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高塔·静音发电

千米高塔·静音发电

一、千米高塔·发电无声(论文文献综述)

杨州[1](2020)在《采用双向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风电结构减振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后,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加恶劣,发展和利用风能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已成为新时代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风力发电作为风能的主要开发措施,由于其产能连续性强和耕地占用面积小等特点,已被列入国家能源生产重要规划中。为了捕获更多的风能,风力发电机结构的尺寸越来越大,结构变得越来越柔,对水平荷载的敏感度不断增加,振动也愈加明显,这就导致结构强度和疲劳等破坏问题愈加严重。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双向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减振装置,旨在减小风电结构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降低结构振动及疲劳问题。以某2.5MW的风电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及振动台试验对采用该双向TMD的风电结构在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控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集中质量模型和考虑叶片与塔筒结构耦合作用的叶片-塔筒模型,其中集中质量模型将机舱、轮毂和叶片等效为质点连接在塔筒结构顶部,叶片-塔筒模型将叶片等效为变截面梁,机舱等效为一个梁,用来连接叶片和塔筒。对两种模型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分析计算奠定基础。(2)根据风电结构特点,并基于TMD控制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风电结构的双向TMD装置,以位移放大系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得到双向TMD的最优参数关系式。在分析风电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后,根据风电结构动力参数计算双向TMD装置的各关键力学参数。(3)建立采用双向TMD的风电结构模型,考虑TMD不同质量比在单向地震作用和双向地震作用下,对风电结构减振控制效率的影响,并对比两种模型的动力响应和减振效率,结果显示,风电结构动力响应均减小,随着质量比的增加,在单向和双向的控制效率也随着增加。并考虑风电结构频率的变化对双向TMD减振控制的影响,发现在风电结构频率增大时,双向TMD的减振效率先增大再减小,在风电结构频率减小时,TMD的减振效率越来越小。(4)基于Davenport谱生成额定风速下和切出风速下的风速时程,采用叶素动量理论计算风机叶片荷载。结合考虑风电结构多种不同工况,对风电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析安装双向TMD后风电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各响应变化和TMD对响应的控制效率。结果显示在风荷载作用下,双向TMD对叶片-塔筒模型塔筒顶部弯矩的控制效果较差,对于两种风电结构模型的其他响应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5)设计采用双向TMD的风电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响应控制的缩尺研究模型,进行地震作用下该装置对风电结构的减振效果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安装该装置后风电结构在不同的地震动入射角下,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减震,为风电结构的减震提供参考。试验中考虑地震动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时,该双向TMD装置对风电结构响应的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邵帅[2](2020)在《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亟需转变,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太阳能是一种取用不尽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两种方式,其中塔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上前景广阔,传统的塔式太阳能系统中,吸热器高空布置,在安装及维护等方面风险较大,经济性不高。而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则在二次反射塔上安装有二次反射镜,将从定日镜场反射过来的太阳光线反射至位于地面上的吸热器,二次反射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不足。本文对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系统的镜场布局以及二次反射镜形制、系统误差进行研究,依据研究结果进行镜场优化,为整个电站的经济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太阳运动轨迹。在确定好太阳坐标系的情况下,建立太阳运动模型,利用太阳位置算法计算高度角和方位角,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天的太阳运动轨迹进行仿真,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2)建立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系统模型。按照镜场设计的一般规则,确定定日镜形制及镜场布局,建立不同种类二次反射镜的数学模型,研究二次反射镜尺寸与镜场布局的关系,方便后续整个系统效率的研究。(3)建立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系统光学效率模型,对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余弦效率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余弦效率的特性,对系统进行优化。(4)分析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系统的误差组成,根据误差的形成原因,提出误差校正的方法,推导校正过程,建立二次反射镜的校正模型,然后进行仿真。对误差的研究,对整个二次反射系统的性能优化有积极作用。本文建立了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系统模型,研究了二次反射系统余弦效率的特性,提出二次反射系统的校正方法,优化了系统性能,为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刘磊[3](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指明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张勇[4](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崔明[5](2016)在《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我国民族现实的客观特点,“民族”又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三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还有各具自身特点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1我国的西北民族走廊汇聚了藏族、回族、东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处于走廊腹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本文的研究对象“唐汪人”正是生活在其中的多民族地域性群体。从元代开始唐姓、汪姓、张姓、马姓、赵姓等移民逐渐进入当地。之后,唐汪人的族群身份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与建构。第一次是元代到民国时期,一部分唐汪人从汉族移民转变为穆斯林群体,唐汪人中开始出现族群文化差异。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政策使唐汪人内部各群体的民族身份加速分化。唐汪人成为一个由汉族、回族、东乡族组成的多民族群体。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唐汪人开始了地域性超民族群体建构和地方事务的多民族共建。伴随着族群身份的变异,唐汪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多个民族”的群体形态。从汉族家族结构角度看,唐汪人处于“分而未离”的状态。唐汪的穆斯林“宗亲”是在历史变故、政策落实、宗教传播、族际通婚过程中逐渐远离了自己的“家伍”。从回族、东乡族族属角度看,唐汪穆斯林是“融而未合”的特殊群体,处于从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过渡阶段”。在唐汪以外的东乡族眼中,唐汪东乡族是本民族内部具有自身特点的那种“人”。他们不会东乡语,有着“与众不同”的祖源记忆,资源环境和文化传统也与自己大相近庭。这些状态造成了唐汪人在族群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方面的两难选择。唐汪人内部各族群间不得不频繁地“越界交融”,出现“重家族,轻民族”现象,并逐渐形成了“复合型”族群认同及文化传统。这种情况使唐汪人在生活实践与身份定性上面临更加严峻的双重困境。其实,唐汪人处于西北民族走廊和族群边界地带,其族群分化现象体现了多元文化空间中群体归属的多样化选择。但以往的族群研究更多地关注内部认同构建与外部边界划定,较少关注类似唐汪人这样的族群身份“越界”现象,这就形成了传统理论研究的中间地带。面对唐汪人内部模糊的族群边界与频繁的越界行为,我们如何清晰界定各个民族?其民族身份何以成立?民族学人类学应如何认识这种特殊族群?这些都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掌握唐汪人如何解释其群体状况的正当性及解释话语的创制逻辑,我们需要回到其族群建构的的“历史”原点。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尝试使用历史民族志形式,在不同时间的“历史现场”观察唐汪人的生存空间、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等内容。在唐汪人的身份重构进程中,历史记忆具有情感联系、身份识别、认同建构、关系调节等诸多功能,其本身也成为了族群重构作用下不断被改写的“历史事实”。历史记忆有时成为促进族群融合的“黏合剂”,有时又成为阻碍族群融合的“分离剂”。唐汪人通过操作祖源记忆与交往记忆等多种集体记忆来应对各种身份问题。祖源记忆成为了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成为了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交往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时的公共文化资源,创伤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历史记忆的“特殊性”也被转化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推动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唐汪人通过家谱、仪式、建筑、传说等记忆表征体现着族群分化与文化冲突的社会本相。他们通过模仿、改造、神圣化、结构化忘记等书写技术探索着对族群变迁的合理解释模式,采用“英雄祖先”、“兄弟祖先”的文本结构隐喻各个族群间竞争与共享社会资源的关系,从自身历史出发的“移民心性”也成为历史再造的逻辑。他们对于自己历史记忆的处理方式饱含了解释复杂认同和骑墙身份的民间智慧。这种民族历史地方写本启示我们反思西北民族走廊地区少数民族史的书写模式,反思文化与地理的时空边界视角对中心史观的转换意义。通过分析唐汪人元明两代的移民记忆,清季民国的变迁记忆,建国后家族、宗教、教育的发展事件和记忆资本化的实践,我们看到,唐汪人的身份变迁反映着以东乡族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身份转变的宏大叙事。从发展史角度看,东乡族就是由唐汪人这样的不同群体不断融入和重构后产生的民族。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之后,它同回族、保安族等其他族群一样经历了更具政治意义的重构过程。他们都面对着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间的互动关系问题。此时,历史记忆成为了民族认同建构的解释性工具,成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参考。记忆的历史心性也为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多元认同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思路。

李丽[6](2016)在《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边疆”是以国家主权为核心,以国家认同为纽带,以国家利益为取向,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综合因素于一体的邻近国家边界的地域。边疆地区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统称为边疆问题,而解决边疆问题的过程称为“边疆治理”。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最为重要和独特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安全形势敏感脆弱、周边局势紧张严峻,社会文化复杂多元。长期以来印度东北边疆以民族冲突不断、移民问题突出、恐怖主义泛滥、经济长期落后凋敝着称,历来是印度政府、区域内各国以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地区。印度独立以后,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东北边疆制定了若干个政策:独立初期推行“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以后开始关注东北边疆的安全防守,1971年颁布《印度东北部重组法案》,启动东北边疆的政治重组进程;冷战结束后,开始实施“东向政策”,印度东北边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治治理方面,印度对东北边疆划定了行政区划,设立了立法与行政机构,成立了多层次的地方自治机构,遏制了民族分离主义组织的行动,整体安全局势好转;在安全治理方面,经历了“从忽视到重视”、“从孤立到合作”、“从混乱到集中”的历史沿革,逐渐确立起明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如今东北边疆整体安全局势已趋于稳定,社会暴乱程度明显减弱;在经济治理方面,印度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针对农业、工业、服务业各领域的现状与问题,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整体经济与各产业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文化治理方面,印度着重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了对东北边疆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东北边疆的多渠道就业,为边疆发展与稳定夯实了社会文化基础。通过对印度东北边疆各方面治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印度东北边疆治理以实现东北边疆和平与繁荣为目标,形成一套多元主体解决多重问题、充分保护部落民权益、注重国际合作的边疆治理新路径。同时,也发现印度东北边疆治理还存在基层自治机构治理不利,犯罪量居高不下,行政管理程序缺乏透明度、官僚阶层腐败严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等问题。在对印度东北边疆治理进行系统研究以后,总结了关于边疆治理的一些普遍规律,以期对我国或其他国家相关的边疆治理提供一定有益的借鉴或启示。特别对印度非法侵占中国藏南地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方应有的战略准备。最后提出了扩大我国与印度东北边疆的经济合作,逐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几点思考。

杨阳[7](2015)在《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将节约思想融入景观设计,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探究,以及对国内外建成案例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的方法。首先,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分析和归纳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根源,以及节约型景观在实际案例中应用的具体情况,总结了目前景观设计发展水平状况下的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从而探讨了节约型景观设计运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试图通过对节地型景观设计、节水型景观设计、节材型景观设计及节能型景观设计的研究,结合节约型景观在实际案例中应用的具体情况,探讨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策略和设计方法,及其实践的可行性;最后,归纳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的结论,并对节约型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节约型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节约型景观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裔兆宏[8](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张惠青[9](2014)在《可持续能源景观审美创作范式研究》文中认为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把净零碳发展战略和再生设计原则提上全球日程。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性推广,使能源景观成为一个诸多矛盾的交汇点,引发了土地利用、景观质量、生物多样性等系列环境问题,也把可持续能源景观作为时代新范式从幕后推到台前。本文以可持续能源景观为核心研究对象,以当代生态型美学为审美参照系,通过对传统能源景观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及对未来能源景观愿景进行预测和展望,寻求其传承性,确立其不可通约性,以此为契机建构起可持续能源景观审美创作范式体系——在一个从本体论、审美价值论到创作方法论的逻辑体系内层层递进的导出。本体论部分(第2章),对可持续能源景观进行了理论要义梳理。论证了可持续能源景观的生发语境、概念内涵、本质特征等问题。界定了人地关系为其本质,可持续生活方式为其内核,并把可持续能源景观放到人地关系综合架构中进行定位,为论文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审美价值论部分(第3、4、5章),在人地关系综合架构内展开。1)在生态型美学的逻辑体系内实施“三分法”,建立起自然生态(真)、社会生态(善)和精神生态(美)“三分”的复合审美生态系统,界定了与传统美学的批判性传承关系;2)在复合审美生态系统内展开审美价值和审美机制的探求。审美价值的探求,旨在“求真”、“求善”和“求美”,是为“知其然”;审美机制的探求,旨在通过真与美的分而治之而后复合,洞悉“审美-生态”冲突的实质及其化解途径,是为“知其所以然”。3)以审美价值为基础,以审美机制为依托,建构起真、善、美统和的审美生态范式——生命价值、参与价值和家园意识“三部曲”。创作方法论部分(第6、7章),以审美生态范式为准则,在人地关系综合架构内展开。生态现象学范式为其“元范式”,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基于生态现象学方法,秉承跨学科和多维度的整合思维模式,建构了审美创作原则——无缝集成、循环再生、开放空间与情境体验;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审美创造策略——协同共生与对话融合。审美创作范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范式体系,它以人地关系“三要素”(目标)和“四层次”(手段)作为变量,集万成一,以一生万,直至迈向标准范式时期。审美创作范例是借鉴描述美学进行的作品赏析。

曾哲[10](2013)在《洛扎日记》文中研究说明小引一篇文字的形成,一段日记的形成,需要诸多因素。这部日记的主体,是2010年至2012年,在喜马拉雅山南一个叫西藏洛扎县与不丹交界的地点空间形成。霍金在《宇宙的起源与归宿》里说:"在一个无限的宇宙中,每一个点都可以被视为中心,因为在每一点处朝各个方向看去都会有无穷多颗恒星。"开头很俗,但是日记形成的必须。2010年7月31日出发日北京雾大起飞后进入晴空

二、千米高塔·发电无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米高塔·发电无声(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双向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风电结构减振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风电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1.2.2 被动减振控制研究现状
        1.2.3 半主动控制研究现状
        1.2.4 主动控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风电结构及双向TMD装置有限元模型
    2.1 双向TMD装置
        2.1.1 双向TMD装置介绍
        2.1.2 TMD装置的有限元模型
    2.2 风电结构及有限元模型
        2.2.1 有限元单元特性介绍
    2.3 风电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2.4 TMD装置参数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电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减振控制分析
    3.1 地震波选取
    3.2 单向地震动作用下双向TMD减振控制研究
        3.2.1 塔筒顶部位移响应
        3.2.2 地震作用下塔筒顶部加速度响应
        3.2.3 地震作用下塔筒底部弯矩响应
        3.2.4 地震作用下塔筒水平位移
        3.2.5 塔筒地震响应频域特性分析
    3.3 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及控制研究
    3.4 结构频率变化双向TMD对减振性能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电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减振控制分析
    4.1 风速模拟及荷载计算
        4.1.1 风速时程模拟
        4.1.2 风荷载计算
    4.2 风电结构减振效果分析
        4.2.1 风电结构位移控制分析
        4.2.2 风电结构加速度控制分析
        4.2.3 风电结构的塔筒弯矩控制分析
    4.3 两种风电结构模型响应对比
    4.4 切出风速下风电结构模型响应
    4.5 不同风夹角下风电结构响应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采用双向TMD装置的风电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5.1 试验设计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验结构模型及其双向 TMD 装置
        5.1.3 试验数据测量
        5.1.4 试验模型参数测定
        5.1.5 TMD模型参数计算和测定
    5.2 地震动加载工况
    5.3 地震作用下风电结构动力响应
        5.3.1 模型结构基频
        5.3.2 风电结构地震响应及响应控制分析
    5.4 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对TMD减振性能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及项目

(2)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方式
        1.2.1 太阳能光伏发电
        1.2.2 太阳能光热发电
    1.3 塔式光热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二次反射塔式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太阳运动规律的研究
    2.1 引言
    2.2 太阳辐射能
    2.3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规律
        2.3.1 地球自转和时角
        2.3.2 地球公转和赤纬角
    2.4 太阳位置及相关角度计算
        2.4.1 地理经纬度
        2.4.2 坐标系的选择
        2.4.3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次反射塔式发电系统镜场模型建立
    3.1 二次反射塔式发电系统构成
    3.2 镜场布局
        3.2.1 矩形镜场设计
        3.2.2 圆形镜场设计
        3.2.3 六边形镜场设计
    3.3 二次反射镜特性研究
        3.3.1 不同形状二次反射镜特性
        3.3.2 二次反射镜模型建立
        3.3.3 二次反射镜大小尺寸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光镜场余弦效率的分布及优化研究
    4.1 聚光镜场光学效率模型的建立
        4.1.1 基本假设条件
        4.1.2 反射率和洁净率
        4.1.3 大气透射率
    4.2 余弦效率研究
        4.2.1 余弦效率模型建立
        4.2.2 余弦效率仿真计算
        4.2.3 余弦效率仿真结果分析
    4.3 聚光镜场调度优化
        4.3.1 背包问题
        4.3.2 调度优化模型建立
        4.3.3 优化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误差校正
    5.1 系统误差
        5.1.1 定日镜误差
        5.1.2 二次反射镜误差
    5.2 误差校正
        5.2.1 假设条件
        5.2.2 模型建立
        5.2.3 仿真计算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概念:电影院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三、研究综述
    四、理论依据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二) 灵魂:文化研究
        (三) 骨架:空间理论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五、研究框架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一、分布概览
        二、分布特征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第二章 建筑
    第一节 地理位置
        一、位于广场中心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第二节 外观风貌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第三节 内部空间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第四节 设备配置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第五节 建筑安全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第三章 声音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第一节 资本形式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第二节 供片关系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第三节 放映机制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第四节 营销策略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第五节 抗税斗争
第五章 规训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一、吃相百态
        二、秩序混乱
        三、人声鼎沸
        四、色情泛滥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一、中国式卫生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二、“对号入座”风波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四、反思
第六章 冲突
    第一节 日常纠纷
    第二节 军警之患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第三节 民族矛盾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第四节 公会暴力
        一、《假凤虚凰》事件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第七章 殖民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一、影院业的“恢复”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一、谁是小市民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第九章 媒介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第十章 群体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五、纠纷与罢工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一) 研究对象
        (二) 概念说明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小结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一、新省府工程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小结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小结
结语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附录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新史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史研究趋势
        1.1.2“中心-边缘”史观下的西北民族走廊研究反思
        1.1.3 唐汪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价值
    1.2 选题研究综述
        1.2.1 民族关系史研究
        1.2.2 族群理论研究
        1.2.3 历史人类学研究
        1.2.4 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研究
        1.2.5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研究
        1.2.6 东乡族及唐汪研究
    1.3 选题思路、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选题意义
    1.4 小结
第二章 村落、人口与生存空间—“唐汪人”的界定
    2.1 唐汪人生存的自然空间
        2.1.1 唐汪镇的地理局域
        2.1.2 河川与地景
        2.1.3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1.4 比较视野下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困境
    2.2 唐汪人的村落空间与人口分布
        2.2.1 唐汪人的村落版图
        2.2.2 唐汪人口的民族结构及分布
    2.3 唐汪人生存的文化空间
        2.3.1 传统与现代的区间
        2.3.2 西北多元宗教生态系统
        2.3.3 多元族群互动的历史场景
    2.4 小结
第三章 元明两朝的移民记忆—唐汪人的来历
    3.1 祖先的移入记忆
        3.1.1 唐家人的英雄祖先
        3.1.2 汪家人的磨难祖先
        3.1.3 张家人的漂泊祖先
        3.1.4 赵家人的拜官祖先
        3.1.5 马家人的“叛变”祖先
    3.2 收油蜡祭祀中的历史制作实践
        3.2.1 作为民间历史写本的收油蜡仪式
        3.2.2 仪式记忆线索下的地方史
    3.3 祖源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3.3.1 祖源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
        3.3.2 祖源记忆是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
    3.4 小结
第四章 清季民国的冰火记忆—唐汪人的经历
    4.1 辉煌的唐汪商路
        4.1.1 兵沟古道的人流景观
        4.1.2 唐汪的贸易与老街的废弃
    4.2 兵燹后的群体改造
        4.2.1 苏四十三起义中的唐汪人自保
        4.2.2 晚清民初的战火
        4.2.3 从唐家川到唐汪川
    4.3 交往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4.3.1 交往记忆是族群建构时的公共资源
        4.3.2 创伤记忆成为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
    4.4 小结
第五章 建国后的发展记忆—唐汪人的阅历
    5.1 民族身份确立与宗族分化
        5.1.1 唐汪人的宗族情怀
        5.1.2 宗族认同的标志
        5.1.3 加速隐讳的亲缘记忆
    5.2 多元宗教分立与动态平衡
        5.2.1 伊斯兰教派的发展记忆
        5.2.2 民间信仰的发展记忆
        5.2.3 藏传佛教的发展记忆
    5.3“唐汪精神”下的多民族教育共建
        5.3.1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传统
        5.3.2 捐资助学的合作
        5.3.3 唐汪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
    5.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记忆的资本化实践—唐汪人的努力
    6.1 群体关系的社会资本化
        6.1.1 唐氏宗亲大会的首创
        6.1.2 新媒介建立的信息互动
        6.1.3 宗教信众的网络
    6.2 集体欢腾中的文化资本
        6.2.1 唐汪汉族的仪式展演
        6.2.2 穆斯林的宗教仪式链
        6.2.3 宗教仪式中的资本化
    6.3 唐汪发展与资本转化
        6.3.1 大接杏的新经济
        6.3.2 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6.3.3 重建宏济桥的诉求
        6.3.4 阿语女校与新文化资本
    6.4 小结
第七章 历历在目的记忆—唐汪人的启示
    7.1 不断建构的唐汪人
        7.1.1 族群建构论
        7.1.2 唐汪人的复合型族群认同建构
        7.1.3 唐汪人群体重构与历史记忆的选择逻辑
    7.2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形成的去身份化实践
        7.2.1 东乡族的识别过程
        7.2.2 东乡人眼中的唐汪人
        7.2.3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群的再生产
        7.2.4 西北民族走廊穆斯林民族形成的去记忆化实践
    7.3 历史人类学视阈下的记忆与族群
        7.3.1 历史记忆与族群史
        7.3.2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7.3.3 历史记忆与族群关系
    7.4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和方法
    四、突破与创新
    五、重点与难点
    六、相关说明
第一章 边疆与边疆治理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边疆的含义和特征
        一、边疆的含义
        二、边疆的特征
    第二节 边疆问题与边疆治理
        一、边疆问题
        二、边疆治理
        三、边疆治理的主体与基本模式
第二章 印度东北边疆及其特殊性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概况
        一、印度东北边疆的位置与面积
        二、印度东北边疆的行政区划
        三、印度东北边疆的人口
        四、印度东北边疆的民族与部族
        五、印度东北边疆居民的宗教和语言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边疆问题与特征
        一、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地缘政治最为复杂多变的边疆地区
        二、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安全形势最为敏感脆弱的边疆地区
        三、印度东北边疆是印度民族与移民问题最为严峻的边疆地区
        四、印度东北边疆是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边疆地区
第三章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政策演变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早期治理政策
        一、英殖民政府对印度东北地区的统治
        二、印度自治领时期的治理政策:接管东北边疆政权、归并土邦
    第二节 “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1947-1961年)
        一、“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出台的历史背景
        二、“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的指导思想
        三、“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
        四、对“尼赫鲁-艾尔温政策框架”的评价
    第三节 “安全优先方略”(1962-1970年)
        一、“安全优先方略”出台的历史背景
        二、“安全优先方略”的主要内容
        三、对“安全优先方略”的评价
    第四节 “印度东北部重组法案”与政治重组(1971-1990年)
        一、印度对东北边疆政治重组的理念与政策出发点
        二、印度对东北边疆政治重组的历史进程
        三、配合政治重组的经济发展范式
        四、对东北边疆政治重组政策的评价
    第五节 “东向政策”与印度东北边疆的新机遇(1991年-今)
        一、印度东北边疆在“东向政策”中的地位
        二、“东向政策”给印度东北边疆带来的发展机遇
        三、对“东向政策”推行之下印度东北边疆发展的评价
第四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政治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印度对东北边疆的行政管理
        一、划分印度东北边疆的行政区域
        二、在印度东北边疆设立起立法与行政机构
        三、赋予东北边疆各邦特殊权利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多层次的地方自治
        一、宪法“第六附表”规定的地方自治机构
        二、国家层面的地方基层自治机构
        三、邦法律框架内成立的地方自治机构
第五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安全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安全治理理念的历史沿革
        一、从忽视到重视:20世纪50-80年代印度东北边疆的安全治理
        二、从孤立到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东北边疆的安全治理
        三、从混乱到集中:新世纪以来印度东北边疆的安全治理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军事部署
        一、部署正规军事力量,增强边疆防御实力
        二、组建准军事部队,维护边疆社会稳定
        三、成立武警部队,提高戍边警备力量的专业化程度
    第三节 印度东北边疆的边境管理措施
        一、设立边境哨所
        二、建隔离墙
        三、强光照明
        四、修建战略公路
        五、开展与邻国的双边安全合作
    第四节 印度对东北边疆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的治理措施
        一、印度的民族政策及其对解决东北边疆民族问题的影响
        二、印度治理东北边疆民族分离主义的主要措施
        三、印度治理东北边疆民族分离主义的辅助措施
第六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经济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东北边疆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印度对东北边疆经济治理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治理目标:经济发展指标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治理理念:包容性增长
        三、治理模式:参与式治理
        四、发展资金:以中央拨款为主
    第三节 印度东北边疆各产业的治理措施
        一、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治理措施
        二、工业的治理措施
        三、服务业的治理措施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第七章 印度对东北边疆社会文化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措施
        一、地方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措施
        二、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三、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四、注重疾病预防和保健宣传工作
        五、推进具体医疗服务项目
    第二节 东北边疆教育发展措施
        一、设置专门管理机构,组建“东北地区教育委员会”
        二、增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三、创新办学机制,提升办学水平
        四、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五、提升师资培训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对东北边疆学生予以财政资助,确保获得平等教育机会
    第三节 积极推动东北边疆的多渠道就业
        一、推进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促进就业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二、发挥本地优势与特色,推动体育发展与培养青年运动员
第八章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评价与思考
    第一节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模式与特征
        一、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模式
        二、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特征
    第二节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成就与问题
        一、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成就
        二、印度东北边疆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启示与思考
        一、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的启示
        二、印度东北边疆治理对我国的影响与相关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在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的发展与节约型景观研究现状
        2、国内的发展与节约型景观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研究方法
        2、论文框架
    五、概念的厘定
        1、节约的内涵
        2、景观的内涵
        3、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含义
    六、相关理论基础
        1、景观创造环境
        2、当代景观运动中融入的节约思想
        3、可持续发展原理
        4、生态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学
        5、景观生态学理论
第一章 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问题剖析
    第一节 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一、节地型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二、节水型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三、节材型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四、节能型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节约型景观设计现存问题根源分析
        一、立项策划层面的原因
        二、建造设计层面的原因
        三、施工建造层面的原因
        四、运营使用层面的原因
    第三节 案例分析——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
        一、以合肥市瑶海公园为例
        二、以广州流花湖公园为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节地型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保护和利用原有场地
        一、保护表层土壤
        二、土方就近平衡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贫瘠土壤和被污染土壤的处理
        二、废弃地的再利用——以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为例
    第三节 空间结构布局
        一、以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为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节水型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雨水的回收与利用
        一、雨水收集
        二、雨水的储存与净化
        三、雨水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中水的回收利用
        一、封闭式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第三节 植物景观的节水规划策略
        一、原有植物的保留和保护,谨慎大树移植
        二、适地适树,构建节水型植物群落
        三、大量选用耐旱植物
    第四节 灌溉系统的设计
        一、喷灌
        二、微灌系统
        三、滴灌
        四、地下滴灌
        五、灌溉系统的管理
    第五节 案例分析
        一、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二、上海后滩公园
        三、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节材型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硬质材料的节约应用
        一、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
        二、使用新型景观材料
    第二节 软质材料的节约应用
        一、充分使用原有植被资源,注重生态配置
        二、乡土树种的运用
        三、植物和植物群落的营造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景观废物再生利用
        一、垃圾堆肥——绿色肥料
        二、充分利用秸秆资源
        三、开发沼气,节约资源
    第四节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
        一、案例分析——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二、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节能型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以太阳能为主导能源的节约型设计
        一、基本原理
        二、太阳能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三、存在问题
    第二节 以风能为主导能源的节约型设计
        一、风之景
        二、风电景观灯
        三、风能景观小品
    第三节 景观照明新技术
    第四节 其他能源的节约型设计
        一、绿化节能——以张家界哈利路亚音乐厅为例
        二、高效的清洁能源——生物能的利用
        三、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海洋能的利用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着
附录
致谢

(9)可持续能源景观审美创作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理论前提
        1.1.1 研究缘起
        1.1.2 理论前提
    1.2 立场澄清及范式途径
        1.2.1 论文研究的技术立场
        1.2.2 论文研究的范式途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逻辑框架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理论要义
    2.1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生发语境
        2.1.1 能源的新发展:可再生能源驱动当代景观变迁
        2.1.2 景观的新思维:基础设施作为当代景观要素
        2.1.3 美学的新理念:生态范式融入当代景观审美
    2.2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概念阐释
        2.2.1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概念界定
        2.2.2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内涵特征
        2.2.2.1 本体:再生景观基础设施
        2.2.2.2 本质:人地关系
        2.2.2.3 内核:可持续生活方式
        2.2.3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外延特征
    2.3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纵深思考
        2.3.1 地缘性
        2.3.2 渐变性
        2.3.3 生产性
        2.3.4 复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审美价值
    3.1 可持续能源景观之自然生态诉求:求真
        3.1.1 生态价值
        3.1.2 资源价值
        3.1.3 土地利用
    3.2 可持续能源景观之社会生态诉求:求善
        3.2.1 功利价值
        3.2.2 环境伦理
        3.2.3 适宜技术
    3.3 可持续能源景观之精神生态诉求:求美
        3.3.1 景观质量
        3.3.2 审美关注
        3.3.3 审美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审美机制
    4.1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审美结构:唯美无真
        4.1.1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形式美:悦耳悦目
        4.1.2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意境美:悦心悦意
        4.1.3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意蕴美:悦志悦神
    4.2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认知结构:唯真无美
        4.2.1 景观认知的编码机制:意义生成
        4.2.2 景观认知的表征机制:景观文本
        4.2.3 景观认知的译码机制:意义阐释
    4.3 “审美-认知”复合型审美结构:美真同构
        4.3.1 “审美-认知”二分法的价值:生态型美学视角
        4.3.1.1 生态型美学的范式转变
        4.3.1.2 生态型美学的边界重构
        4.3.2 “审美-认知”结构复合的必然:生态型美学视角
        4.3.2.1 生态型美学的美学基点:逻辑四部
        4.3.2.2 生态型美学的理论困境:“审美-生态”冲突
        4.3.3 “审美-认知”复合型审美结构:生态型美学视角
        4.3.3.1 认知结构之理性干预:生态“显像”
        4.3.3.2 审美结构之动态体验:审美“越界”
        4.3.3.3 生态型美学的瓶颈突破:“审美-生态”融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审美范式
    5.1 审美生态范式:在审美中栖居,在栖居中审美
        5.1.1 审美法则:从人类中心走向生态整体
        5.1.2 审美维度:从审美静观走向审美体验
        5.1.3 审美旨归:从自然生态导向精神生态
    5.2 生命价值:自然生态优先,美追随于真
        5.2.1 审美与自然生态
        5.2.2 再生性之美
        5.2.2.1 流动性
        5.2.2.2 可恢复性
        5.2.2.3 整体性
        5.2.3 生命节律:自然为生态之本
    5.3 参与价值:社会生态优先,美追随于善
        5.3.1 审美与社会生态
        5.3.2 参与性之美
        5.3.2.1 可达性
        5.3.2.2 连续性
        5.3.2.3 互动性
        5.3.3 审美启智:文化为心灵启智
    5.4 家园意识:精神生态主导,美通达诗性
        5.4.1 审美与精神生态
        5.4.2 情境性之美
        5.4.2.1 动态性
        5.4.2.2 叙事性
        5.4.2.3 诗性
        5.4.3 场所之爱:艺术为家园筑篱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持续能源景观的审美创作范式
    6.1 生态现象学范式:生态与诗性同构
        6.1.1 后学科时代:走向情景主义的审美创作
        6.1.2 融贯与跨界:跨学科与多维度的统筹
        6.1.3 对话与融合:自然过程的“人造系统”
        6.1.4 整合与重构:整合的再生景观基础设施
    6.2 审美创作原则:生态与诗性同构
        6.2.1 无缝集成原则:直面能源
        6.2.1.1 同质基地
        6.2.1.2 设施整合
        6.2.1.3 无缝集成
        6.2.2 循环再生原则:接纳生态
        6.2.2.1 再生形态
        6.2.2.2 再生过程
        6.2.2.3 生态模拟
        6.2.3 开放空间原则:容纳生活
        6.2.3.1 功能开放
        6.2.3.2 通感开放
        6.2.3.3 认同开放
        6.2.4 情境体验原则:构筑家园
    6.3 审美创作策略:生态与诗性同构
        6.3.1 协同共生策略
        6.3.1.1 能源先导:尊重生产价值
        6.3.1.2 生态统筹:维护景观秩序
        6.3.1.3 场所协同:顺应环境肌理
        6.3.1.4 功能复合:营建杂合景观
        6.3.2 对话融合策略
        6.3.2.1 生境植入:自然与人工连续
        6.3.2.2 参与互动:文化与技术对话
        6.3.2.3 艺术融合:艺术与生活连续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审美创作范例:LAGI2012 设计竞赛研究
    7.1 LAGI 2012 设计竞赛简介
    7.2 LAGI 2012 一等奖作品研究
        7.2.1 作品简介
        7.2.2 作品赏析
        7.2.2.1 无缝集成:能源与景观整合
        7.2.2.2 开放空间:技术与自然对话
        7.2.2.3 场所之爱:艺术与生活连续
        7.2.3 作品启示
    7.3 LAGI 2012 再思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余论
    8.1 可持续能源景观审美创作诸要点
    8.2 走向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可持续能源景观
    8.3 走向可持续能源景观的低碳生态景观
    8.4 余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千米高塔·发电无声(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双向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风电结构减振控制研究[D]. 杨州.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2]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性能优化研究[D]. 邵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4]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5]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D]. 崔明. 兰州大学, 2016(06)
  • [6]印度东北边疆治理研究[D]. 李丽. 云南大学, 2016(01)
  • [7]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D]. 杨阳. 苏州大学, 2015(02)
  • [8]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9]可持续能源景观审美创作范式研究[D]. 张惠青. 天津大学, 2014(05)
  • [10]洛扎日记[J]. 曾哲. 红岩, 2013(01)

标签:;  ;  ;  ;  ;  

千米高塔·静音发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