管径值(111.09±16.56)μm、鼻上静脉管径值(155.42±31.20)μm、视网膜鼻下静脉管径值(152.76±31.81)μm有所降低(P<0.05),EH组视网膜鼻上动脉管径值(112.93±20.17)μm、视网膜鼻下动脉管径值(110.40±26.62)μm、鼻下静脉管径值(154.63±22.94)μm增高(P<0.01)。RVO组与EH组对比,视网膜颞上动脉管径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鼻下动脉管径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气滞血瘀证RVO组、EH组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特征显示,与正常组对比,RVO组颞上动静脉管径比降低(P<0.05),鼻上动静脉管径比增高(P<0.01),EH组鼻上动静脉管径比降低(P<0.05),鼻下动静脉管径比降低(P<0.01)。RVO组与EH组相比,颞上动静脉管径比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视网膜指标与基于血瘀证候血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气滞血瘀证EH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全血粘度(低切)(中切)、血浆粘度具有相关性(P<0.05),与全血粘度(高切)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气滞血瘀证RVO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与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具有相关性(P<0.05),与血流变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气滞血瘀证EH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与全血粘度(高切)、总胆固醇、血糖具有相关性(P<0.05),与全血粘度(低切)(中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视网膜动脉血管管径指标与血液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气滞血瘀证RVO组视网膜动脉管径与全血还原粘度(低切)、血浆纤维蛋白原具有相关性(P<0.05),气滞血瘀证EH组视网膜动脉管径与全血粘度(中切)(高切)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视网膜静脉血管管径指标与血液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气滞血瘀证RVO组视网膜静脉管径与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具有相关性(P<0.05),气滞血瘀证EH组视网膜静脉管径与血流变具有相关性(P<0.05)。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与血液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气滞血瘀证EH组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甘油三酯具有相关性(P<0.05),与凝血酶原时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结论:1.10%高分子右旋糖酐溶剂静脉注射可引起猕猴出现反应活动怠倦、嘴唇颜色稍暗、耳缘血管增加等征象,并出现红细胞凝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中医血瘀证候特点相一致,血瘀证候模型造模成功。2.血瘀组猕猴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含量改变主要体现于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上。短时间内药物性建立动物血瘀模型并不能引起各个象限管径的变化。3.与正常组相比,气滞血瘀证RVO组、EH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含量均增高,且颞上象限增高最为显着;RVO组整体静脉管径值增高,EH组整体动静脉管径值无明显差异,动静脉管径比值降低。4.血瘀证下,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及管径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具有相关性。5.初步建立了基于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特征的动态化、量化及客观化的血瘀证指标评价新体系,为血瘀证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黄雅兰[3](2020)在《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壮药复方仙草颗粒对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微循环障碍、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揭示该药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壮药复方仙草颗粒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全血高切黏度(ηb H)、全血中切黏度(ηb M)、全血低切黏度(ηb L)、血浆黏度(ηp)、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AI)、辅助T淋巴细胞(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63.33%(P<0.05)。2.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Scr和Cys C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和Cys 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Scr和Cys 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微循环障碍和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X-B2、NO、ET-1、v WF、T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X-B2、ET-1、v WF、TM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TX-B2、ET-1、v WF、T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ηb H、ηb M、ηb L、ηp、FIB、A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ηb H、ηb M、ηb L、ηp、FIB、AI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ηb H、ηb M、ηb L、ηp、FIB、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两组患者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安全性情况: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好。2.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能够改善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3.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能够降低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患者的UAER、Scr和Cys C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4.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能够改善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5.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能够改善脾肾亏虚、湿热瘀血型早期DN患者的免疫功能。

陈兆恒[4](2020)在《温和灸改善原发性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状态的PGF2α/PGE2平衡稳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为疾病模型,以清洁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在观察温和灸改善PD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状态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温和灸对子宫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是否与调节PGF2α/PGE2平衡稳态有关,从而探讨温和灸改善PD子宫微循环状态的作用特征,为温和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40只清洁雌性SD大鼠适应性驯养7天,阴道筛查7天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空白组)、B组(空白加艾灸组)、C组(痛经模型组)、D组(艾灸治疗组)。C组和D组采取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造模法造模;A组和B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总共造模10天。造模结束后,观察20 min内扭体反应。温和灸三阴交穴、关元穴20min。治疗结束后,在体观察大鼠子宫中段前后1cm微血管管径。取颈动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取子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子宫组织PGF2α、PGE2含量。结果:1. 扭体反应除空白组和空白加艾灸组外,模型组与治疗组均出现扭体反应。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扭体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加艾灸组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有所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血浆黏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加艾灸组血浆黏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浆黏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血浆黏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浆黏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加艾灸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红细胞压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红细胞压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加艾灸组红细胞压积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红细胞压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红细胞压积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子宫微血管管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微血管管径明显收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子宫微血管管径收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加艾灸组子宫微血管管径扩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子宫微血管管径收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子宫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子宫组织PGF2α、PGE2及PGF2α/PGE2PGF2α: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PGF2α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加艾灸组大鼠子宫PGF2α含量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子宫PGF2α含量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子宫PGF2α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子宫PGF2α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E2:与空白组比较,空白加艾灸组大鼠子宫PGE2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PGE2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子宫PGE2含量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子宫PGE2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子宫PGE2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F2α/PGE2:与空白组比较,空白加艾灸组大鼠子宫PGF2α/PGE2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PGF2α/PGE2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子宫PGF2α/PGE2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艾灸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子宫PGF2α/PGE2值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子宫PGF2α/PGE2值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健康大鼠相比,PD大鼠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子宫微血管管径收缩等子宫微循环变化,子宫组织PGE2和PGF2α含量升高,这可能是PD的发病特征。2.温和灸能通过改善PD大鼠子宫微循环障碍和降低子宫组织PGE2和PGF2α含量治疗PD,表现在对PD大鼠子宫微血管管径收缩有明显扩张作用;对PD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有升高趋势;对PD大鼠子宫组织PGE2和PGF2α含量升高有下降趋势。3.PD子宫微循环障碍与PGF2α/PGE2稳态失衡有正相关趋势,而温和灸改善PD子宫微循环障碍与调节PGF2α/PGE2平衡稳态有相关趋势。

侯鑫[5](2020)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及其药物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及其药物干预机制的研究。方法:(1)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FES)作为病例组,招募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7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定所有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对病例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进行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液流变学指标;pearson相关分析病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2)筛选上述病例组中72例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患者作为第二部分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实验组给予口服低剂量利培酮片(2-3mg/d)联用低剂量舍曲林片(50mg/d),对照组给予口服中-高剂量利培酮片(4-6mg/d)。治疗12周后评估PANSS、RBANS和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A 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RESES),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统计苯海索片使用量。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ANSS减分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结果:第一部分(1)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的男性患者除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外,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男性(P<0.01);病例组中的女性患者除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外,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女性(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中的阳性症状与全血低切粘度1:00、全血粘度低切5:00、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呈正相关;阴性症状与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呈正相关;PANSS总分与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呈正相关;RBANS总分与全血粘度低切1:00、全血还原粘度低切5:00、全血粘度中切30:00,全血粘度高切200:00和卡松粘度呈负相关;即刻记忆与全血粘度低切1:00,全血粘度低切5:00和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语言功能与全血粘度低切5:00、全血粘度中切30:00和卡松粘度呈负相关;注意与血浆粘度呈负相关;延迟记忆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呈负相关。(3)经过年龄、性别、BMI的多因素校正后,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全血粘度低切1:100分别与病例组的阳性症状呈正相关(P=0.049),与认知总分呈负相关(P=0.036);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与阴性症状呈正相关(P=0.039),与延迟记忆呈负相关(P=0.045);语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全血粘度低切5:00(P=0.043)和全血粘度中切30:00(P=0.033)呈负相关。第二部分(1)12周随访期间脱落情况:实验组因失访脱落1例,对照组有3例因严重的药物副反应脱落(1例因血清泌乳素水平大于5000m IU/L同时出现闭经,1例吞咽困难和1例癫痫发作)。实验组无因严重药物副反应脱落,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一般人口学资料无明显差异,12周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977.2%VS77.8%),实验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特别在注意功能、语言功能和视觉广度等方面)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阳性症状改善无差异(P>0.05)。实验组RESES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和苯海索片的使用剂量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1)FES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2)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全血粘度水平越高,FES的阳性症状和认知整体损伤越严重;红细胞聚集指数就越高,阴性症状和延迟记忆损害越严重;血全血粘度低切5:00和全血粘度中切30:00越高,语言功能损害越严重。(3)低剂量利培酮片联用低剂量舍曲林片对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FES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改善显着优于单用中-高剂量利培酮片的治疗者,且药物的副作用更小。两组阳性症状改善无差异,说明降低利培酮片的使用剂量并未降低其阳性症状的消除作用。

张诚[6](2019)在《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提出皮肤作为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具有着重要的保护和调节功能,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代谢产物排泄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烧伤作为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烧伤患者尤其是深度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情况,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始终是创面愈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处理创面坏死组织,对提高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效率,减轻创面瘢痕的形成,改善烧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磨痂或削痂是目前临床深度烧伤患者常用的手术清创方式,但关于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对比性研究极其有限,广大学者对两种手术方式适用的创伤范围、对创面愈合改善作用及预后影响仍存在较多的争议。另外目前临床上也尚缺乏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行磨痂治疗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性研究,因此迫切的需要通过合理的临床研究评价二者的应用性,为今后其规范性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伤后体液丢失较多,血液流变学改变较明显,伤后早期行大面积磨痂处理,理论上对患者全身血流状态包括血流动力、血液流变、组织微循环、创面愈合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液流变学、创面局部微循环以及创面愈合等方面的影响时,面积超过30%TBSA的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但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局部创面间生态组织影响时,我们的预实验证明患者烧伤面积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由于受临床实验条件限制,我们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创面间生态组织及创面愈合等指标的影响时,选择面积在10%TBSA~30%TBSA之间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而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血液流变学、创面局部微循环以及创面愈合等指标的影响时选择30%TBSA~50%TBSA之间的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中我们分别选择不同烧伤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创面分别采用磨痂、削痂、保守换药方法进行治疗,对三种方案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创面间生态组织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创面微循环指标及创面愈合有效性进行探讨,以明确三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深Ⅱ度烧伤时的差异性,为今后临床工作中应用这三种方案治疗深度烧伤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休克期行大面积磨痂处理的合理性提供研究依据。研究目的1.探讨磨痂、削痂或保守治疗方案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状态及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2.明确磨痂、削痂或保守治疗三种方案对于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创面微循环指标变化以及预后的影响;从上述指标初步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行磨痂处理的合理性;3.构建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探讨磨痂术对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及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一: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符合选择标准的面积在10%TBSA~30%TBSA之间的9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创面分别应用磨痂术、削痂术以及保守换药方法进行处理。2.用休克指数法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程度;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时的大腿围度变化情况;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价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疼痛评分情况;术后第2天、第5天、第8天和第10天时,分别从三组患者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取材,应用组织匀浆细菌定量培养法,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组织内细菌数量及变化情况;分别从三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创面取材,HE染色法观察比较术后第14天时各组创面的组织学特点;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时,分别检测比较三组患者创面渗液中IL-6和IL-8的含量;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术后第14天时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3.研究对象二: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符合选择标准的面积在30%TBSA~50%TBSA之间的5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0例)、C组(18例),三组患者创面分别应用磨痂术、削痂术以及保守换药方法进行处理。4.用休克指数法比较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程度;比较三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期间血浆补液量;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时,应用血液流变检测仪测定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测定比较三组患者创面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值(MPV);5.9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假烫伤组,B组为深Ⅱ度烫伤保守治疗组、C组为深Ⅱ度烫伤磨痂治疗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创面变化,并于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测量计算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以及脱痂率;应用HE染色法观察比较上述时间点创面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比较上述时间点各组创面微血管中CD31的表达情况,计算并比较上述时间点各组创面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指数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测定三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时大腿围度以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创面肿胀程度变化情况,结果表示为:大腿围度变化(△D)=入院时大腿围度-术后大腿围度。对比三组患者大腿围变化测量结果,术后第1天时A组(磨痂组)、B组(削痂组)、C组(保守组)三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分别为(1.49±0.51)cm、(1.56±0.76)cm和(1.68±0.59)cm,三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时,磨痂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为(5.12±1.24)cm,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3天磨痂组患者大腿围度明显缩小,提示患者创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削痂组及保守组大腿围变化均值分别为(3.98± 1.16)cm和(2.68±1.65)cm,与磨痂组相比,削痂组及保守组患者大腿围均值变化幅度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时磨痂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为(7.89± 1.76)cm,削痂组及保守组患者大腿围变化均值分别为(6.33 ± 1.09)cm和(2.90±0.93)cm。对比三组结果,可见治疗后各组患者创面肿胀情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轻,磨痂组、削痂组减轻程度明显好于保守组,而磨痂组则明显好于削痂组及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价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时的疼痛指数。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时A、B、C三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8.87±1.04)、(9.02±0.89)和(8.76±1.01),三组患者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3天和第5天时三组患者疼痛评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治疗后患者创面疼痛程度得到缓解,但三组间的差别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观察术前及术后第14天时三组患者创面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创面组织结构变化符合深Ⅱ度烧伤创面特征,痂下组织可见充血、水肿,表皮至真皮网状层均有损伤,坏死真皮组织中原胶原纤维结构被破坏,纤维结构肿胀、部分融合,但部分真皮深层组织受伤程度较轻或未被伤及,其深部结构仍较为完整,仍可见有较多的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件组织存在,在坏死组织和活性组织之间偶尔可见“白细胞浸润区域”。术后第14天,显微镜下可见磨痂组患者创面部分表皮结构较为完整,复层上皮较厚,有较多的皮肤附件,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削痂组患者组织表皮角化明显,复层上皮较薄,可见少量皮肤附件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等分布,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数量比磨痂组多;保守组可见表皮结构不完整,表皮角化严重,在患者组织中仅见少量上皮细胞团,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件极少,同时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组织结构,可见磨痂组创面结构最为完整,而保守治疗组创面组织完整性最差,炎性反应情况最严重。4.手术前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治疗组患者创面渗液中IL-6含量分别为(0.13±0.02)pg/ml、(0.15±0.04)pg/ml和(0.15±0.05)pg/ml,术后第3天时,三组患者IL-6水平分别增加至(0.27±0.04)pg/ml、(0.26±0.04)pg/ml和(0.25±0.05)pg/ml,至术后第7天时,可见磨痂及削痂组患者创面渗液IL-6含量明显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前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治疗组患者创面渗液IL-8含量分别为(0.50±0.12)pg/ml、(0.47±0.08)pg/ml和(0.47±0.11)pg/ml,术后第3天时,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IL-8水平呈现增加趋势,分别为(0.72±0.16)pg/ml和(0.79±0.20)pg/ml,而保守治疗组患者创面渗液IL-8含量则未发生明显改变,至术后第7天时,磨痂及削痂组患者创面渗液IL-8含量与术后第3天相比较为稳定,且其水平显着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织匀浆细菌定量培养法检测比较术后创面间生态组织细菌培养情况,结果显示,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组三组患者术后第2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100.3±5.32)CFU/g、(108.6±4.96)CFU/g、(151.6±8.16)CFU/g;术后第5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72.9±3.12)CFU/g、(104.9±4.12)CFU/g及(125.8±7.07)CFU/g;术后第8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46.5±2.42)CFU/g、(64.9±3.03)CFU/g及(76.9±1.58)CFU/g;术后第10天时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细菌总量分别为(34.7±1.02)CFU/g、(49.5±1.14)CFU/g、(56.9±0.84)CFU/g,对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创面邻近非烧伤组织中细菌总量,可见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各组患者组织中的细菌量呈现为降低趋势,且A组(磨痂组)患者组织细菌量明显低于B组(削痂组)及C组(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比三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显示,与非手术组相比,经磨痂或削痂处理的患者创面可提前5~9天愈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可见磨痂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时三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2±12)%、(53±9)%和(42±6)%,对比结果显示磨痂组患者术后第14天时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削痂组及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三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3.56)天、(26.5±4.16)天和(32.9±7.91)天,与削痂组相比,磨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5~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平均换药次数,A、B、C三组的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6.12±0.98)次、(11.3±1.34)次和(15.2±2.97)次,可见磨痂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研究对象二纳入研究的烧伤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三组患者入院时休克指数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平均血浆补液量分别为(2.21±0.57)ml/kg·d和(2.45±0.53)ml/kg·d,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血浆补液量为(2.89±0.38)ml/kg·d,与磨痂组患者相比,该组患者平均血浆补液量明显增加。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削痂组和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磨痂组、削痂组及保守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分别为(2.57±0.56)mPa·s、(2.48±0.47)mPa·s和(2.64±0.49)mPa·s,与正常人群相比,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粘度明显增加,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血浆粘度持续增加,直至术后第3天时三组患者血浆粘度分别为(1.76±0.53)mPa·s、(1.84士0.47)mPa·s和(2.39±0.51)mPa·s,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至术后第7天时与保守治疗组患者相比,磨痂组、削痂组患者血浆粘度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人群相比,三组患者血小板粘附率显着增加,且其水平在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对比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三组患者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差异;对三组患者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三组患者手术前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着增加,而红细胞沉降率则明显降低,术后第1天至第7天可见三组患者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呈现为降低趋势,红细胞沉降率在术后则表现为增加趋势,对比三组测定结果,磨痂组及削痂组患者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测定了三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显示,术前三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03±0.84)g/L、(2.18±0.45)g/L和(2.34±0.79)g/L,与正常人群相比,三组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89±0.67)g/L、(1.70±0.47)g/L和(1.90±0.79)g/L,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至术后第3天时可见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至(3.56±1.21)g/L、(4.06±0.87)g/L和(4.90± 1.16)g/L,至术后第7天时磨痂及削痂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已基本至正常水平,而保守组患者术后第7天时纤维蛋白原量明显高于磨痂及削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治疗前三组患者创面血液灌流值(MPV)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时三组患者MPV值分别为(1.89±0.23)V、(2.16±0.33)V和(1.79±0.21)V,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MPV值改变不明显,术后第3天时三组患者MPV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磨痂及削痂组,磨痂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削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三组患者创面MPV值增加至(5.31±0.61)V、(3.82±0.34)V和(2.97±0.31)V,磨痂组MPV值明显高于削痂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各组大鼠伤后对声音等刺激反应较为敏感;与适应期相比,伤后前三天大鼠进食饮水有所减少;大便性状未见明显异常;创周皮肤未见明显丘疹、皮疹等过敏现象;各组大鼠伤后体温未出现异常变化,体重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13.假烫伤组处理后背部皮肤无明显变化。伤后第3天,C(烫伤+磨痂)组创面可见散在少许黑点,创面较干燥,无明显渗出,B(烫伤)组可见大部分创面颜色变黑,形成焦痂,部分创面可见有明显渗出物。伤后第7天,C组部分创面形成薄层干痂,创面较前缩小,B组创面焦痂范围,较前略有缩小,创面仍有渗出物。伤后第14天,C组创面明显缩小,干燥,无渗出,B组创面焦痂范围较前略有减少,但仍有大片颜色发黑的坏死组织,周围可见脓性分泌物。14.伤后第3天,烫伤组与磨痂组创面脱痂率无明显差异;伤后第7天、第14天,磨痂组的创面脱痂率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烫伤组创面无明显变化。15.伤后第3天,烫伤组与磨痂组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第7天、第14天,磨痂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烫伤组创面无明显变化。16.假烫伤组处理后未见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伤后第3天,烫伤组创面可见有部分新生微血管形成,但形态不规则,大小不均匀;磨痂组新生微血管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形态较为规则;伤后第7天,磨痂组新生血管数量多,形态分布较均匀,烫伤组可见有数量较多的新生微血管形成,但排列较为混乱;伤后第14天,磨痂组可见大部分新生血管形态完整,排列整齐且分布均匀,表现接近成熟组织,烫伤组新生血管的数量虽然较多,但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且管径较大。对比烫伤组及磨痂组创面微血管密度的变化趋势,可见随着时间变化,两组MVD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伤后第7天、第14天,磨痂组MVD值均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探讨了磨痂、削痂及保守治疗方案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与削痂手术及保守治疗相比,早期磨痂处理深Ⅱ度烧伤创面可有效地减轻患者创面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创面周围组织水肿程度,减少创面微生物感染,促进上皮化过程。2.深Ⅱ度烧伤进行早期磨痂治疗,具有能最大限度清除坏死组织、对创面损伤小的优点,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3.大面积烧伤患者可见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创面微循环的改变,表现为血浆粘度的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且存在形成血栓的风险性。4.磨痂及削痂手术处理可一定程度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方案。5.休克期大面积磨痂及削痂均可改善烧伤患者创面局部微循环障碍,且磨痂处理效果优于削痂处理,这可能与磨痂的机械性摩擦过程有关。研究结果提示休克期行大面积磨痂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6.深Ⅱ度烫伤对大鼠创面微循环状态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可能是导致其创面进行性加深的重要原因;磨痂处理能够促进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微血管生成,改善创面微循环状态,可加快创面愈合,改善创面预后。

华芳[7](2019)在《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理作用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中药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各种血瘀诸痛证。在现代研究中,主要通过测定阿魏酸、藁本内酯、川芎内酯A、阿魏酸松柏酯等药效成分的含量评价川芎的质量。由于川芎中含多种有效成分,仅测定这些成分难以有效地评价川芎的质量。为此,本论文以川芎活血化瘀功效为基础,通过定量测定反映活血化瘀功效的抗凝血、抗凝胶反应、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度,综合评价川芎的质量。由此建立测定川芎抗凝血、抗凝胶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作用的生物评价方法,为川芎的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第一、川芎抗凝血作用的定量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能够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状况,指示药物的抗凝血作用。通过考察体外定量测定抗凝血作用的各个因素,以APTT为指标,以阿魏酸钠为阳性药,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凝血活性的方法。阿魏酸钠在质量浓度为15 mg/mL的范围内与APTT延长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5,n=5)。川芎粉末依次用无水乙醇和水提取的总提取物为供试液,以家兔的血浆测定抗凝血作用;根据量反应平行线(2.2)法,可靠性检测符合《药典》的要求;测定次数不少于3次。重现性检测的RSD值为9.34%(n=6),可信限率为11.15%(n=6)。说明本方法的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同时,进一步测定了5份不同产地的川芎药材、2份川芎饮片和2份含川芎的中成药的抗凝血活性。其抗凝血效价分别为5.4317.620(川芎药材)、5.910(川芎饮片)、3.017(川芎酒炙饮片),14.516(通脉颗粒)和29.035 U/g(血府逐瘀丸)。表明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的抗凝血活性。第二、川芎抗凝胶反应的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是影响血液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优化体外定量测定抗凝胶反应的各个影响因素,以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中纤维蛋白原的剂量为指标,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凝胶反应活性的方法。即以川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水提取的总提取物为供试品;以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中纤维蛋白原剂量指示川芎的抗凝胶反应的强弱。根据直接测定法,测定次数不少于4次。重现性测定的RSD值为4.00%(n=6),可信限率为12.69%(n=6)。表明本方法的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进一步测定了5份川芎药材、2份川芎饮片和2份含川芎的中成药样品的抗凝胶反应的效价,分别为0.721.14(川芎药材)、1.25(川芎饮片)、0.67(川芎酒炙饮片)、2.52(通脉颗粒)和2.56 U/g(血府逐瘀丸)。说明本方法可以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的抗凝胶反应活性。第三、川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定量测定: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反映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的主要指标。前期本实验室以川芎的水提物为供试品,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方法,未能反映川芎的整体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此,本研究改用川芎依次用乙醇和水提取的总提取物为供试品,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方法。同时,测定了5份川芎药材、2份川芎饮片和2份含川芎的中成药样品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效价分别为0.560.75(川芎药材)、0.67(川芎饮片)、0.30 U/g(川芎酒炙饮片)、0.51(速效救心丸)和0.92 U/g(乐脉颗粒)。说明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第四、川芎体外抗血栓作用的测定:以体外全血凝块溶解率为指标,可以指示药物的抗血栓活性。采用传统的体外全血凝块溶解法,检测川芎的体外抗血栓作用。结果表明,低剂量川芎提取物溶液的体外全血凝块溶解作用不显着;但当剂量增大至25 mg/mL时,具有显着的全血凝块溶解作用。表明川芎具有抗血栓作用。由于本方法操作的准确性差,不适合定量测定。第五、川芎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微循环与中医的血瘀证密切相关,以微血管口径的变化率为指标,可以指示药物的改善微循环活性,可作为评价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的指标之一。将盐酸肾上腺素滴在小鼠耳廓后,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微血管口径的变化率有显着性差异,表明建立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造模成功。阳性药阿魏酸钠和不同浓度的川芎提取物溶液给药5天后,能显着改变小鼠耳廓微血管口径的变化率,表明阿魏酸钠和川芎都具有明确的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疗效。由于量效关系不明显,不适合定量测定。

徐效昆[8](2019)在《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导致栓塞肺动脉,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然而,现代西医学对于本病的防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需要去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防治手段。DVT在中医学中属于“股肿”、“脉痹”等范畴,“气滞血瘀”为此病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为防治此病的一般论治法则。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作为中医学中最主要的两种治疗手段,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方剂预防THA术后的DVT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仍缺乏循证依据;使用针刺的方法预防其他疾病所引起的DVT可见少数临床报道,但针对THA术后DVT发生的预防尚未见一例报道。因此,为中药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并探索针刺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对于评价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治疗效果、拓宽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研究:目的:为了给中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应用中药方剂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选取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的临床研究,以探讨中药方剂与西药相比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有效性。方法:全面检索以DVT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中医活血方剂为主要干预措施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并按流程来筛选形成纳入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同时按照cochrane标准评估文献方法学质量。对文献的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分析处理各指标异质性,并借助漏斗图了解发表偏倚。结果:基于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4个RCT,受试者共1147例,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不佳。中医活血方剂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临床安全性良好。通过亚组分析,发现补阳还五汤加减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DDi水平(P<0.05),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上效果与西药相当(P>0.05),相比较西药组而言,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结论:基于DVT的发病率为主要指标,中医活血方剂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然而受研究方法学质量、异质性、样本量等限制原因,中医活血方剂对DVT的预防作用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以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临床研究:目的:为了探索针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电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预防效果,以及部分的治疗机理。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病房所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4例,使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由于治疗组有两例脱落,故最终收治病例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即术后使用弹力袜,早期指导患者系统合理髋关节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术后1-7天予电针治疗,取双侧合谷穴、太冲穴,患侧梁丘穴、外丘穴、金门穴,常规消毒进针,深度为25mm左右,得气后再将电针输出导线夹在患者患肢穴位之毫针上,采用频率为2/100Hz的疏密波刺激30分钟,输出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治疗组术后1-7天同时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仅在术后1-7天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并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分别予以检查PT、APTT、Fib、DDi、PLT、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7日双下肢血管彩超结果及下肢DVT发生率,患者术肢的血肿、肿胀情况,以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性统计学分析,二组间分类资料的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连续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临床结果指标的比较主要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检验水准定为0.05,小于0.05认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对照组DVT发生数为7例,未发生数为40例,发生率为14.9%,试验组DVT发生数为1例,未发生数为44例,发生率为2.2%,经卡方检验,可以认为两组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5例,未发生数为42例,发生率为7.6%,试验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2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4%,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4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3%,试验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0例,未发生数为45例,发生率为0%,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瘀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5天PL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治疗组DD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肺栓塞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电针联合西药组相比较于单纯西药组能够显着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此外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患者的一些血液指标发现,电针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并能够改善血液的纤溶状态,降低D-二聚体的含量,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该结论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李玲玲[9](2019)在《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参芪复方序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对“虚”“痰”“瘀”三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从而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气阴两虚证(“虚”期)、气阴两虚夹痰证(“痰”期)、气阴两虚夹瘀证(“瘀”期)各44例,每个证型病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即每个证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而治疗组根据“虚”“痰”“瘀”三期证型分别加用参芪复方一、二、三号方汤剂口服,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各类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全血粘度切变率1、全血粘度切变率200、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1);(2)“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全血粘度切变率5、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优势(P<0.05);(3)“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较优势显着(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参芪复方序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综上,说明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具有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损伤的作用。

徐由立[10](2016)在《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流变及iNOS和ET-1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碳氧合酶(iNOS)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三甲散抗肝纤维化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组设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或空白组)6只、模型对照组6只(简称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简称鳖甲片组)6只和加减三甲散组(简称三甲散组)6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后,各组给与灌胃给药,1次/d,正常对照组及病理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灌胃,三甲散组给予加减三甲散方药物灌胃,鳖甲片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灌胃治疗60天后,麻醉处死各组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测定凝血指标PT、APTT、TT、FIB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iNOS和ET-1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iNOS和ET-1的mRNA表达。结果:1.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HE和MASSON染色后,光镜下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未见变性及坏死,无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正常结构被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部分出现脂肪或气球样变,门管区及肝小叶内可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细胞大量弥漫性增生,中央静脉周边及汇管区出现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纤维桥连接。2.凝血功能的观察: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PT、APTT、T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甲散组、鳖甲片组PT、APTT,TT水平较模型组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PT、APTT、T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FIB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200/s切变率、5/s切变率、血浆黏度、HCT、红细胞聚集数、ESR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三甲散组、鳖甲片组的全血黏度200/s切变率、5/s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数、血沉显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甲散组、鳖甲片组200/s切变率、5/s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数、血沉无明显差异(P>0.05)。4.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iNOS、ET-1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甲散组、鳖甲片组iNOSET-1含量比空白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比较模型组,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甲散组与鳖甲片组iNOS、ET-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5.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iNOSmRNA、ET-1mRNA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甲散组、鳖甲片组iNOSmRNA、ET-1mRNA含量与空白组无差别(P>0.05),而相比较模型组,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甲散组与鳖甲片组iNOSmRNA、ET-1mRN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加减三甲散可改善肝纤维化大鼠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效果。2.加减三甲散可改善大鼠不同切变率的全血粘度(200/s、5/s)、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数、血沉,此可能为其改善肝窦微循环障碍,对抗纤维化的机制之一。3.加减三甲散能够降低血管活性物质iNOS、ET-1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改善大鼠肝脏微循环,缓解肝脏缺氧状态的作用。

二、微循环与血液流变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循环与血液流变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降香及替代药材对HMWD导致的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和其主治相关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降香及其替代药材抗高分子右旋糖酐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实验造模及给药
        2.3 一般观察
        2.4 小鼠耳廓微循环检测
        2.5 大鼠肠系膜相关指标的检测
        2.6 大鼠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检查
        2.7 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查
        2.8 大鼠肺组织出血观察及评分
        2.9 大鼠血清中血管扩张及收缩相关因子及纤溶系统指标检测
        2.10 大鼠血清中脏器损伤指标检测
        2.11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观察结果
        3.2 大鼠一般状况观察
        3.3 大鼠肺脏组织出血观察及评分
        3.4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3.5 微血管直径变化
        3.6 .微血管红细胞流速变化
        3.7 大鼠左颈动脉压的变化
        3.8 大鼠心电的变化
        3.9 血清中血管扩张及收缩相关因子及纤溶系统指标检测
        3.10 大鼠血清中脏器损伤指标检测
    4 讨论
第二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降香功能主治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降香活性成分和靶点的获取
        1.2 降香靶点Metascape分析和疾病靶点的获取
        1.3 靶点Venn图和降香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构建
        1.4 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1.5 靶点的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
        1.6 分子对接验证
    2.0 分析结果
        2.1 降香靶点的收集和Metascape分析
        2.2 疾病靶点的获取
        2.3 靶点Venn图和降香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
        2.4 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
        2.5 共同靶点的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2.6 分子对接
        2.7 CASP3、HMOX1、PPARG在人体不同组织和细胞的特异性表达
    3.讨论
结论
期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血瘀证的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选题背景
        1.1 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等视网膜指标与眼底疾病及全身疾病具有相关性,研究视网膜指标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中医证候研究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疗的纽带
        1.3 血瘀证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基本病变和共有病态
        1.4 基于视网膜信息的中医血瘀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中医证候学理论与临床结合的重现
    2.研究内容
        2.1 第一部分猕猴血瘀证候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2.2 第二部分血瘀证候猕猴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的特征研究
        2.3 第三部分气滞血瘀证视网膜静脉阻塞、气滞血瘀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的特征研究
    3.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1.研究目的
    2.研究流程图
    3.研究对象
        3.1 实验动物来源
        3.2 实验动物的选择
        3.2.1 动物纳入标准
        3.2.2 动物排除标准
        3.3 动物饲养条件
    4.实验药品
    5.实验仪器
    6.实验方法
        6.1 实验分组与模型的建立
        6.1.1 实验分组
        6.1.2 血瘀证造模方法
        6.1.2.1 麻醉
        6.1.2.2 造模
        6.2 基础信息采集
        6.2.1 体重、呼吸、心率、饮食量、肛温
        6.2.1.1 体重的测量
        6.2.1.2 呼吸的测量
        6.2.1.3 心率的测量
        6.2.1.4 饮食量的记录
        6.2.1.5 肛温的测量
        6.3 中医证候信息采集
        6.3.1 四诊信息采集
        6.3.2 猕猴证候积分评价量表
        6.4 生化指标的采集
        6.4.1 血液流变学
        6.4.2 血常规
        6.4.3 血糖
        6.4.4 凝血相关
        6.4.5 动脉血气
        6.5 伦理委员会审批
        6.6 统计分析
    7.研究结果
        7.1 基础指标
        7.2 证候积分量表
        7.3 基于血瘀证猕猴的生化指标
        7.3.1 血常规
        7.3.2 血液流变学
        7.3.3 凝血与血糖
        7.3.4 动脉血气分析
    8.小结
第二部分
    1.研究目的
    2.研究流程图
    3.研究对象
        3.1 实验动物来源
        3.2 实验动物的选择
        3.2.1 动物纳入标准
        3.2.2 动物排除标准
        3.3 动物饲养条件
    4.实验药品
    5.实验仪器
    6.实验方法
        6.1 实验分组与模型的建立
        6.1.1 实验分组
        6.1.2 血瘀证造模方法
        6.1.2.1 麻醉
        6.1.2.2 造模
        6.2 视网膜信息采集
        6.2.1 视网膜信息的采集方法
        6.2.1.1 视网膜信息采集前准备
        6.2.1.2 视网膜信息的采集
        6.2.2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及管径信息的提取
        6.3 伦理委员会审批
        6.4 统计分析
    7.研究结果
        7.1 基于血瘀证猕猴视网膜信息特征
        7.1.1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特征
        7.1.1.1 猕猴整体视网膜血氧饱和度
        7.1.1.2 猕猴不同象限视网膜血氧饱和度
        7.1.1.3 两种不同血氧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
        7.1.2 视网膜血管管径特征
        7.1.2.1 猕猴整体视网膜管径
        7.1.2.2 猕猴不同象限视网膜管径
        7.1.2.3 猕猴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值
        7.2 视网膜指标与基于血瘀证候血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2.1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指标与血液指标相关性分析
        7.2.2 视网膜血管管径指标与血液指标相关性分析
    8.小结
第三部分
    1.研究目的
    2.研究流程图
    3.研究对象
        3.1 受试者来源
        3.2 受试者选择
        3.2.1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标准
        3.2.1.1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西医诊断标准
        3.2.1.2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诊断标准
        3.2.1.3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2.1.4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证候计分标准
        3.2.2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纳入标准
        3.2.3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排除标准
        3.2.4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3.2.4.1 原发性高血压的西医诊断标准
        3.2.4.2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诊断标准
        3.2.4.3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2.4.4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候计分标准
        3.2.5 原发性高血压的纳入标准
        3.2.6 原发性高血压的排除标准
        3.2.7 健康受试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2.7.1 健康受试者的纳入标准
        3.2.7.2 健康受试者的排除标准
        3.2.8 脱落标准
    4.研究方法
        4.1 信息采集内容
        4.1.1 基本信息
        4.1.2 中医证候量表
        4.1.3 生化指标
        4.1.4 视网膜信息采集内容
        4.1.5 视网膜信息采集方法
        4.1.6 视网膜信息分析方法
        4.2 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4.3 伦理委员会审批与临床试验的注册申请
        4.4 质量的控制
        4.4.1 研究人员的培训
        4.4.2 信息采集的质控
        4.4.3 资料整理的质控
        4.5 数据管理方案
        4.5.1 数据的填写
        4.5.2 数据录入与修改
        4.5.3 数据核查与整理
        4.5.4 数据审核
        4.5.5 数据锁定
        4.6 统计分析方法
        4.6.1 分析软件的确定
        4.6.2 分析内容与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一般情况特征
        5.2 中医证候积分
        5.3 基于血瘀证临床生化指标
        5.3.1 血液流变学
        5.3.2 血脂血糖
        5.3.3 凝血
        5.4 基于血瘀证临床视网膜信息特征
        5.4.1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特征
        5.4.1.1 整体视网膜血氧饱和度
        5.4.1.2 不同象限视网膜血氧饱和度
        5.4.2 视网膜血管管径特征
        5.4.2.1 整体视网膜血管管径
        5.4.2.2 不同象限视网膜血管管径
        5.4.2.3 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管径比
        5.4.3 视网膜指标与基于血瘀证候血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4.3.1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指标与血液指标相关性分析
        5.4.3.2 视网膜血管管径指标与血液指标相关性分析
    6.小结
讨论
    1.血瘀证的理论源流
    2.血瘀证的现代认识及研究
    3.现有血瘀证评价体系概况
    4.血瘀证模型的选择
    5.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及管径研究进展
    6.血瘀证视网膜血氧及血管特征研究
    7.血瘀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血瘀证的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2 中医证候量表
    附件3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件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DN的研究概况
        1.1 DN的中医病名
        1.2 DN的中医病因
        1.3 DN的中医病机
        1.3.1 脏腑病机
        1.3.2 经络病机
        1.4 DN的中医药治疗
        1.4.1 中药内服
        1.4.2 中医外治疗法
    2 西医对DN的研究概况
        2.1 DN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2.2 DN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3 DN的治疗
        2.3.1 生活方式干预
        2.3.2 降糖治疗
        2.3.3 控制血压
        2.3.4 血脂调节
        2.3.5 改善微循环治疗
        2.3.6 其他药物治疗
        2.3.7 肾脏替代治疗
    3 DN的治疗难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1 基础治疗方案
        2.2.2 对照组治疗方案
        2.2.3 治疗组治疗方案
        2.2.4 治疗疗程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观察指标
        2.4.1 中医症候积分
        2.4.2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检测
        2.4.3 肾功能指标检测
        2.4.4 微循环障碍和内皮功能指标检测
        2.4.5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2.4.6 免疫功能指标检测
        2.4.7 安全性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水平比较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和 Cys C水平比较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X-B2水平比较
        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1、v WF和 TM水平比较
        4.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ηb H、ηb M和ηb L水平比较
        4.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ηp、FIB和 AI水平比较
        4.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
        4.11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导师对早期DN脾肾亏虚,湿热瘀血证的认识
    2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的方义解析
    3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的药理学研究
    4 DN微循环障碍的机理研究
    5 结果分析
        5.1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对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5.2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对患者UAER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5.3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对患者微循环障碍和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
        5.4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5.5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6 问题与展望
        6.1 不足之处
        6.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症候积分评分表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温和灸改善原发性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状态的PGF2α/PGE2平衡稳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背景
        1.1 原发性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
        1.2 子宫微循环状态变化是原发性痛经的重要病理特点 ,其中PGF2α/PGE2稳态失衡是产生子宫微循环状态变化的关键原因
        1.3 温和灸可能通过调节PGF2α/PGE2平衡稳态达到改善原发性痛经子宫微循环状态的作用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研究内容
        3.1 温和灸改善PD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状态的效应验证
        3.2 温和灸调节PD模型大鼠PGF2α/PGE2平衡稳态及与子宫微循环状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4.本研究的工作流程图
中英文缩略词表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筛选
    2.2 实验分组
    2.3 模型制备
    2.4 腧穴定位
    2.5 温和灸
        2.5.1 艾条选择
        2.5.2 温和灸方法
    2.6 取材
    2.7 检测指标及方法
        2.7.1 扭体反应
        2.7.2 子宫微血管管径
        2.7.3 血液流变学
        2.7.4 子宫组织PGF2α、PGE2
    2.8 统计方法
3.实验结果
    3.1 基线资料分析
    3.2 扭体反应
    3.3 血液流变学
    3.4 子宫微血管管径
    3.5 子宫组织前列腺素
    3.6 子宫微循环与PGF2α/PGE2平衡稳态相关性
4.小结
    4.1PD大鼠模型评价
    4.2 温和灸对PD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3 温和灸对PD大鼠模型子宫微血管管径的影响
    4.4 温和灸对PD大鼠模型子宫组织PGF2α、PGE2及PGF2α/PGE2含量的影响
    4.5 子宫微循环状态与PGF2α/PGE2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原发性痛经是临床常见病,是灸法治疗的优势病种
        1.1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领域常见病
        1.2 原发性痛经是灸法治疗的优势病种
        1.2.1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认识
        1.2.2 温和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
        1.2.3 三阴交、关元是温和灸治疗PD的常用穴位
    2.从子宫微循环角度探讨温和灸治疗PD作用机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子宫微循环障碍是PD的重要病理特点
        2.1.1 血液流变学变化
        2.1.2 子宫微血管管径
        2.2 PGF2α/PGE2稳态失衡是导致PD子宫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
        2.3 温和灸可改善子宫微循环障碍,达到治疗PD的目的
        2.4 PD动物模型是挖掘温和灸改善PD子宫微循环障碍PGF2α/PGE2平衡稳态特征的良好对象
        2.4.1 PD动物模型建立
        2.4.2 PD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的评估方法
        2.4.3 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造模法建立PD大鼠模型
    3.对PGF2α/PGE2平衡稳态的调节可能是温和灸改善子宫微循环的重要特征
        3.1 温和灸对PD大鼠子宫微循环的相关指标具有调节作用
        3.1.1 温和灸可调节PD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
        3.1.2 温和灸能有效改善PD模型大鼠子宫微血管异常
        3.2 温和灸可能通过调节PGF2α/PGE2平衡稳态达到改善PD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3.2.1 温和灸可调节PD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相关指标
        3.2.2 温和调节子宫组织PGF2α/PGE2平衡稳态与子宫微循环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结论
创新性与先进性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综述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二:实验动物观察记录表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及其药物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对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影响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与分组
    2 试剂与材料
    3 处理方法及评价指标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7 图表
第二部分 磨痂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创面微循环的影响
    1 临床资料与分组
    2 试剂与材料
    3 处理方法及评价指标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7 图表
第三部分 磨痂术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微循环作用研究
    1 实验动物
    2 试剂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7 图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7)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理作用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川芎抗凝血作用的定量测定
    1.1 材料
        1.1.1 仪器
        1.1.2 试剂与药品
        1.1.3 药材
        1.1.4 动物
    1.2 方法
        1.2.1 抗凝剂(枸橼酸三钠溶液)的配制
        1.2.2 阳性药(阿魏酸钠溶液)的配制
        1.2.3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1.2.4 血浆的制备
        1.2.5 APTT的测定及抑制率的计算
        1.2.6 川芎样品抗凝血活性的生物效价的标定
        1.2.7 样品生物效价的测定
    1.3 结果与讨论
        1.3.1 抗凝血活性对照品的选择及其线性范围
        1.3.2 抗凝血活性定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1.3.3 定量测定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学验证
        1.3.4 川芎药材、饮片、中成药抗凝血活性的比较
    1.4 结论
第二章 川芎抗凝胶反应作用的定量测定
    2.1 材料
        2.1.1 仪器
        2.1.2 试剂与药品
        2.1.3 药材
    2.2 方法
        2.2.1 工作缓冲液的制备
        2.2.2 阳性药阿魏酸钠溶液的配制
        2.2.3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2.2.4 凝血酶溶液和纤维蛋白原溶液的制备
        2.2.5 空白梯度试验
        2.2.6 纤维蛋白原剂量的测定
        2.2.7 标定川芎样品抗凝胶反应活性的生物效价
        2.2.8 样品生物效价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抗凝胶活性对照品的选择
        2.3.2 抗凝胶反应活性定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2.3.3 抗凝胶反应活性定量测定方法的重现性的测定
        2.3.4 川芎药材、饮片、中成药抗凝胶反应活性的比较
    2.4 结论
第三章 川芎抗血小板聚集反应作用的定量测定
    3.1 材料
        3.1.1 仪器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药材
        3.1.4 动物
    3.2 方法
        3.2.1 抗凝剂、诱导剂和阳性药的配制
        3.2.2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3.2.3 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的制备
        3.2.4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测定及抑制率的计算
        3.2.5 川芎样品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生物效价的标定
        3.2.6 样品生物效价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方法的优化
        3.3.2 川芎药材、饮片、中成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比较
    3.4 结论
第四章 川芎体外抗血栓作用的测定
    4.1 材料
        4.1.1 仪器
        4.1.2 试剂与药品
        4.1.3 药材
        4.1.4 动物
    4.2 方法
        4.2.1 阳性药溶液的配制
        4.2.2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4.2.3 全血凝块的制备
        4.2.4 全血凝块质量的测定及全血凝块溶解率的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川芎提取物溶液的全血凝块溶解作用
        4.3.2 全血凝块溶解作用线性关系的考察
    4.4 结论
第五章 川芎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作用的测定
    5.1 材料
        5.1.1 仪器
        5.1.2 试剂与药品
        5.1.3 药材
        5.1.4 动物
    5.2 方法
        5.2.1 麻醉溶液乌拉坦的配制
        5.2.2 硫化钠脱毛剂
        5.2.3 阳性药溶液的配制
        5.2.4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5.2.5 动物的分组、给药和造模
        5.2.6 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观察和微血管口径变化率的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川芎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5.3.2 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作用的线性范围考察
    5.4 结论
第六章 全文的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6.1 全文的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致谢

(8)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一、前言
        二、DVT发病机制
        三、DVT的高危因素
        四、DVT的诊断
        五、DVT的预防性措施
        六、DVT的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一、病名及其特点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
        三、治则治法
        四、DVT中医辨治及疗效评价
    第三节 针刺活血化瘀的理论探源
        一、前言
        二、《黄帝内经内经》及后世各代医家对针刺活血化瘀的认识
        三、针刺活血化瘀的原理
        四、针刺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五、针刺对微循环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第二章 中药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循证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系统评价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电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试验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关于盲法
        三、样本量估算
        四、治疗方法
        五、取穴、操作方法及器材
        六、疗效评定指标
        七、试验流程图
        八、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基本情况资料比较
        二、疗效指标比较
    第五节 讨论
        一、疗效分析
        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DVT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发病机制探讨
        四、利伐沙班的药理学及应用
        五、取穴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9)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及脱落情况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估算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背景资料
        4.2 疗效性指标
        4.2.1 血液流变学指标
        4.2.2 CIMT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6 技术路线
    7 结果
        7.1 一般情况
        7.1.1 性别比较(见表1)
        7.1.2 年龄、病程、BMI比较(见表2)
        7.1.3 治疗前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5)
        7.1.4 治疗前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比较(见表6)
        7.2 治疗前后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7-13)
        7.2.1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1 比较(见表7)
        7.2.2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5 比较(见表8)
        7.2.3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200 比较(见表9)
        7.2.4 治疗前后血浆粘度比较(见表10)
        7.2.5 治疗前后血沉方程K值比较(见表11)
        7.2.6 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见表12)
        7.2.7 治疗前后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见表13)
        7.3 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见表14)
    8 小结
        8.1 一般情况
        8.2 血液流变学指标
        8.3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9 讨论
        9.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认识
        9.1.1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现状研究
        9.1.2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
        9.1.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9.1.4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预防研究
        9.2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认识
        9.2.1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基本认识
        9.2.2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9.3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研究
        9.3.1 血液流变学指标是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反映指标
        9.3.2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加速糖尿病大血管损伤进程
        9.4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与CIMT的关系研究
        9.5 观测指标及研究结果分析
        9.5.1 血液流变学指标
        9.5.1.1 宏观流变性指标
        9.5.1.2 微观流变性指标
        9.5.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指标
        9.6 参芪复方分析
        9.6.1 参芪复方组方分析
        9.6.1.1 君药
        9.6.1.2 臣药
        9.6.1.3 佐药
        9.6.2 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分析
    10 结论
    11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进展
    1 糖尿病现状
    2 现代医学对血液流变学的认识
        2.1 宏观流变性
        2.1.1 全血粘性
        2.1.2 血浆粘性
        2.2 微观流变性
        2.2.1 红细胞聚集性
        2.2.2 红细胞变形能力
    3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现状
        3.1 全血粘度
        3.2 血浆粘度
        3.3 红细胞分布宽度
        3.4 红细胞变形能力
        3.5 红细胞聚集性
    4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传统医学研究进展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各证型分级量化表
    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分级量化表
    糖尿病气阴两虚兼痰浊证的分级量化表
    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分级量化表
附件二 随机分组表
附件三 临床研究受试者知情书
附件四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批件
附件五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流变及iNOS和ET-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认识
        1.1 病因
        1.2 发病机制
        1.3 诊断
        1.4 治疗
    2. 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3. “主客交”理论
        3.1 “主客交”理论、络病学说与肝纤维化
        3.2 “主客交”理论与络病学说的关系
        3.3 透邪通络代表方——加减三甲散
        3.4 “主客交”理论、络病学说与肝纤维化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造模方法
        2.3 治疗给药
        2.4 实验取材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2.6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3.2 大鼠肝脏肉眼形态观察
        3.3 肝组织病理形态观察
        3.4 肝脏凝血功能检测
        3.5 血流变中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检测
        3.6 ET-1、iNOS含量检测
        3.7 内皮素-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
    4. 分析与讨论
        4.1 造模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4.2 对肝纤维化凝血指标的影响
        4.3 对血液流变学中相关指标的影响
        4.4 对INOS、ET-1的影响
        4.5 对ET-1mRNA、iNOSmRNA的影响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微循环障碍在肝纤维化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微循环与血液流变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降香及替代药材对HMWD导致的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和其主治相关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D]. 谢欣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血瘀证的视网膜血管及血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赵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 黄雅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温和灸改善原发性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状态的PGF2α/PGE2平衡稳态特征研究[D]. 陈兆恒.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及其药物干预机制的研究[D]. 侯鑫.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6]磨痂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间生态组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张诚. 山东大学, 2019(02)
  • [7]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理作用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D]. 华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8]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D]. 徐效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D]. 李玲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10]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流变及iNOS和ET-1的影响[D]. 徐由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疾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