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V 分子病毒学

TTV 分子病毒学

一、TTV分子病毒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12)在《昆明市甲状腺患者与猪群输血传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输血传播病毒是在1997年用RD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r analysis)方法对一名58岁的日本输血患者进行血清检测时,发现这种非甲乙丙丁戊型的未知肝炎,后来用病人名字命名为TTV (Torque teno virus),又称为辛型病毒。在全世界人口中正是由于它的基因组有高度异质性和多样性,在人和动物中流行率各不相同,目前国内进展中缺乏更多地区对人类输血传播病毒型别和流行率的研究数据报道,在其他物种上是否存在此病毒等工作做的不够,体内和体外的实验进展缓慢。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市甲状腺病人和猪群的输血传播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型别进行调查,评价分析本市这种病毒在特定疾病和其他物种中的流行率和基因类型情况。对于人输血传播病毒,提取甲状腺患者血清(包括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抗体指标升高组和甲亢组)中的病毒基因组,然后通过巢式PCR方式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结果发现青年人感染率(7.69%)低于中老年人的感染率(21.66%),男性的流行率(20.14%)高于女性(10.56%),易感基因集中在基因1群中的G1型(17.8%)、G2型(44.4%)和G3型(15.6%)以及混合型感染(22.2%),未发现常见的G4型和G5型等其他类型。其中G2型的比例最大,混合感染的比例次之。病例显示中未发现某种疾病伴随着特定基因型或基因亚型。至于猪群的研究,对本市城区和郊县的屠宰场健康以及发病猪群的血清、粪便和组织等提取病毒基因组,同样用巢式PCR的方式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结果显示已知的1型(5.5%)和2型(12%)的检出率都非常低,进一步发现幼猪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成年猪群,在性别上无明显特点,不存在某种特定基因型感染。本研究结果证明了昆明市特定人群和猪群中存在此病毒感染,对于初步掌握昆明市特定人群和猪群的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病学和基因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张龙,刘建波,黄立平,郭龙军,危艳武,唐青海,吴洪丽,刘长明[2](2011)在《抗猪输血传播病毒1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为制备抗猪输血传播病毒1型(TTV1)Ca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PCR法扩增TTV1ORF1(1501 nt~2475 nt)编码重组Cap蛋白的C末端截短序列,将PCR产物克隆于pGEX-6P-1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诱导表达,获得含GST标签的重组蛋白(rCap),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rCap约为64.0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纯化的rCap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8株稳定分泌抗rCap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MAb亚类均为IgG1/κ型;western blot鉴定表明有7株MAbs与rCap产生特异性反应,另1株MAb呈阴性。为验证8株MAbs与真核表达的Cap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将全长与截短的TTV1 ORF1基因片段克隆于pcDNA3.1载体,转染293T细胞进行蛋白瞬时表达,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检测表明,这8株MAbs均能够与瞬时表达的全长rCap产生特异性反应,其中6株与截短表达的rCap反应。本研究表达的rCap蛋白及制备的MAbs,为该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抗原表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马秀敏,李翠玲,彭嘉,王亚男,丁剑冰,阿曼古丽·牙生[3](2005)在《溶脲脲原体感染者中输血传播病毒DNA的检测》文中认为目的:调查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溶脲脲原体感染者中的感染状况,探讨TTV的传播途径。方法:在TTV ORF1保守区设计引物,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52例溶脲脲原体感染者和34例普通体检人群分泌物中TTV-DNA。结果:在52例溶脲脲原体感染者中检出19例TTV-DNA阳性,检出率为36.5%,而普通体检人群TTV-DNA阳性率为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 P<0.01)。结论:溶脲脲原体感染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性接触是TT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雷新莉,马秀敏,丁剑冰,王俨,阿曼古丽·牙生,王晓岚[4](2005)在《儿童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检测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新疆儿童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160例体检儿童血清进行TTV-DNA的检测。结果160例体检儿童中共检出22例TTV-DNA阳性血清,检出率为13.7%,TTV-DNA阳性率与民族、转氨酶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疆儿童中存在TTV的感染。

邓莉平,桂希恩,王兮[5](2004)在《HIV与输血传播病毒的母婴传播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了解艾滋病高发区HIV与输血传播病毒 (TTV)母婴传播情况。方法 对华中地区某艾滋病高发农村 2 2 8名母亲及其年龄小于 15岁的子女 180名进行入户流行病学调查 ,采集静脉血检测抗HIV、抗TTV ,回顾性分析 2种病毒的母婴传播特点。结果 82例HIV阳性母亲 1993年后生的 10 3名儿童中 ,39例HIV阳性 ,母婴传播率为 37 9% ;5 9例抗TTV阳性母亲所生的 76名儿童中 ,5例抗TTV阳性 ,母婴传播率为 6 6 %。结论 HIV与TTV在当地均存在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未对HIV流行地区高危生育期妇女进行有效的HIV监测与咨询 ,未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造成该地区儿童感染HIV的主要原因 ,亟需制定实施相应的对策 ,控制HIV进一步蔓延 ,保护HIV感染高发区妇女及儿童的健康。

马秀敏[6](2003)在《新疆静脉吸毒者TT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静脉吸毒者中TT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以公布的TTV第一读码区序列设计两对寡核苷酸引物,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102例汉族、维吾尔族、回族静脉吸毒者血清中TTV DNA,以3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并将一例TTV阳性扩增产物插入pUCm-T easy载体,进行分子克隆和基因序列测定,同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CV、HBV感染标志物。 结果 静脉吸毒者TTV DNA阳性率为32.35%(33/102),正常体检者TTV DNA阳性率为5.26%(2/3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静脉吸毒者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32.61%(15/46)、35.14(13/37)%、26.32%(5/19),各民族之间无显着差异。对一例TT病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与TTV日本株(AB008394)、中国株(AF079173)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属于G1a型。静脉吸毒者TTV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在性别、吸毒时间、吸毒剂量、有无多性伴侣、HCV和HBV病毒感染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而与是否共用注射器有显着性差异。静脉吸毒者中抗-HCV、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分别为68.63%、7.84%、43.14%、16.67%、2.94%、20.59%。33例TTV DNA阳性静脉吸毒者中,7例为单纯TTV感染,26例重叠HCV或HBV感染,其中TTV、HCV、HBV三重感染8例。 结论 TTV、HCV在新疆三个民族静脉吸毒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静脉吸毒人群是TTV、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一例新疆TTV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日本株(AB008394)、中国株(AF079173)核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属于同一基因型别(G1a型)。

杜娟[7](2003)在《SEN病毒分子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5种肝炎病毒(A-E)的发现,有80%-90%的病毒性肝炎病例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在剩下的10%-20%的病例中,病人虽然有典型的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却检测不到已知的五种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而1989年HCV和1990年HEV的发现使我们坚信所有病毒性肝炎都应该是由相应的病原体引起的,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隐藏在这些原因不明的病毒性肝炎背后的病原体。1999年6月,Diasorin Research Centre的Panielli Primi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人员在一个首写名为SEN的HIV静脉吸毒者患者血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病毒,将其称作SEN病毒。目前对SEN病毒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它的认识还很不全面,对其致病性也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SEN病毒中怀疑与不明原因输血后肝炎有关的两个亚型SENV-D和SENV-H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在中国各类人群中的流行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并希望从中得到确定SEN病毒致病性的有用信息。 1.SEN病毒D和H亚型中国分离株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已发表的文章及基因序列,针对SENV-D和SENV-H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套式PCR技术从两例non-A-E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段克隆得到了一个SENV-D亚型分离株(SENV-D-BJ1)的全部编码区基因序列,还得到了一个SENV-D亚型分离株(SENV-D-BJ2)的大部分编码区基因序列(包括ORF1和ORF2);从一例健康人血清中分段克隆得到了两个SENV-H亚型分离株(SENV-H12-1和SENV-H12-2)的全部编码区基因序列。分析其基因组结构及基因排列情况,两个SENV-D亚型分离株与已发表的对SENV-D(AX025730)株分析的结果相吻合。两个SENV-H亚型分离株的情况与已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SEN病毒分子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对SEN琴H(AX025838)株分析的结果有所不同:SENV-H12一1分离株的ORFI仅由675个氨基酸组成,比SENV-H(AXO25838)的ORFI少N一末端的92个氨基酸,此外在2个位点上还存在插入:SENV-H12一2分离株在一些位点上的缺失造成O盯1蛋白比SENV-H(AXO25838)少7个氨基酸,由于第一个起始密码子发生突变,采用位于下游的第二个起始密码子使得O即2蛋白比SENv--H (AXO25838)少N一末端的7个氨基酸。所有这四个中国分离株,均保留了O即1中与复制有关的保守序列(FTL和YXXK):在推测是非结构蛋白的ORFZ中均含有CAV样保守区W‘X7一H一X3一C一Xl一C一XS一H;ORF3蛋白的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簇后紧接着一个富含丝氨酸的区域,与D.molanogaster的DNA拓扑异构酶I有一定的同源性,推测在单链DNA的复制中起作用。2.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EN病毒D和H亚型方法的建立及我国SEN病毒D和H亚型流行情况的初步调查 为了了解人群中SENV-D/H的流行情况,我们参考己发表的文章及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针对SEN丫D亚型和SENV-H亚型建立了两套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检测方法,并对这两种套式PCR方法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做了比较,确定了创门的灵敏度均为每反应体系10Ocopies;为了调查sEN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我们对收集的健康献血者和各型肝炎患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PCR检测。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在我国献血者中SENV-D和SENV-H亚型感染率相当(26%vs 24%),SENV-D/H(s ENV-D和/或SEN从H)的感染率为31%,显着高于美国、意大利以及泰国报道的2%一5%的比例;与日本、台湾和德国的报道的巧%一20%感染率相当。SENV-D/H在HBV和HCV患者中的合并感染率比在健康献血者以及甲肝患者中的感染率有显着上升 (59%一85%vS31%一36%,P<0.05),这一结果与日本和台湾的报道相吻合。此外我们的调查发现SENV-D旧在non一A一E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率也显着高于献血者和甲肝患者(68%vs 31一36%,P<0.01),而与其它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率相当。3.SENV-D和SENV-H分离株进化地位分析 本文中对分离得到SENV-D和H亚型中国株(SEN从D一BJI和 SENV-D一BJZ以及SEN琴H12一1和SENV-H12一2)做的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它们的确归属于SEN琴D和H亚型,并且发现SENV-H亚型内不同分离株之间的差异比SENV-D分离株之间的差异大的多(0.030一0.236 vs 0.026一0.119)。对SENV-D和H 3博士学位论文:SEN病毒分子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亚型在nonA一E肝炎患者和无偿献血者中的进化趋势作了比较,发现两者在进化地位上无显着的差别。对SENV-D和H亚型来自不同地域的分离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SENV并未按照地域分布聚集成簇。这一现象在TTV和TLMV中也存在,说明人体内的圆环病毒在很久之前就己存在了。4.SENV-D株ORFs的表达、鉴定 通过构建不同的表达载体,实现了SENV-D亚型O盯2、ORF3和ORFIC-末端蛋白(ORFI一P2)的体外表达。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O盯1一PZ蛋白和0盯3蛋白的抗原性,发现ORFI一PZ蛋白和ORF3蛋白分别与5份PCR阳性血清中的1和2份产生了可见的抗原抗体反应,而与3份PCR阴性血清均无反应。 以上仅从分子病毒学和

杜娟,王海平,王全立[8](2002)在《新型肝炎相关病毒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彭宜红,彭进,王清,胡烈谱,赵学森,T.Nishizawa,M.Okamoto[9](2002)在《9株YONBAN相关TTV变异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对 9个TTV新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基因结构及基因分型的研究。方法 从9名TTV第 4基因群感染阳性的婴儿血清中抽提其DNA ,用longinvertedPCR扩增出全基因组、克隆和测定全基因组序列 ,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计算机分析。结果 首次测定了TTV第 4基因群共 9个新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 ,其中 8个分离株代表该基因群首次报道的 8个新基因型。结论 TTV基因组核酸序列具高度异质性及基因型的高度多样性 ,但是 ,其独特的转录特性和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在各自的基因群及基因型中十分保守

潘秀珍,唐家琪,李先富,郭恒彬,单祥年,刘琦,宋春芳[10](2002)在《母婴配对血清中TT病毒的分子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TT病毒(TTV)在我国母婴间传播的可能及分子病毒学依据,合成引物(引物1:5’-ACAGACAGAGGAGAAGGCAACATG-3’;引物2:5’CTGGCATTTTACCATTTCCAAAGTT-3’;引物3:5’-GGCAACATGTTATGGATAGACTGG-3'),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PCR)方法,检测了40对母、婴配对血消中的TTV DNA,并对TTV DNA均阳性的一对母婴配对血清中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1)在40例产妇血清中,有5例经半套式PCR检出了TTV DNA,检出率为12.5%;40例脐血中.检出TTV DNA阳性血清1例,阳性率为2.5%.脐血呈阳性的新生儿母亲静脉血中TTV DNA也为阳性.(2)母婴同时检出TTV DNA的血清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二者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00%;与日本G2b型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6%,属于G2b亚型、研究结果表明:TTV存在母婴传播途径,TTV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二、TTV分子病毒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TV分子病毒学(论文提纲范文)

(1)昆明市甲状腺患者与猪群输血传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输血传播病毒
    1.2 输血传播病毒特征
        1.2.1 人输血传播病毒基因组
        1.2.2 人输血传播病毒序列变异性
    1.3 人输血传播病毒鉴定和分型方法
    1.4 人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率
        1.4.1 亚洲地区的人类输血传播病毒基因型
        1.4.2 美洲、欧洲等地区的人输血传播病毒基因型
    1.5 人输血传播病毒传播途径
    1.6 人输血传播病毒和疾病的关系
    1.7 人输血传播病毒细胞嗜性
    1.8 猪输血传播病毒基因组结构
    1.9 猪输血传播病毒基因分型
    1.10 猪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率
    1.11 猪输血传播病毒传播途径
    1.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人输血传播病毒UTR和N22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人输血传播病毒UTR和N22区域巢式PCR结果
        2.2.2 重组质粒UTR-PCR2.1和N22--PCR2.1酶切鉴定
        2.2.3 测序结果
        2.2.4 流行率和基因型别统计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猪输血传播病毒1型和2型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昆明市猪群输血传播病毒1型和2型PCR扩增情况
        3.2.2 昆明地区猪群输血传播病毒类型分布情况
    3.3 目前报道的猪输血传播病毒全长序列建立进化树
    3.4 昆明市猪群输血传播病毒1型和2型的序列建立进化树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第五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2)抗猪输血传播病毒1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重组质粒、细胞及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重组质粒的构建
    1.4 重组蛋白表达及鉴定
    1.5 抗r Cap的MAb的制备
        1.5.1 免疫程序
        1.5.2 杂交瘤细胞融合
    1.6 抗r Cap的MAb的鉴定
        1.6.1 MAb亚类鉴定及腹水制备
        1.6.2 MAb特异性鉴定
    1.7 Cap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蛋白与MAb的免疫反应
        1.7.1 Cap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
        1.7.2 细胞转染与IPMA法检测
2 结果
    2.1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2.2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鉴定
    2.3 抗TTV1 r Cap的MAb的制备及亚类鉴定
    2.4 抗TTV1 r Cap的MAb效价测定
    2.5 抗TTV1 r Cap蛋白MAb的特异性鉴定
    2.6 Cap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及鉴定
    2.7 真核表达的Cap蛋白与MAb的反应活性鉴定
3 讨论

(3)溶脲脲原体感染者中输血传播病毒DNA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分泌物标本的采集
    1.3 引物及主要试剂
    1.4 TTV-DNA检测
        1.4.1 TTV-DNA提取
        1.4.2 TTV-DNA PCR扩增
        1.4.3 PCR产物鉴定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TTV-DNA 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2.2 溶脲脲原体感染者和普通体检人群
    2.3 TTV-DNA与性别关系
3 讨论

(4)儿童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检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引物及主要试剂:
    1.3 TTV DNA检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TTV-DNA 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2.2 儿童中TTV-DNA检测结果:
    2.3 TTV与转氨酶的关系:
3 讨论

(5)HIV与输血传播病毒的母婴传播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现场调查
        1.2.2 实验室检测
    1.3 诊断标准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HIV感染状况
        2.1.1 阳性率
        2.1.2 HIV的母婴传播
    2.2 TTV感染状况
        2.2.1 阳性率
        2.2.2 TTV的母婴传播
    2.3 HIV与TTV感染的关系
3 讨论

(6)新疆静脉吸毒者TT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题目:新疆静脉吸毒者TT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中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摘要
综述TTV研究新进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图

(7)SEN病毒分子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SEN病毒D亚型和H亚型中国分离株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EN病毒D和H亚型方法的建立及我国SEN病毒D和H亚型流行情况的初步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SENV-D和SENV-H中国分离株进化地位分析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SENV-D株ORF的表达、鉴定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发表文章

(8)新型肝炎相关病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ENV
    1.1 病原学特点
    1.2 流行病学特点
    1.3 临床特点和致病性
2 TTV
    2.1 病原学特点
    2.2 流行病学特点
    2.3 临床特点和致病性
3 GBV-C/HGV
    3.1 病原学特点
    3.2 流行病学特点
    3.3 临床特点及致病性
4 展望

(9)9株YONBAN相关TTV变异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 9个TTV新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
    2. 9个新分离株的基因结构特点:
    3. 9个新分离株全基因组同源性比较:
    4. 9个新分离株的基因分型:
讨论

四、TTV分子病毒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昆明市甲状腺患者与猪群输血传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刘畅.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2]抗猪输血传播病毒1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 张龙,刘建波,黄立平,郭龙军,危艳武,唐青海,吴洪丽,刘长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1(12)
  • [3]溶脲脲原体感染者中输血传播病毒DNA的检测[J]. 马秀敏,李翠玲,彭嘉,王亚男,丁剑冰,阿曼古丽·牙生. 现代预防医学, 2005(11)
  • [4]儿童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检测及分析[J]. 雷新莉,马秀敏,丁剑冰,王俨,阿曼古丽·牙生,王晓岚. 地方病通报, 2005(02)
  • [5]HIV与输血传播病毒的母婴传播的调查[J]. 邓莉平,桂希恩,王兮. 中国公共卫生, 2004(05)
  • [6]新疆静脉吸毒者TT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D]. 马秀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03(03)
  • [7]SEN病毒分子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D]. 杜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03)
  • [8]新型肝炎相关病毒研究进展[J]. 杜娟,王海平,王全立. 中国输血杂志, 2002(06)
  • [9]9株YONBAN相关TTV变异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型的研究[J]. 彭宜红,彭进,王清,胡烈谱,赵学森,T.Nishizawa,M.Okamoto.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2(06)
  • [10]母婴配对血清中TT病毒的分子鉴定[J]. 潘秀珍,唐家琪,李先富,郭恒彬,单祥年,刘琦,宋春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标签:;  ;  ;  ;  ;  

TTV 分子病毒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