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子政务安全

关注电子政务安全

一、聚焦电子政务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伏佩宣[1](2021)在《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警务模式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开展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警务治理领域发展的普遍共识。起初,公安机关沉浸于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却发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陷入“中等信息化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迅速变化的新兴领域,客观冷静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究其本质而言警务体系能力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较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有学者以警务体系能力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现实警务运行困境展开深入分析。警务体系能力是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创新型表述,它是各警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各警种单项效能的简单相加,其核心聚焦于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警务体系能力早在警务组织成立之初就已初具雏形,并随着警务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按照警务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规律,警务体系能力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基于科层制背景下的警务体系能力(也可称之为“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两个阶段。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是在尝试消除科层制“反攻能”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并随着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时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单位,N市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警务大脑”建设的先行试点,在这长达三年的“先行先试”过程,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得非常充分,为分析者更好地洞察警务体系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分析“窗口”。有基于此,笔者以“技术—制度”为理论视角,基于技术执行的分析框架对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建设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旨在探讨“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命题。既有警务体系能力是基于科层制背景下产生的,其容易受到科层制背景下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及共识机制的缺失、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封闭和内敛趋向等“反功能”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作为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被技术执行者们赋予“美好想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陷入了警务治理“困境”。技术执行者们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警务大脑”中的简单嫁接只是单纯地构建了一种基于技术理念的警务体系能力,其仍处于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从N市“警务大脑”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和再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本。有基于此,N市公安局在“警务大脑”建设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合成警务机制,通过相应的制度匹配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和警务要素的整合及警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最终,在信息技术与合成警务机制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总之,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是技术与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暗含着一种网络化逻辑,其在被运用于特定的组织时,提供了一种解决组织联结问题的空前弹性,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通过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生产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合成警务机制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体化的警务模式;从中观层面上推动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从微观层面上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其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形塑空间。最终,在“技术—制度”的互构作用下,各警种作战能力达到了有机融合,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释放。

翟云[2](2021)在《“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问题:技术变革、价值嬗变及发展逻辑》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历史和发展的双重维度勾勒国家治理视角下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律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回顾反思-价值重构-未来观照"为主体脉络的分析框架,考察和刻画了中国电子政务所涉及的技术变革、价值嬗变及发展逻辑的多维测度。技术范式将遵循"采纳-融合-赋能"的梯度渐进,发展模式将沿袭"工程-生态-价值"的模式导向,改革主线将蕴涵"管理-服务-共治"的发展意旨,基于和谐生态的价值重塑成为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主线,应全面回应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趋势,聚焦有效消解制约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并作出适应性调试,打造融合"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放""一网通汇""一网通评"五位一体的一般性框架和发展维度,这对于理解和探寻电子政务推动现代治理的行为逻辑、运作机制和发展进路具有重要意义。

于丽春[3](2020)在《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文中认为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合作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而合作缺失,则会带来服务质效的下降。政府组织亦如此,即政府部门间合作与否会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其次,发展经济的压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满足公众需求;最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打破传统的“碎片化”运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政府逐步加强对政府部门间合作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大部制”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部制”改革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但没有形成顺畅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建立协调机制对高效推动特定跨部门事项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容易带来机构林立,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长效性、内生性不足等问题。并联审批是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一种促进审批效率提升的运行方式,外在形式上,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微观切口;内在本质上,并联审批通过流程优化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避免了组织机构变动和新的机构设置,有助于形成长效性、内生性的合作机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必要切口。所以,基于现实问题与实践考量,本研究聚焦并联审批这一运行方式,对其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分析。那么,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通过何种机制、何种路径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这构成了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首先,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与合作困境共存,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探索有助于破解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难题。在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场域内,政府部门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二是经济、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而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应对以上挑战的必然选择。合作需求是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逻辑起点,其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实现更高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形成合作需求的直接原因;第二,提升政府整体效能以获得更大效用,是形成合作需求的深层原因。虽然,政府部门间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基础和实践中的需求,但是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产生合作困境。主要体现在“权责壁垒”使政府部门间整体性价值缺失、增加沟通成本、阻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使审批流程破碎、审批标准不一,导致合作执行难。那么,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为何?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是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前者表现为,政府部门的“自利”导致部门间目标各异、政府部门的“利他”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后者表现为,分散化审批、流程破碎、信息不畅致使部门间行动不一致。但分化的组织结构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其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其次,并联审批作为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微观且必要的切口,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并联审批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其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各政府部门从简单的联合办公逐步转化为相互合作的过程。进一步地,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体现在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之中。第一,并联审批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政府自身改革因素,以及来自群众和企业的经济社会因素,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也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社会方面。政治方面,并联审批是产生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方式,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审批效能;经济社会方面,并联审批是相对于串联审批的一种高效运行的审批方式,强调各审批部门的共同推进;基于以上方面,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并联审批的执行过程,强调一个部门或者窗口向申请人收取申请材料,通过后台并联式运行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提出意见,对符合要求的申请送达审批结果。为达此要求,并联审批基于组织载体进行集中审批、以优化流程为运行前提、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支撑,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从最终效果来看,并联审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表现为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增进了公共价值。但是,政府组织结构的分化不可避免、政府部门间的利益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调和,这决定了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限度。最后,为了化解合作困境,实现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需要对政府部门间的目标和行动进行一致性协调。第一,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在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宏观背景下,跨部门行政审批中的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合作,并联审批在不改变原有制度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以审批事项为中心,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通过组织、流程和技术三个方面,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组织方面,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组织载体;流程方面,审批流程的整体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运行前提;技术方面,电子政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技术支撑;以此为基础,并联审批促进了传统上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职能驱动型”服务模式向以审批流程为核心的“流程驱动型”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通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并联审批促进了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最后一章,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对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第一,从合作需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引发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但是,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存在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即“权责壁垒”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导致合作执行难;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在于相关部门间的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分化的组织结构则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第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动产登记已经从简单的部门联合办公转化为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从其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来看,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形成、行动一致生成的优势;并且,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因分化的组织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维度;以及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具体包括组织载体、运行前提和技术支撑。综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包括生成机理和深层诱因两个层面;第二,并联审批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面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不同层面,其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第三,基于目标一致和行动一致构建的分析框架,能够对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解释,而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是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路径。

朱琳,刘雨欣,顾文清[4](2020)在《基于共词分析的中国电子政务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认为电子政务政策分析对于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取1992-2020年间122份中央层面的电子政务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高频主题词、政策聚焦点等角度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电子政务政策经历的各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政策特征,电子政务的发展从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到数据开放、数据资产化转变,从碎片化向一体化、平台化发展,展示出从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全面建设转变的变迁逻辑。

王张华[5](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来看,影响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科学技术总会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历次的重大技术变革都或多或少会对各国国家治理的理念、价值、制度、方式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对国家治理的变革性作用逐渐开始受到全球性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大国,我国陆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突出了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充分说明,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国家治理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政府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采用和适应性改革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总结和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试验场”。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历史机遇,摆在中国公共管理者面前的是必须从现实的真实世界出发,进行理论提炼和话语创新,充分汲取中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营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政府形态的构建,并探索出与之相适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视角聚焦至政府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试图对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展开分析,以求为加速人工智能同政府治理的融合进程提供助益,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全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指出探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迎合了时代变迁的整体境域,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必然面临的焦点议题;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证命题的合理性,阐明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意义内嵌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意义和革命性潜质,从技术自身的生产力本质和赋能“政府—社会”关系的价值维度论证命题的可行性,人工智能将会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工具、机制、方式和结构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认识更新、技术治理、制度跟进和机制创新四个维度探讨了政府如何实现善用人工智能的行动策略。通过上述研究,研究概括了三个关键性的结论: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精准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出现井喷式爆发,使人工智能逐渐获得了与人类相匹敌的“智识”,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和替代人类行为的能力,引发了政府治理新一轮的历史性变革。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嵌入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不仅会引发政府治理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还会给传统政府治理的技术体系、价值目标、伦理结构乃至思维理念带来重要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种影响,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研判和主动应对,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审慎对之,正视其给政府治理所带来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内在的技术逻辑。从技术的种属来看,人工智能被视为是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虽然被贴上传统信息技术的标签,但是其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冲击和影响仍然遵循着自身独特的技术逻辑,在探究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时必须兼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治理结构影响两个层面。从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层面看,决定人工智能独特属性的是三大核心要素:数据、计算资源和算法,可概括为数据和算法两种驱动逻辑;从技术治理的结构影响层面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结构化影响是区别于互联网、大数据所解决的信息“连接”和“数据”问题,汲取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髓,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彼此交互、高度融合的整体生态,解决的是信息社会网络相互连接端对大数据内容主体的智能化处理问题。三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逻辑进路。为回应人工智能技术“向善”与“为恶”的双重属性,全文所引入和进一步阐释的“善智”概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为发挥人工智能之于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上可能进路。从“善智”和“善治”的关系出发,阐发了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何以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以“善智”实现“善治”的有效路径。当然,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嵌入政府治理的过程仍然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出现,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势必会更为深刻和广泛,其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围绕研究的核心议题,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数据、算法和算力驱动的技术属性出发,将其从传统信息技术的种属中抽离出来,视其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智能技术)加以考量,并以此为切入探讨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可能的颠覆性影响;与大多数研究将其置于传统信息技术框架下展开所不同的是这样做有利于聚焦人工智能独特的技术属性(由数据、算力和算法共同驱动),由此揭示出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数据驱动、算法支配和智能融合的技术逻辑。第二,针对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双重面相所带来的争论,引入“善智”的概念,并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以此超越人工智能技术乐观与悲观的对立之争,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描绘一种最佳状态,并以“善智”与“善治”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在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找到联结点,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与谋求良政善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何海清[6](2020)在《“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迭代更新与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现代城市实体与虚拟空间中各种要素逐步实现交互与融合。使传统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之间连接方式日渐瓦解,各社区之间、多元供给主体之间和供需主体之间的地理空间边界日益模糊,物质和地理关联与纽带变得愈发松散,相应的社区公共服务发生场域、供给主体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效能聚合效应,逐渐从以地理集中为必要条件的实体集聚,转变为以智能化平台、大数据、物联网和供需信息实时即时交换为核心的网络化虚拟集聚模式,而围绕这种模式展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成为公共领域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必须探索的一大课题。因此,研究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模式转型与发展。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一是,通过从理论创新、情境分析、价值描述、功能剖析等角度描述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价值和优势,构建出一个基础认知框架,实现了对“虚拟集聚”的理论创新。二是,通过单案例研究,提出一个包含载体构建、主体构成、生态圈的发展阶段演进框架,揭示“智能+”背景中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从“基础工具培育——服务平台发力——生态圈成长”的发展规律。三是,围绕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核心主体禀赋能力、平台的集聚能力、相关参与主体的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出7个层次的31个虚拟集聚服务水平指标,并对典型现实案例展开模糊综合评价,总结出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四是,结合实证结论,从目标引导、宣传动员、响应反馈、主体协同、资源配置、关系扩展、监督评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促进机制。通过研究,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丰富和拓展了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并构建了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理论体系框架和实践应用新逻辑。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提供了社区公共服务虚拟机集聚的创新性实现机制,对社区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胡漠[7](2020)在《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的满意度感知与网络结构模型构建》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过去的近20年间全球人口出现向大城市迁徙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大城市里出现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看病难等“大城市病”症状。引起“大城市病”的病因众多,其根源在于传统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落后,无法便捷、高效地满足企业发展与民众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因此,亟待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政府建设为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智慧政府被称之为电子政务的下一次更迭,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研发成果为智慧政府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实现智能化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成为可能。当前,虽然我国的智慧政府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放眼全球,迪拜、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的智慧政府建设均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全球视角来看,不同国家与地区在智慧政府建设中显差异化发展的同时,也在一些领域形成聚焦,如政府信息协同。政府信息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府部门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发起的信息交流,并通过信息交流共同完成同一政务事项的信息活动。据全国信标委SOA的调研报告:政府、企业与用户均认为“跨部门业务协同”、“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是推动我国智慧政府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在现实中,不同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不足、信息协同水平较低等问题并不鲜见,信息协同已然成为制约我国现阶段智慧政府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民主治理理论、协同理论、信息熵理论、群体智慧理论、信息生态理论,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这一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智慧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等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追本溯源,获悉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构建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内容阐述如下:第3章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识别本章对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识别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网络爬虫方法在政府官网中抓取公开的政府文件作为数据源,并采用命名实体识别的方法识别出数据源中的节点(政府名称)数据与节点关系(不同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协同关系)数据。其次,基于节点数据与节点关系数据,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识别出现阶段我国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最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出对我国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节点、节点关系、节点信息协同关联强度。第4章群体智慧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满意度感知本章以本文第3章识别出的现阶段我国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为感知对象,对群体智慧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满意度感知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群体智慧理论界定了符合智慧群体标准的智慧个体,通过深度访谈法以智慧个体为访谈对象获取本章研究的数据源;其次,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数据源进行逐级编码;最后,在理论饱和度检验通过后,得到满意度感知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满意度感知因子。第5章融合满意度感知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构建本章融合本文第4章析出的群体智慧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满意度感知因子,构建了融合满意度感知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首先,析出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构成要素,分别为信息人要素、情境要素和信息要素;其次,析出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特征,分别为提供让群众满意的智慧政府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关联数据;最后,基于本文第3章识别出的现阶段我国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本文第4章析出的群体智慧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满意度感知因子、本章析出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构成要素与特征,构建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第6章信息生态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驱动机制本章为提升本文第5章构建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信息协同效应,结合信息生态理论,采用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的协同效应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取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的协同效应作用机理。并根据信息生态视域下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的协同效应作用机理析出了信息生态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驱动机制。第7章对接驱动机制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驱动策略本章根据本文第6章析出的信息生态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驱动机制,从面向利益相关者、面向技术、面向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环境3个视角着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驱动机制。本文在理论研究层面,推动了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对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识别提供了科学方法与理论支撑,为优化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并且为构建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提供理论框架与概念模型。本文在实践研究层面,提供了完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新方法,为在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建设中践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指导思想提供案例,并且为相关智慧政府建设部门精准施策推进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建设提供依据。未来研究中,将结合情报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拓展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在城乡差异、不同省市间信息协同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提升我国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的协同效应,进而提升民众对智慧政府提供的政务信息服务的满意度感知。

陶鑫[8](2020)在《上海市社保中心推行“一网通办”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顾客导向理论的分析》文中提出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简称“上海市社保中心”)的信息化支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手工操作阶段、单机操作阶段、区级联网阶段、市级联网阶段)。2018年上半年开始,上海市社保中心对接“一网通办”的各项要求,推进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建设工作,取得四个方面的初步成效:积极推行网上办理业务、办事流程更加优化、手机端覆盖个人用户、有效缓解社保柜面压力。然而在推行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是否真正满足了群众的使用需要,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与优化,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具体实施效果,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顾客导向理论把公众作为享受政府服务的顾客,强调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及时倾听顾客的意见,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顾客价值和满意度。顾客导向理论在价值追求、公民导向、理念转变、适用范围四个方面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文章为探寻上海社保推进“一网通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结构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前来社保中心的办事人员进行调研。问卷从对目前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现状、对目前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使用意愿、对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意见或建议这几个方面展开调查。作为问卷调查的有效补充,文章分别对上海市社保中心大厅工作人员、上海市社保中心业务科室人员两类对象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听取他们对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看法,梳理上海社保“一网通办”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发现,上海社保“一网通办”推行过程中存在顶层制度设计不完善、数据共享不完全不充分、与顾客需求不完全匹配、信息安全建设不完备等四个方面问题。结合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得到的数据,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上海社保“一网通办”建设起步晚、功能相对较少;原先的顶层设计具有延续性与惯性,导致部分经办流程依旧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信息安全建设的关注点之前主要集中于上海市社保中心内部业务操作系统;数据交换渠道并没有完全打通;数据有效利用率有待提高;不同的用户群体需要个性化服务;界面设计没有深度融入顾客导向理念。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从顾客导向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建设性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优化顶层框架设计、整合线上线下工作流程、提升共享数据利用率、提升数据共享层级、保障社保基金待遇支付安全、推出个性化服务、提高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何桂洪[9](2020)在《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八个试点省市政策文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省级政府为推进电子政务制定了系列政策文件,每篇政策文件都深刻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建设质量与发展动向。以1999年“政府上网年”为起点,省级电子政务迄今已有20年演进史,而政策文件贯穿始终,是攸关省级电子政务推展进程的方向指南。那么在这20年里,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是如何演化的?可以从何种途径进行探索?国家高度重视省级电子政务,“中网办秘字[2017]907号”文件确定了将京沪苏浙秦闽粤宁等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①。尽管它们在2017年才确立为试点,但它们早已具备扎实的电子政务建设基础,且在省级电子政务领域具备典型性,这为探索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提供了窗口。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的中心论题是:如何通过对省级电子政务政策进行回溯以把握其演化路径?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对电子政务、公共政策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与阐释的基础上,以政策过程理论和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1999-2018年八个试点省市的297篇103万余字政策文件,运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NVivo软件分析法分别探究这些政策文件的表层特征和内容特征,具体分析内容包括政策文件的阶段划分;不同阶段的政策题材、发文主体、发文数量等方面的特征;政策演化的类属关系;政策演化的动力等等,由此对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进行探索性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省级电子政务政策大体呈现为“政策空缺——政策健全——政策多元”演化路径,演化阶段为起步阶段(1999-2003年)、健全阶段(2004-2012年)和深化阶段(2013-2018年);演化动力由顶层设计为主的外动力和政务服务诉求为主的内动力构成;演化重心涵括建设、政务、服务与数据、信息等五个重心维度;重要的演化节点是2003年、2007年、2009年、2012年和2016年。它们共同构成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演化路径的基底,最终形成了“纵横交叠式”演化路径图。

余方波[10](2020)在《深圳金政软件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自从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再次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都受到政策的影响,伴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电子政务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作为电子政务的供应商——深圳市金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政府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价值”,其产品主要是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财政资金相关的管理软件与服务。当前,公司的主要客户为深圳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但在深圳市场正面临着被平安重金所的智慧财政产品所替代的风险,而在全国市场,必须面对久其公司和用友政务两家强大对手竞争。因此,公司迫切需要制定正确的业务竞争战略。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制定金政软件公司的业务竞争战略。在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分析了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分析(PEST)、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竞争对手分析(CPM),并借助EFE矩阵对公司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总结与评价,得出公司外部主要面临5大机会和5大威胁,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公司总体上对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应对能力较强;其次,分析了公司所处的内部环境,包括内部资源分析、内部能力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并借助IFE矩阵对公司内部环境因素进行总结与评价,得出公司内部主要拥有5大优势和5大劣势,内部优势大于内部劣势,公司内部状况总体上高于平均水平,拥有一定的优势;然后,结合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借助SWOT矩阵和QSPM矩阵对公司业务竞争战略进行了制定与决策,得出金政软件公司的最佳竞争战略是集中化战略,其主要内容为:聚焦区域市场,并在不同的区域市场实施不同的竞争策略,同时提升公司内部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最后,为竞争战略的实施制定了实施目标、实现途径、实施计划,并给出保障措施、及战略实施的评价方法与控制手段。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公司制定区域市场的竞争策略及部门职能战略提供有效指导,并对公司的总体战略做出重要支撑。

二、聚焦电子政务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焦电子政务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
        1.2.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1.2.3 警务效能研究
        1.2.4 已有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取
        1.3.1 个案研究
        1.3.2 N市公安局图景
        1.3.3 个案进入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难点
2 理解警务体系能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警务体系能力的概念解读
        2.1.1 体系
        2.1.2 警务体系
        2.1.3 体系能力
        2.1.4 “警务体系能力”的释义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2.1 理论基础:“技术—制度”的互构论
        2.2.2 分析框架:技术执行
3 既有警务体系能力的“反功能”
    3.1 在分割中协同:动力不足与共识机制的缺失
        3.1.1 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
        3.1.2 警种分工过细导致共识机制的缺失
    3.2 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两面性:在开放与封闭间徘徊
        3.2.1 社会安全形势变化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取向
        3.2.2 警务在综合治理的显性取向:开放与整合
        3.2.3 一种“暗存”的反向运动:封闭和内敛趋向
    3.3 小结:“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4 “警务大脑”: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
    4.1 “警务大脑”初期架构及新技术之期望
        4.1.1 “警务大脑”的初期架构
        4.1.2 新技术之“美好想象”
    4.2 治理“乌托邦”:基于技术实体警务体系能力的现实困境
        4.2.1 工作增负:技术的有效性困境
        4.2.2 孤岛现象:警务治理的内卷化困境
        4.2.3 虚拟的美丽:警务治理的“唯技术主义”困境
    4.3 小结:组织表面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
5 制度匹配与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1 制度匹配:合成警务机制的确立
        5.1.1 信息资源整合:从分散走向共享
        5.1.2 组织结构整合:综治警务一体化
        5.1.3 警务要素整合:“情指行”一体化
    5.2 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2.1 技术制度调适:警务流程再造
        5.2.2 新技术的“刚性外显”与组织运行
    5.3 小结:技术扎根的深层基础
6 技术与制度的互构: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
    6.1 信息技术: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6.1.1 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6.1.2 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6.2 合成警务机制: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形塑
        6.2.1 宏观层面:构建一体化警务模式
        6.2.2 中观层面: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6.2.3 微观层面: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
    6.3 小结:技术与制度的互构
7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问题:技术变革、价值嬗变及发展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研究起点和缘由
二、回顾反思: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过程变迁及述评
    (一)电子政务发展的全景式重现——基于2011-2020年CSSCI期刊论文的研究回溯
    (二)发展主线蕴含“网络赋能-系统赋能-数据赋能”的技术跃升
三、价值重构:“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适应性调试
    (一)技术范式将遵循“采纳-融合-赋能”的梯度渐进
    (二)基于良好生态的价值重塑是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主线
        ⒈发展模式将沿袭“工程-生态-价值”的模式导向
        ⒉改革主线将蕴涵“管理-服务-共治”的发展意旨
四、发展观照: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电子政务的未来进路
    (一)一网通办
    (二)一网通管
    (三)一网通放
    (四)一网通汇
    (五)一网通评
五、余论

(3)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相关研究
        (二)并联审批相关研究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与可供拓展的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并联审批的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协同学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发生场域、需求与困境
        (一)合作的发生场域: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二)合作需求的形成
        (三)合作困境的外在表现
    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基于目标和行动的解释
        (一)目标不一致
        (二)行动不一致
    三、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分化的组织结构
        (一)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
        (二)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其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一)并联审批的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
        (二)并联审批的发展阶段(2001-2012)
        (三)并联审批的相对成熟阶段(2013年以来)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一)形成过程:有利于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执行过程:有利于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三、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性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联审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一)政治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社会维度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一)组织载体
        (二)运行前提
        (三)技术支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案例分析: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困境及生成逻辑
        (一)合作需求
        (二)合作困境
        (三)生成逻辑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三、并联审批促进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行动一致的生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不动产登记改革案例相关材料收集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共词分析的中国电子政务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文献综述
    (一)政策变迁的研究
    (二)政策变迁的研究方法
    (三)电子政务领域政策变迁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基础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基础
三、中国电子政务政策变迁
    (一)政策间断松散期(1992-2001年)
    (二)政策发布低密集期(2002-2014年)
    (三)政策发布高密集期(2015-2019年)
    (四)政策发展新时期(2020年起始)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⒈电子政务政策的发文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⒉电子政务政策的高频关键词变化关联性和承接性较强
        ⒊电子政务政策聚焦点转变阶段性特征明显
    (二)结语

(5)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时代境遇之必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初启
        1.1.2 治理转型之诉求:面向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趋向
        1.1.3 研究问题之提出:如何善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1.1.4 研究意义之阐发:描绘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智治图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回顾
        1.2.2 国内研究回顾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知识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认识人工智能:一项正在“挑战人”的新兴技术
        2.1.2 政府治理模式:理念、结构和方式
    2.2 典型范式
        2.2.1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具体释义
        2.2.2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关系辨析
    2.3 理论源流
        2.3.1 汲取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养分
        2.3.2 审视技术治理理论的合理面向
        2.3.3 数字治理理论催生的智慧政府
        2.3.4 现代系统管理理论的理论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理路
    3.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3.1.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关联
        3.1.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客观基础
    3.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
        3.2.1 以“数据”促“善治”的数据驱动逻辑
        3.2.2 以“算法”谋“善治”的算法主导逻辑
        3.2.3 从“链接”到“互嵌”的智能融合逻辑
    3.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价值逻辑
        3.3.1 公平与公正——应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人
        3.3.2 安全与隐私——应确保安全可靠、尊重隐私
        3.3.3 开放与包容——应实现开放参与、人人赋能
        3.3.4 透明与责任——应实现易于理解、透明负责
    3.4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逻辑
        3.4.1 由传统扩张型政府走向收缩型政府
        3.4.2 由传统封闭型政府走向开放型政府
        3.4.3 由传统粗放型政府走向精细化政府
        3.4.4 由传统电子化政府走向智能化政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运作机理
    4.1 技术与结构的互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结构
        4.1.1 技术的原始吸纳:治理绩效需求催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
        4.1.2 技术与组织互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政府组织形态变革
        4.1.3 政府的自我重塑:政府组织形态变革引致治理模式转型
    4.2 渗透·传导·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微观机制
        4.2.1 渗透:人工智能引致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4.2.2 传导:人工智能带来政府治理结构调整
        4.2.3 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4.3 理念·结构·方式: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具体维度
        4.3.1 思维理念的更新:智慧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核心理念
        4.3.2 治理结构的重塑:多元协同成为政府治理的关系结构
        4.3.3 治理方式的转换:智能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行动特征
    4.4 以“善智”促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现进路
        4.4.1 “善智”引入之必要: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的双重面相
        4.4.2 “善智”之多维解读:基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
        4.4.3 以“善智”实现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关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践审视
    5.1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客观挑战
        5.1.1 人工智能场景下公共行政的责任困境
        5.1.2 人工智能挑战公共管理者的传统角色
        5.1.3 人工智能对传统公共行政文化的挑战
    5.2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技术风险
        5.2.1 安全失序
        5.2.2 公平丧失
        5.2.3 隐私泄露
    5.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
        5.3.1 智能化治理的中国场景:浙江、广东和上海实践
        5.3.2 智能化治理的世界经验:美国、“英国—欧盟”和韩国
        5.3.3 国内外智能化治理实践的实践反思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行动策略
    6.1 认识更新:提升对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理性认知
        6.1.1 意识层面:重视人工智能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影响
        6.1.2 知识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的宣传讲解
        6.1.3 行为层面:打造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组织内文化
    6.2 技术治理:构建确保人工智能向善的完备治理体系
        6.2.1 技术治理行动者的协同: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主体生态
        6.2.2 技术治理内容的全覆盖:聚焦人工智能治理的要素层次
        6.2.3 技术适用情景的精准化:开发面向政府场景的人工智能
    6.3 制度跟进:健全政府治理运用人工智能的制度规则
        6.3.1 完善面向智能行政场景的制度法规
        6.3.2 建立起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通规则
        6.3.3 建构智能场景下技术责任应对体系
    6.4 机制创新:完善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实践机制
        6.4.1 建立起人工智能的专业机构和领导体系
        6.4.2 建立起专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
        6.4.3 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科学评估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7.1 研究结语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6)“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相关概念研究
        1.3.2 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主要特征研究
        1.3.3 社区公共服务与虚拟集聚的耦合关系研究
        1.3.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风险与障碍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基本范畴界定
    2.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内涵层次与比较范畴
        2.1.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内涵层次
        2.1.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比较范畴
    2.2 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供需行为类型
        2.2.1 虚实—匹配型
        2.2.2 虚实—互动型
        2.2.3 虚拟—回应型
        2.2.4 虚拟—全时空型
    2.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过程属性
        2.3.1 主动的集聚过程
        2.3.2 多向互动的合作过程
        2.3.3 动态的可持续过程
    2.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主要内容
        2.4.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内容
        2.4.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转化空间
        2.4.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载体支撑
        2.4.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消费反馈
第3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功能分析
    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支撑基础
        3.1.1 经济基础
        3.1.2 社会基础
        3.1.3 技术基础
        3.1.4 心理基础
    3.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功能优势与效应
        3.2.1 功能优势
        3.2.2 主要效应
    3.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功能效应的属性特征
        3.3.1 服务业态融合跨界与资源共享
        3.3.2 服务资源比特化价值生成
        3.3.3 服务新动能释放和数据风险激增
        3.3.4 开源生态服务系统构建和逆向整合
        3.3.5 群智载体支撑和服务空间泛在化
第4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主体分析
    4.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体系中的供给主体特征
        4.1.1 多元性
        4.1.2 互赖性
        4.1.3 虚拟性
        4.1.4 平等性
    4.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中的供给主体着力点
        4.2.1 角色定位
        4.2.2 责任体系
        4.2.3 沟通协调
        4.2.4 情境嵌入
    4.3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虚拟集聚系统的关联机制
        4.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中的多维供给主体框架
        4.3.2 社区公共服务多维供给主体与虚拟集聚系统的关联机制
    4.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中关联主体间矛盾关系
        4.4.1 市场主体逐利性与公共服务公益性间的价值冲突
        4.4.2 需求端数据隐私性与供给主体数据开放性间的冲突
        4.4.3 供给侧主体高速创新与需求侧主体低速认知的滞缓冲突
        4.4.4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边界模糊与监管要求冲突
第5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建构
    5.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理论建构
        5.1.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范畴界定
        5.1.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理论基础
        5.1.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价值取向
    5.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体系建构
        5.2.1 内部平台体系
        5.2.2 外部平台体系
    5.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框架建构
        5.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系统框架
        5.3.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技术框架
        5.3.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应用框架
第6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成长演化
    6.1 理论基础
    6.2 研究设计与方法
        6.2.1 方法选择
        6.2.2 案例选择
        6.2.3 数据收集
        6.2.4 关键构念
        6.2.5 数据分析
    6.3 案例描述
        6.3.1 案例背景介绍
        6.3.2 案例发展历程
    6.4 案例分析
        6.4.1 演化路径分析
        6.4.2 演化机理分析
    6.5 案例发现
        6.5.1 社区公共服务生态圈虚拟集聚的本质
        6.5.2 构建社区公共服务生态圈虚拟集聚的目的
        6.5.3 社区公共服务生态圈虚拟集聚的成长过程
第7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服务能力测度
    7.1 研究背景
    7.2 概念模型
        7.2.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系统结构主体
        7.2.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概念模型
    7.3 指标体系建构
        7.3.1 测度指标体系
        7.3.2 模糊综合评价
    7.4 实证评价
        7.4.1 指标评语集及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7.4.2 指标权重的赋值
        7.4.3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7.4.4 单项评价
        7.4.5 综合评价讨论
第8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建构
    8.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构成要素
        8.1.1 理念要素
        8.1.2 目标要素
        8.1.3 主体要素
        8.1.4 资源要素
        8.1.5 动力要素
        8.1.6 技术要素
        8.1.7 情景要素
    8.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问题与障碍分析
        8.2.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问题分析
        8.2.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障碍分析
    8.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机制谱系
        8.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主要内容
        8.3.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内在关系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7)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的满意度感知与网络结构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智慧政府研究现状
        1.3.2 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现状
        1.3.3 信息协同研究现状
        1.3.4 满意度感知研究现状
        1.3.5 研究现状总结与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对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对象界定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智慧政府
        2.1.2 信息协同
        2.1.3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民主治理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信息熵理论
        2.2.4 群体智慧理论
        2.2.5 信息生态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识别
    3.1 本章研究框架
    3.2 本章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获取
        3.2.2 研究方法
    3.3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识别及可视化
        3.3.1 节点识别
        3.3.2 节点关系识别
        3.3.3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可视化
    3.4 节点影响力分析
        3.4.1 节点影响力测度算法
        3.4.2 节点影响力测度结果
    3.5 节点关系影响力分析
        3.5.1 节点关系影响力测度算法
        3.5.2 节点关系影响力测度结果
    3.6 节点信息协同关联强度分析
        3.6.1 节点信息协同关联强度测度算法
        3.6.2 节点信息协同关联强度测度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群体智慧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满意度感知
    4.1 本章研究框架
    4.2 本章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4.2.1 数据获取
        4.2.2 研究方法
    4.3 满意度感知研究思路
    4.4 数据分析与编码
        4.4.1 开放式编码
        4.4.2 主轴编码
        4.4.3 选择性编码
        4.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5 群体智慧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满意度感知因子
        4.5.1 信息协同需求端感知因子
        4.5.2 信息协同供给端感知因子
        4.5.3 信息协同服务载体感知因子
        4.5.4 信息协同环境感知因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融合满意度感知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5.1 本章研究框架
    5.2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构成要素分析
        5.2.1 信息人要素
        5.2.2 情境要素
        5.2.3 信息要素
    5.3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特征分析
        5.3.1 服务理念——提供让群众满意的智慧政府服务
        5.3.2 服务模式——“互联网+政务服务”
        5.3.3 实现途径——关联数据
    5.4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生态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驱动机制
    6.1 本章研究框架
    6.2 本章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6.2.1 数据获取
        6.2.2 研究方法
    6.3 信息生态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
    6.4 信息生态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协同效应作用机理
        6.4.1 研究假设
        6.4.2 研究变量
    6.5 信息生态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协同效应作用机理之实证研究
        6.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5.2 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
    6.6 基于协同效应作用机理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驱动机制
        6.6.1 选择反馈驱动机制
        6.6.2 内生动力识别驱动机制
        6.6.3 外源动力识别驱动机制
        6.6.4 信息价值主导驱动机制
        6.6.5 协同创新驱动机制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对接驱动机制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驱动策略
    7.1 本章研究框架
    7.2 面向利益相关者的驱动策略
        7.2.1 面向群众的驱动策略
        7.2.2 面向政府公务员的驱动策略
        7.2.3 面向企业管理者的驱动策略
    7.3 面向信息技术的驱动策略
        7.3.1 面向区块链技术的驱动策略
        7.3.2 面向5G技术的驱动策略
    7.4 面向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环境的驱动策略
        7.4.1 面向经济环境的驱动策略
        7.4.2 面向政策环境的驱动策略
        7.4.3 面向技术环境的驱动策略
        7.4.4 面向基础设施环境的驱动策略
        7.4.5 面向信息安全环境的驱动策略
        7.4.6 面向信息公开环境的驱动策略
    7.5 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驱动策略集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8)上海市社保中心推行“一网通办”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顾客导向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一网通办”
        (二)上海社保“一网通办”服务的“顾客”
    二、理论基础
        (一)顾客导向理论
        (二)顾客导向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作用
        (三)顾客导向理论与本研究的契合度分析
第三章 上海社保网上办事的历史回顾以及现状分析
    一、上海社保网上办事的历史回顾
    二、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现状
        (一)上海社保推进“一网通办”的措施
        (二)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网上办事程序
        (三)上海社保“一网通办”实施后的初步成效分析
第四章 上海社保“一网通办”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问卷调查
        (一)问卷的设计及发放收回
        (二)调查对象组成分析
    二、结构化访谈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中发现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不完善
        (二)数据共享不充分
        (三)与顾客需求不完全匹配
        (四)信息安全建设不完备
    四、原因分析
        (一)顶层设计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二)数据共享不充分的原因分析
        (三)与顾客需求不完全匹配的原因分析
        (四)信息安全建设不完备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上海社保“一网通办”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顶层设计与整合工作流程
        (一)优化顶层框架设计
        (二)整合线上线下工作流程
    二、依托数据共享促进经办效能再提升
        (一)继续提升共享数据利用率
        (二)积极提升数据共享层级
        (三)保障社保基金待遇支付安全
    三、针对不同使用群体推出个性化服务
        (一)个人用户
        (二)企业用户
    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一)提高信息安全应急能力
        (二)发挥平台自身网络优势
第六章 小结与讨论
    一、小结
    二、讨论与思考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八个试点省市政策文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思路:描述为主,因果嵌入
        (二)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 NVivo 软件分析法
        (三)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电子政务
        二、公共政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政策过程理论
        二、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第二章 八个试点省市电子政务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政策文本的预处理
    第三节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文本构成
        一、政策数量阶段性特征分析
        二、政策文本词频分析
        三、政策题材分析
        四、政策文本发文单位分析
第三章 八个试点省市电子政务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第一节 编码准备
    第二节 初始编码
    第三节 聚焦编码
    第四节 轴心编码
    第五节 理论编码
        一、核心类属
        二、核心类属的互动关系
        三、信度与相关性抽样
第四章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分析
    第一节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阶段
        一、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起步阶段
        二、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健全阶段
        三、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深化阶段
        四、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演化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动力
        一、外动力:顶层设计的推动
        二、内驱动:政务服务诉求
        三、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演化的路径生成
    第三节 进一步推动省级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选择
结论
    一、基本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10)深圳金政软件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工具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电子政务
        2.1.2 资产管理软件
        2.1.3 单位内控管理软件
        2.1.4 财政一体化管理软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2.2.2 企业战略管理
        2.2.3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
第三章 金政软件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科学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行业总体分析
        3.2.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3 行业对手分析
        3.3.1 行业对手介绍
        3.3.2 CPM矩阵分析
    3.4 外部环境分析总结与评价
第四章 金政软件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公司介绍
    4.2 资源分析
        4.2.1 组织资源
        4.2.2 财务资源
        4.2.3 实物资源
        4.2.4 技术资源
        4.2.5 人力资源
        4.2.6 创新资源
        4.2.7 声誉资源
    4.3 能力分析
        4.3.1 经营管理能力
        4.3.2 产品研发能力
        4.3.3 业务服务能力
        4.3.4 业务营销能力
        4.3.5 企业文化
    4.4 核心竞争力分析
        4.4.1 公司战略定位清晰
        4.4.2 公司人均成本低
        4.4.3 软件产品优势
        4.4.4 服务及时、周到
        4.4.5 个性化定制
        4.4.6 新需求响应速度快
    4.5 内部环境分析总结与评价
第五章 金政软件公司竞争战略制定与选择
    5.1 金政软件公司战略目标体系与总体战略
        5.1.1 战略目标体系
        5.1.2 总体战略
    5.2 竞争战略备选方案设计
        5.2.1 SWOT矩阵
        5.2.2 备选方案设计
    5.3 竞争战略选择
    5.4 竞争战略主要内容
        5.4.1 聚焦
        5.4.2 市场策略差异化
        5.4.3 提升
第六章 金政软件公司竞争战略实施与控制
    6.1 战略实施
        6.1.1 目标设定
        6.1.2 实现途径
        6.1.3 实施计划
    6.2 保障措施
        6.2.1 组织资源保障
        6.2.2 财务资源保障
        6.2.3 信息系统保障
        6.2.4 流程优化保障
    6.3 评价与控制
        6.3.1 收集战略信息
        6.3.2 战略控制评价
        6.3.3 实施纠正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聚焦电子政务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D]. 伏佩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2]“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问题:技术变革、价值嬗变及发展逻辑[J]. 翟云. 电子政务, 2021(01)
  • [3]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D]. 于丽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4]基于共词分析的中国电子政务政策变迁研究[J]. 朱琳,刘雨欣,顾文清. 电子政务, 2020(11)
  • [5]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D]. 王张华. 湘潭大学, 2020(10)
  • [6]“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研究[D]. 何海清. 天津城建大学, 2020(01)
  • [7]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的满意度感知与网络结构模型构建[D]. 胡漠.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上海市社保中心推行“一网通办”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顾客导向理论的分析[D]. 陶鑫.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7)
  • [9]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八个试点省市政策文件分析[D]. 何桂洪.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深圳金政软件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余方波.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关注电子政务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