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

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

一、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1](2022)在《世界优秀左利手网球运动员职业特征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1979-2018年ATP排名前500,共计358名的左利手网球运动员的国家(地区)、体重、年龄、身高、职业排名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左利手运动员主要分布在美国、法国、德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1950-1959年和1960-1969年分别与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转职业年龄存在差异(p <0.05),职业生涯年龄趋于更年轻化; 1941-1959年分别与1970-1979、1980-1989、1990-1999年存在显着差异(p <0.05),1960-1969年与1990-1999存在显着差异(p <0.05),平均身高从180.2CM增长到185.9CM;左利手运动员在网球运动中存在一定优势。

吕帅[2](2021)在《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左右手组合技战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羽毛球双打技战术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左右手组合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和分析,选取国内外曾经或现役世界排名前十的5对国内外高水平的左右手组合蔡赟/傅海峰、鲍伊/摩根森、陈文宏/古健杰、渡边勇大/远藤大由、索松诺夫/伊万诺夫在奥运会、世锦赛、国际公开赛等大型国际赛事的30场比赛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他们在发接发阶段、全场击球阶段、最后两拍技战术的运用情况和得失分特点。经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技术层面1.左右手组合发球以网前球为主;接发球以2号5号位为主,接发球技术以推球和搓放为主;发接发失分率低。2.全场击球阶段,前场技术封网、挑球,中场技术平抽、挡网,后场杀球技术使用率高,前场和后场是得分的主要区域,中场失分率高。3.得分情况下最后两拍以直接得分为主,技术以杀球、封网、抽球为主,失分情况下最后两拍以受迫性失分为主,挑球、低点位抽球使用率高。二、战术层面1.左右手组合发接发阶段会采取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战术;发球和接发球后,能够利用持拍手的不同增大横向击球面积,及时为队友补位。2.左右手组合在全场击球阶段,前封后杀依然是进攻得分的主要战术,被动时采取守中反攻战术;左右手组合在主动状态下能够运用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型战术——正手区双压战术。3.最后两拍得分时以保持连贯为主,单人连续进攻比重较大;失分最后两拍以守中反攻战术为主,结合部是影响左右手组合回球质量的重要因素。三、左右手组合优势之处1.左右手组合横向击球覆盖面积大,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互补位,而且主动状态下进攻性更强,使对手难以摆脱被动。2.左右手组合两名运动员在不同半区击球存在差异性,这在攻防节奏最快的男子双打中增加了对手的回球难度。四、左右手组合劣势之处1.左右手组合在各自反手(头顶)区击球攻击性相对较弱,且在被动防守状态下,结合部位置容易造成抢球或让球。2.左右手组合直线距离的压迫性不如相同持拍手的组合,无论在哪个场区都有一人处于正手场区和反手(头顶)击球的场区。

曾杨[3](2020)在《短兵运动与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首届全国短兵比赛的成功举办昭示了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短兵运动终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也复兴了一种武技运动——史实欧洲武技运动(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二者从形式上具有诸多共性,比如都涉及“两两对抗”的冷兵器格斗,但彼此之间又表现出诸多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史实欧洲武技运动已经进入到中国,并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在客观上给短兵运动的发展造成了竞争压力,所以将二者放到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视频分析法,从短兵运动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技法体系、竞赛规则、兵械设计、护具装备等六个范畴进行了比较研究。由于史实欧洲武技运动包含诸多项目,其中长剑对抗和军刀对抗与短兵运动类似。所以在技法体系、竞赛规则和兵械设计的比较上,主要选取了长剑和军刀作为比较对象。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比较认清短兵运动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共性和差异,并为短兵运动接下来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或借鉴。结论与建议如下:第一,通过对二者历史沿革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短兵运动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形成和萌芽都是在热武器代替冷兵器这一历史进程的后期发生的。然而,二者萌芽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萌芽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全面鼎盛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复古浪潮影响了史实欧洲武技的萌芽。短兵运动形成于国势衰微,外强入侵的中国近代,短兵运动在“西学东渐”的文化碰撞中诞生。第二,通过对二者理论基础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短兵运动的技法在秉持传统阴阳矛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构建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技法则在文艺复兴时期运用数学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自身的体系。第三,通过对二者技法体系之比较与分析,本文认为短兵运动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技术体系。短兵运动技术总体上是对古代遗产继承不足,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本着“重燃一个传统”的价值诉求,对古代遗产的继承更加充分。第四,通过对二者竞赛规则的比较与分析,本文认为由于短兵运动仅有一种兵械,所以其竞赛特征是“单一冷兵器格斗”。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由于包括多种兵械,所以其竞赛特征是“综合冷兵器格斗”。同时,短兵运动的比赛采用的是“得分制”,在规定时间内得分多者为胜者。其次,短兵运动要求运动员使用大赛指定的服装、护具和兵械。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仅对服装、护具和兵械提出了相应要求,并未要求运动员使用某套规定的装备体系。对于竞赛礼仪,短兵运动已经发展出一套集授兵礼、赛前礼、赛后礼于一体的整套礼仪规范,以体现责任、忠信、谦逊、自信和尊师重道等传统文化精神。史实欧洲武技运动也有自己的礼仪内容,但相较于短兵运动,其礼仪内容便稍显单薄,在比赛中只有比赛前后的“举剑礼”这一主要礼仪。最后,短兵运动的竞赛规则在“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上表现为“简约化”。而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竞赛规则在“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上则表现为“精细化”,而这一不同与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五,通过对二者兵械设计的比较与分析,认为短兵运动的兵械设计追求对真实兵械的“神似”,而非“形似”,体现了短兵运动“创造一种体育”的价值追求。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兵械设计做到了“神似”与“形似”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它“重燃一个传统”的价值追求。第六,通过二者护具装备的比较与分析,本文认为短兵运动的护具装备总体防护性能符合短兵运动的要求,相比于史实欧洲武技运动有着成本低、可拓展性大的优势。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护具装备整体防护性能要优于短兵运动的护具装备,但成本较高以及外观设计的可拓展性相对不足。最后,二者的总体差异是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的。短兵运动形成了“创造一种体育”的历史改造观,具体表现为兵械上弱化古之刀剑特征、技法上“另起炉灶”、规则上突出“简单、易判”的现代体育特征。史实欧洲武技运动形成了“重燃一个传统”的历史还原观,具体表现为兵械上模仿古之刀剑、技法上参照古之手稿、比赛上重现古之战斗等方面。这是二者发展壮大的根本逻辑,也是彼此之间的本质区别所在。研究认为当下短兵运动迎来一个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在比较中认清自我特点、保持自我优势。建议短兵运动的发展应秉持“接着讲、借着讲、通着讲”的理念,站在丰厚的古代刀剑遗产以及前人的发展经验之上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完善技术体系、打造短兵运动自身的系统。同时不断拓宽短兵运动比较和借鉴的范围,将视野投射到以往所没有注意的领域之上,不仅要发现彼此的共性,还要心知肚明彼此的个性,为经验的借鉴和个性的保持提供必要的视域支撑。最后要克服短兵运动在追求“简易化、标准化”过程中的传统文化丢失现象,打通短兵运动与武术文化内涵、刀剑文化精神、传统文化意蕴之间的天然隔离,使短兵运动不流于一般的体育运动,既展现出冷兵器格斗运动豪迈热血的文化氛围,也要内涵着中国传统体育“文质彬彬”的文化理想,而真正成为中国冷兵器格斗运动的代表。

谢沁怡[4](2019)在《俄语体育术语的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誉为“20世纪奇观”的体育,以其包罗万象的独特魅力,成为全世界人民社会和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不断受到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其中就有语言学家,其学术兴趣表现在对所谓“体育次语言”(尤其是对体育术语)的研究方面。俄语是世界上“高度发达的语言”之一,与人类知识和社会活动各领域密切相关的该语种专业术语“不可胜数”,体育术语便在其列。由于每种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术语次系统,俄语体育术语系统规模巨大、主题多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俄语体育术语,其被定义为体育次语言的词汇—语义核心,是称名体育领域专业概念的词汇单位。选题的现实意义由两方面所决定:一是俄语体育术语的语言学规律研究不足,二是这个迅猛发展的专业词汇次系统亟需多角度、类型化的分析。论文的创新点表现在:系统性综合了多角度、类型化语料分析得出的结果,使用了反映体育领域最新成就的事实材料。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俄语体育术语在结构—形态和词汇—语义方面的类型特点,为此类特殊词汇单位的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提供理论性指导。文中采用了描述、分类、例证和归纳之类科学领域通用的研究方法。就结构和主要内容而言,本论文由绪论、三章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第一章“现代俄语体育术语研究综述”,描述了俄语术语和体育术语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体育术语”做了概念界定,提出了该术语系统的分类原则,简述了苏联、俄罗斯和中国学者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第二章“俄语体育术语的结构—形态特点”,研究了俄语体育术语的构词、词法和句法特征;第三章“俄语体育术语的词汇—语义特点”,通过对我们所研究术语生成方式的类型化分析,展示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以大量实例阐明了俄语体育术语词汇基本意义具有的单义性、理据性和系统性特点,从修辞和文化角度揭示了我们所关注语言符号的词汇伴随意义特色。

闵文洋[5](2018)在《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成长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女子网球无论在单打还是双打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和欧美等传统体育强国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大满贯女单冠军的成长过程中在有些方面共同的特征或者说规律,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研究的,因此研究中外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成长背后的普遍规律,能为学者和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辅以观察法,对2000年以后的大满贯女单冠军和中国部分女子选手的成长过程为对象进行分析,结论如下:中外优秀女子网球选手的成长过程均受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社会学因素的共同影响,三者同时发挥直接或间接作用,各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和形式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异。在训练学的时间特征上,中国选手的启蒙和转入职业的时间要晚,但首次参加ITF和WTA比赛的平均年龄和外国选手相同,转入职业后,外国选手的排名上升明显比中国选手快,中外选手在一开始就有差异但在职业阶段的差异更明显,在达到相同的成绩情况下我国选手花费的时间要更长;在参选赛上,各选手在前期均以低级别赛事为主,随着排名提升则逐渐转向高级别赛事,且普遍以单打比赛为主,有选择性地参加双打比赛,个别选手单双打兼顾;中国选手的ITF赛事表现比外国选手好,WTA赛事则相反;在教练员选择上,绝大部分女子网球运动员选择男性且有过职业经历的教练员,而且绝大部分教练员在其职业阶段的运动成绩都比较一般,部分来自网球发展程度较低国家的选手,有过年少时期出国训练的经历。在运动人体科学方面,中国选手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均值都比较接近但均低于外国选手,且身高有逐渐增大而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各项生理指标显示该群体有着优秀的有氧运动能力且均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心理状态良好、竞争意识强烈、发挥稳定。在社会学方面,中外选手的成长都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政策支持,发达的国民经济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及和谐、平等、包容的文化氛围;在家庭小环境中,有超过一半的父母对孩子选择网球施加了积极影响,且有32%的选手出身于有体育背景的家庭,体育世家现象明显。

郝晓娜[6](2018)在《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羽毛球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技能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速度素质对羽毛球运动影响甚为主要,良好的速度素质在比赛中能辅助运动员发挥良好的技术水平,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传统的针对专项速度的体能训练已不能满足现代羽毛球运动特征的要求,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先进理念似乎更符合羽毛球运动特征,且其在成人高水平运动员中已广泛应用,但对于青少年羽毛球队员的应用研究较少,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将功能性体能训练应用于青少年羽毛球队训练势在必行。本文目的是探索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素质尤其是速度素质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以河北省13-14岁青少年羽毛球队20名男子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8周的实验干预和跟踪调查,探索功能性体能训练在实验之后,对羽毛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相关影响。本研究利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快速高抬腿、Lllinois测试、Nebraska测试、30米冲刺跑、米字步伐快移五项速度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主要结果显示:1实验后,对照组快速高抬腿(P=0.048),Lllinois测试(P=0.042),Nebraska测试(P=0.039),30米冲刺跑(P=0.034)和米字步伐快移(P=0.026)与实验前相比均得到显着提高;实验组速度指标中,快速高抬腿(P=0.023),Lllinois测试(P=0.030),Nebraska测试(P=0.025),30米冲刺跑(P=0.019)和米字步伐快移(P=0.017)与实验前相比也得到显着提高。2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组的快速高抬腿(P=0.017)、Lllinois测试(P=0.026)、Nebraska测试(P=0.033)、30米冲刺跑(P=0.029)、米字步伐快移(P=0.042)五项测试指标皆显着高于对照组。3本研究基于功能性训练的先进理念,结合羽毛球项目特征和青少年身体素质发育规律,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制定了一套符合青少年羽毛球队员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经过8周的干预实验,发现对于青少年羽毛球队员速度素质的提高方面,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优于传统体能训练方案。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照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传统体能训练较实验之前,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五项速度素质指标提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且效果较为明显。实验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体能训练较实验之前,对青少年羽毛球队员五项速度素质指标的提升效果也较为明显。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对比显示,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青少年羽毛球队员速度素质的提升效果优于传统体能训练。3功能性体能训练作为新的训练理念,其训练方法应当视为对传统体能训练的补充和改善,而不应当是单纯的替代关系。在本研究中,制定了一套符合青少年羽毛球队员训练速度素质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该方案经过8周实验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且效果优于传统体能训练方案。

张益博[7](2018)在《双侧迁移理论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羽毛球教学实验,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分进行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的对比实验法。实验班学生在优势手基本掌握一项技术后,增加非优势手练习相应的技术。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只练习优势手。其他实验因素保持一致。研究双侧迁移理论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提高学生学习羽毛球各项技术动作达标成绩和技术评定成绩的影响、实验前后相关身体素质的变化等。为教学提供新的方法,为开发运动潜能,提升教学训练效果及双侧迁移理论应用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应用双侧迁移理论进行羽毛球教学后,对于实验对象的几方面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双侧迁移理论应用于羽毛球教学能促进部分相关素质的提高,其中有关的力量素质变化不大,左右肢体协调与球感得到明显改善。(2)双侧迁移理论应用于羽毛球教学中对于反手技术达标成绩影响较大,而对正手技术达标成绩影响较小。(3)双侧迁移理论应用于羽毛球教学能提高正手与反手击球技术动作的技术评分。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1)在双侧迁移理论的应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学习者心理疏导。(2)练习人员要加强对双侧迁移理论应用的认识。(3)教练员应加强双侧迁移理论在羽毛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张云惠(Teo Yin Huey)[8](2017)在《小球运动员左右手配对竞技优势之研究》文中认为“三小球”即为乒乓球、羽毛球及网球,这三种球类运动都分为单打及双打,其中双打更追求配合与默契。目前各个国际大赛中,顶尖级运动员多以左右手组合进行配对,成绩也不断上升。现在很多教练会注重培养左手运动员,大部分队伍会找左手运动员进行陪练,这是因为比例较大的右利手运动员对小众群体的左撇子的打法并不是非常熟悉,而且左利手运动员在乒乓球比赛中球的运动轨迹一般很难适应,右利手运动员往往吃了“习惯上”的亏。中国的三小球发展非常迅速,比赛中常常可见羽毛球和乒乓球在决赛时双方都是中国队的球员。在许多大赛中,我们都看到中国组合的双打配对大多为左右手配对组合。所以在乒乓球竞技中,左右手配对的优势显而易见。前人虽对三小球双打打法及左撇子优势方面做了很多相关研究,但以往的研究中对左右手配对运动员的研究极少,尤其关于三小球左右手配对的竞技优势资料更为贫乏,经多方搜集整理后得到了许多相关资料,为完成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为了更突出三小球比赛中左右手配对组合的竞技优势,对其在战术及站位上进行了分析及统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录像观察法、落点区域划分、质量评估标准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及直接观察法,对体育专选班、专业运动员(国际、国内水平)的左右手配对运动员在双打比赛中的竞技优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左右手配对组合与右右手配对组合在比赛过程中,站位、接发球、比赛中前四拍击球位置及技术运用等进行数据统计。录像观察法主要从三小球在比赛中技、战术方面及接发球落点、站位进行观察。专家访谈法主要对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专业的教练进行访谈,了解和学习关于乒、羽、网双打比赛中的技术知识。文章中运用对比分析得出在比赛中左右手配对比右右手配对更有竞技优势,其中有站位上的优势、“习惯上”的优势,球的旋转优势、击球位置及技术运用上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机制,大脑两半球对身体两侧肢体运动的生理机制的明显差异;2.左右手配对与右右配对在小球双打比赛中位置轮转上分析,对乒、羽、网双打的站位作对比分析;3.球的旋转,小球在击打后经过与拍面的摩擦产生旋转;4.习惯与不习惯,由于球的旋转与左右配对的站位,右右手配对面对比例小的左右手配对组合的概率小,因而会不习惯及不适应。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在生理机制上,右脑控制支配左手,右脑善于掌握思维空间想象,左手的神经传导比右手快,所以左右手配对比右右手配更有优势。左右配对乒乓球运动员在站位上因双打比赛规则中两人必须交替击球,在空间位置转换互补上比右右配对更有竞技优势。2.左右配对羽毛球运动员在防守反攻前后站位时,在进攻方面左、右两侧都有进攻的优势;反之右右配对在前后站位进攻时,左侧属于反手弱侧,进攻处于劣势。进攻转防守的左右站位对左右配对和右右配对优势不明显。3.羽毛球的旋转轨迹没有乒乓球和网球旋转性大,无论左、右手运动员击打过来的球,在接球时都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故变化性小于乒乓球与网球。4.乒乓球的场地比网球小,节奏更快,加上乒乓球旋转性大,所以左右手配队与右右手配对中,在习惯与不习惯上,左右手较占优势。5.乒乓球双打讲求配合,左右配对有球旋转轨迹以及站位上的优势,两人配合上明显互补性更强且更合理,比右右手配对占有更好的竞技优势。以中国国家队为例,乒乓球队近几年成绩称霸天下是有一定的道理。6.根据三小球左右配对优势进行对比发现,小球左右配对中拥有最佳优势的是乒乓球,接下来是网球,而羽毛球相对来说没有明显的优势。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早期挖掘及注重培养左撇子运动员;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训练时加强以左撇子为训练对象,在平时训练中多以左撇子运动员为训练对象,找出其弱点及打法,以提高竞技水平及成绩;4.了解左右配对的优势,让更多人了解左右手配对的优势,对小球运动产生兴趣,增强人民体质。

艾昀乐[9](2016)在《左利手运动员在网球发球中的优势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左利手运动员在网球发球技术中的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左利手在网球发球技术中多方面的优势。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左利手在网球发球中的优势主要在旋转、落点,以及站位区域上,左利手在单、双打比赛中和发球时的心理上都存在优势。

刘力瑜[10](2015)在《我国乒乓球注册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情况研究》文中提出乒乓球作为国球在我国开展良好,且长期居于世界乒坛的领先地位,其值得研究和总结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人才资源是一国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拥有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竞技体育人才是决定其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环节。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人才质量好坏,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这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扶持力度,信息文化传播,及该运动项目的特征。近年来关于乒乓球运动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然而在乒乓球人才资源的研究方面比较贫乏,研究乒乓球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能够为乒乓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支持。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管理中心正式开启乒乓球运动员网络注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2012年,2013年,2014年在乒羽中心进行网络注册的各地区各运动队运动员进行地域分布上分析,年龄分析,运动员基本特征分析,以及三年来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成绩统计,对各地区运动员质量的优良进行有力支撑。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分布较为平均,黄河中游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注册人数相对较多;处在全国第一梯队;东部沿海,长江中游,西南地区三年人数较为平均,处于第二梯队;南部沿海地区和大西北地区明显人数较少,为第三梯队。每个地区的男女运动员数量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男运动员较多。2.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总体在注册年龄上主要集中在12-16岁上,甚至更小。女运动员平均注册年龄比男运动员小一岁。3.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握拍以及打法过为单一。政策因素控制才使得直拍打法以及削球打法依旧存在。4.人才交流情况较好,促进西北乒乓球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这项运动的发展。5.影响我国乒乓球运动人才资源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信息与文化因素、教练员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建议:1.抓好规划,做好布局,保持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2.对乒乓球发展较慢地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专业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培养和积累后备人才;3.重视后备乒乓球运动员的教育培养;4.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培养;5.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加强各地区相互交流,促进乒乓球运动发展。

二、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优秀左利手网球运动员职业特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左利手运动员各国(地区)分布分析
    2.2 左利手运动员排名分析
    2.3 左利手运动员转职业年龄分析
    2.4 左利手运动员身高和体重分析
3 结论
4 建议

(2)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左右手组合技战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关于运动技战术的研究
        2.1.2 国外有关羽毛球技战术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羽毛球技战术相关研究
        2.2.2 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相关研究
        2.2.3 左利手和右利手在体育运动中的相关研究
        2.2.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2.2.5 羽毛球技术相关概念的界定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录像观察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左右手组合发接发技战术分析
        4.1.1 发球和接发球落点示意图
        4.1.2 左右手组合发球阶段技战术分析
        4.1.3 左右手组合接发球阶段技战术分析
        4.1.4 左右手组合发接发阶段得失分分析
    4.2 左右手组合全场击球技战术分析
        4.2.1 左右手组合前场击球技战术分析
        4.2.2 左右手组合中场击球技战术分析
        4.2.3 左右手组合后场击球技战术分析
    4.3 左右手组合最后两拍击球特征分析
        4.3.1 得分情况下左右手组合最后两拍技战术分析
        4.3.2 失分情况下左右手组合最后两拍技战术分析
    4.4 左右手组合优劣势分析
        4.4.1 左右手组合优势分析
        4.4.2 左右手组合击球劣势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2 左右手组合技术使用情况统计表
个人简历

(3)短兵运动与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短兵运动的研究现状
        2.1.1 短兵运动的历史探源与文化内涵
        2.1.2 短兵运动的发展
        2.1.3 短兵运动标准化研究
        2.1.4 短兵技法
        2.1.5 短兵运动规则与竞赛
        2.1.6 短兵运动与其他兵械格斗运动的比较研究
    2.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研究现状
        2.2.1 欧洲古代武技研究
        2.2.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历史发展研究
3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比较分析法
        3.3.3 视频分析法
4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可比性分析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短兵、短兵运动
        4.1.2 史实欧洲武技、史实欧洲武技运动
    4.2 可比性分析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历史沿革的比较与分析
        5.1.1 短兵运动的历史沿革
        5.1.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历史沿革
        5.1.3 二者历史沿革的比较分析
    5.2 理论基础的比较与分析
        5.2.1 短兵运动的理论基础
        5.2.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理论基础
        5.2.3 二者理论基础的比较与分析
    5.3 技法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5.3.1 短兵运动的技法体系
        5.3.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技法体系
        5.3.3 二者技法体系的比较分析
    5.4 竞赛规则的比较与分析
        5.4.1 短兵运动的竞赛规则
        5.4.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竞赛规则
        5.4.3 二者竞赛规则的比较分析
    5.5 兵械设计的比较与分析
        5.5.1 短兵运动的兵械设计
        5.5.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兵械设计
        5.5.3 二者兵械设计的比较分析
    5.6 护具装备的比较与分析
        5.6.1 短兵运动的护具装备
        5.6.2 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护具装备
        5.6.3 二者护具装备的比较分析
    5.7 整体视角下短兵运动与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差异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4)俄语体育术语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1.现代俄语体育术语研究综述
    1.1 俄语术语研究的理论基础
        1.1.1 术语的定义
        1.1.2 术语的功能
        1.1.3 术语的分类
    1.2 俄语体育术语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体育的定义
        1.2.2 体育术语的定义
        1.2.3 体育术语的分类
    1.3 国内外学者同类课题研究概况
        1.3.1 苏联及俄罗斯学者对同类课题的研究
        1.3.2 中国学者对同类课题的研究
2.俄语体育术语的结构—形态特点
    2.1 俄语体育术语的词性特点
    2.2 俄语体育术语的构词特点
        2.2.1 根词术语
        2.2.2 带词缀的术语
        2.2.3 形容词和形动词名词化产生的术语
        2.2.4 复合词形式的术语
        2.2.5 带后缀复合词形式的术语
    2.3 俄语体育术语的词法特点
        2.3.1 词汇—语法类别特点
        2.3.2 词法范畴特点
    2.4 俄语体育术语的句法特点
        2.4.1 二元合成术语
        2.4.2 多元合成术语
3.俄语体育术语的词汇—语义特点
    3.1 俄语体育术语系统的开放性
        3.1.1 俄语固有词术语的生成
        3.1.2 外来借词及国际术语的引入
    3.2 俄语体育术语的词汇基本意义
        3.2.1 单义性
        3.2.2 理据性
        3.2.3 系统性
    3.3 俄语体育术语的词汇伴随意义
        3.3.1 修辞伴随意义
        3.3.2 文化伴随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5)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成长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对优秀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
    2.2 有关体育优秀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
        2.2.1 网球项目中对优秀运动员成长规律的研究
        2.2.2 其他项目对优秀运动员成长规律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观察法
        3.2.3 访谈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成长的训练学因素
        4.1.1 成长各阶段的年龄和时长特点
        4.1.2 成绩分析
        4.1.3 参选赛分析
        4.1.4 教练员情况分析
    4.2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成长的运动人体科学因素
        4.2.1 解剖学特征
        4.2.2 生理学特征
        4.2.3 心理学特征
    4.3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成长的社会学因素
        4.3.1 社会政治环境
        4.3.2 社会经济环境
        4.3.3 社会文化环境
        4.3.4 家庭环境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研究综述
    1.1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研究
        1.1.1 功能性训练的起源与定义
        1.1.2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原理
        1.1.3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作用
        1.1.4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
        1.1.5 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相互关联
    1.2 羽毛球速度素质特征
    1.3 青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
        1.3.1 青少年速度训练敏感期
        1.3.2 速度素质的概念、分类及训练方法
    1.4 青少年羽毛球项目的体能训练实践和问题
    1.5 小结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实验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速度素质指标对比与分析
    3.2 对照组实验前后速度素质指标对比与分析
    3.3 实验组实验前后速度素质指标对比与分析
    3.4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后速度素质指标对比与分析
    3.5 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速度素质影响的探究
    3.6 实验的不足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双侧迁移理论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优势侧肢体与弱势侧肢体
        1.3.2 双侧迁移
    1.4 双侧迁移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双侧迁移理论的国外研究情况
        1.4.2 双侧迁移理论的国内研究情况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验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3 实验设计
        2.3.1 实验设计的实施
        2.3.2 身体基本情况调查与相关素质测试
        2.3.3 成绩达标和技术评定测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身体基本情况与羽毛球相关素质测试
        3.1.1 实验前身体基本情况
        3.1.2 实验前羽毛球相关素质指标
    3.2 实验前后实验组羽毛球相关身体素质数据相关性与素质变化分析
        3.2.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羽毛球相关素质数据相关性分析
        3.2.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羽毛球相关素质的变化分析
    3.3 实验前后对照组羽毛球相关身体素质数据相关性与素质变化分析
        3.3.1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羽毛球相关素质数据相关性分析
        3.3.2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羽毛球相关素质的变化分析
    3.4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达标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3.5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技术评定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本研究的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研究生个人简历

(8)小球运动员左右手配对竞技优势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左右半脑生理机制上的差异
        1.1.2 左撇子属于小众人群,右撇子不熟悉、不适应其打法
        1.1.3 双打比赛讲究配合站位和走位
        1.1.4 中国乒乓球成绩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
    1.2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羽毛球研究现状
    2.2 乒乓球研究现状
    2.3 网球研究现状
    2.4 大脑两半球对身体两侧肢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差异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数理统计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落点区域划分
        3.2.4 质量评估标准
        3.2.5 专家访谈法
        3.2.6 直接观察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理机制
        4.1.1 概念及前人研究成果
        4.1.2 左撇子在生理机制上的优势
    4.2 双打比赛中位置轮换
        4.2.1 羽毛球站位分析
        (1)对左右手配对的打法进行分析
        (2)对右右手配对的打法进行分析
        (3)案例研究
        4.2.2 乒乓球的站位分析
        (1) 案例分析
        4.2.3 网球的站位分析
        (1)对左右手配对的打法进行分析
        (2)对右右手配对的打法进行分析
        (3)案例研究
        4.2.4 结果分析
    4.3 球的旋转与习惯性
        4.3.1 羽毛球球的旋转与习惯性
        (1)直接观察比赛分析
        4.3.2 网球的旋转与习惯性
        4.3.3 乒乓球的旋转与习惯性
        (1)案例分析
        4.3.4 分析总结
    4.4 网球ATP积分排名
        4.4.1 ATP双打排名
        4.4.2 ATP组合排名
        4.4.3 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生理机制优势
        5.1.2 位置互补优势
        5.1.3 球的旋转与习惯性优势
        5.1.4 配合上的优势
        5.1.5 三小球左右配对优势排序
    5.2 建议
        5.2.1 早期挖掘及注重培养左撇子运动员
        5.2.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2.3 训练时加强以左撇子为训练对象
        5.2.4 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人民体质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9)左利手运动员在网球发球中的优势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左利手运动员在网球发球上的优势分析
    2.2 左利手运动员在占先区和关键分发球的优势分析
    2.3 左利手运动员在单打/ 双打(混双)中的技战术配合上的优势分析
    2.4 左利手运动员在发球时心理定向、运动情绪上的优势分析
3 结论

(10)我国乒乓球注册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为乒乓球人才资源分布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1.2.2 为乒乓球运动的科学选材提供相关依据
        1.2.3 优化乒乓球人才资源分布,对资源分布不均衡显现提出整改意见
        1.2.4 对我国教练员进行统计整合,分析其资源分布的合理性
2 文献综述
    2.1 全国运动员注册解析
    2.2 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
    2.3 竞技体育人才资源
    2.4 运动员区域化分布
    2.5 乒乓球后备人才研究文献
    2.6 我国教练员现状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2014全国乒乓球注册运动员的地域分布分析
        4.1.1 我国乒乓球注册运动员各区域人数分布情况分析
        4.1.2 我国乒乓球注册运动员各省人数分布情况分析
    4.2 运动员首次注册情况分析
        4.2.1 首次注册概念解析
        4.2.2 近三年首注运动员人数对比情况分析
    4.3 注册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4.3.1 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分析
        4.3.2 注册运动员性别比例分析
        4.3.3 注册运动员打法及等级特征分析
        4.3.3.1 持拍手统计
        4.3.3.2 握拍方式统计
        4.3.3.3 打法统计
        4.3.3.4 注册运动员等级分析
    4.4 近三年竞赛成绩分析
        4.4.1 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南北方赛区的成绩分析
        4.4.2 全国少年锦标赛成绩分析
        4.4.3 2013年全运会成绩分析
    4.5 乒乓球团体注册情况分析
    4.6 影响注册运动员区域差异的因素
        4.6.1 经济因素
        4.6.2 政策因素
        4.6.3 信息与文化因素
        4.6.4 教练员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优秀左利手网球运动员职业特征分析研究[J]. 李广.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02)
  • [2]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左右手组合技战术研究[D]. 吕帅.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3]短兵运动与史实欧洲武技运动的比较研究[D]. 曾杨.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俄语体育术语的语言学研究[D]. 谢沁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5]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成长规律探析[D]. 闵文洋.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9)
  • [6]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郝晓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双侧迁移理论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益博.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8(12)
  • [8]小球运动员左右手配对竞技优势之研究[D]. 张云惠(Teo Yin Huey). 重庆师范大学, 2017(12)
  • [9]左利手运动员在网球发球中的优势解析[J]. 艾昀乐. 运动, 2016(06)
  • [10]我国乒乓球注册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情况研究[D]. 刘力瑜.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