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职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余志列[1](2021)在《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爱国是人们内心最深层、最真挚的一种情感,也是人们应尽的一种责任与义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继承革命文化,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落实和强化爱国情感培育,在高中阶段这个关键期,引导高中生抒爱国之情、立强国之志、践报国之行,不仅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夯实高中生爱国情感的根基,用好用足革命文化资源,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高度的科学性与深刻的教育性,是塑造和强化高中生的国家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重要精神养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目标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强烈爱国情感,对国家有坚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情、对党的感恩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之情;因此,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应用,对于落实高中阶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实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尽管目前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还存在着学生参与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运用革命文化进行教学的能力不强、学校缺乏开发和运用革命文化的主动性、革命文化的运用效果缺乏系统评价体系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理念层面,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情感培育的基本原理、党和国家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文化传承的文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运用革命文化资源的原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为基本教学理论遵循,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情感培育规律与革命文化传承规律的基础上,学段衔接法、课程对接法、德智并重法、知行合一法为方法指导,构建学生、教师、课堂以及基地四个方面相统一的实施路径保障。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前、课中、课端、课后的革命文化分享与交流的“四环节”活动;第二,教师对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做到“五个用”,即用革命精神打牢高中生爱国情感培育的根基,用革命人物树立高中生爱国情感培育的榜样,用革命故事强化高中生爱国情感培育的记忆,用革命诗词滋补高中生爱国情感培育的营养,用革命标语凝聚高中生爱国情感培育的力量;第三,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落实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的“五个度”,即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认同度,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参与度,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兴趣度,用活动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结合度,用渗透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达成度;第四,学校构建革命文化资源利用保障的“四个一”教学体系,即锻造一支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打磨一些爱国情感培育课堂典型案例、构建一套科学的闭环评价与诊改机制、建设一批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只有这样,教学安排真合理,教学设计真科学,革命文化真融入,爱国情感培育真凸显,才能让爱国情感在学生心灵深处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

苑华[2](2020)在《中职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某职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化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得到了极大的物质生活改善后,却有越来越多人面临着精神状态的逐渐萎缩,找不到生活的目标,逐渐在日益膨胀的物质生活中渐渐迷失自己,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困境,这些都是缺乏生命意义感的表现。而现实的青少年教育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知识严重缺失,导致青少年缺乏责任感,身心健康受损。因此维护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培养其责任感,增强其生命意识,是学校和家庭亟待解决的课题。中职学生相对于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升学目标不突出,就业前景不乐观,在生命意义上更容易迷失。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一所典型中职学校,对该校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学校的生命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探究中职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中职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中职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正确途径。本研究首先选取281名中职生,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普遍偏低;生命意义感及其某些维度在年级、生源地及家庭氛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性别、专业、班级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同时,通过对该中职学校生命教育开展状况的问卷调查,结合对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学生的访谈所得到的资料信息,分析了现阶段该中职学校的生命教育活动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生命教育认识和重视度不高;(2)生命教育实施渠道单一;(3)生命教育实施效果差;(4)生命教育实施支持度低。同时针对存在的这四个问题,从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家庭教育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中职学校更好的推进生命教育活动相应的对策建议为:(1)提升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2)多样化和创新性并举拓宽生命教育开展渠道;(3)建立科学监督管理和评价反馈机制保证工作效果;(4)加速生命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各方支持度。最后,根据提出的生命教育实施对策,对中职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规划。即首先,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评价;其次,明确中职学校生命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保证生命教育的实施,并聚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力量形成系统工程;最后,在中职学校教师中强化生命教育知识,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生命教育素养,从而提高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质量。

汤杰[3](2020)在《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课堂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课堂教学理应受到关注。在优化中职课堂教学的众多举措中,学情分析是一个重要抓手。然而学情的分析和应用是当前职教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盲点,因此亟需加强相关研究。本研究以中职专业课教师为研究对象,拓展了学情分析的内涵和外延,将学情分析贯穿教学始终。基于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基础,结合已有研究基础、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等构建了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主要围绕“为何要进行学情分析”“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如何应用学情分析结果”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而言,其一,之所以强调中职教师学情分析的必要性,是因为学情分析既是遵循一般课堂教学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彰显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抓手。其二,教师学情分析的内容应囊括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差异状态;学情分析的方法应囊括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其三,教师对学情分析结果的应用应囊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这三个维度。基于构建的分析框架和指标,本研究开发、修订了问卷,在确保信效度的基础上对江浙沪地区的338名中职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发现:(1)当前专业课教师对学情内容的分析程度总体不高,且在性别和学历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教龄16-20年的专业课教师对学情内容的分析程度要显着高于教龄0-5年的教师;副高级职称教师要显着高于未评职称教师;在校级以上教学大赛获奖的教师要显着高于未获奖教师。(2)教师分析学情时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随着教龄的增长、职称的提升,教师对学情分析工具的选择趋于多元。(3)教师对学情应用的总体程度不高,将学情应用到教学策略设计的程度最低。教师学情应用程度在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教龄16-20年、本科和硕士学历、高级职称的专业课教师的应用程度相对较高。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可知,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师在学情分析中尚存在学情分析内容缺失、学情分析方法窄化、学情应用困难等问题,而影响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因素包括:教师对学情分析的认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教师的教学精力、学生给教师的反馈状态、班级规模大小、学校信息化设备支持等。为优化学情分析,中职专业课教师应树立系统学情分析观,按需分析学情内容;树立科学学情分析观,灵活采用分析方法;树立实用学情分析观,应用学情优化教学。此外,为加强学情分析保障,教师个人需要提升学情分析能力,学校也要综合营造学情分析环境。

马辉[4](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在2019年3月18号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相统一”原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六条标准”,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理论动力和精神指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实践意义,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积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强支撑。教学评价是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课程建设提供方向引领和根本保障。为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坚持顶层设计、从实际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进行总体设计。本文首先概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基本概念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功能、特点、理论。其次,从六种层面探讨教学评价指标的要素构成——包括教学设计评价指标、教学组织评价指标、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教学管理评价指标、教学研究与成果评价指标、教学特色与创新创新评价指标。在针对4所高水平大学调研的基础之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其中涉及教学评价指标的选取、框架结构和权重确定。再次,详细描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其背后的本质原因。最后,对黑龙江省81所不同层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方面并无重大差异。在对比分析高水平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之间差异的基础上,针对三类高校分别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以及在全省高校实施应用的对策建议。

周越[5](2019)在《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包含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这项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整合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然而,现实生活中教育“断层”现象的日渐显现,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遭遇发展瓶颈。因而整合不同德育途径,建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多维关系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思想与之有共通之处,能够为之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整合多种教育力量,构建新时代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关系。这同时也是对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的有力回应。为此,本文在理论层面上,一是厘清宏观层面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总体构成要素及内在关系,并分析微观层面各个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整体性;二是梳理整体性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整体性思想对当今的指导意义。在实践层面,分别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进行展开问卷调查。期望通过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了探索青少年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现状,分析三者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根据,分别从不同教育主体的视角出发,依次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互动关系,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研究路径。

郑莉芝[6](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四川省五所高中的调查》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政治课提升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然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高中生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部分高中生学习主动性有所欠缺,这不仅无法完成思治课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也无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对国内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省五所中学部分高中生和政治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部分高中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存在课前预习不重视、课堂表现懒散怠慢、课后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以此折射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足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思想认识、教学内容、教育者、教学方式角度分析总结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提出了增强思想认识、科学解读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对策建议,以此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吸引力。文章从吸引力角度出发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希望能为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为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魏霞云[7](2018)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情商培养的研究。情绪智力是衡量一个人健康人格和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开展学生道德教育和情商培养的重要渠道,蕴含了丰富的显性和隐性情商资源,理应承担高中生培养情商的责任和义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商,对于当前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在当前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研究高中生情商培养的必要性。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情商教育的研究,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部分主要总结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情绪智力培养的相关理论,阐述了相关概念以及培养高中生情商素养的意义。探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二部分主要根据情商理论,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对苏北某高中学生、政治教师、思想政治课课堂的情商培养情况进行了实证调研分析,本文探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中情商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情商遵循的四项原则,包括:赏识原则、交互原则、启发式原则和差异原则。最后,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存在的问题,在第四部分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具体策略,为提升高中生的情商素养、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和实施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对策。

文娜娜[8](2018)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四川省三所中学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探究式教学作为素质教育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教育的短板,具有培育人才的显着优势,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而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际中,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但由于多方因素的制约,探究式教学在应用中还存在问题,尚未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灵活有效的使用探究式教学,成为教育界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文献梳理、调查研究等方法,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阐述。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意义、思路、方法、调研情况进行简要说明,通过整理分析国内相关书籍、文献,洞悉学术界的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研究的重难点问题。第二章主要从概念、特点、类型、等方面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内涵界定。同时,阐明探究式教学的应用顺应了教材改革的潮流,对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三章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重点剖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中存在的诸如缺乏良好的探究环境、操作方式不当、学生参与面窄等问题,并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学校、教师、学生等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四章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从学校创设良好探究环境、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学生重塑自我三个层面提出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

王曦[9](2016)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探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中,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但很多中职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程,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越来越差,整体道德水平下降。本文从整体研究可以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概说了研究的缘由,阐述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了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指出了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是对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的相关问题概述,其中,案例、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是主要的内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意义、理论基石、使用原则是重要的分析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相互关联的,第三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数据、形成表的、得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其原因有哪些;第四章根据相应的原因找出相关的优化对策。第五章说明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流程;第六章运用一个教学实例来证明其流程。通过本文的阐述,使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性充分地展现出来,同时,对中职思想政治课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前景展望,发现了其发展前景良好。

杨艳[10](2012)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真是教育的基石,善是教育的方向,离开真、善就无所谓美。但是真、善不等于美,真和善只有通过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因美生情、因美向善、因美求真,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地体现真、达成善,最终实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审美性三者的有效统一,使思想政治课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必须将审美化教学贯穿其中,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塑造完善的人格。本文就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目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职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革命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概述
    第一节 革命文化的内涵、特点及载体
        一、革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二、革命文化的载体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的内涵、目标及内容
        一、爱国情感的内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节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价值
        一、落实高中阶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实效
第二章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现状透视——以黄冈市的三所高中为例
    第一节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现状调查及实效分析
        一、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现状调查
        二、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取得的实效
    第二节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革命文化教育内容关注度不高
        二、教师运用革命文化进行教学的能力欠缺
        三、学校缺乏开发和运用革命文化的主动性
        四、革命文化的应用效果缺乏系统评价体系
    第三节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增强爱国情感的自觉性不高
        二、教师深研革命文化的意识不强
        三、应试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改创新不足
        四、教学评价与诊改闭环机制尚未建成
第三章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教学基本遵循
    第一节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教学理论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情感培育的基本原理
        二、党和国家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文化传承的文件精神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运用革命文化资源的原理
        四、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的知识借鉴
    第二节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教学规律遵循
        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二、遵循情感培育规律
        三、遵循革命文化传承规律
    第三节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教学方法遵循
        一、学段衔接法
        二、课程对接法
        三、德智并重法
        四、知行合一法
第四章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参加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四环节”活动
        一、课前搜阅革命历史,追溯文化本源
        二、课端分享革命故事,传递文化感思
        三、课中碰撞革命诗词,厚植爱国精髓
        四、课后践履革命传承,升华爱国情感
    第二节 统筹革命文化资源,实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五个用”
        一、用革命精神打牢高中生爱国情感的根基
        二、用革命人物树立高中生爱国情感的榜样
        三、用革命故事强化高中生爱国情感的记忆
        四、用革命诗词滋补高中生爱国情感的营养
        五、用革命标语凝聚高中生爱国情感的力量
    第三节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落实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五个度”
        一、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认同度
        二、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参与度
        三、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兴趣度
        四、用活动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结合度
        五、用渗透式教学方法实现爱国情感培育的达成度
    第四节 学校坚持全面发力,构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四个一”实施体系
        一、锻造一支又红又专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二、打磨一些爱国情感培育课堂典型案例
        三、构建一套科学的闭环评价与诊改机制
        四、建设一批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基地
第五章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的实施案例
    案例一 思想政治课理论课堂教学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案例二 思想政治课实践课堂教学设计——陈潭秋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应用现状访谈记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职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某职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创新点
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哲学
    (二)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中职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调查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研究结论
四、中职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生命教育问卷调查
    (二)生命教育访谈
    (三)中职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中职学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五、加强中职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对策建议及途径
    (一)中职学生生命教育实施对策
    (二)中职学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学情分析研究概况
        二、职校教师学情分析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情
        二、学情分析
        三、中职专业课教师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框架构建
    第一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必要性探析
        一、学情分析:遵循一般课堂教学规律的重要体现
        二、学情分析:彰显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抓手
    第二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框架构建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启示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已有研究参考
        三、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实践调研
        四、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内容和方法的应然框架
    第三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框架构建
        一、教学过程设计理论基础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调研
        三、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应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现状
    第一节 学情分析现状问卷调查设计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问卷的编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问卷的应用
    第二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内容分析的现状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内容分析的基本现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内容分析的差异特点
    第三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方法的使用现状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方法使用的基本现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方法使用的差异特点
    第四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现状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基本现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差异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既存问题
        一、学情分析内容缺失
        二、学情分析方法窄化
        三、学情分析应用困难
    第二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影响因素
        一、教师内在因素
        二、教师外在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优化学情分析策略
        一、树立系统学情分析观,按需分析学情内容
        二、树立科学学情分析观,灵活采用分析方法
        三、树立实用学情分析观,应用学情优化教学
    第二节 加强学情分析保障
        一、教师提升个人学情分析能力
        二、学校综合营造学情分析环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课堂观察表
    附录二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调查问卷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
    2.1 相关基本概念
        2.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
        2.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2.2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功能及主要特点
        2.2.1 主要功能
        2.2.2 主要特点
    2.3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概述
        2.3.1 理论依据
        2.3.2 政策依据
        2.3.3 现实依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要素构成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评价指标
        3.1.1 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
        3.1.2 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3.1.3 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评价指标
        3.2.1 影响教学组织的因素
        3.2.2 教学组织遵循的原则
        3.2.3 教学组织的相关内容
    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3.3.1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3.3.2 教学效果遵循的原则
        3.3.3 教学效果的相关内容
    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评价指标
        3.4.1 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
        3.4.2 教学管理遵循的原则
        3.4.3 教学管理的相关内容
    3.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成果评价指标
        3.5.1 影响教学研究与成果的因素
        3.5.2 教学研究与成果的相关内容
    3.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与创新评价指标
        3.6.1 影响教学特色与创新的因素
        3.6.2 教学特色与创新的相关内容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设计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指标选取的依据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
        4.2.1 总体框架结构
        4.2.2 教学设计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
        4.2.3 教学组织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
        4.2.4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
        4.2.5 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
        4.2.6 教学研究与成果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
        4.2.7 教学特色与创新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
    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构建判断矩阵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最终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
    5.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运用成效
        5.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提出
        5.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历程
    5.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指标体系标准缺乏权威性
        5.2.2 指标权重的配置不合理
        5.2.3 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不强
        5.2.4 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用不高
    5.3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
        5.3.1 理论研究深度不够
        5.3.2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不科学
        5.3.3 对于教与学的理解不到位
        5.3.4 对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5.3.5 对建构指标体系工作重视不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6.1 高校的应用背景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概述
        6.2.1 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过程的设计
        6.2.2 高校的问卷调查情况
    6.3 应用高校评分情况分析
        6.3.1 高校总评分情况分析
        6.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情况分析
        6.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情况分析
        6.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情况分析
        6.3.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情况分析
        6.3.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成果情况分析
        6.3.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与创新情况分析
    6.4 改进教学评价指标及加强应用的对策建议
        6.4.1 高水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及应用优化的对策建议
        6.4.2 普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及应用优化对策建议
        6.4.3 高职(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及应用优化对策建议
        6.4.4 在全省高校实施应用的对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表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1年)——教学管理
附表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5年)——教学管理
附表3: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附表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问卷调查(教师、专家问卷)

(5)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第2章 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概说
    2.1 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内涵界定
        2.1.1 “新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2.1.2 “青少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2.1.3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内涵及其关系
    2.2 中西方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历史与逻辑
        2.2.1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整体观
        2.2.2 西方哲学中的整体性思想
        2.2.3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
        2.2.4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2.3 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构成
        2.3.1 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构成要素
        2.3.2 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构成的逻辑架构
第3章 新时代青少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
    3.1 青少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分析
        3.1.1 领导组织体制的整体性
        3.1.2 实施途径体系的整体性
        3.1.3 政治课教材内容的整体性
        3.1.4 保障评价体系的整体性
    3.2 青少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3.2.1 领导组织体制的整体性现状
        3.2.2 实施途径体系的整体性现状
        3.2.3 政治课教材内容的整体性现状
        3.2.4 保障评价体系的整体性现状
第4章 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
    4.1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分析
        4.1.1 构成要素的整体性
        4.1.2 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4.1.3 教育方法的整体性
    4.2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研究意义
    4.3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4.3.1 家庭教育意识现状
        4.3.2 教育内容现状
        4.3.3 教育方法和途径现状
第5章 新时代青少年“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
    5.1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分析及特点
    5.2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研究意义
    5.3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5.3.1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的内部矛盾运动现状
        5.3.2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与外部矛盾的运动现状
        5.3.3 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实施现状
第6章 新时代青少年“三种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相互关系
    6.1 学校、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6.1.1 学校、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6.1.2 学校、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调查分析
    6.2 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6.2.1 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6.2.2 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调查分析
    6.3 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6.3.1 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6.3.2 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调查分析
    6.4 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6.4.1 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6.4.2 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调查分析
第7章 新时代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策略建议
    7.1 构建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多维路径
        7.1.1 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体系
        7.1.2 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水平
    7.2 构建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多维路径
        7.2.1 发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能动性
        7.2.2 创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路径
    7.3 构建以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多维路径
    7.4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机统一体
        7.4.1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管理体系
        7.4.2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的实施途径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青少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调查问卷
附录B 青少年“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调查问卷
附录C 青少年“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调查问卷
致谢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四川省五所高中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重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理论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概念界定
        (一)吸引力
        (二)教学吸引力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测评维度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测评维度的内容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吸引力的等级划分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必要性
        (一)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客观需要
        (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内在需要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基本现状
    一、调研对象与调研过程
        (一)调研对象介绍
        (二)调研过程介绍
    二、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分析
        (二)高中政治教师访谈结果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部分高中生对课前预习不重视
        (二)部分高中生课堂表现懒散怠慢
        (三)部分高中生课后学习行为被动化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高中生对学科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二)学校家庭“功利化”思想严重
        (三)社会环境带来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
        (一)教材概念原理抽象
        (二)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变化发展
        (三)教学内容“以本为本”,与学生实际有所差距
    三、教师综合素质不够高
        (一)教师专业理论功底不够强
        (二)教师教学技能有待提升
        (三)师生较为缺乏情感交流
        (四)教师人格魅力的不足
    四、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改变与创新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未能因材施教
        (三)教学形式趋于传统,课堂氛围沉闷枯燥
        (四)教学手段偏向教条,教学媒体使用缺乏规范
第四章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基本策略
    一、增强思想认识,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基本前提
        (一)扭转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偏差
        (二)学校家庭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科学解读教学内容,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必要条件
        (一)紧扣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教材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时代特征
        (三)联系学生实际,充实政治课教学内容
    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一)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素质,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
        (二)增强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三)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培养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法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无定法
        (三)教学贵在得法,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四)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7)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四)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情商
        2、情商培养的含义
        3、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内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商培养的意义
        1、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有效完成和落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3、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需要
        4、情商理论自身价值彰显的需要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1、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思想资源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调查分析----以涟水县第一中学为例
        1、相关调查情况分析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弊端制约情商培养的开展
        2、我国高中阶段情商教学缺乏系统性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情商理念及相关培训
        4、高中生自我情商培养的意识淡薄
        5、教师考评机制不够合理
三、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原则
    (一) 赏识原则
    (二) 交互原则
    (三) 启发式原则
    (四) 差异性原则
四、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策略
    (一) 转变情商教育理念,提升情商素养
        1、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
        2、组织相关情商教育理念课程的培训
        3、加强对教师不良情绪的疏导
    (二)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挖掘情商培养资源
        1、外显的情商培养素材
        2、内隐的情商培养素材
    (三) 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商培养的具体方法
        1、搞好备课环节,充分挖掘情商培养的因素
        2、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情商的培养
    (四) 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评价机制
        1、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商培养的评价内容
        2、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商培养的评价方式
        3、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的评价结果的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情商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8)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四川省三所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六、调查情况说明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设计情况说明
        (三)问卷调查进度及整体情况说明
第二章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界定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一)探究
        (二)教学
        (三)探究式教学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一)自主性和指导性
        (二)质疑性和探索性
        (三)生成性和创新性
    三、探究式教学的类型
        (一)全部探究与部分探究
        (二)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
        (三)一般环境下的探究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
    四、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顺应教材改革的潮流
        (二)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第三章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呈现一些良好态势
        (一)教师和学生对探究式教学都有一定了解
        (二)大部分教师会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师和学生都肯定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良好的探究环境
        (二)探究式教学的操作方式失当
        (三)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参与面窄
    三、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法治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二)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三)教师教育能力不足和知而不行的教学常态
        (四)学生习惯欠妥和综合素质的差异
第四章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一、学校创设良好探究环境,助力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
        (二)充盈教学资源
        (三)保障教学时间
        (四)增加学习机会
    二、教师优化探究设计,确保探究式教学的良好实效
        (一)加强学习,“吃透”探究式教学理论
        (二)研读教材,找准适合的探究点
        (三)遵循原则,科学设置探究问题
        (四)因材施教,恰当选用探究形式
    三、学生重塑自我,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
        (一)转变学习角色
        (二)改正学习习惯
        (三)培养综合能力
    四、探究式教学案例实录——《增强生命的韧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9)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由
    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1 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价值
        1.2.2 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相关问题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案例概念界定
        2.1.2 案例教学法概念界定
    2.2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2.2.1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2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2.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2.2.4 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
        2.2.5 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3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2.3.1 自主探究创新创意的原则
        2.3.2 因材施教公平公正的原则
        2.3.3 授业为主 案例为辅的原则
    2.4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方法
        2.4.1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2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性
        2.4.3 思维方式的多元性
    2.5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理论基石
        2.5.1 建构主义理论
        2.5.2 人本主义理论
        2.5.3 发现学习理论
第3章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归因
    3.1 调查报告的概况
        3.1.1 调查问卷的问卷对象
        3.1.2 分析数据形成表格
    3.2 存在问题
        3.2.1 中职教师使用案例分析法存在问题
        3.2.2 中职学生使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 中职学生使用案例教学法存在问题的归因
第4章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4.1 中职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4.1.1 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4.1.2 深化职业技能
        4.1.3 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4.2 充实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4.2.1 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4.2.2 补充基础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4.2.3 积极主动思考培养探究能力
    4.3 中职学校要完善中职思政课的评价机制
        4.3.1 中职学校重视职专政治课
        4.3.2 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4.3.3 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
    4.4 从社会视角提升中职思政课案例教学的质量
        4.4.1 社会环境有助于职专政治课程教学
        4.4.2 社会典范有助于丰富课堂实例
        4.4.3 实践课程有助于升华学生情感
第5章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流程
    5.1 课前准备
        5.1.1 教师课前准备
        5.1.2 学生课前准备
    5.2 授课过程
        5.2.1 案例的呈现
        5.2.2 讨论和分析案例
        5.2.3 评价和总结案例
    5.3 课后反思
        5.3.1 教学形式要灵活变通
        5.3.2 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
        5.3.3 课堂管理要行之有效
第6章 中职思想政治案例教学实例展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含义及其目标构建
    (一) 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二) 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目标构建
二、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现状
    (二) 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三、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 提高教师的素养——主导
    (二) 认知学生的实际——主体
    (三) 教材内容的处理——载体
    (四) 教学过程的设计——核心
    (五) 评价体系的构建——保证
四、审美化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为例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设计意图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实录
    (三) 课堂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四、职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革命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感培育中的应用研究[D]. 余志列. 黄冈师范学院, 2021
  • [2]中职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某职专为例[D]. 苑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3]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研究[D]. 汤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马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5]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研究[D]. 周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四川省五所高中的调查[D]. 郑莉芝.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商培养研究[D]. 魏霞云. 苏州大学, 2018(06)
  • [8]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四川省三所中学的调查[D]. 文娜娜.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9]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探究[D]. 王曦.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10]中职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研究[D]. 杨艳. 苏州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