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大家猜1000元的学生奖励

中考作文大家猜1000元的学生奖励

一、中考作文大家猜助学奖励1000元(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1](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李娟[2](2019)在《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文中提出题引在幅员辽阔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撒珠串般地镶嵌着一片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为一体的宝地。这片宝地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水丰草绿,禾菽弥望、葡园千亩,棉海辽远。这片宝地,春夏之时呈现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秋冬之际彰显粗犷雄浑壮美的北国景致。这就是被誉为"乌鲁木齐后花

李秀娟[3](2018)在《弥渡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校际均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择校热”、“学区房热”、“重点校热”、“示范校热”,而这一系列热门话题之后,体现的是人们对教育失衡的无力,并且这种失衡已有演变为教育信任危机的趋势。这种不均衡,严重威胁社会公平。尤其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其所学的知识是每个人发展所必须公共知识的。起点的失衡,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目前政府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初步解决了义务教育的区域失衡和城乡失衡问题——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在此基础上,力求办好每一所学校的,优质均衡应运而生,对义务教育均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评估的重点放在了教育质量上,强调“更加均衡,更有质量”,力求“校校达标”,办好每一所学校。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优质均衡为标准,在资源配置基础上,加入了生源、教育质量、资源使用效率和学校管理水平方面的指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五所小学进行调研,以此来分析弥渡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均衡情况。为了让测评结果更加全面合理,笔者在差异系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极差、和Mcloone指数的测算。以此来具体分析,校际间最大差异在哪、中低位学校的均衡情况、和综合差异情况,以此分析教育均衡的短板,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可靠。再与2015年达成的基本均衡指数相比,看均衡程度是否出现反复。发现弥渡县总体而言均衡程度较高,可具体分析每一指标不难发现存在绝对均衡与失衡并存的局面,并且低位均衡现象明显。据此笔者建议政府,应以差别原则为基础,对薄弱学校进行补偿,以非公平的手段,对薄弱学校进行倾斜投入,以非均衡的手段达到结果均衡的目的。建议学校,在均衡评估的政策背景下顺势而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为自身发展赢得空间。

王蔚[4](2018)在《基于数据库的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文中提出病句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语言事实,不仅包括实词类语病还包括虚词类语病及句法类语病。虚词的数量虽远不及实词,但它是汉语语法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虚词类语病也值得大家重视。本篇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第五步的工作,即分析描写汉语虚词类语病检测项,以期为计算机能够自动识别病句提供理论支持。本篇论文之所以能围绕第五步的工作展开主要得益于前面阶段性工作的顺利完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前人的模式;搜集大量研究材料,提出新的分类模式;根据新的分类模式,提出分类出现频率;依据语病频率分布,构建检测项目体系。本篇论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汉语虚词类语病检测项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对象、研究材料和方法及相关说明。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篇论文的正文部分。这几章主要针对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在内的虚词类可检测项被误用的情况进行描写。第二章副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副词的频率、被误用的副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三章介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介词的频率、被误用的介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介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四章连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连词的频率、被误用的连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连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五章助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助词的频率、被误用的助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助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六章语气词类自动检测项,包括被误用的语气词的频率、被误用的语气词的错误类型及被误用的语气词的正确使用格式。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评析本篇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日后阶段性工作的开展进行展望。

马骞[5](2018)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文中指出网络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对社会事务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由便捷的表达。近年来教育领域重大舆情事件频出,一些片面的情绪化的观点、意见、甚至是谣言时常在各类媒介中迅速传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致使相关教育舆情难以消解,严重影响当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舆情工作,无论对于教育事业的政策运行过程、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舆情研究领域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成为热点。然而目前教育舆情相关研究并不成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规范化的研究范式,这导致教育舆情缺乏共识性的分析思路和科学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相关成果也出现了一定同质化的现象。本研究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全年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主题、时间关联度、载体、话语倾向性、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了分类统计,通过对比研究法,尝试从实践中归纳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性,即多元性、广泛深刻性、情绪性、即时性与易逝性、周期性与反复性等,并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探究了互联网时代刺激教育舆情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以及专业化新闻媒体机构的新闻报道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对教育舆情的影响方式,尝试梳理教育舆情工作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认为教育舆情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媒体机构、教育舆情监测机构等对象提出提高认识、动态治理、健全机制、紧密协作、加强研究等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陈栋[6](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朱育玲[7](2014)在《教育公平视角下“宏志班”模式研究 ——基于福州四中“宏志班”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工作方针,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为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同样享有优质高中教育的权利,在高中推广“宏志班”模式,是对贫困学子贯彻“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精神的延伸,是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深层矛盾的有益尝试。本研究基于福州四中“宏志班”的研究,回顾“宏志班”发展史,介绍“宏志班”的成因,主要包括国家的助学政策扶持,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性,重视扶贫助学的民众呼声和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奉献等四方面的原因。揭示“宏志班”模式对社会、贫困生和国家基础教育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文章在“宏志班”的实际办学情况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普通高中“宏志班”的发展现状和运行模式进行深入理论研究。文章认为“宏志班”教育教学活动中,招生制度和管理、教育培养机制与资助体系是制约“宏志班”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文章结合相关的教育法规政策和教育管理理论,为促进“宏志班”健康发展提供若干思考和对策,如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助学体系,加强对“宏志班”的监督和指导,提升宏志教育科研能力等,唤起社会各界对“宏志班”的全方位关注和深层次建构,促使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贫困子女教育问题的逐步解决。最后,文章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资助体系的完善,“宏志班”教育模式将发生变革,淡化“宏志班”,建设校园宏志文化,将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宏志教育的发展模式。

李涛[8](2014)在《底层社会与教育 ——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底层社会是一个值得学界和政界高度关注的重点公共空间,发生在这个空间中的人和事用清晰而阵痛的事实真相提醒我们: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当下,发展仍然具有城乡、区域、行业、群体等深层意义上的非均衡性,制度和权利依旧具有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状态上的非平等性;另一方面,现代国家在实质公正意义上具有政治合法性现实依据的“差异补偿”性公共政策设计与实践还相当任重道远。生活在底层社会中因发声“无力”、“无效”、“无能”而无法掌控自身阶层命运的底层群体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良心,学术研究者和政策设计者究竟是用“冷性暴力”的漠视态度、“他者代言”的精英姿态、“越位臆断”的书斋方式,还是用“暖性亲切”的同情态度、“主体理解”的底层姿态、“在场发言”的田野方式,去揭示底层群体内在分化的真实利益诉求、理解底层群体外在复杂的行动逻辑、设计与底层群体深切相关的公共政策,这实质上是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良心考验的第一步。本研究深入到由“农业县域”、“西部村落”、“贫弱家庭”、“基层乡校”等多维因素组成的中国西部农业县(四川省芥县)这一微观田野现场,从“底层社区”、“底层家庭”、“底层学校”、“底层群体”四个维度出发,解蔽隐匿在底层社会内部通过各种教育阻滞因素(宏观制度、中观环境、微观文化)如何共谋了底层再生产从而导致底层内生循环的深层真相与发生困局,具体而言:第一,从“底层社区”这一维度出发,深入挖掘芥县从1900年到2014年共115年间在中国宏观社会结构演进和教育公共政策变迁下县内乡校百年变更的复杂历史,发现作为底层空间“教化”和“文明”中心的农村学校从外部“植入”到向外部大规模“剥离”进而加剧农村教育衰败的现象,从而提出农村学校被大规模从底层村落中剥离出来是一个不同于“文字下乡”的“文字上移”过程,通过多主体、多场域的田野观察和话语分析,发现“文字上移”这一新生学术命题的内在发生逻辑是由村落社会的变迁性因素(附属于城市而缺乏独立公共性精神的村落文化、村落内知识权力制衡的支点崩溃、农民群体阶层分化而底层诉求困难、消费主义盛行导致选择性的教育致贫)和教育内生性因素(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欠缺、教育局人员编制短缺”与“事权增加”)所共同导致的,要改善这种因“文字上移”而致使底层社区获得文字困难的现局,引入反规范性正义理论下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底层公共政策创新思路设计或许是一个使“文字留村”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尝试。第二,从“底层家庭”这一维度出发,首次尝试性对一个完整底层行政村落“农户家庭”、“农户个体”以及辖区内“乡校学生和家长”有关“读书效用性”问题展开量化实证调查,发现如下结论:其一,按“子女接受教育状况”分层标准来看,子女正在接受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对读书有用性的认同度总体高于子女已经接受完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但是在正接受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中,子女接受教育阶段越高,农户家庭对教育有用性的认同度占比越低,而在子女已完成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中,对读书有用性认同度最高的反而是无子女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段即辍学的农户家庭,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有用的组内占比最高,子女仅完成高中教育阶段学习的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的组内占比最高;其二,按“农户与土地结合关系状况”分层标准来看,家庭收入结构中越依附于土地收益的农户阶层,其认为读书无用的组内占比越高;其三,按“财富拥有关系状况”分层标准来看,家庭年收入处于5-10万之间的“村庄富裕阶层家庭”对读书的有用性认同度最高,而家庭年收入处于1万以下的村庄贫困阶层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最高;按“家庭结构类型”分层标准来看,权力和活动中心越趋向于单一性的家庭类型,其对于读书无用性的组内占比认同度越低;其四,按“子女性别因素”分层标准来看,女性子女家庭读书无用论的认同较之男性子女家庭更甚;其五,男性农民比女性农民更认同读书无用,学生和家长较之其他社会群体对读书有用性的认同度更高;其六,尽管在农户家庭、农户个体中大多数认为读书有用,但读书无用论仍占有相当比例,且存在话语表达与行为逻辑的不一致性,从而证明“读书无用论”确实在底层社会中真实广泛发生。第三,从“底层学校”这一维度出发,通过对作为“学生”的云乡少年们“反学校文化”的生产和作为“教师”、“学校管理者”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编座”的空间政治艺术两个方面研究展开,发现底层学校内部实现底层再生产的微观秘密。其一,对云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22名少年深入的微观质性研究发现,乡间少年们通过“瞧不起作为‘知识代言者’的农村老师”、“在课堂中制造各种混乱对学习表达抗拒”、“在日常规定性作息中对规定性的时间权威表达抗争”、“在摄像头下采取剧场表演对敞视化的空间权威表达抗争”、“组建多类型的同辈群体(兄弟帮、师徒制、亲戚制、情侣制等)采取“计划式”违规范式对关系权威表达抗争”、“以找乐子、暴力与偷窃等方式摆脱无聊和寻找刺激”等方式共同构成了反学校文化,这种在底层学校中由乡间“少年们”所生产的“反学校文化”具有与英国工业镇中的“小子们”、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中的“子弟们”所生产的“反学校文化”相似又相异的特点:首先,相比于“反学校文化”生产中小子们的“优越性”心态和子弟们的“自卑性”心态,少年们具有“屌丝”与“土豪”的交替性心态;其次,相比于“反学校文化”中对待“知识和文凭”,小子们具有明确“否定性”和子弟们具有明确的“肯定性”而言,少年们却在话语言说和行为表达中凸显出明显的非统一性和态度模糊性;再次,相比于“反学校文化”中对教育结构真相是否“洞察”,小子们显然达到了“部分(局部)洞察”,子弟们显然没有“洞察”,而少年们则具有“部分(局部)洞察”的痕迹。其二,对云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物理性的“座次空间”展开质性研究,发现八年级以“榜样塑造型”为目标的“中心-边缘”座次编排和九年级以“功能分区型”为目标的“前排-后排”座次编排,使个体在教室场域中通过不断确证自我的身份认同、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趋向不同的群体聚合、内化不同的行为塑造,进而达成学校在教育层面上关于不同学生个体职业选择的主体性分流和机制性筛选。第四,从“底层群体”这一维度出发,在对“中国梦”需要加强“底层关怀”的理论进路中,具体剖析了底层群体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核心教育困难:一方面来自于“留守本土”的底层群体所面临的教育筛选轨道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走他乡”的底层群体所面临的教育筛选轨道上的困难。前者主要从“幼儿园到就业市场”这一纵向线条展开机制性分析,发现不被底层群体重视的幼儿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中的不公正、底层义务教育段学校的发展困难、初中后分流的阶层性结构因素、薄弱的家庭资本要素、二元化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底层知识青年“就业难”、“流动难”和“城市融入难”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留守本土底层群体教育筛选轨道中实现“中国梦”的阻滞性因素;后者则主要从“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这一横向截点展开深入性理解,发现无论是“反对性”还是“支持性”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意见都无法帮助底层群体实现艰难的中国梦:一方面,如果“异地高考”不开放,那么不均衡的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的高校财政供给关系、不公平的高考录取比例等制度性阻滞因素将继续剥夺外出底层群体的“中国梦”;另一方面,如果“异地高考”开放,那么该公共政策则极可能给底层群体带来三重风险:首先,中国城市的中低层群体不能获益,相反很可能成为共同的牺牲者;其次,外出务工的底层群体也不能真正获益,相反遭受“二次剥夺”;再次,加剧底层社会和农村教育的进一步衰落。

刘任丰[9](2013)在《学校制度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以制度变革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制度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学校制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其德育功能发挥。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深入一所民办学校日常生活中,从制度的角度来思考学校德育问题,揭示学校制度的状况,分析学校制度的过程、机制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为人们反思当前学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学校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学校是一种制度性存在,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性活动。就H校而言,学校制度数量巨大,一方面是因为制度是适应学校问题解决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偏狭的制度化管理思维和作秀式的制度建设也导致学校制度在数量上急剧增长。学校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学校的核心制度,它们主要解决了H校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壮大的问题。通过对学校制度的观察和对制度文本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学校制度存在着价值追求存在偏差、结构不合理、语言不严谨、神仙制度与无赖制度并存、制度制定密度高、变化速度快等问题。学校制度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缺乏程序正义的过程,存在着缺乏明确的程序、制定过程不完全公开、缺少学生参与、参与主体地位不平等等问题。学校制度主要通过规训化的控制手段来实现其目标。这些控制手段主要包括时间控制、空间控制、层级控制、考试和排名控制等。学校制度秩序是一种高压秩序,这种高压主要通过各种会议、领导的要求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活动体现出来。学校制度以考试和升学利益为导向,制度目的异化。在当前的学校制度安排下,学校德育内容止于日常琐碎事务,学校德育方法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学校制度难以发挥其德育功能。虽然学校制度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学校自身对教育的追求、教师对教育的反思和对学生的关爱,这些都在事实上成为学校制度缺陷的补救措施。

赵剑宏[10](2013)在《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语授课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语言学个案研究方法,考察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分析基础教育阶段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学习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蒙古族学校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现行蒙汉双语教育政策指导下,蒙古族中小学全面开设了英语课程,蒙古族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英语。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内蒙古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政策沿革,并在蒙古族聚居程度较高的锡林郭勒盟开展个案调查,从主体与客体评价、外部与内部对比等层面,综合研究不同性别、学段和学业程度蒙古语授课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特征和需求,分析影响蒙古语授课学生英语学习的教育政策、语言环境、英语师资、英语学习条件等因素,探讨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与多语掌握程度的关系。从教育政策的动态发展角度分析,内蒙古双语教育的语言能力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外语成为蒙古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课程的地位逐步确立,课程目标和评价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英语学习的现实环境因素分析,蒙古族中小学英语师资较为薄弱,英语学习的客观条件不理想,蒙古族学生需在汉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学习成效看,英语起始学段下延后,蒙古语授课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仍然偏低,多数中学生存在英语学习困难,英语成绩两极分化明显。从语言能力看,作为不平衡双语者,绝大多数蒙古语授课学生需借助蒙古语和汉语学英语。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在语言使用情况、学习态度和方法、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高,更多借助汉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成效也更高。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上学前习得汉语的人数比例增加,英语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自我评价相对更高。在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支持下,内蒙古民族中小学英语教学快速发展。从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英语学习环境不断改善,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断提升,英语学习成效也将随之提高。然而,实现“母语作为基本要求,汉语作为必备素质,外语作为发展能力”的双语教育目标,需要协调发展多语能力,解决现存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为促进蒙古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教育质量,本研究在探讨英语起始学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蒙汉双语教育体系中英语课程的定位,分析英语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并从外语课程发展规划、师资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中考作文大家猜助学奖励1000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考作文大家猜助学奖励1000元(论文提纲范文)

(1)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题引
第一章开局之年
    1.身未动,心已远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心语声声诵援疆
第二章福地之约
    4.比较优势
    5.思路决定出路
    6.福地之约
第三章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7.要致富先修路
    8.坐拥馕坑唱馕歌
    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0.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第四章玛纳斯碧玉璀璨葡酒香
    12.碧玉之都
    13.破壁突围
    14.葡酒之乡
    15.初心如磐
第五章““奇台礼物”
    16.奇台面粉
    17.电商梦
    18.奇台礼物
第六章南菇北移百果香
    19.谋定而后动
    20.致富梦
    21.菇菌朵壮百果香
第七章情暖木垒河
    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23.情暖木垒河
    24.“木垒联盟”
第八章洒满阳光的校园
    25.诗和远方
    26.师者为师
第九章组团的战士援疆的兵
    27.组团而战
    28.起死回生之手,安民济世之心
    29.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第十章真情像草原一样宽阔
    30.解一人困,解全家贫
    31.““圆梦行动”
    32.圆梦行动,福建在行动
第十一章书生报国手中笔
    33.初心能抵日月长
    34.责任
尾声向祖国报告向福建报告

(3)弥渡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校际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立论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二、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测评体系
    (一)测评目标
    (二)测评指标的选取
    (三)建立测评体系
    (四)明确测算方法
    (五)确定估标准
三、弥渡县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弥渡县义务教育概况
    (二)公用经费的调查情况
    (三)学校物力资源投入情况的调查
    (四)学校人力投入上的调查情况
    (五)生源情况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查情况
    (六)教育质量情况的调查
    (七)学校管理者调查情况
四、弥渡县义务教育校际均衡评估
    (一)2015年弥渡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情况
    (二)弥渡县五所学校各项指标极差
    (三)弥渡县五所学校各项指标的Mcloone指数
    (四)弥渡县五所小学的差异系数
五、弥渡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弥渡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六、促进弥渡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补偿薄弱学校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学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办学水平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数据库的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病句检测软件开发工作阶段性研究现状
        1.2.2 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材料
        1.4.3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2 副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2.1 副词错用检测项研究
        2.1.1 被错用的副词情况统计
        2.1.2 被错用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2.1.3 副词被错用的类型
    2.2 副词滥用检测项研究
        2.2.1 被滥用的副词情况统计
        2.2.2 被滥用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2.2.3 副词被滥用的类型
    2.3 副词欠缺检测项研究
        2.3.1 被漏用的副词情况统计
        2.3.2 漏用副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2.3.3 副词被漏用的类型
    2.4 副词词性误用检测项研究
        2.4.1 被误用词性的副词情况统计
        2.4.2 被误用词性的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2.4.3 副词词性被误用的类型
    2.5 小结
3 介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3.1 介词错用检测项
        3.1.1 被错用的介词情况统计
        3.1.2 被错用的介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3.1.3 介词被错用的类型
    3.2 介词滥用检测项研究
        3.2.1 被滥用的介词情况统计
        3.2.2 被滥用的介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3.2.3 介词被滥用的类型
    3.3 介词欠缺检测项
        3.3.1 被漏用的介词情况统计
        3.3.2 漏用介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3.3.3 介词被漏用的类型
    3.4 小结
4 连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4.1 连词错用检测项
        4.1.1 被错用的连词情况统计
        4.1.2 被错用的连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4.1.3 连词被错用的类型
    4.2 连词滥用检测项
        4.2.1 被滥用的连词情况统计
        4.2.2 被滥用的连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4.2.3 连词被滥用的类型
    4.3 连词欠缺检测项
        4.3.1 被漏用的连词情况统计
        4.3.2 漏用连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4.3.3 连词被漏用的类型
    4.4 小结
5 助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
    5.1 助词错用检测项
        5.1.1 被错用的助词情况统计
        5.1.2 被错用的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5.1.3 助词被错用的类型
    5.2 助词滥用检测项
        5.2.1 被滥用的助词情况统计
        5.2.2 被滥用的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5.2.3 助词被滥用的类型
    5.3 助词欠缺检测项
        5.3.1 被漏用的助词情况统计
        5.3.2 漏用助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5.3.3 助词被漏用的类型
    5.4 其它类助词检测项
        5.4.1 被误用的其它类助词情况统计
        5.4.2 被误用的其它类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5.4.3 其它类助词被误用的类型
    5.5 小结
6 语气词类自动检测项研究
    6.1 语气词错用检测项
        6.1.1 被错用的语气词情况统计
        6.1.2 被错用的语气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6.1.3 语气词被错用的类型
    6.2 语气词滥用检测项
        6.2.1 被滥用的语气词情况统计
        6.2.2 被滥用的语气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6.2.3 语气词被滥用的类型
    6.3 语气词欠缺检测项
        6.3.1 被漏用的语气词情况统计
        6.3.2 漏用语气词的句子的正确形式
        6.3.3 语气词被漏用的类型
    6.4 小结
7 结语
    7.1 本研究的成果
    7.2 本研究的不足
        7.2.1 病句语料数据不够大
        7.2.2 虚词类病句的描写不够准确
        7.2.3 虚词类病句在格式描写上存在的问题
    7.3 语病研究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5)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舆情研究文献综述
        1.2.2 教育舆情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 关于舆情
        2.1.1 舆情的定义
        2.1.2 舆情与舆论
        2.1.3 网络舆情
        2.1.4 舆情与新闻报道
    2.2 关于教育舆情
        2.2.1 教育舆情的内涵界定
        2.2.2 教育舆情的组成要素
第三章 教育舆情分布统计与内容分析——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样本
    3.1 多维度分类及其分布统计
        3.1.1 主题类别
        3.1.2 样本的时间分布统计
        3.1.3 载体分类及分布统计
        3.1.4 话语情绪特点分布统计
        3.1.5 样本影响力
    3.2 分布统计分析
        3.2.1 教育管理类频次高政策法规类影响大
        3.2.2 新闻媒体重渐进社交媒体多突发
        3.2.3 教育舆情话语情绪平衡健康
        3.2.4 全国性传统媒体和地方性传统媒体在统计中的优势领域
    3.3 教育舆情热点
        3.3.1 不同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热点信息
        3.3.2 教育舆情热点关键词
第四章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点
    4.1 教育舆情的特性
        4.1.1 教育舆情的多元性
        4.1.2 教育舆情的广泛深刻性
        4.1.3 教育舆情的情绪性
        4.1.4 教育舆情的即时性与易逝性
        4.1.5 教育舆情的周期性与反复性
    4.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两种议程设置
        4.2.1 议程设置理论与适用性简述
        4.2.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专业媒体议程设置和网民议程设置
    4.3 对研究样本局限性与科学性的思考
第五章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5.1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困境
        5.1.1 教育舆情工作的被动滞后
        5.1.2 对教育舆情工作认识存在不足
        5.1.3 处理负面的教育舆情难题手段不足
        5.1.4 教育舆情研究规范尚未成熟
    5.2 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5.2.1 充分认识转变态度积极引导教育舆情
        5.2.2 将动态治理思维贯穿教育舆情工作全过程
        5.2.3 健全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机制科学引导教育舆情
        5.2.4 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全社会的协作联系
        5.2.5 加强教育舆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教育公平视角下“宏志班”模式研究 ——基于福州四中“宏志班”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思路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教育史中宏志教育
    第一节 教育公平先驱的宏志思想
        一、孔子的宏志思想
        二、陶行知的大众教育思想
    第二节 首个“宏志班”的创办
    第三节 “宏志班”模式在全国推广
第二章 实证分析“宏志班”的成因和意义
    第一节 “宏志班”的成因
        一、贫困家庭子女获得高中教育机会的需求
        二、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教育政策的引领
        三、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资助学
        四、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奉献
    第二节 “宏志班”的意义
        一、“宏志班”的历史性意义
        二、“宏志班”的伦理性意义
        三、“宏志班”的借鉴意义
        四、“宏志班”的榜样意义
第三章 “宏志班”教育模式的现实阐释
    第一节 “宏志班”的招生制度
        一、“宏志班”的招生政策
        二、“宏志班”招生中出现的问题
        三、健全和完善“宏志班”招生制度的建议
    第二节 “宏志班”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一、“宏志班”的教育管理机制
        二、“宏志班”德育教育体系
    第三节 “宏志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
        一、“宏志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二、对策与措施建议
    第四节 “宏志班”评价机制
        一、重视“宏志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二、科学评价“宏志班”办学水平
第四章 “宏志班”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第一节 完善“宏志班”的资助体系
        一、“宏志班”经费之忧
        二、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助学体系
    第二节 加强对“宏志班”的监督和指导
        一、监督“宏志班”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二、加强对“宏志班”工作的指导
    第三节 提升宏志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第四节 宏志教育模式的变迁
        一、淡化独立存在的“宏志班”,强化宏志精神
        二、建设校园“宏志文化”
结论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底层社会与教育 ——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 教育与社会流动
        (二) 底层的学术传统与概念认定
        (三) 再生产的理论
    三、研究内容、概念、方法与样本选择
        (一) 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第二章 “文字下乡”、“文字上移”、“文字留乡”:中国西部农业县乡校的百年变更——芥县的微观研究
    一、私塾与学校的对抗——从旧式教育到新式教育:1900-1949 年
        (一) 大部分嵌于村落但逐步衰落的私塾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教化功能
        (二) “废书院设学堂”使新式学校逐步覆盖到广大芥县农村区域,进而有效降低了文盲率
    二、建国后“文字下乡”的艰难历程:1949-1985 年
        (一) 彻底走向终结的私塾与不断壮大起来的新式小学
        (二) 内嵌于乡镇中的小学“带帽”初中班逐步发展为初级中学
        (三) 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城乡差距明显
    三、1985 年后“文字上移”的初步趋势:1985-2000 年
    四、2001 年后“文字上移”的深度进程:2001-2012 年
    五、2012 年后“文字留村”的政策努力:2012 年至今
第三章 “文字”何以“上移”?——中国乡校被剥离出底层村落的田野观察
    一、中国乡村教育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
    二、百年来中国村落社会变迁与转型使“文字上移”成为可能
        (一) 沦为城市附属而缺乏独立公共性精神的中国村落文化:社会变迁与结构性转型因素
        (二) 现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从根基处让中国村落社会公共文化走向解体:知识权力制衡的支点崩溃
        (三) 被并轨于城市生产体制之后传统村落社区中的农民群体出现阶层分化:底层诉求成为“悄悄话”
        (四) 村落社会中“消费主义”的兴起:选择性的教育致贫与底层群体选择的无力
    三、地方教育发展中的现实困难使“文字上移”成为必然
        (一) 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欠缺:“向城性”潜在流动率过高致使公共政策设计注定要予以积极疏导
        (二) “人员编制短缺”与“事权的增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加快推进农村学校的集中性规模办学步伐
        (三) 乡村子弟们“城镇化”的身份认同与“异域”想象:逃离乡土的内在精神诉求
    四、“文字上移”后的中国乡村教育:在“城镇化”与“乡土性”之间
        (一) 乡村教育在“一体化”与“统筹城乡”的话语逻辑下被完全导向“城镇化” 的实践步骤中
        (二) 乡村教育在“一体化”与“统筹城乡”的话语逻辑下陷入“乡土性”的乌托邦想象中
第四章 “文字留乡”:底层中国的教育公正——社会分层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共政策创新思路探索
    一、底层研究的视角
    二、近三十年中国社会分层的历史演进与结构变迁:底层社会的主体性形成
    三、实现城乡底层社会教育公正的困难:缺乏精细化社会分层基础上的有效底层表达
    四、教育公正的传统理论更新:从“规范正义”到“反规范正义”
    五、一项公共政策体系开发思路设计:以“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为例
    六、一个具体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体系中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一) 国家视角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二) 地方政府视角下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三) 农村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第五章 中国底层家庭社会分层结构下的“读书无用”——基于芥县雍村的社会学调查
    一、传统中国村落社会为何尊崇读书和读书人?
    二、中国村落空间内部关于“读书无用”观念的结构性真相
    三、中国村落社会“读书无用论”观念背后:不容忽视的几项社会学因素
        (一) 中国“单位制”解体与“就业方式”改变使缺乏社会关系网的农村读书人陷入就业困境并影响村落社群对读书效用的传统观念
        (二) 中国不断开放的城乡人口流动政策抵消了村落人传统中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身份转换的功效性
        (三) 乡校的大规模撤并使村落社会沦为文化荒漠,“读书无用论”思潮在底层的流行顺理成章
第六章 乡间少年、底层学校与反学校文化的生成——云乡学校内部场域底层再生产隐性预演的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一)
    一、英国的“小子们”、北京的“子弟们”与云乡的“少年们”:“再生产”的三类“当事人”
    二、乡间“少年们”的反学校文化:抵制权威与反控制
        (一) 被瞧不起的知识代言者:农村老师们
        (二) 学习的抗拒:课堂中的混乱
        (三) 反规定性的日常作习:一种对时间权威的抗争
        (四) “摄像头”下的剧场表演:一种对空间权威的抗争
    三、乡间“少年们”的反学校文化:非正式群体
        (一) “兄弟帮”:从“革命”到“反革命”的角色蜕变
        (二) “兄弟帮”:规则、职能与“计划式”违规
        (三) “兄弟帮”的其他同类群体:师徒制、亲戚制、情侣制
    四、乡间“少年们”的反学校文化:找乐子、无聊与刺激
        (一) 找乐子
        (二) 无聊与刺激
    五、底层村落学校内部底层再生产的文化机制:一个比较分析
        (一) “屌丝”与“土豪”心态的交替性发生作用
        (二) 对文凭和知识的态度
        (三) “洞察”到或“部分洞察”到了吗?
第七章 座次、身份认同与职业选择——云乡学校内部场域底层再生产隐性预演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二)
    一、从“编班”的政治策略到“编座”的政治艺术
    二、八年级“中心-边缘”座次编排中的政治艺术
        (一) 八年级以“榜样塑造型”为目标的“中心-边缘”座次编排
        (二) “中心-边缘”座次编排后被规训的学习目标与再生产
        (三) “中心-边缘”座次编排中的当事人意见:“我们”与“他们”的不同理解与各自想象
        (四) “中心-边缘”座次编排中的设计者真相:一维化教室的创设
    三、九年级“前排-后排”座次编排中的政治艺术
        (一) 九年级以“功能分区型”为目标的“前排-后排”座次编排
        (二) “蝙蝠式”生存状态的“差学生”黄平为何要假意考普通高中?——一种对座次的抗争
        (三) “功能分区型”座次编座后九年级“好学生”群体的内部分化
    四、底层学校中作为隐性课程的座次社会功能:一种再生产的意义
第八章 底层群体艰难的“中国梦”:教育梦想筛选轨道中的底层再生产——从“起跑线”到“就业市场”(一)
    一、“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
        (一) “中国梦”更需要关怀作为“形而下”的群体与个体
        (二) “中国梦”需要高度警惕被隐匿地置换为中国精英们的“梦想秀”
    二、“中国梦”真正实现的核心和关键在社会底层:一个有关中国底层群体的述说
        (一) “中国梦”真正实现与否的衡量对象在底层
        (二) 底层研究所面对的中国百年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以“工人”和“农民”为 中心的讨论
    三、“教育梦”筛选轨道中的底层再生产:从“起跑线”到“就业市场”的分析
        (一) 底层“教育梦”:进入“中国梦”讨论核心区间的尝试性范例
        (二) “邻村”的幼儿园:底层社会中可有可无的教育场所
        (三) “就近入学”中的再生产秘密:“公平”还是“不公平”?
        (四) “民工预备培训学校”:沦为底层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五) 初中后的分流: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抑或终止学业
        (六) 难以企及的重点大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困难
    四、游弋的病毒——底层知识青年流动梦想的破灭
第九章 底层群体艰难的“中国梦”:有关阶层流动梦想的“异地高考”为何如此举步维艰?(二)
    一、“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一个简明的问题史呈现
    二、要求放开“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的舆论诉求何以如此紧迫?
        (一) 中国三十年整体社会结构变迁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特征变化的客 观诉求
        (二)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十年演进加剧了“异地高考”的紧迫性
    三、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异地高考”政策的公共性博弈:谁的利益与何种公平?188
    四、“反对性”意见下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被“二次剥夺”的底层群体与被“加剧衰落”的底层社会
        (一) 不能使中国城市的低层群体获益,相反很可能成为共同的牺牲者.190
        (二) 一般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并不能真正获益,相反很可能遭遇“二次剥夺”
        (三) 进一步加剧中国农村社会的衰败和农村教育的衰落
    五、“支持性”意见下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一种对底层制度性阻滞的深层困局..195
        (一) 优质高等教育全民性价值与地方性利益之间的内部深层博弈
        (二) 有限度设门槛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实质上是另一种更为精细化的身份区隔与隐匿化的群体分化
    六、超越“异地高考”议题本身:几个容易忽视的政治社会学发生根源
        (一) “底层社会”的粗线条性政策设计与“个体化社会”的主体性形成
        (二) 政策误区导致“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乡校从村落社区中轻易剥离”等公共危机,进而加剧中国农村教育的衰败并刺激农村生源加速外流诱发“异地高考”洪流
        (三) “文凭中国”与“本科出身论”的思想共谋从深层激发“异地高考”的投机热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9)学校制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
    五、质的研究
第一章 学校是一种制度性存在
    一、H校制度数量巨大
        (一) H校有哪些制度
        (二) H校制度何以如此之多
    二、H校的核心制度
        (一) 民办学校生源难题
        (二) 决定H校发展的核心制度
    三、H校制度的具体状况
        (一) 学校制度的价值追求存在偏差
        (二) 学校制度结构不合理
        (三) 学校制度的语言不严谨
        (四) 神仙制度与无赖制度并存
        (五) 学校制度制定密度相当高
        (六) 制度不稳定,变化速度快
第二章 学校制度是如何制定的
    一、程序正义及其价值与要求
        (一) 程序正义的内涵
        (二) 程序正义的价值
        (三) 程序正义内在价值的基本内容
    二、程序正义缺失的制度制定过程
        (一) 《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的制定过程
        (二) 程序正义视角下学校制度制定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学校制度运行机制
    一、规训及其技术与手段
        (一) 规训的涵义
        (二) 规训的技术和手段
    二、规训:学校制度实现的途径
        (一) 时间控制
        (二) 空间控制
        (三) 层级控制
        (四) 考试与排名控制
第四章 研究小结
    一、学校制度秩序是一种高压秩序
        (一) 会议和领导的要求对教师和学生形成直接压力
        (二) 班主任对学生形成直接压力
    二、学校制度以考试升学利益为导向
        (一) 考试升学成为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目标
        (二) 学校制度生活目的异化
    三、学校制度安排难以发挥制度的德育功能
        (一) 学校德育内容止于日常琐碎事务
        (二) 学校德育方法难以深入学生内心
    四、学校制度缺陷的补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政策
    引言
    第一节 蒙古族教育历史概述及外语教学发凡
        一、蒙古族教育历史概述
        二、蒙古族外语教学发凡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历程
        一、起步期(1947~1965年)
        二、徘徊期(1966~1976年)
        三、恢复期(1977~1998年)
        四、发展期(1999年至今)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外语课程政策沿革
        一、起步期(1947~1961年)
        二、探索期(1962~1976年)
        三、调整期(1977~1998年)
        四、发展期(1999年至今)
    第四节 蒙古语授课外语课程政策解读
        一、政策制定者的解读
        二、政策亲历者的解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蒙古语授课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
    引言
    第一节 调研地社会文化环境
        一、调研地概况
        二、锡林郭勒盟民族教育与语言使用概况
    第二节 学生成绩分析
        一、高考成绩分析
        二、初中阶段成绩分析
        三、小学阶段成绩分析
    第三节 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一、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语学习者因素分析
    引言
    第一节 语言使用因素分析
        一、语言使用前期调查概述
        二、多语使用与评价
        三、英语使用情况
    第二节 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分析
        一、相关研究概述
        二、学习目的
        三、努力度
        四、学习归因
    第三节 英语学习需求因素分析
        一、相关研究概述
        二、英语学习条件需求
        三、英语课堂学习需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学习环境因素分析
    引言
    第一节 教师因素分析
        一、相关研究概述
        二、英语师资基本情况
        三、英语教师语言能力
        四、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五、教学对象评价
    第二节 硬件因素分析
        一、相关研究概述
        二、教材使用情况
        三、教育技术利用情况
        四、学习工具调查
    第三节 英语课堂观察与教学评价
        一、研究概述
        二、课堂教学评价
        三、课堂教学实录
        四、课堂教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语学习体系的探讨与建设
    引言
    第一节 英语起始学段的探讨
        一、教育实践者的态度
        二、学者观点和学术探讨
        三、小学英语课程现状分析
        四、小学英语课程的综合评价和定位
    第二节 英语学习内容的探讨
        一、英语课程标准适切性调查与分析
        二、语言课程价值定位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完善英语学习体系的建议
        一、制定外语课程发展规划
        二、提升英语师资水平
        三、加强英语学习环境建设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中考作文大家猜助学奖励1000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2]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J]. 李娟. 回族文学, 2019(06)
  • [3]弥渡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校际均衡研究[D]. 李秀娟. 云南大学, 2018(01)
  • [4]基于数据库的汉语虚词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D]. 王蔚.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2)
  • [5]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D]. 马骞. 西北大学, 2018(01)
  • [6]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教育公平视角下“宏志班”模式研究 ——基于福州四中“宏志班”个案分析[D]. 朱育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8]底层社会与教育 ——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D]. 李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9]学校制度的个案研究[D]. 刘任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10]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D]. 赵剑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标签:;  ;  ;  ;  

中考作文大家猜1000元的学生奖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