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中山路保护与整治的理性探索

泉州市中山路保护与整治的理性探索

一、泉州市中山路保护整治的理性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田青竹[1](2020)在《有机更新视角下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泉州作为我国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同样面临这个问题。首先“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泉州城市名片,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存量挖潜背景下,城市发展重新聚焦历史城区,重振历史地段活力,最重要的是泉州有着浓厚的“宗族自治”和“铺境社区自治”等传统,有强烈的本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在多元参与名城保护的新阶段,泉州“自下而上”的基层力量为历史地段的活化更新和社区营造创造了条件。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有机更新的视角,通过对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使其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为泉州古城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两种方法,对县后街历史沿革及现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归纳出该地段存在的问题。目前由于对地段内街巷肌理和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缺乏对传统风貌的保护意识,还有多年来自然与人为干预的影响,导致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地段内历史建筑修缮、改造缺乏有效控制,新建建筑的体量外观破坏历史街巷的协调等问题,致使其原有的风貌和地段的价值遭到破坏。对于如何在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过程中,重新呈现历史地段的街巷肌理、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宜人的建筑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现状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保护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整体对地段的空间格局进行梳理和恢复,从山水格局、街巷肌理、历史遗存以及空间的视线通廊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对保护方法的探究;再从院落和建筑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主要采用分级保护的方法,大致依据历史价值、现状保存状况和风貌类型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分类研究,依据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将保护和更新有机结合,探析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进行古城区风貌保护和提升,才能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居民的生活需求,又能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

黄厚渝[2](2020)在《微更新背景下泉州市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文中指出历史地段作为古城区域中最具代表性、最具价值与内涵的重要片区,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号召社会治理中心应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泉州市在“城市双修”古城更新保护的项目中采用了基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古城区更新模式——“微更新改造”,这对于泉州古城区的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既是一次全新的机遇,亦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鉴于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体系与经验表明,使用后评价(POE)是基于使用者需求与心理对建成空间或环境进行进行的评估,是历史地段持续推进更新的必由之路,通过量化数据为基础,才能够保证持续不断的更新保护是更能够贴合该区域使用者的诉求。本研究论文基于微更新与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概述出对微更新改造后的历史地段开展使用后评价(POE)应着重注意的要点,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微更新后泉州市金鱼巷的使用后评价模型。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研究泉州市金鱼巷前段在微更新后的整体运用、使用状况。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回收的、可量化数据进行计算,对金鱼巷微更新后使用状况进行定级,结合相关实地调研与访谈总结出金鱼巷当前运营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本研究参考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针对实证研究所得出金鱼巷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号召社会治理中心应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从使用者对整体空间环境、商业活化、社区治理问题三方诉求出发,分别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产权方面以公有产权建筑空间活化为触媒带动传统建筑更新、硬性规章制度的调整与柔化、循序渐进的商业布局规划、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区共治模式等等。并强调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开发应基于该地区使用者需求,尊重地方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以此为后续开展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依据的参考与借鉴。

杨成栋[3](2020)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 ——以绵阳市跃进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空间句法创始人比尔·希列尔教授在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时,就提出城市街区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历史街区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与其相匹配的街区空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和本区域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产生了不可分割交融。通俗来讲即为街区的居民与在历史街区有交集的人群的生产、生活已经扎根到历史街区中,正是由于这类人的守护加之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保护,历史街区才得以保护与留存。但是这种半自由放任不管的保护模式在现代化经济社会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经济利益驱动地产行业侵吞城市土地,高楼大厦将历史街区四面包围,历史街区越来越像城市中的“城中村”,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摇摇欲坠,在此趋势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逐渐将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目前开展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手段基本还是在沿用城市规划的惯用手法,但是对于集历史建筑、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关系于一体的历史街区来已经不能满足。历史街区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一方的基础上。过去的一些失败的古镇和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案例已经发出了强有力的警告。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文化与精神共存的隐形财富,是一个城市中城市建设文化体现最集中的地方,亦是城市文化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其发展状态还直接与城市经济挂钩,故对待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工作,要结合更多元化、更科学的手段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对其提出有效的策略,做出合理的规划。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和城市的积极转型为空间句法的应用与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城市中的城中村更新改造、城市“双修”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等工作,急需像空间句法这种科学手段的应用的加入,它能对城市老旧街区部分空间进行有效的测算与深度分析,分析结果对于城市交通疏导、公共空间布局、商业网点布置等提供有效依据。当然基于科学理性的规划手段不止仅限于此,以后规划工作中科学手段的融入也必将是发展的趋势。历史街区保护与经济发展也终将改变对立的局面,转而加入到城市改革的良性循环。本研究就空间句法如何参与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工作,进行与分析进行了实战研究,并借助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对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进行了分析研判,最终提出街区空间更新改造的策略。本论文分为六个组成部分:第一章:文章开展的第一部分,文章绪论部分,包括本研究得以开展的背景以及目的与意义。除此之外介绍了本研究涉及的概念、本文研究对象以及方法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文章的框架,方便后续顺利开展研究与写作。第二章:论文综述部分,主要内容从国内外两个层面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三个内容分别是城市形态、历史街区与空间句法。第三章:绵阳市城市形态与街区演变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结合史料分析了绵阳城市建设的兴衰及其原因,其次结合空间句法对绵阳不同年代城市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合两者对跃进路街区在绵阳市城市中的发展定位,进行了准确剖析。为后文对跃进路历史街区现状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四章:结合对跃进路街区的定位,对其运用空间句法,展开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街区形态演变、街区空间解读、街区实证调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从中汇总出街区空间存在的重要问题。第五章:街区空间更新策略研究,基于第四章研究的基础分析,解析出的跃进路存在的问题,提出跃进路街区空间更新的相关策略,其次探讨了跃进路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可以借鉴的模式,最后借用本次研究的课题,讨论了空间句法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具体参与方法。第六章:说明了本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方法,对此次研究进行总结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出新的想法。

刘琳婕[4](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陈瑜[5](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杨璐[6](2018)在《基于居民视角的社区型景区街道空间体验研究 ——以鼓浪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火热,因发展旅游产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社区型景区,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社区出现人口结构改变,原住人口外流的情况。伴随原住人口外流很多社区出现了衰败的情况,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因原住民的离开而流失。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鼓浪屿就是这些衰败社区中典型的一员。社区由于定位改变,配套设施结构调整,在发展景区的过程中又忽略了居民的需求,导致居民利益与游客利益在一些方面产生冲突,居民的在岛上的生活体验不佳,很大一部分居民选择外迁至厦门岛居住。无论是社区发展,还是社区型景区发展都应考虑到社区居民的需求,因此本文基于居民的视角,从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街道空间入手,以居民为研究对象,游客作为参照组,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调研的手段收集岛居民对于鼓浪屿社区综合环境的一些看法、居民的去留意愿,以及居民及游客对于鼓浪屿街道空间体验的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语义差别法,了解了居民街道空间的偏好情况,并将居民及游客街道空间体验的心理量分别与街道客观因素做相关分析,确定了客观因素与居民街道空间体验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且某些客观因素同时影响着与居民及游客的街道空间体验。最后跟据客观因素与心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强弱,把相关性较强且有一定解释意义的客观因素和心理量进行回归分析,对心理量临界值进行研究,得出能供设计作为参考的街道客观因素取值范围,并据此对鼓浪屿街道空间的改造提升提出看法与建议。不同于一般研究将研究重点放在街道本身,把被试者作为研究街道的媒介,本研究将街道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居民”定为研究对象,把“街道”作为了解“居民”需求及偏好的媒介,研究居民街道空间体验是为了能获取切合居民需求的街道改造信息,让街道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张雪葳[7](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万培纯[8](2017)在《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82年泉州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泉州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泉州古街区、名人故居、历史文化遗存等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功的经验,并使泉州在2013年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唯一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一同当选的还有日本横滨和韩国光州。为了守护好泉州的文脉,传承好泉州的文化,笔者对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进行分析,全面梳理泉州市政府30多年来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与行为措施,并从编制规划、实施保护和提升拓展三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行政管理者保护意识淡薄、行政部门保护理念相对滞后、未建立相应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和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四个方面。最后,笔者针对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乌镇、扬州、西塘和国外意大利罗马、日本京都的成功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改善对策:在编制规划方面,应建立健全政策规划,确保规划内容全面合理、规划定位客观准确、规划设计与时俱进、规划执行持续坚持,使政策规划更科学、更适用;在实施保护方面,一是应坚持改进人才发展机制使人才培育更全面、更多样,二是应坚持提升保护管理模式使保护更全面、更系统,三是应坚持完善标识指引系统使标识指引系统更合理、更规范,四是应坚持优化公共设施建设使公共设施建设更惠民、更便民;在提升拓展方面,既要坚持标本兼治,又要坚持保质保量。论文力图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经验与借鉴,使我国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能更好地得以保存和发扬。

胡雅琼[9](2016)在《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的城市社会发育 ——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案例》文中指出本文以政府推动下的城市社会发育为主题,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研究过程,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下,通过对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生长机理及发展进程的考察,既向人们全景展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实践、新进展、新经验,又阐释和说明在城市社会发育的空间、条件、价值与限度。并在此基础上回归理论,进一步探讨强国家下城市社会发育的新路径和中国经验。第一章“改革前奏”首先交代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接着描述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由来。第二章聚焦政府,首先介绍政府改革的背景,接着展现了思明区政府是如何通过权力“瘦身”、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自我转变的,最后,记录了思明区重构社会治理结构的举措和试验。第三章研究公众参与,全景展示共同缔造中公众参与的几种不同类型,即倒逼式参与、发展式参与、诉求式参与和互动式参与。第四章记叙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是如何把分散的社会再组织起来的。通过再造治理单元,实现社区的有效自治;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培育和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组织,实现社会的有效参与;最后,在“共同缔造”中,居民自治逐渐发育,社会自主性开始萌芽。第五章是结论与讨论。首先总结了思明区共同缔造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结论,最后对思明经验的限度做出说明。最后,通过对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观察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厦门市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是强国家下社会发育的中国经验。从内容上来看,思明区的共同缔造是一个增量累进的过程,在原有的社会治理的基础上展开新的突破,形成新的增长,对已有存量而言是一种扬弃。从过程来看,思明区共同缔造是政府推动下的社会参与,具有国家建构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文件、提供启动资金、宣传发动等方式,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营造改革氛围。利用“决策共谋、发展共谋、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理念,分散政府权力、引导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育和成长。与西方公民社会发育的路径不同,中国基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孕育”的产物。尤其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更具有国家建构和规划性变迁的特点。与中国农村社会发育亦有不同,“皇权止于县政”使得中国乡村社会长期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乡村草根自治的历史传统,且一直延续至今,中国村民自治的活力远高于城市居民自治。所以说,西方的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特色,而村民自治的经验也不完全适用于城市。可以说,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不但激活了沉睡已久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国家政策在地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还创造了一种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牵引共治,这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在中国的新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强国家下社会发育的新路径。

董姝娜[10](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二、泉州市中山路保护整治的理性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泉州市中山路保护整治的理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更新视角下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更新的进程逐步加快
        1.1.2 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重视
        1.1.3 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阐释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的阐释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思辨
    2.1 国内外历史地段保护理论发展趋势和实践研究
        2.1.1 国外历史地段保护理论发展趋势
        2.1.2 国外历史地段保护的实践启示
        2.1.3 国内历史地段保护理论发展趋势
        2.1.4 国内历史地段保护的实践和启示
    2.2 国内外有机更新思想的演进历程研究
        2.2.1 国外有机更新思想的演进历程
        2.2.2 国内有机更新理论发展历程研究
    2.3 保护与更新关系的思辨
        2.3.1 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2.3.2 保护与更新的矛盾疏解
    2.4 历史地段保护与有机更新理论
        2.4.1 有机更新理论内容解读
        2.4.2 历史地段保护中的“有机更新”
    2.5 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意义
        2.5.1 泉州古城的保护工作面临一个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2.5.2 对泉州古城历史地段地域性的保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现状研究
    3.1 泉州古城总体概况
        3.1.1 自然生态特征
        3.1.2 空间布局特征
        3.1.3 人文历史特征
    3.2 县后街历史地段历史研究
        3.2.1 县后街历史地段的历史沿革
        3.2.2 县后街历史地段的历史特征
        3.2.3 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价值评估
    3.3 县后街历史地段现状分析
        3.3.1 地段总体布局现状分析
        3.3.2 地段建筑现状分析
        3.3.3 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3.4 县后街历史地段问题分析
        3.4.1 忽略历史文化资源
        3.4.2 缺乏街巷空间的保护意识
        3.4.3 地段建筑和环境风貌破败
        3.4.4 传统技艺和特色符号遗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县后街历史地段空间格局的保护方法研究
    4.1 有机更新视角下的保护目标与原则
        4.1.1 保护目标
        4.1.2 保护原则
    4.2 空间格局的保护要素
        4.2.1 山水地形
        4.2.2 街巷布局
        4.2.3 历史遗存
        4.2.4 视线通廊
    4.3 空间格局的保护方法
        4.3.1 保护延续街巷肌理
        4.3.2 整合历史文化遗存
        4.3.3 优化公共活动空间
        4.3.4 优化景观视线通廊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县后街历史地段院落与建筑的保护方法研究
    5.1 有机更新视角下的保护目标与原则
        5.1.1 保护目标
        5.1.2 保护原则
    5.2 院落空间及建筑的历史特征分析
        5.2.1 院落特征
        5.2.2 建筑特征
    5.3 院落空间及建筑的保护方法探究
        5.3.1 价值分析
        5.3.2 分级保护
        5.3.3 保护方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微更新背景下泉州市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泉州城市双修规划推行
        1.1.2 历史地段科学保护的重视性与急迫性
        1.1.3 建筑与规划专业愈发重视使用者的情感体验
    1.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使用后评价综述
        2.1.1 使用后评价概念
        2.1.2 使用后评价国外研究动态
        2.1.3 使用后评价国内研究动态
        2.1.4 历史地段与街区评价研究动态
        2.1.5 小结
    2.2 微更新理论综述
        2.2.1 微更新概念与含义
        2.2.2 微更新的原则与内容
        2.2.3 微更新国内外研究动态
    2.3 小结
第三章 .金鱼巷整体分析
    3.1 金鱼巷概况
        3.1.1 金鱼巷总体状况
        3.1.2 金鱼巷社区建筑风貌
        3.1.3 金鱼巷空间格局与肌理分析
        3.1.4 金鱼巷人口现状
        3.1.5 金鱼巷产业现状
    3.2 金鱼巷历史沿革
        3.2.1 金鱼巷名人故居
        3.2.2 金鱼巷周边历史风貌
        3.2.3 传统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金鱼巷微更新调研分析
        3.3.1 金鱼巷“空间微更新”项目背景
        3.3.2 金鱼巷微更新前现状分析
        3.3.3 金鱼巷微更新方案与成果分析
第四章 .微更新背景下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4.1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1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的原则
        4.1.2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4.1.3 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的具体应用
    4.2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具体步骤
        4.2.1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价值目标确定
        4.2.2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因子选择
        4.2.3 评价体系因子说明
        4.2.4 评价指标标准化与量化
    4.3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4 使用后评价POE的使用与验证
        4.4.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4.4.2 信度分析
        4.4.3 效度检验
        4.4.4 小结
    4.5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微更新背景下金鱼巷使用后评价
        4.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原理
        4.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金鱼巷使用后评价的具体步骤
第五章 .基于金鱼巷使用后评价的结果分析与优化建议
    5.1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问卷与计算结果分析
        5.1.1 评价因素方差检验
        5.1.2 使用人群状况分析
        5.1.3 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5.1.4 评价因子分值分析
        5.1.5 小结
    5.2 微更新改造后金鱼巷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5.2.1 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难度大
        5.2.2 基础建设与配套设施的不足与匮乏
        5.2.3 传统历史文化没落
        5.2.4 商业环境亟待改善
        5.2.5 社区管理工作上的缺失
    5.3 优化建议
        5.3.1 传统建筑、空间环境与配套设施优化建议
        5.3.2 商业环境优化建议
        5.3.3 社区管理机制与组织培育优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新门社区、海清社区、涂们社区、水门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总
    附录2 微更新背景下泉州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权重专家问卷
    附录3 专家权重统计表
    附录4 游客问卷
    附录5 居民与商户问卷
    附录6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过程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 ——以绵阳市跃进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背景
    1.2 城市发展需求的时代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概念辨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5.1 概念辨析
        1.5.2 研究对象界定
    1.6 研究方法及目标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目标
    1.7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方面国外研究进展
        2.1.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方面国内研究进展
    2.2 历史街区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历史街区方面国外研究进展
        2.2.2 历史街区方面国内研究进展
    2.3 空间句法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空间句法方面国外研究进展
        2.3.2 空间句法方面国内研究进展
3 绵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3.1 绵阳市的发展历程追溯
        3.1.1 早期绵阳的产生与发展
        3.1.2 绵阳市发展中期与统治朝代更替
        3.1.3 绵阳市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3.2 不同年代绵阳市城区形态演变分析
        3.2.1 绵阳“城垣”的兴与湮
        3.2.2 绵阳城址的变迁与扩张
    3.3 不同年代绵阳城区形态语法解读
        3.3.1 清朝时期绵州城城区句法解读
        3.3.2 民国时期绵州城城区空间句法解读
        3.3.3 建国初1954 年绵阳县城关区空间句法解读
        3.3.4 1964年绵阳县城关区句法解读
        3.3.5 1976年绵阳县城关区句法解读
        3.3.6 1989年绵阳市城区句法解读
        3.3.7 2010年绵阳市城区句法解读
        3.3.8 2019年绵阳市城区句法解读
    3.4 城市形态演变分析与跃进路历史街区定位
        3.4.1 城市结构空间演变分析
        3.4.2 城市自然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3.4.3 城市交通框架演变分析
        3.4.4 城市功能片区演变分析
        3.4.5 跃进路历史街区定位
    3.5 本章小结
4 跃进路历史街区空间解读与描述
    4.1 不同时期跃进路街区空间形态演变
        4.1.1 跃进路历史街区的发展史
        4.1.2 跃进路历史街区的形态演变分析
    4.2 跃进路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特征解读
        4.2.1 街区全局整合度分析
        4.2.2 街区局部整合度分析
        4.2.3 街区选择度分析
        4.2.4 街区智能度分析
    4.3 跃进路历史街区整体空间特征分析
        4.3.1 跃进路街区视线整合度分析
        4.3.2 视线深度分析与解读
        4.3.3 街区路网密度分析
    4.4 跃进路历史街区实证调查
        4.4.1 街区街巷空间现状调查
        4.4.2 街区节点空间人员聚集统计与分析
        4.4.3 街区建筑现状及分布
    4.5 跃进路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汇总
    4.6 本章小结
5 跃进路历史街区空间更新改造策略与原则
    5.1 跃进路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改造及验证
        5.1.1 重新梳理街区交通
        5.1.2 重塑核心空间核心
        5.1.3 街区节点空间更新改造
        5.1.4 功能植入激发街区活力
        5.1.5 街区空间视线整合
        5.1.6 空间句法对街区空间优化结果的检验
    5.2 跃进路历史街区更新原则探究
        5.2.1 整体保护开发原则
        5.2.2 有机更新原则
        5.2.3 保护与保护性更新再利用
        5.2.4 尊从历史文脉原则
        5.2.5 动态保护原则
    5.3 跃进路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
        5.3.1 “公众参与”更新模式
        5.3.2 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
        5.3.3 多元化更新模式
    5.4 空间句法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应用探究
        5.4.1 街区空间现状分析与问题排查
        5.4.2 空间潜在价值分析与发掘
        5.4.3 设计方案评选与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基于居民视角的社区型景区街道空间体验研究 ——以鼓浪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研究
        1.3.1 街道空间感知与空间体验
        1.3.2 语义差别法(SD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1.4.1 街道空间研究
        1.4.2 语义差别法相关理论研究
        1.4.3 总结及借鉴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鼓浪屿居民
        2.1.2 鼓浪屿六条典型街道
    2.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2.1 街道空间客观因素的获取
        2.2.2 SD法问卷调研设计
    2.3 研究结果预测
第三章 基于居民视角的鼓浪屿街道空间体验研究
    3.1 调研结果
        3.1.1 实地测量结果及分析
        3.1.2 问卷调研结果
    3.2 调研数据分析
        3.2.1 信度分析
        3.2.2 语义差别量表
    3.3 相关性分析
        3.3.1 居民心理量与街道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3.2 游客心理量与街道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4 居民的理想街道空间——体验差异的临界值分析
        3.4.1 居民对于街道空间形态体验的临界值
        3.4.2 居民对于街道的商业化情况体验的临界值
        3.4.3 居民对于街道的趣味性体验的临界值
        3.4.4 居民的理想街道空间参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居民街道空间体验研究成果的街道空间提升策略
    4.1 利用设计手段调节客观因素指标的方法
        4.1.1 规划与建筑设计层面
        4.1.2 街道层面
    4.2 “停下来”留住居民的记忆场所
    4.3 适老改造以应对社区老龄化
    4.4 6条典型街道的改造提升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创新与主要成果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致谢

(7)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历史文化名城
        2.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1.3 政府行为
        2.1.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政府行为
    2.2 研究理论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政府行为
    3.1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分析
        3.1.1 历史沿革
        3.1.2 自然环境
        3.1.3 人文环境
        3.1.4 特色资源
    3.2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类别
        3.2.1 编制规划
        3.2.2 实施保护
        3.2.3 提升拓展
第4章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4.1.1 编制规划方面存在问题
        4.1.1.1 非遗保护政策出台较迟
        4.1.1.2 规划内容不够全面
        4.1.2 实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4.1.2.1 历史遗存保护行为存在问题
        4.1.2.2 历史遗存所在环境保护行为存在的问题
        4.1.3 提升拓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4.1.3.1 有些改进行为治标不治本
        4.1.3.2 有些改进行为保量不保质
    4.2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保护意识淡薄,保护理念相对滞后
        4.2.2 未建立相应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4.2.3 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第5章 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
        5.1.1 乌镇
        5.1.2 扬州
        5.1.3 西塘
    5.2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
        5.2.1 意大利罗马
        5.2.2 日本京都
    5.3 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启示
第6章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府行为的优化建议
    6.1 编制规划方面
        6.1.1 规划内容要全面合理
        6.1.2 规划定位要客观准确
        6.1.3 规划设计要与时俱进
        6.1.4 规划执行要持续坚持
    6.2 实施保护方面
        6.2.1 改进人才发展机制
        6.2.2 提升保护管理模式
        6.2.3 完善标识指引系统
        6.2.4 优化公共设施建设
    6.3 提升拓展方面
        6.3.1 改进要坚持标本兼治
        6.3.2 改进要坚持保质保量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的城市社会发育 ——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主题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主题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综述
        (二) 有关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综述
        (三) 有关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综述
        (四) 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一) 研究方法
        (二) 个案概况
第一章 改革前奏:思路在哪里
    一、厦门印象
        (一) 区位优势
        (二) 改革的“试验田”
        (三) 厦门人的性格
        (四) 组织传统
        (五) 规划变迁
    二、改革一触即发
        (一) 老厦门遭遇新挑战
        (二) “美丽厦门”的机遇
        (三) 路在何方
    三、契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一) 推动者
        (二) “可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
        (三) 先试先行
    四、小结
第二章 革新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一、政府的困惑:做还是不做
        (一) 一切找政府
        (二) 做得越多,抱怨越多
        (三) 在分化中激化矛盾
    二、转变:轻装上阵
        (一) 权力“瘦身”
        (二) 让市场走向“前台”
        (三) 竞争性政府
    三、重构:各归其位
        (一) 当好“掌舵者”
        (二) 破冰之举
        (三) 议行分设
    四、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小而有力
    一、倒逼式参与
        (一) 格格不入的小区面貌
        (二) 从“你建我看”到“共建共管”
        (三) “要和140号一样好”
    二、发展式参与
        (一) 瓶颈
        (二) 利益博弈
        (三) 软法之治
        (四) 小渔村的蜕变
    三、诉求式参与
        (一) 老街坊想住“新小区”
        (二) 寻找共同利益
        (三) 对症下药
    四、互动式参与
        (一) “明星社区”
        (二) 光环之外
        (三) 纽带
        (四) 回应与回馈
        (五) 互动升级
    五、小结
第四章 把社会再组织起来
    一、再造治理单元
        (一) 从单位到社区
        (二) 自治下沉
        (三) 依巷而治
        (四) 商圈共治
    二、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社会组织
        (一) 政府扶持
        (二) 城市义工在行动
        (三) “班班有个图书角”
        (四) 社区“关爱中心”
    三、社会自主能力的发育
        (一) “共同缔造工作坊”的诞生
        (二) 业主自治
        (三) 三个关键因素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发现
    二、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社会发育的中国路径
    三、思明经验的限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查日记
    附录二:经验总结材料
    附录三:改革方案
    附件四:调研汇报信
致谢

(10)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二、扩散效应研究
        三、扩散模型研究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一、扩散主体研究
        二、扩散环境研究
        三、扩散方式研究
        四、扩散调控研究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第五节 点轴理论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贸易交流理论
        三、市场竞争理论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一、直接投资效应
        二、规模经济效应
        三、长期增长效应
        四、产业集聚效应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泉州市中山路保护整治的理性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更新视角下泉州县后街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D]. 田青竹.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微更新背景下泉州市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 黄厚渝. 华侨大学, 2020(01)
  • [3]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 ——以绵阳市跃进路为例[D]. 杨成栋.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6]基于居民视角的社区型景区街道空间体验研究 ——以鼓浪屿为例[D]. 杨璐. 厦门大学, 2018(02)
  • [7]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万培纯. 华侨大学, 2017(11)
  • [9]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的城市社会发育 ——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案例[D]. 胡雅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10]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泉州市中山路保护与整治的理性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