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流媒体课程制作的强大工具 - RealPresenter

在线流媒体课程制作的强大工具 - RealPresenter

一、网络流媒体课程制作的利器——RealPresenter(论文文献综述)

杜毅[1](2021)在《莫桑比克远程教育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马鸣[2](2020)在《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提升,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媒体产业的爆炸式增长。每次科技的进步都会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新时代背景下赋予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时代内涵,师范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急需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基于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含义,本文探讨了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和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全媒体背景下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有效举措。第一章从全媒体的背景和实际意义出发,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在进行详细分析的同时,试图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获得实质性的效果。第一部分是本文的根基,为论文的后续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了在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殊含义。通过对“有效性”具体含义的理解和把握,阐述了“有效性”和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有效性”对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章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师范院校利用全媒体的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探寻师范院校在全媒体领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并分析了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全媒体这个大背景下得以实现。基于以上三章的分析,在文章的第四章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例如树立新原则;充分利用全媒体构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建设;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创造有利环境;加强监管制定长效保障机制等等。

林文[3](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夏正华[4](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张源源[5](2017)在《表演艺术院团场馆数字节目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创新,社会进步,艺术也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从广播、电视到网络新媒体,媒介对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数字节目,作为艺术机构数字资源挖掘与利用的重要载体,已经融入到表演艺术院团场馆观众拓展、品牌宣传、财务收益等各个方面。本文结合当下时代特征,以数字节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高清歌剧"系列、英国国家剧院NT Live系列等经典案例的研究,系统分析数字节目产生的原因,阐述数字节目制作的人员构成和制作流程,总结其运营模式及传播方式,并通过官方数据分析其相关财务情况。同时,本文将针对数字剧目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关分析,从观众反馈及影响力反馈两个维度对数字节目作出评价。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也认识到数字节目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中国表演艺术院团场馆的数字节目制作与运营提出建议。

慕斌[6](2017)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对外汉语学习模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全球掀起了汉语热,面对近1.5的亿学习者,驻地学校教学这单一的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涨的汉语学习需求。本文通过案例、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形式,研究分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五种:微博、APP、微课、微信、直播学习模式,以及它们的发展、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即可缓解目前日益窘迫的师资问题,又可满足汉语学习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自由选择。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交代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远程教育、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五大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学习模式虽然新颖,但完全符合移动学习、自主学习、非正式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对这五大学习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他们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首先都为汉语的“微”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创造了充足条件。APP应用承载性强,其它各种学习模式均可嫁接融合应用,微博有强大的社交媒体功能,话题群组协同学习;直播尤其是移动直播将学习场景真实生话化,微课设计是“注意力10分钟”学习的典型代表,微信的第三方应用将课堂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场景无缝链接。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了教学体系变革、教学产品变革、商业盈利模式、市场策略四个思考问题及相应建议。第五部分针对本文的不足与创新进行了总结。

包亚男,丛欢,邹宇,宋娟,王玉春,王晓丽[7](2017)在《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医学专业中,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传统的药理学教学采用单一的LBL模式,即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教学质量不如人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受到广泛认可和推崇。微课程建设是对学科建设的重要补充,既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可以增加课程内涵,对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笔者学院试图以微课教学为抓手,推进药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与水平,为学生后继的医学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李嵩阳[8](2016)在《微课促进农村中学教育模式改变的研究》文中指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痼疾,农村中学教育落后的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其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改变农村中学的教育模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推进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在众多新兴信息技术手段中,微课以自身“短、小、精、悍”的特性,以及便捷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改变农村中学教育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本文主要以文献研究法、项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辨析微课的定义、总结微课的理论依据,厘清微课的基本特征、阐述微课的三大应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村中学教育模式的严峻现实,并以“河北某中学微课培训研修项目”的研究为例,总结微课促进农村中学教育模式改变的策略。最后,指出微课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MOOC相结合。本文结论,微课改变农村中学教育模式具备拓展前景,但在尝试改变的过程中,重点应在于微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应贴近农村中学教学实际。微课改变农村中学教育的落脚点必须跳脱出唯技术论,将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师的“两个评价”,即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上。在未来,微课可以走使用微课的视频制作模式加MOOC的传播渠道和用户群相结合的道路。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利用微课改变农村中学行政管理和教学模式的策略这两方面入手,以提高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和应用水平为切入点,打破旧有教育模式的束缚,利用微课改变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和社会认可度,达到改变农村中学教育模式的目的。本论文共有六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辨析微课的定义,总结微课的理论依据,厘清微课的基本特征,阐述微课的三大应用模式第三章阐述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第四章以“某中学微课培训研究项目”为例,阐述基于微课的农村中学教师培训项目实践第五章总结微课的改变农村中学教育模式的策略第六章本文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王春梅[9](2014)在《基于美育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其实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育因素,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忽视了美育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美育理论的发展,重点阐述了国内高中教育中美育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基于美育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设想。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结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美育的角度来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对美育以及教学模式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后,重点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美育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由此,本文提出了要建立美育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阐述美育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建立这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根据美育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四个方面的表现,从学习环境的布置,教学目标的设置、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实现的条件、教学的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因素:学生、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通过学习环境美,目标导向美,挖掘内容美,方法手段美,评价机制美和教师自身美这六个部分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通过三个基于美育理论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的阐述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对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后通过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基于美育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都有所提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更好的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单淮峰[10](2012)在《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课程改革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话题,是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关键。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颇多,没有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本论文就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师进行深入的调研,广泛听取了行业和企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提炼出该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课程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按照“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思路,期望构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绪言,阐明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强调了当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没有满足社会需要,专业建设没有考虑企业要求,课程设置没有对接岗位技能等问题。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核心技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职业教育课程的三种体系(三段式课程体系、工作导向课程体系和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及演变进行了简要述评。第三部分讨论了核心技能的理论和价值。界定了“核心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详细描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技能提取的方法与过程。第四部分着手构建基于核心技能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由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四大块构成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并分析了其构成的合理性。第五部分是关于基于核心技能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方案顺利实施的保障问题,论文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专业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二、网络流媒体课程制作的利器——RealPresent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流媒体课程制作的利器——RealPresenter(论文提纲范文)

(2)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媒体及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概述
    一、全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一)全媒体概述
        (二)全媒体时代
    二、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殊性
        (一)师范院校发展概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含义
        (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殊含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一)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于教育目实现的意义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全媒体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的机遇
        (一)全媒体重建了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平台
        (二)全媒体丰富了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
        (三)全媒体改变了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
        (四)全媒体增强了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全媒体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出的挑战
        (一)办学条件受到挑战
        (二)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受到挑战
        (三)教师的教育能力受到挑战
        (四)学生知识的辨别与接受能力受到挑战
        (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挑战
    三、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提升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举措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四个原则
    二、努力提升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
        (一)搭建线上优质平台
        (二)加强第一课堂教学
        (三)提升第二课堂建设
        (四)创办教学改革试点
    三、全面加强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保障体系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师范办学中的指导地位
        (二)加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
        (三)营造师范院校特色校园环境
        (四)共享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
        (五)健全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六)构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一、审美主体身份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二、审美主体感知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三、审美主体自由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一、文字圈
        二、图文圈
        三、音视频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一)微众共同体
        (二)审美经济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一)机器视觉
        (二)审美迷狂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表演艺术院团场馆数字节目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核心问题及相关概念
    四、章节安排
第一章 国内外数字节目发展现状
    第一节 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数字节目发展过程及现状
        一、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数字节目发展过程
        二、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数字节目发展现状
    第二节 英国国家剧院数字节目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一、英国国家剧院数字节目发展历程
        二、英国国家剧院数字节目发展现状
    第三节 其他数字节目发展情况
        一、交响乐类数字节目
        二、戏剧类数字节目
        三、舞蹈类数字节目
    第四节 中国数字节目发展情况
        一、数字节目制作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数字节目运营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数字节目的成因、制作及运营
    第一节 数字节目的成因
        一、制作数字节目的外部环境
        二、制作数字节目的内部动机
    第二节 数字节目的制作
        一、数字节目制作的核心人员组成
        二、数字节目的制作流程
    第三节 数字节目的运营
        一、数字节目的运营平台
        二、数字节目的定价
    第四节 财务运营
        一、数字节目的成本
        二、数字节目的收入
        三、数字节目的盈利情况
第三章 数字节目的影响
    第一节 观众观感
        一、调研背景
        二、调研目标、对象、方法及主要内容
        三、调查结果
        四、调查小结
    第二节 社会影响力
        一、观众数量
        二、播放影院数量
        三、教育及当地影响力
第四章 数字节目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数字节目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节目自身的不足
        二、数字节目的定位问题
        三、数字节目受到的舆论质疑
    第二节 数字节目的机遇
        一、数字节目的新定位
        二、明确数字节目的职能
结论
    一、一般性结论
    二、中国数字节目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对外汉语学习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远程教育
        2. 互联网教学
        3. 移动学习
    (三) 研究方法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汉语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移动学习理论
    (三) 自主学习理论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汉语学习模式分析
    (一) 社交媒体微博
        1. 微博概述及升级功能简介
        2. 微博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
        3. 微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概况
        4. 微博在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二) 手机软件APP软件模式
        1. 翻译工具pleco
        2. 拼音学习pinyin
        3. 汉字学习Skritter
        4. 词汇学习ChineseSkill
        5. 综合技能课iChinese、Chinesechat、Chinesepod
        6. 社交APP ChineseCorner
        7. 真实生活场景拍摄APP一呀汉语
    (三) 社交软件微信
        1. 微信的兴起
        2. 微信在教育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3. 微信相较于微博、QQ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4. 微信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应用案例展示
    (四) 微课模式
        1. 微课发展背景
        2. 微课概念及组成
        3. 微课的主要特点
        4. 微课的理论依据
        5. 微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6. 对外汉语微课现状
        7. 微课的意义
    (五) 移动互联网直播模式
        1. 直播的发展历程
        2. 教育自播平台内容分类
        3. 直播在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4. 移动自播课的发布实现方式
        5. 对直播教育模式的思考
    (六) 移动互联网学习模式小结
四、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模式的思考
    (一) 转变传统对外汉语教学理念
        1. 转变传统教学体系
        2. 转变传统教学产品
    (二) 实现对外汉语教育产业化
        1. 清晰的商业模式
        2. 精准的市场策略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2 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意义
3 促进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路径
    3.1 制作优质的药理学微课程
    3.2 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素养
4 结语

(8)微课促进农村中学教育模式改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项目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2 微课应用概述
    2.1 微课的概念
    2.2 微课的理论依据
        2.2.1 学习理论
        2.2.2 教学理论
    2.3 微课的特征
        2.3.1 视频化
        2.3.2 微型化
        2.3.3 聚焦化
        2.3.4 情境化
        2.3.5 可拓展化
        2.3.6 网络化
    2.4 微课的应用模式分析
        2.4.1 基于传统课堂的微课应用模式
        2.4.2 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应用模式
        2.4.3 基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微课应用模式
3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
    3.1 农村中学的教育模式概念界定
        3.1.1 本文农村中学概念界定
        3.1.2 本文农村中学教育模式概念界定
    3.2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分析
        3.2.1 软硬件设施差
        3.2.2 学校管理僵化
        3.2.3 师资流失,教师专业发展滞后
        3.2.4 教育质量差
        3.2.5 教师的工作回报、社会承认度、个人成就感低
4 基于微课的农村中学教师培训项目实践
    4.1 项目背景
    4.2 项目目标
    4.3 项目规划与实施
    4.4 项目评价(调查结果)
        4.4.1 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基本情况
        4.4.2 调查结果
5 基于微课的改变农村中学教育模式的策略
    5.1 改变学校管理的策略
        5.1.1 设置专门的微课研发组
        5.1.2 创新奖励机制
        5.1.3 改变学校移动设备管理方式
    5.2 改变学校教学的策略
        5.2.1 改变课堂讲授模式
        5.2.2 着力开发校本微课程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微课改变农村中学教育模式具备拓展前景
    6.2 微课改变农村中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实际应用
        6.2.1 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应贴近农村中学教学实际
        6.2.2 微课改变农村中学教育的落脚点
    6.3 微课未来发展展望——微课与MOOC联合
    6.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美育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美育理论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2.1 概念界定
        2.1.1 美育
        2.1.2 教学模式
    2.2 现代教育理论与美育教育
        2.2.1 课题的理论基础
        2.2.2 课题的心理学相关理论
        2.2.3 现代美育理论
        2.2.4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2.2.5 多元智能理论
    2.3 美育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2.3.1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2 审美教育的特点
        2.3.3 审美教育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 美育理论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3.1 美育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3.1.1 营造美的环境
        3.1.2 选取美的素材
        3.1.3 运用美的语言
        3.1.4 鼓励美的创作
    3.2 美育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3.2.1 学习环境美
        3.2.2 目标导向美
        3.2.3 方法手段美
        3.2.4 挖掘内容美
        3.2.5 教学评价机制
        3.2.6 教师自身美
第四章 基于美育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4.1 Photoshop 中的美育实践
        4.1.1 设计理念阐述
        4.1.2 课堂教学设计
    4.2 理论课中的美育教学实践
        4.2.1 设计理念阐述
        4.2.2 课堂教学设计
    4.3 人文美育的教学实践
        4.3.1 设计理念阐述
        4.3.2 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才培养没有满足社会需要
        1.1.2 专业建设没有考虑企业要求
        1.1.3 课程设置没有对接岗位技能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核心技能的研究综述
    2.2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综述
        2.2.1 传统三段式的课程体系
        2.2.2 提倡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
        2.2.3 围绕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3 核心技能的理论和价值
    3.1 核心技能日益重要的背景
    3.2 核心技能的概念和价值
        3.2.1 核心技能的概念
        3.2.2 核心技能的价值
    3.3 专业核心技能的概念
    3.4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技能的提取
        3.4.1 确定职业岗位
        3.4.2 分析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
        3.4.3 提取专业核心技能
        3.4.4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关系
4 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4.1 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4.1.1 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
        4.1.2 专业核心课程的目标
    4.2 重建课程结构
        4.2.1 课程的结构关系
        4.2.2 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4.2.3 教学计划安排表
    4.3 开发教学项目
        4.3.1 项目教学法与教学项目
        4.3.2 专业核心技能与教学项目
        4.3.3 专业核心课程与教学项目
5 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
    5.1 师资条件的保障
        5.1.1 教研组配备
        5.1.2 专业师资配备
    5.2 实训设备的保障
        5.2.1 校内专业教学设施设备配置
        5.2.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5.2.3 实训设施设备配置
    5.3 教材编写的保障
    5.4 课程资源的保障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内容
    附录一:《浙江省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鉴定意见
    附录二:《浙江省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致谢

四、网络流媒体课程制作的利器——RealPresenter(论文参考文献)

  • [1]莫桑比克远程教育网项目可行性研究[D]. 杜毅.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全媒体时代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马鸣.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3]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5]表演艺术院团场馆数字节目资源开发研究[D]. 张源源.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6]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对外汉语学习模式探究[D]. 慕斌.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7]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包亚男,丛欢,邹宇,宋娟,王玉春,王晓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7(04)
  • [8]微课促进农村中学教育模式改变的研究[D]. 李嵩阳.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9]基于美育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 王春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10]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单淮峰. 杭州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在线流媒体课程制作的强大工具 - RealPresenter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