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砾石沥青混凝土SAC-13结构的应用

多砾石沥青混凝土SAC-13结构的应用

一、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结构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潘岳[1](2021)在《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的研究 ——基于北京足尺环道》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数的持续增长,每年因为各类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居高不下。道路的抗滑性能是反映道路行车安全和道路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是我国的高速公路存在开放交通后抗滑性能衰减过快的问题和在不同的检测温度下抗滑参数的检测会发生一定程度偏差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北京足尺环道,通过对近5年来室外检测数据的汇总与处理,对不同级配沥青路面抗滑参数衰变的规律、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参数检测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沥青路面抗滑参数的温度修正进行研究。首先,考虑到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最直观的反应是在不同温度下路面抗滑参数的检测数值会产生差异,但是在实际进行相关检测时路面的各项相关指标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衰减,所以依托足尺路面试验环道的实测数据,在进行温度修正后研究分析各项抗滑指标的衰减规律,从而在进行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的分析时可以与其进行对比与参照。通过对足尺路面试验环道4种表面层的激光纹理深度、摆值、横向力系数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抗滑参数的衰变过程一般呈现出减小-增大-减小-稳定的趋势;并且发现以Asymptotic函数模型在拟合室外实测的各项抗滑数据变化规律时依旧保持着较高的精度,而骨架密实型结构断面整体抗滑参数的衰减速率大于骨架空隙结构,针对不同的级配类型,抗滑参数衰减幅度大小各有不同。其次,为了探索路面结构温度是否对抗滑指标的检测产生影响,基于实测的气候数据以及路面结构温度数据,分析足尺环道路面温度的分布规律,并依据数值分析法建立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研究发现,在一年的变化中,路面结构温度随着深度变化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周期,在路面结构上部同时存在两种变化,而在路面结构下部则只存在年变化周期。而本文所建立的路面结构温度场预估模型的预估精度在距离路表较近处较高,模型的预估精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后,通过对足尺环道未经过车辆加载的行车道摆值数据的分析发现,摆值的变化同路面温度的变化类似,也存在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在一年四季中抗滑性能排序为:冬>春秋>夏。而摆值在一天内通常在中午路表温度达到最高值时摆值最小,在早晨或者傍晚时摆值相对较大,所以摆值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相比呈现出负相关的趋势。故本文摆值的温度修正值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即:季节温度修正值、日温度修正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温度参数与数学模型,建立温度参数与摆值的相关关系,进而得到摆值的季节温度修正值和日温度修正值。

廖亦源[2](2019)在《基于足尺环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人数居高不下,世界多个国家通过长期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调查研究发现,路面抗滑性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各个国家纷纷颁布关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交工验收指标。而我国新建沥青路面往往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抗滑交工验收指标,但在开放交通后受轮载作用其抗滑性能衰减过快。因此,本文依托北京足尺路面试验环道项目,通过室内试验以及现场的检测工作,对比分析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以便于对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全寿命抗滑性能进行验证分析。首先针对不同路面组合结构对相同表面层的抗滑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室内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测定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并计算每一种路面结构的沥青面层整体模量,比较整体模量与表面层抗滑系数的关系,分析表明沥青面层整体换算模量与表面层的抗滑性能不存在显着关系,因此抗滑性能的研究对象以沥青路面表层为主。其次分析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在现场不同温度条件下实测的摆值,建立温度与摆值的关系,并提出关于摆值的温度修正模型。研究表明,温度较低时橡胶滑块和表面层均处于偏硬状态导致二者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二者的接触和嵌挤不够充分和牢固,而温度较高时表面层的沥青容易发生迁移从而填补路表微观构造,温度较低或较高均会减小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当温度接近20℃时,沥青路面摩擦系数相对最高。依据实测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对比分析4种级配的抗滑衰变规律,定性比较不同级配对表面层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衰变规律的影响,且采用对数函数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具有更高相关性。最后分析级配特征对抗滑衰变规律的影响。引进贝雷法级配设计理论与分形理论,选取能够表征级配特征的众多参数,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抗滑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逐一分析关键因素的具体影响并完成对关键因素的二次筛选,分析表明,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两个指标的耐久性难以同时兼顾,通过调整关键的级配参数提高摩擦系数的耐久性,可能会对构造深度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表面层级配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对于降雨量大的地区优先从构造深度的方面进行考虑,对于降雨量一般的地区,可优先从摩擦系数的角度来考虑级配对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吴飞富[3](2017)在《广西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合理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广西是我国修筑水泥路面最多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早期修建的高等级公路和国省道干线公路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采取了日常养护和专项养护,但仍不能根本解决当前路面病害存在的问题,急需进行养护维修或升级改造,而将水泥路面加铺改造成沥青路面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认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结构设计体系和合理结构方案。鉴于此,本文针对广西地区的气候和交通特点,依托柳南高速公路改建工程,通过资料调研、结构计算、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提出了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合理结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西地处华南湿热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等自然环境特点,对于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而言的主要技术需求是:解决高温气候条件下沥青面层的高温稳定性、多雨条件下沥青路面水稳定性和表面抗滑等问题,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2)依托柳南路改扩建项目提出了基于功能化的沥青路面加铺结构与材料综合设计方法,并据此设计了柳南高速公路沥青加铺结构和材料。以系统功能化为指导思想,基于性能均衡的设计理念对柳南高速公路应力吸收层、中面层和表面层加铺材料进行了优化设计。(3)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为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路面材料,当在二者之间设置层间结合材料时,会形成两个界面,为了改善层间结合效果,需要保证这两个界面均具有良好的粘结效果。(4)界面潮湿不利于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的层间粘结;沥青加铺层最大公称粒径越大、构造深度越大对于层间抗剪强度越有利;粘层材料选择时的主要因素是:层间抗剪强度水平、粘层材料粘度和粘韧性和沥青加铺层厚度。(5)除去因材料变异、施工因素和交通量变化所引起的车辙病害之外,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路面结构使用效果十分良好,无论是一般路段的12cm铺装层、还是14cm的补强功能铺装层均具有较好的使用功能,层厚较为合理,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层厚度方案。(6)针对广西的气候、交通和公路建设特点,根据不同铺装材料的技术经济特点,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交通等级、不同旧路状况和不同用户需求的广西湿热地区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合理结构组合方案,为广西区内高等级公路水泥路面改造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沥青加铺层结构直接影响着旧路改造后的使用寿命和工程造价,选择合理的加铺层材料、结构组合方案和结构厚度是整个旧路改造工程的关键,本文提出的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合理结构不仅能够为实体工程提供技术经济性最优的路面加铺结构方案,而且对于养护、维修、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尉倘[4](2014)在《SAC型橡胶沥青混合料在马房大桥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针对钢桥面铺装层易出现高温推移和车辙等病害,且疲劳抗裂、防水粘结等问题较突出的特点,以北江马房大桥桥面铺装层设计为例,采用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SAC多碎石骨架密实型沥青砼,对SAC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薛振华[5](2013)在《新SAC-13应用于长寿命路面的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出现的破坏现象,建成满足重载交通的长寿命路面是道路建设者面临的技术难题。采用SAC两种级配(紧密骨架密实结构SAC13-1,一般骨架密实结构SAC13-2)、两种沥青结合料(镇江SBS改性沥青,天津SBS改性沥青),研究了4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老化性,发现SAC13-2比SAC13-1表现出更优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和抗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AC13-2可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可用于长寿命路面的上面层。

冯冲[6](2014)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题主要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对用于解决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的S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研究了SAC矿料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在级配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应用,SAC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压实特性及SAC13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等。课题首先结合用以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不足和水破坏严重现象的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研究了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结构的形成标准,建议了判定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的指标,研究了SAC13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构成。课题在简单评述SAC开发与应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SAC矿料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并通过SAC13级配设计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应用VCAAC检验方法的技巧和保证沥青混凝土性能稳定的不同筛孔通过量的误差范围。课题通过试验路的施工,首先证实了SAC矿料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简单、灵活,适用性强;在正确的碾压方法下,SAC1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良好。其次,通过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另外,试验段的跟踪观测数据证实了SAC13沥青混合料良好的使用性能。

李金清[7](2013)在《云南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属多雨山区,省内多条公路通车不久沥青路面路面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特别是雨季过后,路面的水损坏现象增加。沥青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坑塘、裂缝,随着水分的渗透,沥青路面逐渐产生网裂和形变等病害,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调查,并从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排水设计以及施工等角度对沥青路面产生早期水损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减轻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措施,通过室内试验及试验路的铺筑和后期观测,对解决云南省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公路沥青路面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小勐养-景洪二级公路、楚雄-大理高速公路两条比较典型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情况;探讨了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并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了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技术措施。其次,通过大量的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常用的路面结构型式,提出了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及各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形式和厚度的选择方法。再次,根据云南省部分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项目建设资金不足、施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等具体情况,研究了适合云南省部分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使用且造价相对较低的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水稳定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试验,验证了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面层表面层能有效提高抗车辙和抗水损害能力。通过粘附性能研究,提出了粘附面积比的测试方法,引入了残余粘附稳定度指标。通过在沥青混合料加入了抗剥落剂后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比较试验,分析了抗剥落剂在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和其局限性。最后,本文以景(洪)-勐(海)二级公路K31+810-K32+910路段1100m的SAC-16沥青混合料试验路段为例,对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的铺筑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铺筑优质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铺筑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同时通过对该试验路段的跟踪观测,分析了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沥青路面水损害类早期破坏的防治措施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也为云南省部分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路面铺筑如何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

陈飞[8](2013)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石灰岩集料表层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为岩溶地区,石灰岩矿产丰富,开采费用低,成本低,且广西地区缺少玄武岩等岩浆岩;广西交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路用集料,若外购玄武岩,造价昂贵,广西经济欠发达,工程建设资金有限,远购势必造成工程成本增加,不利于交通事业的发展;国内工程人员选择路表面粗集料,往往选择磨光值较高的岩浆岩,不考虑磨光值稍低的石灰岩,但是即使使用优质玄武岩,路面也不同程度出现早期破坏,导致沥青路面路面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规范,表面层就被铣刨,优质集料被白白浪费掉。本论文调查了广西石灰岩矿产总资源和广西地区沥青路面表面层粗集料使用情况,对六宜高速公路附近的石灰岩石场粗集料,进行了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得出了各项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调查了南友路某典型路段的病害情况,提出了针对广西地区高温潮湿气候地区的SAC-13级配;并选取了大洞口石场的粗集料进行了SAC-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最佳沥青用量和每档料的用量,进行了路用性能试验验证,证明了石灰岩粗集料混合料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在室内铺筑了SAC-13石灰岩粗集料混合料和SAC-13玄武岩粗集料混合料试验路段,利用小型加速加载仪器MMLS3对两种类型的路面进行室内加载试验,并定时测量路面的抗滑指标,研究其衰减规律。为了给广西地区将石灰岩粗集料运用于路表面层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本文在广西六宜高速公路宜河段成功修筑了600m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的SAC-13表面层试验路段,,并进行了路面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为广西地区以后修筑高速公路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料源,节约工程成本,促进了高速公路绿色节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黄卫东,黄明,郑茂,李彦伟[9](2012)在《橡胶沥青混合料SAC-13级配空隙率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普通沥青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设计的基础上,以空隙率为研究变量,采用固定油石比,再微调级配的方式,深入对比了SAC-13级配变化的普通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对于普通SAC-13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每增加0.5%,空隙率减小1%~1.5%,随着9.5~13.2mm粗集料含量增多,4.75~9.5mm粗集料含量减少,混合料粗集料间隙率呈递减之势;对SAC橡胶沥青混合料,建议9.5mm以上集料用量范围限定在30%~45%之间,4.75~9.5mm集料用量范围限定在20%~40%之间,且4.75mm以上粗集料总用量应达到60%以上,2.36~4.75mm集料含量不宜高于10%,且不宜使用过多矿粉;同样目标空隙率下,S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掺量应略低于普通沥青混合料;S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中当2.36~4.75mm集料含量达到8%以后,随着该档料用量的增加,空隙率增幅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需严格控制此档料含量.

牛涵琪[10](2012)在《水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沥青路面常见的车辙病害,低温裂缝病害和水损害,提出了水泥沥青混合料的研究课题。将水泥部分替代矿粉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来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水损害的性能。本文试验以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的三种骨架结构,即紧密骨架密实结构SAC13-1、一般骨架密实结构SAC13-2、悬浮式密实结构SAC13-3和普通沥青混凝土AC13为研究对象。根据已选用的四种级配的最佳油石比,以水泥分别替代各个级配矿粉用量的0%、20%、40%、60%、80%和100%成型标准马歇尔试件和车辙板,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劈裂试验来研究水泥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本文认为,随着水泥替代矿粉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逐渐提高后又逐渐下降,当使用车辙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时,针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水泥替代矿粉的适宜量在20%至40%之间。20%~40%的水泥替代矿粉后,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劈裂强度,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与全部使用矿粉的沥青混合料相比,水泥替代矿粉后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得到了提高,并且当水泥的替代量为80%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是最好的。针对于不同的级配类型,对于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水泥替代矿粉的量都会有差异,而且在具体应用时还要根据当时的施工条件、当地的区域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水泥替代量,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试验结果说明水泥用做填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的性能。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结构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结构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的研究 ——基于北京足尺环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足尺环道建设及检测概况
    2.1 足尺环道项目简介
        2.1.1 足尺环道基本工程概况
        2.1.2 足尺环道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及原材料介绍
        2.1.3 足尺环道路面原材料介绍及级配设计
    2.2 足尺环道加载概况
    2.3 足尺检测及数据收集
        2.3.1 抗滑性能检测及数据收集
        2.3.2 温度数据收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抗滑指标衰变规律
    3.1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特点及影响因素
        3.1.1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特点
        3.1.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3.2 足尺环道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
        3.2.1 激光纹理衰变的规律
        3.2.2 摆值衰变的规律
        3.2.3 横向力系数衰变的规律
    3.3 足尺路面路面抗滑性能衰变的数值模型分析
        3.3.1 关于抗滑衰变模型的相关研究
        3.3.2 基于实测数据的抗滑模型拟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场预估模型建立
    4.1 足尺试验环道路面结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1.1 路面结构温度年变化规律
        4.1.2 路面结构温度季节性变化规律
        4.1.3 路面结构温度特征日变化规律
    4.2 路面结构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4.3 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的建立
        4.3.1 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研究现状
        4.3.2 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参数的选取
        4.3.3 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的拟合与建立
        4.3.4 温度场预估模型的修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度对沥青路面摆值的影响及摆值的温度修正
    5.1 国内外抗滑参数温度修正模型
    5.2 摆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5.2.1 摆值随季节温度变化的规律
        5.2.2 摆值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
    5.3 摆值温度修正值的确定
        5.3.1 温度参量的选择
        5.3.2 摆值季节温度修正值的确定
        5.3.3 日修正温度的确定
        5.3.4 不同温度修正方法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A

(2)基于足尺环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1.2.3 轮胎与路面间接触的摩擦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1.2.4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研究现状
    1.3 课题支撑
        1.3.1 课题研究背景
        1.3.2 项目建设简介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路面组合结构对表面层抗滑性能的影响分析
    2.1 原材料选取及矿料级配设计
        2.1.1 原材料选取
        2.1.2 矿料级配设计
    2.2 足尺环道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
    2.3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
        2.3.1 动态压缩模量试验
        2.3.2 路面面层结构整体回弹模量的计算
    2.4 沥青面层整体模量对表面层抗滑性能的影响
        2.4.1 沥青面层整体模量对表面层横向力系数的影响
        2.4.2 沥青面层整体模量对表面层摆值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分析
    3.1 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指标值的影响
        3.1.1 温度对横向力系数的影响
        3.1.2 温度对摆值的影响
        3.1.3 温度对激光纹理深度的影响
        3.1.4 温度对铺砂构造深度的影响
    3.2 摩擦系数的温度修正模型的研究
        3.2.1 日变化温度对摆值的影响分析
        3.2.2 摆值的温度修正模型的构建
        3.2.3 摆值的温度修正模型的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研究
    4.1 沥青路面抗滑衰变模型的概述
    4.2 基于足尺试验环道的抗滑衰变规律研究
        4.2.1 摩擦系数的衰变规律研究
        4.2.2 构造深度的衰变规律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级配特征对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5.1 确定表征不同级配类型的参数
        5.1.1 基于贝雷法对集料级配特征的描述
        5.1.2 基于分形理论对集料级配特征的描述
    5.2 级配特征对抗滑耐久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5.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步骤
        5.2.2 级配特征对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5.3 关键因素对抗滑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5.3.1 关键因素对摩擦系数衰变规律的影响
        5.3.2 关键因素对构造深度衰变规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3)广西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合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西水泥路面建养技术特点与维修改造对策分析
    2.1 广西水泥路面建养技术特点
        2.1.1 广西国省道水泥路面病害处治与养护维修技术
        2.1.2 广西区高速公路水泥路面病害处治与养护维修技术
        2.1.3 广西区旧水泥路面病害处治与养护维修技术使用效果评价
    2.2 广西公路建设环境及水泥路面维修改造技术对策分析
        2.2.1 广西公路建设所处的自然环境
        2.2.2 广西公路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
        2.2.3 广西水泥路面维修改造技术对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技术方案调研
    3.1 国内水泥路面加铺改造工程经验总结
    3.2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材料类型综述
    3.3 广西旧水泥路面加铺改造试验路使用情况调研
        3.3.1 试验路的路面结构与材料
        3.3.2 试验路使用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柳南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结构与材料综合设计
    4.1 基于功能化的沥青路面加铺结构与材料综合设计方法
    4.2 柳南高速公路沥青加铺结构设计方案
        4.2.1 柳南高速公路结构组合方案及材料比选
        4.2.2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计算
    4.3 基于性能均衡的沥青路面加铺材料设计与评价
        4.3.1 应力吸收层材料优化设计与评价
        4.3.2 中面层材料优化设计与评价
        4.3.3 表面层材料优化设计与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层间结合措施试验研究
    5.1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层间粘结受力分析
    5.2 层间结合试验与评价方法
        5.2.1 试验的准备和试件的成型
        5.2.2 试验设备
    5.3 层间结合措施的试验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 界面潮湿状态下层间结合措施的试验研究
        5.3.2 沥青混合料性质的影响
        5.3.3 粘层材料的影响
        5.3.4 沥青粘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合理结构研究
    6.1 合理加铺厚度分析
        6.1.1 加铺结构总厚度的合理性评价
        6.1.2 加铺结构单层厚度的合理性评价
    6.2 合理层间结合措施分析
        6.2.1 新旧路面结合
        6.2.2 加铺层层间结合
        6.2.3 表面层下层间结合
    6.3 合理结构组合方案
        6.3.1 薄层加铺推荐结构
        6.3.2 一般加铺推荐结构
        6.3.3 厚层加铺推荐结构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SAC型橡胶沥青混合料在马房大桥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江马房大桥工程概况
2 SAC型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
    2.2 目标配合比设计
    2.3 生产配合比调试
3 钢桥面防腐涂装及防水粘结层施工
    3.1 表面预处理
    3.2 喷砂处理
    3.3 防腐涂装施工
    3.4 防水粘结层施工
4 SAC型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
    4.1 橡胶粉+SBS双改性沥青生产
    4.2 SAC型沥青混合料拌和及摊铺
    4.3 SAC-10沥青混合料碾压
5结语

(5)新SAC-13应用于长寿命路面的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材料试验
    1.1 矿料
    1.2 沥青
    1.3 矿料级配
2 路用性能研究
    2.1 马歇尔试验
    2.2 高温稳定性
    2.3 低温稳定性
    2.4 水稳定性
    2.5 抗老化性
3 结语

(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提出问题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对抗滑表层的研究状况
        1.2.2 国内外对水破坏的研究状况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案设计
    2.1 设计思想
        2.1.1 材料的选择
        2.1.2 矿料级配的选择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内容
        2.2.2 试验方法
第三章 SAC13 沥青混合料试验路的施工
    3.1 工程概况
    3.2 试验段的设计与施工
        3.2.1 试验段用材与规格
        3.2.2 配合比设计
        3.2.3 试验段铺筑
    3.3 试验段小结
        3.3.1 存在问题
        3.3.2 提高沥青混凝土均匀性的主要措施
    3.4 试验段的跟踪观测
        3.4.1 车辙深度
        3.4.2 抗滑指标
        3.4.3 平整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束语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课题研究对施工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云南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的研究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第二章 云南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调查及防治措施
    2.1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调查
        2.1.1 小勐养~景洪公路路面破坏现象
        2.1.2 楚雄~大理高速公路路面破坏现象
    2.2 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2.3 减少水损害类早期破坏的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公路沥青结构组合设计研究
    3.1 常用的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分析
    3.2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3 沥青面层结构形式和厚度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4.1 混合料原材料性能
    4.2 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4.3 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4.4 抗剥落剂的研究
        4.4.1 抗剥落剂的作用机理
        4.4.2 抗剥落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影响的研究及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碎石SAC型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路施工和路用效果
    5.1 景(洪)~勐(海)试验路铺筑
        5.1.1 室内试验
        5.1.2 施工准备
        5.1.3 施工
    5.2 景(洪)~勐(海)试验路回访观测
    5.3 景(洪)~勐(海)试验路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着

(8)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石灰岩集料表层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石灰岩性能分析
    2.1 广西石灰岩资源概括
        2.1.1 广西石灰岩分布及预测含量
        2.1.2 河池市石灰岩资源
        2.1.3 广西地区石灰岩用途
        2.1.4 广西高速公路调查
    2.2 广西石灰岩化学物理特性
        2.2.1 石灰岩成因
        2.2.2 石灰岩化学成分
        2.2.3 物理特性分析
    2.3 广西自然环境状况及南友路病害分析
        2.3.1 广西自然环境状况
        2.3.2 南友路面病害分析
        2.3.3 2012 年路面水损害及修补金额
    2.4 粘附性试验
    2.5 SAC 级配设计
        2.5.1 沥青混凝土分类
        2.5.2 SAC 级配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3.1 配合比设计
        3.1.1 原材料试验
        3.1.2 目标配合比设计
    3.2 水稳定性试验
        3.2.1 浸水马歇尔试验
        3.2.2 冻融劈裂试验
    3.3 高温稳定性试验
        3.3.1 车辙试验
    3.4 低温抗裂性试验
    3.5 渗水性试验
    3.6 抗滑试验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抗滑耐磨性能研究
    4.1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分析
        4.1.1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4.2 抗滑衰减规律研究
        4.2.1 抗滑衰减影响因素
        4.2.2 衰减方程研究
    4.3 加速加载试验
        4.3.1 加速加载仪器介绍
        4.3.2 试验方案
        4.3.3 抗滑指标数据分析
    4.4 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寿命与抗滑能力储备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体工程实施
    5.1 实体工程概述
    5.2 试验路施工
        5.2.1 混合料拌合
        5.2.2 混合料运输
        5.2.3 混合料摊铺
        5.2.4 施工碾压
        5.2.5 矿料级配检验
    5.3 现场检测
        5.3.1 压实度检测
        5.3.2 平整度检测
        5.3.3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5.4 经济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文献综述
中英文详细摘要

(9)橡胶沥青混合料SAC-13级配空隙率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试验步骤
2 油石比的确定
3 粗集料掺量变化对空隙率的影响
    3.1 粗集料总掺量变化
    3.2 粗集料用量比例相对变化
4 细集料掺量变化对空隙率的影响
    4.1 调整两档细集料的相对用量比例
    4.2 调整两档细集料与矿粉的相对用量比例
    4.3 调整粗集料和2.36~4.75 mm集料的相对用量比例
5 结论

(10)水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试验方案
第2章 原材料性质和马歇尔试验指标
    2.1 水泥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2.2 原材料试验和级配
        2.2.1 沥青
        2.2.2 集料
        2.2.3 矿粉和水泥
        2.2.4 矿料级配表
    2.3 水泥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及结果分析
        2.3.1 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
        2.3.2 水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水泥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3.1 车辙形成机理与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
        3.1.1 车辙形成机理
        3.1.2 车辙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
    3.2 水泥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3.3 水泥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水泥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研究
    4.1 水泥沥青混合料低温裂缝形成机理分析
        4.1.1 低温裂缝形成机理
        4.1.2 低温抗裂性的评价方法
    4.2 水泥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
    4.3 水泥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水泥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5.1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机理分析及粘附理论
        5.1.1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作用机理
        5.1.2 沥青混合料的粘附理论
    5.2 水泥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试验
    5.3 水泥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结构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的研究 ——基于北京足尺环道[D]. 潘岳.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足尺环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D]. 廖亦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广西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合理结构研究[D]. 吴飞富. 长安大学, 2017(02)
  • [4]SAC型橡胶沥青混合料在马房大桥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J]. 马尉倘. 公路与汽运, 2014(03)
  • [5]新SAC-13应用于长寿命路面的路用性能研究[J]. 薛振华. 公路, 2013(11)
  • [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研究[D]. 冯冲.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
  • [7]云南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防治措施研究[D]. 李金清.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4)
  • [8]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石灰岩集料表层应用技术研究[D]. 陈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3(12)
  • [9]橡胶沥青混合料SAC-13级配空隙率变化分析[J]. 黄卫东,黄明,郑茂,李彦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10]水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D]. 牛涵琪. 吉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多砾石沥青混凝土SAC-13结构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