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谷物价格飙升可能推高肉类价格

欧盟谷物价格飙升可能推高肉类价格

一、欧盟 谷物价格飙升可能推动肉价上涨(论文文献综述)

柯善淦[1](2019)在《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人口众多,虽然粮食产量连续增长,但中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需求和供给双重挑战。产业结构、饮食结构的调整产生更高的粮食需求。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社会资源撤离农业,农田流失,农业人口脱离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质量下降,中国粮食持续稳定供给面临巨大风险。在国内耕地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增加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海外农业资源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化推进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海外耕地投资的大潮。中国是较早利用海外耕地投资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之一。海外耕地投资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即是否有助于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成为本文关注的核心内容。文章首先分析海外耕地投资源起、驱动力、投资规模、分布区域的概况,并结合海外耕地投资主要研究机构和学者的观点,对海外耕地投资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当前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评价。综合最新国际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的粮食安全概念进行拓展,在数量基础上更加注重粮食安全在质量、稳定性和利用量层面的内涵,并构建新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影响中国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研究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筛选了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成灾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折纯量、农药施用量、粮食生产劳动力人数、有效灌溉面积等可能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经过严格的回归分析和剔除后得出结论:目前影响我国国内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成灾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其他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量影响并不显着。第二、大规模的海外耕地投资已经对粮食进口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05年以来,投资国的粮食进口量显着增加,大规模海外耕地投资对粮食进口的净效应分别是小麦2.6%,玉米2.8%,大豆2.5%,水稻7.3%。其次,大规模海外耕地投资对粮食进口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发生了变化。尽管2005年以来,海外耕地投资对投资国粮食进口的净效应不断增强,但2005-2011年,2012-2014年和2015-2017年三个阶段净效应差异正逐渐变小,这表明海外耕地投资可能有其周期性,受全球粮食供需的影响可能性较大。与小麦,玉米和大豆相比,水稻有较高的影响系数,这意味着海外耕地投资更容易对水稻进口产生影响。第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国内价格,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与其对应的国际粮食价格存在显着的联动效应。更进一步,这种联动效应存在价格上涨和下跌的非对称性。其中,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的国内价格应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具有更灵敏的反应。与此同时,海外耕地投资引致的全球粮食供给增加和投资国的粮食进口增加,对此种联动效应具有显着的缓冲作用。从研究中得出的重要启示包括:(1)国际粮食市场对中国国内粮食市场的显着影响揭示出,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紧密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动态,掌握国际粮食市场运行规律。(2)中国亟待形成完善的海外耕地投资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海外耕地投资经验来看,经济管理部门一般非常重视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特别是日本、韩国这种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的国家,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善、切实可行的海外耕地投资保障制度。(3)借鉴国外海外耕地投资经验,当务之急是形成完善的海外保障或保险制度。海外投资保障制度是指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险,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承保的政治风险发生,致投资者遭受损失,则由国内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的制度。它是国际投资保护的重要法制之一。

周杰灵[2](2019)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文中研究指明一百年来,美国生猪养殖粪污的治理观念、制度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念上,从将生猪粪污当作废弃物到将其视为资产,经历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转变;制度上,从粪肥还田到综合养分管理,经历了种养结合到种养分离,再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综合养分管理的制度转换;治理方式上,从小规模生猪牧养粪肥治理方式到大规模粪污泻湖系统,再到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经历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平行、相互冲突、以及协调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生猪养殖方式的不同,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10-1958年间的小规模家庭农场养殖时期;1959-1971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萌芽时期;1972-1998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快速发展时期;1999-2010年间的农工商垂直一体化养殖发展时期。20世纪初,受到资源保护及荒野保护运动的影响,美国人开始从原来那种建立在以“征服自然”为价值导向,以疯狂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为表现形式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中转向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并试图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崭新关系模式。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在美国生猪牧养阶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生猪养殖和作物生长都依靠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作物——土地——猪粪尿之间形成密闭的养分循环,能有效防止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战争打破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猪养殖方式和粪污治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二战之后的二十多年间,美国军工行业开始大批转向民用,农业领域产生新的分工,农业生产全面进入机械化和化学化阶段。原本在战争期间应用哈伯-博施的大批量工业合成氮素方法制造炸药的化工厂纷纷转向生产农用化肥;同时,二战期间被实验证明可以促进农业增产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开始被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化肥的大量使用割裂了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通过动物粪便还田形成的传统养分循环链条,猪粪被完全当做一种废弃物进行处理。农户处理生猪养殖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根据《妨害法》由具有物产保护权的农户自行解决,政府很少干涉,监管上几乎是空白。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新的生猪清粪方式也开始出现。1951年,挪威首次发明使用了漏缝地板技术来取代人工清粪。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这种大量节省劳动力的清粪方式被介绍到美国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生猪养殖业。漏缝地板技术的出现对于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来说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为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9-1971年间,大规模养殖粪污清粪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养殖设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集约化养猪开始萌芽。然而,清粪方式改变后的储粪池管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储粪池随着猪舍建设的扩大而扩大,成为了猪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种替代传统储粪池的泻湖储粪系统开始得到开发和应用。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发展,美国养殖污染问题开始显现,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其以往的价值观念。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从生物学的角度,用自然选择理论阐述农业过度使用化学产品而人为创造“超级昆虫”和“超级细菌”的恶果,批判了“人类中心论”的自大观点——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而不惜与万物竞争,甚至破坏生态系统,成为现代环保运动诞生的导火索。环保运动的推进唤醒了一些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人们更多地提倡与万物协调共生的理念而不是通过诸如消灭不利于人类的物种等利己行为来获得短视的利益。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索经济制度的新思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和鲍尔丁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环保制度建设的新观念。科斯通过运用“社会成本”这一概念,考虑了受害人和加害人的主客观因素,用控制社会总成本最小化的分析方法来确定环境污染中的责任比重,希望通过最缜密的制度设计来使得稀缺的自然资源流动到能够最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人手中。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每年从工厂、城市居民、和畜禽养殖场排出的大量污水造成河流湖泊的严重污染。1972年美国颁布《清洁水法》,首次在全国层面将养殖粪污作为监管的对象。由于当时大部分污水来自于工厂和城市居民的污水排放,美国政府便将工厂、城市居民的污水连同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按照点源污染进行政策规范和治理。20世纪80年代,尽管美国废水排污点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水体的质量并未发生重大改善,非点源污染代替了点源污染成为美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982-1997年间,美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农场中只有25%左右的饲料养分转化为动物产品,另外约75%的饲料养分存在于生猪粪污中。这些粪肥被施用在养殖场内部有限的农田后,大约有51%的氮素养分和64%的磷素养分超出其农田需用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差,环境不公现象开始显现,成为环境正义运动关注的焦点。为应对养殖污染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1999年美国农业部和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统一国家战略,并推出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CNMP),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将粪污作为养分还田的管理对象,以减少养殖粪污通过农田径流和氨挥发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的推行将粪污养分管理从养殖业延伸到了种植业,将种植土地的粪肥施用养分管理也纳入了综合养分管理的范围。在美国农业部的督导下,化肥行业率先引入一种全球通用,具有科学开创意义的4R养分管理制度。这种养分管理制度将化肥养分管理又延伸到了粪肥管理领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禀赋来不断完善各层面养分管理水平,促使农户采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最佳肥料管理实践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初,原来在美国东南部地区被广泛应用的泻湖或露天厌氧化粪池(泻湖)系统,因产生氨气排放、臭味、病原体传播、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与健康问题而广遭诟病。2000年7月,在环境正义运动的影响下,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与北卡罗来纳州政府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同意开发和使用新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来改变原有的储粪系统,集约化养猪环境优先技术(EST)应运而生。环境优先技术是在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环境优先为原则的技术系统。它由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养猪实验基地负责开发并被州政府指定为用来淘汰露天厌氧化粪池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系统。而环境优先或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环境利益为优先,使主体对环境的保护行为优先于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行为。”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百年变迁中,资源禀赋与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都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国及养殖粪污最多的国家,中国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从观念、制度和技术上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满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道路。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最主要是在观念上要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即在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时,坚持以环境利益为先的原则;在制度上要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即将养殖业与种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政策规范;在技术上要倡导环境优先技术,实现绿色养殖的目标。

白华艳[3](2018)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猪肉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品,也是中国畜牧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居民必需品,不仅涉及到近5000万生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还直接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平稳运行。然而,在生猪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猪肉价格呈现巨大的波动性,“猪贱伤农”和“肉贵伤市”的现象交替发生,使得整个生猪产业链陷入剧烈变化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而且影响到中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因此,深入探讨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对于稳定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保障猪肉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确保生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以对生猪产业链和价格波动的深刻把握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供给、需求子系统探明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关键环节。随后进一步从各环节的关键因素出发,重点研究猪肉价格产业链纵向传递机制,以及市场信息、国际因素等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发展中国生猪产业,抑制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基本特征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波动仍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猪肉价格的内涵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更为频繁且波动幅度加大;另一方面,猪肉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羊肉、牛肉等同类产品,也远大于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猪肉价格波动频率和幅度。另外,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猪肉价格季节性涨跌幅度更为明显,而且波动周期长度要大于美国猪肉价格周期。(2)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中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动态影响系统,探究了育种、养殖、屠宰和销售环节之间关键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研究表明,能繁母猪规模、投入品价格、屠宰供给量和国际因素都会导致猪肉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衡,进而造成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另外,系统构建之后,通过对政府储备参数的仿真模拟,发现国家储备肉政策由于其数量、次数和范围都非常有限,对猪肉需求和价格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3)在前文内容基础上,通过运用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内在逻辑。首先考察了育种环节能繁母猪规模和能繁母猪补贴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发现,能繁母猪规模与生猪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即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对滞后10期的生猪价存在显着的负向关系,当期生猪价格对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存在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尽管鼓励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但对于生猪养殖户在养殖技术、养殖技能的实质性提高不存在激励效应。(4)从成本传导路径出发,深入剖析养殖环节饲料原料价格、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之间逐级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生猪养殖环节价格系统中各种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且时滞关系。在长期关系中,玉米对生猪价格的作用最强,豆粕价格作用最弱;在短期内,滞后一期的生猪价格对当期生猪价格影响最强,玉米价格次之。(5)运用非对称价格传导理论探究了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环节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探讨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的价格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屠宰环节割裂市场产生的不对称传导加剧了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市场信息使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大于使屠宰价格下跌“负向信息”的影响,且“正向信息”对于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明显放大效应。(6)分析了中国猪肉进出口贸易及其主要构成的变化情况,并考察了中国猪肉价格与国际猪肉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猪肉进口量从2009年起快速增长以后,中国猪肉市场对国际猪肉市场的影响力在持续扩大。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较弱,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快速增强。(7)最后对中国与美国生猪产业链养殖状况、价格波动特征、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期货市场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认为,美国生猪产业链生产高度规模化、组织化减少了生猪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期货交易又有效熨平了生猪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因此,中国应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和生产环节集中度高的猪肉市场,确保猪肉市场零售价格和销售收益的稳定性,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内猪肉期货市场。

刘伟[4](2018)在《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文中认为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且特别提出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的重要思想。2015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将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推向新的战略高度。而2014年俄罗斯在经历了乌克兰危机、欧美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各项经济指标急剧下滑,迄今为止欧美经济制裁尚未取消。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推进的顺利与否关乎着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态势,俄罗斯又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加强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一国经济安全对他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实施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2)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及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和趋势预判;(3)中国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共涵盖六章,各部分内容布局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分别从国家经济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与特色。第三章,概述了国家经济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将国家经济安全涵义拓展至“防御型”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和“进攻型”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国经济安全对他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推进的影响”抑或“他国经济安全对本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推进的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下文皆在此框架下逐一展开剖析。第四章,阐述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及维度,核心目标及保障措施。为后续分析及前景预判提供了指导思想。第五章,运用CRM模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分别对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和趋势预测。针对风险评估,首先确定了模型的选择依据;其次,分析了风险评估模型的选择优势;再次,分别从经济结构、货币、主权债务、银行、政治五大领域构建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指标体系;最后,进行了实证剖析。趋势预测亦是从上述五大领域分别进行剖析。得出的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值为第六章的Stata回归提供了解释变量。其结论为:单一的经济结构致使俄罗斯经济极易受到外部不安全因素(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其货币安全、主权债务安全、银行业安全除了自身系统的不健全外,均掣肘于经济结构单一所致的经济增长乏力。而畸形的经济结构为欧美经济制裁埋下了“定时炸弹”,欧美经济制裁更使俄罗斯的经济“每况愈下”,恶劣的经济基础和劳动力储备枯竭决定了未来5年内其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第六章,分别从中俄经贸合作、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及中美亚太地区博弈五个方面分析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其中,前四节运用大量的数据及Stata回归模型进行剖析,最后一节采用有限多轮动态博弈模型构建了强国经济安全态势下一超双强数学博弈模型,并通过两个案例即“1998年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1998年科索沃危机”和“2014年乌克兰危机+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进行验证剖析。其结论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是确保欧亚空间的稳定与发展的首要机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至关重要。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对中俄、中国与中亚五国、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及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均有负影响,但俄罗斯经济安全形势的恶化使得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项目给予了妥协和支持,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项目合作,故当前是中国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期。但若俄罗斯国力一旦恢复元气,因担心中国对其传统势力范围影响力的扩大,势必会增加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的难度。故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必须拿捏有度,否则于我不利。最后,总结相关结论并提出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应对策略。

高道明[5](2018)在《经济增长视角下的粮食进口贸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进口贸易是一个在政治上非常敏感的议题,其产生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核心的因素。经济发展既会改变一国粮食需求数量和结构,也会改变其国内供给能力,因而对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具有复杂性。探明经济发展对粮食进口贸易影响的一般规律对于制定正确的粮食贸易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进口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国不断深化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努力。实施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和对外粮食援助正是这一努力的重要体现,它们也是影响粮食贸易的重要制度性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揭示世界粮食进口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粮食进口的演变路径;探明稳定世界粮食市场的思路;剖析中国粮食进口市场格局的特征及趋势;最后厘清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和对外粮食援助与粮食贸易关系并明确优化策略。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六个方面:(1)利用大量跨国历史数据检验了粮食进口贸易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粮食进口的影响具有“倒N型”曲线规律,即粮食进口在经济发展早期趋于下降,随后随经济增长而攀升,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再次降低;耕地越丰裕的国家越早跨越转折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库存水平也有助于降低粮食进口。(2)基于国际经验视角探讨了中国粮食进口的演变路径。经济发展是影响中国粮食进口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已进入“倒N型”曲线的上行区间,未来一段时间里粮食进口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持续攀升。不过,由于粮食需求具有趋于饱和的长期趋势,而粮食增产则可通过持久的技术进步实现。只要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粮食进口依赖状况必然会得到改善。(3)剖析了世界粮食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结果表明,石油价格波动对粮价稳定性具有负向影响,库存水平对粮价稳定性具有正向影响。由于石油价格向粮价传导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影响生物能源需求,建立生物能源发展的多边约束机制十分必要。库存水平增加有助于平抑粮价波动,国际社会应共同致力于构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粮食储备体系。(4)实证测算了中国粮食进口需求的支出和价格弹性。基于区分来源的AIDS模型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主要进口国从扩张的中国粮食进口需求中受益不同,其中小麦和稻米进口市场份额呈现出向第一大来源国(分别是澳大利亚和越南)集中的趋势。(5)实施境外农业资源开发有助于稳定粮食进口,开展援助并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是中国加快推进境外农业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开展境外农业资源开发能增强东道国粮食自给能力,改善世界粮食供给形势,也能提高母国海外粮源供给的自主性和稳定性。对东道国进行援助有助于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合理的监督机制有助于解决东道国利益诉求和避免冲突。(6)粮食援助存在干扰粮食贸易秩序的风险,构建有效的需求评估和监督机制能避免中国粮援产生此类风险。不针对饥饿国家和群体的粮援会抑制贸易和生产。WTO尚未能制定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粮援纪律,但中国应在WTO框架下建立粮援需求评估和监督机制,最小化粮援对贸易的不利影响,同时确保余粮资源真正在缓解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中发挥作用。

杨晓东[6](2018)在《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由于政治体制束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欠发达,商品经济落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际物资交换很少,各国粮食问题基本处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随着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分工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大的跨越,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增多,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经济逐渐发展成一个互融互通、相互依存渗透的全球经济体系。基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科技水平的差异,世界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平衡粮食需求、调节粮食结构,推动了世界粮食市场的形成和粮食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各国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密切了各国经济往来和国际分工协作,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随着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世界粮食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平衡世界粮食供需、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中国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需求大国。长久以来,在世界粮食贸易市场中,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借助世界粮食市场调剂粮食余缺是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粮食贸易与中国粮食安全联系更趋紧密,这不仅体现在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方面,更多反映的是深层次的贸易体制、价格传导、贸易政策、贸易格局等方面的紧密关联,因此,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和演进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期,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经济增速陷入低谷,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体制和秩序在力量消长中博弈和调整。为应对和走出经济危机,主要经济体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对国际资本流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均产生巨大影响。全球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爆发,国际市场粮价暴涨,各国纷纷采取了“限出奖入”的保护主义措施,强化对粮食资源的控制,更加激化了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以粮食危机为分水岭,在世界政经格局的调整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动下,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重新审视和调整粮食贸易政策,争取更加有利的粮食贸易规则,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出现新的变化。研究探讨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粮食安全对于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中国来讲意义非同寻常。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在粮食问题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用事实回击了《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散布“中国粮食威胁论”的莱斯特·布郎先生一记响亮的耳光,“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不仅生活得很好,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无法回避的是为保障粮食安全付出沉重代价,资源透支、生态恶化、地力退化、食品安全等问题亟待扭转。而且还存在体制积弊严重、生产效率低下、消费升级压力、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竞争力差、财政不堪重负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明确了市场化改革方向,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总要求。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也处在深刻调整变化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站在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的粮食安全离不开世界,世界粮食贸易深刻影响着中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诸多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我们只有认清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发展脉络和特征趋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有的放矢,才能提升粮食产业世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推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历程的总结、回顾、梳理,以粮食危机这一关系世界政经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分水岭,从贸易供需、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政策、贸易格局六个方面,深入研究分析了20072008年粮食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变化、特征和趋势,论证了其内涵,主要包括粮食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交织并存、粮食贸易日益成为维系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世界粮食贸易进出口地区日益两极化、美国粮食贸易霸权成为维系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通过对粮食安全的属性和基本内涵的分析,提出了衡量中国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产业安全的四个维度,概述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基于世界经济、世界贸易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论证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途径和机制。并采用系统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就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简要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和措施。总的来看,粮食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从数量安全维度,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带来积极影响,成为中国粮食总量平衡的重要渠道和保障,与此同时其负面影响日渐明显,表现在中国粮食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特别是大豆进口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以及价差驱动下的玉米、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导致近年来出现“洋粮入市、国粮入库”局面,造成国产粮无效供给增加。从质量安全维度,世界转基因大豆以成本低、价格低的明显优势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基本替代了传统大豆压榨市场,随之传统大豆因种植面积萎缩与其他作物轮作减少,使土壤氮素下降,造成粮食生产环境问题显现;而可能对人体带来损害的转基因粮食大量进口,造成粮食品质风险加剧,以及对进口大豆的高度依赖造成粮食营养价值下降,这些都危及到粮食质量安全;从结构安全维度,国外廉价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冲击引发了国内粮食种植结构的失衡,进口粮打压下导致“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的粮食消费失衡问题,以及国产玉米、稻谷市场消化失灵下大量进入国家储备造成的库存结构失衡问题;从产业安全维度,在粮食贸易快速增长、进口谷物价格冲击、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贸易定价权缺失、跨国粮食巨头垄断经营、粮食贸易格局强者恒强、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粮食贸易秩序不公平体制犹存的情形下,我国粮食产业的生存环境、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和控制力都面临极大挑战,总体上已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主要影响品种是大豆,大豆产业由于高度依赖进口已处于“很不安全”状态;而谷物产业“基本安全”,基本符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但是安全分值也已不断接近“不安全”状态,形势不容乐观。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是绪论部分,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在综合梳理目前针对世界粮食贸易、中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文献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总体概况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是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及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内涵部分,主要包括简述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分析粮食危机的爆发及成因,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发展阶段在贸易总量、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秩序、贸易格局六个方面的特征和内涵。第3章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衡量维度和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分析论述了粮食的公共属性和基本内涵,提出了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衡量粮食安全的维度,概述了中国粮食安全四个方面的基本状况。第4章是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部分,深入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从贸易总量(供需)、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政策、贸易格局六个方面分别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原理、路径和机制。第5章是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部分,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维度,全面分析了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第6章是建议及措施部分,从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诸多方面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措施。希望能以此对中国有效应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新挑战,对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供参考的顶层设计措施。

高群[7](2016)在《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迅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对蔬菜产业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调控或监管。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压力与大众舆论,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蔬菜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那么,针对蔬菜产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真的对稳定菜价有影响吗?若存在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导向作用与持续时间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为确保蔬菜产业良性运营,政府调控是否有必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新形势下,修缮国内蔬菜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有哪些?这些,均是现有的文献研究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展开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及评价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发展概况(1)系统梳理与评价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主要内容。按照产业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产业链所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两个视角,从调控政策实施背景、演变历程、相关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同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定性评价。(2)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影响因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将其总结为八大阶段,依次为:菜品自由购销阶段、国家统一制定菜品价格、调整不合理菜价体系、放开菜价管制权限、蔬菜类产品连续增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升蔬菜类产品质量新阶段及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阶段。与此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维度解析了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因素。(3)展开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评述与借鉴。从蔬菜产业基本情况、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政策概览、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家蔬菜产业先进调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评价这些国家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并与中国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归纳出对国内蔬菜产业良性运营具有借鉴性意义的重要启示。二、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效果(1)基于事件分析法展开国内月度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借鉴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经典的事件分析法,通过与目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分门别类的展开产业历次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作用效果的评估,用并不直接受到蔬菜产业政策影响的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作对比研究,重点考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价格影响机制的正负导向作用及持续时间,并按类别的不同对历次调控政策干预措施的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按照其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不同,对蔬菜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与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四个月左右的正向提价作用;与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三个月左右较低程度的正向提价作用;与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作用程度太低尚不足以将菜价拉至正常水平。(2)基于差分模型展开年度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利用差分模型,测算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与假设未启动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菜价模拟值之间的差额,将差额绝对值较大的年份纳入案例库。从政策背景、政策效果、政策解读等维度展开分析,综合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区间内,国内蔬菜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对菜价的正负导向不尽相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产业调控政策并没有对稳定蔬菜类产品价格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2000年以来国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干预较之以往也明显增多,干扰了市场机制在蔬菜类产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还是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21世纪以来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虽然,政府在引导蔬菜市场改革、维护生产者福利及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确承担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直接的政策干预手段对蔬菜类产品价格的维稳能力有限。三、提出完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建议(1)建议变革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贯彻“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功效”、“政府宏观调控不能退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立足国内和学习国外相结合,建议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强化政府在蔬菜产业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环节的功能;二是毫不放松国内蔬菜类产品生产,缓解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三是综合供需双重因素,科学构建蔬菜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四是要增强居民蔬菜消费意识及维稳蔬菜类产品价格,加强政策创新。(2)建议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现行政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转变,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并从内涵界定、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三个维度解读了当前主流的两大市场化调控举措一调控目录制度和蔬菜价格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借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给出了一种新的评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效果的方法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意。为科学解析21世纪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引入了金融学、社会学领域中运用较广的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未来蔬菜产业良性运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2)构建了涵盖蔬菜全产业链的政策发展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侧重于对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品种进行效果评估的逻辑,试图构建涵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调控发展过程与政策效果的完整逻辑体系。

王锐,王新华[8](2015)在《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出口格局的变化、走向及战略思考》文中指出2003年至今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在产量"十一"连增的同时我国粮食贸易格局也有了新变化,主要表现为:粮食贸易总体已稳居净进口地位,并且规模和逆差呈增长趋势;传统净出口品种已转为净进口,四大粮食品种已全部净进口;粮食进口在粮食价格飙升以及粮食贸易保护主义中"逆市增长";大豆外贸依存度很高,但谷物进口的增加还未改变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未来我国粮食供求受资源约束仍将趋紧,进口仍将增加,国际市场影响和风险将加大。我国仍应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主要自给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机制,粮食贸易以缓解资源压力和空间置换为主,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走出去,扩大双边合作。

王锐,刘春雨[9](2015)在《危机后的国际粮食贸易政策:保护主义的有限回归与根源》文中研究表明粮食危机爆发后,面对三轮粮食价格飙升,主要粮食进口国以及粮食出口国都调整了贸易政策,都是加强以"奖入限出"和市场隔离为特征的贸易保护,通过降低进口关税、限制出口、削减消费税、增加食品补贴、实行价格限制等措施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抑制国内粮价上涨。但是在粮食危机的反思中,这种保护趋于理性和克制。国际粮食市场的保护主义回归主要根源在于短期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成本较低以及国家主权的超越性。在进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为规避粮食安全风险,我国须发展国内生产,完善价格预警系统,分散进口来源地,加强双边及区域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运用多边贸易规则争取发展空间。

苏瑞娜[10](2014)在《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兼论市场中的权力与全球粮食安全》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粮价全面上涨与剧烈波动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着许多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要问题。以往大多数研究偏向于从市场供求平衡的角度来分析粮食价格波动,这类研究将市场视为一个自发调节的独立系统,在分析中剔除了权力因素对市场的控制作用。粮食制度理论则修正了这一缺陷,将市场纳入更广泛的权力体系中进行考察。在粮食制度理论看来,权力塑造了市场的特定结构,供求关系是在这个特定的市场中以一种被束缚、被限制的方式产生作用,因而讨论粮食价格波动时需要关注塑造市场长时段趋势的权力因素。但粮食制度理论在考察权力的作用时,将关注点集中在具有普遍性的国家单位之上,并不太关注区分市场内部经济权力与市场外部政治权力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以及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解释市场变化时稍嫌不足。本文认为应将国家理解为阶级的中介工具,进而本文将对权力主体的分析集中在阶级上。这样当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属于同一阶级时,它们便具有了一致性。在市场中获得经济权力优势的阶级会进一步借助国家的政治权力来强化自身的经济优势并实现对市场的控制。因而,市场往往是被最具控制力的主导阶级所塑造的,服务于主导阶级的利益,并随主导阶级力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进而,本文以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为例,着重分析控制小麦市场体制的主导阶级,探究主导阶级是如何塑造并控制着小麦市场体系的运转。遵循粮食制度理论的分析路径,本文划分出两个不同时段的全球小麦市场体系:英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体系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体系。第一个市场体系中的主导阶级是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对廉价粮食的需求推动英国在全球建立一个自由贸易的小麦市场体系,因而这一阶段的国际粮价维持着一个低价趋势。第二个市场体系中的主导阶级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先是在二战后借助干预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国家干预的小麦市场体制以解决生产剩余、打开国际市场;而后又推动战后带有国家干预色彩的小麦体系朝向自由贸易的国际小麦市场体系发展,以满足私营资本谋求控制世界小麦市场、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美国主导的这两阶段市场体系下,国家干预的小麦市场体系满足美国对外倾销以解决国内生产剩余为目的,因而此阶段的全球小麦价格维持着相对低价的趋势;而自由贸易的国际小麦市场体系则是以自由竞争为导向,满足私营资本借助竞争优势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因而随着市场体系的发展,国际小麦价格也开始逐步上扬并呈现出剧烈波动的态势。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的全面上涨与剧烈波动正是现阶段的主导阶级——跨国私营资本通过自由贸易的粮食市场体系来控制国际粮食供应以获取垄断利润的一个外在表现。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现今全球粮食市场的发展趋势,这是造成当前全球粮食市场持续动荡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未来全球粮食市场继续服务于跨国私营资本攫取垄断利润的需求,那么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将会继续维持目前这种高位震荡的局面。这种服务于私营资本垄断全球市场、提取高额利润的粮食市场体系也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粮食的稳定供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要维护国内粮食安全,除了要实现生产自主、储备自足之外,还应当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市场体系的制度建设,通过参与国际制度的制定来使得市场体系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以维护本国的正当权益。

二、欧盟 谷物价格飙升可能推动肉价上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盟 谷物价格飙升可能推动肉价上涨(论文提纲范文)

(1)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内容框架
2 文献评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主要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
    3.2 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3.3 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供给的影响
    4.1 国内粮食生产和需求能力测算
    4.2 海外耕地投资背景下中国粮食供给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
    5.1 海外耕地投资对投资国粮食进口影响的路径
    5.2 研究方法和适用性检验
    5.3 经验模型设置和数据处理
    5.4 研究结果和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耕地投资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6.1 理论框架和理论假说
    6.2 价格联动效应经验模型设定
    6.3 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的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二 主要原始数据

(2)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美国生猪养殖发展背景及历史分期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节 1910-2010年间美国农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 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的大致分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养殖方式
    第二节 牧养方式下的粪污治理观念及政策导向
    第三节 美国早期生猪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59-1971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集约化生猪养殖方式的动因及初期发展
    第二节 观念及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粪污治理的具体措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2-199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集约化养猪快速发展
    第二节 社会环境及政策驱动
    第三节 环境正义追求下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一)
    第一节 生猪养殖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粪污治理的困境与综合养分管理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综合养分管理计划与4R养分管理制度
    第四节 综合养分管理的变革措施与管理成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二)
    第一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产生及基本规范
    第二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升级换代
    第三节 环境优先技术中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第四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推广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粪污治理百年变迁动因分析
    第一节 资源禀赋与治理范式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驱动
    第四节 市场环境与经济动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及教训
    第一节 政策制度层面经验总结
    第二节 资源化利用层面经验总结
    第三节 各国/地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方式比较
    第四节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失败教训
第九章 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价值取向与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二节 粪污治理方式与环境正义的实现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3)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猪肉价格波动周期研究
        1.4.2 猪肉价格波动原因
        1.4.3 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波动
        1.4.4 猪肉非对称价格传导的相关研究
        1.4.5 生猪生产支持政策对猪肉价格的影响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农业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价格机制理论基础
        2.1.1 劳动价值论
        2.1.2 均衡价格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价格理论
        2.1.4 信息经济学理论
    2.2 理论分析框架
        2.2.1 产业链理论
        2.2.2 农业产业链
        2.2.3 生猪产业链
        2.2.4 产业链中价格波动与增值机制
        2.2.5 研究界定及分析框架
3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3.1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3.1.1 中国猪肉价格长期波动特点
        3.1.2 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3.2 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猪肉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3.2.1 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
        3.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3.3 基于H-P滤波的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测定
        3.3.1 研究方法
        3.3.2 H-P滤波法结果测定
        3.3.3 基于国际比较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模型
    4.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及各环节关键因素分析
        4.1.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分析
        4.1.2 影响猪肉价格的需求因素
        4.1.3 影响猪肉价格的供给因素
    4.2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建模
        4.2.1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的假设界定
        4.2.2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结构分析
        4.2.3 猪肉价格形成模型建立以及指标解释
    4.3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对策分析
        4.3.1 需求模拟与分析
        4.3.2 供给模拟与分析
        4.3.3 猪肉价格模拟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育种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5.1 能繁母猪存栏量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分析
        5.1.1 能繁母猪的内在周期
        5.1.2 实证分析
    5.2 能繁母猪补贴效率分析及政策评价
        5.2.1 实证研究理论与模型
        5.2.2 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实施前后中国生猪生产效率变化分析
        5.2.3 中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生产效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养殖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6.1 生猪、饲料生产波动与价格波动
        6.1.1 生猪生产波动
        6.1.2 饲料生产波动
        6.1.3 饲料原料、饲料及生猪价格波动
    6.2 养殖环节价格引导关系分析
        6.2.1 价格序列平稳性检验
        6.2.2 协整检验
        6.2.3 价格序列短期关系方程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 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3.1 模型与估计结果
        6.3.2 生猪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屠宰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7.1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分析
        7.1.1 养殖环节收益分析
        7.1.2 屠宰环节收益分析
        7.1.3 零售环节收益分析
        7.1.4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调研分析
    7.2 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不对称传导实证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
        7.2.3 实证分析
        7.2.4 价格非对称传导原因分析
    7.3 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价格波动的影响
        7.3.1 市场信息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机制
        7.3.2 实证分析
        7.3.3 屠宰价格对信息的非对称效应曲线及解释
    7.4 本章小结
8 国际市场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8.1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1.1 全球猪肉及生猪生产和消费变化分析
        8.1.2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2 加入WTO以后中国生猪和猪肉贸易构成变化分析
        8.2.1 中国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2.2 中国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8.2.3 中国加工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8.2.4 小结
    8.3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8.3.1 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与进口价格倒挂现象分析
        8.3.2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中美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对比研究
    9.1 美国生猪养殖业波动分析
        9.1.1 美国生猪养殖变动趋势
        9.1.2 美国生猪存栏结构波动分析
        9.1.3 美国生猪出栏率及死亡率变动分析
    9.2 美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及效益波动分析
        9.2.1 美国生猪价格波动分析
        9.2.2 美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9.2.3 美国生猪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9.3 美国产业链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对波动的影响
        9.3.1 美国产业链生产规模化程度变化
        9.3.2 美国产业链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及对波动的影响
        9.3.3 美国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
    9.4 美国期货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9.4.1 数据及分析说明
        9.4.2 美国生猪价格与期货价格影响关系分析
    9.5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4)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综述
        一、国外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评述
        二、国内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评述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综述
        一、国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评述
        二、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评述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及特色
        一、理论创新
        二、模型拓展
第三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
        一、国家经济安全内涵
        二、传统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
        三、本文对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的拓展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基础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界定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基础
    第三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验证
第四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基本内容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及维度
        一、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
        二、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维度
    第二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目标
        二、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措施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模型选择依据
        二、风险评估模型选择优势
        三、指标体系设计
        四、评估分析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趋势预判
        一、预测模型
        二、预测结果
        三、预判分析
第六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影响
        一、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及发展历程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态势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及发展历程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态势下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上合组织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上合组织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及进程
        二、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印大国经贸地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形势下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影响
        一、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进程及目标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的影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形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美亚太地区博弈的影响
        一、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及对华政策演变
        二、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对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阻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态势对中美亚太地区博弈的影响
第七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中国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校期间获得奖项、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5)经济增长视角下的粮食进口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特征分析
    2.1 世界粮食生产的主要特征
    2.2 世界粮食消费的主要特征
    2.3 世界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粮食进口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3.1 世界粮食进口贸易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
    3.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3.3 模型估计及结果讨论
    3.4 国际经验视角下的中国粮食进口演变路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粮食市场稳定性分析
    4.1 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特征
    4.2 世界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4.3 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4 稳定世界粮食市场的思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粮食贸易格局特征及成因分析
    5.1 中国粮食生产增长及其制约因素
    5.2 中国粮食消费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5.3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粮食进口市场分布的实证分析
    6.1 中国粮食进口市场分布特征
    6.2 中国粮食进口需求的理论模型
    6.3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6.4 模型结果及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境外农业资源开发与粮食贸易问题研究
    7.1 境外农业资源开发与粮食贸易的关系
    7.2 境外农业资源开发的国际案例
    7.3 对中国实施境外农业资源开发稳定粮食进口的思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对外粮食援助问题研究
    8.1 粮食援助干预贸易的机制
    8.2 旨在避免贸易干扰的粮食援助多边规则及其演变
    8.3 粮食援助政策的国际经验
    8.4 对中国粮食援助政策调整的思考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作者简介

(6)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粮食的概念与属性
        1.2.2 国际贸易理论渊源
        1.2.3 世界粮食贸易的研究
        1.2.4 粮食安全的研究
        1.2.5 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历程及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内涵
    2.1 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2007~2008粮食危机前)
        2.1.1 世界粮食贸易总量
        2.1.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
        2.1.3 世界粮食贸易结构
        2.1.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格局
        2.1.5 世界粮食贸易政策的演变
    2.2 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与原因
        2.2.1 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
        2.2.2 世界粮食危机的成因
    2.3 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2.3.1 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维持增长态势
        2.3.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2.3.3 世界转基因粮食贸易占比大幅上升
        2.3.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金融属性明显强化
        2.3.5 粮食贸易秩序进入“再平衡”。
        2.3.6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显现进出口国失衡和“一超独大”特征
    2.4 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的内涵
        2.4.1 粮食贸易呈现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交织并存的新常态
        2.4.2 粮食贸易日益成为维系一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2.4.3 世界粮食贸易进出口地区日益两极化
        2.4.4 美国粮食贸易霸权成为维系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衡量维度和基本状况
    3.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
        3.1.1 粮食安全的公共属性
        3.1.2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
    3.2 粮食安全的衡量维度
        3.2.1 数量安全
        3.2.2 质量安全
        3.2.3 结构安全
        3.2.4 产业安全
    3.3 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
        3.3.1 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3.3.2 粮食质量问题显现
        3.3.3 粮食结构失衡严重
        3.3.4 粮食产业长期低迷
第4章 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4.1 世界粮食贸易供需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4.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4.3 世界转基因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4.3.1 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机制
        4.3.2 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机制
        4.3.3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机制
    4.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金融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4.5 世界粮食贸易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4.6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第5章 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5.1 对中国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
        5.1.1 粮食产量高于预期持续增长
        5.1.2 粮食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5.1.3 粮食自给率逐年走低
    5.2 对中国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
        5.2.1 粮食生产环境问题显现
        5.2.2 粮食品质风险加剧
        5.2.3 粮食营养价值下降
    5.3 对中国粮食结构安全的影响
        5.3.1 大豆进口冲击引发粮食种植结构失衡
        5.3.2 进口需求迅速增加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失衡
        5.3.3 国内外粮食价差扩大导致粮食库存结构失衡
    5.4 对中国粮食产业安全的影响
        5.4.1 粮食产业生存环境实证分析
        5.4.2 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5.4.3 粮食产业对外依存度实证分析
        5.4.4 粮食产业控制力实证分析
        5.4.5 粮食产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第6章 建议及措施
    6.1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通道
    6.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因素
    6.3 实施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品种海外种植基地建设战略
    6.4 在粮食市场“金融化”趋势下着力建设全球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
    6.5 争取有利的国际贸易规则对于维护自身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6.6 应对美国粮食霸权和粮食巨头的挑战形势紧迫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7)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框架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主要的不足与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2.1.3 准公共物品与福利经济学理论
    2.1.4 农业的弱质性与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有关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研究进展
    2.2.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
    2.2.3 文献简评
2.3 理论分析框架 3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概况
3.1 国内蔬菜产业运行基本概况
3.2 中央财政支持蔬菜产业良性运营的主要措施
    3.2.1 与蔬菜产业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3.2.2 与蔬菜产业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3.2.3 与蔬菜产业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3.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蔬菜产销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
    3.3.1 对菜品生产环节的扶持政策
    3.3.2 对菜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政策
3.4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3.4.1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
    3.4.2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演变历程
4.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4.2.1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的因素
    4.2.2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执行的因素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国内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5.1 实证模型介绍
    5.1.1 事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5.1.2 Hodrick-Prescott Filter分析的基本原理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3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相关价格影响的模型估计
    5.3.1 2000年以后蔬菜生产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5.3.2 2000年以后蔬菜流通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5.3.3 2000年以后其他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5.4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外生性检验——“目标定位分析法”
5.5 研究小结 6 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价格走势影响
6.1 理论框架与模型介绍
6.2 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选取
    6.2.1 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
    6.2.2 假设未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6.2.3 典型调控政策的选取
6.3 政策发生对菜价影响的政策案例分析
    6.3.1 2006年调控政策缺位、助推菜价上昂
    6.3.2 2008年为确保蔬菜消费、政府平抑菜价
    6.3.3 2010年为促进蔬菜生产、政策助推菜价
6.4 本章小结 7 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评述与借鉴
7.1 美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7.1.1 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7.1.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7.1.3 政策概览
    7.1.4 政策效果及评价
7.2 欧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7.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与发展历程
    7.2.3 具体的调控政策
    7.2.4 政策效果
7.3 日本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7.3.1 蔬菜产业基本现状
    7.3.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历程
    7.3.3 具体的调控政策
    7.3.4 政策效果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转变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
    8.2.2 革新调控手段: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蔬菜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概览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研究成果 致谢

(8)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出口格局的变化、走向及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高粮价背景下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环境变化
    (一)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飙升、粮食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回归
    (二) 国内市场:产量“十一”连增和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三、我国粮食贸易格局的变化及特征
    (一) 粮食贸易总体已稳居净进口地位,并且规模和逆差呈增长趋势
    (二)主要粮食品种贸易不均衡,但是传统净出口品种已转为净进口,四大粮食品种已全部净进口
    (三) 粮食进口在国际价格上涨和贸易保护抬头中“逆市增长”
    (四) 大豆外贸依存度很高,但谷物进口的增加还未改变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四、我国粮食进出口的走向
    (一) 供给受资源以及科技约束增长空间有限,需求受结构升级推动持续上升,供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二) 我国粮食贸易发展趋势是净进口常态化,进口增长不可逆转,国际市场风险可能加大
五、关于我国粮食贸易战略的思考
    (一) 稳定提高国内粮食生产,改善粮食生产环境,夯实我国粮食贸易的基础
    (二) 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完善我国粮食贸易的市场环境
    (三) 在进口增长仍有空间的情况下,粮食贸易以缓解资源压力和空间置换为主
    (四) 继续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走出去”,增加粮食海外投资
    (五) 发展双边粮食领域合作,扩大进口来源

(9)危机后的国际粮食贸易政策:保护主义的有限回归与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1 危机后的国际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1.1 主要粮食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调整
    1.2 主要粮食出口国的贸易政策调整
2 危机后粮食贸易政策的特征及评价
    2.1 与传统工业品贸易保护相反,粮食政策调整重在“奖入限出”。
    2.2 在三轮价格飙升中,保护政策逐步趋于克制和理性
3 自由趋势下粮食贸易保护回归的根源
    3.1 保护政策的短期有效性
    3.2 保护政策实施的外部成本较低
    3.3 自由化下国家粮食主权的超越性
4 关于我国粮食贸易政策的思考

(10)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兼论市场中的权力与全球粮食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选题意义、文献综述与写作框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和写作框架
第二部分 论市场与权力
    第二章 论市场
        第一节 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市场的理解: 以交换为核心的市场
        第二节 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交换的理解: 交换的互利性
        第三节 对交换互利的批判: 等量交换背后的不平等
        第四节 国际市场中的交换: 比较优势下国际分工的不平等
    第三章 论权力
        第一节 政治学研究中对权力的三种理解
        第二节 三种权力概念的异同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 论市场中的权力
        第一节 作为一种权力系统的市场: 垄断中的经济权力
        第二节 政治权力对市场的渗透: 经济权力的固化或消解
        第三节 全球粮食市场中的权力
第三部分 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第五章 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英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与塑造市场的权力
        第二节 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与塑造市场的权力
    第六章 二战后全球小麦市场体制制度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全球小麦市场制度的规则基础: 美国国内农业政策
        第二节 全球小麦市场制度与美国农业政策的一致性
        第三节 总结
总结: 论全球粮食安全与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欧盟 谷物价格飙升可能推动肉价上涨(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柯善淦.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D]. 周杰灵.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D]. 白华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刘伟. 新疆财经大学, 2018(02)
  • [5]经济增长视角下的粮食进口贸易问题研究[D]. 高道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6]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D]. 杨晓东. 吉林大学, 2018(12)
  • [7]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D]. 高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8]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出口格局的变化、走向及战略思考[J]. 王锐,王新华. 华东经济管理, 2015(12)
  • [9]危机后的国际粮食贸易政策:保护主义的有限回归与根源[J]. 王锐,刘春雨.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6)
  • [10]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兼论市场中的权力与全球粮食安全[D]. 苏瑞娜.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欧盟谷物价格飙升可能推高肉类价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