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大自然与艺术的瑰宝

寿山石,大自然与艺术的瑰宝

一、寿山石,自然与艺术的瑰宝(论文文献综述)

郑鑫[1](2020)在《经典工艺·福州寿山石雕》文中提出寿山石是福建着名的雕刻用石,其石质晶莹通透、色彩丰富,是榕城特有的珍贵石材,深受众多收藏家的喜爱。寿山石雕在福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雕刻技艺精湛,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在近些年国内还掀起了一波寿山石雕的收藏热潮。

阮邦曦[2](2020)在《浅谈寿山石雕艺术的意境表现》文中指出寿山石雕千年历史进程留下的足迹贯穿了中华悠久且深厚的历史文化,纵观各朝代寿山石雕艺术作品,不难发现雕刻者对意境的追求。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意境就是情调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是一种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追求清新高雅的格调。现从寿山石雕立意的重要性、艺术特征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探讨寿山石雕艺术的意境表现。

郭书[3](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林镪[4](2019)在《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探析》文中认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丰富且灿烂的中华文化。诗词、戏曲、书法、国画、茶艺、雕刻等,均是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此外,伴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也随之形成了独特的玩石文化,其中以寿山石文化最具代表性。寿山石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自身石质晶莹、脂润、色泽浑然天成。经过雕刻家精雕细琢之后的寿山石雕艺术品,是福州的工艺特色和艺术传承,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们钟爱的玩赏之物,也是我国传统石文化的结晶。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并称为"榕城三绝",作为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更是将玩石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林净[5](2019)在《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寿山石素有"中华瑰宝"之称,自开采以来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寿山石文化,是我国"四大国石"之首。"天谴瑰宝生闽中,五彩斑斓玉质莹",此诗句描写的便是寿山石。寿山石品种繁多,石质晶莹,色泽斑斓多彩。以其为石材雕刻而成的寿山石雕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历经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表现方式,极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收藏家和文人雅士。因此,寿山石的收藏价值也成了我们探讨的问题。

奚边[6](2018)在《方寸之体,匠心百态——寿山瑰宝亮相第十四届四大国石雕刻艺术展》文中提出石之美者为玉,若谦谦君子,纳气象万千。中国赏石文化历史悠远,渊源来自传统审美中对自然之美的推崇。无论灵璧、英石、翡翠、玛瑙亦或以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为代表的国石雕刻,赏的都是"匠心而为,自然天成"。在这个金秋十月,上海朵云轩艺术馆迎来"匠心天成·国石大典"——第十四届四大国石雕刻艺术展的盛大开幕。四大国石展系列活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巴林右旗人民政府、青田县巴林右旗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共同举办。四大国石汇聚一堂,共谋产业发展、共促艺术交流!

游湖者[7](2018)在《看寿山石雕的鬼斧神工》文中研究表明寿山石文化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的寿山石雕手艺人不断地传承和弘扬寿山石文化,进行着道艺的迭传。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协、福建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寿山石艺——陈礼忠寿山石艺术传承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灯光下近看这些雕刻的寿山石花卉、禽鸟、动物,尤其是残荷,栩栩如生。

王振树[8](2018)在《寿山石文化内涵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除了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联系密切之外,在文化艺术的交流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艺术形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也有一部分艺术形式在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了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艺术形式,被赋予了现代的美感,因此而传承下来,寿山石雕就是其中之一。对寿山石进行简单的介绍,从多个角度分析其特点,以及对于我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更多的人对这一中华瑰宝有所了解。

刘桂茹[9](2017)在《当代福建寿山石雕的艺术气象与美学追求》文中研究表明"天遗瑰宝生闽中",这是清代诗人朱彝尊赞誉寿山石的名句。寿山石雕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南朝,距今大约1500年,在唐宋时期逐渐兴起并趋于成熟,至清朝达到鼎盛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后,寿山石雕内外销均受到很大影响,光景惨淡。直至新中国成立,寿山石雕才开始恢复新生,并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新气象:异彩纷呈、成就卓然(1949-1966)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寿山石雕业的逐渐复苏,寿山石雕的题材不断拓宽,

张国治[10](2016)在《“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文中提出对渐趋式微传统产业的关注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做出回应策略,正是当今两岸从事文创产业者的共同任务。两岸际此正进入一个以文化创意带动美学经济的时代,从传统产业转型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注入新视野新思维新态度以活化。衡诸近年来各国家或区域以发展“美学经济”促进经济产值与生活质量均衡为导向,让我们重新思索如何创造一个有价值感的“创意社会”以应运?笔者在此提出“在地文化”“创意生态”营造的问题探讨,恰恰可导入这样的目标推动,此两者皆侧重“文本”精神性的文化情怀和新思维形塑,成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最基本路径,因为只有透过最基础的本土区域文化发展,才能使创意产业概念进入民众,产生对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众,未来才有长远的文化产业永续发展。从“文创产业视野下”探讨福州寿山石“在地文化”“创意生态”营造及其文化产业转型策略,研究方向依循本院“区域文化及民间美术”教学目标而定,其规划论文章节也依此为顺序,从“区域文化”而言,寿山石文化自属福州“在地文化”,以“闽台”作为“区域文化”的连结,毫无疑问的,寿山石雕刻工艺作为首批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间美术,其产品美学特色是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文化载体,是深刻文化依归所在。两岸在文创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创合的机遇,具有相辅相成的可能,更多议题足可进行挖掘和深入比较。就选题意义而言,在现阶段具有深刻文化交流融合、文化依归,期盼共创美好未来之深层意涵所在。本文在论述寿山石产品美学从其反映的外部造型及时代文化特征,在其发展规律下,掌握各时期的创新变化,基于对传统的礼敬重新梳理文献,对题材与创新意识探讨,试图结合文创产业特性和美学经济发展概念,提升为一个较大的美术学及产业转型探讨范围,依归于福州“在地文化”背景脉络下,及其由历史行业延续至今产业生态链之现实探讨。近年来本土文化、民间美术元素及其创意构作表现,有日渐与当今热点的文化产业诸多观念、规划管理作跨界结合研究的趋势,以“文创产业视野下”为出发点,探讨区域文化与民间美术结合的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方向,是“与时俱进”理念下的前沿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福州寿山石作为民间美术工艺文化历史悠久,“在地文化”表征特色鲜明,其发展从非遗受到国家确认和保护,由“传统产业”过渡转型为“文创产业”是必然的路径方式,导入“创意生态”概念则可促进寿山石产业重新规划为更活泼多元化的集群效应,在国内普遍以文化园区规划及集群效应为主要探讨的热点上,本文结合台湾过往经验,以港澳台及普遍华人对寿山石的情有独钟,福州若能打造深具绿色环保形象品牌的寿山石创意生态园及创意之都,相信会成为两岸四地共同向往的文化家园。

二、寿山石,自然与艺术的瑰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寿山石,自然与艺术的瑰宝(论文提纲范文)

(2)浅谈寿山石雕艺术的意境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寿山石雕艺术立意的重要性
二、寿山石雕的艺术特征
三、寿山石雕刻的文化内涵

(3)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一、微观
        二、造型艺术
        三、微观造型艺术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一、社会分工
        二、习艺经历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一、微雕艺术流派
        二、微画艺术流派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四、现实主义题材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一、创作材料
        二、创作技法
        三、创作工具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微观之美
        二、奇特之美
        三、神秘之美
        四、精致之美
        五、形态之美
        六、色彩之美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比例与尺度
        四、对称与均衡
        五、过渡与呼应
        六、主从与重点
        七、轻巧与稳定
        八、条理与秩序
        九、节奏与韵律
        十、古韵与时尚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赏石
    (一)赏天雕神艺
    (二)赏人文内涵
二、玩石
    (一)在雕刻中修身养性
    (二)追求经济价值

(5)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文化价值
二、人文思想价值
三、经济价值

(6)方寸之体,匠心百态——寿山瑰宝亮相第十四届四大国石雕刻艺术展(论文提纲范文)

国石魅力气象万千
寿山瑰宝匠心天成

(8)寿山石文化内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寿山石文化的概括
    1. 寿山石的概况
    2. 寿山石的发展
    3. 寿山石的文化
二、寿山石雕的文化内涵
    1. 寿山石雕的种类
    2. 寿山石雕的主要特点
    3. 寿山石雕的文化意义

(9)当代福建寿山石雕的艺术气象与美学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气象:异彩纷呈、成就卓然 (1949-1966)
二、晦暗光景中的亮色 (1966-1976)
三、再亮相:中流砥柱, 各领风骚 (1976-2000)
四、“国石”艺坛:争奇斗艳竞芬芳 (2000-2015)

(10)“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动机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况与文献综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野下两岸研究现况
        二、关于寿山石文化及其产品美学特色产业转型的研究现况
        三、关于在地文化及创意生态营造导入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研究
        四、文献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创意转型、全球化与在地文化内涵、创意生态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困难点及方法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野
    第一节 创意产业发展思潮下文化政策与产业战略
        一、产业发展与文化、艺术之结合
        二、文化政策与产业战略
        三、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范畴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现况及症侯
        一、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与政策环境背景
        二、营造由内而外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创意人才培育
        四、市场环境整合
        五、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症候
    第三节 寿山石行业沿革与产业形成
        一、寿山石产业形成及商号的发展兴盛
        二、二十世纪寿山石雕的发展
    第四节 寿山石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理由
        一、寿山石文化资源特色和文创产业连结点
第三章 福州寿山石传统工艺文化概述
    第一节 寿山石开采与雕刻的历史
        一、寿山石产业资源开采历史
        二、寿山石雕刻艺术历史沿革
    第二节 寿山石文化的美学载体
        一、印章文化与纽饰篆刻艺术
        二、圆雕艺术
    第三节 寿山石工艺与源流
        一、雕刻工艺
        二、流派
第四章 福州寿山石文化资源及产业化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范围、对象、内容与方法
        一、讯息收集与访谈
        二、问题提出及主要深度访谈对象
        三、核心问题结构说明
    第二节 寿山石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创产业转变的优势与困境
        一、寿山石文化产业的优势
        二、寿山石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第三节 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与品牌形象
        一、寿山石雕从传统产业到文创产业的现代转型
        二、福州市寿山石文化产业品牌形象及营销问题
第五章 福州寿山石雕从传统产业到文创产业的现代转型策略
    第一节 “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的营造
        一、“文化核心要素”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展现和地方文化的联动
        三、“在地文化”“体验产业”的应用设计
        四、“在地文化”营造的起点
        五、城市“创意生态”(Creative Ecologies)的营造
        六、“创意城市”( Creative City)之发展渊薮与城市品牌形象
        七、福州市“创意生态”意象的营造
        八、扩大整个产业界从业人员的视野
        九、加强福州居民对在地文化产生自信
    第二节 台湾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一、台湾地区文创产业政策中“在地文化”形成之背景
        二、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展与具体实践之历程
        三、台湾地区“在地文化”营造之案例
    第三节 寿山石文创产业与福州城市品牌战略
        一、创意城市品牌形象之构建与营销
        二、寿山石文创产业成为福州市城市品牌与创意城市表征之理由
        三、构建属于区域性发展特质的品牌体系
        四、品牌化的道路是长久的
结论
    一、全文内容回顾与总结
    二、研究成果及价值
    三、不足之处及延伸研究议题之思考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寿山石,自然与艺术的瑰宝(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典工艺·福州寿山石雕[J]. 郑鑫. 雕塑, 2020(05)
  • [2]浅谈寿山石雕艺术的意境表现[J]. 阮邦曦. 天工, 2020(04)
  • [3]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4]寿山石雕的玩赏价值探析[J]. 林镪. 天工, 2019(09)
  • [5]浅谈寿山石的收藏价值[J]. 林净. 天工, 2019(09)
  • [6]方寸之体,匠心百态——寿山瑰宝亮相第十四届四大国石雕刻艺术展[J]. 奚边. 东方收藏, 2018(19)
  • [7]看寿山石雕的鬼斧神工[J]. 游湖者. 地球, 2018(02)
  • [8]寿山石文化内涵初探[J]. 王振树. 天工, 2018(01)
  • [9]当代福建寿山石雕的艺术气象与美学追求[J]. 刘桂茹. 学术评论, 2017(06)
  • [10]“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D]. 张国治.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寿山石,大自然与艺术的瑰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